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金融與經濟協調發展策略

時間:2023-01-11 09:13:24

導語:區域金融與經濟協調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域金融與經濟協調發展策略

摘要:當前我國已經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經濟建設工作,正全面展開“十四五”戰略部署的實施與籌備。通過對當前階段取得的經濟成果進行分析,不難看出我國各個區域之間的經濟協調性正不斷提升,并已初步呈現出金融相互融通的理想發展局勢。但是,由于些許遺留問題的存在,導致我國區域經濟協調運轉機制仍存在磨合不足的現象,因此需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與優化。為此,本文首先對地區金融體系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之間的聯系展開研究,進而圍繞區域金融經濟協調發展面臨的問題展開討論,最后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金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存在問題;優化對策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可以分別從“地區之間”與“地區內部”兩個角度進行討論,但在這一過程中,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我國經濟戰略的規劃部署都離不開地區金融協調的支持與配合,因此對金融體系的優化調整是人們在建立現代化經濟結構時無法規避的一項重要課題。因此,我國在“十三五”建設工作當中,重點針對金融供給側展開了調整,并圍繞“風險防控”“體系優化”“實體經濟”等三個方向展開了改革,旨在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根本保障。但目前來講,在之前的工作開展過程中尚存在些許不完善之處,需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與優化。

1地區金融體系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之間的聯系

1.1地區金融體系發展能夠促進科技實力提升

“科技”是經濟協調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生產要素,對于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品牌競爭優勢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科技進步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需要擁有充足的金融資本作為支撐,因此區域經濟金融化與貨幣化的發展核心之一,便是強調為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資本,使一些發展規模不足的中小企業,也能夠獲得更加充裕的發展資金,進而為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撐與動力。因此,開展地區金融體系建設,對于提高現實生產力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1]。

1.2地區金融體系發展能夠改善資源配置

金融體系的發展,可以為區域經濟結構帶來更加豐富的資本來源,并且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一些大型企業可以借助投資證券、股票等手段來調整自身的產業結構,并通過證券的形式轉讓所有權獲取更高的利潤,從而快速在金融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一些新興產業也可以通過金融市場獲得更加豐富的融資渠道,并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獲得充足的發展資金,從而起到活化市場的良好作用,并避免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受到資金來源的限制,使各產業之間的資源配置情況更加理想。

1.3地區金融體系發展能夠促進資本形成

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的累積與形成起到極為關鍵的影響作用,在我國以往的經濟建設活動中,很多區域正是由于缺乏充足的資本供給導致了經濟增長緩慢,并且各大中小型企業在參與市場活動的過程中也常常缺乏良好的保障。開展地區金融體系建設,最關鍵的一項前提條件便是要完善區域的儲蓄結構,以便為金融機制與金融工具提供良好的活動環境。因此,伴隨著儲蓄結構的不斷優化,不但對資本的積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人們開展金融活動的欲望也隨之增加,從而使得更多的閑置資本涌入市場。

2區域金融經濟協調發展面臨的問題

2.1金融資源的流通依舊存在一定阻礙

“十三五”期間,我國區域經濟建設工作的重點發展目標便是打造“金融一體化”的理想格局。各個地區在開展經濟建設活動的過程中都把握住了“經濟開放”“科技創新”“共同發展”的工作理念,不但在地區內部實現了資源共享,同時在地區之間也積極展開了各項合作,為金融資本的流通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但由于一些歷史原因及資本固有屬性的影響,導致目前國內市場的金融流通依舊存在明顯的區域分化特征,并且地區之間對于金融資本仍舊存在著差異對待的問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我國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政策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并且由于缺乏統一的金融協調機制,導致區域、部門之間在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的過程中難以實現對金融資本的統籌分配,并且對于資本轉化的銜接也缺乏順暢的工作機制,因此現階段仍需對地區金融協調機制進行完善[2]。

2.2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重心仍有待確立

我國于2019年出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文件圍繞國內5個重要經濟發展地區分別制定了針對性的戰略方案,不但充分體現了地區經濟產業特色,同時也對區域之間的經濟融通協調給出了相關建議,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金融體系的頂層設計。在這一背景下,國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大環境得到了改善,并為金融資本的互聯互通提供了更強的可操作性。然而這一戰略方案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卻遭遇了一定的困難與阻礙,主要體現在地區內部的金融改革方面,由于尚未確立金融改革工作的主體責任,使得不同區域在進行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重心不明的問題,導致無法順暢地展開經濟合作。因此當前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加大地區金融體制的改革力度,有效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2.3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資源分配不均衡

金融體系建設,為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扶持與幫助。并且隨著取得的經濟成果不斷增加,目前仍有越來越多的資源在向科技創新型企業傾斜。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目前依舊存在較為明顯的資源分配不均衡現象,在阻礙著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具體表現為不同地區的企業在金融市場中能夠選擇的債權或股權融資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導致企業需要承擔的融資成本變得無法確定。例如,2018年,我國東部地區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79%;而這一數值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卻分別為6.18%、6.21%和6.27%。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區域的融資環境不同,并且國內的資本市場沒有形成統一化的建設水平。因為受到不同地區的財稅支持政策影響,導致了其金融服務水平仍有待進一步完善[3]。

3區域金融經濟協調發展的解決對策

3.1優化金融協調機制,改善資本流通環境

為了保障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首先需要進一步優化國內的金融市場環境,確保各個區域的資本流通更加順暢,從根本上創造經濟共同繁榮的理想局面。為此,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對其予以改進:第一,引入地方政府、金融部門、金融企業等多方主體,共同打造多層次的金融協調機制,為資本市場流通提供有力保證。具體而言,即以地方政府作為主導,首先打破行政區域化隔閡,在此基礎上成立專屬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部門,督責與其他區域進行信息伙同,并及時處理區域金融流通過程中產生的摩擦與矛盾,同時以此為核心打造常務工作機構,確保區域經濟合作能夠順利開展;同時,以人民銀行為代表的金融部門,需要主動開展區域之間的聯動合作,避免金融貿易期間發生各類糾紛,從而有效維護區域金融體系的安全及穩定;在此基礎上,邀請地方金融公司共同參與,結合區域經濟合作特色開發全新的業務模式,并針對不同領域的企業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從而更加靈活地推動金融資本的流通[4]。第二,在完善金融協調機制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提供三條機制保障:(1)建立“風險防范機制”。以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為主導,在展開區域經濟合作活動的過程中,針對當前國內與國際市場的動態變化,同時對各類資產的風險系數進行評估,幫助企業與各方資本主體了解市場情況,從而理性準確地開展金融合作計劃。(2)打造“利益均衡機制”。針對金融資本固有屬性嚴重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聯手建立利益協調與共享機制,確保各類金融資本的轉化銜接更為順暢,從根本上打破現有行政壁壘造成的資源跨區流動困難,并改善資本空間分布失衡的現象。(3)成立“信息共享機制”。要建立統一的金融信息系統,促進線上金融活動有效開展,保證地方政府、金融部門、金融企業等多方主體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并及時地掌握市場動態信息,避免由于信息情報不對等而導致各項財產損失,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區域經濟的深度合作。

3.2調整信貸體系結構,加強中小企業扶持

中小企業是開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力量,相對于一些資本雄厚的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想要獲得競爭優勢的只有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因此對于優化產業結構有著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在新時期工作環境下,國家需要多措并舉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以確保為其提供更多的發展資源,并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政策有效落實[5]。首先,地方銀行對于國家提出的各項金融政策要做出正確解讀,并對市場金融動向進行靈活預判,在此基礎上落實信貸結構調整目標,即根據每年國家或地方政府的宏觀戰略來確定信貸資源的投放標準。還需要具備信貸投放的調控能力,切實結合市場金融狀況調控貸款規模,避免造成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的金融泡沫,使得地方政府無法真實掌握區域經濟合作的實際情況。為了保證這一目標的順利實施,需要銀行部門建立專門的信貸結構動態監控機制,密切關注重點客戶、行業、產品及區域的動態信息變化,并全面統計市場數據來分析其中的潛在風險,以便及時針對各類情況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金融協調能力。其次,政府部門要采取一定的干預手段,通過明確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重心,適時對中小企業的經營理念及發展目標給出一定的建議,確保中小企業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經營效益。在此基礎上呼吁中小企業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及社會服務,通過豐富的科研成果與社會效益,幫助其爭取一定的政策傾斜,從而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建設提供實際利益。同時,為了從根本上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吸引民間資本補充到金融流通的鏈條上,另一方面則需要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借助“手續費補貼”“貸款分先補償”等相關的財政措施,提高中小企業的融資效率、拓展融資渠道[6]。

3.3完善區域金融互助,建立共享金融形態

地區之間的信息與資源共享,是開展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由于地區內部發展重心不明,導致在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聯動主體,無法順利解決金融政策及市場經濟建設方式不統一、不銜接、不聯合等相關問題。為此,這一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通過成立“區域合作發展基金”的方式,采用股權、準股權和直接投資等金融渠道推動地區自由開展不同維度、不同層面的經濟合作,確保區域金融服務體現出良好的均衡局面,快速建立起治理方式一致、規劃制度統一、區域市場聯動、發展模式共推的良好市場格局。例如我國東北地區金融發展的過程中,為增強其在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地位,并與韓國、俄羅斯、朝鮮、日本、蒙古等相鄰國家展開區域經濟合作,國家出臺了《中國東北地區同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并啟動了“中俄地區合作發展基金”項目來推動其重大經濟合作建設[7]。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在討論了金融體系建設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關系基礎上,對國內金融市場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關的優化建議,希望能夠有效創設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參考文獻

[1]龐慶華,李銘珍,李涵.長江經濟帶金融集聚、區域創新與生態效率的空間耦合協調發展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9,38(2):68-76.

[2]張子龍,李冬泳.綠色金融與區域經濟生態化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以江西省為例[J].萍鄉學院學報,2021,38(1):37-42.

[3]楊德勇,崔瑩.我國金融支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分析[J].改革與戰略,2021,37(8):106-115.

[4]張海軍,岳華.金融開放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效應: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為例[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9,33(4):110-126.

[5]生蕾,佘鏡懷.金融結構優化提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研究:來自京津冀地區的證據[J].征信,2021,39(3):81-87.

[6]王筱欣,付思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5(12):116-126.

[7]韓揚,趙心怡.我國區域性金融協調發展動態評價系統的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與TOPSIS評價法[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21,23(4):19-24.

作者:王藝璇 單位:濟南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