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目標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9: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課程改革目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英語課程標準 課程目標 解讀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153-01
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啟動,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新一輪的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課程標準》也隨之出臺,為英語基礎教育改革指明方向。《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定位本著何種理念?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是否有啟迪指導作用?在閱讀施良方老師編寫的《課程理論―― 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基礎上,筆者對我國《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展開解讀和分析。
1 課程目標
美國學者博比特(F. Bobbitt)最早在被許多人稱為“課程論誕生的標準”的《課程論》著作中提出了“課程目標”(the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在該書中,課程目標指的是實際生活中各種事物要求兒童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態度、習慣、鑒賞和知識的形式[1]。一百多年來,許多學者圍繞課程目標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但主要有三種取向,即行為目標、展開性目的、表現性目標。
行為目標(Behavioral objectives)在課程剛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時,就有了萌芽。博比特在《課程論》一書中提出課程科學化的問題,他認為,“科學的時代要求精確性和具體性”,因此課程目標必須具體化、標準化[2]。被稱為“行為目標之父”的泰勒(R. W. Tyler)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強調,在課程目標確定后,要用一種最有助于學習內容和指導教學過程的方式來陳述目標,每個課程目標都應該包括“行為”和“內容”兩個方面。隨著泰勒課程原理影響的不斷擴大,行為目標幾乎成了課程目標的同義詞,而且似乎目標越具體越好[3]。行為目標,長處在于它的具體性和可操作性,但短處是易于將那些難測評、難被轉化成行為的內容忽略掉,同時也忽視學習的整體性。泰勒在70年代曾明確表示,“目標應該是清楚的,不一定是具體的”[4],但這一點往往被人忽視。
相比行為目標,展開性目的(Evolving purpose)強調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進展情況提出相應的目標,它注重的是過程[5]。這一思想追溯到杜威(J. Dewey),他認為目的不應預先規定,而應是教育經驗的結果,目的是在過程中內在地被決定的。英國學者斯騰豪斯(L. Stenhouse)提出了過程模式,認為課程要以過程為中心,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展開,而依據非事先規定的目標[6]。展開性目的這一理論重視了學生的成長、自由發展,但它過于理想化,也對教師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表現性目標(Expressive objectives)來自美國學者艾斯納(E.W.Eisner),他主張在設計和評價課程時,要準備三類課程目標,即行為目標、解決問題的目標和表現性活動。表現性目標是指學生在從事某種活動后所得到的結果,它關注的是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某種程度上首創性的放映的形式。它只為學生提供活動的領域,至于結果則是開放的[7]。但表現性目標很難保證學生掌握他們必需掌握的內容。
上述每種課程目標取向都有其長處,也都有其短處,具體采取什么形式的課程目標,取決于這門課程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
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8]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有利于爭取地理解語言和得體地使用語言;有效的學習策略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和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積極地情感態度有利于促進主動學習和持續發展。這五個方面共同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新課程目標具體內容表現為:(1)重視培養學生的多文化意識,增強國際理解。(2)培養學生外語使用能力是外語課程的核心目標。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外語交流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3)提倡通過任務或活動的開展而不是單純知識的講授來培養學生的外語運用能力。標準在具體的教學中支持以交流為目標的交互式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運用語言的活動[9]。(4)課程標準向綱要化方向發展。課程標準應該具有規范性和規定性特征;同時應具有較大的彈性。國家只確定課程的基本目標,不再對教材的編寫和選擇做出詳盡的規定[10]。
上述課程目標內容表現了國家重視學生自由發展基礎上,使課程教學按國家教育目的總體運作的原則,重視了人文性和工具性雙重理念。但同時,在課程目標制定上與其他國家如美國相比,具體性不強。我國《課程標準》的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培養目標上相對籠統。在提高具體文化理解與相融的能力,解決語言交流中因文化差異而帶來的各種矛盾和沖突方面,似乎缺乏指導性和確定性。說明我國在課程目標制定的過程中,對行為目標這一取向有所回避。行為目標這種固定的標準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人的身心充分發展,但如果課程目標缺乏一定具體明確性,教師就會根據各自理解自行制定目標以便操作,反而不利于國家標準的實施。
確定課程目標,不僅有助于明確課程與教育目的的銜接關系,從而明確課程編制工作的方向,而且還有助于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并可作為課程實施的依據和課程評價的準則。編訂具體可行、方向明確、利于學生發展的課程目標是課程編制工作者的重任。
參考文獻
[1] 黃甫全.現代課程與教學論[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45.
[2] 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課程出版社,1996,8.
[3] 泰勒,著.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6-137.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篇2
論文關鍵詞:課程目標 高中 語文 課程改革 課程標準 語感
一、樹立“多維語文素養”的語文新課程目標理念
2003年新《課程標準》把歷年《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發展為“課程目標”。從“教學目的”到“課程目標”的發展演變,自有其內在的理念轉向,洞察課程目標理念的嬗變,是理解語文新課程發展走向的基礎和根本。縱觀20多年來高中語文課程改革,其中語文課程目標理念的演變,經歷了“突出語文知識”,到“語文知識與能力并重”,再到“突出多維語文素養”的軌跡。
2003年的新《課程標準》,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確立為高中語文課程目標的基本理念,第一次系統地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課程目標,并使之具體、綜合地體現在課程總目標以及必修與選修課程目標的結構之中,構建起多維、立體的新語文課程目標體系,“多維語文素養”取代了以往單一的“語文知識”和“語文知識與能力并重”。
什么是“多維語文素養”?在已有的研究中,人們取得了豐富的認識。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研制專家,對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要求達成了一定共識,總結這些要求可以概括出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內涵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語文基礎知識的培養。這不僅是掌握語言文字文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還要形成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意識,具有較豐富的語言積累、良好的語感和思維品質。
2.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即養成較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
3.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包括:恰當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的獨立思考和自主選擇能力。
4.形成開放的視野、創新意識和初步的創新能力。
5.養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
6.形成一定的文化素養。包括:具有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底蘊、較高的文化品位;積極吸收人類先進文化,尊重和理解多樣文化。
7.科學素養的形成。包括: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養成;具有基本的信息技術和信息處理能力。
8.社會主義道德以及公民素質的培養。包括以下三方面:愛國主義精神、樂于合作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意識;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較強的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9.具有自信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上九個方面所涵蓋的“語文素養”內涵,比較全面地表明了語文課程對學生素質發展的培養目標。前五條盡管仍然屬于知識與能力目標,但是從其內涵來看已經豐富了許多。基礎知識不再只是字詞句篇的掌握,更重視語言的積累和語感的培養,形成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更不再是死記硬背所能達到的,需要學生對知識深入領會并在日常運用中多體悟其內蘊。基本能力則突破了聽說讀寫的狹隘局限,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有利于人格完善的審美能力都備受重視,而且強調能力形成背后的學習方法習慣、創新意識、審美情趣等主觀精神因素的養成。后四個方面進一步完善了語文課程的培養目標,文化素養、科學素養、公民素養、人生態度等不僅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全面要求,更是個體全面發展、謀求健康幸福人生所必需的。歸根到底,高中語文課程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是著眼于學生個體素質的全面、終身發展的。盡管如此,以上九個方面語文素養的內涵也只是現階段社會發展要求的體現和語文課程改革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語文素養”是一個多元、開放的體系,將繼續不斷地得到完善和發展。
二、語文新課程總目標的改革走向
語文新《課程標準》總目標最突出的特點是: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加以融會整合,系統地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課程目標,并貫穿于“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方面。總目標內在地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語文課程價值取向。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的需要、興趣,鼓勵自主學習,確立主體地位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近年來出現了一個令人堪憂的狀況——學生對學習語文缺乏熱情。鑒于此,新《課程標準》明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力求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和興趣,在總目標中多處體現了對學生自主選擇、自我體驗學習的重視。提出“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補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在語文應用中開闊視野,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方面有所發展”等目標,鼓勵學生主動開發個性化的語文學習新天地。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營造學生自主體驗的學習環境,并加以引導,既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需要,又實現語文素養的培養目標。
2.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養成
學生要具有終身學習的動力,需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因此,總目標提出要讓學生“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性”。另外,在學生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能力培養方面,總目標也要求高中學生要“了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閱讀、交流中的問題”。
三、語文新課程在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上的改革走向
1.必修課程目標的改革
(1)在表述方式上,從比較單一的說明性行為目標轉向多樣的既具有說明性行為目標,又具有描述性的展開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
以往的《教學大綱》基本上屬于行為目標取向,具有精確性和較強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師有效地控制教學過程,并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行為目標來判斷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但學生的整體感受、情感體驗、態度、審美意向等豐富的內心活動,因無法全部用行為表現出來,不能轉化為行為內容而在課程中丟失了。因此,對于注重審美、情感態度等隱性學習過程的語文課程來說,行為目標的表述方式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容易使課程“趨向于強調那些可以明確識別的要素,而那些很難測評、很難被轉化為行為的內容就會從課程中消失”。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課程目標,用行為目標表述比較有效,但語文課程的人文性要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塑造學生應有的語文素養卻無法用行為目標表現出來。
因此,新語文課程目標在強調行為目標的基礎上,注重了用展開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來描述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展開性目標注重過程,主張目標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而展開;而表現性目標則關注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某種程度上首創性的反應的形式。這兩者相整合,就符合了重視學生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語文新課程理念。例如,“閱讀與鑒賞”目標中采用了一系列不同程度和不同側重的過程性動詞“不斷充實、完善、提升、逐步加深”等,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美好的人格精神和人生境界。另外,還有更多表現過程和發展的目標,從“努力探索、調動、發展、養成、豐富、感受、品味、領悟、體會、思考、展示……”一系列描述性動詞就可以感受到新課程目標賦予了學生更多學習空間和機會,增強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創造性。
(2)在話語方式上,突出體現了新必修課程目標重視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主性和個性化。
在課程目標的句式變化上,以往《教學大綱》的句式一般采用“能……”,體現的只是對教學結果的重視。而新必修課程目標則更多采用了“學會……”的句式,以強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另外,新必修課程目標用“自己、獨立、主動、獨特、個性化”這些詞強調自主性、個性化學習就多達18處。
在“閱讀與鑒賞”目標中,進一步提倡學習者在閱讀鑒賞過程中的獨立自主性,并首次強調閱讀的個性化。2003年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習者獨立自主地閱讀,朗讀要“恰當地表達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課外閱讀要“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在學生獲得獨立自主性前提下,為培養學生的個性,使學習更貼近個人日常生活,提高閱讀興趣,還首次提出了“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在“表達與交流”目標中,不僅在寫作方面倡導學生“力求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在口語交際方面也突出了“有個性和風度”的要求。對“個性”的張揚,使學生在表現自我、與人交際上更有自信心,是學生主體地位實現的標志。
(3)新必修課程目標包含了許多新概念,這些新概念集中體現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中。
高中語文新課程目標,引進了許多新概念,比如,“精神生活、人生境界、鑒賞態度、民族心理、時代精神、閱讀興趣、科學理性精神”等。而以往的《教學大綱》,在閱讀目標中甚少涉及這方面的目標。這些新概念,體現的是語文素養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具有積極的鑒賞態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的情感態度目標,更突出強調對中華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的體悟,增強學生的民族情感。在“表達與交流”目標中,更重視豐富學生個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體驗,“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想法,表達真情實感,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從這些新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學生的態度和情感成了寫作的靈魂。而在口語交際中,“樹立自信”、“力求有個性和風度”等新要求,極有利于增強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和魅力。這些富有情感性的新概念使得新必修課程目標,處處洋溢著關注學生人格健康與全面發展的光輝。
2.選修課程目標的創新
(1)加強語文課程與學生生活的銜接,注重豐富學生對生活、對人生的體驗。
選修課程體現了語文作為母語課程最大的特點,即“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選修課程目標特別注意加強語文學習與生活的聯系,這表現在每一個系列中。比如,小說和戲劇系列目標規定“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新聞與傳記系列目標提倡“閱讀古今中外的人物傳記、回憶錄等作品……從中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等。這些選修課程目標,要求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豐富生活和人生的體驗。
(2)注重不同文體系列的學習方法,給予學生恰當的指導。
選修課程分為五個系列,是因為不同文體具有各自獨特的特征,學生學習不同的文學體裁,也應該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因此,五個系列目標中都包含了學習方法的要求和指導。如:詩歌和散文目標提出“借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讀懂不太艱深的古代詩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文名篇”,這里就指出了學習古詩文的兩個最重要的方法:查閱工具書和資料幫助閱讀理解,以及背誦領悟。又如,“廣泛搜集資料,根據表達需要和體裁要求,對資料進行核實、篩選、提煉,嘗試新聞、通訊的寫作”,這里在提出寫作要求之前,也向學生提供了寫作準備的基本方法。新《課程標準)對于學習方法的重視,依然滲透進選修課程目標之中。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利于舉一反三,為后繼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3)鼓勵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形式不拘一格。
篇3
一、以內科護理課程教學目標為核心的教學方法改革
1.病例討論法
完成了系統疾病護理授課之后,教師提出一些典型病例,將相關的護理問題提出來,在上課前,學生對文獻進行查閱,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上課時,學生小組討論,結合具體情況,將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控制在8到10人左右,每組選出一個組長,小組之間討論教師提出的護理問題,小組成員將自己的想法積極提出來,找出答案;在課堂展示環節中,教師對病例隨機抽簽,然后將本病例的護理方法展示出來,小組選派相應的代表上臺。完成了小組展示環節之后,其他學生提出問題,小組代表進行回答,本小組的成員可以補充內容;教師總結和評價學生展示的情況,分別對小組打分;同時,考慮其他指標,得出最終得分,如語言表達流暢程度、普通話標準程度、小組成員團結協作精神以及護理措施全面等。結束了課堂討論之后,學生需要依據課堂內容,將病例分析報告寫出來,這樣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專科護理知識。
2.模擬臨床情景教學法
結合課程內容,教師對教學情境進行設計和模擬,讓學生對角色分別進行扮演,如病人、護士、醫生等,這種方式比較簡單和直觀,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到病人的痛苦、護士的辛苦,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體會實踐操作。比如:在對腦出血病人護理進行講解時,筆者就設計了教學情境,有學生將病人的發病狀態模擬了出來了,有學生則是扮演焦急的病人家屬,而扮演護士的學生則是結合指導,急救處理病人。完成了模擬之后,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互相討論,對操作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進行總結。
3.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選取相關的病例,比如在教學急性心肌梗死這個章節時,選擇急性心肌梗死的案例,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好地認識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和急救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到了提升。
4.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
本種教學方法是結合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學生綜合分析和討論,找出方法解決問題。比如:在授課之前的幾天,教師向學生發放相關問題,讓學生自主對相關資料進行閱讀,借助于掌握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對內科護理中疾病的原因、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等進行了解,然后對診斷依據和護理措施等內容進行明確和記憶。在上課過程中,讓學生互相討論,教師進行啟發,最后總結知識。如在教學高血壓疾病護理課程時,如果病人出現了偏癱、頭痛等癥狀需要如何處理,這樣將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充分激發了出來,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5.標準化病人教學法
通過大力的教學,學生護理評估一些慢性疾病病人,將相關的護理問題提出來,并且進行健康宣教。比如在教學糖尿病病人護理過程中,結合糖尿病病人護理程序,學生進行護理。在課堂中引入標準化病人教學法,這樣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就可以得到強化,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記憶知識點,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也可以得到強化。
6.錄像教學法
在本階段的課程學習中,安排多媒體電教片,電教片因為比較生動,有著較強的感染力,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激發出來,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認識相關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和護理。如在教學胸腔穿刺術的過程中,就可以播放一些錄像,讓學生對操作技巧和方法更加熟練地掌握。
篇4
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代表著學科的發展水平,不但代表一個國家科研創新的方向和科技水平發展的高度,也體現了一個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隨著科研、學術國際化交流的不斷增多,對于醫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英語不僅作為一門必修課程生硬的進行教學,而是作為一種學術交流的語言載體,承擔著醫學博士研究生對外學術能力培養的基礎。2014年,《教育部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意見》提出,要更好的發揮課程學習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學術創新能力和科學發展能力。在此契機下,我校結合地方醫學院校研究生發展特點和對博士研究生培養目標,適時對博士研究生英語課進行課程體系創新改革。現將我校博士英語課程體系建設情況總結如下。
一、醫學博士研究生英語課程學習中產生的問題
1.博士生主動學習能力不強,學習動機不單純。醫學學制本身較其他學科長,由于受到就業形勢和社會環境的影響,醫學生普遍存在先就業后深造的情況,在博士培養階段,絕大部分博士生已參加工作。這部分同學由于臨床工作忙碌,并未做到真正的脫產,在集中半年的基礎授課時間,不能完全參與正常的學習,且由于博士年齡層次分布較大。在這樣的學習動機下,英語教學本身存在工作障礙,同時也不是培養博士英語學習能力的初衷。
2.高校英語教學資源有限,課程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非英語專業高校中,英語專業教學師資緊缺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我校亦是如此。在對博士生授學位需發表SCI文章的剛性條件的制約下,這種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都逐漸成為博士生課程對其學習能力培養的桎梏。
二、醫學博士研究生英語課程建設改革情況
醫學博士有其獨特的培養特點和培養目標,在科技水平日新月異的發展下,培養越來越注重的是能力培養,特別是學術能力的培養,在配合培養方案進一步優化的基礎上,將博士課程進行精準改革建設,將英語課程教學成為培養博士學術能力的語言載體和培養基礎。
1.因材施教,優化教學方案。我校自2012年起,對博士申請學位發表文章的要求進行進一步改革,近幾年更是加強出口建設,“緊進緊處”,對發表文章的級別和影響因子進一步提高。博士入學后,最關心的是申請學位時發表的文章,處理絕大部分取決于博士的科研實驗外,英語寫作能力也是易于被雜志接收的一個重要原因。基于政策的變化,英語教學及時更換教學內容、教學大綱、教學方法等。在原來小班授課的理念基礎上,根據博士學科專業及人數構建小班分班結構,分為外科學、內科學并婦產科學、其他臨床學科和基礎學科四類小班,內容上除以前開設的五類內容外,結合博士需大量閱讀外文文獻和書寫英文科技論文的要求,增加了科技論文書寫技巧及內容構架解析的教學內容。
在教材部分,不在拘泥于某一種或一類的教材,而是根據不同小班的構成,精選醫學相關領域的學術報道、研究進展、實驗設計等,使得博士生接觸到的英語教學都是與自身研究領域密不可分的前沿內容,不但增加了博士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之中強化了英語閱讀、分析、翻譯和書寫的綜合能力。另外,我校外語部特別建立研究生教研室,有教研室教師專門負責所帶小班博士的英文科技論文的寫作指導,這也將大大提高博士學術成果匯報能力及的數量,同時也對博士生今后在英語寫作上有極大的啟發和幫助。
2.按需學習,靈活掌握教學方法。博士生的英語基礎水平相對較好,特別是有些學生已經在碩士或之前的學歷階段,通過了全國CET6級、GRE或托福考試,這部分同學在全國統一的博士英語考試中脫穎而出。對于這部分英語實踐能力較強的同學,我校擬試行研究生免修政策,在博士入學考試成績優秀的學生中,如這部分學生可提供相應資格英語考試成績證明,并取得外語部研究生教研室的認可,可申請英語課程的免修。另一方面,改進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將傳統的老師灌輸性講課方式逐漸淘汰,轉而改為師生互動思辨型,小組討論交流型和團體模擬國際會議型授課方式和靈活開放的考核方式。在促進博士團體合作完成工作的基礎上,激發博士主動學習的興趣,增強博士使用嬰兒口語交流和發言的自信心,進而培養其敢于想、敢于說、敢于講的應用能力。
3.開發資源,增加教師知識儲備。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擴大教師資源,引進更高層次英語教學人才,增加授課教師知識更新的儲備量,針對博士生特點,充分了解博士生的心理、學習和培養不同層面的需求,做好授課準備,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同時,培養任課教師的思辨能力,能夠及時對博士生的教學工作作出日常的反思和總結,并積極及時的作出教學調整,有策略的對不同類型和學科專業需求的博士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變換。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態度也直接影響學生對上課的興趣。在對教師教學培訓的過程中,加強教師養成客觀、嚴謹、系統、認真、耐心的教學態度,主動增加對每個博士學習需求和生活工作的了解,和博士進行暢快的溝通交流,不但是提高教師授課效果的巨大助力,也讓博士生愿意主動與教師交流學習困難,增加博士生主動學習興趣的絕佳途徑[1]。
4.改革觀念,發揮導師主導地位。研究生入學后,會集中進行為期半年的面授基礎課學習,為后面進入科室進行實驗研究做基礎。研究生進入科室后實行導師負責制,科研學習和生活道德等事宜均由導師負責。然而對于醫學博士,外語學習是個貫穿始終的事情。對于博士生導師,由于科研事務和日常管理事務繁忙,對于博士的指導僅限于科研等方面,英語學習和指導相對較弱,有些導師甚至并不關注這方面,導致科研實驗做完后,在最后的學位論文書寫和英文的學術論文書寫時,學生會出現各種英文論文書寫問題。針對此種情況,我校在每年的導師培訓中增加此項內容的培訓宣講,將傳統的導師只進行科學實驗相關指導的觀念進行逐步改進,讓導師慢慢理解對博士生科研期間進行英語指導的重要性,接受和改變固有的觀念,積極發揮出導師對博士生英語閱讀、交流和書寫指導的主導作用。近幾年,我校博士生發表SCI收錄的期刊論文數量和質量越發的高,這固然與整個教學過程中外語教師點對點輔導英文文章書寫有一定關系,但是與導師在整個科研進展過程中的指導更是密不可分。
目前,我校博士生英語教學還在不斷改進和變化中,在以培養博士研究生學術能力的目標下,堅持人性化和個性化定制教學方案的教學原則,發展靈活性、開放性和多樣性的教學和考核方式。不定期對在校博士生做師生訪談和調研問卷反饋,積極發揮研究生學院與外語教研室聯合教學工作優勢,將外語教學做為培養博士生學術能力的輔助學術研究,集中對涉及到課程設置和評價體系的建設問題做出相應對策,既是我們不斷進展的工作重點,也是我們要不斷探索改進的目標重點。
作者簡介:
篇5
【關鍵詞】新課程 改革 初中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034-02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日漸注重新課程的改革,在此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也步入改革隊伍中,與傳統教學相比,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本人認為,要想實現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語文教學更好的發展,必須先掌握改革下語文教材的特征,然后對癥下藥,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唯有這樣,才有助于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些拙見。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材的特征
1.平等的教育對象,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材的對象發展為學生整體,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優化和調整教學方向、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等,要確保每一位學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對待學生,教師應該做到一視同仁,積極鼓勵和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2.全方位的的教學任務,做好課前的預測性
相比于傳統教學環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前準備工作并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其仍然是指整個教學活動的框架,只是比先前多了些應對措施。初中的語文教師需結合學生日常學習狀況,再遵循語文新課程的要求掌握學生的學習目標,預想一下通過這節課講解學生能夠有哪些收獲,課堂上學生會進行怎樣的學習。想要完成上述教學任務,教師們必須要采取相應的對策,主要針對于課堂作業、教學內容以及課上提問等環節。如果在課前不先進行預測,那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就難以展開。
3.動態化的課堂教學,增強學生的參與度
動態化的課堂教學是指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課堂內容不再死板化,而是具有可變性。學生進行相關學習活動后,實際教學環節可能會與上課之前的預測存有偏差,發生這種情況時,教師就要做到對教學方案的及時更改,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必須要倡導動態化的課堂教學。雖然教師們在上課之前已經做好預測工作,但是為了迎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文教學目標,初中的語文教師依然要根據實際情況優化和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學生的參與度增強主要表現在:課堂上,語文教師與學生上課的互動性增強,教師需做到有組織、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的課堂學習,確保每一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不再是課堂教學的旁觀者,積極吸其老師課堂上講解的知識。
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方法
1.更新傳統教學思維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的語文教師必須要更新傳統的教學思維。首先,教學對象要針對學生的整體,注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是根據新課程改革需要,優化和調整教學方向、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式等,做到公平公正,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積極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問題,解決問題。其次,教師需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語感,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母語,從而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還應注重美育,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語文課堂教學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學習,針對老師上課提出的問題,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先進行自主討論,最后確定最佳答案。這種課堂學習模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課堂教學的參與性,大大增強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2.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為完成新課程的教學目標,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轉換角色,課堂教學要圍繞學生展開,教師則是課堂的引導者。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課堂教學的設計要具有創新性,比如教師可以設計探究討論式的教學、課堂實驗教學、小組合作教學以及問題情境教學等等,不再是單一化的傳統教學模式,語文教學課堂也不再會死氣沉沉。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多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從而實現深層次的激發學生的自主求知的欲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初中語文教師還應注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師應在備課時,結合教材內容,多加收集教學資料,并且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以便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
3.升華傳統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強烈要求創建開放式的語文課堂, 語文課程應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積極拓寬語文教學的發展空間,重視對現代教學技術的應用,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前,許多科目的教學都涉及到了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也應大力推廣和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現代技術發展的產物,多媒體技術為初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課堂上幻燈、投影以及計算機等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使用,學生對教學內容就會有更多的認識。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進行教學講解的主要方法是板書和口頭講解,課堂內容顯得乏味無趣,現今,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使用,不但極大的節省了時間,而且使得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直觀、生動。課堂上,教師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方法向學生展示書本內容,帶領學生走進文章情景中,以便學生更好的理解書本內容,做到真正的寓教于樂。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必須做到推陳出新,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除此之外,初中的語文教師還應該更新傳統的教育理念,明確教育方向,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目標,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只有這樣,才有助于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才能使得初中語文教育更好地迎合新課程的發展需求,從而使得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
參考文獻:
篇6
論文摘要:隨著新課程教材的普及與推廣、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學語文課堂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但是中學語文新課程的改革仍然處于初級階段,仍需我們不斷的探索與創新,筆者就通過對比新舊課程中的沖突,來探討一下新課程下中學語文的教學策略。
一、新課程改革中的新舊沖突
1.新課程改革存在一定的困難
新課程的改革增加了老師的教學壓力,因為他們要改變已經習以為常的教學模式,探索新課程的新模式,還要面對家長和同事的質疑。并且很多家長的觀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只關注考試結果,對新課程改革缺乏應有的信心。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思想嚴重地制約著新課程改革的進度。
2.冷靜看待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要求老師轉變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中側重于知識傳授的傾向,要將學生的健全人格、綜合素質作為新課程教學的目標,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升學率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起著決定性的意義,但新課程就要求淡化升學取向。不過老師還要看教學效果是否最好和教學內容是否合適。
3.適合自身發展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一般老師會局限于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即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自主性學習只有對話和提問才是最新的教學方法。其實新課程強調的是學生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靈活地選擇探索、接受、體驗或者模仿等多種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因此老師要辨證地看待學習方式的改善。
二、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策略
1.教學過程簡單化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知識體系,內容紛繁復雜。但如何讓學生學好語文卻并不復雜,只需讓其多多參與、多多實踐。即多讀、多說、多寫。寫多了自然就會越寫越精彩,說多了自然也就出口成章。以往老師所做的專題講解、題海戰術只是老師一廂情愿的做法。其實語文學習不外是閱讀、寫作和說話,通過點滴積累、日有小進來達到學習的最終目標。
2.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
語文新課程的一個全新理念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給予其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寬容和尊重,鼓勵學生進行創新,甚至不過激的標新立異,充分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
3.課程改革要求實
作為語文老師要經常性地看一些語文教學改革的相關文獻或文章,不斷為自身充電,學習同行的先進經驗,專家的理論知識,脫離語文教參的約束,追求創新與博大。
總之,新課程改革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新的契機,作為基礎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語文的教學也要從思想上、行為上進行全新的轉變,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篇7
一、認真解讀《課標》,增強課程改革意識。
《課程標準》是對一門課程學習的總體要求,反映了國家和社會對義務教育階段一門課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因此,反映當代世界發展潮流和中國社會變化與發展要求的課程目標,必須以注重學生健康個體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提倡創新、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為特征,取代以“理解”、“熟悉”為主要特征的傳統課程目標。新課程目標,在注重基礎性的同時,更注重發展性和創造性課程目標的確立與實施,以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觀念。有了這個思想觀念,新課程改革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指導深度,而且必須培養學生的學習愛好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最終目的。為此,教師在新課程改革實踐中,應扮好應演的角色,解放思想,認真學習課改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課改意識,在行動中支持課程改革。
二、求實開拓,在實踐教學中努力充當促進者角色。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它的基本途徑就是課堂教學。面對新課程,每位教師思想觀應有新的轉變,在實踐中,每位的思想觀念應由重“教”不重“學”中解脫出來。新課程《綱要》明確要求,教師應充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把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愛好;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和服務;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教師角色的改變,需要教師的膽量和勇氣。只有這樣,新的課程改革才能順利進行,徹底實施。
三、創設教師的工作方式,挖掘課程資源,充實教與學。
在以往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數是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課堂里面的所有問題。而新課程的綜合化特征,需要教師與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間,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從事工作,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也就是說,新課程提倡留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靠教師集體聰明的發揮。因此,為了改變教師彼此孤立與封閉的現象,必須創設環境讓教師集體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并在教學實踐中所得的經驗在教研中交流、研討,并獲得共識,教師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才可有高層次的提高。
因現今信息時代的跨越,教師還通過因特網等去挖掘所有盡可能有幫助的課程資源。而課程資源需要教師去組織,去開發、去利用。為此,教師自己必先占領其高地,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種資源,在社會大環境中學習和探究。
四、新課程改革,教師職能的轉變與學生學習方式改變必須同軌而行,教師還應樹立終身學習的價值觀。
現代的教學過程是師生的互動過程。新課程改革,教與學和互動必須呈現于教師職能的改變,與學生
學習角色的根本轉變。所謂教師職能的改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的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置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性差異,落足不同的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把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與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轉變成為學生的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幫助者,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應同軌而行,應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轉變成為主動學習,學會自主學習,互相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8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探究教育觀念教學方式
在新課程改革進入課堂之前,我們教師已經進行了多次新課程培訓。知道新課程改革更注重學生的能力、素質以及終身發展。懷著滿腔熱情,我走進了課堂,一年下來,頗有感觸。
一.探究式學習遇到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我們知道探究式學習有很多優點。如:刺激強烈、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記,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的。通過探究式學習,學生不僅能更牢固地掌握科學知識,而且還能體會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因此熱愛科學,更好地理解科學的本質。但是,我們在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1.學生的基礎影響探究:
客觀地講,學生基礎不齊,學習興趣欠缺。盡管教師充分主導,但是一節課下來,效率過低。要達到教學目標有一定難度。有的學生對學物理不感興趣,出現搞小動作、開小差,注意力轉到課堂以外的情況。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具備探究能力,一些能力較差的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儼然是一個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在課堂上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在小組討論或匯報結果的時候,往往只是少數的好學生在充當“代言人”的角色,一部分在隨聲附和,還有一部分干脆一言不發。
其實,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不是萬能的,要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不少學生本來對物理就有畏難情緒,甚至談不上興趣。因此,首先要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實在培養不起來,也要強制培養。否則的話,高中的物理課程可能就要荒廢了。再有就是分小組時,把學生合理搭配,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切忌強強、弱弱搭配。對于經常一言不發的同學要采取措施。如:講個物理學家的故事、表演個節目,活躍課堂氣氛等。
2.教學時間影響探究:
探究式學習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作為保障,教師們在開展探究式學習時,基本立足于課堂。而課堂可以給學生探究的時間又是有限的。這使得教師在決定是否采用探究式學習時有些舉棋不定。事實上,一些探究式教學已流于形式:學生剛開始探究或還沒探究完,教師就急著找學生要結論。尤其一些所謂的優質課:小組合作、探究、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樣樣俱全。一節課下來,具有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一切表象,卻與新課程改革精神背道而馳。
既然新課程將“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列入到與“知識與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那么,一節課下來我們就不能只是關注知識目標是否完成,學生經歷了探究的過程,掌握了學習的方法,這節課同樣是成功的。其實,在我看來,學習物理,思維和方法更重要。
3.教學資源影響探究:
學校教學資源是實施探究式學習的必要條件,探究式學習對教學設備、環境和學習的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圖書室、實驗室、實踐活動的場所和必要的經費等等。而我校的教學資源離要求還相差甚遠,還不能完全適應探究式學習的需要。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如:《自由落體運動》中,我們可以讓學生用自己手頭的物品進行探究:“物體下落快慢與物體輕重的關系”。器材為每個學生都有的橡皮、小刀、大小不同的作業紙等。先讓學生根據經驗判斷:“物體下落快慢與物體輕重的關系”。學生的觀點可能不同,再讓他們用自己擁有的器材進行探究。最后得出正確結論:“物體下落快慢與輕重無關”。這樣做,學生興趣濃厚,知識點掌握牢固。
二.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改革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在于教師。
1.教師教育觀念要轉變
新課程改革,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首先,重視過程與方法。其次,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把教學的重心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第三,教師要為學生的人生引路。教學過程中,強調人的主體性的弘揚,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2.教師教學方式要變革
首先,要改變我們過多地采用單一傳遞、講授、灌輸的方式。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互動機制。要善于處理教材,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真正達到“意義建構”的目的。
其次,要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從問題的提出到自主設計方案解決問題獲取結論的過程,在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
再次,就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差異。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學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如:啟發性講授、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動手實踐、調查探究、交流辯論、自主合作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經歷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中,選擇、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
3.教師自身素養要提高
新課程改革后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增多了,教師的講授時間減少了。但這并不意味著對教師的要求降低了。恰恰相反,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如果教師不具備相應的知識能力,那只能是盲目探究,形式上的探究。可見,教師的文化素養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果。
另外,教師要有高于學科知識的更為廣闊的知識儲備。雖然教師不是百科全書,不可能回答學生的所有提問。但是教師知識的淵博,一方面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師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所以,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三.新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
新課程改革向我們提出了新挑戰,也給我們帶來了新機遇,我們需要和學生一起共同學習、共同合作、共同成長。物理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可以說,新課程改革,有起點,沒有終點。在新課程改革的路上,我們還會遇到許多新問題。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和研究,認真領悟新課程理念,不斷地挖掘新課程標準的實質,才能成為新課程標準下的一名優秀物理教師。我堅信,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將新課程改革工作進行到底。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初中生物;新課程改革;教學特點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1-20
一、新課程改革對初中生物教學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在吸收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對我國初中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學習內容方面,基于傳統生物教學內容的生硬死板、枯燥乏味,新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在生物教學中除應注重提高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能力外,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在課程目標方面,新課程改革改變了以往傳統封閉式的課程教學形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最后,在學習方式方面,新課程改革指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生物學習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生物教學特點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動下,我國初中生物逐漸由傳統的封閉式的教學模式向先進的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轉變,其教學特點也隨之發生改變。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特點進行分析。
第一,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為著眼點。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是教育的根本,初中生物教學不應以書本知識的傳授為教學的主要目的,而應注重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這種科學素養具體表現在生物學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及科學價值觀等方面。初中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應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以科學知識為基礎,以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為目標,為學生設計不同種類的學習活動,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從中體會學習生物的樂趣,有效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索和求知能力等。
第二,致力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新課程改革指出,初中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立足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最終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選取靈活新穎的題材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第三,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方式,倡導探究性學習。探究是學生學習生物課程和認識世界的有效方法之一。新課程改革指出,通過探究性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這就要求初中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要不斷探索生物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引導,減少書本知識的灌輸,通過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方法、手段等,為學生主動探究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觀察能力,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自然科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以新課程改革為準則,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和教學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郭玉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策略[J].學周刊, 2015,(8).
[2]黃靜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學[J].學周刊,2012,(31).
篇10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教師教育;教師教育改革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教育的現狀
教師的素質和質量決定著新課程改革的質量和成敗,教師的培養最主要是靠教師教育。教師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實施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教育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教育的觀念滯后
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素質和質量不高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教師沒有合格的學歷外,更為重要的是,培養教師的教師教育觀念的問題。由于教師教育的觀念滯后于時代的發展,許多擁有合格學歷的教師在教育觀念、知識更新、適應教育現代化發展等方面存在著與新課程改革的許多不適應,這些問題是影響新課程實施的顯著障礙。
(二)教師教育的模式單一
高等院校是培養教師的主陣地,但是高等院校培養教師的模式比較單一,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手段比較保守,不利于準教師的專業成長。一些教師主要依靠教師進修學校和教育學院等職后培訓來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但是這種脫離教師教學實踐崗位的職后培訓使學校和教師都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因為他們無法做到根據學校的文化和教師的教學實際來進行教育,導致職后培訓的實效性不強,不利于教師的整體質量的提高。
(三)教師教育的體制不健全
長期以來,人們的觀念始終認為只有師范院校培養的師資才合格,也把師范院校當成是培養教師的主要途徑,師范院校的教師教育獨立封閉。教師教育的培養體制不健全同時,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教育,是政府、教師教育機構、中小學校和教師共同參與的重大事業,各方的職責必須明確,但由于教師教育的管理體制不健全,包括學習時間、學習場所、學習內容和學習經費等不能完全得到落實,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師教育工作的開展。[1]
(四)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不合理
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存在許多問題,比如說課程設置標準不明確,增設課程的隨意性較大;師范性課程與學術性課程融合不夠;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理論課程、實踐課程和研究性課程缺乏統一考慮;基礎教育專業課程重視不夠,學科教學知識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基礎教育實踐課程課時少,實踐流于形式,教師的教學智慧沒有得到應有的生成和發展等等。
(五)教師教育的經費不足
教師教育的經費不足也一直是制約基礎教育階段教師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首先,國家對教育發展的整體投入不足造成教師教育經費不足;其次,在極有限的國家教育經費總體投入中,用于教師教育的比重更低,教師教育優先發展的政策在實踐中沒有真正得到貫徹落實。[2]
總之,教師教育的觀念滯后、模式單一、機制不健全、課程設置不合理和經費不足是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教師教育存在的問題,也是制約新課程實施的關鍵因素。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師教育的要求
以“課程”為核心突破口的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從教學的理念、目標、內容、方式等都進行了重大轉變。然而,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質量怎樣,教師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師教育提出了要求。
(一)對教師教育觀念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教育培養出來的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教書匠、課程的執行者,而應成為新課程的構建者、實施者、參與者、研究者、創造者,成為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指導者、促進者。
(二)對教師教育模式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教育培養出來的教師既要具備扎實的學科專業基礎,還應掌握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并不斷更新自身知識,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和時展的需要,改變我國長期以來教師教育的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缺乏連續性的模式,將教師的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銜接起來。
(三)對教師教育體制的要求
改變我國長期以來師范院校關起門、脫離中小學實際辦教師教育的狀況。要建立起師范院校與綜合大學共同辦教師教育、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改革相互促進的互動機制,形成教師教育與新課程改革同步發展、相互促進的步調。高校的教師教育要經常深入到基礎教育改革的第一線調查研究,發現問題,建立兩者的雙向互助互動機制,教師教育要更加注重教學實踐環節。[3]
(四)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提倡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等等。所有這些課程理念都對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提出了要求。
(五)對教師教育投入的要求
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關乎著新課程是否能夠順利實施。新課程改革要求高質量的師資隊伍,要求提高教師教育培育師資的質量,要求傾注更多的財力、物力、人力辦好教師教育來促進新課程改革的成功、教育改革的成功。[4]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育提出的要求一方面更加強調了我國目前教師教育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國家對教育的重視,鞭策我們更加努力辦好教師教育。
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教育的改革策略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育提出了要求,因此,為了新課改的成功,培養合格教師的教師教育改革就不得不提上日程了,我們采取的具體措施包括更新教師教育觀念,創新教師教育模式、構建新型教師教育機制、設置合理教師教育課程和傾斜教師教育發展投入。
(一)更新教師教育觀念
教師教育的觀念影響著教師教育的質量和發展速度。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首先樹立教師教育的發展觀和終生教育觀。教師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即不斷學習專業基礎知識、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擴充和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和體系的過程,滿足知識不斷更新發展的需求,促進教師自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其次,樹立教師教育的專業化人才觀。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隨著高科技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教師這一職業越來越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教師這一職業日益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質。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教育培養的的專業化師資應從“經驗型”、“教學型”轉化為“研究型”、“創新型”,從只注重學科專業教育轉向注重學科間交叉的整合式教育形式。[5]
(二)創新教師教育模式
教師教育是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一體化的過程。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教師是研究型、創新型的教師,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教師教育應以培養研究型、創新型教師為目標,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教育培養要求也就決定了教師教育模式。一個研究型、創新型的教師的成長要經歷準教師、新教師、合格教師、優秀教師四個階段。其職業發展是一個學習、實踐教育教學理論,總結教學經驗,研究教學理論,更新觀念,提高技能的過程。教師教育具有連續性,教師教育模式應是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一體化的模式。職前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開始,這一階段實踐環節薄弱,但注重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為在職發展奠定基礎;職后培訓實踐性強,注重教師專業化發展需求的多樣性。只有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一體化發展,教師教育培養的教師才能不斷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求。
(三)構建新型教師教育體制
為應對新課程改革,教師教育改革必須由獨立封閉轉向多元開放。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是博學多才,具有較強的、對不同學科課程進行整合的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師范院校在教師教育的教育學科研究上有著明顯的優勢,但基礎理論研究和跨學科研究的水平遠遠落后于綜合大學。綜合大學學科門類多,這種多學科性有利于拓寬師范生的知識面,開闊其視野,提高其綜合素質,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時,發揮政府的促進作用,加強高校的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一線的實踐相結合,多元、開放的教師教育機制的建立,可以打破師范教育壟斷師資培養的格局,促進教師教育行業競爭,在競爭中不斷提升我國教師教育的總體水平。[6]教師教育的多元化、開放性,可以為基礎教育提供更多的合格師資,使符合教師資格標準的所有社會成員都可能成為教師隊伍的來源,以促進整個教育事業的共同發展。
(四)設置合理教師教育課程
課程設置取決于教育目標。教師作為新課程改革的研究者、實施者、創造者,決定了其必須具有堅實的學科專業基礎,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運用教育教學理論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效進行教學和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這些有關教師素質的要求,也就是教師教育應達到的目標,由此決定了教師教育的相應課程設置。具體包括:基礎理論課程設置綜合化,教育類專業課程設置的專業化,信息技術課程設置的職業技能化等等。
(五)傾斜教師教育發展投入
教師教育投入為教師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提供保障,影響著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新課程改革的開展,人們日益清楚地看到教育改革的成敗、教育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是否具有大批的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因此,國家和政府應制定一系列有關教師教育發展投入的政策,保證教師教育發展的經費充足,為教師教育發展與提高創造有利條件,提供政策保障。政府的財政投入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和條件,除此之外,政府還應保障教師的基本待遇,工作和學習條件等等。
參考文獻:
[1] 李曉杰.試論新課程下教師教育改革的模式和方法[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4).
[2] 王杰.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育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教育探索,2005(1).
[3] 張忠華.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教育的教學改革[J].繼續教育研究,2008(5).
[4] 陶志瓊.教師在學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中國教師,2009(2).
- 上一篇:貧困學生的基本情況
- 下一篇:保險行業投資價值分析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新課標下的評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