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范文
時間:2023-08-04 17:38: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近年來,高職師范教育快速發展,為社會培養了許多技能型、實用型的職業教育的師資人才,滿足著廣大人民對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為實現黨在十六大提出的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在欠發達的山區地區,也亟需為區域內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大批合格的優秀的高素質師資和人才。
1 山區高職師范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必要性
1.1 山區高職師范教育的發展需要區域經濟的支持
山區地區由于地理、歷史等原因,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高職師范教育水平相對低下,無論從基礎設施還是教育師資上都需要區域內經濟發展的資金支持。從本質上來說,區域內高職師范教育需求是高職師范教育失業的軟動力,而高職師范教育事業生存與發展的硬動力來自于區域內經濟發展的支撐。同時,區域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會引發人才的教育需求。
1.2 山區經濟結構升級需要高職師范教育人才的推動
在山區等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特別是新興行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廣泛應用,對人才需求的要求提高,要想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必須大力發展區域內高職師范教育事業,培養高職師范教育人才。
1.3 山區高職師范教育與區域經濟需要相輔相成,協調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山區對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職師范教育需要適當擴大規模,以滿足人才發展需求,而同時高素質人才投身教育事業,會促進大批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的輸出,促進區域內經濟發展。
2 山區高職師范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教育觀念落后,綜合環境較差
雖然我國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多年,但由于山區特殊的歷史、地理因素,教育水平、生活水平仍然相對低下,部分地區仍然存在讀書無用,不如回家務農或外出打工之類的落后觀念,同時,部分家庭經濟能力不足,無力支持學生持續接受教育。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科技含量高的教育難度和周期都有所提升與延長,山區內高職師范教育對高科技的接受和應用周期也相對較長,難以與社會經濟發展同步。
2.2 經費投入不足,教育資源短缺
由于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與社會發展現狀的限制,財政教育經費支持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較低,且教育投入多針對義務教育。山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對于辦校建學、基礎設施建設、學習資源購置、實習資源聯系等方面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加上經費投入不足的影響,更加劇了教育資源短缺的局面。
2.3 師資力量薄弱,吸納人才能力有限
基于社會現狀,山區內獨立設置的高職師范教育院校部分建立在原中專基礎之上,師資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都很難滿足高職師范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同時,由于經濟發展水平有限,教育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山區內高職師范教育院校在人才引進條件和措施設置上能力有限。
3.1 更新教育觀念:抓教育就是發展經濟
改變一個地區的觀念必須從領導者入手,要想轉變山區落后的教育理念,必須轉變地區領導者抓教育的觀念。領導者必須認識到,發展高職師范教育事業,就是促進經濟發展,教育與經濟必須要協調發展才能更好地促進區域內的社會進步,要加快高職師范教育發展,適當擴大招生規模,將教育理念落到實處。
3.2 加大教育投入,營造良好教育環境
近年來,我國財政逐漸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山區政府也必須認真落實中央關于教育的一系列政策規定,切實加大對高職師范教育的經費投入,確保高職師范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首先,要加大對高職師范院校基礎設施的投入,營造良好的硬件設施環境,為教育教學提供硬件支持;其次,注重學生學習資源的購置,加大購置資金投入,購置適合學生的、學生需要的學習資源;最后,在人才引進方面,要適當增加人才引進的福利條件,利用解決住房問題、提高安家費等條件引進人才。
3.3 外聘校外導師,改善教育實習模式
針對于教育師資不足的問題,山區高職師范教育院校可通過聘用校外導師的方式,加強學生的素質培養。首先,在素質培養上,將校外導師請進課堂,以課堂為教學平臺,或開展專題講座,加強學生與資深教育專家以及優秀一線教師的交流與探討;其次,與基礎教學實驗基地合作,組織學生到基地觀摩、學習,了解有關教育教學如授課、管理、測試、評估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可以拓寬視野,提高認識;最后,還要就學生的實踐能力定期邀請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教授、介紹教學經驗,教導示范課,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教育理論轉化為課堂實踐能力。
3.4 適應經濟發展教育,優化專業設置
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升級,區域教育發展要適應經濟才能更好地協調進步,高職師范教育院校需要在專業設置和調整方面多考慮市場需求,培養區域內或者整個經濟市場內較為緊缺的高素質人才。在專業設置上,還需經過社會調研和各學校走訪,了解教育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現狀和趨勢,拓寬視野,緊扣社會需求提供教育教學。
篇2
關鍵詞:關鍵詞:中國特色;區域經濟;發展
區域的經濟發展,是每個國家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要想加快國家的建設,促進經濟的發展,就必須要解決區域的經濟發展問題,我國也不例外。自從我國施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后,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也在適應中國的國情,探索其階段性的前進道路,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為我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在目前階段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尤其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局面,所以對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歷史和現狀進行研究,發展存在的問題,總結積累的經驗,可以有利于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能夠更好地推動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我國在歷史發展和區域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道路。在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道路中,應該以區域的發展和規劃為主線,以區域經濟政策為主導,以省級地方政府為主角,堅持因地制宜,明確功能定位,加強宏觀調控,發揮地方作用,深化區域合作,統籌城鄉發展,由點到線、從線到面漸進式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點線面穩步推進的區域經濟發展道路。
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及分析
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我國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指導下,不斷的地探索中國特色區域經濟發展道路,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區域的統籌發展,使得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不斷的縮小,區域的特色日益形成。
從固定資產的投資方面來考察,可以看到無論是中部、西部還是我國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其固定資產的投資都有所增長。其中東北地區增長最快,其投資的增長速度排在第1位;而中部也不落后,在“中部崛起”戰略的指導下,我國的中部從自身特色出發,不斷地探索發展道路,其固定資產投資速度也明顯加快,在2007、2008、2009年三年時,其增速都在30%以上;而西部也在我國的"十一五”期間達到了28.4%的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長速度,這是高于我國的25.6%的平均水平的,同時民高于我國的東部地區的20.4%的投資增長速度。 在國民生產總值方面。改革開放后的時間里,我國的東北地區經濟發展一直是領導于我國的西部偏遠地區和東北地區的,在發展方面呈現不均衡的態勢。但這種差距在不斷的減少,我國的東部地區有12.5%的增速,而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13. 0%、13. 5%和13. 4%,比東部地區快0. 5-1個百分點,特別是從2008年幵始,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的增長速度首度超過了原先發展水平較高的東部地區。
在財政收入方面,也說明了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在相應在減少,從財政收入來看,2011年上半年,東部地區實現財政收入15489. 5億元,同比增長30.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7個百分點;東部增速比中、西和東北地區分別低6.5、19.0和9. 5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己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呈現出相對均衡的發展態勢。
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也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區域立法步伐滯后,區域管理政出多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尚不完善;
二是區域規劃遍地開花,區域開發無序競爭,區域間低水平競爭和重復建設問題依然突出;
三是落后地區尚不發達,區域差距比較明顯,特別是西部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與東部地區仍有較大差距。
二、促進中國特色區域經濟發展的建議
在總結經驗分析問題的基礎上,主要提出以下建議:
篇3
關鍵詞: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對策
近年來,在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政策的引導下,經濟突飛猛進發展,形成了區域發展新格局。十以后,在新的北部絲綢之路規劃之下,我國與俄羅斯、蒙古國的經貿關系進一步深化,西部大開發進入新的階段,在國家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區域經濟也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在區域經濟發展上堅持“適度收縮、相對集中”的原則,首先實現呼包鄂地區發展,緊接著在國家振興東北經濟的規劃下,發展東部地區,塑造“東西互動、內外結合”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增強了國內經濟格局中的競爭力,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及地域差異
各盟市之間的自然資源稟賦與區域經濟發展基礎各有不同優劣勢,充分了解各地區之間的差異和發展前景有利于內蒙古區域經濟的協調和區域要素的優化配置。
1.各地區資源分布不均衡、產業結構存在差異
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是我國資源稟賦最好的地區之一,是我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以行政區劃為基礎,分為蒙東、蒙中和蒙西地區。蒙東地區包括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錫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區包括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蒙西地區包括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阿拉善盟。近幾年,各地區之間的區域經濟有了明顯的差異,其中經濟增長最快的是蒙中地區(呼包鄂),相比之下蒙東地區相對慢一些。由于各地區間自然資源稟賦不同,每個地區都形成了優勢特色產業。比如,蒙中地區的包頭市以鋼鐵產業為主,鄂爾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絨產業為特色產業,為本地區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蒙東地區中呼倫貝爾地區形成了乳制品產業群,通遼、赤峰地區牛羊肉產品加工產業具有了一定的規模。大型企業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區,有27家,而蒙東地區總共有16家。每個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的亮點特色是優勢產業的興起和龍頭企業的領頭羊作用。
2.各區域間科研環境和基礎不同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人才資源和科研設施等科研條件至關重要,是地區科技進步的主要推動力和提高生產力的核心資源。經濟的發展需要有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只有擁有高素質的科技隊伍,才能快速提升本地區經濟發展。人才資源方面的科技資源分布不均衡,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主要集中在蒙中地區的呼和浩特和包頭市。而蒙東地區和蒙西地區科研機構和高校等科研條件及環境相對弱一些,在地方政府與高校科研工作的合作與融合方面有待進一步發展。
3.各地區投資經濟不同
由于各地區之間的經濟基礎和自然資源不同,近幾年在吸引投資方面也有了明顯的差異。近年來,蒙中地區的呼包鄂依托優越的科研條件和經濟發展形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區的52.3%,而蒙東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占32.9%,其他盟市固定資產投資占十二盟市的14.8%。因此,從吸引投資的角度來看,蒙中地區明顯高于其他地區,吸收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為改善硬件設備,增強本地區的社會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
1.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合理協調區域經濟發展
政府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宏觀調控能力、協調機制和扶持機制,合理協調各區域經濟發展,互通有無,取長補短,達到各地區之間的區域經濟發展能夠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政府繼續鼓勵和支持以呼包鄂為核心的蒙中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在發揮領頭羊作用的同時,也有必要在重點投資和金融支持方面進一步政策傾斜以及提高扶持力度,加強蒙西地區和蒙東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和科研投資力度,扶持和幫助解決科研人才不足的局面,通過宏觀政策調控使各個地區之間能夠合理有效的協調發展。同時需要國家層面的資金投入力度,為北部絲綢之路地區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集中投入資金、引進高端技術、培植每個地區的區域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充分發揮內蒙古各區域的資源優勢、口岸優勢、人文優勢以及后發優勢。
2.統籌協調區域合作,優化各區域產業結構
政府通過制訂新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統籌協調三大區域內部以及區域之間的產業布局,本著“互利互惠、優勢互補、分工協作、良性互動”的原則,推動城市間、地區間的規劃聯動、產業聯動、市場聯動、交通聯動和政策法規聯動。通過整合區域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調整和優化各區域產業結構,壯大跨區域的龍頭產業,以低成本少投入促進產業優勢的發揮,走聯動發展、共同繁榮的道路。以優勢產業的“重心布局、合理融合、優勢互補”加快發展勢頭良好的蒙東地區區域經濟,要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推動牛羊肉產品品牌建設及發揮旅游行業等特色產業在本地區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同時在原有的傳統產業基礎上,大幅增加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促進資源主導型產業進一步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
3.形成節約資源,集約有效的區域發展格局
篇4
王忠昌在《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年第3期中撰文,詮釋了現代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跨界屬性,剖析了現代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邏輯銜接,進而提出了現代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現代職業教育具有教育和經濟的雙重屬性,是一種跨界的教育,它是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銜接的有機整體,其專業的設置、布局、調整和變革如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中產業的變革,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核心內容和任務。現代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跨界屬性體現在三個方面:1.現代職業教育技術傳承的跨界屬性,要在繼承傳統技術優勢的基礎上適應時代賦予技術的新要求,培養適應不同技術要求的技術技能人才;2.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跨界屬性,人才培養的模式需要根據區域經濟產業結構、類型、需求等因素進行選擇,主要包括專業屬性和產業屬性兩個基本特征;3.現代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跨界屬性,主要體現在專業融入產業、教學融入企業和產教互融三個方面。
現代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輯銜接體現在理論和方法兩個方面:1.理論基礎,包括專業論、人才論、技術論和多元論;2.邏輯方法,包括認識方法論、實踐方法論、辯證方法論和哲學方法論。
基于現代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跨界屬性和邏輯銜接,作者提出了以下發展對策與建議:1.理念引領。保證專業設置的前瞻性,要具有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意思維。2.結構對接。保證專業結構的優化性,包括專業設置類別的優化性,專業設置數量的優化性和專業結構布局的優化性。3.平臺搭建。保證專業育人的技術性,制定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鼓勵制度,同時加強職業學校專業內涵建設,實現雙贏。4.品牌建設。保證專業內涵的持續性,需要做到以質量為準則,走內涵發展道路,并且融入產業屬性,市場化辦學,以及實施國際化策略,擴大影響力。5.特色彰顯。保證專業建設的區域性,其中包括專業理念的區域性,專業布局的區域性,實訓基地的區域性,以及人才培養的區域性。
篇5
關鍵詞:經濟結構;人力資源,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21世紀,知識和人才在經濟發展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人力資源已經成為對區域經濟發展貢獻值最高的因素。在我國大力提倡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各地對人力資源出現從未有過的重視。而這樣的做法也得到了立竿見影的回報,經濟增長與在人力資源反面的投入成明顯正比關系。在這種良性循環的發展中,我國的人力資源和區域經濟發展越來越相得益彰。
1.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的巨大貢獻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由一句鏡花水月的空話,短短幾十年間變成了實在的經濟增長秘訣,人力資源的合理應用對我國近年來的經濟高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各地區改革發展方式,將人力資源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之后,紛紛嘗到甜頭,開始大規模調整對人才的培養、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的推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筆者認為這種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創新高精尖技術。作為企業運營的秘訣,絕對的掌握高精尖技術,通過技術壟斷實現市場壟斷的方法是經久不衰的。而壟斷技術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術的人力資源。因此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首先體現在對高精尖技術的掌握。通過技術研發推出高科技產品,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二是掌握專業技術。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高級技工人才每年短缺達數十萬之重。掌握了高級技工人才就能夠制造出高質量的產品。通過產品質量的對比,在市場競爭中擊敗競爭對手,獲得利潤。這種掌握專業技術的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視。各地方政府往往以爭奪高精尖技術人才為首要目的。近年來,隨著專業技術人才的逐漸緊缺,地方政府才開始轉變觀念,培養掌握專業技術的人力資源。
三是對人力資源的培養。教育是培養高質量人力資源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各地對人力資源的培養從未放松。這種利用本地人力資源“自培養”的方式周期短、資耗低,見效快。所以某種程度上將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資源就保證了人力資源的持續性,對人力資源素質的不斷提升和區域經濟的長遠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人力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性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單一利用資源發展經濟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僅就我國的現狀來看,人口眾多、資源稀少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短板。但如果能夠合理的利用我國的人口優勢,那么人口優勢就會變成人力資源的優勢,進而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以浙江為例,浙江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省內土地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土地資源并不占優勢,但浙江卻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據統計,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幾十年來占全國首位,在獨占鰲頭的重要關口,如何保持目前經濟態勢和長遠規劃可持續發展地區經濟,并利用好省內5000多萬的人口,將人口優勢變為人力資源優勢也就成了非常關鍵的問題。
通過對GDP常數,專業技術人員占工作人員的比例做OLS回歸性分析,得出DW值為0.14。DW值說明GDP的值與專業技術人員占工作人員的比例有著直接的關系。也就是說,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在從業人員中的比例對GDP的增加有著直接的關系。可以說要保證區域經濟的增長,就必須要保證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同樣,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在經濟出現增長,對人力資源培養的投入增加以后必然會導致高精尖人才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增加。這反過來又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由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人力資源與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很強的相互促進作用,可謂存續相依,不可分割。這就是人力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協調性最好的證明。
3.區域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培養的政策建議
針對人力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協調性關系,以區域經濟健康良好發展為基礎,以培養人才促進經濟長效發展為目標,本文對區域經濟與人力資源培養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一、注重本地高校人力資源的培養與利用,提高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以浙江省為例,在擁有全國知名的浙江大學的同時,也要發展其他985、211等重點高校。這些高校是本區域人力資源培養的重要基地和教育基礎。政府應當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均衡人才就業機會,為本區域自培養的人力資源創造合適的就業崗位,減少人力資源流失。高校也應根據區域人力資源需求,合理調整教學內容,使人力資源能夠在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中一展所長。
二、加快吸引外來人力資源。人力資源長效戰略的形成,僅靠本地人力資源的培養還遠遠不夠。受區域限制、學科限制、平臺限制等,本地區的人力資源開發不可能滿足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外來人力資源的吸引,重視高端人才的引進。而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就業發展平臺是吸引外來人力資源的根本途徑。政府應當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為外來人才提供發揮才能的機會,才能有利于優秀人才的集聚和脫穎而出。同時,還要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區人力資源匯集必然對管理帶來很大的壓力。在學習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之外,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還要與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力資源人盡其才。
三、加快第二、三產業發展。傳統重工業為主的第一產業主要依靠資本投入作為產能增長和利潤提高的方式。而二、三產業的發展則主要依靠人力資源優勢。而第一產業的高能耗、低輸出、高污染等問題日益凸顯,加大了各地政府縮減第一產業的決心。在我國產業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要把握發展關鍵,加快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各地區政府也要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布局,增加二、三產業比重,為優秀的人力資源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四、注重人力資源合理分配。人力資源合理分配是關系著區域經濟協調平衡發展的關鍵問題。就我國情況來看,各地區普遍存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環境艱苦,就業崗位少等問題,這些問題極大地制約了區域經濟發展和人力資源的僅僅。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出現快速提高,第三產業迅猛發展,對各種專業技術人才需求量很大。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產業結構布局調整和農村專業技術人才缺口問題。政府應當建立長效機制,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適當幫扶,也可開設相關專技領域的“扶持計劃項目”,制定有利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人力資源引進的政策機制。
總結
人力資源的培養是關系到各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加快推動人力資源培養計劃,調整產業結構布局是未來我國各區域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由于人力資源和區域經濟發展之間有十分緊密的關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當正確認識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做好統籌,加強對本地區人力資源和外來優秀人才的管理與利用。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為優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臺。同時,要注重區域經濟平衡發展,適當增加對農村地區的扶持力度,增設扶持項目,拓寬專業發展渠道,增加就業崗位,真正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富麗平,于欽凱.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人口學刊,2004
[2]張耀輝.區域經濟理論與區域經濟發展[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
[3]牛文元.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戰略特征.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1999中國可持續反戰戰略報告[R].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4]蒲婷婷,王家勛,王生林.甘肅省人口與經濟協調發展評價與分析[J].甘肅理論學刊,2012(2)
篇6
[關鍵詞] 區域經濟 區域物流 發展 規劃
現代物流業是繼降低物資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之后又一個重要的利潤源泉。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現代化的區域物流體系做支撐。科學合理的現代區域物流規劃,不僅推動了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也有利于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區域物流釋義
1.區域物流概述
區域物流是指區域之間及區域內部的物流活動,其一般含義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地理中,以大中城市為中心,以區域經濟規模和范圍為基礎,結合物流輻射的有效范圍,將區域內外的各類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進行有效的實體流動。根據區域物流基礎設施條件,將多種運輸方式及物流節點有機銜接,并將物流基本活動有機集成,以服務于本區域的經濟發展,提高本區域物流活動的水平和效率,擴大物流活動的規模和范圍,輻射其他區域,提高本區域的綜合經濟實力。它涵蓋了區域之間,以及區域內部的物流活動。目的是運用區域的概念和戰略的手法解決有關大范圍物流的各種主要問題,實現區域物流的最佳化。
2.區域物流的特征
區域物流的特征主要體現在時間和空間上兩個方面。首先,就時間方面而言它包括:(1)時效性。物流的價值很大一方面要通過其時間效率體現出來。高效快捷地物流過程不僅減少物流損失,降低物流消耗,加快了貨物和資本的周轉,還提高了社會生產資本的增值速度。(2)時差性,通過改變“物”從供給者到需求者之間的時間差創造價值,同時使物“增值”。其次,在空間方面,(1)區域性。區域物流要以區域為范圍,以區域內或區域間的地理條件為前提。區域物流的發展與區域間的地理位置差異有著很大聯系。區域地理條件關系到區域物流體系的構建環境,同時區域地理位置的差異也造成了區域經濟的差異。區域經濟是區域物流發展的基礎,不同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規模和產業形態又影響到區域物流的規范和發展水平。(2)流通性。不同區域發揮各自區位和資源稟賦優勢生產出來的產品, 必須通過區域物流活動將它們“聯系”起來,實現不同優勢產品在區域之間的互補性均衡供給。充分發揮其使各區域的產品在空間中流通的這一特征,通過“物”的空間差異創造經濟效益,使“物”增值。
二、我國區域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1.我國區域物流發展現狀
我國物流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到了本世紀初我國的物流事業進入了大規模發展時期。深圳市率先把物流產業放在重要支柱產業的地位之后,全市性的物流規劃已經開施。廣東省已將發展物流產業作為經濟領域四大主攻方向之一;上海市規劃要將上海建設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與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天津市制定的《天津市現代物流發展綱要》,爭取成為中國及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物流及信息樞紐等等。人們對現代區域物流的重要地位和其功能價值都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刻認識。全國各地區都紛紛增加對區域物流發展的投入,并將其視為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新的增長點。
2.我國區域物流發展中的問題分析
我國目前區域物流體系的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投資物資發展存在盲目性二是經營分散,組織化程度低。三是物流體系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四是物流技術中的科技含量低,現代化程度不高。缺少現代化物流體系的支撐。
三、現代區域物流規劃分析
1.區域物流規劃的目的
要做好區域物流規劃,首先應該明確規劃的目的并結合地區經濟的發展特點和資源條件進行準確的定位。根據目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要求,制定物流規劃的目的有以下幾個方面:(1)將現代物流產業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帶動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2)優化企業的物流系統,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和物流運作效率;(3)增強本地區在商品流通領域的競爭優勢,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費用;(4)利用本地區優越的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建設成為區域性的物流樞紐。
2.我國現代區域物流規劃建議
第一,明確區域物流發展的目標定位。一個地區在進行區域物流發展規劃時,一定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客觀條件,進行準確定位。在分析自己優劣勢條件的基礎上,確定發展目標。避免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準確的盲目性規劃,減少由此造成地資金和資源的浪費;第二,改革區域物流體系的管理體制,加強政府統一規劃的職能。政府部門應該站在統一指揮、相互協調的高度上,制定區域物流的發展計劃,統一規劃發展方案。打破部門分割、地區分割,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要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推進區域物流一體化進程;第三,逐步擴大物流體系功能。要通過區域物流中心的規劃和建設,形成高效的、有規模效應的、能實現聯合運輸的和經濟的區域物流支撐體系。第四,加強現代區域物流的信息化建設,要構筑現代區域物流的信息交換平臺,增強物流市場的信息透明性。要在區域物流體系中綜合運用信息系統、控制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系統、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移動通訊等高科技現代化的物流技術。
參考文獻:
[1]聶小平:區域物流規劃的經濟學分析[J].商場現代化, 2007年26期
[2]曾文琦:區域物流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3]高海晨:區域性物流規劃的探討與思考[J].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3期
[4]平海:談談區域物流發展及規劃[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年05期
[5]鄧小兵:產業經濟發展與區域間物流需求相關分析 [J].經濟物流,2006年12期
[6]牟惟仲:物流與區域經濟發展――兼論走中國自己的物流之路[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年12期
篇7
關鍵詞:產業結構;區域經濟;關聯性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整體來說,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產業結構逐步由農業產業向工業以及第三產業方向發展;產業結構由過去的單一結構向多元結構轉向,產業結構不斷得到完善,比例也不斷協調。但從區域的角度來看,我國的產業結構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歷史、地理以及國家政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產業結構在區域之間發展不協調,不均衡;區域內部的產業結構也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區域之間以及區域內部產業結構所存在的問題造成了我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給產業結構的區域轉移調整帶來了有利條件,但給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帶來了不利影響,尤其是落后區域的內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由于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很難有動力和能力來完成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落后地區的產業結構改變的比較穩妥的方式,還是依賴承接先進地區的產業轉移。這種外部性的產業促進終究無法和內生性的產業結構升級所帶來的好處相比。因此,產業結構調整在促進區域經濟的同時,區域經濟也給產業結構的調整提供了基礎的經濟保障。
一、產業結構調整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概述
1.產業結構的問題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
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產業結構主要以農業為主,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極其薄弱。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人力資源和土地資源為優勢,充分吸引外資,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移,從加工貿易起步逐步積累資本和經驗,使得我國沿海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沿海地區在地緣優勢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二三產業不斷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協調,區域經濟也得到迅猛發展。從我國的經濟發展史來看,產業結構的問題就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只有產業結構合理完善,經濟才能有發展的潛力和動力。
2.產業結構的調整對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產業機構與經濟發展關系密切。產業結構的調整包括產業的轉移、升級,這一過程,通過各種資源要素的再配置和優化,來促進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能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的增長方式,所以,對于經濟發展來說,產業結構調整是永恒的主題。從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式來看,東西部產業結構存在很大的不協調,而在區域內部,有些地區的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困難重重,特別是東北老工業基地,重工業密集,第二產業比重比較大,而且國有企業眾多,產業結構調整遇到的困難太多。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調速換擋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地區的傳統產業如果不能進行結構的優化升級,容易導致產業不斷惡化,企業倒閉,區域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危險。所以當前,在我國經濟發展的下行期,產業結構的調整,對我國經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
3.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是一種互助的關系,他們是互為因果的。產業結構要想優化升級必須有雄厚的經濟發展基礎做支撐,雄厚的經濟基礎才能產生資金優勢和科技優勢,而這些優勢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最需要的。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通過優化和組合這些要素資源,來完成產業升級改造,進而改變區域的經濟增長方式。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深圳和杭州。
二、產業結構調整對區域經濟發展造成的問題
我國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經濟發展,經濟的總量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世界第二,雖然,我們的經濟總量已經穩居世界前列,但分析我國的經濟構成,會發現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仍然不高,高技術產業占整個產業比重仍然比較低。這些產業結構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1.產業結構調整造成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導致區域之間,特別是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巨大,而且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貧富差距還在不斷拉大。當前,從區域經濟發展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由于產業結構完善均衡,經濟發展程度很高,人均收入也比較高,民眾普遍比較富裕,而西部地區由于地理位置、政策扶持等原因,產業結構發展不均衡且整體發育不完善,與東部的產業結構在各個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導致東西部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巨大,貧富懸殊。而在城鄉之間,由于產業結構的原因,貧富差距也比較大,城鄉之間的這種差距在西部地區更加明顯。
2.我國的產業結構發展水平比較低。現在,我國產業結構雖然得到了很大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各個產業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尤其是在科技水平方面,我們產業科技水平還比較低端。正是因為我國的產業水平還比較低,在我國資源要素優勢不在的背景下,導致我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動力不足,經濟開始下行。在當前,我國經濟調速換擋的背景下,努力優化產業結構,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以高技術為核心的產業升級轉型,是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和保證我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有之路。
3.我國的產業結構在區域與區域之間存在趨同的問題。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發展主要以追求經濟總量為主,唯GDP論。現在很多落后地區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不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發展適合自己的產業,而是什么行業熱門就發展什么行業。產業規劃脫離實際情況,也沒有綜合地分析國內外行業的發展情況就倉促上馬,導致很多行業的產業發展地區趨同,造成行業競爭激烈,產能過剩,不僅沒有起到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反而影響了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產業結構調整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相應的建議
1.合理制定區域產業政策
在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國東部的勞動力資源與中西部的勞動力資源相比已經沒有優勢了,東部地區當前的優勢主要集中在資金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等方面。所以,根據區域之間優勢資源的差異性,可以進行區域之間的產業分工和協作。東部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金融行業,把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勞動力資源優勢明顯的中西部轉移,東部地區可以為中西部地區的產業發展提供技術、資金、管理方面的支持。東中西部區域之間發揮自己的區域優勢,分工協作相互支持,共同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2.產業結構加快優化升級
從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產業結構發展水平與經濟可持續增長之間有長期的均衡關系。所以,我國經濟在人力資源等比較優勢不在的背景下,需要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需要完善產業內部結構,大力發展以高科技為核心的產業,使產業結構由低端向高端優化升級。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中,區域之間需要根據自己的區域優勢,來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不能違背自己的比較優勢,不顧實際情況,就倉促發展不適宜的產業,導致產業結構調整失敗,進而影響區域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3.要加快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優化創新發展環境
產業由低端向高端發展,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我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要想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型,就需要大力發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產業。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必須要有高科技人才,還要良好的創新發展的環境。但從目前情況看,高層次的人才外流比較嚴重,企業普遍缺乏高科技人才。所以,從人才的角度來談,需要政府部門加大教育投入,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同時要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使用的制度,改革傳統的人事管理制度,需要創新人才培養、使用、管理的方式,使人才能夠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對于具備一定創新能力、成長潛力的人才,要給予足夠的發展和成長空間,鼓勵和保護好他們的創新熱情,做好科研專利的保護。對于擁有核心技術的人才,要創造好的條件,發揮他們的才能,使他們起到帶頭作用。同時,我們要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對各類人才做好政治上、經濟上的關心和幫助,解決好他們的后顧之憂。另外,要做好人才的引進工作,制定合理的人才引進、使用制度,使國外的核心技術人才能夠引得進、留得住、使用好。
四、結語
總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區域經濟之間密切相關,如何發揮好產業結構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效應,需要政府部門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能夠堅持從實際出發,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堅持長遠眼光,科學謀劃,做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大文章,使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共同l展。
參考文獻:
[1]榮進,馬艷,遲宏偉.淺談產業結構變遷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中國集體經濟,2012(10):24-25.
篇8
關鍵詞:增長極理論;梯度轉移理論;廣東區域經濟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5)09-0076-03
廣東是我國最早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省份之一,其自然地理條件優越,經濟腹地廣闊,發展后勁強勁,綜合競爭實力名列全國省市的前茅,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2014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7792.24億元,比上年增長7.8%,人均GDP達到63452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10330美元。[2014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因為歷史、地理等諸多方面原因,廣東在經濟發展過程表現較為明顯的地域經濟差異。區域經濟差距過大已日漸制約廣東經濟發展,努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成為全省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
一、增長極理論與梯度轉移理論
增長極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由法國經濟學家弗朗索瓦?佩魯最早提出的。狹義經濟增長極有三種類型:一是產業增長極,二是城市增長極,三是潛在的經濟增長極。廣義經濟增長極,是指所有能促進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和生長點,其中包括制度創新點、對外開放度、消費熱點等。[1]增長極理論認為,一個國家要實現平衡發展只是一種理想,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經濟增長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即增長極逐漸向其他部門或地區傳導。[2]
梯度轉移理論,源于弗農提出的產品生命周期階段理論。該理論認為,工業各部門及各種工業產品,都處于生命周期不同發展階段,即經歷創新、發展、成熟、衰退四個階段,并且在不同階段將由興旺部門轉為停滯部門,最后成為衰退部門。[3]根據該理論,每個國家或地區都處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梯度上,每出現一種新行業、新產品、新技術,都會隨時間推移由高梯度區向低梯度區傳遞。
二、廣東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一)廣東各區域經濟發展實力分析
廣東經濟各項經濟指標都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但廣東的區域經濟發展存在明顯的非均衡現象。廣東省根據區位分布以及經濟的發展程度劃分為珠三角、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四個經濟區域,珠三角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和肇慶九個市,東翼指汕頭、汕尾、潮州和揭陽四個市,西翼指湛江、茂名和陽江三個市,粵北山區包括韶關、河源、梅州、清遠和云浮五市。[劃分依據:2014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從表1可以看出,2014年廣東省GDP為67792.24億元,其中珠三角地區GDP為57802.21億元,占全省78.91%,粵東西北地區生產總值15448.03億元,占全省比重為21.1%,粵東、粵西、粵北分別占6.9%、7.9%、6.3%。人均GDP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主要指標,從2014年廣東各地級市人均GDP和排名來看,珠三角地區地級市排在前十名。由此可見,地區間的人均生產總值亦相當懸殊,珠三角遠高于東西兩翼及粵北山區。東西兩翼和山區的經濟水平與珠三角地區仍然存在比較大的差距,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梯度差異。
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來看,珠三角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全省的66.65%,是東翼的18.65倍,西翼的19.34倍,粵北山區的14.02倍。因此,珠三角在財政收支這一層面上比起東西兩翼及粵北山區有著明顯的優勢,而東西兩翼及粵北山區則表現出財政能力弱化的現象。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珠三角遙遙領先于其他三個經濟區域,西翼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僅為珠三角的14.44%,相差達到6.92倍。全社會固定投資總額的差異嚴重地影響了區域之間經濟的均衡發展。
(二)廣東各區域產業結構比較分析
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西蒙在研究各國的經濟增長時也指出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對經濟結構的影響得出: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業部門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工業部門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大體是上升的;服務部門在國民收入的比重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升。[4]
從表2可以看出,2013年,廣東珠三角地區53060.48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2:45.33:52.67。東翼三次產業比重為8.75:55.87:35.37。西翼三次產業比重為18.77:42.23:38.99。粵北山區三次產業比重為16.29:41.70:42.01。對比可以看出,珠三角產業總值Ⅲ>Ⅱ>Ⅰ,根據胡佛?費希爾的區域經濟增長階段理論可以看出,其經濟結構已經開始從工業化階段向服務業輸出階段轉變。東翼的產業結構已經處于工業化階段,工業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西翼的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占比18.77%,表明農業在區域生產結構中仍然占有較大的份額。非珠三角地區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 但與珠三角地區相比,非珠三角地區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仍太高,產業結構層次較低。
三、廣東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區域間的絕對差距仍在拉大,發展不均衡問題仍突出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得益以政策和地區優勢,充分發揮核心帶頭作用,在技術創新、產業聚集的形成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形成了對周邊地區產生巨大影響的“核心區”。[5]珠三角是廣東經濟發展的一個核心區,處于整個經濟發展的支配地位,依靠周邊區域提供勞動、資本、原料、市場而發展,區域差距隨著發展而不斷擴大(見表3)。
從主要經濟指標看,粵東西北地區財政收入、投資、消費、出口等均與珠三角差距不斷拉大。2007年,珠三角財政收入與粵東西北相差1603.64億元,2013年擴大到3824.63億元,珠三角財政收入比粵東西北地區有著明顯優勢。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受益于近年來對粵東西北地區投資力度的加大,粵東西北地區投資明顯提高,但2013年珠三角投資仍達到粵東西北地區的2.4倍(見表4)。
(二)粵東西北地區中心城市作用不突出,缺乏經濟增長極
從2014年廣東省各地級市GDP排名來看,粵東西北地區城市內部經濟總量接近,中心城市龍頭經濟作用不明顯,難以聚集輻射周邊地區。粵東西北地區內部差異小,說明粵東西北地區內部沒有形成增長極,中心城市作用不突出。
(三)產業分工水平有待提高,產業梯度轉移仍需大力推進
根據梯度轉移理論,進行梯度產業轉移首先應該存在梯度差距,從廣東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珠三角和東西兩翼、粵北山區之間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既有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推力,也有非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拉力。[6]然而,過大的區域經濟差異阻礙地區間經濟發展中的梯度轉移,造成地區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加劇資源、市場等方面的爭奪等負面影響,降低經濟運行效率,制約經濟發展。低梯度地區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與高梯度地區實現資源的互補和雙向流動,一方面創造條件吸引產業向本地區轉移,另一方面要利用優勢,主動促進本地區的產業升級,產業梯度轉移仍需大力推進。[7]
四、基于增長極理論、梯度轉移理論的廣東區域經濟發展建議
(一)做大做強區域中心城市,凸顯增長極作用
區域中心城市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要繼續發揮珠三角增長極作用,推進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發展,帶動和影響其他區域的經濟發展。粵東西北地區要實施新的中心城區規劃,拓展城區空間,提高城區輻射力,擴大區域中心城市的規模,加強各區域中心城市與省內外經濟圈、經濟帶的聯系與對接,承接先進發達地區的產業溢出轉移。
(二)充分發揮粵東西北地區后發優勢,發展特色產業
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要注重發展特色產業,以特色產業的加快發展提升區域整體實力,提高其競爭能力。要加強投資引導,充分利用產業集群的優勢,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在區域的示范和擴散效應下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逐漸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三)繼續推進產業梯度轉移,加大對粵東西北地區的政策支持
珠江三角洲地區面臨著產業升級壓力,粵東西北地區要繼續做好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及承接工作,加快產業集聚,以推動其工業化進程。同時,要加大對粵東西北地區的政策支持,根據區域產業優先發展目錄,制定區域金融支持政策,并增加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逐步縮小各大區域之間的差距。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制約著廣東經濟的發展,我們應該正視廣東區域經濟差異擴大的問題。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通過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繼續發揮珠三角經濟中心對外擴散、展現輻射優勢的同時,引導和促進產業向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的轉移,利用后發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促進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經濟的發展,充分發揮各地區的特點和優勢,互相補充、互相協作,發揮國民經濟整體優勢。
參考文獻:
[1] 高煦照.增長極理論與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J].改革與戰略,2007(6).
[2] 陳秀山,張可云.區域經濟理論[M].上海:商務印書館,2004(5).
[3] 徐忠愛.“泛珠三角”經濟圈產業梯度轉移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06(3).
[4] 劉昭云.廣東區域經濟發展差異評價與協調發展對策[J].經濟地理,2010(5).
[5] 趙 陽,姚麗虹.基于發展極理論的廣東區域經濟發展比較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0(6).
篇9
[關鍵詞] 經濟一體化;經濟圈;協調發展
[中圖分類號] F06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3890(2007)08-0077-04
中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圈,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圈,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京津冀經濟圈。然而,近年來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明顯落后于“長三角”和“珠三角”,無序競爭所帶來的問題凸顯,盡快實現京津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呼聲漸高。同時,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合作加快發展的大趨勢下,中國之所以出現“南快北慢”的狀況,與這一區域內經濟聯系較弱有著直接的關系。加強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勢在必行。無論是從適應國家經濟重心戰略調整的需要來看,還是從解決區域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問題考慮,都要求京津冀地區必須加快區域經濟發展進程,擔當起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的重任。
一、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剖析
目前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同“長三角”、“珠三角”相比明顯滯后。資料顯示,就單位國土面積GDP產出而論,“長三角”是京津冀都市圈的3.45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3.25倍;以人均GDP而言,“長三角”是京津冀的1.84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2.63倍,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行政區劃觀念過強,適應市場經濟的合作機制還未形成。突出表現在:行政意識遠遠強于市場意識,區域內沒有形成統一的產品市場、要素市場和服務市場;缺乏統一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重復建設、產業雷同問題突出;跨省市的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治理還缺乏有效協調,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約束力不斷加大;區域經濟合作缺乏高層協調機制,長期以來主要局限于學術討論,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沒有實質性進展。
2. 受“分灶吃飯”財稅體制的局限,條塊分割嚴重。區域內各省市的絕大部分發展措施往往首先考慮本行政區利益的最大化,地區間經濟協調的成本很高;各地區幾乎還是封閉的,這與當今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大潮流不相符。市場經濟是開放的經濟,如今的時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開放不僅對外,而且也要對內。
3. 產業結構不合理,缺乏區域發展的市場推動力。京津冀區域經濟結構明顯不合理,國有經濟比重過高,地區政府對資源控制能力強,對企業干預比較大。目前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大多是以城市群的面目出現的,如美國東北部城市群和五大湖區城市群、日本關西城市群、英國中部城市群、德國中部城市群等。這些城市群大小城市之間,在避免產業同構和重復建設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產業部門合理分工的多層次網絡型協調發展的產業布局體系,可以說,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方式,在合作與資源共享的基礎上提高大城市的綜合實力與綜合競爭力,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城市發展規劃的必然選擇。
4. 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總體感覺是走走停停、時冷時熱,而且理論探討多,實際效果不大。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區域發展權威協調機構與機制,這已成為促進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進程的當務之急。
二、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前景
1. 城市規劃與布局一體化。城市規劃與布局一體化,是實現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首要問題。區域經濟的空間聚集指向于城市,主要是由于城市具有聚集經濟效益的緣故。然而京津冀區域除了具備一般城市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的地域集中和流動性點狀布局的特征外,一個較為突出的特征就是該區域是集全國行政力量與經濟強度于一身的經濟中心與科技中心,這就決定了京津冀區域具備了一體化較為明顯的空間特征,即它的等級性與多層次性。
2. 技術成果的開發、利用和管理體制一體化。京津冀地區擁有科技體系完整、人才資源豐富、科研機構密集和科研開發深度強等優勢,但三省市經濟技術水平的明顯差異決定了該區域只有盡快改善區域科研管理體制,實現技術經濟一體化,變分散優勢為整體優勢和現實優勢,才能有效推動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受經濟技術梯度差異規律的影響,任何國家或地區均存在著一個完整的技術分工與協作體系。因此,三省市在推動技術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應選擇這樣一種發展模式:根據技術體系構成、技術發展規律及特點來進行合理的區域技術分工,從而達到各有側重、聯合攻關的目的。具體而言,在垂直分工方面,三省市要圍繞該區域已具備的先導技術、關鍵技術和高新技術的強大優勢,借助北京科技開發和綜合配套能力強、天津科研成果轉化條件好以及河北基礎研究有一定特長等優勢,建立科技開發與成果轉換、主機生產與零部件配套的區域協作。
3. 以交通運輸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京津冀地區是中國交通網絡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是中國航空、海運、鐵路、公路和管道網絡的樞紐地帶。然而,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增加了各國經濟與貿易的相互依賴性,使生產和流通過程更加規范化,從而引起了多式聯運與綜合物流服務需求的增加。這種變化將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實現區域交通一體化,必須建立一個以聯合運輸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運輸網絡。從國內外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實踐經驗看,綜合運輸網絡的關鍵是建立合理的綜合樞紐布局。它不僅是各種運輸干線的匯集點,大宗客貨中轉、換乘、換裝與集疏場所,而且也是聯運生產的主要基地。它決定了不同運輸方式間聯運換裝地點的分布,而且還會對主要客貨流的運輸、路徑、運輸效率和物資運轉速度產生重要影響。
4. 產業結構與生產力配置、基地建設一體化。京津冀區域性產業結構合理化,應以能否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和充分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為準則,揚長避短發展當地優勢產業和調整自己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加強同國內外、區域間的相互聯合、協作和配套,逐步建立起既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形成自身產業特點,又能同周圍區域相協調的產業結構體系。
5. 旅游網絡建設與綜合開發一體化。旅游業已成為各地區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支柱產業。“九五”期間,京津冀三省市旅游業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均達到4%以上,特別是天津已達到5.91%,表明該區域除了具有區位優勢大、交通通訊便捷、景點相對集中的條件外,還具備發展成為世界著名旅游區的巨大潛力。然而,從京津冀區域旅游業的整體素質看,仍處于一種高速度低質量的發展狀態,旅游服務滯后、旅游產品單一、缺乏規模經濟和規模效益,是三省市旅游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更重要的是,由于這一地區旅游科技投入少,高科技在旅游決策科學化和經營管理信息化的利用程度低,導致該區域旅游環境管理中高科技產出效率不高。
三、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構想
1. 強化合作意識。發展京津冀區域經濟,首要的問題是合作,只有加強合作才能提高京津冀區域經濟的整體實力。通過建立利益協調和利益分享機制,使我們從區域合作中加快區域整體發展,實現個體“共贏”,在樹立先進的“競合”理念的同時,增強整體發展意識。區域合作的目的是總體利益的最大化。為此,必須加強溝通、聯系與配合,實現區域內的要素流動、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避免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協調發展。
2. 打造 “京津塘高科技產業帶”。“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發展最可貴的經驗,就是產業鏈拉動區域經濟聯動,形成經濟圈。而京津冀地區卻沒有形成明顯的產業鏈,僅有的幾個產品的產業鏈十分單薄。其原因主要是這一地區長期以來國有企業占主導位置,產業自然是“大而全”,“強勢政府”自覺不自覺的“大而全”行為,自成體系的后果是區域內產業鏈的殘缺。
京津冀地區產業結構存在兩大突出問題。其一,京津產業嚴重趨同。北京應充分發揮其人才、技術、信息齊備的首都優勢,發展具有更高層次的知識密集型產業、信息產業、“總部經濟”。而天津則應發揮其天然的港口優勢,利用其雄厚的制造業基礎,著力發展制造業、物流業、海洋經濟等等。其二,除京津之外的周邊地區以經濟實力、產業結構為主要表征的城市競爭力落差太大而且活力不足,導致一方面北京核心地區功能過密,大量第二產業急需外移;而另一方面城市能級落差太大,周邊地區很難接受京津地區的輻射效應,不利于雙方的發展,形成兩難窘境。筆者建議在構筑大規模的交通網絡體系的前提下,在唐山、保定、廊坊、滄州等地興建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改善投資軟硬件環境,給予適當的政策優惠,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形成合理的產業鏈。
3. 組建京津冀區域發展權威協調機構。三地政府應從區域發展的大局出發,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并積極爭取中央出面協調,盡快建立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牽頭的京津冀區域發展權威協調機構與機制,并根據先易后難的原則,在基礎設施建設、市場體系建立、區域資源整合、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選取條件成熟的領域開展實質性合作,不斷推進區域經濟發展進程。
4. 建立京津冀地區資源補償機制。京津冀山水相連,而地處京津上游的張家口、承德兩市的生態環境和水資源問題直接影響著京津地區。一些學者提出在張家口、承德建立“首都生態特區”的設想,使其享受國家特殊政策,突出綠色屏障、飲用水源、治理污染、城市環境四個重點,大力發展區域特色生態經濟,以生態經濟增量消化高污染、高能耗工業存量,進而推進區域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在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期間,河北省政協與會同志提出關于建立京津冀地區資源補償機制的建議,得到了北京、天津與會代表的理解與支持。大家認為,促進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必須按市場規律辦事,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但是,長期以來,資源補償機制問題被忽視了,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一方面加劇了河北省一些地區的貧困狀況,不利于社會穩定;另一方面也影響了京津上游地區的生態保護。只有解決了資源的補償機制問題,在生態環境方面的合作才能立足長遠,真正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5. 在構建現代化區域交通體系上實現突破。從國際城市發展規律來看,大都市經濟圈的范圍按尺度和作用強度分為兩種:日常都市圈和大都市圈。日常都市圈也稱“1小時都市圈”,即從核心城市到周邊城市之間的單向時間距離在1小時左右,距離約為100公里;大都市圈也稱3小時經濟圈,單向時間距離一般在3小時左右,半徑可達300公里~400公里。1小時經濟圈主要表現為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之間的通勤圈,它們的內部聯系十分密切。3小時經濟圈主要表現為核心城市對腹地內城市具有較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與腹地城市之間存在密切的要素聚集和輻射擴散效應。按照上述城市理論,河北省絕大部分區域在京津的輻射圈內,11個設區市都在3小時經濟圈的輻射范圍內。區域交通技術的進步帶來了城市之間時空觀念的更新,為地區空間結構調整帶來新的可能性。京津冀要積極推進城際快速軌道網絡建設,強化通道運載能力,為城市布局的擴展和城市體系的組織創造新的條件。京津兩大樞紐應加強分工與協作,實現區域交通運輸網從“單中心放射式”向“雙中心網絡式”的轉變。強化航空港、海港、信息港等交通通信樞紐與區域及城際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的有機聯系。要留出足夠的發展余地,建設國際樞紐機場。加強沿海港口的協作,合理分工,形成港口體系。要聯合開展港口、公路、鐵路、機場等交通設施建設,完善立體交通網絡,全方位融合交織,讓區域間血脈貫通暢行,城際融合零距離。
6. 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性職能。從國內外大都市圈發展的成功經驗來看,政府仍將是協調、整合區域經濟發展的發動者和組織者,政府的作用仍然是首位的。(1)政府職能發揮的主線應是區域經濟市場一體化的制度供給,通過制度規范保證市場競爭的公平、公正,從而減少市場運行的交易成本,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區域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2)政府職能要積極引導并發揮市場在區域一體化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市場是經濟運行的主體,政府服務于市場,為市場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由于政府的作用往往是先導的、顯性的,因而往往容易被高估。但不能因為市場的作用是分散的、潛在的而忽視其在區域經濟運行中的主導作用。(3)政府職能還體現在加強市場不愿涉足的公共領域的跨區域協作上。所謂公共領域,主要是指交通、生態環境、水資源等市場不愿意提供也無力推動的公益性項目。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危機,京津冀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必須打破行政界限,按一個生態整體加以宏觀治理,以實現區域水資源供需平衡。
[參考文獻]
[1]唐茂華.京津冀經濟一體化戰略構想與前景展望[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5,(5).
篇10
關鍵詞:區域經濟;區域高等教育;良性互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3-0033-02
胡鞍鋼博士在分析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存在較大差距時,曾經指出:“區域間發展的差距首先是知識差距、教育差距、技術差距和信息差距。知識資源的嚴重不足已經成為不發達地區發展的最大頸瓶。”那么,一個區域豐富的知識資源從何而來呢?就要依靠發展區域高等教育。而區域高等教育若想得到長足的進步,就必須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作為保障,這就是區域經濟的發展。由此可見,區域經濟和區域高等教育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的。近年來,黑龍江省無論是區域經濟還是區域高等教育的發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一、兩個省份區域經濟與區域高等教育互動情況的比較分析
(一)經濟對高等教育促進效果的比較分析
高等教育的成本補償和資金投入離不開物質生產部門的支持,但不同地區物質生產部門支持的程度和最終達到的效果卻有可能截然不同。通過對1997―2005年的中國統計年鑒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得到如下數據和圖表。表1是筆者直接從中國統計年鑒中搜集的數據。圖1的數據是通過表1整理而得的。通過圖1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國家、江蘇省、黑龍江省三者對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都呈現出逐步上升趨勢。這表明,無論是國家還是兩個省份都充分地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均逐年增加了用于教育的支出比重。但三條折線進行比較就會發現黑龍江省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雖然始終低于國家水平,但從1999開始一直高于江蘇省的比重。這表明,從1999年開始黑龍江省的國內生產總值中用于教育支出的比重始終高于江蘇省。
對教育的高比重投入,是否得到了高等教育的高水平發展呢?答案可以從圖2中找到。高等教育毛入率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高等教育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標,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這個指標來反映國家和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 如圖2所示,國家、黑龍江省、江蘇省三者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均呈現整體上升趨勢,并且黑龍江省、江蘇省均高于過國家平均水平。進一步來講,黑龍江省與江蘇省比較,雖然在1998年以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高于江蘇省,然而從1999開始卻敗下陣來。
將這些圖表進行綜合性概括,我們得出這樣的結果:與江蘇省相比,黑龍江省1999以后雖然用于教育投入的GDP比重高出了江蘇省的水平,而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卻落后了。
(二)高等教育對經濟的促進效果比較分析
發展高等教育總體上從三個方面對經濟發展起到促進效果。首先,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其次,為經濟發展提供先進的科學技術、信息支持和科學管理方式等;第三,通過學生消費和基礎建設的投資拉動經濟。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對于第一、第二,第三個方面并不是我們發展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它只是一種派生效果。 所以,在本文中我們更側重于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前兩種促進作用。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高學歷人力資源的數量可以從《中國勞動統計年鑒》中得到;高等院校對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科研成果,可通過其發表的著作和論文的數量得以體現,其數據可從《黑龍江統計年鑒》和《江蘇統計年鑒》中獲得。
從圖3中可以看出,雖然2004年以前黑龍江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源在從業人員中所占的比重整體高于江蘇省,但是,黑龍江省的指標非但沒有出現上升的趨勢,而且從2002年開始持續下降;而江蘇省的指標則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并于2004年超過了黑龍江省。
表2是兩個省份2003年、2004年兩年發表的科技論文和著作的情況(各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在為經濟進行服務之前,一般都要以這種形式展現)。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江蘇省發表的論文數明顯高于黑龍江省。
上述分析表明,江蘇省的區域經濟與區域高等教育的互動效果明顯優于黑龍江省。
二、差距分析
兩個省份之間區域經濟與區域高等教育的互動效果之所以會出現如此之大的差距主要源于以下幾方面原因:教育支出分配的合理程度不同;經濟的發展水平不同,從而高等教育的物質基礎不同;各區域對高級人才的吸引力不同;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不同和人才培養模式不同;制度環境不同。
三、實現良性互動的對策建議
1.提升教育支出的合理度
高等教育的發展不單純依賴于教育投資的絕對增長,還要依賴于教育投資的合理匹配。黑龍江省要想提升教育的發展水平,不單純要增加教育投資的絕對數,還要提升教育資金的利用效率。
2.完善吸引人才政策
高等教育人才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近年來,江蘇省無論在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方面還是在高等教育人員占從業人員比重方面都高于黑龍江省。這不難看出,對于高級人才而言,前者的吸引力要明顯高于后者。所以,作為黑龍江省,若想提高教育水平并進一步提升其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就必須要加快完善引進人才政策。
3.選擇恰當的人才培養模式
必須根據黑龍江省的區域經濟特點,實現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區域化發展策略,因地制宜地選擇和制定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發展戰略。這是使區域經濟與高等教育良性互動的一個重要方面。
參考文獻:
[1] 靳希斌.教育經濟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 上一篇:八年級地理教育敘事
- 下一篇:財務預算及全面預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