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重要性的意義范文
時間:2023-12-29 17:52: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糧食安全重要性的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交通安全設施;質量控制;施工工藝
中圖分類號: U491.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交通安全設施有利于司乘人員預見到公路方向和路況的變化,提高行車的舒適性,可以有效地減少事故的發生和事故造成的損失,專業化的施工技術和工程質量管理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和順利投入使用的保證。
1、施工工藝
1.1交通標志
1.1.1施工要點
標志工程的特征是結構復雜,布局分散,類型非常多。施工前,應特別注意現場結合圖紙進行實地現場調查。重點:標志樁號,版面布局設計的內容與實際相符,標志設置后有無視線干擾、標志基礎預留預埋情況(尤其是由土建單位預留的基礎),線外路網指路標志情況等等,應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實踐證明,現場踏勘(或稱實地放樣)為項目的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1.2施工技術及注意事項
1.1.2.1標志放樣及基礎施工。
1)基礎放樣工作應特別重視。根據筆者的經驗,將標志的放樣工作總結為“上下前后左右”6個字。“上”就是看擬設置基礎位置的上方有無高壓線等影響日后標志吊裝或安裝的障礙物,“下”就是要調查清楚擬開挖基礎的下方有無預留預埋管線、橫向排水管等,這里要特別注意中分帶、互通三角區位置的基礎,在這些區域,光纜線路多,走向復雜,應加以注意,防止發生損害光電纜情況。“前后”是指基礎的前方或后方50-100米內有無其他標志或電子顯示屏、緊急電話、照明等設施,以免標志安裝后對這些設施造成遮擋或被這些設施遮擋,影響總體功能的發揮。“左右”是指安裝后的標志板外側邊緣距土路肩邊線的距離應大于一定的規定值(單雙柱為250mm),避免日后標志被車輛刮蹭,特別要注意互通區三角端出口標志,一定要滿足左右兩側的安全凈距。
2)一般在標志性建筑的設計圖紙標記底坡比為1:1.5,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如果仍然根據設計施工,可能會發生底座的頂面嵌入邊坡土中或基底的頂部過度拔高,不利于日后的維修養護。解決問題的方法通常是基于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3)基礎法蘭位置應準確,特別是門架,單雙懸臂式標志,對基礎件埋置的角度偏差要求非常高,應引起極大重視。
1.1.2.2標志板面的制作。
交通標志的字體圖庫應采用國家標準出版社發行的正規圖庫字庫。這里介紹一下標志鋁板的拼接。由于公路等級不斷提高,車速快,標志平面尺寸越來越大,標志板面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板面制作一般兩種工藝:1)鉚接;2)焊接。各有優缺點:鉚接費時費力,經常需要板面翻轉,效率低,板面較平整;焊接則大大簡化了操作過程,實現制造的數字化全自動控制,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強度也比鉚接更好,且不會出現鉚接多年后易氧化銹蝕的現象。一般來說大型標志使用焊接,效率高、強度高,適應發展要求。
(3)標志安裝。
近幾年以來,標志牌的版面尺寸設計的越來越大,在安裝過程中由于需要登高作業,大型標志牌的安裝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根據筆者多年的施工經驗,標志版面最小尺寸大于3.5米時(或者說面積大于10m2時),施工中安全問題應引起特別重視(尤其是門架標志、大型雙柱安裝),安裝過程存在的安全隱患:1)版面搬運、翻轉過程中易墜落、砸傷;2)人員登高作業時(一般距基礎平面高度為2-8米),高出作業人員易墜落,下方配合人員易被落物擊傷;3)吊車吊裝安全。施工中應有專人指揮協調上下作業人員以及人員與吊車的配合;登高所用梯子應經常檢查,確保牢固;登高作業人員應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及安全帶,這是重要的安全“三寶”;非登高配合人員務必配戴安全帽。值得一提的是,施工前應用錐筒、標志牌封閉整個作業區,做好交通分流工作,確保安全。
1.2交通標線
1.2.1施工要點
(1)熱熔材料選擇:1)干燥時間短、操作簡單、盡量減少對交通的影響;2)反光度好,色彩鮮明,保持白天黑夜雨霧等全天候情況下良好的視認性;3)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保證行車安全及合理的使用壽命。
(2)施工準備:良好的人員配備、分工明確;技術交底到位,吃透圖紙;車輛、熱熔釜、推車等設備狀態良好;打水線放樣完畢已經監理工程師確認無誤;路面已充分干燥、清潔無灰塵、泥土等;已按要求噴灑了下涂劑。施工準備工作完成后即可進行涂覆施工。
(3)標線的涂敷是現場施工最關鍵的一步。標線的最終質量決定于兩個方面:1)涂料、玻璃珠的質量要符合規范要求;2)標線的涂敷階段。經驗證明,玻璃珠直徑有一半埋在涂膜中,反光效果最好。但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涂料溫度高、玻璃珠撒布快,珠子易沉入涂層中;涂料溫度低、玻璃珠撒布慢,涂層接近固化,玻璃珠不能很好地附著,車輛碾壓時易脫落,兩種情況都將導致反光效果差。根據實踐經驗,要想保證標線施工質量,在涂敷作業時必須掌握好以下幾個“度”:1)涂料的出料溫度、流動度;2)空氣環境的溫濕度;3)路面的干濕度、清潔度;4)涂敷推車的行進速度;5)玻璃珠的撒布(度);6)施工組織的整體協調度。
1.2.2常見的質量問題的解決
(1)標線施工易產生氣泡現象。原因是路面未充分干燥、或空氣濕度太大,對應措施是對路面進行烘干處理或調整作業時間。
(2)表面不平,毛刺現象。原因是路面結構空隙較大、推車速度過快。對策是放慢推車速度,控制好加熱溫度涂料。
(3)涂敷表現表面“起筋”。原因是路面部清潔有效的突起物或加熱后的涂料有雜質。應對路面進行清潔處理或更換更好的涂料同時加強攪拌。
1.3波形梁護欄的施工要點
(1)按設計圖紙準確放樣。
(2)用水準儀定每個樁位,施打前應調查橫向排水管、縱向光纜、預埋管線實際位置;有沖突時應進行避讓或進行處理。
(3)安裝前應遵循:柱帽、防阻塊(托架)、墊片、護欄板、連接螺栓一個都不能少的材料進場原則,以利協調均衡施工。
(4)波形梁拼接方向應順行車方向,依次疊加安裝。
(5)安裝完畢,線性調整應貫徹漸進調整原則:即安裝一段調整一段,等各段基本調整完畢,再進行全線綜合整體調整,循序漸進,實現形優美流暢。
1.4施工鉆孔技術的應用
在公路護欄施工中,對于高速互通區雙向通行匝道或山區路基段、老路改造路段,由于路基一般是整體攤鋪的,在中分帶立柱打入式施工時會遇到二灰(碎石)土壤(約40-80cm)層,這一土層非常堅硬,無法直接打入。此時應采用鉆孔法施工。鉆孔法施工工藝:使用公路專用鉆孔機(沖擊式)。具體方法是在立柱的安裝位置處,用鉆孔機鉆孔,鉆孔直徑(140毫米立柱鉆孔為150毫米),鉆孔深度為打入深度的一半,然后用液壓打樁將樁打到設計深度。這種方法是簡單、高效,土壤擾動少,牢固度好。
2、有關問題的探討
標志反光膜等級的選用。目前,國內高速公路標志用反光膜一般設計為二級反光膜(有的省區特別要求采用微棱鏡式二級反光膜),也有一部分工程采用底膜二級,字膜一級組合方案。在反光膜的選用上一些業主和設計單位存在著一種反光膜越亮越好的傾向。筆者以為此種認識不妥,有必要慎重對待,原因有兩個:(1)從實用性考慮,我國反光膜等級標準在制定時參考了歐美標準,這些國家的文字基本為拉丁字母,而我國的漢字有其特殊性,筆畫多、變化多等,與拉丁字母區別明顯。反光膜逆反射系數越高筆畫空隙處易產生散射,字體變得模糊一團,反而影響視認效果。(2)從經濟性考慮,反光膜等級越高,價格越昂貴,造價越高。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國內反光膜市場主要是美國、日本品牌占據了中高端市場,國內品牌在高速公路市場上所占份額不是很大,有必要進一步培植國產品牌參與競爭。
結束語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發展,交通安全設施的地位變的越來越重要,對于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施工和質量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篇2
一部糧食發展史就是糧食經濟學探索發展、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歷史過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弄清糧食的特性對于行業肩負的歷史責任特別重要。我們首先要認識糧食是一個特殊商品,糧食行業是一個具有特殊使命的行業。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和糧食經濟學會多次討論,一致認為糧食這個商品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特殊在什么地方?大家作了這樣一個概括: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覆蓋面最廣、牽涉面最寬、敏感度最強的資源性、戰略性、公共性的特殊商品。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糧食是人民生活的首要必需品,是擴大內需的首選商品。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糧食安全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是全國人民面臨的永恒主題,是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國經濟上面臨的三大安全,即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糧食安全中,實踐證明糧食安全是三大安全之首,但現在已成為薄弱的環節。特別是應當看到,在世界大國中,我國是人均占有農業資源相對薄弱的國家。這是對我們從經濟大國發展成經濟強國很不利的因素。中國要成為世界的經濟強國,在糧食問題上,一定要保持自,立足國內,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吃飯問題,決不能把米袋子掛在別人身上。中國糧食出了問題,誰也救不了我們,誰也不會救我們。
建國以來,我國糧食生產的提高經歷了五個階段:1949-1958年,糧食產量從1.1億噸增加到2億噸,用了9年時間;1959-1978年由2億噸增加到3億噸,用19年時間;1978-1984年,由3億噸上升到4億噸,用了6年時間,是中國糧食發展的黃金時期;1985-1996年由4億噸發展到5億噸,用了12年時間。1997-2011年,用了15年時間發展到5.712億噸。近年來,糧食總產量仍在5億多噸徘徊,人均占有糧食在370-400公斤之間。
當前糧食工作出現了三個特點:一是糧食總產創歷史新高。2011年糧食獲得全面豐收,總產達到5.7億噸以上,比上年增長4.5%,這是新世紀頭十年以來第一個大豐收年,特別是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上了5億噸的新臺階。二是城鎮化水平創歷史新高。2011年末,全國總人口13.47億人,其中城鎮人口已達6.9079億人,占總人口的51.3%,首次超過了人口的一半。這是我們這個以農立國的文明古國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變化。而且,我國的大城市多,城市群多,對糧食需求呈現多樣化、高質化的剛性增長,這對糧食行業來說既提供了極大的商機,也帶來供應的極大壓力。確保糧食供需的綜合平衡,其任務之繁重、工作之艱巨,超過以往任何時候。三是糧油的進口創新高。從本世紀初加入世貿以后,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9%,當前糧油的進口總額已居世界第一。2011年進口大豆5264萬噸、稻米59.8萬噸、小麥125.8萬噸、玉米175.4萬噸、大麥177.6萬噸,油菜籽126.2萬噸、植物油779.8萬噸,預計今后進口逆差將成為常態。以上三個特點帶有全局性、關鍵性與趨向性,是我們觀察糧食形勢、分析發展趨向、研究戰略對策需要首先考慮的。
總的講,今年的糧食形勢是好的,糧食安全是有保證的,穩定糧價和糧食市場是有物質基礎的。但是,從中長期看,隱憂增加,潛在風險加大。可以說當前糧食工作也存在三大問題:“生產上放松糧食,流通上弱化糧食,消費上揮霍糧食”,而且這些現象日趨嚴重。最根本的是我們在糧食上過了十來年平安日子,對糧食安全的觀念淡漠了,對糧食的重要性認識普遍淡化了。四川是天府之國,西部的大糧倉,但現在已成調入大省,去年調入的糧食達1100多萬噸。雖然調出豬多、酒多,但過去也曾調出過,只不過數量不如現在。如果糧食緊張,調動困難,將不僅牽動糧食業,也會波及白酒、生豬飼養業,影響不可低估。因此,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分析糧情,要特別警惕在城鎮化過程中把農業和糧食現代化丟掉了,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把糧食自丟掉了。
二、建設好可持續、抗風險、能自主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是糧食工作的根本任務和神圣職責
糧食工作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產業中的常青產業,人民離不開糧食工作,國家需要糧食工作,時代賦予糧食工作以重任。國家設立糧食行政部門就是為了確保13億人口的糧食安全,讓各族人民都能得到充足的糧食營養,這是全黨、全國和全社會的頭等大事。所以,在糧食戰線工作的同志,包括行政管理部門、社會中介組織和廣大企業群體都應圍繞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這一中心任務,做好各項工作,這是大家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
我們講糧食安全,包括兩個層次的內涵:在宏觀上,要保持糧食總供給與總需求的綜合平衡,確保13億人口的糧食安全;在微觀上,要保證每個糧食產品的安全性,決不能讓不安全、不合標準的食品流入市場,確保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縱觀世界潮流,總結歷史經驗,立足于我國的國情糧情,筆者認為,在糧食安全這個全局大事上的長治久安,就是要求我們建設好可持續、抗風險、能自主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構筑起我們糧食工作的鋼鐵長城。這個工程內涵豐富、要求甚高、任務繁重、難度很大,是我們糧食工作的根本任務,為此,需要進行以下系統工程。
一是要建立穩定增長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體系,在現有糧食生產基數高的基礎上有新的突破。首先要實現“十二五”期間5.8億噸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規劃目標。為此,需要突破政策上的難點(土地轉讓、價格體系等)、資源的制約、科技創新跟不上以及調動農民積極性、培養職業農民等一系列新問題。二是建立起高效運轉、調得動、用得上的糧食流通服務體系,加緊建設“一鏈(產業鏈)兩網(收購網、銷售網)”系統工程,在多渠道、多成分流通中發揮國有經濟的蓄水池、主渠道、主導作用,同時發揮民營企業的積極作用,外資企業的有益作用。把抓緊建設糧食現代化產業鏈與建立從源頭到終端的糧食安全監管體系結合起來。把放心糧油工作普及到城市社區與農村村寨。三是加緊建設好以中央儲備為核心,以地方儲備為支柱,以社會儲備(農民儲備與企業儲備)為基礎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糧食儲備體系,同時把糧食應急機制建設好。四是建設和完善國家對糧食的宏觀調控體系。總結經驗、改進工作,遵循經濟規律,加強宏觀指導,特別要注意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我服務。立足當前,展望今后,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上,糧食系統要考慮經受以下三個考驗:一是糧食生產周期性波動,糧食出現大幅度減產的考驗;二是發生突發事件的考驗,如疫病、自然災害等;三是國際糧食危機和糧價大幅度波動的考驗。總體看,有些苗頭已經顯現,我們一定要見微知著,防患未然,做到萬無一失。這是糧食工作和整個經濟工作面臨的難點,是對糧食工作的嚴峻考驗。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不穩定的復蘇期,國內經濟面臨的“經濟下行,通脹上行”壓力加大,在這個轉型時期,我們尤需保持冷靜的頭腦,加強應急的各項工作,勇敢地接受檢驗,扎實地做好工作,以期在新的一輪波動中從容應對,立新功、創新業。
三、搞好地方糧食行政部門的工作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落實省長負責制的組織保證
全國的縣(區)級單位有二千多個,縣(區)糧食局是全國最基層的糧食行政部門,是省長負責制的得力助手。一個糧食行政系統,一個糧食中介系統,一個糧食企業組織系統,這三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組織結構和依托。當前糧食工作雖然處于困難階段,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發展前景是良好的,我們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政策取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改革創新,開拓前進,穩中求進,發揮優勢,突出重點,抓好轉型升級工作,把糧食工作推進到一個新階段。根據一些地方糧食部門的經驗,要重點做好以下幾件工作:
第一,要弄清家底,盤活現有資產。各縣(區)糧食系統都有一些國有資產。我們要整合資源,使優質資產實現優化組合,以取得良好的效益。現在不少糧食部門都在實施“退城進郊”工作,要注意掌握“增量升級”的原則,搞好搬遷建設,增強經濟實力。
第二,要抓好收購,落實地方儲備,掌握糧源,制定應急方案,確保萬無一失。要認真做好糧食供應工作。城鎮是供應的重點,但要兼顧農村。要建立與城鎮化規模相適應的糧食供應保障體系,不能任其自流。根據歷史經驗,糧食供應要關注弱勢群體即失地農民和城市失業工人、困難職工家庭。要時刻關心敏感群體即學生食堂等的糧食安全供應。此外,還要特別關心老少邊窮地區,尤其對“不給不要,不吵不鬧,餓了睡覺”的那部分困難戶要倍加注意,千萬不要發生缺糧斷炊問題。
第三,要加快糧食系統的“一鏈兩網”建設,即抓好產業鏈、收購網、銷售網,形成服務網絡。要和放心糧油工程相結合,和主食品工程相結合,以此為突破口,帶動地方整個糧食系統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注意扶持培養骨干企業,創名牌、出專利,搞好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把骨干企業、龍頭企業做強做大。
篇3
關鍵詞:耕地保護;土地開發整理;總體規劃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持續的發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r我國又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大國,13億人吃飯的問題永遠是我國的首要問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保護土地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任務更加艱巨。2008年以來發生的世界范圍的糧荒,使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已經實實在在的擺在了國人面前。而要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和國家安全,就必須始終把農業發展放在我國國民經濟的首位。因此,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嚴格地保護耕地,科學、高效、集約使用土地,已成為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中之重。
1 我國耕地保護狀況及面臨困難
近幾年,我國耕地保護取得些許成果。首先,耕地保有量穩中有增。一是新增耕地超過建設占用耕地。二是耕地保有量增加。其次,基本農田保護基礎工作有所加強。一是完成了基本農田數據庫建設。二是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各項法律制度。及時掌握了全市基本農田保護動態情況,確保了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三是開展了耕地保護情況調研。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加以整改,增強了本地區保護耕地的意識和責任。
然而,耕地保護中依然還面臨著人均耕地面積少、項目建設占用耕地面積逐年增大、農業結構調整和退耕還林減少、濫用耕地現象比較嚴重、耕地質量下降等困難和問題。
新形勢下加強耕地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毋庸置疑。糧食需求量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資源環境承載壓力日趨增大,保護耕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任務越來越重。因此,嚴格劃定、特殊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規范設施農用地管理,成為當前保護耕地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工作。
2 如何強化耕地保護
2.1 強化耕地保護的行政主體責任
各有關街道辦事處應將耕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行政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各項制度,依法行政,依法查處耕地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耕地保護資金投入,確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和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布局基本穩定,確保按年度實現建設占用耕地占補平衡。
2.2 落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承包農戶耕地保護的直接責任
依法享有耕地所有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依法取得耕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是耕地保護的直接責任主體,負有耕地保護的直接責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監督承包農戶保護和合理利用耕地,制止撂荒、閑置、轉變用途及其他破壞耕地的行為。承包農戶應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耕地,維持農業用途,對耕地撂荒、閑置或造成永久性損害的,應予以抵制、制止或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有關部門舉報。
2.3 實行耕地保護動態巡查、統計核查、公告、聽證制度,及時發現和制止違法行為。建立巡查臺,做到經常性的巡查與重點巡查相結合,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掌握本市耕地數量、質量和結構變化情況。強化監管,增強工作的透明度,增強耕地保護工作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本市人民政府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的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方案,由本市國土資源局組織聽證,充分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接受社會監督。
2.4 認真開展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維護耕地的認識
應用多種方式普遍宣傳土地治理相關法律和我國的國情、國策以及國土資源部關于基礎農田的有關規則。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開展立體的、全方位的政策宣傳,讓基礎農田維護政策眾所周知、家喻戶曉,加強人民群眾維護基礎農田的自覺性、主動性。重點做好6.25土地日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市干部群眾的法律認識和維護耕地的觀念。
2.5 嚴格建設用地治理,統籌規劃各類用地
嚴格建設用地治理,堅持建設項目用地的預審準則和前期論證工作,堅持以規劃、方案對建設用地總量節制準則以及農地轉用的審查報批準則,使占用耕地一直處于緊密的監控之下,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和鄉村建設要本著維護耕地的準則,盡量占用荒地、劣地,少占或不占耕地。要認真貫徹國務院《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落實基礎農田保護區的規劃。在制訂和施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維護耕地為重點,統籌安排各類用地,與社會經濟可繼續發展和維護生態環境相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其他各項規劃在用土地安排上都必需與土地應用總體規劃相聯接。
2.6 強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整體控制作用
在組織編制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要統籌安排各行業、各區域用地,尤其要明確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的數量和布局,落實到圖斑地塊。各類與土地利用有關的規劃,必須符合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要求,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地規模和總體布局安排。要嚴格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從嚴審查各類規劃的用地規模和標準,切實落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凡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必須及時調整和修改,核減用地規模,調整用地布局。
2.7 加強耕地保護的基礎工作
耕地保護的基礎工作是落實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的重要條件。要加強對國土資源工作的領導,保障耕地保護工作經費。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著重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等工作。摸清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情況,建立完善基本農田檔案、保護責任書、永久性標志牌和數據庫。
3 耕地保護的意義
保護耕地的意義是由耕地的重要性所決定的。首先,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工業特別是輕工業的原料主要來源于耕地;其次,耕地是社會穩定的基礎,耕地為農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我國是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積少,而且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均耕地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還會進一步減少。所以,在我國未來經濟發展中,必須采取嚴格的措施,對耕地進行特殊保護,穩定一定的耕地面積,不斷提高耕地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相范.土地違法行為的經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0.
[2]朱永恒.耕地生態質量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篇4
【關鍵詞】糧價波動 社會動蕩 供求分析 宏觀調控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溫總理有言“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要確保13億人口的生存,有關“食”的問題尤為重要。糧食作為我們生活中最主要的食品,解決糧食問題就成為了我們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近年來,糧食價格的上漲給中國民眾的生活帶來了不小沖擊,特別是城鎮低收入家庭,居民在糧食消費上的經濟負擔不斷增加。如何穩定我國波動不定的糧價?如何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如何應對國際糧食危機?這些都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難題。據說袁隆平先生真言:“糧食危機將是中國最大的劫難”。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經濟全球化的變革,當今世界糧食問題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同挑戰。在相關的話題中,糧食價格波動總會被最先關注到。一直以來,糧食的價格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波動的糧食價格可以在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制造影響。首先,它可能會影響到農業生產率、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GDP等國家宏觀經濟指標;其次,它也會導致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降低,進而間接地影響到糧食安全問題。歷史觀察發現,世界糧食危機頻繁地出現在發展中國家或那些貧窮落后的地區,糧食供給的短缺伴隨著糧食價格的上漲,地區人民生活陷入窘迫,社會環境變得動蕩不安。
時任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2012世界財經年會上指出:“糧食價格不穩或引起社會動蕩”。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養活中國,國民的糧食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因此一旦國家的糧食供需出現失衡,那么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多重危機將會撲面而來。現如今全球經濟還未完全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糧食安全的薄弱環節仍在于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風險承受力低,糧食價格的劇烈波動,更易對其造成社會動蕩,甚至危及政局。為此在應對世界糧食危機時,各國應關注到發展中國家的重要性,特別應從基礎建設、科技創新、防災減災等方面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糧食生產能力,控制糧價合理化波動,保障其社會的和諧發展。
理論上如果一個國家能夠保證富余的糧食儲備,維持糧價的總體穩定,那么它將國富民強;但如果一個國家的糧食生產不能自給自足,糧價經常性波動,糧食危機頻發,不論其經濟水平有多強,社會都將長期處于潛在的不穩定性中,隨時存在著社會動蕩的風險。早在20世紀70年代,時任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經對記者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誠然,這句話的分量得到了時間的檢驗,歷史上因糧價波動而引發社會動蕩的事件屢見不鮮,下面就列舉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實例:
在2008年的4個月中,印度的通貨膨脹率翻了一倍,糧食價格飛漲,抗議者涌向街頭游行示威,譴責政府在應對通脹方面措施不力,呼吁印度聯邦政府辭職;2008年4月26日,越南胡志明市,在當地超市告知只向每人售賣10公斤大米后,市民頓時陷入恐慌,紛紛排隊搶購大米,導致了一場城市騷動的發生;政局混亂的索馬里國內糧價曾頻繁波動,大批逃荒的饑民流落異鄉,最終引發了首都摩加迪沙民眾的大規模動亂;前海地總理愛德華在任期間,因推動國內糧食生產等方面未取得成效,致使當時國內食品價格上漲,引發社會動蕩,隨即被海地參議院解除了其總理職務;意大利所需的硬小麥一半以上需要依賴進口,其價格波動頻繁,因此人們會時常走上街頭,抗議意大利面和面包等食物的不合理漲價……
在國際糧食市場上,隨著水稻、玉米和小麥等糧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無論富國還是窮國都在競相爭奪糧食供應的主動權,這也不斷推動著世界糧食價格的上漲。對于那些長期被籠罩在政治動蕩、自然災害或軍事戰爭陰影下的國家來說,無保障的糧食安全、隨時爆發的糧食危機、稀缺的糧食供應和畸高的糧食價格等,這些必將成為其民生之大礙。歸根到底,這些國家或地區社會動蕩的發生,都是由于當地糧食價格的過快上漲,政府無法滿足人民的基本糧食需求所造成的。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在影響著糧食價格的波動呢?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但我們大致可以從商品供求、政策環境、國際金融三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和認識。
首先,商品供求。糧食作為一種商品,其價格是取決于供求關系的。第一,人口數量的增長將提高糧食需求量,在糧食供給量不能跟上的情況下,糧食的價格就會上漲。相比于生活中其他的非必需品,糧食產品的需求彈性比較小,因此糧食價格的上漲幅度會更大;第二,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結構會不斷發生變化,糧食作為一種基礎食材將逐漸變成“劣等品”。雖然人們對糧食的直接需求量會減少,但是人們會增加對肉類、禽類的消費量,進而增加對動物性飼料的需求量,從而增加糧食的間接需求量,最終糧食的總需求量依然將呈現增長趨勢,糧食的價格也會隨之上升;第三,從糧食的供給角度來看,糧食的生產成本決定著糧食的供給量。隨著人均耕地面積的減少和化肥農藥價格的提高,糧食的生產成本會有所增加,糧食的供給量將呈現下降趨勢,加之糧食生產的供給彈性較大,最終糧食價格將會大幅度上漲。
其次,國際金融。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貿易競爭日益激烈,糧食作為一種全球通貨,自然會受到國際金融環境的影響。第一,國際糧食市場實際是一個寡頭壟斷市場,比如在糧食產量和交易量上,美國就具有絕對的價格壟斷實力。另外,國際糧食市場上的價格波動能通過“價格傳導機制”影響到國內糧食市場,因此國內糧價與國際糧價往往會同步波動;第二,國際上其他行業市場可能會間接影響到國際糧食市場,比如能源價格的變動會波及到農業生產所需的生物燃料,從而使糧食等農產品的價格產生波動;第三,糧食產品一般都會在國際市場上進行交易,所以國際貿易的匯率變動問題不可忽視,它同樣是影響糧食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
最后,政策環境。糧食作為一種基本生活物資,與其供需相關的產業會經常受到國家的政策性調控,因此糧食是具有政策屬性的。第一,國家為保障廣大農民的利益,會對糧食產品設置最低收購價格,維持糧食市場的平穩運轉;第二,國家往往重視推動農業科技創新,以此提高糧食單產并降低糧食供給成本,從而影響到糧食的價格;第三,國家通常會設立糧食專儲機制,利用庫存糧食儲備保障年度內穩定的糧食供給,緩解糧食市場中的供需矛盾,這對防止糧價劇烈波動大有裨益。
從古至今,糧食一直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國家發展的基石,糧價變化牽動經濟命脈。因此,控制糧價合理化波動,穩定糧食價格,關乎民生之計、國事大局,也關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可以說當代政府工作的鎖鑰之處,就是要制定出合適的農業經濟政策,掌控好農業宏觀調控手段,重視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生產力綜合水平;至于穩定糧食價格,政府則應更多地出資干預并加強引導,維持糧食市場的總體供需平衡。綜上所述,在前文分析了糧價波動的具體成因后,結合近年來我國糧價波動的實際情況,本文提出以下幾點政策方面的建議:
第一,加強政府引導和出資干預。糧食市場的自發調節經常具有盲目性和滯后性,政府應作為另一只“看得見的手”對糧食市場進行必要的宏觀調控,對市場主體的生產行為進行引導,并加大農戶政策補貼力度,提高農村基礎建設投入。顯而易見,政府干預是從根本上控制糧食市場價格波動的手段;
第二,重視農產品期貨業建設。我國的糧食期貨價格,事實上起著指導糧價調節的作用,但由于過度投機現象的存在,其“風向標”的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政府應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監管力度,防止過度投機,推動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健康發展;
第三,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少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應著眼于努力提升農業科技水平,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保證充足的糧食供給,保障糧食安全,從供應端穩定糧價;
第四,擴大糧食種植規模。推動糧食規模化種植,促進規模經濟,幫助小農戶融入大市場,實現糧食作物的穩產高產;
第五,建立糧食價格綜合穩定機制。具體可以通過設立農產品價格調節基金、發展農產品電商化平臺、實行糧食供給領導負責制、建立相關的應急預案、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等等。
糧食是人類的寶中之寶,糧食價格是商品的百價之基。當今世界,糧食既是國家的戰略物質,又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列寧曾經說過:“真正的經濟基礎是糧食儲備,沒有這個基礎,社會主義只是一個愿望而已”。誠然如此,假如人民的基本溫飽都無法滿足,那其他的設想就只是空中樓閣了。正如前文所講,糧價波動是社會動蕩的導火索,維持糧食價格的總體穩定,也就意味著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因此,控制糧價合理化波動勢在必行,保持糧價穩定的重要意義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李興江.對我國糧價波動的原因及宏觀調控思考[J].蘭州大學學報.1996年03期.
[2]馬宇.國際沖擊、供需缺口與糧價波動[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3]郭曉慧.我國糧食價格波動及調控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4]王志彬.中國糧價波動及穩定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王淑艷.我國糧食價格波動因素分析與預測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3年.
[6]龔芳.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糧食價格的波動機理和預警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7]尹靖華.國際糧價波動對我國糧食貿易安全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8]彭海燕.國內外糧價波動的相關性及其傳導機制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4年.
[9]Marc F.Bellemare.Rising Food Prices,Food Price Volatility,And Social Unrest[A].
篇5
關鍵詞:休閑農業;農耕體驗;娛樂;建議
1目前我國休閑農業觀光園中兒童體驗、娛樂設施現狀
隨著休閑農業觀光園的不斷發展,兒童地子體驗與娛樂在新型農業產業和結構方式中越來越被重視。但目前還屬于起步階段,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體驗形式單一,定位不準、特色不明、“千人一面”,吸引力還不夠強;二是缺乏統籌管理和專業指導,比如就采摘來說,如果沒有專業技師的指導,勢必造成果樹、蔬菜的后續生長和產品的極大浪費;三是“雷聲大、雨點小”,口號響亮,落地不著調,大部分體驗也只是在采摘、飼養、駐足觀看等方面走走形式,沒有真正融入農耕生產、生活中去,并且大部分城市小朋友在鄉間看到家禽動物都有一種陌生和畏懼感;四是政府引領和指導不夠;五是家長認知和參與度不夠;六是休閑農業園體驗、娛樂設施設備不完善,兒童娛樂形式陳舊。以上問題就阻礙了兒童在休閑農業園體驗、參與、娛樂的積極性。
2培養兒童勞動意識的重要性
近年來,青少年中勞動意識淡薄、勞動能力差的現象層出不窮。忽視勞動教育,致使孩子與勞動者的感情發生了扭曲,不尊重勞動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體力勞動者的壞思想。缺少勞動磨煉的孩子,往往不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浪費現象相當嚴重。尤其在城市“圈養”的部分孩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現象十分嚴重,季節變換、植物認知和生成規律更是一張白紙。實踐證明,勞動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質。愛勞動的孩子往往懂得尊重他人,與人友善,會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吃苦耐勞,贏得大家的認可。同時,勞動實踐也會培養孩子珍惜勞動成果,養成勤儉節約的好作風,能培養孩子自理、自立、自強的生活能力和進取精神,鍛煉孩子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在學習的過程中適量安排孩子參加勞動,既可以促進生理的新陳代謝,調節大腦疲勞,孩子雙手的活動有益于左右腦的開發,促進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展,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分析、判斷、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
3兒童體驗式勞動與娛樂在休閑農業園中的幾點建議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鄉村生活體驗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休閑農業散發著無盡魅力。走進田園、認知鄉村、農耕體驗才是樹立勞動意識最直接的途徑。在休閑觀光農業園中,只要把兒童的興趣抓住了,就等于牽住了家長的鼻子,抓住了市場的賣點。在體驗中融入娛樂,在娛樂中感受體驗,這是休閑農業園的又一發展形式。第一,積極參與農業耕作既鍛煉了身心又保證了糧食安全。我國幾十年的改革開放雖然在經濟總量上取得了較大發展,但在農業發展方面明顯滯后,生態環境失衡,空氣、土壤、水質遭到不同程度破壞,加之濫用化肥、農藥等因素,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不得不考慮安全、環保、健康。民以食為天,由此一方面為了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為了吃上環保、健康、有機的糧食和蔬菜,可以在農業園采取租賃的方式,按照有機生態的農業種植方法,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雇傭農民耕種的模式,讓人們在農業園里親近大自然,在租來的土地上播種自己需要的糧食、蔬菜、水果與花卉,體驗自然、感受田園耕種樂趣,學習農事,學習人跟自然相處的方式,也體驗農夫的心情。家長和孩子積極參與,做到自產自給,這樣一是保證糧食、蔬菜的安全性;二是落地參與的責任心;三是讓孩子了解了農作物與季節的生長規律。當糧食安全生產和切身利益被捆綁在一起的時候,真正的農作參與和管理才能落地。家畜和家禽的飼養也可以以此類推,當大家把糧食安全生產和家畜飼養提高到自身利益的時候,在家長的帶領和暗示作用下,兒童參與的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第二,大力發展體驗式工作坊,工匠精神從兒童抓起。休閑觀光農業園不僅僅是滿足休閑、觀光和旅游需求,更應該是積極體驗和參與的勞動過程。國家“十三五”大力倡導工匠精神,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但凡高顏值、高附加值的產品,都有它的獨特性和個性,其精益求精的手工操作占據主要地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體驗和游戲在兒童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與成人活動、工作和勞動同樣重要。”工作坊完善了兒童一種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過程,同時有著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為了滿足兒童獨特的興趣愛好,可以在家長的陪護下參與家具、玩具、陶藝、沙畫、石雕、木雕、編織、服飾、裝飾小件等的設計和制作,也可以根據兒童年齡段設定主題性實踐。比如,設計制作小木屋、剪裁和縫紉衣服、創作石膏小雕塑等,既體現了實用性,又鍛煉了兒童動手動腦的能力,同時還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做事的專注力。第三,因地制宜發展地子自然體驗以及特色游樂場所。大自然是兒童感知科學知識的第一環境,可以激發探索欲望,培養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例如,重慶的“童夢童享”項目別具特色,在環形賽道上設置了不同種類的游戲平面構成,包括立定跳遠、跳房子、丟沙包、直線跑、數字認知、戶外飛行棋、斑馬線交通模擬等,創造出了多樣性的游戲場景體驗;北京、長沙、武漢等地都建成了特色鮮明的兒童地子自然體驗游玩場所,讓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回歸兒童本心。第四,創辦禮儀小學堂是樹立兒童道德修養的又一去處。孟子說過:“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今天的孩子從小就接受著五花八門的信息,環境以及信息或多或少污染了孩子的心靈。我們的民族文化與傳統美德就整體情況看,確實存在弱化的趨勢,不尊重他人,以自我為中心,同時與人為善、禮尚往來等美德正在相當數量的孩子身上淡化。所以,在休閑農業園中,當孩子體會農作物耕種、手工作業帶來的欣喜之后,用循循善誘的方式進行禮儀、道德、良知的培養,無疑起到了對糧食來之不易的審視、團隊的協作精神、對“人恒愛之”的理解都大有裨益,并且也大大彌補了學校里無法完成的自然修身課程。所以,禮儀小學堂的開設豐富了兒童心智教化的體驗。
參考文獻:
[1]…榮曉.景觀設計中的兒童娛樂場所設計與探索[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45-46.
[2]…張瑛.關懷童心——親子互動空間設計必要性分析[J].設計,2007(07):52-53.
篇6
關鍵詞: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6.11 文獻標識碼:C
水稻種植機械化在水稻生產過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徹底的改變了我國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 的傳統耕作模式,大大解放了勞動力,也逐漸改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它可以有效的實現水稻的優質和高產,“一條龍”式的服務省力增效,而且便于田間管理,為農民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而且,隨著水稻種植機械化的推廣發展,許多“種田公司”不斷涌現,新行當的發展可以有效促進社會的發展。水稻種植機械化歡喜中含有隱憂,目前我國的水稻種植機械化仍存在許多問題,影響到糧食安全大局。
1 水稻種植機械化現狀
1.1 雙膜育秧
雙膜育秧是水稻種植的重要部分,在苗床上平鋪有孔地膜,然后采用種植機進行播種、覆土,最后蓋膜。成本低廉、操作簡單,是人們常用的一種育秧手法。但是,移栽秧苗之前,需要人為的將秧苗按照一定寬度(以插秧機的栽秧臺為標準)切割成大小相等的適當規格,秧苗塊形狀不等,插秧機就會出現漏插或秧苗下滑過程不順暢等問題,插秧機的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都會受到明顯影響[1]。
1.2 水稻直播
水稻直播是指水稻種植過程中,育秧環節及插秧環節都省略,直接采用穴播或條播的方式將稻種灑播在稻田中的過程。具有省工省力的特點,與機插相比,產量上沒有差異,水稻的生育期被大大縮短,可以使農民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直播技術也有一定的缺點,相較于水稻移栽,水稻直播中秧苗有可能會受到損害,播種完后容易倒伏,而且雜草多,草害嚴重,這些問題需要后期人為解決,增加了勞動力。
1.3 水稻拋秧
水稻拋秧的勞動強度與插秧相比較輕,機械的工作效率也會明顯提高,目前我國廣泛應用的主要有以下2種拋秧方式:
1.3.1 人手工
人手工的成本低,靈活性強,但同時也存在拋秧的不準確性,不容易把控拋秧密度,致使育秧或拋秧的均勻度受到影響。
1.3.2 機械插秧
機械插秧的成本高,但具有省事省力的優點。
1.4 水稻育秧
很多地區常采用大棚來進行育秧,這種鋼架冷棚屬于單次永久性的投資,投資金額相對較大,但是優勢也非常明顯:大棚內的溫度高,能夠使育苗時間提前,搶積溫;秧苗也比一般條件下的成活率高,而且秧苗整齊,長勢旺盛、粗壯;便于秧田中的管理及操作;成本低廉,省工、省種、省力。大棚育秧方式在我國各地區已經廣泛推廣使用,成為水稻種植機械化的主要發展趨勢[2]。
2 水稻種植機械化的推廣對策
2.1 加大政府部門重視度
糧食是生存發展之根本,政府部門應準確認識到糧食生產的重要性,鼓勵水稻種植技術的發展,加強水稻種植機械化的大力研究、示范、推廣。政策傾斜,出臺水稻種植的資金補貼標準,鼓勵發展現代化農機事業,制定購機貸款補貼政策,真正解決農民融資難、貸款難問題。
2.2 因地制宜的確定發展方向
水稻種植機械化在每個地區的具體問題都不相同,因此,詳細了解水稻種植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確定正確的發展方向,實施適合的種植模式,才能有效提高機械化的水平,促進農業技術發展。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地塊的面積相對較小,而采用育秧設備又需要較大投入,加上農民的意識水平較為低下,多種因素作用下,一直采用軟盤育秧的水稻育秧形式。因此,政府在明確方向的同時應做好資金投入和新技術的推廣工作,加強標準農田的建設,加快土地的流轉速度,早日全面實行工廠化的育秧模式,實現農業技術現代化[3]。
2.3 部門協作,積極探索新模式
農業生產機械化不是單獨實行的,插秧配合育秧,育秧需重視秧苗質量,因此,農藝部門和農機部門應該緊密結合,協同合作,共同研究適宜地區發展的新型模式。同時,政府要倡導農民發展第二事業,專門組建服務組織,實行機插育秧、秧田管理、插秧、病蟲害防治、糧食收脫為一體的服務模式,促進大批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
2.4 提高農民思想意識和專業能力
政府部門和各級村干部要重視技術知識的宣傳、普及和推廣,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如電視、廣播、宣傳欄、報紙、宣傳車等。提倡高素質高水平具有專業技術的大學生回歸農村,實行科技下鄉服務,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讓農民真正掌握專業的技術操作規范,進一步幫助農民解決實際過程中出現的技術難題。固定時間組織農民學習考察先進地區的農業技術,讓農民深刻的認識到新技術的發展優勢,轉變思想觀念,消除思想障礙,真正實現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的推廣與發展。
3 結語
水稻種植機械化是實現糧食生產機械化的根本出路,前景廣闊,因此,切實協調好糧食安全與農民利益之間的問題,加大先進技術的普及力度及服務力度,健全技術推廣網絡,提高農民專業技術能力,才能有效推動水稻種植機械化的發展,實現糧食的穩產和高產。
參考文獻
[1] 宋建農,莊乃生,王立臣,等.21世紀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方向[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1(05).
[2] 張奎武.盤錦市水稻種植機械化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2(11).
篇7
關鍵詞:貴州省;糧食生產;影響因素;回歸模型
中圖分類號:F326.11;F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8-2146-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8.059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vince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output value of grain produc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have occupy an important status in national economy. Based on the relative data of 1993―2012 food production in Guizhou, using the least-squares regression method, an initial regression model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grain production of Guizhou was established, then using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method to adjust the accuracy and test the correlation and heteroscedasticity 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the best fitting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 area sown to grain and amount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e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grain production of Guizhou, and which argued that in the extreme background that the area sown to grain was limited, and the amounts of fertilizer began to make the marginal product decline, the capital input and agricultural technical progress were new ways for increasing grain production in Guizhou. Therefore, Guizhou should ensure the stable and increased grain production of the province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effectively protecting the arable land, making food crops planting area stable, improving fertilization structure, increasing inputs of agricultural capital and technique.
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 grain production; influence factors; the regression model
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是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定富強的重要基礎和重要保障,糧食問題關系著國計民生,是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之一[1]。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世界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及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糧食生產與安全問題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分析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探究糧食生產投入要素對糧食產出的影響,尋找制約糧食生產的瓶頸因素,對于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國內圍繞糧食產量影響因素問題,趙慧江[2]在1990―2005年統計數據的基礎上,采用普通回歸分析方法通過建立以5種可量化的影響因素為自變量,以糧食產量為因變量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中國糧食產量的主要影響因子進行了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了關于中國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參考意見。肖海峰[3]通過建立糧食總產量和影響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對中國1978―2002年的數據進行了分段分析,從而研究中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高倩倩等[4]運用統計學的知識采用Eviews 6.0統計軟件建立了糧食產量評估模型,對建國以來山東省糧食增產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得出了提高糧食單產是糧食增產的最有效途徑的結論。廖婧琳等[5]則更加關注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分析了水旱、冰雹、病蟲害和低溫冷凍等農業災害對貴州省糧食產量的影響機理,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本研究在參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貴州省1993―2012年糧食生產的相關數據為依托,構建了一個統計特征合理的分析模型,來對影響貴州省糧食產量的因素進行分析,以期為貴州省制定合理的農業政策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 貴州省糧食生產函數的構建
1.1 糧食生產影響因素指標體系
現實中影響糧食產量的因素有很多,對這些因素進行量化是分析研究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個比較復雜和困難的工作。本研究從數據可獲取性、指標量化的可行性等指標選取原則出發,參考前人研究成果,并結合貴州省農業系統的實際狀況,選取糧食總產量(Y)作為要預測的目標數據,選取糧食播種面積(X1)、農業機械總動力(X2)、農業從業人員(X3)、化肥施用量(X4)、家庭農業支出(X5)、政府財政支農支出(X6)和成災面積(X7)7個對貴州省糧食產量有較大影響的因子來構建農業系統糧食生產的指標體系。所需數據均來源于1993―2012年的《貴州統計年鑒》和《貴州年鑒》,模型采用線性生產函數:
Y=θ0+θ1X1+θ2X2+θ3X3+θ4X4+θ5X5+θ6X6+θ7X7+?著
式中,θi(i=1,2,…7)為各指標系數,?著為隨機誤差項,表示受這些指標影響以外的其他隨機擾動。
1.2 基于OLS的模型估計
運用OLS法對貴州省糧食產量影響因素回歸方程進行估計,假設取顯著性水平為α=0.05,那么估計結果為:
Y=-9 253 308.42+5.37X1-0.79X2-0.65X3+4.13X4+0.88X5+0.92X6-4.74X7
t統計量為:{-2.32} {7.84} {4.95} {-3.41} {0.73} {2.56} {0.66} {1.21}
R2=0.978 2, F=35.16, D.W=1.98
由于R2值接近1,F0.05(6.20)=2.60,F檢驗值35.16>F0.05(6.20),因此可以認為貴州省糧食產量與其影響因素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線性關系。但是,X4和X6未通過t檢驗,X2的系數符號表示的經濟意義也不合理,這說明這種線性關系很有可能不是單重的,而是比較復雜且難以處理的多重線性關系。為了驗證以上推斷,下面對各指標之間相關關系進行檢驗(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農業機械總動力(X2)和農業從業人員(X3)之間存在著高度的相關性,相關系數接近0.96,證明了以上的推斷。為了排除指標間多重共線性給解決問題帶來的干擾和困難,有必要設法對上述回歸方程進行調整。
1.3 用逐步回歸法對模型進行調整
用糧食總產量(Y)分別對指標X1、X2、X3、X4、X5、X6、X7作一元線性回歸(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貴州省糧食生產受糧食播種面積影響最大,與實際調研結果相符,故選Y=F(X1)的表達式作為以下研究的基本回歸模型。之后把其他指標依次引入到基本回歸模型中,通過逐步回歸,進一步尋找一個單線性且各指標系數經濟意義均合理的回歸方程。
逐步回歸步驟如下[6]:
①把X2引入模型,用Y對X1、X2做回歸分析,得Y=F(X1,X2);
②再把X3引入模型,用Y對X1、X2、X3做回歸分析,得Y=F(X1,X2,X3);
③去掉X3,引入X4,用Y對X1、X2、X4做回歸分析,得Y=F(X1,X2,X4);
④引入X5,然后再用Y對X1、X2、X4、X5做回歸分析,得Y=F(X1,X2,X4,X5);
⑤之后再引入X6,用Y對X1、X2、X4、X5、X6做回歸分析,得Y=F(X1,X2,X4,X5,X6);
⑥最后引入X7,再用Y對X1、X2、X4、X5、X6、X7做回歸分析,得到最終的回歸方程Y=F(X1,X2,X4,X5,X6,X7)。
由表3可以看出,引入X2后,擬合優度有所提高,X2的參數符號經濟意義合理,且變量均通過了t檢驗;引入X3后,R2值從0.898 7提升到0.925 5,說明擬合優度得到進一步提高,但X3的參數符號經濟意義不合理,且未能通過t檢驗;去掉X3引入X4后,擬合優度再次提高,且X4參數符號經濟意義合理,各變量也都通過了t檢驗;之后依次引入X5、X6、X7,擬合優度繼續提升,從0.954 0提高到0.988 2,這3個指標的參數符號的經濟意義也都合理,但X5、X6未通過t檢驗,而X7順利通過了t檢驗。據此得到的較為合理的回歸模型應該為:
Y=-5 247 300.15+5.44X1+0.82X2+4.12X4-5.16X7
1.4 序列相關性檢驗和異方差性檢驗
對回歸方程Y=-5 247 300.15+5.44X1+0.82X2+4.12X4-5.16X7 進行序列相關性檢驗:
t統計量為:{-11.95} {6.43} {8.45} {3.57} {6.22}
R2=0.988 2, F=223.17, D.W=1.79
D.W檢驗表明,n=20,k=5時,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有dk=1.52,因為D.W=1.79>dk,證明該回歸模型各變量間不存在一階自相關性。
之后采用懷特檢驗法[7](White test)對該模型進行異方差性檢驗,模型估計結果見表4。
由表4可得,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有nR2= 11.07>χ20.05(4)=9.49,因此存在著異方差性。為了克服這種異方差性帶來的問題,運用WLS對以上回歸模型參數進行進一步調整:
Y=-7 136 218.23+5.25X1+0.76X2+4.37X4-5.08X7
t統計量為:{-29.83} {15.23} {7.56} {25.17} {45.09}
R2=0.997 8, F=1 230.55, D.W=1.46
D.W檢驗表明,n=20,k=5時,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有dk=1.52,因為D.W=1.46
Y= -7 136 218.23+5.25X1+0.76X2+4.37X4-5.08X7
圖1是根據擬合方程計算的貴州省1993―2012年糧食產量擬合值與實際值二者對照圖。
2 結果分析與預測
2.1 結果分析
結果表明,在上述選取的7個指標中,糧食播種面積X1、農業機械總動力X2、化肥施用量X4和成災面積X7等是影響貴州省糧食生產最關鍵的因素。其中,糧食種植面積X1的回歸參數為5.25,表示在影響糧食產量的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糧食播種面積每增加1萬hm2,糧食總產量就會增加5.25萬t;農業機械總動力X2的回歸參數為0.76,表示農業機械總動力每提升1%,就會引起糧食總產量增加0.76倍;化肥施用量X4的回歸參數為4.37,表示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萬t,就會使糧食總產量增加4.37萬t;而成災面積X7的回歸參數為-5.08,說明成災面積與糧食產量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成災面積每減少1萬hm2,就會促使糧食產量增加5.08萬t。由圖1貴州省糧食總產實際值與模型擬合值的對比曲線圖可以看出擬合值與實際值具有高度的擬合優度,最大擬合誤差僅5.5%。
1)在該回歸模型中,農業從業人員(X3)即農業勞動力被排除在了模型之外,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目前貴州省農村中存在著大量的未轉移或者待轉移的剩余勞動力,導致勞動的邊際生產率很低,甚至為零[8]。另一方面,由于勞動與土地、資本等其他生產要素之間存在著替代效應,因此在目前貴州省糧食耕種面積有限、農業資金匱乏的條件下,農民必會繼續投入勞動,直至勞動的邊際收益為零。此外,根據Leontief生產函數Q=Min(L/M,K/N),糧食產量Q取決于L/M和K/N兩個比值中較小的那一個,即使其中的一個比例數值較大,也不會提高產量,其中,L和K分別表示糧食生產中勞動和資本的投入量,M和N分別表示固定的勞動和資本的生產技術系數,它們分別表示生產一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勞動投入量和資本投入量。因此,在當前貴州省農村中存在著大量剩余勞動力的情況下,糧食產量就應該由資本投入量K決定,而K又可以進一步分解為農業機械、化肥等農業生產要素,這也解釋了模型中不包含家庭農業支出(X5)和政府財政支農支出(X6)的原因。
2)由貴州省糧食產量影響因素的最終擬合回歸方程可以看出,糧食播種面積是貴州省糧食產量最大的一個影響因素,糧食播種面積每增加1萬hm2,會帶來的糧食增量高達5.25萬t,就可以多養活人口3.40萬人[9],可見保證糧食播種面積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貴州省是全國人均耕地占有最少的省份之一,其可用于農業開發的土地資源不多,耕地面積少、質量差,開發利用比例大,后備耕地嚴重不足,這極大地制約了糧食種植面積的擴大和整個農業經濟的發展。1993年貴州省共有水、旱耕地436.22萬hm2,總人口為3 155.23萬人,人均耕地占有量為0.138 hm2;到2012年,全省共有耕地469.85萬hm2,人口3 474.65萬人,人均占有量降低到0.135 hm2,雖然20年間人均占有量僅減少0.003 hm2,卻反映了貴州省耕地面積持續減少趨勢的進一步惡化。耕地是不可再生或者說很難再生的稀缺資源,而糧食又是耕地密集型產品,在人類尚未開發出不使用耕地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糧食生產的技術之前,必須加強耕地保護,確保一定的耕種面積。
3)模型顯示,成災面積(X7)是對貴州省糧食產量影響排名第2的因素,二者之間呈負相關關系。因受農業自然災害的影響,貴州省糧食產量多年來波動較大。貴州省常發性農業自然災害有冰雹、春旱、暴雨、倒春寒和作物病蟲害等,其中寒災和旱災是對該省糧食生產影響最大的兩種自然災害。1993年,貴州省農業自然災害成災面積為56.36萬hm2,約占當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的15%,之后的7年里,貴州省糧食成災面積逐年減少,到2000年,成災面積僅為20.54萬hm2,減少量為35.82萬hm2,降幅達63.56%,是8年里的最小值[10]。1999年以后,貴州省又經歷了兩個自然災害多發期(分別為2000―2002年和2006―2008年)和兩個自然災害少發期(分別為2003―2005年和2009―2012年),在兩個自然災害多發期內和兩個自然災害少發期內,貴州省糧食作物年均成災面積分別為56.10萬hm2和21.34萬hm2,糧食產量年均增長7.6%和15.8%,可見自然災害成災面積對貴州省糧食生產的影響程度是很大的。
4)化肥施用量(X4)對貴州省糧食產量的影響在所有因素中排名第3。貴州省糧食播種面積從1993年的286.22萬hm2增加到2012年的305.43萬hm2,增幅僅為6.7%,而化肥施用量卻從36.40萬t增加到98.2萬t,增幅高達169.78%,可見這20年里化肥施用量對貴州省糧食產量的促進作用還是相當大的,這也驗證了學術界關于“20世紀最后十年和21世紀前十年中國西部地區糧食產量增量的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化學肥料的大規模施用”的結論[11]。貴州省農業化肥施用量與糧食產量的關聯度較高,對糧食產量影響也比較大,化肥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對糧食穩產和增產都起到了比較大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受邊際效益遞減規律的影響,化肥投入在貴州省糧食生產方面的促進作用也必將逐步下降,因此一味地靠增加化肥施用量來增加糧食產量的做法并不可行,關鍵是要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
5)農業機械總動力(X2)是對貴州省糧食產量影響較大的又一因素。貴州省地貌屬于中國西部高原山地,素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之說,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喀斯特地貌比較明顯,造成貴州山地比較多,土地比較小,并且高低不平,以至于大型農業機械在此不能使用,這也制約著貴州農業現代化的發展[12]。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針對貴州省特殊的農業地理條件,逐步推出了小型輕便的農機具,這使得貴州省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93―2012年,貴州省農業機械總動力從12.28萬臺提升到56.69萬臺,其中30馬力以下的中小型機械增加25.6萬臺,占到全部增加量的57.64%。尤其是2008年以后,貴州省的農業機械總動力呈現出直線型增長趨勢,農業機械總動力的提升對促進貴州省糧食產量的增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2 產量預測
根據以上得到的模型Y=-7 136 218.23+ 5.25X1+0.76X2+4.37X4-5.08X7可以預測2013年和2014年貴州省的糧食產量,根據2013年貴州省農委的有關數據和《貴州省農業經濟數據統計》(2013)等相關資料,可知該年的模型解釋變量分別為:
X1=311.84 hm2,X2=59.85萬臺,X4=97.4萬t,X7=36.92萬hm2
把以上數據都帶入模型,得到Y=1 207.11萬t。查閱資料可知,2013年貴州省實際的糧食總產量為1 030.38萬t,二者誤差較小,可見該回歸模型還是相當精確的,它完全可以用來表征貴州省的糧食生產情況。
通過對貴州省2013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實例計算,驗證了該模型的準確性。下面用該模型預測2014年貴州省的糧食產量。由于糧食播種面積在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大的變動,這里姑且認為糧食播種面積相較2013年沒有出現變化,即仍為X1=311.84 hm2;由于自2008年以來貴州省的農業機械總動力增長呈現線型趨勢,年均增幅為5.57%,本研究仍以這一增速來大體估算2014年貴州省的農業機械總動力情況,估算結果為X2=63.19萬臺;在估算2014年貴州省的農業化肥施用量時,本研究取1993―2012年這20年間化肥施用量的年均增速來作為2014年相比2013年的化肥施用量增幅,由此計算得X4=107.52萬t;由于2008年以后一直到2013年貴州省農業自然災害相比以往少發,2014年也沒有出現特別嚴重的自然災害,因此可以認為2014年仍處于這個自然災害少發的局部時間段內。基于此,用2008―2013年5年間的年均受災面積作為2014年農業成災面積的估算值相對來說比較科學,這樣得到X7=33.85萬hm2。把以上各解釋變量都帶入模型,得到2014年貴州省糧食產量的預測值:
Y=-7 136 218.23+5.25×311.84+0.76×63.19+ 4.37×107.52-5.08×33.85=1 269.47(萬t)
3 政策建議
3.1 加強耕地保護,穩定糧食種植面積
2012年貴州省政府1號文件要求要保證全省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423.3萬hm2、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 150萬t左右,為此必須進一步挖掘耕地潛力。近5年來,貴州省糧食播種面積一直保持在441萬hm2至499萬hm2之間,平均為475.8萬hm2,總體糧食播種面積還算比較穩定[13]。糧食播種面積會受到諸如糧價、氣候環境、耕地數量與質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只有確保糧食價格穩定增加農民種糧收入,加強預測預警以減小氣候環境對播種的影響,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減少非農建設對耕地的占用,提高耕地使用效率,才能維持可耕地紅線,糧食種植面積才會有所保障。
3.2 加快農業災害預警預報系統建設,減少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要加快完善自然災害預警預報系統,最大限度地攻克突發性農業自然災害在預報方面的難關。可以考慮將地理信息系統中的遙感遙測技術引入到自然災害監測中,提高預報精度。要加快貴州省防汛抗旱領導辦公室的職能建設,對災后農業減災工作開展專業指導、對口援助,最大限度地降低糧食產量損失。另一方面,還要深化貴州省綜合防治體系建設。農業自然災害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有的放矢、全面規劃、綜合防治,才能有效減少自然災害對糧食產量的影響。
3.3 改革現有耕地制度,進一步挖掘糧食生產潛力
目前貴州省耕地的使用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①省政府和各下級地方政府在耕地保護上目標不一致。省政府更注重耕地的可持續利用和全省的糧食生產與安全,地方政府更注重短期經濟效益而不太關注對耕地的保護和永續利用。②貴州全省耕地規模化經營水平很低,不利于提高糧食生產效率[14]。針對這兩個問題,必須果斷改革現有耕地制度,可考慮通過耕地有效保護和地方政府政績掛鉤來規范其非理性的供地行為;要提高土地規模經營程度,通過立法立規為其提供法律保障,以進一步挖掘糧食生產潛力,提高糧食產出效益。
3.4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糧食單產
在可用耕地面積有限、糧食播種面積也不可能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貴州省糧食總產量的增加必須依靠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在2006―2012年6年間,貴州省糧食單產平均值為268 kg,而同期全國糧食單產平均值為312 kg,是貴州省的1.16倍,由此可以看出,貴州省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依舊很低,農業生產效率不高。要想提高糧食單產,就必須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糧食生產中的科技含量,具體可以考慮選育適合貴州省的優良糧食作物生長品種,提高生物技術應用能力,擴大應用范圍,研制綠色新型肥料,改善施肥結構,提高肥料使用效率等。
參考文獻:
[1] 謝 杰.中國糧食生產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7, 9(12):45-47.
[2] 趙慧江.影響我國西南山區糧食產量的因素分析[J].山地學報,2007,11(25):113-116.
[3] 肖海峰.我國糧食生產的影響因素――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數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5,16(45):21-26.
[4] 高倩倩,邢秀峰,姚傳進.山東省糧食產量影響因素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06,25(2):30-37.
[5] 廖婧琳,蘇 月,馮澤蔚.農業自然災害對貴州省糧食產量的影響[J].山地學報,2008,33(17):121-126.
[6] 董梅生.基于逐步回歸模型的中國農業投入與產出的關系[J].技術經濟,2009,28(1):37-41.
[7] 王煥春.我國農業投入對農業產出影響的實證研究[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
[8] 左 亭,周志偉.農業安全視域下的糧食安全再認識[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5):1-2.
[9] 王天生,王 瑤.貴州省糧食生產發展60年回顧與展望[J].貴州農業科學,2009,37(9):1-9.
[10] 何雯娜.貴州省主要農業自然災害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8,26(21):67-69.
[11] 李 亮,但文紅.貴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糧食安全保障的時空變化與預測[J].山地學報,2012,42(1):218-223.
[12]李福奪.基于偏最小二乘回歸分析的貴州省糧食產量影響因素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2(8):56-59.
篇8
余秋雨在故鄉為袁隆平“引路”
以“弘揚河姆渡文化、彰顯新余姚魅力”為主題的首屆國際河姆渡文化節,5月26至31日在姚江之濱隆重舉行。在此之前獲悉主辦方將安排“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一起縱論河姆渡文化。我與秋雨馬蘭夫婦一起去其鄉下老家的途中談及“文化學者與水稻之父河姆渡論道”這個題目時,秋公則認為:“袁隆平先生來我們的家鄉河姆渡論道還是論稻,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聞事件,袁隆平到河姆渡來才是真正的大事。因為河姆渡是人類稻作栽培的一個重要起點,在這個層面上我只是配角而已!”
首屆國際河姆渡文化節讓余秋雨深深感動,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好幾位代表以及不少國內外農業專家都參加了,最感動的是,我國當代最杰出的農業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也參加了,因為我從河姆渡和袁隆平之間,看到了一個環繞著稻作栽培的“生態鏈接圈”。七千年長江流域的農耕文明,在這里首尾相銜。正是在這種首尾相銜的大圓圈中間,站立著一個安詳的中國。
26日下午2點半,我與秋雨教授同車趕到河姆渡酒店,他將與袁隆平院士一起參加以“名家縱論河姆渡文化”為主題的國際河姆渡文化節記者招待會。在與100多家媒體的記者見面前,余秋雨教授拜會了年屆八十的袁隆平院士。他們是第一次見面,他們的交談非常愉快。袁隆平先生很熟悉余秋雨教授以前在電視中的文化講述,余秋雨認為他們可以談得很深,他發現自然科學家對于人文科學的基本看法,在很多方面超過人文科學領域的專業人員。
在主辦者介紹了兩位重量級嘉賓以后,余秋雨首先聲明,“今天的主角應該是我們的當代神農氏袁隆平院士,我這次從香港臨時趕回老家就是為了來陪同我們的水稻之父,我只是作為余姚人來為袁先生引路的。”對于袁隆平的到來感到非常的榮幸。他認為余姚作為一個古典的稻作化基地迎來了“中國當代、世界當代稻作文化的大功臣”,并且愿意為袁隆平做一個“敲鑼打鼓開道的人”
“如果炎帝在世,一定會給袁隆平頒獎”
余秋雨說:“我們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炎帝其實是個農耕專家。今天我們不妨猜想一下,如果炎帝要給中國幾千年農耕文明中做出貢獻的人頒獎,會有哪幾個人呢?”余秋雨認為,符合炎帝心愿的可能有四個人:“第一個接受炎帝頒獎的應該是黃帝,黃帝發明了農具,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第二個則是李冰,他建設了都江堰這個偉大的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第三個應該被頒獎的是明朝的徐光啟,他寫出的農學巨著《農政全書》,他的農政思想和農業技術堪稱精華;第四個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的雜交稻和超級稻解決了咱們中國13億人吃飯的問題。”“炎帝被認為是古文明的象征,農耕文明的始祖,他應該有資格給歷史上最有作為農業專家頒獎。袁先生接受炎帝的獎當之無愧,他和歷史上三個農業偉人相比毫不遜色。”
余秋雨話音剛落,臺下掌聲一片。袁隆平起身作揖,連聲說:“過獎,過獎!”余秋雨親切地稱呼袁隆平是“地頭當代神農”時,袁隆平聽后笑得前仰后合。“袁隆平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農業文明對人類的偉大貢獻,讓人們免受饑餓的困擾,他的成就無可爭議,他們四個人放在一起,我認為一點也不為過。”余秋雨補充說:“余姚先賢王陽明有‘知行合一’的理論,而袁隆平正是這種‘知行合一’的實踐者。”
這次“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圍繞河姆渡稻作文明,從科學、文化、歷史等角度展開的一次穿越7000年的精彩對話,是首屆國際河姆渡文化節的亮點之一。
河姆渡的稻作文明在中華文明中起到奠基作用
1946年出生于余姚的余秋雨教授非常自豪地說,一個古跡的發現,以最快速度進入我們中學教科書,就是河姆渡。過去要進入中學教科書或者是常識學的教科書里面,往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只有河姆渡,發現以后沒幾年就進入了中國所有的最低年級教科書,也進入了全世界最低年級的教科書。這就是河姆渡在中華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
在人類文明史上,跨入文明的門檻到底在哪里?余秋雨說,世界一般公認的標準為文字、城邑、青銅器。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史前就做好了準備,河姆渡的稻作哺育,在中國從史前文明進入城市文明準備過程當中,起到了極大的奠基作用。就是袁隆平先生所說的,從神農氏、炎帝、黃帝連在一起的一次宏大的奠基活動當中,有河姆渡的名字。余秋雨很贊成北京大學的一位嚴教授,他講我們跨進文明門檻的時候要充分重視稻作文明,在普及這種文明的時候的重要作用。按照嚴教授的說法,兩河文明提供了小麥文明,黃河文明提供了小米文明,長江文明提供了稻米文明。所以在跨越之前的一個及其重要的奠基,就是生態奠基,是河姆渡。為中華民族跨入文明史起到了宏大的奠基作用。
河姆渡文化的歷史地位如何?余秋雨認為,河姆渡文化改變了人類的史觀。過去國外有歐洲中心論,中國有黃河中心論,隨著考古的不斷發展,河姆渡等遺址的發現,這些論斷慢慢地被了。河姆渡遺址告訴了世人,古老的文明在東方,中國長江流域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隨后發掘的田螺山遺址,也是這個新的歷史觀的延續,而這正是河姆渡文化的另一個歷史意義,就是把在中國傳統史學觀念中的宮廷中心論,逐漸地轉化成生態中心論。老百姓的生活、吃飯穿衣,這些民生的東西是歷史學家最需要注意的事。隨著歷史觀的變化,河姆渡文化就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余秋雨指出,人類正在面對一種新的史觀――民生史觀。民生史觀關注普通人如何生活,如何建立各種文明,而河姆渡文化則帶來一個重大的啟發。余秋雨說,河姆渡文化發現于1973年,當時還沒有結束,這正是我們的祖先在提醒我們什么是最重要的。余秋雨提醒媒體記者,到今天,考古學家認為河姆渡文化建立了一種新的歷史觀念,這需要傳媒界和文化界引起重視,對稻谷進行挖掘的重要性遠遠高于對一件黃帝衣服的發現。
河姆渡的“生態文化”至關重要
余秋雨在談到河姆渡文化時,強調了“生態文化”的重要性,他說,生態是最大的文化。余姚為什么會出現河姆渡文化,與生態環境有很大關系,這里的生態為人類提供各種生存的條件,并造就了這塊平原一直能欣欣向榮。也許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就吃著我們今天喜歡吃的霉干菜蒸肉,還有余姚的楊梅,楊梅節做的就是生態旅游。通過生態文化,再聯系到余姚有一個知行合一的哲學家王陽明,這樣組合起來的旅游品牌,就很有吸引力。因此,在做旅游產品時,首先要把生態文化放在前面,其次跟上歷史文化,而不是過度強調文本文化、歷史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性。
余姚除了河姆渡,還有一個寶貝,那就是楊梅,品嘗楊梅最好的時間也不過在一周左右。同樣,在日本,櫻花的最佳觀賞期也在一周左右,而全世界的很多游客,就是為了趕上櫻花盛開的時候來到日本賞花,而提前半年預訂機票和旅店。余姚的楊梅是否能受到這樣的恩寵呢?余姚的楊梅節可以不可以像日本的櫻花節一樣紅火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如同楊梅一樣,河姆渡文化也要大家運籌帷幄、善于吆喝。中國有句俗話“酒香不怕巷子深”,而今的形勢下,再好的東西,不會吆喝,沒有系統的品牌化經營運作,未必能夠婦孺皆知,享譽全球。事實上,很多文化現象的發掘和保護都需要時間,三星堆遺址、赤峰的紅山文化都是很好的例子。“寧波要將河姆渡文化作為極其重要的一個項目進行保護,”余秋雨說,“河姆渡文化關系著整個民族的生存狀態。”
河姆渡人來自何處,又遷移到何處,也是媒體關心的話題。余秋雨認為,各種可能都有。河姆渡文化是中國東南沿海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文化,河姆渡先民在這里生活了2000年,奇怪的是這里沒有發現他們延續下來的證據。他們為什么會突然消失了呢?好多考古專家認為,河姆渡人從浙西山區遷移而來,問題是浙江西部的人又從哪里來,所以,我們等待著考古發現。但河姆渡人后來去了哪里,有一點可以肯定,余姚這個地方很可能被海水淹沒,那就是稻作文明受到挑戰,河姆渡人只能遷往內地。
余秋雨猜想:“可能是遇到了自然災害。沿海的陸地被海水淹沒后,咸水使水稻無法存活,這對文明是毀滅性的。研究發現,河姆渡遺址地層的堆積表明,河姆渡文化時期至少發生過兩次持久的特大洪水。第一次發生在距今6000年前后,第二次發生在距今5000年前后。第二次洪水不僅淹沒了河姆渡人的家園,而且還在遺址和南部的四明山之間沖刷出一條100余米寬的河道,使原來向北流的姚江改成向東流了。河姆渡的先民賴以為生的水稻連遭淹沒,甚至顆粒無收。他們不得不開始大規模的遷徙。河姆渡文明就這樣被永遠地埋在了深深的地層之下。
“還有一些浪漫的考古學家說河姆渡人遠航去了,我看這也有可能。如果在太平洋某個島嶼上,對島嶼上的人進行DNA測試后,找到了河姆渡人的基因,我們也不要感到很奇怪。”余秋雨說,余姚有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又有王陽明、黃宗羲等眾多古圣先賢,經濟發展超過了文化軟實力。如何打好文化與旅游牌?余秋雨認為,對文化的理解不能太片面,古跡文化和古圣先賢是一種很好的資源,但生態文化也不容忽視。余秋雨舉例說,有一年他去地中海沿岸看了看,發現這里沒有什么文化古跡,只有海水、沙灘、帆船,但游人如織,絡繹不絕。“把過去紙面上的歷史文化當作文化太片面了,生態文化才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姚江談夢:稻穗下可乘涼 谷粒如花生米
“我有一個夢想:我種的雜交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幾個朋友就在稻穗下乘涼。”年屆八旬童心未泯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來到以稻作文化聞名于世的浙東名邑余姚,顯得有點激動。在首屆國際河姆渡文化節――名家縱論河姆渡文化論壇上,他信心滿懷地說,“超級稻不僅可以讓全國人民吃飽,而且還能讓全國人民吃好。”
我和袁隆平先生都下榻在龍泉山下姚江南岸的太平洋大酒店,他的行程特別緊,一大早我趁他參加會議之前在他的1706房間做了訪談,并為袁先生拍攝了一組肖像。平時在田間地頭“不修邊幅”的水稻之父今天特地作了打扮,拍肖像的時候腰桿筆挺,精神抖擻,根本不像八旬老人。
袁隆平院士告訴記者,上午他在河姆渡稻作文明與世界糧食安全國際論壇演講后,要馬上飛往長沙接見一位專程來拜會他的非洲總統,商量在那里的水稻雜交問題。在講到河姆渡文化時,他認為河姆渡的先民是農業科技的先驅,他們的發現和嘗試開拓了人類的稻作文明史,也證明了余姚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世界人工栽培水稻的發源地。我們選擇余姚來討論水稻科技的發展和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他表示,目前全世界還有15%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他希望通過這次論壇能對實現聯合國千年目標找到有效的途徑,并祝愿中國農業科技工作者能為此作出更大貢獻。
在頭一天的專家縱論河姆渡文化的活動上,袁先生對于中國糧食安全、稻作栽培的考古發現、糧食轉基因問題等方面的現場解答,都顯出一種宏觀而又真誠的科學態度。袁先生說:“前幾天,我用超級稻接待了一位香港企業家,沒想到平時米飯吃得很少的他,竟然連吃了兩大碗,而且吃完后還要求打包。”袁隆平用這個例子,風趣地闡述他的“高產和優質是可以統一”的理論。
目前,袁隆平領導下的中國超級雜交稻畝產可達800公斤,他正在為到2010年中國超級雜交稻實現畝產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標奮斗。袁隆平對實現這一目標很有信心:“我們的超級稻計劃比日本晚了16年,比國際水稻所晚了7年,但現在,我們跑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袁隆平說,第一期和第二期超級雜交稻都是采用常規手段,第三期則運用了分子技術。這好比跳高比賽,越往高處越難,必須在技術路徑上有新的突破。
“我現在年紀大了,但我身體好,一點也不服老。如果身體允許,80歲以后我還會繼續干下去。我的信念是通過科技進步,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河姆渡稻谷有雜交水稻特性”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的大多數探坑中都發現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殼、稻葉、莖桿和木屑、葦編交互混雜的堆積層。甚至連稻谷殼上的隆脈、稃毛都清晰可見。經碳十四測定,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的年代為公元前4780年,距今7000年左右。此外,伴隨稻谷一起出土的還有大量農具,說明河姆渡原始稻作農業已進入“耜耕階段”。
農業起源表明人類社會從單一的攫取式經濟開始向生產式經濟發展,這一轉變拓展了食物來源,為人類發展奠定物質基礎,所以在人類發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河姆渡原始稻作農業的發現糾正了中國栽培水稻的粳稻從印度傳入、秈稻從日本傳入的傳統說法,在學術界樹立了中國栽培水稻是從本土起源的觀點。
有記者把河姆渡的稻谷與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聯系在一起,向袁隆平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大膽假設當年出土的稻谷還能存活,您認為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是否具備您當年發現的‘野稗’的某種特性,或者說是否有雜交的可能性?”
“我也聽說河姆渡遺址的稻谷挖掘出來時還是黃色的,如果它們還有生命力的話,把它們的基因提取出來,完全可以為稻研究服務。”袁隆平笑了笑說,河姆渡遺址出土了大批骨耜等典型農具,顯示出已有一定的農耕水平,說明種植水稻的歷史還應往前推移。水稻是從普通野生稻馴化而成的,而野生稻只生長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目前考古發現的早期稻谷遺存大多數也是在這一地區。僅新石器時代的稻谷遺存,目前已發現130多處,其中屬于長江流域的有110多處,可見稻作的起源地應是飯稻羹魚的楚越之地。從理論上來說,河姆渡稻谷同樣具備雜交水稻的特性。
河姆渡人的大突破:把野生稻培養成栽培稻
目前,在我國、印度等地,考古學家都發現了幾千年前的水稻。1973年,在河姆渡發現了7000年前的水稻,這在當時是第一次發現;緊接著是在印度,印度人發現了6000多年前的水稻。現在又有新發現,把水稻種植往前推移了,在湖南澧縣發現了8000多年前的水稻,而最近在湖南道縣發現的水稻,說是有12000年,水稻種植的起源還真沒辦法確定。在河姆渡發現的稻谷層有一米多厚,說明7000年前人類種植水稻就有規模了,至于什么時候開始種植的,我們無從考證。但至少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經大規模種植水稻了。河姆渡人的大突破就是把野生稻培養成栽培稻,這是無爭的事實。
河姆渡人的稻作文化是否是稻業種植起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河姆渡的稻作文化證明了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發源地之一。我們的祖先在這里把野生稻培養成栽培稻,從新石器時代走進農耕時代,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大進步。這不僅是河姆渡人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惠農補貼政策還要改進,
應該以產量而不是田畝數來實施補貼”
關于“超級雜交水稻,在提高產量的同時,對老百姓的口味、營養,有沒有什么大的改進和提高,對我們國家現在的糧食安全問題有沒有什么新的看法和見解”問題時做出如上表述。
袁隆平說,過去有這么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高產就是優質,優質就是高產。這種看法是比較片面的。高產與優質,是矛盾,但不是對立的矛盾。我們通過培育、通過研究,可以把它統一起來。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主要是解決溫飽問題,我們把產量放在第一位。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滿足于吃飽,還要吃好,所以我們也做了調整,要高產也要優質。但有一個原則,必須是在高產條件下的優質。當然,在高產條件下的優質,難度是很大的。
袁隆平舉了一個香港吳先生的例子,他接待過的來自國內外的研究者不少,每次他都會請他們吃吃培育出來的稻谷。有四位來自香港的比較注重身材保養,平時就餐不吃米飯的女士,一餐飯平均每人就吃了四碗。而一位姓吳的男士,則強烈要求打包米飯。說完大家都樂了,從而也明白了畝產量大的稻谷也同樣好吃、高產和優質并不矛盾的道理。
袁隆平指出,糧食安全問題是人人關心的大問題,總的來講,第一要保證18億畝的紅線,這是很重要的一條。如果突破了這個紅線,糧食安全就有問題。第二,要給農民更多的種糧優惠政策。現在國家已經給了一些惠農政策,力度還不夠,在這方面補貼的方式還要改進。以田畝來補貼種糧的農民,這樣來做就有一定的問題,你種好種壞,反正是按田畝數來補貼,種糧的積極性就不高。
袁隆平認為應該以產量來補貼農民。他說,政府以比較高的價格收購農民的糧食,然后以平價在市場上銷售,這樣就不會因為糧價引起物價上揚。政府用1000個億來鼓勵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如果以產量來補貼農民,農民的積極性就會提高,也將有利于種糧的發展。產量高,收入也高。他的積極性高了,這樣也會有利于種糧的發展。所以"我認為補貼的方式要改進"。
“爭取90歲時實現畝產1000公斤”
袁隆平不僅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也是最主要的學術帶頭人,年逾古稀的他思路異常清晰,“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還能幫助第三世界。現在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埃及等國家都種雜交水稻。美國也種了,產量比他們自己的品種還高,現在每年要給中國技術轉讓費,對美國必須講明這個道理,對發展中國家可以優惠!”
篇9
關鍵詞:人口-耕地-糧食;協調關系;時空變異;河北省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9-2427-06
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人地矛盾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之一。在面對保障糧食安全和建設活動占用大量耕地的雙重壓力下,如何實現人口一耕地一糧食之間構成的這一耦合系統的協調發展。對推動中國經濟平穩轉型,協調未來人口、耕地資源利用和糧食生產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陸汝成結合基于熵值法的協調度函數模型對廣西崇左市經濟社會發展與土地利用的協調度進行綜合評價:曹堪宏等利用空間耦合模型與動態耦合模型來研究廣州市和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狀態和規律,并對其土地利用效益進行了評價:部分研究者還利用模糊數學方法構建協調發展度來識別區域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關系:還有的研究者以某一區域為研究對象,利用灰色關聯模型、系統相關因子模型等對人口-耕地-糧食的互動關系進行了預測,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建議等。
綜觀以上文獻,眾多學者主要是從土地利用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發展等方面進行研究,且多是采用相關分析和基于專家咨詢法和熵值法的協調模型,而運用層次分析法和協調度模型研究事物之間協調關系的實例較少:很多學者專注于研究特定區域內兩對象之間動態發展變化的耦合狀態和規律,卻很少基于某一時間段,研究區域不同事物發展變化中協調關系的時空變異。本研究旨在將人口、耕地和糧食的協調關系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建立耦合協調度模型,評價河北省11個地級市人口、耕地和糧食系統的協調度,研究分析各區域協調度的時空差異及其產生原因,以期為河北省人口-耕地-糧食協調水平的提高以及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區概況
河北省位于東經113°11′-119°45′,北緯36°05′-42°37′之間,總面積18.85萬km2,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地貌復雜多樣,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類型齊全,內環京津。東臨渤海。河北省是一個人口大省,到2011年末,河北省的總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7241萬人,位居全國第六位。近年來雖實行了較為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人口數量得到了控制,但由于人口基數大的原因,人口總數將會在長時期內保持一定的增長趨勢:河北省2011年末耕地面積為584.05萬hm2。河北省耕地質量總體水平不高,且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土壤受侵蝕、沙化、水土流失、鹽堿化等危害的耕地面積仍占不少比例,同時河北省面臨著耕地資源總量和人均耕地面積相對不足,耕地資源區域分布不均衡,土壤污染等難題:河北省是全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糧食作物種類較多,如小麥、玉米、水稻、大豆、谷子、高粱、甘薯、馬鈴薯等。但主要作物是小麥和玉米,從播種面積看。小麥和玉米的播種面積占全省糧食總播種面積的85.5%,這兩種作物的總產量占全省糧食總產量的92.0%,但近年來,由于耕地面積減少,自然災害的影響以及農業結構的調整等。河北省的糧食生產面臨巨大的壓力。在人口與耕地逆向發展條件下,研究人口-耕地-糧食三者之間發展的協調關系對于維持人口對糧食的需求,保障糧食安全,調控耕地資源數量以及推動河北省農業經濟系統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研究方法與步驟
2.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是進行人口-耕地-糧食協調關系研究的基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在遵循重點性、整體性、層次性、獨立性等原則的基礎上,參考現有研究成果,結合河北省實際。以人口發展變化綜合指數、耕地資源利用變化指數和糧食生產綜合指數三個方面作為指標體系的準則層:指標層方面,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理論原則,選取貢獻程度較高的13個指標作為評價因子,建立人口-耕地-糧食系統協調發展關系評價指標體系。
2.2 數據的標準化
對評價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以消除變量的量綱不同所造成的影響。本文采用極差標準化方法,對原始統計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公式為: (1)
式中。Pij為指標的標準化值;Xij為指標的原始數據;Ximin為指標的原始數據最小值;Ximax為指標的原始數據最大值。具有正效應的指標,其值越大對人口-耕地-糧食的協調發展越有利:相反。具有負效應的指標,其值越大越不利于人口-耕地-糧食的協調發展。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指標除化肥施用量、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年末總人口數外。其他均為正效應的指標。
2.3 指標權重的確定
由于協調度評價中具體指標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同時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準則層和指標層的權重。步驟如下。
在將評價體系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的基礎上,分別構造判斷矩陣確定人口-耕地-糧食評價系統的權重。構造的判斷矩陣為:
式中,aij表示因素ai(i=1,2,…,n)對aj(i=1,2,…,n)的相對重要程度值,aij的取值見表1。
假設人口-耕地-糧食系統評價總體目標為A,由于人口-耕地-糧食系統中三者重要性對于研究三者的協調關系同等重要,故相對于總體目標而言,這里認為準則層目標B的三者之間同等重要。
通過計算得出準則層目標B三者之間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W=[0.3333,0.3333,0.3333]T即評價指標B1、B2、B3的權重值分別為0.3333、0.3333、0.3333,矩陣最大特征根λmax=3,為了檢驗判斷矩陣是否具有滿意的一致性。需要將一致性指標(CI)與相應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進行比較。其中CI=(λmax-n)/(n-1)=0,RI=0.58,一致性比例CR=CI/RI=0,說明上述判斷矩陣有完全的一致性,
通過層次分析法依次確定評價體系指標層的權重,結果見表2。
2.4 人口-耕地-糧食協調度發展函數的建立
協調發展是系統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達到一種處于良性循環發展態勢水平的過程,反映的是系統之間動態的相互作用關系及其程度。協調度則是對其協調狀況好壞程度進行度量的定量指標。根據協調度的定義,設{x1,x2,…,xi}、{y1,y2,…,yj}、{z1,z2,…,zk}分別描述人口發展變化綜合指數、耕地資源利用變化指數和糧食生產綜合指數,其中,i=1,2,3;j=1,2,…7;k=1,2,3。xi、yj、zk分別表示上述三者的評價指標。評價函數分別為:
式中:xi'、yj'、zk'分別為人口發展變化綜合指數、耕地資源利用變化指數和糧食生產綜合指數的標準化值,ωi、ωj、ωk分別為人口發展變化綜合指數、耕地資源利用變化綜合指數和糧食生產綜合指數的權重,要達到人口和耕地數量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則,f(x)、g(y)與h(z)的離差系數應當越小越好,而使離差系數越小越好的充要條件是C',越大越好。
C'=f(x)?g(y)?h(z)/(f(x)+g(y)+h(z)/3)3 (4)
根據上式,為使計算出的協調度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參考王欣等的相關研究,定義人口一耕地一糧食協調度C的計算公式為:
C={f(x)?g(y)?h(z)?(f(x)+g(y)+h(z)/3)-3)λ (5)
式中:λ(λ≥2)為調節系數,因為系統為三者的協調關系,所以取λ=3。
2.5 人口-耕地-糧食協調度等級的劃分
人口-耕地-糧食協調發展過程就是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綜合協調、各子系統交互脅迫的發展過程,其實質就是發展因素與限制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脅迫,由低級協調向高級協調發展的過程。本研究采用分布函數法擬定協調度的等級劃分(表3)。
2.6 數據來源
河北省人口-耕地-糧食協調度發展關系研究的基礎數據均來源于2001-2012年《河北省農村統計年鑒》、11個地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研究范圍為河北省,包括其下屬的11個地級市,土地總面積為18.77萬km2。
3 結果與分析
3.1 評價結果
利用數據標準化公式、人口-耕地-糧食協調度函數進行評價計算,求得2000-2011年河北省11個地級市的協調度C值,如表4所示。
3.2 河北省人口-耕地-糧食協調度發展時空變異分析
3.2.1 河北省人口-耕地-糧食協調度發展水平的年度變化分析
1)由表4和圖1(各市柱狀圖從左至右依次代表2000-2011年)分析可知,石家莊、張家口、唐山、保定、衡水、邢臺和邯鄲的協調度C值呈“降低增高降低增高”的“W”型起伏變化,且大體呈現出基期、終期持平的發展態勢。具體來看。協調度C值在2000-2003年呈下降趨勢,其中石家莊下降幅度最大,由2000年的0.9621降至2003年的0.0010.2003年后協調度C值又開始急劇回升,其中唐山增幅最大,2004-2007年間變化不大,2008年又出現一個低谷,2009-2011年呈小幅下降態勢:在協調度等級上,2000-2003年間除張家口協調度由比較協調降為基本協調外,協調度等級均由高度協調降至極不協調,2004-2007年,協調度等級均維持在比較協調水平,2008年處于極不協調狀態:2009-2011年間,協調度等級又以比較協調為主。
2)承德、秦皇島、廊坊和滄州的協調度C值總體表現出“增高降低增高降低增高降低”的連續起伏變化特點。協調度C值在2000-2002年呈增長趨勢。2003年跌至低谷,其中廊坊降幅最大,由2000年的0.7345降至2003年的0.0010。2004-2007期間,C值呈小幅下降趨勢,2008年C值又跌至低谷,2009-2011年呈小幅下降態勢:在協調度等級上,2000-2001年間,協調度等級均上升為高度協調等級,2002-2003年,協調水平又急劇降為極不協調狀態。2004-2007年,協調度等級主要維持在比較協調水平,2008年處于極不協調狀態,2009-2011年間。協調度等級又以比較協調為主。
3)河北省11個地級市人口-耕地-糧食協調度C值在2003和2008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這兩個年份河北省11個地級市協調度C值平均分別為0.1521和0.0504,為評價期內最低的兩個年份。2003年平均協調度C值低主要是因為2002年退耕還林(草)工程在河北省全面開展,退耕還林面積達16.67萬hm2。糧食產量(2712.37萬t)、人均糧食產量(418.68kg)、糧食耕種面積(573.59萬hm2)與其他年份相比最低。其中石家莊市2003年C值下降幅度最大,由2002年的0.4284降至2003年的0.0010。主要原因是2003年石家莊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53‰。但糧食總產量、人均糧食產量和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較上年分別下降3.67%、4.36%和2.13%,耕地人口密度增大,人均糧食占有量不足等使人口-耕地-糧食之間的發展關系惡化:2008年同樣出現一個協調關系的低谷,較上一年度降幅均達到86.86%以上。這主要是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鄉村從業人員回鄉,致使鄉村地區人口增加,耕地人口密度增大。糧食需求量上升,加劇了人口一耕地一糧食系統發展關系的惡化,其中衡水市2008年C值降幅最大,較2007年降低98.42%。其主要原因是2008年衡水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61‰,但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56.39萬hm2,較上一年度下降2.14%。
4)河北省各市的協調關系年度變化呈現出穩定性較低、協調關系脆弱的特點。從年度變化幅度大小分析可知,保定市協調關系年度變化最不穩定。標準偏差達到0.3267,緊隨其后的是衡水和滄州,標準偏差也分別達到0.3041和0.3020:張家口的年度變化相對而言最為穩定,標準偏差為0.2331。
3.2.2 河北省人口-耕地-糧食協調發展水平的空間變化分析為進一步分析河北省11個地級市人口-耕地-糧食協調度C值的區域差異,選取基期年2000年、終期2011年及兩個中間時點2004年和2008年4個時間點,利用GIS技術,繪制河北省11個地級市人口-耕地-糧食協調度C值空間分布圖(圖2),對其變化進行分析。
1)從空間分布來看,11個地級市協調度C值呈現出低水平協調和較高水平協調交錯演替,地區差異性不明顯等特點。2000年承德和秦皇島位于不協調等級水平,滄州和邯鄲處于基本協調水平,張家口、廊坊和邢臺協調等級為比較協調水平,石家莊、唐山和衡水為高度協調水平:2004年期間整個河北省以比較協調和高度協調水平為主:2008年河北省各市人口-耕地-糧食關系普遍極不協調:而2011年又重新回到比較協調的水平。
2)由圖2可知,人口-耕地-糧食協調度C值高低在地域上呈不規則分布,協調關系的好壞與地理位置無明顯聯系。人口-耕地-糧食協調關系脆弱,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協調關系不穩定。
4 小結與討論
4.1 小結
本研究采用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協調度模型對河北省11個地級市人口-耕地-糧食的協調關系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①各地區協調度C值并未嚴格地以單調遞增或遞減的規律發展變化,而是呈現出波狀起伏的變化態勢:⑦協調度C值呈現出低水平協調和較高水平協調等級交錯演替的特點,穩定性較低:③協調度C值大小在地域上差異不明顯,且呈不規則分布。
4.2 討論
1)本研究根據河北省實際情況,在選取有代表性的13個評價指標基礎上,利用協調度函數模型對河北省11個地級市人口一耕地一糧食的協調關系進行了綜合分析。針對不同地區的特點和情況,因地制宜地選取適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評價指標,有利于獲得更符合研究地區實際情況的評價結果,但會犧牲區域間的可比性。兩者如何兼顧值得探討。
篇10
當前,以河南為主體的中原經濟區正處于工業化與城鎮化“雙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從工業化進程看,2010年河南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3611美元,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1.8%,仍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據對147個國家和地區截面數據的研究表明: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增加值比重大體呈現出“倒U型”變化。當人均GNI(國民總收入)在5000美元以下時,工業化加快推進,工業增加值比重不斷提升;當人均GNI處于5000~10000美元時,工業增加值比重大體保持穩定,工業化著重是提升質量;當人均GNI超過10000美元時,進入逆工業化時期,工業增加值比重趨于下降。就河南省而言,當前正處于工業化加速推進時期。
從城鎮化進程看,2010年河南省城鎮化率為38.8%,比全國平均水平49.7%低10.9個百分點,城鎮化進程嚴重滯后。國際經驗表明:城鎮化率在30%-70%的區間是城鎮化快速推進的時期,其中50%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即30%~50%的區間為加速推進時期,而50%~70%為減速推進時期。河南省目前仍處于城鎮化加速推進的區間。這表明在今后一段時期內,以河南為主體的中原經濟區將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時加速推進的“雙加速”時期。尤其是,城鎮化推進的速度預計會更快。
在這種“雙加速”時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很容易與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產生沖突,從而造成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不協調的局面。沿海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的經驗教訓值得深刻反思和總結。這些地區過去也曾經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自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不斷吞食著大片農田,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糧食生產呈現萎縮狀態,農業現代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從1978年到2010年,浙江和廣東的糧食播種面積分別下降了63.3%和50.1%,糧食產量則分別下降了47.5%和12.8%。目前,廣東、浙江等地已由過去的糧食主產區轉變為糧食主銷區,而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轉移到了中西部地區。
中原經濟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應該認真吸取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經驗教訓,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積極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發展新路子。這種“三化”協調發展符合中國的國家戰略要求和河南的省情,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中部崛起和區域協調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化”協調是一種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新理念,其核心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綠色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互動融合、協同發展。一是“三化”同步推進。即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綠色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使三者的速度、規模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二是“三化”互動融合。以新型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綠色城鎮化促進工業化,以工業化、城鎮化提升農業現代化,以農業現代化保障工業化和城鎮化,實現“三化”互動、融合發展。三是“三化”協同發展。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構建現代新型產業體系,為城鎮化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以綠色城鎮化為引領,建設產業集聚區,引導產業向園區集聚,為工業化提供空間載體;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的糧食和農產品生產基地,為工業化和城鎮化提供基礎保障。在“雙加速”條件下,推進“三化”協調著重要抓好以下工作:
首先,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是與傳統工業化相對應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為支撐、節約資源、環境友好、生產效率高、注重自主創新、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共享工業化成果。新型工業化的核心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新型產業體系,提高工業化的質量。對中原經濟區而言,重點是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建成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先導區,為中原崛起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把中原經濟區建設成為支撐中部崛起、引領中西部經濟發展的國家級新增長極。目前,河南省已經確定建設180個產業集聚區。今后重點是引導人口和產業協同集聚,向有條件的城鎮和產業集聚區集中,推動產業集聚區向園區化、特色化、集群化、生態化方向發展。
其次,加快推進綠色城鎮化。河南人口多,城鎮化水平低,人口轉移壓力大,耕地保護任務重。因此,河南省的城鎮化必須走資源節約、低碳減排、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的綠色城鎮化道路,把城鎮集約開發與綠色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一是充分發揮鄭州的核心和龍頭帶動作用,突破行政區劃的限制,構建鄭州大都市區,使之成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增長極;二是推動鄭汴同城化和中原城市群一體化,強化各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構建面向城市群一體化的主導優勢產業鏈,培育群體競爭優勢,逐步形成城鄉一體、互動融合、錯位競爭、協同發展的良性格局;三是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步伐,特別是要按照城市的標準加強小城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強化產業支撐,促使其向專業化、特色化、生態化方向發展。
第三,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全國的糧食主產區,河南省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首先要確保推進糧食生產現代化,全面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打造全國糧食生產核心區。除了加強糧食主產區建設外,還應配套抓好糧食儲備、中轉、交易和金融等環節,將河南建設成為國家糧食儲備、中轉和交易中心。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建立一批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步伐,健全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強化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依靠專業化和規模經營來提高收益。
第四,搞好長效機制的建設。同步推進“三化”協調發展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涉及諸多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難度大、任務重,必須通過改革探索建立制度化的長效機制。重點是圍繞“三化”協調發展,加強綜合配套改革,積極探索建立有利于“三化”協調的新型體制機制,如工農城鄉利益協調機制、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機制、農村人口有序轉移機制、耕地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將河南省建設成為全國“三化”協調的示范區,為全國同類地區提供經驗,充分發揮其引領、示范和標桿作用。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研究生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系主任、
教授、博士生導師。)正確認識和處理“三化”協調發展中的幾種關系 王永蘇
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是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內容,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現富民強省具有重要意義。科學推進“三化”協調發展,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關系
工業化與城鎮化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從工業與服務業的關系看,工業是服務業大發展的
基礎和前提,城鎮化的持續推進為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商貿、物流等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規模條件,服務業的發展又為工業的結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可以說城鎮是工業化發展的載體。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初中期,工業化在經濟發展中處于主導地位,到了工業化城鎮化的中后期,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開始從工業化向城鎮化轉變,工業在經濟中的比重開始下降,服務業的比重持續上升,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就河南全省看,當前仍然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的中期偏前階段,發展工業仍然是多數地方加快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但必須明確,當今的工業化已經不是與城鎮化分離的農村工業化,而是與城鎮化有機結合、融為一體的工業化,是以城鎮為依托,以工業集聚區為載體,以特色產業集群和基地為目標,以新城區為方向的工業化。
二、工業化城鎮化與糧食安全的關系
工業化水平決定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安全水平。工業為農業提供農機、化肥、農藥等現代生產資料,水利、道路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也主要依靠工業,現代設施農業就更離不開工業。改革開放以來,在耕地面積減少、農村青壯年勞力大量進城打工的條件下糧食產量持續提高,糧食畝產從過去的200多斤提高到現在的近1000斤,主要得益于工業化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科技進步。如果我們的工業化水平提高到能夠把大量中低產田改造成高產穩產田,我國的糧食安全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城鎮化同樣有利于糧食安全。城鎮化促進農業的規模化,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村改革以后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經商,不僅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和農業投入,也促進了農村耕地承包權的流轉,擴大了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強化了農民的種糧傾向,顯然比把農民局限在農村更有利于糧食安全。
必須樹立系統的糧食安全觀。從全局和長期看,重視和確保糧食安全是完全必要的,但把工業化城市化與糧食安全對立起來,以糧食安全為理由阻礙、遲滯工業化城市化的觀點、做法是錯誤的。改革開放以前我們長期強調“以糧為綱”,也沒有解決溫飽問題;改革開放以后政府不再直接干預農民的生產經營,糧食安全狀況卻遠遠好于強調“以糧為綱”的年代。這充分說明糧食安全問題不僅僅取決于耕地面積和糧食生產本身,而是一個涉及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
從世界范圍看,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與糧食安全正相關,與糧食風險負相關。我國的糧食問題,主要還是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太低,補農帶鄉的能力太弱,農民向城市轉移太少、太慢,農業規模太小。因此,必須在保障基本農田、節約用地的前提下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同時加大財政特別是中央對農業的轉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補農帶鄉的長效機制。
三、加快經濟發展與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關系
河南的基本省情仍然是人口多,基礎弱,人均水平低。雖然經濟總量排全國第5位,但從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看,經濟規模不大的問題仍很突出。河南經濟結構不優、發展方式粗放、企業競爭力不強的問題比較突出,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緊,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就難以提高發展速度、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把加快發展與加快轉變有機結合起來,在發展中謀轉變,以轉變促發展,堅持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
四、加快城鎮化與防治“城市病”的關系
并不是加快城鎮化必然產生“城市病”,而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滯后于城市化發展的需要,規劃的前瞻性不夠、建設投入太少,導致了“城市病”。城鎮是工業和服務業的載體,加快城鎮化是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低成本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須把加快城鎮化進程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升級的基礎工程來抓,大幅度提高城鎮化在工作大局中的地位,以城鎮化統領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防治“城市病”是加快城鎮化不可回避的突出問題。應當明確,產生“城市病”的根本原因不是城市化發展太快了,需要降下來,而是我們規劃建設管理城市的水平提高太慢了,亟須提上去。因此,在城市化問題上,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盡快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改革城市投融資體制,增加城市建設投入,用改革開放發展的辦法解決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
五、保證建設用地與保障耕地紅線的關系
“三化”協調的根本要求是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同時耕地面積不減少,糧食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其中耕地不減少是一條不能逾越的“紅線”。因此,在非農建設用地大量增加的條件下如何保證耕地面積不減少就成為三化協調的關鍵問題。由于城鄉二元體制還沒有完全消除,農村改革還不到位,有利于農民轉讓農村宅基地和耕地承包權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尚未形成,導致進城農民工不愿意轉讓農村宅基地,加上農村土地整治復耕的責任落實不到位,利益補償機制不健全,從而影響農村土地復耕。因此,必須確立動態的耕地紅線觀,統籌城鄉土地利用,建立健全城鄉耕地的占補平衡機制。
(作者為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加大“三化”協調發展先行
先試力度 喻新安
一、在城鄉資源要素配置方面先行先試
一要構建起“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通過公共財政等手段,阻止農業農村資源要素外流,實現工業和城市對農業和農村的反哺由單向轉向雙向、由不對稱轉向對稱、由反哺收入為主轉向反哺要素為主,進一步催生農業農村內部活力,增強農業農村自我發展能力。二要建立有利于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的激勵機制。要綜合運用財政貼息、財政補助、獎勵、投資參股、擔保和保險、減免稅費、購買服務等政策工具和激勵措施,積極鼓勵和引導外國資金、銀行資金、社會資金投入農業農村發展,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要素向農村流動和聚集,使城鄉共享現代文明,促進城鄉市場開放統一,生產要素有序流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三要健全城鄉統一的生產要素市場。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產業發展互動互促。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確保農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權,確保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農村建設,防止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忽視農業現代化、城鄉發展嚴重失衡的問題。切實促進城鄉經濟社會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逐步實現城鄉社會統籌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二、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方面先行先試
一要堅持走內涵挖潛和集約節約用地的路子。主要通過編制實施農村土地整治規劃、規范推進村莊整治和改進農用地整治項目管理、健全各類建設用地標準體系、加強土地供應政策調控、推進存量建設用地挖潛和集約利用、加大閑置建設用地清理處置以及強化土地利用計劃指標管控等措施,健全農村土地整治、節約集約用地和強化監督管理機制。二要推動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等制度創新。抓好以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征地制度和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村土地交易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土地
有償使用制度改革。三要穩步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控制指標內,省政府可以調控各市土地年度利用計劃;探索建立重點建設項目省域內跨區域補償耕地機制;探索建立財政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的土地開發整理多元投入機制;構建以保護農民權益和推進農村發展為核心的土地動態調控管理機制。
三、在農村人口有序轉移方面先行先試
一要加快城鎮化步伐。繼續發展大中城市,實現農村人口向大中城市的二三產業分流,成為城市的常住人口和永久性勞動者。大力發展中小城鎮,包括把縣城建設成為中等城市,這是農村人口轉移的重要領域。積極發展新型農村社區,使之成為農村的集貿中心、加工中心和居住中心。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取消戶籍城鄉分置制度,建立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和以身份證管理為核心的人口流動制度,使農民工在社會保障、子女上學、就業、培訓等方面和城鎮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實行“兩銜接”“兩置換”,鼓勵農民進城,即探索建立城鄉對接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對上交農村承包地的,置換為城鎮養老保險,為其計算一定時限的城鎮養老保險交費;對上交宅基地的農村居民,置換為城鎮住房,獎勵其一定的城鎮住房面積。三要完善人力資源市場機制。建立規范、功能齊全的職業介紹服務機構,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詢、職業介紹等方面的綜合服務,使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更加規范有序,更加富有成效。培育和完善人力資源市場,使分散的小農戶與大市場連結起來,促進勞動力有序流動和合理使用。
四、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試
一要優化政府結構和行政層級。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要求,繼續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合理調整機構設置,優化人員結構,做到職能與機構相匹配、任務與人員編制相匹配。精簡和規范各類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二要加快推行省直管縣(市)改革。科學合理劃分省與市縣的職責權限邊界,確保政府履行職能準確完整到位。三要提升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加強行政執法、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建立自查、督查和社會評議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建立重大決策后評估制度,嚴格行政問責,嚴肅責任追究。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實現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轉變。
(作者為河南省社科院院長、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發展的幾點認識 耿明齋
一、何為新型城鎮化
要知道什么是新型城鎮化,一定是首先弄清楚什么是舊的城鎮化。舊的城鎮化有三種模式:一是以市場經濟為背景的開放及要素自由流動式,大致上說,這是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城鎮化的路徑;二是以計劃經濟為背景的封閉及要素行政配置式,這以前蘇聯東歐和中國改革開放前的時期城鎮化發展的模式為代表;三是市場化進程中無序拓展式,這以改革開放后我國沿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城鎮化模式為代表。這里要多說一句,為什么說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城鎮化是無序拓展的?因為這些地區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工業化開始加速發展時,城鄉隔絕的二元結構尚未被打破,農民自己辦的工業企業進不了城,不得不在村上鎮上聚集,人口和相應的服務業也在這些村上鎮上聚集,村鎮隨之也就變成了大大小小的城鎮。小城鎮連片對接就使得這些大大小小具有城市形態的區域單元填滿了整個空間,但卻沒有整個城市空間的規劃,因此也沒有強大的中心城區和完整的城市功能。
相對于上述三種舊的城鎮化模式,新型城鎮化新在何處就容易弄清楚了。大致上應該包含三個要素:一是有規劃的,即根據人口空間遷徙的基本趨勢確定城市建設的地點、類型與規模;二是開放的;三是集約的。
二、何謂“引領”
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理解“引領”的含義。
一是城鎮化是三化協調發展的“結”和“扣”,三化協調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都集中在城鎮化上。工業化推進所需要的項目落地空間和相應的基礎設施及現代公共服務體系需要城市來提供,農業現代化的應有之意是土地規模經營,實現規模經營的前提是要有更多的農民離開土地進城。所以,要進一步推進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實現三化協調發展,就必須先解開城鎮化這個“結”和“扣”。
二是走在前面。工業化是現代化的起點和源動力,城鎮化是工業化的結果,這也是提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很多人不太能接受的原因。實際上。工業化和城鎮化在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性及先后次序是分階段的。在現代化初期,工業化自然居于主導地位,但進人中期以后,城鎮化就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就河南目前的情況來說,城鎮化需要走在前面,不僅是工業化已到了中期階段,更重要的是工業發展的技術條件和制度條件都與中國工業化起步階段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沒有先行的城鎮化,工業化很難向前推進了。就技術條件來說,現在的工業項目需要較高水平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來來支撐,所以需要依托功能更完善的城市來發展。就制度條件來說,18億畝耕地紅線的硬約束已經不允許你隨便在什么地方建工廠了,必須依托城市。
三是把滯后的補上來。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是我們國家現代化進程中一直存在的問題,河南也不例外。除了城市建設水平低、功能弱之外,最典型的表現是隨著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大批農民的就業非農化了,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間也基本城市化了,但農民的身份卻沒有改變,沒有真正實現從農村向城市的遷徙,成為候鳥族,這就是所謂的農民工現象,河南這樣的農民工就有2000多萬。這不僅影響工業化的質量和效率,也與現代化的初衷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相悖。提出城鎮化引領,有助于推動這些滯后的問題盡快解決。
三、如何“引領”
我認為,“引領”就是要著力解決兩大問題:一是要讓農民“進得去”,就是要真正解決進城農民的戶籍、住房、就業、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身份和社會保障問題,使進城農民真正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務,充分融入城市,真正轉化為市民;二是要讓農民“出得來”,就是要大規模推動農民進城,最有效的辦法是加大城中村、城邊村、被產業聚集區涵蓋的村和其他有產業支撐區域的村城鎮化改造的力度,實現整村城鎮化。同時也要探索推動一般農區單戶居民向城鎮遷徙的條件和機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推動農民進城過程中一定要把農民在農村原有的利益,主要是土地增值收益完整地留給農民,推動農民進城不能以剝奪農民的權益和利益為代價。
四、如何劃分或形成區域城市板塊
城市的空間結構和功能結構如何設定?也是回答城鎮化如何引領所不能回避的問題。這個問題有兩個層面,其中一個層面是就中原經濟區全局來說,如何劃分或形成區域城市板塊?
自本世紀初開始謀劃中原崛起戰略以來,這個問題就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由于城市板塊劃分
及發展定位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省域內區域發展之間潛存的矛盾也時不時地會浮現出來,甚至成為發展政策爭議的焦點。中原經濟區戰略的謀劃邏輯上似乎也有這樣的考慮,就是通過中原經濟區的概念,把省轄18城市都放到一個平臺上,然后再來重新界定各自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中原城市群的范圍也被重新審視,提出了中原城市群至少包含18城市的概念。重要的問題仍然是如何在全域范圍內科學地界定和劃分城市板塊。
《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為該問題的解決指明了方向。首先,《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以鄭汴一體化和鄭洛工業走廊為軸,南北向緊密聯結許昌、焦作、新鄉3市,成為城市密集區,這實際上就是中原經濟區核心區的概念。其次,是對差不多每個省轄市在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上都給了說法。循著這個思路,我認為,整個省域內的城市版塊結構應該如此劃分:即鄭汴洛焦新許核心板塊、安濮鶴豫北板塊、洛平濟三豫西板塊、商周駐信漯豫東南板塊和南陽豫西南板塊。周邊四板塊各自自成中心,又與中央板塊呼應互動,就會形成分工明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共享、功能互補、產業互動、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良性發展局面。同時,周邊四大板塊又可以通過與各自相鄰的省外區域緊密連結,形成共享和互補互動的發展關系,將中原經濟區與周邊區域的發展對接,使中原經濟區融入到整個全國的發展格局中來,獲得更多的外部助力。
(作者為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河南大學省級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新的區域政策導向與中原經濟區建設思路 李小建
一、省內區域上升到國家戰略標志著新的區域政策導向
近5年來,全國有30多個省內區域的發展上升到國家層面的戰略。這些區域所在的省區,基本上覆蓋了全國。從改革開放以來的沿海發展戰略,到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中國的區域政策基本上以省際大尺度為單元。區域經濟政策主要解決國家層面的問題。這些政策對促進具有共性的大區域發展,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最近幾年,國家對省內區域的關注,隱含著中國區域政策的小尺度區域化,從而使區域政策更加具有針對性。國家針對各個區域的特殊問題和優勢特點,出臺具體的政策,更有利于中國這樣的區域多樣化非常突出的大國的各個區域的協調發展。
1 較小區域的區域政策可更好關注區域發展階段的差異。對于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各區域之間的發展基礎、發展條件存在很大差異。與其相關,各區域在發展速度、發展進程上也明顯不同。主要表現之一就是在同一時刻,不同區域往往處于不同發展階段。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區域有不同發展特點,有不同的政策需求及其他環境需求。如果全國實施完全一致的資源政策,可能會帶來十分矛盾的結果,對一發展階段區域非常適宜的政策,對另一發展階段的區域就不那么適宜了。針對較小區域的區域政策,可以很好的解決這樣的問題。從而更好的體現區域公平
2 較小區域的區域政策更有利于各區域優勢的發揮。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優勢。基于國家優勢的發展設計,并不一定是區域層面的最優設計。區域發展的最優設計,應注重充分發揮每一個區域的優勢,針對這種優勢,設計相應的發展戰略、發展途徑和舉措,進而建立不同類型區域的發展理論。
3 較小區域的區域政策更利于促進落后地區的發展。區域發展的差異客觀存在。由于多種原因,一些地區處于較為落后狀態。有些落后地區覆蓋較大區域,較多落后地區并不連片。如在東部發達地區中也有落后地區,甚至東部沿海地區內的區域差異比東部與中西部的差異更大。從區域經濟研究的角度考慮落后地區的發展時,可從明確落后地區的發展條件和所處發展階段的特點人手,根據這些發展條件和階段特點思考落后地區的發展機理、發展路徑。2011年11月中央扶貧工作會議,就十分關注連片貧困地區的發展問題。比如,思考如何激發落后地區各種行為主體的積極性,使他們參與到區域的發展中來。如在農村地區,如何調動農戶的積極性,促使農區發展;進而建立基于農戶的農區發展理論。在山區由于交通困難、信息不暢、資源貧乏等原因,造成連片貧困區,可以通過生態移民、扶貧移民等措施來解決發展問題。還可研究通過加強區際聯系,促進落后地區借助發達地區的力量實現發展等等。
4 較小區域的區域政策更針對性解決特殊地區的問題。特殊問題地區包括資源枯竭地區、老工業基地地區、糧食主產區、城鄉一體化區、民族地區等。應該針對這些相關地區所存在的主要矛盾,研究其形成原因和解決途徑,并進而在理論層面進行凝練,為相關決策提供支持。事實上,有些特殊問題是社會不公造成的,這些區域實際上承擔了應該有更多的區域承擔的負擔。譬如,長期以來,資源型區域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伴隨著資源枯竭,這些地區原有產業萎縮,職工下崗,并可能出現如礦區沉陷、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糧食主產區保證了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為國家生態建設也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農產品所固有的社會公益性,導致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遲緩。較小的區域政策,可針對這些區域的特殊性,給予較好的解決方案。
二、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發展的新思路
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應該是一個整體,只是表現為經濟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不同側面。比較成熟的社會應該是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自然協調地發展,互相促進互相融合。工業化本身促進農業現代化,工業積累反脯農業,兩者相伴而生。兩者的發展自然導致城市化,因為真正實現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后,人口就業主要是在工業和第三產業,居住地也主要是在城市。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多數證明了這種同步現象。
為什么我國的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呈現特殊的不同步發展?這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背景密切相關。一是中國的多數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民是中國社會的主體;二是中國實行特殊的工業化,1978年以后,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農村工業化發展迅速,這就使得其城鎮化水平遠遠落后于工業化。由于大量的人口仍然滯留于農村,人均的農業資源占有量遠遠不能適應規模經營的需要,使得農業現代化非常困難,再加上工業化進程中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農業,農業技術進步緩慢,農業的現代化水平也遠遠滯后,也就形成了中國特有的“三化”不協調現象。
解決“三化”不協調問題,可從多方面人手。以下從村鎮格局調整和建設談點思路。
中國當前各地農村居民點具有不同的格局,但總的來說,還是以分散為主。從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對居住環境要求的角度,從現代科學技術對自然環境的利用角度,從各種土地資源的最佳利用角度考慮,這種居住格局中有些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一是居住的適宜性與耕作適宜性之間的倒置。從人們當前的居住需求看,地勢稍高點的地方居住適宜性更好。但是當前中國農村的現實是農民大多居住于平地和谷地,耕作則爬山坡。這種狀況一定
程度上導致了居住適宜性和耕作適宜性的倒置。但在先規劃后發展的地區卻出現了與此不同的景觀。人們的居住地和鄉村聚落在山坡上,山坡下的平地、谷地用于農業耕作。如果將這種土地利用結構引入我國農村地區,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我國人居用地和耕種用地的矛盾。
二是分散的居住格局與基礎設施規模門檻之間的矛盾。當前農村居民點大多呈分散分布的空間格局,居民點的人口規模較小,但是農村的各種基礎設施的配備都具有的規模門檻,沒有達到一定的規模門檻就會形成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要么沒有基礎設施,要么基礎設施沒有充分利用。現在一些地方要么沒有學校要么有學校沒有學生,醫療設施的配備也是如此。因此,當前農村分散的居住格局與醫院、學校、道路、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配備形成矛盾。
三是農村居民點功能與農業專業化生產要求的矛盾。當前這種分散的農村聚落分布必然形成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不協調發展。如果要實現“三化”協調發展必須改變這種分散的農村聚落分布格局,一些地區的新型農村社區規劃也正是要改變聚落分布、增加聚落規模,通過新型城鎮化帶動“三化”協調發展的關鍵路徑,也是必須要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