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現狀范文

時間:2023-11-14 17:36: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護理專業現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護理專業現狀

篇1

關鍵詞:護理;倫理;認知

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的迅猛發展,護理已經由單純的生理護理向整體護理拓展、從僅僅疾病觀察護理及醫院內臨床護理向社區護理方向傾斜[1]。社會對醫護工作期望值的日益增加、責任范圍日趨擴大,使得醫患關系、護患關系日趨復雜,包括護患雙方在診治和護理等活動中的行為關系,尤其包括了道德、利益乃至法律關系等,由于現在醫患關系背景日趨嚴峻,護生有必要更好的具備護理倫理學的知識。我國護理倫理學教育起于1983年,相比于國外起步較晚。且國內護理倫理學的教育重點多放在護理道德規范和護理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原則上,而對高職院校護理倫理學的教育方法、教育內容的研究尚少。護理學生是未來的臨床護理工作實踐者,對護生、社會的發展來說提高護生的護理倫理認知水平都是極其必要的。本研究以蘇州市某高職院校為例,對312名即將進入實習階段的護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護理倫理認知現狀,比較其在實習前后有無區別,最終希望為學校的護理倫理教育提供建議。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采用單純隨機抽樣的方法于2015年6月-2016年5月從護理專業專科大三實習學生中抽取312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自愿參加本研究的護理專業專科大三實習學生。排除標準:實習時間<3個月以及失訪的護生。

(二)調查工具

1.一般情況調查表,主要包括護生的性別、年齡、家庭所在地、專業態度等內容。2.自制《實習護生護理倫理認知情況調查問卷》,經預調查,該問卷有較好的信效度。研究者參考MJT道德判斷測驗、DIT道德推論工具等相關道德測量工具并結合多個版本護理倫理學教材,廣泛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編制而成,也邀請了從事護理學的專家對問卷進行修改。問卷內容包括了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學歷等,也包括了臨床護理倫理認知問卷:側重知情同意、醫療保密、生命價值原則、醫療最優化。經過預調查,問卷的信度較高,克朗巴哈系數達到0.853。

(三)調查方法

資料收集主要運用問卷現場調查法。于護生去實習前發放實習護生一般情況調查表,并于護生實習12個月后發放護理倫理決策問卷。所有調查問卷由專人現場發放,現場回收。實習護生一共發放問卷312份,共回收有效問卷310份,有效回收率達到99%。

(四)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的方式表示,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或方差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來探討學生的情況與護理倫理知識得分的關系。

二、結果

1.一般資料參與本研究的專科護生共310名,其中男17名,女293名;年齡21~24(22.04±0.23)歲;該批護生均分配在三級甲等醫院進行實習;家庭所在地情況,123名學生來自于城鎮,187名學生來自于農村。所有研究護生在調查中表示喜歡護理專業的護生243名。在校期間參加倫理學選修的有123名。2.實習前后專科護生倫理決策能力比較實習前后護生倫理基礎知識得分情況見表1。綜上可見,實習前護理倫理基礎知識的得分低于實習后的得分。但是實習前后護理倫理的基礎知識得分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綜上可見,各種特征分組下護生實習前護理倫理基礎知識得分情況比較可見,性別、生源地和護理倫理基礎知識得分的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而在校選修護理倫理學方面,參加選修的同學護理倫理基礎知識得分較高,高于未選修護理倫理學的同學,且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而主動學習護理倫理方面知識,主動學習護理倫理的同學分數高于未主動學習的同學,且差別有統計學意義。在護理倫理重要性認識方面,認為護理倫理重要的同學相對護理倫理的分值也較高,且差別也有統計學意義。由結果可見,護理倫理重要性認識、主動學習護理倫理學、在校選修護理倫理學的P值均小于0.05,有統計學意義。而且綜合來看,護理倫理重要性認識的P值為0.000,最為顯著。可見護理倫理重要性認識非常重要,其次為在線選修護理倫理學、主動學習護理倫理學。

三、討論

國外的護理倫理教育開展得較早,美國的護理倫理學始于18世紀早期,美國護理倫理學已成為護理本科生必修的一門課程,美國的人文課程在所有醫學院課程中所占的比例已經達到了20%~25%[2],已經自成一套以科學為基礎的護理知識體系;且他們認為核心知識的第一項即為護理倫理學。我國護理倫理學的教育起步較晚,國內醫學教育普遍對護理倫理學課程重視不夠、偏重于倫理理論知識的講解等,但是對護生護理倫理的培養、與護理行為密切結合的實踐訓練、在臨床實際情況中如何有效的進行護理決策等方面均極為缺乏。而且伴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醫療工作中,醫護關系已變為“并列-互補型”醫護關系,護患關系也處于更為敏感的時期,對護生護理倫理方面的認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由結果可見,實習前護理專業學生護理倫理認知水平不高,表明實習前護理專業學生在實習前護理倫理認知水平較低,護理倫理認知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嚴峻,因此需要引起護理管理者、教育者的高度重視,及時分析查找原因,并最終制定相應對策并付諸實施。根據本文結果為了更有效地提高護生的護理倫理認知狀況,建議護理教育部門應該更多的關注護理倫理教學,大力發展該方面的教育投入。學生在護理倫理方面認知水平較低有以下幾個方面:1.學校缺乏相關教育;2.學生還未接觸臨床護理工作,對臨床中的護理倫理問題沒有切身體會,不能對病人感同身受;3.學生對護理倫理方面的學習主動性不足,學校開設倫理課程數量本身有限,即使學生能掌握一定的護理倫理學知識,卻缺乏較為深刻的理解,對護理倫理問題的有關認知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弱。對此,護理管理者需及時制訂相應的對策,引起廣大護理教育者的高度重視。一方面,醫學院校、教學醫院等部門應注重將護理倫理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還應該根據護生對各方面倫理認知水平掌握的不同程度而有所側重,加強學生較弱環節的培養,重視護生的護理倫理認知培養,學校及醫院應重視護理倫理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與臨床相結合,多采用案例教學法,轉變授課方式,采用PBL教學模式,授課教師可通過收集臨床過程中護士遇到的各種倫理難題,組織學生從各個方面進行討論,最終促進學生倫理水平的提高[4],并且學校應該加大護理倫理方面的教學。并且可以從學生活動的角度增加關于護理倫理方面的活動,可以在校期間加強教育,除了在課堂授課中加強教育外,在其他方面的學生活動中,如日常團日活動中可以加強教育,如“授帽儀式”、“心理劇大賽”等都可以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學校針對護生的倫理學教育必須將理論工作緊密聯系臨床實際,應在整個醫學教育階段貫穿倫理學各個方面知識的教育,使學生能更好的適應以后的工作。本次研究表明,護生的護理倫理知識較低,實習前后改善不大,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其護理倫理認知水平,可以側重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對護生進行護理倫理認知教育。廣大護理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應將臨床與實踐相結合,將護理倫理的教育貫穿于學生教育的各個方面,為護理倫理教育改革提供更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伍永慧,施雁.我國護理倫理學教育現狀及原因分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2,25(4):447-448.

[2]崔妙玲,韋宇寧,楊連招.352名實習護生倫理認知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2,19(15):9-12.

[3]白陽靜,李寧,李曉玲.論護生護理倫理決策能力的培養[J].護理研究,2009,23(7):1698-1699.

[4]李春玉,金錦珍,崔仁善.35所高等護理院校護理倫理學教學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6,6(2):12-13.

[5]費鴻.人文因素與護理專業課程教學[J].高教學刊,2015(05):32+34.

篇2

[論文摘要] 中等職業學校護理專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普遍較低,要充分認識口語交際能力訓練教學的現狀、重要性與緊迫性,采用多種有效的方式,加強口語訓練,切實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全面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素質。

1現狀分析

長期以來語文口語訓練在衛生學校護理專業教學中的地位,可一言以蔽之——久無立身之地,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可看出:

1.1教材編排

綜觀多套語文教材,口語訓練的內容歷來是排不上號的。盡管語文教材每學期安排了口語訓練,但不管從所占的比例和所處的位置來看,都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點綴而已,且這個“點綴”在實際教學中又常常是被忽略被擠掉的。

1.2課程安排

目前我省中職護理專業語文教學, 每學期口語訓練安排4課時。而實際教學實踐中,因為時間問題,4節的口語訓練課很難真正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并得到應有的效果。

1.3教學檢測

現行衛生學校的考試中,作為考試科目時,語文從來都只考筆試,英語還考個聽力,而作為母語的語文,卻永遠只能是啞巴語文!這樣一來,語文教學中把時間精力花在“讀、寫”上便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而花在“聽、說”上卻連個水花也看不見,誰還愿往這上面使勁呢?長期以來“聽、說”的被冷落,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2原因探究

2.1重要性認識不足

口語訓練重要嗎?很重要。在公開場合,能大方得體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是作為一個現代人理應具備的能力。可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此項能力的培養卻始終未被重視。關鍵是,忽略了又怎么樣?不影響教育管理部門對學校工作的評估,不影響學校對教師工作的考核,不影響學生在校的成績。既然都影響不了,當然就更不會被重視了。

那么,忽略、不重視、排斥口語訓練,真的什么都影響不了嗎?沖破眼前利益的局限,以長遠發展的目光看,不重視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持續發展是大有影響的。筆者多次進行“模擬應聘”口語訓練,每一次都曾遇見學生上臺訓練時長時間沉默,甚至有學生被問時無法表達而抹起眼淚;實習生、見習生跟醫護人員、患者言語沖突的事時有發生;畢業應聘時難以張口遭遇拒之門外;學生畢業工作因輸液扎不準針頭時不會道歉,遇忙呼叫難以兼顧時用語不當被投訴等原因而影響業績,甚至遭遇淘汰。長此以往,不但畢業生就業受影響,學校聲譽亦受影響。現在社會對醫患關系非常重視,不會說話的結果自然遭遇拒之門外的尷尬,因為患者不希望遇見不會說話的護士,醫院也不希望引進不會說話的護士。醫院此舉不無道理,他們得考慮自己的效益、形象,招聘了這樣的護士,效益、形象能不受影響?

護理專業為目前中國四大緊缺專業之一,從我國目前的醫護比例來看,還需要培養大批的護理人員,醫院里護理人員的數目將大幅度增加,護理人員的職責也必將越過現在打針發藥的范圍,他們將擔任著與患者進行交流、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甚至擔任著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的部分責任,我們現在只能在電影電視里看到的護理人員推著患者在花園里散步談心的情景,將成為現實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樣,未來社會對護理人員人際溝通能力的要求必然很高。

可見,護理專業口語訓練理應被重視,卻遲遲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2.2前期基礎薄弱

在中小學,每個教師所教班級每次考試成績都要排名,誰舍得拿出寶貴的教學時間來搞“旁門邪道”?即使舍得,如果這個班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學校領導、學生家長還不都得歸罪于那個“旁門邪道”?就算你下了天大的決心,斗膽搞一回教學實驗,學生也不會認真完成。進入衛生學校,哪能通過每個學期短短的4節課達到理想的效果?

2.3 沒有制度保障

口語訓練長期以來在語文教學中難以立足,沒有相應制度的保障也是一大因素。有關部門在對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進行檢查評估時,在進行教學質量檢查以及各種考核中,此項內容是從來不作為指標的。 轉貼于

3對策

首先是主管部門及學校教學部門對口語訓練必須重視,在教材編排、課程安排、教學檢測以及對學校、教師教學考核等方面,真正地加以關注和完善。此外,作為語文教師,筆者覺得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

3.1制定口語訓練的整體計劃

對學生在衛生學校兩年的語文學習時間里,教師對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要結合實際,整體計劃,系統安排。如第一學期是介紹;第二學期是即席發言;第三學期是演講和聽力訓練;第四學期是模擬應聘。此外,每學期還可以根據教材特點,開展兩三次課本劇的演練。

3.2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培養聽說訓練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口語訓練也應讓學生從喜歡說開始,逐步提高表達水平,完善表達技巧,從“敢說”、“愛說”開始,達到“能說”的目的。

中職學生正處在說話心理障礙較大的時期。究其原因,一是他們自我意識敏感性加強了,擔心說錯話讓人笑話的心理加重;二是他們思維發展正處在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時期,有時想得快,但一時想不到相應語言表述出來;三是他們對感情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逐步提高,往往遇事不大愿意表態。此外,還存在對培養聽說能力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等原因。

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消除存在于心理、思想上的障礙。

首先,要讓他們認識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啟發他們自覺地進行聽說訓練,提高說話、聽話的能力。其次,要創造環境,消除自我意識中的消極因素,保持說話時的心理優勢,如由易到難地設計訓練的內容,先讓他們有話可說,容易表達,然后再逐步加深,提高要求。再次,根據青年人好勝的心理特點,采取一些激勵大膽說話的方式,多實行“賞識”教育,調動他們說話的興趣。

3.3與護理專業結合,創設口語訓練情境

可以模擬應聘面試、模擬護患交流實境,要學生充當工作中的某個角色進行練習,然后互換角色再練習。訓練之前,著力渲染“競爭”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身臨其境、心感其情,達到思維活躍、熱情高漲的效果。這些形式,不僅練了口才,還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作好了理論上和心理上的準備。根據目前口語訓練時間有限的現狀,僅靠課堂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多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如開展朗誦會、故事會、演講比賽、辯論、座談、交流和討論會等,促使學生養成自覺地隨時隨地注意訓練口才的習慣。

3.4語文教師言傳身教,自我提高

篇3

關鍵詞 情緒管理 護理專業學生 高職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84

Abstract Psychology of emotions as a noun, has in recent years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focus, mood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eople's learning and productivity.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compared to other students, learning and employment pressures facing bigger, if not timely adjusted its status will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emotion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On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of students of 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review.

Key words emotion management; nursing student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情緒(Emotion)是指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是否滿足主體需要的反映。①簡言之,情緒就是人在生活、工作或學習中產生的各種積極或消極的情感體驗。無論是積極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作為一種驅動力,它們都可以驅動個體從事活動,從而影響人的活動效率。

情緒管理(Emotion Management)是通過研究個體乃至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知、引導、協調及控制,充分激發并培植個體和群體的情緒智力,培養其駕馭情緒的能力,使個體和群體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由此來提高個體及群體的活動效率。②

1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情緒特點

近幾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和引導下,高職院校辦學規模逐年擴大,高職生群體數量逐漸增多。我國高職生大多處于18~22歲這個年齡段,在該階段,其生理發育接近成熟,已具備了成年人的各項生理功能,但他們的心理發展尚未成熟,主要表現為經常出現莫名的煩惱,不擅于控制并調整自己的情緒,導致情緒起伏不定,情感體驗豐富、繁雜。③④長期持續的不良情緒勢必會影響高職生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各個層面,甚至危害高職生的身心健康。⑤而護理專業高職生與其他專業的高職生相比,學業和就業壓力更大,更承受著今后進入臨床工作后高強度的工作及緊張的護患關系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因此,應加強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研究。

2 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通過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個體能夠主動調整情緒狀態,有意識地形成積極、健康的情緒體驗,科學地宣泄情緒,自覺克服并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從而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⑥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是臨床護士的后備軍,踏上工作崗位后將長期從事一線臨床護理工作,不僅要面對繁雜的專業事務,還要與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若在此過程中被不良情緒所左右且無法排遣,不但影響護士的工作效率,還會因與病人之間溝通不暢而誘發護患矛盾,進一步惡化不良情緒。因此,掌握合理的情緒管理方法,有效地調控、宣泄不良情緒,提高護生情緒管理能力,意義十分重大。

3 情緒管理的現狀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情緒智力”的基礎上衍生出“情緒管理”的概念,認為正確運用情緒管理能使人們在緊張的狀態下保持冷靜,面對挫折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并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外界環境,適時尋求機遇,從而有效率地學習和工作。⑦⑧⑨丹尼爾?戈爾曼的這一觀點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也引起了醫藥衛生界專家學者的重視。Victoroff⑩等對凱斯西儲大學口腔醫學院所有三年級、四年級、見習與實習期的的學生進行了情緒管理現狀研究,結果顯示:入學考試及各科成績的優劣對學生臨床工作的幫助并不大;鑒于醫療護理工作是一門需與他人交流的學科,情緒管理能力越強的學生,其臨床工作表現越佳。

在國內,情緒管理的研究已取得了諸多成果。陳偉偉 的調查研究發現,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表現欠佳,有待進一步提高。而另一項針對醫學相關專業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的研究結果顯示,調查對象的情緒管理能力處于中等水平。 汪慶等 認為,醫學生控制消極發泄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好,但是當遇到情緒不適時,采取行動積極補救、尋求外界支持的能力較差。張琴等 對高職生展開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高職生認為負面情緒對自身產生了嚴重且持續的影響,但他們卻無法正確應對。以上調查結果表明,專門針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情緒管理的相關研究還較少。

4 對策

4.1 引導高職護生合理認知情緒

情緒無所謂好壞,只有積極、消極之分。根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的ABC理論, 產生情緒的來源是個體的想法和觀念(B),只要個體能夠改變對誘發事件(A)的想法和觀念,那么就可以改變情緒(C)。例如,一位成績很優秀的學生,因一次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郁郁寡歡,甚至感到前途無望。在ABC理論看來,考試成績不佳并非導致他消極情緒的直接原因,而是他凡事追求完美,一次失敗即意味著前途盡失的想法。因此,當學生產生焦慮、悲觀等消極情緒時,應當從引發該不良情緒的誘發事件入手,改變學生對誘發事件的想法,從而避免消極情緒的進一步發展。

4.2 掌握情緒管理的方法

首先,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及時了解自己對某事的主觀感受,為下一步表達并調試自身情緒打下基礎,與此同時要及時覺察他人的情緒,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其次,要合理表達情緒,盡量采用陳述客觀事實的語言,避免摻雜主觀性或指責性的詞匯來表達情緒,必要時積極補救,采取行動改變情緒狀態;最后,高職護生面對學習、生活中的消極情緒,可以嘗試用ABC理論、向他人傾訴、轉移注意力或放聲大哭等方法來釋放,緩解情緒壓力。

4.3 加強對高職護生心理狀況的關注

從高職護生的情緒特點著手,除開設護理心理學、護理與人際溝通等課程外,有針對性地開設情緒管理課程,調整自身情緒,培養與他人協作解決沖突的能力,進一步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鑒于部分學生抱有“精神有問題的人才找心理醫生”的錯誤觀點,應加強學校心理咨詢網絡化的建設,必要時進行團體輔導,讓學生在團體互動中調試自身情緒,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

注釋

① 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60.

② 林恩?克拉克.救助情緒[M].姚梅林,龐暉,姚楓林,等,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234.

③ 解小青.大學生情緒管理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1.2(6):82-84.

④ 王飛飛.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6.

⑤ 孟佳.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問卷的編制[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12.

⑥ 劉英.高職學生情緒管理探析[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1(4):41-43.

⑦ Goleman D. 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M]. New York:Bantam Books,1998.

⑧ Mayer,J.D.,Dipaolo,M.T&Salovey,P.Perceiving affective content in ambiguous visual stimuli:A componen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J].H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90.54:772―781.

⑨ Mayer,J.D.&Salovey,P.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P.Salovey & D.Sluyter(Eds)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M].New York:Basic Books,1997:3-31.

⑩ Victoroff Kz,Boyatzis RE,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dental student clinical performance? [J].J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2013 Apr.77(4):16-26.

陳偉偉.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初步研究[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1:34-36.

李文琪,李長仔,張盼,等.醫學相關專業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3):433-436.

汪慶,陳莉,唐聞捷.醫學院校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與情緒智力研究[J].醫學與社會,2011.24(6):83-85.

張琴,韓淑英,楊少禹.高技能人才與高職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培養研究[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7(2):60-62.

篇4

關鍵詞:中職學校;護理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4-0211-02

教學模式改革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現階段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體系已進入模式轉換的關鍵時期,轉換的基本方向是以就業為主體導向,不僅要徹底打破以抽象的理論知識為主要學習內容、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的學科化教學模式,還要打破學習與工作二元割裂的狀況,走工學相結合的道路。中職護理專業要達到培養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能型衛生專業人才的目標[1],進一步深化教學模式改革,強化綜合素質培養和技能培訓勢在必行。

一、教學模式的概念研究

“教學模式”一詞最初是由美國學者喬伊斯和韋爾提出的,他們在《教學模式》一書中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或計劃。”隨后,我國教育界對教學模式的研究漸趨重視,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指出:“教學模式俗稱大方法。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且是從教學原理、教學內容、教學的目標和任務、教學過程直至教學組織形式的整體、系統的操作樣式,這種操作樣式是加以理論化的。”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教授給出的定義是:“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對在教育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較系統而具有典型意義的教育體驗,加以一定的抽象化、結構化的把握所形成的特殊理論模式。”上述各種關于教學模式的定義不盡相同,它們分別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教學模式這一術語的含義。

綜上所述,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在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之間能起到橋梁作用。

二、中職護理專業教學模式的基本類型

(一)情境教學

1.概述。情境教學指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規律出發,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思辨的學習情境或情景,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參與和作用下,實現知識傳承、能力提高和遷移、職業情感形成的統一的教學方法[2]。

1978年,李吉林提出情境教學的設想,目前已逐漸推廣應用到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中。如李悅在中職護生護理技能實訓中應用情境教學,通過實訓前進行創設不同的診療場景、實訓中多管齊下,培養學生在護理實訓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操作的能力,有效改善實訓效果[3]。

2.特點。采用這一教學模式,主要作用在于讓學習的過程不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針對于護理專業教學,教師需要在教學前收集大量與臨床接軌的資料,準備不同臨床護理的教學情景。教學中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行動”等步驟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通過所扮演角色的語言、行為特點,系統完成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計劃―護理評價全過程,使自己的認知、情感、技能操作能力全面發展。

(二)案例教學

1.概述。案例也稱事例、個案,最早就出現于醫學領域。案例教學是指將發生或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作為個案、事例,學生以已學和正在學習的知識點去整合分析、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使學生有效地認識案例,從而提升學習者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最早起源于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探研該模式,文獻研究發現,案例教學尤其適用于醫學教育教學[4],如李國華等將案例教學用于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采取“提出問題―分析案例―討論案例―總結評述”的步驟,認為案例教學法可以使學生主動、有效的掌握護理學基礎知識,提高教學效果[5]。

2.特點。護理專業案例教學的特點是著眼并針對于加強學生能力培養,通過一個或幾個獨特而有代表性的真實事例,讓學生在案例的思考、分析、討論中綜合利用所學的知識,建立適合自己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邏輯思維方法,以此提高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采用案例教學過程中,案例的情景最好選取學生今后職業生涯中經常遇到的情景,縮短教學與實際工作的距離。案例中蘊含的問題和面臨的決策,就是今后工作崗位上不可回避的歷練。

(三)項目教學

1.概述。項目即以生產一件產品或提供一項服務為目的的任務。項目教學指師生共同完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的教學活動。

項目教學萌芽于歐洲的勞動教育思想,20世紀中后期逐漸趨于完善,2003年德國聯邦職教所制定以行動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針對護理專業教學領域的研究偏重于評價教學效果,比如項目教學對護士開展護理研究課程的效果研究、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等[6]。國內近年開始逐步在護理學教學中引入項目教學。如夏軍閣、葉華在外科護理、外科實訓教學中推行項目教學,認為項目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掌握實訓項目的理論知識和適應臨床一線崗位要求的專業操作技能、擴大知識面,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創新思維能力,實現專業培養與臨床工作崗位的零對接[7,8]。

2.特點。項目教學的實質是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在具體情境和小組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學生自己負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從而提高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并且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咨詢、指導與答疑的作用[9]。

(四)PBL教學

1.概述。PBL即基于問題的學習,PBL教學是以問題為導向,把學生置于混亂、結構不良的情境中,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問題、學習解決該問題所需的知識,一步步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

PBL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醫學教育中,當前已成為西方醫學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它也必將成為我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之一。PBL教學目前已從醫學領域走向其他學科教育領域,并演化出多種流派[10]。

2.特點。PBL教學的精髓在于: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為具體問題的不同,從而導致學習過程中產生不同變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將在學生獲取知識并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如曹秀風等以進入醫院實習的大中專護生為研究對象進行PBL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對比研究,認為PBL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11]。涂華嬋則進一步大膽嘗試,在中職內科護理PBL教學中融入體驗式教學,更好地實現了師生互動,進一步提升了學習效率[12]。

越來越多的研究提示,PBL教學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溝通能力等多方面效果均優于傳統醫學教學[13]。但是,PBL教學對各方面條件有一定要求,如衛承華等在醫學院校實踐該模式后認為,實行PBL模式:①成本較高;②部分學生因自學能力不夠、已長期適應傳統教學模式等原因,難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在理論內容學習中可能遺漏部分內容[14]。故在國內中職學校需要根據實際將PBL模式加以改革和推廣,才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筆者將國內外優秀數據庫作為搜索庫,對護理專業教學模式相關文獻進行信息檢索發現,其中被引頻次較多的是關于PBL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項目教學等在護理課程中運用的文獻。綜觀國內護理專業三十多年的教學模式改革,一直朝著培養應用型護理人才的目標進行,實踐性、綜合性、參與性是教學模式改革的三大突出特點[15]。學校、教師應共同努力,通過深化教學模式改革,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醫藥衛生類(第一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姜大源.職業教育:情景與情境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5).

[3]李悅.情境教學在護理技能實訓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咨詢,2012,4(4).

[4]韓慶奇,張寶,劉文寶,等.案例教學法在醫學教育應用中的基本模式及特征[J].西北醫學教育,2013,(2).

[5]李國華,李加善.案例教學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1).

[6]Chen J.Problembased learning:Developing resilience in nursing students[J].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1,27(6).

[7]夏軍閣.項目教學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

[8]葉華.任務驅動式項目教學在外科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0).

[9]趙志群.對《職業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指導方案》的解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4).

[10]黃亞玲.PBL教學模式探索[J].醫學與社會,2005,18(6).

[11]曹秀風,蔡美蘭.PBL教學在護理學中的新進展[J].內蒙古教育,2014,(4).

[12]涂華嬋.內科護理PBL教學中融入體驗式教學的探討[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4,(1).

[13]喬文達,張宏偉.論PBL教學法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及改進[J].繼續醫學教育,2011,25(8).

篇5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護理專業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1-0230-01

1.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目前主要采用傳統的學科本位三段式課程教學模式,職業教育課程沒有完全面向崗位需求。而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來看,寬口徑、厚基礎、重應用己成為國際職業教育的特色,職業課程設置完全面向崗位需要,作出職業分析后方才進行科學設置。德國采取了“雙元制”,其課程與工作的匹配程度很高,英國通過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使課程內容與工作要求的結合達到了較高水平。我國推行的國家護士資格考試制度近年來雖見成效,但由于以理論考試為主,缺少實踐技能的考評環節,難免會出現理論與臨床工作脫節的現象。

2.目前國內中等職業衛生學校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2.1護理教學模式落后,課程設置不合理

當前,中職衛校護理專業采用“三段式”的教學模式,這種相對落后的教學模式導致了基礎與臨床的分割,理論與實際操作應用脫軌較嚴重[1]。在這種模式下產生了兩種效應:一是理論課程趨于集中,基礎知識過于抽象,加大了學生理論學習的難度,形成了學生難學、教師難教,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2];另一方面把學習過程分成了學校和臨床兩個斷層,理論課和實踐課間隔時間過長,導致學生在上實踐課時無法學以致用,造成理論與實踐的分離。

2.2教學體系不完整,缺乏實踐教學

中等職業衛校一般都沒有自己的附屬醫院或教學醫院,因此專業實踐課的教學見習無法開展,專業任課教師與臨床醫師缺少交流,教學內容與臨床工作有脫節現象,教學內容滯后,跟不上臨床更新的步伐[3],由于未經過臨床見習,學生缺乏臨床與病人初步接觸的機會,進而影響臨床實習效果。

2.3實訓場地、儀器設備嚴重不足

中等職業衛校臨床護理教學雖有相應的實驗室,但實驗場地面積不夠,設備過于簡陋且數量不足,環境上不能給學生真實工作情境,訓練一般使用模擬人,缺乏醫患溝通,實驗室僅在上課時間開放,學生訓練時間嚴重不足。

2.4師資隊伍建設有待提高,指導教師經驗缺乏

教學師資隊伍包括學校的專業教師及實習醫院的臨床帶教老師。雖然多數專業課教師都取得了相應的“資格證書”,但中職衛校師資力量少,教學任務重,去臨床實踐的名額有限,大多數專業課教師缺少臨床護理工作經歷,實踐工作經驗缺乏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4]。

當學生步入臨床實習時,臨床帶教老師常因醫院護理工作量大,常常忙于日常護理工作,忽略了理論講解和操作示范[5]。此外,大多數醫院目前都同時與好多家醫科類大學院校簽訂實習生協議,中職衛校學生相對處于弱勢地位,常常是看得多,實際操作少,失去了好多鍛煉機會[6]。

3.建設符合中職衛生學校課程體系的對策

3.1構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

護理專業是一門具有特殊執業要求的技術性很強的專業,課程設置應充分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構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包括與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臨床課相配套的實驗與示教與模擬實訓,護理基本操作強化訓練、比賽,與專業相結合的社會實踐,臨床見習和畢業實習等活動。

3.2 變“學科本位”為“崗位能力本位”,建立模塊課程體系

“崗位能力本位”的課程理念,即首先把崗位工作過程解析對應到行動領域,再把行動領域轉換成為相應的學習領域,最后按照認知規律的要求,形成一個個的課程模塊。每個模塊均有各自的教學目標與內容標準,既可以是文化課與專業課的綜合,也可以是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的綜合,這就淡化了傳統的學科分界,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3.3建立護理實驗中心,加大開放力度

實踐教學條件的改善是實踐教學得以順利實施的基本保證,因此應加大對實驗室設備的投入,建立臨床實訓中心,配備專門的護理操作演示系統,建立模擬病房,培養一批標準化病人,學生在面對真人護理的同時,進一步培養了愛心、耐心、責任心,學會與病人溝通的技巧,提高了與不同病人接觸的能力,為他們以后更快更好地融入臨床提供了幫助。實驗室實行高效的管理制度,本著“寧可用壞,不要放壞”的原則,全天候對學生開放,并派專人管理,配備值班教師現場指導,增加學生操作的機會。

3.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專業教師水平

由于現代護理學發展很快,護理知識不斷更新,專業教師原來的專業知識遠遠不能滿足現有教學的需要,這就需要專業教師在掌握豐富的護理學基礎理論的同時,不斷拓寬自身的專業知識層次結構,把握當今護理教育的發展趨勢及先進技術。

4.結語

中職衛生學校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最終目標,課程體系的改革及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初步總結了當前中職衛校護理課程體系設置的情況,通過對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疏理和反思,有針對性的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以期從課程構建的角度來為提高護理教學質量,探索一條新路子。

參考文獻:

[1]陳小英.新世紀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師資培訓班會議紀要[J].護理雜志,2000,17 (6): 56.

[2]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技術學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3]羅隆生.淺議護理專業的實踐性教學[J].社區醫學雜志,2007,5 (4) : 53.

[4]王艷華,陸萍靜.高等護理教育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教育,2008,14(1):106.

[5]鄧衛紅,宮葉琴,朱海晶.影響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的原因及對策[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4,25(l):71.

[6].臨床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醫藥衛生,2004,20(6):477.

篇6

關鍵詞:中職護理;“雙師型”教師;現狀

一、對護理專業“雙師型”教師的認識

“雙師型”護理教師是在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最早是在2004年5月衛生部和教育部頒布的《護理、藥學和醫學相關類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中提出,之后即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引入到高等護理教育改革中。

“雙師型”護理教師的內涵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不斷變化。大致經歷了“雙證”說,“雙能力”說,“疊加”說,“雙職稱”說和“雙層次”說[1]。目前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比較認同的就是“雙層次”說,該理論認為“雙師型”護理教師一方面具有堅實的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熟悉教育規律和教學方法。另一方面他們又必須是優秀的,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護師,能夠為患者提供滿意的護理服務。即注重教師能力的同時強調教師的素質。

二、中職院校護理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目前,國內80%的護士為中專畢業生[2],而高等護理教育環節薄弱。由此可見,中等護理教育仍是我國護理教育的主體。亦是我國護理人員的主要來源。

護理專業是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護生畢業時既要掌握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具備相關的臨床操作技能。這就對護生的培養者護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職教教師的來源有5條渠道。其中各類高等院校畢業生是職業師資的主要來源。這種來源狀況可以簡化為“學校一學校”的過程,沒有專業實踐這一環節。因此,直接助長了我國中職教育普遍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傾向[3]。由此可見,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雙師型”護理教師是關鍵。他們一方面傳授護理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操作能力。學生畢業時能盡快適應臨床工作,也能很好的解決理論知識與臨床操作脫節的問題。

“雙師型”護理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雙師型”護理教師進入臨床實踐后,能接觸最前沿的護理理論與實踐。注意臨床發展動態,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拓寬臨床實踐,更新教學設備,研究方向也就不再局限于教學方面,而向臨床方面不斷拓展,拓寬了護理專職教師的研究層面,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水平。有利于護理專業的發展[4]。

三、中職院校護理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問題

目前,很多中職院校也在利用多種途徑培養“雙師型”教師,常見途徑及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選聘具有一定職稱的臨床護士擔任護理教學工作。很多中職院校會從其附屬醫院挑選一些熱愛本職工作和護理教育事業,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具有豐富的臨床技能和扎實的專業理論,具備專科及以上學歷,具有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的并有一定教學能力的護士擔任護理專業的教學。

這樣的“雙師型”護理教師據吳友鳳和沈軍[5]的研究大多存在時間壓力和工作負荷過大的主要問題,減少了與學生的溝通,影響了教學質量。此外還存在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人際關系的復雜化,知識水平的壓力及家庭的不支持等的自身因素。

(二)組織專職護理教師到臨床實習,提高其臨床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

該方法是大多數中職院校培養青年專職護理教師的主要途徑,青年護理教師大多是直接從醫學院校畢業即到學校工作。臨床實踐極度匱乏。因此,中職院校一般會安排每位新任教師到學校附屬醫院進行一定時間的實踐,具備一定的臨床經驗后再上講臺。同時,這一時期的臨床實踐結束后,在以后的教學中也會安排其利用寒暑假繼續進行臨床實踐。

徐仁華[6]通過對一定數量的實踐教師調查研究表明。這類的“雙師型”護理教師在臨床實踐中存在角色沖突和時間沖突,無法同時協調學校和醫院的工作;其次,教師自身成長需要與繁重的日常護理工作存在矛盾,繁瑣的護理各班次的工作難以讓他們抽出足夠的時間去增進其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再次,激勵機制的缺乏不利于護理專職教師臨床實踐,由于沒有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大多數教師缺乏參與這些活動的積極性。

(三)產學合作,學校、醫院聯合培養“雙師型”護理教師

該方法是學校和醫院合作,在理論與實踐方面聯合培養護理師資。醫院為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提供實踐的平臺,學校為醫院臨床護理教師教育和培訓的平臺,提高其理論知識。這樣可以充分利用醫院和學校的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由于目前各院校對于“雙師型”教師的內涵認識各有不同,在其培養和要求上也就不盡相同。對于教師的選撥和管理機制尚不明確。同時,學校與醫院聯系不緊密,產教結合的模式尚未形成一定的規模

四、對策

(一)加大制度改革,提高床護比,建立激勵機制

很多醫院的床護比達不到衛生部規定的最低比例,臨床護士工作繁忙。醫療衛生機構應進行制度改革,打破編制的限制,積極招聘合格的臨床護士。同時,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鼓勵優秀護士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并在其職稱評定,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二)擴大教師隊伍,調整教師結構,提高教學質量

很多中職院校的護理專職教師教學任務重,外出培訓的機會少,學校應增加護理教師數量,尤其是護理專業課教師。同時提供專供的教學經費,為教師提供時間和經濟的保證。從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出發,合理調整教師的年齡結構,增加老教師數量,使老中青三代的比例協調。

(三)建立長效機制,培養教師能力,促進教師的轉變

學校要注重校內培養與院外進修相結合,促進教師向“雙師型”轉變。根據“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機制。采取措施調動專業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醫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培養關系。共同制定“雙師型”教師的選撥、考核標準和獎勵管理政策,使“雙師型”護理教師在培養、管理等方面有章可循,保證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發展。

盡管“雙師型”護理教師隊伍建設尚沒有統一的標準,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對于中職院校已經勢在必行。應該進一步探索其內涵、培養、考評等方面的內容。采取多種渠道、多種形式來培養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同時深化實踐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有力地促進我國護理教育發展。

(作者單位:濮陽市衛生學校)

參考文獻:

[1] 劉臘梅,申艷,王玉香.護理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特別關注,2009,10: 5-7

[2] 王曉霞,閻成美,肖,云,等.展望2l世紀之護理教育[J]實用護理雜志,1997,13(9):497―498

[3] 張新宇,騰斌,杜鵑,等.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4,26(3):236―237.

[4] 魏潔,莊麗琴,鐘冬民,魏影清.中等職業學校護理專業開展“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必要性[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2,3,:9-10

篇7

(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長沙,410208)

[摘要] 為促進護理專業大學生就業,提高高校就業指導效率和方向,特對我校312名本專科畢業生進行了就業指導需求和現狀的問卷調查,采用spss統計工具,進行了數據分析和差異性對比。針對調查結果,結合高校現狀,提出了四條就業指導的建議和改進措施。

[

關鍵詞] 湖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專業;大學生需求

[中圖分類號] G4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5)01-0116-03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1-26

[基金項目] 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就業導向的三本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構成指標與培養策略的研究”

[作者簡介] 馬改紅(1988-),女,山東聊城人,湖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護理管理,護理教育;通訊作者黃群(1969-),女,湖南長沙人,湖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護理學專業是人們常識中的“容易就業”的群體,但也漸漸凸顯出就業壓力。2013年,湖南省大專學歷以上的護理學畢業生人數達到2.1萬人,為在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謀得一席之地,畢業生們必須更加明確自身對就業指導的需求狀況,更好地提升自己[1]。身為輔導員,必需更加了解畢業生對于就業指導內容、方式及相關策略等的需求,以便改進工作方法,更有效地指導學生就業。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對我校護理學院部分實習學生進行了調查,其中本科225人,專科87人。

(二)調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通過文獻研究設計了“護理學專業大學生就業指導需求現狀調查問卷”。調查前進行了預調查,通過專家咨詢法對調查問卷進行了修訂,檢測了其效度和信度。發放問卷338份,回收有效問卷312份。

(三)問卷內容描述

問卷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基本情況,含年級、專業方向、學歷層次、家庭情況、專業認可度等內容。第二部分為職業規劃情況,包括職業生涯規劃開始時間、就業方向明確度、專業就業前景認識、對自身就業競爭力的評價等。第三部分為就業指導需求情況,包括對就業指導方式的需求、就業指導內容的需求、就業指導信息開始提供時間的要求等。第四部分是對我校現有就業指導和就業教育的有效度測評,如對現有就業指導方式、內容的接受程度等。

(四)數據處理

采用統計工具SPSS17.0進行描述性統計和X2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二、結果分析

(一)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方向明確度的差異性比較

就業方向即對所從事行業的明確性,主要調查就業地區和就業目標的明確性,不強調就業崗位。

由表1可以得知,2010級本科學生選擇“很明確”或“明確”的學生比率較2011級專科學生偏高。選擇“從未考慮”的學生2011級專科明顯比2010級本科學生要多。雖然2011級專科和2010級本科是同一屆畢業生,但是在就業方向的明確性選擇方面,高年級本科生就業更確定。另外,同一年級的涉外護理和護理本科相比,涉外護理就業方向“未明確”明顯較多。

(二)學生對于就業影響因素的評價

從表2可以看出,學生關注的問題比較集中,主要是在實際操作技能(87.1%)、氣質風貌(83.3%)、表達溝通能力(81.4%)等三個方面。而在校所獲榮譽獎勵只有27.5%的人認為重要,30.2%的人認為不重要。社會關系則排在第四位,學生受到了社會現象的影響,并逐漸適應此現象。

(三)學生在選擇工作時主要考慮的因素

從表3得知,學生對于工作前景、工資待遇、工作強度是最關注的,同時對于醫院等級類型也有68.5%的人認為是重要的,只有3人認為不重要。學生最不關注的是深造和培訓機會,這也是由臨床護理工作的特點所決定的。

(四)學生對于現有就業指導的評價

我們對開展就業指導時間、開展就業指導方式等問題進行調查。有75%的同學認為開展就業指導是“一貫式”的[2],應當貫穿大學全程,而不是在大一上完就業指導課程就擱置一旁,希望能夠將課程與實踐能力鍛煉相結合,與模擬職場訓練相結合。78.6%的同學認為就業指導課程的內容過于抽象,不夠貼近專業現狀,希望增加護理專業就業現狀、前景、工作特點、今后發展途徑、用人單位信息等內容。目前80%的同學認為就業信息傳遞的途徑應該多樣化,不僅僅通過實、班級QQ群等方式傳遞信息,還應開通就業微博、就業飛信等。在進行我校就業指導滿意度現狀調查時,有47%的學生認為不滿意,29%的學生認為一般,24%的學生認為滿意。因此,我校的就業指導有較大的改進空間。

(五)不同年級學生對于就業指導需求差異性分析

不同年級學生對于就業指導需求差異性分析結果見表4,除了考研策略指導以外,不同年級學生對于就業指導需求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為了幫助護理學專業大學生在紛繁復雜的就業環境中把握好重點,形成良好的職業價值觀,職業指導及教育便是關鍵性環節。通過本調查,研究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和改進我校及同等院校對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指導。

(一)建立“四年制一貫式”就業指導課程體系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應貫穿于整個大學過程,根據不同時間段、不同專業學生設計不同的授課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觀念培養期—目標樹立期—競爭力提升期—技巧應用期。大一入學階段的就業指導課程應著眼于引導學生認識本專業的就業形勢,消除自我滿足的心理,主動了解本專業的特點和優劣態勢,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大二進入第二階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剖析,樹立符合自身水平的就業目標,如對醫院等次、就業地區、職務等進行分析。進入大三后,通過鼓勵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最新就業政策、解答就業程序和方式等,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素養教育。大四便是就業技巧傳授期,隨著實習招聘和就業招聘會的開展,學生的就業技巧投入應用,老師應針對性地進行求職技巧、求職簡歷、招聘單位介紹等指導,及時糾正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的缺點,彌補不足,力求展現出每個學生的特點。

(二)建立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指導團體檔案

學生對于就業指導的需求不同,職業生涯規劃也不同。我們應根據不同團體學生的特征進行針對性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如對于今后計劃考研的同學,在輔導上應注重考研目標的選取,考研時間安排和考研策略的應用。今后不從事臨床護理的同學,幫助其了解興趣所在,確定職業方向。對于畢業后決定從事護理工作的學生,我們應該多提供有關護理工作性質、工作環境、發展前景、招聘單位的用人要求及薪酬等方面的信息。

(三)就業專干職業化,加強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

在我校,就業指導中心力量過于單薄,很難發揮實效作用。就業指導的重心仍在二級學院的學生科。作為就業專干,我們是跟年級走,每年換人很難形成職業化團隊。因此,建議二級學院的就業指導專職人員定崗定人,與就業專干的工作區分開來,專門針對各年級,配合年級輔導員進行就業指導工作。就業指導專干結合各專業的現狀、各專業的招聘單位特點指導學生。輔導人員首先應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接受過就業指導專項培訓,對于獲得由美國國家職業輔導協會頒發的全國注冊職業輔導證書[3]的給予相應獎勵。

(四)改進傳統就業指導方法,從灌輸式向體驗式轉化

不斷改進傳統的職業指導內容和方法,指導方式從灌輸式轉向體驗式。通過職業測評、情景模擬、企業實踐、體驗式培訓等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和實踐[4],提高就業指導效率。

(五)利用“特色成長輔導室”,開展成長成才的職業教育

1. 進行“天使一齊飛”的團體輔導

定期請已經就業或者已經確定工作單位的優秀畢業生,在特色成長輔導室進行經驗分享、小組式討論。開展“傳遞正能量”“就業經驗談”等團體輔導活動,傳授就業經驗。

2. 進行“第二課堂”個體輔導

我院與索菲亞美業集團聯合開辦了“第二課堂”, 對畢業生進行題為“如何成為自信的女人?”的含形體、品質、內涵等方面的輔導,塑造知性美、心靈美、品行美的學生。

參考文獻:

[1] 趙雅娟,陳長香,周艷梅,等.對護生的就業指導需求調查[J].護理研究,2005,19(10):2183-2184.

[2] 黃桂榮,吳娜,張麗,等.實習護生就業指導需求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30):3780-3781.

[3] 廖永珍.高護生職業生涯規劃及生涯輔導需求調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54.

篇8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人力資源;理事長;開發

中圖分類號:F325.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3-3183-03

2008年以來,湖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較快,截至2012年3月底,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21 146戶,社員153萬個,占全省農戶總量的18%。隨著湖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的急劇增長,其雖然對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和促進新農村建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帶動農民增收力度并不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可持續發展受到一定影響。筆者認為,目前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尚處于發展初期,影響其健康發展的因素很多,但人力資源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力資源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常開展各項經營活動的前提條件,這也關系著農民專業合作社內其他資源功能的發揮。《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以下簡稱《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80%是農民,20%可以是企業、事業單位、自然人等,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人力資源因素的研究一般是從普通成員和核心成員(包括理事長)兩個角度來考慮。目前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處于發展初期,多由農村生產(銷售)大戶、村委會、龍頭企業或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等牽頭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普遍規模偏小,擁有專職管理人員的合作社不多,因此在農民專業合作社成長過程中,理事長的領導能力、經營管理經驗、身份等往往舉足輕重。

1 農民專業合作社人力資源研究概況

目前,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人力資源進行研究的文獻尚不多。孫亞范[1]提出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管理人才是否選擇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基于利益的比較和權衡,只有在自身利益能夠得到改善時,農民企業家才會積極參與和支持合作,農民專業合作社才能獲得廣泛的社員基礎和持續發展的動力。孫迪亮[2]認為由于長期忽視對合作社人才的培養,再加上西部地區農民文化水平較低,擁有現代企業管理知識、法律知識、合作社等方面知識的人才在西部農村幾乎是鳳毛麟角,從而導致合作社的產生和發展缺乏必要的人力支撐。徐旭初等[3]的研究結果顯示,合作社牽頭人的情況對合作社的發生、發展及績效具有關鍵性作用(總體作用比例為20.32%),而且牽頭人社會職務對合作社發展的影響遠大于其股份比例和文化程度的影響。張美珍[4]認為由于中國政府在農民人力資源的開發方面存在作用失靈,必須建立以企業家為核心、以各類經營管理技術人才為骨干、以實用人才為基礎的人力資本團隊,運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人力資本團隊進行培育與激勵,從而實現合作社持續快速發展。本研究將結合湖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實地調查數據,以理事長的文化程度及年齡、在任時間、身份等指標來分析農民專業合作社所擁有的人力資源情況。

2 農民專業合作社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2.1 數據來源

采用數據來源于2011年11月和2012年11月湖北省農民創業培訓班(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班)的調查,2012年5月長江大學“三農”協會會員的調查以及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筆者對湖北荊州、宜昌等地部分示范合作社的調查。調查采用隨機抽樣、調查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共發放問卷180份,回收有效問卷156份,有效率86.67%;問卷調查內容涉及被調查合作社的基本情況,包括地區分布、成立時間、主營產品、人力因素(理事長文化程度及年齡、在任時間、身份)等內容;調查對象涉及湖北省6個市,各地市的有效樣本數量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2.2 樣本基本特征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合作社最早成立時間是2006年4月,最遲成立時間是2011年8月;2006年成立的合作社僅2家,2009年成立的合作社最多,有58家,這說明湖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雖然起步較晚,但自2007年7月1日《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正式實施之后,合作社發展迅速,具體合作社成立時間情況見表2。

被調查的合作社一般都從事農產品的生產、銷售或粗加工業務,少有深加工,其中經營產品最多的是種植類,占43.59%,其次是水產養殖類,占21.79%,其他產品如畜禽(17.95%)、茶葉(5.77%)、花卉苗木(3.21%)、農機(3.21%)和其他類(棉麻、中藥材等占4.48%)的分布與湖北省農業產業分布基本一致,詳情見表3。

3 農民專業合作社人力資源的總體情況

3.1 理事長文化程度及年齡

理事長文化程度調查結果如表4所示。被調查合作社理事長文化程度中,小學占5.77%(多為55歲以上),初中占19.87%,高中(中專)占59.62%,大專占14.74%。這表明目前湖北省合作社理事長普遍文化水平較高,高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理事長占調研人數的74.36%。

此外,從合作社理事長的年齡情況(表5)看,年齡范圍為24~64歲,平均年齡45歲。結果表明,目前湖北省合作社理事長年齡在40歲以上的占被調查總數的72.43%,這部分人大多出生在20世紀的60~70年代,生產、銷售方面的經驗豐富,文化程度也相對較高;而且能夠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及國家給予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優惠條件,帶頭創辦各類合作社,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合作社的理事長。

3.2 理事長在任時間

除了理事長的文化程度,理事長的在任時間也是衡量理事長能力的一個因素,在任的時間越長,管理合作社的經驗就越豐富。表6中理事長在任時間的情況顯示,被調查理事長的平均在任年數為3年。其中在任3年的最多,有68人,占被調查理事長總數的43.59%;其次是在任4年的,占被調查理事長總數的23.08%;由于合作社成立時間在5年以上的非常少,擔任理事長5年及以上的只有10人,占被調查理事長總數的6.41%。從調查結果看,理事長的在任時間與表2的合作社成立時間情況基本吻合,原因是湖北省合作社起步較晚,合作社理事長任期一般也不長,即使成立時間滿了5年的合作社,由于人才和資本缺乏,這些理事長大多都會連任。由于任期較短,就要求合作社理事長的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3.3 理事長身份

從表7來看,被調查合作社理事長是生產(銷售)大戶的比例占52.56%,村委會干部、企業董事長和農技推廣人員擔任合作社理事長的比例分別為27.56%、10.89%和8.99%。調研進一步發現,生產(銷售)大戶擔任理事長是因為生產(銷售)大戶相對普通農戶來說,有著更多的生產經驗和廣泛的銷售渠道,為了節約成本、提高收入和在市場競爭中爭取更多話語權,他們更有合作的愿望。村委會干部任理事長的比例較高,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積極引導創辦合作社;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村委會干部懂政策,想通過合作社帶領村民一同致富。這兩類合作社的共同點在于,理事長自身素質決定經營管理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企業董事長擔任合作社理事長雖然有經營管理經驗較為豐富的優勢,但卻往往存在企業與普通成員爭利的情況。

4 農民專業合作社人力資源開發途徑

為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讓農民專業合作社真正起到帶動農民增收和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作用,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人力資源開發。

4.1 完善中國農業教育體系

農業教育體系一般都由高等農業教育、中等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和農民職業技術培訓等組成,這3個層次具有相對明確的職責分工,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目前我國農業教育獲得長足發展,初步形成了高、中、低3個層次,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教育和技術培訓體系。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業教育體系還存在著與農業發展實際脫節、與農業研究和推廣脫節、與農業經營體制脫節等問題,結果造成農業教育資源的浪費。當前我國應該進一步深化農業教育改革,優化農業教育結構,大力完善農業教育體系,提高農村人力資源質量和水平。

4.2 積極發展農村職業技術培訓,加大農村人力資源培訓投入

農業職業技術培訓是一項持續工程,開展這一工程需要巨額資金的投入,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應加大各級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級政府對農業職業技術培訓的投入力度,適當提高補貼標準。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各級政府再拿出一定數量的配套資金,并列入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除了提高補貼標準以外,還要加大培訓基地的建設,特別是實訓設備的添置與更新。另一方面,要加強培訓經費的科學管理,做到專款專用,杜絕情況的發生。

4.3 建立合理的合作社經營管理人員薪酬體系

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合理的報酬可以起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激勵人才的作用。建立合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人員薪酬體系,具體應體現在: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制定量化的薪酬結構體系;薪酬體系制定過程中不僅應當體現公平性、現實性及可操作性,把握科學性,還要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合作社經濟實力等因素;為建立有利于調動經營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具有激勵約束功能的競爭性薪酬體系,總體上要把握住基礎工資占薪酬小部分,崗位津貼及績效工資占薪酬大部分的原則。

參考文獻:

[1] 孫亞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利益機制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江蘇省的實證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8(9):48-56.

[2] 孫迪亮.西部地區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9(4):83-87.

篇9

關鍵詞: 涉外護理專業 英語教學 問題 對策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護理專業的教學水平與發達國家的護理教育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發達國家從事護理相互工作的人員較匱乏,因此,對國內外護理專業人員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我國護理教育事業面臨嚴峻的挑戰。護理專業的學生需要提高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否則很難達到需求量的要求,為了擁有更好的就業機會,護理專業的學生需要全方面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下面我們就來分析我國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及改善對策。

一、當前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由于發達國家護理專業人員較匱乏,我國護理專業成了熱門的專業之一,很多高校開設了護理專業。很多護理專業的畢業生選擇出國深造和工作,真正實現了涉外和體現了國際化,但還是有很多高校依舊停留在涉外的表層,沒有真正落實涉外護理專業的教學,這樣畢業生并不能真正符合涉外護理工作的要求。護理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時,涉及的英語教學只是簡單的英語知識,在專業英語上并沒有深入學習,甚至是白紙一張。這往往導致在臨床護理的實操中,學生不能發揮自身能力,無法自如運用專業英語,這些問題需要在涉外英語教學中進行改善和解決。

1.課程設置方面。

在很多院校中,護理專業的學生接觸的僅限于公共英語課程,涉外專業英語并沒有接觸,更無法談及專業英語的運用能力。為此,在課程設置方面,要開設與涉外護理專業英語相關的專業英語課程,實現護理專業英語課程的多元化,為學生提高涉外能力提供基礎。

2.專業教材方面。

傳統的護理專業英語教材沒有針對性,無法滿足專業化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沒有學到專業的英語技能。學生沒有機會學到專業英語,在日后的涉外護理工作中就不能發揮自身的優勢,很容易在溝通和工作中出現障礙和困難。因此,教材進行改革勢在必行,讓學生有機會學習到專業英語,體現專業性。

3.學生基礎方面。

相對而言,職業學院生源的文化水平是不同的,生源的構成比較復雜。不同文化水平的學生的基礎存在很大差異,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目標和能力也有很大不同,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具有不確定性。在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不同,很多知識點無法理解和掌握,成績不僅沒有提高反而下降,對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有很大影響。很多學生由于一開始就對英語不感興趣,最后導致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有的學生甚至出現厭煩情緒,對英語的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學效率無從而談。

4.基礎英語教學與專業英語教學嚴重脫節。

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基礎英語教學,二是專業英語教學。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很多院校在處理基礎英語教學和專業英語教學關系時,往往把兩者獨立起來,出現脫節的現象。涉外護理專業的專業英語教學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學校只是停留在“涉外”的表層,并沒有真正開展和實施專業英語教學,學生沒有機會了解和學習專業英語,只限于基礎英語學習。

二、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對策

1.修訂護理英語教材,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很多英語教材和涉外護理專業是配套的,其中使用最普遍、符合涉外工作要求的是《護理英語學》,該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專業的護理英語技能和表達方式,能有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專業英語水平。每套教材都有自身的特點,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改善教學方法,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提高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英語專業性。

2.完善護理人員英文記錄的書寫規范。

涉外護理專業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會經常進行英文書面記錄,這也是衡量護理工作者專業水準的重要標準之一,護理人員經常書寫的有護理計劃、病人轉院記錄,等等。英文記錄的書寫應該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訓練,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護理水平。

3.以大學公共英語為基礎,強化專業英語教學。

在大學階段,我們可以把大學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進行有機結合,為提高學生專業英語能力創造最佳的環境。兩者的有機結合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獲取基礎英語知識的同時,提高專業技能。

4.凸顯涉外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特色。

社會的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復合型人才是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是指既有文化知識又具備專業技能,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要朝著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和培養。與其他涉外工作不同,涉外護理專業用到的英語是專業性的,日常英語無法達到專業領域內的有效溝通。專業英語教學對于涉外護理專業學生是必修的學科,在工作中能夠發揮絕對的優勢,很多護理專業畢業生會選擇涉外醫院或者醫院的涉外科工作,這就需要畢業生具備較強的專業英語能力,從而有機會獲取出國深造進修。

5.設置合理的課程。

在傳統教學中,應試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的主體,涉外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應該具有多樣性,在設置課程的時候,減少應試教育的比重。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還應該學習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和職業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為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發揮學生的最大潛力。

涉外護理專業具有很強的職業化色彩,它需要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共同作用。專業英語教學需要與基礎英語教學相結合,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讓我國護理專業的學生成為具有國際化護理水平的護理人員,在涉外護理工作中發揮自身優勢和能力。

參考文獻:

[1]秦博文,王海燕.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方向和教學模式的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

[2]牛筱婷,王惠,劉玉強.護士英語水平及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0.

篇10

關鍵詞: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探討;

1職業認同感教育的涵義與意義

職業認同感是指個體對于所從事職業活動的性質、內容、職業社會價值和個人意義等因素所形成的看法,與社會對該職業的評價及期望達到一致或認可的狀態。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是指護理專業學生對將要從事的護理職業在內心里認為它有價值、有意義,并能夠從中找到學習樂趣的一種認知與體驗。

目前護理人才尤其是高級護理人才的缺口很大,許多家長看重護理專業良好的就業前景,盲目地為子女選擇了護理專業,導致很多護理學生入校時對所學專業并沒有明確的認知,對將來所從事的護理職業亦沒有足夠的了解和合理的正面情感。而護理專業本身由于學科的特點,是既具有挑戰也充滿了壓力專業學科,護理專業學生對待護理職業的態度和認知對其個人職業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構建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進行護理職業認同感教育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職業生涯規劃的課題。

2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調查現狀

為了進行課題研究,我們對連續對2009、2010、2011級實習階段的護理專業學生做了職業認同訪談調查,通過調查分析,總結出護理專業學生在職業認同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2.1專業認知模糊,專業興趣不濃厚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到護理專業學生對專業認知存在不足,對于“選擇所學專業的根據”這一問題,有58.2%的同學是因為“好就業”,僅有20.3%的同學是因為“興趣愛好”。許多同學是按照父母旨意或是老師推薦選擇專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是因為“好就業”的原因而選擇護理專業。有70%的學生“不太確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專業的課程體系、知識結構,對于護理專業的專業發展前景、就業趨勢等相關專業情況也沒有更深入的了解。 2.2自我認知欠缺,個體價值不明確

從調查結果我們看到,護理專業學生的自我認知嚴重不足,有63.5%和2.3%的同學“不太確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70.0%和2.4%的同學“不太確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個性特征,有40.1%和26.8%的同學“不太確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與特長。這樣的自我不良認知極易導致學生自我定位不清,時而自卑,低估自己的能力,時而自負,過高地估計自己。

2.3職業認知饋乏,職業價值感與效能感不強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護理專業學生對職業認知存在不足。對于“是否清楚自己將來所從事職業的具體的工作內容”這一問題,僅有10.8%的同學選擇“是”,而更大多數的76.7%、10.2%和2.3%的同學選擇的是“不太確定”、“不是”和“沒有考慮”;對于“是否清楚自己將來所從事護理職業的工作環境以及面臨的工作內容”這一問題,僅有29.8%的同學選擇“是”,而更大多數的55.6%、9.2%和5.4%的同學選擇的是“不太確定”、“不是”和“沒有考慮”。這一調查結果說明:大多數的護理專業學生對于將從事職業的工作內容、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復雜工作問題不甚清楚,職業認知極為欠缺,這將直接導致其職業價值感與職業效能感大大降低。

3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教育的建議與策略

職業認同感一般是對該職業活動與職業環境等都極為熟悉和認可的情況下形成的,因此對于護理專業學生進行職業認同感教育,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入學時加強護理專業教育

通過專業教育,明確學習目標,增強護理專業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清晰地知道大學期間應該學什么,應該掌握哪些知識、技能與素質,未來能夠做什么,明確未來專業就業趨向與發展前景,應該怎樣學習專業,如何把握專業脈搏。

3.2專業學習同時強化醫護職業認知

強化職業認知的目的是了解職業環境,明確自己未來護理職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從而明確職業崗位具體有哪些,職業崗位工作要求是怎樣的,職業環境與工作條件如何,職業發展路徑有哪些。

3.3輔導學生合理地進行人職匹配分析

在自我認知與職業認知的基礎上,輔導護理專業學生運用SWOT策略分析,明確自身發展存在的優勢與不足,權衡自我與職業發展利弊關系以揚長避短。

3.4及早地制定自我發展生涯規劃

指導學生結合自身情況與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制定一個個性化生涯發展方案,探索其最優的發展路徑,為自已打造一份生涯發展的“營養自助餐”。

3.5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醫護崗位的社會實踐

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參與醫護崗位的社會實踐,體驗職場的“酸甜苦辣”,以增強職業適應力。

綜上所述,強化職業認同感教育是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一項必修內容。通過職業認同感教育我們希望護理專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份職業都存在積極的與消極的方面,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它,并能夠樂在其中,最終使自己順利地由一個“職場菜鳥”蛻變為一名“職場達人”。

參考文獻

[1]張春梅,高紅霞,陳晶,方鵬騫. 國內外護士職業認同的研究進展.護理研究,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