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發展方案范文

時間:2023-12-21 17:38: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鄉村旅游發展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鄉村旅游發展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圍繞“突出山區特色,培育支柱產業,建設和諧秀美鄉村”的工作思路,以“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為主線,牢固樹立“特色化、集約化、規模化”的大旅游、大發展意識,結合我鎮旅游資源豐富、發展鄉村旅游市場空間和潛力巨大的特點,以民族文化底蘊、宗教建筑、自然生態和特色種植基地為依托,以促進農民就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目的,以新農村建設和景區(點)為發展重點,抓好鄉村度假型、依托景區型、農業觀光型、產業帶動型、民俗風情型等鄉村旅游業類型,大力發展農家樂和農家旅館,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當、特色鮮明、效益可觀、環保一流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

二、目標任務

鄉村旅游規劃范圍為新村點至上莊村,依托新建鄉村旅游門樓、紅色景點、綠色生態、宗教寺廟等旅游景點,利用鄉村農舍、瓜果園、有機農業基地、苗木種植基地、特色養殖基地、鄉土文化、民俗風情,開展以休閑度假、觀光娛樂、鄉村閑趣為內容的旅游活動,通過整合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交通、農田水利建設、危房改造、農業綜合開發、“一事一議”工程建設、農村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資金,使鄉村旅游成為我鎮旅游業突出亮點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力爭2020年完成特色養殖基地1000畝,有機農業基地1000畝,瓜果園500畝,休閑度假農莊3家,農家樂10家,農家旅館8家,年接待能力20萬人以上,把鎮打造成全縣鄉村旅游示范點。

三、領導機構

為切實加強對鄉村旅游發展的組織領導,成立了由黨委副書記、鎮長任組長,、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成員的鄉村旅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生態創建辦,生態創建辦負責人肖建勝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本鎮的鄉村旅游發展實施工作。

四、方法措施

1、發展鄉村旅游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新農村村點建設與鄉村旅游景點建設相結合,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建設新農村的有效途徑之一,充分把握機遇,加大力度,積極整合項目資金,支持鄉村旅游發展,通過多渠道多方式解決鄉村旅游資金“瓶頸”。

2、發展鄉村旅游與推進現代農業相結合。緊扣鎮建設新農村的戰略部署,使發展鄉村旅游與鎮農業發展的總體布局相協調,并與全鎮的旅游發展規劃相銜接,充分依托我鎮生態環境、田園景觀、農業生產、宗教文化等各種資源,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典型示范作用,以點帶面,促進發展。堅持以村為單位發展特色農業,塊狀發展,形成規模,體現特色,集聚發展,實現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有效結合。

3、發展鄉村旅游與建設優質農產品加工供應基地相結合。我鎮以蜂蜜、有機蔬菜、有機草莓、黑山羊為代表的優質農產品資源十分豐富,為了使農民手中的農產品轉化為商品,有效改變農業粗放型的現狀,通過發展多種經營,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增加農產品就地消費份額,實現農產品就地轉化升值。

4、發展鄉村旅游與農村清潔工程相結合。環境是旅游的基礎條件,要幫助農民提升環保意識,充分改善和維護好當地的生態人居環境,堅持做到不脫離農民,不脫離鄉土,不脫離當地資源環境條件,幫助農民改善衛生條件和接待條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通過發展旅游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當地群眾的根本利益。

5、發展鄉村旅游與民俗文化保護相結合。著力在提高鄉村旅游文化品位上下功夫。對于具備開發潛力的民俗文化,要引導和激發本地農民的認同性與自豪感,重點挖掘和保護原生態民俗風情的文化內涵、生活特色,以“富、學、樂、美”為最終的發展目的。

篇2

1村落規劃設計背景及緣由

2013年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天藍、地綠、山清、水凈”的美麗云南,省級財政安排“美麗鄉村”建設資金7億元,計劃建設500個項目,每個項目財政獎補資金補助標準一般不低于100萬元,以后逐年增加,計劃建設“美麗鄉村”500個,以后每年建設1000個以上,逐步建成一批基礎設施便利、產業特色明顯、生態環境優美、社會安定和諧、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為此,昆明市呈貢區印發了《呈貢區關于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實施意見》,并以“三清四美三宜”作為“美麗鄉村”示范村的目標,爭取把“美麗鄉村”建成基于城市地緣,突出休閑旅游及主題體驗為特色的鄉村人居環境,帶動山村區域經濟發展。

云南財經大學和呈貢區建立校地合作項目的契機也是在全省對村落建設政策的支持和當地政府對村落營建的積極響應之上,使得此項目在政策扶持及智力支持上都具備了先天條件,并得到了當地群眾認可。2013年在當地政府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依托云南財經大學科研設計團隊的智力支持,以建設“美麗鄉村”為主旨,結合呈貢新區的發展態勢,云南財經大學對趙家山村進行了民居建筑設計、鄉村景觀規劃和旅游發展策劃。科研團隊在一年多的設計及實施過程中,不斷與呈貢區相關單位、社區相關負責人及村民進行溝通協調,實地走訪和現場踏勘,征詢不同專業人員(如水利部門、市政、施工等)的意見和建議,共同商議規劃選址,農戶民居位置定位,建筑立面及風格等方面的具體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對村莊整體規劃和具體民居建造方案進行了設計并投入實施。

2村莊現狀

趙家山村位于呈貢東部半山區,坐落于呈貢新區大學城旁,隸屬于郎家營社區第八居民小組,是典型的山區自然村。東與澄江縣交界,南與萬溪沖村接壤,西與繆家營村相鄰,北與段家營村相連。距呈貢高校片區5公里,距市級行政中心124公里,距昆明主城區35公里,毗鄰黃馬高速公路。駕車從市區出發至趙家山村僅需1小時(見圖1)。

隨著昆明主城區不斷擴張發展、呈貢新區快速建設,村莊周邊高速交通修竣、昆明火車南站施工、大學各高校的入駐、村莊與呈貢主城區道路的打通,使得僅101戶的自然村在短時間內變成了緊鄰主要城區的村落,其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外來事物的不斷沖擊,將村民與城市緊密聯系在了一起,也促使其村民思維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對當地環境和民居建設有了更高的要求。

趙家山村作為城市周邊的“場所”,雖然目前還未產生出應有的市場價值,但在城市高速發展和擴張之下,其鄉村經濟如何發展自然便成了首要考慮的問題,這也加劇了本課題研究的形成和“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實施的迫切性。

3戶型選型及三個方案

31戶型選型

根據上文所述和趙家山村的實際情況,我們把“重組當代鄉村生活”作為民居營建的根本思路,并以此歸納出趙家山村民居營建的模式為:“主題院落、古樹梨園”。在整體發展思路上,首先,以“主題院落”為核心,營建主題院落,建立庭院旅游,開發當地特色餐飲;其次,推出庭院休閑項目,圍繞“古樹梨園”,在院落內保護古梨樹,傳承古民俗,發展古園藝。

在設計過程中,首先根據當地政府對村落宅基地面積的控制指標來確定村民住宅面積,其次廣泛征求當地村民對民居設計的造價、樣式、戶型、面積、院落形式等多方面意見和建議。在和村民不斷溝通了解的同時,綜合考慮村委會和村民的意見及要求,對設計進行多方案比較,形成了適合當地實際政策、居民資金能夠承受和符合村落地形的三個單體建筑方案。并將其呈現給當地社區和村民,讓村民對其方案提出意見,再不斷進行修改,最終經村委會小組召集村民討論,確定了下文所談到的三個民居方案:重構院落民居、本土民居再現、“L”形民居。

32三個民居方案

321方案一(重構院落民居模數化的院落建造體系)

此方案由三棟建筑組成,戶型面積均相同,設計基底尺寸以8000mm×8000mm為單位,依據當地基本宅基地面積,所設計的宅基地(每戶)總占地面積為64?O。設計過程中,考慮到趙家山村豐富多變的山地地形,方案在采光、住宿、倉儲、觀光、休閑等設施上都進行了綜合考慮。依據其豐富多變的山地地形,采用了錯落建筑及組合式的模數化建造體系,同時,對屋頂形式、家庭內部使用功能、后期發展旅游經營、住宿客房使用需求等方面都在方案中給予了充分體現(見圖2)。

322方案二(本土民居再現還原本土民居形態體系)

本土民居建筑形式再現,即還原本土民居建筑形態。昆明及周邊地區的民居建筑形式多以云南“一顆印”建筑形式為主,因此本方案戶型的設計具有本土建筑形式及空間特點,且不破壞當地原有村落建筑形態及肌理。為此我們依據規劃要求及政府對宅基地的面積控制,設計繼承和發展了“一顆印”民居的傳統風貌,延續云南“一顆印”的家庭空間使用功能,并結合當代農村民居戶型要求將當地原有“一顆印”的房間面積、進深開間做了修改,設計出同昆明本土建筑形態相類似的“一顆印”新民居建筑(見圖3)。

323方案三(“L”形民居)

“L”形民居構成形式是在村民原有宅基地場地劃分不變的情況下形成的建筑形態。在方案推選過程中,參考當地部分村民家庭院落形態,以及村民對未來旅游接待、獨戶院落的需求和發展,方案運用“L”形及半開敞式的圍合狀態對農戶的住宅形態、農戶院落、曬臺、廊架進行了設計,釋放了院落空間,使其住宅院落較為規整,形成了“L”形建筑形態圍合而成的院落形式(見圖4)。

4方案一(重構院落民居)的多樣特點

41自住與經營

我們以方案一作為村落民居建設的主推方案,在村內進行民居戶型方案選擇時有意引導村民選擇該方案。設計者認為當地的土地政策、地形地貌、城市周邊地理位置都使得此方案具有獨特的優勢,其建筑形態為村民未來進行鄉村旅游和旅游接待??造了較好的條件。選擇此方案對營建以“主題院落”為核心,建立庭院經濟,自住和民宿相結合的鄉村旅游經濟都能產生積極的效果。

由于此方案在一塊地內由三棟獨立建筑組成,因此村民可以選擇其中一棟自住,余下組團內的兩棟進行季節性的旅游短租以增加家庭收入;此建筑形式還有利于圍繞“古樹梨園”為主題,在院落內保護古梨樹,傳承院落文化;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和旅游管理體系的完善,實施此方案其優勢會更加突出;村民還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收入來源(據村民所述及社區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趙家山村村民年均收入在4000~6000元不等,收入較低);院落經濟的形成更有利于吸引外出務工的村民回村就業發展,活躍農村經濟市場。同時還必將對整個村落未來的建筑形態及村落肌理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42模數化體系

針對院落型民居的設計特點,筆者從村落自身場地限制出發,重組重構原有昆明本土民居即“一顆印”的建筑體系,將其原有的獨棟式封閉院落形式分解為開敞的三棟建筑,并組合成院落,將其中的建筑功能根據8000mm×8000mm的模數體系進行集約化設計,將整個宅基地面積按要求標準設計分解成獨立的三棟建筑,每戶即每個組團中的三棟建筑依據地形及農民的宅基地面積控制在一個范圍之內(見圖5),并在其中一棟建筑外加一間儲梨倉庫,以滿足村民在每年梨樹結果之后儲存呈貢產出的寶珠梨。

43材料及結構

考慮到農民實際的資金承受能力,我們在民居設計時選擇了兩種體系的營建模式:框架結構和磚混結構(見圖6)。此兩種結構在建造成本和施工速度上均具有便于施工和快速完成的優點。在方案設計之初也曾考慮應用自制土坯磚的形式對已建好的框架或剩余墻體部分進行填充,但由于場地、人員配給、施工進度等方面的限制而暫時擱置。在設計選擇民居外立面顏色及材料時,盡量遵循原有建筑外形色彩(趙家山原有民居建筑外立面大多以土坯磚內填充稻草為主,色彩應用以自然的土坯磚顏色為主),利用土坯磚的模數化形式,將水泥、鐵黃粉加上稻草按比例進行混合對民居外墻進行裝飾,以期呈現原有建筑的立面質感。同時在對建筑屋頂形式設計上,依然沿用瓦片形成的屋頂結構形式,采取多變的小坡頂組合,讓屋頂形式變化多樣,使成組團的建筑在屋頂上給人以豐富靈巧的感覺。

5營建過程中的問題及思考

51戶型選擇及院落型民居的推廣難度

三個民居方案在設計之初就已同村民進行過多方溝通,作為設計者而言更希望村民能選擇上文所述的方案一。筆者認為此種戶型應是趙家山村民目前急需解決并實現的一種建筑形式,也是未來其村落發展及院落經營模式的最優選擇。首先,在以“主題院落”為核心的民居建筑基礎上,此方案能更好地圍繞營建主題院落及開發當地特色餐飲形成院落經營;其次,可以以院落為依托,圍繞“古樹梨園”,推出院落文化休閑項目。

在實際戶型選擇中,村民則以選擇“L”形戶型為最多,另外為本土民居建筑形式(俗稱“一顆印”),最后選擇的才是我們主推的院落模式化民居。究其原因,筆者在深入聽取并分析村干部及村民意見和建議后,發現多數村民對方案一(院落模式化的構建體系)從設計角度和發展前景上也看好,并且認為院落模式化戶型對村莊未來發展和支持家庭經濟收入方面無疑都是較好的一種民居組合方式。但由于村民對獨棟民居住房面積最大化的強烈需求,以及受建造資金、未來預期和建造時間的種種限制,最終放棄了對院落型民居的選擇。然而據我們了解,村民其實可以通過當地銀行得到政策扶持并獲得較優惠的銀行貸款來完成三棟院落型民居的建造,即便沒有貸款,部分村民還是有經濟能力承擔此方案的建造費用,其造價也并不比其他兩個方案產生較多偏差。

由此看來,加強對村民進行各方案優勢的宣傳引導,讓他們深入了解設計的特點、看到建成后的實惠、前瞻鄉村美好的未來是極其重要的。

52營建過程中對施工等各方面的控制難度

由于方案設計和施工圖繪制是由不同設計團隊完成的,加之在施工圖繪制過程中方案與施工圖的深化人員沒能及時對圖紙進行協調和對接,導致施工圖和已確定下來的方案出入較大,施工圖紙深度不夠。還有的農民在方案和施工圖尚未確定,設計人員仍處在溝通過程之中,就迫不及待地比照未修改完善的施工圖進行了施工,并在民居建造過程中自主定奪做出修改設計方案的點子。

村民為了節約建房費用,理所應當地會在建造成本上做文章,如簡化外墻表皮材料的配比、部分結構等。原本對幾個方案的外立面及結構本身定義了多種實施方案,但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由于失于控制和村民對自住房的原始需求,使得方案履行和房屋建造都遇到了一些困難。在問題出現時本來應在設計人員、村民、社區共同協商并形成書面修改意見后再進行施工,可村民為了能盡快封頂入住,仍然加快了自住房的建設速度。盡管設計人員修改了施工圖紙,也對民居修改方案進行了圖紙核對,但為時已晚。因此不難看出,在施工過程中指定專業人員加強對設計方案履行及建房施工質量進行監督和指導是必不可少的。

53提升村民發展觀念和加強政策引導

主要反映在建筑改造提升過程當中,設計方和當地政府沒能在項目設計之初及時制定相關與趙家山村整體規劃和建筑風貌相配套的行政法規及設計指導手冊(如《麗江古城環境風貌保護整治手冊》)或制定法律法規來引導和規范村民建房,為將來保護村容村貌和引入旅游發展體系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引。趙家山村的鄉村改造屬于邊摸索邊建設,建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各類問題,雖在村民自治和不成文的村規約束下,大部分問題得以基本解決,但總比不上用嚴肅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和約束效率高、效果好。

由此得出,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地方政府、設計方、鄉鎮組織等有關方面首先應共同研究制定嚴格的建設實施規則或法規導則來指導和規范村民的建設。從規劃設計和拆除舊屋伊始就應將其法規導則通過當地政府、村民小組發放并宣傳給每位需要建房的村民,讓其認識到村落風貌完整,建筑協調統一,村容環境與建筑規劃和諧的重要性,對其進行整體控制,以避免出現村民在發展村落旅游時過度地私搭亂建房屋和混亂經營。做到規劃有依據,設計有細節,同時讓其具有法律效力,保護鄉村聚落形態完整,民居建筑和諧統一。

篇3

[關鍵詞] 鄉村旅游格局 影響因子GIS 分析

近幾年,我國鄉村旅游發展迅速。從2006年開始,由于國家政策的支持,鄉村旅游更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各省、市樹立了一披鄉村旅游示范點或龍頭,如河北省實施了“百村示范、千村創建”工程,在全省11個地市扶植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已成為我國旅游業一種重要組成成分,也成為廣大市民喜愛的一種出游方式。

任何一種旅游形式的出現,都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鄉村旅游也是如此。但從我國目前鄉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認識水平來看,發展鄉村旅游必須有科學的宏觀指導和合理的總體規劃,以便形成資源互補,市場共建的優化格局,避免重復建設及區域內部的惡性競爭。

一、鄉村旅游格局影響因子體系

一般來講,資源特色是規劃區域旅游格局應考慮的首要因素,但格局是否能夠形成,格局形成到什么階段,區域格局內鄉村旅游點發展分析、統計等,需要考慮多種要素,占有多種數據,并要有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持,才能得到直觀、科學的結果。

鄉村旅游具有其獨特屬性,如客源市場的單一性、集體經濟的薄弱性、環境治理的艱巨性、從業人員意識的滯后性等,這些,都是鄉村旅游旅游格局分析必須依據的數據因素。表中以河北省部分鄉村旅游試點為例,分別列出了影響鄉村旅游格局的主要因子及試點旅游發展情況。

鄉村旅游格局的形成是一個由點及面的過程,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形成表現為區域內各子區域旅游資源、旅游文化特色鮮明,鄉村旅游點接待設施完備,資源互補,市場共營。從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區域鄉村旅游景區的發展成熟程度、鄉村旅游格局的形成是各級影響因子(如圖)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般來講,旅游資源特色是一般景區、也是鄉村旅游生存發展的基礎;由于市場條件決定區域鄉村旅游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對鄉村旅游的發展及其格局的形成起到關鍵性作用;鄉村旅游發展基礎條件是區域鄉村旅游格局能否形成的關鍵保障;其他條件會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形成起到推動作用。

二、基于GIS技術的鄉村旅游格局分析方案

影響鄉村旅游格局形成的要素綜合而復雜,對其分析需要占有大量基礎數據,并且要充分考慮要素的時代特征和基礎數據的變化更新,這就要借助現代化信息手段,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從而能得出全面、正確、直觀的結果,以便對區域鄉村旅游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

GIS是目前發展較為成熟、應用較為普遍得信息技術。GIS的數據圖形化顯示功能、專題電子地圖功能、拓撲關系和圖層疊加分析功能、空間分析功能等,對于鄉村旅游格局形成的階段性分析,具有具有強大的支持能力。利用GIS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有機結合的特點,可以把鄉村旅游格局根據歷史數據和預測數據圖形化展現出來,從而能夠得到形象直觀的分析結果。下面我們介紹基于GIS技術的鄉村旅游格局分析設計方案。

1.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是實現分析統計和其他一切功能的基礎,可依靠GIS軟件平臺提供的數據庫技術(如ArcGIS、MapInfo、SuperMap平臺等),同時結合Oracle、SQL Serve等大型網絡數據構建。

(1)影響因子數據庫。根據圖構建的鄉村旅游影響因子指標體系,建立影響因子數據庫,隨著指標體系的不斷完善,數據庫結構應適時做出調整。

鄉村旅游資源數據庫。旅游資源數據庫數據庫包括特色資源和一般資源兩部分,其色資源數據庫是分析鄉村旅游格局的主要依據,一般旅游資源數據庫作為鄉村旅游格局后期完善和調整的參考依據。各種旅游資源不僅要進行點、線、面類型劃分,還要對其相關屬性信息做出具體描述,描述可以是文本、圖片或視頻。

市場條件數據庫。在市場條件數據庫中,區位、交通、客源消費水平都需建立空間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空間數據庫存儲各子要素的空間坐標信息,屬性數據庫存儲子要素關鍵性描述。

鄉村基礎條件數據庫。基礎條件數據庫中,鄉村經濟發展水平、村民發展旅游意識是以鄉村行政范圍為單位的描述信息,可作為鄉村行政區面狀信息的屬性數據存儲;接待條件(包括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等)需要建立空間和屬性兩種數據庫。

條件數據庫。條件作為鄉村行政區面狀信息的屬性數據存儲。

(2)基礎圖形信息數據庫。由于圖形是鄉村旅游格局影響因子及各種分析統計結果展示的主要載體,所以,基礎圖形信息數據庫是各項功能得以實現的基礎,應包括各級行政區、交通干線、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劃分、區域旅游資源總體分布等圖形信息。

(3)鄉村旅游景區信息數據庫。本數據庫的建立針對區域內已具備基本接待條件的鄉村旅游景區,具體內容應包括景區內景點分布信息、基礎設施信息、服務設施信息、游客接待情況、經濟收入狀況、管理措施等。本數據庫的不僅是分析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形成階段的重要的數據源,而且為區域內部其它景區的建設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參考。

2.功能設計

(1)數據錄入和編輯。包括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的錄入和編輯。由于鄉村旅游格局分析需要的數據量大,一些數據(如旅游收入、旅游產品更新、接待設施改善等)處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錄入和編輯功能應設計擁有適當權限的客戶端應用程序,以增加工作的效率,保證數據的實效性。

(2)專題圖形展示及疊加。分析統計結果不僅需要總體展示,也需要單項顯示,即專題圖形功能。根據影響因子分析,一般應設計特色資源專題、市場等級專題、鄉村基礎條件專題等展示功能,也可設計更詳細的影響因子專題圖形,如特色文化資源專題、區位等級專題、服務設施專題等。各專題圖層應具有疊加分析功能。

(3)格局形成模擬。根據鄉村旅游格局基礎信息數據,以年為單位動態展示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形成的過程、各影響因子的動態發展變化過程。區域格局形成動態可以色彩變化、面積變化、曲線變化等多種形式展示。

(4)空間查詢、分析、統計。空間查詢、分析、統計是核心功能,為區域鄉村旅游發展決策服務。以地圖為載體,設計鄉村旅游點資源狀況、旅游接待情況、設施建設情況、旅游產品開發狀況等查詢、統計功能,設計區域旅游格局形成階段分析功能等。

3.模型和方法設計

模型和方法是一切功能實現的理論支持。依靠GIS軟件自帶的地圖投影、拓撲分析、圖層疊加、專題地圖、屬性查詢等功能和方法,可解決鄉村旅游格局分析的絕大多數問題,動態模擬展示等功能可以通過程序語言代碼設計市場等級劃分、影響因子權重分析等,可以通過引用或數學方法構建。

三、結束語

鄉村旅游雖然是我國旅游業的生力軍,但在我國起步較晚,目前還沒有成型的發展模式,其發展還需要有宏觀的調空和指導,以便形成區域旅游格局合理、競爭有序、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構建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影響因子體系,利用先進、成熟的GIS技術對其進行分析,是合理而可行的方案,能實現對區域鄉村旅游的全面管理、實時監控,從而服務于區域整體旅游經濟。

參考文獻:

[1]肖根如 帥 菲:GIS技術在區域經濟分析中的應用.地理空間信息,2007/01

[2]張立明 趙黎明:城郊旅游開發的影響因素與空間格局.商業研究,2006/06

[3]高衛國:關于旅游空間格局與旅游區位的思考.思想戰線,2001/03

[4]地理信息系統_GIS_組成原理其發展的趨勢

[5]吳 焱 惠 軍 趙 直 荊耀棟:強化空間格局突出資源特色_以石羊古鎮旅游總體規劃為例.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3

[6]呂 君 劉麗梅:草原旅游發展的實踐及空間格局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6/04

[7]楊新軍 劉軍民:城市旅游開發中的產品類型與空間格局.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02

篇4

明確思想,堅定目標,開創鄉村旅游發展新局面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堅持政府推動、部門支持;農民主體、市場運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與文明生態村建設相結合,與扶貧開發相結合,與豐富旅游產品相結合,著力優化鄉村旅游環境,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從業農民素質,推動全縣鄉村旅游快速健康發展。

發展目標:突出打造景區依托型鄉村旅游示范村1個。通過典型示范,帶動資源特色明顯、基礎設施條件較好、有一定發展潛力的鄉村發展旅游。到2014年前,創建不少于17個特色鮮明、風格各異、功能配套、服務規范的鄉村旅游村;適時發展2-3個農業資源型、民俗風情型鄉村旅游園區,與鄉村旅游村形成優勢互補;整合資源,包裝打造出長城村寨訪古游、民俗文化覓蹤游、農業觀光采摘游、休閑漁業體驗游4條鄉村旅游線路;全縣鄉村旅游總收入年平均增長要達到10%以上,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要達到20%以上。

科學規劃,有序開發,確保鄉村旅游健康有序發展

各鄉鎮村要在縣旅游和規劃部門的指導下,結合本地實際,深入挖掘鄉村旅游資源,將鄉村旅游與發展現代農業結合起來,與建設新農村結合起來,按照“高起點、上檔次、有規模、有特色、可持續發展”原則,依據市、縣旅游發展規劃及縣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編制好鎮村旅游發展規劃,優先選擇資源較為豐富、特色較為鮮明、可進入性較好的資源地,進行包裝策劃,吸納資金重點投入。現有的鄉村旅游點要制定升級改造計劃,對原有規劃進行完善提高。各鎮村要嚴格按照鄉村旅游規劃進行鄉村旅游開發,同時鎮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門必須加強對鄉村旅游開發項目單位進行監督,防止盲目開發、無規劃開發,確保鄉村旅游資源持續利用,鄉村旅游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完善設施,改善環境,健全鄉村旅游綜合承載功能

各鄉鎮、管理區應加大對旅游開發重點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及旅游項目開發的投入,積極申請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創造條件爭取省市相關部門旅游、農業、中小企業、科技資(基)金的扶持。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投資積極性,鼓勵和支持企業、村民或外來人員以獨資、合資、股份制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投資開發鄉村旅游項目,參與鄉村旅游道路、通訊、水電、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開發。縣財政設立旅游基礎設施專項建設資金,每年不少于100萬元,并視鄉村旅游發展現狀逐年增加。旅游部門應積極指導鄉村旅游接待戶進行客房、廚房、廁所的改造,對照《旅游區(點)質量等級評定與劃分標準》,完善游客中心等相應設施,不斷改善接待條件,完善服務功能,提高綜合服務承載能力,為鄉村旅游的規模、規范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加強培訓,規范管理,優化鄉村旅游發展環境

各鄉鎮、管理區要加強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利用冬春農閑時節,與勞動、教育、旅游、農業、衛生防疫等部門聯合舉辦培訓班,重點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在經營服務、食品衛生、旅游文化、旅游安全、接待禮儀、餐飲和客房服務等方面的素質和服務技能。勞動、教育、旅游、農業、衛生防疫等相關職能部門也要將鄉村旅游納入行業培訓計劃,通過送教上門、一對一幫扶等多種形式,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幫扶教育培訓。各鄉村旅游單位要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旅游接待、旅游安全等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行業部門制定的旅游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主要消費環節的服務規范和安全標準。開展誠信旅游教育,教育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誠信經營,文明待客。衛生部門要加強鄉村旅游區衛生防病和衛生監督,加強食品生產、餐飲服務的監督檢查。公安、工商、物價等部門要依法打擊無證照經營、欺行霸市、欺詐游客等擾亂旅游市場秩序違法行為,加強對鄉村旅游市場價格監管,落實旅游商品、服務明碼標價。旅游部門要做好溝通協調工作,組織各有關單位,全面實施旅游環境綜合治理,進行綜合執法,整頓旅游市場秩序,全面提高旅游服務質量。

積極宣傳,加強促銷,提高鄉村旅游影響力

各鄉村旅游點要聘請有資質專業機構做好鄉村旅游產品的策劃、包裝,制定可操作、針對性強的宣傳促銷方案。積極參加各級旅游部門組織的旅游宣傳促銷活動,加強與旅行社、賓館飯店、休療養院等旅游企業的協作,提高景區的知名度。各鄉鎮、管理區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強與新聞傳媒機構的聯系,采用多種宣傳手段,提高鄉村旅游的影響力。旅游主管部門要加大縣域旅游整體形象宣傳的力度,要把鄉村旅游作為全縣旅游整體宣傳促銷的一個重要方面,要積極整合縣內旅游資源,將鄉村旅游納入到縣域精品旅游線路中。同時,要協調縣內經濟實力雄厚的旅游景區,與鄉村旅游景區實行捆綁幫扶宣傳促銷,提升縣域鄉村旅游的綜合影響力。

篇5

關鍵詞:旅游地理; 校本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1-008-002

一、旅游地理課程開發背景及其意義

我校是一所鄉村初級中學,學生主要來自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學生外出旅游的機會相對較少,本地沒有大型的旅游景點,但是近年來地方政府在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資源上進行了大量的開發,新建了中央公園、濱河公園等綠色生態公園,沙洲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的成立更是成了張家港主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錦豐――沙洲新城獨特的紅色旅游資源。我們除了在課堂欣賞世界各地旅游名勝,感知模擬旅行帶來的樂趣,還積極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廣泛參加以旅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集體活動。同時,隨著家庭經濟水平的提高,學生跟隨家長外出旅游的頻率增加。學生在旅游過程中如何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保護旅游區的基礎設施、保護旅游地的旅游資源和環境,如何做到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在這方面學生缺乏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旅游地理課堂有利于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熏陶,為學生成為遵紀守法、文明游客提供幫助,并激發其愛我家鄉、愛我中華的愛國主義情操。

二、旅游地理課程設計

(一)課程目標

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提升學習者的主體性,培養學習者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主要趨向。校本課程開發正體現了這一方向,它適合時代的特點、學生的需求,個性發展的需要。

(二)課程內容

旅游地理是學生經驗與地理學科知識、社會實踐與書本知識緊密結合的具體體現。

1.通過多媒體采用大量旅游圖片、錄像和音樂形象直觀地展現各地主要自然風景、名勝古跡、革命紀念地、民族風土人情等旅游資源。

2.旅游活動常識。如出發前整理行囊的訣竅;野外旅游注意事項;意外受傷后的簡單處理辦法;旅途中保持身體健康的秘訣;選擇合適的旅游線路;隨團旅游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等。

3.旅游路線的合理選擇。包括隨團旅游和自助游,如何選擇合適的交通方式。

4.旅游活動的設計方案。如張家港市一日游活動設計方案;鄰近地區的旅游活動方案;國內及其他地區的旅游活動方案。鼓勵學生用PowerPoint制作,通過多媒體展示并進行交流和評價,根據學生方案中涉及到的比較集中的旅游景點,通過觀看音像資料,學生可以對照自己的設計產生一些思考,然后對設計方案進行調整。

三、旅游地理課程實施原則

1.開放性原則

校本課程從起步到開發,不僅是在校內教師獨立完成的,它也是由學生、家長、社區代表、專家和領導廣泛參與,校內外合作、探究,共同努力的結果。教學過程的全方位開放,既滿足學生、家長和社會的需要,又符合國家培養目標的需要。

2.自主探究性原則

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獨立探究能力,使學生個性得以張揚,是新課程實驗的重要理念。旅游地理校本課程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課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習過程中敢于展示自我,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

3.合作、交流原則

旅游地理教學過程中倡導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和諧的師生關系能營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圍,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設計的旅游課題的學習討論,組間比賽等形式,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其團隊合作的精神。

4.趣味性、生活性原則

校本課程知識源于課本,而又有別于課本知識的,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對某一問題的深入探討,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與學習興趣。例如鄉村、城市聚落,教科書的內容主要是講述了鄉村、城市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城市地域類型的分布及條件等。在學生對此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再結合本市鄉村與城市的發展,開展調查本鎮城鄉規劃的情況,讓學生嘗試設計自己心中理想的家鄉規劃,再作一次旅游方案設計。這樣的課程設計,既運用了學生現有的知識,又使學生對此知識點有了更深一層次的了解。

四、旅游地理課程實施條件

1.場所:地理專用教室。

2.時間:每周一課時。

3.參與成員:旅游地理課程開設年級主要集中在初一、初二年級,本著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發展的需要自主選擇。

4.主要活動項目:旅游名勝視頻欣賞、學生PPT旅游地理課件展示、學生景點介紹及交流、旅游線路設計、學生旅游心得及小論文評比、教師對地理知識的分析介紹、走出課堂參觀學習本土旅游資源。

五、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分兩部分:作品展覽和個人學習評價。

1.精品展覽:在地理專用教室的板報區域,定期張貼學生制作的世界各地著名景點的PPT課件作品、旅游感悟、地理小論文并作等級評比。

2.采用等級制記錄學生學習旅游地理校本課程的學習情況(興趣、技能、態度等方面),教師、同學、家長參與評價。

六、課程反思

1.在我校實施“健”文化背景下,旅游地理有助于學生認識我國及世界各地的旅游資源,有效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培養地理技能,擴大視野,陶冶情操,幫助學生把校本知識與地理學科內容有效結合,理解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感受世界和祖國的千姿百態,學會與地球進行終生的“談話”,努力成為未來活躍的、有愛心、有責任感的合格公民。

2.在旅游地理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還應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努力根據學生的需求、建議及時修改和調整課程方案,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環節,以符合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這樣也容易獲得學生的認同。在活動過程中,多展示學生設計的旅游方案或者是旅游心得,為學生自主學習創設更多的機會與條件,同時也能增強學生成功的體驗和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總之,我校地理校本課程的開展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空間,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王斌華.校本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的幾個問題(講座稿),2006

篇6

關鍵詞:鄉村旅游;安吉縣;政府職能

鄉村旅游是指以具有鄉村型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依托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筑和文化等資源,在傳統農村休閑游和農業體驗游的基礎上,拓展開發會務度假、休閑娛樂等項目的新興旅游方式。農家樂是鄉村旅游的一種新式,不過當前大部分地方搞的鄉村旅游事實上是農家樂,農家樂是個本土概念,未有學者準確定義過,這兩個概念大部分情況下可以替代,所以在這里我們混用一下。

一、安吉縣鄉村旅游發展概況

安吉縣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全國著名的竹鄉、生態縣。區域面積1886平方公里,人口45萬。近年來,安吉縣委、縣政府堅持實施“生態立縣”戰略,以打造“中國美麗鄉村”、“中國大竹海”兩大縣域旅游品牌為抓手,全力推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全縣休閑旅游產業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

作為休閑旅游業與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吉“農家樂”的發展經歷了培育、發展、規范、提升幾個重要階段,至今已年逾十載。十余年來,安吉“農家樂”規模不斷擴大,管理日趨規范,質量穩步提升,品牌逐步打響。目前,全縣共完成創建省級“農家樂”精品村2個,省級“農家樂”特色村8個,省級“農家樂”特色點3個。全縣共有“農家樂”600余戶,床位10000余張。2009年安吉被國家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全國首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2010年1月至10月,安吉“農家樂”共接待游客187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近2億元。

二、安吉鄉村旅游發展的成功經驗與啟示

安吉鄉村旅游的發展已漸趨成熟,基本形成產業化,無論是從產業集聚度上,還是從產業成熟度上,都遠超城市。安吉鄉村旅游發展的許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也給考察團帶來了很深的觸動和啟示。

(一)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監管有力

首先,在管理體制上進行縱向分工,明確各級主管部門的具體職責。早在2005年,安吉就成立了由旅游、公安、工商、衛生等11個相關部門組成的縣“農家樂”規范管理協調小組,并陸續在條件成熟的14個鄉鎮建立了“農家樂”服務中心,在村一級建立“農家樂”服務站,形成結構完整的三級管理體制。三級管理機構職責明確,并各司其職,通過實行逐級考核的辦法強化責任落實。

其次,是在橫向上密切配合,實行部門聯動。縣“農家樂”規范管理協調小組的成立,大大地提高了部門聯動的效率。安吉充分發揮部門聯動優勢,依靠安吉縣“農家樂”經營服務準則和相關部門的法律法規協調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另外,在人員培訓上也實行部門協作,縣“農家樂”規范管理協調小組辦公室結合年度農村勞動力轉移計劃,制定每年的培訓方案,然后由各相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業務培訓,不斷提升“農家樂”從業人員的素質和經營水平。

再次,為加強市場監管,安吉縣還先后出臺了《安吉縣農家樂服務質量通用要求》、《安吉縣農家樂消防、治安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安吉縣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辦法》等一系列新的規范和政策,并定期開展“農家樂”集中整治活動。另外,安吉還非常注重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協會監督,倡導行業自律。通過行業協會協調處理游客投訴、調解經營戶糾紛、統一市場價格、推行抱團經營等,進一步有效促進了“農家樂”經營戶在客源安排、處理糾紛、禮儀接待、市場營銷方面進行自我管理,已經形成了行業自律與政府監管互為補充、有機結合的良好局面。

(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有效保障

安吉一直堅持農家樂發展規劃先行的原則,加快建立“農家樂”鄉村旅游規劃體系,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農戶分散經營可能帶來的市場混亂、重復建設和資源破壞。目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規劃》、《鄉村旅游目的地規劃》已基本完成。安吉鄉村旅游緊緊圍繞“中國大竹海”和“中國美麗鄉村”兩大品牌定位,明確“一村一品、一型一策”的工作方針,為每個地區和每種類型的“農家樂”量身打造具體的開發方案,設計多條特色精品線路,為“農家樂”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為推進鄉村旅游的快速穩步發展,安吉縣還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和保障措施。為鼓勵鄉村旅游的發展,安吉縣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休閑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安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農樂通”貸款管理辦法》,對符合一定條件的“農家樂”經營戶給予稅收優惠和貼息貸款,并明確從2010年起,縣財政農發金每年增長20%,主要用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每年整合各類涉農資金3000萬元以上,重點扶持縣級以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和開發休閑旅游產品。另外,為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安吉十分重視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和開發,并在浙江省率先開展“農家樂”經營管理人員的中級職稱評定,努力吸引并留住人才。

(三)打造品牌,整合資源,創新營銷

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業態,“農家樂”與傳統的依托景區景點招徠游客的旅游發展方式有著一定的區別,單個的“農家樂”一般規模較小,市場影響力有限。“農家樂”旅游要想很好地發展,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產業集聚度,在此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營銷手段,將區域內“農家樂”旅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區域性品牌。

篇7

【關鍵詞】:鄉村綠地景觀;可持續發展;策略

鄉村綠地景觀設計主要是由生態因素、生活因素和生產因素三個方面決定。鄉村綠地景觀設計過程中,為了實現綠地景觀的持續化發展,需要按照鄉村社會發展規律和鄉村生態系統進行合理的設計,建設出集生態、生活、生產為一體的可持續化鄉村景觀。

1 、鄉村綠地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可以在閑暇時間能夠體驗到田園生活。在鄉村景觀建設過程中,鄉村綠地可以提供文化傳播的支撐載體,使公民的業余生活得以豐富,提升老百姓的文化水平。此外,進行大面積綠地景觀的設計和建設,可以使鄉村的環境得到美化,使鄉村景觀的布局進行改善,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所以,做好鄉村綠地景觀設計非常重要。

2 、鄉村綠地景觀建設存在的不足之處

2.1 綠地景觀的設計缺乏科學性

在進行鄉村綠地景觀建設過程中,很多地區都直接借鑒其他鄉村的建設方案,沒有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1]。所以,在進行綠地景觀規劃建設過程中,存在不科學、不完整和不全面等問題。與此同時,由于綠地建設部分和整體不協調,無法充分發揮出綠地景觀的作用。

2.2 鄉村綠地景觀規劃設計機制不完善

在進行鄉村景觀建設過程中,由于規劃建設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導致綠地景觀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公民肆意對綠地進行侵占。而且由于綠地管理措施欠缺,存在嚴重的病蟲害問題,一些綠地因為管理不當導致植被枯死。所以,在進行綠地建設過程中,需要設計出合理的綠地管理方案,并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維護管理[1]。

2.3 鄉村綠地建設缺乏地域特色

在進行鄉村綠地建設過程中,要結合鄉村特有的資源優勢和地域特點,選用特有的元素將本土特色凸@出來。但是,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很多鄉村只是一味的模仿其他鄉村的綠地景觀設計方案,沒有和本地區的文化特色和地域景觀結合起來,無法凸顯鄉村特有的地域文化。

3 、鄉村綠地景觀設計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3.1 從整體性的角度進行考慮

在進行鄉村綠地景觀設計時,要結合鄉村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建設,從整體性的角度進行考慮。要結合鄉村的地理環境、鄉村未來發展方向、鄉村自身定位、基礎建設情況等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在制定合理的建設方案的前提下,建立整體架構。一方面要從整體布局的角度出發,合理的對鄉村綠地景觀進行布局,盡量保證鄉村綠地景觀設計的連接性和協調性。二是要對農村生態資源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在建設過程中對生態綠地景觀的可持續性和整體性進行完善。

3.2 盡量選用當地樹種

在進行綠景觀設計中,選用當地樹種可以更好的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而且使用當地樹種的維護成本和管理成本比較小,可以實現生態環境的自我養護和更新。所以在進行鄉村綠地景觀設計時,要盡可能選用當地樹種。

3.3 保持植物多樣性

在進行綠地景觀設計時,要盡量保持植物的多樣性,結合鄉村地區生態特點,對植物種類進行合理的配置,防止不同物種之間進行營養爭奪和空間爭奪。種植物種之間要可以相互補充,構建功能齊全、結構合理、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結構[2]。需要結合種植地環境的不同,側重選擇適應性更強的綠植,實現綠地景觀的持續化發展。

3.4 對理論研究進行豐富

在進行綠地景觀設計過程中,為了保證綠地景觀設計可以有序、健康的發展下去,需要對理論研究進行進一步的豐富,并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結合鄉村綠地景觀的類型、景觀格局和景觀特點進行合理性的設計和規劃。規劃設計過程中,要從全局出發,實現鄉村綠地景觀的持續化發展。此外,在進行綠地景觀設計過程中,要做到以點到面全面化的設計,將綠地景觀的實用性和觀賞性充分發揮出來。

3.5 對管理機制進行完善

在進行鄉村綠地景觀設計過程中,要對鄉村綠地的養護機制和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將綠地景觀的養護工作落實到位。加強監理力度,嚴防出現砍伐綠地、侵占綠地的情況,安排專人進行養護[3]。避免出現病蟲害。此外,要進一步加強綠地景觀的開發投資力度,并利用鄉村綠地景觀帶動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加快鄉村經濟發展。

3.6 將本土特色融入進來

在進行鄉村綠地設計過程中,融入本土特色可以提升鄉村的品質和魅力。因此,在進行綠地建設時,要對鄉村地方文化特色進行保留和延續,將現有的人文景觀資源和自然景觀資源融入進來,使鄉村綠地景觀內容進一步豐富。所以,在進行鄉村景觀設計時,不允許照搬綠地的建設模式和設計手法,結合地區文化特色構建出地域特色顯著的鄉村綠地景觀。

3.7 加強綠地建設的教育力度

政府單位要進一步對鄉村綠地景觀建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對村民進行綠地建設價值方面的教育工作,使村民的思想發生轉變,從而主動加入到農村綠地建設的隊伍中,實現綠地建設的持續化發展[4]。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村民參與綠地建設的積極性,政府部門要定期舉辦“綠色村鎮”表彰活動,對綠地建設過程中先進的個人、村鎮進行公開的獎勵和表彰。

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新農村的建設還處在發展初期,建設進行綠地景觀設計時,固守傳統、全盤借鑒的情況普遍存在。為了實現綠地景觀建設的持續化發展,需要從城鄉差異、功能需求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考慮,從而將綠地景觀的生態效益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王得剛.鄉村生態旅游開發與管理[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167-171.

[2]楊世瑜.鄉村生態旅游理念與發展模式探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70-78.

篇8

1.旅游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一是確保“開工一批”,在既定計劃內開工建設并力爭完成年度計劃和工程形象進度,形成有效投資。三墩旅游綜合體力爭在四季度前完成一期項目規劃編制工作和一期供地;長濂古民居文化街區項目完成設計方案調整,實施古民居文化街區建筑主體工程,力爭年底前完成完成工程量的60%;湖山半島養生園年底前完成項目前期工作;三墩傳統文化藝術博覽園力爭盡早開工實施建筑主體工程。二是推進在建項目,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加大投資,發揮效益,凱興開元五星級酒店力爭完成土建基礎工程,實施酒店主體工程建設;湖山溫泉小鎮力爭完成一期主體工程。

2.高等級景區創建穩扎穩打。在現有基礎上,以創建為載體,以提升為目標,加快景區產品建設提檔升級。一是全力推進__金礦創5A。按照確保2017年,力爭2016年完成創建的總體節奏,全力推進新游客接待中心用地場平并力爭啟動建設工程,實施金礦供水工程,力爭完成國家景評委旅游景區景觀價值評價;二是力爭完成黃金旅游度假區總規的市級評審和環評的評審以及度假區管理機構設置工作;三是繼續推進再創兩個四A景區工作。開展九龍山自然保護區創4A論證和貫標提升工作。長濂村景區在成功創建3A級景區的基礎上,加快古民居文化街區工程和村莊區塊的環境整治、立面改造、游覽線建設和業態提升工程,為下步創4A奠定扎實基礎;四是穩步推進景區提升工程。謀劃實施南尖巖景區龍門景點開發、千佛山景區景區入口服務區改建和三期佛文化改造工程、神龍谷景區擴容和拓展工程、紅星坪溫泉擴建工程等。

3.招商引資工作見實見效。圍繞謀儲備、抓引進、促落地、見成效,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一是做好湖山旅游區環湖公路、水庫堤壩等配套基礎設施工程謀劃,為湖山旅游區塊項目招商和環境打造奠定基礎;二是對黃金省級度假區、清水源景區開發等一批前期工作和基礎條件較為成熟的項目進行重點招商推薦;三是重點做好鄉村旅游民宿項目的洽談,對正在對接的海鳥、華盛達等鄉村旅游民宿項目投資商加強溝通,力爭促成合作。

4.其他重點工作抓好抓實。一是做好《__旅游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對我縣旅游產業的發展定位進行再明確,對發展方向進行再明晰,對發展布局進行再優化,對發展舉措進行再強化,找準找對符合縣情實際的發展之路。二是做好旅游廁所建設管理三年行動工作,對照國家旅游局新修訂的《旅游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宜改則改、宜建則建,完成三年計劃的階段性目標,抓好建設提升工程。

1. 加快政策制定,引導鄉村旅游發展。加快特色旅游村管理辦法的制定工作,力爭8月底出臺管理辦法,并評定出__首批特色旅游村。同時委托專業團隊制定我縣民宿評定標準及管理辦法,保障民宿科學、有序發展。

2. 加快產品打造,豐富鄉村旅游產品。通過實施農家樂綜合體、鄉村旅游景區化示范村建設等加快現有農家樂產品的提檔升級;同時加快車前、珠村畈、大洞源等中高端民宿產品建設,填補我縣中高端鄉村旅游產品空白。

3.探索產業融合,增加鄉村旅游收入。探索通過產業融合,將__超高的鄉村旅游人氣轉化為群眾實實在在的收益,鼓勵開發例如果蔬采摘、蔬菜采摘+鄉村民宿旅游類型旅游項目、產品,通過鄉村旅游增加我縣原生態農產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將我縣原生態農產品包裝成各類旅游商品,以點帶面,營造一個鄉村旅游點帶動一方農產品旅游商品銷售的局面,提高農民收入,實現鄉村旅游富民強縣。

(三)以市場營銷為突破,推進縣域旅游品牌建設

1.加強活動宣傳。利用節慶活動對游客的吸引力和對宣傳效果的放大作用,以夏季舉辦的北界紅提節、應村鄉自行車爬坡賽、高坪鄉村愛情節、生態體育運動年等節慶活動,宣傳展示__高山避暑、運動休閑、蔬果采摘等鄉村旅游產品,提升鄉村旅游的活力和魅力;聯合景區、鄉村旅游點共同策劃主題活動,每個季節都推出不同主題、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專題活動,圍繞專題活動開展營銷宣傳,力求形象宣傳與吸引游客相輔相成。

2.深入開展專題宣傳。針對主要針對客源增長較快的蘇南各主要城市,以及上海等地開展了專題推介活動,下半年在福建閩北城市、福州、溫州等地開展專題推介活動,同時繼續保持上半年各主要城市的宣傳推廣、鞏固取得的宣傳成果;針對杭長高鐵的開通,以及年底麗水通高鐵的契機,做好高鐵游的宣傳推廣,將宣傳推廣的縱深沿高鐵沿線的城市逐步推進,開辟新的宣傳市場。

3.加快智慧旅游建設。加快推進智慧旅游建設工作,升級__旅游公眾微信號的功能,強化微信平臺的宣傳效果;繼續開展游客車輛來源地分析系統的建設安裝工作,力爭日趨完善我縣的游客大數據收集系統。

1.深入標準化建設不懈怠。對《關于推進非星級酒店服務質量規范的實施方案

篇9

這一切,還得從這個偏遠山區遇上“城市病”說起……

美麗鄉村遇上了“城市病”

合村鄉地處杭州桐廬縣西北山區,與淳安縣、臨安市交界,距縣城60多公里,素有“雞鳴三縣”鄉之稱。

近年來,合村鄉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農家樂,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2011年,該鄉又引資開發了大溪峽闖灘漂流,實現了從單一的小散農家樂自助游向大型娛樂項目帶動的綜合游轉變。漂流火了,合村也火了。開業第一年,合村鄉日均接待游客就超過了3000人,看著一輛輛旅游大巴、私家車排著隊穿村而過,村民們樂了,“從沒見過這么多人和車出現在合村,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這么多人來了,將給合村帶來多大的商機啊。”

可是,村民們沒“樂”多久,“憂”便來了。2012年6月,源源不斷的旅游大巴將合村至漂流景區唯一的一條道路給堵得嚴嚴實實,外面游客進不去,里面游客也出不來。

“這條合大線是我們鄉進漂流景區的唯一通道,里面還有一個高涼亭村,漂流旺季期間經常堵車,主要是因為這條道路標準低,路面窄,難以適應大型車輛和如此眾多的車輛同時通行。”鄉人大代表魯鳳琴說。這是合村歷史上第一次經歷堵車這個“城市病”,魯鳳琴意識到,這將是合村發展鄉村旅游必須面對的一個“坎”。

在2013年2月召開的合村鄉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魯鳳琴等代表第一次正式提出了《關于要求新建瑯\公路的建議》。他們認為,省市縣都在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給鄉村旅游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絕不能讓道路設施落后成了“攔路虎”。

提建議、拿方案,修路初心不改

鄉人大代表周道法十分贊同魯鳳琴的建議,他在山區鄉鎮工作了三十年,知道道路對山區鄉鎮發展的重要性,“他們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其實早在幾年前我就有了修建瑯\路的想法,只是當時沒有那么迫切,現在發展旅游和方便群眾生產生活都有需要,是時候推動修建瑯\路了。”

魯鳳琴建議修建的瑯\路總長約2.5公里,除了現有的1公里左右,剩余的1.5公里都是山體和懸崖,工程施工技術和安全標準要求較高。“既然要修路,總得先把方案拿出來,造價多少,如何施工等等。”在周道法的提議下,之后的3個多月時間里,周道法、魯鳳琴等代表帶領著技術人員徒步測量,一些路段涉及山體爆破的,他們就親自上山察看地形。其間,他們曾在荊棘叢中滑倒,曾被鉤破衣服、劃破手腳,但他們都沒怨言。經過反復勘察,一份詳細的瑯\路修建方案出爐了,總造價1200多萬元,需新建三座橋梁,山體爆破上千立方……“這對于以農業為主,年財政收入不到500萬的山區鄉來說是一個大工程、大投資,恐怕鄉里難以憑一己之力完全承擔。”代表們心理格外清楚。

2013年7月,繁忙的漂流季如約而至。一天中午,一位游客在漂流過程中不慎撞傷頭部陷入昏迷,當救護車到達合村時卻被堵在了合大線上,進退不得。后來好不容易進入景區接到了病人,救護車卻再次被堵在了出來的路上。“整整耽誤了1個多小時的救治時間,好在后來那位病人經搶救脫離危險,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在一次代表小組視察活動上,魯鳳琴、嚴財華等縣鄉人大代表直言,“合大線堵車問題不僅影響了景區旅游發展,也給突發事件處理帶來了難度,難道非要等出了人命關天的大事,才能痛下決心?”

當年8月,桐廬縣委書記毛溪浩來到合村蹲點調研。座談會上,嚴財華、丁士文、魯鳳琴等縣鄉人大代表再次建言:“當前合村的旅游發展勢頭很好,但交通成了最大的瓶頸,嚴重制約鄉村旅游的深入發展,希望縣委、縣政府能夠支持合村旅游發展,在瑯\路建設上給予支持。”毛溪浩聽完匯報后,又仔細翻閱了瑯\路修建方案,當場表態:縣委縣政府將盡最大努力幫助合村早日實現“大路夢”。 聽了這番話,在場的代表們很是激動。

沒過多久,瑯\路修建項目建議書就提交到了縣發改部門,正當大家滿懷信心等待批復時,卻遲遲沒有見到下文。代表們的心又懸了起來。

打通致富道路,書寫代表擔當

2014年2月,在合村鄉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魯鳳琴再一次提出了要求修建瑯\路的建議。同時,嚴財華、丁士文和胡建富等縣人大代表也在縣人代會上提出了要求支持合村鄉修建瑯\路的建議,共同推動項目落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瑯\路修建項目終于被列入2014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并報縣政府列入重點項目清單,縣發改局也批復了瑯\路修建實施方案。拿著批文,代表們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有了批文,就意味著修建瑯\路可以正式付諸行動了。”

“批文是拿到了,但我們修路的資金還沒有解決,光靠鄉里這點財力還是不夠的。”想到這,代表們的心又有些不安了。為此,嚴財華、丁士文和魯鳳琴等縣鄉人大代表多次與鄉黨委、人大、政府溝通建議,鄉黨委書記、鄉長也多次前往上級部門爭取支持,促使縣交運局將瑯\路修建工程列入“聯網公路”計劃,推動縣旅委將其作為市級通景公路打造……

考慮到工程中有山體爆破等特殊作業,在縣政府建議下,合村鄉最終將修建瑯\路工程分為兩期推進,2014年先將瑯\路全線打通,緩解景區通行壓力,2015年再實施路面柏油澆筑,既保證工程質量,又緩解資金壓力。“不管怎么說,這工程總算是動起來了,這些年來的盼頭就要實現了。”代表們無不歡欣鼓舞。

篇10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省委九屆十二次全委會精神,積極倡導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新休閑理念,大力培育休閑旅游、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消費熱點,推動轉方式調結構,滿足人民群眾對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加快建設魅力幸福、生態宜居的新。

二、活動安排

(一)活動時間:8月13日—10月31日。

(二)活動主題:健康休閑、幸福人生。

三、活動組織

活動由縣政府主辦,縣委宣傳部、旅游局、發改局、教育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水務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局、衛生局、文廣新局、體育局、林業局、民宗局、工會、婦聯、團縣委、殘聯、老齡辦、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承辦。

四、活動設置

(一)休閑系列活動

1.鄉村休閑系列。利用我縣豐富的資源基礎,推出一批以采摘、垂釣、養生、運動為主題的鄉村休閑休憩區;利用鄉村豐富的水庫、河流、湖泊等自然資源,推出一批以“親水”為主要特色的鄉村休閑場所;依托我縣高科技農業、現代農業示范項目,推出一批現代農業休閑基地;根據林業資源優勢,推出“綠道”漫游鄉村線路。(縣農業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海洋與漁業局、體育局、林業局、旅游局負責)

2.健身養生休閑系列。舉辦家庭運動會、社區運動會、趣味運動會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性體育活動;舉辦拔河、象棋、圍棋、健美操、健身操、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橋牌、撲克牌、游泳、戲水等系列休閑體育活動;推出一批美容、美食等養生休閑產品。(縣體育局、衛生局、旅游局負責)

3.旅游休閑系列。整合現有度假資源和旅游產品,推出一批海、河、島、鄉村、貝瓷等不同類別的度假旅游產品;積極開發鄉村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工業旅游產品,繼續推進“68元暢游”一日游活動。(縣旅游局、農業局、水務局、海洋與漁業局、林業局、商務局負責)

4.文化休閑系列。依托現有的文化休閑設施,舉辦讀書節、文化節、藝術節、書畫展、攝影展、科技展,以及曲藝、雜技、民俗、時裝表演等活動;利用文化遺存、文物古跡等,舉辦文物展,開展文物鑒賞、民間尋寶等活動;突出民俗文化特色,舉辦剪紙、根雕、草編、葦簾加工等民間工藝展覽活動,推出放風箏、踢毽子、扭秧歌、跳大繩等一批適合不同群體的“經典民俗,時尚玩法”。(縣文廣新局、旅游局負責)

5.夜間休閑系列。在城區人民廣場舉辦群眾消夏晚會;KTV、酒吧以及各專業購物、餐飲、娛樂街區等,以優惠的價格和豐富的產品供給,發展夜間購物、餐飲、文化娛樂消費;在城區和鄉鎮、街道辦事處駐地開辟一批相對固定的文化娛樂演出場地、交際舞場,以及群眾自娛自樂文化場所。(縣文廣新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旅游局、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6.節事休閑系列。積極豐富國慶節、中秋節兩大節點的群眾休閑、旅游活動。整合活動期間全省各地舉辦的重要節事活動,如人民廣場消夏文化活動、碣石山復名十周年活動、車王鎮廣場消夏活動、鎮冬棗采摘活動、全縣賽棗活動等,納入“休閑匯”體系。(縣文廣新局、旅游局、相關鄉鎮政府負責)

7.藍色休閑系列。結合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開發海濱漫步、趕海拾貝、海上垂釣、海島觀光項目。(縣海洋與漁業局、旅游局負責)

8.休閑系列。結合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整合利用文化及相關生態、自然資源,培育主題文化游項目,推出島生態游、文化體驗游。(縣農業局、水務局、林業局、體育局、旅游局、島神力集團負責)

9.修學休閑系列。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農事活動,推出一批農時、農事、農業勞動知識修學產品;依托豐富的山河湖海等自然景觀,推出一批地理、地質知識修學產品;依托多樣性的文化資源,推出一批歷史文化、儒學文化、金石文化、書法修學產品;依托眾多歷史文化名人、現代英模人物等,推出一批以愛崗敬業、尊老愛幼、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為主題的社會道德修學產品。(縣教育局、團縣委、民宗局、老齡辦、文廣新局、農業局、旅游局負責)

(二)“休閑主題周”、“休閑購物打折季”活動。按照突出特色、全民休閑的原則,集中舉辦“人民廣場消夏文化活動”(9月12日—9月18日)、鎮冬棗采摘活動(10月1日—10月7日)兩個“休閑主題周”活動。開展“購物打折季”活動,全縣各主要商場、超市、各類農貿市場等開展休閑購物大優惠、大讓利活動。

(三)組織評選。“國民休閑匯”設立最佳“休閑匯”活動組織獎;開展休閑家庭、休閑社區鄉鎮(街道)評選活動;在承辦部門開展最佳專題休閑活動評選;對獲獎單位和個人給予適當獎勵。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領導,確保實效。縣政府成立縣“國民休閑匯”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組織領導。縣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能,制定開展“國民休閑匯”活動的具體措施。各鄉鎮(街道)、單位要參照本方案,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出臺工作方案,抓好工作落實。為確保工作落實,縣政府建立工作督查制度,定期對各承辦單位開展活動情況進行督察,并通報情況,督查結果納入對各級各部門發展服務業的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