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藝術視覺形態的具象與抽象研究

時間:2022-03-01 04:28:57

導語:楚文化藝術視覺形態的具象與抽象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楚文化藝術視覺形態的具象與抽象研究

一、楚文化藝術視覺形態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思想文化自由開放,呈多元發展。楚國便是春秋五霸其中之一,其霸業始于楚莊王時期,歷經改革,楚國國力大大增強。這一時間國富民強,征戰四處,疆域同時不斷擴大,經濟迅速發展,出現了中國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進步和繁榮。戰國中期之后,楚文化呈現出鼎盛狀態,這一時期青銅器冶鑄水平最是登封造極,漆器、絲織、雕刻等藝術的發展也是方興未艾。民族精神植根于華夏文明,所呈現出來的楚文化藝術,更是代表了楚人獨特的審美觀、極富浪漫主義的思想,以及自由的想象和豐富的情感。(一)楚青銅器上的視覺形態。青銅器是楚文化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楚青銅器上的視覺形態多以裝飾圖形紋樣的方式呈現。其題材在選取上是極為廣泛的,而且每個時期的紋樣題材都有其每個時期的特點。有數據研究發現,青銅器裝飾紋樣對于研究整個楚文化藝術的視覺形態具有很典型的代表意義。楚青銅器上的視覺形態的主要題材選自于兩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界,另一方面則是人類社會生活。在保證器物功能性前提下結合楚人自身經歷所形成的審美觀點,尊重當時的生活習俗,創造出動物圖形、植物圖形、幾何圖形、自然景象形態和社會生活場面等五大類型的視覺圖形形態,給不同造型的青銅器增添上各式各樣花紋,使單一色調的器物表現得豐富多彩起來。動物題材被大量應用于青銅器的裝飾上,如常見的龍紋、夔紋、鳳紋等,還有魚、鳥、獸面紋等,有很多都是采用寫實的手法直接畫下動物的真實形態。到了后期人們已逐漸不再滿足于寫實形態,而開始給圖案進行一些變形,結合動物表情和肢體等進行變化,甚至逐漸夸張化,創造出了許多風格迥異的圖案紋樣,呈現出特點鮮明的視覺效果。楚國青銅器上植物題材的使用也很多,有四葉紋、蕉葉紋、葉脈紋和花瓣紋等等,它們大體被分為葉紋與花紋兩種,其中花紋大多數被用于青銅器皿表面與銅鏡背面裝飾。據研究發現春秋時期的楚青銅器上出現較多的是花瓣紋和蕉葉紋,戰國時期時才逐漸有了其他形式的花葉圖形紋樣,其中四葉紋、葉脈紋、花葉紋和花朵形紋等被廣泛應用。不過,相對于動物視覺紋樣而言,植物圖案主要起襯托的作用,極少數的是作為獨立裝飾紋樣而存在。此外青銅器上還有幾何紋。幾何紋的種類有很多,常見的有菱形紋、圓卷圓點紋、弦紋、三角形紋等等,都是由其幾何圖形的名稱來命名的。他們在青銅器上出現頻率很高,但大都主要用來襯托主體,類似于植物紋花紋。直至戰國中后期,銅鏡上才常有菱形紋作為主題裝飾紋樣,另有弦紋常被用于銅器上。圓圈紋圖形在春秋早期時是稍微繁復,逐漸被簡化變得簡潔是在戰國中期之后,此外圓點紋等其他幾何紋樣,早期多以平面化形式存在,到了戰國時期便開始出現一些變化,這一變化使得這一時期的紋樣形式多樣化,這便成為了楚青銅器裝飾紋樣的一個明顯特征。從自然景象中提取視覺元素,也是楚青銅器裝飾紋樣獲取素材方式的一種。其中云作為常見的自然景象,再加上其可設計性強、形態多變等特點,因而產生了像云紋、卷云紋、三角形云紋、山字紋、勾連云紋、絢紋等等裝飾紋樣。尤其是像卷云紋、絢紋、雷紋、重環紋和瓦棱紋等,在春秋早期較為多見,到后來就逐漸減少,主要集中在三角形云紋、勾連云紋、山字紋等上。社會生活場景作為裝飾題材也常被應用到青銅器的裝飾上,這也是楚青銅器裝飾視覺上呈現的一個顯著特征,不過這種裝飾紋樣并不算多,出來的作品形象栩栩如生,寫實風格明顯,刻畫的花紋主要有人物以及魚、鳥、樹等,具有宏大的場面,真實地記錄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畫面,這種刻畫的花紋也極其細膩,反映出當時楚文化藝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二)楚漆器上的視覺形態。再談到楚漆器。楚漆器上的視覺圖案的種類也有很多,而且各不相同,題材的選取上和青銅器較為相像。楚人在創造紋樣時會相互借鑒,因此會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他們在題材選取上一般多以動物和生活場景為主,用幾何形以及自然景物等作為輔助圖形裝飾。楚漆器追求的是一種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藝術,并賦予其楚文化獨有的浪漫、灑脫與空靈之美。楚漆器上最為常見的是植物視覺紋樣,植物紋樣的設計運用的是一種變形的設計手法,借用花、花瓣、花蕾以及樹枝樹葉所呈現出的直觀視覺形態,進行變形設計形成線條紋樣。常用的植物有梅花、四瓣花、三角花、攀枝花、石竹花等這類花瓣較少較小的花,還有像牡丹花、菊花、藤類等花瓣繁多稍顯復雜的花,除了花之外,還有柳樹、扶桑樹的樹紋等。在楚漆器紋樣中植物紋樣雖然常見,但并不常被作為主體,同青銅器上的植物紋一樣占比較少,起到一些襯托和裝飾的作用。動物裝飾紋樣是楚漆器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紋樣,常被使用的動物形象有龍、鳳、馬、鳥、牛、魚、狗等等,它們演變而成的動物紋樣主要有龍紋、鳳鳥紋、獸面紋、虎紋、饕餮紋、鹿紋、幡螺紋、竊曲紋、犬紋等等。自然景象題材的視覺紋樣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裝飾紋樣,常出現在早期的楚漆器上,它們大都常作為輔助紋樣圖形與其他圖形圖案相組合而呈現。云和水作為自然題材,在生活中最為常見,因此也被運用得最為廣泛。云有卷云紋、勾連云紋,水有水波紋和波折紋等,戰國時期后逐漸向山字紋、三角形雷紋、勾連雷紋和絢紋等轉變。在大多數戰國時期的漆器中能夠找到描述社會生活場景這類型視覺紋樣的痕跡,貴族日常活動的畫面被頻繁記錄,常見的有出行、宴樂以及狩獵等活動,是楚人的社會生活和信仰世界的直觀反映。其中常有貴族人物、樂師、車馬、狩獵動作、巫師歌舞等形象元素被提取出來形成視覺圖形紋樣。楚漆器所呈現的幾何紋內容也十分豐富,是楚漆器視覺圖案圖形的主體部分。漆器上裝飾的幾何形花紋圖案,圓形、方形和三角形元素題材被較多地應用到設計中,其中以圓形為基本形狀的裝飾紋樣有圓卷紋、渦紋、點紋、弧形紋等;以方形為基本形狀的裝飾紋樣有方塊紋、方格紋、方格點紋;還有三角形紋等。不同的圖形紋樣相互組合并以重復和連續的方式進行排列重組,它們常出現于小型器物上,還有一些也會起到烘托與裝飾主體的作用。(三)楚絲織品上的視覺形態。楚絲織品也是楚文化藝術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成就,按其工藝制作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織錦和刺繡兩大類。織錦在工藝制作中會借助織機等機器工具,因其制作工藝太過于局限,所制作出來的織錦圖案顯得單調,常以單一的幾何形式出現;而刺繡就較為靈活很多,其制作工藝常為純手工制作,這種純手工制作的表現形式所呈現出來的刺繡圖案類型非常豐富。楚織錦上的圖案紋樣類型幾乎都是以幾何形元素視覺圖形為基礎,按照其圖形不同的排列方式,大致可詳細劃分為幾何骨格填充組合型圖形紋樣、散點式排列的小型幾何型紋樣,以及幾何組合型紋樣三種。相比之下,刺繡的手工藝方式使工藝品添加上豐富的細節,因此紋樣的造型就有了多樣化的可能性。楚絲織品上的紋樣根據題材內容的不同也具有其獨特的藝術特點,其題材的選取也都來自動物、植物、幾何形以及社會生活場景等,但與楚青銅器和楚漆器不同的是,楚絲織品紋樣的特點更多的是依據其制作工藝的不同而不相同。以最常見的動物紋“鳳紋”為例,刺繡上的鳳紋造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織錦上的鳳紋卻不同,織錦在制作上會用到提花機等紡織時使用的傳統機械工具,采用二方連續和散點組合排列等構形方式織造出來的紋樣都是抽象的幾何紋圖形,以方形和菱形圖形元素為主,并且不同的題材抽象程度和圖形的組合方式也都不相同,鳳紋常被抽象成線條和重復排列的小點,鳳紋被抽象的程度非常高。

二、楚文化藝術視覺形態的具象表達

基于藝術領域,我們將現實的視覺形態分為具象與非具象兩種,非具象也可以稱為抽象形態。具象形態一般直接從自然界獲取,以客觀存在的事物為對象進行直給的一種視覺形態,抓住直給對象的整體形態和細節特征進行完美重現,創造出寫實的藝術美感。它們是客觀存在的形態表達,是直給的視覺形態,無任何人為行為進行加工再創,這種現實自然具象的視覺形態具有較高的直觀性,因此它也可以作為構成所有形態的基礎元素,因此也可以說具象形態是所有現實形態的初級階段。根據楚文化藝術視覺形態所呈現出的創作手法,大體可以將其歸納為寫實與夸張兩種,寫實一般是對自然界進行直接描述,所描述的內容也都是可以直觀感受的事物,比如常見的各種動植物、自然現象、人類社會行為活動等內容,然后再將描繪出來的圖案裝飾在所需要的器物上,以此來完成一幅幅具有寫實性藝術手法的佳作。在楚文化藝術中,具象視覺形態與抽象視覺形態同時存在,但其在發展上是有著先后順序的規律,一般而言,具象形態產生在前,抽象夸張變形都是在具象形態的基礎之上所進行的,因此春秋早期所發現的楚藝術品上的裝飾紋樣主要為具象形態。楚文化藝術視覺形態的裝飾手法主要以直觀寫實與夸張變形兩種手法為主,其中最為典型代表的楚青銅器,在紋樣圖案上主要以直觀寫實動物紋樣和描繪人類社會生活場景為主,這些都格外注重寫實。具象形態的描繪不僅常出現在楚青銅器、楚絲織品上,而且在楚漆器上也常見到,楚漆器中最有名的一幅作品——漆木鹿,漆木鹿通體髹漆彩繪,它的整體造型,就是直接將自然界中的鹿很真實完整地描摹下來了,神態逼真,頭上安放了一對真鹿角,蜷縮著腿悠然自得的樣子。同樣,春秋時期所出現的其他紋樣,像植物紋、自然景象紋以及人物社會生活紋樣,在早期時呈現出來的都是具象形態,著重于寫實手法,傾向于摹仿與再現,追求其寫實性,到了戰國中后期才逐漸有了變化。

三、楚文化藝術視覺形態的抽象表達

藝術領域里面的另一種視覺形態的表達方式是抽象。與具象形態相比較而言,抽象雖然也是人類對實客觀形態的表達,但其經過人類行為對其進行夸張、變形、組合、提煉等藝術手法進行創作,賦予其新的含義并呈現出來新的視覺形態,這種抽象形態比具象形態要高級很多。到了戰國中后期,楚人對于具象形態的應用逐漸減少,設計出了大量的抽象形態,這一時期所出現的青銅器、漆器以及絲織品等一些楚藝術品中,大多都是夸張變形的裝飾紋樣,楚人將精神文化融入到文化藝術當中,使得這一時期所呈現的作品更具浪漫主義,更加的自由以及富有想象力。幾何紋是楚文化藝術中最常見的紋樣,使用也較為廣泛,它是視覺形態中典型的抽象形態,常用的幾何形元素有方形、圓形、三角形、多邊形及不規則圖形等。幾何紋在我們現代設計中也常被使用,特別是現代標志設計中,利用幾何圖形相互組合時變化出的多種形態,可以令標志設計更加多變,使設計者能更加自由地發揮創意。春秋早期的幾何紋主要以圓圈紋為典型,圖形稍微還顯得繁復,到了戰國中期逐漸變得簡化,變得抽象,以弦紋、菱格紋、回紋等最為典型。以社會生活場景為題材類型的紋樣,常會被楚人加以自己的理解采用夸張變形的創作手法,楚人極其富有想象力和天馬行空的創造思維,對于藝術設計頗有自己的一番見解,設計出來的紋樣富有極強的裝飾性效果。如青銅器上的蓮花形裝飾紋樣,首先抓住蓮花的特征,找到蓮花最美最具代表的元素并提取出來,采用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創作出裝飾藝術效果鮮明的視覺紋樣。此外還有大量的其他類型紋樣,都是在功能性與審美性的基礎上,采用夸張變形的手法創造出來的。植物紋和動物紋在春秋早期時也以具象形態占多數,到戰國中后期楚人逐漸采用夸張變形的手法,使植物紋和動物紋從具象形態向抽象形態轉變,例如早期的龍紋、鳳紋到中后期逐漸演變為變形龍紋、變形鳳紋,植物紋和花卉紋也逐漸變形得和幾何紋較為相似。總之,楚人常考慮到實用性與美觀性,并將其結合以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這種創作思維顯然也體現出了楚人當時的審美觀。

四、總結

無論是什么題材,所被創造出來的視覺形象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不過這卻有時間先后關系的,一定是先有具象,后有抽象,抽象是具象經過夸張變形解構等方式得來的。針對楚文化藝術視覺形態進行研究發現,楚人是非常具有藝術天賦的,他們擅長于將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以及其他景物“摹仿”出來,將社會生活場景以圖案的形式再現出來,但他們也并不是拘泥于對自然界簡單的臨摹摹仿,隨著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多,他們的思想也逐漸進化,慢慢開始嘗試創作,將具象的圖案紋樣進行夸張變形,來表達自己的審美觀。但也受一定的局限性影響,楚人的這種再創造的能力水平還是具有很大的潛力,這種基于審美下的藝術創作手段確實是建立在表象的基礎之上的,并賦予了一定的意義或象征性。

在對客觀事物進行再現時,楚人的主觀創造的成分占據了很大的比重,而楚文化藝術在視覺樣式上為我們創造出了極為出色的游目騁懷的審美對象,令我們不自覺地產生一種輕快的、仿佛離開大地般的超脫感與升騰感,不過,正是由于楚人這種多元化的創造手法,使真實與想象相互交織,這是藝術對客觀事物真實表現的超越和再創造,也是現代人理性思維難以達到的境界。楚文化藝術視覺形態中的具象與抽象對于我們研究楚文化藝術有著相當大的意義,楚人用他們的智慧結合了他們的浪漫主義思想,創造出來的楚藝術,還值得我們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探析。

參考文獻:

[1]皮道堅.楚藝術史[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張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民族出版社,1995.

[3]湖北博物館.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4]李學勤,主編.中國美術全集•青銅器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5]魏昌.楚國史[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6]陳振裕.楚文化與漆器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7]丁源.形態先行的設計方法[J].南京: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7(03).

[8]王祖龍.楚藝術圖式與精祌[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藍江平 葉琪 單位: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