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研究范文
時間:2023-03-16 22:30: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護理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稿件要求
1.稿件請用16開紙計算機word或WPS格式打印,文題4號黑體,內文4號宋體,并附文題、作者單位郵政編碼及單位名稱、作者姓名、摘要及關鍵詞3個~8 個(中英文對照,如英語寫作困難者,由本刊幫助撰寫)。中文摘要一般為300 字,英文摘要為250個實詞。文稿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準確,邏輯推理正確。文章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語句精煉,語言、用字規范化。
2.文稿作者署名,請按貢獻大小自行排序,不排并列作者,并附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職稱、職務、最高學歷)及所有作者工作單位及地址、郵政編碼。論文如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省、部級重點攻關課題及其他課題, 請在文稿首頁腳注中注明“本課題為×××基金資助項目”,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如獲專利證書請注明專利號,并附專利證書復印件。
3.標題層次的劃分,一般不宜超過4層,超過4層時,可將層標題再細劃分。第一級標題用1 ,第二級標題用1.1 ,第三級標題用1.1.1,第四級標題用 1.1.1.1。各級標題均頂格書寫,分級號后不用頓號,空一字空后寫標題。
4.圖表力求少而精,表格設計規范化,照片請用計算機掃描后附于文末, 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表中數據要準確、清晰,同一指標有效數字位數相同;插圖應用計算機繪制,不宜過大,圖注采用阿拉伯數字,圖下按序號說明。
5.參考文獻按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必須以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文獻為限。在文中引用處右上角用方括號注明,并按引用順序排列于文末, 參考文獻務請與原文核對準確。日文請用日本當用漢字, 切勿與簡化漢字混淆,文摘、轉載、內部刊物及資料請盡可能勿作引用。
6.外文字母請用正楷印刷體書寫,注意分清文種、大小寫、正斜體。
7.統計學符號按國家標準 GB 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
8.特別說明:
①來稿內容文責由作者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作者若不允許對文稿作文字修改,或不同意其他報刊轉載、摘編,或不同意在各種電子數據庫、光盤、網絡進行收錄、轉載、傳播、發行等,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不聲明者視為同意。嚴禁抄襲侵權,造成不良后果由抄襲者承擔全部責任。因人力所限,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待接到退稿通知后,方可自行處理。經審核擬刊用的稿件,通過網上回復或短信通知第一作者,并簽署論文授權書。接到需退修稿件待修改整理后盡快發回。退修稿件請在1個月內寄回,超過3個月者,按退稿處理??酶寮髡咴瓌t上不予更改,如有特殊原因,請第一作者說明理由,并加蓋單位公章,否則編輯部不予更改。有關稿件事宜,編輯部均與第一作者聯系。
②本刊只接受未曾發表的稿件,勿一稿多投。
③稿件經本單位有關學術機構或護理部審核后,附單位推薦信,說明稿件取材真實,不涉及保密、一稿多投、 署名爭議等項。通過索醫網投稿者,若論文內容屬資助項目或獲專利證書,請將課題證書及專利證書復印件掃描后上傳或寄至編輯部。本刊編委, 來稿時請注明。若改投其他刊物應事先與本刊編輯部聯系。編輯部對來稿有刪改權。
④來稿免收審稿費。
篇2
【關鍵詞】心理護理;心理素質;方法
隨著醫學模式及新的護理觀的建立,臨床護士再不能只看病,不看人,只護身,不護心。護理工作應充分重視心理護理的作用――三分護身,七分護心。心理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在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基礎上,應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術,通過言行舉止影響和改變患者的認知、情緒與行為,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以促進患者康復的護理過程。
1心理護理范疇
一般認為,凡是在護理過程中,護士以心理學理論作指導,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通過與病人交往,從而影響病人的認知、情緒,改變病人的不良心理狀態和行為,解決病人的心理困擾,協調各方面的人際關系,調整病人的心理適應,使之配合醫護處于接受治療和護理的最佳狀態,從而促進病人康復的方法,均屬于心理護理的范疇。
2護士的心理素質
護士要給患者提供心理護理,那么首先的要求是護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護士除了具備一定的醫學及護理學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還必須具有健康的心理。
護士工作者應努力做情緒的主人;養成良好的性格,有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和對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不把消極情緒帶入病房,用積極的情緒感染和影響病人,并由此得到心理上的愉悅;合理宣泄消極情緒,升華情感。當護士受到難以忍受的刺激,有苦悶、煩惱,心情不好時,可向親友、同事或領導傾吐心聲,合理宣泄消極情緒;要通過沉穩自然的儀表、端莊大方的舉止、親切感人的話語,給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護士要心胸寬廣,隨時調整自己,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護理工作者只有通過努力學習,勤奮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優良的個性心理品質,在和諧的社會心理氛圍中達到護士自我價值的實現。
3心理護理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有價值的知識莫過于方法學知識。靈活多樣的心理護理方法為我們有效開展心理護理工作提供了備選的護理手段。護士應掌握常用心理護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應用原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學會將心理療法引用于護理工作。應針對病人的不同特點,采用適宜的護理方法,以提高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
3.1 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心理護理是在護士與病人之間進行的,能否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成敗的關鍵。在與病人的交往中,護士應說話和氣、熱情友好、誠懇禮貌。時時以樂觀、開朗、自信的情緒去感染病人。
3.2爭取家庭及社會的支持與配合。病人在住院期間,前來探望的家屬、親友及單位領導的言談舉止對病人的情緒會產生直接影響,其良好的語言行為能給病人以安慰和鼓勵,而不良的語言行為對病人則是惡性刺激。
3.3創造舒適的治療與休養環境。病人住院后的環境條件如何,直接影響病人的心境和治療康復效果。護士應努力保持病室安靜、整潔、舒適、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為病人創造良好的治療與休養環境。
3.4正確使用心理學治療方法。心理療法在心理治療中較為常用,同時也是心理護理的主要方法。它依據心理學的基本原理,通過解釋、安慰、疏導等方法,對病人進行適當的心理調整,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4心理護理應用
4.1如何面對病人的焦慮焦慮是個體或群體面對模糊的、不具體的威脅感到不安及自主神經受到刺激的狀態?;颊弑憩F:患者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面色蒼白、軀體疼痛、聲音顫抖、全身發抖、坐立不安,心悸、眩暈或頭昏、尿頻、腹瀉、厭食、易怒、缺乏自信心、心理緊張、心事重重等。
對策:護理工作應該使患者焦慮癥狀減輕或消失。找出引起焦慮的原因,鼓勵患者去想,許多患者可找出原因,焦慮的癥狀會減輕;向患者解釋檢查、治療的目的,必要時,簡單講解手術的過程,幫助患者產生信任感,減輕焦慮;
取得家屬、單位的支持,與家人聯系,鼓勵家屬多與患者接觸、交流,減輕患者的焦慮;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減輕患者的陌生感,改善焦慮癥狀;采取放松療法改變焦慮狀態,提高舒適水平:①與患者交談,找出焦慮的原因,取得患者的信任。②向患者介紹緩解焦慮的方法。③引導患者放松:護理人員說“請您回憶有生以來最平靜、最高興、最自在的時候。閉上眼睛,記住那一刻的感覺,我和您講話時,保持住那一刻的記憶”。通常,此刻患者的肌肉開始放松,表情平靜。
4.2心理護理應用典型案例患者:李某,男,47歲,漢族,機關干部,國家公務員,大學文化程度,已婚,妻室健在。因車禍住院,左小腿發生骨折,發現血壓升高,測得血壓為(170/95mmHg),心率為92次/分。其本人為肥胖體型,有煙灑嗜好。父親有高血壓病史,已死于腦出血。本人工作勤奮、言語謹慎、性格急躁。患者入院后,精神萎靡不振,情緒低落,煩躁不安。
熱情接待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對初入院患者主動介紹院規、院貌,介紹醫院環境及主治醫生、主管護土等,并運用言語、語態、行體等溝通技巧耐心詢問患者。多與患者交談,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進行耐心細致的的健康教育,護士要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耐心細致的講解。
減輕焦慮的程序:親情護理,以親切的目光,和藹可親、熱忱的態度對待患者;語言護理,使用溫和、禮貌,帶有科學性、疏導性、暗示性的語言和患者溝通;環境護理,創造一個整潔、明亮、安靜、舒適、優美、安全的治療環境。同時,也可用生物反饋療法使患者通過全身肌肉放松減輕焦慮情緒,增加自我控制能力,改善心理狀態,使大腦皮層緊張狀態得到松弛,從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篇3
【摘要】本文總結了普通外科患者常見的四種心理狀態:焦慮狀態、恐懼、一般軀體狀況和預感性悲哀;針對不同心理狀態的患者提出了相應的護理對策,以便有效控制普外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而達到使患者早日康復的目的。
【關鍵詞】普通外科;心理狀態;護理對策
1 引言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全民整體文化素質和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以及整體護理在我國的普及和深入,患者在住院期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護理技術服務,而更加注重心理因素、環境變化和預防保健。
普通外科患者人群數量大,多數又要接受手術治療,而國內外研究表明,手術往往被人們認為是重大的人生挫折。外科手術病人常伴發焦慮和抑郁等情感障礙,這些負性情感將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導致并發癥增加,影響預后及病人康復。因此,普外患者的心理問題已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只有全面了解普外患者的心理狀態,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相應的心理護理對策,解決其心理問題。
2 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狀態的整體特點
從以往調查數據顯示的情況看,預感性悲哀的因子均分最高,其余依次為一般軀體狀況、社會退縮、恐懼、焦慮/抑郁狀態。這說明,普通外科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最大程度來源于擔心疾病預后、未來健康狀況和藥物副作用等未來的許多不確定因素,這種預感性悲哀,護士可以通過及時給予有關的信息支持加以解決。在術前指導中除了向術前病人講明術前的注意事項,還應向病人詳細講清手術后預期結果、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對策及預防措施;應指導病人用藥,說明藥物的療效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該如何應對,對確實有嚴重副作用的藥物,如化療藥,護士要耐心的解釋,讓患者明白服藥所帶來的副作用遠遠小于疾病不加控制的結果;介紹患同種疾病而且恢復良好的患者,以增強患者對康復的信心。
針對普外患者常見心理問題的護理對策,心理護理是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在護理過程中,護士通過與病人的密切交往,以良好的語言、情緒、行為去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使患者在信念上由悲觀轉為希望;在意志上由懦弱變為堅強;在情緒上由消極變為積極;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變為自覺;在接受治療上由被動變為主動,以達到促進患者身心早日康復的目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們得出普通外科患者的常見心理問題是焦慮狀態、恐懼、一般軀體狀況、預感性悲哀等。針對普外患者的常見心理問題,現提出以下心理護理對策:
2.1 焦慮狀態:外科住院病人由于手術的影響,自理、自護能力在短時間內急劇變化;其次,病人對手術治療解除病痛既有強烈的期望,同時又擔心手術的成功與否及預后、手術對軀體的影響、生理功能的改變等。因此,患者常常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對于焦慮、抑郁情緒較為嚴重的患者,除了一般的心理護理措施以外,更要注重對病人的情感支持和情感溝通,使病人敢于討論對手術的感覺,把自己的苦悶傾訴出來,進行適度的情緒宣泄,減輕心理痛苦。還應主動向患者家屬介紹病人的情緒狀態,取得親人的配合,增進患者與家屬之間的情感聯系,為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情緒氛圍,改善病人的焦慮心理,同時從言語、表情、態度和行為等方面給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讓病人感到安全、放心、親切,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另外患者的抑郁和焦慮情緒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和期待有關?;颊哂捎谧陨磲t療知識的欠缺,可能會夸大疾病的嚴重性,所以產生焦慮、抑郁情緒。
2.2 恐懼:手術被認為是人生的重大生活事件,大部分普外患者難免要接受手術治療。不論是手術本身還是手術可能的結果,都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恐懼。有研究表明,術前、術后的健康教育可以患者患者的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所以,術前盡量詳細和全面地介紹手術室環境,介紹醫生、麻醉師和護士的資歷、技術水平。術前教育可以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責任感,加強對手術的耐受性,減少術后并發癥。術前詢問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對手術目的的了解、對手術醫生的信任程度、對術后疼痛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的顧慮等,針對患者的回答判斷其心理狀態,并向患者提供相關信息,解釋術前檢查及準備的目的,必要時可請術后康復較好者現身說教,鼓勵其樹立信心,主動參與治療和自身護理。
2.3 一般軀體狀況:患者的心理問題有的時候會通過軀體不適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可能是與手術后刀口疼痛、置管、活動不便、常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手術未達到預期效果有關,也可能是因為手術后患者的健康需求增加,而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有關。對出現傷口劇烈疼痛、惡心、嘔吐、腹脹等現象的病人,告訴他們這是因為情緒過度緊張而造成的,以免患者以為是病情加重而帶來更大的恐慌。情緒狀態對人的軀體有很大影響,而且緊張焦慮的病人的痛覺閾限也會降低,所以會覺得特別的疼;病人的睡眠質量也會下降。對于一般軀體狀況較差的患者,可采用精神調節法提高食欲,如鼓勵患者多想或多聞酸性食物可激發條件發射,促進唾液、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提高消化機能,增進食欲??捎幸庾R的在患者面前進食,以引起其食欲。對于睡眠質量下降的患者,護士可有意識的為其提供相對安靜、舒適、安全的住院環境,幫助患者改善睡眠質量,充分休息。
2.4 預感性悲哀:患者由于對未來疾病的發展、預后、可能出現的問題、怎么應對和身體的康復情況的不確定,偏向于把疾病結果往壞的方面想,而給自己帶來悲哀的不良情緒。針對這種情況,護士可以有目的地給患者介紹已完成手術正處于恢復期的患者,講述手術中和恢復期的體驗,建立起具有明確性、相似性和一致性的刺激框架,降低患者對疾病的不確定感,讓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消除消極心理,保證手術和術后康復的順利進行。組織手術前后不同時期的病人交流及談心,互相傾訴在治療過程中的感受及體會,從手術順利及術后長期生存的病人身上看到希望,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及勇氣。
2.5 特殊人群的心理護理:在普外心理護理工作中,護士更要積極關注女性、文化程度較低、經濟條件較差、健康需求得不到滿足、社會支持少、手術后患者住院次數較多的患者和癌癥患者。因此,要求護理人員針對特殊患者不同時期的心理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對有不安全感者,應主動接觸,給其安慰和鼓勵;對有孤獨感者,應主動介紹醫院情況,關心照顧,尊重其生活習慣,按照患者興趣愛好安排適當的活動;有牽掛家人者,需動員其家人和親友多探視,多交流,多陪護;病情惡化時患者有悲觀、消極、煩悶等心理,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不同性格鼓勵和勸導,調節其情緒。
3 結論
普外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四個,分別為焦慮/抑郁狀態、恐懼、一般軀體狀況和預感性悲哀。普外患者中,女性患者、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家庭經濟困難的患者、健康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患者、缺乏社會支持的患者、手術后患者、住院次數多的患者以及癌癥患者可能更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如果護士了解了各類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況,針對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語言和行為,表達對患者的理解、鼓勵和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愛和力量,喚起對生命的眷戀,敢于面對現實,頑強地與疾病作斗爭,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李美華,區麗明,譚杰文,等.綜合醫院住院康復患者心理狀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5
篇4
如何有效的構建有中醫特色的中醫護理診斷體系成為了我國中醫護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來我院進行中醫就診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研究組患者在中醫護理診斷體系下進行中醫護理,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其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來我院進行中醫就診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40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患 17例;患者年齡23~74歲,平均年齡 (47.8±2.4) 歲.40例對照組患者中包括男性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 (47.6±2.7) 歲。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研究,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分析法,對國內外相關護理診斷的資料進行統計研究,并結合中醫護理的特色,構建出中醫護理診斷體系.實驗組的護理人員首先需對中醫護理診斷體系的相關內容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熟知各項護理診斷標準,隨后再對研究組患者進行中醫護理;對照組的護理人員不經過學習,直接進行中醫護理。護理結束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
1.3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上述所有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的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百分比表示,采取χ2檢驗;對比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護理,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5.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2.5%,組間滿意度對比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中醫護理就是在中醫相關理論的指導下對患者進行拔罐、按摩、針灸、中藥熏洗、刮痧等多種中醫傳統治療方式[2].目前許多中醫治療診所或治療機構對醫護人員的分工不明確,醫生常常身兼數職,代替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目前我國的中醫護理診斷依然存在著應用不規范、臨床不認可的問題。因此,當前中醫護理臨床實踐中,急需結合我國中醫護理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個規范的中醫護理診斷體系,來增進中醫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加強護理規范及自身護理評判,提升中醫護理的質量,同時為我國中醫護理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素材,促進我國中醫護理的研究及教育發展.
中醫護理診斷體系的建立首先必須了解中醫護理的相關護理特點。西醫護理講求"以患者為中心",更加注重對患者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護理,而中醫護理主要是體現"整體觀",將具有整體性的人與自然、社會等周邊環境形成統一,融合成一個整體。
在這個整體中各個組成部分具有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作用,當人體與周邊環境達到平衡統一時,人體就能保持身體健康,若平衡被打破就易引起各種疾病的發生。此外,在人體內部,各個系統之間也組成了一個整體,各系統之間相互協調,統一發展,使各項身體機能均能保持正常.
因此,在中醫護理中必須要了解人體與周邊環境、人體內部的協調發展的原理,從整體出發,通過護理使患者的內外環境均達到平衡。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在中醫護理中也講究辨證施護,在進行護理時以辨證為基礎,詳細了解患者具體情況,分析出影響患者治療的相關因素,對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使得護理措施手段更加合理,在辨證治療和護理下更利于提高治療效果。在中醫護理中也講求心理護理,從中醫的整體觀原則來看,患者的情緒也會對身體的相關器官造成很大影響,進而造成機體內環境的平衡紊亂,導致疾病的發生。另外,西醫護理中較為注重對患者的健康知識宣教,而中醫護理中對疾病的防范意識更高,因此,在中醫護理中,"養生之道"被運用于臨床護理當中,讓患者從整體上改善身體機能,不僅治療了已有疾病,還能對相關疾病進行預防,其臨床實踐也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認可。
中醫護理診斷體系的建立必須有較為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做指導,而我國的中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具有較為扎實的理論基礎,中醫護理診斷與中醫基礎知識聯系緊密,"四診八綱""辨證施治"均是護理診斷體系建立過程中可以用到的理論依據[3];國外護理診斷體系建立較早,且已經具有一定的實踐基礎,為我國中醫護理診斷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參考依據;此外,隨著我國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中醫研究當中,各大醫學院正為我國儲備著大量的中醫護理人才;此外,在我國中醫護理診斷體系的構建探索中,相關研究人員已經在中醫護理診斷的定義、總體分類、體系的表述方式等相關內容的研究上取得了較大進展,成果顯著[4].因此,從理論基礎和研究現狀兩方面綜合考慮,我國中醫護理診斷體系已經具備了良好的構建環境。
另外,在本次研究以80例中醫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在中醫護理診斷體系下進行中醫護理的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0%,采用常規中醫護理的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2.5%,組間滿意度對比差異明顯,P<0.05.在中醫護理體系的之下,護理人員更加明確自身職責,中醫護理診斷有了更加規范統一的標準,并能顯現中醫護理的特色,更加符合我國中醫護理的實際操作,護理的質量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因此也有了明顯的提升.本次研究結果說明了中醫護理診斷體系的構建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綜上所述,構建中醫護理診斷體系具有可行性,使中醫護理診斷更加規范,并具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化的專業術語來促進中醫護理在世界范圍內相關護理平臺上的交流,使我國中醫護理特色能夠走向國外,推動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書華,王紅梅,王傳鳳,等。中醫護理環節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護理學報,2014,6(3):18-20.
[2]楊亞,戴新娟。中醫護理診斷應用現狀的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4,21(11):34-36.
[3]齊桂。中醫臨床護理標準體系構建[D].武漢:湖北中醫藥大學,2012.
[4]張廣清,林美珍,葉紅,等。中醫護理質量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管理雜志,2013,12(6):840-842.
[5]晏利姣。中醫醫院護士中醫藥素養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4.
[6]李艷波,趙云卉,李玲,等。論中醫護理與西醫護理的異同[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3(12):189-191.
[7]劉偉。中醫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11.
篇5
關鍵詞:兒科護理;非語言性溝通護理;滿意度;依從性
在兒科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通常會遇到一些無法有效表達自身疾病狀況及需求的患者,他們大多在面對醫生的正常行為時,會出現恐懼、不安、焦慮及抵觸等情緒[1]。因而在進行兒科的護理時,不能以對待成人的方式護理,應針對兒科患者的具體特征進行一些必要的非語言性溝通式護理,從而提高護理滿意度[2]。本研究探討非語言性溝通式護理模式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兒科2014年—2015年收治的患者370例作為研究對象,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各185例。觀察組男95例,女90例,平均年齡(5.0±1.3)歲;對照組男91例,女94例,平均年齡(5±1.4)歲。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5歲。②患者無其他原發性疾病。③患者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兒年齡>5歲。②患者家屬不知情。③患者患有心、肝、肺等原發性疾病。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在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的用藥、檢查,并通過語言與患兒或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1.2.2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非語言性溝通,具體內容如下:①護理人員在進入病房時應注意將口罩取下,用親切、自然的表情面對患者,讓患者放松心情。在護理工作開始前,與患者進行淺層的交流,在交流期間,應注意使用表揚及夸獎的詞句,讓患者具有愉悅感,從而拉近醫患的距離。在與患者家屬交流時也應一心一意,不可一邊說話一邊做其他工作,避免其產生不良的情緒。②在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過程中,應注意目光平和,盡量與交流對象進行目光接觸,從而縮短相互間的距離。③在為患者換藥、注射的過程中,可適當撫觸患者額頭,加強親切感,減少患者的恐懼心理。
1.3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醫囑依從性和接受調查度,比較2組患者護理效果。向患者家屬發放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滿分100分,其中非常滿意80~100分;不滿意<60分;滿意60~8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醫囑依從性和接受調查度比較
觀察組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兒科患者是臨床護理中的一類特殊群體,通常無法準確表達自身的不適和需求,并且在住院過程中自制能力較差,易出現不配合、煩躁、哭鬧、好動等癥狀,給護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促進了護理程序的革新[3]。非語言性溝通式護理主要是指通過肢體語言、眼神交流來對患者進行護理,其為在特定的環境下對語言溝通的一種有效補充,可通過肢體動作與面部表情來向患者傳遞相關信息,從而加強醫患之間的相互信任感,促進臨床治療的有效進行,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4]。本文為探討非語言性溝通式護理模式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370例兒科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醫囑依從性、接受調查度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與李永蓮等人的報道一致[5]。提示非語言性溝通護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兒科護理的滿意度。究其原因,筆者考慮可能是因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產生不適而導致不良情緒的產生,同時會在接受護理時表現出來,兒科患者通常表現為哭鬧、不配合、煩躁等,因而在護理過程中需對護理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避免加深患者的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康復[6]。同時,面部表情通常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行為表現,當患者在面對陌生人時,會本能地產生抵觸情緒,若護理人員此時展示的是親切的笑容,會有效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好感,減少抵觸情緒;相反,若此時表現出不耐煩或厭惡的表情,可能會引起患者的反感,從而增加護理難度[7]。在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時,若隨時保持微笑,可有效消除家屬對患者病情的擔憂,從而促進治療的有效進行;若對患者家屬不理不睬,不僅會影響家屬的情緒,可能會引起患者的反感,從而會降低醫囑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在對患者用藥、注射時,輕微撫觸患者的額頭,從而讓患者感受到被呵護,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早日康復[8,9]。綜上所述,非語言性溝通式護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兒科護理效果,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護理依從性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李霞 單位: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秦世美.非語言性溝通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5,18(45):155.
[2]李雪娟,徐鳳梅,王劍平,等.非語言溝通對小兒患者綜合治療狀態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9):124-125.
[3]張莉,馬禮丹,茍毅,等.康復護理對腦性癱瘓患兒膝反張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5):119-122.
[4]顧永珍.全程護理干預在改善重癥手足口患兒預后中的隨機對照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19(5):751-752.
[5]李永蓮,邱燕碧,邱曉敏,等.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護理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24(14):1922-1923.
[6]劉玉波.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4,29(29):66-68.
篇6
【關鍵詞】 人文關懷; 手術室護理; 心理應激; 護理滿意度
人文護理是指將在人文關懷理念指導下的護理模式,核心是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尊嚴,關心患者的情緒變化。傳統的手術室護理只重視手術配合,忽視了患者的人文關懷。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筆者對傳統手術室護理模式進行了調整,形成新的護理模式,更注重患者的人文關懷,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28例患者均2012年1-6月在局麻下行擇期手術治療的患者,其中男115例,女113例;年齡18~75歲,平均(46.2±10.2)歲。入組標準:(1)年齡18~75歲(2)患者意識清楚;(3)局麻手術。排除標準:(1)年齡75歲;(2)合并精神系統疾病或(和)嚴重心理應激障礙;(3)全麻或昏迷者;(4)合并其他無法正常交流合并癥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28例采用局麻下擇期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4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構成、原發疾病類型、手術方案以及麻醉方法等非檢驗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手術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重點強化人文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統一培訓手術室護理人員 對手術室護理人會員進行統一培訓,提高人文護理能力和意識,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1.2.2 手術患者的人文護理 (1)術前護理。術前常規探視患者,在查閱病歷和與患者或家屬進行充分交流掌握患者基本病情的基礎上,進一步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應激狀況和水平,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應激狀態,給予針對性的疏導工作,在患者心理應激狀態降低到許可水平方可進行手術。(2)術中護理。局麻患者術中清醒,因此,術中要照顧患者情緒,注意保護患者隱私,避免涉及患者病情的交談,以免引起患者情緒波動,由1名護士負責與患者主動交談,做好溝通和安慰工作,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必要時給予癥性提示,以安撫患者。
1.2.3 手術后隨訪 手術室護理人員與患者安返病房的第2~3 d,對患者進行訪視,了解患者術中的感受和需求,收集反饋信息,然后匯總,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前后SAS與SDS評分結果,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并發癥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評價采用通用條查表進行調查,發放調查表228份,回收有效調查表228份,回收率和回收合格率均為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1對數據進行處理,組間比較采用兩個獨立樣本資料的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行×列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前后SAS與SDS評分結果比較見表1。
2.2 兩組手術并發癥發生率與患者滿意度比較見表2。
3 討論
人文的最基本含義是人性與教養,其核心是把人放在核心位置,以人為行事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人文關懷理念在患者的護理中具有重要意義。傳統的單純生物醫學模式以疾病為中心,忽略了人的主體地位,忽略了人文精神。隨著醫學的發展,傳統醫學模式已經被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取代,人文關懷在患者康復中的作用也得到充分認識和重視。人文護理在臨床科室護理中得到有效加強,但是手術護理中,人文理念的貫徹尚存在一定差距,手術室護理人員往往只重視手術配合,忽視與患者的交流。山慈明[1]研究認為合理的術中溝通對降低患者心理應激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孫愛華[2]研究認為術前訪視和術中對患者進行周到的關懷,有助于患者生命體征的平穩和術后恢復。高瑞英等[3]對3000名手術患者進行人文護理,有效提高了患者滿意度。本研究在研究國內經驗的基礎上,對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強化,重點強化手術室護理人員人文護理技能培訓,提高人文護理意識[6-7],強化患者的術前訪視工作,術中對意識清醒的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8],注重保護患者隱私,重視患者的情緒變化和心理疏導工作,術后進行必要的隨訪,掌握反饋意見,以對工作進行進一步深化和整改工作。
本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SAS與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手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可有效降低手術患者心理應激水平,降低手術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研究應用。
參考文獻
[1] 山慈明.手術室護士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及效應觀察[J].中原醫刊,2008,35(7):94,F0003.
[2] 孫愛華.淺談手術室護理中的人文護理[J].海爾濱醫藥,2011,31(2):136-137.
[3] 高瑞英,楊文香,管翠霞.3000例手術患者的人文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0,18(6):153-154.
[4] .人文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9(15):37.
[5] 朱曉素,李曉玉,徐小琴.人文精神在手術室心理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1,13(33):245.
[6] 張聰慧.對腫瘤患者實施人文護理的方法與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7):115-116.
[7] 閆春燕,徐建萍,龐俊.護理軟技能在臨床人文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44-45.
篇7
關鍵詞:冠心病;應用研究;常規護理;優質護理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生活中冠心病呈上升的趨勢,病情多樣,導致患者的血脂異?;蜓?,從而病情加重,嚴重者甚至出現死亡[1]。當患者患有冠心病時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從而易引起焦慮、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而影響其治療的效果,使其預后不佳[2]。目前,因在醫學技術的發展下,尤其是優質護理的不斷發展,優質護理在此類疾病護理中被廣泛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的42例冠心病患者均為2011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對象,將所有患者均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齡49~79歲,平均(60.15±7.56)歲;對照組男6例,女15例,年齡55~81歲,平均(65.25±9.75)歲;所有患者中有15例心肌梗塞、18例心絞痛與9例無癥狀心肌缺血。所有患者均經相關診斷為冠心病,另并將有急性心肌梗死者、精神疾病患者、認知障礙者均排除;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及臨床表現均無存在差異。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吸氧、利尿、糾正心律失常等治療。對照組:在治療期間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本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優質護理,具體有以下幾點:①患者在入院后對陌生的新環境可能會有恐懼、焦慮的心理,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并詳細介紹入院的情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尤其嚴重的患者,可延遲告訴其實際病情,以能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并給予同情和關心,以能提高醫護依從性。②在患者入住病房后,應加強早上及晚上期間的護理,保持病房內外環境干凈、安靜,室內可根據患者的需求調節光線,這樣可讓患者在一個較好的環境下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對病情起到一定的作用。③護理人員通過談話、溝通等方式,可對患者有了較多的了解后,應做出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可詳細給患者介紹此病的病因及治療過程,以支持及鼓勵性的語言溝通,讓其不良情緒得到消除,從而使患者能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這樣可更好的促進治療的效果。④住院期間患者可能會出現某部位疼痛,此時醫護人員需做出相應的病情評估,以能制定有針對性的緩解疼痛方法;而且對患者病情應需做到密切觀察,加強康復的訓練,并控制糖尿病、高血壓水平,其次做好預防的措施,如飲酒、抽煙、血脂異常等誘發冠心病的因素,應積極規避。⑤飲食方面,應告誡患者選擇低熱量、低脂、低鹽及易消化的食物,適量補充蛋白質、鉀、鈣,并多使用新鮮果蔬之類以能預防便秘,如香蕉、芹菜等,禁忌辛辣、高熱量或高脂肪食物。⑥在住院康復期間,護理工作人員應指導患者床上、床下的活動和普及衛生知識教育以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讓患者多出去做戶外較輕的運動,促進體力恢復,以便能夠逐漸恢復正常的活動;另需制定一個長期或短期的康復計劃,有助于消除隱患的存在。⑦患者出院時,應交代注意事項及出院的健康指導,并囑其按時復查,可留醫護電話號碼以便患者隨時電話咨詢。
1.3評價指標 應用相關的焦慮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加以評定,分數大于50分為焦慮,分數越大,焦慮程度則隨之越重;對于護理滿意度則讓接受治療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進行評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以上42例冠心病患者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間的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及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P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緊張焦慮及護理滿意度方面比較,采用優質護理的觀察組均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且不良反應少。
3 討論
冠心病作為心血管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若在早期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3];患者受到疾病帶來的困擾,其生活質量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輔以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提高病情的改善。臨床資料顯示,常規護理在冠狀動脈等疾病的主要體現在完成基本的治療后僅對患者進行生理創傷的護理,而忽略了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以及精神護理,導致患者不積極配合,因此常常造成護理工作的不到位,達不到有效治療的目的[4]。給予全方位的優質護理措施,不僅使得患者在心理、生理及社會上獲得極大的滿足與支持,而且可以保持較愉快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使得生活狀態恢復平常健康,更促進生活質量提高。
在本文研究的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緊張焦慮及護理滿意度方面比較,采用優質護理的觀察組均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且不良反應少。
綜上所述,在治療冠心病的基礎上給予優質的護理有著較好的效果,可降低患者的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其護理滿意度,充分說明了護理的重要性[5]。
參考文獻:
[1]陳倩.優質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22(34):3429.
[2]呂文芬.優質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3.
篇8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舒適護理;應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53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879-02
舒適護理就是通過一定的強化護理措施降低患者的不愉快程度,使得患者精神上能夠達到比較愉悅的狀態。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往往比較容易產生一些比較激烈的心理反應,而且不愉快的心情還會影響到患者的生理反應,進而影響對患者實施手術的治療效果。因此在手術室推行舒適護理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術的患者200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37例,女性患者63例,患者年齡分布于15-74歲之間,平均年齡39。6歲。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患者100例,對照組患者10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以及手術方式和術前生命體征等方面的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的方法,按照手術室的護理要求對患者做好各項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實施護理的干預。首先對患者加強調查。通過對患者進行訪視,了解患者的病例情況,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和手術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和職業等等。其次加強護患關系,醫護人員通過和藹的微笑以及親切的語言向患者做自我介紹,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的病情做出解釋,同時要將手術的必要性以及手術的經過和可靠性情況向患者做出說明,在和患者進行談話的時候要多對患者進行鼓勵與表揚,如果遇到兒科的患兒,可以通過哄、抱等動作和患者親密接觸。第三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對于患者所出現的緊張、害怕等一些不良的心理狀態,應當及時地對患者做出心理疏導,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給患者播放一些音樂。第四,在手術時要做好舒適護理工作。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動作嫻熟輕柔,追求快、準、穩,對患者出現的不舒服的情況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必須改變、撫摸病人肌膚等等。最后要再術后對病人做好相應的回訪工作,和患者的家屬展開必要的交流,告知手術的詳細情況并做好相應的術后指導。
1.3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P
2結果
2.1兩組患者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表見表1。
3討論
舒適護理是建立在基礎護理之上的一種護理理念,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更加注重患者的滿意度和舒適度。在臨床實踐中手術室的陌生環境、孤獨感等都會使得患者產生一些心理上的應激反應,這些反應會給手術的成敗造成一定的影響。傳統的手術室護理主要是配合醫生所進行的一種程序化的服務,舒適護理除了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進行護理,還增加了的護理措施,注重從患者的心理層面進行必要的疏導,從生理層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不適感。在手術室應用舒適護理主要使得患者能夠得到一定的人文關懷,使得患者可以感受到溫暖,在心理層面獲得一定的滿足感,進而促進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手術。本組的研究證明,實驗組患者的緊張程度得到很好的緩解,患者的身心痛苦也得到了很好的減輕,在術后對患者進行的回訪中患者對于護理滿意度也明顯提升。
總而言之,在開展手術室的舒適護理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要降低患者手術中的一些應激刺激,使得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能夠得到很好的改善,為手術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還要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使得患者能夠很好地配合手術的開展,促進患者可以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王鑫,張寶蘭.舒適護理在剖宮產術后的應用[J].陜西醫學雜志,2010(10).
[2]袁群秀.舒適護理在胃癌圍術期的應用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04).
篇9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手術室護理;臨床療效;生活質量
人們生活水平以及醫學條件的不斷提高,病患不僅對手術的療效以及安全程度相應提高,而且對手術的舒適度以及治療環境不斷提高[1]。傳統的護理方法不能滿足臨床護理的要求。而且手術室是救治傷者的重要地方,以及術后的護理對患者病情的康復也至關重要??梢蕴岣叱晒β?,以及加快患者的康復。為了分析人性化護理,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給予在手術室護理患者進行治療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臨床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共收治手術治療78例男48例,女40例;年齡32~53歲,平均(38.2±5.3)歲?;颊叻譃?組,即實驗組:在給予患者常規手術室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人性化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室護理,每組3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手術病情、臨床癥狀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①術前,進行與患者溝通,降解治療方法以及注意事項;②一般護理:對手術室以及手術器械進行消毒,準備;③護理:讓患者處于合適的,可以接受手術。實驗組采用人性化護理[2],術前護理準備:在患者入院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如過敏史等。同時向患者講解術前注意事項,如手術時間、術前飲食、麻醉方式等,緩解患者對手術的恐慌,使其配合治療。嚴格準備和檢查好進行手術需要的儀器與設施??刂坪檬中g室溫度、衛生。術中護理:讓患者在處于適合進行手術的;在麻醉時,了解患者的感受,與患者多交流,減少患者精神上的壓力。在手術中配合醫師治療,動作要熟練精準,不紊不亂,遇到突發事件,冷靜對待,聽從醫師安排。術后護理:要清洗好患者的血跡與完成術后工作,同時告訴家屬手術完成情況,以及患者飲食禁忌等。觀察患者蘇醒后的情況,若有意外,及時報告醫師[3]。
1.3療效結果判斷標準:①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及抑郁自評量表評價手術前后患者的心理狀態,各有20個內容,每項5分,總共100分。分為四個等級:<50分為無焦慮(抑郁);50~59分為輕度焦慮(抑郁);60~69分為中度焦慮(抑郁);≥70分為重度焦慮(抑郁)。②采用自制護理質量問卷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價,總分100分,包括護理安全35分,消毒及衛生25分,手術室管理25分,護理人員態度15分,護理服務質量越高,分數越高[4]。
1.4統計學方法:本文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實驗數據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當P值<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實驗組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手術前后焦慮及抑郁得分比較:術前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實驗組組患者SAS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醫療技術與設施不斷進步,對手術治療要求越來越嚴格,除了先進的醫療設備外,手術室的護理也至關重要[5],高質量的護理,有助于患者的健康。要求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包括心理與生理。人性化護理是患者為中心,給患者營造一個溫暖、舒怡的治療環境,減少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可以使醫患和諧,讓患者信任醫師與護理治療,有利于手術的實施與患者快速恢復[6]。要做到術前患者能夠積極配合,對病情治療充滿信心,術中協助醫師講手術進展順利,術后及時注意患者的病情,無復發,使患者早日恢復,若患者病情不穩定,及時告知醫師。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效果顯著,應用在逐漸增大。注重患者個體病情以及病情的整個過程。表1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實驗結果顯示,術前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SAS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有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證明采用全人性化護理治療有利于患者的康復。以上所述,手術室護理采用人性化護理,可以提高生存質量,改善患者的病情,顯示出較好的安全性。應用價值極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作者:王婀娜 單位:沈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
參考文獻:
[1]郭寶玲.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2):281-281.
[2]熊英.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包頭醫學,2015,39(2):85-86.
[3]曹丹.手術室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13):2910-2910.
[4]袁蘭蓉,古明鋒.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及效果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2):134-135.
篇10
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重癥病毒肝炎患者共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齡20~62歲。
2結果
本組病例搶救成功9例,成功率60%;死亡6例,其中,4例為搶救后出現嚴重的肝性腦病,另2例為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的消化道出血。
3護理
本組病例病情危重,搶救難度大,成功率僅達60%,與往年相比提高了1%。其臨床護理的要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加強心理護理
重癥肝炎的患者,大都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而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目前又缺乏特效的治療,有的患者發病后出現精神抑郁,怕被家人、親朋厭棄,又憂慮病情不易很快好轉而影響個人的前途及今后的生活,當出現黃疸并迅速加深時,會極大刺激患者,產生憂郁、恐懼、絕望甚至瀕死感覺等消極情緒,有的甚至拒絕治療。此時,盡可能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就顯得尤為重要[2],通過這樣護理人員才能有針對性地消除其消極情緒和不良行為,幫助患者盡快地實現角色轉換與適應環境,并用充滿愛心的語言安慰患者,向他們解釋分析病情,并用自信的語言向患者傳遞現代醫學能夠有效地控制病情的信息,使其具有安全感,并與醫護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以求得患者的密切配合,這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家屬的密切配合也是患者戰勝疾病的重要保證。做好家屬的心理指導,一方面能有效地穩定患者的情緒,另一方面還能使家屬積極地協助、配合搶救工作。在搶救環境方面,注意保持病房的有序和整潔也會在視覺和嗅覺上有效地緩解患者和家屬的緊張情緒。此外,護理人員在搶救過程中保持緊張、敏捷但又不失鎮靜、有序的工作作風,也是獲得患者和家屬信任的途徑之一[3]。
3.2絕對臥床休息
重癥肝炎的患者多病情危重,監護患者盡量減少體力消耗。
3.2.1加強基礎護理做好患者的生活護理,協助患者洗漱、進食,保持床鋪整潔干燥,減少刺激;幫助患者經常變動,每2~4小時翻身1次,并記錄患者和翻身時間,用50%紅花酒按摩受壓部位,預防壓瘡的發生。
3.2.2注意口腔清潔口腔是重癥肝炎繼發感染和其他微生物入侵的門戶。合并口腔潰瘍和鵝口瘡者,可致口臭,影響食欲和消化功能,也可引起全身細菌感染和霉菌感染。因此,對意識清楚和患者應督促進食后漱口,早晚刷牙,對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和昏迷的患者,應每天檢查其口腔內有無出血、潰瘍和霉菌生長等現象,每天至少進行口腔護理3次。以保持口腔清潔濕潤,增加食欲。
3.2.3飲食護理給以糖為主的清淡、低脂飲食。有肝昏迷前驅癥狀時限制蛋白質,嚴禁含氨物。有腹腔積液時用低鹽飲食,并限制飲水量[4]。
3.3注意有無出血傾向
如皮膚出現大塊紫瘢、鼻衄(可用1%麻黃素棉球填塞止血)、牙齦出血。如有消化道出血,及時報告醫生,記錄出血量,即送血型交叉配合,以作好輸血準備。
3.4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3.4.1觀察患者的意識對患者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關心患者的生活,尊重患者,多與患者交談,了解其需求并盡量滿足其需要。要注意患者的性格和行為有無異常,行為異常提示為肝性腦病的先兆。
3.4.2觀察體溫每天測體溫4次。因為重癥肝炎肝細胞壞死時可以出現37~38℃持續低熱。如突然出現高熱,就要懷疑有繼發感染。凡是用物理降溫或藥物退熱者,應每半小時測體溫1次,并做好記錄。
3.4.3觀察脈搏如果脈搏加快或細速,提示為出血存在或出血的先兆;而高熱時,相對的脈搏緩慢可為顱內高壓,應及時報告醫生。
3.4.4觀察呼吸呼吸異常出現在肝昏迷、出血、繼發肺部感染或大量腹腔積液壓迫時,及時發現給予氧氣吸入,并保持呼吸道通暢,并及時通知醫生。同時觀察呼吸的頻率、節律、氣味等。如聞到呼出的氣體中有爛蘋果樣氣味即肝臭,示病情危重。
3.4.5觀察血壓若血壓明顯下降,提示有大出血和休克的可能;若顱內壓升高時血壓有可能升高。
3.4.6觀察瞳孔若出現瞳孔左右大小不等或不對稱,注意有無肌肉抽搐或顫動,以便早期發現腦水腫癥狀,并通知醫生及時搶救。
3.5準確記錄出入量
觀察液體平衡情況。每天攝入量少于2500ml,則營養不夠,可影響康復,應及時通知醫生。每天尿量少于500ml也應通知醫生,以便做相應的處理。對使用利尿劑的患者,應觀察利尿效果,準確記錄24h排尿量。
3.6醋酸保留灌腸
采用食醋稀釋后保留灌腸,使腸道酸化,可阻止氨的產生和吸收。對重癥肝炎患者采用食醋保留灌腸療效顯著,本組病例中搶救成功的6例患者使用了此法,均獲得滿意的效果。在護理方面應注意[5]:先用0.9%的生理鹽水500ml清潔灌腸。注意觀察洗出大便的顏色、數量和性質。灌腸時注意肛管要光滑并加以石蠟油,灌腸的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因壓力過大造成黏膜的損傷。0.5h后,用20ml食醋加0.9%的生理鹽水100ml做保留灌腸。每日1~2次,應盡量爭取長時間保留。并記錄在腸道內保留的時間。
4討論
重癥肝炎發病急,病情兇險,并發癥多,病死率高。臨床上治療比較棘手,在采取有效措施搶救治療的同時,加強護理是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6]。重型肝炎患者病情重,治療時間長,費用高,心理負擔重,常表現為緊張、恐懼、焦慮、易激動等不穩定心態。因此,在護理中應多給予精神安慰,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經常進行有關疾病知識指導,幫助其消除心理障礙,并給予理解、關心、體貼,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4]。護理人員必須增強責任心,具有扎實的基礎和專業知識,重視疾病的觀察與護理,積極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各種并發癥,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池肇春.新編實用肝病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6:116-120.
[2]黃曉專.上消化道出血急救護理中注意的問題[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1999,21(2):353.
[3]聶國英.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體會[J].福建醫學雜志,1999,21(1):110.
[4]李繼云,侯秋菊.重癥肝炎患者的護理[J].包頭醫學,2002,26(2):88.
[5]趙富榮.重癥肝炎的護理體會[J].護理探討,2003,(2):70-71.
[6]李能云,周培鳳,劉曉麗.血漿置換術治療重癥肝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2):150.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護理論文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