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現狀范文
時間:2023-12-16 16:33: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糧食生產現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 F32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9-0323-02
富順縣是全省糧食生產大縣,“中稻―再生稻”和“高粱―再生高粱”產業是該縣優勢特色產業。當前,富順縣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是進一步穩定糧食生產,加快提高全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品質,確保全省糧食大縣的重要地位。
1 富順縣糧食生產現狀
1.1 基本情況
富順縣位于沱江下游,四川盆地的南部,全縣面積13.33萬hm2,總人口109.02萬人,農業人口82.79萬人,占總人口的75.94%;耕地面積5.07萬hm2,其中水田3.28萬hm2、旱地1.58萬hm2,是一個典型的丘陵農業大縣、產糧大縣。“富順再生稻”獲準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認證。2015年全縣糧食作物播栽面積7.06萬hm2,糧食總產量達50萬t,創行政區劃后歷史新高。
富順再生稻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得到長足發展,常年再生稻蓄留面積3萬hm2以上,2015年再生稻實現有收面積2.91萬hm2,平均產量2 587.5 kg/hm2,總產量7.52萬t。目前該縣再生稻面積已占四川全省10%左右,產量占全省的12.5%,是全國年總量最早超過5萬t的再生稻生產大縣。
富順縣再生高粱從2002年開始進行引種試驗示范,已摸索形成了較完善的高產高效配套栽培技術,到2009年進行大面積示范推廣,面積逐年擴大,2015年全縣高粱+再生高粱推廣面積已達3萬hm2,兩季高粱總產達5萬t。目前,“中稻+再生稻”“高粱+再生高粱”已成為富順農業的兩大特色糧食產業,享譽省內外。
1.2 主要問題
1.2.1 基層政府和部門對發展糧食生產的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有的鎮鄉主要領導、村社干部存在“重特色產業、輕糧食生產”的現象,在組織領導、宣傳動員、思想發動、項目規劃、政策落實等方面有觀念偏差、力度不夠、措施不強。
1.2.2 農業生產成本急劇升高,種糧比較效益偏低,影響農戶種糧積極性。近年來,盡管中央、地方高度重視糧食生產,連續出臺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托底,加大補貼力度,但糧食生產的費用多年高企,導致糧食價格的上升幅度遠低于糧食生產成本的增幅,散戶種糧效益極其低下,嚴重影響到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和資金投入力度。在投入的結構上,農民注重短期利益,對農藥、化肥、種子、化肥等農資硬性投入增加,但對長期養地投入如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等往往投入欠缺,導致土壤板結,有機質降低,糧食生產環節粗放,難以形成可持續的發展。
1.2.3 糧食主栽品種不突出、難以形成規模和特色效應。目前,糧食作物種子市場充分放開,種子經營者不斷推出新品種,市場上種子品牌過多、過亂,富順縣農資市場上水稻品種170余個,玉米品種160余個,導致糧食作物主栽品種不顯著、市場監管難度大。同時,基層農技部門對本區域內的品種缺乏規劃和指導,導致在同一區域內多個品種同時種植,增加了田間管理難度,標準化欠缺,又影響訂單收購。
1.2.4 糧食產業適度規模經營嚴重滯后,集約化生產程度不高,龍頭帶動能力弱。稻、玉、麥、薯類生產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產業,需要適度規模經營才能大大降低生產成本,獲取適當的利潤。而富順縣地處川南丘陵區,人多地少、丘區面積大,在糧食生產方式上以傳統單獨分散種植為主。近年來,地方政府大力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種植大戶建設,但傳統耕作和分散種植的現狀沒有根本轉變,難以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糧食加工業發展。富順縣有15家糧食加工企業,由于產業鏈條不足,產品以初次產品為主,綜合經濟效益低,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連接機制,未能充分發揮。
1.2.5 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配套不足,生產條件、農耕設施亟待改造提升。富順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四季分明,春早氣溫回升快,但冷空氣活動頻繁;夏季降雨集中,多連晴高溫,常有春、夏旱發生;秋季氣溫下降快、多雨。洪災主要以秋季為多,暴雨、連日暴雨或連綿秋雨形成雨洪災害。同時,富順縣全境均屬沱江水系,沱江由北向南貫穿全境,境內河流縱橫,有大小溪河327條。全縣小型水利工程分布在26個鄉鎮,大多建于20世紀50―60年代,工程已運行幾十年,年久失修,完好程度僅43%,渠道多為土渠,滲漏嚴重,農業用水浪費現象較嚴重,亟待整治維修和改擴建。且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分布不均、已有渠道風化嚴重、護坡普遍老損,渠段垮塌、淤積現象突出;山坪塘、蓄水池等塘堰設施淤積、垮塌、滲漏嚴重,基本不能發揮作用。蓄引提水設施配套不完善嚴重影響全縣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壯大。灌溉方式落后,目前基本采用大水漫灌形式,節水灌溉工程措施較少,水資源浪費嚴重。一些坡耕地由于成塊面積小,無灌溉設施,目前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不能實現旱澇保收。冬干、春旱連夏旱、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各級干部群眾急盼政府加大農業基礎建設經費投入,以提高抗災減災能力[1-2]。
1.2.6 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不完善,“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的推廣應用不能適時到位。當前,富順縣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許多技術人員兼職較多,加之基層政府行政人員嚴重缺編、事業人員被擠占現象突出,真正服務于糧食生產的技術人員大大減少;村兩委沒有專門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新技術、新模式、新品種無法直接與種植戶見面,基層農技人員年齡、知識結構老化,農技推廣服務弱化。
2 保障和提高富順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對策
立足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按照“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的原則,以提高耕地質量,依靠科技主攻單產為重點,在穩定面積基礎上努力增加糧食產量。5年內富順縣糧食單產水平力爭每年提高75 kg/hm2,全年糧食總產穩定在50萬t以上。
2.1 強化農業基礎設施改造完善
下決心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切實增加投入,盡快建立糧食生產基礎設施投入的長效機制,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主體多元、合理布局、綜合配套、集中連片、保護生態、建管并重的建設思路,堅持改善農田基礎設施、農業生產設施和農村生活設施聯動,工程、技術和政策措施結合,以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等綜合配套建設為重點,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3-4]。
2.2 加強耕地質量建設
加快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全面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改造,提高灌區灌溉保證率和排澇標準,增加有效灌溉面積。以小型水利建設重點縣、規模化設施灌溉、灌區改造等項目為抓手,因地制宜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提高節水灌溉能力。深化小型水利工程體制改革,建立多種形式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科學編制治理規劃,整合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等涉農項目資金,加大農發行、國開行等金融資金投入,實行全域覆蓋、分步實施、區域治理、規模開發,建成一批田成方、林成網、溝渠路相配套的高標準農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堅持用地養地結合,嚴格保護耕地,加強耕地占補管理,強化地力監測和培育,實施農田質量提升工程,探索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綠肥種植和有機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2.3 因地制宜推進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
以農村土地流轉為突破口,積極發展培育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加快推進適度規模經營。一是以農村土地確權頒證為契機,創新農村產權制度,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深化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激活土地要素,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完善“戶轉場、場建社、社升企、企成規、規改股、股上市”的農業經營主體梯度提升發展機制,構建多元并存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和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發展“六有型”家庭農場,積極發展土地股份等新型股份合作社,做大做強做優農業龍頭企業集群,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促進農業“大眾創新,萬眾創業”。
2.4 建立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選拔聘任村級“四員合一”(村級農業技術推廣員、農產品質量監管員、農藥協管員、農業信息員)隊伍,落實補貼、獎勵經費。全面推行“包村聯戶”工作機制,推廣“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技術服務模式,構建基于“互聯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新通道,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開展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同時要在村班子成員中明確一名兼職的村級農技員,并落實一定的工資報酬,真正解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的具體問題。
2.5 提升糧食生產科技水平
堅持“綠色化、生態化、產業化”發展導向,以提高糧食產能為重點,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為著力點,按照糧食種類、結構、路徑多元化的發展思路,發展專用品牌糧食,大力提高種糧效益。以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體,以部、省、市三級糧食綠色增產攻關示范片,國家和省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平臺,圍繞“三推三節五化”,綜合實施糧食生產新型主體培育、綠色增產關鍵技術創新、耕地質量提升、化肥農藥減量高效利用、農作物耕作制度創新、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糧食專用品牌建設等推進措施,加快糧食生產方式轉變。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戶、新型創業農民,積極組織開展高產攻關、高產創建和新技術新品種的展示推廣活動,在農民身邊樹典型、建樣板,輻射帶動全縣大面積平衡增產增收。
2.6 推進優質糧食產業化經營
一是積極推動專用品牌糧食發展,加快糧食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糧食綠色增產增效。鼓勵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提高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區域內“三品一標”認證覆蓋率,示范帶動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品質提升。二是以開甑香、巧媳婦等市級重點龍頭企業為載體,以扶持糧食產業化聯合體為重點,充分發揮糧食加工企業的龍頭作用,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大戶)+基地”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入品牌運營,大力發展訂單生產。
2.7 健全糧食生產防災減災體系
建立和完善糧情監測預警體系,健全符合富順縣實際的糧食生產、流通、加工和消費調查統計體系,建立部門信息協作機制,探索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信息技術,加強糧情監測預警和統計分析,努力實現預警先兆,并及時向社會權威糧食生產、消費、價格等信息。
2.8 強化農資市場監管
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監測預警和追溯體系,建立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機制,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程信息化,做到生產記錄可存儲、產品流向可追蹤、儲運信息可查詢,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推行農業投入品經營主體備案許可制度,強化農業投入品經營誠信檔案和購銷臺賬制度的落實,堅持日常巡查制度,完善監管檔案,做到監管有痕跡。全面落實高毒農藥定點(專柜)經營、實名購買制度,實施農業投入品監測抽查制度。組織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推廣農資連鎖經營和直銷配送,構建新型農資經營網絡,提高優質放心農業投入品覆蓋面。嚴查蔬菜、瓜果生產集中區禁限用農藥的銷售和使用情況,堅決打擊違規違法銷售和使用高毒、禁用農藥行為。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對違法案件要嚴格按相關要求,及時進行公開,強化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3 參考文獻
[1] 許慶,尹榮,梁章輝.規模經濟、規模報酬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基于我國糧食生產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11(3):59-71.
[2] 熊偉,林而達,蔣金荷.中國糧食生產的綜合影響因素分析[J].地理學報,2010(4):397-406.
篇2
一、方城縣糧食生產現狀
方城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北隅,伏牛山東麓,唐白河上游。縣域東西長72km2,南北寬61km2,總面積2542km2。全縣轄15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557個行政村。總人口106萬人,總耕地面積10.9萬hm2。方城是糧食主產區,產糧大縣,常年糧食產量占南陽市的1/10,占河南省的1%。2010—2013年被評為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2012年、2014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方城縣糧食作物主要種植模式是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制。小麥主要種植品種有衡觀35、新麥21、西農979、豫農202、許科316、周麥23、鄭麥9023等。玉米主要種植品種有鄭單958、登海605、偉科702、吉祥1號、中科11、金賽211、先玉335、北青210等。方城縣小麥常年種植面積7.3萬hm2,玉米種植面積6萬hm2,加上其他雜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在13.3萬hm2以上,且程逐年上升趨勢。全年糧食產量8億kg以上。2014年小麥良種補貼落實面積7.933萬hm2,玉米良種補貼落實面積6.761萬hm2。2014年夏糧單產442kg,秋季遭遇嚴重旱災,秋糧減產,每667m2產量335kg,全年糧食產量8.65億kg。2015年夏糧單產451kg,總產5.36億kg。
二、糧食生產資金管理情況
(一)2012—2014年糧食生產支農資金投入情況
2012年,方城縣共投入糧食生產支農資金11866萬元,其中:農綜開發項目資金3614萬元,現代農業糧食產業類項目資金600萬元,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2832萬元,農業高產創建項目資金176萬元,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資金40萬元,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經費115萬元,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資金1432萬元,病蟲害防治資金10萬元,小麥“一噴三防”項目資金475萬元,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資金2572萬元。2013年,方城縣共投入糧食生產支農資金12261萬元,其中:農綜開發項目資金3499萬元,現代農業糧食產業類項目資金875萬元,早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2708萬元,農業高產創建項目資金176萬元,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資金40萬元,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經費115萬元,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資金1666萬元,病蟲害防治資金19萬元,小麥“一噴三防”項目資金475萬元,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資金2688萬元。2014年,方城縣共投入糧食生產支農資金9561萬元,其中:農綜開發項目資金2820萬元,現代農業糧食產業類項目資金1025萬元,抗旱救災項目資金285萬元,農業高產創建項目資金160萬元,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資金38萬元,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經費115萬元,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資金1840萬元,病蟲害防治資金3萬元,小麥“一噴三防”項目資金482萬元,農業生產救災資金64萬元,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資金2729萬元。
(二)倍增計劃項目
1.種植類項目。2012年,方城縣倍增計劃種植類項目資金1107萬元。該項目經省財政廳批復項目區建設面積0.24萬hm2,其中:建設3個萬畝高產示范區,5個千畝高產示范方,10個百畝高產攻關田。通過“良種推廣,綜合配套技術推廣,高產開發示范帶動”等內容實施,在2015年全縣旱情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項目區花生單產由前3年平均單產310kg提高到361kg,增幅達16.5%。2013年,方城縣倍增計劃種植類項目資金1310萬元。該項目經省財政廳批復項目區百、千、萬花生示范田,面積共計0.24萬hm2;十個百畝高產攻關田66.7萬hm2;五個千畝示范方333.3hm2。2014年,方城縣倍增計劃種植類項目資金1374萬元,項目正在實施中。2.加工類項目。方城縣加工類項目2012年、2013年、2014年度分別為78萬元、124萬元、200萬元。企業已作為利息補貼列入補貼收入,沖減了該公司的2013年度財務利息成本,為該企業輕裝上陣助推方城縣油料深加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全國新增千億斤田間工程規劃項目實施情況
自實施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工程以來,方城縣作為主要規劃縣,圍繞打造糧食增產樣板示范工程的目標,5年累計建成高產穩產田1.12萬hm2,總投資1.1億元,惠及券橋、博望、趙河3個鄉鎮的48個行政村。
(四)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情況
2012年、2013年、2014年全縣核定補貼面積9.44萬hm2,涉及全縣25.4萬農戶。2012年、2013年補貼金額均為15356.61萬元,2014年補貼金額為15538.88萬元。2012年、2013年每667m2補貼標準為108.42元,其中糧食直補11.68元,綜合補貼96.74元。2014年每667m2補貼標準為109.74元,其中糧食直補13元,綜合補貼96.74元。通過據實核定補貼面積和張榜公示環節,由郵政儲蓄銀行“一折通”系統并按照省直補辦要求全部兌現到戶。自2012年以來,方城縣每年承擔小麥良種補貼面積7.6萬hm2,補貼資金1140萬元;玉米良種補貼面積6.06萬hm2,補貼資金909萬元;花生良種補貼面積2.98萬hm2,補貼資金448萬元,并按要求落實到位。2015年的補貼資金1.35億元已補助到縣,待上級的實施方案下達后,按要求及時補貼到農戶。
(五)農業保險情況
為確保種糧農民的積極性,在方城縣政府重視引導下,縣農業局積極開展農業保險工作,保障了種糧農民的積極性。2014年全縣小麥保險面積719.7萬hm2。現行保險金額及費率:玉米每667m2保額329元,費率6%,每667m2保費20元;小麥每667m2保額447元,費率6%,每667m2保費27元;煙葉每667m2保額900元,費率5%,每667m2保費45元。其中中央40%,省級25%,市級5%,縣級10%。
三、補充耕地管理情況
篇3
【關鍵詞】糧食;生產現狀;未來發展;建議
臨潭縣屬典型的高寒陰濕和半干旱區,地形自西向東傾斜,海拔2230~3960m,平均氣溫3.2℃,相對無霜期65d,全縣轄16個鄉鎮,141個村民委員會,717個村民小組,總土地面積1565.8km2,耕地面積17533hm2,人口14.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13.3 萬人,占總人口的90%。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資料,糧食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和穩定發展大局的重要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縣的糧食生產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全縣農技人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確保穩定和國民經濟全面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特別是在西部大開發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新形勢下,如何正確地認識臨潭的糧食生產現狀和保證糧食安全生產仍然是全縣人民最關注的重大問題。我們應該從干旱少雨的縣情出發,高度重視發展旱作農業,始終把發展旱作農業放在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突出位置來抓。
1 我縣糧食生產的現狀
1985~1991年改革開放階段,農村實行,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加上農民對糧食生產靠科技、靠投入的認識逐漸增強,使農村絕大多數群眾逐漸解決了溫飽問題。1992~1998年,由于大面積推廣小麥、青稞、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地膜覆蓋、膜測溝播、全膜覆土栽培技術,提高了土地生產率和土地利用率,糧食作物產量顯著提高。1999年至今,抗旱、抗病、抗倒伏品種的大量引進和糧食作物豐產栽培技術措施的大量應用,提高了糧食作物的單產水平,增加了科技含量和農牧民收入,使臨潭農牧民從溫飽逐步向小康水平邁進。
2 糧食安全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2.1 人糧矛盾突出
隨著人口的增加,社會糧食需求總量不斷增加,糧食的供需矛盾很突出。
2.2 自然條件與糧食增產的矛盾
由于我縣經濟比較落后,自然條件差,農業基礎薄弱,糧食生產仍然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現有耕地中山旱地占80%以上,農業發展依然面臨著旱災威脅,抗旱生產仍然處于被動局面。導致這些情況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投入嚴重不足,抗災能力不強;二是農民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先進技術的普及難度大;三是水土流失,耕地整體質量下降,糧食生產缺乏安全保障。
2.3 耕地減少與糧食安全的矛盾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農業工業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小城鎮建設及退耕還林、還草生態環境建設等項目的實施,耕地勢必減少,糧地矛盾也必然加劇。
3 確保我縣糧食安全的措施和建議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放松,為了確保我縣糧食安全,初步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控制人口,保護耕地
必須進一步強化控制人口增長,切實保護宜農耕地,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在退耕還林還草中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按照“山頂植樹戴帽子,山坡退耕種草披被子,川地種植藥材鼓錢袋子”的農業結構調整模式,堅持封山禁牧,要先治荒、治坡,再逐步擴大,不搞一刀切。
3.2 依靠科技,提高單產,增加總產
從我縣糧食生產的基礎條件看,現有耕地中85%左右屬中低產田,缺水少肥,管理粗放,糧食單產很低,今后必須大力推廣以平衡施肥和用地養地相結合的糧、經、飼三元結構種植技術、以測土配方施肥為主的培肥地力技術、以機械深松耕為主的保護性耕作技術、以抗耐旱品種為主的生物抗旱技術、以膜測溝播、地膜覆蓋、全膜覆土種植為主的抗旱播種技術、以精量半精量為主的高效播種技術和以農作物病蟲害為主的綜合防治技術,促進糧食作物高產、高效,這些新技術的示范與推廣可以明顯的提高抗旱科技水平。一般一項高產栽培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可增加單產10%左右,如果采用新的組裝配套技術,對病、蟲、草、鼠害的損失可控制在20%~30%,則每年可挽回糧食損失120000~180000t。
3.3 因地制宜,處理好優質與豐產的關系
由于我縣春秋相連、長冬無夏,春季倒春寒現象嚴重,旱災、雹災及洪災發生頻繁,使得糧食生產基本處于低水平的產需平衡狀態,糧食生產的方向應以增產為主、兼顧優質,應順應天時和作物生長規律,大力發展馬鈴薯、青稞、小麥、畜牧業等優勢產業,力求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相吻合,著力緩解氣候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4 落實政策,增加科技投入
隨著農產品貿易的國際化,依靠提價保護農民利益的余地不會很大,政府保護糧食生產的主要措施應放在增加對農業的投入上,在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同時,要從國民經濟與農村經濟的全局出發,在國民收入的分配結構上作重大調整,從正面引導和提高農民群眾的種糧積極性,確保農民增收。切實重視農業技術的進步和創新,增加科技投入,不斷提高創新能力,以有效支撐全縣糧食安全和穩定增長,確保全縣國民經濟整體有序的快速發展。這樣不僅可促進農業的發展,而且可保持生態平衡,減少環境污染,增強土壤的生產能力,促進糧、經、飼作物產量的提高,實現農業的良性循環。
3.5 通過科技培訓,全面提高農牧民素質
在糧食安全生產的過程中,要把培育新型農牧民當做一項根本措施來抓,有針對性地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重點培訓骨干農牧民,兼顧一般農牧民,造就一批新型實用人才。培訓內容要以現代適用技術為主,要精確化、有可操作性,突出區域優勢產業;內容設計要以提高農民的技術能力為主,同時提高農牧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訓方式以實踐培訓、現場教學、短期培訓為主,采用“學中做、做中學”的方式,并以村為單元,進村入戶,實行就地培訓。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由縣、鄉、村三級機構組成的管理體系,縣一級主要負責制定區域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鄉鎮政府主要負責培訓項目的具體落實,根據需求確定培訓目標,加強培訓工作監督檢查,村一級主要是根據當地主導產業提出培訓需求,組織農民參加培訓。
3.6 大力培育發展糧食龍頭企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糧食龍頭企業是糧食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是連接農戶與市場的橋梁和紐帶,具有引導生產、扶持基地和對國內外市場拓展的功能。要重點圍繞青稞、馬鈴薯、小麥等優勢產業培育龍頭企業,要按照"壯大一批、改造一批、發展一批、引進一批"的原則,擴大經營規模,增強輻射面。同時,積極鼓勵糧食企業不斷更新設備和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從粗放式經營不斷向精細加工方向轉變,不斷提高龍頭企業的科技含量,爭取更多龍頭企業進入國家級和省、市自治區級龍頭企業行列,形成加工能力強、開放力度大,服務功能齊全、能帶動一片或整個產業的發展格局。
篇4
關鍵詞:荊州市 糧食產業集群發展 現狀與問題 對策建議
荊州市是湖北省以至全國的產糧大市,以種植稻谷為主,常年保持36.69萬公頃的稻谷種植面積,總產量300萬噸以上,具有發展糧食產業集群的良好資源優勢,在省和國家糧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關資料表明,價值1元的糧食經過加工處理后,在美國可增值3.7元、日本可增值2.2元,在我國也有明顯的增值效果;此外,由糧食產業所帶動的運輸、飼料、食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更加可觀的經濟社會效益,所以,通過發展糧食產業集群,拓展糧深加工,延長糧食產業鏈條,提高糧食附加值,對發展荊州市農業產業經濟、糧食產業經濟和相關產業經濟、保障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多重意義。
在湖北長江經濟帶中,武漢是龍頭,宜昌是龍尾,荊州是龍腰。武漢和宜昌都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荊州工業化還處在初期向中期轉化的階段。由于荊州工業化進程緩慢、滯后,致使糧食產業聚集度不夠,科技支撐力不強,經濟外向度偏低,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不牢。為此,201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實施“壯腰工程”的重大決策。“壯腰工程”的核心和關鍵是“壯工業”、即做大做強荊州工業經濟;同時根據荊州市糧食產業在全省以至全國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強調必須大力發展糧食產業集群,走糧食大產業、大集團、大品牌、大項目、大市場之路,使糧食產業與工業化同步發展。據此,荊州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建設國家糧倉,打造千億糧食產業”的戰略目標,并于2012年明確提出了“著力打造糧食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糧食工業園區”的戰略措施。
實踐經驗表明,糧食產業化經營要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必須大力發展糧食產業集群。發展糧食產業集群的優越性一是能夠把生產者和消費者緊密聯接起來,根據市場需求引導生產適銷對路的糧食產品,有利于龍頭企業加工優質的糧食食品,創造好的經濟效益;二是能夠集中資金、集中精力把具有品牌優勢、加工優勢、市場營銷優勢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三是能夠促進糧食工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實現產業結構升級,降低經營成本,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提高競爭實力。建設糧食工業園區是充分發揮投資規模效應、吸引外商集聚效應的有效途,是糧食產業化深度發展,實現質量、效益新跨越的重要載體。
一、荊州市糧食產業集群建設與發展的現時情況
1 荊州市糧食產業鏈發展現狀:建設糧食產業集群是從糧食產業化整體出發,向基地、收購、儲運、加工、銷售、科研一體化方向進行產業鏈條連接。
“十一五”期間荊州市按照這一方向,以該市的大型糧食加工龍頭企業福娃集團有限公司、洪湖浪米業有限公司、湖北恒泰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松滋市云達米業有限公司、荊州市漢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為重點,建設了6個營養強化米生產基地和4個稻谷深加工生產基地,形成了四大糧食轉化產業集群。
四大糧食轉化產業集群是:1,在荊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以湖北漢科高科技生物有限公司為圓心,鏈接帶動湖北天榮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荊州市鑫禾米業有限公司、荊谷米業集團等糧食加工企業,形成以果葡糖深加工生產為核心的糧食轉化產業集群;2,在荊州市的松滋市區,以湖北白云邊酒廠工業園區為圓心,鏈接帶動荊州市公安縣等周邊糧食加工企業,形成以白云邊酒生產為核心的糧食轉化產業集群;3,在荊州市的監利縣新溝鎮,以福娃集團工業園區為圓心,形成以餅干、膨化食品、營養粥等深加工為核心的糧食轉化產業集群;4,在荊州市的洪湖市工業開發區,以湖北洪湖浪米業有限公司、中興(湖北)生物質能有限公司工業園區為圓心,帶動周邊的所有糧油加工企業,形成以生物柴油加工生產為核心的糧油轉化產業集群。
在糧食產業集群的推動下,糧食加工轉化能力和糧食食品項目與品牌能力大幅度提高,到2013年底,荊州市將形成系列營養米年生產能力50萬噸、稻谷深加工年生產能力30萬噸、稻谷深加工產品產量20萬噸,大米加工產量達到200萬噸,其中精制大米170萬噸,系列營養米30萬噸;開發出發芽糙米、留胚米、免淘米、米乳、糙米茶等營養產品和方便米飯、方便米線等方便食品。
2 荊州市糧食產業與相關產業鏈接現狀:糧食產業集群建設是以糧食生產產業為基礎,鏈接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相關產業,優化資源整合、配置,進行產業合理布局,促進糧食產業鏈延伸和糧油資源轉化增值,整體提升糧食產業經營水平,實現糧食產業高效、協調、可持續發展。荊州市糧食產業集群建設發展過程中與相關產業的鏈接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與糧食加工產業的鏈接。突出的是在優質稻的產、購、銷方面,訂單購銷發展較快。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在對糧農生產的優質稻訂單購銷中,收購價格比普通稻高出30%以上,糧農每畝可增收100多元,這種糧農與糧食加工企業的產、購、銷鏈接方式受到糧農歡迎,推廣普及比較快;第二,與食品加工產業的鏈接。主要是依托福娃集團有限公司、洪湖市太禾米業公司、荊州市新力大風車食品有限公司、松滋市天怡食品有限公司、荊州大佳機械食品有限公司等糧油食品加工企業,建設了4個糧食生產基地,糧農按照市場導向、適度規模的原則,進一步擴大糧食生產規模,公司收購基地糧農生產的糧食后,開發生產優質俏銷的新型營養方便食品,將一部分利潤轉移給糧農,實現產業共興,利益共享;第三,與飼料加工產業的鏈接。主要依托荊州通威、湖北大明、荊州希望等飼料加工企業,大力發展加工水產專用料、畜禽料、動物寵物料等飼料生產。2013年荊州市加工生產量將達到800萬噸,年加工產值60億元,除了增加企業收入、國家稅收以外,還可以增加飼料糧鐘植農戶的收入,達到飼料糧鐘植農戶與飼料糧加工企業雙贏的目標;第四,與釀酒產業的鏈接。主要是依托湖北白云邊股份有限公司、公安(縣)黃山頭酒業有限公司、石首市勁牌酒業有限公司發展壯大釀酒業,并重點扶持監利縣糧酒酒業有限公司,把“監利糧酒”品牌建設成為中國知名品牌,到2013年荊州市釀酒業總產值將達到120億元。這樣通過釀酒產業的發展壯大帶動和促進飼料糧鐘植產業的發展,延長飼料糧鐘植農戶的收入鏈,增加其收入。
3 荊州市糧食產業收益現狀:糧食產業集群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糧油加工龍頭企業為核心,以帶動農民增收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規劃,“十一五”期間,荊州市選擇5家成長性好的骨干企業重點扶持;選擇10家中小企業重點培育;選擇20家后備企業重點跟蹤;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培植1-2家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龍頭企業;3-5家年銷售收入過5億元的龍頭企業;5-10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龍頭企業。截至2010年底,荊州市已建成“五大糧油加工園區”,市級以上龍頭企業75家,糧油食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66億元,實現利稅64131萬元,既增加了財政收入,又增加了糧農收入。在此基礎上計劃到2013年底全市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80家左右,其中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0家左右;全市市級以上企業糧食加工量達到3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左右、利稅8億元以上;其中典型企業監利縣福娃集團有限公司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實現利稅6億元,洪湖市洪湖浪米業有限公司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實現利稅3億元,從而使財政收入和糧農收入進一步提高。
二、荊州市糧食產業集群發展存在的問題
荊州市產業集群發展盡管取得了上述成績,但同先進地區比都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差距之一是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強。雖然部分企業已獲得了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的稱號,但真正能稱得上“龍頭”的企業并不多,帶動效益也不夠突出。目前荊州市還沒有一個利潤過3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即便是福娃集團,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也未過100億元,且全市過5億元糧食企業僅9家。
差距之二是深加工項目少,產業鏈條短。荊州市真正稱得上糧食深加工的項目只有福娃集團的系列食品和漢科公司的果糖,其他絕大多數企業基本上是對原糧進行初加工和精加工,產業鏈條短,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業創利稅能力差,發展后勁不足。糧食的生產、購銷、加工等環節大多還處于分割狀態,產業鏈條延伸過程中小而全的問題比較突出,上、中、下游產業的關聯度不高,難以形成整體的競爭優勢。
差距之三是精品名牌產品缺乏。由于高檔優質稻發展滯后,稻米品質不高,盡管在稻米品質結構的調整上現在同過去比有很大進步,但與市場對高檔優質稻的需求相比,同湖南等省相比,在高檔優質稻的研究、開發、引進、推廣上都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在高檔優質稻的發展整體上還沒有形成規模。此外,荊州市還沒有一家企業的大米產品獲得中國名牌稱號,同“北大荒”、“金健”等全國知名企業相比,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以及影響力都還遠遠跟不上。
差距之四是利益聯結機制不盡完善。目前荊州市大多數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的聯結仍然只限于簡單的產品買賣關系和松散的合同關系,緊密型的利益機制沒有真正形成,市場一旦變化,合同就難以執行,企業和農戶都會受到損失。同時,荊州市區域性、專業化的大基地數量少、建設標準不高,區域間結構雷同、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不同程度存在。此外,部門配合不夠,農業、農機、農技、糧食、財政、銀行等部門在產業化經營中的配合力度比較弱。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荊州市要真正搞好湖北省提出的“壯腰工程”,確保湖北省和國家的糧食安全,還必須在建設和發展糧食產業集群方面下很大的功夫,采取務實性的措施,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開拓創新的政策舉措,促進荊州市糧食產業集群快速有效發展。
三、荊州糧食產業集群建設與發展應采取的對策建議
1 培育發展糧食工業園區,為糧食產業集群發展夯實載體。要打破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制訂有利于糧食產業集聚的財政政策和土地政策,適當降低地價標準,支持產業園區建設。要明確糧食工業園區的產業定位,突顯區域糧食優勢,通過自身培育、外引內聯,引導一批能帶動產業升級、起主導作用的綠色食品、綠色產業項目和企業集中落戶糧食工業園區,使同類產業的企業在糧食工業園區內相對集聚,形成規模化生產基地和空間集聚效應。
2 突破性地培植大品牌。一是從生產源頭抓起,大力發展優質、特色糧食品種,大力開展基地建設,實行訂單購銷,保證企業品牌打造有穩定可靠的優質糧源。二是積極開展綠色食品和ISO14000認證,建立糧食質量標準和安全體系,采用優良操作規程(GMP)、關鍵危害點控制(HACCP)和卓越績效模式等國際通行的管理標準,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三是準確把握市場定位,品牌大米應以高、中檔精制大米為主。四是實施品牌整合。
3 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對關鍵技術和科研成果,鼓勵通過技術轉讓、入股等方式進入企業,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把糧食產業鏈向深加工方面延伸,延長產業鏈,增加糧食附加值,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綜合經濟效益。重點構建糧食加工產業體系,認真研究糧油加工企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思路和對策,做到“中間開花、兩頭延伸”。“中間開花”就是迅速提升加工企業科技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兩頭延伸”:一頭要向上游即糧食生產領域延伸,通過建基地,從源頭上保障企業生產的原料及質量;一頭要向下游即消費終端延伸,通過福娃、洪湖浪、宏凱等龍頭企業的帶動,迅速推動荊州市糧食加工業再上新臺階。
篇5
本次論壇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纖維檢驗局為指導單位;由湖北省質量強省工作委員會、湖北省質監局、武漢紡織大學為主辦單位;《中國纖檢》雜志社、湖北省纖檢局、湖北省紡織工程學會、楚天金報、國家棉花質量監督中心(湖北)等單位為承辦單位。
纖檢人也許沒有李杜的神來之筆
湖北省纖維檢驗局局長周開心帶著興奮對記者說:“本次論壇是質監局領導出的‘作業題’,旨在通過本次論壇凝聚起本省w維紡織資源,并邀請最高端的業界專家啟發我們的智慧,切實為湖北的紡織服裝產業提升質量發揮積極作用,為供給側改革打一針強心劑。”
“質監局王興於局長要求我們必須做精心策劃,全力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湖北省纖維檢驗局黨委書記王澤輝說。
出席論壇的領導和嘉賓有:湖北省政府副省長許克振、中國纖檢局黨委書記徐水波,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黃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前副會長徐文英,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學名譽校長姚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院喻樹迅,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俞建勇,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程虹,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博士克瑞斯,清華美院教授肖文陵等十余位,以及全國纖檢機構及湖北各地企業代表共260多人,共謀振興湖北纖維及紡織產業質量提升之路。
論壇能達到如此高度和規模,與湖北纖檢局打的提前量分不開。在論壇開始之前,湖北省纖檢局就開始了很多準備活動。對于知名專家學者,通過多方關系,提早邀請,提前調整敲定行程,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而對于企業,深入進行幫扶,組織“品牌服裝湖北行”“漢派服裝和粵派服裝對話”等一系列的活動,并媒體進行宣傳,一系列的鋪墊工作轉變了企業的觀望態度,從最開始的猶豫變成踴躍參加,最后整個會場甚至出現一座難求的狀況。
從今年年初確定召開論壇,到三個月前開始進入正式的籌備階段,湖北省纖檢局全員出動,動員了100多人,并從湖北省各分局抽調人員,組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籌備小組。可以說為了這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整個湖北纖檢局都動了起來。
在主論壇的前兩天,舉辦了湖北紡織服裝質量報告新聞會、質量大講堂等五個活動整合到一塊。“這樣也便于人們參會,也便于我們組織,最后證明效果很好。”湖北省纖維檢驗局辦公室主任洪步才說。
紡織服裝質量提升正在構成鏗鏘的格律
湖北省質監局在開展紡織服裝質量提升行動中主要有哪些舉措?據介紹,湖北省質監局在開展紡織服裝質量提升行動中主要有以下三項舉措:
堅持服務導向。一是摸清企業底數,做到精準服務。對全省規模以上的1563家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建立企業檔案,實行“一企一檔”“一市一庫”,開展免費公益質量診斷服務。二是開展品牌培植,強化服務實效。引導企業提質增效,樹立企業品牌意識,近幾年,通過一對一幫扶,已有58家紡織服裝企業的產品被評為“湖北名牌”,今年又有30家申報“湖北名牌”產品。三是開展“紡織服裝質量湖北行”系列活動。主要是開展走進湖北紡織服裝企業活動;舉辦以“溝通增進了解 ,對話樹立目標”為主題的“漢派服裝與粵派服裝對話”活動,兩省共20余家服裝龍頭企業參加了對話活動;開通實驗室直通車。
強化質量監督。一是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推動質量共治。與省教育、民政等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學生服及集團采購絮用纖維制品的質量監控,以此推動質量共治。二是加強對重點產品的監督,把好質量安全底線。針對社會關注的兒童服裝、學生服、軍訓服等重點產品質量問題,湖北省質監局加強了監督執法檢查。把好質量安全底線,確保兒童和學生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三是建立質量誠信制度,樹立企業質量主體意識。每年定期召開100家紡織服裝企業質量分析座談會,提高企業質量誠信和法律意識,樹立企業質量主體意識。四是強化監督抽查和執法檢查。兩年來,我局加強了對兒童及嬰幼兒等服裝監督抽查,對電商平臺戶外服裝產品的風險監測抽查以及對紡織服裝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統計調查。同時開展了以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情況為重點的紡織服裝質量執法檢查。
夯實技術保障基礎。一是建好檢驗檢測能力提升重大項目,為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技術支撐。二是建立和完善統一高效的檢驗檢測體系。三是提升科研創新能力。隨著湖北省質監局紡織服裝質量提升行動有聲有色的開展,湖北省紡織服裝質量正逐年提升,效果明顯。這從近兩年省質監局開展的紡織服裝監督抽查和執法檢查產品質量合格率穩步提升可以反映出來,2015年監督抽查合格率為75.4%,2016年監督抽查合格率為92.2%。2015年,執法檢查459批次,合格率為64.1%;2016年,執法檢查285批次,合格率為73.0%。
纖檢改革早已夢繞在這片多情的土地
在湖北省纖檢局局長周開心的心里一直有個夢:建成全國一流纖檢機構,完成“五大任務”,建好“三大工程”。
篇6
關鍵詞 糧食生產;現狀;問題;對策;湖南桃源
中圖分類號 F326.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3-0367-02
桃源縣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也是全省乃至全國的農業大縣。為此,根據桃源的實際情況,從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糧食生產的極端重要性,切實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把發展糧食生產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抓緊抓好抓落實,努力把桃源打造成農業強縣。
1 桃源縣糧食生產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1 桃源縣糧食生產現狀
近3年來,桃源縣糧食生產取得了面積擴大、單產提高、總產增加的良好成績。2006年播種面積12.51萬公頃,總產69.25萬噸,其中水稻10.64萬公頃,總產60.53萬噸;2007年的播種面積達到12.68萬公頃,總產71.61萬噸,其中水稻10.80公頃,總產達到64.0萬噸;2008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3.00萬公頃,總產77.92萬噸,其中水稻11.15萬公頃,總產70.16萬噸,是歷史上種植面積最大、單產水平最高、總產最多的一年。全縣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877.5kg,出售商品糧達到33.65萬噸,商品率達到47%。在發展糧食生產過程中,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堅持推廣水稻良種、實用技術、機械作業,充分發揮產業優勢。
1.2 存在的問題
1.2.1 種糧效益不高。近幾年隨著物價總體水平的提高,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達30%,農村勞動力工資和機械作業投入增長了1倍,生產成本增加1 500元/hm2以上;但糧食價格基本穩定,普通秈稻價格1.40~1.57元/kg,優質稻價格5.73~6.80元/kg,農民種糧效益下降的幅度較大。據調查,一般純收入下降750~1 500元/hm2。
1.2.2 技術力量不足。目前桃源縣鄉鎮農科站有農技人員115人,每667hm2耕地不足1人,由于長期存在的體制問題,基本待遇沒有落實,有1/3的人在外打工,大部分人靠經營種子、農資謀生。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藥的普及推廣很難到達千家萬戶,技術推廣力量不足,力度不夠。
1.2.3 生產規模不大。全縣有農戶25.8萬戶,戶均耕地僅0.33 hm2,糧食生產90%以上以家庭為單位,生產大戶不多,生產規模不大。
1.2.4 防災能力不強。近幾年雖然對農田基本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大,僅2008年桃源就投入1.3億元,農田生產條件和防災減災能力有所提高;但自然災害對桃源糧食生產的影響仍然很大,防災能力的薄弱將嚴重制約桃源糧食生產發展。
2 發展糧食生產的戰略措施
2.1 加強領導、落實措施,努力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2.1.1 建立全縣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全縣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堅決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建立糧食生產聯席會議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糧食生產問題,制定工作方案,落實工作措施,推動工作開展。
2.1.2 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產面積。2009年全縣計劃種植早稻4.82萬公頃,中稻1.67萬公頃,晚稻5.47萬公頃,玉米0.67萬公頃。各鄉鎮將任務落實到村、到組、到戶,確保全年糧食種植面積達14.00萬公頃以上,產量達73萬噸以上。
2.1.3 堅決遏制雙改單。“雙改單”給穩定糧食生產帶來了嚴重影響,各級政府一定要引起警覺和重視,不能熟視無睹、放任自流。在雙季稻適宜區搞“雙改單”,既是對農業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是對糧食生產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各級政府必須堅決采取措施扭轉這種狀況,對那些雙季稻區只種一季稻保口糧的農戶,要進行說服教育,動員他們種雙季稻或者調劑給種田能手和大戶。
2.1.4 真正解決耕地拋荒問題。2008年國際糧價浪潮洶涌,中國糧食安全問題再度引起廣泛關注。任何時侯一個國家的吃飯問題都不能攥到別人手里,尤其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要時刻注意自身的糧食安全。牢牢守住糧食安全線和1.2億公頃耕地紅線。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快,建設用地的需求還將進一步加大,這無疑將給糧食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和風險。因此,禁止耕地拋荒就成為穩定糧食面積的基本途徑。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四個確保”考核目標,把加強耕地保護管理工作納入鄉鎮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各鄉鎮制定考核辦法,把“確保耕地不拋荒”工作與干部的年終崗位責任制考核相結合。
2.1.5 優化結構、改善條件,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工作。目前,我國農村受大量農業人口的約束,糧食規模化生產程度低,加上技術條件限制,短期內提高人均糧食種植面積、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的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環節的費用開支也存在較大難度。因此,優化結構、改善條件,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推廣實用技術,轉化科技成果是保證糧食安全的有效措施。盡管這幾年桃源糧食單產、總產雖有所增長,但農民種糧效益卻增長不大,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品種結構不合理。中、高檔優質稻品種比重仍然不足50%。各級政府要加強引導,從整體上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努力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2009年是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第2年,桃源結合高產創建活動,擬建10個666.67hm2水稻高產示范片,每個鄉鎮建1個66.67hm2水稻高產示范片,每個村建1個6.67 hm2水稻高產示范片,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2.2 落實儲備、搞活流通,發展糧食產業經營
2.2.1 落實地方糧食儲備,保留購銷網絡,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桃源是全國首批商品糧基地縣,2007年全縣糧食總產量71.61萬噸,糧食產量全市位居第1,全省列第5位。但是這樣一個產糧大縣,目前政府沒有掌握1粒糧食儲備,一旦發生戰爭、瘟疫、災害等突發事件,需要動用糧食儲備,后果將不堪設想。在2009年年初的冰雪災害天氣中,政府準備調用300t糙米,但是沒有著落,結果工作很被動。2009年縣政府準備按照“產區保持3個月銷量、銷區保持6個月銷量”的儲備要求,落實5 000t的縣級糧食儲備并積極向上級匯報,爭取代儲一部分國儲、省儲糧。同時,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的有關規定,暫停對基層糧食購銷點庫的變賣和資產處置,保留骨干糧油購銷網絡設施,嚴格控制改變糧食倉庫性質。在進一步明確縣糧食局出資人職能的前提下,建立規范的產權占有、收益、處置制度。
篇7
1我國糧食生產現狀
1.1產量情況存在很大隱患:對于我國的糧食產量問題而言,仍然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從2000年開始,我國就出現了糧食生產不能滿足需求的狀況。同時,有限耕地資源的逐年銳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糧食生產的規模。其次,糧食的產量與生產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糧食的生產不能隨著需求的增加而增加,這一問題將嚴重影響到我國的糧食產量安全。
1.2糧食質量形勢下滑:對于糧食的質量問題而言,所涉及到的方面較為廣泛,貫穿于糧食生產的整個過程,每一生產環節的影響因素都有可能對糧食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在糧食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土壤資源的污染、農藥與肥料的非常規使用以及加工環節添加劑的濫用等因素都將直接影響到糧食的質量安全。同時,近年來,我國糧食質量安全問題與面粉中漂白劑的超量使用等問題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糧食質量安全問題的嚴重性。
1.3糧食的生態因素面臨嚴重考驗:因環境保護意識淡薄以及對土地資源的不合理開發與利用等問題的存在,使我國農業生產環境惡化,對農業資源的超負荷使用以及與礦產資源的過度開發,造成了土壤的荒漠化與水土流失,從而導致土壤中的氮、磷、鉀等元素大量流失,造成土壤貧瘠,土壤肥力嚴重下降,直接導致我國糧食生產的可持續能力嚴重下降,糧食的生態安全問題也受到了嚴重威脅。
2植物保護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植物病害的存在對糧食生產的影響是十分嚴重的,因此植物保護也成了人們關注糧食生產安全的重點。所以,以下是植物保護對糧食生產所造成的影響:
2.1正面影響
2.1.1植物農業確保了糧食產量:對于現階段病蟲害的治理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噴灑農藥。我國糧食種植面積較大,當出現蟲害、病菌害等問題時,會造成大面積的植物損害。使用植物農藥不僅可以進行大面積噴灑,而且取得的效果也是較為明顯的。在短期時間內將病害解除能有效減少因病蟲害所造成的損失,從而確保糧食生產。因此,農藥噴灑的植物保護方式是確保糧食產量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2.1.2研發轉基因物質,提升糧食產量:隨著我國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轉基因植物得到了較快發展,并已成為植物保護的有效方法之一。該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使糧食產量得到較大程度提升,如轉基因技術能使土豆的個頭變大,營養價值提升等,同時還能有效減少糧食作物的病害,從而減低糧食生產成本,提升糧食的產量與質量安全可靠性。對于糧食的生產而言,是一個較大的發展與進步。
2.1.3進行糧食保護的其它方法:除了以上植物保護方法以外,在農業的綜合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治理等方面也有所體現。這些植物保護方法的運用對提升糧食安全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
2.2植物保護對糧食生產安全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2.2.1農藥對糧食安全造成負面影響:上文已經提到,為了保證糧食產量,植物農藥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農藥中所含有的大量有害化學物質被直接噴灑在植物表面,被植物吸收之后會形成一定的化學藥物殘留,當這些殘留物質被人體吸收之后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同時,應對藥物技術的使用不合理以及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等因素的存在也導致了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問題的產生,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糧食安全的發展。
2.2.2轉基因技術對糧食所產生的不利影響:雖然轉基因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仍然未發展成熟,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因此對于該項技術的使用仍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從而制約了糧食的安全發展。對于轉基因技術而言,其所產生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轉基因糧食中有可能含有不確定的毒素,從而使人或動物出現慢性中毒或突變等不確定情況。其次,轉基因糧食營養成分有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轉基因糧食中所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會對糧食的安全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3加強植物保護,促進糧食安全的有效措施
3.1改進與完善植物保護技術:對于現階段植物保護技術而言,仍然局限于植物農藥與轉基因技術兩個方面,還有很多生物技術沒有被充分開發利用,使植物保護方法與途徑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利于糧食的安全發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應對新型的植物保護技術進行不斷完善與創新,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可持續植物保護技術,確保糧食的質量安全,并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糧食生產環境。
3.2強化EPM策略的運用,對管理模式進行不斷發展:對于糧食的安全發展而言,需要一個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外部生態環境,對于植物病蟲害的預防與治理也需要一個生態、可持續的治理模式。在此過程中應多采用綜合治理的方式進行綜合調控,以實現物種的多樣化發展。同時,在確保生態穩定性的基礎上降低植物病害,EPM策略便是一種進行綜合治理的策略,是現階段確保糧食安全發展的關鍵途徑,能確保植物保護管理模式得到良好發展,以順利實現對于糧食生產的安全保護。
3.3強化對可持續質保的教育培訓:雖然大部分植物保護思想已被大多數國家的植保工作者所接受,但該理論體系還未被廣大農民所接受。因此,有必要以教育培訓的方式加強可持續植物保護觀點與技術的宣傳,以從根本上提升植保水平,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可持續植物保護的重要性,確保糧食的安全生產。
結語:綜上所述,糧食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我國發展的方方面面,而植物保護是影響糧食安全的關鍵因素。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應慎重對待植物保護工作,并不斷開發新型的植物保護技術與措施,以從根本上確保糧食的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 王述民, 張宗文. 世界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現狀[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1, 12(3): 325-338.
篇8
關鍵詞 糧食生產能力;影響因素;提升措施;陜西扶風
中圖分類號 F32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2-0262-01
糧食穩定生產直接關系國泰民安,確保糧食安全歷來是國家關注的重點。陜西省扶風縣是傳統的農業古縣,是以種植業為主的典型農業大縣,更是有名的產糧大縣。糧食作物主要以小麥和玉米為主,年均種植面積為5萬hm2,總產值2.5萬億元以上,占種植業總產值的63%以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扶風縣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和提升,種植業結構不斷調整,實現了向經濟效益型的轉變,糧食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也遇到了制約因素,限制了糧食生產能力的有效增進。本文通過對扶風縣糧食生產能力現狀和影響扶風縣糧食生產能力的因素的評價分析,明確當前糧食生產中面臨的困境,結合扶風縣糧食生產的實際,提出綜合生產能力增進的有效措施和對策,為挖掘扶風縣耕地生產潛力和進一步提升糧食生產水平提供依據[1-3]。
1 扶風縣糧食生產能力評價
1.1 縣域基本情況
扶風縣地處陜西關中平原西部,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全年平均光照2 000 h以上,年平均氣溫12.4 ℃,無霜期209 d,土地質量好,地勢平坦,土層深厚,以黃綿土為主,農業自然資源與農作物生長發育過程匹配性較好,但農業水資源相對短缺,對調入水依賴性比較大,是陜西關中平原主要的灌溉農業區域,適于發展糧、棉、油等多種作物。近15年來,全縣人口持續下降,人口總數保持在42萬人左右;年生產總值快速增長,突破了100億元大關,雖然農業產業收入總量較2000年農業收入大幅增加,增幅達到了518%,但在生產總值中所占份額逐年降低,從2000年30%的份額降低為19.6%;農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 396元增加到9 736元,提升近7倍,倍增效應特別顯著,二、三產業反哺農業能力得到了廣泛增強,為糧食能力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4-6]。
1.2 糧食作物生產水平
扶風縣糧食作物種植結構以小麥、玉米為主,輔以豆類、油料和薯類作物。在井渠灌溉條件下,主要實行小麥復種夏玉米一年兩熟單作種植制度。近15年來,扶風縣常年耕地面積雖然有了大幅銳減,與2000年比較減少了逾1萬hm2,但糧食作物常年播種面積卻保持在4.8萬hm2,糧食總產水平穩定在27萬t。這主要得益于扶風縣不斷優化種植結構,著力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狠抓單產水平提高,基本穩定了糧食作物面積,實現了總產穩中有增。但是與陜西省高產田塊相比,扶風縣的糧食生產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近5年來,為了確保扶風縣糧食作物生產能力,結合糧食生產實際,對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進行種植區域布局,形成了城關鎮、法門鎮、午井鎮三大優質糧食生產區域,這3個鄉鎮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水平占到全縣的70%以上,成為扶風縣糧食作物主產區。而絳帳鎮、天度鎮由于地緣、地質、氣候等因素,由過去的糧食作物主要種植區發展成為了優質苗木和蘋果生產區域。糧食作物種植區域的變化,對糧食生產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8]。
1.3 肥料支撐能力
除環境因素外,糧食生產能力高低受控于資本和技術因素的投入水平。其中肥料的支撐能力是影響糧食生產能力最為主要的因子。扶風縣糧食作物化肥總用量3.96萬 t,其中:單質肥料用量2.357 1萬t,占總量的59.5%。分別為尿素 1.30萬t、碳銨5 460 t、普磷5 062 t,平均用量依次為261.0、109.5、100.5 kg/hm2;復混肥、配方肥用量1.610 5萬t,占總量的40.7%,平均用量322.5 kg/hm2。有機肥料主要來源于前茬作物秸稈還田,平均用量6~9 t/hm2。從近3年小麥和玉米施肥狀況來看,發現尿素、碳銨、普磷、二銨等施用量逐年降低,而根據特定植物或農作物的習性、吸收規律、土壤供肥能力等制定的配方肥施用量逐年增加[9-12]。
2 扶風縣糧食產量限制因子分析
結合扶風縣近5年來糧食生產實際情況,分析了糧食作物生產能力與勞動力數量、播種面積、肥料施用量和柴油使用量的關系。研究表明:扶風縣糧食總產量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從2010年的28.99萬 t降低到2014年的26.62萬 t,降幅8.2%。導致扶風縣糧食總產下降的直接因素應該是耕地和播種面積減少,機械和勞動力投入水平降低也是重要的因素;肥料投入增加可能促進了糧食作物單產水平的提高,但肥料對糧食作物增產能力被上述減產因素遮掩,也有可能肥料長期不合理利用,導致土壤退化和耕地質量下降,進而限制了糧食生產能力的提升[13]。
3 扶L縣糧食生產能力提升措施
3.1 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加大良種推廣力度
扶風縣毗鄰我國農業科技城――楊凌,是我國高度集中的農業科研教學基地,可以為扶風縣的糧食生產提供優越的科技支撐。特別是在糧食作物新品種培育、綠色高產高效栽培、節水農業技術集成等方面提供技術服務。因此,應積極依托楊凌農科城的科技平臺和技術人才優勢,加大糧食作物生產的科技投入,大力推廣作物新品種,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主攻糧食單產提高,最終實現糧食作物生產能力提升。
3.2 改造中低產田,穩定糧食種植面積
在城鎮化進程中,扶風縣耕地面積減少的趨勢很難扭轉,加之糧食作物生產效益較大,穩定糧食種植成為重中之重。因此,應做好耕地利用頂層設計,合理布局,統籌城鎮化所需土地與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的關系,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嚴格控制非農業用地, 防止工業化、城市化過度擠占耕地,尤其是優質耕地,建立基本農田保護區,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同時,加大中低產田建設工作,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對其進行重點改造,不斷完善水利設施,加強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進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確保糧食作物單產水平不斷提升。
3.3 加大扶持力度,促進產業化發展
全面以落實中央和陜西省關于發展糧食產業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為動力,制定和出臺相應的政策加以扶持,探索設立糧食產業化風險基金,增強糧食生產的抗災能力。積極推進糧食作物全產業鏈生產體系,扶持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尤其是對糧食加工企業準入和建立予以支持,激活糧食生產的產、加、銷各環節,提升糧食作物生產效益,促進扶風縣糧食產業化的快速發展。
4 參考文獻
[1] HALVORSON A D,WIENHOLD B J,BLACK A L.Tillage,nitrogen,and cropping system effects on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2,66:906-912.
[2] KATO Y,YAMAGISHI J.Long-term effects of organic manure applica-tion on the productivity of winter wheat grown in a crop rotation with maize in Japan[J].Field Crops Research,2011,120:387-395.
[3] QIN F,DU F,XU H,et al.Light Penetration and Leaf Photosynthesis in Canopy of Tomato and Aralia cordata in Comparison with WheatIn:VI[J].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ght in Horticulture,2009,907:355-358.
[4] 陳竹君,劉春光.不同水肥條件對小麥生長及養分吸收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1(19):30-35.
[5] 成琳.扶風縣縣域經濟發展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3(3):154.
[6] 段雨杉.扶風縣農用地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1(22):153-154.
[7] 胡煥庸.中國人口的分布、區劃和展望[J].地理學報,1990(2):139-145.
[8] 黃力,楊宏義.扶風縣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思考[J].陜西農業科學,2002(11):30-32.
[9] 呂曉,黃賢金,陳志剛,等.中國耕地保護政策的糧食生產績效分析[J].資源科學,2010(12):2343-2348.
[10] 史培軍,王靜愛,謝云,等.最近15年來中國氣候變化、農業自然災害與糧食生產的初步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1997(3):2-8.
[11] 吳姝,張樹源,沈允鋼.晝夜溫差對小麥生長特性的影響[J].作物學報,1998(3):333-337.
篇9
關鍵詞:糧食;生產潛力;增產途徑
利川偏屬湖北省西南隅,位于北緯30°39′-29°44′,東徑108°21′-109°18′,亞熱帶。境內海拔315-2041米,總面積4607平方公里,耕地總資源89.30萬畝,總人口86.88萬人,是湖北省山區產糧大市(縣),糧食播種面積約140萬畝,總產約37萬噸。由于溫光資源不足,氣候災害頻繁,糧食資源短缺問題一直制約著全市國民經濟的發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技術創新及氣候適應型穩產高產技術的迅速推廣,糧食產量屢創新高,解決了長期未能解決的糧食低而不穩問題,全市糧食自給有余。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耕地資源的不斷減少,未來糧食問題的隱憂已引起舉世關注。
一、利川糧食生產發展及現狀
(一)糧食生產歷程的回顧
1949-1977年,利川糧食生產經歷了4次重要的歷史變革。
第一次是1950-1953年,建立農民個體所有制。糧食年均總產達到104008噸,比1949年增加糧食24902.45噸,增幅31.48%。在糧食增產的三大要素[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復種指數)、提高單產]中,增加土地的貢獻為21.87%,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貢獻為28.86%,提高單產的貢獻為49.27%。
第二次是1954-1958年,土地由農民個體所有制演變成農民集體所有制的初級形式:初級社和高級社。糧食年均總產123638.9噸,較1951-1953年均總產增59041.68噸,增幅為91.40%。在對總產增產貢獻中,土地增加占4.9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占87.30%,提高單產占7.78%。
第三次是1959-1966年,建立制度。糧食年均總產129936.01噸,較1956-1958年均總產增產49995.61噸,增幅為62.54%,其中耕地貢獻為18.74%,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貢獻120.36%,提高單產貢獻為-39.10%。
第四次為1967-1977年。糧食年均總產151903.2噸,較1963-1965年均總產增產66198.12噸,增幅為77.24%,其中耕地貢獻為-12.88%,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占112.73%,提高單產貢獻為0.15%。
對1950-1977年進行總體分析,年均糧食較1949年增產54456.30噸,相對增幅為68.84%,其中增加耕地面積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為21.87%,提高復種指數,提高耕地產出效率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為28.86%,提高單產對產量的貢獻為49.27%。從歷史進程看,單產對產量提高的貢獻主要集中表現在1950-1958年、1959-1977年,單產提高對產量的貢獻為-14.99%。
1978-2007年,利川糧食生產經歷了6個重要的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為1978-1980年農業生產全面恢復階段。糧食年均總產202565.57噸,較1975-1977年均總產增100208.37噸,增幅為97.90%。其中耕地貢獻為0.4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貢獻為68.31%,提高單產的貢獻為32.13%。
第二階段為1981-1984年,落實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年均總產211812.95噸,較1979-1980年均總產增90273.61噸,增幅為74.28%。其中耕地貢獻為-1.97%,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貢獻為63.35%,單產提高貢獻為38.62%。
第三階段1985-1993年雜交良種普及階段。糧食年均總產215782.18噸,較1982-1984年均總產增93838.18噸,增幅為76.95%。其中耕地貢獻為5.50%,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貢獻為90.62%,提高單產的貢獻為14.87%。
第四階段1994-2000年,綜合增產技術全面普及階段。糧食年均總產339436.71噸,較1991-1993年均總產增產217128.11噸,增幅為177.52%。其中耕地貢獻為0.47%,提高土地利用率貢獻為41.93%,提高單產貢獻為58.53%。
第五階段為2001-2004年經濟結構調整、政府工作重心轉移,農技推廣隊伍癱瘓階段。糧食年均總產352903噸,較1998-2000年均總產增產123314噸,增幅為53.71%。其中耕地貢獻為11.3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貢獻為118.1%,提高單產貢獻為-6.77%。
第六階段為2005年至今,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改革,農技推廣放任自流階段。2005-2007年均糧食總產365681.33噸,較2002-2004年均總產增159756.53噸,增幅為77.58%。其中耕地貢獻為4.04%,提高土地利用率貢獻為87.76%,提高單產貢獻為8.20%。
對1978-2007年進行總體分析,年均糧食總產增加額為173699.5噸,增幅為169.70%,其中耕地貢獻為-4.69%,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貢獻為33.10%,提高單產的貢獻為71.59%。分段考察單產對產量貢獻的有效期限,單產提高對產量貢獻的作用主要表現在2000年以前,2001-2007年單產提高對產量的貢獻值為-5.22%。
(二)糧食生產現狀
2007年年末耕地面積為89.12萬畝,人均占有耕地1.025畝,較全國人均占有耕地少0.45畝,人均占有耕地明顯不足。據第二次土壤普查資料,水稻土壤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比例為19∶76.8∶4.3,據最新土壤監測結果一級∶二級∶三級為9∶46∶45,通過近幾年的低產田改造,耕地質量有所上升,但土壤酸化趨勢明顯。
2007年,利川糧食播種面積141.62萬畝,平均畝產255.9公斤,總產362410噸,其中水稻13372.1噸,玉米13415.9噸,馬鈴薯4288噸。
據2007年農業統計年報:利川農機總動力為153394千瓦,其中柴油發動機動力104580千瓦,汽油發動機動力1472千瓦,電動機動力47342千瓦。耕整機583臺,機械插秧機17臺,農用排灌動力2233臺,大中型拖拉機配套農機具37部,小型拖拉機配套農具762部。
利川有效灌溉面積28.88萬畝,旱澇保收面積55.04萬畝,電排灌面積0.8萬畝。現有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14座,小(二)型水庫32座,總庫容9830萬立方米,塘堰3045口,蓄水1000萬立方米,灌溉1萬畝以上的渠道兩條,灌溉1000-5000畝的渠道17條,灌溉500-1000畝的渠道22條,500畝以下的渠道及小渠小堰1802條,總計1843條。這說明山區市(縣)農業機械化才初起步,灌排設施基礎建設不十分薄弱,極不適應生產的需要。
二、未來糧食增產潛力分析
(一)糧食增產要素的增產潛力分析
1、耕地對糧食增產的貢獻潛力。利川耕地處于明顯的下降通道之中,盡管近幾年耕地下降速度趨緩,但增加耕地的可能性小,未來耕地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為負值。
2、提高耕地利用率對糧食增產的貢獻潛力。按2007年年末統計數據,現有耕地面積為89.115萬畝,其中水田33.495萬畝,旱地53.895萬畝,農作物播種總面積223.545萬畝,復種指數已達251%,耕地利用效率基本接近極限。目前可供挖掘的資源只有提高水田的復種指數,但由于受溫光條件的限制,海拔1000米以上的水稻田,發展兩季糧食作物的可能性極小,最大可利用的資源是可開發4萬畝冬閑田發展馬鈴薯生產。以馬鈴薯近5年平均畝產166公斤計,增產潛力約為6645噸。僅為2007年總產的1.8%,增產潛力極為有限。
3、提高單產對糧食增產的貢獻潛力。利川的糧食生產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有了較快的發展,但總體而言,單產水平仍較低,特別是2000年以后單產提升幅度較小,給未來糧食增長留下來更大的提升空間。根據利川歷年的試驗研究與示范結果,水稻單產有畝產達到650公斤以上的潛力,玉米有達到800公斤以上的潛力,馬鈴薯有達到畝產600公斤以上的潛力。單產提高相對于增加耕地面積與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更大的增產潛力,提高單產將是未來利川糧食增產的主要動力。
(二)技術潛力
糧食增產潛力能否發揮,取決于技術的發展,取決于能否根據農作物產量提高的瓶頸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從利川20世紀90年代解決糧食問題的經驗與農業生產現狀來看,單項技術對糧食的增產的貢獻十分有限,必須基于系統原理,針對主要矛盾充分整合各種技術資源,提出優化解決方案。
在馬鈴薯生產方面,技術上必須針對品種退化與晚疫病防治問題為核心進行技術整合:加快品種更新換代進程,普及三代以內的脫毒種薯;以預防馬鈴薯晚疫病為突破點,減少產量年際間的波動;并根據馬鈴薯喜鉀特點穩氮降磷增鉀;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規范玉米與馬鈴薯套作規范,形成標準規范化生產。如果馬鈴薯生產技術能按這套方案進行整合,并在生產上普及應用,足以使馬鈴薯平均畝產達到400公斤以上,挖掘了近一半的馬鈴薯增產潛力。
在玉米生產方面,技術上的解決方案應是:在合理安排季節,提高施肥水平、平衡施肥的基礎上,根據品種特性,不同的種植模式,進行最優化群體配置,形成規范化生產方案。此方案的推廣應用足以支持玉米畝產達到500公斤以上。
水稻技術發展方面,在嚴格執行品種區域布局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早播、早插規范,以規避中后期氣候風險;應用水稻群體優化控制技術,培育高光效群體,預防控制以稻瘟病為主體的病蟲害。這套技術體系足以支持水稻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
三、糧食增產的途徑
由糧食生產的影響因素及糧食單產提高的限制因素分析,我們可以從中發現利川糧食增產的有效途徑。消除不利的影響因素,解除提高單產的各種限制就可以實現糧食增產。具體的增產途徑主要有以下6個方面。
(一)進一步強化糧食生產的重要性,切實加強對糧食生產的行政領導
要領會其“無糧則亂,有糧不慌”的內涵,糧食生產直接關系民生問題。市、鄉(鎮)、村各級行政領導,涉農部門人員都應引起高度重視,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對糧食生產的領導。只有扎實工作,才能確保利川糧食生產未來發展規劃的實現。
(二)加大對農業糧食生產的投入,加強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
認真解決好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待遇問題,穩定農技推廣隊伍,要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和廣大農民種田的積極性。應增加對糧食生產的新品種、新產品、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經費投入,建立對糧食生產有突出貢獻人員實行獎勵機制。
(三)穩定糧食生產面積,加大對低產田改良的力度
提高耕地質量,確保糧食增產的可持性;積極采用科學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達到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
(四)大力推廣高產、優質、抗性強的良種,加大對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力度
充分發揮科技示范戶、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高產高效示范樣板的帶頭輻射作用,逐步實現種植規范化、生產標準化、操作機械化、產品優質化。
(五)抓好病蟲害有效預防與控制工作
特別是災害天氣條件下的病蟲預防是減少糧食產量年際間波動的有效措施。重點抓好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嚴格執行藥防標準,絕對保證食品安全。
(六)加快推廣農業適用機械步伐
大力推廣農機運用范圍是減輕廣大農民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糧食生產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黃緒林等.湖北利川縣農業區劃報告集[R].1985.
2、袁毓德.利川縣土壤志[Z].1987.
3、項云瑤.奮斗中的利川[Z].1989.
篇10
1.1種糧大戶定義及特征
種糧大戶是糧食主產區涌現出來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國種糧大戶定義的標準是指南方地區經營耕地面積3.33hm2以上、北方地區經營耕地面積6.67hm2以上的農戶。種糧大戶具有以下特征:戶主多為年富力強的中年人,勞動力結構處于合理狀態,并且受教育程度較高,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經營規模大,土地相對集中連片;種糧大戶的農業科技水平較高。隨著種糧大戶數量的明顯增加,他們在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土地合理流轉減少拋荒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廣作用,促進了糧食產業的發展和農民共同致富。
1.2糧食生產合作社定義及優勢
糧食生產合作社是專業化生產的產物。目前對于糧食生產合作社尚未有權威的定義,作者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定義對本研究中使用的糧食生產合作社定義如下:糧食生產合作社是指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以農戶為主體,堅持社員擁有自主生產經營權的同時,社內實行統一種糧、統一供應農用投入品、統一生產技術等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經濟組織。其優勢是能充分運用政府的扶持政策,解決好發展糧食生產遇到的人才、資金、土地流轉等問題;通過土地流轉,能搞好規模經營,在此基礎上,實施農業現代化的一系列措施,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能很好地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糧食生產發展水平。糧食生產合作社是適應當前糧食生產發展形勢、轉變糧食生產方式的新創舉,其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為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基本主體、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型實體、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有效載體。
1.3現狀分析
2013年農業部種植業司對全國種糧大戶和糧食生產合作社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有種糧大戶68.2萬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0.28%;有糧食生產合作社5.59萬個,入社社員513萬人。種糧大戶經營耕地面積893.33萬hm2,占全國耕地面積的7.3%;糧食產量達746億kg,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2.7%。糧食生產合作社經營耕地481.2萬hm2,占全國耕地總量的4.0%;糧食產量485.5億kg,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8.2%。我國糧食生產的組織化、規模化、專業化水平正在不斷提升,種糧大戶、糧食生產合作社糧食平均產量分別為7290kg/hm2和8175kg/hm2,分別較全國平均水平高1995kg/hm2和2880kg/hm2。可見,種糧大戶和糧食生產合作社種植了全國1/10的耕地,產出了1/5的糧食,已成為糧食生產經營的骨干力量。
2我國糧食生產安全存在的問題
2.1耕地面積減少,質量下降
1996年以來,我國耕地面積減少了0.083億hm2,目前,我國仍有1/2以上的耕地靠自然降水,中低產田所占比重達到2/3。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對耕地的占用保持較高的需求,雖然通過土地整理達到占補平衡,但土地質量和肥力不足。同時,大量的農村青壯勞動力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造成農村部分土地撂荒。農藥的大量使用是土地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我國農用化肥使用量為5404.4萬t,2012年農用化肥使用量為5838.85萬t,增長率約為8%。使用的農藥有80%~90%進入土壤,農藥大量、低效率的使用導致了對耕地土壤的污染,致使土壤酸化加重、有機質含量下降,重金屬含量增加。再加上農民對土地的掠奪式和象征性經營,也使得耕地質量不斷下降。
2.2經營主體素質低,積極性下降
我國糧食生產主體依然以農戶家庭為主體,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2009年農村居民家庭勞動力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比例占83.29%。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更多的農民進城務工,其中絕大多數是青壯年勞動力,使得農村人口和勞動人員高齡化趨勢上升,糧食生產隊伍體力素質和文化素質較低,不能及時掌握新知識、新信息、新技術并將科技知識運用于生產實踐。與此同時,由于農業的比較收益較低,我國糧食生產單位經營規模較小,糧食生產的絕對收入水平較低,致使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下降。2011年小麥、玉米、早秈稻、粳稻的成本利潤分別為21%、41%、29%、53%,利潤分別為2115、4545、3405和8205元/hm2,糧食凈利潤平均為2715元/hm2,遠低于第二三產業的收入,削弱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2.3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脆弱
目前,糧食增產最大的制約因素是農業基礎設施,特別是農田水利設施薄弱。全國現有部分灌溉設施質量差,配套不全,尤其是末級渠系不配套。大型灌區骨干建筑工程損壞率近40%,中小型灌區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配套率不足70%。相當一部分灌區工程年久失修,功能老化,許多溝渠蓄水量少、渠道通水長度縮短、過流能力減少,灌溉面積明顯萎縮。自2005年起,我國開始設立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專項資金,但資金量太少,與實際需求相差甚遠。農田水利設施脆弱也導致了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弱,對糧食生產安全造成了威脅。
2.4糧食生產技術推廣率低
據有關部門統計,2012年我國農業的科技貢獻率為57%。我國每年經中央和省級部門鑒定的農業科研成果達1萬項左右,但可以推廣的僅占30%,與部分發達國家推廣率為90%以上形成了巨大反差,主要原因是我國農業科技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尚未建立起來,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也不健全。對于種糧農民來說,細碎化的耕地不利于糧食生產技術效率的提高。在土地的自然肥力發揮到極致以及耕地、水等自然資源形成了對糧食增長的剛性約束后,提高糧食的單位產量只有依靠科技。但由于小規模農戶本身也缺乏吸納現代農業的科技動力,只能對新技術望而卻步,因而阻礙了糧食生產效率的提高。
3種糧大戶和糧食生產合作社對我國糧食生產安全的促進作用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我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不斷分化,糧食生產經營主體的種糧技能高低和種糧意愿強弱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在此過程中,種糧大戶及糧食生產合作社在提高種糧效益、穩定糧食生產中的作用日益顯著。種糧大戶及糧食生產合作社發展,培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彌補了農業科技推廣剩余空間,在推動農村土地資源合理配置,推進糧食生產標準化、專業化、機械化、規模化進程,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
3.1實施機械化作業,提高糧食單產
糧食產量的持續提高來自糧食種植面積的擴大和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種植大戶與糧食合作社將小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實行土地規模化經營,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土地撂荒現象的出現,有利于對現有耕地資源的保護和充分利用,同時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保障。據統計,2008年北方地區6.67hm2以上種糧大戶戶均擁有農機1.68臺套,每萬公頃有農機1241.55臺套,高于同一時期我國平均水平。農業機械的使用具有規模效益,經營規模越大,成本越低。2011年我國270個早稻萬畝示范區比所在縣的平均產量增長了1831.5kg/hm2,950個小麥萬畝示范區比所在縣的平均產量增長了2137.5kg/hm2。浙江省的石糧食合作社,成立1a期間,添置了1臺催芽機、1臺碎土機、2臺烘干機、3臺插秧機、9臺犁田拖拉機及1條流水線,加上農機倉庫建設,投入資金超過100萬元,其種植的水稻產量為8250kg/hm2,大大高于農戶散種時的產量。近年來,我國對購買農業機械予以補貼,對種植大戶和糧食生產合作社來說利于降低購買農業機械的成本,有利于添置高效率節能環保和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農機具,實現機械化生產、工廠化育苗、機械化播種、機械化收割等,優化農業機械化裝備結構,使糧食生產由勞動密集型技術向資本密集型技術轉變,降低糧食生產的成本,提高糧食生產效率。
3.2高素質經營主體,提升種糧積極性
據2009年國家相關部門對333戶種糧大戶的調查顯示,戶主為初中文化程度的為163人,占被調查農戶總數的48.95%;高中文化程度的為80人,占被調查農戶總數的24.02%;小學文化程度的為59人,占被調查農戶總數的17.71%;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為26人,占被調查農戶總數的7.81%;文盲5人,占被調查農戶總數的1.50%。樣本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種糧戶所占比例為31.83%,2009年我國平均每百個勞動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僅為16.71%。種糧大戶相對零星農戶而言,具有文化水平、技術水平上的優勢,為其學習和應用新技術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樣,我國種糧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種糧帶頭人擔任主要負責人,其素質也相對較高。而且,現有的“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項目,進一步加強對農民合作社理事長、種糧大戶的經營管理培訓。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實現我國糧食生產安全的關鍵在于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我國種糧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種糧帶頭人擔任主要負責人,合作社經營過程中,將播種,除草,施肥、灌溉、收獲等進行工種劃分,農民各司其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勞動力專業技能,促使人力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進而降低了我國勞動力素質低對糧食生產造成的影響。勞動分工也使得農民主動自愿地參加學習與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勞動技能,加快了對新知識、新技術、新信息的接受速度。
3.3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確保糧食生產用水
生產性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主體是農業生產者,生產性工程與農業生產緊密相連,建設主體應當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或其他經濟組織,但組織群眾投入農田水利建設也因農產品比較收益低、農田水利工程涉及范圍大、農戶收益程度不同等而很難有效開展。種糧大戶經營規模較大,絕對收支水平較高,為提高糧食生產效益,投入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水平投資傾向比一般農戶要高。2009年我國相關部門對335個樣本戶的調查表明,20戶改造了泵站,32戶進行了灌溉水源建設,31戶進行了渠道建設,20戶修建了排澇設施。從資金投入情況來看,種糧大戶戶均投入渠道建設的資金為11萬元,改造泵站的資金為7萬元,投入灌溉水源建設的資金為4萬元。種糧大戶與•97•種糧合作社通過加大對修路、修建橋涵閘、新打機井、健全排灌渠系等農田基礎設施的投入,將耕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成網、電能達、旱能灌、澇能排、高產穩產”的標準糧田,提高了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和種糧效益,這又促進了種糧大戶與種糧合作社對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維護和投入,有效推進了用水“最后一公里”問題的解決。
3.4科學示范,促進種糧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