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的重要意義范文
時間:2023-12-15 17:55: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糧食生產的重要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糧食生產活動應得的經濟收益、社會收益、環境等收益依然沒有得到完全的價值實現,糧食生產的社會正外部性糧食生產的社會正外部性主要表現在豐衣足食減少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俗語“家中無糧心里慌,國家無糧必自亂”“無農不穩,無商不活”充分說明了以糧食生產為基礎的農業在社會穩定上的作用。另一方面和工業、交通運輸業等其他非農產業相比,糧食生產更容易成為其他行業成本外部化的受體。如我國工業“三廢”對糧食生產環境的污染問題。糧食生產的發展環境由于接受了工業等非農產業轉嫁的成本而趨于惡劣,為了克服這些不良影響,糧食生產經營者不得不付出額外的成本,而這些成本本來是應當由污染者工業等非農產業來承擔的。糧食生產的生態環保正外部性糧食生產的生態環保正外部性集中表現在糧食生產保護耕地、保持水土、增加植被、美化環境等方面。生態環境及景觀功能也是一種公共物品,糧食生產則在對這類公共物品提供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生態糧食產業建設促進了農業資源持續高效利用,改善了生態環境,還推動了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的發展,對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糧食生產直接補貼是對糧食生產正外部性的補償。由分析可以看出,糧食具有準公共產品的屬性,糧食生產正外部性明顯。糧食生產的這種“外部性”,決定了糧食生產的許多投資要靠政府投入,其中包括對糧食主產區和糧農的政策補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政府通過強制性手段來實行補償政策,對于糧食生產的正外部效應內部化具有重要意義。
糧食供求具有特殊性
糧食可以說是基礎性準公共產品。由于糧食供求具有特殊性,應該清楚地看到糧食生產在市場經濟體系中處于相對不利的地位,應意識到家庭經營造成生產主體的市場地位弱小、糧食生產的特點帶來極高的自然風險、糧食生產的低附加值造成生產要素的流失、糧食生產的低效益導致生產者積極性下降等現象和問題。因此,政府必須采取特殊政策對糧食生產進行長期扶持,這也是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3-5]。
篇2
為進一步挖掘糧食生產潛力,切實保障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根據《*省人民政府批轉省農業廳等部門關于開展小麥高產創建活動的意見和關于創建玉米畝產千斤省的意見的通知》(魯政發〔20*〕10號)精神,確定在全市開展糧食高產攻關創建活動,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提高對糧食高產攻關創建活動重要性的認識
(一)開展高產攻關創建活動是確保糧食有效供給的迫切需要。近年來,*市糧食生產取得長足發展,截至2007年底,糧食單產和總產已連續5年實現雙增。但總體看,糧食種植面積呈逐年下降趨勢,且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糧食需求量呈剛性增長,尤其是畜牧、加工業等對糧食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必須通過科技攻關,提高糧食畝產,實現糧食高產穩產,確保糧食有效供給。
(二)開展高產攻關創建活動是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糧食生產是*市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小麥、玉米等糧食價格持續上漲,對農民增收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通過開展糧食高產攻關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市糧食生產水平,促進單產、總產較快增長,保證畜牧、加工等相關產業健康發展,將對農民增收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開展高產攻關創建活動是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內在要求。近幾年,*市糧食品質提高較快,但從地區分布來看,產出水平卻極不平衡。以玉米為例,*市最高畝產已達750公斤以上,但也有一些地塊僅在300公斤左右徘徊,提高單產的潛力較大。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是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提高耕地質量。
二、明確糧食高產攻關創建活動的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思路。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護和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穩定糧食種植面積;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產,增加總產,保證有效供給;進一步優化品種品質結構,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積極開展節本增效生產,推進產業化經營,提高種植效益;努力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二)主要目標。到2010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650萬畝以上;單產實現455公斤,超過全省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噸糧田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具體指標是:
1.小麥。20*-2010年單產年均增長2.5%以上。到2010年,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以上,其中優質專用小麥面積達到250萬畝以上;平均畝產達到410公斤,總產穩定在12億公斤以上。
2.玉米。20*-2010年單產年均增長4.4%以上。到2010年,種植面積穩定在280萬畝以上,其中優質專用玉米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平均畝產力爭達到500公斤,總產穩定在14億公斤以上,建成玉米畝產千斤市。
3.水稻。20*-2010年單產年均增長1.8%以上。到2010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7萬畝以上,平均畝產達到520公斤,總產穩定在8500萬公斤以上。
三、落實糧食高產攻關創建活動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政策扶持力度。認真落實各級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糧食生產發展的政策支撐體系。落實好小麥直補、生產資料綜合補貼等政策,進一步擴大玉米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測土配方施肥等政策實施范圍和規模,積極推進政策性糧食生產保險試點。20*年開始,市財政加大對高產攻關創建活動的資金支持力度。各縣(市)、區也要加大財政投入,安排專項經費,保障高產攻關創建活動順利開展。
(二)依靠科學技術挖掘單產潛力。繼續組織實施農業良種工程,培育一批優質高產主導品種。充分發揮省會城市的科技優勢,加大對播量播期、肥水運用、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的試驗研究力度,不斷完善和集成糧食生產核心技術,做好關鍵技術的推廣和普及,為糧食持續增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加快農技推廣體制改革,健全完善推廣體系,增強基層科技人員服務水平,提高糧食科技成果轉化率和普及率。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對農民的科技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三)實施“2121”示范和攻關計劃。按照省政府關于開展小麥高產創建活動和創建玉米畝產千斤省的總體要求,結合*市實際,20*年開始在全市實施“2121”示范和攻關計劃,2009年、2010年進一步擴大實施規模和范圍。具體內容是,全市重點抓好2個示范縣、10個示范鎮、20個示范村,以及小麥、玉米、水稻各10畝的高產攻關田,發揮示范作用,輻射帶動全市糧食生產實現新突破。將高產攻關田及其輻射帶動區域納入良種補貼、秸稈綜合利用、測土配方施肥等政策扶持范圍,列入全市現代農業特色品牌基地核心示范區,實行重點傾斜。高產攻關田技術服務實行專家組負責制,將高產攻關指標落實到人頭,技術落實到地塊。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配方施肥、統一機械收獲、統一秸稈還田的“六統一”措施,開展高產攻關,主攻單產,提高總產,力爭將高產攻關田建成全省乃至全國的樣板田。各縣(市)、區要全面參與省“十、百、千、萬”高產示范創建活動,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建立各自的10畝、百畝、千畝和萬畝高產示范區、示范基地。鄉鎮要建立高產示范樣板片、樣板點。到2010年,示范縣糧食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以上,示范鎮達到550公斤以上,示范村達到600公斤以上;10畝高產攻關田小麥畝產達到700公斤,玉米畝產達到850公斤,水稻畝產達到750公斤;百畝高產攻關田平均糧食畝產達到750公斤;千畝攻關田畝產達到650公斤。
(四)改善糧食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著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和土地產出能力。高度重視高產穩產基本農田建設,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管理優勢和資金規模優勢,集中力量建設一批規模大、標準高、效益好的生產基地。組織實施好沃土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工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科技入戶工程等項目,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力推廣玉米機械化收獲,擴大秸稈還田面積,培肥地力。
(五)積極推進糧食產業化開發。積極培植和扶持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大力支持“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大市場連接起來,增強龍頭企業對農民增收的帶動能力,增加農民產后效益。通過市場信息、召開產銷對接會等方式,搞好產銷銜接。切實搞好玉米秸稈、玉米芯的綜合利用,努力把生產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效益。
四、加強對糧食高產攻關創建活動的組織領導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將挖掘糧食生產潛力、提升生產水平、全面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納入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要結合實際,分別確定高產攻關田,制定具體的高產攻關創建活動方案。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發改、科技、財政部門要在項目安排、成果轉化、創新獎勵、資金扶持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動糧食生產的科技研發、關鍵技術攻關和推廣。農業部門要加強高產創建的協調和指導,加快新品種的選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要強化農機裝備,不斷提高機械作業質量。水利部門要切實搞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對中低產田水利設施建設要重點給予傾斜。糧食部門要加強產銷銜接,搞好訂單收購,大力推進產業化經營。新聞單位要大力宣傳糧食生產典型,宣傳高產攻關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宣傳糧食生產的重大技術措施,推進創建活動有序進行。市里將對照高產攻關指標,適時組織專業人員通過現場觀摩、實地測產等方式,對創建活動進行檢查考核。
篇3
為進一步推動糧食生產,努力提高綜合生產能力,根據省委、省政府浙委〔2005〕1號文件、省政府浙政發〔2005〕8號文件和全省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就2005年全省糧食生產提出如下意見。 一、正確認識當前糧食生產形勢 去年以來,我省各地認真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積極扶持發展糧食生產,努力提高種糧水平,2004年糧食生產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的局面,出現了重要轉機,全省糧食播種面積2181.8萬畝,總產量834.9萬噸,分別比上年增加40.14萬畝和41.51萬噸,總產增5.2%,為保障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去年我省糧食增加絕對量有限,而且是在政策好、天幫忙、人努力、市場旺的共同作用下取得的。從總體上看,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投入不足、基礎脆弱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科學種田水平依然較低;全國糧食總量仍產不足需,產需矛盾并沒有根本解決。2005年糧食生產面臨著氣候條件不確定,農資價格居高不下,糧食比較效益依然偏低等問題。我省人多地少,糧食自給率低、供求市場依存度高,抓好2005年的糧食生產,對于鞏固宏觀調控成果,推進“平安浙江”建設,構筑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 二、明確2005年糧食生產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2005年我省糧食生產的指導思想是:正確處理好調整農業結構與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關系,堅持以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為基礎,以制止耕地拋荒、依靠科技主攻單產為重點,穩定糧食面積,增加糧食產量。大力發展優質品種,改善糧食品質。穩定完善糧食扶持政策,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積極推進糧田適度規模經營,努力提高種糧綜合效益。糧食生產的目標是:確保糧食播種面積2150萬畝、總產量800萬噸以上(見附表)。各市要按照糧食安全分級負責制的要求,將指導性計劃目標分解下達到各縣(市、區),認真抓好計劃落實的督促檢查,確保生產計劃順利完成。 三、抓好糧食生產扶持政策落實,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今年省政府在去年扶持糧食生產政策措施基礎上予以繼續穩定完善,出臺了全面免征農業稅、對種糧大戶進行直接補貼、實行早晚稻谷最低收購價和價外補貼、大中型農機具購置補貼、種糧大戶良種補貼等政策,為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創造了良好條件。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用多種形式,擴大政策宣傳,讓基層和農民及時了解政策,做到家喻戶曉。要認真總結去年落實糧食生產扶持政策的成功經驗,盡早研究制訂落實政策的工作措施和計劃,建立責任制,做到方案具體化、措施規范化、落實責任化,確保補貼資金及時發放到種糧農民手中。要加大督促檢查力度,杜絕弄虛作假。要積極建議當地政府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扶持發展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增加對糧食生產的投入,為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創造良好的環境。 四、堅決制止耕地拋荒,千方百計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要高度重視發展糧食生產的重要性,同時正確處理好結構調整和發展糧食生產的關系,充分尊重農民種植自主權,把發展糧食生產的重點放在制止全年性耕地拋荒、減少季節性耕地拋荒上,努力多種,提高土地利用率。要以春冬兩季為重點,積極擴大冬季春花作物、綠肥,大力提倡綠色過冬,努力減少冬季拋荒。積極引導支持農民多種早稻,努力減少春季拋荒。認真總結完善去年開展耕地拋荒檢查復耕的做法,進一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采取法律、經濟、行政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耕地拋荒,引導農民群眾發展糧食生產。省里將定期不定期地組織開展耕地拋荒檢查活動,并建立舉報和公開曝光制度,組織明查暗訪,依法查處案件,對特別嚴重的予以公開曝光。 五、依靠科技進步,進一步提高糧食單產、品質和效益 (一)繼續組織實施糧食作物種子工程,大力推廣優質高產品種。認真抓好“0406”計劃的良種推廣工作,全省推廣優良水稻品種600萬畝。早稻以推廣圓粒形高產優質品種為主,重點推廣金早47、杭959、中早22、甬秈157等品種;晚稻以推廣優質高產品種為主,努力改善我省食用稻米的品質。杭嘉湖、寧紹等粳稻主栽區重點推廣秀水110、嘉花1號、秀水09、嘉991、浙粳20以及雜交粳稻甬優3號、晚粳糯稻紹糯9714、春江糯2號、浙糯5號等品種(組合);金衢麗、溫臺等秈型雜交稻主栽區單季晚稻重點推廣兩優培九、協優9308、粵優938、中浙優1號、Ⅱ優7954、甬優6號,連作晚稻重點推廣協優914、Ⅱ優8220、協優46等雜交稻組合。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科學合理確定適合當地種植的主推品種,建立新品種展示示范區,加大優質高產新品種的試種、示范力度,引導農民積極應用優質高產品種。 (二)大力推廣糧食作物節本增產增收技術。擴大水稻拋秧、直播、旱育秧等省工節本增產技術的應用,全省推廣水稻免耕直播技術100萬畝、稻鴨共育技術50萬畝。要抓好超級稻示范推廣項目,積極示范推廣水稻強化栽培、富硒稻米技術和馬鈴薯稻田免耕稻草覆蓋栽培技術等。大力推廣單季晚稻“五改”技術,全省實施單季晚稻“雙百工程”700萬畝,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全省單季晚稻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以上。推廣保護性耕作、經濟綠肥、平衡施肥等技術,科學合理指導施肥用藥,控制和緩解土壤障礙因子,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培肥地力。加快全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提高對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控制能力,開展水稻縱卷葉螟、螟蟲等重大病蟲害的區域性治理,推廣水稻病蟲綜合防治技術1000萬畝,重點推廣十大實用病蟲草害防治技術。要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強化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深入組織開展農業科技人員聯大戶、聯基地、入村入戶活動,提高技術到位率和入戶率。 (三)廣泛開展水稻優質高產示范競賽活動。要把水稻優質高產示范競賽活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由主要領導親自抓。要組織動員栽培、種子、植保、土肥等單位,發揮各自優勢,確定示范內容,制定實施規劃和技術操作規程,選擇示范地點,落實各項技術措施,齊心協力,切實做好示范項目實施工作。要求村村有示范田,鎮(鄉)鎮(鄉)有示范方,其中縣級百畝示范方不少于5個。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優質高產示范競賽活動。結合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和萬名農技人員聯基地聯大戶活動,縣(市、區)級中心示范方要選派技術骨干蹲點指導,在示范開展高產高效攻關試驗、新品種新技術的小區試驗,做好示范方和試驗田的苗情觀察和田間管理檔案記錄。早晚稻生產期間,各地要做好檢查督促和現場交流工作,通過舉辦培訓班、廣播電視講座、印發技術資料等各種途徑提高技術到位率。在早晚稻成熟收獲時,要組織力量對高產田和方進行產量驗收,對表現突出的進行表彰獎勵。 (四)切實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積極引導和鼓勵種糧大戶和服務組織購置大中型農業機械,實現糧食生產耕作、收獲等主要作業環節機械化,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解決季節性勞動力緊缺矛盾,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鼓勵發展以機耕、機播、機收、秸稈還田、烘干等機械化作業為主的農機大戶和服務組織,開展社會化服務。加快先進適用農機化新技術和新機具的開發研制、組裝、配套、集成和示范,推廣機械化耕作、播種、收獲、烘干等節本增效技術和秸稈機械化還田、化肥深施等增強土壤肥力技術,促進農機與農藝有機結合。 六、推進糧田適度規模經營,努力提高經營水平 在工業化、城鎮化程度比較高的地區,在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前提下,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使糧田向種糧能手集中,發展規模種糧,這是穩定糧食生產、提高種糧效益的重要保證。鼓勵種糧大戶拓寬經營范圍,向周邊農戶有償提供代育、代耕、代種、代管、代收等服務;鼓勵種糧大戶創建品牌,開展糧食產后加工、銷售,延長產業鏈,提高經營水平。支持和鼓勵各類糧食加工、經營企業和產銷服務組織與種糧大戶建立穩固的糧食產銷關系,發展訂單生產,擴大訂單數量。積極組建種糧大戶協會和種糧專業合作社,加強與種糧大戶的溝通,提高服務水平。 七、加強耕地保護和農田基礎建設,切實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切實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加強對基本農田的監管。禁止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魚、種樹造林和從事非農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快標準農田建設,2005年全省計劃新建100萬畝標準農田的建設任務,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參與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從2005年起,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標準農田地力培育進行補助。重點是開展標準農田地力綜合培肥改良示范區建設和農田質量檢測與監測體系建設,切實提高耕地質量和地力。各地要積極探索建立標準農田地力與質量檢測和評價制度,加強對不同區域種植結構、不同地貌類型耕地質量的動態管理,開展對標準農田特別是新建標準農田的培肥改良。全省突出糧食生產和地力培肥重點區域,在17個試點縣基礎上,實施30個縣的標準農田地力調查與分等定級,建設培肥改良示范基地。通過鼓勵擴種綠肥、秸稈還田等,實行工程措施和農藝措施相結合,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增加旱澇保收、穩產高產基本農田面積。 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關于2005年糧食生產的意見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篇4
一、工作思路和目標任務
今年全鄉小春生產的總體思路是:主攻馬鈴薯、小麥,開發雜糧,實現增糧增收。
具體目標任務是:全鄉小春糧食作物面積達到0.85萬畝。其中:小麥面積0.11萬畝、馬鈴薯0.67萬畝、其它0.07萬畝(各村小春生產任務見附件)。
二、主要措施
(一)突出重點,優化種植結構。
今年小春生產要以主攻馬鈴薯、小麥,發展特色雜糧為重點。各村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優化結構,因地制宜搞好規劃布局。
主攻馬鈴薯、小麥。馬鈴薯集糧食、蔬菜、飼料和工業原料于一體,經濟價值高,市場前景好。近年來,通過推廣脫毒種薯,我鄉馬鈴薯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產量不斷增長,農民種植積極性不斷提高。各村要因勢利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發展馬鈴薯,確保我鄉馬鈴薯種植達到0.67萬畝。小麥0.11萬畝。
(二)狠抓關鍵,確保技術到位。
今年的小春生產重點是抓好小麥、脫毒薯、蔬菜等的高產示范片、區的建設。
小麥、馬鈴薯生產。秋馬鈴薯生產選早熟、休眠期短的脫種,落實深溝高埂、催芽下種、增施磷鉀肥、花期根外追肥等技術。一是選用豐產性、抗病性好的中薯2號、昭綠23、川芋早、川芋56等早熟脫種;二是利用大春農作物收割后的空閑地增種馬鈴薯。
(三)落實措施,確保增糧增收。
1.組織領導落實。各村和有關部門務必要提高認識,要把發展小春生產作為當前增加糧食產量,優化種植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來抓。加強領導,增加投入,切實抓緊、抓好、抓落實。在小春生產期間,要廣泛宣傳,大造聲勢,積極引導農民群眾因地制宜多種、種好小春作物,以奪取全年農業豐收。
2.種植面積落實。面積是產量的基礎,各村要根據不同區域特點、市場需求,規劃好作物布局,突出自身優勢。要及時分解落實縣下達的小春生產任務,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擴大小春作物種植面積,確保小春生產任務的完成。
3.生產技術落實。科學技術是提高小春作物單產和效益的關鍵,各村要積極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途徑的技術宣傳、培訓,將小春生產的高產栽培技術認真落實到戶。
篇5
關鍵詞糧食安全;生產能力;穩定發展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03-283-03 DOI:10.13989/ki.0517-6611.2016.03.099
糧食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物資,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國家安全的保障,保障糧食安全是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首要目標。我國人多地少,農業資源總量不足,人均資源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山東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糧食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均居全國第3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持在450億kg以上。山東糧食生產事關全國糧食生產大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穩定發展山東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眾多學者從糧食種植規模與農民收入、糧食安全等角度對糧食生產進行了研究[2-3]。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筆者分析了山東省糧食生產取得的成效及面臨的挑戰,結合山東糧食生產發展的優勢及潛力,提出了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對策。
1山東省糧食生產發展現狀
1.1取得的成效
1.1.1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2003年以來,在中央和省里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推動下,山東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增加,單產水平不斷提高,糧食總產先后跨上了350億kg、400億kg、450億kg3個大的臺階。2014年糧食總產達到459.66億kg,實現了“十二連增”。1.1.2糧田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近年來,山東大力實施糧食高產創建、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綜合整治等工程項目,糧食生產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抗災減災能力不斷增強,為糧食穩定增產提供了堅實保障。全省耕地灌溉面積553.33萬hm2,有效灌溉面積502.20萬hm2,旱澇保收面積413.33萬hm2,高標準糧田44.07萬hm2。2013年開始,山東省大規模推進糧食高產創建活動,計劃到2017年,投入財政資金6.84億元,建設糧食高產創建田152.00萬hm2。1.1.3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增強。主要糧食作物新品種研發、推廣、應用步伐不斷加快,2008年以來,全省先后培育了小麥、玉米新品種114個,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基本達到100%。配套高產栽培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面積264.47萬hm2、寬幅精播面積108.60萬hm2,玉米秸稈還田面積達到265.60萬hm2?!耙粐娙馈眹娛┟娣e達到39.33萬hm2,連續3年實現全省全覆蓋。玉米機械化播種面積達到266.67萬hm2,種植密度達到61500株/hm2左右。1.1.4機械化作業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山東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27億kW,比2003年增加0.44億kW,增長52.8%;拖拉機249.8萬臺,比2003年增加66.78萬臺;聯合收獲機達到23.4萬臺,比2003年增加16.5萬臺。2014年山東省小麥機播、機收率均達到98%,玉米機播、機收率分別達到95.3%和83%,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1.2面臨的挑戰
1.2.1穩定糧食面積的壓力。山東省糧食連續多年增產,供求矛盾得到了有效緩解,但隨著土地、水等農業生產資源約束日益趨緊,在“四化同步推進”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新形勢下,要保持好、鞏固好山東糧食生產發展優勢,面臨的壓力很大。近年來,雖然山東省糧食播種面積一直保持在666.67萬hm2以上,但由于種糧效益不斷下滑,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增加難以持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必然會對糧食播種面積造成較大沖擊,保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的難度越來越大[2]。1.2.2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的壓力。農業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承受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山東省40%小型農田水利老化失修,部分河道泄洪能力下降50%以上,部分新建農田水利設施也存在建設標準不高,缺乏管護等問題。水資源不足和設施落后,使糧食生產經常受到干旱的嚴重威脅。1.2.3提高耕地質量的壓力。由于多年來重用輕養等問題,耕地質量總體提升緩慢,農田有機質含量僅1.3%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3%的水平,許多地塊缺氮、少磷、貧鉀和微量元素不足?;?、農藥等的粗放投入和不合理使用,既增加了生產成本,又加重了環境污染。1.2.4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壓力。糧食生產主要以家庭為單位小規模分散種植,生產效率低,隨著農資價格、生產作業環節和人工費用等生產成本的不斷上漲,種糧效益總體呈下降趨勢。2013年農民種植糧食的純收益為5235元/hm2,比2007年降低870元/hm2,即使再加上1875元/hm2的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凈利潤也僅為7050元/hm2,遠低于打工收入,如此低的種糧收益難以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3]。
2山東省糧食生產發展的優勢及潛力
2.1優良品種和生產技術優勢明顯
近年來,山東依托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科研教學機構和登海種業、良星種業等大型種子企業,選育了一大批小麥、玉米優良品種,在全國良種選育推廣方面占有領先地位。通過大力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集成創新的小麥寬幅精播、氮肥后移和玉米“一增四改”“一防雙減”、適期晚收等高產栽培技術,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走在了全國前列。
2.2加工轉化能力較強
適應市場要求,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更加注重產品質量,選育推廣了一大批質量優良的品種。山東省糧油加工轉化能力連續3年位居全國前列。全省規模以上糧油加工企業達到1892家,其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8成,成為糧油加工業的主力軍。2.3中低產田改造潛力巨大山東省有400萬hm2中低產田,占全省耕地面積的61%,如果每年能夠改造10%的中低產田,全省每年可增產糧食25億kg以上。另外,山東省還有灘涂、鹽堿地、荒草地等70萬hm2,耕地后備資源31.13萬hm2,通過整理開發復墾,可達到中產田水平。
3對策與建議
3.1強化基本農田保護,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落實好基本農田劃定、補劃備案和年度核查制度,切實保護好基本農田。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步伐,通過加強糧田基礎設施建設、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措施,逐步把低產田改造為中產田,把中產田改造為旱澇保收的高產穩產田。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開展鹽堿荒地土壤改良與未開墾土地利用技術集成示范,不斷增加糧田面積,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3.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糧食生產能力
推進水源工程建設,不斷擴大糧食作物有效灌溉面積。加快山丘區“五小水利”工程建設,提高自然降水蓄用能力,為山丘丘陵小麥提供水源保障。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糧田骨干、末端灌排管道渠系,提高糧田防汛抗旱能力。加強田間基礎設施建設,升級糧田生產功能,建設高標準糧田。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過程機械化,推廣作業新機具,不斷提高大型機械、聯合作業機械和新型植保機械等先進農機裝備的使用率。
3.3抓好糧食高產創建,促進全省大面積均衡增產
繼續抓好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建設,把“萬畝示范片”打造成全省糧食生產最新科技成果的試驗區和展示區。大力開展糧食增產模式攻關,著力破除制約糧食生產的技術瓶頸,研發組裝適合大規模、區域性推進的糧食生產成熟技術模式,成熟一項推廣一項,帶動全省糧食生產水平的提升。加強資源整合,加大資金投入,加快糧食高產創建大規模、整建制推進步伐。以糧食高產創建示范片建設為平臺,按照“渠道不亂、性質不變、集中使用、提高效益”的原則,統籌安排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小型水利、中低產田改造以及有機質提升、測土配方施肥、農技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農民培訓等各類支農項目。
3.4提高科技支撐能力,推動糧食生產提質增效
一是扎實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引導扶持企業建立自主研發創新團隊,培養引進領軍人才,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新機制,提升創新能力,加快選育一批高產、優質、抗逆、適應機械化生產的突破性新品種[4]。以企業為平臺,加強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建成一批規?;藴驶?、集約化的良種生產基地,保障良種的質量和供應。二是集成推廣糧食關鍵增產技術。加快小麥規范化播種、寬幅精播、氮肥后移,玉米機械化精播、“一增四改”、適期晚收等現有高產栽培技術的集成推廣。積極開展糧食高產模式攻關,研發、組裝、推廣一批適合山東省糧食生產實際的區域性、規范化的高產栽培技術模式,逐步推進糧食生產由粗放式向規范化、精細化轉變,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推動糧食增產增效。三是切實加強技術指導和農民培訓。突出抓好專家顧問團和糧食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家分片包干、全程跟進,建立專家和農技人員大聯合、大協作工作機制,把糧食高產栽培技術和先進管理模式落實到田間地頭。加快培育一批優秀的種田能手、農機作業手、科技帶頭人和農業經管人才,集中培訓一批有文化、有技術、懂管理的職業農民。
3.5搞好資源集約利用,保證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
分區域規模化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大力推廣田間噴灌、微滴灌、低壓管溉高效節水灌溉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大力推進區域、整建制測土配方施肥,有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減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大力推進深耕深松、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支持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降低農藥污染,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高效肥和低殘留農藥使用、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使用有機肥,改善糧食生產環境,推進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
3.6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提高糧食規?;洜I水平
加快推進基層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和服務體系,按照市場導向和依法自愿的原則,逐步推動土地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轉移,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5]。加快培育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提高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自身實力和發展活力。加強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引導其在生產中統一種植標準、統一操作規程、統一技術規范,采用區域化、規范化的成熟高產技術模式和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推動糧食生產向機械化、標準化、信息化發展。加強公共服務機構建設,深化基層農技體系改革,健全鄉鎮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加強村級農業技術服務點建設,解決好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3.7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推動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嚴格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完善以政府為主導,各部門分工協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任務,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落實糧食生產責任制,加大對糧食主產市、縣、鄉糧食生產考核工作力度。建立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增加對糧食生產大市、大縣的獎勵,降低或取消產量大縣直接用于糧食生產等建設項目的資金配套,調動主產區政府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6]。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糧食生產重點環節、關鍵技術的投入,發揮好財政資金的綜合效益。鼓勵優勢科技資源向種子、農業機械、化肥、農藥等農業企業集中,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技術研發和推廣,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和轉化成果的普及率,為糧食生產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引導、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糧食生產各個領域,加快糧食生產現代化進程。加大金融支農力度,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為農戶、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專業化服務組織等提供靈活多樣、符合實際的貸款服務,支持發展糧食生產。
參考文獻
[1]鐘甫寧,徐志剛,傅龍波.中國糧食生產的區域比較優勢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1(1):45-48.
[2]錢貴霞,李寧輝.糧食生產經營規模與糧農收入的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6(6):57-60.
[3]秦志勇,李遠景.基于糧食安全角度的糧食生產與農民收入的關系研究[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21-24.
[4]李方旺.新形勢下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12(1):12-19.
[5]鐘鑫,王琛,張忠明.新常態下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5(2):9-13.
篇6
關鍵詞:糧食;產業化;產業鏈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1-027-02
1 實行糧食產業化經營,延長糧食加工產業鏈的必要性
(1)消費需求變化要求。
從1985年到1997年的十二年中,城鎮居民動物類食物所占比重由11.1%上升到17.4%,農村居民也由3.83%升到5.81%(《中國統計年鑒》)??梢哉f中國居民的食物消費結構正在由“素”向“葷”轉變,趨向營養、科學。中國居民食物消費的這些變化,對糧食的消費需求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首先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對口糧的品種、質量將會有更高的要求,這也就要求糧食生產的科技化、機械化、管理現代化達到一定的水平;其次,動物類食物在消費結構中的比例逐步增大,對動物類食物需求旺盛,這必然促進飼料業的大發展;最后工業用糧也將擴大,加工精美的食品大受歡迎,這必然促進糧食加工業的飛速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就是通過糧食產業鏈的延伸,對糧食進行一次產業大調整,大力發展畜牧業和糧食加工業。
(2)規模經濟理論要求。
而我國農村實行的是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這種小而全的小農經濟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表現出它的明顯不足,經營規模過小,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阻礙著農村市場經濟的發育和完善。在糧食主產區實行糧食產業化經營,沖破這種小而全的經營,擴大經營規模,從兩個方面帶來規模效應:一是在組織協同發展過程中,把農民與糧食企業雙方在要素,包括知識和信息等方面的優勢,進行合理化的分工,企業為農民提供原料購買、技術指導、產后銷售等方面的服務,農戶則依據企業提供的市場信息,一心一意種植糧食,從而使糧食生產與企業兩者規模擴大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二是在糧食產業化經營中,科學技術、機械化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必將使一部分農民轉移下來,成為某個項目的工人或商人,而一些種糧能手承包租種大量土地,形成種糧大戶。因此,糧食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規模都得到擴大,提高了規模效益,實現了規模經濟。
(3)發展糧食生產,在江西還有人心和自然條件的優勢。
江西農民具有傳統種水稻習慣,只要糧價合適,負擔減下來,種糧的積極性就會提升,江西是全國最好的生態省份,在食品營養、安全、衛生方面有巨大優勢和發展潛力;江西土地后備資源較多,尚待開發利用的宜農、宜林的荒山、荒坡、荒灘面積就多達46.7萬公頃,在現有耕地中,中低產田占三分之二以上,若抓好中低產田的改造,通過提高單產增加總產的潛力也很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推廣應用,糧食生產蘊藏的潛力將得到進一步發揮;2001年江西稻谷產量1486.7萬噸,居全國第五位;谷物及谷物粉出口達55萬噸,占全國谷物及谷粉出口的5%(江西農經網)。近幾年,隨著糧食市場開放程度的變化,加上品種和質量的原因,江西可供大米在數量上有較好的基礎。
2 糧食主產區糧食產業化經營的重要意義
(1)增加了主產區對糧食的有效需求。
長期以來,糧食主產區對外銷售的基本上都是原糧,糧食的加工、轉化往往在非糧產區,這種狀況嚴重抑制著糧產區對糧食的有效需要量。而一旦在糧產區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就可以改變過去主產區一味賣原糧的狀況,全方位開發糧食產業鏈,拓寬糧食轉化增值環節和渠道,從廣度、長度和深度上進行全方位的多向開發。
(2)引導農民進入糧食市場,保持糧食供給總量的穩定性和平衡性。
從我國糧食流通市場基本格局來看,糧食收購市場上賣方是千千萬萬個糧農,他們擁有經營自,一般經營規模狹小,管理較松散,組織化程度低,而他們面對的是強大的政府買方,這種格局對糧農很不利。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保護糧農的利益,通過糧食產業化經營,引進競爭機制,把國有糧食部門一分為幾家,在國有糧食收購企業中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迫使國有糧食收購企業與糧食加工企業、糧農結成利益共同體,把加工企業所需糧食品種、數量及時傳遞給糧農,并為糧農提前、產中、產后的技術指導,生產服務,保證和組織糧農按時、按質、按量為加工企業提供原糧。在共同體的牽引下,糧農自覺地進入市場,避免盲目生產,糧價將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范圍內波動,不會出現供給的大起大落現象,糧食的流通將逐漸市場化、規范化。
(3)有利于調動主產區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糧農收入。
長期以來,糧食主產區的增值增收問題沒有解決好?!吨袊r村統計年鑒》數據表明,1995年和1996 年兩年,在全國10個糧食產最最高的縣(市),分別只有35個和37個進入了全國農業增加值最高的10個縣(市)的行列,而有65個和6個被排除在外,這種狀況大大降低了糧產區種糧積極性。糧食產業化經營則從根本上解決了比較利益問題,注重糧食的商品化、加工轉化和生產規模的擴大,逐步樹立大糧食的觀點。從糧食的加工、轉化入手,把畜禽養殖業和食品加工業作為糧食的延伸產業來抓,既提高糧食生產的專業化水平和技術水平,又將涉及糧食的產業融為一體,延伸了糧食生產鏈條,實現了糧食的深度開發和多次轉化增值,逐步形成了糧食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糧農除了可以獲得種植糧食的收入外,還可以分享加工業和服務業的部分利潤,極大地調動了糧農的生產積極性。
(4)有利于主產區實現糧食的規模經濟和集約經營。
在家庭承包制基礎上進行的糧食生產,實行的是分散經營,嚴重存在著個體經營規模狹小的弊端。糧食產業化經營的出現則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可能。首先糧食產業化經營要求糧食生產向深加工、精加工和系列產品開發方向延伸,帶動交通、運輸、服務等行業的發展,擴大生產領域和生產能力,吸納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農村的分工分業和勞動力轉移,使土地等生產資料適當集中,單位經營規模逐步擴大;其次在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糧食產業化經營要求把農戶組織起來,圍繞糧食,形成區域性的專業化生產,從總體上提高糧食生產的經營規模:最后糧食產業化經營的目的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這就要求龍頭企業必須圍繞市場,努力開發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的產品,并不斷追求技術進步,實行集約經營的生產方式,最終才能獲得高經濟效益??梢?,糧食產業化經營不僅改變了傳統生產經營方式,帶動和促進了糧食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的發展,而且必將對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產生積極影響。
3 實行糧食產業化經營,延長糧食加工產業鏈的對策
(1)明確政府貴任,切實加強領導。
在推行糧食產業化經營中,政府應該是發揮行政職能,根據糧食市場、食品市場和飼料市場的需求和各地的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情況,規劃糧食產業發展的方向,使各地方形成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及時傳遞市場信息,引導農戶調整糧食生產結構,引導龍頭企業生產出更多具有一定市場銷量的產品,幫助產業化經營的各個環節采用新的科學技術,改進生產和經營管理,提高整個產業鏈的經濟效益。在糧食產業化經營的起步階段,存在著資金、物資各方面的困難,需要給予一定的扶持推動。
(2)完善糧食市場體系建設。
市場是糧食產業化經營的先導,是糧食優勢變成商品優勢、經濟優勢的重要保證,因此必須以各種途徑健全市場體系。要健全糧食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市場立法步伐,使糧食市場的發展做到有法可依,對己制定的市場法規和監管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維護市場的有序運行。
(3)加快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產業化經營的整體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糧食科學技術現代化是糧食產業化經營整體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江西省農村經濟的總體科技含量低,技術基礎薄弱,而且隨著商品經濟、糧食產業化經營的發展,一大批糧農還將從土地上轉移出來,其中絕大部分正是缺少文化技術的勞動者,這樣的基礎和水平很難支撐糧食產業化經營的發展。因此,加快科技進步,加速科技成果的應用和推廣工作。是目前提高糧食產業化經營整體水平的當務之急加速科技成果的應用和推廣工作。
(4)發展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的發展,客觀上已經成為糧食化經營的支撐點。大量的農業剩余勞動力需要向非農產業轉移,鄉鎮企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城市吸納這些剩余勞動力,使他們離土不離鄉。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打破了把所有農民束縛在土地上的傳統體制,促進了土地的適當集中和流轉,既有利于糧食生產基地建立,又有利于糧食生產的機械化、規模化,為糧食的產業化經營準備了充分條件。鄉鎮企業與農戶有著直接的利益關系,如果能把一些從事糧食加工、飼料、畜禽等方面的鄉鎮企業,通過一定的利益機制,與糧農聯結起來,成為糧食產業化經營的龍頭企業,那么一方面就可以更好地調動鄉村和糧農的積極性,利于與糧農建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另一方面則可發揮鄉鎮企業的市場靈活性特征,充分籌集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克服目前糧食產業化經營資金乏的弊端,充分挖掘它在農村的有效市場影響力,牽引糧農參與糧食產業化經營。
(5)樹立若干品牌。
目前,全省已打出六個公認品牌大米,如奉新“碧云”牌大米,南昌“昌碧”牌大米、“綠葉”牌大米,樟樹“玉珠”牌大米,九江“九九香”牌大米,吉安、上饒“絲苗”牌大米,在國內市場已供不應求。此外,在釀酒業江西也有傳統優勢。如“四特”、“南昌啤酒”、“七寶山”、“臨川貢酒”都是老牌釀酒企業,產品暢銷全國。在優質品牌的帶動下,整個糧食產業才能夠發展起來。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保證12億多人口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國的頭等大事,在農業面臨困境的今天,實行糧食產業化經營,延長糧食加工產業鏈,是一方面要繼續加強糧食生產,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另一方面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的有效方法,是糧食主產區實現農民普遍增收新的出路。
參考文獻
[1]柯炳生著.中國糧食市場與政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篇7
關鍵詞:區域經濟;城鎮化;糧食生產;農業勞動力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10)09-0061-04
糧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是區域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08年底人口已達13.28億,糧食消費量巨大,隨著人口的增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糧食剛性需求還會繼續增長[1]。保證糧食產量的穩步提升,不僅關系到我國的糧食安全,也對世界糧食安全有積極影響。然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資源被城市建設占用、大批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農業水資源緊張態勢日趨嚴峻、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使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減少,快速城鎮化給糧食生產帶來了諸多挑戰。本文以山東省為例,通過分析快速城鎮化對糧食生產所需基本要素的不利影響,探討未來城鎮化以及糧食生產所應注意的問題,為穩定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政策建議。
一、山東省農業和糧食生產情況分析
山東省地處我國東部沿海的華北平原上,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熱同期,有利于多種農作物生長;降水量適中,河流、湖泊眾多,農業水資源較為豐富;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耕地率高,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綜合性優勢。山東省是我國種植業發源地之一,農業歷史悠久,是農業大省,其糧食、棉花、蔬菜、水果的產量和質量在全國名列前茅。近30年來,受益于改革開放政策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山東省的農業產業化水平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農產品產量大幅增長。根據農業統計資料,2008年山東省利用占全國6.2%的耕地和1.2%的水資源,生產出占全國8.1%的糧食,8%的棉花,11.5%的油料,14.9%的水產品,9.1%的肉類,同時完成全國9.6%的農林牧漁產值①,既保障了全省居民對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的需求,又支援了全國的農產品市場供應。
山東省是全國糧食特別是小麥的主要產區之一,2008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695.6萬公頃,占全省總播種面積的64.6%和全國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6.51%,其中小麥播種面積為352.5萬公頃,總產量2 034.2萬噸,分別占全國的14.93%和18.9%。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山東省糧食產量穩步攀升,糧食單產由1978年的2 469公斤/公頃提高到2008年的6 125公斤/公頃,總產量從2 288萬噸增長到4 260.5萬噸,全國糧食總產量比重從7.5%提高到8.1%,僅次于河南省居全國第2位。按照人均年消費糧食量計算,山東省在保障糧食自給的同時每年還為國家提供600余萬噸糧食,糧食單產和總產量的持續增長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山東省城鎮化發展現狀與展望
城鎮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加快城鎮化發展對優化產業結構,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省的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1990-2008年,山東省城鎮人口由2 308萬增長到4 480萬,城鎮化率由27.17%提高至47.75%,高于同期國家平均水平2.05%,年均提高1.07個百分點。1998-2006年,受國家加快城鎮化建設政策及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山東省的城鎮化建設進入快車道,城鎮人口由3 093萬增加到4 291萬,城鎮化率由35%提高到46.1%,年均提高1.2%。2006年以后出于對城鎮化發展過快帶來的負面影響考慮,城鎮化速度有所放緩,2006-2008年城鎮人口僅增加189萬,城鎮化水平年均增長率僅為0.74%(見圖1),城鎮化發展的重點轉向與工業化相協調和全面提高城鎮建設質量上來。
山東省的城鎮化水平雖然比同期國家平均水平高,但從整體上看,城鎮化水平仍滯后于工業化水平。2008年,山東省城鎮化率為47.57%,而工業化水平為51.28%,其比值為0.92,明顯低于城鎮化與工業化的合理比值區間(1.4~2.5)的下限。因此未來仍需要大力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城鎮化和工業化協調發展。根據山東省規劃,到2012年城鎮化水平將達到50%以上,到2020年,城鎮化水平達到60%以上,快速城鎮化進程必將給山東省的糧食生產帶來更多壓力和挑戰。
三、快速城鎮化對山東省糧食生產的挑戰
(一)耕地面積減少、土地質量下降
山東省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區面積不斷擴大,據統計,2001-2008年,城鎮建成區面積從1 707.97平方公里擴大到3 261.03平方公里,年均增長11.4%。城鎮建設用地面積從1 684.92平方公里增長到3 191.51平方公里,年均增長11.1%。城鎮建設用地的飛速增長導致大量的耕地資源被占用,耕地面積不斷減少。1952年山東省耕地面積為918.3萬公頃,到2008年減少到751.1萬公頃,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從58.8%降到47.8%,人均耕地面積由0.19公頃下降到0.08公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02年是山東省耕地流失最多的一年,年內原有耕地減少面積達32.1萬公頃,雖然經過開荒和園地改造等新增加耕地5.6萬公頃,當年凈減少耕地面積仍達到了26.5萬公頃。耕地的減少導致糧食播種面積不斷下降,1952年糧食播種面積為歷史最高,達1 170.2萬公頃,2008年糧食播種面積下降到695.6萬公頃,降幅高達30.6%。
(二)農村勞動力減少、農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下降
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意味著每年將有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城鎮。據統計,2005-2008年,山東省勞動力轉移人數分別為162.2萬人、159.2萬人和149.9萬人。龐大的農村人口轉移直接導致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減少,1980-2008年,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整體從業人員比重由78.9%下降到37.4%。按照現在的生產力水平,一個農民種植1公頃土地可以獲得規模效應,但是2008年山東省農民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14公頃,相當于農戶單體規模經營面積的13.66%。由于目前農業經營方式仍然是以家庭為單位,糧食生產難以實現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生產效率普遍不高;農村勞動力大量減少,不利于糧食產量的穩定和提高。同時,由于制度性原因,外出勞動力閑置的耕地不能有效流轉,土地拋荒現象日益嚴峻,給糧食增產增收帶來了隱患。
(三)城鎮水資源需求加大,加劇了農業缺水程度
水資源短缺是山東省的基本省情,全省多年平均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322立方米,不到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5。城鎮化使原本不足的水資源更加緊缺,由于工業用水和城鎮生活用水緊張,不得不擠占農業用水,加劇了城鄉用水矛盾,農業生產及農民利益受到了很大影響[4]。2001-2008年,農業灌溉用水從167.32億立方米下降到142.33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比重從66.2%下降到64.7%,生活用水量從23.07億立方米增加到28.71億立方米,比重從6%上升到13%。隨著城鎮面積的不斷擴大,地面不透水面積也在增加,減少了降水對地下水的補給量;同時,城鄉用水量加大,導致地下水超采嚴重,形成大面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008年,淄博―濰坊和莘縣―夏津的漏斗區面積分別達5 370平方公里和3 958平方公里[5],地下水位不斷下降,加大了農業灌溉的難度。
(四)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導致糧食種植比重下降
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農產品的市場需求結構,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種植或養殖那些附加值高、市場銷路好的農產品,而不從事糧食作物種植。1978年,全省農林牧漁總產值的81.9%來自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產業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11.9%和3.4%,林業產值占1.8%。到2008年,種植業占總產值的比重下降到51.6%,畜牧業和水產業分別上升到30.4%和12.2%。種植業內部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1978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中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為81∶19,2008年降低到65∶35,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的比例不斷下降。
四、促進山東省糧食生產的對策建議
在城鎮化與糧食生產兩者的關系中,糧食生產是根本,城鎮化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富國強民不可逾越的階段。只有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城市化發展的基礎才會更加堅固。鑒于快速城鎮化給糧食生產帶來的消極影響,我們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在快速城鎮化的同時促進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
(一)合理規劃城鎮用地,走集約化土地利用道路
政府要合理規劃城鎮建設用地,對城鎮大規模開發特別是開發區項目嚴格把關,堅決遵守國家關于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國策,杜絕耕地亂占和浪費。一方面要明確公共利益范疇,提高土地特別是優良耕地補償標準,完善土地流轉制度,將由于制度阻礙而大量撂荒、占用的土地解放出來,盤活土地存量,增加耕地面積;另一方面需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占補平衡,大力推進土地整理戰略,進行耕地復墾工作的同時提高復墾耕地質量,降低中低產田比率。走集約化土地利用道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倡舊城改造,充分開發城鎮的立體空間,增加城鎮容積率。
(二)加大糧食生產補貼力度,提高補貼效率
政府要增加資金投入規模,加大對糧食生產的補貼力度,擴大專項補貼的水平和范圍,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特點實施差異化的補貼策略。提高補貼效率,改變當前按耕地面積和人頭發放的補貼方式,嚴格按照糧食播種面積進行補貼。進一步完善主要糧食作物最低價格收購政策,建立完備的價格預案體系,加強對糧食生產的引導。逐步建立綜合性收入補貼和農產品價格、農資價格的聯動機制,真正發揮種糧補貼、農資增支補貼等對于種糧農民收入的保障作用,縮小種糧農民與其他勞動者的收入差異。
(三)推進農業科技發展,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各級政府要重視農業科技研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開辟融資渠道,形成多來源、建立多形式的農業科技投入體系,保障對農業生產和相關技術研究的投入。同時,要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優勢,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效率,培育高產、優質、多抗的優良品種。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投入,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專業協會的紐帶和橋梁作用,逐步建立一個高效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改善生產效率,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四)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
政府要繼續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針對不同人群的多層次教育體系。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證農村義務教育政策得到有效貫徹,提高農村居民的基礎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大力開展職業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工作,在技術技能培訓的同時著眼于提高農民素質,增強農民的科技興農意識,引導農民自愿采納新技術。另外,還要有意識地培養一批專業的農業研發和管理人才,作為農業科技研發、推廣和農業規?;洜I的后備力量。
(五)建設節水型城市,減少城鎮污水排放
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各種渠道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在全社會樹立珍惜水、保護水、節約水的緊迫感。做好城市規劃,減少城市不透水面積,充分利用城市雨水資源,實現不同水質不同用途,緩解城市供水壓力。加大對城鎮節水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的投入,全面提高污水處理標準,提高城鎮的污水處理能力和廢水再利用率。加大重點污染監管力度,實施企業廢水排放總量控制,嚴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的工業項目,鼓勵發展節水型高新技術產業。
(六)加強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節水農業
政府要重視并加強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形成完善高效的農業水利保護網。要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充分利用節水灌溉工程提高用水效率,擴大有效灌溉面積。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積極推廣農業節水技術措施,采用有效的科技和經濟手段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促進水資源的供需平衡,努力構建合理、節水、高產、高效的良性生態循環農業體系。
注釋:
①本文引用數據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歷年《山東省統計年鑒》,下同。
②本調研從2010年1月20日開始到2月20日結束,主要采取實地調研的方式,由調研小組向被調研人員進行問卷調查。調研的地方包含了山東省濰坊市、淄博市、泰安市、臨沂市、威海市等在內的12個縣市的部分村莊,共發放問卷1 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73份。
參考文獻:
[1]魏方,紀飛峰.我國糧食生產與消費中長期情景預測及政策建議[J].中國科技論壇,2010,(2):137-143.
[2]趙顯周.中國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相互關系的動態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6,(9):116-121.
[3]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山東省統計局.山東省城鎮化發展報告[M].濟南:黃河出版社.2009.20-24.
[4]鐘華平.城鎮化對水資源的影響[J].世界地質,1996,(4):49-58.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08年中國水資源公報[R].北京,2009.
Challenges of Rapid Urbanization on Shandong Province's Grain Production
Kang Lei, Wu Peilin
(Weihai Branch,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264209, China)
篇8
關鍵詞:土地肥料;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S15文獻標識碼:ADOI:10.11974/nyyjs.20170133017
俗語講“萬物土中生,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由此可知,土壤和肥料對糧食生產的重要意義。而土壤肥料作為糧食生產與安全保障的基礎,其合理的運用是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以,對土壤肥料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問題的了解與解決,是現今農業機構關注的重點。
1土壤肥料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其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社會經濟現代化發展下的必然趨勢。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土壤具有的轉化養分、水源駐留、承載植物穩定生長等作用是農作物成長的重要保障。因此,對土壤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可有效的保障土地資源的循環利用。肥沃的土壤是提高農產品產量與質量的有效保證。
肥料是土壤養分的基礎,肥料資源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中肥料資源的合理運用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也能夠有效改善農作物的品質。
2農村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土壤肥料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發展的同時,人們過多的追求生產量,大量使用化肥,有機肥使用較少,從而導致土壤硬化、土壤肥力下降;根據國土資源部對土地變更的調查顯示:到2006年10月31日,中國的耕地面積為1.22億m2,接近中國耕地面積1.2億m2的警戒線,土地承載力已超過極限。同時,工業污染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壤嚴重沙化、耕用土地減少。甚至是自然資源的嚴重破壞。這些問題的產生嚴重地阻礙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解決土壤問題的對策
3.1建立健全的土地保護制度
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健全的土地資源保護法律法規,這就限制了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使土地保護工作不能取得實質性的有效實施。因此,為了土地資源保護工作的順利實施,土地資源的循環利用,建立健全的土地保護制度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采取措施。
3.2增加有機肥的利用,均衡土壤肥力
耕地保育工作是保證土壤可循環利用的重要保證體系,它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提高土壤肥力,均衡植物養分供給。因此,有針對性的增施有機肥,提高有機肥的利用率,是保障農作物生長的主要措施。例如,在低肥力的土壤中,以有機肥為主要肥料進行施肥,而對于土壤肥力高的土壤資源,可以采用有機與無機肥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科學施肥。從而均衡土地肥力,保障土地資源的可循環利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3研究新型化肥,加快施肥技術改革
新型化肥的研制主旨在于打破常規化肥利用率低,以及常規化肥對土壤資源和自然環境的污染。因此,加快新型化肥的研制是現今化肥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例如,利用微生物技術研制的微生物肥料。目前,主要流行的微生物肥料有磷肥、氮肥、鉀肥、有機復合肥等,在農業生產中根據土地的不同需求,施用不同的肥料,可在根本上解決肥料利用率低以及肥料使用不當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
隨著科技的發展,為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化的變革,采用3S(GIS、GPS、RS)的科學技術進行農業施肥作業,可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浪費。例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按照每一塊田作物對土壤肥力的需求,進行精準施肥,既可以改善土壤資源,又能提高肥料資源的利用率和經濟的浪費,因此,研究新型化肥,加快施肥技術改革是推動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重要途徑。
3.4實現農業廢棄物的合理利用
自古以來,農家肥的應用對農作物的生長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作為農家肥主要材料的糞便和農作物秸稈成為了農業廢棄物。因此,利用科學技術實現農業廢棄物的合理利用,將農業廢棄物變成有機肥料,從而實現資源的重復利用,進而提高土壤資源的肥力,是解決現今我國土壤和肥料資源短缺問題的有效途徑。同時,實現土壤肥料的合理利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農作物生長的安全性,也潛在的解決了因燒荒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從而保護了自然環境,也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幫助。
篇9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勞動生產率;談判能力;福利擴展
中圖分類號:F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848―2007(01)-0034―06
一、引 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持續高速增長的趨勢,這極大提高了人們的經濟水平和生活狀態。然而,經濟增長引致的財富分配效應并不是相對均質的,在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高速增長的背景下,農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相對增速緩慢。在經濟增長差異背景下,城鄉居民在社會、文化、管理等方面均表現出某種程度的“斷裂”或“失衡”(陸學藝;孫立平)。
中國城鄉經濟社會的不平衡發展不僅與改革開放的初衷不一致,而且也對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提出挑戰。基于此,中央政府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的理念下,將統籌城鄉發展擺在了更突出的地位,不僅將城鄉和工農關系調整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而且提出實施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內容的新農村建設戰略。
新農村建設是對城鄉經濟社會失衡狀況的一個積極回應。針對新農村建設,已有文獻討論了意義、內涵和測度,尤其是對于推進思路,文獻強調了協調發展(陳錫文;馬曉河;韓俊)、產業推動(杜青林)勞動流轉(林毅夫;蔡防)、組織帶動(溫鐵軍)、福利供給(賀雪峰)、分配調整(鄭有貴)、權益擴展(秦暉)的重要性,這些對于人們深化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是有價值的。然而現有文獻更多的是政策性詮釋,而較少解析新農村建設的內在機理。本文試圖從政治經濟學視角出發,從經濟增長一社會發展兩個層面探討影響新農村建設的制度性因素,這可視為對現有文獻缺陷的一個小范圍但有意義的修正。
二、理論背景
新農村建設包括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體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發展布局(課題組)。理論上說,新農村建設的五個方面不是平行的,生產發展對生活、文化、社會等事業的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但生產發展并不意味著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和管理民主可自動實現。因此,新農村建設可分為兩個層次:生產發展體現的是經濟增長,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體現的是社會發展。解析新農村建設,不僅需要廓清影響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而且要說明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內在關聯,前者涉及經濟增長理論對增長源泉的認識,后者涉及發展經濟學關于發展意義的思考。
從增長動力來看,經濟增長理論長期采用“要素核算法”,將增長貢獻“分解”到各種要素中去。這有兩個缺陷:一是生產要素并不能解釋經濟增長的全部,增長方面存在巨大的未被解釋的剩余;二是生產要素具有邊際報酬遞減特征,這與長期經濟增長所蘊含的報酬遞增并不一致。上述兩個方面意味著:經濟增長是一個多因素交互作用的連續的非均衡的過程,這些因素不僅單獨對經濟增長起作用,而且它們的組合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經濟增長,要素的交互作用正是報酬遞增和經濟增長的源泉(舒爾茨)。由此,增長不僅取決于各種要素,更取決于要素的利用和組合程度,取決于決定要素組合的技術變革和經濟制度、以及決定技術變革和制度創新的體制等。所以,理解農業生產發展,應采取全要素生產率去解析被遺漏的因素,并特別注意影響要素交互作用的那些因素:經濟組織和經濟制度等。
從發展意義來說,增長和發展不是等同的,增長是發展的實現手段。發展觀經過了三個階段:增長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和自由發展觀,這體現了對“人本”目標的不斷逼近。單純強調增長可在很大程度增加物質財富,但這通常伴隨著環境惡化、福利縮減等后果。于是,增長型發展觀逐漸過渡到可持續發展觀,后者要求生態規模上的足夠、社會分配上的公平、經濟配置上的效率同時起作用(戴利),這可視為發展觀向“人本”方向的第一重轉化。考慮到權利擴展與福利水平的內在聯系,可持續發展觀又逐漸被自由發展觀所完善,“發展可以看作是擴展人們享有的真實自由的一個過程”(阿馬蒂亞.森),發展的目標是擴展個體和群體的自由度或相關權利,發展依賴于政治自由和公民權利、經濟設施、社會機會、社會透明度、安全性防御等。這可視為發展觀向“人本”方向的第二重轉化?;诎l展觀的演變軌跡,對農民社會發展的分析必須立足于福利增加目標,考慮其福利獲取能力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顯然,可以將新農村建設分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在經濟增長方面,實現生產發展不能僅從要素角度出發,而必須探究影響要素組合效率的組織和制度因素;在社會發展方面,實現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福利擴展,必須考慮影響可持續發展和自由擴展的社會制度安排。在這個意義上,政治經濟學為解析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一個恰當的視角。
三、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失衡特征及其引申含義
新農村建設源于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由于產業特征及稟賦差異,要使社會群體保持完全相同的發展速度是不可能的,但對于一個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而言,中國城鄉經濟社會的長期、較大不平衡發展會產生諸多負面影響。在這個意義上,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對新農村建設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一個邏輯起點是廓清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現狀。
表1顯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是全面的。收入水平方面,城鄉居民的人均凈資產和純收入差距分別為3.70倍和3.21倍,城市貧困發生率僅為農村的0.28倍;消費水平方面,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是農村居民的3.29倍,恩格爾系數僅為農村居民的0.80倍,城鄉居民的耐用消費品擁有量也存在著顯著差別;居住條件方面,農村居民的安全用水、清潔能源、衛生廁所和道路硬化均與城市居民相差甚遠;教育醫療方面,城鎮居民的受教育年限是農民的1.29倍,衛生人員擁有水平和人均醫療支出分別是農民的10.91倍和4.01倍;社會保障方面,市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人數、人數占比、資金支出、人均支出分別是農民的4.52倍、11.0倍、10.66倍和2.36倍。顯然,在收入水平、消費狀況、居住條件、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農村居民均和城市居民存在著較大差距,城鄉之間不僅存在二元經濟反差,而且也存在二
元社會反差。
由城鄉經濟社會的全面失衡,可以引伸出:一,農業發展、農村進步和農民增收是密切相關的,“三農”問題具有復雜性,單項的政策措施雖可以取得局部績效,但“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必須借助系統性、長期性的舉措。在這個意義上,內涵豐富的新農村建設是對城鄉全面失衡的一個積極回應。二,城鄉經濟社會的全面失衡,意味著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創造主體和價值主體,政府的外部推動雖不可或缺,但新農村建設應以農民的自身意愿和實際能力為基礎,以農民的自我管理和自發推動為動力,以農民利益增長和福利擴展為目標。政府對農村建設的嵌入式干預,不僅面臨著市場化改革和國際化背景的“道德”拷問,而且面臨著有限資源和有限信息的“能力”約束。
中國城鄉經濟社會的全面失衡,不僅意味著新農村建設具有系統性和必要性,而且也意味著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充當著主體的角色。于是,問題就歸結為:農民如何能夠在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兩個層面上擴展其福利水平?現有的經濟社會背景如何“阻礙”了農民在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以致其在福利比較中處于劣勢?這顯然涉及生產發展和社會發展中的制度性、組織性因素。
四、制度約束、勞動生產率提高和農業生產發展
從經濟增長理論出發,生產發展要求必須尋求促使農業增長的持續動力。農業發展包括兩方面:一是增加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的供給,對于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農產品供給和糧食安全始終具有“不能出現任何閃失”的重要意義,寄希望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糧食安全是不現實的。二是促使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這是消減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提高農村居民消費能力和層次、推動宏觀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紤]到勞動生產率在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中的關鍵作用,因此就應從勞動生產率角度解析農業生產問題。
在價值層面上,農村勞動生產率表現為農業產值和就業者的比例關系。假設農產品產量為Y,價格為Pg,農業勞動者為NA,則農業勞動生產率E=YgPg/NA??紤]到農業和非農產品的勞動生產率及其收入差距,農戶為了最大化收入,一個理性選擇是通過就業流轉在農業和非農產業之間配置勞動力。因此,如果農業產出Yg對農業勞動力NA彈性較小,則農業勞動生產率與農業勞動力反相關,農業勞動力流轉意味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為了證實這點,可以用農林牧漁的產值與就業人員之比表示農業勞動生產率,在統計資料中,缺少各省區勞動力流轉到非農行業的比率指標,但各地農民外出勞務收入占農村可分配凈收入總額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村勞動力流出的程度,可稱其為地區外出打工比率,它可以作為各地區非農產業勞動力配置比率的一個替代指標。圖1描繪了2004年中國31個省區農村勞動生產率和外出打工比率的關系,顯然,兩者存在比較顯著的反相關關系。
在實物意義上,如果糧食總產量為Y,糧食播種面積為A,糧食勞動力為L,則勞動生產率(Y/L)可以分解成土地一勞動比率(A/L)和土地生產率(Y/A)的組合:Y/L=(A/L)*(Y/A)。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可以依靠土地一勞動比率增加,也可以依靠土地生產率提高來完成。圖2顯示:1978--2004年,中國糧食生產的土地生產率指數和勞動生產率指數均超過1,然而土地生產率指數一直高于勞動生產率指數,隨著時間推移,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說明:改革開放以來,土地生產率的增長趨勢強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趨勢,且這種特征有不斷強化的傾向。由于勞動生產率等于土地生產率和土地一勞動比率的乘積,因此,糧食生產的土地一勞動比率不僅沒有顯著提高,反而有不斷下降的趨勢,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土地生產率的提高所引致的,土地一勞動比率對勞動生產率提高的貢獻度非常有限,規模經濟的貢獻度較小。
理論上,農業生產發展需要勞動生產率的持續提升,這可以在價值層面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并在實物算得出,資料來自《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05》,外出打工比率根據農民外出勞務收入和分配凈收入總額計算得出,資料來自《2004年中國農業統計資料》。
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生產率均為指數形式,其中以1978年為1。糧食產量、播種面積和農業勞動力來自于《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05》。
意義增加農業產出水平,而農業勞動力的有效流轉對勞動生產率提高至關重要。然而經驗分析顯示:改革開放之后,農村勞動力在持續流轉,農民工數量有不斷上升趨勢,2004年農民工數量約為1.2億,但農村仍有1億剩余勞動力(丁守海),這使人們追問通過勞動力流轉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何不是充分的?同時,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生產的勞動生產率提高為何主要依據土地生產率,土地一勞動生產率為何沒有對勞動生產率提供實質性貢獻?這與農村戶籍制度、土地產權制度和農民福利制度有關。在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安排下,農民就業的非農化流轉具有較高的交易成本,而且戶籍制度背后隱含著公共品和社會福利的分配規則,由于在正規利制度普遍缺位的背景下,農民只能采取將社會保障依附于土地的非正規方式,因此土地兼有農業生產功能和社會保障功能,農民就業的非農化流轉并未連帶著公共產品和社會福利的非農化流轉。于是,就業流轉、身份流轉是相互脫離的。農民由于交易成本較高而很難流轉到非農業和城市,即使可以流轉,也對土地具有較強的經濟聯系和福利依賴,結果強化了土地的分散式、小農型格局,抑制了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和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專業化經營。
五、數量悖論、談判能力提升和農民福利擴展
新農村建設是對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失衡的積極回應,因此,還應從政治經濟學視角解析農民的福利擴展問題。農民是“貧困,但理性的”,農民的福利享用劣勢并不起源于其福利需求層次低下或分配意識不足,非農化流轉表明他們具有擺脫福利低水平境地的強烈意愿。這樣,對福利享用劣勢的唯一解釋:農民通過市場和政策途徑來獲取福利時的談判能力較低。中國有9億農村戶籍人口,農民規模應為其談判能力獲取提供有利條件,然而按照集體行動的邏輯(奧爾森),由于存在“搭便車”現象以及效用發現、成本分攤等難題,則規模較小的群體更容易采取集體行動,并具有更強的談判能力。農民的人多要轉化為力量大,需要采取有效的組織行為,在成員間形成合理的成本分攤機制,優化內部安排來提高集體的環境適應能力,而政府應努力使各方利益集團形成平等、互動、協商的機制,消除強勢利益集團對弱勢利益集團的抑制??梢岳眠@種邏輯來解析農民的市場談判能力和政策影響能力。
在市場談判能力方面,考慮到糧食生產的特殊
意義,可以從糧食生產角度考慮問題。為了提高收入水平,農戶的理性選擇是增大糧食產出水平Yg和提高糧食價格Pg。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糧食產出和糧食價格之間存在良性互動關系,農戶因為具有生產的規模效應和健全的合作組織,從而具有較強的市場談判動力和能力,以及較強的發現價格的動力和能力。但在中國,糧價與生產之間的關系并不密切,1978―2003年的GraIl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表2,糧食生產變化不能對糧價變動進行有效的解釋,相反,糧價變化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產決策。糧價基本是一個“游離”于農民糧食生產、而由政府確定的外生變量,農民在糧食市場更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價格接受者”。糧價可以對糧食生產產生影響,農民會將糧價作為生產決策的一個內生變量。結果是:在糧價下降以致“賣糧難”時,農戶會在下期減少生產投入,導致糧食生產和供給減少,當這種情況持續進行而出現“買糧難”時,政府會通過提價等行政措施刺激農民,結果在政策信號下農民增加糧食生產,糧食形勢趨于好轉,政府重新推動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糧價重新調低,結果又出現新的“治亂循環”。在上述過程中,農民的市場談判能力和價格影響能力非常微弱,農民經常出現對市場信號的“瞄不準”的特征。
在政策影響能力方面,改革開放以來農民仍占人口的絕大多數,但是二元經濟社會反差不僅沒有縮減,反而呈現出“路徑依賴”意義上的積重難返和持續擴大態勢,農民被視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農民的弱勢地位與利益集團在談判中的能力不對等緊密相關。由于組織能力的制約,農民的利益表達機制、利益疏導機制、利益調節機制和基本權利保障機制處于形成階段,結果是農民的人多之因并為轉化成力量大之果,市民的人少卻占據著談判中的強勢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談判力量的不對等會轉化為社會“呼聲”的不對等,社會“呼聲”的不對等又會轉化為政策影響能力的不對等,政策影響能力的不對等又會形成社會地位、資源分配、經濟收益上的不平衡。結果是:農民在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權利貧困,表現為:政治權利受到不合理限制,農民的平等權、自由權、人身權、參政權、自治權等政治權利的保障和實現受到舊體制不同程度的不合理限制;經濟權利受到不正當的剝奪,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房屋、農作物等私有財產的所有權經常受到外部力量的侵犯;社會權利受到不公正的侵害,農民在勞動、教育和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市民相比處于嚴重的權力失衡和不公正狀況(范毅)心川。這種不平衡反過來又會強化城鄉利益集團的談判力量差距,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陷入自我強化的循環之中。所以,農民規模雖大,但政策影響能力較小,農民所獲社會福利、發展機會以及選擇集合均不可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績效。
六、結論和政策含義
改革開放之后,城鄉之間存在全面、顯著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狀況,新農村建設是對這種失衡的一個積極回應。新農村建設包含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兩個層面,從政治經濟學視角出發,在經濟增長方面,農業發展依賴農民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但由于城鄉戶籍制度、土地產權制度、農民保障制度等制度性約束,農村勞動力的非農化流轉受到制約,就業流轉和身份流轉脫離,這些均對勞動生產率提升產生了負面影響。在社會福利方面,在分散式的小農生產模式下,農民的數量優勢并沒有轉化為談判能力優勢,由于激勵相容問題農戶的組織和談判能力較弱,其在市場交易中對價格的影響很小,在社會談判中對政策的影響很小,結果是其社會福利獲取及社會發展程度處于不利地位。
篇10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耕地拋荒現象的發生,切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綜合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
二、目標任務
通過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大力發展拋荒耕地農業生產,努力減少耕地季節性拋荒,堅決制止多年性拋荒,確保耕地不拋荒。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一是完善土地經營制度,強化集體的土地所有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和使用權,加快土地流轉。對常年性拋荒耕地可由鄉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按照有關的政策法規的規定,收回其承包經營權,重新進行發包或租賃。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租賃拋荒耕地從事農業開發,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農戶通過轉包、租賃、轉讓、入股、互換等方式進行土地流轉,促進土地向種植大戶和經濟能人集中,實現土地規?;?、集約化經營。二是圍繞做大做強超級稻等農業主導產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土地規模經營和土地流轉。
(二)建立拋荒耕地約束機制。對棄耕拋荒的嚴格按照《土地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由發包單位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基本農田,并組織恢復耕種。嚴格執行農業補貼政策。水稻良種補助、糧食直補、農機補貼及其他綜合補貼必須依法依規補貼給直接經營者,不得發放給土地承包者。
(三)抓好拋荒耕地農業生產。對具備生產條件的拋荒耕地要結合秋冬季農業生產,指導農戶改種或搶種玉米、馬鈴薯、紅薯、大豆等旱糧作物和蔬菜,提高土地復種指數和經營效益。對因地下開采、干旱缺水和洪災損毀而拋荒的耕地要采取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土地整理,大力改善生產條件,積極發展糧食、蔬菜、水果等農作物。
(四)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鄉黨委、政府將拋荒耕地治理工作納入全鄉目標管理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包戶的責任體系,強化工作責任,嚴格考核評比,對治理工作任務完成不好的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四、工作要求
(一)廣泛宣傳,提高認識。各村、鄉直有關單位要大力宣傳《土地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土地流轉政策,以及制止耕地拋荒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全鄉廣大干部群眾抓好拋荒耕地治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 上一篇:減少農業碳排放的措施
- 下一篇: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