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能力的核心范文

時間:2023-11-20 17:55: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邏輯思維能力的核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邏輯思維能力的核心

篇1

一、什么是?笛?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又稱為數學邏輯,是指正確、符合思索的能力。即對事物從事察看、對比、剖析、歸納、抽象、歸納、判斷、推理的能力,選用科學的邏輯措施,精確而有條理地表述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這是百度百科對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說明。通俗地說,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就是一種能有邏輯性地體現了自己的思維過程的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很強的學科,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是學好數學關鍵的能力。因此,將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增強融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之中是十分適合的。

假如一個人有很強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話,在學習生活和工作生活中都能游刃有余。因此,培養一個人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是迫在眉睫的。

二、為什么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同學們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從思維能力的快速發展歷史來看,小學時期正是我們從形象、詳細的思維拓展向抽象概念思維拓展的階段。假如抓住這個關鍵地階段,著重對小學生從事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即可事半功倍地推動小學生形成徹底地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獨自思索能力,對日后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和諧融洽發展具有十分主動的促進作用。

數學這門學科對人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有十分高的統一要求,也能起到十分主動的促進作用。早年的數學被分為幾何和代數兩門課程,在二下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兩者才被合稱為“數學”,因此,數學這門學科,對人的形象、詳細思維能力和抽象、數學邏輯思維能力都有很高的統一要求。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中造就同學們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是十分有效、迫在眉睫的。

三、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同學們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一)調動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鼓勵思維主動踴躍性

因為小學生年紀較小,剛融入小學中可能不太適應小學的教學對策,不懂學習,一心只想玩耍。所以需要求老師抓住小孩子好奇心強的特點,根據教材的相關內容從事帶動,以誘發孩子們的好奇心,以便使他們上課時聚攏注意力,一門心思地聽老師講課。

譬如,準備小禮物,在課堂開始時,上課時體現最好的、解答問題最主動的、解答問題正確率最高的統統有獎賞,但是體現不好就沒有獎賞哦。輔導學生形成對學習和課堂的欲望,以便使他們踴躍主動地融入到課程中來。

(二)提高思維訓練,培養數學邏輯思維的活絡性

培養同學們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把控類型題的處置措施是一樣的:都需要從事大批量的練習。在數學中培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最優異手段就是從事解題。因此,我認為小學數學老師要準備好豐富大批量的磨煉數學邏輯思維的類型回答題以供學生們練習。當然,對于學習程度各自的學生也要從事不同等級的解題訓練。譬如,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重點完成課本上的習題,之后再從事老師準備的核心因素類型回答題。而對于學習能力很強的學生來說,就需要多完成增強類型的回答題了。譬如: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一般來說,課本上的類型練習題基本上是有缺陷的,需要老師從事增補。

但解題并不是隨便解哪一道題都可以,而是需要從事大批量的有目標明確的類型題練習。以便為祖國造就具有優良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思索能力、判斷能力的?W生。

(三)帶動并培養同學們的語言表述能力

人的數學邏輯思維并不只是存在就可以了,而是需要被表述出來,旁人方能吃透這個人的思維和觀點,以便從事交流與良性互動。因此,在造就同學們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也要培養同學們的語言表述能力。同時心理學家也在研究中表達,人和人之間的語言溝通也算是一種思維的訓練活動,能夠有效地促進雙方的思維拓展。

老師也能夠在上課時點名抽取學生來輪流講述自己的解題思維講和題過程,以便實現的思維拓展并磨煉其的語言表述能力。但假如課堂時間不太夠,可以應用小組討論,輪換派代表發言的形式來替換點名抽取學生發言。

篇2

關鍵詞: 地理教學 培養策略 地理邏輯思維能力

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地學習地理,提高地理應用能力,這是學好地理的關鍵。

一、什么是地理邏輯思維能力

地理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地理思維方法的能力,是對地理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地理概念、地理判斷和地理推理等材料的闡述,需要運用地理邏輯思維,是學好地理學科所必需的能力。

二、加強高中地理教學邏輯思維的必要性

1.高考考試要求。

從高考來看,地理學科除考查一定的基礎知識外,著重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高考測試能力要求有四大方面: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四個方面。地理高考考試要求學生具備地理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邏輯思維方法是提高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考核要求“認證和探討地理問題”方面,明確要求學生“能夠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地理問題;能夠提出必要的論據來認證和解決地理問題;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正確的邏輯關系,表達出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與結果;能夠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因此,掌握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對高三學生的一項必備的能力要求。

2.學生答題實際,缺乏邏輯思維性。

近幾年,地理高考試題的命題加大了學科思維量,越來越側重考查學生地理學科思維、地理學科能力。學科思維能力是影響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關鍵因素。從高考文綜卷第37題的閱卷情況來看,如2012年文綜卷,從學生的考試成績分析,學生得分率不高,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出現的失分主要是:一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缺乏答題角度或者是純粹羅列知識點,邏輯性差;二是學生的空間方向不清,地理事物的空間方位顛倒,沒有清晰的地理區位空間。一些學生字跡潦草、易寫錯別字,如“丘陵”寫成“丘林”,“熱島效應”寫成“熱導效應”;一些學生不能用簡練的專業術語表達,答題語言不簡潔。主要反映出的問題是考生思維不活躍、邏輯思維能力不強,這是學生不能獲得高分的關鍵因素。

3.教學中對邏輯思維能力培養重視不夠。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但從平時的地理課堂教學觀摩課看,目前的地理課堂教學存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取、組織方式等不注重學生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少教師用教材教,而且是完全按教材的順序指導教學,對邏輯性缺少考慮。

4.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一生受益。

邏輯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它起著對問題的分析、比較、判斷、推理和結論等重要作用。放眼如今的就業市場,高教新聞有一則報道:用人單位稱,越來越看重大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將來在工作時容易形成一定的思路,并能夠具有獨到的看法,逐漸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目前不少專家指出,在基礎教育階段,努力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將直接關系未來民族素質和國家發展,這不僅已為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的生動現實所證明,而且是國內外許多知名教育家和事業成功人士的共識。為了促進青少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要求廣大邏輯工作者和基礎教育工作者加強合作,共同攜手將邏輯知識融入中學教育實踐中。

三、增強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做法

1.樹立正確的課堂教學觀念。

要培養學生地理邏輯思維能力,課堂教學應從只重視照本宣科的教學轉變為從圖文中獲取信息,只重視“灌輸式”的教學轉變為“討論式”的教學,只重視單純地強調知識的記憶轉變為思維能力的訓練,只重視教師告知式的解釋為讓學生“感悟”,充分理解學以致用,只重視結果的教學轉變為重視過程的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宜多講,應少講多學,把盡可能多的教學時間交給學生,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真正起到點撥思路的作用。

2.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注重邏輯性。

目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教材的一些內容是以概括的知識點、閱讀材料、案例、探究活動等形式呈現,教材邏輯性不強。在備課時注重研究教材體系和內容,在組織教學時不完全按照教材原有的形式教學,充分考慮邏輯關系,竭力揭示個別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性,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認知規律,利用感性材料,強化語言表達,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調整教材內容順序,增強邏輯性,形成能夠培養學生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設計。

在地理教學中我們“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備課時吃透教材,理順思路,才能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節“山地對交通運輸的影響”部分,教材側重說明山地由于地形崎嶇,修交通線成本高,難度大,它是影響交通運輸線路結構、密度、分布和線路的走向的主要因素。需要對教材進行邏輯處理:(1)地勢對交通線路的密度的影響;(2)用圖片展示平原及山區交通線路的布局和形態、交通線路選線中應綜合考慮的因素、地形對交通線路走向的影響;(3)科技進步使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不斷降低。通過這樣處理,教學內容的邏輯性有所增強。

3.教學呈現方式要有利于進行正確的地理邏輯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給學生呈現地理概念、讓學生形成地理概念。因為沒有明確的地理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地理知識,進行正確的地理思維,地理概念是地理理性知識的基礎。其次,中學生的時空抽象能力有限,在組織教學時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運用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現象通過直觀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講解,引發學生思考、探究,必要時進行適當暗示或提醒,同時要求學生對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強化表達能力。高中地理的邏輯思維推理更多直接體現在各種圖像上,教學時充分發揮圖像作用,在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相互轉化中,利用感性材料強化語言表達,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引導學生構建、閱讀思維導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例如,對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教學,引導學生形成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既培養學生對教材的概括、歸納能力,又讓學生對整個單元知識體系有整體把握,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思維導圖如下圖示:

4.根據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地理邏輯方法主要有:比較法、分析綜合法、歸納演繹法。比較法是最重要的邏輯思維方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石。地理理性知識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規律與地理成因等。地理教學中進行邏輯思維活動的基本途徑一是從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異同點進行思維,二是按照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各個屬性、部分、方面進行思維,三是運用歸納演繹方法進行思維。因此,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教師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是問號,我們的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當歸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問個為什么。”在地理教學中,應多采取教學內容的問題化方式,加強啟發誘導。問題能夠激起疑惑、促進思考,調動學生一切可以利用的頭腦中的知識,從學生的認知能力角度出發,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學生思考。教學內容的問題化就是將教材中以“定論”形式陳述的材料,轉化為引導學生探究的“問題”形式,讓學生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以“問題”方式呈現教材,喚起學生探索研究的熱情,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勤于思考的內在需要。教學內容的問題化策略的關鍵是教師要從教材中提取出有價值的問題,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追求事物本源的欲望。例如對于“魯爾區工業區”的地理教學,教師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1)魯爾區的位置在哪兒?(2)魯爾區為什么被稱為德國的“心臟”?(3)魯爾區的區位優勢表現在哪兒?(4)利用魯爾區的優勢可發展哪些傳統的工業部門?(5)魯爾區傳統工業得到了持續發展嗎?(6)魯爾區如何進行綜合整治?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總之,培養學生的地理邏輯思維能力應該在地理教學的各方面加以重視,只要地理教師能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注重學生邏輯思維發展的規律,那么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定會增強,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一定會提高。

參考文獻:

[1]褚亞平,等著.地理學科教育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2.

篇3

關鍵詞 高中物理 抽象邏輯思維

教學必須為“四化”建設的需要服務,在使學生掌握必需的知識的基礎上,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能力。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智力?高中物理都要培養學生什么能力?主要應培養什么能力?……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以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特別是理論型邏輯思維能力,是需要也是可能的。

首先,高中生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深入開展,每個人都需要再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更需要的是抽象邏輯思維。同時,高中物理是一門嚴密的、有著公理化邏輯體系的科學理論,對于高中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較初中物理有了一個很大的飛躍,這就是當前所謂初、高中物理“臺階問題”的實質。另外,從高中學生心理的年齡特征來看,從初二年級開始的抽象邏輯思維由經驗型向理論型水平的轉化,在高二年級將初步完成,這意味著他們思維趨向成熟,可塑性將變小。因此,在高中一、二年級不失時機地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以順利地完成從經驗型向理論型水平的轉化是必需的。

其次,從生理上看學生在16歲時已能完成人腦總重量的96%的發育過程,有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在心理上,從初二開始了向理論型抽象邏輯思維水平的轉化,也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的基礎。同時,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他們在語言、文字、數學物理等各方面都有了必要的知識基礎,為在高中著重提高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可能。

廣大教師的實踐也證明:凡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強因此,高中物理教改也應把提高學生擔負邏輯思維能力放在首位。

高中物理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呢?

就思維發展來說,學生“在活動中產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維結構之間的矛盾,這是思維活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也就是思維發展的動力。”環境和教育只是學生思維發展的外因。作為中學生,其主導活動是學習。而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掌握知識技能和行為規范的活動,是一種社會義務,從某種意義來說,還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它對學生思維發展起著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學習內容、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對思維發展的影響上,即學習內容的變化,學習動機的發展和學習興趣的增進,直接推動著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包含著“量變”和“質變”兩個方面。學生知識的領會和積累,技能的掌握是思維發展的“量變”過程;而在此基礎上實現的智力或思維的比較明顯的、穩定的發展,則是心理發展的“質變”。教師的責任就是要以學習的難度為依據,安排適當教材,選好教法,以適合他們原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他們的學習需要,成為積極思考和促使思維發展的內部矛盾。創造條件促進思維發展中的“量變”和“質變”過程。應該看到,這兩個過程是緊密聯系的,缺一不可的。教育并不能立刻直接地引起學生思維的發展,它必須以學生對知識的領會和掌握技能為中間環節。而智力、思維的發展又是在掌握和運用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才能完成的。沒有這個“中介”,智力、思維是無法得到發展的。但是教師教學的著重點應是通過運用知識武裝學生的頭腦,同時給予他們方法,引導他們有的放矢地進行適當的練習,促進他們的思維或智力盡快地提高和發展,不斷地發生“質”的變化。這也就是學生思維結構的“質變”過程或稱“內化”過程。

具體到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智力,特別是思維能力這個問題上,我國一些心理學家經過研究與實踐,提出了“培養思維品質是發展思維能力的突破點,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好途徑”的觀點,并在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是因為智力是存在層次的,它是由人的思維的個性差異確定的,這種差異體現為個體思維品質,包括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五方面。它也是思維能力的表現形式。因而由此可確定思維能力的差異;思維品質的客觀指標是容易確定的,使定量研究成為可能;研究思維品質的發展與培養,有利于克服傳統教學的一些弊病,并對之實施改革;思維品質的發展水平是智力正常、超常或低常的標志。其中思維的深刻性,思維活動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以及思維活動的廣度、深度和難度――是一切思維品質的基礎。

篇4

一、充分重視平幾的教學作用

中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初中數學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幾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運算能力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大綱還特別指出: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培養能力的核心.由此可見,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整個中學數學教學中占有突出地位.

所謂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是根據正確思維規律和形式,對數學對象的屬性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推理證明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是所有基本能力的核心.教學中,盡管可以通過數學各科和其它學科來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平幾對此所起的作用是獨到的.因為幾何知識必須按一定的邏輯順序編排,即應用前面學過的圖形知識,通過邏輯推理得到有關的新圖形及性質.這種邏輯關系的本身就是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極好教材.只有認清并高度重視平幾的這種獨特作用,搞清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的關系,才能把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好地落實在幾何教學中.

二、精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往往是推動人們去探求知識、理解事物的積極力量.古今中外的學者之所以能走向科學的殿堂,正是由于他們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羅素曾說過,他對科學的興趣來自數學,而對數學的興趣又來自歐幾里德幾何.這說明歐氏幾何中蘊含著激發興趣啟迪思維的極有利因素.但不當的教學方法又往往使初學幾何的學生望而生畏,一開始就失去學習信心.因此,在平幾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高度重視平幾導言課的教學,精心設計并以極大的熱情講好導言課,使學生產生一種要學好平幾的良好愿望.這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起奠基作用.

第二,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實質,聯系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原型,使抽象的幾何知識變得直觀具體形象,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第三,配合教學內容介紹中外數學家在幾何方面的成就,使他們把幾何學習與崇高的理想結合起來,以此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興趣化為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三、認真抓好平幾入門教學

平幾入門教學,就內容而言,一般指平幾的基本概念、相交線與平行線和三角形這三章.現行中學平幾教材的這三章內容已涉及概念、命題、推理論證、作圖等平幾教學的基本問題.這些內容既是入門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形成中學平幾入門難的主要原因是:

1.學科內容從代數到幾何發生了由數到形.由計算到推理的轉變,學生一時難以適應;

2.平幾入門概念多,而學生開始又不能正確理解和掌握幾何語言;

3.教學方法不適應,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較差.

篇5

關鍵詞:數學能力;邏輯思維;學生;探究

教學過程既是一個可控的信息流通過程,又是完成數學教學任務的主要途徑,對教學過程中各種思維能力的優化制控與調節,是大幅度提高中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而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迅速的運算能力,而且有利于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入門、證題,同時還可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作為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應特別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了細致的闡述。

一、克服重視結果、忽視過程的學習方法

許多學生在學習中只注重記憶結論,解題時硬套模式,這樣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克服這種重視結果、忽視過程的思維定勢,重視知識的發生過程、如概念的形成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方法的思考過程。切忌把數學學習降低為對類型、套解法的過程,切忌用死記硬背和機械模仿取代對定理例題的理解。例如絕對值概念的建立,要通過實數和數軸的定性來建立起“數軸上表示數的點到原點的距離叫做這個數的絕對值”的概念。又要通過非負數來定量地認識“一個數a的絕對值是非負數”,即;接著再用算術平方根定量的認識絕對值的代數表示,即:

這樣的認識過程,體現了從定性到定量的過程,提示了由直觀到抽象的過程,從而使學生能深刻地理解概念。又如,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學生對分解因式解方程很熟練,但往往都是仿照教師講的一種程序式解法,沒有意識到這種解法本身的意義是降次,即把二次方程轉化為兩個一次方程這一實質性的規律,因為抓住降次不僅能使學生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更重要的要為以后學習高次方程的解法打下伏筆。從上面解法的過程中可知,教師要啟發學生變被動地記憶結論為去主動地揭示方法的思考過程,這有利于掌握同類問題的一般規律,有利于掌握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從而不斷開闊思路,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二、消除思維定勢的影響,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思維定勢,人皆有之,它主要表現在分析問題比較片面,思路狹窄、呆板等方面。在應試教育仍然占主導地位的今天,學生的思維定勢較為嚴重,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總是打不開思維的閘門,這阻礙了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從而使學生喪失了學習信心。

在教學中教師應啟發學生多問善問,因為問題是邏輯思維的出發點,無論是學生的設問還是教師的提問都能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特別在解題訓練中進行一題多問,可以訓練學生的探索性、求異性,這對于學生克服思維定勢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討論所表示的曲線,指出曲線的特征,并畫出略圖。就參數k的不同取值進行討論,這本身就含有多個問題,事實上,字母討論題是訓練思維機智的好題材。

解析:根據二次項系數可進行如下分類討論

(1)當時,原方程變為

(1)

此方程表示中心在長軸在x軸上的橢圓,當,它所表示圓心在(-1,0)半徑為1的圓。

(2)當時,類似可得中心在實軸為x軸的雙曲線。

(3)當,原方程變形為:,此方程表示定點在原點,對稱軸為x軸,開口向左的拋物線。

(4)當,原方程變為:它表示y軸所在直線。

(5)當時,,

此時方程(1)表示中心在,焦點在垂直于x軸的直線上的橢圓,當時方程(1)表示圓心為(-1,0),半徑為1的圓。

一題多問的訓練,鍛煉了學生的靈活思維,促使他們克服了思維定勢,向多向思維發展,這樣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會得到不斷的提高。

三、克服心理障礙,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

一個人的心態對其心理活動有很大的影響,克服學生消極心理,培養學生積極心態是取得教學成功的重要條件。盡管我們承認學生在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存在著差異性,但問題并不是絕對的,如果在教學中教師有偏好棄差的導向,就會從小抑制學生的主觀努力,不可否認,學困生也有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的佼佼者。因此,教師要激勵學生充滿信心,使其帶著一種高漲的情緒與必勝的信念在數學領域中進行探索。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設問題的情境,精心設計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桃子”,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克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積極心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中學階段是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迅速發展的時期,因而在中學數學學習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其智力與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和發展,就成為中學數學教學中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之一,這對深化當前基礎教育的改革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中學數學教師,只要積極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探索,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長明,王之渙.初等數學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6

[關鍵詞]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創設情境 認知沖突 促進思維發展

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識基礎上,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特別是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能力是指能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的個性心理特征,智力是個人身上經常地、穩定地表現出來的認知特征。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而思維的核心是抽象邏輯思維。按照思維結構的發展階段來看,抽象邏輯思維是發展的最后階段,這個階段又可分為初步邏輯思維,經驗型邏輯思維和理論型邏輯思維。顯然,培養思維能力,特別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是開發智力的關鍵。

首先,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今后無論是升學、就業,再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我們更需要具有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高中物理是一門嚴密的、有著公理化邏輯體系的學科,對高中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較初中學生有了一個很大的飛躍,這就是目前教學中存在的所謂初、高中物理“臺階問題”的實質。另外,從高中學生心理的年齡特征來看,從初二年級開始的抽象邏輯思維由經驗型向理論型水平的轉化,在高中二年級將初步完成,這意味著他們思維趨向成熟,可塑性將變小。因此,在高中一、二年級如何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以順利地完成從經驗型向理論型水平的轉化就尤為重要。

其次,從生理學角度看學生在15歲前后已完成大腦總重量的96%的發育過程,為培養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從心理學角度看,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了向理論型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轉化的基礎。同時,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他們在語言、文字、數學、物理等各方面都有了必要的知識基礎,為在高中著重提高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可能。事實證明,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強。因此,高中物理教學改革應把如何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放在首位。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呢?

從思維發展來說,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產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維結構之間的矛盾,是思維活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是思維發展的動力。作為中學生,其主要活動是學習。而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掌握知識技能和行為規范的活動,是一種社會義務,從某種意義來說,還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對學生思維發展起著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學習內容、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對思維發展的影響上,即學習內容的變化,學習動機的發展和學習興趣的增進,直接推動著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包含“量變”和“質變”兩個方面。學生知識的領會和積累,技能的掌握是思維發展的“量變”過程;而在此基礎上實現的智力的或思維的比較明顯的、穩定的發展,則是心理發展的“質變”。教師的責任就是要以學生對學習的難易度為依據,選好教法,以適合他們原有的心理水平并引起他們的學習需要,成為積極思考和促使思維發展的內部矛盾,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創造條件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中的“量變”和“質變”的過程。同時,應該看到這兩個過程是緊密聯系的,缺一不可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并不能立刻直接引起學生思維的發展,它必須以學生對知識的領會和掌握技能為中間環節,而智力、思維的發展又是在掌握和運用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才能完成的。沒有這個“中介”,智力、思維是無法得到發展的。教師教學的著重點應放在通過知識運用來武裝學生的頭腦,同時給予他們適當的方法,引導他們有的放矢地進行適當的練習,促進他們的思維或智力盡快地提高和發展,不斷地發生“質”的變化。這也就是學生思維結構的“質變”過程或稱“內化”過程。具體到教學中如何培養思維能力這個問題上,我國一些心理學家經過研究與實踐,提出了“培養思維品質是發展思維能力的突破點,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好途徑”的觀點,因為智力是存在層次的,它是由人的思維的個性差異確定的,這種差異體現為個體思維品質,包括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五方面,是思維能力的表現形式,因此可確定個體思維能力的差異性。而思維品質的客觀指標是容易確定的,從而使定量研究成為可能,研究思維品質的發展與培養,有利于克服傳統教學的一些弊病;思維品質的發展水平是智力正常、超常或低常的標志。其中思維的深刻性,思維活動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以及思維活動的廣度、深度和難度是一切思維品質的基礎。根據目前高中物理課程的設置情況和物理課的教學特點,應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近、個個擊破的教學原則,思維能力培養可分階段完成。

1、學生由初中進入高中,由于知識臺階較大,加之一開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運算、運動規律、動力學等問題,學生會感到困難重重,束手無策。

因此,在高一第一學期的教學中,教師除按要求培養學生的識記、理解和簡單應用能力外,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剛上高一的同學,自學能力較差,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任務難以落實,每節課給學生適量的閱讀時間,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為減少課堂的單調呆板氣氛,可采用啟發、演示、討論等多種方法教學,以調動學生思維,活躍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將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內容通過聽寫方式讓學生記憶,這樣既控制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手腦并用和速記能力;課堂上設置一些課堂作業,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通過第一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都適應了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達到了正常的學習狀態。

這時,教師的教學重點應放在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實施教學。在吃透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基礎上確立每堂課的能力培養目標。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

我們知道動機是實現一定目的原因。大腦思考必須要有動機,沒有動機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復和再現。而創設情境是激活學生學習動機的好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開展思維活動。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實物、錄像等一切條件,或利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某些物理學現象,為學生創造一種有所感的境界。

①導入新課時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思維動機,如:在講《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視頻錄像放映水平勻速飛行的飛機投彈的全過程,然后設疑激趣,提出問題:炸彈的運動形式是什么樣的?這種運動具有哪些特點?學生在思考后會得到:曲線運動,而且它始終在飛機的正下方。接著教師又問:為什么呢?然后教師反問置疑:“你若是飛行員駕駛著飛機在執行軍事任務,發現有一固定軍事目標,在距它多遠處投彈才能擊中目標呢?”這樣學生的參與意識就會更加強烈,也為后面的飛機投彈問題,做了一個鋪墊。最后在學生用實驗探究出平拋物體的運動規律后,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問題:用槍水平射擊一個玩具,設子彈從槍口水平射出的瞬間,玩具同時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子彈能否射中玩具?為什么?

②在課堂小結時,可以采用懸念式結尾,給學生留下值得回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結束新課,以引起他們不斷探索新知識的興趣。例如,在高一學習《機械能》時,我利用課件創設了“蕩秋千”游戲情景,隨后提出了這樣兩個問題:1)秋千擺動的幅度為什么越來越小,很快就停下來?2)如果你在蕩秋千時不依靠其他外界力量能不能越蕩越高呢?同學們在課后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討論,提出了許多有創造性的意見。

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思維動機,并不完全體現在導人新課和課堂小節上,而是要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針對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提出思考性問題,以激發學生思考。這些思考性問題,盡管學生一時還不能全部解答,但都能激起其認知的沖突,活躍思維,誘發興趣,這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有積極作用的。

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實際情景的創設有利于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用直接經驗豐富教學內容越容易與學生已有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教學效果就會越好。

(2)設置認知沖突,促進思維發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能引起學生產生認知沖突的教學情境,誘導出學生的錯誤概念和想法(當然要注意方式以免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并創設新概念與學生頭腦中的舊概念發生矛盾、沖突的問題情景,以其無力解決“沖突”動搖其頑固的想異構想,讓學生感到必須修正原來的錯誤觀念或模糊認識。以此為契機和動力,指導學生形成與科學觀念一致的新概念。

例如,在“超重和失重”的規律課教學中,我取一個舊飲料瓶,在靠近底部處開一個孔,先用手按住小孔,往瓶內注水,然后放開手指后,可看到水從小孔射出。如果放開小手指后,讓瓶子自由下落,讓學生思考小孔的水流情況,這樣有意制造沖突,引起學生注意,積極思考答案,比教師直接闡明效果好得多。然后再通過實驗驗證我們的想法,為此教師提出物體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概念和規律。為了解釋上述的現象,我讓學生用手掌托著兩本較重的書,先讓手緩緩上下移動,體會一下書對手掌的壓力,跟靜止時是否相同?然后手突然豎直上升或豎直下降,再體會手掌受到的壓力,接著讓兩本書疊放在一起讓它們一同下落,讓學生討論上本書對下本書的壓力如何?在學生明了后,我很快地把水從孔射出的現象變換成以上兩本書的模型,即設想將水從小孔射出處切成上下兩部分,這樣學生很快弄明白了水不射出的原因,同時我又提出如果將瓶子豎直向上拋出、水平拋出、斜拋出問題等讓學生思考,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較好的發散。

要制造矛盾,就必須要設計好問題。首先要注意設計的問題必須合乎學生的實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否則,矛盾不但解決不了,還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其次,在課堂上要善于誘導學生質疑,尤其是啟發他們從無疑中生疑,發展求異思維。比如在分析動態電路時,可以先問電路是什么原因發生了變化,是外部電路還是電源電路;接著再問,由于電路的變化,電路的物理量有什么變化特征,哪些物理量的變化比較易于分析,哪些物理量的變化需要進一步分析,怎樣分析?最后再問怎樣分析動態電路這一類問題?設計問題應體現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充分領會“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意思。如果提出的問題學生回答不起來,或者受初中所學內容干擾,就產生了認知沖突,產生疑惑,從而產生對新知的探求欲望。這些問題看來很小,卻能小中見大,使學生從無疑中生疑、知疑,達到小疑有小進,大疑有大進,久而久之,必然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3)啟迪創造意識,促進思維遞進

創造性思維的標志之一,就是要敢于憑借已知的知識,探究未知的問題,形成思維的連續活動。為此,物理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為學生創造條件聯想,使他們學會聯想,思維層層深入。教學中的“一題多解”,變換題目類型和形式,改變條件或結論,對問題進行推廣或限制,對錯題,病題的識別和診斷等等,都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復手段。教學實踐證明,在將學生思維不斷引向深入的過程中,可采用縱向思維和橫向思維二種方式。縱向思維就是順著已知的問題向縱深發展,連續考慮,探本溯源。教學上的主要表現就是教師連續地向學生提問,使前一個問題作為后一個問題的前提,后一個問題是前一個問題的繼續或結論。這樣每一個問題就成為學生思維的階梯,許多問題形成一個問題鏈,使學生在明確知識內在聯系的基礎上獲得知識,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4)分析綜合,歸納提高

篇7

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基石,也是人類的一種高級的思維形式。兒童掌握概念的過程伴隨著豐富的思維活動,因而通過概念教學可教給小學生一些基本的邏輯思維方法。小學數學雖然內容簡單,沒有嚴格的推理論證,但卻離不開判斷推理,這就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他們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可以說,在小學特別是中、高年級,正是發展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有利時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把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一項數學教學目的,既符合數學的學科特點,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但《大綱》中強調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是表明以它為主,并不意味著排斥其他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學生雖然在小學階段正在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是形象思維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學本身抽象,加之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缺乏,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學習時比較吃力。學生學習抽象的知識,應該是在多次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產生飛躍,感知認識是學生理解知識的基礎,直觀是數學抽象思維的途徑和信息來源。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意由直觀到抽象,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數學教學的全過程

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學生不斷地運用著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如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這其實就是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為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并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在小學數學中,應運用各種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如對應思想、量不變思想、可逆思想、轉化思想等。其中轉化思想是小學教學思想的核心。轉化是運用事物運動、變化、發展和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觀點,實現未知向已知轉化,數與形的相互轉化,復雜向簡單轉化等。培養學生轉化意識,發展思維能力。

三、計算和練習教學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培養學生正確、熟練、合理、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生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可相應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獨創性等良好思維品質。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學習計算方法、掌握解題方法一樣,必須通過練習。而且思維與解題過程是密切聯系著的。培養思維能力的最有效辦法是通過解題的練習來實現。因此設計好練習題就成為能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一環。一般地說,課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練習題。但是不一定都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級的情況不同,課本中的練習題也很難做到完全適應各種情況的需要。因此教學時往往要根據具體情況做一些調整或補充。設計練習題要有針對性,要根據培養目標來進行設計。例如,為了了解學生對數學概念是否清楚,同時也為了培養學生運用概念進行判斷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斷對錯或選擇正確答案的練習題。

篇8

1.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

思維具有很廣泛的內容。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有各種各樣的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什么樣的思維能力呢?《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一條規定是很正確的。下面試從兩方面進行一些分析。首先從數學的特點看。數學本身是由許多判斷組成的確定的體系,這些判斷是用數學術語和邏輯術語以及相應的符號所表示的數學語句來表達的。并且借助邏輯推理由一些判斷形成一些新的判斷。而這些判斷的總和就組成了數學這門科學。小學數學雖然內容簡單,沒有嚴格的推理論證,但卻離不開判斷推理,這就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再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他們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這里所說的抽象邏輯思維,主要是指形式邏輯思維。因此可以說,在小學特別是中、高年級,正是發展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有利時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把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一項數學教學目的,既符合數學的學科特點,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值得注意的是,《大綱》中的規定還沒有得到應有的和足夠的重視。一個時期內,大家談創造思維很多,而談邏輯思維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義上說,邏輯思維是創造思維的基礎,創造思維往往是邏輯思維的簡縮。就多數學生說,如果沒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訓練,很難發展創造思維。因此如何貫徹《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目的要求,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值得重視和認真研究的問題。 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基礎,也是人類的一種高級的思維形式。兒童掌握概念的過程伴隨著豐富的思維活動,因而通過概念教學可教給小學生一些基本的邏輯思維方法,但《大綱》中強調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是表明以它為主,并不意味著排斥其他思維能力的發展。

2.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數學教學的全過程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著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如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為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這樣說,絕不能認為教學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并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在小學數學中,應運用各種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如對應思想、量不變思想、可逆思想、轉化思想等。其中轉化思想是小學教學思想的核心。轉給是運用事物運動、變化、發展和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觀點,實現未知向已知轉化,數與形的相互轉化,復雜向簡單轉化等。如果不注意這一點,教材沒有有意識地加以編排,教法違背激發學生思考的原則,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相反地還有可能逐步養成學生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3.計算和練習教學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篇9

關鍵詞:指導學習;培養品質;知識結構

對于高中生而言,畢業后有兩個去向,一是升入大學繼續學習,二是不再學習,畢業后進入社會。隨著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再學習乃至終身學習理念得到更進一步重視,其實,學習之余,更重要的是要擁有很強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高中物理具有嚴密的特點,是一門有著公理化邏輯體系的科學理論。物理學習中,相對于初中生而言,對于高中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更高。再有,從學生心理特點來論,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從八年級(初中二年級)的經驗型向高中生理論型水平不斷轉化,到高中二年級的時候就基本完成轉化過程,此時,他們的思維逐漸向成熟發展,可塑性變小,逐步定型定性了。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高度重視高中一、二年級這個黃金時期,教師要隨時將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放在首位,作為教學的重點,以確保到高中二年級時能實現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呢?

一、指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從思維的發展來看,思維得以充分發展的動力來源于人在活動中產生的新需要與原有思維結構之間的矛盾,這是內因。而我們平時提得最多的、最響的環境和教育只是思維發展的外因。作為一名高中生,他們平時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學習。而學生的學習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獲取知識、掌握技能、把握行為規范為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的系統的教學活動。對學生來說,既是一種權利,同時還是一種義務,由于這一點,學習在某種程度上就帶有一定強制性。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起著主導作用。對于思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不斷變化的學習內容,不斷發展的學習動機以及不斷增進的學習興趣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推動其不斷發展。其實,學生思維的發展,同樣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看不到量的增加和質的改變,只能感受這兩個過程。把領會的知識積累起來,掌握的技能越來越多,這個過程就是“量變”的過程;通過學習,在積累知識、掌握技能的基礎上發展智力,培養思維能力,確保其穩定的發展的過程就是“質變”的過程。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了解學生,把學習的難度作為依據,運用恰當的教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引導他們有目的地進行適當練習,并將學習內化為學生的需要,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并促使學生思維不斷發展的內部矛盾,創設情境,創造條件實現思維發展從“量變”到“質變”。

二、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智力,特別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廣大教師乃至許多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非常關注的問題。一些心理學家提出:發展思維能力,提高教育質量的一個最佳的突破點和途徑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基于這個理論觀點,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就要充分意識到學生的智力是有層次的,不同的學生,其思維的個性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就是理論上講的個體思維品質。要以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為目標,明確學習的目的、方向,讓學生明白學習、思維的過程、形式和方法,能夠自覺、主動地遵循思維規律進行思維。要不斷研究如何更好地發展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從而克服傳統物理教學中的一些弊病,并加以改革,使其更適合新的教育理念,更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從學科特點出發,形成知識結構,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無論哪一門學科,其組成無外乎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物理學科也不例外。概念、理論、規律和方法四者相互聯系,即使是不同的概念、不同的理論、不同的規律和不同的方法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確保概念、理論、規律和方法沒有彼此孤立,而成為有機整體,從而形成了該門科學的知識和邏輯結構。隨著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理論的增加,更多技能的掌握,這種結構會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也會不斷發展。要發揮這門學科的功能,就需要真正掌握這門學科的結構,引導學生建立自身的物理知識結構。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各個年級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建立一套學生自己能理解,易記憶的,整體性強的高中物理知識和邏輯的結構和系統,在這個總的結構和系統中,按教材分類,建立力學、電磁學、熱學、原子物理和光學分子物理學等子結構和子系統,并繼續細化,建立物理教材中各章、節的結構。高中物理的課程改革,要遵循學科特點,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辯證地看待教材,運用新教法,對教材和教法進行全新的處理,建立一套切實有效的學生能力檢測和評價系統,有效地控制整個教學過程,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曹強.物理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0(23).

篇10

一、微課的含義

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而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輔助方式,能夠優化教學流程以及課堂中師生互動方式,借助網絡技術,打破了傳統課堂中基礎的教學結構,是一種更加新型的教學方式。微課的概念起源于國外,Dacid Penrose認為若是將微課與相關的作業和討論結合實施教學,便可以更好地達到與課堂授課時一樣的效果。而隨著國內外學者的深入研究以及進行的相關實踐,其含義也在不斷地豐富發展著,筆者看來,微課實質上是針對某個教學環節或者是某個具體知識點來進行的教學設計,以微視頻為教學核心,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

二、微課設計原則

1.主體性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的時候,需要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這是因為,只有學生處于主動學習狀態的情況下,思維才會更加活躍,才能更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而,教師通過數學微課進行教學時,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創新教學方式,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從而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參與,能夠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質疑,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2.時間性

微課設計一般一個課程只會關注一個知識點,而同時由于小學生的特點,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在進行微課設計時,需要有時間觀念,每個課程內容的設計都應盡量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從而避免時間過長、學生注意力分散以及內容過泛的現象。

3.完整性、針對性

即便是微課設計,也應當是完整而具體,且有針對性。課程需要分為課程導入、學習、小結以及課后練習四個部分,或者是適當進行課外學習等。同時需要進行目的性較強的邏輯思維訓練,科學合理的教學過程設計,從而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比如說提供或者組織各種探索性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合作、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從而提高邏輯思維的層次。

三、小學數學邏輯思維微課設計

1.微課功能結構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微課設計時,需要為學習者提供清晰、統一的方向,從而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數學課程框架,在學習中慢慢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系統。而微課資源一般都是基于Flash的微課件、學習任務單、知識地圖以及相應的邏輯思維練習組成。其中基于Flash的微課件是微課中的重點內容,一般包含了課程輔助以及課程學習兩個模塊的內容。這兩個模塊的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在基于Flash的微課件的微課資源中,更為突出教學趣味性,從而使學生能夠處于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方法與提升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2.微課界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