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風險預警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11-14 17:52: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務風險預警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財務風險預警的作用

篇1

關鍵詞: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

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很多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一個短板,這導致了民營企業財務風險的居高不下,并給企業經營失敗埋下了隱患,調查發現,很多民營企業都是因為財務風險預警的缺失或者低效而出現了巨大的財務風險,成為了企業倒閉的導火索,在這種的情況下,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需要高度重視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建設,通過預警機制的完善來全面的提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水平,從而給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的意義

風險預警是企業財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于民營企業來說,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的重要意義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及時識別財務風險。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識別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的發生都有一定征兆,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重要作用就是識別風險征兆,在財務風險尚未發生的情況下,就預測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這樣就能在風險發生之前做出應對措施。

2.贏得風險處理時間。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可以讓企業在財務風險處理方面贏得更多的時間,財務風險的猝然發生將會給企業財務管理以及正常經營帶來巨大的影響,如果沒有財務風險預警所帶來緩沖時機,很容易就會讓企業措手不及,增加財務決策失誤風險。

3.減少企業財務損失。財務風險的發展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減少的財務風險發生所帶來的各種損失。通過預警機制,及時發現財務風險,在風險尚未發生的時候就及時著手進行處理,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風險損失。

二、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的問題

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方面沒有太多的經驗積累,存在的問題較多,這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

1.預警指標不敏感。財務預警機制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決預警指標是否敏感,如果預警指標不夠敏感則意味著各種潛在的財務風險難以被發現,從而導致財務預警機制的失效。目前民因企業財務預警指標設置方面存在較多的隨意性以及粗放性,沒有對于預警指標的敏感性進行一個有效的測評,從而導致這些指標的財務風險預警敏感性較差。

2.預警分析信度低。預警分析是財務風險預警的關鍵環節,這一環節主要工作就是依據收集到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數據來進行分析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風險發生的大小分析。因此這一環節預警分析是否正確,將會直接影響到下一步財務風險應對策略針對性以及有效性。目前在財務風險預警分析方面,民營企業存在信度低的問題,各種信息數據都是依賴于手工分析、經驗判斷,定性色彩比較濃厚,缺少準確有效的定量分析模型,這使得預警分析的結果出現了很大的偏差。

3.預警方案不健全。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還存在預警方案不健全的問題,在預警機制方面,對于可能發生的各種財務風險應當如何應對,企業沒有制定出來一個比較有效應對方案,其結果就是既是及時的識別出來了財務風險,但是在風險處理中因為沒有一個完善的方案,導致風險應對方面出現“力有不逮”情況,不能夠很好地將各種風險進行消解。

三、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的策略

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本身盡管難度較大,但是因為其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重要作用,需要企業必須要做好這一工作,針對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問題,本文認為民營企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進行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完善。

1.提升預警指標敏感性。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中需要注意預警指標的選擇,預警指標要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即財務風險變化可以直接通過預警指標反映出來,預警指標與財務風險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在預警指標選擇方面,需要仔細甄選,不斷優化,做到兼顧定性指標、定量指標、結果性指標、過程性指標,通過科學合理的預警指標體系來全面的反映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

2.提升預警分析的效度。在預警分析方面,民營企業需要建立起來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財務風險的預警分析模型,借助于這些信度以及效度更高的模型,來全面的分析把握財務風險發生概率以及風險大小,從而規避單一的主觀經驗分析的局限性。在預警分析結果討論方面,需要民營企業選擇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員工進行頭腦風暴式的討論,確保預警分析結果的正確性。

3.健全預警處理的方案。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分析中需要進一步的健全預警處理方案,根據不同財務風險以及財務風險大小來制定不同的財務風險預案,同時強化企業管理人員以及財務人員對這些預警方案的一個熟悉,這樣一旦發生財務風險,就可以按照預警處理方案進行規范處理,較好的解決了臨時決策應對的隨意性以及倉促性所帶來的負面危害。

參考文獻:

[1]劉國峰,張燁,曹欣欣.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相關問題研究[J].商業會計,2011年13期.

[2]金旗,李琳.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設計探析[J].民營科技,2014年1期.

篇2

目前,由于建筑市場尚不規范,工程招、投標管理沒有完全法制化、規范化,不正當的競爭依然存在。特別是工程投標依然采取各種手段進行惡性競爭。施工企業為了爭得施工項目,通常是以降低標價、提高標準、縮短工期或減少應有的費用項目等為代價承攬工程,造成施工項目到手后經營風險極大。同時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預見因素出現,也會給施工企業帶來一定的管理和經濟風險。隨著建筑市場的不斷發展,投資主體的法人化程度不斷提高,許多業主在投標過程中增加了風險抵押或履約保證金的比例和數量,越來越多的業主要求履約保證金用貨幣資金支付,這樣又加大了施工企業貨幣資金的額外沉淀量。工程結算按比例付款和質量保證金制度又會積壓一定比例的應收工程款等等,最終都凝聚成財務風險。加之由于施工企業向BOT、BT等投資經營領域發展,子公司需要母公司或其他成員企業為其借款提供擔保等等,又增加了投資和融資風險,使得施工企業的各種風險進一步增大。

施工企業面臨來自上述內外環境的各種風險因素,必須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為了防范和規避風險,應通過計算財務預警指標和對企業的會計報表及其相關經營資料進行分析,以便及早發現和預測財務風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財務風險。

一、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

一是從企業的運營效益情況看。主要表現為企業營業額和利潤明顯下降,或營業額在增加,但利潤在下降,子公司經營狀況惡化,投入資本貶值。

二是從企業的資產結構看。表現為應收賬款大幅增長,未完施工迅速上升,資產質量不高,運營效率低下,潛虧風險增加。

三是從企業的償債能力看。表現為過度舉債,利息負擔沉重,到期債務喪失償還的能力,流動資產不足以償還流動負債,總資產低于總負債。

四是從企業現金流量看。表現為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低,缺乏償還即將到期債務的現金流,現金總流入小于現金總流出。

五是從企業發展能力看。企業盲目擴張,投資過多過濫,攤子鋪得過大,效益低下。

上述財務風險,是導致施工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重要因素。只有針對可能造成財務危機的因素,建立財務預警指標體系,采取監測和預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控制財務危機。

二、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建立

為了提高企業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中,應堅持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預警指標不宜過多。具體按以下五個順序實施;一是設計財務風險預警的核心指標和輔助指標;二是測算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預警標準值”;三是測算監測指標的實際值;四是根據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實際值和臨界值,做出預警警度判斷;五是提出預警報告。

(一)設計預警指標體系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重點和難點是預警指標的選擇和指標權重的確定。不同的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財務結構、資本結構也不盡相同;同一企業的不同歷史時期,財務風險存在和發生的特點也不一樣。根據施工企業所處的行業、規模和經營情況以及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應以變現能力指標和償債能力指標為基礎,以財務效益指標和資產營運指標為補充,重點突出變現能力指標。具體包括10個指標,總分100分:

1.財務風險預警核心指標占70分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 (20分)、資產負債率(10分)、已獲利息倍數(10分)、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比重(10分)、流動比率(10分)、速動比率(10分)。

2.財務預警輔助指標30分

凈資產收益率(10分)、應收款項周轉率(10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5分)、借款貨幣資金比率(5分)。

(二)測算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預警標準值”

風險預警指標的“預警標準值”應以企業近三年各項財務指標實際值(按照2:3:5的比例)為基礎,參考同行業和同規模企業平均水平,參照財政部《企業效績評價》標準值,結合市場情況和金融環境等宏觀因素測算確定。

(三)計算指標的實際值和預警指標的得分

財務風險指標的實際值計算出來后,同區間表下達的標準值進行比較,采用內插法計算單項預警指標的得分,最后計算綜合得分就可以計算出該企業的財務風險評估得分。

(四)預警警度判斷

為了更加形象地標識企業財務風險所處的級次,應該把財務風險預警區間分為安全區(綠區)、預警區(黃區)、危機區(紅區)三個區域。指標在安全區,表示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較小;指標在預警區,表示存在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指標在危機區,表示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較大。根據財務風險評估得分,對照相應的預警區間就可以判斷出各企業的預警警度。

(五)提出預警報告

對于財務風險處于預警區和危機區的單位,應提出專題的財務風險分析報告,財務風險分析報告的內容包括:本單位財務風險所處的級次;指標當期值與上期變動情況以及發生異常變動的原因;指標處于預警區或危機區的原因分析;降低財務風險和改善財務狀況擬采取的措施和建議等等。

三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應注意的問題

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對企業的基礎管理和管理人員素質要求較高,必須做好基礎工作,否則,財務風險預警將成為空中樓閣。

(一) 高素質的管理團隊以及企業負責人的高度重視是企業財務預警指標體系運行有序、發揮作用的有力保障。制度的關鍵在于落實。對財務風險的控制是財務人員的責任,更是企業負責人的責任,同時還需要各個職能部門通力配合。

(二) 規范真實的財務會計信息是準確進行風險預警的前提。財務預警指標體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業的會計信息,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規范性將直接影響到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效果。建立在虛假的財務數據基礎之上的財務風險預警肯定會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背離,根本談不上控制企業財務風險。

(三) 建立完善靈敏的財務信息系統。隨著ERP等財務軟件的成熟,財務信息系統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離開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將大大降低企業財務預警效率和效果。

(四) 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財務預警指標體系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財務預警的準確性。

(五)財務風險的分析要通過現象看本質

篇3

財務風險的分類還有很多種,例如,按風險的可控程度,可分為可控與非可控財務風險,按可能產生的結果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按風險設計的層次和范圍分為微觀風險和宏觀風險。但是,他們有著財務風險共有的幾點特征:客觀性、復雜性與不確定性。這幾點特征是不同的且同時存在的,在不同的客觀和主觀條件下帶來的損失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對財務風險預測與分析顯得極為重要。

二、財務預警系統的作用及健全

1、企業財務預警的一般概念

財務預警系統指以企業信息化為基礎,對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潛在財務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它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以企業的財務報表、經營計劃及其他相關的財務資料為依據,利用財會、金融、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理論,采用比例分析,數學模型等方法,發現企業存在的風險,并向經營者示警。簡單的講,財務預警系統就是指對公司可能發生的財務危機進行預測的一種系統,并且通過設置并觀察一些敏感性財務指標的變化來完成。

2、財務預警系統的作用

相對于財務危機成本來說,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一種成本相對低廉的診斷工具,其靈敏度越高,就能越早地發現財務中的問題并告知企業經營者,就能越有效地防范和解決問題,回避財務危機的發生。它不斷的通過對財務數據等信息的分析,預知財務風險,進而更好的控制和避免財務風險。

3、建立財務預警系統

(1)加強信息的有效管理大量的準確而及時的數據是有效財務預警系統的前提,因此需要抓住每個相關的財務風險信息。根據所考察財務目標的內容和側重點,明確信息收集目標,根據收集目標,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建立一系列高效的信息收集、傳遞、處理機制。將財務風險信息轉化為可以量化進行分析判斷的指標,整理出衡量財務風險的指標體系。同時,建立以計算機為中心的,高速傳遞和處理信息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保證數據在系統之間實現共享,保證信息使用者及時有效地篩選、分析所需的信息,為財務預警系統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以便及時向財務風險反應者及其潛在受害者及時采取措施減少風險。

(2)健全財務風險分析與處理機制高效的財務風險分析是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核心和關鍵。預警分析系統一般有兩個要素:扳機點和預警指標。扳機點是指控制變動指標的臨界點。預警指標是指用于早期測評運營不佳狀況的變動財務指標;一旦預警指標超過預定的界限點,則應變計劃要隨之啟動。當信息傳遞到風險分析組后,企業內部大量信息分析人員要用科學預警分析技術和方法選擇有代表性的分析指標進行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并將結果迅速傳遞到危機處理小組。可見,這一過程主要包括應急措施、補救方法和改進方案。

(3)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應和公司各項制度建設相結合在財務風險管理與防范工作中,還需要管理當局參與風險管理系統。這個系統是全員參與的,可以說公司的每個部門、每項制度都與財務預警系統有著緊密聯系。在確立了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之后,企業會對財務風險信號進行監測,例如庫存積壓,現金流減少,壞賬準備增多等問題會與公司的各項制度相掛鉤。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與公司的各項制度互為前提,互相影響,共同致力企業采取切實可行的管理策略,盡可能降低風險,減少損失,提高收益。

(4)樹立牢固風險防范意識樹立風險意識,健全內控程序。企業領導層要在思想上加強財務管理,提高對或有負債的潛在風險的警惕,把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與其他管理系統相結合起來,思想和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以達到最佳的效果。對員工發現的問題及提出的合理建議應給予重視和采納,而且還要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對于經營相對不穩定的企業,現金流量凈額等于甚至小于凈利潤,此時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就不得不提高。

三、結論

篇4

雖然近年來安徽省中小企業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相對于發達地區的中小企業來說,安徽省中小企業起步較晚、發展不夠成熟、經營管理水平不高、財務風險的承受能力較弱.尤其在進行財務風險預警上,安徽省中小企業還剛剛處于起步階段,具體表現為:

1.1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在安徽省中小企業中的應用嚴重不足

大批量投資者的涌入使近年來安徽省的中小企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在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頻頻出現的財務風險問題并沒有得到及時解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遠沒有跟上安徽省中小企業發展的腳步.處于初創期的中小企業80%以上根本沒有任何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因此一個極小的財務危機,就可能使企業陷入破產的境地.盡管有些處于成長和成熟期的中小企業建立了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但也大都是對國外的或國內上市公司現有的預警系統的照搬.由于企業發展所處的內外部環境不同,使得這些預警系統并不適用于安徽省中小企業.而且這些預警系統應用起來需要具備較好的數學知識和財務知識的操作人員進行大量精確而嚴密的計算,這對于安徽省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來說比較困難.

1.2財務風險預警結果計算依據失真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中的相關財務指標是根據企業的會計信息計算分析得來,因此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直接影響著財務風險預警的結果.如果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經營活動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就無法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正確的財務決策.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一方面安徽省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業務水平相對較低,財務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另一方面,安徽省中小企業大都處于未上市狀態,財務信息不強制進行審計和披露,那么員工就可能為了自身的業績而對領導上報的數據進行變造、為了獲得更多的信貸來源和商業信用夸大企業的利潤等等,從而導致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的可信度普遍較低.預警系統所依據的數據一旦失真,財務預警失效就在所難免.

1.3財務風險預警缺乏對非財務指標的考慮

財務指標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非財務指標對財務風險預警的影響也不容小覷.目前安徽省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主要集中在對財務指標的定量分析,卻忽視了對非財務指標的定性研究.由于財務信息是歷史性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僅僅考慮財務指標的預警系統是不完整的.財務指標無法反映一些對企業的財務決策有重大影響卻無法用貨幣量化的非財務信息,比如管理者的知識和能力、員工的工作效率、產品市場競爭力、顧客的滿意度等等,而這些信息卻與企業的生死成敗息息相關.非財務指標無需完整的數據資料進行量化,大都是憑借管理人員的經驗和能力對財務風險進行定性分析,但這些分析往往是具有前瞻性的,可以適當克服定量財務指標的滯后性.如若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缺乏對非財務指標的考慮,則很難取得良好的預警效果.

2安徽省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思路

結合安徽省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安徽省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可以實用性、整體性和成本效益為原則,按照確定財務風險預警范圍、預警指標的設計和選擇、預警指標臨界值的確定、預警信號和處理機制的思路來進行.

2.1確定財務風險預警范圍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的基本前提是確定企業自身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的類型和成因,以確定財務風險預警范圍.安徽省中小企業所面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以下類型:(1)籌資風險:是指由于負債經營給企業所帶來的風險,也是安徽省中小企業所面臨的最主要的財務風險.安徽省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一旦負債到期而無法歸還就會給企業帶來相應的籌資風險(.2)投資風險:是指由于企業投資不當,無法獲得預期收益的風險.安徽省中小企業的投資逐利性較強,跟風較為嚴重,缺乏詳實的可行性分析,極易造成投資失敗,帶來投資風險(.3)經營風險: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遭遇的風險都稱為經營風險.任何企業運營都會面臨經營風險,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要從現金—資產—現金(增值)進行不斷循環,一旦循環出現問題,就會給企業帶來經營風險.(4)現金流量風險:指的是在特定時日,現金流出量超過現金流入量而造成的資金中斷的風險.安徽省中小企業為了促進產品銷售,采取無限制的賒銷方式,導致每年都有一些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形成壞賬損失.中小企業現金流一旦中斷,就會陷入現金流量風險.安徽省各企業在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時,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分析企業所要應對的主要財務風險類型及成因,從而確定財務風險預警范圍,做到重點得當、有的放矢.

2.2預警指標的設計和選擇

2.2.1非財務指標的設計和選擇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中的非財務指標主要反映企業內外部環境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包括企業內部環境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企業外部環境存在的機遇或風險,因此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非財務指標可以通過內外部兩個方面進行考察.內部方面可以選用的指標包括管理環境、內部控制和工作環境.管理環境可以通過企業家能力、員工素質、知識結構來體現;內部控制考察重點在于制度的健全性、組織的合理性、實施的有效性;工作環境主要指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外部方面可以選用的指標包括宏觀環境和行業環境.宏觀環境可以通過經濟政策、法律制度和稅收制度來體現;行業環境的考點在于產品質量標準、勞動保障狀況、安全生產狀況和行業競爭狀況.由于非財務指標相對難以量化,所以宜采用符合性標準來評價,重點在于提示中小企業管理者要時刻關注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發現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并加以防范.

2.2.2財務指標的設計和選擇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中的財務指標構建,主要根據企業的財務報表信息分析相關財務指標的變動,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關措施規避或降低風險.在財務指標的選取中,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獲利能力和發展能力的傳統財務指標自是必不可少,但財務風險的產生往往伴隨著現金流的中斷,因此中小企業在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時有必要在財務指標中加入與現金流有關的指標,以便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現金流量風險的狀況和程度.與現金流相關的指標主要包括:(1)現金比率: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100%.現金比率通過計算企業所擁有的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與企業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以衡量公司資產的流動性.該比率越高,資產的流動性越高,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越小(2)現金短缺率:現金短缺率=(目標現金需求量-實際現金置存量)/實際現金置存量×100%.現金短缺率體現了與企業的目標現金需求量相比,目前現金存量所短缺的現金數量及其程度.該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現金缺口越大,企業若不能及時湊得所需資金,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就越大(3)經營現金流量比率:經營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現金凈流量總額×100%.經營現金流量比率用于衡量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可以抵償流動負債的程度.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財務彈性越好,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就越低.現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即便企業的盈利狀況很好,但如果缺乏足夠的現金流,同樣可能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安徽省中小企業受經濟環境的影響,自身籌資能力往往較弱,一旦企業的經營現金流入量小于現金流出量,就很容易產生現金流量風險.為切實防范現金流量風險,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應在原有傳統財務指標的基礎上,加入現金流指標來實現現金流量的風險預警.

2.3預警指標的臨界值的確定

財務預警系統的臨界值指的企業在持續運營時,相關指標所不能突破的警戒值或警戒范圍.確定相關指標的臨界值是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中最為關鍵的部分,臨界值是判斷是否存在財務風險以及財務風險大小的標準.由于安徽省中小企業數量眾多、規模各異、行業分布繁雜,因此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臨界值不可能參照統一標準.各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臨界值的確定,不能以全省中小企業的“平均值”或某行業“平均值”來簡單替代,而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企業所處行業的風險特征、企業在同行業中所處的地位、企業自身的長期規劃目標等,以企業的財務預算為基礎,結合相關財務數據計算出符合企業最佳風險控制預期的臨界值.

2.4預警信號報警與處理機制

中小企業在日常財務風險管理中應定期或不定期的將預警指標與臨界值進行比對,在預警指標接近或突破臨界值時發出警報.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設置財務風險報警系統將財務風險通知相關部門和個人.報警方式的選擇可以多樣化,比如可以采用指示燈作為報警信號:指示燈顯示紅色則表示警情重大、指示燈顯示黃色則表示警情一般、指示燈顯示綠色則表示警情輕微;也可以成立專業小組對根據預警指標距臨界值的遠近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從而確定財務風險的評級,適當的風險評級對于領導者做出正確的決策至關重要.企業要對警情重大、評級較高的風險要作為重點防控,對其時刻密切監測,并及時啟動應對措施,以最大程度的規避這些高財務風險;對警情一般、評級中等的財務風險進行一般防控,對其定期復查,并有計劃的采取有效措施以轉移或降低風險;對警情輕微、評級較低的財務風險進行簡單防控,對其大而化之,將風險控制在一個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即可.

3安徽省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的注意事項

安徽省中小企業所分布的行業眾多,規模大小不一,不可能構建出通用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各企業應根據自身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中觀行業環境和微觀內部環境構建對一套適合自身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對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防范與控制.在進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時,安徽省中小企業應注意以下問題:

3.1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宜簡不宜繁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基于安徽省中小企業而構建,就應該考慮遇到安徽省中小企業的整體的財務管理水平.在進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時,應盡可能的簡單而有效,不宜采用過于高深的理論基礎和復雜的數學模型.有時繁瑣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也未必就一定比簡單的預警系統更加有效,而且越是繁瑣的預警系統,需要的前提假設就越多,在應用中所需要的估計就越多,如若操作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而簡單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實用性就會很強,可以通過的反復的計算和驗證,以取得良好的預警結果.

3.2持續優化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在進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時,企業的決策者和管理者要對自身所處的行業進行詳細的研究和分析,抓出該行業所存在的主要財務風險.同時還需要研究其所處的外部環境和企業生產運營情況,這樣設計出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才能合理有效的預測未知的風險.但企業的外部環境和自身的發展狀況并非一成不變,因此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也不能一勞永逸.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及時根據外部宏觀壞境和企業內部微觀環境的變化,持續的對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進行優化和完善,使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不斷的適應新情況、發現新問題,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財務風險.

3.3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配套機制

篇5

關鍵詞酒店管理;財務風險;財務預警

酒店財務風險預警是以酒店財務信息為基礎。通過設置并觀察一些敏感性指標的變化,對其可能或將要面臨的財務風險實施有效監控和預報。酒店財務風險預警包括財務風險和財務預警兩個方面。財務風險是指在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經濟損失的機會和可能性;財務預警是度量某種財務指標偏離預警線而發出的預報,它可以幫助企業避免或降低可能的經濟損失。依據酒店經營特點建立一套科學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是準確預警財務風險的關鍵。

本文所闡述的酒店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是基于預測功能而建立的,它的建立可為酒店財務風險預測提供科學直觀的基本預警方法及預警標準。有助于酒店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及時有效地發揮作用。顯著提高酒店財務管理水平。

一、酒店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特征及體系建立的原則

酒店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是依據酒店經營特點確立的一系列敏感性財務指標及相關數值的集合。具有較強的預測功能。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應具備以下兩個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敏感性,一旦財務風險因素萌生,就能夠在財務指標值上迅速得到反映;二是較強的預測性,它們是財務風險萌生時的先兆指標。而非已陷入嚴重危機狀態的結果指標。能預示財務風險可能或將要發生。

確立酒店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必須堅持以下原則:一是科學性原則。所建立的指標體系必須能夠準確地反映財務數據與經營管理活動的內在聯系。客觀地反映財務及經營活動中潛在的風險。不科學的指標體系會導致預測結果的錯誤及調整措施的不當,甚至給未來經營造成嚴重損失。二是系統性原則。從酒店經營內容、經營特點人手。建立一套能夠全面檢測酒店財務運行及經營活動狀況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三是實用性原則。指標必須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必須能在實踐中真正起到預警作用。指標體系的設計必須易于理解、易于取值、易于計算、易于預警。四是重要性原則。注重成本效益,根據酒店經營內容、經營特點,有側重地選擇、確定能夠揭示酒店財務運行規律和如實反映重大潛在風險的指標。五是預測性原則。在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過程中。要注意該指標體系應有依賴歷史財務信息分析預測未來的特性,能夠及時預測到引發財務風險發生的潛在因素的變化,及早提出預警。六是動態性原則。所建立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要具有可以不斷更新的特性。其設計不僅能滿足靜態截面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財務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控。

二、酒店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

酒店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主要由一系列基礎財務指標及一定時期的基礎財務指標預警數值組成。這些指標及相關的預警指標值能從整體上說明酒店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其主體指標應包括現金狀況、盈利狀況、負債狀況等的預警指標及預警標準值(見圖1)。

1.現金狀況預警指標

酒店經營與其他行業在財務流程上有很大差異。正常經營酒店的財務特點主要體現在:一次性的資金投入和持續的現金流出。現金管理在酒店財務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針對這一特點。其現金狀況預警指標應包括基本現金置存標準、現金流量指數、營業現金流量指數、營業現金流量納稅保障率、營業現金凈流量償債貢獻率和自由營業現金流量比率。

(1)基本現金置存標準。該標準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基本現金置存的最低標準值。酒店應依據自身經營規模和財務活動要求進行確定。在酒店經營過程中。當實際現金存量低于這個最低標準值時可能引發現金風險,應發出預警。

(2)現金流量指數。它等于現金流入量除以現金流出量。表明酒店現金流入對現金流出的總體保障能力。該指數大于1時,表明企業對各種現金支付的需求有保障;小于1時,表示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不足以彌補其現金流出量,持續下去,將引發財務風險。

(3)營業現金流量指數。它等于營業現金流入量除以營業現金流出量。營業現金流量是酒店整體現金流量的主要構成部分。是良好現金支付能力存在的保障。營業現金流量指數是對整體現金流量狀況的進一步分析。該指數大于1,表明企業現金支付保障基礎較好;反之,表明企業收益質量低下,營業現金流入匱乏,支付能力下降,長此以往,會發生財務風險,甚至導致企業破產倒閉。

(4)營業現金流量納稅保障率。它等于(營業現金凈流量+所得稅+營業稅),(營業稅+所得稅)。納稅現金流出量具有剛性特征,因企業一旦取得應稅收入或利潤,無論其質量如何或有無足夠的現金流入量保障。都必須及時履行依法納稅的責任,否則將受到處罰。因此,該比率應大于1。如果小于1,企業將不得不通過借款或壓縮未來營業活動必要現金支出的方式來上繳稅款,這勢必對未來的經營活動以及現金流入能力造成危害,增大財務風險出現的機率。

(5)營業現金凈流量償債貢獻率。它等于(營業現金凈流量一應納稅款)/到期債務本息。營業現金凈流量償債貢獻額是指企業所取得的營業現金流入量彌補了營業現金流出量、支付了應納稅款后,可用于償付到期債務的額度。營業現金凈流量償債貢獻率大于1,說明企業完全可以依靠營業活動現金流入量償付到期債務;若小于1。則說明企業不得不通過舉借新的債務或其他現金融通途徑來償付到期債務。

(6)自由營業現金流量比率。它等于自由營業現金流量除以營業現金凈流量。自由營業現金流量=稅后營業現金凈流量一維持當前現金流量能力必須追加資本性支出一到期債務及利息。自由營業現金流量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基本能力與穩健性的保障,企業對其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權。并且該部分現金無論怎樣處置以及實際效果如何,都不會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基礎構成危害。因此。自由營業現金流量比率越高、金額越大,表明企業的財務風險越小、現金支付能力越強。同時企業價值與股東財富也就越大。

2.盈利狀況預警指標

盈利狀況指標可以間接地揭示財務風險的大小。盈利能力越強,財務風險越小;反之,財務風險越大。依據酒店經營特點和盈利方式,盈利狀況預警指標應包括營業收入凈利潤率與毛利率、資產凈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收入現金率和資產現金率。

(1)營業收入凈利率與毛利率。營業收入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表明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的高低。正常情況下,該指標較低或持續下降,說明酒店的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在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時改善,可能導致現金短缺、財務狀況惡化、所投資產及設備價值逐步喪失,從而預示財務風險即將爆發。毛利=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當企業凈利率為正數時,表明毛利有可能為負數或在較低水平,所以凈利率有可能掩蓋主營業務的真實市場競爭力,而毛利率能對此進行較準確的反映,因此毛利率較低或持續下降。更應引起管理者的警惕。由于各酒店經營規模、經營方式、所在地區均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應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凈利率與毛利率的預警標準值,一旦發現凈利率與毛利率有異常變動,應立即實施風險預警。

(2)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成本費用總額。該指標越高,酒店成本費用盈利能力越強。即該酒店能以較小的投入取得較大的利潤:如果該指標較低或持續下降,尤其是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或企業設置的警戒值,說明主營業務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在下降,成本費用有可能嚴重超支,如不及時預警糾正,極易引發財務風險。此指標還可以按不同經營項目進行設置、測算。以便更準確地發出預警信號。

(3)營業現金流入比率。它等于營業現金流入量除以營業收入凈額。營業現金流入量是酒店生存的命脈。該比率越高,其現收能力越強、財務狀況越安全。如果該比率較低或持續下降,說明酒店營業收入的質量不高,現金收款狀況較差,應收賬款過高:如不及時預警控制,隨著現金流入量的減少,將發生現金支付困難,爆發財務風險。此指標預警標準值。應依據酒店實際經營需要結合現金預警指標加以確定。

(4)資產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它等于凈利潤/[(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反映每元資產賺取凈利潤的能力。該指標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總資產盈利能力越強,所面臨的財務風險較小;如果該指標較低或在下降,說明企業市場競爭力、盈利能力、資產價值均在下降,管理者應及時予以調整,否則將引發財務風險。

(5)凈資產收益率(權益報酬率)。它等于凈利潤/[(期初所有者權益合計+期末所有者權益合計)/2],全面反映了酒店資產的盈利能力。一般來講,該指標越高,企業權益資本盈利能力越強,在財務狀況良好的情況下,短期內不會出現財務風險。但如果該指標過高于同行業水平,說明該酒店可能是一個高負債、高利息費用的企業,一旦財務狀況惡化,由高債務帶來的高風險將一觸即發。凈資產收益率是監測企業財務風險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指標。其預警標準值應依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確定。

3.償債狀況預警指標

償債狀況預警指標包括短期償債和長期償債指標。短期償債指標主要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該類指標體現企業流動資產變現能力的強弱。可以預警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惡化。長期償債指標主要包括資產負債率和本息償付倍率,該類指標表明企業償還其債務本金與支付利息的能力,可以預測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變化。

(1)流動比率。它等于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取期末值或平均值),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該比率越高,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一般認為2比較安全,即每1元流動負債至少應該備有2元的流動資產。由于酒店行業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較少。其最大的存貨實際為客房,因此其流動比率保持在1.2~1.5范圍內較為合適。具體預警標準值在不同規模的酒店間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酒店應依據自身情況來確定。如果企業實際流動比率低于警戒線或存在持續下降趨勢,則應及時預警。

(2)速動比率。它等于速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取期末值或平均值)。由于酒店行業存貨較少,速動資產應等于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之和。由此可見,速動比率的敏感度明顯高于流動比率,該指標能進一步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該比率的最佳值一般為1,但由于酒店經營規模、經營項目等存在較大差異,所以預警標準值應由企業視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

(3)應收賬款周轉率。它可以用應收賬款周轉次數或周轉天數表示,為了取值方便,我們用周轉次數表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人凈額/應收賬款平均值,賒銷收入凈額=營業收入-現金收入-營業收入折扣與退回,應收賬款平均值=(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當酒店銷售規模穩定提高時,該比率越高,其資金回收越快,短期償債能力越強。由于酒店經營中存在大量的賒銷客戶,如果不加強管理,會導致現金流入量降低。出現潛在的財務風險。可是,過分嚴格的信用政策會提升應收賬款的周轉率,同時也會導致客戶的流失、銷售規模及市場占有率的下降,最終將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利潤下降和財務風險爆發。因此,管理者應依據企業實際狀況和發展要求來確立應收賬款周轉率預警標準,對應收賬款實施有效的預警與控制。

(4)資產負債率。它等于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反映企業的負債狀況。該比率越高。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越大。具體預警比率應依據企業規模、風險意識、盈利狀況和管理者對財務風險的承受能力來確定;如果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超出了警戒線或持續居高不下,則應發出預警信號。

(5)本息償付倍率。它等于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到期負0債本金,1-所得稅稅率),表明企業一定時期的本息償付能力。該指數大于1,說明企業有充分的收益來償付本息;若小于1,說明企業到期盈利無法償還本息,有可能發生財務風險。

三、運用酒店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應注意的問題

一般來說,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運用的有效性與酒店的財務會計數據資料、財務風險預警制度等因素有關,因此,在使用時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是財務會計數據資料的真實與規范。酒店財務風險預警需要引用、分析、計算大量的財務會計數據資料,財務會計數據資料的真實性與規范性將直接影響到財務風險預警的準確性。因此要求在使用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進行計算分析時,必須保證所使用財務會計數據資料的真實與規范。

二是結合經營管理特點,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定期預警制度。酒店經營一般具有季節性的特點,在建立其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時,應充分考慮其經營特點、經營規模與經營方式。建立較為完善的財務風險定期預警制度。及時向管理者發出預警信號。

三是確定合理的財務風險預警標準值和波動區間。酒店的經營與發展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不同時期的財務狀況將呈現不同的特征,譬如經營淡季會出現利潤和經營現金流量較低的狀況。因此在依據主要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確定財務風險預警標準值和波動區間時,必須結合各酒店的經營發展周期,計算確定符合其實際經營狀況的、較合理的財務風險預警標準值和波動區間,以保證風險預警的準確性。

四是結合趨勢分析法。長期跟蹤比率的變化趨勢,及早發出財務風險預警。酒店發生財務風險是由經營管理不善等因素的長期積累造成的。在使用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進行預警計算時。可以結合趨勢分析法,將該期的計算結果與前期進行比較,觀察其變化趨勢,及早向管理者發出財務風險預警。

五是將定量計算預測結果與定性分析相結合。酒店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計算分析注重定量分析,由于受會計數據資料的限制。其計算分析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應結合經濟環境、經濟政策等非量化因素進行預測分析,使預警結果更加可靠、有效。

篇6

關鍵詞:財務分析;風險預警;管控機制;研究

一、現代化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現狀及其問題

(一)現代化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現狀

就現狀來看,我國多數中小企業組織機構并不健全,管理缺乏科學性,運營水平相對較低,企業管理水平與企業規模脫節,兩者之間的不協調對于企業的經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企業在制定發展規劃時也未將外部環境納入考慮,這就導致在宏觀經濟調整時,企業始終處于一個較為被動的狀態。此外,還有很多中小企業本身具備較高的財務風險,財務狀況較為復雜,變化十分突然,實施財務預警系統本身存在一定的難度。當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預警系統已經相對成熟,不過較為倚重其數據分析以及計算的功能,對于預警系統的變化則缺乏關注,故而并未對其變化產生的原因進行細致的分析,導致其作用難以全面發揮。

(二)現代化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所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認識不清的問題。我國多數企業領導更加看重企業的生產及營銷,而缺乏對于財務管理的重視,或是僅僅關注于企業的利潤變化,并未切實認識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這對于財務分析工作的正常進行及其作用具有一定的影響。其次是技術分析所存在的問題。最為突出的問題即是會計信息真實性相對較差,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則是建立在財務預警系統基礎之上的。在實際工作過程之中,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會計信息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這就對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的有效性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其次是技術分析片面性的問題,即過于強調技術分析的客觀性,并未站在主觀角度進行探討。最后則是技術分析的狹隘性,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不斷開展的過程之中,企業的資金也會隨之不斷變化,而企業資金變動則是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的反映,加強對于企業資金變動的研究,無疑能夠更加清晰的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不過就實際情況而言,多數企業雖然十分重視企業資金的變化,但并未關注企業活動對于資金變化所造成的影響。

二、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控措施研究

(一)加強對于企業財務預警機制的認識

為了做好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首先就必須認識其重要性,企業領導務必積極轉變自身認知,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視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手段及方法,并著手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各項制度,通過各項措施來提高企業管理質量。再者,企業領導班子必須認識到財務風險預警對于企業管理所帶來的影響,以求切實提高分析質量,進一步促進企業效益的提升。

(二)提高企業財務預警制度的科學性

首先應當遵循市場經濟的原則,對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的指標體系進行建設,其基本原則囊括了市場敏感性、可操作性、針對性等多個原則;其次,需積極拓寬財務風險預警模型變量的范圍,促進其合理性的提升;再者,慎重選擇非財務目標的引進,在全面分析企業實際狀況的基礎之上,切實提高其風險預測能力。最后,著手進行長期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以及短期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的建立,并將兩者予以結合。

(三)提高技術分析能力

企業應當切實加強會計基礎工作,促進會計信息真實性、科學性的提升;其次,需著重完善財務分析制度,使其與企業當前發展的規劃相一致,并做好人員的選拔及任用工作,明確所有工作人員的所需承擔的責任以及必須實現的目標。最后,還需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做好調查分析工作,提高財務風險分析工作的針對性。

(四)完善內部預警機制

積極完善企業財務風險內部預警機制,切實發揮預警系統功能,建立對策庫,收集相關數據,確保在遭遇類似問題時,能夠及時地提供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

篇7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 財務風險; 財務預警理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3-0-01

一、前言

在目前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中,財務風險是經營管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風險之一,同時也是對企業經營影響最大的風險,為了保證高新技術企業能夠在發展過程中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我們必須對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有足夠的認識。從當前的研究成果來看,企業應對財務風險有效的辦法是根據財務預警理論,建立有效的財務預警機制,提高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使企業能夠在財務風險形成之前有所預知,并采取積極的方法進行干預,減少財務風險的發生,保證企業的經營效果。基于這種認識,我們應該對財務預警理論有深入的了解。

二、高新技術企業財務危機和財務預警的概念與描述

1.財務危機又稱財務困境,國內外學術界并沒有給出財務危機的統一定義,通常公認有兩種確定的方法:一是法律對企業破產的定義,二是以證券交易所對持續虧損、有重大潛在損失或者股價持續低于一定水平的上市公司給予特別處理或退市作為標準。根據中外學者的研究,財務危機至少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第一,從企業的運營情況看,表現為產銷嚴重脫節,企業銷售額和銷售利潤明顯下降,多項績效評價指標嚴重惡化;第二,從企業的資產結構看,表現為應收賬款大幅增長,產品庫存迅速上升;第三,從企業的償債能力看,表現為喪失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流動資產不足以償還流動負債,總資產低于總負債。

2.所謂企業財務預警,即財務失敗預警,是指借助企業提供的財務 報表、經營計劃及其他相關會計資料,利用財會、統計、金融、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理論,采用比率分析、比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種分析方法,對企業的經營活動、財務活動等進行分析預測,以發現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潛在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并在危機發生之前向企業經營者發出警告督促企業管理當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潛在的風險演變成損失。

三、目前財務預警理論和財務預警方法分析

目前的財務預警理論主要是研究企業如何能夠利用正確的財務行為,避免財務危機的發生。從企業所面臨的財務危機來看,財務預警理論將研究重點放在了如何對財務危機進行預先判斷和分析上,旨在通過對企業財務行為的分析,達到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目前來看,企業財務預警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首先,通過對基礎的財務數據材料進行分析得出企業財務風險的判斷,并以此理論為指導,推動企業采取具體措施對風險進行干預。

其次,通過采用多種分析方法,對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判斷,主要方法為比率分析法、比較分析發、因素分析發等,保證分析的準確性。

再次,通過對企業面臨的潛在風險進行預警,避免企業財務危機的出現,一旦發現企業存在潛在風險,應立即采取措施,對風險進行干預和消除。

四、目前財務預警理論和方法存在的問題和局限性

從目前財務預警理論和預警方法來看,主要表現為三個層面,首先為基礎數據分析層面,其次為專業分析方法層面,再次為潛在風險預知層面。雖然這幾種方法在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中取得了積極效果,但是由于高新技術企業所面臨的經營形勢和市場環境不斷發生著變化,為此現有的財務預警理論和方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局限性。

1.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預警方法過于單一

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而言,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雖然對財務預警理論非常重視,但是在實際運行中財務預警的方法采用的比較單一,沒有取得預期的管理效果,沒有完全消除企業遇到的財務危機。

2.高新技術企業面臨的財務形勢日趨復雜

由于高新技術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自身的財務形勢也比較復雜,企業的多數資金都用于產品研發,導致了資金配置不合理,存在一定的風險,同時受到市場競爭的影響,日趨復雜的財務形勢制約了財務預警理論的發展。

3.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結構制約了財務預警理論作用的發揮

考慮到高新技術企業的特點,高新技術企業在財務結構方面將資金投入重點放在了產品研發上,客觀上導致了資金傾斜過于明顯,使企業的財務面臨一定的風險。也正是這種財務結構,制約了財務預警理論作用的發揮。

五、高新技術企業財務預警研究的理論框架分析

通過對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研究,高新技術企業要想取得良好的財務風險預警效果,就要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特點提出財務預警研究的理論框架,指導企業財務預警實踐。以下以哈爾濱高新技術企業為例,重點探討高新技術企業財務預警研究理論框架的形成。

1.哈爾濱高新技術企業偏向于新產品的研發,需要成熟的財務預警理論來有效預防財務風險。從目前哈爾濱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定位和企業結構設置來看,天然存在的風險對財務預警理論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2.哈爾濱高新技術企業的貸款存量較高,需要完整的財務預警理論來支持整個企業財務發展。由于哈爾濱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中吸引了一定數量的貸款和民間資金,因此在財務風險上處于高風險的狀態,這一現狀決定了企業需要完整的財務預警理論。

3.哈爾濱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速度較快,需要根據財務預警理論構建有效的財務預警體系。考慮到高新技術企業高速發展的現狀,只有有效的財務預警體系才能實現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干預。

參考文獻:

[1]盧聲,任若恩,李清.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困境模型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1).

[2]李榮.西北地區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問題研究[J].商業研究,2007(06).

[3]張鳴,張艷.財務困境預測的實證研究與評述[J].財經研究,2001(12).

[4]徐勇.上市公司財務困境預測模型實證研究—基于制造業的實例[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01).

篇8

關鍵詞:新能源;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2

一、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特殊性

(一)財務風險的概念

財務風險有狹義財務風險和廣義財務風險兩種概念。狹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債務到期無法償還所引起的破產的風險。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受內部環境或者外部控制等方面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的實際收益和預期收益不對等的可能性,它貫穿于企業的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的全過程。本文在此討論中的財務風險主要指廣義的財務風險。

(二)新能源企業經營狀況

新能源是相對傳統能源而提出的概念,主要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海洋能等多方面的能源資源。新能源因其環保、經濟和替代的多重優點,使得新能源產業得到政府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支持,很多省市都在打造新能源基地,大批企業跨入新能源行業。在整個“十一五”期間,我國的新能源企業主要應對太陽能和風能而發展起來,形成了諸如光伏太陽能類似的大企業,以及其他一些地熱等能源的小企業。而進入“十二五”時期,隨著我國對于新能源重視程度的日益提升,新能源企業獲得了更光明的發展態勢,不僅原有的太陽能以及風能等新能源獲得更為深入地發展,其他的諸如生物質能的新能源企業也逐漸壯大起來,為我國的新能源事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三)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特殊性

1.外部風險特殊性

區別于傳統能源企業和其他行業,我國新能源企業的生產設備以及生產技術基本來自歐美日等國家,這就造成新能源企業受制于人,嚴重阻礙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比如我國光伏太陽能企業,雖然國內企業加大對其的研究,也不斷取得成績,但是引領新能源技術潮流的還是歐美日等國家。更甚于歐美日國家的相關研究進展大于國內,這就有可能國內生產技術面臨更新換代的風險。

2.內部風險特殊性

(1)生產技術落后

相較于其它行業企業,自“十一五”以來,我國的新能源企業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新能源行業。一些行業已經由壟斷競爭向充分競爭發展,這一方面豐富了新能源市場,降低了相應成本,但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企業發展時間短,大多處于初創期和發展期,大量工作處在摸索中,這就造成新能源企業技術落后、高額的研究開發費用、大量進口的設備,人才的匱乏等等,使得新能源企業相較于傳統能源企業,缺乏價格優勢及產品質量優勢,而且投資方或債權人為了利益最大化,將整個市場帶入一種低技術的重復生產狀態,不利于整個行業的高端發展。

(2)應收賬款過高

由于新能源企業發展時間短,并且缺乏價格優勢及產品質量優勢,在整個能源市場上并不占優勢,以至于新能源的市場占有率并不高,為了培養客戶及保持顧客忠誠度,企業提供了極大的優惠措施吸引客戶,這些優惠條件一般包括了較長的應收賬款賬期,這就造成企業的資金回收不暢現象非常嚴重,應收賬款比例過高,資金流動能力差,資金利用率低,企業的財務支付能力差,容易引發資金鏈的斷裂。

(3)資本結構不合理

新能源企業相比其它行業企業,市場機制還不完善,尤為突出的是負債過高。這一方面帶來較重的利息負擔,一旦不能按時償債,企業將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另一方面,企業所有者因為企業的高負債而提高對企業回報率的要求,或p少投資;債權人會因為企業的高負債而提高對企業借款的條件,如提高貸款利息、減少貸款額度,這樣造成企業再融資的困難,資金鏈斷裂的可能性加大。

(4)環保意識缺乏

新能源產業并不是無污染產業,只是相對傳統能源產業,對人類的危害范圍小,但從長期看,缺乏環保意識的新能源產業會給人類未來帶來更大的危害。

分析以上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特殊性質,為了防范風險,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模式是新能源企業進行財務危機防范的有效手段。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是財務風險預警模式建立的基礎和前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將針對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特殊性,對建立與之相匹配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二、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理論

(一)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

財務危機是循序漸進、逐漸地產生的,企業只有構建科學的風險預警體系才能發現風險,并采取措施進行規避,而構成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關鍵是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

(二)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在選取指標體系中,并非選取所有的財務指標。新能源財務風險預警模型構建中所選擇的指標體系要符合本行業的特點和財務風險的特殊性,并遵循一定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指要求所建立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能夠準確監測企業財務數據的內在聯系,進而揭示財務運行規律,如實反映企業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的潛在危機。

2.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是指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是一個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其指標系統不是絕對的、靜止的,而是相對的、不斷發生變化的。由于影響企業的因素非常廣泛,這就要求選取的指標具有先進性,并且要求監測對象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這樣才能得出準確的數據,做出正確的判斷。

3.預測性原則

預測性原則是指能運用財務風險預警體系預測未來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即它可以依據企業的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的歷史數據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這是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一個必要原則。

4.動態性原則

動態性原則是指對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應將企業的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視為一個動態的過程,分析企業過去的經營狀況,把握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動態分析預警還可以反映企業經營者對危機的態度和防范危機的能力。

三、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搭建

根據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結合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特殊性,本文將新能源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財務指標,第二類是非財務指標。通過這兩類指標的選取及建立來搭建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一)財務指標的建立

1.償債能力指標的建立

企業只有生存才能獲利,而企業生存的基本條件是資金鏈暢通,可以償還到期債務。通常情況下,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的高低,能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即企業短期資金鏈是否良好;而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產權比率的高低,則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產權比率的高低也反映了所有者權益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即企業長遠發展資金鏈的有效規劃程度。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產權比率= 負債總額 /所有者權益總額

2.盈利能力指標的建立

獲利可代表企業發展的價值,是企業存在的追求。盈利能力可以作為衡量新能源企業最具綜合能力的指標。企業只有盈利才能發展。從長遠來看,企業能避免財務危機,必須有良好的盈利能力,這樣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籌資能力才會更強。其指標有經營現金流入流出率、總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收益率。銷售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反映了企業的獲利能力。

經營現金流入流出率=經營現金流入量/經營現金流出量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資產平均總額

股東權益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股東權益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總額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3.管理能力指標的建立

企業財務狀況的優劣可以通過管理來改變。質量抽查合格率高,反映企業生產能力及管理能力強。總資產周轉率高,反映企業活力強,經營效果好。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表明應收賬款收回越快。存貨周轉速度越高,表明存貨占用水平越低,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越和存貨周轉率,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優化企業的資金鏈。

質量抽查合格率=合格產品數/產品總數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總額/資產平均總額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4.發展能力指標的建立

新能源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必須不斷追求技術的進步、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擴大市場的份額。其指標有總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研發費用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資產經營規模擴張縮小的速度;銷售收入增長率反映企業銷售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研發費用增長率反映企業對生產產品技術及新產品重視程度。

總資產增長率=(年末資產總額-年初資產總額)/年初資產總額

銷售收入增長率= (本年總銷售收入-上年總銷售收入)/上年總銷售收入

研發費用增長率=(本年的研發費用-上年研發費用)/上年研發費用

(二)非財務指標的建立

非財務指標可以作為財務指標的補充,它由定性指標構成,主要采用專家打分制(0、2、4、6、8、10)的辦法量化。

四、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應用中應注意的事項

目前我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研究取得豐富的成果,新能源企業也在廣泛地應用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來防范財務危機,但企業應用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也存在一些題,需要我們在應用時給予足夠的重視。

1.新能源企業在應用財務風險預警時,重視企業財務管理預警的使用而忽視了企業經營管理預警的使用。經營管理財務風險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生存。因此,新能源企業應對經營管理方面的研發投入等方面給予足夠重視。

2.企業預警部門的工作與財務部門的工作部分重復,這造成企業人力、物力的浪費。企業應協調部門間的工作,避免重復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財務預警的目的是期望在危機發生之前,根據預警指標的預測結果提醒企業進行防范,以避免財務危機。因此,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應貫穿企業整個財務活動中。

4.新能源企業應加強企業信息化的管理,及時準確取得企業財務數據是企業進行財務風險預警的前提,財務數據的準確和如實影響了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和防范效果。

參考文獻:

[1]蔡莉莉.淺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完善[J].財會研究,2010(22).

[2]裴玉.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J].會計之友,2011(33).

篇9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財務;風險預警

一、引言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都應該盡可能的做好相應的財務管理工作,尤其是對于相應的財務風險來說,更是應該切實加強財務風險的預警和管理效果,如此才能夠保障其整個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而要想切實提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效果和水平卻并不容易,其難度還是比較大的,而近年來的實踐經驗表明,大數據的應用對于這種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來說具備著較強的積極價值,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推廣。

二、大數據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對于當前我國很多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來說,都已經正在逐步的涉獵大數據的使用,所謂的大數據就是指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來大范圍的調查各種相關信息,然后合理的應用這些信息來促使其相應的調查結果更為準確可靠,盡可能的避免一些隨機誤差問題的產生,具體到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來看,其對于大數據的使用同樣具備著較強的應用價值,具體分析來看,其應用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數據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中的應用能夠較好的完善和彌補以往所用方式中的一些缺點和不足,對于以往我國各個企業常用的財務風險預警方式來說,主要就是依賴于專業的企業財務人員來進行相應的控制和管理,雖然說這些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在具體的財務管理方面確實具備著較強的能力,經驗也足夠豐富,但是在具體的風險預警效果上卻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一方面是因為畢竟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數量是比較少的,而對于具體的風險來說又是比較復雜的,因此便會出現一些錯誤;另一方面則是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可能存在一些或者是違規操作等問題,進而夜會對于相應的風險預警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和干擾。

2.大數據自身的優勢也是其應用的一個必要性體現,對于這種大數據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中的應用來說,其自身的一些優勢也是極為重要的,尤其是在信息的豐富性上的優勢更是其它任何一種方式所不具備的,其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比較大的,進而也就能夠促使其相應的結果更接近于真實結果,進而也就能夠更好的提升其應用的效果。

三、基于大數據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

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中,恰當的應用大數據模式確實具備者較為理想的效果,具體分析來看,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中這種大數據的使用主要應該圍繞著以下兩個步驟來展開:

1.大數據的獲取

要想切實提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中大數據的應用價值,就應該首先針對其相應的大數據獲取進行嚴格的控制和把關,尤其是對于大數據獲取的方式進行恰當的選取,一般來說,因為這種大數據模式的采用都是要求其具備較為豐富的數據信息量。因此,為了較好的獲取這種豐富的信息數量,就應該重點針對其相對應的方式進行恰當選取,在當前的大數據獲取中,一般都是采用依托于互聯網的形式進行的,尤其是隨著我國網民數量的不斷增加,其可供獲取的數據信息資源也越來越多,在具體的網絡應用中,便可以在網絡系統上構建一個完善的信息搜集平臺,然后吸引大量的網絡用戶參與到這一信息收集過程中來,只要是能夠和該調查信息相關的內容都應該進行恰當的收集和獲取,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夠較大程度上獲取大量的信息資源;此外,這種依托于網絡的大數據獲取模式,還具備較好的真實性,因為其調查過程中并不是實名制的,就給了很多具體相關人員以說實話的機會,也就能夠促使其相對應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更為準確。

2.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

在大量的數據信息資源被搜集獲取之后,還應該針對這些大數據進行必要的分析和處理,經過了處理之后的數據才能夠更好的反映出我們所需要的一些指標信息,這一點對于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來說更是極為關鍵。具體來說,這種大數據的分析和處理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幾個方面:(1)針對數據信息中的重復信息和無關信息進行清除,進而也就能夠縮小信息數量,這一點相對于大數據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因為一般來說調查到的數據信息資源是比較多的,這種數量較大的數據信息資源必然就會給相應的分析工作帶來較大的挑戰,因此,先剔除這些信息就顯得極為必要;(2)研究變量,對于具體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來說,最為關鍵的就是應該針對相應的指標和變量進行研究,這些指標和變量才是整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的核心所在,具體來說,這種變量的研究主要就是確定相應的預警指標,然后針對模型算法進行恰當的選取。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切實提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效果和水平是極為關鍵的一個方面,對于這種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來說,除了要盡可能的保障其預警的及時性之外,還應該力求其預警的準確性,而相對于這種準確性的提高來說,大數據的應用具備著較強的價值和效果。在具體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中,充分運用大數據,建立一個比較完善可靠的模型是極為必要的,也是保障其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工作能夠取得較大進步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解秀玉,管西三.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研究――基于制造業數據[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3,04:58-68.

[2]宋彪,朱建明,李煦.基于大數據的企業財務預警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5,06:55-64.

篇10

【關鍵詞】 高校財務風險; 預警機制; 風險成因; 未確知測度模型

一、引言

高校財務風險是指在高等學校發展過程中,存在財務結構不合理、債務負擔過重而使高校可能喪失償債能力而導致其無法完成正常的教學和科研活動的風險。隨著1999年大學擴招政策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政府宏觀調控,高校自主辦學”成為了新時期高校發展的新模式,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新時期的高校面臨著高負債、缺少融資渠道和未來學生人數逐漸減少而導致的財務風險。為了及時發現財務風險,揭示隱形的財務問題,新時期的高校必須建立一套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指把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引入到高校中,通過建立一套適合高校本身的客觀敏感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和預警臨界數值,將高校的年度決算報告和財務報表中的相關數據利用特定的預警模型進行綜合評價,以揭示高校財務風險的輕重程度,并將風險情況向高校的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披露警示,管理者可作出針對性的決策,防微杜漸,防止因為即將出現的財務風險而給高校帶來的損失。

二、新時期高校財務風險的成因

(一)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

1.財政政策

1999年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經濟環境日益惡化,為了刺激國內消費,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高校擴招加入到國家的財政政策中來,1997年我國大學本專科招生人數為100.04萬人,到了2010年達到了驚人的1 691.70萬人,增長率高達1 591.02%,使我國的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一躍成為大眾教育,這種“成就”在世界上其他的國家都是罕見的。高校招生規模的日益擴大,推動了高校的合并、搬遷,同時高校的諸如土地、房屋、教學和科研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數量也成倍增長。固定資產的增加需要巨大的資金,而高校是非營利的事業單位,主要依靠國家的財政撥款,輔以其他渠道融資,2005年,教育經費政府財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為2.82%,雖然2009年比例達到了3.59%,但是和美國的5%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單靠國家財政撥款根本無法滿足高校資金的缺口,而向商業銀行舉債成為了眾多高校所能依靠的“唯一”辦法,大規模的銀行負債逐漸使高校陷入了巨大的財務風險當中。

2.貸款政策

199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2001的《全國教育事業第十個五年計劃》都指出,發展教育事業,可以積極爭取商業銀行的貸款項目,合理利用銀行貸款。高校擴招、政策導向、高等教育經費支出相對不足等原因促使高校向商業銀行大量貸款,但我國的貸款政策進一步加大了高校財務的風險:一方面,各大銀行等金融機構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向高校貸款大多數為流動貸款,一般的貸款期限都在10年以下,甚至只有3到5年,高校利用幾億元的資金從事基建等工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連本帶利還給銀行,對于從事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是十分困難的,所以,經常見到很多高校靠賣地來償還銀行的貸款;另一方面,我國銀行機構向高校貸款的利率實行浮動利率,銀行貸款利率的上調,高校的利息支出也相應地增加,更加加劇了高校的財務風險。

(二)高校管理體制的誘導

1.高校管理體制

新時期,高校實行“政府宏觀調控,高校自主辦學”的新模式,但長期以來,政府都是高校的所有者,領導高校向前發展。從委托理論可以知道,高校歸集體所有,造成產權不明晰,政府等外部監督機構的功能被弱化,使高校可以依靠國家所有的盲點大量舉債,造成嚴重的財務危機。從高校的外部來看,我國高校管理的行政化,使高校的發展成為考核地方政府官員的重要指標,所以,政府官員希望高校積極擴大招生并擴大基建項目建設,致使高校的很多基建項目缺乏可行性論證,大量舉債;另外,從2003年開始高校如火如荼地開展本科教學評估制度,對高校的教學條件等方面設置了很多的硬性指標,高校為了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達到優秀,大量向商業銀行舉債,進行基本項目建設,造成了嚴重的財務風險。從高校的內部來看,一些高校的高層管理者有這樣一種觀念:高校屬于國家,高校無論擁有多少負債,國家都會為高校埋單,且高校基建投資存在巨大的尋租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盲目擴張,陷入財務風險的深淵。

2.高校財務管理體制

《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財預字[1998]105號)第八條明確規定,高校財務管理體制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高校屬于預算單位,編制預算的原則是“量入未出,收支平衡”,但是由于權力制衡的失控,高校大量舉債經營,高校財務管理體制的滯后性,已經使高校不能做到“量入為出,收支平衡”。高校籌資來源的有限性使財務風險更加深化,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實行收付實現制,高校不能通過成本列支和計提折舊等籌集和提取還本付息的資金,加大了高校財務風險。

三、新時期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

新時期高校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非常復雜,為了防止高校的財務風險演變成為財務危機,高校應建立一套適合本身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構建風險預警機制指標體系和運用合適的數學統計模型,及時反映高校財務所處的風險狀況,為高校的管理者作出科學客觀的決策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新時期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指標體系的構建

1.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1)科學系統性原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一定要在科學的基礎之上,能夠真實可靠、科學客觀地反映高校財務風險基本特征,指標的概念必須明確,符合高校財務實際;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是一個包含多個因素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有機系統,必須綜合、平衡地考慮到有關高校財務的各方面因素。

(2)全面性和主導性相結合的原則。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指標體系中所選擇和設置的評價指標必須充分、全面地反映高校所處風險的狀況,具有足夠多的涵蓋面,但是,一套評價指標體系又不能涵蓋所有的指標,在現實中,指標的選取一定是反映出影響環境責任績效的主要因素和關鍵環節,這也就抓住了企業環境責任績效最本質的特征。

(3)整體性和層次性相結合的原則。高校財務預警機制指標體系的整體性必須通過一定的結構才會具體地體現指標之間的關系,把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指標按照其層次性分成若干個層次,每個層次又分為具體的評價指標,這樣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指標體系就具有了層次性,并且很好地反映了高校財務風險的整體性。

2.指標體系的設置

根據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參考其他文獻有關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指標體系,結合新時期高校財務中可能要面對的潛在風險,本文從償債能力、運營能力和發展潛力三個方面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并根據高校財務的實際情況設置了預警值,規定了指標的屬性,如表1所示。

(二)基于未確知測度模型的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1.未確知測度模型和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結合點

高校財務風險的內容針對不同的高校可能不同。由于對高校財務風險的監控是實時的過程,設置的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指標體系概括了高校財務的償債能力、運營能力和未來發展,新時期高校財務結構的變化、未來招生比率逐年下降等因素都可能會加深高校財務風險狀況,而國家針對高校政策的變化、利率的增減以及政府的主導性都給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和變數,所以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一方面具有模糊性,另一方面針對一些不能確知的因素,還具有不確定性。未確知測度模型解決了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指標體系中的非確知性問題,這便是企業環境責任績效評價和未確知測度模型的結合點,未確知測度模型具有有序性、權重確定客觀性和結果分辨率較高等優點。

2.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未確知測度分析

預警指數(a)=(預警二級指標實際計算值-預警二級指標預警值)/預警二級指標預警值

預警指數為正值表示本指標暫時安全,若為負值,則說明此指標已處于風險當中(極小型指標互換位置),本文將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預警標準劃分為5個等級:無警、輕警、中警、重警、巨警。

無警:a>10%;輕警:10%≥a>0;中警:0≥a>-10%;重警:-10%≥a>-30%;巨警:a≥-30%。

對我國某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研究中,以其年末財務資產負債表和決算報告為基礎,計算得到表1中14個財務指標的實際值,見表2。

四、結束語

新時期我國高校財務風險的成因非常復雜。國家政策和管理體制上的原因可以隨著國家的政策的不斷改革得到優化,高校自身應該開源節流,積極開發新的更好的籌資方式,使高校遠離財務風險。在分析高校財務風險成因的基礎上,本文利用其他文獻和調研的基礎上,嘗試構建了新時期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并且將未確知測度模型和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對某高校的財務風險進行了實證分析,說明了未確知測度模型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中的實用性,為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增添了科學性和客觀性。由于我國高校的資料尤其是財務信息披露程度不夠透明,所以,對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研究需要高校、政府和各個利益相關者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李芙蓉,麻曉剛.高校財務風險評估及預警研究[J].綠色財會,2008(4):21—23.

[2] 教育部.1997—201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R].

[3] 教育部.1997年—2011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R].

[4] 米新英,劉澤琴.高校財務預警系統的研究[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8(5):41—43.

[5] 劉開第,龐彥軍,姚立根,李亞.大氣環境質量評價的未確知測度模型[J].環境科學,2000(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