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宣傳途徑范文

時間:2023-11-14 17:36: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宣傳途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化宣傳途徑

篇1

一、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種基于物質以及精神兩個層面的系統化建設工程,在整個煤礦企業的安全文化當中,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即(1)在企業快速發展中被員工及領導廣泛接受的安全指導思想以及安全意識;(2)企業內部具備的安全管理規范以及安全行為;(3)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生產價值觀、心理因素以及安全審美觀等等。結合當前煤礦企業自身的安全文化,得出的安全文化宣傳以及建設體系,具體包括安全物質、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觀念與行為等等。在煤礦安全物質文化建設中,包括生產環境、科技成果、應急預案、隱患防控以及信息預警等多項內容;安全管理制度中則包括安全生產目標、安全規章制度、安全評價指導以及監督監管等多項指標;而在安全觀念層面,則包括科學信念、行為規范、安全培訓、隱患治理以及宣傳教育等多個環節。基于上述的安全生產各要素,涵蓋了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中的各個環節。當然,其中涉及到的各項基本要素,也使得安全文化宣傳得以發展。在上述各個層面涵蓋因素確定之后,制定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途徑與方法。

二、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營造安全文化氛圍是基礎,豐富安全文化活動是核心。在這兩者協同作用下,探索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的根本途徑與方法。

1.營造安全文化氛圍。

1.1藝術性。文化教育工作在煤礦企業內部,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想要充分的發揮出安全文化宣傳教育作用,則需要滿足藝術性目標。藝術性特點,主要表現在宣傳的內容方面,讓“安全”能夠映入職工眼簾。增強煤礦企業開展安全文化宣傳,標語、橫幅以及展示板等宣傳方式必不可少。可以在煤礦生產企業內部工作區、生活區、井下巷道區等設置安全生產標語以及事故警示牌等等。同時,為滿足藝術性的目標,可對標語進行美化設計,運用POP書寫形式、動畫圖片模式,實現安全警示標語與安全生產實際相結合,做到圖文并茂,增強安全宣傳教育效果。

1.2生動性。生動性的基本指標,與藝術性存在明顯差異,雖然目標一致,但這一安全文化氛圍的構建,主要是讓安全入職工之耳。聽覺與視覺的結合,能夠最大限度上的發揮出生動性傳播效果,讓職工對安全生產重新認知。例如,在煤礦企業的內部,開展廣播安全知識宣傳專欄,固定時間進行廣播。同時,可選取職工進行訪談,探討對于煤礦安全生產的認知以及對安全文化的理解,增強互動性與趣味性。多種方式的充分結合,能夠發揮出聲音傳播安全文化知識的實效,長此以往,潛移默化的影響職工對安全知識的掌握與思想意識的提升。

1.3實效性。實效性原則,則是在視覺與聽覺充分實現安全文化宣傳基礎之上的延伸。為滿足實效性原則,使得安全文化深入職工之心。首先,針對不同的職工人群自身的特點,因人而異,講究實效性效果,編制并印發《安全知識手冊》。具有針對性的傳播安全文化,做到效果最優化;其次,依據企業的發展階段以及安全生產的不同時期,為確保適應性的基本要求,應該及時的調整安全文化宣傳策略,掌握安全生產形勢,發揮出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的實效性;最后,結合安全演講以及知識競賽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模式,優化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的途徑。實效性是指安全文化教育所能夠發揮出的效果,結合以上方式,最大限度發揮出安全文化宣傳教育實效性。

2.豐富安全文化活動。

2.1宣傳目的實在性。開展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企業安全文化的宣傳實際,避免形式主義所產生的影響。教育工作與教育內容應該滿足扎實的要求,即準確掌握宣傳目標,按照安全需求確定具體標準,滿足時效性的基本原則。可以在煤礦企業內部縮短宣傳周期,確保根據不同職工、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以及不同情況展開宣傳教育,發揮出安全文化宣傳的實效性。同時,將宣傳與教育工作兩者相互融合,一步一步的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工作,滿足宣傳目的實在性指標。

2.2宣傳內容全面性。宣傳內容的全面性原則,煤礦企業應該推行精細化管理,結合不同的工作環境與崗位職工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在規劃與計劃支持下,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性,則主要表現在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化等環節,發揮出細節層面的優勢作用,自基層逐層開展安全文化教育工作,進而將有形的文化宣傳演變為無形宣傳模式,做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宣傳內容作為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發揮實效性的關鍵,在開展宣傳內容的過程中,注重對內容的篩選,增強安全教育的吸引力。

2.3宣傳形式多樣性。宣傳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為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提供了多渠道、多途徑。實現多種方式的協同與整合,多管齊下,充分發揮出安全宣傳教育“新、活、快”的特點,發揮出其中的優勢及作用。宣傳方式的多樣性,為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探索出了多途徑。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作為生產經營的核心,在保障宣傳形式多樣性的同時,為煤礦企業提供了多途徑。這就要求煤礦企業應該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增強職工自救與互救的意識,提高職工應對突發生發事故的能力。在這一基礎之上,依據宣傳形式多樣性所衍生出的效果,做到未雨綢繆,將安全生產事故在最小的范圍之內。

三、結語

篇2

【摘要】 目的 探索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社區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 調查在SARS流行時,不同人群獲取相關知識的情況和接受信息的途徑。結果 在相關知識的了解上,對SARS病原學、其傳播途徑和管理類別的掌握達80%左右,對使用何種消毒劑知曉率僅有573%,能夠服從良好衛生習慣的比例僅有467%,特別是服務業僅有32%的人能夠遵守預防SARS的行為習慣;小學以下文化程度與其他文化程度相比,對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最低。接受信息的途徑以電視、社區宣傳、報刊雜志為主,外來務工人員接受信息的途徑比較分散。結論 在SARS等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文化程度低者、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行業人員需要加強健康教育的力度。

【關鍵詞】 SARS; 社區; 健康教育

Study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Policy in City Community from SARS Investigation

WANG Nanping,

GUO Xiu.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Medical College of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443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health education in community . Methods During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epidemic period, the knowledge about SARS and the approaches which the people get from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The respondents knew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SARS well. But only 573% of them knew how to use the disinfectant to SARS,467% could obey the health behavior,but for service workers, the rate was only 32%. The people with primary educational level had the lowest percentage of awareness. Most of the People get knowledge of SARS mainly from television, community education, newspaper and magazine. But nonlocal workers get the knowledge of SARS from more dispersive ways. Conclusions Health education is important in controlling the severe public health events(SPHE). But the poor educated people, service workers and nonlocal workers should be pay more attentions on health education when the SPHE occurs.

【Key words】 SARS; City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2003年6月SARS流行期間,對宜昌市西陵和伍家崗2個區的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了解居民對SARS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個人行為及接受途徑,探討在類似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對社區居民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為制定社區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在宜昌市2個區內分別抽取2個居委會,共抽取4個居委會。在每個居委會中抽取若干個樓棟的18歲以上的居民為調查對象,共抽取1 856人,回收問卷1 787份,回收率963%。其中男性886人(占496%) ,女性901人(占504%)。

12 調查內容與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特征、SARS基本知識、傳播途徑、主要癥狀、預防措施、戰勝疾病的信心等。調查由經過培訓的醫學院高年級本科生和居委會工作人員上門執行。

13 統計分析方法

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描述及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2 結果

21 SARS認知情況

主要包括病原知識(SARS病原體特性)、傳播途徑、消毒劑使用、傳染病管理類別、遵守衛生習慣及保持情況。按性別、文化程度和職業對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進行統計。

總體上看,除了對消毒劑使用知曉率僅有573%,能夠遵守衛生習慣(指保持室內通風、不去人群密集場所、勤洗手、使用口罩等)的人僅有513%外,其余各項回答正確率均接近或達到80%。回答正確的比例在性別之間無差異(P>005)。但在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職業的人群之間有差異,分別見表1、表2。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與其他文化程度相比,相關知識回答正確的僅有50%左右,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按職業分類,干部、職員和工人回答的正確率較高,達80%以上,而外來務工人員、服務人員、退休人員和個體經營者回答正確率低,分別有2項問題回答正確率為各人群中最低;城市家庭婦女及其他人員回答的正確率為兩者之間,也分別有2項問題回答正確率不到50%。而在能遵守衛生習慣的人群中,95%以上都能夠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表1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回答相關問題的正確率

22 知識獲取途徑

221 不同性別的人群獲取知識途徑的情況 總體上看,不同性別在獲取知識的途徑上無顯著性差異。平均有277%的人主要從電視上獲取知識信息,依次有237%、230%、101%、91%、64%的人認為獲取的知識信息分別主要來自社區宣傳、報刊雜志、單位宣傳、親戚朋友、網絡。

222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 從表3中可以看出,電視、社區宣傳、報紙雜志是居民獲取相關知識信息的主要途徑。相比受過大學教育的人來說,隨著文化程度下降,對電視和社區宣傳的依賴有增加趨勢,選擇報紙雜志、網絡等途徑獲取信息的比例降低。 表2 不同職業人群相關問題回答正確率表3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獲得知識的途徑比較表4 不同職業人群獲得知識的途徑比較

223 不同職業人群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 表4可見,除了外來務工人員之外,不同職業人群以電視為獲取相關知識信息主要途徑的比例最高。主要以電視、社區宣傳、報紙雜志為主要信息來源。其他途徑的比例較低。外來務工人員選擇報刊雜志的比例為最高,其獲取信息的途徑比較分散。

3 討論

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于2002年11月在廣東佛山首例發生后,疫情在我國20多個省市迅速蔓延,并波及全球十幾個國家[1]。這一突如其來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已經被戰勝。在這場戰斗中,健康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調查顯示:盡管對SARS病原體的來源一開始并不清楚,但人們對病原體及其傳播途徑的知曉率還是比較高,說明健康教育及時,效果良好。在使用何種消毒劑的回答正確率及執行文明衛生習慣等方面的比例卻不盡人意,這可能與宜昌市發病病例較少,人們懷有僥幸心理有關[2,3]。同時也說明,文明衛生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時間的文化積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4]。特別是服務業人員衛生習慣服從率僅達320%,說明服務業人員素質尚有待提高。在重大傳染性疾病疫情發生時,服務行業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對疾病傳播起著重要作用,應作為重點加強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另外,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對相關知識了解遠遠低于其他人群,回答正確率僅500%左右,這與許珊丹等[5]報道一致。

從獲取知識的途徑看,電視、社區宣傳和報刊雜志具有明顯的優勢,累計有744%的人主要從這里獲得相關信息;從單位宣傳、親朋好友和網絡獲取信息的比例相對較少。文化程度越高,對電視的依賴降低,而文化程度越低,由電視獲取信息的比例越高。外來務工人員由于生活條件所限,其獲取信息的途徑比較分散。因此,在電視普及的今天,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充分利用電視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是非常有效的途徑。報刊雜志和社區針對性的宣傳也會起到良好的作用。網絡是重要的健康宣教補充途徑,其作用與網絡的普及和使用有關。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要政府、專業機構和全體居民共同面對,而在制定健康教育的方案中,要特別關注服務行業人群、文化程度低下人群、外來務工人群的健康教育,給他們提供喜聞樂見的宣教方式和開展健康教育的場所,加強這些薄弱環節,堵住健康教育的漏洞,在今天人口流動頻繁的社會環境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瑜,張險峰,袁方玉,等湖北省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各類檢測方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5,16(4):47.

[2]張順祥,蔣麗娟,張啟文,等傳媒引導和公眾互動對SARS預防控制的影響[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5):403405.

[3]黃利鳴、祝開榮、丁文柏,等宜昌市9例SARS臨床分析[J].醫學文選,2004,23(3):306307.

篇3

群眾文化的傳播與發展途徑多種多樣,其中圖片編輯通過對視覺影像的采集、處理和加工,來進一步提高圖片資料質量,提升視覺力量,既可以豐富群眾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增強群眾文化傳播的有效性,對群眾文化的傳播和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圖片編輯在群眾文化傳播中的意義

圖片作為一種傳播語言,是不受國界、語言、文化等因素限制的;在文化傳播中,它可以作為一種流通語言,使任何人都能讀得懂。圖片編輯的工作不僅局限于對圖片本身進行再加工處理和編排策劃,還包含對群眾文化活動宣傳和群眾文化傳播具體途徑的平面設計,如海報設計、活動整體形象設計、網頁宣傳設計等。群眾文化活動是以人民群眾為主體的社會性文化活動,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和藝術手段進行有效、積極地傳播,使群眾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宣傳。在文化活動開展的前期,活動進行中以及活動結束后的媒體宣傳報道,圖片編輯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圖片編輯人員通過利用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以及各類圖片編輯軟件,處理過的圖片資源能充分發揮視覺影像本身的真實性和感染力,以最直觀、最吸引人的方式傳達文化活動的內涵。所以,圖片編輯在群眾文化傳播中的作用尤為重要,通過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涵、提升群眾的參與積極性,來繁榮群眾的文化生活,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雙向發展。

二、圖片編輯在群眾文化傳播中的作用

(一)圖片編輯豐富了群眾文化的傳播形式

隨著當下數字化和信息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微信、QQ和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成了多數文化活動宣傳的重要傳播形式,電視、廣播等傳統宣傳渠道的宣傳效力逐漸削弱。做好群眾文化的傳播工作,必須認清新形勢作出精準的判斷,把握新媒體在對群眾文化傳播上的重要性和圖片編輯的重要作用。群眾文化活動通過攝影技術,用圖片的形式進行宣傳是最直接的傳播方式。在此過程中,對圖片進行處理設計和編排,是豐富圖片表現語言的重要途徑。僅憑未經處理的攝影照片進行活動宣傳,形式簡單且效果不明顯。通過專業人員對圖片進行整理編輯,包括對活動圖片進行基本的價值判斷、美術設計和文本加工,就呈現出了不同形式的傳播模式。例如,活動初期的宣傳海報設計,可以擴大活動的初期影響力,提高文化活動的參與度;根據具體活動需要,活動期間的場地背景設計、節目單設計以及與攝影記者的溝通策劃,可使文化活動的宣傳形式更立體,通過各種細節最大限度地傳播群眾文化;文化活動結束后,不同形式的宣傳,包括:新聞廣播、報紙、網站等新媒體方面的宣傳,也需要經過圖片編輯加工,以方便讀者快速掌握圖文宣傳信息,以編輯的力量使讀者與文化活動的參與者產生最迅速、最直接的共鳴。

(二)圖片編輯拓展了群眾文化的傳播范圍

在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載體的新媒體迅速發展之際,運用好新媒體平臺不僅節約了宣傳成本,更有利于提升宣傳效力。圖片作為具有極大傳播力量的傳播語言,文化活動通過圖片進行宣傳,可以拓展文化傳播范圍。視覺影像材料經過圖片編輯處理后,圖片色彩更逼真,構圖更豐滿,形象更生動。成功的圖片編輯可以將簡單普通的活動場景通過藝術手段渲染出極具吸引力的活動氛圍,其中包括圖片的清晰度、色彩度、現場感等諸多方面;經過設計編排,加之文字和設計元素的配合,提高了群眾活動場面的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提升活動本身的整體形象,使活動宣傳范圍向更高更廣的層面擴展,擴大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力。針對不同的讀者人群,還可以通過圖片編輯對視覺影像材料進行適當的藝術處理,即合理的調節色彩平衡、圖像剪裁和濾鏡特效等,更好地吻合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和不同地區人群對宣傳效果的認同,形成良好的文化傳播效果。

(三)圖片編輯豐富了群眾文化的表現內容,推動其多元化傳播

傳統的群眾文化通常通過繪畫、書法、音樂等形式開展,隨著信息的迅速傳播,人們的精神文化水平隨之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黨的十報告要求文化工作者在組織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要適應形勢、有的放矢;又必須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按照群眾的文化需求,在新媒體環境下靈活應用新技術、新手段。圖片編輯可以將計算機軟件數據處理技術與新媒體載體有機結合,即通過設計編排將群眾文化以新穎的方式傳遞給讀者。例如,文化館的文化宣傳可以運用圖像設計技術,將群眾經濟、法律、教育等知識滲透到所的圖文宣傳電子信息中;面向群眾性的文化比賽活動,也可采用新穎的比賽內容:慶祝紀念日的海報設計大賽、當地旅游產品的平面設計推廣等,都可推動群眾文化傳播的多元化,避免傳統的藝術形式因單調、內涵不足而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也避免出現過于簡單的圖片形式導致文化傳播缺乏文化深度的現象。圖片編輯迎合了當今社會信息存儲和傳播的發展趨勢,是文化傳播與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以其專業性和普遍性的優勢,對群眾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起到了很強的推動作用。一言以蔽之,圖片編輯在群眾文化工作領域中的應用涉及甚廣,是群眾文化傳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柳海蘭.淺談計算機圖形學的發展及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33):9551-9552.

篇4

關鍵詞 廣播電視宣傳;任務;導向;質量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5)138-0055-01

0 引言

廣播電視宣傳作為一種重要的媒體和信息傳播機制,在整個社會系統內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時期,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縱深發展,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等發生巨大的轉變,廣播電視宣傳的組織和管理體制,工作機制以及工作面臨的客觀形勢和受眾特點都發生了轉變。市場化的浪潮給各個社會組織的組織體制和工作方式都帶來沖擊,廣播電視宣傳領域也不例外。整個社會體系的運轉方式也隨之改變,各種新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開始產生,或者已有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重新展現,而社會大眾對于廣播電視宣傳工作的需求也與從前大有不同,人們對于信息傳播的及時、信息內容的創新性和獨特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隨著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快,全球化浪潮的空前發展,我國的廣播電視宣傳工作還面臨著其他國家文化輸入的壓力,如何應對外國文化的來襲,處理好對外交流和對內獨立的關系,也是新時期我國廣播電視宣傳工作需要應對的挑戰之一。為了更好地應對新時期廣播宣傳工作面臨的挑戰和任務,廣大廣播電視宣傳工作者應該努力把握這一工作的導向,著力提高節目質量,為我國廣播電視宣傳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

1 廣播電視宣傳工作面臨的任務

廣播電視宣傳工作在組織和管理體制、工作方式、面臨的客觀形勢和受眾的特點都發生了巨大轉變,從而面臨以下新的任務。

第一,對外開放和全球化浪潮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隨著對外交流的擴大,我國的廣播電視宣傳工作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為提高工作質量、改善工作方式、轉變管理體制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此外,全球化還有利于吸收外國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以便在不同背景的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促使自身文化的反思和超越,尋求進一步的發展。但是,我們仍然要看到外來文化中的腐朽思想文化、政治意識以及價值觀念的侵入對我國文化領域的破壞。外來文化的涌入,加之普通大眾的識別和抵抗能力有限,從而給廣播電視節目輿論導向功能的發揮增加了難度。

第二,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滿足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市場經濟意味著整個社會體系的運作方式都發現了轉變,同時在經濟組成、組織結構、利益分配方式方面多元化日益成為主要的發展方向,與此相伴隨的是思想和表達的自由以及觀點的獨立性、差異性和可選擇性,廣播電視宣傳工作應當力求平衡觀點表達的自由和總體導向的正確。

第三,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進一步提高節目質量,提升市場競爭力,促進廣播電視宣傳工作的良好持續發展。市場化和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使得廣播電視節目面臨著境外媒體集團和新興媒體集團的雙重壓力,加上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廣播電視節目面臨巨大的社會體制變革和技術進步,需要探索保持自己優勢地位的有效途徑。

2 把握廣播電視宣傳工作的導向

對于廣播電視宣傳工作而言,導向問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才能保證整個社會主流思想的統一,以昂揚向上的精神姿態參與社會建設。應對新時期發展過程的挑戰,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第一步便是確定并弘揚正確的輿論導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充分發揮廣播電視部門的宣傳職能的同時,做好經營工作,做到宣傳和經營的協調發展。廣播電視節目的功能在于宣傳,同時宣傳功能的發揮離不開良好的經營管理,兩方面均不可偏廢。因其社會職能決定,廣電的重要功能便是社會宣傳和輿論監督。同時,廣播電視行業還是一個依賴高科技、需要高投入、消耗高、動作快的行業,只有做好商業運作,改善經營管理方式,才能為自身發展取得更多的物資支持和技術支撐。在經營狀況良好的基礎上,廣電相應的社會職能才能夠得到有效發揮。因而,廣播電視節目因面向市場,但又不能任其自流。

其次,正確處理正面引導和媒體監督兩大職能。與正面引導和擴大社會影響力相比,輿論監督工作的開展不是那么容易,實踐中輿論宣傳工作的開展要注意選題的典型性、普遍性和針對性,同時要堅持報道的客觀公正和真實性。

最后,做到導向的政治性與非政治性的統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價值觀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借助廣播電視節目的平臺得到宣傳。

3 提高廣播電視宣傳節目的質量

在堅持正確導向的基礎上,廣播電視宣傳工作實現自身長期發展的根本途徑在于充實節目內容,提升節目水平,使節目朝著多樣化、有深度的方向發展,這也應當成為所有廣播電視節目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節目質量。

第一,促進節目的多元化和專業化。除了堅持主檔節目的權威性和指導性外,還要加強信息的綜合性,增強信息量,擴大影響力,同時注重欄目設置的獨特化和個性化,突出地方特色、專業特色和人文特色。

第二,轉變傳統宣傳方式,對重復性的會議報道在量上要降低,在內容上要精煉,節取和總結貼近群眾生活,滿足群眾切身利益需求的內容。節目形式上要推陳出,緊扣時代特征和潮流,以使節目更好地為群眾所接受和踐行。

第三,講究引導藝術,增強廣播電視的視聽性。要求貼近群眾需求、群眾感情和生活實際。在傳播信息的同時,也傳播先進文化。在為群眾帶來愉悅的同時,也為群眾帶來知識。總體上,使得廣播電視節目成為群眾獲取知識,表達觀點,寓教于樂的綜合平臺。

4 結論

總之,在廣播電視宣傳事業面臨的種種新的情況和挑戰的形勢下,廣播電視節目要堅持正確的導向,協調好宣傳職能和經營工作的關系以及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的關系,做到政治導向和非政治導向的統一,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

參考文獻

篇5

制約我國民俗體育文化發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過于追求經濟價值、民俗體育文化的理論體系不夠完善,以及宣傳教育的缺失,具體內容如下:

(一)過于追求經濟價值。開發的過程中,旅游行業一直都是主角。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一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體育文化受到了一定的保護,但是由于相關部門過度追求經濟價值,沒有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開展民俗體育文化的保護工作,沒有真正將工作落到實處,只是把民俗體育文化當成賺錢的資源。

(二)民俗體育文化的理論體系有待完善。近些年來,雖然我國人民大眾的文化自覺意識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對于民俗體育文化的有效的傳承途徑還沒有得以明確。作為文明古國,中國有著豐富民俗體育文化,按理說,我國的民俗體育文化的理論體系應相當成熟,然而,實際情況卻是,我國的民俗體育文化理論卻非常的滯后,這就使得我國民俗體育文化得以發展的基礎非常不牢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保護和繼承我國民俗體育文化工作的順利展開。

(三)宣傳教育的缺失。可以說,中華民俗體育文化歷史悠久,因此,它的繼承和發展是一項非常宏大的系統工程,所以,對中華民俗體育文化想要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利用,依靠的還是廣大群眾的力量。然而,我國的青年一代,由于他們從小很少有機會真正接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又由于受西方體育文化的較大影響,他們對NBA、足球世界杯等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而對中國的民俗體育文化像劃龍舟、舞龍獅等卻知之甚少,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我國對民俗體育文化所進行的教育和宣傳相對缺失,使得他們這一方面知識的嚴重匱乏,同時,對民俗體育文化給予足夠的重視。

二、新時期發展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有效途徑

發展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有效途徑主要有:完善相關機制,政府應積極發揮其主導作用,強化理論研究,繼承的同時加快其發展,加大對民俗體育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力度,以文化價值為前提,再適度開發經濟價值。具體內容如下:

(一)完善相關機制。眾所周知,制度是約束行為的有效準繩。因此,只要對中華民族體育文化的各項制度加以完善,才能促進民俗體育文化的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對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法律地位加以明確,使民俗體育文化的保護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從而使其能夠受到有效地保護。

(二)強化理論研究,繼承的同時加快其發展。完善的科學理論是中華民俗體育文化得以傳承的發展的基礎,因此,強化對民俗體育文化的理論研究是時展的必然需求。同時,在繼承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過程中還應加快其發展速度,在對不同特質的民俗體育文化繼承過程中,還要加速推進其理論和制度的創新的腳步,從而促進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喚醒人民群眾對中華民俗體育的文化自覺性,為促進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加大對民俗體育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力度。相關部門可以把對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引入學校,開展民俗體育文化教育的普及工作,這樣就可以讓青少年有更多了解到民俗體育文化的機會,培養他們的自覺意識,從而促進他們民俗體育文化意識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應把中華民俗體育文化推向全世界,促進全世界人類體育文化的共同繁榮。

(四)以文化價值為前提,再適度開發經濟價值。為了適應時展的需求,可以把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功能適度地轉換成經濟功能,這也是幫助中華民俗體育文化得以傳統和發展的有效途徑。但是,在這兩種功能進行轉化的過程中,要意識到,文化功能始終占有主要地位,要秉持適度開發民俗體育文化的經濟價值的原則。否則,就會使中華民俗體育文化遭受到嚴重的損失。

三、結束語

篇6

關鍵詞:城市 法治文化 舉措

中圖分類號:D920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0-0065-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法治文化建設已經成為法治建設的重要基礎環節。完善城市法治文化建設有利于城市普法行動的有效落實,促進公民法律意識的提升。另一方面,研究人員加強對法治文化建設理論的研究,也為法治文化的構建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促進法治建設整體水平的提升。

法治文化建設的定義是指,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政府以及相關的法律工作者對公民進行普法宣傳,使公民的法律意識得到有效提升,促進現階段法律體系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的良好運轉。在如今的城市法治文化建設過程中,建設的效率高低主要依托于市民對于法律知識本身的理解程度,也正是由于這一特點,法律工作者也一直走在探索法治文化有效宣傳策略的道路上。

一、加強城市法治文化建設的意義

(一)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的理念

加強城市法治文化的宣傳是現階段依法治國理念貫徹落實的重要環節。一方面,城市法治文化的廣泛而有效的宣傳能夠使民眾更加明確法治建設的積極作用,更加有效地貫徹依法治國的理念。另一方面,加強城市法治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法治體系的整體完善,有利于增強執法者的法治意識,在執法過程中,不偏不倚地公正執法也有利于依法治國理念的貫徹落實。

(二)提升居民的法律意識

公民法律意識是法治建設的關鍵環節。加強城市法治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公民法律意識的提升。主要體現在通過創新多種有效的途徑,比如建立公眾法治宣傳微信號、建立城市法治文化廣場、張貼宣傳法治文化經典小故事、名言警句等宣傳法治文化,能夠使居民對于自身享有的權利與義務、維權途徑、法律法規、法律原則、法律理念等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整體的法律意識。

(三)推廣反腐倡廉的工作

反腐倡廉工作是法治建設中的重要環節。隨著法治文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關注反腐倡廉工作。完善城市法治文化建設將有效的推廣落實反腐倡廉工作。一方面,由于法治文化宣傳的深入使居民清晰地認識到所擁有的監督權,能更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行使監督權。另一方面,提升城市法治文化建設工作能夠充實政府工作人員法律知識的儲備量,加強自律意識。

二、提升城市法治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創新新媒體宣傳法治文化渠道

隨著4G網絡的全面覆蓋,QQ、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傳播方式發揮出強大的宣傳作用。在城市法治文化建設中,也應運用創新發展的理念運用多種方式多種渠道打一套“組合拳”。例如,建立官方網站、官方微博、普法微信公眾號,對城市居民進行法治文化的宣傳,以此來使現階段的城市內部居民通過微信公眾號的方式對于開辟法律名言、法律小故事、經典案例、專家學者答疑解惑等專欄對公民享有的權利與義務、維權途徑、法律法規、法律原則、法律理念等進行宣傳,夯實城市法治文化建設的基礎。

(二)發揚傳統媒介的法治宣傳作用

現階段的法治文化建設過程中,除了新媒體傳播以外,電視、廣播等傳統媒介仍應是對城市居民進行普法知識宣傳的主流渠道。由于電視媒體受眾較廣較多,因此仍應對電視、廣播等傳統媒介進行有效的推廣,對宣傳品本身進行生活化的包裝,從而使城市法治文化建設更加高效。例如,由于情景劇對觀眾更有吸引力,因此可以通過編排經典案例情景劇等方式進行法治文化宣傳,從而使法治理念、法治文化在觀看中得以傳播,得到感悟。也可以開辟諸如“法家講壇”等學術性講座、“老百姓問法”等答疑解惑類欄目、“法治文化知識搶答賽”等競技類節目,多重趣味多種方式全方位調動觀眾學法懂法用法的興趣,形成良好的氛圍,使城市法治文化建設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提升定期普法宣傳講座效果

定期開展普法宣傳講座是提升城市法治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式。普法宣傳講座主要受眾是學校以及社區人員,應改善宣講內容,使宣講內容更有針對性、更有實際效用、更接地氣;創新宣講方式,使宣v內容更直觀明了、更生動有趣、更有吸引力,以此來提升城市法治文化建設水平。例如,對居民進行法律講座內容應針對不同宣講對象,宣講對其有切身意義的內容,在宣傳過程中可以設計答疑解惑環節,展開多層次的互動,幫助社區居民解決法律問題,提升普法宣傳整體質量。

誠然,在現階段城市法治文化建設過程中受歷史與現實各類因素影響,還存在著法治文化建設基礎薄弱、法治文化宣傳效果不佳、城市居民法治底子淡薄、接納度低、興趣不高等問題。但法律工作者仍應運用創新發展理念,堅持不懈地進行理論探索,夯實城市文化建設基礎,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來提升使城市法治文化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何登輝. 我國城市法治文化建設的新路徑[J].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篇7

【關鍵詞】企業 品牌文化 建設戰略

品牌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因為其中蘊含的文化的作用,這也是品牌創設成功的關鍵,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許多企業在國內、國際都獲得了很大的進步,在當前國際化競爭逐漸激烈,只有打造出屬于自己的企業品牌才能在競爭中搶得先機,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從另一角度來說就是關于品牌的競爭,所以在今后的發展中應該更加注重企業品牌文化的建設。

一、品牌文化建設的內涵

品牌文化就是體現出品牌人格化的一種文化現象,比如李寧牌提出“把精彩留給自己”的主張,品牌文化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后,選用該品牌就成了消費者理解、接近該種文化的一種途徑。品牌建設自身形成的獨特性促成了目標消費者們在感性上的認同,比如人們的年齡、文化背景、消費觀等都是形成感性共性的因素,所以一個企業對其自身品牌的定位就可以稱之為品牌與消費文化之間的一種結合,消費文化融入其中之后就會長久的保持一致。而企業品牌所具有的競爭力就是其文化內涵的對外吸引力,也是進行傳播的重要手段,只有具備品牌個性才能擁有更加強大的滲透力,比如可口可樂在發展理念上就是通過表達積極樂觀、美好生活這一品牌文化深受人們的喜愛,也與大多數年輕人的消費心態相一致。

二、企業品牌文化建設的主要戰略措施

(一)提升品牌文化的品味,加強企業品牌形象宣傳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使企業的追求與理念可以和品牌融為一體,這是品牌文化建設的主渠道。在企業品牌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可以采用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就是將企業中存在的所有可視的事物進行統籌與規劃設計、傳播,形成一種統一性的特點與印象,這種突出性對于外界市場以及消費者也會產生一定的沖擊,快速的對其進行熟悉并且加深印象,然后就可以產生聯想,并且可以實現認識上的強化。這種形象識別系統的運用是企業品牌文化建設的有效手段,比如國網公司在標示的設計中,就是將發展愿景融合在了企業的整體服務之中,塑造了自己獨特的企業品牌文化。國網公司標識以球形設計展示國家電網公司美好的發展前景,反映公司樹立全球視野,建設世界一流電網、國際一流企業的堅定信心。原型圖案象征公司內外互動、協調、團結、和諧,表達公司堅持“四個服務”宗旨,與客戶、員工、社會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縱橫交錯的經緯線表現了公司以建設和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堅持誠信、責任、創新、奉獻,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更安全、更經濟、更清潔、可持續的電力供應。綠色反映公司致力奉獻清潔能源,建設和諧社會。加強企業品牌的宣傳是擴大其產品影響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會讓更多的消費者對其產生好奇進而進行了解,而且宣傳活動的開展也是企業品牌文化進行的自我檢驗,可以顯示出其中的優勢與不足,從而為以后的完善提供意見。現代化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企業進行品牌宣傳提供了又一種新的渠道,企業在發展中可以直接通過品牌網站的建設來招攬更多的客戶。還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途徑進行自身品牌的推廣,加強品牌形象宣傳方面的策劃,比如海爾集團打出的信譽形象宣傳牌就是海爾,真誠到永遠,很容易就會引起消費者的關注與信賴。

(二)構建與目標消費群一致的企業品牌文化

市場與消費者、消費文化都是時刻變化的,如今消費者的偏好已和以前不大相同,更加注重時尚、自然和健康,在今后的市場發展中,隨著市場細分化與消費個性化的發展,已不會有哪一個品牌處于絕對的優勢[3]。而發展中主要的途徑就是對自身的產品進行定位,與相應的客戶群體進行連接,然后企業品牌在今后的發展就會與目標客戶的消費行為、消費量等聯系在一起,所以品牌文化的建設是品牌可以長久的發揮效力的基礎條件,而對于行業內市場中目標消費者的細致區分就可以明顯的突出獨有的消費文化,從而促進了企業品牌文化建設的進步。在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之下,我國企業的發展需要特別注意目標客戶群體在消費文化上的個性化進程。尤其是我國企業的品牌在進入國際市場的時候,應該對目標客戶群體在消費文化上的個性化和差異性進行重視,將企業所具備的品牌文化和目標客戶群體所形成的消費文化進行融合,最終形成一種思想上的認同。

(三)提升企業軟實力,加強品牌建設與維護

企業品牌文化的建設要實現企業文化的構建,需要通過開展企業文化示范點的積極創建,進行學習、推廣、鞏固等模式的發展,推動企業具有示范效應以及推廣價值的品牌成果的達成,使企業文化得到更加深入的滲透。另外,在品牌文化的建設中還要對外進行公司創建成果的及時展示,提高企業的發展形象,使其獲得更深的群眾基礎,贏得廣泛的信賴。在實踐中,可以通過道德講堂建設的推行,傳播企業員工正能量,對員工投身尚德實踐的行為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形成自覺的、良好的工作習慣。在企業中還要進行社會責任管理的不斷深化,對其中出現的干部職員工作的閃光點進行挖掘表揚,起到一個激勵的作用。另外,企業品牌文化建設的發展戰略還需要進行品牌的建設維護,應該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在企業建設中開展相關的寫作、攝影技巧等方面的培訓,定期的通過新聞媒體宣傳以及微信、微博等平臺進行企業新聞的提示與推廣,提升企業宣傳隊伍的新聞信息的采集能力,然后對其進行成功的策劃。

三、結束語

企業加強自身品牌文化建設是應對當前激烈市場經濟競爭的重要手段,品牌文化的建設可以提升企業的整體知名度,也是企業進行文化品牌打造的重要工作,現階段,企業在關于品牌方面的競爭逐漸激烈,在實際的建設中應該注重品牌的高品質發展,建設與企業目標消費群體特點相一致的消費文化,加大對企業品牌形象的宣傳,提高企業品牌文化建設的層次。

參考文獻:

[1]戴筱筱.中國企業品牌文化建設的戰略思考[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

篇8

為加快兵團宣傳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今年以來,兵團黨委宣傳部緊緊抓住對口援疆工作全面啟動的有利契機,深入貫徹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全國對口援疆工作會議精神,以全面加強對口援疆工作作為推動宣傳文化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構建互動共贏機制,匯聚形成推動兵團宣傳文化事業跨越式發展的合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確立新思路,引導跨越式發展方向。著眼推進跨越式發展,精心謀劃宣傳文化對口支援總體思路。一是加強對口支援工作整體設計。既有總體框架和規劃,又有年度計劃和具體項目安排,做到目標明確、循序漸進、分步實施。二是加強宣傳文化規劃有機銜接。做到“四個納入”,即把文化援建項目納入兵團宣傳思想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納入對口支援省市總體援建規劃,納入改善民生項目,納入公共文化體系基礎建設項目,統籌安排財力物力,拓展整體效益。三是進一步增進共識,形成聯動合力。借勢發力,充分利用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召開對接工作會、邀請對口援疆省市代表團來兵團考察、組織到對口援疆省市匯報對接工作等時機,通過贈送介紹兵團圖書和畫冊、面對面匯報等形式主動宣傳兵團,進一步加深對口援疆省市對兵團戰略地位、重大作用和存在價值的認識和理解,為對口援疆省市支援兵團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奠定基礎。

建立新機制,加強跨越式發展保障。通過多次溝通,對口支援兵團的省市宣傳文化部門,均與兵團黨委宣傳部簽訂了對口支援意向書,并構建了對口支援工作長效機制。上海市集中文化、廣電、新聞出版部門的力量,與兵團簽訂了宣傳文化對口支援協議,確定了對口支援工作具體事宜,明確了支援兵團宣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支持兵團提升思想和輿論引導能力,發展文化、廣電事業和新聞出版事業等任務,建立了穩定的對口支援機制。江蘇、安徽、湖南等省市,紛紛參照上海的做法,與兵團簽訂對口支援協議。

搭建新平臺,拓展跨越式發展途徑。發揮對口援疆省市優勢,全面拓寬兵團宣傳文化事業加快發展途徑。一是構建基礎設施援建平臺。湖北省支援農五師建設文體活動中心,廣東省幫助兵團建設新聞網站,遼寧省向農八師、農九師和兵團電視臺無償提供電視節目制作和發射設備,河北省為農二師新聞網站的升級改造提供支持。二是構建人才培養平臺。上海市將每年為兵團培訓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網絡評論員和新聞發言人,江蘇、遼寧、黑龍江等省也將為兵團培訓宣傳文化事業所需人才。三是構建智力輸入平臺。上海廣電集團幫助兵團電視臺提升綜合實力和經營能力,并開發“三屏合一”的新媒體渠道和經營模式。安徽省利用發展報業集團、新聞出版集團的經驗,為兵團媒體整合和農家書屋建設提供支持和指導。四是構建精神文化產品生產支持平臺。對口支援省市將為兵團及各師電視臺提供有自主版權的電視節目,并組織文藝院團到兵團演出。

構建新模式,增強跨越式發展能力。著眼兵團特殊體制機制,與對口援疆省市積極探索合作共贏模式,努力實現從單一項目支援向全方位支援、從點對點支援到面對面支援、從“輸血”到“造血”的拓展,力求在更多領域進行更大合作,增強兵團宣傳文化事業跨越式發展能力。一是加強輿論宣傳合作。兵團各級各類媒體進一步加強對援疆省市的宣傳,同時對方媒體也加強對兵團的宣傳,為對口支援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今年將邀請對口援疆19省市的黨報、黨刊和電視臺來兵團集中采訪報道。二是加強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合作。利用兵團豐富的創作題材和素材,與援疆省市合作拍攝一批兵團題材的影視作品。今年將與北京、上海的影視機構聯合拍攝兩部反映兵團生活的電視連續劇,邀請19省市文藝家到兵團創作兵團題材的文藝作品。三是加強媒體互動合作。上海、湖南、河南等省市與兵團廣電播出機構合作打造新的欄目,運用他們的名專欄與兵團聯辦節目。四是加強文化交流合作。共同組織藝術表演團體,每年開展互演活動。今年春節,遼寧組織藝術團赴農十師進行了慰問演出,江蘇鎮江市與農四師共同打造了該師的春節文藝晚會,農三師文工團受邀赴廣東東莞市演出。今年將組織“兵團精神宣講團”赴對口援疆省市宣講,擴大兵團對外的影響。五是加強文化產業合作。發揮兵團、新疆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邀請內地省市來兵團合作發展文化產業,開拓文化市場,推動兵團宣傳文化事業跨越式發展。

篇9

【關鍵詞】媒體 傳播 地方文化 地方特色

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也孕育了一方豐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新聞媒體是引領、助推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擔當著文化傳播普及的重任。作為媒體人,要敬畏和學習文化,爭當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傳承與發展文化,通過開展文化宣傳活動,更好地振興與服務文化。

一、發揮傳統媒體優勢,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

一個地區的廣大群眾對于文化的追求將逐漸轉換成這個地方的文化氣質,而文化定位、理念傳承形成之后,需要廣泛而強有力的宣傳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位于泰沂山脈與膠濰平原交界處的山東諸城,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諸馮村而得名。因存有世界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又被稱“龍城”。歷史悠久、綿延留長的文化傳承給與了這座小城豐厚的文化浸染,構成了“文化諸城”獨有、恒久的地域文化魅力。為充分展示諸城的文化氣質,《濰坊日報?今日諸城》充分發揮黨報的政治優勢、人才優勢和宣傳強勢,把文化宣傳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將“地域化”作為擴大宣傳影響力和吸引力的落腳點,不斷創新和改進文化宣傳的內容和形式,重點在專題策劃、綜合報道上下功夫,開設了具有諸城特色的“弘揚新時期諸城精神大家談”“聚焦龍城創業者”“尋找最美諸城人”“學雷鋒?做諸城好人”“龍城警務”等專欄,每月刊發地方文化專版,關注地方文化領域的重要事件和熱點問題,形成鮮明地方特色的版面和欄目風格,大力弘揚孝德、超然、名人、紅色、佛像、民俗、恐龍等地方特色文化,進一步提升名人文化、名勝文化、超然文化、恐龍文化等四大品牌文化影響力,叫響“中國龍城?舜帝故里”文化名片,努力為地方發展先進文化服務。

二、發揮新媒體集群效應,激發和釋放文化發展活力

地方文化對外是否具有吸引力,不僅僅取決于地方文化的內涵、內容,還依賴于地方文化的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依賴于傳播效率的高低。

在“速新聞”時代,地方媒體要想更好地生存、發展,就要在創新中贏得主動權,立足當地文化特色,積極拓展文化宣傳渠道,運用新的傳播理念和網絡平臺進行報網互動,充分挖掘新媒體在傳播文化、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巨大潛力和積極作用,加快構建媒體多元、內容豐富、及時的融媒體文化傳播體系。提升地方文化的傳播效率,實時咨詢、24小時推送、全媒體“壓倒式”傳播,主動占領文化傳播的制高點。通過強化文化內容策劃、轉變采編觀念及方式、豐富藝術手段等途徑,實現文化內容資源多向采集、全方位展現,為地方文化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有力的輿論支持。

媒體要積極推動地方文化“走出去”,以開放的姿態與上級媒體搞好合作與交流,著力于塑造地方文化品牌和特色亮點,深入挖掘地方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工藝的挖掘保護;突出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免費培訓、基層文化隊伍、社區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宣傳;大力弘揚和傳承優秀地方文化資源的好經驗、好做法等,進一步提升地方文化的競爭力。

三、媒體聚焦精神層面,讓地方文化持續健康發展

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文化的宣傳與傳播應杜絕“新瓶裝舊酒”,因為用“多媒體新瓶”裝的“文化老酒”未必符合現代人的文化生活品位。傳統宣傳重故事、重人物、重作品,在張揚文化內涵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基于此,文化的傳播應該仿古融今,推陳出新,從力促地方文化發展的“大”處著眼,從轉變文風的“小”處著手,用新聞的筆觸、現代的視角結合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充分捕捉人物行為與地方文化間的關聯點,認真研究挖掘地方文化與讀者需要的交叉點,對地方文化進行與時俱進地解讀,讓傳統文化展露新顏,達到推陳出新的效果,增強區域文化發展活力,在更高層面上鑄就與地方文化相匹配的文化血脈。

篇10

關鍵詞:微信;赫哲族;漁獵文化;傳播;傳承

中圖分類號:K892 文獻標識碼:A

一、研究緣起

赫哲族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漁獵文化滲透在赫哲族文化的各個方面,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內容。漁獵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和實際應用價值,合理利用漁獵文化元素,不僅有利于實現赫哲人脫貧致富奔小康,而且有利于實現我國東北邊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與文化繁榮。[1]近十年來,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大背景下,人們對于赫哲族文化的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各級政府部門和當地民族社區均發揮了積極作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實地調研發現,雖然政府有所作為,民族社區也積極保護本民族文化,但是實際效果仍然有待提高。通過對赫哲族文化現有的傳播途徑分析,筆者認為赫哲族文化的傳承之所以一直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一個主要原因在于赫哲族文化的傳播一直局限于狹小的圈子,由政府所主導,只有一些專家學者以及文化保護工作者才有所認識,并不為大眾所熟知。眾所周知,文化只有植根于大眾,才能代代傳承,歷久彌新。所以,要想在赫哲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征途上走得更遠,必須擺脫固有的陳舊思維,將它從“井底”拉出來,放在大眾的視野下。基于以上認識,我們探討將赫哲族漁獵文化置于微信這一廣泛的大眾交流平臺之上,借助微信來宣傳赫哲族文化,使其為大眾所熟知,從而實現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與傳承。

二、赫哲族漁獵文化概述

(一)赫哲族漁獵文化的起源

俗語有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條件,營造了不同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塑造了人們不同的性格,孕育了不同的歷史文化。赫哲族的漁獵文化就是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的滋養下,扎根于東北這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赫哲族漁獵文化起源于三江沖擊形成的三江平原地區,素以“北大荒”著稱于世,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廣袤的森林,物產富饒、自然地理環境優越,這為赫哲族漁獵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域條件。

(二)赫哲族漁獵文化在當展的局限性

1.自然生態環境的變遷赫哲族漁獵文化的形成主要依托于三江流域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在歷史上,赫哲族捕魚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他們使用傳統的捕魚工具,捕魚的效率較為低下。再加上赫哲族人信仰薩滿教,敬天惜物,對自然界懷有敬畏與感激之情,從不過分索取,幾千年以來,赫哲族人一直和自然和諧相處。[2]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捕魚工具越來越先進,捕魚效率越來越高,三江流域的魚類資源大量減少。漁業資源供不應求的局面和無休止的捕撈,嚴重破壞了三江流域的生態資源。水體污染的加重使水生資源面臨滅頂之災,致使赫哲族漁獵文化受到極大的威脅。此外,赫哲地區旅游業發展所帶來的大量流動人口也加劇了三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惡化。2.市場經濟的沖擊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不再僅僅滿足于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他們開始追求物質層面的享受。然而漁業資源迅速減少,物價大幅上漲等客觀原因導致依托于傳統的漁獵生產方式的赫哲人生活越來越貧困。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脫離貧困,他們不得不尋求改變,打破赫哲族傳統的單一的漁獵經濟結構,形成漁獵、農耕、商品交換等多元經濟共同發展的局面,赫哲族漁獵文化也隨之而逐漸淡化。3.外來文化的影響赫哲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中國境內目前生活著大約5354人,他們分散地居住在人口眾多的漢族人民中間,與漢族交往密切。根據歷史經驗,落后民族與先進民族融合雜居后都容易受先進民族文化的影響。赫哲人在與漢族一起生活的過程中,受漢民族先進的文化和優越的生活方式的吸引,他們與漢族通婚,學習漢族的生活方式,在無意識中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日漸式微以致消失。

(三)赫哲族漁獵文化的重要性

1.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依托一個民族可以沒有自己的文字,可以沒有自己的語言,卻不能沒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民族文化消失了,這個民族也必然會消失。只有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民族才能生生不息。赫哲族語言的逐漸消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后繼乏人、年老的民間藝人的相繼去世,這些赫哲族文化的流失也預示著赫哲族的不斷衰落。而赫哲族要想在未來走得更加長遠,就必須傳承好本民族的文化。2.文化多樣性是文化繁榮的必然條件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不是沖突的根源,而是互補的基礎。不同民族文化在互動中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從而使中華各民族文化在互補中得到繁榮和發展。[3]在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少數民族文化所占的比例遠遠超出他們的人口比例。赫哲族伊瑪堪說唱、魚皮文化無一不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赫哲族漁獵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三、大眾交流平臺“微信”概述

(一)微信的概念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為智能手機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它可以快速發送免費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基于位置的“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臺”等服務插件。

(二)微信的主要功能

我們要利用微信平臺來傳播少數民族文化,擴大少數民族文化的認知面,就必須了解微信使用的基本功能。功能一:查看附近的人。它是以地理位置為參考,用戶通過點擊“附近的人”,搜索到附近所有的微信用戶,然后借此條件來宣傳自己想要分享的信息。功能二:漂流瓶。微信用戶可以通過扔或撿漂流瓶來進行簡單的互動。因為漂流瓶的范圍十分廣泛,可以通過這種模式來宣傳自己的文化,增加知名度。功能三:掃一掃。目前,這是微信的主打招牌。人們可以把自己想要被他人知道的信息制作成二維碼,用戶只要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知道信息,享受制作方的服務。功能四:朋友圈。微信允許使用者在開放平臺上放入自己的應用,將信息進行推廣,用戶對其進行傳播,從而擴大商品知名度。朋友圈通過發表文字和圖片等分享功能,給用戶提供了情感交流、分享的機會,也讓信息的傳播多了一種途徑。功能五:微信公眾平臺。通過公眾號,平臺方可以向用戶推送新聞資訊、產品信息、最新活動等消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用戶咨詢、客服等功能。

四、微信對赫哲族漁獵文化的傳播

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微信的五個功能逐一分析赫哲族漁獵文化在微信平臺上的具體宣傳途徑,通過微信使赫哲族漁獵文化的影響范圍擴大,從而達到傳播、傳承赫哲族文化的目的。

(一)通過“附近的人”宣傳赫哲文化

使用這一功能搜索到附近的微信用戶,以此來傳播赫哲族文化活動信息,然后通過層層擴散的方式使更多的人獲悉相關信息,達到擴大活動影響范圍,促進赫哲族文化宣傳的目的。通過這項功能可以吸引文化愛好者關注赫哲族文化,激發他們探索、了解赫哲文化的興趣。比如,可以在朋友聚會等人際交往場所,通過“查看附近的人”尋找到“志同道合”者共同關注、宣傳赫哲族文化。也可以在其它一些重要的活動場所,比如烏日貢大會、開江節、河燈節、大馬哈洄游節等一些與赫哲族文化息息相關的民族節日,以及學術會議、民族聚會、民族文藝匯演等重要場所中使用這一項功能,對赫哲族文化相關資訊進行廣泛推送,不斷增加其傳播的范圍,擴大活動的知名度。

(二)“漂流瓶”的文化互動

“漂流瓶”的傳播具有隨機性,很多用戶覺得在茫茫人海中收到你的漂流瓶,這是冥冥之中的一種緣分,所以他們愿意接收漂流瓶,打開瓶子看看瓶中的信息。這樣第一步推送信息的目的就達到了。第二步要進行追蹤回復,組織專門的赫哲文化宣傳人員通過“漂流瓶”活動與微信用戶互動,有回復時跟蹤回復,逐步引導他們進一步瀏覽赫哲族文化信息,引發他們對赫哲族文化的興趣。由于“漂流瓶”具有廣泛性的特征,這就要求我們“廣撒網,多斂魚”,持之以恒,持續不斷的扔漂流瓶,讓赫哲族文化活動的消息不間斷,不過時。

(三)文化產品推廣新模式———掃一掃

“掃一掃”這一功能為赫哲族工藝品、獨具赫哲特色的商品創建了一個交易平臺,通過不定期贈送赫哲族小藝術品的活動,吸引用戶參與赫哲藝術品二維碼“掃一掃”活動,引起公眾對赫哲族文化的關注。“掃一掃”這一微信主打招牌,由于其線上線下的完美轉換效應,許多景區抓住機遇,為景區的營銷開創出有別于傳統營銷模式的新的形式。例如“紹興旅游”公眾微信平臺在各景區內鋪設了二維碼地圖、微信導覽圖,制作了一批微卡,專門向游客介紹、指導微信服務。游客只需關注“紹興旅游”微信號,根據指定提示,即可獲得相應的免費語音講解服務。這一舉措使游客獲得了無與倫比的旅游體驗和無處不在的旅游服務,讓游客在與時俱進的現代化旅游方式中流連忘返。微信“掃一掃”功能在眾多景區營銷上的成功運用讓我們看到了赫哲族文化推廣的一種新的模式,我們可以在赫哲族旅游區、民族博物館、民間工藝品商店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設置二維碼,公眾可以通過掃二維碼了解這些景區、景點以及手工藝品的具體情況,讓手機成為游客的專屬導游,以此彌補赫哲族景點導游、講解人員缺乏的遺憾,增進公眾對赫哲族文化的認知。

(四)名人效應推動文化宣傳

微信朋友圈功能在自媒體時代的公民新聞推送中的作用早已為人所熟知,借助它傳播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關注度也必然會有極大的提高。近年來通過名人效應的宣傳活動層出不窮,名人的微信關注度使他們在輿論宣傳方面發揮著引領作用,宣傳效果立竿見影。例如在西安申遺的過程中,面對興教寺的拆遷問題,名人六小齡童、李開復等通過微信、微博等方式呼吁保護,相關信息不斷被轉發,使得眾多網友參與到興教寺拆遷事件中,興教寺的拆遷最終在眾多呼聲中暫時告一段落,暫時保護了這座千年古剎。由此可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名人效應這一優勢,通過名人的關注、轉發、評論赫哲族的重要事件,比如節事活動的成功舉辦,來正面傳達赫哲族文化的最新信息,利用明星的帶動作用吸引更多人關注赫哲族文化。

(五)文化推送平臺———公眾號

公眾號是很好的資訊推送平臺,微信上有很多成功的,值得借鑒的公眾號,比如“為你讀詩”“、非物質文化博覽園”這一類公眾號無疑是文化宣傳較為成功的案例。它們推送的資訊總是圖文并茂,更新速度快,具有趣味性,而且總會尋找到切合時事的動態來宣傳自己的文化。2015年暑假,電視劇《花千骨》熱播引發熱議,“為你讀詩”巧妙地將劇中引用的“越人歌”放到“為你讀詩”公眾號中,并請來女一號花千骨的扮演者趙麗穎來讀這首“越人歌”。這樣就快速地擴大了“為你讀詩”的知名度,也使它所宣傳的詩歌文化為大眾接受和喜愛。由此可見,只要公眾號做好了,宣傳的效果可想而知。我們可以打造赫哲文化的公眾號,推送赫哲族漁獵文化方面的相關資訊。雖然現在也有一些關于赫哲文化的公眾號,例如“中國赫哲族”,但其內容較為單一,一般發一些政府的新聞稿件,在一些重大節日或活動時會消息,更新速度較為緩慢,有時甚至長達幾個月杳無音訊,這樣一來用戶就會取消關注公眾號。當然也有一些在宣傳方面取得較好效果的公眾號,比如“赫哲八岔”、“烏蘇赫哲”,雖然它們都是由當地政府申請的公眾號,但是相對于“中國赫哲族”這一類公眾號而言,其趣味性、更新速度等都有較大的提高。它們在保持對赫哲族時政消息進行宣傳的情況下,時常在平臺上推送一些赫哲族文化的小故事,趣味性十足,引人注目。此外,公眾號不僅僅可以用于赫哲文化的推送,它還可以更接地氣更貼心。比如,我們可以在公眾號上旅游資訊(如旅游攻略、美食、工藝品等)、會議(如赫哲族研究會的學術會議、與赫哲族相關的會議)、活動(如伊瑪堪說唱比賽、手工藝品大賽、烏日貢節與河燈節等節日活動安排等)、演出(如烏日貢大會期間的歌舞表演等)等消息,讓文化更加貼近生活,讓大眾親近赫哲族文化。

五、結論

以赫哲族漁獵文化為例,微信這一交流平臺為依托,簡要介紹了赫哲族漁獵文化發展的局限性以及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著重介紹了微信對赫哲族漁獵文化的宣傳途徑,以此來探討一種新的傳播少數民族文化的方式,尋求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新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陳學軍,曹薇.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構建———以赫哲族為例[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6):150.

[2]韓成艷.從表達認同到認同表達———赫哲族史詩“伊瑪堪”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