現代文化的內涵范文

時間:2024-01-17 17:51: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現代文化的內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現代文化的內涵

篇1

我們為什么一年中大概有200天,并且一天中最活躍的時間都要在職場中度過?為了工作嗎?那么為什么要工作?這是因為職場中有我們從事工作所需要的資源。

一、職場是培養職務能力、專業能力的場所,是滿足需求的場所

那么職場中有什么樣的資源呢?我們要想充實自己的人生首先要長時間地體驗職業生活。無論你是在現在的單位繼續工作,或是將來調動工作,做事的能力即職務能力加上自己的專業能力,運用自己的這些能力具體能從事什么工作是最重要的。

職務能力是根據實際的工作而掌握的一種能力。現在日本的就職情況很少人以自己所學專業來決定從事某種職業,都是自己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就從事什么工作,邊工作邊尋找自己專業的職業。一邊從事工作,一邊自我啟發式地加深、拓展自己的專業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上司、同事的支持。但是職場中對將來職業能力的培養并沒有多大用處。大半的工作內容都是事務型工作,對培養個人的專業能力有益的工作很少。

我們人類有很多的需求。這個欲求有五個階段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情需求、承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職場中有能夠滿足我們這些需求的資源。但是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的資源是相對不足的。

二、職場中的矛盾

職場中的資源由大家共同分享。事務型工作和專業性工作各有固定的分工。專業工作也要由事務型工作來支撐。無論是誰都是從適時、正確地掌握事務型工作后才開始專業工作的。接下來說一下各種需求。低檔次需求(生理、安全、愛情)要比高檔次欲求(社會承認、自我實現)更容易。但是,高層次的欲求,越滿足就會越發的膨脹化。職場中滿足需求的資源也相對不足,各自需求的滿足程度就會變得更小。

對職場中每個人工作和需求資源的分配,主要取決于對這個人的人事評價。根據人事評定那些參評的上司、同事去分配這相對很少的資源。人事評定是人對人的評價,只是相對客觀的、公正的。職場的人必須以這種相對客觀公正的人事評價來和上司同事進行競爭。

一方面職務能力的培養,職場中上司和同事的支援是不可缺少的。并且滿足需求的資源也會跟職場中的上司、同事的工作合作、協調而有所增加。也就是說職場需要艱難的競爭與協調、合作、兩立兼備。

三、關于職場交往的思考

最近的年輕人充滿了個人主義的思想,并且從工作方法上,也不知道是否像先前那樣一直長時間在一個組織工作。為此年輕人認為所謂職場是一整天工作的場所,離開職場的時間還和職場的同事進行交流認為是一種時間的浪費,有對職場交往敬而遠之的傾向。確實總是和職場的同事一起確實是個問題。但是,我們要在職場中資源的追求,和職場中的矛盾中,對職場交往的意義有以下的思考。

1.獲得職場中相對少量的資源(專業性強的工作能夠滿足需求的資源)。

2.確保資源分配中人事評價的公正。

3.獲得上司和同事的支援。

4.為了取得和同事協調、競爭的平衡。

專業能力的培養與上司、同事的支援和很高的人事評價是不可缺少的。人事評價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并且為了職場競爭和協調合作的兩立,有必要讓上司和同事了解自己的工作狀態。

參考文獻:

[1]小口忠彥.人間性的心理學.(1954-1987)[M].產能大學出版社.

[2]森雄繁.組織中的職業建立[M].東方出版社.

篇2

關鍵詞:現代歌舞;歌舞劇院;中原文化

中圖分類號:J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2)10-0072-02

一、中原地區的樂舞(歌舞)淵源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中原地區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始終處于中國歷代社會文化發展中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區域,文化積淀豐厚,經濟富庶繁華,文人名流薈萃,社會娛樂活動風行,樂舞活動十分興盛。中原漢代樂舞在中國舞蹈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中原漢代文人張衡、傅毅、卞蘭等所著的樂舞大賦,到定格在中原漢畫像石磚、壁畫中千姿百態的樂舞形象,作為“泱泱漢風”的標志,中原古代舞蹈的舞容舞韻,不僅生動展現了中原地區古代樂舞文化的燦爛繁盛,更顯示出了獨具一格、氣度非凡的神采與風范。其中在鄭州地區打虎亭漢墓發現的《宴飲百戲圖》就有樂舞的表現。《宴飲百戲圖》是一幅長7.3米,高0.7米的巨幅壁畫。畫面上下兩邊各繪一排貴族人物,他們身穿各種不同色彩的袍服,跽坐于席上,宴飲作樂,觀看百戲。圖中繪有跳丸、盤舞等多姿獻技的百戲樂舞圖像。

而歷史上五次為都、八代為州的鄭州,是五帝、夏、商三朝的腹地,因而成為中華文明軸心區。而在地理上,其處于中原地區的核心區域,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南為廣闊的黃淮平原,東面是七朝古都東京開封市,西面為十三朝古都洛陽市,南面是許昌市,北面為焦作市和新鄉市。鄭州市橫跨中國二、三級地貌臺階,西南部嵩山屬第二級地貌臺階前緣,東部平原為第三級地貌臺階的組成部分,山地與平原之間是低山丘陵地帶。在氣候上,鄭州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適中、四季分明。正是這樣的悠久歷史文化和良好的地理環境,以及宜人的氣候條件,造就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這里遺存了許多藝術文化,其中樂舞(歌舞)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文化之一。

二、鄭州現代歌舞中的中原文化內涵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光輝燦爛。其特點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根源性、原創性、包容性、開放性、基礎性。作為中原文化中的藝術文化代表的中原古代樂舞(歌舞)的藝術特征在中原文化特性上表現也淋漓盡致,到了當代,鄭州歌舞劇院深挖中原文化內涵,以中原文化中的武術文化、民俗文化、詩文文化等為基礎,先后打造了《風中少林》、《清明上河園》、《水月洛神》。

1.代表中原文化中武術文化的《風中少林》

舞劇《風中少林》講述的是一名少林武僧的傳奇故事,演繹了一場正氣與邪惡的生死較量和一出包蘊東方隱忍之美的愛情悲劇:茫茫荒原,書生天元與戀人素水被入侵強寇一路追殺,二人拼死互救,天元身負重傷,得到少林大師營救。在這對戀人意外重逢時,再遇強寇,素水落入魔掌,天元飽受屈辱。失魂落魄的天元回到少林,帶著對素水的思念和復仇的愿望,習武學藝。幾年后,強寇再次侵擾中原,素水慘遭殘害,天元帶領武僧奮擊強寇……

在中原地區古代樂舞中,藝、技相融,以舞為重是其藝術特征之一,在《風中少林》中,以武為名,以舞為形,實則為武。舞是形,武為意;舞是表,武為里。形意融和,表里合一。以武術和舞蹈相結合,既表現了中原地區以少林武術為代表的武術文化,又以現代舞蹈的形式傳達了中原地區古代樂舞的藝術特征,即藝技相融。作為歌舞,自然是以舞為重,來表現少林武術,這又契合了以舞為重的中原古代樂舞的藝術特征。

2.代表中原文化中民俗文化的《清明上河圖》

歌舞《清明上河圖》以張擇端創作《清明上河圖》的過程為主要故事情節,以戲曲加歌舞的形式,展示了北宋時期開封的市井風情。全劇共分三幕:第一幕《清明郊野》。畫家張擇端與攜名媛微服春游的宋徽宗邂逅,兩人義氣相爭,互評畫作,一時爭執不下。宋徽宗承諾在大相國寺給張擇端留一面墻供其作畫,張坦然面對。第二幕《市井風情》。張擇端深入市井,與其中的人物親密接觸,其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打動了才貌雙全的李師師,兩人結為知己,李師師表示要在皇帝面前舉薦張擇端。第三幕《虹橋飛渡》。張擇端完成了以市井風情為題的長幅畫卷,宋徽宗為長卷題詞“清明上河圖”,并給這幅畫作定下了歌頌清明盛世的調子,同時宣旨將張擇端召入畫院,但張擇端已消失在市井人海中。歌舞劇《清明上河圖》刻畫了張擇端才華橫溢、瀟灑飄逸的豪放性格以及他不受誘惑、甘于寂寞的藝術操守,展示了畫家熱愛市井生活,對普通百姓充滿人性關懷的美好情懷。劇中舞蹈全部根據《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特點提煉創作而成,

在《清明上河圖》中,各舞段短小精悍;音樂清新精巧,充滿了活潑濃郁的地方氣息,其中配以雜技、魔術、木偶等藝術表演,凸現了宋代中原地區豐厚的民俗文化內涵。中原地區民俗文化特色鮮明,斑斕多姿,集中體現在飲食、服飾、日常起居、生產活動、禮儀、信仰、節令、集會等各個方面。而在《清明上河圖》中,也重點表現了中原地區市井文化即民俗文化,包括有河南地方戲曲、集會等。雖以張擇端個人角度出發,講述其人生歷程,但在其人生歷程中,他對民俗文化的熱愛,對普通百姓服飾、飲食、日常起居、禮儀、集會等都有體現。

3.代表中原文化中詩文文化的《水月洛神》

《水月洛神》以曹植的傳世名篇《洛神賦》、《七步詩》和中原洛神傳說為依托,以曹丕、曹植二人的兄弟相爭和戰亂中一個美麗女人甄宓的命運遭遇為線索,巧妙地將“詩書禮樂舞”融匯一堂,揭示了現代人對古典藝術美的探究與理解,為觀眾細膩地描繪出一段跨越千年的凄美之戀。《水月洛神》充分汲取中原歷史文化營養,深度挖掘中國古典舞蹈的風格、體態、韻律和流動之美,尤其是在中原文化的表達上,使用了傳統的十二面漢磚墻,同時又融入現代元素,鏡子與月亮的結合完美呈現出空靈純凈之感。全劇以歌、舞、禮、樂、詩為載體貫穿全劇。這些元素雖為情節發展服務,其形式本身已獨具非凡魅力,閃爍著中原文化的璀璨歷史,承載著中國古典美感的各個方面。

在中原文化中,詩文文化也是代表之一。河南是中國文學的發祥地。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尚書》,是經過東周洛陽的史官整理成書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屬于今河南省境內的作品有100多篇,占總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水月洛神》以洛神賦》、《七步詩》和中原洛神傳說為依托,契合了中原地區古代樂舞中神秘奇譎,以悲為美的藝術特征。在中原地區古代樂舞中,給人一種獨特的神秘感。舞臺的環境背景,常繪有云氣、蒼龍、瑞木、怪獸等。其藝術特征之一就是神秘奇譎、色彩濃郁、極具神仙思想、陰陽五行變化思想。但其神仙思想,宿命意識不僅形成了中原地區古代舞蹈濃郁的神秘色彩,也形成了中原地區古代舞蹈以悲為美的審美習尚。《水月洛神》中,曹丕和曹植兄弟是以悲劇為結局的,為了權力,為了甄宓,兄弟相爭,曹植雖七步作詩,但仍難逃脫被軟禁抑郁而死的命運。洛神傳說,契合了神秘奇譎這一藝術特征,兄弟相爭悲慘結局契合了以悲為美的藝術特征。

三、綜述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鄭州現代歌舞之所以受到歡迎,正是結合了中原古代舞蹈所顯現出來的情操和藝術品味,具備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內涵,使其有了形神兼備、容以表志、舞以明詩的特征,較完美地實現了舞蹈藝術娛樂與教化的雙重功能。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友人文化;學校文化

一、朋友與學校文化

對于我們來講朋友的存在與學校制度是分不開的。當然在親族,同一地域,職場也會交到好朋友,但被我們稱為朋友的場合則更多發生在學校里。不僅同一個胡同里長大的或是同一個圈子里的好友基本都在同一所學校上學,成人后一直保持聯系的朋友也大多是原來學校里的同級生。

這告訴我們圍繞著朋友的思考和習慣,與學校這一人為的空間有著很深的聯系,當我們從文化社會學的角度考慮朋友這一名詞時必須注意到這一點。例如我們通常認為朋友關系是對等的,一般不伴有形式上的義務和強制,是一種自發的關系,進一步來說選擇朋友的標準,更多注重的是否有相同的興趣和愛好或持有相同的看法意見。這給人的感覺雖然像是一般性的常識,卻可以說是學校特有的環境和價值觀的反映。

再列舉一下人們在中小學階段周圍的人們基本上都是同齡,大學里也都是以學習能力和家庭環境相仿的同學聚在一起。學校里的性別,美丑,缺陷等個體上的差異被抽象出去,教室內是以平等的人際關系為原則的。進一步講,一天中大半都是在這樣的集體中度過的人們不知不覺就被統一了思維方式和行動方式。我們印象中的朋友,就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建立起來的一種統一的人際關系。

現在年輕朋友之間的交流都非常的勞神,這可以考慮成都是基于這種神奇的民主主義學校文化的背景。正如土井隆義的《朋友的地域》中所說的現在的中學生一邊謹小慎微地注意不去互相挫傷彼此的個性,一邊誓死的維護關系的均衡。這些做法被稱為朋友間的地域,對于他們來講朋友之間必須平等的這種學校理念應該具有如此強大的約束力。

不僅如此,職場同事之間的陰謀詭計,媽媽死黨等繁瑣的近鄰關系;這種學校文化也無處不烙印著成人世界的人際關系。

二、學校文化之前的朋友文化

然而在學校沒有出現之前人們是怎樣構建這種朋友關系得呢,人類學,歷史學的研究告訴我們,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演變,朋友的定義和友情的表達方式事實上是多種多樣的。

例如非洲的傳統部族中,如今還是指定那些出生日相近的人們為一生中必須結交的親友。另外,中南美的村落部族像男女婚約一樣,舉行莊嚴的儀式,履行朋友之間的契約關系。像這樣的風俗顯然不同于我們根據個人秉性選擇朋友的現在文明,并且有意思的是這種傳統社會中,既能做到朋友關系從天而降,又能做到朋友間的關系如戀人般的熱烈。我們現代人認為保持適度的距離是對朋友的一種禮貌。而對于他們來講毫無顧及的甚至帶有某些愛情的因素才是真正的友情。

同樣的例子在江戶時代的日本也曾出現過。是被稱作男子組,女子組的社會組織。男子組中由15~30歲的男子組成,直到結婚以前他們過著“若眾宿”的共同生活,學做農活分工作祭祀的工作等。組織里有森嚴的上下級關系,年長者對年少者嚴格要求,年少者對前輩像親族里的長輩一樣敬仰。并且男子組作為一個把年輕人鍛煉成為“真正男人”的場所,內部也充滿著矛盾與斗爭。朋友之間由于不平的事發生沖突是常有的事,年青人們在這眾多的集團中尋找自己“一輩子的朋友”。

正如以上這種垂直的人際關系,隨著近代的學校制度和征兵制度的普及,正在日漸衰退。盡管如此,回想戰前回憶錄中那些“想當年的朋友”的軼事更是數不勝數。朋友的分層化是在戰后經濟高速增長期以后,孩子們聚集的那些草場、空地的減少,學校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中心以后。

三、圍繞著朋友的相關制度與力學方面的啟示

了解這種“學校化”以前的朋友事例,我們得到兩點啟發,其一,無論在哪一個時代,朋友都與社會制度密切相關。我們沒有在任意一個集團中自由交朋友的權力。其二,在學校文化普及的當下,朋友內部發揮著的“力量”變得模糊而不可視。也就是說所謂的學校變成了隱蔽了我們作為一個人的愛恨情仇的復雜裝置。對朋友這個概念分析時,分清朋友關系得內外作用力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土井隆.義朋友的地獄[M].ちくま新,2008.

篇4

>> 廣告的后現代文化征候 后現代文化的異化本質 當代媒介文化的后現代性分析 影視后現代性文化的當下特征 后現代性別理論的文化內涵 海派清口的后現代文化特征 春晚:傳統文明與后現代文化的碰撞 馮小剛電影的后現代文化色彩 后現代文化視域下的科學觀 后現代文化語境中的網絡文學 淺析后現代文化理論 西方后現代文化與后現代舞蹈關系的研究 啟蒙的后現代性反思 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性追求 文化傳播:關于后現代文化消費主義 大眾文化與后現代文化 淺談后現代文化背景下的大眾文化教育 后現代文化視野下的大學生青年文化建設 基于后現代文化理論的池莉小說文化內涵與敘事策略 《親密敵人》:現代性的災難與后現代性的狂歡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② 摘自《從埋伏中突圍:華語大片的又一次商業運作》,見網址:。

④ 周安華著《多極影像:亞洲的崛起與東方圖像時代》,載于《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第181頁。

⑤ 查爾斯•伽羅安、伊馮•高德留著《視覺文化的奇觀》,于載吳瓊編《視覺文化的奇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頁。

⑥ 倪震著《想象的權利――從〈無極〉所想到的》,載于《電影藝術》,2006年第2期,第76頁。

⑦ 王逢振、謝少波編《文化研究訪談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頁。

⑧ 陳永國著《互文性》,《外國文學》,2003年第1期,第75頁。

⑨ 張首映著《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442頁。

⑩ 彭吉象《中國大片向何處去?――兼論電影理論應承擔的責任之一》,載于《影視藝術》,2007年第1期,第5頁。

B11!噸泄電影仍是小菜一碟》,載于《北京晚報》,2006年9月21日第33版。

B12L锘莧骸丁岸覽恰庇搿俺櫛鎩薄―黑澤明、陳凱歌、張藝謀的商業片策略》,載于《影視藝術》,2007年第1期,第46頁。

B13摘自《視頻短片:網絡成就的夢想》,見網址:/detail.aspx?lm=1676&id=1503035。

篇5

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備受人們關注,主要是發現理解人和人性,不僅具有反封建革命的意義,還具有不同的風格,為讀者提供豐富閱讀體驗。但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處于內憂外患的特殊時期,因此同其他國家和時代關于蠻性書寫書籍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性。筆者通過梳理分析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來尋找蠻性同啟蒙、文明以及人性之間的關系,進一步了解中國現代文學蠻性題材美學價值發展。

關鍵詞:

中國;現代文學;蠻性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蠻性”書寫備受人們關注,基于作家的經歷、創作思想和思想資源各不相同,同時,加上環境和文學語境的不斷變化,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內涵復雜多樣,不僅是對啟蒙和救亡的訴求及焦慮,還承載著作家對人和社會的烏托邦理想,為作家們提供特殊的現代性審美價值及體驗,并且能進一步探索人性和人的深層次心理狀況。

1、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類型及特點

1.1植根鄉土—書寫“蠻性”之美在中國新文學開始時,鄉土農村就出現蠻性這一特征,作家對故鄉和農村的風俗習慣用批判的眼光進行審視,并揭示和批判農村的蠻荒愚昧及落后。早在鄉土文學第一個十年時期就出現了“蠻性”書寫作品,但數量不多,且立意和宗旨同鄉土小說較為相似。研究顯示,值得人們關注的是“蠻性”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其中,東北和西南為兩個濃墨重彩的版塊。不管作家是東北的還是西南的,其筆下的地域不僅為故事的發生地,同時,還為作品提供復雜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作品的感染性及可讀性。且作家能通過特定地域,讓人們認識蠻性和人性理論,合理的批判道德等,最后將“蠻性”的生存及生命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

1.2觸碰心靈—對個體解放的意義研究顯示,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不僅是表現中國農村邊遠地區的野蠻生存狀況及原始旺盛的生命力,還希望通過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來窺探人性及心靈深處的隱私,便于很好地理解人性內涵,觀照人生存困境的詩性和質詢人為解放自身的途徑方法。說到蠻性的這個特點,很多作家便會提高先生的《雷雨》,該作品為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最高成就。事實上,先生的創作也很好地將關于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事實折射出來,該事實為“蠻性”書寫的大量出現同當時政治文化之間具有直接關系,在發展中受到政治、傳統和地域文化的影響,其中影響較為嚴重的為政治、地域文化,其對大多數作品藝術風貌和思想水準起到決定作用。在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潮流前一些成就比較高的作品,試圖超于潮流,他們不僅辨析整合倫理,不依賴于抒寫特定地域風情,同時,還用一定方法碰觸人性深處,尋找“蠻性”的無限可能,最終擺脫概念束縛。

1.3轉向革命—“蠻性”的升華及純化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部分作家的眼光便轉向鄉土中國的蠻荒,在人們生存的蠻荒中具有一定的力量之美,但沒有人能明確這股力量的來龍去脈。直至20年代中后期,人們發現蠻性同鄉土聯系暫時被分割。“蠻性”為一種讓人們在受到迫害或是不公時自發發出的殊死反抗力量,該種力量已經被納入到革命視野中,具有明確的合法指向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變革和階級革命。

2、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價值

2.1連通“啟蒙”與“救亡”兩大主題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特點為啟蒙和救亡雙重變奏,換言之,啟蒙和救亡二者一會相互促動,一會又相互壓倒。同時,啟蒙和救亡還相互交纏滲透,出現了像“蠻性”書寫這樣的鈕結點。通過上文所述,便會發現“蠻性”作為一種書寫題材,不僅是啟蒙者借用的“辟人荒”和“立人”途徑,同時,還是救亡者號召“革命”及“反帝”的方式。因此,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不僅指明對感情和人性國民性的思考,同時還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將“蠻性”書寫放在鈕結點上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蠻性的價值。

2.2新的審美品格極端體驗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不僅限于思想內涵上“,蠻性”作為一種寫作題材,在現代文學發展后兩個十年中,該種題材承載的啟蒙和救亡內容有限,鈕結點為主要貢獻價值。在促成審美風格多樣化上,“蠻性”書寫具有一定的成就和價值,并且該種成就及價值是其他題材作品難以替代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蠻性”書寫逐漸深沉博大凝厚,呈現出攝人心魄的“極端體驗”之美以及雄健壯闊的“力之美”。

3、總結

“蠻性”在中國現代文學上作為一種創作題材,并不是只有出現在中國文學史上,只是當時中國環境較為特殊,因此,關于“蠻性”創作風貌較為獨特。不管是啟蒙訴求還是救亡迫切需求,作家均將眼光轉向“蠻性”,逐漸深入認識“蠻性”,并探索和嘗試表現內容及方式,為創作提供多樣化新質,代表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成就。

參考文獻:

[1]章敏.典妻習俗與中國現代文學書寫[J].湖南社會科學,2014(1):199-202.

[2]黃曉艷.上海——中國現代文學史書寫中的地位[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7):103-104.

篇6

一、現狀反思:高中現代文閱讀課教學模式的誤區與淺析

(一)過度闡釋,忽視了對文章主旨和內涵意蘊的把握

閱讀就其本質來說,是讀者與文本的交流契合,它不是對文本的簡單詮釋和破譯,而是對文本的一種再創造,是讀者通過自己閱讀建構自己知識、精神、人格的過程。然而目前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中的過度闡釋,致使學生喪失了閱讀所應有的本真樂趣,喪失了閱讀的心境,以至不能貼近文本,不能觸摸到文章的生命與溫度。

(二)多元拓展,忽略引導學生對文本語言文字的品味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想表達的載體。語文課的閱讀教學最關鍵的就是品味語言。然而教學中教師過度強調閱讀的自主性、多元性、拓展性,不僅違背了語文教育之本,而且這種花哨的、虛無的拓展,還鈍化了學生思維的“觸角”,忽視了對文本語言的品味、涵泳、體悟、賞析與積累運用。

(三)急功近利,忽視了語文課程所應承載的育人價值

“語文閱讀教學在育人方面是有特殊的功能和意義的,文學作品中積淀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閱讀教學的精神貫注文化熏陶是影響終身的。”然而,面對升學的激烈競爭,教師的教學顯得有些浮躁,更多的是關注教學的功利性結果,而淡化了語文的學科意義和所應承載的育人價值,忽略了學生從文字中、從文學中得到多少營養,享受到多少愉悅。

二、出路審視:高中現代文閱讀課教學模式的重構與超越

(一)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目標的重新定位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使學生通過閱讀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因此,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不僅應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應考水平,而且要將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步走向教學的前臺。通過閱讀,讓學生“明其真”、“悟其妙”,使知識的傳授與文本思想感情、人文精神水融,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讓學生實現一種有利于自己發展的閱讀,這才是現代文閱讀教學的終極目標。

(二)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智慧建構

1.激情誦讀,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錢理群教授曾說:“讓學生感動,用心朗讀是感受文學的一個重要方式。”因此,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自由閱讀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走進文本、感知文本、品味文本,透過文本表層材料的含義,體會語言文字蘊涵的情感和其中豐富而深刻的意蘊,進而探究并建構起自己對文本的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文章語言優美,內涵豐富。教學時筆者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沉浸在文本豐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復誦讀涵詠,在誦讀中引領學生觸摸作家心靈,學生與作者心靈對對碰中體會到作者那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從而建構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創造。

2.立足體驗,促進文本意義生成

文本意義的生成是閱讀教學的關鍵環節,只有當文本被內化為學生的體驗才是最有意義的。因此,在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課本知識與個人生活體驗及其感悟相結合,讓他們把語文的學習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獲得對文本世界的深刻的理解與體驗,真正領悟語文的內涵,進行有意義的建構和價值的生成。

如在教學《我與地壇》一文時,筆者引導學生把文本世界與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聯系起來,深入文本,由表及里,體味“生命”的意義和對“生與死”的思考,從而增強學生面對苦難時的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學生把文本中蘊涵的偉大母愛內化為學生自覺的情感動力,讓學生在體驗情感的過程中學會感動,從而促進學生對文本意義的生成,自我建構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3.多重對話,建構新的精神世界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在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建愉悅和諧的“對話場”,努力開拓學生閱讀的心靈空間,引導學生步入“深度對話”,用心、用情去解讀和感悟文本。使學生在多重對話交融中實現對文本的理解和自我建構,使學生在有意義的對話交流和情感活動中,獲得哲理的啟悟、潛能的誘發和生命的助長。

如通過《文化苦旅》與余秋雨對話,感到中國歷史文化的厚重;通過《十八歲及其他》與楊子對話,感受父輩對孩子的深情;通過《我與地壇》同史鐵生對話探討生命的永恒……在與文本和作者的對話中,學生會形成他們對世界的向往,對人道、人性、人情的自覺關注,從而生成全新的視界。

4.引發探究,促進學生多維思考

探究式閱讀是學生深入文本的深層世界,發現和建構文本真義,實現自我創造、自我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發展探究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利用多方面的知識,通過預測、推理等積極思維,去質疑問難,去思考交流、去爭論思辨,去探索求解。這樣,學生必然會獲得對文本內容的深刻理解。

如教學《雷雨》時,有不少學生對“周樸園和魯侍萍之間的是否有真情”、“周樸園三十年來到底有沒有真正懷念侍萍?”有疑問,于是教師可創設問題“周樸園在談起30年前的侍萍時,稱呼上有怎樣的變化?”,啟發學生對劇本中主要人物進行全面正確的認識,并積極尋找、探究,去解決自己的疑問。

篇7

關健詞:服裝設計;文化理念;傳統服飾文化;現代文化;后現代文化

一、引言

服裝設計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服裝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文明是文化發展的直接產物。在當今經濟與文化飛速發展的中國,服裝設計是一門既新興又古老的行業,說它新興,是因為服裝設計事業是在近幾年,通過人們服裝品味的不斷提高才得到質的飛躍。說古老是因為服裝設計從我國古代就一直存在并傳承至今。所以人類社會的文化史對傳統和現代的服裝設計都存在一定的影響。服裝設計中所蘊含的文化理念是長久以來人類文明的沉淀!企業品牌和服裝設計師們都是通過自己對服裝文化的理解,來推出自己的設計理念滿足人們不同的消費觀。

二、服裝設計中的文化底蘊

1.在服裝領域中,消費者對于服裝設計的要求在不斷變化,求新求特是大多數消費者的終極目標,于是服裝設計作為一種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成為消費型文化,它需要設計師們對服裝設計的文化注釋進行不斷的思考和再認識。服裝設計不僅是種一次性消費的文化,它還是需要再生和更新的文化。人們的消費意識在不斷的求新,服裝的設計就要不斷的創新,設計師們只有不斷的汲取更多的文化營養才能創作出高層次的作品。服裝設計行業對于設計師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甚至苛刻。設計師們要不斷學習,不斷收集各種文化元素,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受到消費者的關注。

2.服裝設計既是一種文化,就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具有文化底蘊的設計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人類的服裝已經綿延了千年,其內涵和表現方式也幾經變遷,但是總的精神還是一脈相承的。服裝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體會服裝中蘊含的文化精神,提煉服裝的表現手法,并加以創新,才能夠從實質上、形式上全面地理解傳統的服裝文化并創造出新的、深刻的現代服裝文化。例如現在的很多設計師都從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上尋找創作靈感,設計出一些既有異域風情又獨特新穎的作品。設計風格不同的服裝被不同的人演繹就會呈現出不同的文化氣息。這是服裝文化帶來的效果。

3.企業文化也是服裝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企業文化是一種被員工認可的積極文化。服裝的品牌就是服裝的企業文化。通過服裝的品牌可以了解一個企業。這點國外的企業比國內的企業認知度高。如阿瑪尼、夏奈爾等他們的企業文化早已成為時尚界的風向標。企業文化含量直接體現在它所設計的品牌服裝上,人們在消費服裝產品的同時,也在消費其內含文化,沒有豐富文化內含,品牌是不會深入人心的。所以如果想要成為世界一流的服裝企業,想要打造世界一流服裝品牌和服裝設計師,就需要汲取服飾文化的豐富養分,用自己的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三、文化理念對服裝設計的影響

1.文化理念是指人們對現有物質文化成果的理解及其應用能力。現代社會是信息泛化的時代,各種先進的科技媒價使時尚咨詢的傳播更加便利。大量的時裝會、時尚晚會沖擊著人們的視野。人們的消費意識也發生了改變,這就需要設計師們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創作出符合當代審美需求的作品。咨詢的發達也給設計師提供了更多的創作素材,多種多樣的素材給了設計師更大的動力。掌握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從事服裝設計的基礎。服裝的設計不但要滿足它最基本的功能性和實用性,還必須讓人們得到視覺上的滿足和享受。想要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就得明白人們在審美上的個體差異,差異具有時代性、民族性和國際性。所以設計師要深知美學原理,懂得美學規律,盡力使自己的設計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現代文化的各種要素所組成的文化理念對服裝設計有著直接的影響。設計師的文化理念直接表現在他(她)的作品上,

2.中國的傳統文化對現代的服裝設計也有一定的影響。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傳統文化使現代的服裝設計更有內涵,更具特色。很多設計師在設計作品中大膽的結合一些中國傳統的藝術,比如青花瓷、水墨畫等。這些傳統的藝術元素使設計作品別具一格,內涵豐富。無論是什么樣的服裝秀,只要是涉及到國際性的,就必須帶點“傳統文化元素”才能顯出中國服裝文化的內涵。這樣既能使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以時尚的形式傳播,又能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品牌推向更大的國際市場。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設計師獲得靈感,凸出服裝設計特點的一個方面。把傳統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設計語言共同融匯成現代設計藝術的主流,使現代服裝的設計更具文化性與社會性。

3.后現代文化理念為服裝設計提供了極大的想象空間。當然,在后現代的思潮影響下,有些設計師也致力于追新求異,他們吸收了來自另類青年的亞文化營養,創造出了各種新奇的式樣,打破常規的美學思想,顛覆傳統,如有著破洞的絲襪,棱角夸張的服飾。給人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刺激。后現文代也提出了服裝的綠色理念。在人類社會文明的同時,工業化發展所帶來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環境的惡化讓人們沉思,環保問題更成為了焦點。“綠色消費”成為主流,因此在服裝領域,后現代設計文化也提出了“綠色設計”,其設計理念中的健康和環保意識不斷被人們重視。在綠色理念的推動下,環保服裝也應運而生。比如,在紡織原料上選擇符合生態標準的天然原料。

四、結語

總之,不管是傳統文化、現代文化,還是后現代文化,不同的文化理念對于服裝設計有著共同的影響,那就是它推動服裝設計行業不斷前進和發展。當人們在挑選心儀服裝的同時,他(她)也在挑選著屬于自己的文化理念。色彩斑斕的年代需要獨特與敏銳設計思想。不管服裝發展方向如何,文化理念永遠是它的設計基礎。

參考文獻:

[1]溫蘭.范紅梅論文化底蘊對服裝設計的基礎作用[J].丹東

師專學報,2001年12月第三23卷第4期

[2]項海燕.服裝設計中的后現念[J].湘潮(下半月),

2008年第4期

[3]高毅.消費,再生,打品牌――服裝設計的文化注釋與含

義[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5月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服裝設計中所蘊含的文化理念,以及文化理念對于服裝設計的作用及影響。從傳統、后現代等幾個方面詮釋文化與服裝設計之間的必然聯系和相互價值。

關健詞:服裝設計;文化理念;傳統服飾文化;現代文化;后現代文化

一、引言

服裝設計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服裝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文明是文化發展的直接產物。在當今經濟與文化飛速發展的中國,服裝設計是一門既新興又古老的行業,說它新興,是因為服裝設計事業是在近幾年,通過人們服裝品味的不斷提高才得到質的飛躍。說古老是因為服裝設計從我國古代就一直存在并傳承至今。所以人類社會的文化史對傳統和現代的服裝設計都存在一定的影響。服裝設計中所蘊含的文化理念是長久以來人類文明的沉淀!企業品牌和服裝設計師們都是通過自己對服裝文化的理解,來推出自己的設計理念滿足人們不同的消費觀。

二、服裝設計中的文化底蘊

1.在服裝領域中,消費者對于服裝設計的要求在不斷變化,求新求特是大多數消費者的終極目標,于是服裝設計作為一種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成為消費型文化,它需要設計師們對服裝設計的文化注釋進行不斷的思考和再認識。服裝設計不僅是種一次性消費的文化,它還是需要再生和更新的文化。人們的消費意識在不斷的求新,服裝的設計就要不斷的創新,設計師們只有不斷的汲取更多的文化營養才能創作出高層次的作品。服裝設計行業對于設計師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甚至苛刻。設計師們要不斷學習,不斷收集各種文化元素,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受到消費者的關注。

2.服裝設計既是一種文化,就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具有文化底蘊的設計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人類的服裝已經綿延了千年,其內涵和表現方式也幾經變遷,但是總的精神還是一脈相承的。服裝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體會服裝中蘊含的文化精神,提煉服裝的表現手法,并加以創新,才能夠從實質上、形式上全面地理解傳統的服裝文化并創造出新的、深刻的現代服裝文化。例如現在的很多設計師都從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上尋找創作靈感,設計出一些既有異域風情又獨特新穎的作品。設計風格不同的服裝被不同的人演繹就會呈現出不同的文化氣息。這是服裝文化帶來的效果。

3.企業文化也是服裝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企業文化是一種被員工認可的積極文化。服裝的品牌就是服裝的企業文化。通過服裝的品牌可以了解一個企業。這點國外的企業比國內的企業認知度高。如阿瑪尼、夏奈爾等他們的企業文化早已成為時尚界的風向標。企業文化含量直接體現在它所設計的品牌服裝上,人們在消費服裝產品的同時,也在消費其內含文化,沒有豐富文化內含,品牌是不會深入人心的。所以如果想要成為世界一流的服裝企業,想要打造世界一流服裝品牌和服裝設計師,就需要汲取服飾文化的豐富養分,用自己的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三、文化理念對服裝設計的影響

1.文化理念是指人們對現有物質文化成果的理解及其應用能力。現代社會是信息泛化的時代,各種先進的科技媒價使時尚咨詢的傳播更加便利。大量的時裝會、時尚晚會沖擊著人們的視野。人們的消費意識也發生了改變,這就需要設計師們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創作出符合當代審美需求的作品。咨詢的發達也給設計師提供了更多的創作素材,多種多樣的素材給了設計師更大的動力。掌握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從事服裝設計的基礎。服裝的設計不但要滿足它最基本的功能性和實用性,還必須讓人們得到視覺上的滿足和享受。想要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就得明白人們在審美上的個體差異,差異具有時代性、民族性和國際性。所以設計師要深知美學原理,懂得美學規律,盡力使自己的設計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現代文化的各種要素所組成的文化理念對服裝設計有著直接的影響。設計師的文化理念直接表現在他(她)的作品上,

2.中國的傳統文化對現代的服裝設計也有一定的影響。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傳統文化使現代的服裝設計更有內涵,更具特色。很多設計師在設計作品中大膽的結合一些中國傳統的藝術,比如青花瓷、水墨畫等。這些傳統的藝術元素使設計作品別具一格,內涵豐富。無論是什么樣的服裝秀,只要是涉及到國際性的,就必須帶點“傳統文化元素”才能顯出中國服裝文化的內涵。這樣既能使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以時尚的形式傳播,又能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品牌推向更大的國際市場。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設計師獲得靈感,凸出服裝設計特點的一個方面。把傳統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設計語言共同融匯成現代設計藝術的主流,使現代服裝的設計更具文化性與社會性。

3.后現代文化理念為服裝設計提供了極大的想象空間。當然,在后現代的思潮影響下,有些設計師也致力于追新求異,他們吸收了來自另類青年的亞文化營養,創造出了各種新奇的式樣,打破常規的美學思想,顛覆傳統,如有著破洞的絲襪,棱角夸張的服飾。給人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刺激。后現文代也提出了服裝的綠色理念。在人類社會文明的同時,工業化發展所帶來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環境的惡化讓人們沉思,環保問題更成為了焦點。“綠色消費”成為主流,因此在服裝領域,后現代設計文化也提出了“綠色設計”,其設計理念中的健康和環保意識不斷被人們重視。在綠色理念的推動下,環保服裝也應運而生。比如,在紡織原料上選擇符合生態標準的天然原料。

四、結語

總之,不管是傳統文化、現代文化,還是后現代文化,不同的文化理念對于服裝設計有著共同的影響,那就是它推動服裝設計行業不斷前進和發展。當人們在挑選心儀服裝的同時,他(她)也在挑選著屬于自己的文化理念。色彩斑斕的年代需要獨特與敏銳設計思想。不管服裝發展方向如何,文化理念永遠是它的設計基礎。

參考文獻:

[1]溫蘭.范紅梅論文化底蘊對服裝設計的基礎作用[J].丹東師專學報,2001年12月第三23卷第4期

篇8

[關鍵詞]歷史文本;烙印作用;文化塑造

歷史題材影視作品是現代文學作品的一類表現形式,它是以歷史人物活動或事件發展為表現主題的藝術形式。該題材的影視作品在創作中要求以對歷史的敘述、描寫為前提,強調抒寫作家的歷史情懷。然而史家在欣賞這類作品時往往不以為然,原因是作品常常逾越了對歷史文本(如歷史文獻、歷史小說)真實的解讀,在作品中存在著眾多非歷史化現象:如作品中常常包含某些常識性的歷史敘述錯誤;對真實歷史事件過度地闡釋;對歷史人物行為與關系的煽情演繹,等等。這類作品雖然力圖展現過去人的歷史場景,卻又更多地浸漬了現代人的情感與理解方式,這與歷史文本傳統的語言與文化相去甚遠。

以往優秀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堅持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的有機統一,以歷史事實為基礎,以“借古頌今”為主要的創作目的;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該題材的影視作品日益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一些作品固守對歷史真實的敘寫,具有寫實風格;一些作品仍追求歷史與藝術的統一,突出情感交融;而有部分作品則大大逾越常規,有為了追求所謂藝術而不惜虛構歷史的嫌疑。那么,如何來看待這些作品中存在的非歷史化的現象呢?本文擬從翻譯學的文化研究視角,通過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翻譯”歷史文本的活動來對該現象的形成試加討論,以就教于方家。

一、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對歷史文本的“翻譯”

歷史題材影視作品作為一類文學作品形式,它并非是作家藝術靈感臆造的結果,作品產生需要有所依據,其創作素材來源于歷史文本。創作在一定程度上要以敘述歷史真實為前提,是從歷史文本“母體”中孕育產生的新形式:一方面,該作品形式與歷史文本之間存在重要的關聯,它是歷史文本在現代語境下新的演繹;另一方面,這類作品形式又有著自身獨特的語言結構特征,與原初的歷史文本之間存在重要的差異,是歷史文本主要內容和形式的變形和重組。

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的創作符合翻譯行為的基本構成。一般而言,翻譯是指將某種語言或作品形式用其他語言或作品形式表現的文化活動。翻譯行為強調語言與作品形式與形態的轉換,而作品既取材自歷史文本,其對歷史文本內容與形式增刪、改編、加工和制作過程正契合上述有關翻譯的定義。這類作品本身為了方便喜好歷史情節的特定觀眾群體的理解,從根本上改變了歷史文本最初的語言形式(古文或文言文)與作品形態(紙質載體),創造了新的語言形式(白話文、現代影視臺詞)與作品形態(聲像介質載體),它是對所選擇的歷史文本進行“翻譯”后形成的新作品。

整個“翻譯”過程,同時包含著歷史文本原“作者”的目的、影視作家作為歷史文本“譯者”的目的、觀眾接受作品的類型三大因素,因素之間的互動與博弈決定了影視作家對歷史文本“翻譯”時將采取不同策略,如創作時是以歷史文本為中心,為觀眾提供某些關于歷史的真實知識?還是以藝術創作為中心,抒寫作家的歷史情懷?或者是更為看重觀眾的反應,以觀眾需求為中心,干脆虛構所謂歷史以迎合大眾的好惡?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策略,而這類作品中呈現出來的多元文化取向,正是影視作家采取多元化翻譯策略的具體體現。

二、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的烙印作用分析

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對歷史文本的“翻譯”,不可避免地要烙下現代語言和文化的印記,烙印的目的在于適應現代觀眾對于歷史的理解和審美的需要。正是由于作品中烙印著具有現代氣息的語言和文化,觀眾從中也會對這類作品是否忠實于歷史文本持有某種懷疑的態度,諸如該作品是否確切刻畫了當時的歷史情景?作品中鋪陳的歷史事件是否發生過?作品中描寫的歷史人物是否真實?觀眾對歷史情節的真實性有著特殊的興趣,而歷史題材影視作品與歷史文本之間的差異往往為不同觀眾所津津樂道。

史家尤其關心的是新舊文本之間的差異,關注這類作品是否忠實地反映了歷史文本的真實,是否如實體現了歷史文本想要表現的歷史真實;作家則往往欣賞新舊文本的藝術融合,強調對作品“翻譯”時應“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并不以反映歷史文本真實為目的,而是要演繹歷史文本的藝術性,要求影視作家通過閱讀歷史文本收獲的情感能夠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地抒寫與呈現。

其實,盡管史家與作家在看待作品時抱持不同態度,兩者觀點之間往往“大相徑庭”,其實不然,我們說上述人物不同觀點的表達,都是根據現代社會賦予他們的不同身份作出的應然選擇,雙方觀點都不可避免地被烙下現代語言與文化的印記,他們并不是用過去人們的思維方式來理解歷史文本,他們與歷史文本原“作者”之間刻意保持著距離,都顯示了現代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而整個烙印的過程始終存在,它發生在作品創作、流通以及接受的各個環節中。從此意義上說,史家與作家對待作品不同的觀點表達,表面上“南轅北轍”,實則“相反相成”,有著相同或近似的目的,他們都是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觀察、理解歷史文本,其不同的觀點表達,可視作在不同的文化軌跡里共同勾勒一個完整的“圓”。

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對歷史文本加以“翻譯”,其作用并不在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而是對歷史文本加以烙印。其烙印作用體現在如下幾方面:首先,作品在選擇某個歷史文本時,該選擇往往意味著同時放棄了其他符合觀眾需要的文本形式;其次,這種烙印在作品翻譯策略制定上也顯示出強大的影響力,即用現代語言結構重構了歷史文本,歷史文本傳統意義的價值受到了現代人的冷落,而選擇現代價值又總是意味著排斥其他的歷史價值。此外,作品的使用方式使得整個對歷史文本的“翻譯”更趨復雜化,文本內容與形式以多種多樣的方式被攝制、播放、評價、討論、傳遞和接受,在不同的文化語言環境、社會政治形勢下產生出了不同的文化與社會的影響。

三、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的文化內涵塑造

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對歷史文本的烙印作用,不僅對文化與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對影視作品與歷史文本本身形成影響,該影響主要體現在對作品文化內涵的塑造上。作品在對歷史文本加以“翻譯”的過程中,以巨大的構建力置換和重組了歷史文本的結構與內容。另外,作品在“翻譯”中對歷史文本的選擇和策略的制定,為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人物活動與社會關系等建立了便于現代觀眾理解的獨特典律,這些典律遵循的主要原則是現代的美學觀。

正是因為作品在創作中主要遵照現代美學觀,作品并不是為過去而創作的,其創作過程主要是為了滿足現實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作品想要揭示的文化內涵往往偏離歷史文本傳統意義的文化內涵,而影視作家在對文本進行“翻譯”時,或有意或無意的與歷史文本傳統的語言與文化相偏離,并不忠實于歷史文本表現的內容,從而滋生了這類作品的“非歷史化”現象。又,作品對歷史文本有目的的增刪、改編、制作與加工,也使得歷史文本脫離了它最初被賦予意義的文化傳統,而最終導致了歷史文本的“去歷史化”。

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對歷史文本的“翻譯”,由其引發的文化內涵塑造具有雙重功能。其第一重功能,它可以塑造出過去歷史事件或人物確定的現代文化形象。這種文化塑造是歷史文本在現代語境中新的演繹,歷史文本也正是通過作品“翻譯”在某種意義上獲得了新的生命。而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作品并未完全忠實于歷史文本,它把歷史文本過去的文化傳統中未能與當前社會潮流、價值觀、文化爭論和利益分歧相貼切的內容通通加以刪改。在刪改中,作品對歷史文本的“翻譯”,能夠使得現代觀眾形成某種對待歷史事件或人物的確定的好惡態度,對特定文化共同的尊重或相似的蔑視。

影視作家在“翻譯”某個歷史文本時心中總有一個想象的觀眾群體,由該作家創作的作品常常是為了喜好歷史情節的特定觀眾設計的,他在“翻譯”歷史文本、創作作品時需要符合現代語言與文化的習慣用法,因此,影視作家作為歷史文本的“譯者”,常常會脫離歷史文本的文化內涵來修飾、改善他所翻譯的內容,該作品因而具有新的形式。因此,作品對歷史文本的“翻譯”,由其引發的文化內涵塑造便具有第二重功能,即作品在塑造歷史文本中歷史事件或人物的現代文化形象的同時,也在構建自己的文化身份——歷史影視文本,它深受現代觀眾群體的符碼、典律、利益和情感的影響,同樣表明了新文本在現代文化體制下形成的某種社會意識形態的立場。

歷史題材影視作品既是文學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現代文化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影視作家根據社會需要選擇的歷史文本和制定的翻譯策略,可以改變或鞏固現代文化體系中的文學典律、概念范式和研究方法等。而作品在塑造特定文化身份時亦深受翻譯策略以及作品在生產、流通與接受過程中諸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既包括該作品中有關劇本的改編、劇情的拍攝、錄制、內容評介、主題宣傳、作品發行等,也包括該作品的贊助及在各種文化社會機構中的使用,即作品對歷史文本“翻譯”的各個環節都對新舊文本的文化身份塑造具有意義。這些因素協助歷史題材影視作品文化形式的定位,并賦予它特定的閱讀實踐,使其與特定的文化價值觀和觀眾群體建立聯系,由此調節作品在對歷史文本“翻譯”過程中帶來的巨大影響。

四、結語

概言之,在翻譯學的文化研究視野下,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對歷史文本進行增刪、改編、加工與制作過程符合作品翻譯的過程,歷史文本原“作者”、影視作家作為“譯者”以及觀眾間的互動與博弈,決定了這類作品在對歷史文本“翻譯”時將采取不同的策略,影視作家的創作呈現出多元的文化取向。為了抒寫作家的歷史情懷,引發觀眾的歷史情感反應,迎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在真實歷史、歷史文本和影視作品之間不斷進行著置換與重組。作品在對歷史文本“翻譯”時,既在歷史文本與影視作品形式轉換中烙下了現代語言與文化的印記,又塑造了歷史文本現代的文化形象和影視作品新的文化身份,它使得這類作品中存在著非歷史化現象成為一種必然。

[參考文獻]

[1] 王安葵.歷史劇創作:抒寫歷史的情懷[J].藝術百家,2009(03).

[2] 衛厚生.歷史劇與歷史真實性[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03).

[3] Lawrence Venuti.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New York:Routledge,1998.

[4] 謝天振.翻譯的理論建構與文化透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 謝天振.當代國外翻譯理論導讀[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篇9

關鍵詞:攝影;文化;關系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0)16-0104-01

攝影是一門新興的藝術門類,19世紀上半葉,在近代科,學技術研究的成果基礎上,由法國人達蓋爾(LDag ileITe)和尼普斯(N.Niepce)研究成功,并由法國政府于1839年8月19日公布于眾。攝影術出現至今還不到兩百年,現在卻已成為一個被人們廣泛使用和接受的常識性概念,并受到人們廣泛的喜愛。中國的攝影技術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由廣東傳人并開始應用,隨后逐漸在全國各地傳播開來,發展至今,已成為人們日常學習、生活必不可少的載體之一。

一、攝影豐富了文化的內涵

隨著現代攝影的普及和高速發展,就攝影而論攝影,很容易使人陷入誤區而忽視了攝影本該有的活力與精神。因此,將攝影放到文化的領域來論述,是非常有意義的。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又可分三個層次: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而狹義的文化,則專指人類實踐中的精神創造活動,通過長期積淀而成的社會心理、價值體系、思維方式、人倫觀念、審美情趣等方面,包括政治、法律、倫理、民俗、文藝科學、宗教、哲學等等。

攝影文化的含義是指攝影者在長期拍攝活動中的精神創造活動所構成的系統化的形態,反映出攝影在整個現代社會中的社會價值,以及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的審美標準。由于攝影屬于視覺領域,是拍攝者通過相機對自然空間和現實生活客觀記錄或再創造的過程,因此也可以歸于視覺文化的大范疇。視覺文化是指以形象為中心,特別是以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文化形態。視覺文化傳播時代的來臨,不但標志著一種文化形態的轉變和形成。也標志一種新傳播理念的開拓和形成。

二、攝影改變了文化的發展方向

攝影的發明是一項重大的文化事件,它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文化生產與傳播的方式,為人類提供了一種能在視覺水平上復制一切圖像的技術。但它不是像語言那樣要把客觀世界轉換成聲音或者文字符號,而是直接地以逼真的視覺形象來儲存和傳達信息,使現實世界中的原始視覺內容能夠以圖像的方式獲得再現和傳播,作為文化符號的價值,提高了文化載體對視覺圖像的表達和再現能力。同時,攝影改變了文化發展的方向,攝影的誕生使人類的文化符號系統恢復了直觀的視力,攝影在工業化社會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環境下構建了現代意義的圖像符號系統,由攝影以及以攝影為基礎的電影、電視組成的現代圖像和傳播技術突破了幾千年來單一地以文字作為文化載體的局面,成為以攝影圖像為基礎的信息儲存和交換的重要的文化載體,促使文化媒介由文本描述方式向圖像再現方式轉換。

三、文化對攝影的影響

攝影作為一門藝術稱其為文化已經毋庸質疑。作為攝影本身而言,拍好一張好圖片不僅要有嫻熟的技術,還需要有更深層次審美情趣、文化底蘊、思想內涵等等。加拿大的著名攝影家費里曼?帕特森曾經說過:“畫面決定著你的成像是否準確地反映了你在拍攝瞬間的個人感受。”這里的“個人感受”更多的是拍攝者的思想,是作者的文化底蘊。

著名攝影大師的作品都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臺灣攝影家郎靜山先生就將中國傳統繪畫的哲學思想融入攝影之中,開創出一種獨特的畫意攝影風格,把中國傳統文化用圖像的形式展示給世界,得到國內外眾多人士的喜愛。因他的作品極具中國文化底蘊和思想內涵,因而在很多國際攝影大賽中屢屢奪得大獎。很多攝影資深人士,在擁有嫻熟的攝影技術之后,便開始研修哲學、美學、音樂、社會學等學科,同時攝影讓我們凈化了心靈,陶冶了情操,增強了自身的文化底蘊。

四、攝影對文化的傳播作用

篇10

摘要:文化進步是社會進步、經濟進步、政治進步的決定性因素。自治區黨委提出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其目標指向就是要以先進文化引領整個新疆的社會進步。因此深刻理解現代文化的本質并明確其在現實語境下總體要求對新疆實現長治久安和跨越式發展這兩大歷史任務有基礎性意義。

關鍵詞:現代文化;本質;要求

當今世界任何一個社會的發展都跟文化進步息息相關。十報告明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是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強調 “形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陣地建設”,凸顯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新疆八次黨代會上,張春賢書記提出堅持現代文化為引領,其目標指向就是要以先進文化引領整個新疆的社會進步。因此,深刻理解現代文化的本質并明確其在現實語境下總體要求對新疆實現長治久安和跨越式發展這兩大歷史任務有基礎性意義。

一、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

從文化的概念來看,對文化的定義集中于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政治學、藝術學等學科。最著名的是英國人類學家泰勒的定義,即:“所謂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其他人類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種種能力、習性內在的一種復合整體。”①可以說,泰勒對文化的定義更側重精神因素。美國文化理論家克魯柯亨和克洛伯在1963年考察了當時已有的160多種文化定義后提出:“文化存在于各種內隱的和外顯的模式之中,借助符號的運用得以學習和傳播,并構成人類群體的特殊成就,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傳統思想觀念和價值,其中尤以價值觀最為重要。”②中國文化學家劉夢溪則認為寬泛使用的文化定義指的是一個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及其價值系統。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2年在墨西哥專門討論文化提出:“文化在今天應被視為一個社會和社會集團的精神和物質、知識和情感的所有與眾不同顯著特色的集合總體,除了藝術和文學外,它還包括生活方式、人權、價值體系、傳統以及信仰。”④對文化的定義雖然很多,但大體上還是能讀出共同點的。從一些著名的文化學者和國際組織對文化的定義來看,文化就是一個特定社會群體按照其共享價值觀構建并實踐的整體生活方式。價值觀則是其中最為核心的部分。

二、現代文化是包容性文化

現代文化的內涵主要是:現代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生產方式,現代生活方式,現代思維方式和現代思想,現代精神、現代信仰、現代宗教觀念、現代藝術。⑤它們共同熔鑄了一種現代價值觀。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的核心和終極目標是塑造現代人。文化是社會的靈魂,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現代文化體現并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內容。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凝練概括了現代文化的本質,制約和規范現代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具有提升現代文化發揮作用的功能。現代文化是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的知識基礎和價值基礎,可以向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和核心價值觀提供價值資源。⑥

在新疆新時期、新階段經濟社會區域性發展的“三化”戰略選擇語境中,“現代文化”具有特殊含義。“現代文化”泛指以工業、市場經濟為基礎的具有民主與科學意識的文化結構體系。但它決不是指產生于近現代工業文明、以西方為標志的現代科學技術及其觀念文化,而是強調的文化的現代性和代表人類文明發展方向的最新文化成果。雖然現代文化是相對于前現代或古代傳統而言的,它并非西方專利,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必須以承認多元現代性為前提。同時,從區域性現實出發,還須強調它的中國特色。因此,我認為,我們所說的現代文化,在總體上的本質含義指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即以為理論基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主要內容,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為發展基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重要內核,以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和一切外國最新優秀文化成果為思想資源,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現代社會主義文化。⑦因此,我們并不排斥包括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切優秀的文明成果,相反應當將其納入我們的現代文化體系。同時,我們也不是把產生于現代的思想文化與產生于古代的傳統文化置于對立位置,而是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并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當前在我國邊疆民族地區,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戰略的提出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是核心價值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現代文化應繼承優秀傳統文化

現代文化是相對于傳統文化而言的,現代文化是對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創新。目前,由于種種原因,傳統文化至今仍然沒有完成向現代意識形態的全面轉型,而任何社會的轉型都將伴隨著原來占統治地位的傳統意識形態的轉型。現代化的迫切任務已經擺在人們面前,市場經濟體制已是無法回避的選擇,它要求把人的主體性提高到一個空前的高度,強調在社會發展中人的能動性、創造性、自主性,強調個人的價值、權利、尊嚴,尊重個性、尊重人的創造性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

現代文化是與傳統文化相對應的概念。現代文化產生于傳統文化基礎之上,又與之部分疊加并存。同時,現代文化也并非全部是前現代文化的現代化,不是不加選擇、毫無保留的現代文化,而是全部優秀傳統的現代化結晶,是那些依然有利于我們的民族團結、奮發圖強并從根本上保持我們民族特性的文化的現代躍升。現代文化的提出有利于團結引領更廣大的各族各界、不同團體和信教群眾適應現代化發展要求并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

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時代特征。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著當今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國傳統文化并不簡單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和物質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其中仍有一些可作為現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

一是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的精神。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自強的精神絕不可少。

二是知行合一觀。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對于實現現代化所需要的解放思想重在實踐、開拓進取重在行動的要求,完全一致。

三是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精神世界,鄙視貪婪的物欲。“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仍然非常可貴。

四是愛國主義精神。自古以來人皆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要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五是追求真理,勇于奉獻的精神。“朝聞道,夕死可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與現代化所需要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完全吻合。

六是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這對于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經濟和諧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仍然不可缺少。

同時,我們也需要在引領民眾提升素質中,注意克服中國傳統文化中與現代化發展不利的消極因素,主要有:缺乏民主精神,法制觀念淡薄,商品意識差,守舊意識嚴重,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等。要通過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培育和弘揚新疆精神與新疆效率,引領民眾擺脫落后思想意識的羈絆,實現由傳統人向現代人的轉變。

四、用現代文化奠定新疆發展的堅實基礎

新疆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成份眾多、文化多元化,教育不發達,總體文化程度低;信教群眾多,一些地區宗教氛圍濃厚,非法宗教活動時有發生,極端宗教意識對社會發展形成不利影響。新疆長期面臨意識形態領域“西化”、“分化”的滲透和“”的破壞,社會穩定壓力巨大。要從總體上解決好這些問題,除了發展經濟推動社會發展外,必須改變陳舊思維和行為模式,在深刻理解現代文化的本質的基礎上,堅持現代先進文化的引領。為此,需從以下角度著眼:

1.用整體主義凝聚群眾。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經坎坷、動蕩而巍然屹立于當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整體主義精神:維護國家社會整體;維護家庭整體;人類大同世界等。我國古代留傳下來的至理名言如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都體現著這種整體主義精神。整體主義的具體內容因時代和社會的條件不同而各異,但就群體生活中個人需要顧及他人利益及大眾利益而言卻是共同的。從一定意義上講,正是這種精神維系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的持久不衰。也正是這樣一種精神才使我們新疆各族人民群眾能在同一片土地上休戚與共,繁衍生息,彼此交融。因此,要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鞏固和深化新疆人民的四個高度認同,堅定維護祖國統一、增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的政治立場,奠定新疆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政治基礎。因此,黨委政府要號召全區各族人民群眾把傳統的整體主義精神上升到切切實實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高度上來。

2.用發展理念吸引群眾。發展是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不斷進步的永恒追求,我們需要不斷發展,我們有能力不斷發展,只要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能動性、創造性就能創造出社會新的價值,個人也能在社會發展中實現自我利益和價值。發展不是政府一方之事,它是全體民眾之事,發展成果不是為政府獨享,而是由全體民眾分享。因此,各地黨委政府要不斷用強烈的發展意識和美好的發展愿景,調動新疆人民支持、擁護并積極參與“三化”建設的發展內動力,奠定新疆人民繼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的思想基礎。

3.用現代知識武裝群眾。現代文化注重知識技術,知識技術是強大的生產力。新疆許多民眾生活處于相對比較落后的狀態,跟知識的匱乏、信息的落后有非常大的關系。長期處于愚昧落后的狀態,必然被現代社會所淘汰。因此,不管是誰,能不能永遠沉浸在虛無縹緲的世界里,不能幻想一切都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基本物質需求的獲得或者更高層次上生活的改善,都需要自己積極行動,融入現代社會。社會不斷進步,作為社會中的人也要不斷進步,因此全社會一方面要鼓勵所有的人積極主動,同時又要想方設法普及現代教育、現代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市場經濟的規律和方法等,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質、知識結構、現代技能,奠定創業、創新、創造的能力基礎。

4.用新疆精神鼓舞群眾。新疆有自然之美,自然之美給我們帶來了物質利益財富。從另一種意義上說,它更是一種精神財富。新疆人不同于其它地區的人,他們面臨著特殊的內外環境,經濟社會發展道路上面臨著更多的坎坷,只有擁有和一種精神才能順利地跨越它。長期以來,我們已經在新疆大地上如胡楊、如紅柳、如雪松一樣挺立這創造了人間的奇跡。因此,今后我們要倡導并發揚愛國、感恩、開放、包容、創新、奮斗的新疆精神,奠定新疆人民以愛國主義、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基礎,不斷鼓舞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強大的精神動力推動社會發展和實現自我價值。(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行政學院政治學部)

項目基金:本文是全國行政學院科研合作課題《新疆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問題調查研究》(13HZKT341)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英] 泰勒:《文化之定義》,載莊錫昌等編:《多元視野中的文化理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99-100頁。

②轉引自劉志友:《解讀“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新疆經濟報,2011年8月5日。

③劉夢溪:《信仰與中國文化的特性》,載劉夢溪的博客。http:///

④ 轉自程慶會等《文化的自覺與自覺的文化》,《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

⑤劉志友:《解讀“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新疆經濟報,2011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