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能力訓練的好處范文

時間:2023-12-01 17:43: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邏輯思維能力訓練的好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邏輯思維能力訓練的好處

篇1

思維能力是一個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維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斷提高。孩子思維處于直觀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的發展過程中,抽象邏輯思維已經開始萌芽,具備了進行思維訓練的基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孩子思維能力鍛煉的黃金期,希望能幫到你。

在寶寶出生的那一刻,他就開始認識這個世界,也在開始學習并運用思維來思考東西。

邏輯思維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動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結構的核心,因而邏輯思維能力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邏輯思維能力在一個人一生的任何階段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兒童發展的早期,如果父母注意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那么這對于孩子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

人的邏輯思維發展的總趨勢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即由動作思維發展到形象思維,再依次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對于6歲以前的孩子來說,這個時期是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萌發期和關鍵期,所以,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從小就開始發展的,要讓孩子更聰明、更勝人一籌,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變得相當重要了。

0~3歲:動作思維為主在這個階段,思維是依靠感知和動作來完成的。孩子只有在聽、看、玩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進行思維。比如說,孩子常常會邊玩邊想,但一旦動作停止,思維活動也就隨之停止。

這個時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發展都不完善,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往往都是從最基本、最簡單的做起。

首先,理解數字的基本概念。這個階段晚期的不少孩子,就已經能夠從1數到10了,甚至能數得更多。父母在教孩子數數時,不能操之過急,應多點耐心。讓孩子一邊口中念念有詞,一邊用手摸物品,這些物品可以是珠珠、碗、豆豆等。因為孩子能夠用手觸摸到著物品更加能引起孩子數數的興趣。

其次,學習分類法。引導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東西,歸為一類,可根據物體的顏色、形狀、用途等不同的標準來分類。父母要注意引導孩子尋找歸類的標準,即事物的相同點。這樣也能夠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細節,增強孩子的觀察能力。

這時父母們要注意的是,應該根據這個時期孩子的發展特點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對物體進行歸類的時候,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動手把同一類物體擺放在一起,之后再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重新歸類,引導孩子動手操作。

再次,讓孩子了解順序的概念。這種學習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閱讀,這也是訓練孩子邏輯思維的重要途徑。這些順序可以是從大到小,可以是從硬到軟、從甜到淡,同樣也可以反過來排列。如家長可以拿來幾個大小不同的蘋果,讓孩子動手把蘋果按大小排列起來;或者拿來軟硬不同的東西讓孩子按照軟硬度來排列。

當然,對于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有許多可以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的方式和方法,也同樣有許多內容可以有助于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如讓孩子掌握左右、前后、里外等的空間概念。其實,只要父母善于發現,擁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就一定可以在生活中逐步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4歲:從動作思維到形象思維過渡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思維已經開始從動作思維向形象思維過渡。所以,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思維就可以依靠頭腦中的表象和具體事物的聯想展開,他們已經能擺脫具體事物或行動的束縛,能運用已經知道的、見過的、聽過的知識來思考問題。雖然這個時期的動作思維仍然占很大的部分,但是形象思維也占了相當的比例,孩子的思維活動已經可以依托一個具體形象來展開了。

在這個時期,如孩子數1~10的數的時候,剛開始可能要依托或借助一些具體的物體(如10個珠珠等)才能完成,但是只要父母注意引導,就可以逐步地過渡到用眼睛“默數”的程度。這其實就是一種從動作思維到形象思維的簡單轉化。

對于這個時期的孩子,父母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逐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首先,培養簡單的看圖說話的能力。在認數1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說出帶有數量的一句話;在認數2的教學中,通過引導孩子說出帶有數量的兩句話;依此類推,逐步提高難度。在加法的學習中,通過展示圖形,使孩子說出2句或者3句話等等,通過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加深對加法意義的認識,同時培養初步的分析綜合能力。這也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觀察能力的培養。觀察使思維的眼睛,孩子通過觀察獲得表象,又通過觀察進行比較異同,進而認識事物的本質。如大小觀察、種類觀察、顏色觀察等。觀察有序能促進思維有序,使學生考慮問題有條有理,既不重復也不遺漏,同時使語言表達趨于條理化,促進思維能力的逐步提高。所以,觀察力的培養對于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動手的能力的培養。這個時期的幼兒已經從動作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但是思維仍然離不開動作和表象,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能促進思維能力的萌發。

其實,培養這個時期的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許多的方法,父母要能夠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在與孩子接觸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4~6歲: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但已經初步出現抽象邏輯思維4~6歲的孩子思維已經能夠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逐步過渡。對于事物的理解也發生了各種變化。首先,從理解事物個體發展到對于事物關系的理解;其次,從依靠具體形象的理解過渡到主要依靠語言來理解,譬如當你用語言向孩子描述事物時,一般情況下他都會理解。

第三,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不停留在對事物的簡單表面的評價上,現在已經開始對事物比較復雜、深刻的評價。早期的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他只能簡單的分辨出所謂的“好人、壞人”,這時他已經能知道好在哪里,壞在哪里,還會用各種理由來說明他的看法。另外,這個時期孩子的思維已經能夠從事物的外表向內部、從局部往全面的深度去進行判斷和推理,并且在不斷地加深。

其實,對于這個時期的孩子, 家長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很多事情來促進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邏輯思維是一項高級的智力活動,它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在實際操作中,父母可以多加利用。所以,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1.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獨立思考能力是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使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習慣對于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的孩子遇到各種疑難問題,總希望家長給他答案,而有的孩子還處在自己思考的過程時,有些家長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訴孩子了。這樣,雖然當時解決了問題,但從長遠來說,對發展孩子智力沒有好處

因為家長經常這樣做,就會養成孩子依賴家長的習慣,而不會自己主動去尋找答案,不可能鍛煉出獨立思考的能力。高明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告訴孩子尋找答案的方法和途徑,啟發孩子了怎樣去想、去分析,怎樣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和經驗,怎樣看書,怎樣查參考資料等。當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時,他會充滿自豪和成就感,他的思維能力也會逐步提高,從而產生新的動力。

2.討論、設計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在孩子的生活中、學習中,在家庭生活中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解決。家長應引導孩子并與孩子一起共同討論、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付諸實施。這個過程中,需要分析、歸納,需要推理,需要設想,需要設想解決的方法與程序。

這對于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有好處。所以,在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時候,家長同時也應該有意識的幫助孩子學會一些基本方法,以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的較快提高。這些基本方法包括:比較、分析、綜合、概括、抽象等。當然父母不能只是用泛泛而談、過于理論的方法來指導孩子,應該在具體的生活情景或者例子中,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向孩子講解和引導才行。

3.豐富孩子的知識孩子的知識越豐富,思維也就會越活躍,因為豐富的知識也經驗可以使孩子產生廣泛的聯想和想象等,使邏輯思維靈活而敏捷。以化學家門捷列夫為例,他之所以能發現和創建元素周期表,這是不僅僅是因為他深通化學知識,而且他還對物理、氣象等科學領域都有涉獵,從而才能科學地制定出在人類化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元素周期表。

同樣,如果孩子的閱讀能力有限,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買一些動畫書、卡片、通俗易懂的故事書,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找一些動腦筋的故事書籍,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讀物等,常常拿出來和孩子一起討論,這樣就能提高活躍孩子的思維,提高他們進行積極的邏輯思維的興趣。

需要指出的是,家長在向孩子傳授知識的時候,應該立足于讓孩子對這些知識充分理解,這是提高孩子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前提。因為孩子不理解的東西,是很難去進行積極的思考的。所以,有目的的擴大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知識也是提高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只有見多識廣,孩子的思維能力才能夠在豐富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更加積極地開展起來。

4.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孩子的思維活動很容易受到其興趣的支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興趣,不斷地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因為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是邏輯思維能力的來源之一,只有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的孩子,才會引發其對于更多的事物思考。

因此,家長在指導孩子進行思維活動時,應該一方面根據孩子的興趣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另一方面,要善于激發孩子對于事物的興趣。

5.讓孩子經常處在問題情景之中思維是從問題的提出開始的,接著便是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問題的解決過程就是一個邏輯思維的訓練過程,所以說問題是思維的引子,經常面對問題,大腦就會積極活動,從而有效地訓練邏輯思維能力。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知道,年幼的孩子總會提出各種稀奇古怪、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實,當孩子愛提各種各樣的問題的時候,家長要跟孩子一起討論、解釋這些問題,家長的積極主動對孩子影響很大。如果遇到家長自己也弄不懂的問題,那么家長可以通過請教他人、查閱資料、反復思考獲得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其實可以給孩子提供很好的榜樣,引導孩子遇到問題積極主動地去尋找答案,這也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對于這個時期的幼兒,家長也可以在生活中經常對孩子提出一些問題,或者針對一個問題進行討論。所以,家長應鼓勵孩子對客觀事物進行提問和思考,尤其是當孩子憑自己的經驗作出了判斷,并發表意見的時候。這樣能使孩子對客觀事物的濃厚興趣轉變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因為強烈的求知欲望能極大地刺激孩子的大腦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

6.利用想象打開思路想象力是智力活動的翅膀,它能為邏輯思維的飛躍提供強勁的推動力。因此,要善于對孩子提出各種問題,讓孩子通過想象來打開思路。物理大師牛頓在蘋果從樹上掉下現象中引發出想象,最終研究出萬有引力律。某物理學家在評價愛因斯坦時說:“作為一個發明家,他的力量和名聲,在很大程度上應歸于想象力給他的激勵。”這些都從一個方面說明了想象的重要性。

其實,對于家長來說,要孩子發揮想象并不難,關鍵在于家長隨時隨地的啟發,生活中只要家長善于發現,善于抓住時機,就一定能夠非常科學有效地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比如,當看到小汽車圓圓的輪子時,可以讓孩子想象一下,圓的輪子還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家長提出任何具有想象意義的問題,孩子們的回答都可能千奇百怪,也可能大大出乎家長們的預料,在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能嘲笑孩子的創意,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家長所需要做的就是給予孩子積極的鼓勵。

其實,以上各種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只要經常使用,運用得當,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只要父母做個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利用各種時機,就一定能夠有效地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篇2

關鍵詞:數學學習;兩極分化;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230-01

在一線教課的老師都知道,如今的初中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問題越來越呈現出比小學階段更為嚴重的趨勢,特別在初中二年級階段表現得尤為突出明顯,因此導致“學困生”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這種狀況將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提高以及九年義務教育政策的貫徹落實會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那么,造成初中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現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的認識,愿與大家共勉。

一、初中生數學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

1、學生內在的心理因素――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意志薄弱

實踐證明,初中生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所遇困難的毅力。我通過對自己所教四個班級的抽樣調查發現,被調查的140名學生當中,對學習數學有興趣的占53%,其中直接有興趣的28人,占16%;間接有興趣的43人,占32%;以前對數學不感興趣,因為老師等的原因而產生興趣的9人,占7%。對數學不感興趣或者興趣不濃厚的占47%,其中不感興趣的10人,占8%;原來有興趣后來興趣減退的57人,占43%。我調差中還發現,學習數學興趣比較薄弱的學生,其數學學習成績也比較差。

2、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不能適應學習的要求

大家都有這種體驗,初二階段是數學學習分化最明顯的時期。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階段的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有了明顯的提高。而這個時期的學生的思維方式恰好處在由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關鍵期。正是由于學生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抽象邏輯思維方式,而且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比較大,有的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快一些,而有的則發展得慢一些,從而表現出對數學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究其原因,除了學生的年齡特征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教師沒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教學的要求做到很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沒能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影響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影響學生學習能力和適應性的提高。

3、知識和技能不系統,沒有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未能為將來的學習提供必要的認知基礎

與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相比,初中階段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和系統性相對較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當中知識與知識的銜接上。初中階段的數學,往往前面所學的知識恰好就是后面所學知識的基礎;其次還表現在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和技巧上。學生新的技能和技巧的形成都必須借助于已有的那些技能和技巧。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也就是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和形成技能,就會造成持續學習過程中出現薄弱環節,導致有些學生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出現學習成績的分化。

二、解決數學學習出現分化問題的對策

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欲望,就能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濃厚興趣的途徑非常多,例如①教師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或者一個適度的學習競賽環境;②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愉悅;⑶充分發揮趣味數學的強大吸引力;④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水平和教師的人格魅力等等。

其次,要教會學生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有些學生,雖然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上也費了好大工夫,但學習成績一直停滯不前,總不理想,這是由于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對頭,導致不適應數學學習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廣大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一方面,我們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理念,從而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另一方面,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從而有力地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第三,要加強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訓練和培養。

針對學困生中普遍存在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差、不能適應數學學習這一問題,我們應該從初一代數的教學開始,就要切實注重加強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訓練和培養。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始終把教學的過程設計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求新知識的學習過程。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學生就不僅能夠做到學會知識,還能學到數學的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從而有力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下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而堅定的基礎。

第四,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篇3

關鍵詞:中學數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

G633.6

一、初中數學教學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思維是人的頭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是對客觀事物進行概括后反映其內在的本質規律性。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在對數學知識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思維的基本方法,比如對比、分析、總結、演繹等,理解并掌握相關的概念知識,從而能夠獲得對數學本質規律的認識。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并非總是在解答問題,但是數學思維的形成卻是建立在對數學基本知識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和把握上,而這一過程的實現則是通過不斷地解決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教師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聽得明白,但是一到自己解決問題時,總是紕漏百出,困難重重。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學生的思維方式存在障礙。障礙產生的原因也有可能來自于教師教學的疏忽,但更多的是來自于學生自身的思維模式。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說,研究學生的思維規律,增強中學生數學教學思維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1.教學模式單一固定

初中數學課堂上老師的教學模式普遍一致,也就是每個初中的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模式基本相同,流程類似,由于個人想法不同,只存在較為細微的的差異。老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固定單一,其教學問題是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主要障礙,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教師教課的方式,大部分都采取依照課本內容進行講解,即使老師會在其中增加自己一些獨特的見解,但依然是基于這一模式進行的稍微改進,效果并不明顯,很容易使學生形成不變的解題模式和方法,并沒有自己的想法,這對于創新性思維的形成是反作用力。

2.教師對于教學方向的確定存在錯誤傾向

老師在數學教學上,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個人的成績和班級平均分數,教學和考試的內容緊密相連,而很少出現課外的內容,從而,比較容易使學生養成考試所考內容則為相應的復習內容,教師課中講授的內容則為所學內容,對教師講的內容難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對此產生懷疑,這對于學生的知識積累沒有任何好處,沒有做好初中生創新思維培養的基礎。

三、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必備條件

1.興趣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鍵,只有教師重視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學生才能暢所欲、大膽質疑,才能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才能使學生的思維不受束搏,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營造愉悅的氛圍,課堂教學只有建立寬松愉悅的氛圍,學生的思維才能自由、活躍,創新思維才能開展。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知識間的原有聯系展開聯想,探索新組合,產生新思路。在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新思路新方法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1.訓練式教學法

邏輯思維的培養必須貫穿于初中數學教學的始終一方面,教師要加強復習課的解題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復習課需要重點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因此教師在復習訓練環節需要促進學生知識系統化,通過引導學生縱向梳理數學知識結構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通過培養學生橫向思維的方式串聯分散的知識點,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思維的靈活性。另一方面,教要采用層次化的訓練方法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掌握強化邏輯思維的方法。第一,正確分析題意,提高學生邏輯思維的密度。在數學解題當中,解題之前的全面分析十分關鍵,只有弄懂題意才能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第二,善于觀察,提高靈活應變能力。很多數學題目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需要善于觀察題目的結構來找到解題突破口,并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或者知識變通來提高解題效果。第三,養成愛思考的正確習慣,為學生提供自我發揮和拓展的機會和空間,培養學生自覺思維的習慣,鼓勵學生在思考中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2.在注重探究方式運用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研究性教學就是教師引導學生以探究的方式學習數學。研究方式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通過讓學生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獲取知識,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在研究式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和提高。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在數學教學中,探究情境的設計應充分利用外在的物質材料,展示內在的思維過程,揭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應具有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發展的作用。還應使問題情境結構、數學知識結構、學生認識結構三者和諧統一,促進數學知識結構向學生認識結構的轉化。

3.開放式教學模式

開放式教學模式,是由教師設置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合作或集體參與解決,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思維朝多方向延伸,使學生在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中體驗數學帶來的創造樂趣。開放式教學中的開放題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1.解題方法開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固定,具有多樣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避免思維固化。2.結果開放,同一個問題可以根據學生思維的方向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3.思路開放,注重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創新,尋找解決問題方法。

五、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性思維能力已成為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當今教育的突破口。數學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天然的優勢。要激發興趣,營造氛圍;創設相應的開放型、發現型等教學模式;培養擴散思維、集中思維、逆向思維等多種思維能力;提高聯想和想象能力,最終引導學生形成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陳身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周刊[J],2012,(5):32-35.

篇4

我認為數學課加強對學生說話的訓練有如下幾方面的好處。

一、有利于問題的提出和思想火花的閃耀

教學是以問題為中心還是以知識為中心,是兩種不同教學理念,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數學課堂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在課堂中教師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用小組學習等形式充分交流討論,有說話的時間,學生就會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斷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問題鏈就是教學的主線,問題教學的本真不是傳授知識,它只是手段,是領悟隱藏在問題鏈之中的提出問題、歸結于問題的方法。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與少,至于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應鼓勵學生發表見解,可以根據教材特點指導學生講,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提供盡量多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性質、法則及公式的學習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概念、性質、法則的學習是個難點。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實物、教具、多媒體演示或實際事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所學的概念、性質、法則含義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多讀多講,理解其意。我們要防止死記硬背,但并不是說不記不背,對有些概念、公式,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學以致用。通過設計的各種練習,學生便會切實掌握這部分基礎知識。

四、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10以內、20以內及后面的100以內(整數)加減法口算,學生多數采用筆算,動手不動口。其實,在現階段“班班通”為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又動口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只要稍加引導,學生是有話可說的,課堂氣氛也會活躍,課堂教學效率也得到提高。

篇5

關鍵詞 說的訓練 小學數學

現在多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應用題、幾何圖形的解題能力,這是對的無可非議。但是用什么手段來實現教學要求呢?不少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教師講得過多,越到高年級,學生說話的機會越少,到了畢業班,只能是教師“滿堂灌”了。課堂里,教師講,學生聽,把課堂教學的“雙邊活 動”變成了“單相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調動起來。

這種現象一定要改變,從學校內部來說,一定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數學課的教學方法也要改革,除了采用電化教學、直觀教學及實驗動手等手段外,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通過說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氣氛,培養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有計劃地對學生加強說話訓練好處很多,主要歸納為以下四點: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目的和要求”中明確規定,要逐 步培養學生的“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 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于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 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要鼓勵、指導學生發表見解,并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并讓盡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 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性質、法則及公式的學習。

在小學階段,由于年齡特點,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性質、法則是個難點。在平時測驗、考試中錯誤率較高。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實物、教具、電教演示或實際事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所學的概念、性質、法則含義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多讀多講,理解其意。我們要防止 死記硬背,但并不是說不記不背,對有些概念、公式,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學以至用。又通過設計的各種練習,學生便會切實掌握這部分基礎知識。

三、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

當然語文學科對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不能說因為數學教學大綱中沒有這個要求,而沒有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責任。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我們各科教師都應從培養“三面向”人才的高度認識問題,有責任“教書育人”,培養學生社會所需的各種能力,包括口頭 表達能力。如果說語文學科,要求學生口頭表達的內容更形象、生動的話,那么數學學科要求學生說話更準確、精練。數學語言是一種特殊語言,需要準確無誤,并且邏輯性強,有時需當機立斷的敏捷性,所以數學教師 根據教材有計劃地并嚴格訓練學生說話,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

四、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 課應該盡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10以內、20以內及后面的100以內(整數)加減法口算,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多數用筆算代替,學生 動手不動口。其實,過去不少教師創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級教學中,寓教學于游戲、娛樂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其它教材也可以這樣做。我們不能把數學課變成枯燥無味、讓學 生學而生厭的課。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并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我在這里提出,要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并不排斥筆算,需要注意的是要精選練習,不搞“題海戰術”。教學中,要把學生的說及其它教學方法與筆算合理安排,達到最佳效果。那么,如何加強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說的訓練呢?我認為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1.要達成共識。已成為習慣了的東西,再去改變它是相當困難的。過去在數學課上只要讓學生回答“怎 么列式”、“是多少”的結果就可以了,現在不僅要讓學生說出結果,還要讓學生有順序地說、說完整,并且要讓大家一起說,說好,這是不容易的。學校領導,教學工作的組織者,一定要多宣傳,一起研究,與教師達 成共識,才能動員大家去做好這件工作。實施中,可以先選擇一個班、或一個年級試點,取得經驗再逐步推開。

2.加強備課。不同教材,學生說的內容就不同,說什么?怎么說?在備課的時候,把這方面的內容也要 備好,教師就能在課上訓練學生說,說好,這項工作就落實了。

篇6

關鍵詞:數學 說話訓練 作用

現在多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應用題、幾何圖形的解題能力,這是對的,無可非議。但是用什么手段來實現教學要求呢?不少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教師講得過多,越到高年級,學生說話的機會越少,到了畢業班,只能是教師“滿堂灌”了。課堂里,教師講,學生聽,把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變成了“單相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調動起來。同時,學生的作業負擔沉重,在課堂里做練習,放學后有時還得參加“基礎班”、“補課班”或“智力班”等,無非也是完成各種練習。畢業班可能還要加碼,參加課外的“提高班”,回家還要完成大量作業,“六?一”前夕我在少年宮參加“五年級畢業咨詢”,一位五年級學生離開家長,走到我的桌前訴苦:“老師,我們的作業負擔太重了,每天作業都要做到很晚,有一次數學老師布置了一百零三道數學題,其中五十道是應用題!”這位教師“望生成龍”也夠狠的!象這種不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卻“堤內損失,堤外補”,練習題不加選擇,進行“題海戰術”,學生對數學課只能望而生畏!這種現象一定要改變,從學校內部來說,一定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認為數學課的教學方法也要改革,除了采用電化教學、直觀教學及實驗動手等手段外,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通過說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氣氛,培養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一、有計劃地對學生加強說話訓練好處很多,主要歸納為以下四點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目的和要求”中明確規定,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于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要鼓勵、指導學生發表見解,并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并讓盡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性質、法則及公式的學習。在小學階段,由于年齡特點,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性質、法則是個難點。在平時測驗、考試中錯誤率較高。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實物、教具、電教演示或實際事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所學的概念、性質、法則含義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多讀多講,理解其意。我們要防止死記硬背,但并不是說不記不背,對有些概念、公式,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學以至用。又通過設計的各種練習,學生便會切實掌握這部分基礎知識。

3.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當然語文學科對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不能說因為數學教學大綱中沒有這個要求,而沒有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責任。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我們各科教師都應從培養“三面向”人才的高度認識問題,有責任“教書育人”,培養學生社會所需的各種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如果說語文學科,要求學生口頭表達的內容更形象、生動的話,那么數學學科要求學生說話更準確、精練。數學語言是一種特殊語言,需要準確無誤,并且邏輯性強,有時需當機立斷的敏捷性,所以數學教師根據教材有計劃地并嚴格訓練學生說話,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

4.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盡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10以內、20以內及后面的100以內(整數)加減法口算,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多數用筆算代替,學生動手不動口。其實,過去不少教師創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級教學中,寓教學于游戲、娛樂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其它教材也可以這樣做。我們不能把數學課變成枯燥無味、讓學生學而生厭的課。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并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我在這里提出,要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并不排斥筆算,需要的是,要精選練習,不搞“題海戰術”。教學中,要把學生的說及其它教學方法與筆算合理安排,達到最佳效果。

二、如何加強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說的訓練呢?我認為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1.要達成共識。已成為習慣了的東西,再去改變它是相當困難的。過去在數學課上只要讓學生回答“怎么列式”、“是多少”的結果就可以了,現在不僅要讓學生說出結果,還要讓學生有順序地說、說完整,并且要讓大家一起說,說好,這是不容易的。學校領導,教學工作的組織者,一定要多宣傳,一起研究,與教師達成共識,才能動員大家去做好這件工作。實施中,可以先選擇一個班、或一個年級試點,取得經驗再逐步推開。

2.加強備課。不同教材,學生說的內容就不同,說什么?怎么說?在備課的時候,把這方面的內容也要備好,教師就能在課上訓練學生說,說好,這項工作就落實了。

篇7

目前,學生的作業負擔沉重,在課堂里做練習,放學后有時還得參加“基礎班”、“補課班”或“智力班”等,無非也是完成各種練習。畢業班可能還要加碼,參加課外的“提高班”,回家還要完成大量作業,“六·一”前夕我在區少年宮參加“五年級畢業咨詢”,一位五年級學生離開家長,走到我的桌前訴苦:“老師,我們的作業負擔太重了,每天作業都要做到很晚,有一次數學老師布置了一百零三道數學題,其中五十道是應用題!”這位教師“望生成龍”也夠狠的!象這種不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卻“堤內損失,堤外補”,練習題不加選擇,進行“題海戰術”,學生對數學課只能望而生畏!

這種現象一定要改變,從學校內部來說,一定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1993課程教材改革正在推行,我認為數學課的教學方法也要改革,除了采用電化教學、直觀教學及實驗動手等手段外,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通過說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氣氛,培養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有計劃地對學生加強說話訓練好處很多,主要歸納為以下四點:

1、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

當然語文學科對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不能說因為數學教學大綱中沒有這個要求,而沒有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責任。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我們各科教師都應從培養“三面向”人才的高度認識問題,有責任“教書育人”,培養學生社會所需的各種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如果說語文學科,要求學生口頭表達的內容更形象、生動的話,那么數學學科要求學生說話更準確、精練。數學語言是一種特殊語言,需要準確無誤,并且邏輯性強,有時需當機立斷的敏捷性,所以數學教師根據教材有計劃地并嚴格訓練學生說話,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盡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我們不能把數學課變成枯燥無味、讓學生學而生厭的課。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并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目的和要求”中明確規定,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于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要鼓勵、指導學生發表見解,并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并讓盡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性質、法則及公式的學習

在小學階段,由于年齡特點,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性質、法則是個難點。在平時測驗、考試中錯誤率較高。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實物、教具、電教演示或實際事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所學的概念、性質、法則含義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多讀多講,理解其意。我們要防止死記硬背,但并不是說不記不背,對有些概念、公式,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學以至用。又通過設計的各種練習,學生便會切實掌握這部分基礎知識。

我在這里提出,要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并不排斥筆算,需要的是,要精選練習,不搞“題海戰術”。教學中,要把學生的說及其它教學方法與筆算合理安排,達到最佳效果。那么,如何加強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說的訓練呢?我認為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1、加強檢查、考核。學校領導要深入教學第一線,經常聽課,既是檢查、鞭策,又是鼓勵、促進,不斷完善,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同時,學校里也可以試一下,可以設立數學口試,進行考核,量不要多。例如,可以出一道應用題,讓學生說出其解題的思維過程,然后列式計算,即可。根據教學內容,也可以選擇其它內容讓學生口試。盡管口試的量不大,但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2、加強備課。不同教材,學生說的內容就不同,說什么?怎么說?在備課的時候,把這方面的內容也要備好,教師就能在課上訓練學生說,說好,這項工作就落實了。

篇8

        一、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盡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10 以內、20 以內及后面的100 以內( 整數) 加減法口算,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多數用筆算代替,學生動手不動口。其實,過去不少教師創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級教學中,寓教學于游戲、娛樂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其它教材也可以這樣做。我們不能把數學課變成枯燥無味、讓學生學而生厭的課。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并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于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

        這樣無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要鼓勵、指導學生發表見解,并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并讓盡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性質、法則及公式的學習。

        在小學階段,由于年齡特點,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性質、法則是個難點。在平時測驗、考試中錯誤率較高。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實物、教具、電教演示或實際事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所學的概念、性質、法則含義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多讀多講,理解其意。我們要防止死記硬背,但并不是說不記不背,對有些概念、公式,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學以至用。又通過設計的各種練習,學生便會切實掌握這部分基礎知識。

        四、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

        當然語文學科對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不能說數學課就沒有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責任。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我們各科教師都應從培養“三面向”人才的高度認識問題,有責任“教書育人”,培養學生社會所需的各種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如果說語文學科,要求學生口頭表達的內容更形象、生動的話,那么數學學科要求學生說話更準確、精練。數學語言是一種特殊語言,需要準確無誤,并且邏輯性強,有時需當機立斷的敏捷性,所以數學教師根據教材有計劃地并嚴格訓練學生說話,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

       我在這里提出,要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并不排斥筆算,需要的是,要精選練習,不搞“題海戰術”。教學中,要把學生的說及其它教學方法與筆算合理安排,達到最佳效果。那么,如何加強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說的訓練呢? 我認為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加強備課。

        不同教材,學生說的內容就不同,說什么? 怎么說? 在備課的時候,把這方面的內容也要備好,教師就能在課上訓練學生說,說好,這項工作就落實了。

        二、要達成共識。

        已成為習慣了的東西,再去改變它是相當困難的。過去在數學課上只要讓學生回答“怎么列式”、“是多少" 的結果就可以了,現在不僅要讓學生說出結果,還要讓學生有順序地說、說完整,并且要讓大家一起說,說好,這是不容易的。學校領導,教學工作的組織者,一定要多宣傳,一起研究,與教師達成共識,才能動員大家去做好這件工作。實施中,可以先選擇一個班、或一個年級試點,取得經驗再逐步推開。

        三、加強檢查、考核。

篇9

關鍵詞:高職院校;高數;思考

高等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素質教育為特色,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復合人才,以滿足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高等數學作為一門技術學科,是高等職業教育各專業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理論課。它為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從事工程技術應用以及進一步獲得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奠定了必要的數學基礎。當前,高等職業教育所面臨的現狀是起步較晚、學生能力參差不齊,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作者根據自己多年從事高職高等數學教學的經驗,對高職高等數學教學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編寫適合高職學生的教材

傳統的高等數學教學重視理論的推導和證明,這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的確有好處,但對以應用為目的的高職數學教學來說是不需要的。因此,要編寫適用于高職學生的高數教材。①淡化理論,降低教材難度。例如淡化嚴格的數學論證,強化幾何說明,重視直觀、形象的理解,把學生從煩瑣的數學推導和一般性的數學技巧中解脫出來。②課程內容和知識點的選取緊密圍繞應用這一宗旨,講清必要的理論、原理。③緊密聯系實際,以應用為本。例如概念和定義的引入可以采取從特殊到一般,再回到特殊的方法。

二、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教學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構成比較復雜, 有些是來自職業高中,有些是來自普通高中。學生知識水平差距比較大,特別是數學素養不盡如人意。如果按照傳統集中教學的模式教學,數學能力強的學生覺得老師講得太簡單,沒有太多收獲;能力差一點的學生又會跟不上老師的教學安排,逐漸地對數學產生厭惡情緒,甚至放棄學習。分層次教學的方法充分體現出現代教育所提倡的因材施教與素質教育的理念,深受教育界的好評。分層次教學的原則就是根據因材施教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基礎理論與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抽象思維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師要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和考試成績,將學生分為上中下三個學習層次,當然這種分層只能教師自己做到心中有數,不能讓學生有被分等級的感覺,不然這就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分而待之,確定適合他們各自的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于那些數學基礎好的學生,重點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基礎偏差的學生,引導他們從理解基本概念和定理方面入手。

三、促進教學方法多樣化

高職高專的學生普遍反映高等數學理論太抽象,和其他課程聯系少,感覺學習了沒什么用。這主要是他們立足于理論,沒有感受到高數應用的一面。

①以模塊化教學為核心,服務專業個性需求。針對不同專業的知識能力要求,以及不同層次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構筑高等數學模塊結構。搭建通用教學模塊、專業模塊和選修模塊。針對抽象能力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引入、案例教學等多種方法,側重對問題的分析,將數學建模思想與數學軟件應用兩大特點有機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在課程中增加試驗和實踐環節,結合相關數學軟件,通過參與“演示與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高數中的一些抽象概念與原理,兼顧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的同時,把學生從復雜恒等變形和繁雜的運算過程中解脫出來。教師可以組織研討會、報告會,讓學生上臺講解一些問題,盡量給學生想、說、練的機會。②要將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應用到高數課程的教學中。利用課堂教學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創建多媒體網絡化教學的新模式,借助“blackboard”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學習資源,也可以建立網上答疑互助論壇。這種開放式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和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地突破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能力。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和創新意識

創造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它以發掘人的創新潛能,弘揚人的主體精神,促進人的個性和諧發展為宗旨。高等數學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在高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認識學生以及他們心理發展的規律,把開發智力、發展智力和培養創新能力有機結合引入到高數教學的全過程。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很高的學科,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與高等數學密切相關,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聯系自己身邊的生活小事做起,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知識的生活化使高等數學的學習更加貼近現實,要讓學生體會到其實高等數學并不是多么深奧的理論,它就是用數學的語言描述我們身邊的生活。要探索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重點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多開展一些高等數學課外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數學發現和數學創造的過程,體會到數學知識發現的樂趣,鼓勵學生創新。

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這也是高等職業教育強調的第一屬性。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為適應以“就業為導向”的實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高職高數教育教學改革必須不斷深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應該充分考慮到高數的學科特點,不是主導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學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與創新能力,使其在應用高等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養方面具有一定的特長,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顧桂斌,嚴東來.觀念更新:數學新課程改革的支點[J].高職數學,2002(3).

篇10

【關鍵詞】 中學語文 教育 寫作水平 思考

長期以來,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瓶頸,為師生所苦惱。如何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也就成了一直困擾廣大中學教師的老大難問題。下面筆者就如何進行中學作文教學問題談一談粗淺的看法。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作文,關鍵在于調動學生的興趣。因此,筆者認為通過以下的幾種方式能夠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寫作的心理

作文是一種用筆進行語言表達的形式,主要是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東西用語言表達出來,讓人讀了明白你的意思就達到目的了。但許多學生卻苦于寫作文,一提到作文就頭疼:要不是“沒的寫”,要不是“寫不出”,久而久之便會對語文寫作產生畏懼心理。要幫助學生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就要首先樹立起學生的寫作信心,讓學生有話可寫,有感可發,有材可取。從經驗和可行性來看,可以平時應讓學生多寫隨筆、日記或周記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還能讓學生有了一個傾訴的對象,把平時不敢對外人說的話對它說,大大減小了心理壓力。講作文在一開始時就給學生一個自由抒感的平臺,不要求字數的多少,不要求體裁,平時的作文訓練就當成是學生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的工具。教師可以適時點評,盡量發現學生作文的閃光點,給予表揚,這樣從心理上學生表達了情感,同時獲得了老師的認可,這樣慢慢地就會形成一種寫作習慣,從根本上擺脫不喜歡寫,無話可寫的束縛。總之,要讓每個學生十分明確地意識到,課堂作文乃是限時作文,要充分懂得“時間”對于作文的重要。

二、激發學生興趣,培養真實情感

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的前提,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興趣中鍛煉自己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能夠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力求每一個觀點都要有例證和說明來支撐是事物發展和存在的規律,培養孩子的因果邏輯分析能力,對孩子寫作大有好處。只有運用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本質,才能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通過對孩子邏輯思維的培養,孩子寫起作文來就會言之有物,寫出來的作文注入了自己的真實情感,文章內容也會豐富充實。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接觸各種文體,注意訓練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思想深度和語言功底。一方面,加強孩子邏輯歸納和概括能力的訓練,培養孩子的思想深度。填鴨式教育培養的孩子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不會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獨立觀點。

三、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的思維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低,同時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而多媒體手段可以變抽象為形象,變單一表現手法為多種表現手法,鮮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連續的動作,極易引起中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每當打出幻燈、播放錄像、錄音機時,孩子們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住了,新奇精彩的畫面令學生驚嘆不已,優美的樂曲讓學生入情入境。批改作文,講評作文,是作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多一些賞識,為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表達環境。教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賞識孩子的習作,絕不會顯得你水平低、缺乏鑒賞能力,而是恰恰顯出了教者的智慧――學生畢竟是孩子,對學生多一份賞識,多一份理解,學生就會多一份信心和興趣,在寬松的氣氛中,學生也就會捧出更多、更有情趣、更精致的文章出來。

四、進行快速寫作訓練

學會觀察生活是不夠的,進行課外閱讀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是學生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這為寫作打下了基礎,下一步就要有目標的訓練學生學會快速的自我表達,將素材綜合起來,有條理地抽出需要的內容。通過這一訓練,學生在參加語文作文考試這一題目上就不會覺得手忙腳亂,解決腦中有的是素材寫不出來的問題。這一寫作訓練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獲得應試能力,從而使學生經常體會到作文教學的甜頭。方法方法上教師可以將每學期的寫作任務定量化,如一周寫作三篇,讓學生有個寫作的目標。為了不增加學生負擔,可以給出專題,要求學生限時作文,課內完成,課堂的集體環境也有利于學生快速整合腦中的素材,形成相互競爭、有一定緊迫的學習勁頭。通過強化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會明顯提高,經常的訓練會使學生形成快速審題、構思、寫作一氣呵成的能力。

總之,中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改善的過程。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觀察認識生活,而不是一再地由我們告訴學生生活是什么。盡管他們可能不會有太高深的見解,也不可能有太廣博的見識,但只要是他們的所思所悟,是他們自己的發現,那就是有意義的。而這些就是學生要表達的,要傾訴的。這就是我們要培養的,要鼓勵的。只有讓學生有自己獨特見解和對世界的感知能力,學生的作文才會有血有肉,才會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 楊萬軍.如何在作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J].寧夏教

育,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