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寫作教案范文
時間:2024-01-15 17:50: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語文寫作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隨著幼兒階段對學生們識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方面的發展,小學階段教學從基礎教學,轉向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教學上,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通過引導學生們課上閱讀教材和一些課外書籍,培養學生們的語文語感和語言組織能力。在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重心在于帶領學生們走進語文的世界,語文的學習在于運用,寫作是語文學習成果檢驗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提升小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對后續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閱讀來進行小學生語文教學。在閱讀教學的階段,學生們通過閱讀名家的寫作和優秀的學生作文來培養起自己良好的語文學習語感,在培養起良好的語文學習語感的同時將學生們的寫作能力進行提升。在閱讀的時候,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們能夠對一些寫作的技巧進行掌握,例如排比句、類比句以及夸張的寫作手法,通過對這些寫作技巧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們在寫作的時候,不會出現無從下筆的情況。在閱讀的同時,學生們還能夠學習到如何開頭和如何將敘述的情節進行遞進發展,從而使得學生們的邏輯順序和語言組織能力進行提升,保障學生們在寫作過程中,不會出現邏輯混亂,表達不清的情況。在閱讀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們還能夠將一些優美的描述句子和詩句進行摘選和整體,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使得學生們的語文寫作內容得到豐富。閱讀,不僅僅使學生們進行文章的朗誦或觀看,其教學關鍵在于,讓學生們掌握和學會使用閱讀中所學到的一些方式和方法,從而使得學生們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做到“下筆如有神助”。缺乏閱讀的寫作內容會顯得枯燥乏味,缺乏潤色。通過閱讀在豐富學生們知識儲備的同時還會讓學生們掌握眾多的寫作技巧,從而實現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寫作能力提升與閱讀教學的實踐結合
(一)閱讀教學提升寫作能力的課堂引導
閱讀教學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課堂引導在于,教師們通過課堂期間對教材、教案進行朗誦,使得學生們對基礎的斷句和寫作過程中情緒的遞進進行掌握,通過老師有感情的閱讀,讓學生們在枯燥的文字中體會到作者所要傳遞出來的訊息,讓學生們在加深對教材領悟的同時,了解到寫作是需要感情的投入和情感的潤色的。缺乏感情的寫作就是在論述,整篇文章會顯得索然無味,略顯干澀。課堂引導另一個作用在于,教師們通過對教材的剖析,使得學生們深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中去,在達到共鳴的同時,了解到如何利用寫作技巧去實現與讀者情感間的溝通和交流。為了能夠更好的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引導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師們需要充分利用課堂,對教材、教案進行詳細的講解和朗誦,利用好課上時間,為學生們進行課后閱讀教學引導,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閱讀教學提升寫作能力的課后引導
閱讀教學提升寫作能力的課后引導,在這個方面上,需要著重強調學生們的自律性和自覺性,只有學生們主動地去進行課后的閱讀,才能夠有效的開展課后的引導工作。在課后引導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推薦書籍,布置閱讀筆記任務或布置日記任務等形式,寫作能力的提升,不能緊靠著去讀,還要鼓勵學生們主動地去寫,鼓勵學生們學著老師在課堂上進行分析的方式方法進行對課后推薦書籍的分解和剖析,教師通過對學生們的閱讀筆記進行批閱從中了解學生們的語文寫作在什么能力范圍,對學生們進行一下分類,從而在課堂上開展相應的教學,通過因材施教和因人而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們走進文學的殿堂之上。
四、閱讀教學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在現階段小學閱讀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分為一下兩點:教師的能力、教案和課后閱讀書籍的選擇。
首先我們來說,教師能力這個方面,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能力和講述能力是影響語文教學和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師的能力培養上,還存在著很大的欠缺,很多教師們對教材的理解能力和講述能力上比較薄弱,在課堂的講課過程中處于死讀教案的階段,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展,首先學校還注重對教師隊伍的選拔機制建設,其次還要積極的開展調研活動和教案研討活動,使得教師們能夠通過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其次,是教案和課后閱讀書籍的選擇。在這個階段上,由于現代的書籍眾多,因此在選擇的過程中,如果老師們不能夠仔細的辨別很容易導致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一些不良的閱讀狀態。對于這個方面的解決就需要,老師們加強對教案教材的選擇和課后閱讀書籍的篩選。
五、總結
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們寫作能力的提升而言,其所具有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在小學階段就培養其良好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對學生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們應當積極主動地去對閱讀教學進行探索,為學生們各項語文能力的培養做好準備。
作者簡介:張坤連(1963.9-),女,,籍貫:四川長寧縣人,學歷:大專,研究方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職稱:小學高級教師。
參考文獻:
[1]嚴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2]劉濟遠.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01:25-28.
篇2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學效率;小學高段語文
語文學習是學生進行語言學習、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課程體系中,語文教學一直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成為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研究的重點。對于農村小學來說,小學語文教學還存在很多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尤其是高段語文教學,需要教師立足實際情況,不斷研究如何提升教學效率。
一、農村小學高段語文教學現狀
1.盲目增加教學時間,實際效果差
小學語文是整個課程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占所有學科課時的三分之一左右,然而還有不少教師為了語文教學的開展,占用音樂、體育、美術等課時,延長語文教學時間。教師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將大量知識灌輸給學生,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學生不僅學習效率低下,而且對語文產生抵觸心理,出現厭學情緒。
2.不重視課前準備工作
農村還有部分教師對教學工作的理解停留在照抄教案、上網搜集資料的淺層次,教案只是為了應付檢查,沒有深入鉆研教材。而學校相關的語文教學研討小組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積極開展相應的教學研討工作。
3.教學方式陳舊
農村小學教師因為經濟條件、時間限制等不能及時參加相關培訓學習,直接影響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教師教學理念陳腐,教學方式與手段單一老舊,造成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目前,農村語文教師隊伍有相當一部分是中老年教師,雖然教材一直在更新換代,可是他們依舊遵循過去以分析講解為主,分析到段,講解到句的教法,以教師為課堂主導,學生只是被動聽課,很容易讓學生失去聽課的興趣。
4.教學創新注重形式,缺乏內涵
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許多現代教育理念也被農村教師接受。
一些比較新穎的教學形式,比如,小組合作學習、課文表演等被引入農村課堂,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村語文教學注入新鮮血液,但是一些教師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只是一味地套用,很難取得實際效果。
5.閱讀量少,缺少語言材料累積
對于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閱讀情況普遍較差,雖然新課標規定每個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100萬字,但是很少有學生會認真完成,大都是教師要求讀就讀一下,不要求就不讀。農村學生不知道如何選擇課外讀物,也不會進行真正的閱讀,導致語言材料積累少,在作文過程中下筆無物。
二、如何有效提高農村小學高段語文教學效率
1.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明確教學時效性衡量標準
農村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跟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把學生獲得進步與發展作為衡量一堂課成功的標準。關注學生能否獲得全面的發展、能否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取得學習成果,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教得認不認真。
2.認真做好備課工作,不上沒有準備的課
語文教學絕不僅僅是照本宣科,更不是簡單地抄教案、讀參考,優秀的教師從不打無準備的仗,只有在上講臺前充分修好內功,才能在課堂上做到口若懸河、侃侃而談。農村語文教師要重視課前備課工作,準確把握教學大綱,深入理解教材,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語文水平,在課堂板書時不斷創新,幫助學生理清重點難點,科學合理地進行課時劃分,及時進行課后反思總結,將備課工作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3.靈活使用教學方法,根據實際情況引入課堂
農村語文教師要不斷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等手段學習先進、新穎的教學方法,善于借鑒,靈活應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引用、借鑒他人的教學手法絕不是簡單的照搬照套,那不僅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會降低課堂效率。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法運用的過程中,要根據語文教學特征,從自身的教學特點出發,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4.提高閱讀能力,進行知識儲備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的兩大重點,而閱讀更是寫作的基礎,通過閱讀進行大量的知識儲備,學生才能寫出好文章。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廣,農村網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廣,但是農村學生接觸電腦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機會遠遠低于城市學生,校外閱讀時間比較少。這就需要教師抓住學生的在校時間,充分利用報紙等媒介,積極引導學生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教學生如何讀,讓學生把閱讀習慣帶到課堂之外。
積極開展針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的研究工作,能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目前,我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教學效果令人擔憂。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根據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緊扣教學大綱,積極探索,不斷探究,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交互電子白板;小學語文;PPT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3-0008-02
1 前言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支配著整個課堂,學生沒有選擇余地,只能被動地接受“滿堂灌”。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嚴重束縛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小學生喜好廣泛,心理特別容易受到影響,但是“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到壓抑,即使教師通過唱歌、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講解,剛開始還可以,久而久之,學生同樣會感到課堂索然無味。對于教師而言,45分鐘的課堂成了自己唱“獨角戲”的舞臺。那么,如何把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堂找回來,讓小學生在歡樂的課堂上學到豐富、有價值的語文知識?
2 運用交互電子白板可以節省備課時間,減輕教師的備課、講課負擔
過去,小學語文教師備課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搜集資料,寫成教案,以便于在上課時用。這種方式最大的缺點是耗時長,寫成的教案在操作時顯得不靈活。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把資料整理好制作成PPT或課件,但靈活性也不是很強。而交互式電子白板靈活使用性超強,教師只需把上課時用到的教學資源保存到交互電子白板資源庫中或電腦中,課堂上使用時只要輕輕“點擊”或“拖動”,就可以隨時調出所需資料。這樣一來,教師節省了制作PPT和課件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增加了課堂容量。
3 運用交互電子白板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因此,只要抓住了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就能夠讓整個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以直觀思維為主,并借助具體形象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多媒體恰恰能夠滿足小學生的這種需求,因為它集圖像、文字、聲音、圖畫為一體,調動小學生的耳、眼睛等感官,讓他們集中注意力去學習知識。對一些抽象的概念,可以通過多媒體加以形象化、具體化,從而幫助學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如果把交互電子白板與多媒體課件整合使用,效果會大大增強,因為交互電子白板具有照相機、探照燈、放大鏡、自定義畫筆等功能,更能給小學生視覺、感覺上的沖擊力,使得學習重點、難點更容易解決,教與學的交互性也更強[1]。
如在“字與畫”單元教學中,白板的拖動這一簡單的功能便吸引住學生的眼球。上面是一幅幅的畫,下面是一個個的字,猜一猜,這個字對應的是哪幅畫?并且請學生上臺自己試著拖一拖。第一次接觸到白板的學生,看著字隨著小手的動作而移動的時候,興奮不已。看著他們練習好了,教師再用“魔法手指”點出一個笑臉獎勵給他們,此時他們比得到實物獎勵還要高興。課下,總有學生追著問什么時候再上白板課。在他們眼中,語文課竟成了“白板課”,而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4 利用交互電子白板,節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電子白板能整合多種多媒體技術,教師也不再受操作電腦鍵盤的限制,能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和學生的交流之中,有利于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加大課堂的容量。因為白板技術能把文本、圖形、圖表、語言、音樂、靜止圖像、動態圖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還能進行數據處理、編輯、存儲、播放演示,大大拓寬了教學的廣度和深度,解決了空間的限制造成的教學難點,使學習內容變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時也擴大了課堂的容量,節約了課堂的時間[2]。
采用交互電子白板,突破語文教學重難點。新課標小學語文課本所選的教學素材范圍涉及面較廣,如哲理小故事、詩歌、散文、文言文,而有些文章還是比較深奧的,這些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確實有一定難度;還有的內容相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較為陌生或抽象,讓學生接受起來也不那么容易,而借助電子白板教學就可以轉變這種狀況。如介紹祖國美麗山川的課文,主要是通過其內容了解祖國的美麗,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然而很多學生沒有去過這些美麗的地方,教師也可能沒去過,那僅僅借助課本插圖是無法達到培育感情目標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借助電子白板教學了。教師可以在電子白板上放一些美麗圖片、視頻以及音頻等,這樣學生雖然沒有去過,但他們可以通過這些方式來了解祖國,開闊眼界。
5 應用交互電子白板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是教學生初步習作,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經歷不多,又處于識字寫字的初級階段,所以他們語言組織能力較差,而且可能無話可寫。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別人作文,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播放一些圍繞寫作主題的畫面,讓學生通過回想自己經歷過的類似的畫面,產生一種想寫的沖動,這樣可以在習作的起步就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6 運用交互電子白板開展識字教學
小學生識字是小學語文課程重要的目標之一。在識字課堂上,教師應該嚴格要求學生正確書寫所學的每一個漢字,包括每個字的筆順、筆畫。讓學生在黑板上書寫漢字,往往寫完后無法檢驗在他們在書寫過程中所寫的漢字的筆順是否正確,而使用交互電子白板,就可以完全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因為它本身有一個“回放”功能, 可以通過回放來仔細觀察書寫順序正確與否。這樣一來,既減輕了教師講解的負擔,也加深了學生對漢字筆順、筆畫的記憶。
7 利用交互電子白板提升閱讀效率
閱讀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必備課。以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有情感地朗讀”,反反復復地導讀, 費時費力。而交互電子白板的介入,可以代替語文教師導讀這個環節,因為它有一個“錄制”功能,可以把標準的課文朗讀錄制下來,在課上播放。而且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它也可以錄制下來,然后在班上播放,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在學習天地中,學生生命中的語文潛能就像內容一樣豐富,會使語文教學煥發出更大的生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巧用電子白板,將自己置身于學生的思維中,讓語文課堂更加靈動。交互電子白板功能強大,使用方便,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因此,小學教師一定要合理利用好交互電子白板,讓它為師生服務,把小學語文課堂打造成一個高效的、精彩的課堂。
參考文獻
篇4
一、創新教育的基本概述
創新主要是指人類為滿足個體化需求,對客觀世界與自身認知行為進行拓展的活動。而創新教育則是指將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作為價值取向的創新型教育。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創新教育的實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新意識,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其次,培養學生科學化的創新能力,包含創造思維能力以及創造想象能力。具體來說,創造思維能力在于讓學生能夠針對相關事物進行自主性思考,徹底打破原有思維模式,從新的角度進行發散性思考。創造想象力在于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放開,使學生做到大膽想象,勇于實踐。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必須要高度重視學生自身創新潛能的挖掘,從根本上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二、創新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1.創新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中的實施
從專業化角度出發,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目標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實際教學期間實施創新教育,教師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創新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增強,使學生能夠擁有較強的創新興趣。此外,小學語文教師應從教學設計環節處入手,將創新看作一項關鍵性任務,在教案中進行充分體現,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2.創新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中的實施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內容而言,包含了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綜合性學習等多個方面,要想??現創新教育的合理運用,必須要在每個方面融入創新因素。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教學內容的創新開發,比如在小學作文訓練的時候,可以指導學生運用一題多做、翻新諺語故事、試寫難題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作文創作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對同一道問題進行解答,充分激發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熱情,從而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進步與提升。教師要從小學語文的不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差異化認知水平入手,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化地選擇教學切入點,積極開展創新教育,實現創新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從根本上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為小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創新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中的實施
在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工作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大膽質疑。對于小學生來說,所有事物都是非常新鮮的,學生對其充滿了好奇心,成長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過程。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期間,傳統形式的教學方式往往將教師作為教學主體,這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禁錮了學生思想。學生有時會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不能采用批評或者不理睬的處理方式。總之,小學語文教師應針對學生的質疑采取積極引導的態度,及時解答學生的各種問題。針對課堂上的問題,教師必須要冷靜對待。此外,教師應學會因材施教,從實際情況出發,采用多樣化的語文教學模式,使每位學生都樂于接受知識,實現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化學習。
4.創新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評價中的實施
篇5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3-04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它主要指在課堂中師生友好互動學習,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加深學習印象,變被動獲取知識為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過程,學生在掌握閱讀方法、閱讀技巧的基礎上提高閱讀能力,并且將相應的知識和方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一、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效性的因素
在小學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影響其實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師單一的教學方式會影響其實效性的發揮。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大部分教師為了方便省事,會選擇單一的教學方式,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年復一年地使用同一本教案,在課堂中并沒有任何創新之處,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早已失去了學習熱情。單一的教學方式沒有針對性,學生就不會對文本有全面透徹的理解,這樣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學生就會對語文閱讀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耐心,最終影響學習成績。
其次,小學語文教師缺乏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師會因為自身能力的不足和水平的缺陷,而影響自身語文素養的提升,最終會降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最后,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很多小學生非常害怕和教師交流,也不愿意向教師敞開真實的內心世界,教師的角色定位也有所偏失。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目前,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缺乏實效性的現狀,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大策略著手改革。首先,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就教學方法而言,我們要將教學方法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相結合,要豐富其教學手段,設計多元化的教學課堂,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展現出現代課堂的教學優勢。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動態的活動過程,在課堂中會發生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教師要針對不同的課堂意外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盡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將多媒體手段應用到小學語文的閱讀課堂中,將音樂、視頻和圖片有機結合在一起,帶給學生不同的課堂體驗,提升學生的注意力。
其次,教師要從自身出發,努力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和教學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累更多的知識,持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作為剛入學的學生,他們對待老師更多的是一種尊敬崇拜之情。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提高自身的素質及素養。教師對課本內容也要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師生之間要多交流溝通,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最后,小學語文教師要爭取處理好教與學之間的關系,能夠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經常、定時與學生交流閱讀學習的經驗教訓。教師也要和學生一起分析閱讀學習中的樂趣和魅力,這樣的過程會激勵教師博覽群書,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還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教師和學生要成為朋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當然,小學生自控能力非常弱,教師還要有所調控,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發展,在自由的基礎上有所限制,在課堂中將強制學習變為啟發式學習,教師還要積極維護課堂的學習秩序。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小學生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掌握閱讀的學習方法,提升自己的學習技能水平,通過經常性閱讀學習來幫助自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帶著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最終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學習。
參考文獻:
[1]王世永.小學語文閱讀實效性初探[J].學周刊,2016,(1):178.
篇6
一、引進“微課”教學,促進學生理解
“微課”主要是采用視頻講課的方式,教師在教學前錄制幾分鐘的短視頻,對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一一講解,便于學生更好地抓住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理解課程內容。它改變了傳統的教案設計的模式,直接突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刪去不必要的講課內容,便于學生學習。
例如,在講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人教版)《桂林山水》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悉掌握本課的生字詞;通過閱讀全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總體特點和漓江水的特色;分析作者的觀察手法和表達方式,從而切實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壯觀之景。在進行本課教學之前,教師先給學生播放一個小視頻。在小視頻里面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一一闡述,即“桂林山的特點是奇、秀、險;漓江水的特點是靜、清、綠;文章使用較多的比喻和排比手法來突出桂林山水的壯觀之景。”小視頻是使學生對本課的基本知識點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分析每一自然段的具體含義,理解作者描寫意境的手法和寫作風格,認真體會“山圍繞著水,水倒映著山”的美好意境,達成本課的閱讀教學目標。
二、設置具體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還沒有完全得到發展,對事物的理解還不夠透徹,所以教師在課堂環節中要盡量去設置具體的、可觀的課堂教學情境。因為這種具體的情境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利于促進有效教學。
例如,在講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人教版)《北京的春節》時,由于本課的閱讀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悉掌握本課中的生字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中“詳略得當”的特點;熟悉老北京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先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有關老北京過春節時,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的一些風俗活動的動態圖畫,如貼春聯、掛燈籠、祭灶掃塵、穿新衣、守歲、鬧元宵等,同時給學生播放老北京春節的音樂視頻《恭喜》,使學生沉浸在老北京春節的歡樂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之后,教師帶領學生走進文章中的“北京春節”,指導學生們分析“春節的年味主要在哪里?春節人們的主要活動有哪些?從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人們的喜悅和希望?”等重點知識點,完成本課的閱讀教學目標。
三、引進“翻轉課堂”,促進學生思考
“翻轉課堂”即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變傳統的“講授”課為“學生主動學習”課,進而轉變課堂的講授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一堂完整的“翻轉課堂”,必須要協調三個內容,即合理的網絡環境、自覺的學生和充足的時間。
例如,在講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人教版)《匆匆》的時候,由于本課的閱讀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悉掌握本課中的重要生字詞:通過閱讀文章,找出文章中的優美句子,分析其寫作手法和描寫特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從而準確掌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給學生展示出一系列問題:“在文章中,作者用哪些擬人詞來表示時間飛逝的?時光究竟是怎么樣從我們身邊溜走的呢?”教師指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閱讀課文內容,并與同伴進行討論,使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及時請教老師,并把各自總結的答案匯集給老師。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在文章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四次追問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樣的啟示呢?”教師帶領學生分析這些重點和難點問題,總結出“對于世間萬物來說,時間都是一樣的公平,一樣的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要活在當下,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寶貴時間。”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翻轉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平時比較膽小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提升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小學語文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教師要不斷創新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機制,通過組織新型的閱讀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M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一、板書設計的要求
教學是板書的“根”,任何板書都是為教學服務的,都是以教學的具體要求為基準來設計的。板書是點睛之筆,是對教學內容的高度概括,板書要簡明扼要,切不可繁雜冗長。板書的設計要簡潔美觀,文字要工整、準確、優美,同時對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啟發性。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的認知水平還是普遍偏低的,所以在設計板書的時候,應該更形象、更直觀。在板書設計中要有針對性,要做到對癥下藥,要盡可能地把板書設計得科學、優美。
二、板書設計的技巧
1.從文章的內部聯系入手
(1)從人物的情感變化上入手。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部分課文是以人物的情感為文章的主線,貫穿全文。對于此類文章,教師在進行板書設計的時候,應該把重點放在對情感的梳理上,通過點與點的連接,讓學生恍然大悟。例如《釣魚的啟示》這一課,我們可以板書“我”和“爸爸”在釣魚和放魚時候的各自的情感變化,將文章的線索勾畫出來,通過短短的幾行板書,把整篇文章的主題呈現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
(2)從文章的結構形態上入手。文章的結構有很多種。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最常見的就是總分形式。這一類課文,“總”是文章的文眼,文眼可實可虛。例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它的文眼就是虛的,也就是采用了立意性的文眼。對于這類文章,在設計板書的時候,我們可以遵循這篇文章的“分—總”結構來進行。“說水滸”那是“關心下一代”,“談碰壁”那是“憎恨舊社會”,“救車夫”和“對女傭的關心”那是“關懷窮苦人”。又從這幾個方面得出中心思想,也就是本文的文眼:“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這樣的板書,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就更明晰,對劃分文章段落也有很大幫助。
2.結合不同的教法選擇不同的板書
(1)“一點突破法”與板書設計。所謂“一點突破法”,就是找到一個關鍵點來走進課文,理解課文。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關鍵點應該是一個牽一發以動全身的點。找到了這一關鍵點,也就找到了教學的一個最佳角度。運用了這種教學方法,板書也就不能再像平時那樣自上而下幾行,從左到右幾列了。它只需幾個關鍵詞便能概括全文。例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課文,它最核心的句子是“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然……錯誤”,教師在設計板書的時候,抓住這一關鍵點,一點突破,提出一個關鍵的問題“伽利略——膽大妄為?”就成為這篇文章的板書了。
(2)圖文并茂演示法與設計板書。在小學語文中,有一些課文,它記敘的是某一個人物的創造性思想,說明的是一個科學的常識。針對這一類文章,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圖文并茂演示法來教學。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來使自己的感受更加真切,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3.結合教學對象設計板書
教材是不變的,但教學的對象——學生是千變萬化的。我們在確定教學目的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要分析學生的需求,要掌握學生的學情。教學方法以及板書設計也應具有與學生個性特點相對應的特征。例如《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由于小學教師一般都擔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師,我們可以結合兩個班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計不同的板書。比如一個班學生的整體水平一般,且寫作能力較差,那么教師在對這篇課文進行板書設計時,要把重點放在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并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對課文中的寫作方法進行學習。又比如另一個班的學生水平要好些,那么教師在進行板書設計時,可以把重點放在學生對課文層次脈絡的理清上,讓學生進行自由的討論。
總之,板書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生帶來啟發,也是小學語文課堂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能夠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當中受到熏陶。所以,對于教師來講,不僅要尊重課文的主要特點,更要尊重學生的特點,把板書設計好。
板書是一份微縮教案,它是學生的指南針;板書是教師的一張名片,它向他人展示著教師的風采;板書是一門學問,它值得我們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袁開文,趙可華.淺談新課程中的小學語文板書設計[J].當代教育論壇,2005(12).
篇8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課堂轉型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新形勢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再僅是為了教知識而教語文,更多的關注學生語文能力全面提升,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已經與傳統課堂發生了根本改變,由“教”為中心變“學”為中心,呼喚著觀念更新和課堂轉型。下面,我以新課程理念為基準,結合現在語文課堂中的一些問題,談談一些淺顯的認識:
一、在教學觀念上要落實“以生為本”
許多語文教師認真鉆研教材,感覺備課備得足夠充分,卻發現往往事倍功半,教學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忽視對學生認知水平、年齡特點、學習需求、認知規律等方面的研究,致使教學目標不符合學生實際,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不好。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倡導“自由、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上只教學生不會的內容,學生一讀就懂的內容沒必要再洛里啰嗦,關注學情,以學導教。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要動起來。例如課程標準閱讀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閱讀教學應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
二、在組織教學上要“以趣激學”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要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課堂教學才有效率。而目前一個普遍現象是,單調枯燥以教師為主的沒有效益的教學活動多,豐富有趣的以學生為主的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發展的教學活動少。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教學效益低下。因此語文課要致力于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鼓勵學生自由閱讀,自主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課堂上要允許學生犯錯,學生才會敢說,敢表達。(1)教師可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加強直觀教學,或采用競賽、游戲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2)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次設計教學問題,激發鼓勵一些不善發言的同學回答稍簡單、容易答的題,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吝嗇自己對學生賞識、夸贊的語言,當學生有一些進步時,教師要及時鼓勵表揚,表揚激勵的語言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在班內及時樹立榜樣,以榜樣激勵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激起全體學生爭先上進的愿望。
三、在教學實踐上要“讀寫結合”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際性課程。要重點加強口語交際訓練和習作表達。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時,教師應創設具體的交際情景,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抓住要點,說清意思。寫作訓練,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表達真情實感。寫作教學的取材要盡量來源于生活,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鼓勵學生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選好內容,教師指導如何有順序的組織材料,如何把內容寫具體。另外,要加強閱讀課上的小練筆,滲透習作方法指導。加強課外閱讀。鼓勵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幫助學生制定學期課外閱讀計劃,擬定圖書目錄,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教師可采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措施,不斷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
四、在學習方式上鼓勵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新課標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正確處理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的關系顯的很重要。其中自主學習是基礎。自主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學習理念,更是一種學習方法和態度。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學會與他人合作,對于中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新課程標準中,閱讀教學建議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應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是一個鮮活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審視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為什么大都是生硬的、僵化的呢?分析原因,還主要在于教師。目前,多數語文教師中,教師教教材的多,用教材教的少,教師過分關注學生對知識的識記;多數教師的教學走教案,關心自己的教學預設多,把學生生來硬拽的往自己的設計思路上走,而很少關注學情,積極利用生成性的資源。課堂上應重點解決學生的疑難點,摒棄那些面面俱到,淺層次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探尋有價值的問題。另外,當課堂教學環節與自己的教案設計不一致時,教師要更多關注課堂生成,抓住一切機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些問題可能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思維,探究的過程,享受過程也是一種收獲。課堂上,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去讀課文,從課文中尋找答案,要比教師直接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會更具有激勵性,效果要好得多。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語文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更新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去感染激勵學生。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韓立福著 2006年版
篇9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模式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發展了,新課程標準強調,要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單純依靠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無法實現的,而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即可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能夠創設出和諧、風趣的教學環境,也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這樣即可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那么,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
中呢?
一、利用多媒體引入影視資源,豐富語文教學內容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電影、電視以及網絡已經滲入到人們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也成為學生開展課外學習的重要資源之一,影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也受到了教育專家的認識,小學生的對于符合他們年齡特征的電視、電影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將影視資源充分的利用起來,對于完成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提升語文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效果。
影視資源兼容并包、海納百川,語文作為一門典型的人文學科,其內容廣泛的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教師的教學策略選擇的得當,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語文水平,也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好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對于學生日后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影視資源的流動速度快、信息量大,蘊含著豐富的學習元素,將影視資源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就能夠很好的擴展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文化知識和人文知識,豐富學生的視野,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只要教師對學生適當的進行點撥,發揮好影視資源中的偶像作用,就能夠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受益匪淺。
二、利用網絡資源,提升教學效果
近幾年來,網絡得到了十分迅速的發展,在網絡上可以搜尋到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果將這些豐富的網絡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于提升教師經驗,促進教學改革,擴展學生的視野都會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對于網絡資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收集網絡中的教案與教學經驗,將其應用在語文教
學中
要將網絡資源應用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意識到網絡資源的價值,特別是輔助語文教學的價值,將網絡資源應用在語文教學中能夠與家長和學生進行互動,也能夠獲取與分享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從多個渠道獲取學習資源,也能夠提升學生的交際與溝通能力,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此外,還能夠方便教師對班級進行科學的管理,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溝通工具對生活與學習中的各項事宜開展討論,能夠讓班級生活變得更加生動精彩。
其次,利用網絡建立一條聯系學生與家長的紐帶
在網絡的發展下,微博、微信等各種新型的溝通工具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這些溝通工具多是免費的,考慮到這一點,教師可以申請微博或者公共微信賬戶,并將自己的域名公布,讓學生的家長知曉。平時,家長就可以通過微博、微信與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當然,在微博中的內容應該有一定的限制,有關學生的隱私就不宜公布在上面,在通過微博與微信與家長進行聯系時,也應該注意到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對于學生以鼓勵為主,提升學生的信心。
除了建立與家長溝通的紐帶之外,教師還為學生建立博客,博客中的成員就是教師與全體學生,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刊載于博客中,形式可以為記敘文、日記、說明文、信件等等,除了供教師批改以外,還可以鼓勵學生互相點評與討論。此外,只要學生感興趣,均可在博客中發表自己的習作,這種方式就打破了傳統模式下筆墨作文的形式,能夠很好的激發出學生的創作興趣,不斷的提升出自己的寫作能力,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必然要求。
三、利用計算機激發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中,教材是維系教師與學生教學的唯一媒介,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下,教師與學生交流的媒介就得到了擴展,教師的職能可以由信息技術來替代,讓學生通過計算機來完成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減輕教師的負擔,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識字教學中,即可鼓勵學生利用計算機開展識字、拼音小游戲,自己來檢測學習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優化教學的效果。
在信息化時代下,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很好的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兩者的結合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在下一階段下,教師必須要掌握好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融合策略,加強自身專業技能水平的鍛煉,不斷的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探索,相信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整合應用將會越來越成熟,能夠很好的促進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瑩.尋求本真 追求實效——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我見[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0).
[2]周波.基于新課程標準的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D]. 江西師范大學,2004(10).
[3]張廣博.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整合的教學設計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2011(05).
篇10
文本解讀問題是隨著新語文課程改革的推進而出現的。
文本解讀問題在2011年仍然爭議重重。汪笑梅指出文本解讀存在三大問題:程式化思維帶來僵化的解讀,淺表性思維帶來泛化和誤讀,籠統性思維疏漏了細節的解讀。(《文本解讀――語文教學的核心》,《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4期)林壽清、閆娜概括文本解讀三大誤區:迷信教參,照本宣科式解讀;模仿名師,照貓畫虎式解讀;崇尚個性,照時髦穿衣式解讀。(《文本解讀要緊扣三句話》,《小學語文教學》第2期)王加明說是四大誤區:迷信教參,迷信權威;架空分析,忽視語言品味;曲解文本,偏離作者本意;拔高文本的思想,提升作者的境界。(《文本解讀要有辯證觀》,《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9期)郭黎明歸納為五大誤區:脫離文本,拓展學習漫無邊際;淡化文本教學,過程實同“走秀”;文本解讀隨意,忽視價值引導;拋開文本,偏離語文學科要求;肢解文本,學習目標與過程破碎。《淺談文本解讀的誤區及教學對策》,《小學語文》第5期)李國兵指出,高中語文教學文本解讀有的不知從何入手,有的不從文本出發,有的過于概念化,有的肢解文本,有的生硬掛靠政治,有的不區分文體之異。(《文本解讀策略淺談》,《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9期)
人們繼續找尋文本解讀的理論“武器”。李華平提出文本解讀知識開發途徑的兩個方面:借鑒中國古代文本解讀方法如知人論世、以意逆志、仔細領會、注重比較、分級解讀、誦讀涵泳;借鑒西方近現代文本解讀方法如細讀法、語義分析法、詞義分析法、雙重情節分析法;在上述兩個方面的基礎上創造新的文本解讀方法如體驗創造式和分析創造式。(《語文科文本解讀方法知識開發的途徑》,《教育科學論壇》第1期)李文忠認為,分別以作者、文本、讀者為中心的三種西方閱讀理論對文本解讀的要求和價值是不同的,梳理要求之差異,分析價值之不同,有利于提高閱讀的有效性。(《三種文學閱讀理論與中學語文文本解讀》,《語文教學通訊》4D)王進民、徐廣振認為,西方文藝理論中的主體間性理論和接受美學理論及中國的傳統文學理論,為中學語文教材文本解讀提供了新的視野。(《中學語文教材文本解讀的新視野》,《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5期)鐘曉紅認為,從認識論逐步轉向存在論的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從認識論走向存在論的文本解讀》,《文學界》第8期)
人們在探尋文本解讀策略。馬啟標主張精當、適度、適時地引入素材以幫助文本解讀。(《例說引入素材幫助文本解讀的策略》,《中學語文教學》第6期)劉菊春提出文本解讀三法:替換、刪除、添加,三者的本質是比較,解讀中要突出語言的“個性”。(《文本解讀三法:替換、刪除、添加》,《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9期)李國兵對有效的文本解讀提出如下方法:抓住文本標題解讀文本,緊抓文本實現感知整體,抓住文本重難點解讀文本。(《文本解讀策略淺談》,《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9期)張紅提出文本解讀五視角:“聚集文字”解讀法,“把握意圖”解讀法,“凸顯核心價值”解讀法,“拓展資源”解讀法,“主題多元”解讀法。(《文本解讀五視角》,《現代語文》8月中旬刊)林壽清、閆娜認為文本解讀要注意文本的三個維度:解讀文本的意(內容)、道(情思)、形(表達)。(《文本解讀要緊扣三句話》,《小學語文教學》第2期)謝雄龍認為,文本解讀要正確處理解讀視域與教學視角、人文因素與語言因素、延伸拓展與回歸文本三對關系。(《文本解讀要正確處理三個關系》,《小學語文教學》第9期)王加明提出,文本解讀要辯證處理一元與多元、創新與守舊、深入與巧出、文意與文句等四對關系。(《文本解讀要有辯證觀》,《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9期)藏云認為,可變換多種角色解讀文本:立足于讀者的角度,展開作品層面的閱讀和體悟;立足于教者的角度,展開教材層面的解讀和處理;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展開“學材”層面的審視和反思。(《立足多種角色解讀文本,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江蘇教育研究》第29期)王婷婷認為,正確解讀文本要綜合讀者視角、編者視角和作者視角以及文本體式等各方面因素,但其中不可不注意的是語文課應以學生需要為基礎,從以上角度展開文本分析。(《語文課以學生需要為中心的文本解讀》,《科教導刊》2月中旬刊)劉認為,加強朗讀是遵循以作者為中心的文本解讀理論的最佳方法,文本細讀則是文本理論的解讀策略。(《語文課文本解讀的策略探討》,《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6期)吳亮霞、吳亮奎認為,閱讀教學中必須解決的三個基本問題是:誰在對文本進行解讀?依據什么對文本進行解讀?如何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解讀?(《教育理論與實踐》第4期)鄭逸農認為,文本解讀的對象首先是語言,尤其是語言表達的形式,文本解讀的深度應該看對語言解讀的深度,尤其是對語言表達形式解讀的深度。(《給文本解讀一個恰切的定位》,《語文教學通訊》2A)
文本解讀既是“多元”的,也是“有界”的,“相對”的。楊進紅認為,多元解讀是有邊界的,多元有界的維度受文本、讀者、閱讀活動價值取向這三者限制,閱讀教學只有結合文本、讀者、審美價值,才能在“可能”的意義世界里尋求到閱讀的真意。(《閱讀教學中多元解讀的邊界探討》,《現代語文》5月中旬刊)楊進紅、代秀秀認為,閱讀教學中應允許學生發表不同意見,但多元解讀只有以文本為基礎,靠近作者與作品的本真意義,切合具體的語境和語體,這樣的多元解讀才是有價值和意義的。(《閱讀教學中的文本解讀:“多元”和“有界”》,《現代教育論叢》第4期)崔國明提出文本解讀的“相對論”:相對客觀性,相對確定性,相對延伸性,相對多元性。(《文本解讀的“相對論”》,《教學與管理》第6期)崔國明又說,盡管文本解讀是多元的,但首先要關注的是“信度”,他為此提出文本解讀“三多”“三少”:多關注“整體把握”,少糾纏“末葉細枝”;多強調“兩情相悅”,少看重“一廂情愿”;多遵循“常規出牌”,少追求“斷線風箏”。(《文本解讀要堅守“信度”的底線》,《語文學習》第3期)茹紅忠研究多元化解讀操作策略,其中包括知人論世、品味細節、突破思維定勢等。(《閱讀過程中多元化解讀操作策略研究》,《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9期)
多年來,從教師要求角度談文本解讀,大家談及最多的一直是“技”而非“本”。討論此問題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但眾所周知,決定教師文本解讀能力高下的關鍵不是擁有多少策略而是教師的文化底蘊、文學修養和專業水平。這樣看來,文本解讀問題不是教學技巧問題而是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即教師的讀書、思考、寫作、反思能力,對此我們不能不知。
五、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學長期無解卻年年討論,它從來都是熱點。
大家照例羅列作文教學中的重重問題。黃厚江認為,目前作文教學諸多問題中最根本的問題是作文教學的基本定位不明,即搞不清楚中學作文教學的課程價值是什么,或者說中學作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什么。(《我們能教學生寫出什么樣的文章――作文教學基本定位再思考》,《語文學習》第5期)李亮認為現在習作教學的“尷尬”源自三方面的倒置:意愿倒置、內容倒置、標準倒置。(《習作教學難題破解之我見》,《小學語文教師》第4期)錢林波認為,中學寫作教學最大的問題表現在寫作教學內容的缺失與混亂,使寫作教學長期陷于無效或低效狀態。(《從“文本位”到“人本位”――中學寫作教學內容開發的三個維度》,《教學月刊?中學版》第4期)彭祥生指出,作文教學中高投入與低產出有目共睹。(《高中作文教學的困境和出路》,《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第8期)董蓓菲認為,當前作文教學的癥狀有:教學目標迷離,評價標準失范,命題技術滯后,畏難情緒泛濫,寫作知識匱乏。(《作文教學的癥結何在》,《語文學習》第2期)李猛說:當前作文教學目標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嚴重;教師教學模式封閉、單一;學生缺乏動筆、練筆的自覺性。(《新課標指導下中學作文教學的創新研究》,《現代語文》10月中旬刊)賈志敏認為,目前的作文教學基本上處于一種無序狀態:教師教作文無法,學生寫作文無奈,教學的結果無效。(李節《呼喚語文“回家”――特級教師賈志敏訪談》,《語文建設》第7~8期)董林海、胡立業指出當前作文教學的“五多”、“五少”:修飾技巧多,文體規矩少;作文次數多,成功文章少;拼湊字數多,精練意識少;學生批閱多,教師掌握少;學習教材多,拓展閱讀少。(《反思作文教學的“五多五少”》,《語文建設》第9期)朱紫彪認為,當前作文教學整體無序,作文教學理念“唯課余論”、“唯學生論”,作文備課目標模糊,教學過程設計空泛,方法單一,忽視學生的寫作過程。(《初中作文“有序”教學研究》,《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版》第9期)陸建生、丁坤說: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作文明顯缺乏生活基礎,素材老套,內容蒼白俗套,缺乏真情實感;教師的作文教學也出了問題,作文命題的主觀性強,教學隨意性強,脫離學生主體等。(《呼喚中學作文教學的質性回歸》,《語文教學通訊》4A)鄒翠平認為,相當一部分中學生一寫作文就恐懼,無從下筆,語言干癟,詞匯貧乏,句式單調,空洞無物,錯字連篇,病句成串,結構混亂,作文中應變力、創作力嚴重缺乏。(《例談如何利用閱讀教學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張文香認為,基礎教育作文中虛假、造假現象嚴重,令人堪憂。(《讓基礎教育作文回歸寫作本質》,《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第6期)
作文教學中教師不作為現象令人擔憂。葉黎明、林婷婷認為,寫作課堂上教師嚴重缺“教”,就是作文教學中教師缺席“教學”,以為寫作不需要教,學生自己多讀多寫就會了。(《散文:寫作教學的問題紐結》,《語文學習》第1期)鄭桂華指出,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過程缺乏具體指導,對學生作文的評閱意見不具體,沒有針對性,學生無法將評語與自己作文的具體問題聯系起來,不知道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有問題,什么原因,應該怎么改才會提高。(《作文的批閱與講評》,《中學語文教學》第3期)余樹財認為,教師缺乏對寫作過程本身的關注與指導。(《作文教學要關注寫作過程本身》,《教育科學論壇》第11期)
大家給久“病”不愈的作文教學開“藥方”。魏小娜認為,我國中小學作文教學價值取向要實現兩個轉型:從“個體內省”向“社會認知”轉型,從“后喻文化”向“前喻文化”轉型。(《對我國作文教學中“真情實感”的反思》,《課程?教材?教法》第11期)董蓓菲說,我國寫作教學一方面要吸納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充分認識各學派的寫作過程認知模型的觀點及其局限性,另一方面要借鑒教育發達國家寫作教學改革成果,系統改進寫作教學課程標準、教材編制和教學行為。(《作文教學的癥結何在》,《語文學習》第2期)雷實呼吁用好教科書,嘗試與綜合實踐活動相配合,加強議論和說明的寫作。(《中小學須逐步加強議論、說明的寫作》,《課程?教材?教法》第11期)李海林、葉黎明認為,要搞好寫作教學,前提是開發寫作知識與技能,關鍵是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重點是指導學生的寫作過程。(《寫作教學的內在規定性》,《語文教學通訊》9B)李亮認為,教作文一要降低起點,讓孩子“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二要重視過程。(《習作教學難題破解之我見》,《小學語文教師》第4期)余樹財提出關注作文過程:引導學生感受體驗生活,修煉他們發現生活的慧眼;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引導學生感受體驗寫作的過程,體悟探索寫作的規律。(《作文教學要關注寫作過程本身》,《教育科學論壇》第11期)錢林波提出作文教學應從“文本位”轉向“人本位”,在“真實”、“具體”、“反復”這三個維度觀照之下,采用分步驟、有序循環推進的教學策略,把一次完整的作文教學分解成幾大部分逐步落實。(《從“文本位”到“人本位”――中學寫作教學內容開發的三個維度》,《教學月刊?中學版》第4期)吳立崗認為,習作教學有五句話需要明確: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興趣是習作的動力,思維是習作的關鍵,閱讀是習作的基礎,表達是習作的重點。(《對語文教學兩個基本問題的探討》,《小學語文教學》第6期)賈志敏認為,作文訓練應該按“課內、課外兩條線交叉進行”,即課內的訓練作文與課外的生活作文交叉進行。(李節《呼喚語文“回家”――特級教師賈志敏訪談》,《語文建設》第7~8期)從以上觀點看出,加強寫作過程指導成為眾多討論者的呼聲,當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人們呼吁建立寫作訓練體系。崔巒認為,作文教學需要比較完整的訓練體系:低年級寫話,中年級寫片段,高年級寫整篇。(魏本亞、尹遜才《小學語文課改十年的問題與反思――對話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崔巒》,《語文建設》第3期)吳立崗認為,要根本提高習作教學質量,必須解決科學化的習作訓練序列問題。(《對語文教學兩個基本問題的探討》,《小學語文教學》第6期)王相武認為,應形成遵循其本源、符合其規律的作文訓練體系。(《作文的本源及其對應的訓練體系》,《中學語文》上旬刊第1期)顧海平建議從“我們希望學生關注什么、表達什么”和“學生在關注什么、想表達什么”這兩個維度的交叉點上選擇合適的話題,設計訓練情境,構建高中作文訓練話題序列。(《根深才能葉茂 固本才能強末――高中作文訓練序列的二維思考》,《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11期)
在眾多解決方案中,大家不約而同提到讀寫結合和以讀促寫策略。孫紹振認為,當下作文教學無效和低效甚至反效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文本解讀與寫作脫離。(《作文教學的癥結――孫紹振教授訪談》,《語文建設》第11期)鄒翠平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當務之急是加強閱讀教學。(《例談如何利用閱讀教學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溫儒敏說,如果說有作文教學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話:讀寫結合,廣泛閱讀,適當練寫。(《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五種偏向》,《課程?教材?教法》第1期)羅俊豐認為,語文教師要立足文本,緊密聯系課后一些相關的改寫、續寫題,堅持讓學生仿寫,在學課文的同時注意滲透寫作訓練。(《從學習課文中學寫作――淺談初中作文教學》,《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版》第1期)崔巒說:閱讀一定要關注語言的形式,關注文章的寫法,讓學生通過課文學到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他強調:讀寫結合,讀寫貫通,以讀促寫,這是很重要的;不能讀寫分家,到作文課上才談作文。(魏本亞、尹遜才《小學語文課改十年的問題與反思――對話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崔巒》,《語文建設》第3期)吳劍穎則提倡“隨文而寫”:在教師引導下,借助教材中的課文與相關文本,體驗作者是如何將自己的生活感受付諸筆端的,構建寫作的形式資源。(《隨文而寫:讓學生有文可作》,《現代語文》5月中旬刊)
從本年度作文教學眾多言論看出,作文教學并沒有隨著又一年的過去而有所改進,而是問題依舊,人們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大多了無新意。唯呼吁多年的建立寫作教學訓練序列和加強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觀點足應引起重視。在強大的應試教育機制下,在語文學習時間被不斷擠壓之下,建立可廣為接受的科學的寫作教學訓練序列是改進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而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是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曾一度被拋棄,現被重提,這是一種回歸。
六、教師素養
新世紀語文課程改革使語文教師素養不足問題得以全面暴露。十年來,語文教師專業發展問題討論一直方興未艾。本年度,對此問題的討論轉化為對語文教師素養(素質)的討論。
語言素養是語文教師最重要的素養,這跟其他學科教師形成了根本區別。張傳宗指出,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自己具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和表達能力,“要邊教邊學,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修養和業務水平,成為祖國語言文字的愛好者、讀寫聽說的能手、語言教學的設計師、語文課的主持人和輔導員,乃至堪稱扎扎實實的語文教學專家”。(《構建以語言教學為核心的語文教學體系》,《課程?教材?教法》第3期)楊慧蓮認為,語言敏感就是語文教師的職業敏感,語文教師要具備三種語言敏感:對學科語言要敏感,對學生語言要敏感,對教師語言要敏感。(《語言敏感:語文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教學月刊?中學版》第3期)張亮認為:語文教師的德性修養與其他學科教師最根本的區別在于言語;語文的德性之師應激發、呵護學生言語生命的表現欲求;語文教師應該追求、創造言語表現的卓越境界,這是語文教師德性形成的能力之本。(《論言語與語文教師的德性》,《中學教育學刊》第8期)
除了語言能力,語文教師還需具備哪些素養?有人說:語文教師要擁有與作者、作品對話的資格和能力;語文教師不可以照搬教科書,應滲透教師的獨特體驗、思考和評判;語文教師不能滿足于做知識的傳聲筒和教科書的簡單傳遞者。(劉笑天《專業成長必須跨越的兩個誤區》,《語文教學通訊》4A)有人說,語文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喚醒”:以鮮活多彩的語文性喚醒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以深沉厚重的人文氣息喚醒學生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與理解;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喚醒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陳江《語文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喚醒”》,《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7期)有人說,高素質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對文本進行“轉換”“拓展”“整合”的能力,在教學中,既超越文本,又不脫離文本,既不拋開語文課的課程特點和培養目標,又能夠為學生營造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有效提升。(付勝芳《高素質的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兩種關系》,《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7期)有人說,語文教師要有幽默感,要有淵博的知識以及靈活的教育機智。(張艷婷《語文教師憑什么讓學生愛上你》,《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9期)有人說,優秀的語文老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哲學素養、較為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睿智機敏、博學仁愛的人格魅力,并能將其思想、精神、靈魂以及人生感悟、知識架構、文學理念等等渾然天成地融入到每一節的課堂教學中。(陳孝榮《慢慢走,欣賞啊――談當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語文》上旬刊第11期)李欣說,語文教師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現在高尚的節操、正確的道德標準、淵博的知識、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認同感。(《新時期下語文教師素養探究》,《青年作家》第2期下半月刊)錢春霞認為,中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應具備豐厚的文化底蘊、富有詩意的語言、熊熊燃燒的激情、靈活的教學方法。(《淺談中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素養》,《現代語文》8月中旬刊)沈建忠認為,語文教師應具備下列幾種課堂教學能力:精準的文本解讀能力,解決好“教什么”、“學什么”的問題;科學的教學設計能力,解決好“怎樣教”、“怎樣學”的問題;靈活的教案設計執行能力,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恰當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具備的幾種能力――由〈女媧造人〉案例談開去》,《語文教學通訊》1B)代偉偉稱,語文教師需能扮演好多種角色:研讀教材時是批評家,備寫教案時是導演,課堂教學時是演員;而在課堂之外,語文教師是一位業余作家。(《語文教師需扮演好多重角色》,《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9期)
讀書,是提高語文教師素養的不二法門。錢之俊說,當前語文教師素質的低下,不讀書是個大問題。(《不讀書是個大問題》,《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7期)楊再隋說,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關鍵是讀書。(《關鍵是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小學語文教學》第11期)趙徐洲說,好教師是一個愛讀書、愛學習的人。(《好教師應有“四個學做”》,《語文建設》第6期)孫建華認為,新課改下語文教師專業成長首先要廣泛地閱讀,教師只有成為閱讀的倡導者和身體力行者,才有可能影響學生的閱讀。(《新課改下語文教師的自我關注》,《教學研究》第3期)錢之俊說,讀書、思考、膽識是決定語文教師素養最重要的因素。(《誰影響了文本有效教育――淺談語文教師素養與文本閱讀教學》,《語文教學通訊》4D)張占杰認為,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應當是學者化的教師,其專業成長過程應當是學者化的成長過程。(《試論中學語文教師學者化成長的基本內涵》,《石家莊學院學報》2011年3月刊)
語文教師還應從哪些方面提高文化素養和專業素質?崔巒對語文教師新手的寄語:熱愛語文,不斷學習,加強教學反思。(魏本亞、尹遜才《小學語文課改十年的問題與反思――對話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崔巒》,《語文建設》第3期)趙克明認為,新入職的青年語文教師應養“六氣”:底氣、骨氣、大氣、雅氣、勇氣和靈氣。(《青年語文教師要養六“氣”》,《語文學習》第4期)陸長霞提出語文教師的六項修煉:教育熱情的修煉,閱讀學習的修煉,設計水平的修煉,“雙磨”(磨課、磨題)能力的修煉,診斷反思的修煉,教學技能的修煉。(《析語文教師的修煉》,《現代語文》5月中旬刊)楊海亮說,教師要有“靜下來,守得住”的功夫,要有“愛教育,愛學生”的情懷,要有“不媚俗,不從眾”的心志,要有“喜讀書,勤思考”的習慣。(《做一名有“氣場”的教師》,《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9期)李思衡認為語文教師應樹立目標意識、原創意識、精品意識、教研意識、學習意識五種意識。(《五種意識,教師水平提升的推動力》,《語文建設》第4期)周茜提出高中語文教師素養習得的四方面:堅持不懈地讀書學習,兢兢業業地工作,提升教師的自制力,從集體的思想源泉中吸取養分。(《關于高中語文教師素養習得的思考》,《群文天地》2011年第3期)程翔說,成長中的語文教師要注意積累自己的課堂作品,“讓課堂教學作品來引領自己,提高專業發展水平”。他提醒教師不做“教書匠”,應朝著文化人的方向發展。(《“特級教師不是我的奮斗目標”――特級教師程翔訪談》,《語文建設》第10期)
鑒于語文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特殊性,對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相比于其他學科教師的要求也要高得多。然而,社會普遍的職業倦怠、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和對教學技巧和方法的片面追求,大大阻礙了語文教師文化素養的提升。我們認為,語文教師提高素養的根本是多讀書,勤思考,愛動筆,努力讓自己成為博學多聞的專家和博覽群書的“雜家”。
- 上一篇:高職語文學習總結
- 下一篇: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