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經濟政策范文

時間:2023-11-10 17:41: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經濟政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化經濟政策

篇1

傳統意義上的文化是人類精神的寫照,其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藝術。藝術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形象和精神水平的集中反映,長期以來一直獲得國家支持資助,這種制度安排既是出于彰顯和維護其統治地位的需要,也有涵養國民美德、凝聚民族精神的目的。進入工業革命后,產業分工格局逐漸形成,藝術品被納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體系,如古典音樂被制成唱片并廣泛傳播,使藝術從宮廷進入中產階級乃至尋常百姓家。20世紀后期,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在開辟新的文化生產、分配和消費方式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了文化大眾化趨勢。新一代消費者大量使用互聯網,移動電話和數字化媒體,這不僅擴大了自己文化經驗的范圍,而且從文化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積極合作的文化內容的創造者。隨著文化涵蓋的范圍從藝術和文化遺產擴展到電影、廣播和媒體等新領域,文化對經濟、社會的滲透力增強,影響力擴大,其產出和就業貢獻日益增長,成為以創新創意驅動為特征的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文化超越藝術這一狹義范疇,擴展成為商品和服務乃至形成產業時,文化產品和服務具有了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兩重屬性。也就是說文化既滿足了人類的精神需求又具有創造價值的經濟潛力。這種價值二重性使其有別于一般產品,兼具私人產品和公共品的混合特征。文化作為準公共品不具有排他性,一些消費者在欣賞城市雕塑時并不影響其他消費者。文化具有外部性,如博物館展出藝術品,舉辦藝術節,對其他經濟活動產生溢出效應,帶動旅游業收入增長,形成經濟學上所說的乘數效應,同時產生比經濟效益更大、更持久的社會影響。另外,文化類似教育屬于有益品,除了可以提高國民素質,培養民族自信心之外,還有利于增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國家對外形象和軟實力。

傳統文化政策建立在對藝術本質和文化價值共同關切基礎上,強調的是藝術的教育功能。而現代社會拓展了文化政策的范疇,關注的重心轉向創造性在文化生產和消費中的重要性及其對建設文明和富裕社會的作用。文化發展的多維度使得整個文化政策決策過程變得更加復雜,正確理解這些趨勢的成因、結果及其對文化政策決策模式的影響至關重要。實際上無論教育、健康、社會管理、環境還是其他新領域已經越來越多地被從經濟學的視角進行闡釋,經濟學不僅為文化政策分析提供了有益的知識框架和分析工具,還可以提供具有實際意義的政策建議,使文化政策決策在文化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之間找到平衡點,以避免把文化創意產業簡單地理解為利用文化來創造財富的產業。

篇2

【關鍵詞】電視臺;新聞編輯;核心競爭力

新時期下,既給傳統媒體提供了發展空間,也對其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對媒體行業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現階段,媒體行業競爭越來越激勵,電視臺新聞也是如此。編輯是電視臺新聞工作的核心,直接影響電臺節目質量。所以必須不斷提升電視臺新聞編輯策劃的綜合素質,利用各種方法提升電視臺新聞編輯策劃的核心競爭力,促進電視新聞事業向長遠方向發展。

1.提升電視臺新聞編輯策劃的核心競爭力的思路構建

1.1關注群眾需求

電視臺新聞的主要對象是群眾,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新聞編輯人員在播出新聞節目之前,必須對新聞結構進行優化,根據社會發展選取新穎的新聞內容,提高新聞報道質量。電視臺新聞編輯是影響電視臺新聞編輯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為了滿足群眾的需求,電視臺新聞編輯必須在長期工作中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密切關注社會和國家發生的事件,同時培養自己對事件的判斷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正確的觀念。電視臺新聞報道的內容還必須體現社會發展趨勢,展現國家政治內容。因此電視臺新聞編輯人員必須構建正確的新聞導向,在遵循國家政策和方針的基礎上報道新聞,同時還要具有全局觀念,將人民群眾作為服務對象,播出并制定合理的新聞內容綱要,密切關注群眾聲音,積極聽取群眾意見,滿足群眾對信息的需求。為了保證節目質量,電視臺新聞編輯必須深入到群眾生活中,關注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變化趨勢,了解人們的精神需求,報道出符合廣大群眾需求的新聞節目。

1.2提高電視臺編輯的洞察能力,抓住社會熱點

國家制定的政治發展方向對新聞輿論產生了很大作用。所以電視臺新聞編輯選擇新聞素材的時候,必須將社會主義時事政治作為出發點,認真尋找社會熱點問題,把握社會輿論發展方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掌握社會整體發展趨勢;第二,樹立正確的新聞輿論導向,保證與國家的政策相符合;第三,高瞻遠矚,站在全面的角度上看待問題,站在人民和國家利益的角度上思考問題;第四,與時俱進,保證新聞報道中的價值觀和思想符合時展潮流;第五,具有創造力,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新聞事件,不斷豐富新聞報道內容。

1.3加強創新

隨著電視媒體競爭力度的不斷增加,為了在市場化下穩定發展,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在新聞播出前,對新聞播放內容進行整理和策劃,發揮電視臺編輯自身的創新能力,在新聞報道中加入自己的創新看法和經驗,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分析并剖析新聞事件反映的問題,同時,深入挖掘新聞事件,給群眾提供豐富的新聞信息。除此之外,新聞編輯人員還要與現場記者保持聯系,及時了解現場問題,正確把握事件的發展趨勢,提高新聞質量。

新聞是新聞編輯人員工作的主要對象。由于新聞具有失效性和客觀性產生出了新聞與其他文字編輯的區別。新聞編輯人員是掌握新聞變化的主要人員,對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具有很大影響。所以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具備基本的政治素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新聞編輯能力。同時,還要保證新聞報道的質量。所以必須在實際工作中將政治思想融入到實際工作中。新聞編輯人員進行素材整理和分析過程時,必須把握素材整理過程中產生的重要信息,體現編輯人員的洞察能力;編排好新聞素材,體現編輯人員思緒。一名合格的新聞編輯人員,不但具有豐富的感性認識,還要具有充足的理論知識,只有實現兩者結合,才能體現出新聞報道者的水平。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電視臺新聞媒體間的競爭力度不斷增強,給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施加了很大壓力,對新聞編輯策劃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實踐工作中精心策劃,才能給人民群眾報道出高質量的新聞節目,進而提升電視新聞編輯策劃的核心競爭力。從新聞事件發生的類別來看,絕大多數新聞報道內容都是突發性事件,此類事件一般影響力較大,會引起社會群體的普遍關注。在素材一樣的基礎下,怎樣報道出吸引群眾關注的事件成為眾多新聞編輯人員研究的主要問題。在新時期下,人民群眾對電視臺新聞廣播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報道出事件的發生過程,還要求劃分出新聞內容的結構,給人們展示事件的發展過程,引發人們的思考和討論。所以廣大電視臺新聞編輯策劃人員,必須根據時展趨勢,不斷學習新的內容,大膽創新,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新聞報道內容,提高市場核心競爭力。需要注意的是,創新并不代表標新立異,而是在保證新聞原始內容的基礎上,優化結構,改變報道方法,贏取廣大群眾對電視臺播放節目的信任,提高關注率。除此之外,電視臺新聞編輯策劃人員還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在有限的時間內精確掌握各種事件發生的特點,把握事件發生的主動權,掌控全局,將新聞事件準確及時地展現在群眾面前,獲得群眾認可。

3.宣傳和反復宣傳的意義

電視臺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是真實性和實時性。雖然在經濟發展的影響下,很多電視媒介開始不斷發展,但是由于電視新聞廣播具有不宜儲存的缺陷,所以播出的新聞節目具有很大局限性,很多群眾觀察節目后很難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加強新聞事件的挖掘和研究,在新聞編輯和策劃方面多做功課,及時掌握電視臺新聞的特征,認真研究電視新聞播出趨勢和內容,既要明確電視新聞廣播的優勢,也要正確理解并分析電臺新聞廣播的缺陷,實現揚長補短。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具有兩面性,電視臺新聞也不例外。雖然電視臺新聞具有實時性、便捷性和豐富性特點,但是也存在不容易儲存和消失速度快等特點,影響了廣大群眾對事件發展狀況的了解。所以進行新聞電臺編輯策劃工作時,電臺人員必須正確認識電視新聞的編排,辯證地看待問題,實現反復宣傳和集中宣傳相結合,正確地宣傳電視臺新聞報道內容。反復宣傳表示從事件發生的整體出發,利用不同方式、方法,站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面上分析問題,呈現出事件發生的全部面貌,深入報道事件。新聞報道是為了讓人們了解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對事件進行分透徹分析,擴大了宣傳面,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事件發生狀況。任何宣傳和報道方式都是對新聞事件的強化過程,都具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可言。進行事件報到時都應遵循從遠到近、從淺到深的原則,可以利用不同方式加強宣傳力度,讓新聞報道內容貼近群眾的生活,提高電視臺新聞策劃的核心競爭力,且對電視臺新聞編輯提高策劃力具有很大作用。

結語

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電視媒體競爭越來越激烈,給電視媒體帶來了挑戰的同時,也創造了發展機遇。為了在變化不定的媒體市場下發展,必須提高自身能力,通過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新聞編輯核心競爭力,給人們提供高質量的新聞節目,將人民群眾作為服務主體,給人們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新聞節目,擴大受眾范圍。除此之外,還要加強自身知識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能力。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龐冬娟.淺談電視臺新聞編輯策劃核心競爭力提升路徑[J].鴨綠江,2016,(02)

[2]高峰;史力竹.如何提高廣播電臺新聞編輯策劃的核心競爭力[J].新聞傳播,2015,(07)

篇3

關鍵詞: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評價

中圖分類號:F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5-0095-03

國際文化產品交易市場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發展十分迅速,隨著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不斷加深,各國不斷實施本國文化產品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尤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紛紛利用其經濟影響力把文化產品發展提升為本國經濟的新增長點。國際貿易目前面臨著貿易保護開始抬頭,貿易摩擦不斷產生的局面,尤其是傳統產品的競爭更為激烈。文化產品在國際市場交易中具有環保節能、輕松娛樂、文化傳播與衍生等獨有特性,因此各個國家政府對文化產品的交易口徑較為寬泛,這也是文化產品逐漸成為各國國際貿易產品重要組成部分的因素之一。

我國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近年來國家實施的走出去文化產品戰略帶動下不斷提升,但受到文化產品有效的交易戰略定位影響,我國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較大,文化產品在整個國際市場的份額不高[1]。世界貿易市場中的文化產品貿易比重越來越大,因此正確認識我國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有效的措施來提升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是我國發展文化產品貿易的當務之急。

一、我國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

關于競爭力的描述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鉆石模型”來解釋產品競爭力理論,該模型認為產品競爭力包含諸多要素,分別是產品需求條件、支持性產業、企業戰略結構、生產要素和政府等[2],因此我國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可以借此深入探討。

(一)生產要素

從行業性質看,文化產品行業屬于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知識密集型行業,在生產要素投入上比例更高的是高級生產要素,初級生產要素的促進作用有限。根據邁克爾的鉆石模型分析,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在生產要素的體現過程需要經歷高級生產要素驅動,進而投資要素驅動,然后創新要素驅動,最后是財富要素驅動等四個逐漸加深的過程。我國目前的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處于高級生產要素驅動階段,后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但是人力資源、資本和信息技術等都是影響我國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二)需求條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內對文化產品的市場需求和市場結構也不斷進行著優化和發展。隨著社會總收入的不斷提高和平均恩格爾系數的下降,人們的消費傾向不斷向文化產品轉變,對文化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極大地刺激了我國文化產品市場的發展,促M了文化產品和相關服務的不斷創新,對于提高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有效的國內市場支持條件。

(三)企業戰略結構及同業競爭

任何企業的戰略結構與選擇搭配都是市場和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驅動因素,根據國家地域、行業性質和市場環境的差異,企業的戰略結構、市場目標等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企業的市場競爭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組織制度與企業戰略的選擇搭配上[3]。文化產品的行業競爭目前也十分激烈,主要面臨著文化產品替代品的威脅和同行業的競爭。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深,各國文化產品都在國際市場中參與競爭,我國面臨著市場開放后蜂擁而至的成熟的國際文化產品,部分西方文化的入侵現象已經十分明顯,因此這種激烈的競爭給我國的文化產品發展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逼迫國內的文化產品企業不斷創新,在產品成本和生產效率上尋求突破,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對于優秀的民族文化進行大力宣傳和發展,努力提升我國文化產品的國際市場地位和競爭力水平。

(四)支持性產業

目前我國文化產品發展中的支持性產業主要指與文化產業發展中能夠共享營銷服務渠道,在產品技術上存在一致性,能否在發展中與文化產業進行優勢互補實現多贏的產業。發展支持性產業是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品并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障,由于文化產業的衍生效果明顯,在以文化創造為中心的文化生產活動中,文化生產體系通過層層的衍生和傳遞形成了諸多“亞文化”產業[4],例如旅游產業、會展產業、咨詢培訓等。文化產業迅速發展過程的支持性產業也能夠有效地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例如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導下,部分地區的人文歷史和社會風俗景點旅游近年來逐漸熱門起來,這就是文化帶動旅游的成功案例。

(五)政府和機會

國際競爭力中的政府和機會是重要的輔助條件。從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來看,國家對文化產業制定的相關法律政策和宏觀行業政策是引導整個行業發展的大方向,也是我國文化產品參與國際競爭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美國政府近年來在文化產業發展中采取了對外擴張的戰略,使得美國的價值觀和社會意識形態迅速通過電影、書籍等文化產品的承載迅速向世界傳遞,取得了顯著的成功[5]。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文化產品的市場也向世界開放,面臨著國際文化產品的不斷沖擊,隨著全球貿易自由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更面臨著嚴重的挑戰,但政府的政策引導也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的機遇保駕護航,最為顯著的案例是我國成功舉辦的2008年奧運會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展示我國的機遇,使得全世界對我國的文化產品進行了了解和接受,另外上海世博會、博鰲論壇等國際活動都為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大好的走出去的機遇,為我國文化產品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二、提升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我國文化產品的發展尚處于高級生產要素驅動的初級階段,與國外成熟的文化產品市場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在文化產業作用日益強大的形勢下應不斷提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水平,加快文化產品的創新與發展,積極面對挑戰。

(一)增加文化產品的專業翻譯人才

1.通過海外留學培養中譯外的翻譯力量

我國文化產品走出去戰略首先需要的是專業的翻譯人才,尤其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了解的翻譯人才,留學生是中譯外專業人才的有生力量,留學生群體由于有國外生活學習的經歷,對國外社會群體的意識形態和思維更了解,因此通過精確翻譯可以有效地把國內的文化產品向國外傳播,更能夠把國內的文化產品轉變成國外便于理解的語言形式。因此,提升我國文化產品的國家競爭力首先需要培養海外留學生中的中譯外翻譯力量,通過對海外留學生翻譯力量的培養,建設一支強大的專業翻譯人才隊伍來解決我國文化產品的傳播問題[6]。另外,對于國外來我國學習的留學生也需要加大力量進行翻譯隊伍的建設,國際留學生在國內的生活學習能夠有效地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通過該部分翻譯力量能有效地通過多種語言形式進行文化產品的翻譯和傳播。綜上,在擴充中譯外專業人才隊伍和提升中譯外專業人才水平過程中,既要注重吸納中國去海外的留學生,更要大膽使用來華的外國留學生。

2.吸納優秀的國外專業翻譯人才

文化產業發展具有人力資源密集、資本密集和知識密集等特征,其中人力資源密集是最重要的特征,其主要體現在優秀的文化產品創新人才和優秀的國內外文化產品專業翻譯人才上。我國目前的文化產品十分豐富,但專業的優秀翻譯人才隊伍建設還不足,導致了好的文化產品無法傳播或者向國際市場傳播中存在失真的現象,由于語言上的障礙影響了我國優秀文化產品的國家影響力,不利于文化產品國際競爭水平的提高[7]。優秀的專業文化產品翻譯人才不僅僅是對文化產品的語言轉換和翻譯,更是對產品從內涵和深層次意義上的表達,需要對文化產品有深入的了解和運用,目前這方面的優秀人才還是十分匱乏。我國提升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需要在文化產品的出口上更加符合國外人的思維模式和意識形態,需要在語言的轉換上更具備當地的特色以便于接受,因此需要不斷吸納優秀的國外專業翻譯人才,在文化產品的傳遞中更好地融入當地語言特色和思維模式,對文化產品的社會價值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和轉換,并充分重視國外的、人文關懷和社會風俗等重要價值取向,使得我國的文化產品更能夠入鄉隨俗和通俗易懂,在內容上和形式上更好地被國外市場接受。

3.因地制宜,靈活翻譯文化產品

文化產品的翻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逐漸形成了以譯語文化語境因素為重的翻譯傾向,文化翻譯觀念對語言學上的翻譯差異影響偏弱,因此在對文化產品的翻譯中存在刻板問題。文化產品不同于其他生產性產品,其內涵更為豐富,折射的社會形態和意識形態等不能通過簡單的文化產品表面內容翻譯可以表達出來,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文化產品產生的社會大背景和社會文化語境,使文化產品實現其在原本社會中存在的豐富的文化功能。因此,我國文化產品的翻譯中應采取因地制宜和靈活翻譯的特點,根據不同文化產品的社會語境進行深入的分析,力求表述產品本身的同時傳播文化產品的靈魂與內涵,在語境翻譯中既要保持原文化產品的內涵,又要有國外社會大眾能夠理解的語境和價值觀,實現文化產品內涵價值傳遞中的順暢。

(二)塑造中國文化產品的國際品牌

1.打造中國文化產品的國際品牌

文化產品的國際品牌來源于民族文化品牌,因此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提升需要把民族品牌進行升華,在打造民族優秀文化品牌的同時與國際文化品牌進行有效的銜接,對國外市場和國內消費者實現文化產品價值觀的認同,滿足國內外消費者的不同偏好。我國目前的文化產品更多地體現在歷史文化和古代文化上,在現代文化品牌和價值傳播中比較匱乏,缺乏優秀的民族文化品牌,因此需要以中國古代文化為契機,創新我國文化產品,打造優秀的民族品牌并不斷向國際品牌升華轉化,大膽創造能夠體現現代生活和時代精神的現代文化內容的民族文化品牌。

2.通過國際文化名人打造中國文化產品品牌

提升文化產品的國家競爭力需要通過國際文化名人來提升文化產品的品牌效應。文化產品的產生不僅需要優秀的創作,也需要高效的宣傳,因此國際文化名人的品牌傳播尤為重要[8]。目前我國在該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孔子學院的建立、成龍和姚明等國際名人傳播都為世界帶來了我國的優秀文化。在通過國際文化名人打造中國文化產品品牌方面,我國文化產業還需要進一步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名人進行合作,不斷提升文化產品的國際知名度,積極開拓國際文化產品市場,創立世界文化品牌。除此之外,我國的文化企業還需要充分挖掘和培養本國的文化名人,例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等都可以有效地對我國的文化產品進行國際宣傳,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時不斷加強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打造出中國文化的優秀國際品牌[9]。

(三)積極發揮技術在文化產品中的應用

1.努力轉變高新技術為新興的文化技術

近年來,以“蘋果”系列產品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術產品與服務的產生,使集文化、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為一體的、具有文化與科技結合特點的創新活動,正在成為信息技術產品與服務發展的重要趨勢,成為當代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加強品牌培育、體現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須在此基礎上加大新興文化技術來推動我國文化產品的發展。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文化企業,提升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培育一批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新品牌和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形成了文化領域的新業態,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企業[10]。

2.大膽引進國際先進文化技術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許多技術領域還很落后,尤其是我國文化產業才剛剛興起,文化技術還處于落后的狀態。引進國外的先進文化技術來發展本國文化產品,改變落后面貌、加速文化產品生產,取其長處,補其短處,不斷進步,使得我國文化產品整體質量在技術的影響下不斷提升,擁有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趙有廣.中國文化產品對外貿易結構分析[J].文化貿易,2012(9):32-34.

[2]李懷亮.國際文化貿易格局下的中國文化出口策略[J].現代經濟探討,2014(3).

[3]雷興長.文化產品走向世界的戰略價值選擇分析[J].科學經濟社會,2013(2).

[4]雷d長.西部文化資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6.

[5]魏婷.中國文化產業未來研究趨勢探析[J].山東經濟,2014(4).

[6]高潔.從文化貿易看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7]王瑞萍.WTO下國內旅游業競爭力的提升[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2(1).

[8]黃振平.創建國家級文化品牌 提升文化軟實力[J].江海縱橫,2015(4).

篇4

關鍵詞:貨幣政策;外溢效應;經濟復蘇;中央銀行

JEL分類號:E5 中圖分類號:F8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428(2012)04-0008-08

貨幣政策的外溢和協調問題歷來存在,但這些問題在金融危機應對期間進一步凸顯,甚至對全球復蘇構成制約。國際流動性寬裕導致大宗商品價格高位動蕩,全球資本流動活躍,部分國家出現貨幣競爭性貶值,不少新興經濟體加強了對資本流入的管理。一些面臨通脹和過熱壓力的新興經濟體質疑發達經濟體的量化寬松政策,而一些發達國家則把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歸咎于新興經濟體的需求增加,把全球失衡和國內的失業問題歸因于部分國家的匯率政策。預計未來幾年各主要經濟體“溫差”將繼續存在,各國實施的貨幣政策也將繼續表現出差異化特征,貨幣協調和外溢問題將會持續。在此背景下,尤其需要加強對這一領域的研究。

目前,國內對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研究還比較零散。IMF是持續跟蹤經濟和政策外溢效應的機構,并在2011年陸續發表了美、歐元區、日本、英國和中國的溢出效應評估報告,但單就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來說,這些評估尚嫌不夠。本文將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國際上較為通行的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SVAR)方法,系統研究各主要國家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

一、貨幣政策外溢效應:定義、研究框架與渠道機理

開展外溢效應研究首先需要明確定義,探討有關理論問題,厘清外溢機制和渠道,以集中研究主題,提高研究效率。

(一)貨幣政策外溢效應的定義與研究框架

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是指,一國的貨幣政策對全球或他國的經濟金融變量產生的影響。IMF將外溢效應定義為一國經濟或政策的外部效應(external ef-fects)。外溢效應與經濟學中的外部性(externality)概念類似,都是指對他方的影響,并且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也可以分為正效應和負效應,正效應即指一國的貨幣政策對他國的經濟變量產生積極的影響,反之則為負效應。貨幣政策外溢效應的結果也與外部性相似。都是個體理性導致集體福利不能最大化。一國在制定貨幣政策時,通常不會或者較少考慮對他國的影響,從而達不到集體最優。不過,微觀經濟學的外部性可以具體界定為價格機制的失靈。即部分私人成本或收益沒有包含在價格中。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難以如此界定。

貨幣政策外溢效應的基礎是各國經濟金融的融合,以及貨幣政策的分化,而貨幣政策的分化通常又源自經濟周期的不同步。作為大國,A國貨幣政策的調整。會通過資本流動、大宗商品價格、進出口貿易、金融市場等渠道對B國經濟變量產生影響,并最終會影響B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反過來,如果B國也是大國,B國貨幣政策變動也會產生類似的外溢效應。

(二)貨幣政策外溢效應的渠道與機制

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主要通過國際貿易、國際資本流動、大宗商品價格、金融市場以及心理預期等渠道發生作用。

1、國際貿易渠道。

國際貿易渠道是指一國貨幣政策通過影響匯率來改變自身貿易條件,對本國和他國的貿易收支發揮作用。但匯率變動所產生的影響方向和程度,還取決于兩個因素:(1)一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的一體化程度,即一國的生產、消費、就業在多大程度上與世界市場有關。若一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越高,國際貿易渠道的影響也就越大。(2)一國進出口在全球總進口值和總出口值中的比重,或一國對于某商品的供求占該商品世界總供求的比重,即一國貿易結構對貿易渠道的影響。

具體來說,匯率變動通過貿易渠道對他國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直接雙邊貿易的傳導。當一國匯率大幅貶值,該國出口品的價格競爭力增強,對其貿易伙伴國的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導致貿易伙伴國的貿易赤字增加,外匯儲備減少,使其承受政策調整的壓力。但本幣貶值所產生的效應是正或負,取決于雙邊貿易格局等因素。

二是間接多邊貿易傳導。在主要出口市場相同、主要出口產品相似的若干國家中,一國貨幣大幅貶值,其出口商品在共同的主要出口市場上就具有競爭力,迫使其他出口國進行貨幣貶值來降低對本國出口的沖擊。

2、國際資本流動渠道。

在經濟一體化和金融自由化的開放條件下。一國的貨幣政策可以通過國內外資本收益率、匯率等載體向國際金融市場傳輸貨幣政策效應。

一是借由國內外資本收益率差異傳輸貨幣政策效應。資本在金融市場上流動的本質原因是為追逐更高的預期回報,當國內外市場的有價證券收益率和可貸資金利率存在差異時,資本就會流動。因此當一國調整基準利率,會使國內外資本收益率的差額發生改變,影響資本的國際分布,并進而對其他國家金融市場的收益率產生影響,使他國被動調整貨幣政策。但該種方式的傳導會因匯率制度的不同而異。在固定匯率制度下,當外國提高基準利率,本國的利率必須上升到和外國一致的水平才能實現外匯市場的均衡。最終的結果即央行拋售外匯儲備。貨幣供應量減少,利率上升。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假設資本完全流動,國外名義利率的上升將導致本國貨幣貶值,出口增長,外匯儲備增加,通脹壓力增大。為抑制通脹,本國被動減少貨幣供給,提高利率水平。但本國貨幣政策調整的時滯還取決于兩國經濟實力的對比及對外國的開放程度。若本國的經濟實力遠不如外國,且對外國的開放程度高。則只能在短期內維持相對獨立的利率,而必然被動接受外國的利率水平。

二是通過國際債務傳導貨幣政策效應。國際債務變動指的是一國控制資本流入、流出總量,或者改變對外債務履約率。當一國遭受國內經濟衰退威脅時,為保持國內均衡。通常會限制本國對國際金融市場的資本流出總量,從國外抽回信貸,或停止對外國的信貸供給,從而可能擾亂他國金融秩序,致使企業發生支付困難;或者該國因無法如期支付債務,使國外債權人遭受損失,并引發國際金融市場混亂。

篇5

【關鍵詞】文化差異;傳統習俗;翻譯;誤區;策略

隨著我國和世界其他各國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聯系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際下的旅游英語翻譯活動也日益增多。由于和外國人在思維和表達方式上的不同,導致在翻譯時出現的問題以及探討它們的解決辦法。不管我們采取何種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有跨文化意識。同時,堅決制止不法分子的文化侵略活動。著重強調只有在跨文化交際下的旅游英語翻譯,才能發展得更全面,更深入,更完善。

1 分析翻譯誤區出現的原因

旅游翻譯是為旅游活動和旅游行業所進行的翻譯實踐,屬于專業性翻譯,是一種跨語言、跨社會、跨時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際活動。它包括旅游景點介紹、旅游告示標牌、民俗風情畫冊等各方面內容。旅游資料主要具備兩個功能:一是,傳遞信息,即向外國游客介紹景點情況使其讀懂、看懂、聽懂,了解并傳播中國文化;二是,誘導行動,即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促進旅游業的發展。鑒于上述翻譯目的。

1.1 漢英語言文化的差異

漢英語言風格迥異,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漢語旅游宣傳資料的表達多為描述性語言,言辭優雅,情景交融,四字格、排比及對偶結構隨處可見,如鐵塔行云、相國霜鐘、柳浪聞鶯,優美的景點名稱使游客浮想聯翩、心向往之;英語表達則更多注重句法結構,用詞平實直觀,講究知識性與科學性,在漢譯英時,若照搬漢語表達習慣,逐字將漢語英譯,則感覺拖泥帶水。

1.2 漢英傳統習俗的差異

不同的生活環境下的中西方人們對相同的事物有著不同的理解。如蝙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福的象征,在許多古老的建筑以及磚刻石刻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而在西方,蝙蝠卻是吸血鬼的象征,邪惡的代名詞。因此,當介紹外國游客桂林漓江的蝙蝠山時,一定要把它和人們美好的愿望聯系起來,否則恐怕外國游客會不愿接近這個景點的。因此,在遇到此類事物時,翻譯人員或者導游一定要將中國的文化背景介紹給外國游客,盡量準確地傳遞旅游資料的文化信息,以免產生誤解或疑惑。

2 針對黑龍江省旅游景點翻譯誤區的分析及規范

旅游景點的翻譯中,為了能讓外國旅游者了解中國文化以及景點,翻譯時應該采用靈活的翻譯方法以有效傳遞旅游信息和中國文化。

2.1 直譯和意譯

直譯有利于傳達景點地名以及人物事件等源語信息,意譯運用西方的語言思維和語言模式,更有利于傳達景點的相關信息,兩者方法的結合無形中增進了游客和中國文化的溝通,景點介紹都是四字成語,為歷史人物典故或神話故事,單純的直譯,外國游客難以懂其意,單純意譯卻會使這些景點失去原有的文化內涵,因此采取直譯加意譯的方式既傳達了中國文化又詮釋了景點內涵。

2.2 增譯

為了讓外國游客了解中國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等方面的背景知識,翻譯時可在原文基礎上適當地增加一些相關信息,如在介紹雪鄉時,單憑Snow town的直譯難以讓游客了解,應在其前加以補充說明China Snow Town這樣的翻譯不會讓游客費解。

2.3 文化類比

類比是指為消除對源語信息所含文化的陌生感,以喚起目的語接受者似曾相識的感覺,將源語中陌生的文化信息轉換成目的語文化情境中類似的信息,也就是說用英文中相似的名勝古跡,傳奇人物歷史故事等來打比方,用以此比彼的方法拉近游客與中國文化的距離,使他們產生親近感,從而讓游客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3 結語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提到,旅游與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旅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交流。相關旅游資料的翻譯既是漢英兩種語言的轉換,更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溝通。任何時候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之間都存在文化差異,語言學家奈達說過,對一個譯者來說,由文化差異引起的問題要比語言結構差異引起的問題更多更復雜。因此,想要翻譯好相關的旅游資料,譯者不僅要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還要了解和積累本國和外國文化,包括語言文學、歷史地理、、風土民情和建筑藝術等,甚至還要對生物學、考古學等有所研究。

【參考文獻】

[1]章禮霞.從廣告語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與交融[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

[2]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3]程盡能,呂和發.旅游翻譯理論與實務[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4]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5]謝天振.對翻譯學構建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中國翻譯,2001,

篇6

關鍵詞:經濟政策;問題;思考

中圖分類號:F31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0-000-01

由于我國經濟形勢與國際形勢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并且變化速度較快,針對隨之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為了保障市場經濟正常發展,必須采用對應的措施,不斷強化國際宏觀調控,并對相關政策進行正確的調整,讓國家經濟向著預期目標發展。從2011年上半年的發展進程來看,根據多樣化的國際形勢與國內經濟情況,國務院實施了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在經濟運行總體良好的過程中,朝著宏觀調控發展。2011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04459億元,與同比價格相比,直接增長了9.6%。由于國內外環境復雜,很多政府都存在財力緊張、無錢可貸的現象,進而出現一系列的錢緊、錢荒、錢流、錢多現象。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為了確保經濟平穩發展,必須及時調控經濟政策。

一、我國經濟政策調控原則以及發展現狀

從當前的經濟政策實行情況來看,為了保障經濟政策落實力度,必須以堅持主題、落實主線為原則,從根本上保障縣域經濟發展以及國民經濟中長期規劃。在這過程中,主線是轉變經濟發展的形勢,主題則是科學的發展理念。科學發展程度是影響經濟政策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努力堅持相關原則不動搖,在大力推行國民經濟改革的同時,對經濟政策有效性、持久性進行全面分析評價,爭取得到更有效的改革方法,輔助國民經濟發展。

為了滿足國民經濟以及相關政策發展要求,國務院相關部門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對國民經濟進行有效整合。具體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將從緊的貨幣政策轉換成適當寬松的貨幣形勢;第二方面是將穩健的財政方法轉變成積極穩定的財政策略。調整后的經濟發展策略,主要包括擴大內需、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等相關措施,也就是“國十條”。第一條是,加快農村經濟文化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第二條是,增強建設性居民的保障住房策略;第三條是,增強居民自主創新以及國民經濟文化建設力度;第四條是,增強機場與公路、鐵路等重大基礎性建設策略;第五條是,增強災后相關區域重建工作;第六條是,增強醫療衛生事業以及文化教育發展;第七條是,努力健全生態文化建設過程;第七條是,進一步完全生態文化、生態環境建設;第八條是,增強金融單位對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持力度,進而逐步代替我國各種銀行的信貸限制;第九條是,進一步改善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第十條是,在全國范圍內實行轉型增值稅的改革策略。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這次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帶動國民經濟發展,并且將遏制國民經濟下滑、帶動國民經濟增長放在各個工作的第一大位。從我國經濟政策改革過程來看,近十年不可能達到經濟形勢的完全轉變,而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也必須以相關經濟策略、基礎制度為依靠進行對應的調整。從經濟政策發展側面來看,不是通貨膨脹的經濟增長已經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而進行適當的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制度的主要目標仍然是,在拉大內需的同時,促進國民經濟戰略發展。一旦經濟增長速率太低,就會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帶動我國經濟政策改革的建議

為了達到社會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目標,必須以經濟政策改革為基礎,從各方面推動經濟文化建設。

(一)努力實行科學發展觀,擴大內需與供給。在經濟政策改革中,為了帶動經濟增長,必須努力實行科學發展觀,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在經濟穩定快速發展的環境中,為更好的實行科學發展觀打下基礎。首先,在擴大投資規模時,必須不斷優化投資結構,而不是一味追求更高的投資利潤與數量,進而忽視投資結構轉換。其次,在投資方向與投資項目選擇中,為了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的不良局面,必須有壓有保。對于高污染、高成本、高能耗的項目,必須堅決抵制,在將重復性項目過剩削減的過程中,注重大規模數量以及質量投資,并且各種項目必須擁有對應的可持續性與技術含量。在嚴格禁止豆腐渣工程的同時,充分調動私人、企業與政府的投資積極性。

在供給過剩以及經濟危機的影響中,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在擴大內需的過程中,必須擴大供給,增加供給能力;在供給改革中,必須對供給總體需求與總供給同時發力,以帶動經濟發展。

(二)擴大投資消費,調整財政政策。消費需求作為總需求的重要部分,但是從發展形勢來看,我國更加注重投資需求,而不是消費過程。由于居民消費需求已經根深蒂固,在短時間很難改變,所以必須在擴大內需的同時,必須擴大投資力度與消費需求。

在財政政策調整中,積極的財政政策在金融危機中帶有很多負面影響,如果政府只注重發展,而忽略了錢的實質意義,就會出現錢“貴”的局面。針對這種現象,必須堅持積極的發展戰略,在財政改革的同時,以國家財力為后盾。因此,在實施經濟發展策略時,必須積極調整財政政策,帶動國民經濟積極發展。

(三)調整貨幣政策與稅收政策。從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很多大企業已經感受到融資壓力,并且融資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求與經營目標。很多銀行也存在存款、貸款的雙重壓力,個別地區甚至出現借貸或者高利貸現象,這不僅制約了國民經濟發展,也嚴重影響了可持續發展戰略。針對這類現象,我們不僅要努力健全貨幣政策,更要及時調整相關制度,在“雙高”與“低差”并存的過程中,進一步降低企業、單位金融結構備金率。

對于國家稅收的調整,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非法稅收的現象。針對這類現象,我們不僅要調整稅收結構,更要減少稅收項目區,在提高財政收入的同時,進行閨房稅收改革,進一步強化稅收扶持力度。

經濟政策改革作為一項系統、持續的工作,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以政策改革為根本,在完善改革策略的過程中,推動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靳衛萍,尹曉菲.滯脹威脅下的我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J].經濟縱橫,2008(11):9-12.

[2]李武軍,黃炳南.基于政策鏈范式的我國低碳經濟政策研究[J].中州學刊,2010(5):35-38.

篇7

一、會計政策和經濟政策的內涵

會計政策分為宏觀(政府)會計政策和微觀(企業)會計政策兩個層次。宏觀會計政策主要指一國或一個地區的會計實務規范的可選擇空間,通常體現為有關會計法規、會計準則和會計原則的制定。微觀會計政策指在既定的可選擇的領域內,根據企業的目標、會計人員的偏好,對可供選擇的會計原則、方法、程序進行定性、定量的比較分析進而選擇的過程。我國具體會計準則財會字[1998]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中將會計政策解釋為“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采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辈浑y看出,該定義的會計政策主要指微觀層次上的會計政策選擇??梢姡暧^和微觀會計政策是指會計政策的制定和選擇兩個不同的方面。本文所說的會計政策包括宏觀會計政策,也包括微觀會計政策。

經濟政策是為實現既定的目標,政府制定的在一定時期內組織、調節、控制經濟活動的行為規范和準則,一般地,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主要通過分析國民經濟中有關經濟總量之間的關系,研究如何在整個社會范圍內充分利用資源;而微觀經濟學通過分析與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有關的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研究合理配置資源。相應地,經濟政策也包括宏觀經濟政策和微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國民收入分配政策、投資政策、產業政策、科學技術政策、國際收支政策、會計準則等。微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賒購政策、賒銷政策、價格政策、股利政策、會計政策等。

由上述定義可以看出,宏觀經濟政策包括宏觀會計政策(會計準則),微觀經濟政策包括微觀會計政策。可見,會計政策是經濟政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與其他經濟政策手段相互配合,促進經濟健康、有序、穩定地發展。

二、會計政策選擇應服務于經濟政策

這是會計理論傳統研究方法中經濟學家的觀點。該方法認為,會計政策選擇要能反映對宏觀經濟指標變動的控制能力的影響,應關注“一般的經濟福利”。比如,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企業為了謹慎起見,對存貨的發出就應該選擇后進先出法(LIFO),而不是先進先出法(FIFO)進行核算,對固定資產就應該采用加速折舊法。同時,會計政策選擇應考慮行為性影響和“宏觀經濟后果”,體現政府宏觀經濟政策預期目標。正如郝金斯所指出的:“公司報告準則應當能引導個體經濟行為與國家宏觀經濟目標相一致……會計準則要符合政府宏觀經濟目標和經濟計劃?!?/p>

1、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應充分反映經濟現實。經濟政策是孕育會計政策的土壤之一,是影響會計政策制定和選擇的重要因素。經濟政策是政府對經濟現實進行管理的意圖,反映了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節及對產業機構調整的方向。從國家制定的經濟政策可以看出,哪些行業和行為是被限制的,哪些行業和行為是受支持和鼓勵的。經濟政策的貫徹實施離不開會計政策和其他政策的輔助。政府會計政策的制定,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都應該充分體現經濟政策,反映經濟現實,只有這樣,經濟政策才可能得到貫徹,政府對宏觀經濟的管理才得以實現。比如,1962年美國國會提出了《收入法》法案,其中規定:技術改造投入的固定資產可以按成本的一定比例扣減后再繳納所得稅。其中的扣減辦法有兩種:流進發(固定資產購買當年全部扣完)和遞延法(固定資產分年抵扣)。當時美國的經濟政策是大力鼓勵固定資產投資,以促進經濟發展。根據這一經濟情況,最終選擇了流金法扣除。此后,又出現了自我保險和大災難公積金,債務重組、通貨膨脹、外幣變動等會計政策。在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從來就是依賴于政府部門。會計準則體現的是政府的意志,因此,會計準則的制定就成了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之一。我國《企業會計制度》別規定,企業核算應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就是說企業應當按照經濟業務的實際內容而不是各種形式來確定會計處理方法。如果僅僅依靠經濟業務事項的某種形式來確定會計處理方法,難免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這一會計政策的出臺,不可否認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也有它的經濟政策背景。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失真嚴重,誠信遇到危機。在這種大環境下,國家倡導2002年為“誠信年”,所以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順應了加強企業誠信建設的這一經濟政策。

2、會計方法和技能的選擇要充分考慮經濟后果。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會計信息會導致社會資源重新配置,社會財富重新分配,因此,會使一部分集團和個人得利,另一部分集團和個人失利。所以會計政策的制定、會計方法和技能的選擇就成為各個利益集團斗爭的焦點所在。如何權衡各個利益集團的得失,是會計準則的制定和會計政策的選擇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在這里,引用廈門大學會計系陳華在《經濟后果觀與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一文中提到的一個例子。1975年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頒布了財務會計準則第八號公告(SFAS8),要求跨國企業的外匯折算采用時態法,且折算利得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該準則一經頒布,立即成為眾矢之的,其中反映最強烈的要數企業的管理人員,有些企業甚至在報表附注中對SFAS8的理論基礎表示懷疑。事實上,單純從理論角度看,SFAS8完全符合購買力平價理論和利率平價理論。但使企業管理層最為惱火的是其易變和不可控的外匯折算差額必須進入損益表,這勢必影響企業管理層的薪酬計劃。同時,波動的會計利潤向市場傳遞的是企業發展不穩定的訊息,從而影響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對資金的籌集。迫于各方的壓力,六年后FASB頒布了SFAS52,規定改用現行匯率法,并將外匯折算差額作為一個單獨的項目列入所有者權益,平息了企業管理層的強烈反對??梢姡蚪洕蠊拇嬖?,使理論上更為完善的SFAS8無法實施,而理論基礎欠缺的SFAS52卻因兼顧了管理層的利益而得到廣泛認可。所以,在會計政策制定和選擇時,應充分考慮行為性影響和由此帶來的經濟后果。另一方面,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希望的經濟效果而利用會計政策選擇來實現。比較典型的例子是,若CEO的報酬計劃以收益為基礎,管理人員存在“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傾向,則管理人員更有可能使用能增加收益的會計程序,以求個人效用(福利)最大化:(1)將報告收益由未來期間,提前至本期確認;(2)若企業發生虧損,將未來可能虧損提前至本期注銷,以提高未來收益;(3)若分紅計劃包括認股權,則選擇“拉平”收益的會計方法,以保持股票價值的穩定增長。

篇8

論文摘要 亞洲特別是東亞經濟的飛速發展使亞洲出現了經濟和貨幣一體化的趨勢,亞洲金融危機加快了亞洲貨幣合作的步伐。亞洲實行貨幣合作存在充分的可行性,但從目前來看,實行區域貨幣合作的困難重重。展望亞洲區域貨幣合作的前景,如果亞洲各國能相互信任,互助合作,亞洲經濟能夠相對平穩發展,亞洲區域貨幣整合仍有巨大的空間。

現在,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是經濟全球化,同時,在全球金融一體化的背景下,又出現了區域匯率協調安排和貨幣區域化。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Robert Mundell在2000年就曾預言在未來十年內將會出現三大貨幣區,即歐元區,美元區和亞洲貨幣合作區。目前歐元區和美元區正發展得如火如荼。亞洲貨幣合作,在亞洲金融危機后也開始啟動。亞洲貨幣合作的直接動因是亞洲金融危機。1997年7月發生的貨幣危機起始于泰國,在很短的時間內擴散到東亞其他國家,最終發展成為地區性的嚴重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極,亞洲各國有必要加強本地區內的金融協調與合作,亞洲區域貨幣面臨著重新整合的必要和趨勢。以下從國際貨幣合作的目的開始,到貨幣合作的形式以及成本收益分析去論述國際貨幣合作,之后結合亞洲發展現狀分析亞洲區域貨幣合作的前景,最后指出亞洲區域貨幣合作必須加強亞洲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一、國際貨幣合作的目的

開放經濟中所有的宏觀經濟原理和宏觀經濟政策的討論都涉及到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問題。各國要實現國內充分就業,維持經濟增長和低通貨膨脹以及國際收支平衡這樣一個內外均衡的宏觀經濟,必須協調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匯率政策,此外,還要使本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外國的經濟政策相協調。匯率政策是國際經濟協調的核心之一。國際貨幣合作的第一個目的就是穩定匯率。穩定匯率的目的就是能夠保持與主要的貿易伙伴國之間的固定匯率,減少國際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的穩定發展,促進專業化分工和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第二個目的是政策自主。政策自主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擁有自主地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利,為了能夠比較自由地選擇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的各種組合,為更好的管理國內經濟提供更多的政策選擇。第三個目的是防止投機。防止投機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方便地控制投機性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動,以防止這種資本流動可能帶來的不穩定的經濟沖擊。

二、國際貨幣合作形式及成本收益

(一)國際貨幣合作形式

為了解決以上三者間的問題,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實行國際貨幣合作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就像麥金農和蒙代爾所建議的那樣建立最佳貨幣區,或者象歐盟那樣建立單一的貨幣聯盟或單一貨幣區。下面就國際貨幣合作程度的差別,簡述貨幣合作的形式。

1.匯率聯盟。匯率聯盟要求各個成員國相互之間實行不可改變的,純粹的固定匯率,而且不允許做出任何邊際調整。這樣的國際貨幣合作顯然要求各個成員國對短期資本國際流動進行控制。否則,短期資本流動會使固定匯率難以維持。

2.貨幣一體化。貨幣一體化也叫最優貨幣區,它包括的內容有:成員國之間相會實行固定匯率,而且不能作邊際調整;成員國實行貨幣一體化,即沒有外匯管制,成員國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金融市場一體化,即資本可以在成員國之間自由流動;成員國具有共同的貨幣政策。

3.貨幣單一化。這種貨幣合作形式有三個要素組成:統一貨幣,統一儲備,統一央行。成員國沒有匯率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自主權,匯率水平以及儲備數量由統一的央行來決定。成員國和非成員國的外匯支付與平衡也由共同的央行來處理;每個成員國的金融當局只能擁有少量的外匯儲備用于日常的周轉支付。

這些合作形式不能保證成員國同時獲得匯率穩定,自主政策和控制的資本流動這三個目的,充其量只能獲得其中的兩個。但是,為什么這么多國家還熱衷于進行國際貨幣合作呢?這個問題只能從國際貨幣合作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中得到答案。貨幣合作不是最優的政策選擇,但確實次優的政策選擇。

(二)國際貨幣合作成本

國際貨幣合作的成本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參與國際貨幣合作的成員國將因此失去匯率調整這個重要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因為參與貨幣合作要穩定匯率,所以成員國失去調整和選擇匯率的權利,參與貨幣合作的結果將合作前的匯率沖擊轉化成合作后的貿易沖擊。

2.參與國際貨幣合作的成員國將因此失去貨幣政策自主這個重要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成員國不能自主控制貨幣政策,那就必須面對下列困境之一:要么是承受高于其他國家的通貨膨脹,要么承受高于其他國家的失業率。

(三)國際貨幣合作收益

國際貨幣合作的收益主要來自四個方面:

1.可以降低國際貿易的匯率風險。對于國際貿易商來說,不穩定的匯率是它面臨的風險之一。通過貨幣合作可以形成相對固定的匯率,那么匯率變動的不確定性就大大降低,就可以促進各國貿易的增加和國民收入的增長。

2.可以減少貿易商貨幣兌換的成本和投資商資本流動的費用。如果沒有國際貨幣合作,各國貨幣就難以自由兌換,那么貿易商貨幣對方成本和投資商資本流動的費用就大大增加。通過貨幣合作可以降低這種交易費用,刺激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帶動各國經濟增長。

3.可以減少國際貨幣投機的沖擊。一方面成員國之間匯率和貨幣收益因為貨幣合作而趨向于拉平,貨幣差價縮少,減少投機利潤;另一方面因為一體化之后貨幣的絕對規模擴大,國際投機者沒有那么大的經濟實力沖擊一體化的貨幣體系

4.可以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和規模經濟效益。由于貨幣合作而導致的貨幣一體化的結果將穩定匯率和減少國際貨幣兌換成本,推動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由此產生的產業結構優化和規模經濟效應將大于自由貿易協定或直接跨國投資而產生的效應。也就是說貨幣合作將進一步放大自由貿易協定或跨國直接投資產生的結構優化和規模經濟效應。

三、亞洲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和貨幣合作的可行性

從最優貨幣區理論來看,具有下列特征的國家適合組成貨幣合作區:經濟開放程度較高,勞動力和資本流動性較強,工資價格具有充分的彈性,貨幣政策目標相似等等。

(一)對外經濟開放度。伴隨經濟一體化的投融資活動的一體化,因此,衡量一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應僅僅以對外貿易占GDP比重來衡量,還應該考慮綜合開放程度,以體現一國貿易,投資,金融三方面與世界經濟融和的程度。東亞地區的綜合開放度比較高,但國別差異較大,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是地區性的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對外開放度很高;而中國,日本,韓國綜合開放度較低。因此迫切需要穩定匯率,進行貨幣合作。

(二)工資價格剛性。亞洲地區的工資和價格具有較大的彈性。這是因為亞洲是具有較高增長速度的發展中地區,一些國家的工業化剛剛完成,而另一些地區則正處于工業化過程中。工業化過程伴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大批量轉移,這種轉移在滿足工業化過程對勞動力的巨大的需求的同時,也保證了勞動力市場的充分彈性。另外,亞洲國家工會力量與歐美國家相比較弱,談判能力低,失業保障也不健全,導致工資剛性不強。

(三)要素市場的靈活性。要素市場越靈活,資本及勞動力的流動性越高,成員國財政轉移的程度越大,這些國家越有可能組成最優貨幣區。亞洲各國和地區目前限制勞動力流動的因素很多,包括語言障礙,法律障礙,文化障礙等,這都使亞洲各國的勞動力流動程度很低。其次,亞洲各國金融發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亞洲區域大國——中國,韓國,日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資本流動存在一定的障礙,致使整個亞洲區域的資本流動性不高。

(四)政策目標的相似性。政策目標相似性越高,在對付經濟沖擊時貨幣合作各方的政策協調越容易,貨幣合作越容易成功。衡量各國政策目標是否一致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通貨膨脹率。亞洲各國的通貨膨脹率差異很大,為建立貨幣合作區的政策協調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目前,亞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有所提高,但是整個區域內經濟一體化的程度存在差異,貨幣合作便經常在兩國或三國之間進行,以兩國或幾國簽訂協議的形式存在,具有雙邊性。此外,亞洲各國還沒有涉及匯率穩定的嚴格的框架協議,只是進行匯率穩定的嘗試性合作,如建立雙邊或多邊的政府貨幣互換協議,緊急時刻貨幣援助協議,共同干預市場匯率的行動等等。

四、亞洲區域貨幣合作要求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貨幣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匯率聯盟、貨幣一體化、貨幣單一化三種形式。亞洲的最優選擇應該是第二種演進路徑。貨幣一體化要求:成員國之間相會實行固定匯率,而且不能作邊際調整;成員國實行貨幣一體化,即沒有外匯管制,成員國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金融市場一體化,即資本可以在成員國之間自由流動;成員國具有共同的貨幣政策。與歐洲相比,亞洲貨幣合作的困難可能主要來自政治方面,長期以來,東亞各國和地區一直存在分歧,如領土糾紛,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價值觀差異等,因此他們更多的是對方為競爭對手而不是潛在合作伙伴。其次,貨幣合作要求各國要讓度一部分經濟政策的自主權,實行共同的貨幣政策,這就要求亞洲各國必須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就要做到:第一,協調各國的貨幣政策,實行相近的通貨配置率和失業率;要實現區域貨幣合作,就要實行共同的貨幣政策,亞洲國家和地區要顯示出愿意放棄貨幣自主權以換取貨幣合作成功的決心。第二,加強亞洲各國的政治文化交流與合作;交流各自對經濟形勢的看法;交流說實行政策對經濟形勢影響的看法;只有這樣,成員國相互間才能增進了解,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從而為亞洲區域貨幣合作邁出堅實的一步。

參考文獻

[1]于海.金融問題研究與分析.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9).

[2]何澤榮.入世與中國金融國際化研究.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7).

[3]林志遠.中國宏觀經濟問題改革出路.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9).

[4]孫新雷.國際經濟理論與政策.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8).

[5]陳野華.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與中國的金融創新.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11).

[6]何璋.國際金融.中國金融出版社.1997.(5).

篇9

關鍵詞:水庫工程 社區文化變遷 制度文化 行為文化 觀念文化

1.引言

在2011年1月中央1號文件后,我們國家水利工程建設發展更為強勢。一大批水利樞紐工程的開展,使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不再處于弱勢,但是,水庫工程開發運營忽視社區文化變遷從而產生的社區矛盾日益突出,而文化已經成為國家、項目治理的主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基于此,本文以港口灣水庫為案例進行實證分析,為工程本身的后續運營提供控制社區文化良性變遷的建議,也能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新的個案。

2.水庫工程對社區文化變遷影響的概念框架――基于現有文獻和相關理論

2 . 1社區文化變遷的分析維度及其影響因素

2.1.1社區文化變遷的分析維度

基于現有文獻和相關理論,結合本文的研究實際將社區文化變遷變量按三個方面展開: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觀念文化,各個調查分析變量所對應的測度變量如下,這些為后續的概念框架和變量體系建立提供基礎。

(1)制度文化對應的測度變量:組織方式;關系網絡承載體、婚姻制度;教育制度、家庭制度;行為準則;禮俗。

(2)行為文化對應的測度變量:人際關系;語言、習俗;民俗、風俗;群體(社團)活動;生活方式。

(3)觀念文化對應的測度變量:價值觀(家庭觀念、消費觀念);態度;思維方式、;倫理道德、審美情趣。

2.1.2生物物理驅動力維度上的社區文化變遷影響因素

基于現有文獻和相關理論,結合本文的研究實際,生態環境剔除生物因素,大致可以從地形地勢、土地資源、氣候、水文、土壤這5方面展開,各個調查分析變量所對應的測度變量如下,這些為后續的概念框架和變量體系建立提供基礎。

(1)地形地勢對應的測度變量:水域。

(2)土地資源對應的測度變量:土地利用的性質、方式及格局。

(3)氣候對應的測度變量:氣溫、降雨量。

(4)水文對應的測度變量:水位水深、流速流量。

(5)土壤對應的測度變量:土壤類型、土壤肥力。

2.1.3人文社會驅動力維度上的社區文化變遷影響因素

基于現有文獻和相關理論,結合本文的研究實際,伴隨水庫工程建設、運行所產生的配套政策可歸納為就業政策、經濟政策和安置政策。各個調查分析變量所對應的測度變量如下,這些為后續的概念框架和變量體系建立提供基礎。

(1)就業政策對應的測度變量:拓寬就業渠道;生產技能和再就業培訓。

(2)經濟政策對應的測度變量:征地補償;稅收優惠;后期扶持。

(3)安置政策對應的測度變量:產業安置;距離安置;群體安置。

2 . 2概念框架

基于上述內容,結合文獻綜述和相關理論基礎,形成本文的概念框架圖2-1。概念框架的形成有助于研究思路的確定和實行,后續假設的提出及驗證也是參照該概念框架進行的。

3.研究設計

3.1個案研究方式與個案研究對象的確定

本文選用個案研究方式來確定個案研究對象。該方法在應用過程中需要通過多種方式來搜集有效、完整的資料。重點是對單一對象進行詳細深層次的研究過程。個案選擇的基本原則是要求研究者事先確定某一特定案例能夠出現典型的結果。本文依照此原則,選取港口灣水庫工程來作分析。港口灣水庫位于安徽省寧國市,壩址輻射112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水庫總庫容9.41億立方米,屬于大型水庫工程項目Ⅱ類。其主要作用是防洪,同時兼有發電、灌溉和城市供水的社會服務性,以及水產養殖和旅游開發等的社會增值性。受港口灣水庫影響的社區區域分為庫區與壩下游兩大板塊:庫區為受港口灣水庫直接淹沒及移民遷建和生態環境改變影響的區域,包括寧國市竹峰、青龍、方塘和甲路4個街道及鄉鎮。由于壩下游社區變遷原因復雜,本研究僅選取庫區周邊的社區作為研究社區。

3.2數據收集與處理

課題組組織了3人的社區(村)調查團隊,同時為了厘清水庫工程開發建設對社區文化的影響機理和過程,課題組組織了7組共14人的家庭入戶結構性訪談問卷組。

要解答水庫工程與社區文化變遷之間的關系,需要運用因果類的數據分析方法?;诠P者對大量文獻總結發現:一、結構方程模型既能得出各指標間的路徑關系和系數,這與我們假設驗證的目標一致;二、結構方程模型能進行潛變量研究,而本文研究變量大多需要依靠問卷,這個特點使得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綜上,本文選取結構方程模型為本文進行假設驗證。

基于先做的小樣本調查與分析,對問卷做了合理調整,在正式調查中,共發放問卷235份,211份為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9.7%?;厥諉柧砝肧PSS22軟件進行分析,得出主要特征的統計以及問卷的信度與效度。問卷樣本主要特征統計分析顯示,問卷調查對象具有隨機以及合理性,信度與效度均符合要求。

4.港口灣水庫對社區文化變遷的實際影響

4 . 1路徑圖構建

依據前文的概念框架和問卷調查,最終確定的路徑圖為圖4-1。“sc1-3”分別代表民間組織、家庭制度和婚姻制度,“bc1-5”分別代表人際關系、習俗、語言、休閑方式和群體(社團)活動,“cc1-4”分別代表消費觀念、代際觀念、婚姻觀念和,“sp1-3”分別代表產業安置、距離安置和群體安置。

4 . 2測量模型分析

在對初始模型進行修正后,刪除了指標bc5:群體(社團)活動,得出本文模型的最終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圖4-2,“sc”代表制度文化,“bc”代表行為文化,“cc”代表觀念文化,“sp”代表安置政策。

4.3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在初始結構方程模型的基礎上,結合模型適配度檢驗,對模型進行了多步模型修正,得到最終的結構方程模型圖4-3。

由圖得出:

①制度文化:經濟政策顯著正向影響了制度文化(路徑系數為0.952,顯著性為0.001以下);安置政策顯著正向影響了制度文化(路徑系數為0.052,顯著性為0.05以下);就業政策顯著正向影響了制度文化(路徑系數為0.048,顯著性為0.05以下)。其中,經濟政策和就業政策的路徑系數過小,經濟政策對制度文化的影響最大。

②行為文化:水域面積變化顯著正向影響了行為文化(路徑系數為0.162,顯著性為0.05以下);耕地面積變化顯著正向影響了行為文化(路徑系數為0.239,顯著性為0.05以下)。耕地面積變化對行為文化的影響程度較大。

③觀念文化:水域面積變化顯著正向影響了觀念文化(路徑系數為0.323,顯著性為0.001以下);耕地面積變化顯著正向影響了觀念文化(路徑系數為0.156,顯著性為0.05以下)。水域面積變化對觀念文化的影響程度較大。

5.港口灣水庫正向引導社區文化變遷的對策分析

本文針對結構方程模型中影響程度較大的以及可以后續改進的方面提出港口灣水庫正向引導社區文化變遷的對策。

經濟政策:直接的經濟補償對于社區居民來說有一定程度的作用,現有的后期扶持從2007年開始投入20年。但是這種經濟補償是無法有延續性的,如果政府將后期扶持政策與漁業、旅游業個體經營優惠政策、創業優惠政策相結合,將激發社區居民主動得從失地狀態轉變過來。此外,后期扶持政策中也可以涉及社區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建造圖書館、休閑廣場、學校等為社區居民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也為社區家長減少孩子上學壓力。

就業政策:很多社區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當不能依靠農業種植謀生時,即使他們想要尋求其他就業途徑,也會因自身文化水平不夠和技能缺乏而無法作出新的選擇。雖然社區周邊企業種類由于港口灣水庫是水源地這一原因而有所限制,但是依舊存在不少可以向當地社區居民提供就業崗位的企業,例如香菇種植業、生物科技等,政府可以有針對性得對社區居民提供就業技能培訓。

土地資源:不同的社區有其不同的地理特征,作為各村的村委會應該依靠各村地理優勢發展各自的產業經濟。有社區離城鎮較近則可以從商業經濟上發展,繁榮該村的零售、飲食等。有社區在港口灣水庫邊緣地帶,這樣的社區依舊有小部分良好的土地資源,村委會可以組織社區居民開墾土地種植蔬菜、砍伐毛竹來增加社區居民收入。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馬來西亞,農村,社會政策

在馬來西亞的工業化進程中,盡管農業部門在整個國民經濟結構中所占比例不斷減少,但由于農業直接影響到國計民生、出口收入、工業原料的來源等,因此政府仍十分重視農業的發展。特別是馬來西亞的主體民族馬來族大多從事農業,為了縮小他們與其他民族間的發展差距,維護社會團結,政府對于農村地區的社會發展更是特別關注。保障農村經濟社會同步發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成為馬來西亞社會政策的重要內容。

馬來西亞農村社會政策的基本內容

縱觀馬來西亞農村社會政策的發展,可以看出其內容涉及農民生產、農民生活以及農民人口素質三大方面。這三方面的內容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構成了馬來西亞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第一,為農民生產提供支持服務。

1969年的種族沖突事件促使馬來西亞政府采取了“新經濟政策”,消除貧困尤其是馬來族農民的貧困成為新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社會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馬來西亞政府并沒有采取專門的濟貧措施,而是通過為農民生產提供各種支持服務,促使其在生產發展中擺脫貧困。

1971年,馬來西亞開始推行農村綜合發展戰略,以擴大農村人口就業,實現農業部門的現代化。為此,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開展了一系列的項目建設,為農民發展生產提供支持。這些支持項目主要有:(1)開發土地,增加耕地面積,安置無地農民種植經濟作物。至1987年,馬來西亞共實施了422個土地開發項目,開發土地76萬公頃,安置無地移民111728人。(2)改善農田基本建設,建造水利灌溉工程。兩個大規模排灌工程——吉蘭丹州的吉姆達計劃和吉打州、玻璃市州的慕達計劃均于70年代上半期完成。(3)提供化肥、高產種子和農業技術,以提高農業作物產量,擴大油棕、可可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對換種高產作物提供補貼。(4)實行價格補貼制度,減少市場風險,保障農民的生產利益。由于稻米種植是所有農作物種植中收入最低的部門,為了保證稻農的利益,馬來西亞政府對米價實行補貼。在1986~1990年間,政府在給稻農補貼上的開支達到3.968億馬元,1991~1995年間,補貼開支達3.98億馬元。政府還建立國營銷售系統和稻米烘干、碾磨、貯存一條龍的綜合企業,為稻農提供種種方便,減少中間商對稻農的盤剝。(5)建立支持農業的信貸機制,為農業生產提供貸款。(6)在城市中心建立農貿市場,讓農民直接出售農產品,以獲取較好的價錢。馬來西亞這些支持農業生產的措施對提高農民收入、消除農村貧困發揮了重大作用。

第二,保障農民基本生活需求。

保障農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社會政策主要有兩大內容:一是為農民提供基本的生活、衛生醫療條件;二是對貧困農民實施救助和幫扶。

馬來西亞獨立以來,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在全國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公立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和網絡。馬來西亞農村衛生服務系統分為兩級,即衛生中心和社區護士站。衛生中心有醫師或??漆t師,服務人群1.5萬~2萬人;社區護士站服務人群約3000—4000人,能處理多種醫療問題,包括分娩。農村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全部免費,即使是住院病人也只需繳付很少的費用,貧困地區和醫療條件差的地區的農民還可以減免費用。政府還定期對鄉村衛生服務質量進行改進,尤其重視對農村衛生設施、設備和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提升。進入21世紀后,馬來西亞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初級衛生保健診所,部分助產診所也可提供更多的衛生保健服務。

為了加快農村地區的脫貧步伐,1989年,在“新經濟政策”即將結束之際,馬來西亞開始實施專門的反貧困計劃,即特困人員發展計劃。政府將特困家庭登記在冊,并設計一系列適合這些特困家庭需要的項目,以增加其就業機會、提高其收入。這些項目包括小型貿易、家庭手工業、家畜飼養、水產養殖、糧食作物的商業化生產等。政府還為貧困家庭提供無息貸款和培訓、改善住房條件、為孩子們提供食物和教育資助等。至2000年4月,馬來西亞共發放7.672億馬元的無息貸款,大約有15。35萬名貧困者從中獲益。除此之外,聯邦土地發展機構還給那些因傷殘無力工作以及年齡在60歲以上的貧困人口提供直接經濟救助,每人每月可獲得50馬元的救助,一個家庭每月最高可獲250馬元的救助??偣灿?000個貧困家庭獲得救助。

在第七個馬來西亞計劃期間(1996~2000年),馬來西亞實施了一個專門幫助土著少數民族脫貧的計劃。該計劃的資助形式主要是鼓勵土著少數民族參加各種能夠增加收入的活動,如土地開發、蔬菜種植、零售業、家庭手工業等。在新土地開發和安置計劃中,共有8100個土著少數民族家庭獲益,涉及土地面積達1.98萬公頃。到1999年底,1.582萬個土著少數民族家庭獲得了7900萬馬元的補貼,土著少數民族的貧困率已由50.9%下降到15.4%。自2001年起,馬來西亞開始實行“國家遠景政策”(National Vi- sion Policy)。這一時期,政府繼續實施一系列類似的反貧困計劃,資助對象主要是邊遠地區的土著少數民族。

在以上反貧困計劃中,政府一方面對無生產能力的貧困家庭提供直接的經濟援助,另一方面還為農民提供住房、飲水等基本生活條件和衛生醫療等社會服務。到1995年, 72%的農村貧困家庭通了電,65%的農村貧困家庭有了安全的飲用水;77%的農村貧困家庭能在周邊9公里范圍內有一家政府或私人診所,還有汽車牙科醫療隊和診療所、村衛生隊、飛行醫生為邊遠的農村地區提供醫療服務。由于實施特困家庭發展計劃,農村地區的特困家庭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5.2%下降到1995年的3.7%。

第三,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生產能力。

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生產能力一直是馬來西亞政府農村社會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政府希望以此促進貧困農民通過自身努力來獲得較高收入的工作,直至擺脫貧困。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和生產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讓農民及其子女能夠有機會接受各種形式的教育和培訓。

20世紀60年代,馬來西亞制定了《義務教育法》,對6~15歲兒童實施全民義務教育。為了使《義務教育法》在農村地區能夠切實有效地執行,馬來西亞的農村發展計劃及反貧困計劃都將學校建設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到1995年,馬來西亞94%的農村貧困家庭能在周邊9公里范圍內有一所小學,60%的貧困家庭能在同樣范圍內有一所中學。如今,馬來西亞政府可以為兒童提供11年的免費教育。與此同時,政府還為貧困家庭的學生提供各種教育資助,例如為貧困學生提供獎學金、免費課本、食宿、制服等。另外,改善農村教學設施,提高農村教學質量也是政府特別重視的內容。近年來,一些鄉村學校的設備不斷更新,一些不足150名學生的農村學校被合并,以便保證學生能夠享有更好的教學設備和學習環境。為了使邊遠農村學校跟上科技發展形勢,馬來西亞發起了一項農村學校無線因特網培訓和教育計劃,為農村學校提供計算機等相關設備,為學生和老師進行信息通訊技術的教育和培訓。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雖非義務教育,但是政府設立了國家高等教育基金,為家庭貧困的學生提供財政資助,使馬來西亞青年都有可能進入大學學習。

除了保證讓農民子女接受正規的教育外,馬來西亞還特別重視農民自身能力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為農民提供有關農業耕種以及工作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培訓和教育,以使其提高生產能力;二是為農民提供工業培訓,使其能夠受雇于非農部門,或自己在農村地區和城市中心從事商業活動。在第五(1986~1990)和第六(1991—1995)個馬來西亞計劃中,政府在培訓和咨詢方面的開支達到2800萬和3.417億馬元。

馬來西亞農村社會政策的特點

第一,農村社會政策與經濟發展政策融為一體,在生產發展中實現社會目標。

從以上的敘述中可以看出,馬來西亞在處理農村的社會問題時,往往將其與農村的生產發展聯系在一起,在發展中解決社會問題。因此,馬來西亞農村社會政策的相關內容往往包涵在經濟政策之中。在1971~1990年實行的“新經濟政策”中,政府明確指出,“新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并不只是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是通過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轉型重建社會、維護國家團結?!巴ㄟ^項目方式來提高生產力、增加收入和為不分種族的所有馬來西亞人增加工作機會來消除貧困”,是“新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之)。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馬來西亞在“新經濟政策”時期,沒有實行專門的消除農村貧困計劃,而是將消除農村貧困貫穿于各種農村發展計劃之中,通過為貧困農民提供各種就業機會、增收渠道以及生產服務,使其擺脫貧困。即使在“新經濟政策”末期實施了專門的反貧困計劃,但反貧困的主要措施仍然是通過各種生產發展項目為貧困農民就業、增加收入提供各種機會和支持。

第二,注重農民人口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直接的現金濟貧措施有限。

在各個經濟發展時期,馬來西亞一直將消除貧困特別是馬來農民的貧困作為其奮斗目標。但由于奉行“在發展中消除貧困”的原則,馬來西亞的社會政策并不主張對農村貧困人口實行過多的現金救助,而是注重其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從前面的敘述中可以看出,馬來西亞在其反貧困計劃中,只是對那些因傷殘無力勞動或年齡在60歲以上的貧困人口提供經濟救助,而對其他人則通過提升其素質和能力來使其擺脫貧困,具體表現為在農村地區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衛生醫療服務和教育培訓體系,以此來促進農民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從而使農民有能力自食其力以及從事更高收入的工作。這反映出馬來西亞農村社會政策特別重視“自立”和“自尊”的理念。

第三,政府在提供農村公共服務中起主導作用,同時鼓勵其他社會力量參與其中。

在馬來西亞,社會政策的推行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無論是在資金的投入還是各種社會服務組織機構的建立中,政府都起著關鍵作用。如表1所示,馬來西亞在社會服務方面的開支呈不斷上升趨勢。在20世紀70、80年代,馬來西亞的社會政策主要關注農村地區,政府是農村發展資金以及農村教育和衛生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

政府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亦鼓勵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等為農村的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首先,鼓勵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參與政府發起的各種農村發展項目。在吉打州,約有70%的農村發展項目由私營部門負責運作,政府機構對其進行監管和評估。只有30%的項目直接由政府機構運作。私營部門除了直接參與投資開發外,還為貧困人員提供技術培訓、工作機會、實物和財政資助等。非政府組織也在國家的反貧困計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馬來西亞努力信用”(Amanah Ikhtiar Malaysia,簡稱AIM)是一個金融方面的非政府組織。自1987年以來,該組織利用政府分配的3億馬元的無息貸款為6.9萬個貧困家庭提供信用服務,使其能夠有機會從事小商業和家畜飼養業。AIM還為一些潛在的服務對象實施了特別預備項目,以促進貧困家庭的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