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思維能力訓練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08 17:19: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抽象思維能力訓練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科學思維的主要內容
根據思維材料的不同,科學思維可以分為科學抽象思維、科學形象思維和科學直覺思維三種基本形式。科學抽象思維是以科學概念為思維材料而進行的思維;科學形象思維是以科學表象為思維材料而進行的思維;科學直覺思維是以由科學概念和科學表象結合而成的,具有整體功能的“知識組塊”為思維材料而進行的思維,是人腦不借助邏輯推理,綜合運用已有知識、表象和經驗知覺,以高度省略、簡化、濃縮的方式洞察事物實質,并迅速作出猜測、設想或突然領悟的思維。科學創造性思維是在科學抽象思維、科學形象思維和科學直覺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高層次綜合能力,是科學思維結果具有新奇性、獨創性、目的性和價值性的科學思維活動。
二、訓練中學生的思維品質
1.訓練中學生的思維品質是突破口。
依據中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發展的年齡特征,承認智力的群體差異和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是培養和提高中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前提和基礎。訓練中學生的思維品質是培養和提高中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突破口。
2.如何在訓練方法上“突破”。
(1)訓練中學生的深刻性品質。這種訓練方法的要求是:加強科學模型、科學概念、科學規律、科學理論的理解和教學;結合具體內容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思維方法;注意讓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加強抽象與概括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注意挖掘科學問題中的隱蔽條件,排除多余因素干擾;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全面性和推理的嚴密性。
(2)訓練中學生的靈活性品質。這種訓練方法的要求是:抓住知識、方法間的“滲透”與“遷移”;引導學生發散式思維、立體思考,培養學生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問、多題歸一的能力;教授并訓練學生靈活選擇研究對象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事物的正確的動態圖景;使學生掌握科學中的辯證法。
(3)訓練中學生的批判性品質。這種訓練方法的目的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質疑;排除各種干擾,包括有關信息的干擾、無關信息的干擾、前科學概念的干擾等;訓練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
(4)訓練中學生的敏捷性品質。這種訓練方法的要求是:使學生掌握科學概念、科學規律之間的關系,掌握科學學科的基本結構,結合科學問題的解決,在大腦中形成合理的“知識組塊”;教給學生一定的提高速度的方法和技巧;通過做作業和測驗等方式,給學生提出速度要求,并加以訓練。
(5)訓練中學生的獨創性品質。這種訓練方法的要求是:提倡“新穎性”,包括問題、思路、方法和結果的新穎性;訓練發散思維;狠抓自編習題;改進實驗教學,加強實驗的探究性。
三、發展非智力因素
1.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又叫非認知因素,是指除智力和能力之外,與智力活動效益有關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有與智力活動有關的情感、意志、個性意識傾向性(興趣、動機、理想等)、氣質和性格等因素。在學生的科學思維活動,乃至整個智力活動中,非智力因素有三個方面的作用:(1)動力作用。(2)定型作用。(3)補償作用。
2.如何培養學生的理想、動機、興趣。
(1)抓好學生的理想教育。理想與品德是一致的,是人生觀的核心,是非智力因素具有導向功能的因素,是學習動機中具有長遠目標且具有長期效應的動機成分。
(2)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可利用創設問題情景、發揮實驗作用、注意聯系實際、加強目的教育、端正學習態度、制訂學習計劃、采取特殊措施等方法來激發動機。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驗中,教師可通過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喚起學生已有的表象、科學圖景,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直接興趣。
(4)培養師生情感,提高教師的水平。師生的情感是培養學生對教與學的內容發生興趣的關鍵。師生情感的主導一方是教師,當教師的情感灌注到教學內容中,激起學生的學習情感時,學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興趣的秘訣。
篇2
基于我國兒童青少年創造力缺乏和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活動課程短缺的現狀,我們開發了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學思維”活動課程。該活動課程以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維果斯基的社會建構理論、林崇德的聚焦思維結構的智力理論為基礎,提出了一個由思維內容一思維方法一思維品質構成的思維能力的三維立體結構模型,見圖1。該課程包括動機激發、認知沖突、自主建構、自我監控和應用遷移五個方面的基本原理,遵循發展性、全體性、主體性、互動性及實踐性的教學原則,分別設置了基礎思維能力訓練、問題解決基礎訓練(綜合能力訓練)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升訓練三種課型。每一個活動均以一定的材料作為載體,設置了活動導入、活動過程、活動心得和活動拓展環環相扣的四個環節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而促進學生創新素質的發展。
一、基礎思維能力訓練
基礎思維能力訓練包括形象思維能力訓練和抽象思維能力訓練。形象思維是以表象為思維材料而進行的思維,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對事物表象進行取舍而形成的、以反映事物形象特征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思維形式。它用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包括觀察、想象、聯想、空間認知等。抽象思維是以概念為思維材料,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的形式來反映自然界物質的形態、結構、性質、運動規律及物質間相互作用,達到對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系的認識過程,包括比較、分類、推理、綜合、抽象與概括等。
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整體規劃,也需要分步實施;既需要教授方法,也需要訓練品質。每一種思維能力的訓練,均要求教師熟知其內涵和外延概念,并設置利于激發動機和積極思維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認知沖突中找到自我建構的途徑,能較準確地給每種思維方法下定義,并能在隨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運用相應的思維方法解決問題。具體的教學過程包括情境導入、方法感悟、方法歸納、方法運用、評價反思和遷移鞏固六步。每一步都為下一步埋好了伏筆,做好了鋪墊,在活動過程推進的每一個環節中,層層銜接,由簡入繁,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體會每一種思維方法的精髓,并努力運用抽象化的語言概括每一種思維方法的概念,準確把握其內涵和外延。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驗,我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業成績進行了跟蹤檢驗。數據顯示,一、二年級實驗組學生經過近一年的“學思維”活動課程教學實驗后,總體思維能力水平明顯比控制組學生提高,而三、四年級學生則在半年的教學實驗后即表現出顯著的差異。究其原因,我們發現,中年級學生是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關鍵期,有意識地進行整體規劃及系統訓練,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對于語文和數學學業成績的跟蹤研究表明,“學思維”活動課程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具體表現為:低年級學生的學業成績提高需要較長的時間,中年級學生則需要較短的時間。且效果明顯。這種現象的產生,一定程度上與活動材料的設置有關。我們提出的思維能力三維立體結構模型中除了思維方法、思維品質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維度,即思維內容(材料)。每一個活動的材料都和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涉及語文、數學、自然、社會、藝術等學科知識。每一種思維方法的學習都是在情境豐富的活動中進行的。都是以一定的生活知識或者學科知識為載體的,不是單純學習思維方法的理論、過程和原則。這樣的課程設置有利于學生把學到的思維方法。遷移運用到學科學習中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另外,我們知道,三、四年級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關鍵期,思維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學業成績,但存在一定的延遲效應。由此可見,思維方法的訓練一定要和學科知識結合起來,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業成績。
二、綜合能力訓練
問題解決型思維能力訓練是一種綜合活動,是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提出解法、優化設計、判斷決策從而得出最佳性價比的問題解決方案,包括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創意設計、故事創作和探究活動等綜合能力的訓練。這種課型旨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提出方案、判斷決策等能力,有助于培養思維的縝密性、邏輯性和批判性,是同問題解決過程比較一致的一種課型。具體的教學過程包括問題導入、問題剖析、產生解法、解法選優、評價反思和遷移鞏固6個步驟。
研究者對中英青少年的科學創造力進行的比較研究發現,中國青少年的科學創造力明顯低于英國青少年的科學創造力:在創造性的物體應用能力、問題提出能力、產品改進能力、想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和產品設計能力等方面均明顯低于英國青少年。研究還發現,從12歲到17歲,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國青少年創造性的產品設計能力持續下降,這是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中強調死記硬背、強化訓練。忽視學生創造力的系統培養,缺乏有利于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各種課程和活動。
學科課程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活動課程則不同,不僅鼓勵學生大膽創造,而且為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提供了充分的條件。課程中的創意設計、故事創作和探究活動,均以日常生活和相應學科為基礎,通過創意活動、故事續編和實驗探究的形式,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在活動課上,教師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并誘發認知沖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最后進行反思遷移。學生提出問題的思路、解決問題的途徑、完成任務的方法,教師均不加限制、不設框框,只需要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抽象出一套客觀的評判標準,學生可以在活動課上自主地開動腦筋,大膽假設。
英國Philip Adey教授的研究結果顯示,思維能力訓練可以促進青少年的科學創造力,參加訓練活動的學生在創造性的想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創造活動及總量表上的得分顯著高于沒有參加訓練活動學生的得分。“學思維”活動課程在實驗組的學生身上同樣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尤其在創造想象、實驗設計、問題解決和創造活動方面,這一結果與已有的研究完全一致。此外,在一項關于語文寫作能力的跟蹤研究中發現,學生善于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以獲得多種設想、方案和結論,并且能獨立設計劇本表演活動,積極踴躍表現自我,因此,實驗組學生在寫作構思與短文寫作等項目上,均表現得優于控制組。
三、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升訓練
所謂創造性思維,是指思維結果具有新穎性、獨特性、目的性和價值性的思維活動,是思維的高級形式。創造性思維方法包括發散思維、類比思維、臻美思維、遷移思維、重組思維、突破定
勢等。創造性思維提升訓練的首要要求是必須進行開放式的教學。在訓練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想法,教師的態度應該是多加鼓勵,注意量勝于質,不做過多的批評,但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案中選出最獨特的方案,并嘗試將此方案付諸實施,以評價其現實性和性價比。另外,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產生更多的方案,并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一定的評價標準。具體的教學過程包括任務導入、熱身活動、點撥歸納、頭腦風暴、歸納選優、實現成果、評價方式和遷移鞏固8個步驟。
創造性思維的評判指標可以通過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等思維品質來表征。思維的流暢性是指思維過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流暢性品質的訓練方法:(1)使學生掌握概念、規律之間的關系,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結合問題的解決,在大腦中形成合理的“知識組塊”;(2)教給學生一定的提高速度的方法和技巧;(3)通過做作業和測驗等方式,給學生提出速度要求,并加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是指思維活動的智力靈活程度。靈活性品質的訓練方法:(1)抓住知識、方法間的“滲透”與“遷移”;(2)引導學生發散式思維、立體思考,培養學生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問、多題歸一的能力;(3)教給學生靈活選擇研究對象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加以訓練:(4)幫助學生形成事物的正確的動態圖景;(5)使學生掌握其中的辯證關系。思維的獨創性又叫做創造性思維,是指獨立思考創造出來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具有新穎性成份的智力品質。獨創性品質的訓練方法:(1)提倡“新穎性”,包括問題的新穎性、思路的新穎性、方法的新穎性和結果的新穎性,指導學生挖掘解題的各種方法,方法越多越好,越獨特越好;(2)狠抓學生自編習題。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編習題,這樣體現了獨特性(每個學生均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編題)、新穎性(每個同學均對新的情景提出新的方案)和發散性(每個學生編的題幾乎都有差異)三個獨創性品質的特點;(3)改進實驗教學和開展課外活動。結合課外活動,開設了一些研究性的實驗、設計性的實驗及小制作;在實驗課教學中,鼓勵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方案、獨立選擇實驗設備、獨立組裝實驗儀器、獨立讀取實驗數據和獨立分析實驗結果。
“學思維”活動課程設置了許多活動用于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且在教學別強調互動教學。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營造出一種開放、活潑、積極向學的課堂氛圍,教師能放下“嚴師”的尊架,以完全開放、平和的心態來組織教學活動,找到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方法,并對學生的方案進行客觀詳實的評價和及時的反饋。積極進行小組建設,并給予更多的時間鼓勵小組討論、獨立思考,評判他人的觀點,學習同伴的優秀思維方法,有效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通過對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的跟蹤測量,發現不同年級的實驗組學生在思維品質的不同方面都達到了與控制組學生的顯著差異。第一,低年級實驗組學生比控制組在思維的流暢性方面表現良好。經過一年半的教學實驗,低年級實驗組學生的流暢性得到顯著提升,流暢性思維品質的訓練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發散式思維,這是獲得更富創造性思維的第一步。第二,中年級實驗組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顯著優于控制組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有助于三年級以上學生的認知思維更加成熟,能更好地理解問題的關鍵所在,不再刻意追求答案,而能夠有意識地提高自己一題多問、一題多解以及多題歸一的能力,并給出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案。跟蹤研究還表明,實驗組在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方面都表現出優于控制組的時期出現在三年級。這說明,三年級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學思維”活動課程的教學研究表明,思維能力的訓練是一個漸進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一般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才能發生明顯的變化,因此,從二年級開始培養,更有利于關鍵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四、對教師的要求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核心活動是思維。在“學思維”活動課程的教學中,我們特別強調“雙主體”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倡導師生的課堂互動。“學思維”活動課程以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不但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創新素質有顯著的效果,而且對教師提出了許多不同于傳統教學的要求,包括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突出知識形成過程,聯系已有知識經驗,重視非智力因素培養,訓練思維品質以提高智力、能力,創設良好教學情境,分層教學、因材施教7個方面的課堂基本要求,這些要求必然會影響教師的教學實踐,并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我們的一項跟蹤研究表明,經過對實驗組教師進行一年的“學思維”活動課程教學指導后,其教學行為在回到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動后出現了明顯的遷移現象,并有了顯著的改變。與控制組教師相比,實驗組教師使用高認知水平問題的頻次明顯多于控制組,由原來的3.53%提高至12.35%,有效提問策略由66.9%提高至88.55%,同時,實驗組教師使用中性和負性反饋的次數明顯低于控制組,并更多地使用等待、積極的表情、接近和靠近學生等非言語行為,實驗組教師的這些行為大大促進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教師經常會評價一個學生“不想學”或者“不會學”,這兩種不科學的評價指的便是心理學研究中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的問題。“雙主體”師生關系的重要性是“學思維”活動課程非常強調的,教師的教學行為發生了改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的改變。2006年開始進行的一項跟蹤研究表明,經過一年半的學習,不同年級學生的表層動機、深層動機和成就型動機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其中,二年級學生的成就型動機得分提高了24.1%。并且實驗組的學習策略得分均高于控制組學生。究其原因,在活動導入環節,教師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并鼓勵學生探索學習方法和策略,保持積極的學習情感和態度,并在“兩難情境”的認知沖突中激發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師生雙方共同參與,不斷探索,教師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的看法,發現其存在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活動的進程。師生的任何一方都不是“一廂情愿”的單邊活動。這樣的一種探究式的活動氛圍將“不想學”和“不會學”的學生最大程度的引上了正途。
篇3
一、堅持聽力語言康復訓練
“語言的物質特征是引起思維活動的直接動因,也是思維活動賴以進行的載體,借助于語言還能鞏固和表達思維的結果。”思維離不開語言,而概念就是用詞來表意的。以概念進行判斷推理是借助一些詞語來完成的。語言發展水平高的聾童學習進步快,思路清,解決問題靈活機動;而語言發展差的聾童因用詞不當,語意不清,解決問題過程中障礙大,能力提高慢。
堅持聽力語言訓練,首先要做到早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佩戴助聽器,早期訓練,盡量不要錯過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2-4歲)。其次要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具體來說是:一是創造學習語言的環境,二是創造應用語言的環境。創造學習語言的環境是指建立一個設備齊全的語言學習室或語言資源室,其中儀器設備要盡可能先進,各種學習語言的教具也要盡可能多樣。創造應用語言的環境是指創造條件開展社會交際活動,要求聾童在學習過程中,在生活實踐中自然地學習與運用語言。再次是對聾童的語言訓練不斷改進教法,堅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逐步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書面語水平及內部言語的水平。聾童隨著語言能力的增強,掌握概念及概念系統的能力也就增強了,思維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和發展。
二、豐富聾童的感性經驗
感性經驗是思維的材料,表象是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的橋梁。聾童感性經驗一旦豐富起來,就能較順利地通過表現這座橋梁,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大大促進其想象活動和思維活動。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戴利在對信息傳遞與感官功能的關系做了大量研究后提出“經驗金字塔理論”。他認為,個體的經驗是從直接經驗上升到圖像經驗,最后提高為抽象經驗。聾童的感性經驗豐富了,抽象經驗也就逐步形成。比如最初提到“樹”時,聾童只想到家門口池塘邊的一棵棵柳樹。但他看到的樹多了,感性經驗豐富了,再提到樹時,他就不僅想到家門口的柳樹,還會想到公園里、學校里、馬路邊、樹林里的楊樹、松樹、柏樹等許許多多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樹。對“樹”這個概念的認識,就從具體一個事物,推廣到一類事物,從單一表象水平上升到一般表象水平,并能用詞標志。久而久之,對事物的概括,他們就能從僅僅把握外部特征逐漸過渡到同時掌握內部特征的水平上去了。
三、加強思維技能訓練
我們不能把傳授知識代替思維訓練,因為相對而言知識短期內就可以學到,而思維能力要求有先天稟賦并要在長期訓練中才能獲得。在知識經濟的今天,我們應將思維訓練作為開發智力、培養人才的重要措施。
(一)思維流暢性訓練
此訓練要求聾童在短時間內產生的觀念越多越好。如針對聾童思維直觀形象、思路狹窄,難以獲得本義上的觀念這一特點,我們可進行“用詞流暢性訓練”。訓練時,我們可要求聾童在一定時間內對“人”“樹”之類的一般概念組詞,組的詞越多,成績越好。他們可以說小人、大人、女人、男人,也可以說老人、中國人、外國人等等。我們也可以進行“聯想的流暢性訓練”,即要求聾童在限定的時間內對一個指定的詞,盡可能多地說出它的意思及同義詞、反義詞。如“快樂”的同義詞可以是“快活”“開心”“高興”“愉快”,反義詞可以是“痛苦”“傷心”“難過”。我們還可以進行“表達流暢性訓練”,要求聾童按語法結構與要求,用盡可能多的詞造出句子來。如按主謂賓結構造句,聾童就可以造出“我們讀書”“同學們做操”“大家吃飯”等。
思維流暢性訓練,可以開拓聾童的思路,激發聯系,促進創造想象,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二)思維的變通性訓練
此訓練可以摒棄舊的習慣思維的方法,培養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進行思維的能力。對聾童進行這樣的訓練很有必要。因為研究表明,聽覺殘疾的兒童比正常兒童更為缺乏功能變通的能力,他們往往囿于工具或材料固有用途的觀念而限制了個人思考。
為培養聾童思維能力的靈活性,我們可以對他們進行“物體功能變通性訓練”。如啟發聾童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泥土、木料、鐵塊等說出它們的用途,說得越多越好。我們也可以進行“遙遠聯想變通性訓練”,要求聾童對意義距離相隔甚遠,表面看似不存在聯系的實物之間建立聯系。比如要求聾童運用一些無邏輯關系的對對詞(“大豆―鞋子”,具體詞對具體詞;“勇敢―土地”,抽象詞對具體詞;“尊重―泛濫”,抽象詞對抽象詞等)編出合情合理的故事。我們還可以進行“問題解決的變通性訓練”,要求聾童在解決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時都力求運用一個不同尋常的策略。比如做練習題時出現疑難問題怎么辦,宿舍里突然停電了怎么辦,在操場上發現一個同學從雙杠上突然摔下來了怎么辦,等等。思維變通性訓練,可以提高聾童功能變通的能力,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三)思維的獨創性訓練
此訓練要求聾童對問題產生不同尋常的反應和體現不同常規的能力。這種訓練可以改善聾童單純模仿,想象缺乏創造性的特點。訓練方法很多,我們可以進行“命題獨特性訓練”,如要求聾童對班上發生的一件事或將要舉行的一個活動想出一個富有新意的題目。我們也可以進行“后果推測獨創性訓練”,即教師可事先設想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讓聾童推測后果。如教師提供給聾童幾個場景:“同學們進行爬山比賽時,突然有人從山上滾下去……”“晚上,大家都睡了,你睡夢中醒來發現小偷正在撬鎖偷東西……”然后讓聾童設想在以上特定情況下事態會怎樣發展,自己準備怎么行動。通過長期訓練,聾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模仿性、依賴性會逐漸減少,而自主性及獨創性成分一定會逐步增強。
篇4
一、教??學生觀察
觀察法是指教師指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視聽器官,直接感知客觀事物,增強感性認識的直觀思維訓練方法。
在觀察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點應落在養成學生邊觀察邊動腦思考的習慣上,指導學生注意尋求每一個細節,不放過任何特殊之處,在對比中找出特點,以便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使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平常現象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或從表面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其內在的聯系。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實物的觀察、人和事的觀察、圖畫的觀察等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楊朔的散文《荔枝蜜》后,了解到楊朔在參觀養蜂場時,不只看到了那些嚶嚶嗡嗡的蜜蜂沸沸揚揚的忙碌景象,而且看到了蜜蜂那種從來不爭、不計較得失的品格。“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這是作家在認真觀察基礎上積極思考的結果。從仔細觀察對象發現特點分析本質展開聯想,這種思維的過程正是初中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一種特質。于是,我讓學生課余時間尋找目標觀察,并遵循上述思維模式由表及里地探究對象本質。有一學生在“Discovely(探索)”頻道中看到有關鷹的介紹,她發現了鷹不畏風雨、搏擊長空、以強有力的利爪牢牢抓住自己的目標并睿智地克敵制勝的特點后,聯想到作為學生也應該像鷹那樣對待學習與生活,不畏困難,堅定不移,并發揮聰明才智克服前進中的障礙,走向成功。學生在習作中寫道:“生活告訴我,頑強、睿智、有力、上進才能達成目標,成為生活的強者;我也要告訴生活,我要成為鷹一般的強者。”
二、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思維所反映的對象總是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和它們之間的規律性聯系,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對事物的認識,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而后又經過具體化,把同類歸在一起的思維訓練方法,就是概括法,它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最基本方法。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來概括文章的中心,通過感知人物言行等的語言來把握人物形象,通過感知文章的表達方式來感悟各種表達的效果。
我在教學《誰是最可愛的人》時,通過閱讀課文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記敘了志愿軍戰士在戰場上英勇殺敵、舍己救人、不怕艱苦等事跡,歌頌了他們的英雄氣概。讓學生通過圈劃志愿軍戰士在松骨峰戰斗中與敵人英勇搏斗的詞句來體會他們的堅韌和剛強。學生通過比較文中記敘、議論、抒情等的表達方式,來領悟其不同作用:敘述、描寫志愿軍戰士在戰場上英勇殺敵、舍身救人、不怕艱苦等三件事讀來令人感動,用排比句式進行議論、抒情,讀來能讓人更強烈地感悟到志愿軍戰士們是最可愛的人。
三、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宋代大學者朱熹曾說過:“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卻教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這些都有力地說明了“疑”的重要性。而實際上很多老師剝奪了學生質疑問難的權利,只是老師把一個問題又一個問題拋向學生。久而久之,學生缺乏自主探究意識,更不用說創新意識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質疑問難,要努力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會提問題,提出與他人不同的新問題的能力。如開始學生質疑往往只能在文章字詞的表面,這時教師要引導他們把文章的前后文、不同段落聯系起來思考,提出一些深層次的疑問,然后,再拓開思路,要求把課外閱讀、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思考,步步引導,最后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并根據自己的見解進行有創意的發言和敘述。因此,教師要把學生的質疑問難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和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課內必須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質疑,無論在講課前,講課過程中或在講課之后,都可以提問,使學生逐漸養成“好問”的習慣,使學生的思維得以進一步的發揮。
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形象思維
篇5
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有多種類型,根據具體的設計任務要求會在運用上有所側重。在這里我們說的設計思維能力,實際上是在基本思維方式的基礎上加入了對室內設計的特定指向。室內設計的特點決定了它對各種設計思維的親和程度及側重程度,以這種親和度與側重程度為衡量基準,確定了室內設計思維能力的主要類型:創造性思維能力、空間思維能力、融合性思維能力,這三種主要的設計思維能力在實際應用中多以相互交叉的形式表現出來。
(一)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造性思維是綜合運用抽象思維、形象思維、知覺思維、發散思維、跳躍思維等多種思維形式的思維,與情感、意愿、動機、意志、理想與信念等緊密相連。創造與創意能力是設計藝術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設計教育教學的重點。室內設計人員從事的職業可以說與創造性密切相關,設計人員要運用創造性思維來完成各種室內設計的創作活動。魯道夫·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一書中指出:“對原形進行復制,只能妨礙眼睛對藝術形象的理解,用這樣的方法去創造藝術品,無異于藝術生命的自殺。”因此,設計并不是復制工廠,創造性因素推動著設計的每一個階段,創造性思維意味著新的理念應當超越過去的理念,并且,這個新理念不斷地與已有的其他理念沖撞、融合,新與舊的元素都有可能被很好地包含在創新中,這樣的創造性思維是承前啟后的。在強調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的當今社會,室內設計師的創造型性思維不能漫無邊際或天馬星空,而應堅持“以人為本”和“承前啟后”的設計原則,符合功能和使用要求,精神和審美的要求,在過程中應靈活的轉變思維方向,以求得更好的設計成果。
(二)空間思維能力
空間思維能力是作為室內設計人員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職業素質。室內設計師的所有創意活動,都是在空間思維的基礎上展開的。可以這么說,室內空間是室內設計師施展才華的舞臺,如何創作出一個有價值的立體空間,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設計師本身必須具備有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空間思維能力,應包含對空間三維造型基本要素的把握能力和對這些要素及其組合規律的認識。室內設計學生的空間思維是基于室內的立體空間進行,里面的陳設、裝飾,布局等要求經過大腦的思維轉化為圖像,利用自身的技巧將其最大限度地還原在受眾面前,設計師通過這樣的平面圖像,使自己更進一步地分析、判斷設計作品中存在的不足,為下一步設計提供更好的依據。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強調“意在筆先”,指的是動筆之前要先動腦子。在室內設計方案的平面圖中,頭腦中要時時把握住空間的特點,每一處形體,每一種功能的轉換都要以三維的形象在思維中出現。這樣的平面布局不僅僅是二維的點線的關系,它的每一條線段及其所呈現出來的內容都是一種空間形態。具備這樣的設計空間意識,不但能有效提高設計水準,也為更好地表現設計意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三)融合性思維的能力
單一的思維模式難以應對復雜的設計現象,綜合的思維才能滿足設計對思維的要求。室內設計中的各種思維方式,實際上早已客觀存在于形形的設計活動之中,經過人們的梳理和分類,凸現出不同的思維特征。能靈活運用各種思維方式和創新手段來實現設計最終目的的能力,就是融合性思維的能力。室內設計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是對建筑內部空間進行功能、技術、藝術的綜合設計(辭海下的定義)。使用功能、結構材料和審美安全性,是室內設計的思維重點。在當今社會,室內設計成為藝術與技術結合的創造領域,以工具理性為典型思維的設計也越來越追求設計的詩意和不可預料的審美價值,因此,對于室內設計其豐富的形象思維和縝密的抽象思維必須兼而有之、相互融合。室內設計師的設計必須要滿足于業主的喜好,在設計過程中要經過多次的溝通交流才能確定最終的設計方案,使雙方達成設計理念。期間很有可能和業主不能達成一致,在業務談判之初就預示著有可能以失敗而告終,因此客戶心理學的研究和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也必不可少。由此可見,室內設計思維的方法具有多元性特征,善于使用其中的幾種思維方式,并能靈活地轉化運用,以便較好的解決設計中的問題,融合性思維能力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二、高職室內設計專業學生設計思維能力現狀分析
(一)學生入學前的設計思維能力分析
入學前,很多學生的思維習慣仍停留在高中學習時的思維模式。在全國高校大力擴招的背景下,室內設計專業學生人數直線上升,只要高考分數上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基本上都能被錄取就讀,無需考核學生的美術基礎能力。在升學的壓力下,學校注重抓文科和數理化訓練,忽視審美和藝術文化教育,使得學生的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定向思維、逆向思維、語言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和發展,而在創造性思維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和融合性思維能力這方面的能力訓練上基本不涉及,從而學生的設計思維不活躍,綜合能力不強;少數在入學前經過美術高考訓練的藝考生,普遍文化素質較低,尤其外語、數理水平差,邏輯思維能力差,其中不少學生文明行為習慣差,敬業精神不夠。在專業的學習和培訓上也只是注重抓扎實的基本功和較強的寫實造型能力,卻不知,學生因此“失去了想象”,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多種思維相互融合運用的能力沒得到很好的訓練和提升。
(二)學生入學后的設計思維能力分析
進入高職院校以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得到了開發,融合性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入學后,學生開始從專業基礎課過渡到專業課的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學生掌握了初步的手繪表達技巧和具備一定的設計基礎知識后,其空間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了粗淺的開發。進入到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學會使用手繪表現技法來描繪表現室內效果圖這個階段時,學生用思維方式記載自己的思維過程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但學生在進行設計作業時,由于在社會實習實踐的機會少,不能即時和真實的客戶交流溝通,不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情況,于是都是以自己美好的想象為出發點來思考設計,沒有結合施工要求和客戶需求進行實踐體驗,造成設計和施工、設計與需求相分離和脫節的現象。學生在這個時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經過各種專業課的學習實踐后,有所提升,但在融合性思維的能力這方面的訓練上,遠遠不夠。學生的設計作品只停留在圖紙上,技法的運用很熟練,色彩和搭配也很美觀,但在綜合性、可行性與安全性等方面有欠考慮,表達圖像的思維信息量遠遠不夠。在教學上,教師過分注重知識傳授和技能操作而忽視學習能力、情感心理的健康和多元智能的培養,從而學生的融合性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
三、提升室內設計專業學生設計思維能力的對策
設計思維能力的提高,直接影響學生對室內設計學科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總有困惑:學生學設計不動腦子,過多地依賴網上下載的室內設計模版才能完成設計,其原因在于學生沒有經過嚴密而深入的思維訓練,思考問題就呈現為單向的而不知發散、淺層的而不夠深入,不會全面關聯的思考和分析問題。因此,我們應注重從以下兩方面來進行培養和扭轉:
(一)豐富學生的文化修養
設計的思維基于現實的需要,需要使人們產生了設計的念頭。對于設計師而言,必備的科學知識儲備是重要的,這包括工程科學、人體工程學、心理學、管理學甚至市場學。文化修養是思維能力表達的堅實基礎和靈感中介。從某種意義上講,設計師的思維能力、綜合能力、對其民族或地域文化的感悟能力以及時代感,都是其整體修養的體現。文化修養因人而異,設計師的文化修養及其作品的質量與他本人的設計思維能力密切相關。文化修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設計思維的層次、能力和結構。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的拓寬學生認識的視野,通過多媒體等各種豐富的教學手段刺激學生的認識神經中樞,提倡使用“項目驅動,任務導向教學法”,預先確定一個設計項目,讓學生分組實施,通過反復實踐討論和修正整合,最終完成設計作品。還可以把課堂挪到社會生活中,對真實的室內設計空間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找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集思廣益,從而豐富各類知識的積累。在學習環境的營造上,鼓勵學生在課余多參加公共選修課的學習和學校的社團活動,讓學生通曉其他學科的知識并加強補充自我文化修養。
(二)結合課程內容開展針對性的設計思維能力訓練
篇6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由淺入深
看圖寫作,主要考查學生的觀察力,能否讀懂圖是寫作的開始。首先,教師在選材時,要對選材進行一次簡要的甄選,素材必須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不可一味地選取那些抽象的素材。其次,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時,要不斷地對學生的意識進行有目的性的引導;再次,教師要給予學生對圖進行整體性理解和把握,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針對以上幾點,教師選材的時候可以選擇那些比較貼近生活的,能夠使學生容易想象出來的素材,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多維與定向相結合,以點帶面,以面帶體
看圖作文中的圖形一般都是二維圖形,圖形的寓意以及圖形所要闡述的事可以看成是幾個點,在這幾個點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準確把握;再通過這幾點進行發散性思維,對細節進行多維度覆蓋,如人物的動作、服裝以及對話等,在把握的幾個點上進行擴展,形成一個面。等到面形成之后,教師可以把一系列的圖形展現出來,讓學生對圖形故事中的背景等進行把握,全方位理解,深刻挖掘其中的內涵。通過這樣有意識的引導和培養,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立意新穎,突出創新,巧妙編排,準確立意
看圖素材的選擇,立意要新穎,能夠體現時代的特征,能夠多角度反映問題,也能夠比較容易把握立意。學生在看圖過程中,可以迅速而準確地進入狀態,對素材產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材時,要從立意入手,合理編排,巧妙設計,立意新穎,這對于學生今后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大有裨益。例如,在對學生的一次看圖寫作時,我選擇了一副比較簡單的堆雪人的圖片,后面還有好多小伙伴打雪仗等,學生立馬就能看懂圖意,然后我就擬定題目《童年的回憶》,引導學生展開對童年的聯想,想象曾經和什么人,在哪,發生了什么事,等等。對于這些讓學生踴躍發言,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經歷結合圖寫下來。
篇7
問題1: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門檻高”,過渡難。初中階段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生主要從熟悉的自然現象和試驗現象中得出概念和規律,而到了高中學生必須要運用抽象思維進行推理和理解,所以極容易出現思維方式不適應的現象;同時初中的內容簡單,形象直觀,容易理解,初中物理練習題,要求學生解釋物理現象的多,計算題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結果,所以學生完成作業困難不大。而高中物理練習題,不僅需要理解題意,明確已知量、未知量,而且往往還要進行受力情況、物理過程等綜合性的發析,才能建立方程和求解。一般直接代入公式計算的很少,所以學生容易出現學習方法的不適應。
處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重視學生能力培養。在教學進度方面,采取先慢后快的辦法,對關鍵性內容舍得花時間和精力。例如,物體受力分析,牛頓運動定律,機械能等內容,都讓學生反復討論、思考、練習和總結。
問題2:高中物理本身內容多,難度大。就物理課程的學習而言,實際上就是一個觀察、思維、應用的過程。高中物理所學內容從古代到近代,可以說點多、面廣、理深,重在定量分析與計算、矢量運算性較強。從能力要求方面,要以數學為工具,以語文為基石,以自然界為背景,包含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審題能力、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綜合分析、判斷能力、文字語言表達能力及數、形、圖轉化能力等等。面對這樣一門課,沒有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和思維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出現消極情緒,自卑、怯弱、逆反、放棄等不良現象是常有的事。
處理:在教學方法上,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層次要求。對基礎較好的班級,做到課堂容量大,節奏快,深度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著重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進一步得到發展和提高。對那些基礎較差的班級,則適當降低教學重心,使學生學有所得,激發學生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對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的評價,這既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也起到了學習成功的激勵的作用。
問題3:物理學有研究方法學生不適應,不易掌握。物理學有其獨特的、不同于其它學科的思維方法、處理方法。如整體分析法、隔離分析法、理想化方法、等效替換法、數學工具法等等。
處理: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一題多解的解題訓練方法可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全面、系統地回顧和運用,啟發學生從多角度多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開拓解題思路。
篇8
【關鍵詞】計算能力培養途徑
一、 熟練掌握口訣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任何復雜的題都是由簡單的問題組合而成的。低年級作為關鍵的起始階段,加、減、乘、除的入門學習對學生今后的繼續學習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兩位數乘除兩位還是兩位數乘除三位數,或其他更復雜的計算題,它們的基礎都是“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口訣”這些基礎的知識。為了增加熟練程度,需要我們有意識激發學生的興趣,帶領學生主動探究、加以記憶。
以“九九乘法口訣”的教學為例。從九九表來看,課堂上我們可以帶領學生按三個順序去發現規律并加以記憶。首先,可以橫著看。比如第一橫行,就一句一一得一,第二橫行兩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往下類推,第幾行就幾句,最后九句。這種方法還有個規律,第幾行,后一句就比前一句增加幾。其次,可以豎著找。一一得一……一直背到一九得九,接著第二豎行,二二得四到二九十八,如此類推,接下來,依次是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最后九九八十一的。幾的豎列,就逐漸增加幾,可以帶領學生發現此規律并幫助理解記憶。
課堂上我們還可以展開合作學習,采取游戲的方法去掌握。如“對口令”的游戲,一人說二九,另一人馬上說十八。內容人人看得見,規律需要教師引領學生去發現。教師要善于發現口訣中的奧秘,幫助學生以多種途徑掌握口訣,達到熟能生巧之目的。
二、 注重多重訓練
(一) 口算堂堂練,養成習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口算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基本的運算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訓練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訓練實現的。課前,每天3分鐘的口算訓練是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出示口算練習紙或者投影20道左右的題目,讓學生當堂迅速而準確的完成。全對的小朋友課后獎勵一朵小紅花,一個周或者一個月一比,看看誰得的小紅花最多。這樣既夯實了口算基礎,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而口算訓練方法,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的思維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
(二) 算理弄弄清,明晰規律
在計算教學時,要讓學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這樣,計算教學就會變得生動活潑、多姿多彩。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低年級學生直觀思維占主導,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思維發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維和數學抽象之間架一座橋梁,此時,可以借助學具發揮其操作的直觀性作用。
在進行9加幾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請出小棒一起來學習,在學生自主動手操作中優化得出湊十法,為后面繼續學習進位加、退位減打下基礎。還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新知識,構建教學知識結構的主要方式,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舊知識,通過類比同化新知,實現知識的正遷移,有利于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對新的認識結構的認同。比如,想加算減、口訣求商等都是學生通過知識間的聯系來進行繼續學習的。再如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要講清楚,讓學生理解透徹,他們才能正確熟練地運用方法計算。
(三) 課后多練練,鞏固提高
一節課老師可以把計算的方法過程教給學生,但是靠一節的時間不能把計算全對的本領教給學生。計算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跟口算一樣,我們利用課后自習課的時間每天練5道列豎式,全對的小朋友貼計算小紅花。一個月比一比誰是計算小能手。經歷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的正確率大大得到提高。
三、 養成良好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低年段學生計算時,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等不好的習慣造成錯誤。計算教學中,也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1. 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認真審題是計算正確、方法合理、靈活的前提與保證。有些學生計算時沒有認真審題的習慣,認為算式中的數據和符號都是明擺著的,不審題也照樣可以進行計算,致使計算結果錯誤或計算過程中選擇算法不合理、不簡便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計算時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審題時要做到:一看(看清題中的數字和符號)、二劃(在試題上標出比較的數字)、三想(什么時候用口算,什么時候用筆算)、四算(認真動筆計算)。
篇9
圖形用戶界面的發展與圖標(ICON)
“圖形用戶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創造發明之一,它為數字化普及革命所帶來的巨大貢獻是軟件領域中其它任何發明所不能比擬的。”圖形用戶界面的起源于上個世紀60年代計算機操作技術革新,在這次變革中,圖形用戶界面替換了大量的字符命令,解脫了對命令的大量記憶負擔,同時由于采用圖形方式與計算機操作環境對接,對于用戶來說更為簡便易用,方便了非專業用戶的使用,人們可以通過窗口、菜單、按鍵等方式來方便地進行操作,其中尤為重要的就是圖標。
圖標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是指所有的圖形標識,而這里討論的主要是狹義的圖形用戶界面圖標,是ICON意譯。由于圖形用戶界面(GUI)是一個舶來品,所以其中的“圖標”,也只能用西方語系中ICON來解釋。由于計算機技術和圖形用戶界面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圖形通過擬物化的設計方式參與替代計算機命令和信息,ICON逐漸成為圖形用戶界面的命令接口之一。當然,研究圖形用戶界面或者是其中的圖標(ICON),可以有多種角度,從認知心理學、人機工程學、行為學、符號學、社會學等眾多領域都可以切入,但無論目的如何,都無法回避圖形符號的視覺表現這一問題。今天的社會早已進入了一個高度發達的“讀圖時代”,特別是物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的飛速發展,指代計算機命令的圖像信息更是撲面而來,蘋果、微軟、谷歌乃至國內的小米、長虹等眾多企業不惜余力的發展圖形用戶界面,更加重視圖標在界面中的作用和美的體驗。小米以極客引領粉絲的方式推出自定義用戶界面,甚至把圖標作為藝術品來推廣,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下載更符合自己審美需求和習慣的圖標安裝,打造唯美的藝術界面。
圖標的形式和形式美淺析
假設圖標可以作為藝術作品成立,那么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通過一定的組織結構和表現手段體現出來,因此用來表現作品內容的組織結構以及表現手段,就是作品的形式,圖標也不例外。在藝術領域中,形式一般為表現內容而產生。圖標的內容主要是提供計算機指令信息,當前絕大多數圖標的組織結構和表現手段為擬物化的設計,讓我們來看一個大家熟悉的例子,“搜索”圖標。搜索,其實是一個動詞,但是為什么要用擬物化的名詞“放大鏡”來表現哪?“我們大腦中充滿了鏡像神經元,它們使我們能夠快速的憑直覺了解他人的意圖,甚至感同身受”。設計師呈現擬物化的放大鏡作為圖標形式的時候,其實希望用戶聯想到別人或自己曾經的搜索、尋找的行為,以模仿行為的隱語方式告知用戶這就是搜索命令的內容。
那么,形式的要素有哪些?什么樣的形式才美?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藝術中各種形式要素(色彩、線條、形體、聲音),及其規律的組合所具有的美。”在圖標設計中,形式美是指形狀、空間、質感、影調、色彩等形式要素的組合所具有的美。
1.圖標中形式的本質要素(形狀、體積、空間)和表現要素(影調、質感、色彩)的視覺表現
形狀、體積、空間是形式的本質要素,質感、影調、色彩是形式的表象要素。在圖標設計中,形式的要素都離不開在屏幕上的視覺表現。因此,我們更加強調以體積感和質感以及色彩構成形式美的視覺表現。
圖標視覺表現的立體感,即體積感,使擬物化的圖標更加生動自然、真實可信的重要因素。在屏幕上設計圖形與空間上的藝術方式(例如雕塑)不同,主要還是通過二維空間塑造形象。通常情況下塑造栩栩如生、富有表現力的圖標視覺表現,主要運用其自身所固有造型語言在二維空間上模擬對象的三維空間,即表現出擬物化對象的形狀、體積和所占空間大小。
圖標所比擬的物體的表面結構,稱為質感。并非所有物體的質感都值得表現,但卻是所有物體都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部分,因此圖標設計中對它的視覺呈現一定程度上會使圖形出彩,增強藝術感染力。例如蘋果公司打造的水晶系列按鈕和圖標就為Macintosh系統迎來視覺表現上的溢美之詞。圖標設計過程中通過對被模擬物體的影調、光線的視覺表現來實現表面狀態的質感。
色彩,自古就是所有圖形圖像語言表達的重要因素之一。圖標設計中通過色彩的調整,不僅僅是客觀描繪被模擬物體的色彩特點,還可以發揮色彩的性格來定義不同的主觀情調,增強藝術表現力的同時帶給用戶良好的情感體驗。圖標設計中的色彩運用既要符合造型藝術用色的一般規律,同時也要考慮屏幕載體的色彩模式特點。
2.圖標中形式美感的特征
前文中我們已經討論了圖標的形式美的定義和要素,接下來我們可以主動地分析,具備了什么特征可以成為形式美。
第一個特征:既然圖標設計中大多采用的是擬物化設計,那么形式美和自然以及人工物的物質屬性、規律有著密切的聯系。任何藝術設計形式的原理都來人們對生活的認知,但不是對自然物和人工無目的盲目的模仿,圖標設計師通過模擬自然的法則來構成畫面。這里談到的法則也就是物質屬性、規律。我們對自然界的認識和了解的實踐活動,伴隨時展而擴展。貝爾發明電話以前,又有誰會想到今天代表撥打電話命令的圖標會是聽筒的形式哪?更何況今天我們可以放大一千倍去看細胞,站在地球以外觀察銀河系,這必然為圖標的設計提供新的形式美。
第二個特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性,形式美概括了自然和生活中美的某些共同特征。抽象概括性,所體現的內容是簡潔的、清晰的。我們面對紛繁復雜的圖像時代,信息量越來越龐大,身處其中非常容易迷失,這就越來越需要更加簡潔明了的突出圖標的擬物化和指代性,這不僅僅是功能的需求,同時也是視覺本能審美的需求。“我們的知覺往往偏好簡單的結構,直線、圖形以及其它簡單的秩序,我們在混亂的外部世界往往易于看清這類有規則的形狀,而不是雜亂的形狀。”人們在創造美的圖像時都具有自覺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
第三個特征:相對的獨立性,這里指的獨立性是指形式美具有獨立的審美意義。前面曾經提過,圖標一詞來源于ICON,而符號學對ICON的定義源自古代宗教的圖形符號以及早期人類的巖畫,它們都具有獨立的審美意義。后來的藝術領域也有一定的嘗試,例如畢加索對公牛的抽象概括,即其簡潔的線條勾畫輪廓,讓簡潔的具有粗細變化的線條也具備了相對的藝術生命力。早期的黑莓手機圖標上也有類似的例子。
3.圖標設計中的形式美原則
從古至今,各地的圖形圖像,無論文化背景多么不同,外觀形象差異多大,不論是巴西皮奧伊州巖畫還是埃及法老金字塔壁畫,或是中國敦煌壁畫,不論是古典的紋樣還是現代藝術或者是圖標等等,單從形式條件來評價某一事物或某一造型設計時,人們都會存在一種共識,它依據的就是美的形式原則。比如,在我們的視覺經驗中的垂直線,在藝術形式上給人上升、高大、嚴格等感受;而水平線則產生開闊、平靜等形式感。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任何審美活動都離不開感性形式,這些感性形式是由體、線、面、質地色彩和音響組成的復合體,是一種在空間和時間中可以感性直觀的物質存在。”人們在創造美的事物中發展了形式美,并從大量美的事物中概括出美的形式的共同特點,由此產生了形式美的原則,主要包括對稱與均衡、抽象與變形、主從與層次等方面。
第一個原則“對稱與均衡”。 幾何學上的對稱包括:中軸對稱、中心對稱、平衡對稱等等,對稱是一種最穩定的物理狀態,也是最穩定的視覺形式,對稱可以給人穩定、秩序感、莊嚴感、神圣感,對稱與均衡是圖標擬物化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例如近來飽受爭議IOS7用戶圖形界面中的圖標設計就具有強烈的對稱關系。
第二個原則,抽象與變形。由于大部分圖標所占區域為一個正方形像素矩陣,所以在形態上為了達到視覺均衡,我們不得不考慮適當的抽象變形,例如用一支鉛筆作為繪畫功能圖標的擬物化設計中,我們不得不對鉛筆的寬度放大,突破鉛筆自身的比例關系來表現,才能保證視覺上的平衡。
第三個原則,主從與層次是任何一門藝術的基本關系,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的視知覺是對事物或圖像具有一定的歸納和概括能力,這與視知覺追求簡化是一致的。圖標設計擬物化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多個物體組合或是一個物體上有多個組合元素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分清主次,通過視覺焦點突出主體,而后合理運用空間關系以及色彩明確視覺上的層與層的遞進關系。
圖標形式美的視覺訓練
圖標設計中的形式美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并非只是功能和審美的需求,同時也是良好的用戶情感體驗的需要。我曾經在視覺傳達的思維方法訓練的相關論文《“由表及里”的視覺傳達設計基礎訓練》中提到過一些可通用的訓練方法,也是基于形式的要素和整體視知覺的,其中兩個遞進式訓練方法在文章的最后加以引用,也可作為圖標設計形式訓練的工具。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為設計提供新的視野,不同的視覺體驗,幫助他們尋求多樣化的形式表達。
“首先、由‘復制’形式本質要素轉為抽象思維訓練,訓練學生對形式的視覺感受能力,強調形狀或體積、空間等形式本質要素的抽象思維能力;其次、對形式表象要素的視覺訓練,光影構成訓練強調光影表現及正負形的構成關系,質感模擬訓練觸感轉化為視知覺的過程,色彩構成訓練著力探尋色彩世界中的視覺體驗”
注釋
黎 鷹 李 亮 “圖形用戶界面的發展與分類” 《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 2006 年第 4 期 第24頁
[英]亞歷柯斯.本特利 馬克.伊爾斯 [美]邁克爾.奧布萊恩 著 何亞婧 譯《竊言盜行---模仿的科學與行為》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年2月 第49頁
篇10
關鍵詞 書面表達 主題構思 思維拓展 范式 規范
書面表達需要書寫者具有比較豐富的語言知識、語篇知識和社會文化知識[1]。盡管教師和學生在寫作學習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英語寫作仍然屬于薄弱環節[2]。在高考閱卷中發現,學生書面表達的主要失分點仍然在于審題不慎、時態混亂、詞匯貧乏、句型單一、結構失衡、表達不得體以及一些書寫不規范、語法低級錯誤等問題[3]。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在平時教學中通過對學生快速構思、有話可說、得體表達和一氣呵成四個步驟的訓練,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一、快速構思
快速構思就是根據給定的文題、要求、提示(圖示或表格),快速提取相應文體圖式,確定主題信息,構建支撐信息,形成文章大致框架的思維過程。
1.常見問題
(1)文體特點不清,沒有相關圖式的儲存
高考書面表達主要考查議論文、說明文、敘述文。這些文體都有相應的成文特點,須平時歸納、運用,形成圖式。有了相應圖式,根據給定的文題,才能快速構思,否則,構思無依無據,思維也就會雜亂無章,沒有頭緒。
一些學生正是由于在頭腦中沒有相關圖式,在構思時缺少參照,從而不知如何構思,甚至不會構思,只能亂寫一通。
(2)審題不清,要求不明,結構混亂
審題就是確定文章基調,根據文題快速提取相應題材的成文方式。如果頭腦中沒有豐富的題材概念,誤讀文題,誤解要求,便不能形成有效構思,結構必然混亂。
2.訓練方法
(1)體裁、題材特點介紹,豐富構思圖式
要想讓學生形成快速構思的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了解不同文體的不同特點。議論文通常以典型的三段論模式呈現,即:problems―causes―solutions;說明文一般采用“總―分―總”結構;敘述文主要呈現時間、地點、人物、過程和結果。[4]
例1:就“學習英語要不要從兒童時期開始”展開討論的議論文,可如下構思:
Problem:…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learning English from childhood.
Causes:Some of them think that…But others do not agree…
Solution:In my opinion,…
就“買東西三思而后行”說明事理的說明文,可如下構思:
總:…think carefully before buying anything.
分:Firstly…Secondly…Thirdly…
總:In short,…think about the needs,the quality,the price etc.before buying anything.
例2:“你目擊一起交通事故,向警察報告當時所見情況”的敘述文,可如下構思:
時間、地點、人物:It was 7:10 on the morning of February 8,2012.I was walking along…when…
過程:Then I saw….The next moment….
I noticed…
結果:About two minutes later I stopped a passing car and took the old man to…
(2)利用教材的語料,變通訓練快速構思能力
書面表達的構思遠不止上面所介紹的那么簡單,因為同一文體的不同體裁還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對文體的變式需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加以歸納、總結,幫助學生理清結構,模仿應用,從而提高快速構思的能力。
以下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五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話題為“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共有四篇文章,前兩篇是給一雜志專欄寫信,傾訴煩惱,尋求建議。文體為敘事類應用文。結構為:
提出問題(I feel betrayed by my friend Hannah)
陳述經過(…failed a simple math quiz…asked the friend to keep the secret…others knew it…suspected the friend…)
道出煩惱(…not forgive him…but…lose my friend…)。
后兩篇分別為夾敘夾議類議論文和事理類說明文。
夾敘夾議類議論文的文題為Teanagers’ friendships,結構為“敘事引入話題:Boys and girls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friendship――分述男孩和女孩對友誼的不同態度――提供證據――得出結論:盡管……但他們看重友誼的品質都是相同的。
事理類說明文的文題為What friendship means to me,結構為:言明事理(人們對生活的認識是不同的,而我所看重的是友誼)――分呈好處(友誼意味著:not being alone;having someone I can rely on;being committed to others)――總結推論(當我們老了,我們不會記得買過的東西,去過的地方,但會記得我們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
結構就是框架,是文章形成的基礎和關鍵。通過以上分析,學生可輕松識別三大文體的變式特點。在此基礎上,再模仿要求,讓學生仿寫鞏固。學生經過長期訓練,便會養成快速構思的習慣,自然而然提高快速構思的能力。
二、有話可說
由于“多年來我國英語教學存在著重語言能力訓練、輕思維能力培養的傾向”[5],在語言技能訓練中往往強調模仿記憶卻忽略了考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獨立提出見解能力的培養[6],致使學生重語言形式輕語意表達,程式化語言大行其道,實質性內容干癟乏陳。一些學生在寫作時根據要求和提示完成框架型內容已屬不易,再讓他們順勢思維,豐富拓展,確實是勉為其難。筆者所提出的“有話可說”就是要在文章大致框架形成后,引導學生合理想象,通過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完成對主題信息的拓展和支撐信息的豐富。
1.常見問題
(1)只能根據提示信息,通過翻譯完成框架內容
從整篇文章來說,一些學生只會根據提示的信息寫出框架性內容,把書面表達當成翻譯練習。
(2)缺乏豐富主題信息的想像力,思想表達空洞無物
從段落寫作來看,學生由于缺乏指導,不知如何表達一個完整意思,不能就一個論點進行合理想象,有些學生為了拼湊字數,寫出內容假、思想空的文章。
2.訓練方法
(1)教會學生段落豐富的方法,學會拓展思維
西方人的思維模式基本上是“直線型”,先概括,后細節;先抽象,后具體;先綜合,后分析。一般都是首先直接切入主題,然后逐漸分點展開分析闡述,由主題句直接向縱深拓展。
先根據構思寫出段落主題句,后進行引申分析,做到言之有據,再得出合理結論。
如:表達“反對核能源”的一個段落。第一句表達主題,然后給出支撐信息,縱深拓展主題。
However,about 40% of the net friends are opponents of nuclear energy.They point out nuclear leakage will be caused by means of nuclear waste material being improperly handled,accidents as well as earthquakes,which results in nuclear radiation.Thus,it brings a direct threat both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o the creatures around,even causing deaths.
(2)經常性話題展開訓練,訓練發散思維
學生之所以會出現寫作時無話可說,主要是因為我們教學中過于重視語言形式的訓練,把真正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語義表達棄至一邊,導致語言空洞,千人一面。解決這一問題要從平時訓練做起,對待《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中的規定話題、教材中的單元話題以及書面表達給定的話題,要經常性地引導學生以Brainstorm的方式,發散思維。具體方式舉例如下:
提出話題:Why should the whole society respect old people?
學生快速思考,給出原因:
They have worked for the society for their whole lives.
They have rich life experience,and can give us good advice.
We will be old.If we do not respect old people now,we ourselves will not be respected when we are old.
……
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一些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啟發,找到了思路,形成了習慣,豐富主題的能力得到了增強,寫作時自然會“有話可說”。
三、得體表達
得體表達是在豐富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對文章的時態、語體的措辭、語段的邏輯、語句的達意等方面周全醞釀,用得體的語言表達思想、情感和內容的自我完善過程。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的觀點,知識學習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8]。在訓練學生得體表達時,教師須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比對信息,自我感悟,體驗自主構建的過程。
1.常見問題
(1)時態、語態混亂
有些學生沒有時態的概念,沒有事實的概念和動作發生過的概念。不知道人做事是主動,事情被人做是被動。說明從一開始便缺乏對這些方面的思考,因此呈現在語言運用中,便是混亂不堪。
(2)詞性、句式亂用
一些學生對不同詞性的功能缺乏了解,更不要說單復數了。對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沒有基本的認知,更不要說強調句、倒裝句等特殊句式了。
(3)表達不合邏輯
在有些同學的書面表達中,中式英語泛濫;連接詞亂用,邏輯混亂。有的句子間的聯系明顯是轉折語氣,卻非要用因果關系。這些問題在學生的作文中很普遍,這其實是一開始形成的馬虎習慣,思維不縝密所導致的,須采取一定方式予以梳理和強化。
2.訓練方法
(1)加強詞形變化,時態、語態、句式轉換和句子擴展訓練
首先,在教學生詞時就要重視詞形變化的訓練。
如:在教學“contradict v.反駁,駁斥;與…相矛盾”這一動詞時,不妨把形容詞和名詞也教給學生。
The report contradicts what we heard yesterday.
The report is contradictory to what we heard yesterda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eport and what we heard yesterday
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詞匯的整體識記,也有助于掌握詞性運用方面的知識。長期如此,對詞匯習得的自然程度便會增強。
其次,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時態、語態、句式轉換的比較訓練。
如:Exposed to sunlight for too much time,your skin will be hurt.
Exposing yourself to sunlight for too much time,you will get your skin hurt.
時態、語態、句式的變化往往在比較練習中能讓學生更好地找到感覺,在區別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
最后,通過對“主謂”結構的不斷豐富,擴展句式訓練。
如:I was annoyed.
I was annoyed at the boy.
I was annoyed at the boy for spoiling the toy.
I was annoyed at the boy for spoiling the toy which belongs to Joy.
I was annoyed at the boy for spoiling the boy which belongs to Joy when we played together yesterday.
(2)在語境中理清邏輯關系,訓練連接、過渡性詞匯的運用
解決學生語言運用中的邏輯混亂問題,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注重過渡性詞匯在語段中的訓練,理清邏輯關系,準確表達。一些連接詞匯如下表:
(3)語段優美表達范式欣賞
得體表達除了靠平時的訓練外,還須不斷耳濡墨染地浸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文體、題材,對不同段落的一些優秀表達范式進行欣賞。
如自我介紹類表達范式:
Since my childhood,I have shown special interest in space flight and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it.Therefore,I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ubjects such as physics,computer science,English and so on,in which I have been doing very well. In addition,I am in good health,1.77 meters tall and I have an excellent mental quality and good self-control.What’s more,I show a high sense of team spirit,which I think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a pilot.
列舉觀點、事實類表達范式:
Several measures can be adopted to help us to relieve pressure.Firstly,a large number of physical activities can reduce anxiety.Moreover,we can make time for fun to relax ourselves,such as listening to music,etc.Lastly,we can turn to our parents and teachers for help when stress does occur.All in all,our health is what counts most.
圖示論述類表達范式:
The picture implies a very important rule of doing things that we always need a balance between speed and quality. In our daily life,“The faster,the better”has become a motto for us due to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our society.However,our work has no value at all if we overlook the quality of it just like the man in the picture.
四、一氣呵成
一氣呵成要求學生在順利完成前三個步驟的基礎上,用工整的書寫,在規定時間完成規定的寫作任務。
1.常見問題
(1)草草了之
草草了之主要來自錯誤的認識,認為只要掌握足夠量的單詞和一些句式結構,考試時自然可拼湊成文。有的學生即使平時對書面表達也進行了訓練,但只滿足于在頭腦中完成構思,在紙上列出提綱,結果考試時還是無話可說,表達不得體。
(2)書寫不規范
書寫不規范主要由于不良的書寫習慣所導致。有些學生書寫龍飛鳳舞,自認為瀟灑,難以辨識;有些學生書寫字母時上下左右結構不均等,或歪斜過度,或出格過多;有些學生涂改較多,影響美觀。
2.訓練方法
(1)從開始時就進行書寫規范訓練
要讓學生牢記,書面表達是寫給別人看的,書寫美觀會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讓閱卷老師想看。英語就26個字母,書寫訓練比漢語要容易得多。正常情況下,只需一個月,通過四線格就能規范到位。之所以強調早訓練,是因為越早,學生受漢語書寫的率影響越小,越好糾正。
(2)語段完整訓練
對待議論文的正反方觀點、說明文的分列信息、記敘文的過程素材,需要平時訓練時確定主題句后快速豐富、補全信息,以“速遞”的方式,實現由腦到手的快捷體現。
(3)定期、定時完整訓練
每周一作,定時完成。因為高考的書面表達通常要求在25分鐘之內完成,在這一規定時間內還須考慮不漏要點、不少字數等要求。如果平時只滿足于構思個大概,在考試時便會捉襟見肘。
四步驟快速成文的訓練法有助于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完成書面表達練習。其中,最主要的是對學生縝密思維的訓練。從整體上看,學生從主題內涵到表達延伸所用的是發散性思維;從具象上說,學生從主題句到支撐信息的豐富中,須理清句子間的關系,此時邏輯思維顯得至關重要。其次,對學生寫作過程中微技能的訓練需要平時有效積累,否則,他們很難在高考緊張的氛圍中從容應對。
參考文獻
[1] Brabe,W.& Kaplan,R.B.Theory and Practice of Writing[M].New York: Longman,1996.
[2] 關世民.中學英語寫作教學知識體系的建構:意義、內容與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1(2).
[3] 梁美珍,黃海麗. 淺談高考前書面表達高效訓練的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3).
[4] 程菁華. 從挖掘教材內涵入手培養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8(5).
[5] 文秋芳,劉潤清. 從英語議論文分析大學生抽象思維特點[J].外國語,2006(2).
[6] 何其莘,殷桐生,黃源生,劉海平.關于外語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
- 上一篇:春季森林防火安全教育
- 下一篇:森林防火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