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技藝傳承范文
時間:2023-12-18 17:59: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技藝傳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星眼管窺
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采用經典傳統小磨水代法工藝生產的崔字牌小磨香油被評為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綠色食品、山東省名牌、山東省著名商標等榮譽。
瑞福公司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崔瑞福是這樣歸納的――得益于企業自身的管理和創新,得益于企業提出的“以文化塑靈魂,以人才做支撐,以品牌謀發展”的管理理念,近日記者走訪了瑞福公司,請董事長崔瑞福為讀者解讀他們的企業文化故事。
以文化塑靈魂,打造百年瑞福
《現代企業文化》:瑞福公司的小磨工藝傳承了“精典”,創新了工藝。請您從企業文化的角度談談公司是如何續寫“精典”的傳奇的?
崔瑞福:瑞福公司秉承并發揚了六百多年的精典小磨工藝,積極吸取適合公司發展的先進的管理經驗、管理方法,從2003年年初開始,公司導入先進的ccs企業文化系統,從精神、行為、視覺、品牌等方面進行整合,全方位提升公司形象,全力打造“精典企業、百年瑞福”。瑞福公司在日常管理中堅決執行“日事日畢,日檢日高”的原則,每天早上的日會制度已經成為瑞福公司管理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公司的效率和工作積極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公司的管理也日臻完善。
在由小型企業向大中型企業發展的道路上,瑞福公司找到了企業發展的突破口,那就是瑞福靈魂――適合企業發展并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瑞福文化最具特色的亮點,即完成了企業家文化到企業文化再到消費者文化的轉變。
瑞福公司認為,企業文化一定要針對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現實的、隱含的、潛在的需求,只有消費者認可我們的文化,接受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文化才是成功的企業文化。如此獨特的見解,讓公司全體員工,從一線生產員工到營銷人員,完全樹立起了大市場的概念、為消費者服務的概念,把企業文化變成了消費者文化,完成了從企業家文化到企業文化再到社會文化的升華。
以人才作支撐,提升戰斗力
《現代企業文化》:人才是企業發展的軟實力,培養和儲備人才是企業主要攻克的命題。請您介紹一下瑞福公司在人才戰略方面的經驗和成果。
崔瑞福:在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的今天,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個企業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人才隊伍作支撐,就會被市場所淘汰。瑞福公司深刻認識到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中,制定了―套完整的吸引人才,鼓勵人才的考核機制。
公司注重人才的培養,給現有人才的成長鋪路搭橋。公司充分考慮到現有人才的專業、特長、興趣和發展潛力,著眼長遠發展,增強整體意識,形成人才梯次,有。計劃地安排現有人才在職攻讀、定向培養、出國培訓,通過對現有人才給課題、下任務、壓擔子,讓他們在實踐中長見識、增才干,整個公司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氛圍。
為提高企業員工素質,公司與高校聯合,聘請有先進經驗的專家定期來公司講課、指導生產,和公司的科研^員共同解決實際生產中的難題。瑞福公司的企業文化中說到:最好的待遇不僅僅是金錢,還有知識的積累和才能的開發。根據研發和生產需要以及企業發展需要標準化、精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公司自己培養了多名國家級營養師,生產和采購崗位上的員工全部考取了質量工程師、營銷師、人力資源管理師、審計師、會計師,另外還有企業培訓師、電子商務師、計量師等專業人才的梯隊建設日臻完善,員工享受各種社會保障待遇,保證員工無后顧之憂地干工作。
以品牌謀發展。打造優質食品
《現代企業文化》:食品安全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瑞福公司是如何做到在食品生產和服務等各環節讓消費者安心和滿意的?
崔瑞福:民營企業特別是食品行業的民營企業,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消費者利益高于一切的時代,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必須重視產品品牌建設,否則,根本沒有企業的立足之地。為打造過硬的產品品牌,瑞福公司在日常的企業管理中,視產品質量為企業生命,以產品“零缺陷”為質量標準,以消費者滿意作為企業服務宗旨。
瑞福公司引進了IS0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從原材料進公司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建立了完整的操作規程和檢驗、化驗記錄,實現了原料到半成品的有據可依和可追溯性,確保產品質量。2003年,又建立了自己的綠色食品原料基地,通過了“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認證,進一步確保了產品的無污染、安全、營養、健康的特性。
公司引進世界最先進的芝麻成分測定儀、氣相色譜等高科技儀器,與幾所知名大學聯手研發了芝麻精選機、色選機、芝麻油冷凍處理設備,并采用純凈水洗瓶、全封閉灌裝、全自動貼標等最先進的設備,保證了崔字牌小磨香油無與倫比的品質。
以人本為基礎,企業員工共成長
《現代企業文化》:“一輩子只吃一碗飯,一百年只做一件事”。我們看到了瑞福公司的經營理念,那么如何讓員工心有所屬,忠于企業呢?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
崔瑞福: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員工快樂工作,快樂生活。公司從2012年5月份開始,將辦公區域由老廠區搬遷到新廠區。為了給員工創造更好的辦公、生活環境,公司重新配備了新的辦公桌椅和辦公設施,辦公環境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生活上,公司加大了對員工的投入,建起了新的員工生活樓,集就餐、住宿、娛樂于一體。公司每天中午提供免費午餐;給住宿的員工按照星級賓館的標準進行住宿的配備,宿舍內床、床墊、蚊帳、電視、網線一應俱全;專門給公司總部的干部每人配備了一個床位,讓員工隨時進行休息;還在五樓專門建起了員工活動中心:乒乓球室、閱覽室、健身房等,從根本上保證了員工的工作與生活。
公司還從理念上給員工貫徹安全的理念: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用電安全、生產安全、品牌安全、財物安全;員工騎乘電動車、摩托車上下班出入公司必須戴頭盔、每天日會強調生產安全等。為了保證員工持續發展,公司為每名穩定的員工人保險,免除了員工的后顧之憂。
篇2
關鍵詞 魯錦;傳統手工藝;傳承;文化創意
錦繡中華,衣被天下。具有獨特魅力的魯西南民間手工棉織物一魯錦及其織造技藝即為其中之一,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魯錦是曾廣泛流傳于魯西南地區的一種傳統民間織物,它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它以棉花為原料。經過大小許多道工序,用大紅、桃紅、湖藍、靛青、綠、黑、紫、黃、棕、白等色彩交相輝映,變幻出五彩繽紛的圖案[1]。于樸素中蘊育著精微,簡潔中展現著博大,表現了高超的藝術價值。
一、魯錦的文化源流及形成原因
早在新石器時代,齊魯先民們就已經利用紡輪進行紡織,《史記》、唐詩、清《曹州府志》等典籍都有記載和描述,今天,在魯西南地區依然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民間“土布”――魯錦,魯錦已一改“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的狀況,成為人們農閑時經濟來源的輔助手段,更重要的它是人們情感和理想和載體,承載著齊魯大地的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魯西南,具有深厚的積淀,獨有的地域特點和文化氛圍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俗和傳唱民間的紡織,這些風俗文化,承載著魯西南的歷史,同時影響著魯錦的織造和演變。
魯錦不僅是一種手工藝制品,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源于民間,服務于民間的“土布”,樸素無言的展現著齊魯大地人民的淳樸、善良、勤勞、智慧、爽直和對美的追求。魯錦的織造技藝、技能、民間歌謠作為無形文化遺產,成為研究黃河文化、運河文化,乃至齊魯文化的“活化石”,魯錦藝術及織造技藝具有獨特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二、魯錦傳統技藝現狀分析與傳承
魯錦因其悠久的歷史淵源和綿延不斷的精神傳播,而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魯錦紋樣不是具體的事物形象,這些符號化的圖案是魯西南人們根據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悟,按照自己的審美標準,老百姓對日常生活的所感所悟,結合魯錦織造工藝,創造出這些符號化的紋樣,是從內容到形式經過一個漫長的積淀過程[2]。人們之所以不厭其煩的運用一種紋樣,不僅僅它具有審美的造型,更在于蘊藏在圖形里的極深層的含義、寓意,或蘊藏著情節瞌折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
不同的審美文化對產生紋樣的審美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文字起源于圖畫,經過記事圖畫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階段,形成了象形文字,從這個規律中可以看出,東方人傳遞信息是采用形象、寓意的方式,這種形象思維的傳統方式也就決定了東方人藝術創造的形式。具有深厚東方文化底蘊的魯西南自然秉承這一傳統來進行魯錦圖案的造型和色彩搭配,創造出了瑰麗神奇的魯錦藝術世界。
三、魯錦產品的現代工藝優化研究
多樣化、個性化消費時代的到來為魯錦產品帶來了潛在需求,批量化生產和銷售是商家的傳統模式,可以降低成本,獲得利潤,這是機器化大生產的優勢。由于現代魯錦織造工藝中染線的工藝被機器生產所代替,因此現在魯錦的染色多采用化學染料,專門由染色公司進行染色,大大提高了色牢度,基本解決了魯錦褪色嚴重的問題。而且魯錦在色彩運用方面,與當前流行色相結合,在保持其傳統風格的基礎上,運用當前的流行色彩,使之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
首先,將魯錦與現代服飾設計相結合,在改進魯錦的耐用性的同時,增加魯錦的適用性,在此基礎上,魯錦應該進一步拓寬發展之路,比如:如裝具用紡織品領域的開發,可以生產座套、座墊、頸枕和車內各種飾品等等。結合現代市場,在原有基礎上,提取魯錦圖案中的色彩元素、工藝元素、造型元素、材質元素以及傳統民俗寓意元素通過直接、間接、再創造三種方法把魯錦創新的應用現代設計中,使魯錦以全新的概念豐富其文化內涵并創造新的時尚元素[3]。
其次,現代魯錦產品的開發,在織造中不斷加入一些新的材質,經過工藝的改良和面料色彩的改進,品種分類越來越細化,其產品色彩穩重,并有輕薄與厚重之分,適用于各種室內裝飾及生活用品,同時魯錦的色彩具有濃郁的民間意味,適合于旅游、婚慶的運用;魯錦為純棉織物,吻合了人們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心理趨向;魯錦使用無公害純棉織造,符合人們追求綠色環保的健康意識;魯錦所具有的文化內涵能夠恰到好處的體現出消費者獨特的個性、品位和興趣;傳統的魯錦圖案運用到現代設計中,成為一種新的流行元素,賦予了流行產品的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再次,魯錦作為一種文化商品也毫無例外的引起了海內外消費者的興趣。當今社會,文化產業日益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開拓出文化產業新空間,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與現代技術、現代設計相結合開發生產出適應現代人生活情趣和審美需要新產品;魯錦產品色彩穩重,將其進行輕薄與厚重之分,適用于各種室內裝飾及生活用品,同時可以在實用的基礎上增添趣味,使之更好為現代生活服務,引入現代化的企業運作和管理模式,實現魯錦創意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四、魯錦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
魯錦這種具有地域色彩的民間手工藝,隨著個性化的來臨,國家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創意文化產業的重視,魯錦迎來了發展的春風,魯錦的研發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可能。魯錦的民俗文化產業開發是對于魯錦挖掘、整理、傳承和發展的最有效途徑,立足魯錦文化資源,以創意推動產業轉化,中國文化產業、文化產品在國際市場備受關注,魯錦作為綠色的文化商品毫無例外的吸引了到海內外消費者,抓住機遇,定然迎來魯錦發展的又一黃金時期。
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和時代的發展變化相輔相成的,伴隨著嶄新的生產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工業文明的崛起,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觀念等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也逐步成型,在中國元素、中國文化熱潮下,為魯錦注入全新的設計元素,要依托創新的魯錦產品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宣傳推廣,使魯錦以全新的概念豐富其文化內涵并創造新的時尚元素;實現企業創意文化產業推廣。歷史文化的素材是久遠的,魯錦作為一種文化產業,企業建立合作團隊,向適度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魯錦產業抗風險能力,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才會發展的更好。尤其是近年來國際上掀起的中國元素、中國民間文化熱潮,從魯錦的中國傳統文化這一問題入手,抓住機遇,挖掘魯錦的巨大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司繼琳.魯西南織錦藝術―民間工藝美術成功挖掘保護個案研究[J].齊魯藝苑,2009(03).
篇3
1.西吉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
西吉回族木雕藝術的形成是由獨特的歷史環境和地域文化等因素決定的,木雕藝術主要的表現形式是裝飾圖案,它依附于建筑主體的形制而存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造就了風格各異的木雕藝術。獨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深厚的文化藝術積淀,寬松的社會環境,較好的社會經濟等因素造就了地域特征濃厚的傳統民居,這些民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上的木雕裝飾圖案也就應用而生,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產生的裝飾圖案,它體現著當地濃郁的文化特質和深厚的人文內涵。西吉縣地處寧夏南部山區、黃土高原中心地帶,屬于溫帶半干旱氣候,地勢較高,平均海拔2100多米,與同緯度地區相比較,光照資源較為豐富,日照時間較長,年平均氣溫不到6℃,無霜期時間較短,年均降水量超過不600mm。但縣城北部的火石寨鄉地區,林木茂密,草原植被保護較好,流水清澈,山巒迭障,奇峰高聳,山勢險峻,景致壯觀。南北朝時期建有石窟群,佛像造型嚴謹、功力深厚,自然景觀美如畫,是夏日旅游避暑的理想勝地。位于西吉縣城東南20公里處的戰國秦長城遺跡,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西吉縣人民政府重點保護的古文物遺跡。自然景觀還有1920年海原大地震時形成的堰塞湖黨家岔震湖等。另外,西吉縣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有中國工農會師的將臺堡紀念碑、單家集紀念碑,還有被譽為華夏古錢幣收藏第一縣的西吉錢幣館和好水之戰遺址、石城之戰遺址等。西吉氣候四季分布不均,春寒干旱,夏短溫和,秋涼多雨,冬冷少雪,無霜期較短,自然環境極為苛刻。西吉建筑為了隔寒、保暖、擋風的需要,一般門窗用料較為結實厚重,這為木雕的創造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民居木雕主要在于滿足老百姓生活的需要。西吉民居形式大致有兩種,山區以窯洞為主,城區以磚木結構的四合院為主,西吉建筑依托當地有利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西吉回族建筑豐富的人文內涵和顯著的地域特色。
2.西吉民俗和文化底蘊
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西吉地域文化的多樣性與復雜性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農耕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結果。千百年來,西吉回族人民就生活在這塊熱土上,他們與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友好相處,互幫互助,親如兄弟。回族的民俗文化,因其民族的形成特點,既有對阿拉伯風俗的繼承,也有對其他民族文化的汲取,在民俗的形成和發展上恪守與保留了民族個性的原則性以及入鄉隨俗的靈活性,彰顯出了回族的民俗特色。民俗即民間風俗,是一方水土的民眾所創造、享用并傳承的文化,它形成于過去,伴隨著歷史的發展,它的根脈一直影響著當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并繼續向前發展。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信仰是一種很樸實的價值觀,是人們進行生產、生活重要的精神依托。從圖騰崇拜到自然崇拜,再到發展成熟的佛、道、儒和宗族價值觀,古人在創造了物質文明的同時也鑄就了極為豐富的民俗文化,這些信仰崇拜在西吉木雕中都有所體現。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民俗的地域性尤為突顯,西吉自然地理條件較差,環境相對閉塞,山多,溝壑縱橫,交通十分不便,從而影響了村落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造就了西吉獨特的地域風俗習慣。在這種特定環境下成長、生活的人們,這種獨特的民俗習慣深深地耕植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之中,固有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當地人們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這黃土地上的民俗有著屬于自己的特色文化。西吉傳統民俗文化內涵豐富,沉淀深厚,在民間藝術文化中表現較為突出,西吉民居建筑更是精神和物質方面對民俗文化的綜合反映。西吉流傳的民間故事在民居的傳統建筑裝飾中豐富了木雕裝飾的題材和內容,這些木雕圖案很好的體現了西吉傳統民俗文化,是西吉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西吉回族木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1.西吉回族木雕的藝術價值
第一,西吉回族木雕的藝術欣賞價值。西吉回族木雕的藝術欣賞價值集中體現了西吉老百姓的審美觀、生活觀及文化觀。在木雕裝飾內容上,更是把技藝與寓意結合的非常緊密,這些裝飾時刻都在散發著木雕的藝術魅力。從西吉回族木雕的藝術中,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根源,在欣賞今天的西吉回族木雕藝術品時,除了感受到木雕藝術品工藝的精美外,我們還領悟到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滄桑感、責任感及使命感。隨著人們社會生活水平及個人文化修養的提高,在旅游產業的推動下,西吉回族木雕藝術將會被更多的人關注、欣賞和借鑒,也會被更多的人所傳承。第二,西吉回族木雕藝術的民俗價值。西吉回族木雕藝術中的裝飾圖案蘊含著很深的文化內涵,裝飾圖案的藝術思想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情感歷經千年所沉淀的結果。西吉回族木雕的裝飾圖案,在不同民居裝飾中都時刻反映著當地的經濟文化和生產力水平。通過對木雕裝飾圖案的了解,題材的表達,可以清楚的看到當時人們的、生活品味、文化觀念及審美情趣。西吉回族木雕的裝飾圖案讓我們較全面的了解到不同時代的西吉,是我們研究西吉各個時期民俗文化的寶貴資料。第三,西吉回族木雕藝術的收藏價值。文物的價值主要在于它攜帶著從它誕生到整個存在過程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是歷史的見證。西吉回族木雕藝術裝飾圖案真實的反映了西吉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及民居的建筑風格,這些民居建筑體現著西吉老百姓的精神面貌。自從收藏熱市場興起后,人們逐漸把目光轉移在琳瑯滿目的木雕裝飾上,民居木雕裝飾圖案因其涉及到民俗文化,雕刻技法與儒、釋、道文化的結合,造型上細膩或粗狂,處處散發著奇異的藝術魅力,其收藏價值也就不言而喻。
2.西吉回族木雕藝術的保護
第一,西吉回族木雕藝術作為當地最具特色的民間文化之一,正在遭遇著消亡的危機。盡管當地政府采取了一定的保護措施,對木雕藝術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但由于民間文化保護是一個較為系統的、復雜的工程,需要較為全面的、切實可行方法,不是簡單采取一些措施就能達到保護的目的。在保護這方面,政府除了資金投入、命名傳承人等形式外,還要利用各種媒體途徑進行宣傳,建立博物館,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保護。同時,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民間藝人也在考慮民間文化藝術的保護問題,他們在民間文化藝術的發展與傳承中也起到擔當保護著的角色,這些對保護西吉回族木雕藝術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沒有認識到民間文化藝術保護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因此,要保護好西吉回族木雕藝術,必須通過現代先進技術,對木雕藝術進行全面深入細致地調查,把調查結果用數字、書籍等形式存儲加以保護,針對不同情況采取分類逐層的保護。在保護中,要時刻明確民間文化藝術的主體,加強木雕藝術傳承人在民間文化藝術中的核心位置,把木雕藝術傳承人作為主要的保護對象進行保護。時代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民間文化藝術也在發生著變化。要使西吉回族木雕藝術能繼續傳承并發揚下去,就要對木雕藝術采取保護性利用措施,把商業市場開發與保護結合起來,讓木雕藝術有生存實用的價值。如果一種文化藝術在社會上沒有了實用價值,就會很快消失、被淘汰。因此,最重要的是開發木雕藝術的商業價值,在開發中加強保護,在保護中注重木雕藝術的持續發展與生存問題。第二,從現存資料來看,木雕藝術的保護工作還主要是進行資料整理、遺產認定、試點工作階段,各項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要實現保護工作方案中的目標,就要做到保護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全面化和法制化,目前距這個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第三,從保護木雕藝術的相關法律規范來看,目前的主要工作還在圍繞著如何申報相關遺產方面,相關法律法規主要還是宏觀性的、指示性的法律法規,法律法規還有待于進一步細化,如何制定更為詳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項法律法規,是今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3.對西吉回族木雕藝術傳承的幾點思考
篇4
【關鍵詞】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木三甌;高職院校;深入傳承;建議
The Research of Deep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Yi Mu San Ou_”as Examples
WANG Chun-hong
(Research Center of The Wenzhou Cultural Industry, 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China)
【Abstract】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cause which lay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 hands-on ability.“Yi Mu San Ou” is 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a typical feature of Wenzhou regional cultur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as obtained certain inheritance through the effort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writ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ajor、the innovation of craft、the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tc., But the deficiencies are also obvious, including less amount of class teaching、small class capacity、the limited scope of combination with original major Etc.. For this, on the basis of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new phase of deep inheritance,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Yi Mu San Ou” and which represents the typ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i Mu San O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ep Inheritance; Suggestion
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分為五個領域:①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②表演藝術;③社會風俗、禮儀、節慶;④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⑤傳統手工藝技能。①
在上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五個領域中,傳統手工藝技能類(以下簡稱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適合在高職院校進行傳承。因為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關鍵在于對傳統手工藝技能的掌握,而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高職院校的教育定位和特點恰好能夠滿足這個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作為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知識性和技能性并重的特點使其非常適合學習、傳承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文中的“一木三甌”即指世界級急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木活字印刷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甌繡、甌塑,溫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甌窯。“一木三甌”作為溫州獨具“甌文化”特色的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傳承、保護成績。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工貿學院)作為一所地處溫州的省屬公辦高職院校,在“一木三甌”的傳承中發揮了自己獨特的作用。工貿學院先后于2005年引入了甌繡、甌塑,2014年引入了木活字印刷術和甌窯,在校內進行傳承。經過1-10年,時間不等的嘗試和努力,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傳承、保護效果,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好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別是伴隨著我們國家對文化建設的日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已經發展到從全國性普查、摸底,全社會盲目跟風、簡單傳承的初步階段向深入化傳承新階段過渡的轉折時期。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和時代需求下,工貿學院如何繼續深入地做好“一木三甌”的傳承工作,如何更好地發揮高職院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的作用,確實有必要進行認真思考。
1 工貿學院傳承“一木三甌”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問題
本文主要從課堂教學、非遺教材編寫、與工貿學院原有專業結合、技能傳承創新、非遺理論研究等方面,逐一分析“一木三甌”在工貿學院傳承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1.1 課堂教學方面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的關鍵,是依靠傳承人進行活態傳承。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有效傳承的關鍵亦是要培養出掌握非遺技能的傳承人才,所以工貿學院“一木三甌”的課堂教學開展情況,是關系到校園傳承效果的基礎。
工貿學院“一木三甌”的開課形式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全院同學的公共選修課。開課目的在于對“一木三甌”非遺技能的普及性教育,使同學們初步接觸、了解這幾項非遺技能。其中甌繡、甌塑引入工貿學院早,開課條件比較成熟,每學期各開設3個班,每班20人。引入晚的甌窯和木活字印刷術目前各開設1個班,每班10人。截至2015年,全院歷屆已經選修過“一木三甌”公選課課程同學的總人數超過1000人,在校內一定程度上普及、傳承了“一木三甌”非遺技能。另一類是從公選課同學中選出學習興趣高、資質好、可以進一步深入培養的苗子,組成學苗班,開課目的是培養傳承人才。通過幾年的努力,已經培養了重點學苗100多人,這些同學基本掌握“一木三甌”的整套制作技能,能夠獨立制作作品,達到了非遺傳承人的基本技能考核要求。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工貿學院雖然在“一木三甌”的非遺技能傳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不足也較為明顯。一是,選課難。隨著“一木三甌”在校內傳承時間的推移,已經逐漸在校園內培養起了非遺傳承的氛圍和觀念,同學們有了學習的熱情。但目前“一木三甌”每學期的開班量和班容量,相對于全學院同學的總人數和選課熱情來說,處于無力應對的局面,甚至在選課時出現了想選而選不上的“搶選”情況。如果不能讓同學們選到自己喜歡的非遺課程,必然會影響到大家學習的熱情,不利于工貿學院今后“一木三甌”的傳承,也與國家繼續深入傳承非遺的時代精神相違背。二是,課程開課的成本投入與教學效益產出不成正比。非遺課程開課需要一定面積的固定場所,需要用到專業的工具、原料,需要聘請傳承人進行技能指導等,所以開課成本高。但現在每個學期1-3個班的開班量和每個班10-20人的班容量,無疑在教學成本的投入與教學效益的取得之間存在不成正比的情形,這必然會影響到進一步的深入化傳承。
1.2 非遺教材編寫方面
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經在社會上廣泛存在,依靠這些技能生產出來的產品和當時社會大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當時會有很多人學習這些技能,并以之作為自己安身立世、養家糊口的本領,自然那時也不存在傳承人危機問題。但伴隨著歷史發展的步伐,依靠這些技能生產出來的產品已經脫離了人們現代生產、生活的需求,不能再依靠這些技能安身立命,所以原來掌握這些技能的人或者年高離世,或者迫于生計轉行,以致出現了掌握技能的傳承人數量越來越少,甚至一些項目出現了人亡藝絕的情況。如果今天再僅僅依靠過去那種口手相傳的方式已經不能保證這些非遺技能的有效傳承,所以必須以文字、影像資料等形式將非遺技能的制作要點和過程記錄下來,作為非遺技能傳承的輔助方式。
工貿學院在“一木三甌”的傳承過程中,已經意識到整理非遺技能制作過程、要點,并將之編寫為教材的重要性。其中甌塑、甌繡引入學院早,校內傳承條件成熟,已經著手編寫了相關的教材,并在工貿學院校內試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以書面的形式保留了甌繡、甌塑技藝的制作流程和要點,而且也較好地輔助了非遺課程的教學活動。但因為教材編寫的理論水平,技能制作要點梳理的客觀性、科學性、準確性,教材的適用性等問題,還沒有達到對外公開出版的程度。
1.3 與工貿學院原有專業結合方面
要想實現“一木三甌”在工貿學院的有效傳承,除了開設直接傳承非遺技能的相關課程外,與學院原有專業進行結合,是非常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方式。工貿學院在“一木三甌”的傳承過程中,已經注意與學院原有專業的結合,比如甌塑與輕工系藝術設計專業的眼鏡設計的結合。為此該專業專門開設了36學時的《甌塑藝術技法》作為專業必修課程,目的是使同學們能夠系統了解、學習甌塑的傳統制作技能,了解甌塑蘊含的非遺文化特征,然后運用到自己的眼鏡設計中去。因為該專業的學生本就具有工藝美術功底,設計創作能力強,現在通過甌塑技能的學習,將專業的藝術創作理念與甌塑蘊含的溫州地域文化特色結合起來,設計出的眼鏡產品不僅外觀時尚,而且富有地域文化氣息,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工貿學院“一木三甌”在與學院原有專業結合方面,藝術設計專業雖然已經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但與甌繡、甌塑引入學院近10年的時間相比,結合廣度和力度遠遠不夠,還只是處于初步嘗試階段,沒有達到真正批量投入規模化生產、應用的程度,對于甌塑非遺的傳承作用十分有限。而且除了與藝術設計專業的結合外,與其他專業的結合還沒有。
1.4 非遺技能創新方面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先祖留給我們子孫后代的寶貴文化財富,在自身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并非一成不變,而是伴隨著歷史發展進程的演變也在不斷的變化著。所以與時俱進進行創新,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發展過程中的原有特點。今天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已經陷入需要人為刻意保護、傳承的境地,但保護、傳承與發展、創新并不矛盾。
工貿學院在“一木三甌”的傳承過程中,也在不斷嘗試著進行創新。比如甌窯在制作中,結合溫州本地水土特性,自己嘗試進行陶土配置、釉料調制等;甌繡在針法上采用透視繡的繡法;甌塑改變了過去只能以大幅壁畫呈現的形式,現在改為創作在自己設計的小型瓷盤上;木活字印刷術除了印刷傳統的古書、宗譜外,創意出木活字掛件、書簽、明信片、桌牌等產品。這些創新包括了使用的材料、創作的技藝、呈現的形式等多個方面,可以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這些創新的不足,是僅停留在學院內課堂創新層面,直接進行生產性鏈接的比較少,未能產生比較實際的生產效益,在生產性傳承方面發揮的作用有限。
1.5 非遺文化內涵講授方面
高校作為教書育人的陣地,一方面要向同學們傳授知識、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對于文化的傳承。工貿學院在“一木三甌”非遺傳承方面,除了要向同學們傳承非遺制作技能外,也要注重對這些非遺技能蘊含的文化內涵的講授。只有兼顧這兩者,才是做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意義上的傳承。學院在過去的傳承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技能的傳授,出現了很多同學雖然知道“一木三甌”,也學習了相關的非遺制作技能,但并不知道“一木三甌”自身的發展傳承歷史、其與溫州地域文化的關系、今天在校內傳承的價值、對于溫州地域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等,這與今天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精神實質是相違背的,因為只有做到文化的傳承才是一個民族精神永續的根本所在。
1.6 非遺理論研究方面
黨的十以來,國家將文化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軟實力對于地方政府、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逐漸受到重視。溫州僻居浙南一隅,自漢朝以來就逐步孕育了地方文化色彩濃厚的“甌文化”。要想發揮“甌文化”對于溫州地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充分利用好“一木三甌”等非遺資源,無疑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但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是需要先進理論的指導。工貿學院在長期非遺傳承實踐的基礎上,已進行了相關理論研究,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導了本校的非遺傳承工作。但因為工貿學院屬于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尤其是重點大學的科研實力和水平相比,差距還是存在的,這是必須要正面對待的問題,所以工貿學院的非遺理論研究需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大。
1.7 社會宣傳和普及方面
工貿學院作為一所地處溫州的高職院校,非常注重服務地方社會,在“一木三甌”的非遺傳承方面亦是如此。從2005年至今,學院通過在校內開設暑期青少年、老年體驗班等方式,向社會開班授學、宣傳普及“一木三甌”非遺技能和文化。還通過派老師去溫州市的一些學校上課的方式,將“一木三甌”帶出校園,帶入溫州市的中小學。截至2014年,學院進行過“一木三甌”非遺技能和文化宣傳、傳承的學校達到20多所,受教學生達到8000多人,得到了受教學校師生的認可和好評,也從另外一個角度推動了“一木三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隨著工貿學院在社會上宣傳、普及“一木三甌”工作的持續開展,在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方面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學校、單位會慕名而來,要求去傳授非遺技能。但因為工貿學院能夠掌握“一木三甌”非遺技能的師資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現在對外傳承服務的任務變得越來越重,逐漸陷入無力應對的局面。
2 關于工貿學院深入傳承“一木三甌”的建議
2.1 豐富校內傳承方式,讓更多同學有機會了解“一木三甌”
工貿學院要想解決上文中分析的目前在課堂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要想擴大“一木三甌”的校內傳承范圍,想讓更多同學選到自己喜歡的非遺課程,除了根據學院可以提供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木三甌”的開班量,及每個教學班的班容量外,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讓同學們接觸、了解“一木三甌”。
在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過程中,要想掌握某一項非遺技藝的整套技能,必然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但如果只是要初步的、淺顯的了解,則不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所以可以通過開設非遺短期體驗班的方式解決同學們選課難的問題。比如開班類型中,可以增加以月為單位的班次。一個月四個教學周,每周上一次課兩個學時,一個月共計8個學時,作為接受、領悟能力較強的大學生,是能夠做到對“一木三甌”非遺技能和文化內涵有一個初步了解和認識的。這樣不但老師可以發現一些真正喜歡、而且有天賦適合繼續學習的學生,同學們也可以通過一個月的學習,發現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些非遺技能,是否想繼續學下去。對于那些確實喜歡、也有資質繼續學的同學,以后可以選修一學期的公選課,如果公選課學完,還想繼續學的,再參加學苗班的深入化培養。這樣循序漸進的選課、開班教學形式,無論對于開課的學院一方,還是對于選課的同學們,都是比較靈活、合理、有效地傳承方式。此外,也可以通過講座、專題展覽、校園非遺專題周等活動向全院同學宣傳“一木三甌”。
2.2 增加對“一木三甌”非遺文化內涵的講解,使同學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文化是一個民族血脈的延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今天世界各國,尤其是經濟發達國家,如歐洲的法國、意大利,亞洲的日本、韓國等都非常重視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今天國內的在校大學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對于外來的西方文化、韓流文化等津津樂道、盲目追崇,卻喪失了對于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所以在向同學們傳授“一木三甌”等非遺技能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向大家講解它們代表的傳統文化內涵,從而培養同學們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熱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2.3 增加與學院原有專業的結合,擴大在校園傳承的范圍
工貿學院在“一木三甌”今后的傳承過程中,除了可以繼續與設計專業結合,直接應用到產品的外觀設計中,還可以與其他專業結合,擴大校內傳承的輻射面。比如可以與信息傳媒學院結合,在同學們進行網頁設計時加入帶有“甌文化”色彩的非遺元素;可以與材料系結合,用現代化的新型材料表現傳統的非遺技能和文化等。
2.4 注重與非遺企業合作,在訂單式培養中推動非遺傳承
學院培養人才的關鍵,在于能夠使同學們學有所成,更要學有所用,能夠用學到的知識、技能在畢業后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今天,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但因為傳承人數量不足,沒有足夠的專業從業人員,沒有辦法生產出足夠的商品。工貿學院既然已經開設了“一木三甌”的非遺技能傳承課程,就可以通過與社會上的非遺企業合作,使愿意從事非遺技能學習的同學將來可以直接到非遺企業中去工學結合,去畢業實習,將來畢業后可以留在這些非遺企業工作,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嗎?
2.5 在高校非遺研究陣營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加強對于高職院校非遺傳承的研究
隨著國家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視,在全國大學中先后成立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領導小組在2007年底到2008年初,先后公布了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師范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杭州師范大學和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六所高校為非遺研究基地。2014年溫州大學被批準為浙江省非遺研究基地,標志著溫州市高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工貿學院作為一所高職院校,科研實力和水平雖然不能與全國的重點大學、本科院校相比,但也要注重加強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論研究。只不過在全國高校非遺研究的陣營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充分挖掘自己的優勢,突出自己的特色,要側重、加深對于高職院校非遺傳承的研究。
2.6 將學生創作的作品,以適當的方式進行銷售,增強同學們學習的自信和熱情
工貿學院的學生在通過選修課和學苗班學習非遺技藝的過程中,會陸陸續續制作出一些作品。這些作品雖然從專業的標準看,會存在些許不足,但經過指導老師的修改,可以以適合的方式進行銷售。比如可以以比較低的價格賣給那些喜歡“一木三甌”非遺文化產品,但對產品的制作技藝要求又不是很高的消費者。因為那些真正出自傳承人之手的非遺產品,一般價格都比較高,而我國目前很多消費者對于非遺產品的價值,尤其是文化價值,還處于初步了解的階段,對于高價位的產品難以接受。相比之下,同學們的作品在價格方面反而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同學們看到自己制作的非遺作品可以轉換為實際的經濟效益,必然會增強繼續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2.7 鼓勵更多地同學以自己學到的非遺技藝進行創業,以創業的方式推動非遺傳承
鼓勵同學們進行創新創業是高職院校的一大特色,工貿學院對此也一直非常注重。以“一木三甌”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而且非常適合產品化,所以同學們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學到的非遺技藝進行創業。比如工貿學院曾經選修過甌塑課的楊忠敏同學,本專業為機電一體化,因為選修課結識甌塑后,逐步走上了利用甌塑進行創業的道路。他從最初成立甌塑工作室,到后來成立自己的甌塑公司,從一個普普通通的高職畢業生,到被評為溫州市的“年度經濟新銳人物”,以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條利用非遺創業的成功道路。
國務院總理2014年9月10日在夏季達沃斯開幕式致辭中說:“(要)打破一切體制機制的障礙,讓每個有創業愿望的人都擁有自主創業的空間,讓創新創造的血液在全社會自由流動,讓自主發展的精神在全體人民中蔚然成風。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②在總理大力鼓勵創業的號召下,希望有更多地選修、學習“一木三甌”非遺技藝的同學利用其進行創業,以創業的方式將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3 結語
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注重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所以非常適合在高職院校進行傳承。“一木三甌”是具有典型“甌文化”色彩的屬于溫州地域的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貿學院通過課堂教學、編寫非遺教材、進行技能創新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傳承成績,但存在的不足也較明顯,如教學開班量少,班容量小,與學院原有專業結合的范圍有限等。針對于此,結合我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向深入化傳承新階段過渡的時代背景,為工貿學院“一木三甌”今后的深入傳承提出幾點建議。希望本文的研究,尤其是最后的建議,可以為全國其他高職院校的非遺傳承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楊菁,黃友金.瑞安東源:再現木活字印刷[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2]胡春生.溫州甌窯褐彩青瓷[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1.
[3]胡春生.溫州甌繡[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2.
[4]吳小紅.甌塑[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4.
[5]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編.東甌遺韻: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上、下冊)[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6]王春紅.關于傳統手工藝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深入產業化的思考[J].江蘇商論,2015(4):21-24.
[7]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
[8]宋俊華,王開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3.
注釋:
篇5
關鍵詞:無錫;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訓教學;藝術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81
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偉大的人類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遺產是人類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生動展示,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體現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隨著時代的遷延,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現存的文化記憶,更應加以珍視。人類社會需要全面、可持續的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在21世紀的現代化進程中,留下記憶,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
1無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現狀
無錫的傳統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惠山泥人、錫繡、玉雕、竹刻等曾以其精湛的技藝而紅遍大江南北。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和多元文化的融入,以及生活和生產方式的轉變,這些傳統行業正面臨著破產的尷尬局面。傳統技藝的傳承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為何困難重重,我們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傳統的手工藝品形式陳舊,缺乏創新,產值低下,導致市場逐漸萎縮;(2)現有的非遺項目沒有形成相應的品牌效應,可持續性不強;(3)無錫還沒有針對非遺項目真正建立起相對完善的人才培養和培訓機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個體教育青黃不接,由于許多年輕人在現代物質文化面前對民族傳統文化失去興趣,掌握傳統技藝的非遺老藝人們找不到學徒,許多獨特的技藝傳承后繼無人,面臨失傳的危險;(4)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教育跟不上,范圍不廣,影響不深。相應的職業技能鑒定方案空白,行業評價標準缺失。
如何打破傳統技藝傳承與傳統工藝產業發展的瓶頸,真正在全社會形成重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和氛圍,合理利用和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價值,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引入高職院校,設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傳承的相關課程和專業,運用現代技術來發展傳統技藝,探索一條大師傳承與院校教學相融合的實訓教學模式,進行規模化的技藝傳承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2非遺傳承和實訓教學相融合的實證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尤其是遺產所在地的教育傳承,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傳承方式。隨著重視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熱潮在我國的興起,眾多高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教育方面邁出了可喜步伐。2014年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非遺傳承和創新中心被命名為“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把傳統美術、民間技藝引入高職教育,讓學校成為民族文化遺產傳承、發揚、創造的主體,成為文化遺產的研習基地,推進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與傳統文化的對接。
2.1建立彰顯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實訓課程體系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搜尋現代藝術設計的靈感和素材,同時,讓現代藝術設計傳承發揚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培養設計人才的無錫商院藝術設計學院,在進行各專業課程設置的時候,依據地方文化特色來打造專業特色,結合專業教學特點,有針對性將非遺項目融入實訓教學過程,我們在裝飾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服裝設計等多個專業都開設了非遺專項實訓課程及衍生課程。古老的工藝技能,如果透過好的設計,市場的推廣,在當代社會一定能夠創造新的市場。
2.2采取有針對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訓教學體系
學校邀請本地區不同類型的民間傳承者到學校來授課,每隔一個學期就更換一批,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實訓教學方式。如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我們著重邀請“惠山泥人”的國家級、省級非物質遺產傳承人來校進行現場示范講解;而服裝設計專業我們則邀請錫繡名家、扎染高手給學生們傳授技藝絕活。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藝術設計學院的各個專業都開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設計》,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和接受中國傳統的工藝和文化,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保證實訓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從而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3多樣化現代化的實訓教學手段
充分利用無錫當地文化優勢,通過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者、工藝大師到學校授課,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設計活動等,讓無錫非物質文化保護傳承走進校園,充分發揮學校平臺優勢,優化整合教學資源,把高校藝術設計實訓教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將吳文化精髓融入到現代藝術設計中,打造專業特色,培養社會需要的有技能、懂工藝、會創意的專業人才。
2.3.1“一課雙聘”,開啟實訓教學新模式
考慮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者大多是無錫本地人,他們在語言上和我們的學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此,學院特別指定了相應的專職教師與非遺傳承者、工藝大師們共同來負責實施實踐教學項目,為學生們的學習提供保障,從而解決了教學內容的組織與教學方法實施等一系列問題。我們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傳統工藝美術來進行輔助教學。采用PPT課件和視頻來更加直觀地展現古老的工藝美術文化。這些多媒體手段圖文并茂,將傳統工藝和文化淋漓盡致地立體呈現。
2.3.2“示范輔導”,沿襲傳統學徒制的精華
技藝的傳授不能單單靠講授,還應由老師示范操作,學生通過“看老師做”、“聽老師講”、“學老師做”這樣一個過程,全面研習老師的技藝,充分遵循工藝美術的特征。在實訓過程中,我們邀請非遺傳承人、工藝大師給學生現場示范,包括從材料的購買、草圖的繪制、色彩的調配以及動手制作的技巧和成品的展示等等,都給學生詳細地講解演示,指導學生親手創作。傳統的學徒制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也有利于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設計知識,熟悉創造的過程,提升創作的水平。
2.3.3“以賽促學”,創新實訓教學改革,提升校園文化建設
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設計競賽,結合競賽項目制定實訓內容,通過舉行主題設計活動以及實訓課程作業匯報展、畢業設計展等,把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設計創作及教學過程中,用另一種方式呈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創新實訓教學改革。透過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倡導團隊合作的精神,鍛煉實踐操作的能力,切實提高專業素養。透過匯報展覽,用最直觀的方式反映實訓教學效果,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通過學生群體把這種教學影響力傳播到全校范圍,樹立良好的學風,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開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新思路。
3結語
地大物博的中國,有著豐富的各類資源,早就發展出了精湛的傳統工藝技術,保護和利用好中國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續,為當代文化的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將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技藝引入到課堂,一方面能夠使實訓教學更加彰顯地方特色;另一方面也是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工作真正地落到實處,取得職業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成效,有助于高職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34.
[2]甘志雄.大師傳承與院校教學相融合的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C].中國職協2014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上冊),2014.
篇6
[關鍵詞]民間工藝文化;藝術設計教育;傳承與實驗
中圖分類號:J50-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6-0229-01
引言:民間工藝制作與高校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結合起來開展教學活動,是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瑰寶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學生發現美和創造美綜合素質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使學生了解民間工藝文化內涵和熟練掌握民間工藝制作技能,創造出豐富多彩、精致美觀,極具審美價值的鄉土工藝品,從而實現教育為社會發展服務的目標。
1 民間工藝文化傳承的困境
1.1 民間工藝的生存環境不宜樂觀
從民間工藝發展現狀看,我國民間工藝種類繁多。當前,由于中西方交流更為頻繁,人們很容易對西方文化產生向往,而對本民族的傳統工藝棄之如敝屣,這就使得民間工藝要想生存下去更是難上加難。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多元文化信息的快速傳播使年輕一代的生活觀念有了質的轉變,許多年輕人對民族民間工藝喪失了興趣,導致民間工藝技能衰敗。同時,上一代的老手藝人幾乎已經故去,而年輕人又不愿意去學習這種傳統工藝,這樣的情況會使得傳統工藝更加快速的走向滅亡。
1.2 民間工藝的傳承方式逐漸淘汰
由于傳統觀念的思想束縛,傳統技藝在進行傳承時會遇到諸多阻礙,比如傳男不傳女的封建思想、學習技藝之前要進行諸多考核等,這些都造成了傳統技藝傳承困難。師徒制是傳統工藝在進行傳承時用到的主要方式,但就當前來看,這種傳承方式顯然不能被大多數年輕人所接受,因此造成其在傳承過程中遭遇到困難。
2 民間工藝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與實驗研究
2.1 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開展民間鄉土工藝制作開發,是全面提高大學生能力素質的一種教學創新,通過利用周末和晚間自習時間,由指導老師組織開展一些具有典型性、實用性、實踐性、知識性、趣味性的民間鄉土工藝制作課,把身邊常見的平常之物甚至是廢棄之物變成巧奪天工的工藝作品。這樣的教學活動制作門類豐富,形式多樣,對促進學生能力發展和提高學生全面修養形成多面性的知識結構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和自身條件, 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構建新型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通過藝術設計教育的觀念創新、教學創新和管理創新,培養出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敏銳的審美能力、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和熟練掌握本專業技術能力的新一代藝術設計人才。
2.2 合理的教材編寫
所選編的民間工藝教學內容要適應青年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征,選擇與他們生活更加貼近的民間工藝素材,學生才會產生濃厚的興趣。要做到工藝制作的材料易找、技術易學、效果易出。力求開發本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將俯首皆拾的材料進行加工創造。立足于本地域很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民族民間工藝作為教學的內容,教學中有條件的可以把學校附近的老藝人請進課堂,給學生展示絕技,老師也才有學習請教的機會。選擇那些具有啟示性又給學生留有想象空間的民間工藝內容。在關注某些技巧傳授的同時,更要關注民間工藝本身所體現的民族心理、民族追求、民族價值觀念等這些內涵精神。在實際編撰中,做到因地制宜的篩選、開發、利用,就一定能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工藝教材來,在通識課程中,發揮素質教育的特殊作用。
2.3 加強指導實踐
聘請傳承人或者民間藝人到學校指導實踐,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發展時間不長,并且在最初的教育中并沒有民間工藝美術的相關課程,是近些年才開始推廣開來的。因此,學校教師隊伍對于工藝美術的教育可謂是短板。為了解決這個短板,不影響教育的質量,我們可以采取聘請傳承人或民間藝人親自授課的方式,來指導學生的實踐,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與他們共同交流,共同進步,彌補“短板效應”所帶來的教學水平不高等問題。
2.4 組織學生實地考察
學校可開設相關的實地考察課程,組織學生進行實地學習。如果僅僅通過課上老師單純地去講述,或者通過視頻播放去學習民間工藝美術的制作流程及形成的原因、歷史、文化等,很難提升學生對此學習的興趣,學生對于某種民間文化的認識也會僅僅停留在教師所教授的范圍內。通過學生實地考察,不僅可以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形成自己對于某種民間藝術全方位的理解,從而提升自身的知識高度、審美觀,在與老師、同學的交流中,形成良好的互相學習共同促進的氛圍。
3 民間工藝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藝術設計來源于生活,民間文化藝術是連接藝術和生活的橋梁。民間藝術以最樸素和最原始的方式產生,又在實踐中形成傳統的形式,貼近民眾生活并體現出獨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對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具有較大地啟發性,極大地豐富了藝術創作的視覺語言。隨著現代經濟技術的發展,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較多優秀的民間文化藝術僅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保存在博物館中,已經失去了植根于民、用之于民的鮮活生命力。文化傳承重在教育,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對民間工藝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藝術設計教育工作者,教育引導學生通過現代設計手段繼承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更多的設計靈感,而且也是傳承和發展傳統民間文化藝術的重要途徑,是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由傳統工藝向現代設計轉換,使之更加符合時代特色,標志著藝術設計教育已真正進入新時代,是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能保證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代代相傳。
結語
文化與教育密不可分,將民間工藝文化納入藝術設計教育之中,通過結合大W生創新創業項目、加強教材的編寫、加強指導實踐、組織學生實地考察等措施,拓展高校的辦學思路和人才培養模式,為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及創新教育開辟新的路徑,更好地弘揚民間文化,發揮藝術設計教育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橋梁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曉敏.高校教育傳承民間文化藝術研究――以藝術設計專業相關課程教學實踐為例[J].大舞臺,2015,(10):100-101.
[2] 張斯亮,屈子涵.構建民間工藝的教育傳承體系――基于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新發展的視角[J].中國高校科技,2015,(06):38-39.
篇7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動漫藝術設計;傳承和創新;西游記之大圣歸來
一、動漫藝術設計概述
互聯網以及計算機輔助圖形設計的發展,催生了一個新名詞:動漫藝術設計。所謂動漫藝術設計,是用圖形圖像來對動漫作品的主題思想進行表現和反映。
動漫藝術設計所反映的動漫作品的主題思想必須和一定的文化背景相聯系,需要設計者通過一定的文化來進行表現。動漫藝術設計是一種文化衍生品,成功的動漫藝術設計不僅要有精彩絢麗的圖像,更要突出對文化內涵的體現,觸動人的心靈,使其產生共鳴。
《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的熱播,讓人們對國產動漫藝術設計充滿了信心和憧憬,也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扎根于動漫藝術的中華傳統文化熱。
二、《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動漫作品概述
隨著對動漫關注的人越來越多、年齡層越來越廣,動漫藝術產業也越來越被重視。國產動漫如今也正在蓬勃發展中,近期一部《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在國內動漫產業中名聲大噪,在各大網站、微博、貼吧等有無數的相關話題。《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如何能夠獲此殊榮,究竟講述了些什么呢?
(一)劇情簡介
大鬧天宮后四百年多年,齊天大圣成了一個傳說,在山妖橫行的長安城,孤兒江流兒與行腳僧法明相依為命,小小少年常常神往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影片截取西游記故事中的一小段內容進行解構,齊天大圣被如來佛壓于五行山,童年唐僧江流兒機緣巧合放出了大圣,這位失去法力的昔日戰神,冷漠狂躁、疲憊不堪、死要面子,在江流兒、傻丫頭需要他解救時無能為力。內心深處難以割舍的俠義情懷與無奈現實撕裂著他,落寞英雄在矛盾中掙扎。當江流兒奮不顧身前去解救傻丫頭,使大圣走向了覺醒的第一步。江流兒念想中的大圣即是昔日的大圣,亦是大圣的“內我”。
(二)人物角色剖析
1、孫悟空
曾經大鬧天宮,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偶然因江流兒(小唐僧)解開鎮壓之印,逃出山洞,但是法力盡失,性格狂躁抑郁,只想回花果山過平凡日子,又因側隱之心,勉強護送江流兒回長安,一路上不得不與山妖肉搏廝殺。經典著作中的任性獼猴已不在,而影片中的悟空傳承的更多的事著作中的正義氣息。
2、江流兒(小唐僧)
江流兒是年僅7歲的小和尚,父母被山妖害死,成了孤兒。江流兒勇敢善良、天真活潑、好奇大度,崇拜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這與經典著作不同,以萌萌的形象從合理變化中更多的是經典的創新。
三、混沌
作為反派,這個角色很具特點,以京劇臉譜的藝術表現手法來呈現給觀眾,在混沌被打回原形時,此時對混沌的解釋就是上古時期神話中“四兇”之一的怪物,從《山海經》和《子不語》中有記述。混沌,從中華傳統文化的角度來描繪出反派的形象,以及從兩部經典中創新出讓人過目不忘的角色。
四、中華傳統文化在動漫藝術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具有廣泛影響的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和認同的基本人生價值觀和信念。這種文化深深感染和熏陶了大多數人民的思想,具有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
然而,現代生活的高節奏,以及傳統中華傳統文化傳播方式的呆板,使得部分年輕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知之甚少。
《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熱映,這部擁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影片扎根于現代動漫設計的創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在動漫藝術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本。
中華傳統文化在動漫藝術設計中的傳承
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本土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經過了千百年的漫長歷史積淀,凝聚著民族精神精華的文化。傳統文化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瑰寶,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既要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滿足人類社會理想的共性,更要保持中華民族的特性,如《中國傳統美德故事》這部動漫中,每一集都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動漫表現以及藝術設計為輔,這都是說明了中華傳統文化與動漫藝術設計的融合以及更多的是將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于動漫藝術設計之中。《西游記之大圣歸來》更是大膽創造,合理想象,對經典充滿敬意,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以及當代青少年觀眾的趣味。影片中,歸來的大圣,是個符號,歸來的是中華傳統文化、動漫藝術。傳承中增強動漫藝術。動漫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中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中國動漫產業的靈魂。一方面,動漫的發展可以傳播中國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另一方面,文化會給動漫注入生命力,使動漫產業真正煥發生機,既能讓觀眾獲得藝術的享受,同時也能增長知識和智慧。
(二)中華傳統文化在動漫藝術設計中的創新
傳統文化與動漫藝術設計的有效融合是由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所決定的。動漫藝術設計的成長必須植根于傳統文化中,用文化的角度去對動漫藝術設計所表達思想進行審視。在動漫藝術設計中,文化是重要的根基,而動漫藝術設計又對文化進行很好的發展和傳播。在這條創新融合的道路上,已經留下了深刻的腳印。
《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以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為背景,用動畫給予了觀眾輕松又富有中華傳統特色的觀感。在動畫中大量的中華民族文化元素讓整部動畫富含中國傳統特色。
A、視覺元素的創新
整個影片的畫面背景主要是以寫意的中國山水畫為主,各種視覺元素中都充滿著濃濃的中國風,營造出獨具中國魅力的意境,以及人物的特征在電影熒幕中的表現。例如,影片中既有斗拱飛檐的古城長安,更有依據懸空寺設計的最后決戰之地等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式建筑,劇中人物的形象設計也具有濃濃的中國文化特色;又如,電影開始前,身著僧服的江流兒師徒觀看著皮影戲,木偶戲等傳統的元素。
B、聽覺元素的創新
在《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中,語言、音響和音樂這三種聽覺符號共同傳遞著豐富的聽覺信息,并且呈現了更為豐厚的中國文化內涵二影片中的音樂采用了多種中國古典樂器,通過視覺符號和聽覺符號的完美呈現,影片完全把中華民族文化元素巧妙地編制于故事之中,不僅展示了傳統藝術形式的多姿多彩,也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C、語言元素的創新
在《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中,我們可以從人物的語言中感知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例如,影片中有幾個場景:師博教育江流兒時說了這么幾句話:“打坐、念經、參禪,不驕不躁、悠然自得……我們出家人普度眾生,要從小事做起……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而已,一切皆為虛幻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一念愚即般若絕”這些語言皆是出自佛教。這些語言元素更是說明了中華傳統文化與動漫藝術設計表現上的融合。
在動畫中不僅僅融合了中華傳統元素,還有創新。使整部動畫更切合現代的人群而不生澀難懂。這當中不僅蘊含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元素還涵蓋的是動漫藝術設計的創新。
D、人物形象的創新
以往孫悟空這一角色形象,對于孫悟空的形象,在《西游記》的原著之中,孫悟空實際上是一個只有四尺身長的大圣形象,小說之中甚至直接稱其為猢猻對于有著強烈志怪意味的原著而言,這樣的設定是不足為奇的。然而對于中國觀眾來說,基本上都已經接受了由六小齡童所飾演的擁有成年人身高的孫悟空形象。同時,在《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之中,盡管孫悟空度過了一段消沉而迷茫的日子,然而他百折不撓和重情重義的英雄本質并沒有改變,孫悟空與年幼的小江流兒的關系是一種亦父亦兄的關系,因此孫悟空的形象被設計為身高體長,這樣才能夠對江流兒體現出一種充分的照顧和保護感。這即是中華傳統文化在動漫藝術設計當中的傳承與創新。
四、小結
篇8
一、城市文化精神的界定
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精神是一座城市在其誕生與發展進程中歷經無數年和無數人的努力、積淀,最終形成于該城市的情感與靈魂所在,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長期積淀并得以深度呈現的結果。城市文化精神是隨著城市進程化快速發展而形成的一種高級文化形態,是城市發展過程中所積淀而形成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尤其是一個城市在長期發展中所形成獨具特色的一種城市思想、價值觀念、公民信念、城市精神行為規范制度等精神財富的總和,是城市文化的內核,同時也是城市的深層結構,又兼具鮮明的個性色彩。②在城市文化精神起始和形成的過程中,藝術要素伴隨其中,并且藝術設計擔當了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和形態呈現的責任。在當下,推進城市化進程、彰顯城市個性、打造獨具風格城市風貌的格局下,重視和研究并深刻認識城市文化精神的內涵,解讀文化發展中的諸多新的觀念,充分認識并發揮藝術設計在城市文化精神塑造中的作用,可以促進城市文化在科學與理性的指導下獲得更迅捷、自由的發展。
二、藝術設計應盡的城市文化精神傳承和創新使命
藝術設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借助文化學、藝術學、心理學、營銷學、策劃學等學科而付諸實施。近年來藝術設計教育發展迅速,勢必在城市文化傳承和發展中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城市文化精神作為城市文化的積淀,兼具城市古老生命記憶和語義的文化符號和文化象征,代表著城市居民普遍心理認同和文化精神傳承,代表著城市智慧和城市精神的本土文化。而藝術設計作為一個融合智能、知識與信息的認知傳播活動,首先應當加強對本土文化符號精神象征的認知,進而推廣藝術設計在城市文化建設中的推進作用。考察、研究、分析影響城市文化精神的因素,其中包括政治文化、經濟文化、科技文化等。藝術設計作為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構成,擔負起城市文化精神建設的歷史使命。首先,藝術設計強調靈性、悟性、巧性和創新性,同時藝術設計是靈動性很強的文化活動。其次,藝術設計是一種大眾傳播方式,具有很強的傳播力和滲透性,其審美的特質會對城市居民產生影響。再次,藝術設計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一項設計一旦采用,就形成久遠的影響力,并且存在于城市和人民生活的每一個空間,具有強烈的普遍性和普及性。因此,藝術設計在城市文化傳承和創新中具有重要意義,藝術設計勢必在城市文化傳承和發展中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藝術設計在城市文化傳承和創新中的作用
藝術設計是城市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設計的發展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整個城市文化精神的發展水平。對于藝術設計的分類,當今比較認可的分類方法包含: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環境設計可以說是城市文化建設的支柱。城市中積聚了大量的藝術設計資源,藝術設計正是在這些資源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藝術設計已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藝術設計對城市的宣傳起到推介效應,增強城市的識別性、美譽度和知名度。可以說現代城市是現當代藝術的溫床。③藝術設計將創意、文化帶入市場,同時,把城市藝術精神帶入大眾消費世界,藝術設計給給城市中的人們帶來接觸藝術的機會,營造城市藝術氛圍。藝術設計把藝術作品所包含的精神價值標準和審美價值取向通過特殊的形式被觀賞者接受和推崇,進而達到影響人、教化人的作用④。
篇9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城市品牌化的過程中,城市禮品的產生更能充分反映城市的文化積淀,使大眾在融合城市文化產品以及在傳播城市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對本土城市的品牌形象認知,同時推動整個社會的產品創新設計。杭州和河南分別于2010年、2011年進行了全國范圍內的城市禮品的征集,因此選擇杭州和河南兩個南北城市的對比,來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禮品設計的文化差異。杭州是一座具有較高生活品質的城市。此外作為風景名勝的杭州還有著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如三潭印月、柳浪聞鶯、南屏晚鐘、斷橋殘雪等。因此為了更好地彰顯杭州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打造杭州特色的城市禮品,就要立足杭州的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打破一般市面上的單一的禮品產品,把各個特色的產品進行融合設計,體現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產品創意理念。如2010年獲得杭州城市禮品設計大賽獲得銀獎的作品《飲湖上三潭印月茶具》(圖1),該產品設計是由一組茶杯、茶壺、茶罐等6部分組合的石塔創意,2011年,河南省進行了首屆城市形象禮品創意設計大賽,在此次禮品設計的征集中,大多數獲獎的作品都是河南濃郁的地方特色文化產品,如少林武術冰棒棍、安陽甲骨文十二生肖紀念印章、包拯餐具、佛性禪心、少林禪刀等產品設計。這些中原產品在設計上突出了時尚性與傳統性的統一,體現了河南的傳統文化底蘊和特色;在審美上進行高雅性與大眾性的統一,符合老百姓的日常審美要求;在文化底蘊上體現了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統一,既能體現“文化主導,傳承歷史,創意核心”的文化內涵,又能充分體現中原禮品的鮮明特色。
文化傳承下城市禮品的創新設計
有著5000多年文化傳承積淀的中國,不僅民族眾多,文化豐富,而且城市的差異性也較大。因此一個好的城市創新禮品設計,既可以帶動歷史文化的復活,又可以提升整個社會的產品創新設計;同時,一個優秀的城市禮品要傳承歷史,融入城市生活中。本文從中國傳統元素、歷史文化方面來結合闡述城市禮品的創新設計。(一)結合傳統元素中國的傳統元素品種繁多,各個城市有著各自的文化元素,大到中國的吉祥圖案,小到各個城市的傳統元素,如陜西的剪紙、西安的皮影、敦煌的壁畫等。因此在借鑒這些傳統元素的產品設計過程中,通過藝術形式的產品設計,運用大量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方法,為產品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表現形式和文化語言。如以剪紙造型元素設計的陜西城市禮品首飾系列《剪紙首飾》(圖2),就是在陜西剪紙的人物活動、飛禽走獸、民間故事傳說等造型藝術上,運用造型的嚴謹,風味十足的民間表現內容上進行剪紙造型的首飾產品研發和設計,使設計的城市禮品既繼承傳統,又貼近生活,近距離反映現實。而高跟鞋與中國傳統圖案龍紋、祥云結合的產品設計《高跟鞋的碰撞》(圖3),也是對文化傳承的一次巧妙的碰撞。把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高貴、尊榮、和諧的龍和祥云圖案與產品設計完美地結合起來,開拓了設計的新思路。當前,國內的城市禮品設計都是以明信片、紀念章、T恤、馬克杯等為載體,進行圖案替換的簡易改裝設計,沒有深挖掘和創新設計。而眾所周知的國外產品如美國的蘋果產品、瑞士的軍刀、馬來西亞的錫器產品等都是代表當地特色文化的知名品牌。因此,國內的城市禮品設計開發者要轉變觀念,認真研究和分析這個城市的文化特點、價值、優勢及發展前景,以創新的精神,搞好產品開發,避免市場上重復、無特色的城市禮品。力求推出一批特色鮮明、商業價值高、標志品牌性強的城市禮品設計,體現出城市獨有的文化底蘊的產品。任何設計都要有市場才能夠生存下去,面對龐大的國內市場,要堅持根據不同城市資源的實際情況,研發不同城市禮品,建立品牌,把消費者市場和產品設計結合起來。因此一個好的城市禮品設計不僅僅停留在實驗階段,還應該投入市場的各個領域,迎合不同階層的消費群眾,只有深受市民及游客的喜愛的城市禮品,才能真正把一個城市的文化繼承和轉化下去。就我們國內而言,缺少樹立品牌和申請專利的觀念,導致大量的產品設計開發后沒有正常渠道推廣,產品得不到保護,各個城市的產品侵權嚴重。只有把經過文化挖掘和創新的城市禮品打造成品牌,將城市文化推向市場,文化產業才能形成和發展。因此,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視城市禮品的“打造”和“加工”,不斷創新品牌、樹立品牌,提高城市禮品的競爭力,爭取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結論
篇10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流轉;傳承人訴訟;私法救濟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1000-4769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于2011年6月實施至今,已近5年,從公法角度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強化了政府部門保護、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義務,但從實際上來說,當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侵犯、盜用、竊取,啟動公權力進行干預的程序遠遠比及時的權利救濟滯后得多。特別是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日,任何停滯、固守的財產都無法實現完整意義的市場增值,因此“非物質”的財產已經大步進入了商法領域的流轉軌道,比如各種腦力成果或知識產權的出資入股。在自由市場經濟的視野下,“流轉”才意味著財產權益的實現,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稀缺物,其市場價值的實現與流轉增值,更需要強有力的私有財產規則。正如大衛?休謨的觀點:“我們可以說任何在獲得、使用與控制方面可能產生爭議的物都需要財產規則,尤其是那些相對于人們的需求而言比較稀缺的物。”[ ]
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私法領域應有的經濟價值得以流轉體現,社會性保護意識的養成也就成順理成章之事。因此,“在私法領域喚醒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意識”與“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屬財產權利的流轉與實現”,是互為前提的兩個命題。在法律實踐意義上,守衛一座權利的“孤島”,往往造成權利理念的淡漠,不如實現權利的流轉,往往能喚起實現權利的熱情。
一、非遺權利保護的私法必要性:屬性定位與二元結構
從一則案例說起:四川省某地一戶郭姓人家傳承自清代以來的手工豆腐干作坊手藝,一直用于生產經營,但由于法律意識淡薄未曾申請商標權利保護。后一外來豆腐干企業在先注冊“郭X豆腐干”商標,并提訟要求郭姓人家停止手工作坊的生產。在訴訟過程中法院對商標權進行了支持。同樣的豆腐干生產工藝被一紙商標權的認定而做出了高下之判,基于商標權權利的壟斷利益,該正宗溯源的郭姓人家還能不能在市場競爭中亮明旗號而不涉嫌侵權,并獲得有力營銷地位?后在法律專業人士協助下,該郭姓人家依托現有法律,將其手工作坊的傳統工藝與傳承文化進行申報,經認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保護,才在法律地位上扳回一籌,保留了作坊生產經營。問題的引出在于,如果商標等知識產權是一項伴隨經濟利益的民事權利,那么非物質文化遺產權應當是什么樣的權利?
在長期的探討中,學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權的性質做出了多種解說,其中有代表的包括國內學者李發耀研究員提出的“傳統資源權”說[ ];學者郭玉軍、唐海清提出的“文化權利”說[ ];而最為集中的觀點是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權系“知識產權”說,其代表論著包括國內的甘明、劉光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的可行性研究》[ ]、嚴永和教授的《論傳統知識的知識產權保護》[ ]、西南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學張耕教授的《民間文學藝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研究》[ ] 等。在諸多學說中,筆者更傾向于認同中央民族大學韓小兵教授的“新型民事權利說”。[ ]從法律屬性的明確定位上來說,一項屬性模糊的權利無法獲得法律的全面保護,真正能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保護還在于創設其為新型民事權利并給予其有效完善的民事權利救濟規范,現行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模式僅僅作為借鑒和學習吸收,類似可資借鑒的還有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等單行法律。
根據我國現行《民法通則》第五章“民事權利”規定,包含人身權、財產權,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債權、知識產權等都明確歸于民事權利項下。[ ] 知識產權最終納入民事權利體系中,比較經典的論述是:“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人們在科學、技術、文化等知識形態領域中所創造的精神產品,即知識產品。知識產品是與物質產品相并存在的一種民事權利客體。”[ ]單從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的范圍來看,就已經可以明確其作為精神產品、具有權能和經濟利益歸屬的效益。若知識產權作為精神產品,能與物質產品權(民法上“物”)相提并論,那么作為歷史悠久、具有經濟轉換價值、文化傳承功能的集體精神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有什么理由不賦予其民事權利客體的地位呢?
霍菲爾德與拉倫茨對“民事權利”的界定方法,為我們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屬性提供了工具論意義。從權利創設角度來說,所有財產權利都是通過立法將公共資源,如國家的土地和物質財富給予某個民事個人,讓其作出使用的決定,而不必考慮社會上其他利益的影響,從而締結最基本的民事法律關系。霍菲爾德在《司法推理中應用的基本法律概念》中,試圖尋找法律權利的“元形式”,在權利的概念下,進一步細分出“權利”、“特權”、“權力”和“豁免”的更小元素。[ ] 而拉倫茨在《德國民法通論》中選擇性的將法律關系進行了解構,將法律關系分析為“權利和權能”、“預期取得”、“法律義務”和“其他拘束、負擔性義務”、“權限”等。[ ] 我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屬性進行上述兩種解構方式可以發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具備受到保護的特權要件,在市場經濟中可以形成一定權利流轉的客體,主體能將其自能貫徹其中,最為關鍵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具備有實現預期取得的實踐意義,包括當前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推升旅游產業、知識產權經濟等各種預期利益的實現。最末,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形成過程中,他人的行為不得侵犯該權利,還須承擔一定容忍義務和拘束義務。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具有民事權利性質無疑,即私法屬性。
從社群共有、族群共有的角度來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具有“公物”的性質。德國學者提出的“公物的二元結構”,指出“公共產品”上存在“二元權利屬性”[ ],類似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這種“公物”之上,實際存在著私法性質上的權利與公法性質上權利的并存,其所處法律關系同時接受公法與私法的調整,因此,單單通過公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保護就顯得捉襟見肘。而稍對國際做法進行考量,就會發現在日本、韓國這樣比較重視民族文化遺產的國家,制定了《文化財保護法》,參照該國對知識產權產權的私法保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權的二元保護進行了嘗試,而在我國臺灣地區,也存在類似的法律,如《文化資產保護法》等[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給予私法上權利的保護考量。
二、非遺權利私法保護的驅動力:市場契合與流轉利益
在市場經濟中,任何一項權利的增值與實現都離不開流轉,民事權利傳統的應有之義包含所有權人的支配、占有、處分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也不例外。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流轉的次級問題,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流轉的正當性論證”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流轉的機制構建”,前一個問題是屬法哲學問題,后一個問題是法律技術問題。
(一)公地悲劇:非遺權利流轉的必要性
2003 年10 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 屆大會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或簡稱“《公約》”)。《公約》由此成為與《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相呼應的國際公約, 要求“各締約國應該采取必要措施確保其領土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保護”, 這些措施包括“采取適當的法律、技術、行政和財政措施”[ ],由此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認為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反對的觀點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既然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就不應當賦予其可用于民事權利的地位及流轉的空間。事實上恰恰相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流轉正是保護其作為人類共同遺產屬性的唯一途徑。有名的“公地悲劇”,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假設存在一塊公共用地(在此處指代共有屬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每個人都用權去使用這塊既定的土地,那么將沒人有動力去關心莊稼是否已經播種,土地是否被濫用,每個單獨個體對公共用地的濫用,都可能會造成由全體共同承擔責任和損失的局面,并且滋生投機行為,因此集體行使權利最終導致的結果是集體冷漠和土地的貶值、損失。而如果將這塊土地分割為許多小塊,分配給個體種植經營(所有權仍然是集體),個人對于土地的使用權獨享也就意味著要盡可能的保護自己的土地不受損失,并且對土地使用的規劃將明顯走向效益增加的選擇,最終每單塊土地的增值部分加總,其總體效益也有所提高。[ ]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也面臨“公地悲劇”的范式,當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僅僅停留在靜態權利的層面,它就只具有象征意義,即該權利屬于某群體、某民族、某社團等等,而只有當它的權利成為可以流轉的動態權利,即使用人、所有人可以借此進行處分、交易,在流轉過程中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才真正得以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既具有公權性,又具有可以直接轉換經濟利益的私權性,如果沒有經濟利益的流轉驅動,僅靠行政立法,當然無法實現對該權利的最大化保障。
(二)思路: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出資入股”的設想
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在市場的流轉可參照知識產權出資入股的方式與公司法進行對接。筆者認為,應當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流轉機制建立在法律允許自由出資入股的制度基礎上,使得其可以類似知識產權出資入股一樣,成為可投入市場流轉的無形財產,這樣更有益于整體效益的增長和無形財產的最大化應用。首先,要建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估價的權威機構,如果沒有估價,轉讓機制就無從談起。新公司法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這一規定同時還降低了舊公司法關于非貨幣出資與貨幣出資的門檻比例,在評估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如何市場化流轉的過程中,其作價評估機制一方面要考慮社群、族群的集體利益量化,還要考慮對該權利市場價值的客觀衡量以利于達到各類市場主體所法定的出資比例門檻。其次,在實體法的層面上應該盡快完善一整套權利行使制度,如非遺產權權利人可依據確權保護行使占有、支配、繼承等權利。最后,在權利流轉的過程中,據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的物質產品,應當受到物權和知識產權的雙重保護,而運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進行表演、展示等服務活動,需經權利人或是傳承人許可,權利人有權要求支付報酬以促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流轉經濟利益的實現。完善現有無形產品市場的保護機制,才能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與市場的契合,實現利益增長與效用的發揮。
三、非遺權利流轉的困境:收益份額保障與權利主張
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入市的接口,可以分別從旅游促進、藝術形式展示、傳統知識傳播三個方面展開,而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流轉的困境,也在這個三個方面最為凸顯。
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與旅游收益對接是最常見的一種權利流轉模式,我國四川省、云南省等旅游大省,都不同程度的借助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吸引力擴大了宣傳力度,據不完全統計,四川省2015年旅游宣傳中借助非物質文化遺產標語的,占比高達66%,如“彝族火把節”、“羌笛演奏”、“川北薅草鑼” 等 ,幾乎成為當地旅游業的名片。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促進了旅游收益,可是旅游收益是否完全反哺該權利的族群社群,或者說能否完全回饋該族群社群的公共福利,就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沒有私法上的權利流轉機制,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在旅游收益中的權益份額就無法得到明晰界定,旅游景區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旗號在宣傳品上任意印制用作商業招攬而權利人得不到應有回報的現象比比皆是。
藝術形式展示的私法領域保護就更值得高度重視,在各類無形藝術形式的表演或者展示中,其產生的市場收益對權利人并沒有起到應有的回饋作用,無償取用和占用盜用屢見不鮮,如“苗家服飾”、“侗族大歌”為代表的民間藝術;“鼓樓”、“吊腳樓”等為代表的傳統建筑藝術,被國外盜用的情況已經非常嚴重。[ ]而在藝術形式的展示中,權益歸屬的問題,也成為當前權利人面臨的困境。
在四川省不乏傳統知識傳播與市場流轉的成功嘗試,如“瀘州老窖酒釀制技藝”與瀘州老窖酒業公司的結合、“井鹽汲制技藝”與四川久大鹽業(集團)公司的結合、甘孜州南派藏醫藥與當地醫藥業的結合等等,都成功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的經濟效益發揮出:權利人或成為公司股東,或成為直接受益人,或得以設立文化基金回饋群體。但同時我們應看到,在傳統知識的傳播過程中,濫用盜用現象仍然不絕,甚至出現一些技術實力雄厚、法務力量強大的企業將傳統知識進行包裝修飾并取得知識產權。“燈臺樹等云南少數民族世代相傳的醫藥,在成功被進行商業醫藥開發后,成為醫治相應疾病的特效藥,但信息提供人均未因貢獻了關鍵的傳統知識而得到任何回報。”[ ]而值此時刻,權利人不僅受到侵權損害,還將面臨權利主張和救濟的難題:當面對合法(至少形式上合法)、市場壟斷的知識產權時,權利主張與舉證將成為難以完成的任務。
四、非遺權利保護的私法底線:傳承人訴訟與舉證責任倒置
(一)主體確定是傳承人訴訟的前提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似乎只側重于通過行政力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調查、甄別、認定、傳播和保護,但眾所周知,一項既定的民事權利固然離不開公法領域的保護,如用益物權的設立、房屋所有權的登記,即便是形式審查,也要遵照行政法領域的司法流程進行管理、登記,如果出現問題,還可能引發撤銷、注銷、追責等后果。那么,最簡單的邏輯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權作為一項新的民事權利,僅僅靠文化管理部門的行政保護是否就足夠了呢?當出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權被侵犯的案例時,權利歸屬人(即主體)有沒有主張權利去法院主張救濟?由誰去主張救濟呢?
從現實中來看,通過啟動繁瑣的行政申請、投訴流程,效率遠遠滯后,如同國有資產委員會代為管理國有資產一樣,“直接所有者”的缺位,難以避免偶有的利益冷漠。云南省知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省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趙曉瀾就曾指出:“云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數是特定民族的集體性文化創造,具有現實或潛在的經濟價值。實際上,云南省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已經有意或無意地借助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經濟價值。但在旅游經濟發展中,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主體的民族、群體或個人,除了少部分直接交易的民族服飾、手工藝品等能得到經濟回報外,其他大部分的經濟價值并未反饋到權利主體本身。也就是說,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得到開發和利用時,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對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少數民族群體或個人的經濟發展,未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明確傳承人訴訟,就成為私法領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權的底線救濟。
真正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權為民事權利,那么直接賦予其權利的保護和救濟就是應有之義,任何高效率的行政機關都不可能比利益直接關聯者為保護自身權益而做出努力更為熱情,確立傳承人訴訟制度就顯得非常必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29條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熟練掌握其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在特定領域內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區域內具有較大影響;(三)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從法律規定來看,傳承人本身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的受益者,其掌握該傳統遺產,在一定區域內具有較大影響,開展傳承活動,并可以隨時將這種影響力轉化為市場競爭力,獲得經濟利益,將其定位直接利益關系者是自然而然的事。
回到前面“郭X豆腐干”的案例中去看,傳承人能利用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進行利益轉換、進行商業活動的保護、品牌亮明旗號的辨識等,一旦權益受到侵犯,傳承人在尋求行政保護未果或者滯后的情況下,傳承人作為該民事權利的直接利益享有者,理所當然成為訴訟的主體,反過來說,正是傳承人訴訟主體的確認,才能完整意義上賦予非物質文化遺產權為一項民事權利的地位。傳承人訴訟應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權救濟的底線,“有資金有技術實力的公司通過創新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形成專利、版權產品后,甚至可以進行市場壟斷。”[ ]如果非物質文化遺產權主體權利主張的保護缺失,如何及時、快速的制止他人盜用或無償濫用?當出現上文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權與其他權利發生沖突的情況,非物質文化遺產權會因“先天不足”而喪失與他權利平等博弈的機會。建立傳承人訴訟機制,能直接改善這一局面,能在最大限度內放置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被侵犯和盜用的情況,對于社會保護意識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
(二)舉證責任倒置是傳承人訴訟的核心
1、舉證難易程度的考量
而在傳承人訴訟的過程中,筆者認為應當采用舉證責任倒置的思路。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公共資源與集體財產本來就應該被置于高于一般無形財產的保護地位,這也是符合國際公約與行政立法強化保護之思路的。同時,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身屬性,無形、可塑、動態等,都造成了傳承人在面臨侵權訴訟中的取證難,而責任倒置,將舉證負擔歸于被告或者侵權人,只有當被告或侵權人自證其活動未侵害非物質文化遺產,或其活動具有另外的合法權利支持以外,都應該支持傳承人的救濟主張。舉證責任倒置的設置,進一步強化了傳承人受保護的程度,既是符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國際精神,又是當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行政法律法規的有效補充。
2、預防成本的考量
從侵權責任的法源來看,卡拉布雷西最早提出了嚴格責任的觀點,這種觀點要求讓“能夠以最低代價避免成本的人(the cheapest cost-avoider)”承擔損失,這種理論即是有名的“市場預防”,或稱“一般預防”。能夠以最低的代價避免成本發生的人自己可以進行適當的成本――效益分析,并采取相應的行為。[ ] 如上文所述的“有資金有技術實力的公司”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提取出精華部分并形成知識產權進行壟斷,傳承人就有權對其進行訴訟,在訴訟過程中,該公司必須對其壟斷權利的合法性、原創性進行自證,而如果該公司的權利取得本身就條件充分、原創性早就得以認可和固定,那么舉證責任倒置對于被告公司也僅僅是非常簡單的事,從這一角度來說,被告公司的舉證責任并沒有畸高,是與其在先使用在先權利已經具備條件相適應的;另一方面,如果傳承人提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所受盜用、仿制等侵權行為進行對抗時,面對已經在先搶注的知識產權時,要苛求傳承人對對方原創性進行舉證,就將出現取證難甚至無法取證的尷尬局面。從現實角度來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權的集群及傳承人往往是民間弱勢主體,并不具備侵權人的技術實力以及知識產權法務集團化的強勢地位。
- 上一篇:新生兒科護理疑難病例討論
- 下一篇:森林資源保護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