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相關的讀書筆記范文
時間:2023-12-17 15:05: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育相關的讀書筆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顯微超聲技術;化學藥物;根管;清潔度;影響
[中圖分類號] R78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6(b)-0105-03
根管治療成功的關鍵取決于根管的成型與清潔狀況。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波在根管預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能夠保證工作效率。聲波器械屬于一種振動性器械,可安裝至空氣轉動馬達,能夠有效地將聲能轉變為機械能,價格低廉,其預備根管的效果較普通器械更佳,且能實現根管清潔目的[1]。本研究主要對本院口腔科收集的因正畸拔除或牙周病拔除的40顆單根管前磨牙進行系統試驗,旨在探討顯微超聲技術與化學藥物沖洗對根管清潔度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口腔科收集的因正畸拔除或牙周病拔除的40顆單根管前磨牙作為研究對象,存儲于0.9%氯化鈉溶液中備用。將40顆單根管前磨牙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20顆。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所有離體前磨牙根尖均處于發育完整狀態;②牙體未顯現磨耗、齲壞等情況;③根管彎曲度處在5°~10°之間,初尖銼以置入15號銼時略感阻力為原則;④牙齒表面牙石、軟垢等清除。
1.3 排除標準
①形態異常、發育缺陷牙齒;②根尖顯現喇叭口狀,根尖孔形成不完全;③根管相對粗大,初尖銼>15號銼;④牙根長度相對過小或過大;⑤伴有根管既往治療史;⑥根管呈多方向彎曲,且伴有解剖變異現象。
1.4 方法
1.4.1 根管預備方法 兩組均接受常規開、拔髓處理,根管工作長度以咬合面直至與根尖孔相距1 mm處的距離為準,對根尖孔作粘蠟封閉處理。采用產自美國的機用鎳鈦,將ProTaper轉速調整為350 r/min,應用冠下法行根管預備處理。具體方法:先采用K型銼(10號及15號)對根管進行疏通,并利用S1號銼,對根管中上2/3部分進行預備,再應用10號銼明確工作長度。ProTaper系列主要包括三根修形銼及三根成形銼[刃長(mm):14;成形銼S2、S1、SX尖端直徑(mm):0.20、0.17、0.19;修形銼F3、F2、F1尖端直徑(mm):0.30、0.25、0.20;尖端1/3錐度(%):9、8、7],行根尖1/3制備處理,并采用根中、根尖2/3構成流暢性錐度。自S1S2,再從F1F3行根管預備,確保每根銼均可達工作長度。在預備過程中,每應用一個根管銼均采用3%過氧化氫與17%、1 ml乙二胺四乙酸行根管交替沖洗。對照組采用單純性化學藥物沖洗,采用5 ml注射器于根管內沖洗17%乙二胺四乙酸40 ml,確保針頭處于根中1/3及根尖1/3交界部位。實驗組采用超聲蕩洗法沖洗,應用產自瑞士的超聲治療儀,將超聲銼置入根尖1/3與根管(或根中、根管冠部)1/3交界部位,超聲持續振動2 min,將水速調整為20 ml/min,中檔功率,在根管內進行振動,取頰舌向為振動方向;完畢后,采用注射器于根管內沖洗0.9%氯化鈉2 ml。
1.4.2 掃描電鏡樣品制備方法 在已預備好的牙齒釉牙骨質界作一環形溝,依次在舌面、牙唇面上各做一條與牙體全長相貫穿的縱形溝;將金鋼砂車針刻痕(顯示根管壁)標記為根尖、根中、根冠1/3位置,采用磷酸鹽緩沖液進行清洗,行預固定。在低真空干燥處理后將樣品黏附于樣品臺上噴鍍鉑金膜;最后,行掃描電鏡鏡下檢查,對兩組的實驗樣本根管壁根冠、根中、根尖1/3部分放大1500倍,每一部分選取三個視野予以觀察。
1.5 觀察指標
參考WHO制訂的根管壁玷污層分級標準[2],以牙本質小管顯露狀況、玷污層厚度為依據,行根管表面清潔度評分。①1級:未顯現玷污層,牙本質小管開口處于清晰狀況;②2級:存在較薄的玷污層,多數牙本質小管開口呈暴露狀;③3級:伴有均質或薄層玷污層,50%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根管冠1/3根管壁玷污層清潔效果的比較
兩組根管冠1/3根管壁玷污層的清潔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根管冠1/3根管壁玷污層清潔效果的比較[n(%)]
2.2 兩組根管中1/3根管壁玷污層清潔效果的比較
實驗組根管中1/3根管壁玷污層的2級清潔效果所占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根管中1/3根管壁玷污層清潔效果的比較[n(%)]
2.3 兩組根管尖1/3根管壁玷污層清潔效果的比較
實驗組根管尖1/3根管壁玷污層的2、3級清潔效果所占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3 兩組根管尖1/3根管壁玷污層清潔效果的比較[n(%)]
3 討論
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在根管系統消毒、清理工作中,根管沖洗具有積極的誘導作用,而聲波器械切削能力良好,本身伴有內置式沖洗裝置,可連接牙科綜合治療臺上的有關設備,形成持續性沖洗流,彌補了常規根管預備中根管沖洗方法的不足,且操作時間短,可緩解手指疲勞度,去除碎屑應力小,值得臨床積極應用[3]。在根管預備過程中,根管壁往往伴有一層玷污層,常規沖洗方法無法將其完全去除。在根管充填前是否去除玷污層仍存在爭議[4]。最新研究顯示,玷污層可使牙本質通透性下降,誘導細菌滲入牙本質小管。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對細菌具有屏障作用,再加上感染根管內細菌極易浸至牙本質小管內,導致常規根管沖洗后,細菌仍難以消亡并大量繁殖,而玷污層對牙本質小管內細菌具有保護作用,能夠降低根管沖洗劑的抗菌效果,抑制根管緊密充填,微滲漏率大,因此玷污層去除屬于根管治療成敗的關鍵[5]。
臨床研究資料顯示,根管超聲沖洗具有空穴、聲流及協同作用,能有效增強抗菌沖洗劑的理化性能,推出根尖的碎屑量優于常規藥物沖洗法,對玷污層、碎屑的清理效果頗佳,抗菌作用明顯[6]。有研究對傳統法清洗根管與根管超聲清洗能力予以掃描電鏡評估,結果顯示,超聲法預備標本清潔度更高,玷污層顯著減少,提示顯微超聲技術對根管清潔度具有重要影響[7-10]。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去除根管中1/3根管壁玷污層及根管尖1/3根管壁玷污層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顯微超聲技術根管清潔效果優于常規藥物沖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童方麗,謝成婕,曾雄群,等.顯微超聲技術應用于根管再治療中牙膠去除的體外評價[J].廣東牙病防治,2012, 20(2):75-78.
[2] 黃軼鋒,洪瑾,杜嶸,等.顯微超聲技術結合熱牙膠充填進行根管再治療效果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1(10):1409-1412.
[3] 周艷,秦念紅,朱麗紅,等.顯微超聲技術在根管再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3,29(5):698-701.
[4] 周利文,高永波,于瑩,等.四手操作在顯微超聲技術疏通鈣化根管的應用效果[J].護理雜志,2014,31(14):61-62,64.
[5] 徐強,邵紅,鄧永強,等.顯微超聲技術在根中下1/3取斷針的療效及策略[J].口腔醫學研究,2012,28(11):1176-1177,1181.
[6] 郭冬梅,張衛平,郭艷莉,等.顯微超聲技術治療磨牙中上段不完全鈣化根管的療效分析[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2,33(3):214-215.
[7] 陳靜,楊永進,蔡興偉,等.錐形束CT和顯微超聲技術結合EDTA治療鈣化根管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3,22(8):858-861.
[8] 李曉娜,方加鑠,朱澌潔,等.顯微超聲技術聯合先鋒銼疏通鈣化根管的臨床應用[J].廣東牙病防治,2011,19(7):350-352.
[9] 顧明,王普武.顯微超聲技術在塑化根管再疏通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3,24(16):2457-2458.
[10] 朱濤,劉燕燕.超生波根管預備清洗消毒的效果研究[J].吉林醫學,2014,35(27):6071-6072.
[11] 劉瑩,李紓,陳亮,等.不同根管再治療器械與氯仿聯合使用去除根管充填材料效果的比較研究[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3,23(7):454-458.
[12] 王菲,樊睿,荔鵬,等.ATP生物熒光檢測法在牙科診療器械清洗效果評價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4):6064-6066.
[13] 童方麗,謝成婕,劉眨等.ProTaper鎳鈦系統去除根管內充填物的效果評價[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2,28(5):648-651.
[14] 方溢云,林正梅,陳巨峰.2種鎳鈦再治療器械清理根管內充填材料效果比較[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2, 28(1):85-89.
篇2
一、多措并舉,營造讀書氛圍。
課外閱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應試教育的后遺癥,所以不解決語文教師的思想問題,推行只能是空談。我們通過教研會、例會進行全員發動,讓語文教師甚至每一位教師認識到要從孩子們終身發展的角度來看課外閱讀,并且根據學校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
1、師生共讀,共同成長。
學校倡導師生共讀,要求教師做到“四統一”:和學生統一書籍版本,和學生統一讀書進度,和學生一起寫讀書筆記,和學生一起交流討論。尤其是教師的讀書筆記,每月檢查一次,全校公示結果,督促教師和學生同步讀書。同時鼓勵教師經常逛逛書店、上網搜索一些暢銷新書,自己先讀,再和學生聊一聊內容及讀后的感受,學生們最易受老師的影響,對老師的推薦,他們總是能在第一時間去閱讀,同樣,學生一旦有了新書,也會搶著向老師介紹。
2、家校合力,書香彌漫。
我們深知家校合力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一減一肯定等于零,一加一也許大于二。學期初我們下發《“親子共讀”倡議書》,首先讓家長明白孩子本學期的必讀書目和推薦書目,其次鼓勵家長做好“四個一”:為孩子準備一張書桌、一個書架;周月至少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一次;每周至少和孩子讀一個小時的書;每周至少在孩子的讀書筆記上留言一次,讓每一個家庭都能遠離電視、電腦,讓每一個家庭都彌漫濃郁書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3、納入評價,注重過程。
經學校讀書工程領導小組討論決定,我們將課外閱讀的情況納入到學生期中期末語文成績中。學生的語文成績由三部分構成:一是課外閱讀成績,將每周名著測驗或者交流的成績記錄在冊,滿分10分,期末取平均成績,名著讀完對讀書筆記和書上的批注進行打分,滿分10分,共20分;二是練字成績,每周測驗一次,成績記錄在冊,滿分10分;三是期中期末考試成績120分,三者相加共150分。這樣學生平時閱讀的情況就能和最終的語文成績掛鉤了,名著所占的比重也由原來試卷上的5分增加到25分。這一舉措在推行課外閱讀初期效果非常明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師生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
二、系統閱讀,讓讀書成為習慣。
具體閱讀時,我們通過“導――讀――理――悟――展”五個環節,引領學生真正走進名著,與文字展開對話,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1、導――經典未讀,指導先行。
閱讀之初先上一節閱讀指導課,可以以課內為切入點,由點到面,如由《荒島余生》的解讀激發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的興趣;也可以以媒體為切入點,新舊結合,如從《百家講壇》鮑鵬山“新說《水滸》”入手,激發學生閱讀大部頭作品的興趣;也可以以活動為切入點,拓展視野,如讓學生搜集與作品、作家相關的資料,和學生一起分析作品的文化背景,人物關系,歷史地位等等,多管齊下,充分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消除陌生感,融入名著。
2、讀――注重過程,讀測結合。
學期初每位同學都準備一個讀書筆記本,內容分為摘抄詞語、內容概括、賞析感悟三個板塊。但是每個年級又略有不同,比如摘抄詞語,初一至少摘抄五個詞語,初二至少摘抄七個詞語并用其中一個詞語造句,初三至少摘抄十個詞語并用其中兩個詞語造句。然后利用課前5分鐘小組交流,從中推選一位“說書小達人”、“小小評論家”,并進行全班交流。
沒有評價就沒有提高,我們還是采取了最原始的評價辦法――抽測。按照每周讀書的進度,整理測驗題,每周五進行周評價,成績直接與小組評價考核掛鉤,和自己的語文成績掛鉤。對于沒有認真閱讀的同學,教師通過家訪、家校通等方式,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加強對孩子的督促力度。
3、理――二次閱讀,梳理內容。
閱讀完畢安排一課時的“二次閱讀”,讓學生再次回顧經典,篇幅短的可以整體瀏覽,篇幅長的可以重點閱讀。回顧的同時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內容梳理,如引導學生用畫關系圖的方式梳理出簡愛和其他人物的關系及發生的主要故事,學生興趣盎然,甚至一頁紙都不夠用。這樣簡單的梳理,既讓學生的“回顧”變得有了意義,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4、悟――分析感悟,深入挖掘。
名著閱讀后的寫作是必不可少的。為了保證質量,每個年級都根據名著的特色進行相應的習作指導。可以寫對書中內容的理解;也可以寫對書中人物的認識評析;也可以寫讀后受到的教育啟發等等,引導學生抓住任意一點,深入挖掘,達到讀有所悟,悟有所感,悟有所積,積而能用。
5、展――分級展評,共享成果。
篇3
一、保證充足的課外閱讀時間
高中階段學科多、作業量大,課時安排滿,導致高中生無暇進行課外閱讀。時不時在早讀課時會發現有學生伏在課桌上睡覺,問起原因,均是昨晚做作業做得太晚,睡眠不足。試想,一個學生,作業多得睡眠都保證不了,他又哪來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呢?
所以要落實課外閱讀,最重要的是保證學生有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語文教師要少布置作業,多留時間給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甚至在高一、高二升學壓力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每周可以拿出一、二節課讓學生自主閱讀。
為了更好地保證課外閱讀的時間,教師還可以進行更為細化的時間安排。第一,規定校內閱讀時間段。根據學校作息時間,結合學生課業的實際情況,利用好課間、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和晚上回家后這幾個時間段來閱讀。除此之外的任何時間則一律禁止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第二,確定一周閱讀時長,即主要確定周末閱讀時間量。周末一般要求學生至少能保證100分鐘的閱讀時間。第三,利用好寒暑假,寒假布置學生至少讀三本完整的經典長篇小說,暑假布置至少讀五本。閱讀時間計劃一旦確定,最好不再隨意變動,以利于閱讀習慣的養成和閱讀時間的保證。
二、制訂課外閱讀計劃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為了更好地落實新課標,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克服學生課外閱讀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教師應認真制訂課外閱讀計劃。
根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高中生三年中的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的規定,筆者要求學生在高一、高二課外閱讀總量為140萬字,高三學年為40萬字,并且要求學生三年中每天均做10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
更細化的讀書計劃是:第一,每個學期至少要購買或借閱3~4本書,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第二,每個學生都要有一本讀書筆記本,養成抄寫優美語段或名言的好習慣。第三,有意識地對自己看過的好文章或語段進行仿寫,即進行“二次創作”,這是舉一反三、活學活用的方法。第四,每兩周進行一次讀書成果交流展,或交流讀書心得,或展示讀書筆記,或舉辦手抄報比賽,不拘形式。
三、合理安排課外閱讀內容
古人說:“開卷有益。”可如今卻不是一個開卷有益的時代。現在是個信息泛濫,好書壞書充斥的時代。在學生開卷閱讀之前,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甄別、選擇書籍的本領。教師應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好的建議,推薦一些好書,限制學生閱讀不良的書籍。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的課外讀物有以下幾種:一是與教材課文相關的完整小說;二是《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列出的必讀書目;三是一些時代氣息鮮明的優秀報刊,如《青年文摘》《讀者》《特別關注》《小小說選刊》《意林》等。
教師還應為學生創設課外閱讀的環境。可利用學校圖書館、閱覽室的條件,合理安排學生開放時間,最大限度地解決“讀書難”“借書難”的問題。
還可以建立班級讀書角,發動全班學生捐贈好書。這樣既能讓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閱讀的內容,又方便學生借閱。
四、加強閱讀方法指導
為了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實效性,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
1.精讀法
即在課外閱讀時,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養成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
2.速讀法
在現代社會,一個人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更多的信息。
3.讀書筆記法
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寫作準備豐富的語言積累。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靈活一些,比如做成賀卡、書簽等。
篇4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自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218-01
我國從古代就非常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學記》“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中所講的“善學”、“不善學”,就是說學生有沒有適合自己學習的學習方法,是否具備科學有效的自學能力。素質教育對學生學習的要求絕不只是要學到了什么,而是強調要學會怎么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學會生存》一書如是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些都充分說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設法把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貫穿于自己的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促進他們終身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指導學生正確掌握語文學習規律,培養他們自學能力
學習活動和其他人類活動一樣,都有自己的獨特規律。高中生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一些語文學習的規律,他們完全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探究,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掌握規律并擁有一定主動權,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首先,他們應該知道內因推動規律。我們的學生要明確學習的動機和目的,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覺地發奮學習,掌握語文學科知識,養成良好的語文自學能力。他們要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敢于克服各種困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促進。內因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內驅力,科學的內因一定能夠促進一個人潛能的發揮,成就事業。恩克斯,中學沒有畢業就棄學從商,強烈的求知欲望讓他堅持自學,發奮努力,最終成為偉大的革命導師。只上過三個月小學的“發明大王”愛迪生同樣是自學成才,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我國著名科學家華羅庚,也就是初中畢業,卻以頑強的毅力,堅持自學,24歲的時候就成為世界著名的數學家。因此,我們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只要堅持就有收獲。
其次,學生要明白理解規律。理解規律就是要把學習和思考有機結合,因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就好像是在收獲,而思考就如同是加工和消化,二者必須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但是,學生在學習中常犯的錯誤就是學而不思,學而不問,只會死記硬背,不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加工并消化后再收獲,如此掌握知識一定不會牢固。因此,我們對學生不應該只是傳道、授業和解惑,更應該指導他們掌握理解規律,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多學、多問、多思,閱讀文章時必須字斟句酌,做到字斟其義句酌其旨,有效培養各自的閱讀能力。
另外,學生還要掌握溫習規律。溫習規律就是要理解“學習”的涵義,把“學”與“習”結合起來,要求學生多學多練,既學也練。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要求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后,還要經常對所學知識進行溫習、回味、練習和實踐,這樣才能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比如閱讀教學,我們就要指導學生利用多種形式閱讀所學課文,從寫作背景、作者簡介、生字新詞、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各個方面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及時完成文后的閱讀練習,并能夠通過合作探究,解決疑難問題,切實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指導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提升他們的自學能力
貯備知識的一種有效形式就是做筆記。單憑大腦儲存來積累知識是不夠的,學生還要經常做筆記來輔助記憶。做筆記是一個有效的好習慣,馬克思在完成《資本論》前,就做了一百多本筆記和手稿;列寧《關于帝國主義》的讀書筆記多達六十多萬字。因此,我們一定要指導學生學會做筆記,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為他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
一要指導學生做聽課筆記。聽課筆記可以先從記錄教師的板書提綱開始,等到學生基本養成做筆記的習慣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好的聽課筆記,記錄了教師授課的思路、觀點和典型材料,也記錄了本課時重要的知識點,包括相關的字、詞、句等。當然,一定要防止學生只速記教師講的內容,而忽視思考問題的現象,絕對不可以為了完成聽課筆記而單純的記錄。盲目速記的結果,只能是“十指酸痛,大腦空空”,學生必定不會有太多的收獲。
二要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閱讀筆記要有效分析并整合所學內容,它應該是一種有創造性的活動。讀書筆記的形式很多,一可以在書上劃符號、寫批注,對文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的地方等標記不同的符號,或是在文章的旁邊空白處寫小批,記錄自己的閱讀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點,方便以后查閱資料或是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解決問題。二可以摘錄。就是把文中的重要事件事跡、確切的數字、精辟的論證等抄錄下來,從而積累材料。要注意在摘錄時不可以省略原文句子而用其他句子代替原文,還要注明材料的來源,以便后來運用材料時,能夠核準原材料,避免出錯,貽笑大方。三可以寫讀書提綱。就是按照文章的內容或章節,用自己的話將其基本內容和一些實質性東西扼要記錄下來。而讀后感則是讀書筆記的提升版,我們可以適時要求學生寫讀后感,并和他們進行必要的交流切磋,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指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他們終身學習能力
不可否認,部分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學習懶惰依賴性大,不會科學安排時間,學習無計劃,上課不專心,作業不獨立。這就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科學用眼、用腦、用手,把學習思考、體育鍛煉以及課外活動有機結合,絕不允許學習上打“突擊戰、疲勞戰、、題海戰、消耗戰”,學生的身心健康才是教育的主旨。我們要以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為切入點,利用多種形式進行閱讀訓練,有效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形成學習策略,促進終身學習能力的提升。
學生的自學能力一旦養成,他們的學習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了基礎。我們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入手,切實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讓他們成為能夠獨立行走的人。
參考文獻:
篇5
二、目標與要求實施小學“讀書、寫字、誦讀”活動是為了進一步推進我校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進程,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于課外閱讀的要求,構建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科學體系,真正地讓小學生“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形成“書香班級”、書香校園”;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努力把我校建設成為“學習型學校”,逐步形成認真讀書,善于寫作,規范漢字的行文書寫的文化氛圍。
三、方法與措施:
1.納入校本課程計劃,強化閱讀指導開發校本課程,每兩周開設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語文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帶領學生潛心閱讀經典美文,領略中外名著,吟詠古今詩文,強化國學教育,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嚴格控制作業量,保證學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時自由閱讀時間。教師不斷地探索課外閱讀指導的思路,逐步形成課外閱讀的基本課型,如:閱讀指導課:這種課型主要是教給小學生閱讀的方法。引導小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學會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會做簡單的讀書筆記或讀書卡片,學會上網查找資料;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評價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等;
一、二年級寫填空式讀書筆記,
三、四年級寫摘錄式讀書筆記,
五、六年級采用摘錄好詞佳句和感想相結合的形式。讀物推薦課: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選擇讀物時往往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因此,我們要上好讀物推薦課,可以通過講解主要內容、朗誦精彩片段、講故事等各種形式向學生推薦讀物,也可以同學之間、小組之間互相介紹自己喜愛的書籍。閱讀欣賞課:這種課型主要是引導學生欣賞閱讀材料,可以通過配樂朗誦、角色表演等各種方式,促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鑒賞,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積累語言材料,提高審美能力。讀書匯報課:這種課型是在學生課前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匯報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的感受與收獲。主要形式有:①讀后敘述:組織學生復述自己讀過書籍的內容。②開展辯論賽:對讀物中所提到的相關論點開展辯論,促進閱讀效果的提高。③交流評論:交流自己閱讀的方法,對書中的人物及寫法進行評點。④表演展示:讓學生把看過的內容,自編成小品、課本劇等形式,在匯報課上進行表演。
2、加強圖書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學校要著力做好圖書室裝備工作,豐富師生的閱讀資源。學生報刊讀物種類多,數量足,不少于5種,班級各類報刊累計不少3份;每學期向師生提供不少于3本的必讀書目。學校要有專用閱覽室,力求面積足、采光好、布置美。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的專、兼職圖書管理員,各班級配有學生兼職圖書聯絡員,建立健全圖書借閱制度,有計劃的開展借閱活動,保證學生每學期平均借閱3-5本書。開辟“跳蚤”書市,鼓勵學生將家中的藏書變為“行走的書”,以書為媒介,廣交書友。要利用校園空間,合理地設置閱讀文化環境,讓師生主動親近閱讀。定期推薦一些可讀的優秀書目,以供教師和家長選擇引導孩子讀書。
3、倡導師生同讀,實現師生共進。書籍記載
著人類成長的歷程,把文明代代相傳,綿延至今。無論是嚴謹雄辯的哲學思想,還是奧妙無窮的科學知識;無論是精美絕倫的唐詩宋詞,還是神奇有趣的神話傳說……無不以書的形式傳承至今,書籍是人類歷史的見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從促進師生發展的戰略高度來引領教師和學生,形成“與書為伴”、“與書為友”的良好讀書風尚,實現‘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聰慧,讀書使人高尚,讀書使人文明”目標。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學習型教師,引導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形成學習、思考、教學、提高的良性循環。在教師間開展讀書筆記交流、讀書知識競賽、經典詩文誦讀、讀書故事講述、讀書成果展覽等活動,激發教師讀書熱情。教師每人每年購置2本圖書,訂閱1份報刊(必是教育雜志)。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指導,每學期都要舉辦“語文課外閱讀名著講座”,每位語文教師每學期上一節課外閱讀公開課,要有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跟蹤檢查記錄。通過開展師生同讀一本書,同背一首詩,同寫一幅字的“三同”活動,達到師生共同成長。
4、開展多種活動,培養閱讀興趣有計劃地舉辦讀書故事會、佳作欣賞會、人物評論會、讀書看報心得交流會、優秀詩文朗誦賽、讀書辯論賽、讀書筆記展評等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閱讀的快樂和幸福。組織“書香班級”、“班級閱讀之星”、“詩詞誦讀大王”、“小書法家”評比,激發學生讀書熱情,提升學生讀書質量。
5、強化考核評比,促進共同發展。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促進我校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把學生的課外閱讀納入到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之中。各部門要狠抓計劃落實工作,以檢查促開展,以活動促提高,以評比促提升。嘗試采用活動評價、作品展示、讀書記錄卡等形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評價。
6、加強課內外結合,拓展閱讀時空以閱讀課為主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自覺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具體安排:
(一)前期準備
1、創設濃郁的校園閱讀氛圍。利用校園空間,合理設置閱讀文化環境(如廊道文化、閱讀墻、標語牌、宣傳欄、校園花木文化、班級圖書角等)
2、建立健全班圖書管理體系,每班配有圖書管理員,負責圖書的借閱和收發工作,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圖書和同學們交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3、配齊班級的報刊,建立健全報刊管理制度。
(二)常規性過程管理
1、每學年向學生推薦優秀書目,引導學生學會選擇讀物,倡議家長與學生共讀。
2、使用學校的圖書室和閱覽室,引導學生博覽群書,積累知識。
3、定期開設“語文名著閱讀講座”或“名著欣賞講座”。
4、定期舉辦讀書筆記展、讀書卡片展、閱讀手抄報。
5、定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讀書沙龍活動、賽詩會、文學人物評論會。
6、定期組織“書香班級”、“班級閱讀之星”、“詩詞誦讀大王”、“最佳讀后感獎”、“最佳讀書小報”等評比活動,激勵學生自主讀書。
五、活動階段:
(一)宣傳發動,制定計劃。
1、每位學生制定個人的讀書計劃,使他們充分合理地利用課余時間
來讀書。如:安排中午的時間,晚上完成家庭作業后的時間,周
六、周日的休息時間。每天讀書不得少于半小時。
2、做好家長的宣傳工作。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選擇合適的讀物,慢慢引導孩子擴大閱讀范圍。
(二)實施行動。
1、開辟三大閱讀時空:
(1)充分利用《閱讀與寫字》這門新課程,在比較正規的時間段,采用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閱讀指導方式,例如:開啟詞句百寶箱、美文美段賞析、讀書故事會、演講比賽、朗誦比賽,使學生真切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享受到讀書的快樂。
(2)充分利用早讀、午間、課前五分鐘、放學十分鐘等零散的閱讀時間段,培養語文值日生,開設晨曦書簡,帶領學生欣賞優美詞句段或古詩詞,使閱讀時時在、處處有,使學生天天采到果實,尋到寶藏,及至打開知識的大門。
(3)發動學生把好書帶回家,和家長共讀一本好書,開辟出家庭這塊閱讀的馨香樂園,使閱讀成為家庭的一種習慣,使閱讀更好地促進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2、開展交流活動。例如,學生選取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讓大家一起分享。老師和學生一起共讀一本書,談談讀書心得。
3、老師做好導讀工作,引導學生閱讀方法。提倡個性閱讀,初步教給學生讀書做記號,讀書做筆記的簡單讀書方法。要求學生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摘錄在“采蜜本“中,鼓勵學生多寫讀后感日記。同時,定期進行讀書筆記展評供大家欣賞。
4、運用教材進行拓展閱讀,從教材擴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關的讀物。例如,學習課文《開天辟地》后,引導學生閱讀神話故事。這樣,既可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又將課外知識融入課堂學習中,讓學生感受到課外閱讀對自己的幫助。
5、利用板報和每天誦讀《日有所誦》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通過做書簽、古詩文誦讀、繪制讀書小報、講故事比賽、讀書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
六、具體安排3月份:
1.充分利用語文課堂主陣地,廣泛宣傳讀書活動的意義,讓學生懂得“我的眼睛因好書而明亮,心靈因好書而澄清,品德因好書而高尚,靈魂因好書而純潔。”
篇6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思考如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培養他們高尚的審美情趣、良好的氣質修養,塑造他們健康的個性和人格。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網絡走入千家萬戶。不少學生,特別是那些缺乏家長正確教育管理的留守學生,一回家就守候在電視前或電腦旁,節假日更是幾乎沉溺其中。再加上“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家庭和學校只注重考試分數,給學生不斷增加繁重的課業負擔,卻忽視了對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中“死讀書,讀死書”“高分低能,低分無能”的現象極為嚴重。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基礎教育教材語言資源的建設與應用”課題組組織了一次全國范圍內中學生課外閱讀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四大名著全部閱讀過的學生僅占被調查人數的27.7%,不足三分之一,這說明四大名著的閱讀狀況不容樂觀。我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和《水滸傳》是中學生的必讀書目,其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都是無可比肩的。中學語文教師,應以開展講故事等讀書活動為載體,運用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開展閱讀名著等活動,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一、通過閱讀使學生加深對名著的理解,提高閱讀興趣
語文課本中選編了一些名著的精彩片段,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選自《水滸傳》)、《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選自《紅樓夢》)、《楊修之死》(選自《三國演義》)、《美猴王》(選自《西游記》)等。歷史課本中也有一些相關介紹,教師通過精彩的故事片段的介紹,引導學生閱讀鑒賞,使學生對這些名著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有了一些初步了解,產生一定的閱讀的興趣。為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閱讀名著的能力,教師可以在語文、歷史課本或課外閱讀課本中適當增加一些名著常識介紹、精彩故事片段賞析等內容,使學生對文學名著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提高學生對名著的閱讀興趣和鑒賞能力。
二、利用好晨讀和課外活動,組織開展名著閱讀活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學生減負工作的開展,學生的課業量相對減少,統一的上課時間相對縮短,學生的晨讀時間和課外活動的時間相對增多。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和語文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好晨讀和課外活動時間,組織開展諸如讀名著、講名著中的故事等主題活動。按照學生不同階段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初中生可閱讀簡易讀本、高中生可閱讀原著。教師首先要認真閱讀原著,熟悉其內容,然后組織學生把閱讀到的精彩故事片段或自己的閱讀感受、所受啟發等講給大家聽,也可以就其中某一故事或片段展開討論。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機會,可按學習小組進行,教師流動監督、指導。也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名著閱讀競賽、讀書演講和讀書討論活動。堅持長久,就能促進學生養成閱讀名著的好習慣,在名著中汲取豐富營養。既積累知識,增強修養,又鍛煉了語言組織、語言表達和記憶能力。
三、建立課外閱讀興趣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寫讀書筆記習慣
教師要積極鼓勵支持在學生中建立課外閱讀興趣小組。指導閱讀興趣小組自發開展讀中外名著、講名著中的故事等活動的開展,并訓練學生寫讀書筆記的習慣,開展讀書會活動交流讀后感、讀書筆記。還可以通過板報墻報或者開辦班級“小報”,讓學生把自己閱讀到的精美文章或心得體會展示出來,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交流、討論,介紹各自的閱讀方法。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閱讀名著的習慣,嘗到了閱讀名著的甜頭,就會主動去閱讀名著,開闊文學視野,培養文學素養,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
四、家校配合,營造良好閱讀氛圍
篇7
一、工作目標
(一)幼兒發展目標
讓幼兒愿意并喜歡上幼兒園,能充分感受到愛和自由,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意愿,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學習照顧自己,適應周圍環境,愿意學習新的知識,敢于嘗試,不怕失敗。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文明禮儀、行為規范。
(二)教師發展目標
讓教師擁有健康、平和、陽光、積極的心態,關愛每一個孩子,關心每一位同事,關注每一名家長,在工作中體驗快樂;讓每一位教師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在學習中進步,在工作中發展。
(三)幼兒園發展目標
管理規范、服務到位、質量提升。讓幼兒快樂、家長滿意、社會贊譽。
二、工作措施
(一)重點工作
1、抓好教師備課。通過健全完善教師備課,教學計劃,做到上課前心中有數,講解自如,并要求寫好教學反思,提高教學實效性。
2、創設教學環境。強調活動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在快樂的活動中學習。
3、注重養成教育。各班根據本班實際擬訂養成教育計劃,確定教育目標與具體措施,抓好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
(二)常規工作
1、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管理責任制,落實安全責任制,與所有教師、司機、門衛簽定安全責任書;定期檢查園內各項設施,并做好記錄;加強班級安全管理,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加強幼兒安全教育,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切實做好保育工作。搞好園內清潔衛生,堅持消毒工作,并作好記錄;要求做好一日活動各環節的保育工作;開展衛生保健知識宣傳活動。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教師讀書活動,做好讀書筆記,寫好讀書心得;堅持在日常保教活動中練好基本功;開展教師聽評課活動;組織相關培訓活動。
4、加強家園聯系與溝通。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家教宣傳活動,不定期到個別幼兒家庭走訪。組織開展每學期1次家長會。
5、添置幼兒玩具與教學教具等設備,不斷完善辦園條件。工作計劃
6、樹立良好的檔案意識,做好園內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與保存。
三、工作安排
九月:1、報名造冊登記,完善相關資料。2、擬訂教學計劃。3、確定教學內容。4、保教常規檢查。
十月:1、教師教案展示評比。2、教師聽評課活動。3、園本教研。4、保教常規檢查。
十一月:1、教師學習筆記展示評比。2、班級特色課程展示活動。3、保教常規檢查。
篇8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資源;課堂騰飛
在我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廣大的教學工作者越來越多地注重在課堂中引入各種教育資源來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語文作為一門工具學科,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很好地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得到了教學工作者的高度關注。小學教學處在教育的初級階段,教學工作者要適當地引入課外閱讀來豐富和充實學生的課外生活,培養其對語文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進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以及教學效率的提升。下面將就課外閱讀資源的利用展開討論和研究。
一、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的手段
1.為學生營造較為合適的讀書環境及氛圍
較為合適的讀書環境及氛圍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有效地提升課外閱讀的效率。所以,教學工作者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方式來為學生創設一個較為合適的讀書環境及氛圍。例如,可以通過開展讀書作品展的活動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同學間分享自己近期所讀到的課外讀物,能夠真正地實現資源共享,共同進步的目的。此外,還可以通過在教室的墻壁上粘貼各種具備激勵和警醒作用的名言、詩文和學生的優秀作品等來營造較為濃厚的讀書氛圍。
2.進行各種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生能夠真正地投身于課外閱讀中去,需要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研究發現,學生在課外閱讀時,若處于較為自由的狀態下,能夠產生更好的閱讀效果。所以,教學工作者可以借助講故事、讀書活動、知識競賽以及演講比賽等諸多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進而使學生在一種較為感興趣的環境下掌握各種課外知識。
3.給予適當的指導
絕大多數的小學生都比較喜歡閱讀各種形式的課外讀物,然而,他們僅僅是想通過閱讀課外讀物了解其所涉及的故事情節,對于文中所涉及的其他內容僅僅是左進右出,毫不走心,也就涉及不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內容和寫作技巧了。若是學生一直處于這樣的閱讀狀態,那么,開展課外閱讀的目的將無法得到滿足。所以,教學工作者應該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有效地提升課外閱讀效率。
4.鼓勵學生做讀書筆記
在小學生中開展課外閱讀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那么,如何才能夠將閱讀到的知識進行有效的積累呢?筆記可以說是最好的辦法。所以,教學工作者在安排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應該多鼓勵學生做好讀書筆記,進而來提升課外閱讀的效率。小學生所能接受的讀書筆記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樣式:(1)提綱式讀書筆記,注重作品內容的記錄和總結;(2)心得筆記,注重心得體會;(3)摘錄筆記,注重文章所涉及的好詞佳句。
二、開展課外閱讀需要注意的問題
1.注重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良好的學習興趣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正可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興趣在小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改革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在教學任務中占很大份額。因此,教學工作中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較為科學地布置給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和方法,此外,還要盡最大可能地達到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要求,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真正地融入閱讀中去,而不是將課外閱讀作為一種學習負擔。教學工作者為學生安排的課外讀物,要充分考慮其故事性和生動性,適當安排學生進行課下閱讀、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以講述的形式將自己所讀展示給大家以及對特定作品進行集體閱讀等,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教學效率。
2.注重規范學生的閱讀方法
進行課外閱讀與其他形式的學習活動一樣,都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從課外閱讀角度而言,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較為欠缺,并且對課外讀物的鑒賞和辨析能力差,所以,在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一方面,在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教學工作者應該給予適當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還應該傳授學生行之有效的閱讀技巧。具體的辦法是:(1)傳授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正確步驟。在學生開始閱讀時,教學工作者應該適當傳授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技巧,即先大致了解讀物的主要內容,再進行較為細致的閱讀,而且還要適當地思考和做讀書筆記。(2)鼓勵學生使用合適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的最為關鍵的環節當屬能夠使用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所以,教學工作者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要注重鼓勵學生使用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進而有效地提升閱讀效率。
綜上所述,作為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較為重要的一項拓展活動,課外閱讀在整個素質教學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同時,通過課外閱讀的開展,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教學工作者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其指導作用,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
參考文獻:
[1]張紅麗.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重視課外閱讀[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19):43.
篇9
課外閱讀過程應該是學生能動的、積極參與的過程,是一種開放的、民主的、自主的、和諧的過程,是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共同學習的過程,是融實踐、生活、社會,融聽說讀寫等各種因素一體的綜合過程。但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學生沉迷在題海、試卷中,無暇顧及古今賢文,加之受地方經濟的制約,農村95%的家庭無現代名著,更不用說古典名著。所有這些,嚴重制約了學生的讀書興趣,扼殺了學生的讀書欲望,阻礙了學生讀書能力的形成。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加強指導。
做為一名教師,在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當中就是一個指導者、引路人。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的方法,就好比給學生舉起一盞走出黑暗的明燈。面對浩瀚的知識海洋,學生怎樣才能高效、快速地吸收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呢?這就需要我們在以下幾方面給予必要的指導。
一、引導孩子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目
在孩子的閱讀初期,教師一定要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擇好孩子“愛看”的第一批書,讓孩子對書產生好感。如果教師的指導得當,孩子會比較容易愛上閱讀。教師一定要對書刊進行精心的挑選,書刊的內容和外觀要盡量迎合孩子的心理,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衡量書刊的內容,不要以為“有用的”就是可以給孩子看的,需要先吸引孩子的興趣。在孩子看來,花花綠綠的昆蟲、活潑可愛的大小動物可能要比大人強調的“A、B、C、D”和“1、2、3、4”等抽象的事物有趣得多。因此,早期課外閱讀應盡量給孩子提供一些篇幅短小、生僻字較少、語言相對口語化、有一定插圖的動物畫冊、童話、兒童詩等,比如金波的《踢拖踢拖小紅鞋》、孫幼軍的《小豬當保鏢》都很適合低年級的孩子看。
二、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
閱讀的方法有很多,教師主要是把各種閱讀方法展示給孩子,然后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或需求去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比如“精讀法”其實就是要“吃透”也就是細讀,把里面蘊含的知識,全部挖掘出來,要弄懂、弄清,更重要的是要記到心中,學會運用。再比如“粗讀法”的要求并不嚴格,要求把大意讀懂,把里面的字、詞的音、形、義,全弄明白,要做到心中有數。還有“略讀法”,略讀的俗語是一目十行。他只要求讀過一遍后,可以了解大意,弄懂生字和生詞的音、意,它是相對預習課堂而言。略讀雖然簡單,但也是需要熟能生巧。 書中知識如同大海中的動物,如果不去探索,它里面有幾種動物,有幾種海藻,就永遠不知道里面都有些什么。因此,讀書是前提,我們要先指導學生學會讀書,教給他們基本的閱讀方法。
1.讀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閱讀應特別注意教給學生思考方法,邊讀邊思,把讀的過程變成思維加工的過程,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過程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閱讀樂趣,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2.讀寫結合。讀寫結合是傳統語文教學中的精華。解放學生閱讀的時間和空間,目的就是讓學生實實在在地讀一讀,想一想,問一問,說一說,做一做,寫一寫。把讀寫結合起來,讓全體學生動起來,使讀和寫逐內化為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3.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樹立創造性閱讀教學觀。《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作為新課程所積極倡導的三種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堂”、學生以“個體學習”為主的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有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展。同時,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學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長。
4.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是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一要定書。閱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要讀完,不能半途而廢。二要定時。針對自己的學生生活情況,選擇讀書時間,不能想讀就讀,不想讀就幾天不讀。三要定量。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制定一個讀書計劃。保持良好的讀書姿勢,認真做好閱讀記錄。
三、教會學生做好有益的讀書筆記
篇10
一、創建書庫,有書可讀
(一)圖書館藏書豐富,開放書架讓人心動
圖書館藏書豐富,近年來,學校加大投入,圖書館設1個圖書文獻庫,1個閱覽室。圖書館現有藏書5萬余冊,生均圖書達到30余冊。采用單雙周學生借閱制,由班級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到圖書館借閱。而且單本書的量也充足,如《愛的教育》《城南舊事》《愛麗絲漫游仙境》等都達到了55本,可以滿足一個班的學生同時閱讀。
開放書架讓人心動,為了引導學生多閱讀,進一步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學校在教學樓二樓和三樓的休息平臺上各設置了一個開放式的漂亮大書架,并輔有供學生快樂閱讀的座位。為了使課間閱讀更加文明,每天有幾個服務志愿者,負責管理書籍、整理書架,確保學生形成愛護書本的良好習慣。如今,這已經成為了我們學校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建立班級小書庫,進行快樂閱讀
學校還為每個班級配備了一個漂亮的小書架,以便各班建立班級小書庫。學生們把自己的圖書紛紛拿到班級“書庫”和同學們共享,又紛紛從小書庫中借閱自己喜歡的圖書。滿滿一書庫的書吸引了更多的學生借書閱讀,學生們享受到了更多讀書的快樂。
(三)建立家庭圖書角,和書相伴左右
在校讀得再多,都比不了家里的閱讀。不要說放學后和雙休日,單說寒暑假就有充沛的閱讀時間,所以,建立一個家庭圖書角是很明智的選擇。我們教師會推薦給家長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以便家長為學生購書。
二、激情引趣,有書愿讀
(一)精心布置,書香縈繞
為了讓學生親近閱讀,走進經典,與好書零距離,學校在各層教學樓的走廊上懸掛了“經典好書宣傳畫”,在教學樓的每塊走廊墻壁上張貼《三字經》等,學校宣傳窗也會定期進行宣傳。
班級讀書環境精心布置,兩邊的墻上張貼一些讀書名言;教室后面的墻上開辟專欄,張貼學生的讀書心得、讀后感;黑板報上定期刊登一些名人讀書的小故事等,使師生進入班級就時時處處置身于書香的包圍之中。
(二)晨誦午讀,親子閱讀
優秀青年教師常麗華說:“新教育實驗認為,晨誦的目的不是為了進行記憶力的強化訓練,而在于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在于通過晨誦,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領略母語的優美,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晨誦內容的選擇上,我們主要以實驗小學的《八個一百》、李振村主編的《新經典日日頌》和薛瑞萍《日有所誦》為主。學生早上到校后就根據相關的內容進行晨讀。每天午間,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組織學生閱讀。低段主要選擇繪本,以教師讀,學生聽為主,中段多選擇一些童話、寓言、校園系列類的故事,學生默讀的時間逐漸增加,高年級主要是讓學生自主閱讀一些名著。
學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二十分鐘閱讀時間。我們建議家長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做好親子閱讀。
三、提升能力,有書會讀
(一)“織圍脖”,促交流
“微博”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流方式深受網民的喜愛,我們把它引進到學生的閱讀交流當中。學生們看了書以后有什么想說的,把它寫下來,我們戲稱為“圍脖”。我們讓學生每人購買一本便簽本,用來微博。鼓勵他們每天堅持記錄自己的感悟,自由自在地寫,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我們利用每節語文課的前幾分鐘,隨機抽取幾名學生,自己的“微博”,并評選出精彩的微博,抄到便條上,再貼到“微博展示臺”。寫微博,微博,展示微博,學生興趣盎然,津津樂道;閑暇時光,總有那么多的人徘徊在“微博展示臺”的周圍。
(二)做筆記,話“采蜜”
所謂“厚積而薄發”,因此,做讀書筆記是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喜歡把這樣的本子叫做“采蜜本”。
我們設計的“采蜜本”內容上分兩大塊,一是摘好詞好句,二是寫讀書感受。如何發揮讀書筆記的重要作用呢?我們認為“采蜜”前的指導是基礎,“采蜜”以后的反饋、交流是關鍵。
反饋、交流的時間為20分鐘左右,每周一次,隨機抽取3到5本學生的讀書筆記,由教師或學生在班中朗讀,從摘抄的詞語、好句、感想,全班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對于優秀的讀書筆記和準確到位的評價,教師會進行適當的表揚,有些教師采用星級來進行評定。
1.優秀的讀書筆記首先看學生摘抄的好詞、好句,摘抄的好詞,避免常用、普通的詞語。摘抄的好句是否典型,有特色。比如:句子中運用了恰當的修辭手法,風趣、幽默的對話描寫,生動、細致的畫面描寫等等。
2.其次看重的就是學生的閱讀感受。通過實踐,我們認為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來記敘和評價閱讀的感受。
(1)從書中事聯系到自己所遇到的事,自己贊成書中的什么,反對些什么,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并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
(2)通過對作品的閱讀,走出作品,展開合理的想象。
(3)抓住作品中主人公,就作者對人物的刻畫手法,談談自己的收獲。
(三)教方法,重批注
學生讀書的方法除了摘錄,還有邊讀邊想、讀思結合,聯系上下文、生活實際,以及圈劃批注等。采用合適的讀書方法,養成習慣,形成能力,使學生最終能達到“自能讀書”。
針對如何讓學生進行品味性精讀,我們主要采用批注法。開始的時候,學生針對幾個詞語進行批注,教師要引導學生的對批注進行點評、交流,等學生掌握了以后,再指導學生批注句子,一次以3-5句為宜,也要進行必要的點評、交流。然后,逐漸放手,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層次、思想感情、表現手法、語言特點等方面進行批注。隨著年級的升高,從一開始選擇的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逐漸過渡到讀整本書的時候進行適當的批注。批注讓學生的閱讀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淺入深,張揚個性,在閱讀中感受幸福。
(四)閱讀的開放性指導
關于課外閱讀的開放性指導,我們在學習的同時不斷實踐。其中在一次全市的小學語文開放性閱讀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中,我們大膽嘗試。我們把人教版四年級的課文《去年的樹》作為三年級的課外閱讀材料,在進行閱讀指導中,我們的目標指向是學生通過把握故事中的人物性格,體會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心理,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真摯情誼,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培養學生們合作探究、口語表達、獨立創新的能力,最終能進行課本劇的表演。
- 上一篇:初中語文學科教學基本要求
- 下一篇:進出口貿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