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金可投資范圍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7: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保險資金可投資范圍,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廣為關注的《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市場管理辦法》已進入征求意見的階段,出臺時間應當不會太遠了。
辦法規定,保險公司投資股票市場的上限初定為其總資產的5%,結合業界對5月份保險業總資產可能摸高10000億元大關的預期,這意味著,有近500億元的新增資金有望加盟股市。
投資范圍將擴大
在征求意見稿中,保險資金的直接入市范圍有所拓寬,除了國內已發行上市的流通A股外,還可投資國內A股市場的非流通股,以及保監會認可的與A股相關的其他品種。
解讀:此前保險資金進入證券市場的選擇,只被限定在了“證券投資基金”這單一的品種上,而股票則未被列入許可投資的范圍。保險資金也只能對基金產生直接影響,對股市只有間接影響。而保險資金的投資范圍擴大,保險資金將直接跳上前臺,對滬深股市將帶來直接影響。
資金來源更廣泛
該辦法規定,國內保險公司的資本金、營運資金、公積金、未分配利潤、各項準備金、其他負債和其他性質保險資金形成的各項資產,均可以投資國內股票市場,保險公司投資資本市場的總額不得超過上月末該公司總資產的5%.
解讀:此條款意味著入市的保險資金性質將更寬泛,保險公司所擁有的多類型資產均可以投資股票市場,給保險公司操作也將帶來便利。而對投資上限的限制,與目前對投資基金的限制相類似。
基金不合“胃口”
篇2
新快報訊?。ㄓ浾摺《艑殐x 實習生 劉淑娟) 日前,中國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透露,保監會現正與證監會等相關部門協商制定保險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的有關規定細節。
雖然具體出臺日期尚未確定,但隨時可能推出。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馬德倫更表示,國務院已原則上批準保險資金投資海外市場,該局正與保監會制訂具體實施方案。
馬德倫表示,外管局正研究與準備出臺幾項資本項目的管理政策包括:允許移民財產合法轉移;跨境管理跨國公司的外匯資金等。
另據消息靈通人士披露,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市場的相關管理辦法的制定已經進入尾聲,保險資金的直接入市范圍將有所拓寬,除了國內已發行上市的流通A股外,還可投資國內A股市場的非流通股,包括國有股、法人股、可轉債以及保監會認可的與A股股票相關的其他品種。
按上限比例估計,今年將有近500億元的新增保險資金有望加盟股票市場。
篇3
機構投資者是以自有資金或通過各種金融工具所籌資金并在金融市場對債權性工具或股權性工具進行投資的專業化機構,包括保險基金、養老基金、投資基金、信托基金、捐贈基金及進行投資交易的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
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占據主導地位,個人投資者比重趨于下降。從國際發展趨勢看,20世紀80年代以后,保險資金運用的資產證券化不斷加強,美國保險公司的證券化資產已超過80%。保險公司已成為發達證券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保險資金是證券市場的重要資金來源,是促進證券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
1.保險資金是證券市場的重要資金來源
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上,保險資金是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重要資金來源,特別是壽險公司經營業務的長期性和穩定性的特點,它們為證券市場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從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證券資產結構來看,保險公司是美國債券市場上最大的公司債券持有人,是股票市場的重要持有人。
2.保險資金是促進證券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
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的發展有利于引導資本市場投資者進行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國外成熟證券市場的發展歷程表明,散戶比例大的市場投機傾向較強,而各類機構投資者占主體的市場則是一個崇尚長期投資的市場。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養老基金、保險基金、投資基金為代表的各類外部機構投資者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比重迅速增大,導致了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從“保持距離”向“控制導向”的轉變,極大地影響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它們憑借控制權直接參與公司決策并監督、制約經理階層的經營行為,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由于股權的分散化而導致的“內部人控制”,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被投資的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機構投資者自身的收益。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美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由于機構投資人行為變動所表現出來的顯著變化。(見表1)
美國投資者對各類資產的持有比例結構
表一
(單位:%)
理公司,一是有利于吸收和培養優秀人才;二是有利于明確保險公司與投資管理機構的責任和權利,加強對投資管理的考核,促進專業化運作;三是有助于保險公司擴大資產管理范圍,為第三方管理資產。我國保險公司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就是探索建立專業化的資產管理公司。
2.進一步拓寬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
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狹窄,一方面源于證券市場投資品種的缺乏,如市場缺少資產支持債券、住房抵押貸款支持債券等金融產品;另一方面源于政策上的束縛。這種政策的束縛體現于投資比例限制和投資范圍的限制。保險資金的投資品種目前僅限于協議存款、國債、金融債、中央企業債券和證券投資基金,在投資地域范圍上只能投資于國內,不能投資于國外。投資限制過嚴,帶來諸多問題:一是使得保險資金運用面臨著保費高速增長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二是保險資金由于準入限制而無法發揮作為機構投資者應有的作用,股票市場缺乏長期資金的供給,不利于股票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三是由于投資渠道限制,保險公司的投資風險較為集中,尤其是利率風險較為突出。
篇4
2006年6月26日,這一天注定將成為中國保險業發展史上的重要一天,而被載入中國保險史冊。當天,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被保險業稱為 “國十條”,明確提出,要深化保險資金運用體制改革,推進保險資金專業化、規范化、市場化運作。
同時,根據“國十條”規定,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將鼓勵保險資金投資資本市場,逐步提高投資比例。而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日前也曾披露,保險公司實際投資A股的比例上調2個百分點,由過去占總資產的1%~2%,升至3%~4%。此外,保監會還在逐步增加直接投資股票的保險公司數量,隨著保險機構投資能力的提升,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擴大。
效益低下倒逼渠道拓寬
2003年以前,保險資金只能投資于銀行存款和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企業債券等少數品種,其直接結果是保險資金運用的綜合收益率逐年下降:2001年為4.3%,2002年為3.14%,而2003年則只有2.68%,低于《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規定》中提出的3%的資金年收益率底線。
2004年以后,保險資金運用渠道雖然得到了拓寬,但實際保險資金運用的領域仍然極為有限,主要集中在銀行存款、債券和證券基金投資等低收益的利率產品上,保險資金運用的綜合收益略有回升,達到了2.87%,但仍比2002年低0.27個百分點。而與保險資金運用的綜合收益率逐年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保險資金運用規模的逐年上升。
在此背景下,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的進程開始提速,其轉折點出現在2005年。通過保監會的一系列動作,保險資金的運用范圍拓寬到了銀行次級定期債務、銀行次級債券、可轉換公司債、保險外匯資金境外使用及直接投資股市等多個方面,保險資金運用的綜合收益率達到了3.6%。
這一可喜變化,使保監會和保險公司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當前各個金融領域相互交織,外資保險業加強滲透的背景下,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對于提升保險公司的競爭力,做大做強中國保險業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于是,更加積極地推動拓寬保險資金的運用領域,變得更加順理成章。
正是在這樣背景下,“國十條”出臺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對保險投資方面的新規定:鼓勵保險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資本市場,逐步提高投資比例,穩步擴大保險資金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規模和品種,開展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和創業投資企業試點;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逐步擴大資產管理范圍,探索保險資金獨立托管機制;支持保險資金參股商業銀行;支持保險資金境外投資。
新規定的出臺,意味著保險資金運用的瓶頸幾乎全部被打開,保險公司的第二駕馬車具備了起跑并與業務拓展并駕齊驅的基本條件。對于保險公司乃至整個保險業來講,其重要性和特殊意義不言而喻。
資金運用應有長遠眼光
一直以來,保險業界都將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視為改善保險公司資產負債匹配、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此次政策的解禁,就為各家保險公司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利潤想象空間,尤其是不動產投資、創業投資企業試點和參股商業銀行等三個領域的政策松動跡象引發了保險公司更為強烈的投資沖動。
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加快實現投資策略從投資方式控制到比例控制的轉變,選擇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實現投資的多元化,比如債券投資以及股票投資等,是題中應有之義。
然而,對于保險公司來講,更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更應該有長遠眼光。這有如下幾方面的含義:
首先,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必須堅持長期投資理念。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量大、周期長、影響面廣,這決定了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必須堅持長期投資理念,必須在資金運用的安全性、收益性以及流動性之間保持恰當的平衡。而且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如果想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導力量,堅持長期投資理念也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對于保險公司而言,要想做大做強,做成百年老店,不能急于一時去追逐短期利益,必須在獲得穩定而長期的盈利之前,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這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投資目標的擬定,投資目標選擇的差異直接影響著保險公司的投資組合,如何照顧目標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處理是擬定投資目標的關鍵。二、保險投資的組織結構應建立良好的激勵約束機制和控制機制。三、資產負債結構分析,為了保證公司的經營平衡,必須使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在期限結構、利率敏感性方面進行匹配。
具體到不動產投資和創業投資企業試點這兩項內容,我們可能更容易對從長遠著眼,做好內控機制建設產生更直觀的理解。此次的“國十條”中首次出現了“投資不動產”的內容,這被理解為向保險公司放開投資房地產限制的前兆。
然而,據悉在此之前對于是否放開保險公司的房地產投資早已經在監管機構內部進行了長時間的爭論,但爭論的結果卻是繼續將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產列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房地產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領域,一旦出現問題,將對保險公司的經營造成非常大的打擊,與此極為相似的是創業投資。
混業經營開閘影響深遠
“國十條”中還有關于“保險公司可投資上市銀行股票和參股、控股未上市銀行股權”的詮釋。這一條信息所透露出的政策信號對于中國保險業的影響是難以充分估量的。毫無疑問,這將對保險監管部門致力于實現把保險業做大做強的目標產生極為積極的影響。
具體到對保險公司來講,影響也是多方面的:
一、將會強化目前中國保險市場領先企業的市場優勢。就拿中國人壽而言,該公司目前是我國最大的商業保險集團和我國唯一進入全球500強的保險企業,在“國十條”出臺之前,該公司就在醞釀建立“主業特強,適度多元”的現代金融險集團,并在就戰略性介入銀行等其他領域做前期的準備,“國十條”的出臺,無疑會使國壽的行動加速,并強化其市場優勢和地位,而且可能會深刻改變國壽的經營模式。
畢竟,銀行與保險融合所產生的銀行保險模式,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歐、美的壽險市場,在亞洲市場,這種經營模式也正以如火如荼之勢在發展。
具有相似背景和體驗的,是平安保險,而且相比較而言,平安似乎比國壽走得更快,因為它已經擁有了平安銀行。這兩個公司因為借助“國十條”的影響,將鞏固并強化它們的市場地位,這應該是未來格局的特征之一。
二、新公司能否成為后起之秀?在歐美以及亞洲市場,銀行保險模式已經顯現了魅力(尤其是壽險公司),尤其對于那些新公司而言,利用這種模式,它們趕超老牌公司的可能性大大提升,而成本卻比預計的低得多,這對新公司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
篇5
關鍵詞:保險資金;運用;資本市場
自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我國保險業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的良好發展勢頭,實現保費收入年均增長34咒。截至2003年底,我國共有保險公司61家,專業保險中介機構705家,保險從業人員150多萬人。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的37家外資保險公司在華投資設立了62個保險營業機構,有19個國家和地區的128家外資保險機構在華設立了192個代表機構和辦事處。2003年,全國保費總收入達到3880.4億元,同比增長27.12;保險業總資產 9122.8億元,同比增長41.5Z;保險資金運用余額8739億元。在我國保險業迅猛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國保險業在資金運用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一、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現狀
盡管我國保險公司的可運用資金不斷增加,資金運用渠道仍主要為銀行存款和國債投資,到2003年末,8739億元的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中,銀行存款占54.3%,國債投資占 16.8%,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占5.5籠,其他投資(包括金融債券、企業債和其他投資)占23.4籠,銀行存款、國債投資和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占比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0.4、3.2和0.1個百分點,其他投資上升3.7個百分點。投資渠道的限制,使進入保險公司的保費難以實現保值增值。銀行資金充裕令保險公司協議存款利率持續走低,保險資金年收益率從2001年的4.3%降至2002年的3.4%.而此前,隨著央行的8次降息,我國的利率水平已從原來的10.8%下降到現在1.98%,保險公司以前年度以高利率8.5%— 8.8%承保的大量保單所帶來的利差損極有可能隨時間的推移進一步加大。我國保險業由此產生了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可運用保險資金快速增長和資金運用渠道狹窄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直接影響到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和經營的穩定性,不利于保險業的健康發展。二是保險公司預期資金運用收益率與保單預定利率不匹配,不僅不利于化解利差損等已有風險,還可能產生新的經營風險。三是狹窄的資金運用渠道限制了保險功能特別是資金融通功能的發揮,削弱了保險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的作用。從目前保險資金運用結構來看,50%以上的保險資金為銀行存款,意味著保險業從居民儲蓄中分流出來的資金一半以上又重新回流到銀行,需要通過銀行進行“二次交易”后再融資出去,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也增加了銀行風險。
二、保險資金運用趨勢
國外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渠道廣泛,資金運用成為主要利潤來源。隨著發達國家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發展,公司的保險業務逐漸成為一種拓寬資金來源的渠道,承保利潤微薄,投資業務成為主要盈利途徑。有的國家保險市場競爭激烈,保險業務盈利很小,甚至出現了承保虧損,但由于這些國家保險公司資金運用能力強,投資收益成為公司主要的盈利來源,不僅彌補了保險業務的虧損,而且成為保險業務發展的動力,給社會提供了更為有力的保險保障。美國作為保險大國,2001年其保險市場的保費收人達 9040.21億美元,占世界份額的37.54%.美國的保險資金運用方式實現了多樣化,包括:國庫券、各等級的債券、各種股票、抵押貸款、不動產投資、政策性貸款、短期投資等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使不同的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要進行選擇,按照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的要求和原則對資金進行投資組合。在投資多樣化的總趨勢下,保險公司資金投資于貨幣市場工具包括現金、銀行存款等的比例逐漸縮小,而投資于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工具的比例逐步增大。1920—1997年的58年間,美國 500家壽險公司的投資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 “銀行存款”、 “保單貸款”所占比重從45.12下降至12.2%,而“政府公債”和“公司債權”所占比重從45.12上升至 56.3%,上升最快的是股票投資,從1.0Z增至23.2%,增加了22.2個百分點;將債券與股票相加,1997年美國壽險公司的投資資產中,證券投資所占比例高達80%.因此,保險資金的廣泛運用及大規模進入資本市場成為保險資金運用的必然趨勢。我國于1999年10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保險資金可以進入證券市場,但前提是只能以購買證券投資基金的形式間接進入,并且資金比例也有嚴格限定。保險資金的直接人市,是利用股市的最有效途徑。首先,可以避免投資于基金的管理費用和托管費用,節省成本;其次,可避免投資于封閉式基金造成的折價損失;第三,可避免投資于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和贖回費用。2004年 2月1日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支持保險資金以多種方式直接投資資本市場,逐步提高社會保障基金、企業補充養老基金、商業保險資金等投入資本市場的資金比例?!兑庖姟返某雠_為保險業帶來了資金直接人市的政策曙光。但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時間較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保險資金大規模進入資本市場必然存在巨大風險,可以結合我國實際,多渠道地運用保險資金。
[NextPage]
三、對策建議
(一)大規模增加購買企業債券
企業債券是保險資金投資的重要工具,在許多國家中,企業債券投資是各類投資中最多的。發達國家的保險資金尤其是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特點的壽險資金已成為其市場融資尤其是企業債券融資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如美國將大部分壽險資金投資于固定利率債券特別是企業債券。我國目前企業債券的發行占各類債券發行的比重還很小,主要原因在于機構投資者缺乏,因此,我們必須從發行主體人手,大力發展企業債券市場,積極推進債券的發行,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通過發行更多的企業債券來滿足投資者的購買需求,同時,必須鼓勵保險基金增加對企業債券的購買。2003年6月,我國進一步放寬了保險資金購買企業債券的范圍和比例,允許保險公司購買信用評級在AA級以上的企業債券,將投資比例由不超過上月末總資產的10%提高到20%.在我國目前企業債券市場規模小,違約風險大的情況下,我國保險公司可投資于信用等級AA+以上的企業債券,這是一個較合理的做法。
(二)增加購買金融債券和國債的比重
篇6
關鍵詞:保險資金運用風險管理與控制
一、引言
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問題是我國保險理論界近幾年來一直都在研究的重要課題,但是從現有的文獻和論著的研究成果來看,對保險資金運用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及擴大我國投資渠道等方面,而對于保險公司資金運用從風險管理的視角進行分析研究的還比較少。當前,我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面臨著多方面的壓力,譬如保費收入遞增的壓力、產品創新的壓力、行業競爭的壓力以及適當財務結構的壓力等,這些壓力都迫使保險公司越來越重視資金的運用,期望通過保險資產業務取得良好的投資收益,來緩解這些壓力。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在保險資金的運用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這些風險不僅包括有一般性資金運用的風險,還包括有基于保險資金自身特殊屬性而產生的區別于其他資金運用的風險。面對這些風險,保險資金的運用如何實現預期的目標,如何分散風險、選擇投資工具、如何進行投資組合、投資策略如何制定,采取什么樣的內部和外部風險控制方法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增強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完善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風險管理體系,提高資金收益率并有效地防范風險,是目前中國保險業面臨的緊迫任務。
二、保險資金的資產配置
保險資金在直接進入資本市場后可以在更多的投資品種間進行資金配置,但在具體配置資產時,保險公司既要充分考慮保險資金的負債性質和期限結構因素、各類投資品種是否符合保險資金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管理的要求,還要考慮監管層對最低償付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分析保險資金的資產配置時應特別注意如下方面的問題。
第一,壽險和非壽險資金期限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投資選擇。財險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由未決賠款準備金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構成,期限大都在1-2年;而壽險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由人身險責任準備金構成,期限可以長達20-30年。由于各類保險準備金均為保險公司的負債,因此在將這類資金進行投資時風險控制相當重要,而資金期限結構上的差別將導致財險公司更注重投資品種的流動性,壽險公司更注重投資品種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由此產生不同的投資選擇。
第二,國內保險市場快速增長產生的新增保費足以解決保險公司流動性需求。從保險公司現金流量角度看,基于對我國保險市場正處于一個快速增長時期的判斷,每年不斷增長的保費收入將能夠滿足當年保險賠付和給付的資金需求以及營運費用的支出需要,而以各類準備金形式存在的保險資金需要尋找安全的增值空間,以應對保險金未來集中給付的高峰。
第三,保險資金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和對收益的要求從理論上分析,與社保基金和QFII基金相比,保險資金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和對盈利的要求處于它們兩者之間,在進行資產配置的過程中會綜合考慮銀行存款、企業債券、基金、流通股股票、可轉債等不同投資品種間的平衡。隨著投連險、分紅險和萬能保險等新型壽險產品銷售份額的不斷增長,保險資金直接進入股票市場的規模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廣大投保人和保險人對股票市場運行周期的判斷,保險資金的風險承受能力也將相應提高。
第四,保險資金的盈利模式將呈現多元化趨勢。在投資品種的選擇上,保險資金可介入的品種除了常規的流通A股、可轉債之外,還將介入非流通股的投資,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投資品種的不斷豐富,可供保險資金選擇的余地仍將不斷擴大。目前有關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規定的相繼出臺,有關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業務范圍的規定將成為這部法規的核心要點。
三、保險公司對資金運用風險的管理控制
目前,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成立獨立的資產管理公司;二是委托專業機構運作;三是在保險公司內設資金運用部門。不論是采用哪種模式,保險公司都是資金運用的決策者和風險承擔者,也是進行風險防范的第一道防線。為保證資金的運作安全,應有效的安排組織結構、內控制度、管理系統與和風險預警體系。
1、建立健全分工明確的組織架構
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涉及的機構和部門包括董事會、總經理室、風險管理、內部審計、風險監督等諸多機構和部門。這些機構和部門職責分工不一樣,其協調運作是做出科學投資決策的機制保障。如董事會的職責有負責制定資金運用的總體政策,設定投資策略和投資目標,選擇投資模式,決定重大的投資交易,審查投資的組合,審定投資效益評估辦法等,總經理室的職責是根據董事會決定的總體政策,負責研究制定具體的經營規定和操作程序,包括多種投資組合的數量和質量比例、制定風險管理人員守則和職責、風險管理評估辦法等,內部審計的職責是直接向董事會負責,獨立對所有的投資活動進行審計,及時發現并糾正公司內部控制和運營制度存在的問題,風險管理部門的職責是分析市場情況和風險要素變化,對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和控制,研究化解風險的措施,風險監督部門的職責是通過現場和非現場檢查,及時、全面、詳細地了解資金運用單位和部門對董事會的投資策略、目標達成與實施過程,投資人員的從業資格和整體素質以及勝任工作情況等。
2、制定嚴密的內控制度
資金運用的決策、管理、監督和操作程序復雜,環節多,涉及面廣,人員多,風險大。所以有必要沿著控制風險這條主線,制定嚴密的內部控制制度。一方面,這些制度必須涵蓋所有的投資領域、投資品種、投資工具及運作的每個環節和崗位;另一方面,使每個人能清楚自己的職責權限和工作流程,做到令行禁止,確保所有的投資活動都得到有效的監督、符合既定的程序,保證公司董事會制定的投資策略和目標順利實現。
3、建立資金運用信息管理系統
信息管理是一種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公司要有發達的信息網絡,對外要與國內外各個資本、債券、貨幣市場連接,讓有關人員隨時了解市場變化情況;對內要與董事、總經理室成員、風險管理、審計、監督、財務、業務部門聯接,在系統中及時錄入各種業務發生情況。這些信息要足以為決策者提供第一手決策依據,為管理者提供及時詳實的分析數據,為監督者提供全面的全科目資料,為投資操作者提供信息平臺,同時真實記錄交易情況,使準確信息在公司各個機構和部門之間充分交流。
4、建立公司評估考核和風險預警體系
在資金運用的全過程中,有幾組指標評估辦法是保險公司必須關
注和建立的,比如風險評估和監控,資金流動性考核評估、資產負債匹配評估、風險要素評估、資金運用效益評估等。此外,還要健全投資風險預警體系,包括總體及各個投資領域、品種和工具的風險預警,使投資活動都納入風險管控制度框架內,使公司經營審慎和穩健。
四、加強保險資金運行的監管建議
1、為保險資金運用營造好的法制環境
一是修改《保險法》,進一步拓寬資金運用渠道,并留有一定空間。二是對業已批準辦理的業務,抓緊補充制定各項規章,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規定》等。三是對保險投資高管人員、具體操作人員規定資格條件;對銀行、證券、基金、信托等交易對象限定基本信用等級標準;確定資產委托人、受托人和托管人的職責和標準。四是在拓展投資模式,開放投資領域,增加投資品種和工具之前,要有較長時間的醞釀期,根據我國國情,借鑒外國經驗,反復討論、論證,必要時還可聽證,聽取多方面意見,制定監管法規規章。
2、對保險資金運用范圍的劃定
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并不意味著不限制范圍,全方位地放開。應該根據國際國內經濟金融運行環境,結合保險業經營風險的特殊性,按照保險資金運用的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要求,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逐步放開保險資金運用領域和范圍??煽紤]放寬以下限制:一是放寬現有投資品種的比例控制,可考慮進一步放寬購買企業債券的限制和提高投資股市的比例。二是可在國家重點基礎建設和實業投資方面有所突破,特別是對水、電、交通、通訊、能源等的投資。三是在適當的時候允許辦理貸款業務。四是放開與金融機構相互持股的限制,進行股權投資。五是適度允許投資金融衍生產品,使保險公司通過套期保值有效規避風險等。放開保險投資渠道要循序漸進,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成熟一點放開一點,避免以往那種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的狀況出現。注意防范保險風險,堅決杜絕因投資不當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造成嚴重影響,切實維護被保險人利益。除此之外,對流動性差、風險較高的非上市股票和非質押貸款應予禁止,同時還應禁止對衍生金融產品的投機性投資。
3、按投資比例監管
近年來,隨著社會和公眾對保險的需求加大,我國保險業迅猛發展,保險險種和產品急劇增多。這些產品因其性質、特點、責任周期、成本效益不一樣,具體體現在承擔責任的時間有先有后,規模有大有小,效益有好有差。相應地,用各種產品所形成的保費收入進行投資,其投資渠道、方式、期限等也應有所區別。我國保險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機制不健全,營運欠規范,資本市場不成熟,資金運用渠道不暢。借鑒國外的監管經驗與運營慣例,應選擇謹慎經營和監管,在保險資金的運用上進行具體的嚴格的比例限制。一方面,應對一些投資類別規定最高比例限制,如對企業債券現行規定不高于20%的投資;投資次級債不超過總資產的8%;直接投資流通股的資金不超過總資產(不含萬能和投連產品)的5%等。將來保險資金投資渠道進一步放開后,對項目投資、質押借款、投資金融衍生產品、境外投資等同樣也要進行比例監管。另一方面,對單項的投資也要有嚴格的比例限制。如投資一家銀行發行的次級債比例不超過總資產的1%;投資一期次級債的比例不得超過該期發行量的20%;投資單一股流通股票按成本價格計算不超過保險資金可投資股票的資產的10%;購買同一公司的債券,投資單個項目的比例,以及對個人貸款等要控制在一定比例范圍內;資金存放在單家銀行的比例也要受比例限制,等等。總之通過投資比例限制,可以調整高風險和低風險投資結構,選擇盈利性大、流動性強和安全性高的不同投資方式進行組合,使投資組合更趨優化。當然,投資比例限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根據市場變化及需求對公司的運營情況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史錦華、賈香萍:保險資金入市的效應分析及其風險管理[J].保險世界,2006(1).
[2]劉新立:我國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的拓寬及風險管理[J].財經研究,2004(9).
篇7
關鍵詞:資金運用;新型保險產品;機遇;發展
中圖分類號:F84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428(2007)05-0077-03
一、我國新型保險產品的現狀
新型保險產品靈活地融合了消費者的保險保障需求與投資理財需求,是保險業近年來發展創新的熱點之一。對壽險產品而言,新型保險產品主要包括投資連接產品、萬能險產品,對非壽險產品而言,新型保險產品主要包括帶有儲蓄和投資性質的家財險、長期意外險、長期機動車輛險等。在我國,大力發展新型保險產品十分必要。這不僅可以推進我國保險產品的升級和轉型,優化保險產品結構,而且能夠促進保險市場、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進一步融合,充分發揮保險業的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功能。
我國目前的新型保險產品以壽險為主,非壽險投資型產品所占市場份額還相當小。新型壽險產品的發展始于2000年的投資連接險和萬能保險,2001年投資連接險經歷了短期的快速發展,當年占壽險市場比重達到9%,萬能險約占3%;隨后,在資產市場持續熊市的情況下兩種產品的市場比重都迅速回落,2002~2003年兩者合計都在3%左右;2005年,在保險公司產品設計能力和投資能力有所提高的前提下,萬能險市場份額上升至7%,投資連接險仍然保持1%左右的較低比例。
我國壽險市場以傳統壽險和分紅產品為主,多年來一直維持90%~97%的比例,作為新型保險產品的投資連接險和萬能險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美國新型保險產品的發展回顧
1990年以后,美國股市出現了長達10年的大牛市,S&P指數從300點迅速上升到1500點左右,雖然2000年之后S&P指數出現了一定回落,但仍處于較高水平。在這段時期,美國壽險業的產品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巨大變化,新型壽險產品在壽險負債結構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由1990年的10%左右迅速上升到整個壽險產品份額的30%左右。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將代表證券市場發展指標的S&P指數與新型壽險產品市場比重做回歸分析,發現兩者的相關系數達到0.9691,顯示兩者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回歸方程的R2系數為0.9392,初步表明S&P指數對新型壽險比重具有很強的線性解釋能力。
分析1990年代以來美國新型保險產品的發展過程,不難發現,資本市場的活躍和繁榮是其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股票市場的繁榮刺激了消費者的投資需求,保險客戶需求由單一的保障產品轉變為要求更具個性的保險產品,新型保險產品作為具備更多功能的理財保障結合型產品,正好滿足了消費者的這一意愿。與此同時,美國金融市場日趨成熟,各種制度更加規范,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也為新型保險產品的風險管理和資金運用提供了條件。
三、當前我國新型保險產品面臨的機遇
上證指數自2006年以來保持強勁態勢,中國人口紅利期的到來以及對中國經濟的良好預期,激發了城鄉居民新一輪的投資熱情,理財型保險產品具備巨大的潛在市場,面臨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具體而言,可以從政策層面、市場層面以及公司治理層面對這一機遇進行分析。
1、從政策環境來看,2006年6月15日出臺了《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為我國保險產品的資金運用提供了廣闊的政策空間?!度舾梢庖姟访鞔_提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保險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資本市場,逐步提高投資比例,擴大保險資金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規模和范圍,開展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和創業投資企業試點,以及參股商業銀行等長期性投資。《若干意見》頒布后,中國保監會陸續出臺了與之配套的法規,內容涉及放寬保險資金資本市場的投資比例、保險資金境外投資、保險外匯資金投資外匯、保險資金投資間接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商業銀行和券商的股權等,從而極大地拓寬了保險資金原有的投資渠道,并使得保險資金取得了較好的收益。預計監管機構會根據保險行業和保險資金運用的發展趨勢,以及國民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來推動保險資金的有效運用,更好地發揮保險資金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因此,新型保險產品的資金運用將更加靈活,可投資領域將更加豐富。
2、從市場環境看,健康而又充滿活力的證券市場為新型保險產品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能夠有效提高保險產品的投資回報率,不斷增強保險產品在個人理財產品中的市場競爭力。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2006年GDP增長率為10.7%,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人民幣升值預期長期存在,進一步凸現國內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中國證券市場股改已基本完成,進入全流通時代的A股市場長期向好;機構投資者成為股市的主導力量,價值投資理念漸漸成為市場的主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中國居民的新一輪投資熱情得到激發,希望分享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這些因素共同表明,國內資本市場新的發展階段即將來臨,新型保險產品獲取可觀投資收益的可能性大大增強。
3、從內部環境來看,保險公司的信息技術水平、風險控制能力、投資能力已經得到顯著提高。一方面,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保險公司經受住了“利差損”風險的考驗,經受住了A股市場四年熊市的考驗,風險管理的相關制度、技術、人才從無到有,在風險控制環節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另一方面,隨著中國保險業對外開放全面展開,中國保險公司面臨外資保險的直接挑戰,在嚴峻的競爭形勢面前,許多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努力縮小在信息技術、產品開發、內部控制等方面與國外成熟保險公司的差距。國內保險公司已經認識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傳統保險產品和承保收益的利潤空間將不斷被壓縮,而加快新型保險產品的發展和創新,不斷提升投資能力將成為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四、對我國新型保險產品發展創新的若干建議
1、重視投資業務,努力提高新型保險產品的資金運用水平。資金運用是新型保險產品發展的關鍵所在,投資回報能否達到并超過預計的收益率水平,是關系到新型保險產品能否獲得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將新型保險產品的投資賬戶收益率保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區間內,可以為新型保險產品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目前,保險公司應該把握當前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開拓、積極創新,加強對資產市場的研究和判斷,運用先進的資產負債管理技術,穩步提高風險控制能力、資產配置組合能力、把握市場投資機會的能力,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保險資金運用的收益率水平,以穩定可觀的投資回報推動新型保險產品的健康發展。
2、新型保險產品應當采取資產負債匹配的產品開發模式。傳統的產品創新模式分為兩種,其一為負債主導的產品創新,是“先定負債承諾,再定投資回報”,即產品的設計完全以市場為導向,首先確定負債的期限、久期、承諾收益率等基本屬性,然后由投資部門按照產品的目標收益率要求選擇合適的投資策略;另一種是資產主導的產品創新,是“先定投資回報,再定負債承諾”,即充分考慮資本市場上有效金融資產的特點,根據實際投資能力的大小來進行保險產品的設計。
對于新型保險產品而言,應當采取資產負債匹配的產品開發模式。必須同時考慮市場需求和保險資金運用的實際能力,從源頭進行資產負債管理,將資產負債管理的思想體現在保險產品的設計階段,滲透到產品開發的各個環節。這種開發模式下新型產品的設計思路是“投資約束負債,需求引導投資”。一方面,產品的功能設計綜合考慮了客戶需求以及資本市場的實現能力,產品開發避免盲目性,實事求是地制定承諾收益率,有利于防止大規模退保的出現,合理規避經營風險,體現了“投資約束負債”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當設計的產品缺乏競爭力時,深入進行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再研究,進行消費市場的細分和需求的重新組合,主動尋求資產組合的創新和金融產品的創新,體現“需求引導投資”的積極作用。
3、以獲取長期穩定收益作為新型保險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新型保險產品作為一種投資工具,需要在個人理財市場進行準確的產品定位,模糊、錯誤的定位將不利于產品成長。客觀地分析,保險投資產品與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相比較,能夠在哪些方面體現優勢呢?首先,保險產品具有一定的人身(或財產)保障功能,是綜合保險保障功能和理財功能的天然優勢;其次,從純投資角度分析,保險投資還具有風險管理的優勢、資金來源長期穩定的優勢、對不同期限資金進行跨期安排的優勢,有條件燙平短期市場波動,實現投資收益的長期穩定。這啟發我們,在對新型保險產品進行設計、開發、定位和宣傳時,應該面向風險偏好較低的消費群體,將投資收益的長期性、穩定性作為新型保險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以投資連接險產品為例,國外的投連險一般是作為對社會福利、養老金的一種補充,目的在于為那些有著剩余資金的投資者提供一個長期的、更加穩定的投資渠道。而我國投連險發展初期,過分夸大了產品的短期收益,導致很多消費者挪用生活必須資金來進行投連險的投資,以期獲取短期高額回報。然而隨著2001年資本市場收益大幅下滑,投連險產品遭遇滑鐵盧,引發了消費者對產品及保險公司的信任危機,造成投連險產品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
4、以投資創新為新型保險產品發展打開思路。保險創新的內涵十分豐富,從創新的載體來看,可以分為保險投資創新與保險產品創新,分別涉及保險資產、保險負債這兩個方面。保險投資創新即運用金融工程的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投資渠道,通過設計多種風格、多種風險收益特征的投資組合產品,來滿足不同偏好的客戶對新型保險產品的不同需求,從而提高新型保險產品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通過進行保險投資創新,不僅為保險產品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可選投資策略,而且有利于保險產品進行靈活、多樣的需求組合。另外,使用新穎的投資理念或者具有吸引力的資產組合方式作為新型保險產品的設計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導消費者的投資需求,從而為保險產品創新提供新的思路。
5、增強多部門合作,為新型保險產品創新建立長效機制。保險公司必須加強產品開發、精算、投資、銷售等部門之間的合作,建立起有效的技術交流、信息溝通機制,及時主動地匯總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新產品的創新與發展。與此同時,業務部門需要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分析新型保險產品與同類產品的差異,并提供給投資部門參考,以便其及時調整投資策略,確保產品既具有市場競爭力,又具有可投資性和長期的成長性。
參考文獻:
[1]廖發達. 美國壽險公司資產配置的結構變遷及啟示.J.證券市場導報,2005(6):14-18
篇8
關鍵詞:保險資金;投資組合;馬可維茨模型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07)08-0026-08
一、我國保險資金最優投資組合的現實基礎
(一)我國保險資金投資對象的分析
保險行業負債經營的特點決定了保險公司合理、有效地運用其聚積的保險資金成為影響保險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隨著保險行業競爭不斷加劇、承保業務的利潤率不斷下滑,保險資金運用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我國保險行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整個行業的資金運用水平不高,保險資金投資工具的種類有限,投資收益率也較低。一國保險業資金運用的狀況與保險投資政策和資本市場發展水平關系密切,因此在進行投資組合的實證分析之前有必要對我國保險資金的投資對象進行分析。
1.存款。1980年國內保險業恢復經營時,較為忽視對保險資金的投資管理,保險資金只能按規定存入銀行。自此以后,銀行存款一直是我國保險公司主要的投資對象。截至2006年底,我國保險行業銀行存款為5628億元,占資金運用總額的33.2%。[1]目前保險公司的存款中大部分為協議存款。但與其他投資工具的收益率比較,協議存款的收益率仍偏低,且極易受到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央行自1996年以來的多次降息就給保險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差損,巨額利差損已成為一些保險公司的沉重負擔。
2.債券。2003年5月30日,中國保監會公布了《保險公司投資企業債券管理暫行辦法》,保險資金開始可以投資企業債券,但可投資的企業債券的范圍有嚴格的限定,僅允許購買鐵路建設、三峽建設、電力建設、移動通信類等中央企業債券以及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發行且經監管部門認可的信用評級在AA以上的企業債券,投資企業債券的比例不得超過公司總資產的20%。2005年8月21日,由保監會的《保險機構投資者債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啟動。該文件規定,保險機構投資國家信用債券可自主確定投資比例,而投資企業債的比例也由原來的不得超過當月末總資產的20%,提高到按成本價格計算不得超過該保險機構上季末總資產的30%,保險業投資企業債的上限大大提高。
在債券總投資比例上升的同時,保險資金投資國債的比例逐年降低。國債具有收益穩定、流動性強、利息免征所得稅的優點,但隨著其它高收益率債券對保險公司的放開,國債的吸引力逐漸下降,保險公司持有國債的主要目的已從盈利變成保持保險資金運用的安全性。
3.證券投資基金。1999年10月,中國保監會、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出公告,正式允許保險公司通過投資證券投資基金間接進入資本市場。2001年底受資本市場牛市的吸引,用于證券投資基金的保險基金從15億人民幣猛增至200億人民幣。隨后三年多的長期熊市、封閉式基金大幅折價交易,使得在低位徘徊的保險資金收益率雪上加霜。在2005年股市回暖之后,證券投資基金的收益率才逐漸提高,2005年證券投資基金占可運用資金的8%。
4.股票。2005年2月7日,中國保監會了《關于保險資金股票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的余額,不得超過本公司上年末總資產扣除投資連結保險產品資產和萬能保險產品資產后的5%;投資連結保險產品投資股票比例,按成本價格計算最高可為該產品賬戶資產的100%;萬能壽險產品投資股票的比例按成本價格計算最高不得超過該產品賬戶資產的80%。[2]至此,保險機構得以實質性地直接進入股市投資。2006年,隨著一輪牛市的到來,保險業在股票方面的收益達到了89.2億元,股票整體投資收益率為27.1%。憑借在股市的良好表現,截至2006年12月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累計實現收益955.3億元,平均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創保險投資歷史上的新高。[3]
5.基礎設施建設。2006年3月6日,中國保監會公布了《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試點管理辦法》,標志著保險資金從此可以進入基建領域。相比原有的資金運用渠道,投資基礎設施風險低、收益高。投資計劃的投資范圍主要包括交通、通訊、能源、市政等國家級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這些項目有國家作為項目建設的后盾,風險較低而收益率相對較高,如天津的津濱輕軌項目,全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為5.02%,上海的輕軌交通線項目收益率則約為6.21%,而同期保險資金投資的收益率僅為3.14%。[4]
6.海外投資。2004年8月18日,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共同頒布了《保險外匯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允許保險公司的外匯資金進入海外債券市場,投資一些高信用等級的政府及企業債券,旨在為我國保險業積累的近百億美元的外匯保險資金打通新的投資渠道。國際經驗表明,資產全球配置能力是保險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興保險市場的國際化發展也是以資產結構的國際化為基礎的。目前,我國保險業還沒有實質性的海外投資,海外投資的組合策略和風險控制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
7.保單貸款。保單貸款是保險公司以保險單為質押向被保險人投放的貸款,這是保險公司獨有的一種貸款形式。對于保險公司來說,發放保單貸款不僅可以取得利息收益,而且有利于擴大服務領域,提高公司的競爭能力。保單貸款安全性高,貸款總額一般不超過保險單現金價值的70%,實際上對保險公司毫無風險可言,此項業務在壽險業發達的國家極為普遍。
(二)我國保險資金的投資組合效益分析
保險投資收益已成為全球保險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支柱,國外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率可達到90%以上,投資領域涉及股票、債券、基金、期貨、外匯買賣、房地產、抵押或擔保貸款、資產托管服務等。[5]相比之下,我國的保險資金運用渠道仍有進一步放寬的空間,這不僅僅取決于保險行業自身的發展水平,更取決于整個金融環境的改善以及各種配套政策的實行。
1.保險投資組合分析。在成熟的金融市場中,證券投資兼具安全性較高、流動性強和收益性好的特點,所以發達國家保險資金運用中證券投資的比重都很高。2006年前三季度,美國壽險公司持有的主要資產為:債券(包括公司債和國債)、股票、抵押貸款、其他投資性資產、非投資性資產,各自在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8%、33%、8%、8%和3%(見圖1)。
圖1:美國2006年前三季度保險資金運用結構圖
資料來源:伍永剛.銀行保險:美國銀行業和保險業動態[N].國泰君安,2002-02-05。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保險資金中證券投資比重偏小,資金主要用于低收益的銀行存款和國債。截至2005年末,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14100.11億元,比年初增加3321.49億元,增幅為30.82%。其中,銀行存款占資金運用余額的36.66%;國債占資金運用余額的25.47%;金融債券占資金運用余額的12.81%;企業債券占資金運用的8.55%;次級債占資金運用余額的5.82%。保險資金投資股票(股權)為158.88億元,較2004年初增長3422.59%,但占比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僅為1.12%(見圖2)。
圖2:2005年中國保險資金運用結構
資料來源:黃蕾.400億保險資金蜂涌京滬高鐵[N].國際金融報,2007-01-16。
隨著政策的不斷放開和金融工具的發展,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結構也在不斷改變。圖3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近三年的投資結構圖,從中可以看出我國保險業資金運用的共同趨勢,即銀行存款比例不斷下降,債券、證券投資基金、股票的比例逐年上升。我國的保險資金運用正逐步同世界接軌。
圖3:中國平安保險集團2004-2006年上半年的投資結構
資料來源:,韓衛國,甘露.保險資金運用國際比較研究[J].金融與保險,2002,(12)。
2.保險投資收益率分析。高效和多樣化的資金運用給發達國家的保險業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的統計,在長達20年的一個區間內發達國家保險資金平均投資收益率一般都在8%以上,美國保險業甚至達到了14%。[6]如此高額的投資回報,使發達國家的保險公司在直接承保業務連年虧損的情況下仍獲得了較高的綜合經營收益。我國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則遠低于這個水平。從2001年到2004年,國內保險業整體投資收益率水平持續下滑,2004年保險投資收益率僅有2.40%,已經遠遠低于3%的監管收益率指標底線。2005、2006年收益率的回升主要依賴于資本市場的持續高漲(見圖4)。
圖4:2000-2006年我國保險業投資收益率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保險年鑒》2000-2006年相關資料整理。
二、我國保險資金投資組合模型的構建
目前,我國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有銀行存款、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保單貸款、間接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及海外投資等。本研究將銀行存款作為保險公司的無風險投資,國債、企業債、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作為風險資產。由于目前保險資金還未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及海外投資,因此本研究不包含這兩種投資渠道,保單貸款的規模較小,研究也未將其包括,債券投資中還包含金融債、次級債和可轉債等品種。為了簡化研究只選擇了較有代表性的國債及企業債進行研究,這些債券品種的忽略會使本研究結論存在誤差。
假設保險公司對(N+1)種資產進行投資,其中N種是風險資產,一種是無風險資產,則保險公司投資組合的總收益率為:
其中:r表示承保收益率;r0表示無風險投資收益率;
ri表示投向第i種風險資產的投資收益率;g表示投入資金的比率; 表示投向無風險資產的投資比率; 是一個可控變量,表示投向第i種風險資產的投資比例(0≤ ≤1),可看成是保險公司投資組合度量。由于保險賠付的不確定性,承保收益率r是一個隨機變量。受到市場風險的影響,投向第i種風險資產的收益率ri也是隨機變量,而投向無風險資產的投資收益率r0是一個確定的值。因此,保險公司的期望總收益率和總風險(方差)分別為:
保險人一般都希望其總收益最大而總風險最小。但是,收益往往越大風險也越大。保險人以其對風險的偏好,在對總收益和總風險權衡的基礎上,對風險資產與非風險資產進行組合投資,以期最大限度地獲得滿意的收益,滿足保險賠付的需求,同時又使其總風險最小。因此研究保險資金運用,兼顧收益和風險是一個重要基礎。鑒于此,本研究建立了一定收益率下風險最小的保險投資組合模型。
在上面的模型中,各資產類型的收益率,風險水平(方差)和協方差作為常量,各資產類型的權重則是投資組合模型需要求解的變量。改變各項資產權重,就可以改變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風險。因此,可以通過調整這些權重使投資組合實現最優。模型在考慮投資收益的同時,也考慮了承保風險,即將模型建立在保險公司總利潤的基礎上。要求得保險公司的最優投資組合,需求得以上模型的最優解 和 (i=1,2,……,N)。本研究建立的保險投資組合模型是非線性規劃問題,可以運用庫恩一塔克條件來求解。以如下的標準型非線性規劃問題為例:
三、中國平安保險集團保險資金最優投資組合實證研究
(一)樣本的選擇
本研究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為實證分析的對象,因為它在壽險、非壽險領域均有較強實力,發展全面,較有代表性。本研究選擇了2000年到2006上半年平安集團的承保收益率、可運用資金比率(數據來源于平安保險集團的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及中國保險年鑒)、銀行存款利率(來自于人民銀行網站),以及債券、股票和投資基金收益率數據(來源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為樣本。
(二)模型自變量t數值的確定
本研究所建立的保險投資組合模型有承保收益率、國債投資收益率、企業債投資收益率、股票投資收益率和證券投資基金收益率五個隨機變量,以及無風險資產投資收益率和保險公司可以運用的資金比例兩個常量。因此,求解保險公司最優投資組合,首先需要確定這七個自變量數值。
1.承保收益率的界定。由于保險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于投資利潤和承保利潤,因此本研究用保險公司的總利潤減去投資利潤后,得到承保利潤。承保利潤率=承保利潤/(保險業務收入-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提轉差-長期責任準備金提轉差)。
資料來源:根據2004- 2006年平安保險公司年報及中期報告,2000-2003年《中國保險年鑒》數據整理。
2.風險資產投資收益率的確定。本研究采用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國債和企業債收益率計算其市場年均收益率,采用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基金指數計算出基金平均投資收益率。下表中各收益率為其市場平均收益率。
3.各項資產投資比例的限制。2005年8月21日,保監會的《保險機構投資者債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保險機構投資國家信用債券可自主確定投資比例,投資企業債的比例提高到按成本價格計算不得超過該保險機構上季末總資產的30%。同時規定,保險公司投資證券投資基金的比例不超過總資產的15%。另外,《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保險機構投資者投資股票的比例,按成本價格計算最高不超過本公司上年末總資產規模的5%。保險公司可以投資的品種和資產配置比例詳見表3。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保險年鑒》相關資料整理。
4.無風險投資收益率的確定。保險公司的銀行存款有定期存款和大額協議存款兩種形式。2003年1年期存款利率為1.98%,2004年10月29日央行宣布加息,金融機構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達到2.25%,因此2004年的年均收益率為2.115%。2006年8月19日,央行再次將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由于保險公司必須持有部分活期存款以應付隨機的賠償和給付要求,故假設保險公司的銀行存款平均分布在活期存款和大額協議存款兩種上,則銀行存款的投資收益率取兩者的平均值。
數據來源:根據2000-2006年《中國統計年鑒》相關資料整理。
5.保險公司可以運用的資金比例。保險公司可以運用的資金比例是衡量保險資金運用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國各大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率不斷提高,根據平安保險集團資金運用的統計,2000年到2006年上半年平均資金運用比率為65%(見表5)。
數據來源:根據2000-2006年平安保險公司年報及中期報告,2000-2006年《中國保險年鑒》數據整理。
(三)一定收益率下最小風險的最優投資組合
r0表示無風險投資收益率,等于3.052%;
g表示可投資資金的比例,等于65.00%;
r表示承保收益率,E(r)= -7.0%;
r1表示國債的投資收益率,E(r1)=3.23%;
r2表示企業債的投資收益率,E(r2)=4.1%;
r3表示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收益率,E(r3)=9.36%;
r4表示股票的投資收益率,E(r4)=18.73%;
根據Cov(ri, rj) = E(rj-E(rj))(ri-E(ri)),計算出各項風險資產收益率及承保收益率的方差及協方差(見表6)。
另外,根據《保險公司投資企業債券管理暫行辦法》,保險公司購買的各種企業債券額按成本價格計算不得超過本公司上月末總資產的30%。因此,保險公司企業債投資比例與保險公司可投資資金的比例g的乘積小于20%,即 ×g≤30%,所以 ≤30%/ g =30%/g=30%/0.762=39.37%。同理,因為保險公司投資證券投資基金的比例不得超過上年末總資產的15%,投資股票的比例不能超過總資產的5%,所以 ×g≤15%, ×g≤5%。得, ≤15%/g=15%/0.762=19.69%, ≤5%/g=5%/0.762=6.56%。
因此,以下模型的解就是保險資金有效投資組合的解。
模型是有約束條件下的非線性規劃問題,可以采用庫恩一塔克條件求解。將有關數據帶入Excel中的“規劃求解”,得到有效投資組合(見表7)。
2.最優投資組合的選擇。從表7可以看出,隨著總收益率的增加,總風險也在提高;銀行存款投資比重隨著總收益率的增加而大幅降低,而國債隨著總收益率的增加而顯著提高;企業債和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比例變化幅度相對較小,各種組合中的企業債投資比例均在21%左右;股票的約束條件為 ≤6.56%,因此股票的比例在收益率達到4之后就達到了約束比例的上限,無法再提高。
最優的投資組合可以使資本市場線的斜率達到最大,因為這意味著有最高比率的酬報與波動性比率 。根據資本配置線的斜率公式:
其中:Si為資本配置線的斜率; 為投資組合的標準差。
將以上幾個投資組合的資本配置線的斜率進行計算,得出當收益率為4.5,方差為44.408時,資本配置線的斜率最大為0.23。
圖6:平安保險集團的資產配置線與有效邊界
總收益率為4.5%時,既確保了保險資金運用的安全性,又兼顧了投資的收益性。此組合中存款投資比例為0.165,國債為0.437,企業債為0.230,證券投資基金為0.102,股票為0.066。
(四)中國平安保險集團的實際投資比例
2004年到2006年上半年,平安保險集團主要資產的投資比例見表8。
說明:表中“實際投資比例”數據是選用平安保險集團當年銀行存款、債券、國債、企業債、證券投資基金和股票的金額分別除以對應年份的總投資資產而得。由于平安保險集團在實際投資時,風險投資項目除了國債投資和證券投資基金外,還包含本研究所忽略的金融債等其他投資形式,所以該表中銀行存款、國債投資、證券投資基金三者所占比例之和小于100%。
四、結論
(一)平安保險集團存款和國債投資比例分析
保險公司可運用資金的絕大部分是對被保險人的負債,在保險事故發生后必須賠付給被保險人。因此為了維持充足的償付能力,保險投資要嚴格遵循安全性原則。因此,大多數國內保險公司的保險資金主要投向于安全性較高的銀行存款和國債。但二者的收益率相對較低,平安保險集團若要提高投資收益水平,就要增加收益較高的企業債、證券等風險資產的比例。
(二)企業債的實際投資比例低于理論值
2006上半年平安保險集團的債券投資比例為63.19%,其中企業債的投資比例為12.51%,企業債投資近三年的增幅接近30%。企業債受到青睞的主要原因是其投資收益率明顯高于國債和金融債。目前處于企業收益率排行榜前列的07云化債、06中化債和06馬鋼債的收益率分別達到了5.64%,5.61%及5.19%。此外,企業債投資比例大幅提高還與近年來我國企業債的發行規模迅速擴大有直接關系。2006我國共發行企業債券1015億元,2007年發改委將繼續擴大企業債的發行規模,增幅不低于55%。[7]經過近年來的創新發展,新型企業債發行條款更為靈活,加入了保障條款和投資人期權,從而降低了投資風險、提高了投資價值。因此,企業債占保險資金投資的比例將繼續提高。
(三)平安保險集團證券投資基金實際投資比例偏低
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比例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市場還處于發展初期,市場風險大、收益波動率高。2000-2006年的市場表現就是最好的證明。除了結構單一、品種不全之外,證券投資基金分散非系統性風險的能力也較弱。按照證券投資組合理論,證券投資基金就是通過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來分散非系統風險,投資組合所承擔的風險將只有系統風險。而我國證券市場處于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政策因素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較大,因而系統風險偏高。即使非系統風險能夠全部分散,對于投資者來說,仍將承擔較大的系統風險。而且,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股票的集中度較高,導致投資基金不能夠很好有效地分散非系統風險。因此,保險資金投資于證券投資基金時,既要承擔較高的系統風險,也要承擔較高的非系統風險,即證券投資基金未能以自己的投資專業理財能力為投資者創造更多的價值。此外,保險資金從2005年開始可以直接入市,證券投資基金這個間接跳板的吸引力也大為降低,這也是投資基金實際投資比例偏低的原因。
(四)股票投資快速增長將接近政策允許的比例上限
經過2005年的摸索和嘗試,保險資金從2006年上半年開始加大規模直接入市。截至2006年8月底,保險資金的股票投資比例達到499.03億元,占投資總額的3.14%,較年初上升2個百分點。[8]2006年平安的股票投資額為152億元,占上年末總資產的比例已達4.8%,新華、泰康等保險公司的股市投資比例已達到5%的上限。保險資產的快速增長使保險公司對投資回報產生更強烈的要求,又恰逢銀行、電信等大盤股上市的機遇,保險業在股市中投入的資金必將繼續大幅增加。股市的利好消息雖然令人興奮,但保險業仍然應對股市的風險抱有清晰的認識。過去4年多熊市導致大量機構投資者在股市上虧損,因此保險業投資股票應該把握尺度。
(五)平安保險集團資金整體運用情況分析
從表8可以看出,占平安保險集團資金運用比重最大的存款和國債在2006年上半年的比例之和為59.65%,與理論結果60.2%基本一致。這表明平安保險集團的投資結構較為合理,充分考慮了資金運用的安全性。從表7可以看出,當總收益率由低向上攀升時,企業債的比重基本不變,而存款的比例不斷下降,國債、股票的比例持續上升。因此,平安保險集團若想獲得更高的收益水平,需要降低銀行存款比重,并在有效控制投資風險的前提下,增加收益率更高的基金、股票的投資比重。
綜上所述,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不斷拓寬使保險公司投資運作具有更大的主動空間,但同時也形成了保險公司全方位競爭的態勢。在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狹窄的情況下,投資的主動性較差,各保險公司間的投資收益率相差不大,其競爭主要體現在承保業務領域。隨著保險資金可提高風險資產的投資比例、直接進入高風險的股票市場、進行海外資本市場和一大批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成立,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將會出現分化,投資風險控制能力將成為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投資獲利能力差和風險控制能力弱的保險公司有可能最終因此被淘汰出局。因此,投資渠道的拓寬要求保險公司具有較高的投資運營水平,充分識別和評估各種投資風險,構建與本公司資金相適應的投資組合,這對保險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將是一個挑戰和考驗。
參考文獻:
[1] 陳東,廖發達.2006年保險資金運用回顧:亮劍起舞新天地[N].中國保險報,2007-01-22.
[2] 田君,陳偉忠 保險資金投資渠道拓寬問題探討[J].深圳金融,2005,(4).
[3] 盧曉平.保險業發展進入歷史新時期 和諧創新成亮點[N].上海證券報,2007-01-22.
[4] 謝艷霞.保險資金醞釀投入基建[N].南方都市報,2003-09-06.
[5] ,韓衛國,甘露.保險資金運用國際比較研究[J].金融與保險,2002,(12).
[6] 曾剛.國外保險資金運作模式[DB/OL].http://省略/csnews/10/04/02/200403010472.
[7] 林娜,顧佳海.創新 2007年企債市場的希望[N].中國證券報,2006-12-22.
篇9
我國保險投資的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我國保險企業的資金按規定只能存入銀行,所得利息全部上繳國家財政,無任何保險投資可言。經過20年的停辦以后,我國保險業隨著改革開放而獲得新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80年開始恢復辦理國內保險業務,并積極發展國外保險業務。
1984年11月,國務院批轉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加快發展我國保險事業的告》中指出:“總、分公司收入的保險費扣除賠款、賠償預備金、費用開支和納稅金后,余下的可以自己運用”。1985年3月國務院頒布的《保險企業治理暫行條例》又從法規的角度明確了保險企業可以自主運用保險資金。這不僅是我國保險體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增強我國保險業活力的一項戰略性措施,對加快我國保險業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國保險企業投資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初步發展階段:1984年至1988年底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取得投資權后,從1984年下半年開始,總公司在北京、江蘇等地嘗試性地開展投資業務,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城市分公司也相繼開展保險投資業務。
在這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對保險企業的投資活動實行嚴格治理,一是對資金運用規模實行計劃控制,例如1986年人行對人保下達2億元投資額度。二是對資金運用的方式與方向作了嚴格規定。1986年人保的資金運用被限定為投資地方自籌的固定資產項目。1987年批準試辦流動資金貸款業務和購買金融債券。這一階段的經營效益不大理想,資產運用率和投資收益水平都比較低。以1986年為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國內業務匯總的資產運用率只有9.23,投資收益率僅為0.83。
2、調整整頓階段:1988年底至1990年底
由于面臨治理整頓的經濟環境和緊縮信貸規模的局面,加之保險業本身經營效益不佳,我國保險投資業務于1988年底進入調整整頓階段。其內容和措施有:總結前幾年資金運用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嚴格執行信貸計劃,嚴厲利率政策,把資金轉投到流動資金貸款方面,堅持“十不貸”和注重“重點傾斜”并采取了擔保和銀行承兌匯票抵押等手段,努力提高資金運用的安全性與收益性。在這一階段,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工作除辦理流動資金貸款業務外,大部分工作放在對原有投資貸款項目的清理的催收上。資金運用的范圍被限定為流動資金貸款、企業技術改造貸款、購買金融債券和銀行同業拆借。
3、進一步發展階段:1991年至1995年
經過兩年多的調整整頓,加之宏觀經濟形勢的好轉,保險投資業務于1991年開始進行新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保險投資在保險界得到了普遍認同和重視。兩家新成立的全國性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先后加入了保險資金運用的行列。保險投資規模不斷擴大,1992年底。人保、平保、太保三家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余額達109.46億元。保險投資的范圍有所拓寬,證券投資得到較大發展,保險投資收益得到提高?!綨extPage】
4、規范發展階段:1995年至今
隨著1995年《保險法》的出臺和實施,各保險公司遵照《保險法》調整業務,以符合《保險法》的要求?!侗kU法》的實施,為我國保險投資業務的規范與健康發展奠定的基礎。
我國保險公司保險投資現狀
1、決策機制薄弱
目前許多保險公司尚未建立一套規范有效的決策機制,人保財險公司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成立了專門的保險投資公司。決策的盲目性、被動性、隨意性十分突出,在僅能投資債券的時期,這類決策機制不會體現任何危機,對于資產規模迅速壯大的保險公司來說,更是掩蓋了其決策的弊端:決策機制落后,決策反饋機制尚未建立,在保險公司進入基金市場后會充分暴露出來。
2、保險投資渠道狹窄
1998年以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渠道限于: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2000年3月1日起實行的《保險公司治理規定》,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限于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買賣中國保監會指定的中心企業債券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而西方國家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法定渠道則較廣泛。如美國、日本就規定保險公司可進行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抵押貸款、不動產、保單放貸等業務。
3、保險資金利用率低
保險資金的利用率,在國外基本上達到90,而在我國還不到50。有限的保險資金主要用于銀行存款。據統計,1998年人保、平保和太保三大保險公司保險資金的40—60局限于現金和銀行存款,保險資金基本上無“運用”可言。截止到1999年底,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率還不到20。為了保證保險資金的安全,保險公司將大量資金存于銀行,由銀行進行專業的資金運用,而保險公司只能獲得固定的較低的存款利息,銀行存款的利息已經遠遠不能使保險資金保值、增值了,保險公司必須開拓出投資新領域來保證其資金的收益性、安全性。
4、保險投資缺乏相應人才
保險投資涉及到存款、國債、證券等多個領域,因此保險投資人才必須對國家經濟發展有遠見,對各行業發展有底數,才能有膽略,有靈活性,善于捕捉商機,在資本市場上獲得豐厚的回。而我國保險公司由于歷史原因,現有員工基本上由干部、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調入和正規大學畢業生三部分組成,且前兩部分約占公司員工的70,年齡大都在40周歲以上。這樣的人力資源結構,呈現出明顯的弊端,即知識結構老化,缺乏創造力。保險公司要想從保險投資中獲益,就必須引進相應人才,同時注重公司內部年輕人才的培養。
5、保險公司治理水平落后,影響保險投資收益
由于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治理體制落后,投資缺乏科學決策,許多公司在科學決策、內部約束機制方面比較薄弱。由此出現了許多領導項目貸款、人情貸款等。這些項目貸款很多無法收回投資本息,甚至成為呆賬、壞賬。治理水平的落后,影響了投資收益。
中國的保險公司要生存,保險事業要發展,客觀上要求保險資金實現有效運用,但是這并不是說中國馬上就完全放開對保險資金運用的限制,還有一些地方需要去完善,還有一些制度需要制定,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2、建立我國保險投資體制的構想
保險投資客觀上需要建立有效投資體制
所謂保險投資體制是指保險投資活動運行機制和治理制度的總稱。保險投資機制建立的目的在于提高保險投資的收益,降低投資風險?!綨extPage】
保險公司的承保業務與投資業務是現代保險業的兩個重要特征,其中保險投資業務已經成為現代保險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保險投資業務的發展,將擴大保險公司的盈利,增加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和經營和穩定性。同時,保險公司收入的增加,將使保險公司有能力降低保險費率,減輕被保險人的負擔,提高保險公司的競爭能力。我國保險業假如沒有投資收益作為基礎,加入WTO后,在承保業務上很難與國外保險公司進行價格競爭。另一方面,保險投資業務的發展和獲利可以彌補業務上虧損,維持保險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如1987年英國兩大保險公司保險業務虧損分別為0.64億英鎊和1.08億英鎊,而投資利潤為2.04億英鎊和2.49英鎊,盈虧相抵后,還有不小的綜合盈利。從近期國際保險業的發展特點來看,保險公司的主要收益已經從傳統的承保收益逐步轉移為投資收益,如美國產險業務自1978年以來連續21年出現承保虧損,主要收益來自于投資收益。
由于保險經營是一種負債經營,因而保險資金的運用除了考慮投資的收益外,還必須保證投資的安全性。因此,市場的開放,投資工具的增加和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客觀上需要保險公司進一步加強投資機制的建設,提高化解風險的能力,保證保險資金實現安全性和投資收益的協調。
保險業應盡快建立、健全保險企業的制度和規范
建立和完善中國保險投資體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保險公司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加強經營治理,才可能為高水平、高效益的保險投資提供根本制度保證。如何加強經營治理,我個人認為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第
一、加大公司運作的透明度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運用法律武器,嚴懲那些損害股東權益的行為,有效地維護股東的權益。
第
二、建立和完善對經理層的約束和激勵機制,徹底改變舊的用人機制,讓市場和競爭來決定經理的選拔,使經理的酬與公司的業績直接掛鉤。
第
三、加強治理創新,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摒棄舊的、傳統的治理模式及其相應的治理方工和方法,創建新的治理模式及其相應的方式和方法。
進一步拓寬資金運用渠道
保險資金運用是保險公司穩健經營的基礎,是關系到保險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國保險業起步較晚,加之其它種種原因,目前我國保險資金運用存在的問題是證券投資基金規模太??;保險公司無法控制入市資金的風險;在目前封閉式基金占據主流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只能被動的分紅,其變現很難實現;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過窄;保險資金中短期嚴重。
針對這些問題,必須進一步拓寬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加快資金入市步伐,使我國保險業能夠持續快速發展。
1、保險資金入市
保險資金入市可以增強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假如運用得當,還可有效解決保險公司所面臨的“利差損”問題。在《保險法》規定的范圍內進行投資,僅每年的利差損就有3至6個百分點,這為保險公司的長期發展埋下了巨大隱患。在銀行存款的利率為2.25,國債的買賣收益最多不過6-7,在同業拆借市場上,因資金量有限,所以收益率微乎其微。而在2000年保險公司投資證券基金的平均收益達12。因此,保險資金入市,從長遠來看,對保險公司增加盈利能力、解決“利差損”具有重要的意義。
保險資金入市可以有效改善保險公司資產結構。假如答應保險資金按嚴格的比例進入證券市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金閑置的壓力。因為保險資金進入證券市場是進行股權的交易,在證券市場機制作用下,根據保險資金運用原則,保險公司必然將資金投入到效益好、有成長性的企業中去,這樣客觀上就使保險資產得到了相應的改善。【NextPage】
從長期來看,保險資金入市對于啟動保險消費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保險資金入市無疑使國家找到一種對資金更有效的配置方法,從而使部分社會資金與證券市場之間形成紐帶。在這個紐帶的連接過程中,不但可以改變整個社會資金的結構,還可以使經濟發展得到更大的保障,以便使國家、企業、個人以及保險公司更好的發展。
保險資金入市,可以增強我國保險公司的國際競爭力。隨著我國加入WTO,保險業面臨著更大的沖擊,承受著更大的壓力。保險公司除了用提高服務質量來爭取保單,擴大客戶群外,其所得到的保費收入如何獲取最大的安全收益是關鍵問題。在發達國家,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較我國暢通的多,除了存入銀行和購買國債外,還可涉足證券市場甚至房地產業。所以,保險資金入市,可以增強我國保險公司與國外保險公司的競爭實力,更好地奠定加入WTO后的經濟基礎。
保險資金入市可有效緩解證券市場中資金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有助于穩定證券市場。隨著保險業的不斷發展,可入市的保險資金的規模將越來越大,必將會改善證券市場的資金結構,它對證券市場的長期發展所起的作用也會越來越明顯。
2、保險資金進入短期拆借市場。
盡管保險公司都有較高的信譽,但上前還不能以信用方式進入短期拆借市場,而須有抵押。假如能直接以信用方式進入短期拆借市場,可以為保險公司提高資金運用效率提供方便。
3、擴大可投資的企業債券范圍。
目前保險資金只可購買鐵路債券、電力債券和三峽債券,應擴大到其他的企業債券。盡管企業債券質地有好有壞,或者說存在風險,但應相信保險公司有一定的鑒別能力。
4、進行資產委托治理。本文出自新晨
資產委托就是保險公司以合同的形式把資金委托給專業的資產治理公司進行運作。它的最大好處是保險公司省心省力,不必事事躬親,同時由專業公司進行操作,也可確保較高回。
培育專門資金運用人才
我國加入WTO將使保險業面臨更加嚴重的考驗,保險公司如何作好預備,采取措施,搞好投資收益,上面已經從體制和機制創新、拓寬資金運用渠道等多方面進行了探討,但要確保這些對策措施具有現實的針對性、決策的參考性和實施的可操作性,關鍵在人,關鍵取決于目前保險公司干部職工隊伍的素質。因此,首先要改變干部隊伍年齡老化問題,采取買斷工齡、提前內退等方式,分流一批年齡老化的人員,以保證隊伍的生氣與活力;其次,要從治理入手,通過秘訣革,建設與國際接軌的一流現代化商業保險公司的高效精簡的機關治理體制,盡快與國際經濟接軌;再次,要注重人才的引進和使用,以及后備干部和后備人才的儲備。目前,當務之急是要圍繞加快效率的長遠目標,建立結構合理高素質的干部隊伍;以及培養選拔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干部,建立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后備干部隊伍,構建既有長期培養對象,又有近期可以上崗的人才儲備庫。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養老地產 融資模式 基金 投資信托
過去10年,房地產行業進入了空前的繁榮時期,高房價、秩序混亂、和大批量的地產項目建設引發了全世界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危機的恐慌。我國早已將房地產行業列為八個不鼓勵扶持的行業之首,房地產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舉步維艱。這使得養老地產的研究和開發與積極進行社區養老房屋建設的國策方針產生了極大的矛盾。普通的開發貸已經不能夠滿足房地產企業正常的運營和維護,引入社會資本是大勢所趨。
一、私募股權投資
私募股權投資(PE)是指通過私募基金對非上市公司進行的權益性投資??紤]到私募股權退出機制的因素,最優化的資金融資方式并非私募股權投資,但該方案仍不失為一種快速有效的融資手段。私募股權的投資可以解決部分因前期資金狀況不良,但開發模式優良及前景廣闊的養老地產項目。
養老地產開發商通過養老金、私募股權投資以及自有資金的整合,對養老房地產進行項目開發,開發完成后可以通過部分銷售的形式回籠部分資金,同時也可以發行REITs的方式實現項目的滾動開發。自身留有的項目可以轉入運營階段,通過養老服務、分時度假、商業租賃和物業管理相結合,實現可持續經營。
二、養老產業基金
我國房地產產業基金嚴格來講也是私募的,實際上是投資公司的形式,由專業的人員或專業的公司運作管理的資金。在房地產的開發、經營、銷售等價值鏈的不同環節,及在不同的房地產公司與項目中進行投資的集合投資制度。由于我國將房地產企業列為八個不鼓勵支持的行業,眾多房地產企業在開發時遇到了艱難的融資困境,房地產產業基金憑借安全性、規范性、便捷性及穩定性成為了解決該項問題的首選。
根據戴德梁行的調查數據,2010年人民幣房地產基金的規模急劇增長,由年初的100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11年1月份的500億元。在我國的地產市場上已經運作著大量包括海外房地產產業基金在內的多支產品,如亞洲物業集團(SAP)、荷蘭ING旗下的中國房地產基金、新加坡嘉德旗下的嘉茂基金、碧桂園地產基金和嘉實基金等。
三、房地產投資信托
房地產投資信托(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REITs), 產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通過發行受益憑證來募集大眾投資者的資金以形成基金,由專業的投資機構經營房地產及相關業務,最后將絕大部分的投資收益定期分配給投資者的集合投資制度,是除房地產產業基金之外的第二大類型的重要投融資工具。因為是吸納了大量的散戶投資者,所以該類產品的成本利息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借款利率相比地產基金來說要高出很多,目前市場上,信托接待利率達到了15%左右。為了降低融資成本以及降低投資風險,在成熟房地產投資信托的市場上,融資的主體更加傾向吸納來自政府公共機構、養老金、其他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基金會和富有人群。
四、保險資金的利用
據統計,我國保險資金的資產總量已經超過萬億元,如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一樣,這一龐大而低成本的資金仍然未被得到良好的開發和利用。各國政府對保險資金的運用的監管理念和監管方式不盡相同。在成熟的市場經濟中,政府普遍注重維護市場本身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盡量減少對資源配置的直接干預,賦予保險公司足夠的多元化資產配置空間和抉擇的主動權。為了控制風險,多數國家或經濟體的《保險法》對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產設置了比例上限。德國、美國、日本、中國臺灣、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設置的比例大體在10%-20%之間,這些保險資金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投資于房地產領域。
間接的投資方式如上述所提到的REITs、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MBS)、購買房地產上市企業的債權或股票等。在我國,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只允許有10%的資產總量可以在金融市場上進行支配,這樣的投資區間僅相當于美國投資房地產領域的投資百分比。2006年3月國家出臺的《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試點管理辦法》來看,雖然沒有將房地產列入可投資范圍,但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產領域已原則上獲批。時過八年,雖然投資的資金總量和項目數量仍然相對偏少,但泰康保險,平安集團、中保集團以及中國人壽已近陸續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投資于房地產領域,尤其是中國人壽和泰康保險也已經實質性地進入到養老地產投資熱潮中去。在整體房產企業融資吃緊的情況下,我國保險資金適度介入房地產領域是必要而又可取的選擇。
五、總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日漸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關注催生了人們對“養老、養生地產”的熱衷,無疑養老地產的市場需求是不可抑制的。但養老地產的優勢與挑戰是并存的,由于這一產業還屬于探索階段,養老地產的發展尚處于困境。由于養老地產的開發模式與消費對象的特殊性,融資方式顯得至關重要,以上四種融資方式或將成為目前養老地產項目最熱衷的手段,如何選擇一種或是多種模式相結合的融資模式將成為養老地產項目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蓋國鳳,丁莉,鄧湘雪.中國養老地產盈利模式研究綜述[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3,(02).
- 上一篇:小學跨學科教育的概念
- 下一篇:高一研究性學習成果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保險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