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與問題診斷范文
時間:2023-11-07 17:52: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務分析與問題診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管理會計問題的提出
(一)管理會計目的ABC公司擁有豐富的林木資源,但林木資源也屬于生產周期長的稀缺資源。現有林木資源如何跟隨市場進行有效利用、砍伐后的林地應種植哪些樹種會效益更高、公司產品該生產多少量、公司產品如何定價、公司哪些產品帶來的利潤更大等等問題成為困擾管理層的焦點。換言之,ABC公司管理層對目前的經營狀況僅憑經驗做出大致判斷,一旦決策失誤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
(二)問題的梳理結合管理層的困惑,ABC公司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管理層賴以決策的信息依據,而信息的核心取決于公司的成本管理信息。為此,通過運用書面資料檢查、訪談、現場觀察、穿行測試等方法對公司的產品生產流程、相關成本單據的形成及內部傳遞、現行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步驟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并對2014年1月—12月的成本計算進行重新計算和檢驗,發現公司的成本管理粗放、成本核算工作極為繁瑣、財務人員工作繁重,主要體現在:1.成本管理的重點不突出ABC公司產成品涉及產品類別、產品規格、產品等級、產品數量(張數或方數)等多個維度,現行成本核算未能區分各維度的重要性,且未能考慮“原材料”、“生產成本”、“庫存商品”三個科目間的內在聯系,如“庫存商品”等科目中按產品規格設置明細科目,忽視了公司根據產品等級進行管理的要求,致使信息級次“本末倒置”,財務部門提供的信息與公司管理層需要的信息錯位,財務人員工作很忙很辛苦,但忙出來的信息對于管理層來說并不需要,管理層需要得到的信息財務部門又拿不出來。2.成本核算的思路不清晰ABC公司產品需經過原木、鋸材車間、干燥窯和成品加工車間,最后成為可供出售的產成品。ABC公司原木核算采用“方”為計量單位,生產車間和產成品核算中有些用“張”、有些用“方”等;期末實物盤點時,原木、半成品和產成品中的計量單位不統一,有些用“張”、有些用“方”,用“張”為計量單位的又存在12mm、15mm、18mm等規格。計量單位的前后銜接不一致導致前后數據缺乏可比性,難以進行“出材率”等資源利用指標的分析工作。3.成本信息流與實物流不一致ABC公司的產品生產分為鋸材車間、干燥窯和成品加工車間三個環節,但成本核算并沒有就“原木鋸成方料環節”進行單獨核算,成本核算步驟存在“以生產流程劃分核算步驟、或者以生產工藝劃分核算步驟”的困惑。ABC公司“生產成本”科目下設二級、三級、四級明細科目,各級明細科目合計多達238個。該科目核算的內容不僅包括期末在產品,而且包括各車間期末已經完工可以交付下一工序的自制半成品,如賬面反映的鋸材車間余額660萬元中有643萬元為可以交付下一工序的自制半成品,真正屬于在產品成本的只有18萬元。此外,科目核算未能突出成本核算重點,如“生產成本-干燥窯”科目下設20個三級明細科目,多數明細科目的金額為幾百元至幾千元之間,不僅增加了核算工作量,而且在成本管理上變成“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管理重點。4.成本管理責任不清ABC公司管理層基于調動員工積極性的目的一直想推行考核激勵機制,對采購部門的采購成本、生產部門各車間各環節的生產成本、銷售部門的銷售業績進行考核,但由于成本管理信息及其他信息的缺乏,該項工作一直擱置。
二、運用的理論基礎
(一)價值鏈理論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于1985年提出價值鏈理論。該理論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企業的價值創造是通過一系列活動構成的,ABC公司的價值鏈就是原木從投入、到方料、到規格料、到成品并最終抵達消費者的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并進一步分解成與戰略相關的活動,以便分析成本的性質和差異產生的原因,從而成為企業決策的依據。
(二)內部控制理論2008年5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財會[2008]7號)頒布實施。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內部控制是由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共同組成的一個閉環管理系統,內部環境是重要基礎、風險評估是重要環節、控制活動是重要手段、信息與溝通是重要條件、內部監督是重要保證。對于ABC公司而言,控制目標從長遠來看是提高經營活動的效率效果并進一步促進戰略目標的實現,但這兩個目標的實現離不開信息目標,信息目標的核心從短期來看即表現為成本信息是否真實完整。ABC公司應結合價值鏈反映信息流,以信息的形成和傳遞為目標強化內部管理意識,進而運用預算管理、授權審批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運營分析、考核激勵等控制活動來提升運營的效率效果。
(三)成本核算理論成本核算是指企業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據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活動。成本核算對于企業的成本預測、產品定價等經營決策存在直接影響。ABC公司應結合市場產品類別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把握各項費用的真實性、完整性,明確各項費用的用途,盡可能準確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以便為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三、管理會計問題的解決
ABC公司成本管理必須從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兩個方面著手,綜合考慮整個成本核算前后銜接的一致性、會計科目的合理性、信息的層次性等多個方面。公司成本核算必須結合公司生產流程和會計核算要求,設計公司成本的核算程序、核算方法、核算科目,使成本的歸集、計算和分配有據可依,實現成本核算的信息流與實物從原木到產成品的物流相一致,為成本分析和其他財務分析打好堅實的數據基礎。公司成本分析應以成本核算的財務信息及銷售價格等非財務信息為基礎,通過分析公司成本水平及其構成、各類產品及各種產品的毛利率、各種木材的利用率等指標,為管理層決策提供依據。
(一)與生產流程相結合的成本核算制度設計1.生產流程的梳理ABC公司的產品生產從原木依次經過鋸材車間、干燥窯和成品加工車間三個環節,每個環節生產的產品同時成為下一個環節的材料,最后形成可供出售的產成品驗收入庫。鋸材車間是將原木鋸出方料并制成規格料的過程,根據公司生產現場的車間管理可區分為“鋸材車間1”、“鋸材車間2”;“干燥窯”是將生規格料烘干成為干規格料;“成品加工車間”按產品類別分為“指接板車間”、“機拼板車間”和“細木工板車間”三個車間;輔助生產車間為“制膠車間”,主要生產制作成品需要的膠水。ABC公司生產流程圖詳見圖1。2.成本核算的設計ABC公司成本核算方法擬采用分步法,結合公司生產流程分為“鋸材車間1”、“鋸材車間2”、“干燥窯”和“成品加工車間”四個步驟,分設“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制造費用”、“自制半成品”、“庫存商品”五個會計科目進行核算:“生產成本”科目用于核算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輔助生產成本”科目核算輔助生產車間(制膠車間)生產膠水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該科目月末無余額,歸集的成本費用當月全部轉入完工的膠水成本,指接板車間、機拼板車間和細木工車間按領用量直接計入各車間的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科目核算公司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且無法明確區分受益生產部門的費用,以各車間直接材料的數量為基數進行分配;“自制半成品”是指已經過本生產環節并已檢驗合格但尚未制造完成最終商品、仍須繼續加工的中間產品包括鋸材車間1、鋸材車間2、干燥窯車間月末已制造完成且驗收合格的中間產品,科目下設“方料”、“生規格料”、“干規格料”二級明細科目;“庫存商品”是指公司內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按規定標準檢驗合格并轉入成品倉、可供銷售的產品,按產品類別下設“指接板”、“機拼板”、“細木工板”三個二級明細科目進行核算。公司成本核算科目的設置詳見表1。ABC公司發生的成本費用按以上會計科目進行歸集,相關成本費用必須以實際發生為依據,注意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月末,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考慮到期末在產品較少的情況,擬采用“在產品按原材料費用計價法”,即:月末在產品只計算其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不計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本月發生的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
(二)信息的反映和傳遞成本管理信息包括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財務信息主要為成本核算信息、實物盤點信息等,非財務信息包括采購統計報表、車間生產日報表等,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之間應具有內在的一致性。ABC公司各部門在經營活動的進程中同時生成大量原始信息,原始信息需重點關注真實性和完整性兩個方面,真實性表現為原始信息能通過其他不同渠道獲取并進行核對、或者信息主體明確且責任清晰;完整性表現為信息的形成沒有遺漏關鍵點以及信息傳遞前后的一致性,如原木的堆放編號、規格、方數合計等關鍵信息是否完整等。財務部每月末報送的成本信息應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既有全公司的成本計算總表又有各類產品甚至各種規格產品的明細報表,一般包括“成本月報表”、“成本月報明細表”等。
(三)開展成本分析工作ABC公司成本分析應以公司生成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為基礎,綜合運用比較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多種分析方法,對各車間總成本、單位生產成本、資源利用率、原木成材率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以便問題診斷恰當、原因分析到位,為管理層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四、管理會計問題的展望
篇2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新時期高校會計信息化教學改革探索”(項目編號:2009JGYB02)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在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浪潮席卷全球、網絡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會計環境正向網絡會計環境轉化,會計電算化也日益顯出了它的不足,取而代之的則是會計信息化。
一、會計信息化的含義
會計信息化是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為主的信息技術對其進行獲取、加工、傳輸、存儲、應用等處理,為企業組織經營管理、控制決策和社會經濟運行提供充足、實時的信息。會計信息化的關鍵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會計進行重構和優化,建立開放的會計信息系統。這種會計信息系統將全面運用現代網絡通訊技術和數據交換技術,實現資源的高度共享,有效地拓寬并加強了會計參與決策與管理的職能。這也是會計信息化與會計電算化的最根本不同之處。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順應信息化發展對傳統會計進行變革的必然結果。它是信息技術在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滲透、蔓延,對信息資源進行充分開發和利用。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社會需求是影響高校教育的主要因素。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的轉變,以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為特征的現代社會對會計教育提出了新需求,這就要求高校會計教育改變傳統的會計電算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會計人才。華北電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金玉(2005)從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的社會需求入手,系統全面、層層深入地對我國會計信息化教育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并以此為線索,構建了會計信息化教育新模式,從而為有效解決當前我國會計信息化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一個基本思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王海洪(2005)認為,財務軟件是會計信息化的平臺,對財務軟件的教學,高校會計學專業的本科教育應該重點開展,但應該對過去會計電算化下的教學設計做一些改革,選擇一些新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從而促進會計信息化的進程。2006年4月,中國會計學會第五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關于會計信息化教學體系問題展開了探討。南京審計學院會計學院鄢志娟、吳青川(2006)從會計信息化的概念和特點入手,針對本科階段的會計信息化教學改革目標、課程設置及一些問題,提出幾點認識。2007年4月第六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上,討論決定在新準則頒布實施的背景下應繼續把會計信息化基礎理論與應用和教學研究作為其中兩個重點研究主題。湖北經濟學院會計學院黃旭(2007)從會計信息化與會計電算化的內涵及其關系入手,分析了有關高等教育相關課程的設置現狀,提出了適應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主要從思想觀念、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上發表了看法。重慶工學院陳旭(2007)主張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構建會計信息化專業方向的選修課程體系。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勵景源(2007)認為,我國目前至少應當把會計科目體系、負數的應用、統一憑證、取消中間處理過程、賬套的概念、現金流量表編制、經濟業務重組等理念融入到會計基礎教育中去。筆者認為,以上研究都是從教學的某一方面,或者站在某個單位的立場來闡述教學改革的。為此,筆者對會計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總結,認為應明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并擬定相應的改革方案。
三、改革會計信息化教學若干建議
(一)教學改革的培養目標問題。本科階段的會計信息化教學改革的目標應面向全球,培養復合型會計專業人才。本文認為,復合型會計人才是指既精通會計理論與實務專業知識,又兼具充分應用計算機技術解決會計理論和實務問題能力的新型會計人才,其核心是在傳統能力基礎上具備了必要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即會計信息化教學改革的目標是培養具備會計專業基本知識,又具備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會計軟件操作維護能力、會計軟件開發能力、會計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能力、會計軟件實施能力及網絡、通信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二)教學課程體系的設置問題。為實現教學改革的目標,要求本科學生除了掌握專業知識外,還必須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和計算機系統分析、設計方面的知識,需要培養成具備一定計算機知識,能為企業實施會計信息化系統提供咨詢和服務的會計人才;更高一點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成熟悉計算機知識,能獨立規劃、設計和領導實施會計信息化系統的會計人才。根據這個目標,筆者認為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學生至少應具備以下計算機知識結構:1、計算機的基本組成;2、常用的操作系統;3、數據庫;4、應用分析軟件;5、財務會計軟件;6、會計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7、計算機網絡。因此,學生本科階段學習的課程應依次開設《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軟件技術基礎》、《通用會計軟件的操作與使用》、《計算機網絡》、《Visual Basic》、《Access數據庫》、《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會計信息化》、《通用會計軟件的操作與使用》、《綜合模擬實驗》等課程。
(三)教學方式與方法問題。會計本科專業的學生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計算機基礎差別很大,在教學中必須采用因材施教,各取所需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教學方法是加強案例教學。比如在正式講授《會計信息化》課程前,給學生一段時間上機使用一套國內外有影響的通用會計軟件,如用友軟件,同學們在實驗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決來了解會計軟件的操作需要首先進行初始化的設置,然后才能進行會計憑證的錄入、查詢、修改和登賬、編制會計報表等工作,進而才能深刻地掌握計算機會計數據處理流程和程序設計思路,這正是后來教學中所要解決的問題。到正式講授《會計信息化》課程時,設計一些置身于一定環境的工商企業,讓若干學生和計算機模擬組成企業的會計部門,在教師指導下,從規劃、安裝、運行到企業業務處理和編制報表,建立完整的會計電算化核算和管理信息系統;或者組成會計軟件設計小組,針對某一企業的具體情況,從企業會計核算和管理需求的實際出發,經過系統分析到系統設計、概要設計到詳細設計,再到程序設計,并用自行設計的軟件處理會計業務,進行系統測試和軟件修正,完成會計軟件設計的全過程。
另外,課堂講授應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一方面學校可以和一些商業會計軟件公司,如用友、金蝶等公司進行雙贏式合作,借助外援力量,不斷獲得最新版本的會計軟件,使學生感受會計軟件及管理軟件的前沿動態,縮短學校與社會的距離,避免學生剛畢業就落后的尷尬;另一方面學校應盡可能與工商企業建立聯系,通過現場講解、實地考察,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帶著問題回到課堂,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重視教學實驗。會計本科專業學生學習計算機主要是為了應用計算機去研究或服務于某一經濟領域的科研或其他實際工作,只有加強實踐,突出應用,才能保證其具有很強的應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培養目標之一。
1、明確會計信息化實驗教學目標。課程實驗教學的目標,要服從于理論教學的需要。根據該課程教學內容和要求,實驗教學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是:(1)掌握財務軟件的基本配置和安裝,當前主流的財務管理軟件基本都以網絡為運行環境,需要配置和安裝服務器(包括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與客戶應用端;(2)掌握財務軟件基本功能應用,包括會計信息系統的結構、數據流程和工作原理、手工會計資料的賬套初始化、日常會計核算業務處理、期末處理及報表管理、購銷存系統以及財務分析模塊使用等;(3)財務軟件日常維護和管理,包括人員權限配置、賬套管理、日常備份、常見問題診斷及解決、局域網和數據庫的管理,等等;(4)了解系統分析、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術,具備系統分析和設計的初步能力。
2、構建完整的會計信息化實驗教學體系。(1)實驗大綱:根據實驗教學目標,編制詳細的實驗大綱,具體內容包括:實驗教學總體要求、實驗軟件選擇、實驗課時數等,并將整個體系的實驗教學分解為具體的實驗項目;(2)實驗項目設計:在實驗項目的設計上,運用主體教育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認知主體作用,同時堅持教師的引導作用,將會計實驗項目設計成有層次、覆蓋面廣、形式多樣的自主性、自的開放型實驗。每一個實驗項目的內容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數據。學生可以根據提供的實驗數據,通過財務軟件的應用,完成實驗要求。在每個實驗結束后填寫實驗報告,并根據需要提供賬簿或者報表;(3)實驗教材建設:會計實驗教材處于實驗教學體系的基礎地位,其結構、內容直接影響會計實驗的有序進行和會計實驗教學目標的實現。實驗教材內容緊隨現代企業業務實務和會計信息化實踐的發展,緊隨不斷完善的現行財經制度和稅務法規等規章制度的規范;內容涉及多學科知識,融綜合性、應用性、啟發性為一體;(4)實驗結果評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完成的每個實驗情況,對比按照實驗數據得到的標準賬務數據,以掌握學生實驗效果,并對每位學生的實驗情況進行評價。
(五)軟硬件配套問題
1、軟件方面。主要表現在:(1)教師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會計學與計算機科學是兩個跨度很大的學科,這給擔任該類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很大挑戰。但對很多高校來說,現在從事該類課程教學的教師,有的出身會計專業,有的出身計算機專業,在知識結構上不全面,要么會計實務不熟悉,要么軟件設計編程欠缺,使相關內容的講解不能深入,難以培養出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學校應該從長遠著想,加強對教師培訓的投入,采用多種形式鼓勵教師提升素質,使教師領會最新的軟件設計思想和掌握最前沿的會計管理軟件,這樣才能指導出優秀的學生;(2)各校根據自身學生的素質,設定教學目標,培養不同層次、不同專長的學生,以滿足社會的不同需要。對基礎素質不同的學生,應該因材施教,合理安排。
2、硬件的完善。裝備性能良好的計算機及網絡設備,建設現代化的會計信息化實驗室,使學校成為科學研究的試驗田。在教學過程配備現代化教學手段,比如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使教學內容生動直觀、聲像并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海洪.對會計信息化下財務軟件教學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2.
- 上一篇:八年級生物教學案例
- 下一篇:文學與影視作品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