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禮儀文化范文

時間:2023-10-27 17:32: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儒家禮儀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儒家禮儀文化

篇1

1.傳統婚禮禮儀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在世界各種民俗活動中,各民族都是穿著本民族的服裝舉行本民族的傳統婚禮禮儀活動,現代的漢民族卻遺失了自己的民族服飾以及禮儀文化。在21世紀初,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人們開始審視自己的傳統文化。認識到民族服飾是民族身份的標志,是對本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認同。于是大量有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網站論壇建立,許多有相同志趣的人以網絡為平臺進行華夏傳統禮儀和漢服的研究和開發,形成了頗具規模的漢服運動。同時美國、荷蘭、俄羅斯等國華裔建立北美漢服聯合會等多種漢服民間組織。全世界孔子學院的建立,世界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中式婚禮是傳統禮儀文化的載體同時被廣泛關注。基于傳統華夏文化的現代中式婚禮禮儀,在社會上開始形成一股新的復興傳統禮儀的文化潮流。

在婚禮典禮時,作為漢族人身著漢服、按照傳統禮儀舉行儀式,這對恢復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民族團結,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積極的意義。目前已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國古代服飾史》等大量漢服與禮儀的研究史論資料,但是大都停留在歷史的角度加以分析,并沒有提出傳統漢服和禮儀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應用和實際制作開發。本文通過對傳統經典記載的歷代婚禮禮儀程序、傳統漢服婚禮服飾系列進行探索、收集和梳理,總結出有一定指導意義的結論。本文將對中式婚禮禮儀漢服的實際禮儀程序建立展開研究。漢服婚禮服飾體系和禮儀程序體系的確立有利于現代中式婚禮禮儀市場的開發和推廣,有利于華夏傳統文化的復興。

2.重建符合儒家禮儀文化的周制婚禮的現代禮儀程序

第一部分:婚前準備。

準備新郎、新娘、贊者、司儀、從者等人的服飾。

準備婚禮所用禮器、果品等。

準備合巹一個(用一個葫蘆,分為兩半,用紅繩連在一起)。

(1)新郎:

日落前兩個時辰內,新郎身穿婚禮服,手捧木雁,乘車到女家,使兩人各手持一個紅蠟燭(不必點燃),坐于車后。到女家,在大門外等候。新郎就頭戴爵弁,身穿c裳,親自迎接新娘。跟隨新郎的管事人員全部身穿玄端。c裳,是指上衣用黑色面料而用紅色為邊緣;下衣用淺紅色面料而用黑色為邊緣,大帶也用黑色,象征陽氣下行。

(2)新娘:

更妝,開面:清早,新娘于閨房中試穿嫁衣、定妝,進行最后修訂并聆聽父母訓示。日落前兩個時辰內,新娘整裝在家等候新郎。新娘梳理好發式,士的新娘梳成,即將頭發做成長短參差的樣子,然后,戴好首飾。身穿黑色面料的絲衣,以c色(即淺紅色)為衣緣。女子的上衣和下裳用同樣顏色的面料,表示德行專一;以c色為衣緣,c色屬陰,意味著陰氣上行,上交于陽,象征女子出嫁成家而擔當起新的責任。婦人不常穿淺紅色衣緣的衣服,婚禮不按平時服裝穿用,而穿盛裝。站立在房屋之中,面向南方。

(3)親迎: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新娘。

新郎親自前往,在家中接受母親教導,從母親手里接過聘禮。婿以雁做贄禮叩門登堂。此時新娘在閨房等候,新郎到客廳,向新娘的父母請求將女兒下嫁,新娘父母謙稱后同意。新郎入新娘閨房,新娘已穿上結婚禮服,向南站在房中。如果有條件,可以請新娘的一位嫂子、嬸子、姑姑或者姨媽等已婚的較年輕的女性長輩擔任新娘的“姆”。 姆為其梳發、插上發笄、結纓(用紅繩系在頭發上),諄諄教導。姆站在新娘右邊,負責向新娘提示禮儀。新娘的伴娘則站在后面。新郎新娘攜手出房。接著,新娘的姆給她在腰間系上一條帶子,并接上佩巾,然后告戒她道:“勤勉、恭敬,孝順公婆。”隨后,新郎新娘再拜別新娘的父母,登車離去。

第二部分:正婚禮的婚禮儀程(是傳統婚俗的重點部分)。

(1)迎禮就位:

古琴演奏:背景音樂《花好月圓》。

司儀:

各位來賓,在這個吉日良辰,大家將要見證一位君子和一位淑女喜結良緣,共成連理。大家將要見到的,是依據華夏傳統而制訂的周制婚禮。周制婚禮重視莊重典雅,因為婚姻是神圣的、莊嚴的,它是人生一件大事。所以,君子重視婚禮。我們的婚禮為什么選擇黃昏時候舉行呢?因為這是“陽往而陰來”的時候。所謂“陽往陰來”,意味著陽氣要把生機藏在陰氣之中,以便使生機不斷。簡單介紹完畢,下面有請新人的雙方父母、領導和媒人就位。

司儀:有請新郎、新娘。

贊者: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1]

(新郎在前,新娘隨后,行禮然后跪坐。)

(2)夫妻沃盥:

古琴演奏:背景音樂《高山》。

司儀:華夏禮儀,重視潔凈,所以,新郎和新娘在行禮時,都要洗凈雙手。

贊者: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1]

(同時男女執事負責幫新人行沃盥禮)

(3)證婚祝告:

贊者:宣讀結婚證書,為新婚夫婦證婚,并宣讀祝辭。

吉日良辰,喜成婚姻。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窈窕淑女,得其佳偶。愷悌君子,誠敬迎新。

衣冠黼黻,光耀門庭。華服夏禮,琴瑟和鳴。

合巹同牢,相敬如賓。白頭偕老,福壽康寧。

尊祖敬宗,詩禮傳家。五世其昌,和樂無涯。

天作之合,兩姓親睦。乾健坤順,既融且洽。

高朋滿座,觥籌交錯。弦歌繞粱,齊歡共賀。

禮儀既備,肴饌既陳。鸞鳳和諧,普天同樂。

(贊者從新郎身后退回原位。)

(4)夫妻拜堂:

司儀:

天地無私,養育人類。尊祖敬宗,光耀門楣。

一拜天地祖先:拜―興;拜―興;拜―興。

父母之恩,沒齒不忘。孝順父母,禮所應當。

再拜父母高堂:拜―興;拜―興;拜―興。

夫唱婦隨,百年好合。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夫妻相互交拜:拜―興;拜―興;拜―興。

(5)同牢合巹:

古琴演奏背景音樂《關雎》。

(男女執事把幾案搬過來,放在新郎新娘中間。幾案上有事先準備好的東西:豬肺、豬脊骨、豬肝、豬肋骨,整雞,(有一部分分割好),分別放在四個小盤中;筷子兩雙;合巹一對;米飯兩碗。)

司儀:

有請贊者,為新郎新娘主持同牢合巹。即夫婦要共食同一牲之肉,共飲一杯之酒。

新郎對新娘行揖禮,請她入席,二人對面一起坐下。同牢:開始食用一塊肉食,只象征性地吃三次。此時司儀可以說一些比較吉祥、夫妻共勉的話語。

合巹:侍者托盤上放兩對酒杯,伴郎伴娘斟酒分別奉給新人,飲半杯,由伴郎伴娘交換給新人互飲剩余半杯。第三次奉以紅絲線牽連的巹杯一對(用象征夫妻同甘共苦的匏瓜(葫蘆),新人執巹杯各自飲半杯后交換,飲干。禮成,撤饌。

新人起身,互拜,答謝贊者。

(6)解纓結發:

司儀:

請新婿親自為新娘解去頭發上的作為婚禮信物的纓。

(新郎親自為新娘解下纓。)

請贊者為新郎新娘結發。

新郎和新娘把對方的頭發各剪下一點,分別裝在一個小錦囊里,然后把裝新人頭發的兩個小錦囊裝到一個大錦囊中扎緊,把新人的頭發梳結在一起,意味著夫婦兩人永遠連在了一起,由此而成為結發夫妻,永不分離。

(7)拜謝父母:

正婚禮成后新人拜見雙方父母,新人奉茶拜謝,同時新人改口。

(8)拜謝眾人:拜謝媒人、雙方領導、雙方新朋好友。

第三部分:飲宴娛樂

播放傳統音樂曲目。

可以安排新郎新娘換裝敬酒,設投壺、猜謎的娛樂活動增加歡樂氣氛(可以設獎,獎品為糖果),最后發放喜糖。

3.傳統婚禮禮儀程序的研究意義

篇2

【關鍵詞】儒家;倫理文化;治未病;影響

1我國中醫“治未病”思想的內容

“治未病”思想的理論形成于《內經》(《黃帝內經》簡稱,下同),完善于《難經》。《內經》首次提出“治未病”概念,形成了未病先防,患病早治的思想,并且提出了內容豐富的養生防病的原則和方法。《難經》繼承了《內經》的“治未病”理論,明確提出了防止疾病傳變的思想和方法,使“治未病”理論更加具有臨床實用價值。“治未病”理論的形成標志著對疾病認識的深入,標志著我國醫學的發展己從被動治療提高到主動預防的水平。我國“治未病”的理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未病先防,俗語說“防患于未然”就是這個道理,《老子?七十一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就是強調了預防的重要性。《內經》中“治未病”一詞出現了三次,其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主張在疾病發生之前就做好預防工作,一旦疾病發生人體就會受到很大的損害,到時候再進行治療就來不及了。其次是既病防變,要求在疾病發生以后防止病邪深入傳變甚至發生危變。“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素問?人正神明論》)在疾病發生初期積極治療是上等醫生主看重的;《金匱要略》也有“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的觀點,根據人體傳變規律積極治療,防止疾病傳染到其他臟器;《難經》也充分肯定了這個觀點:“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最后一個內容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防其復發,它主要是指在疾病治愈以后,要通過一些方法和措施,做好預后工作,防止疾病的再次發生,立足于扶助正氣,強身健體,防止疾病復發。

養生觀也是“治未病”理念的表現之一。養生觀的關鍵在于調和陰陽,“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是以圣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在四時調攝養生方面,《內經》提出“夫百病之生也,……大驚卒恐。”(《靈樞?口問》),“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素問?移精變氣論》)。

2我國“治未病”的思想理念是以我國傳統倫理思想文化為背景形成的

2.1儒家學說為“治未病”思想提供倫理支持《內經》曰:“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尚書?泰誓》曰:“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世界上最尊貴的就是人,人們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自身的發展,治療和預防疾病都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健康,其作用對象就是人。

2.1.1儒家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和道德原則,“仁”貫穿于我國古今醫療活動始終。“仁”是孔子倫理思想體系的核心。

2.1.2中和思想被廣泛應用于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和理論。儒家認為人們的道德修養若能達到致中的境界,那么天地萬物均能各得其所,達到和諧的境界了,這是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種原則。《荀子?王制》:“公平者職之衡也,中和乾聽之繩也。”《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素問?瘧論》說:“有余者瀉之,不足者補之。”通過損有余和補不足,使人體內環境和外環境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即“正氣存內,邪不可干”[1]。

2.1.3孝道觀對中醫“治未病”思想的影響。孝道觀是中華文化與中華倫理的所特有的內容,在傳統儒家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一種親子之間的倫理規范,也包括宗教、醫學、政治等諸多方面的文化內涵,可以說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核心觀念之一[2]。《孝經?開宗明義第一章》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認為孝道最基本的就是保證自己的身體不能有絲毫的損傷,因為身體肌膚毛發都是父母給予的,保持機體的完好無缺是對父母最基本的孝順;在此思想的影響下,人們對自己的身體都是非常愛護的,通過各種方法盡量保證自己的身體免受病邪的侵襲,及時制止疾病的進一步傳播和傳變,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強調了“治未病”的重要作用,使“治未病”思想有著肥厚的生存土壤。

2.1.4儒家其他思想對中醫治未病思想的影響。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他明確地告訴人們,應當根據不同生理時期的體質和心理特點,陶冶情操,養護體魄;青少年時,身心發育不成熟,不可戀色早婚;人到中年,精力充沛,仍須勞逸結合,修身養性,不可過度疲累;人老時,體質虛弱,更要淡泊名利,超脫俗念。孔子曾留下“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感嘆。他欣賞清心寡欲,樂觀開朗,剛毅堅強的性格,反對怨天尤人 [3] 。孟子則更注意養心葆神,提倡“寡欲”,“養浩然之氣”。孟子說:“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儒家的經典著作《周易》中明確提出:“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這和中醫“治未病”思想是不謀而合的。

參考文獻

[1]佟子林,劉俊.中醫學防治亞健康的機制與方法研究[J].醫學與哲學.2008,29(1):13-15.

篇3

關鍵詞:文秘工作;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企業

進入信息化時代,隨著我國企業管理日趨規范,行政管理、辦公室業務等各項工作也逐漸朝著規范化與標準化方向發展。所以,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加穩健發展,需要充分認識到文秘、檔案管理等行政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并給予一定的重視與關注。實現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一體化,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管理質量與管理效率,促使企業更好更快發展。所以,本文對加強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措施等內容進行相應闡述。

一、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概述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得到快速普及應用,為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也為企業當中文秘工作與文書管理工作一體化提供了便利性、可行性與必然性。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通常情況下會被稱為文檔一體化。企業對先進計算機技術以及行政辦公管理系統等進行充分利用,將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進行有機結合,能夠有效推動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一體化、智能化、現代化,進而能夠對公文資料的起草、審核、印發、歸檔等環節進行實時監督,促使文書檔案資料真正實現一體化、標準化、規范化。

二、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關系闡述

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兩者之間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聯系的,但是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彼此獨立。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對象都是公文。公文寫作是文秘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公文成文的前置條件。而檔案資料主要是從公文中收集提取并分類保存,所以,可以將文書檔案的管理視為公文以后的延續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兩者之間通過公文這一主體緊密聯系起來。如果想要保證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就需要從公文擬定、處理環節做出嚴格要求與規范。公文處理工作是做好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關鍵。公文處理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文書檔案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公文處理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是實現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的重點。在社會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檔案管理工作也逐漸朝著電子化、體系化方向發展。文檔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從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大局著手,在公文生成、公文歸檔、公文檢索、公文查閱等各項工作中對現代辦公自動化技術等進行充分利用。如果想使檔案資料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得到保障,同時發揮檔案最大價值,就需要企業各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檔案錄入與檔案輸出時,嚴格按照統一的標準流程展開。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不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還可以促使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向著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促進企業行政管理更加科學有效。

三、加強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一體化的措施

(一)明確管理意識。要想實現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發展,需要在企業實際運行中切實樹立并加強兩者之間一體化的管理意識。通過樹立一體化管理意識,可以保證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同時,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也會得到進一步規范與完善。能夠簡化企業當中檔案管理的工作流程,避免重復工作,從而為企業節省更多成本。文秘工作是實現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的基礎與關鍵,相關文秘工作人員需要加強文書檔案管理意識,要做好文書檔案各項基礎性、前期性工作,使文書檔案質量得到有效保障。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第一,公文紙張需要保證統一標準與規格,同時內容排版需要嚴格遵守國家相關規定,在進行裝訂工作時保證從左側進行。第二,需要對公文的審批權限以及簽發手續等進行嚴格檢查,除此之外,還需要對主送單位、公文標題、公文文種、保密程度等進行審核,保證各環節工作能夠符合標準。第三,文秘工作人員在公文草擬、公文定稿時,需要及時簽字、記錄,保證字跡清晰、清楚,為日后檢查與審核工作提供便利。

(二)強化文書立卷工作。在企業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中,文書立卷在其中占據重要位置。文書立卷工作能夠保證文書檔案的體系化與標準化,在文秘工作與檔案管理工作之間發揮著銜接作用。文書立卷工作既是文秘工作的最終一個環節,與此同時,也是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起始環節。因此,這一環節在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強化文書立卷工作,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一是經常性對工作人員展開公文、檔案等相關法律法規方面的專業培訓,通過廣泛的學習、培訓,切實提高相關人員對文書立卷工作的重視,增強檔案意識,從而為做好此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強化文書立卷工作的規范化、智能化、日常化管理。現在很多企業開始使用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這就要求相關人員不僅要對紙質公文檔案資料進行及時收集整理、統一裝訂、分類排列、編號裝盒,還要及時進行電子公文檔案資料的整理歸檔,同時要確保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完整、準確、一致。三是持續強化并落實相關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做到文秘工作人員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之間既相互幫助、互相協作,又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確保在展開文書立卷工作時,能夠嚴格按照工作程序展開,保證最終公文資料的真實性與準確性,為企業后續文書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三)促進標準化建設。要想更好實現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一體化,需要進一步推動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標準化建設。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標準化建設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展開,與此同時,需要因企制宜,結合企業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以及文秘工作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外部影響因素的分析與研究,構建統一標準。保證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軟件的實用性與通用性,加強綜合管理工作。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文書資料與檔案管理之間的有效銜接,在企業當中實現資源共享,保證各項資源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作用,促進企業更好發展。除此之外,需要在企業內部針對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構建管理體制,各工作人員之間需要加強交流與溝通。管理部門要針對文秘工作以及文書檔案管理工作加強監督與管理,強化日常考核,促使相關人員在實現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建設中積極主動作為,充分發揮自身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實現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是增強企業行政管理、實現更好發展的必備條件。文秘工作與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一體化,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所以,企業領導者需要給予一體化工作高度的重視與關注,做好對相關人員的教育、引導、培訓工作,培養一批具備一體化意識、具有較強業務能力的工作人員,為推動企業在新時期的可持續發展做好智力保障工作。

參考文獻

[1]韓東.試論如何做好新常態下的秘書工作 [J].人間,2015,175(16):196-197.

[2]張愛梅.新常態下文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究 [J].考試周刊,2016(52):174-176.

篇4

跆拳道在訓練、比賽的開始和結束時,都有嚴格的禮儀要求。練習者在開始進場的時候,首先要對老師鞠躬以示尊敬,還要對國旗行禮,以示對自己國家的熱愛;接著,在跆拳道練習或者正式的比賽即將開始之前,雙方對手要相互行禮,用來表示自己友好的態度和對對方的尊敬,如果在比賽時,有違反比賽規范的行為發生,裁判對犯規者實施處罰時,被罰的一方要對裁判行鞠躬禮,表示自己服從裁判的判定;比賽結束之后,雙方對手要再次互相行禮,表示謙讓,接著對裁判敬禮,說明自己對裁判的尊重和感謝。

練習者在練習跆拳道的過程中,要以禮貫穿練習的始終。不僅僅要遵循基本的跆拳道禮儀,還要遵守社會道德的規范和要求,跆拳道除了教授練習者武技,更要求他們具備高尚的道德素質,堅毅的個性和紳士的比賽風度。跆拳道不僅要求習武者在練習跆拳道和比賽時遵守禮儀要求,在生活中也要一直將跆拳道的禮儀風度保持下去。

跆拳道練習者要首先做到對祖國對民族的熱愛,對自己的長輩要尊敬,對晚輩要謙讓,在生活中養成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的優秀修養。練習者在這種濃厚的禮儀氛圍中會不自覺的受到禮儀的熏陶,將跆拳道的禮儀形式真正的轉化為自己的行為修養。跆拳道禮儀還著重講究團結一致,即練習者是一個大的集體,這個集體是堅不可摧的,每個練習者對他人都要主動幫助,主動與對手配合,對手之間不是充滿戾氣,而是形成一種互助的競爭氛圍,增強練習者的集體意識。

2 中國傳統文化在跆拳道中的體現和應用

跆拳道雖然起源于朝鮮,但中國與朝鮮在地域上是相連的,因而,彼此的文化相互滲透影響,跆拳道中的禮儀有很多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比如,儒家重視禮儀,道家追求虛靜,這些在跆拳道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由此證明,跆拳道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跆拳道傳入中國后,中國的傳統文化使其受到了深刻的影響。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證明。

2.1 儒家思想與跆拳道中的重禮

我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強調以禮待人,禮在儒家文化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不管是國家間的外交,還是個人在生活中的日常行為,儒家都要求個人時時以禮約束自己的行為規范和思想。而跆拳道中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就是崇尚禮儀,跆拳道要求習武者除了要認真的學習武技,更要將禮作為時刻約束自己的核心思想,不管是比賽或者練習,不管是在習武還是在生活中,都要以禮對待任何人,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由此可見,儒家思想在跆拳道的禮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個優秀的跆拳道運動員,具有的不僅僅是高超的武技和極強的身體素質,更要具備優秀的個人素養,即時刻以禮作為自己對事對人的標準。

2.2 道家思想與跆拳道中的忍耐精神

道家雖與儒家崇尚的思想內容不一樣,但道家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道家思想強調虛懷若谷、謙虛寬容,它提倡以柔克剛,反對人與人之間為利益爭名奪利、互相殘殺,這些就是道家追求的虛靜的人生境界。跆拳道教學中就對道家這一思想進行了大量的應用,跆拳道在武技的訓練過程中,要求練習者完成旋轉、跳躍等技術性極強的武術動作,做這些動作,就要求練習者的心態保持平和,尤其是在真正比賽的時候,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與對手競技時,更需要保持平常的心態,而道家所提倡的虛靜便可以幫助練習者調整比賽的心情和心態,讓他們拋卻一切的雜念,進入無我的境界,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禮儀是跆拳道中的基本思想,除了禮之外,中國傳統文化與跆拳道還都要求義,義被作為中國道德的行為準則,而跆拳道練習同樣要求練習者要明辨是非,不能因為一己之欲就損害對手的利益。中國傳統文化與跆拳道禮儀精神都要求練習者對自己嚴格要求,去私欲,多為他人著想不貪求,對別人可以做到無私。綜上所述,跆拳道不僅融合了朝鮮的特色,也滲透進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使得跆拳道不僅僅是一種傳播高超武技的途徑,也是一種對優秀文化進行傳揚的有效方式。

篇5

關鍵詞:禮文化;儒家思想;《禮記》;解讀

一、引言

我國的儒家文化對“禮”所做的整體闡述形成了中國的禮文化體系。通常來說,我國的禮文化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禮儀、禮義、禮節。其中禮儀指的是禮的具體行為表達和表現的儀式;禮義則是禮文化精神的統率和核心;要使禮得以實現需要達到行為的節制和規范,因此也就產生了禮節德目;且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均可證明,中國的和諧社會創建離不開對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闡揚和實踐。《禮記》這本書中闡釋的禮文化內容無可厚非成為我國傳統思想存留下的瑰寶。

二 、《禮記》的內涵

自春秋后期我國社會發展到了一個具有很大轉折的時期,而因社會結構變化導致的意識形態變革成為必然,此次變革促使儒家理論的興起。以《禮記》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中國重要的意識形態。《禮記》為由先秦時期至西漢時期中儒家思想的整體資料匯編。其主要記載的是禮的內容以及禮制的產生與變遷的歷程和禮論等多個方面,蘊含非常豐富的傳統哲學及倫理思想。

尤其為“孝”為中心的倫理道德規范以及儒家的中庸思想給我國文化史造成了深遠影響。《禮記》的文章撰寫的時間前后不一,作者大都為師從孔子。至西漢前,《禮記》中匯編文章的已有 131 篇,所涉及的內容繁雜,范圍廣泛,非常需要進行統一整理修訂。直至西漢,才由戴德與他的侄子戴圣最終完成《禮記》的修編工作。后來,不管是 “四書五經”也好,還是“十三經”也好,都包括《禮記》或者其內有關內容。

三、 《禮記中》禮文化中的觀念

1. 禮節

儒家對禮概述為,“君子無理不動,無節不作”規定了禮制,并積極對禮展開實踐,并遵守禮制,倡導禮節。這里說到的“節”是節制,調節的意思。在古代將“禮”和“節”結合為一個特殊的概念,注重節制才能明禮,這也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文化方面的主張。

孔子在談到禮的時候,還大量使用“不”字,比如 “不能詩,于禮繆。不能樂,于禮素”,連續使用了兩個“不”字,更突出了禮的重要性,而儒家學者的“不”,在進行否定時業已說出了“必須”的蘊義,表達了堅定的價值觀念。對這句話的理解應該為:遵禮者,則必能詩樂。很多時候儒家的“不”,表達的是對不符合禮節的行為應持節律禁戒的態度。比如:“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或“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等。

2.禮儀

我國的禮文化包含了動態和靜態的內容,禮節為靜態的禮文化的,禮儀作為禮文化的“表達”和“儀式”,就成為禮的動態模式。而宜動宜靜方能顯出禮文化的全貌。

禮儀包含的內容豐富多樣,既涵蓋了尊敬并崇拜神祇,還有敬重并愛戴祖先,表達對死者的哀嘆,以及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客人的友好。我國禮文化中注重待客之道,自古就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友愛之道。

在我國古代的文明史中禮儀起到了溝通彼此的作用,不管是私人之間的交往,還是國家之間的往來,只要是彼此之間是心存善念,有宣誓結盟或者是示好的意思,一般情況下是通過彼此之間的真誠禮儀來開展溝通和交流的。禮儀在日常生活中還能起到廣而告之的作用。能進行信息,來求得天下知;也能及時個人的想法,得到別人的理解與認可;還可以在第一時間公開信息,來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禮儀具有教化方面的作用。教化有多種途徑,既包含國家頒布的一些法律法令,還包含通過學習書本知識以及彼此間的言傳身教,還有通過民間習俗的熏陶等。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前的一些國家還有采用“儀式”的方式來表達一種價值意識,使用“典禮”的方式來表達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

儒家提倡的禮儀,是從對天的尊敬與對祖宗的崇拜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到此出現了國家等級方面禮儀行為,比如郊社的禮節。統治者強調使用圣人的禮節來治理國家,就能將國家治理好,使用禮來規范并約束百姓的日常行為,將他們的思想展示給“天”,為獲得天的幫助,展示給祖先為的是獲得祖宗佑護;展現給民眾,為的則是民安民和。

四、禮文化傳承與借鑒的問題

1.禮文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禮文化體系是對儒家倡導的“禮”展開的系統性論述。儒家強調的“忠孝節義”等,都體現出儒家思想對“禮”極為重視的含義。在我國禮文化體系中,“禮”字也經常出現,這正從另外一個方面充分說明“禮”在整個儒家文化思想中具有的精神支柱的作用。在古代,儒家思想的基本理論被稱為是“儒學”,“禮”與“和”,它們之間為體和用的關系,體現的是道德方式和社會目標間的關系,是采用現代話語體系來表述核心理性和工具理性間的關系。并且,還需要說明的是禮的思想地位非常重要。假如社會上不存在禮的話,人們的行為就很難起到節制作用,社會和諧的整體目標在短期內就會成為空話。所以,不知道禮是不行的。創建理想世界,是禮文化一直在追尋的終極社會目標。

2.中國禮文化與外來禮文化的沖擊與融合

由社會學角度來看,社會中的各個宗教一般是能將這一民族獨有的精神很好的展現出來,特別是對行為制度的建立、價值觀的確定等都起到一定的指導意義。與此同時,宗教和法律法聯系緊密,成文法規制定之前宗教經常起到代行律法的效用。在律法頒布執行之后,宗教也是其執行的根據與依靠。因此,法律、法官或者是法院是一個民族擁有的法制行之于外的表現。而無形的宗教實際上是一種“無形的法律”,能構建起和有形的法律一樣的“道德”法庭。當前世界上的幾大宗教,比如佛教、基督教等在各國的文化中均具有類似的作用,當然我國的禮文化也概莫能外。

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擇賢能,講究信睦,因此人不獨親其親,亦不獨子其子,也就使其老可有所終,壯可有所用,幼可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都能有所養。另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也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大同。

儒家對“大同”的社會做有關描述的時候,還對“小康社會”做了相關闡釋。因此小康社會論應為儒家理想實現的較低端的綱領。在當前時代,我們所想為自己的親友和財產。當今時代,兵革以立國,制度以治世是發展所最為需要的。我們的當今社會需要“禮”,要用禮,才能君臣得正、父子得篤、兄弟得睦、夫婦得和。

結語

概言之,《禮記》中談到的禮文化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禮義、禮節和禮儀。禮義為禮文化精神的統率和核心;要使禮的觀念得以實現,必須對人們的行為規范加以約束,并且產生禮節,懂得禮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學會節制;同時,禮儀作為是禮外部的行為表現方式與儀式的表現形式,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因為時代條件方面的限制,禮文化目前仍舊留有很多歷史糟粕,如等級思想和宗法觀念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瑕不可掩瑜,我們必須堅持揚棄的基本原則,選擇其中好的方面進行弘揚,對不好的方面,特別是與時展趨勢、人們的審美價值相左的一些理念,堅決予以擯棄。(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學院)

參考文獻:

[1]《禮記·禮運》

[2]《論語·學而》

[3]王倩薷.試論《禮記》倫理思想的內涵體現[J].青年文學家,2012年1月.[10《禮記·哀公問》

[4]陳叢蘭.《禮記》婚姻倫理思想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5月.

[5]《禮記·大學》

[6]《禮記·曲禮》

篇6

關鍵詞:《弟子規》;禮儀教育思想;現代價值;傳統文化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當下,由于受到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以及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文化全球化的影響,重塑我國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迫在眉睫。清代蒙學教材《弟子規》中的禮儀教育是儒家思想的入門典范,近年來出現了各類學校熱推《弟子規》的現象。本文以“取之精華,去其糟粕”為原則,旨在通過古今對比思考,分析《弟子規》的傳統教育思想對現代禮儀教育的價值。

一、《弟子規》禮儀教育的基本內容

《弟子規》源于《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講的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愛。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韻形式寫成,全文360句,共1080字,對孩子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詳細而明確的要求。

1.家庭禮儀教育。“百善孝為先”,《弟子規》中,在闡述入則孝的56個句子中,主要是講對待父母應有的禮儀規范,主要談到有四個方面:(1)聽從父母的教導。“父母呼,應勿緩”句是講父母招呼子女、有事情吩咐子女做的時候,子女要言語和行動上不拖延。父母在教導子女的時候,子女要恭敬的聆聽,接受父母的責備與批評。(2)體貼照顧父母。“親所好,力為具”句是說子女要了解父母的愛好,體貼父母的想法,愛護好自己的身體,修煉好自己的品行,不要讓父母為自己擔憂。(3)經常與父母溝通。“親有過,諫使更”句是講子女與父母溝通的方式。在父母犯錯時,子女要耐心與之溝通交流,注重方式。(4)思念父母。“喪三年,常悲咽”是說父母去世后,子女應盡喪禮。而對于當今社會父母去世后子女在家守孝三年很難做到,但心中對父母的那份感情不能淡化,要經常感念父母的恩情。

2.個人禮儀教育。個人禮儀主要是有關個人談吐、舉止、服飾等外在禮儀。在《弟子規》中詳細規定了個人在言談舉止方面的禮儀規范。(1)語言方面的要求。說話的時候,吐字要清楚、緩慢,不要講得太快太急、模糊不清。(2)儀表方面的要求。要求學生服裝儀容應當整齊清潔,一切穿著以穩重端莊為宜。(3)儀態方面的要求。年少的時候,不要喝酒,因為一旦喝了酒,就會丑態百出。(4)個人服飾的要求。在穿戴方面,應該重視衣服的整潔大方,而不是華彩艷麗,平時的穿戴不但要符合我們的身份,也要與自己的家庭條件相吻合。

3.社交禮儀教育。儒家在人際交往中非常注重禮儀。(1)社交禮儀原則。在《弟子規》“出則悌”篇中著重談到了交往禮儀。首先是談到社交禮儀的兩大原則:一是尊重原則。孔子說過“禮者,敬人也。”要懷尊敬之心對待交往的每一個人。二是信用原則。信”在古代人際交往中,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最基本的原則。《弟子規》“信”篇對誠信的描述對人們在人際交往中樹立和保持誠信形象有著深遠意義。(2)社交言語辭令規范。講到當子女聽到長輩呼喊某人時,應該立刻替長輩去叫被叫者。如果被叫的人不在,子女要馬上到長輩那里,看看有什么事情要做。(3)社交行為舉止規范。如講到長輩問子女話時,子女要立即起身回答,眼睛要看著長輩,不能東張西望。

4.求學禮儀教育。《弟子規》中的求學禮儀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內容:(1)講力行與學文不可分割的關系。要求學生不能死讀書,因為容易養成華而不實的習氣,但也不能一味力行而不讀書學習,那樣會成為一個固執己見,不明事理的人。這對于當今教育處理理論知與實踐引導的關系無疑有很大的啟示。(2)講讀書的方法。主要是要求學生讀書要專心致志,要用功,要多思多問,才能達到最佳效果。(3)講讀書禮儀習慣養成。要求學生讀書的房間要收拾整齊,墻壁、桌子要保持整潔干凈。

二、《弟子規》禮儀教育內容的現代意義

1.家庭禮儀教育。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家族社會,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的維系依靠的是親情,家庭的穩定和諧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所以中國古代讀書人講“修身,治家,平天下”。《弟子規》中的家庭禮儀教育充分體現了儒家孝道思想,這對于重塑當今中國孝道文化以及家庭和睦、社會穩定和諧有著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

2.個人禮儀教育。《弟子規》中的個人禮儀教育,其“禮”精神內核就是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修身、自律精神,表現外在形式就是言行舉止、衣著外貌等一系列要求。在儒家思想統治的中國古代,這是對一個讀書人最基本的要求。對于當今禮儀教育,《弟子規》中的個人禮儀教育不能只注重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內在的精神引導,有“禮”、有“儀”,方能實現最好的教育效果。

3.社交禮儀教育。在中國傳統人際交往社會里,“敬”、“信”是儒家提倡的人際交往首要原則。當今社會,對于我國商業誠信危機,在企業重塑“信”的原則迫在眉睫。而對于當今教育而言,在追求分數、升學率的大形勢下,我們勿必保持清醒,把孩子的德育擺在首位。《弟子規》中的社交禮儀教育有利于孩子交往品質的培養,從小養成“敬”、“信”的品格,也有助于我國整體國民素養的提高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

4.求學禮儀教育。對于當今科學時代,知識就是力量的背景下,學校、家庭都一味追求孩子知識能力的提高,因此出現了許多“高分低能”現象。《弟子規》中的求學禮儀教育對于我們當今德行教育有著很好的啟示意義。一是擺正德行修養與知識學習的關系。二是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而不是一味地讓孩子多讀書,讀死書。

三、《弟子規》禮儀教育內容的現代反思

1.自由個性的發展。由于中國以儒家為統治思想的傳統社會里,過于強調倫理次序,強調權威,強調服從。因此,傳統教育存在忽略個體發展的弊端,不利于培養自由的兒童。《弟子規》傷害兒童的自由,主要表現是對兒童天性的抑制。如“說話多,不如少,多易錯,少易好”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青少年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這與當今社會的開放交流環境對人們語言交際能力的高標準要求不相符合。基于這些弊端,學校和家庭在推行《弟子規》禮儀教育思想的時候,不能全盤照本宣科,在內容上必須進行甄選和指導。

2.公民意識的培養。《弟子規》禮儀教育思想缺乏對現代公民意識的培養意識,主要是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弟子規》禮儀教育思想缺乏民主精神。現代文明需要追求建設民主社會以促進社會的進步。而《弟子規》禮儀教育思想中缺乏這種民主精神,內容中有過于強調言聽計從等陳舊的東西,這與現代社會的民主思想是沖突的。二是《弟子規》禮儀教育思想缺乏平等對話精神。兒童具有獨立人格和個性的認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對于當今教育而言,就是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學生。而受歷史條件限制,由于中國傳統禮儀負載了政治、道德、社會等太多的功能,《弟子規》禮儀教育思想缺乏于平等對話精神,主要表現在封建權威等級思想要“撻無怨”;面對尊長要“勿見能”;子弟與長輩之間更多強調遵循“儒家”權威的倫理思想,子弟沒有主體性發展及人格平等。因此對于當今民主社會的建設,《弟子規》的禮儀教育思想首先應該要打破等級性,向平等的人際交往模式轉換。二是要對于缺失現代公民意識培養的內容進行揚棄。

四、結語

中華民族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幾千年來,各族人民創造了獨特的禮節、儀式、風尚、習俗、節令、規章和典制等,這些禮儀習俗反映了我國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良品質,勾畫了我國民族的歷史風貌。“禮”正是這種傳統美德的具體體現,也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華。而《弟子規》就是根據《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寫成。學習《弟子規》的禮儀教育對傳承中國古代優秀傳統美德具有重要意義。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古為今用,如何將《弟子規》的禮儀教育學習與中國當今和諧文明社會建設要求結合起來,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作者:王漾 單位:四川大學

參考文獻:

[1]錢文忠.錢文忠解讀弟子規[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51.

[2]楊萬霖.弟子規:一半很重要,另一半很糟糕[J].黑龍江史志,2010:45.

篇7

關鍵詞禮學鄉土社會禮俗

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禮”文化承載著儒家關于國家與社會治理的理想。“禮”文化內容豐富,包含著“禮學”、“禮制”、“禮俗”三個主要方面豍。在漫長的歷史之中,鐫刻在書本上的“禮學”思想影響著現實政治制度的建構與社會秩序的形成,由此形成了傳統社會的“禮制”體系與觸及社會生活的“禮俗”體系。作為傳統中國的主要社會形勢,“鄉土社會”秩序同樣受到“禮”文化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通過“禮”文化憑借其內在的道德約束通過禮儀與禮俗的途徑來約束與規范這一熟人社會中的個體的行為來實現對鄉土社會秩序的構建。這一過程的本質就是在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熟人社會中,“禮”文化在其演變過程中所具有的外在行為約束力與內在的道德約束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釋”禮

“禮”首先是社會生活中相互交往的一種行為規范。儒家的“禮”是指涵蓋與社會各個方面的,以宗法制度為核心的政治制度、等級觀念、道德行為規范及各種禮節儀式。所以,在傳統社會中,“禮”既是修身齊家的基本準則,又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綱領;既是道德評判與法律制裁的最終依據,又可以是社會機構運作中的一切精神的體現。

現在一般認為“禮”起源于遠古時期仙人的原始宗教,與原始的祭祀有關,如《說文》釋禮。“禮,履也,所以事鬼神致福也。從示從豐”;同時也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始諸飲食,本于婚”豎。至周朝,周公“援德入禮”對遠古流傳下來的原始禮儀及傳統習俗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理與改造,使之系統化、制度化,成為一套完整的以維護宗法等級制度為中心的行為規范以及相配套的典章制度,這就是所謂的周禮。這使禮成為“宗法之禮”。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以孔子為代表,儒家重“禮”。“克己復禮為仁”豏,孔子“援仁入禮”實現了以人自身道德情感為內在依據的,由外在向內在的理智與德治的價值轉換,使禮“宗法之禮”轉變為“人倫之禮”。同時,孔子開啟了禮學發展的“內圣”、“外王”兩種路徑,并分別為孟子、荀子所發展。孟子則“援義入禮”,直接秉承了孔子“以仁釋禮”。此時,禮更多是源于人的內心道德。而荀子“援法入禮”,提出了隆禮重法的主張,更強調禮的外在的規范原則和行為準則的含義。

總之,傳統思想中,“禮”首先是一種約束人的行為的社會規范,這種規范既有外在的規則(禮儀、禮俗)或制度的形勢,也有作為內在規范的道德判斷的內涵。“禮”的之一內涵特征,規定了“禮”文化對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鄉土社會”的影響形式,即通過“禮”文化憑借其內在的道德約束和通過“禮儀”、“禮俗”外在的行為規則來約束與規范個體的行為,以來實現對鄉土社會的秩序的影響。

二、“禮”文化與“鄉土社會”

“鄉土社會”這個概念是先生在其著名的《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來的,是對傳統中國社會基層形態的一種描述。豑在其書中,先生強調儒家的“禮”在鄉土社會中構建社會秩序的作用,認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鄉土社會秩序的維持,有很多方面和現代社會秩序的維持是不同的……這是一個‘無法’的社會,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廈門大學董建輝教授認為鄉土社會并非只有無“法”雖與先生的觀點雖有不同,強調不能忽視“法”在鄉土社會中的作用,但是仍同意“禮”是鄉土社會秩序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豓更多的學者認為鄉土社會中社會秩序是“禮法合治”的產物,以禮為主。其實,在荀子的思想中,“禮”、“法”是分不開的,“禮儀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豖,認為禮是起著指導作用的一般原則,而法是實現這個原則的一般手段。但是,儒家的“禮”文化是怎樣影響鄉土社會的秩序,以至于被稱為“禮治”社會?下面,本文就從鄉村的“禮儀”、“禮俗”的文化根源、社會作用等方面來回答這一問題。

其一,“禮”文化對鄉土社會的秩序的影響是從有關人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典禮的儀式開始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豗,在這缺乏變動的文化環境里,人的生老病死和婚喪嫁娶都是人們生活中的大事。這些典禮,每一種都有著嚴格的禮儀要求,以葬禮(漢族)為例,鄉村中的葬禮主要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殮就是更衣下棺,分為小殮和大殮兩步;殯是葬禮的主體,殯期長短不一,少則3天,多則30天,分為奔喪、吊喪;其中吊喪之中,賓客需按照其與死者不同的血緣與地緣關系行不同的叩拜禮;葬,就是出殯,需要本村身強力壯的男子把棺槨抬到墓地安葬。殯葬的進行更是有多重的禮節,包括出殯送葬人的排序,喪服的類型,每個環節的長短等等。此外,還有賓客的招待、就餐的順序,座位的排序等等。“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這些古老的禮俗蘊含了豐富的“禮”文化。

首先,就鄉土社會中主要典禮的歷史根源來看:作為一種文化傳統,典禮的禮儀是歷史之中“禮”文化中“禮俗”的一種傳承;就其與“禮”學的關系而言,其有著文本的依據,因為作為“禮”文化的主要文本著作之一,《儀禮》之中詳細記載了冠、婚、喪祭、朝聘、射鄉五項典禮儀節,這些禮儀經時代變遷,形勢雖有所變遷,但在鄉土社會之中依然有著較為系統的保存與發展。

其次,這些“禮儀”不僅成為人們處理這些“大事”的準則,而且是維持鄉土社會秩序的關鍵。具體原因在于,這些禮俗是村民互助的一種形式。如此隆重的典禮,無論是喜事還是喪事,都將耗費巨大的錢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些耗費往往能夠是一般的農民無法直接承擔的,必將對其正常的生活產生沖擊。但是,這些禮儀中的一些禮節的存在,巧妙的規避了這一情況的發生:一方面,這些典禮之中都有“隨禮”的禮節,就是參加這些典禮的賓客,都會按照習俗,依照其與這一家庭的血緣與地緣關系的遠近,送來一些數額不大的錢或物,稱為“禮金”。這樣,較大的花費就通過這些“禮金”得以匯聚,這樣,典禮的費用實際上是由有血緣與地緣關系的人共同承擔;另一方面,典禮的進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家族內的成員或地緣上較近的鄰居就會按照禮俗承擔起典禮的各種工作,比如為賓客提供食宿,接送賓客,典禮所需物品的收集、購買與管理等等,使典禮順利進行。總之,在這樣的典禮中,村民的互助是至為關鍵的,而這些禮節就為村民提供了戶主的規則。而這些源于傳統的禮俗的互助形式,又在村民日常生活中得以體現,比如,農忙季節,村民會自發的彼此幫助是的農作物能夠及時的收割或耕種,誰家遇到歉收、意外事故或子女上學,會得到村民主動幫助,共度難關。

如上所言,村民在這些典禮之中的角色是很據其在血緣與地緣上的關系來確定的,也就是先生所說的“差序格局”,即是,血緣與地緣關系越近的需要承擔越大的責任,就是拿更多的禮金或干更多的活。當村民意識到這一血緣與地緣關系的存在是,為了在遇到大事之時有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幫助,村民的行為就會有兩個取向:

其一,團結并擴大本家族的范圍。

其二,搞好與其他村民的關系。

其二,“禮”文化影響著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的范圍以及發生形式。在鄉土社會之中,主要的人際關系分為血緣與地緣兩種,但這兩種關系的展開方式在傳統的“禮”文化中淵源深遠。《禮記祭統》中講了十倫,即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這包含了鄉土社會全部人際關系的種類,但同時這些“倫”在鄉土社會中其實就是一種以“己”為中心,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差序格局。人的權利與義務依據人在此格局中的地位、身份而定。鄉土社會即是典型的身份社會。在《中庸》中,孔子最注重的就是這種以自己為中心的倫常的推廣。在鄉土社會中,每一個人在另一個人面前都有一種明確的血緣上或地緣上的身份,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以這種具體的身份來確定自己的角色與行為。

“禮”文化不僅限定了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的內容與形式,而且影響了人們在交往時的原則。這個原則就是某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良好保持的標準與方法。《禮記》中有言“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豙,《論語》中有言“孝悌者也,其為仁之本與?”豛表現在儒家的理學思想之中即是如此,一個人必須首先面對家庭關系,并以“孝”、“悌”為標準規范自己的行為;而在家庭之外的社會關系中,彼此之間的往來不是直接的利益關系,而很大程度上是“人情”往來豜,這種“人情”關系是很難具體算清的,所以,家庭外的社會關系的原則是“禮尚往來”,即是“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豝。

篇8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3--02

“中國西南是茶文化最早產生的地區”1,人們將野茶經過栽培轉化為家茶,并制定一套制茶工藝,由此,茶文化也隨之繼承和傳播。茶文化經歷了悠久的歷史文明的傳承和熏陶,集合了眾多人的智慧,使得茶文化的歷史積淀更加厚重。據資料顯示,英國的茶是由中國引進并傳播的,最早起源于18世紀50年代2。經過了幾百年的研究,英國人將茶進行改革,并產生了最早的下午茶的傳統。“禮儀是一個民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中發展承襲下來的行為規范,是一種文化形態的象征和體現。”3不同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導致了中英兩國在茶禮儀上的差異。

一、中英茶禮儀交際差異

中國茶禮儀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從對象看,有接待親戚朋友的,有接待單位領導同事的;從內容上看,有婚俗茶禮儀,俗稱倒茶禮,即男女結婚當天,新娘到新郎家中,見叔叔伯伯嬸嬸等親戚時,親自給長輩倒茶以示尊敬,同時長輩也會相應地把包好的紅包放在茶盤上以示謝意。也有親戚朋友互相走訪的,中國人家里來了尊貴的客人,主人會將客人請到客廳,坐在茶幾旁,一般是男主人作陪,女主人給他們倒茶,以示歡迎,當然,茶葉選的是好茶葉。還有工作上的你來我往,隨著經濟的發展,思想的改變,中國人請同事飲茶打破了傳統在家接待的方式,一般帶著客人去茶廳飲茶,邊飲邊聊,給彼此提供一個休閑放松的環境。從倒茶程序看,在中國,倒茶一般遵循晚輩給長輩倒茶,下級給上級倒茶,主人給客人倒茶,講究謙卑恭遜,這是繼承了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傳統禮儀模式。

英國的茶禮儀體現了本民族的特色,它沒有中國的茶禮儀那么多程序和講究,注重個體的自由和創造性。從對象上,飲茶最初在英國的貴婦人中進行,目的是為了打發下午的無聊時間,起到交際作用。后經過普及,飲茶逐漸地擴展到一般的家庭。從飲茶時間看,英國人飲茶一般是在下午進行,現在的英國人也有一部分人在早上起床后飲一杯茶的習慣。從飲茶的地點看,英國的下午茶是有專門的時間進行的,人們一般是在下午3點到4點左右進行,他們抽空去咖啡廳或茶廳飲下午茶。從飲茶目的看,英國人喝下午茶,或是為了工作的需呀,或是為打發時間,或是為了約會,或是一種習慣等等。但是到了周末,英國人會在家里舉行宴會,邀請朋友和同事來家里喝茶、吃點心等。在宴會上,男士穿正式的燕尾服,女士著正式服裝,人坐得很端正,一般是小口抿,男士顯紳士風度,女士顯淑女氣質,切忌喝茶出聲音,顯得不文雅。在個人的禮儀上,英國人是比較講究的。

中英兩個民族在茶禮儀交際中也體現著不一樣的特征。中國人請人喝茶要么在家里進行,要么在茶樓進行;喝茶的目的有多種,一種是出于一種敬重;一種是出于功利性;一種是出于關系友好。這些屬于常規的茶禮儀。另外,在中國,家里辦大事的時候,講究茶禮儀,如辦喜事或辦喪事或辦壽宴等,這種茶禮儀出于對客人到來的一種歡迎和尊重。中國的茶禮儀從古至今傳承下來,歷史悠久,繼承著中國古文化的精華,比如晚輩給長輩倒茶;主人給客人倒茶;下級給上級倒茶。同時,茶禮儀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最特別的是,在中國,傳承著品茶、論茶;以茶論詩;以茶作賦等等。古代帝王品茶論茶并作詩作賦的比較多,他們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喜好詩賦,和大臣討論國家大事時,以茶代酒,從茶中獲得啟發。這不能不說茶禮儀在提升人生境界和開闊視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英國人請人喝茶一般是在咖啡廳或茶廳,也有在家里請人喝茶,一般是在周末,邀請很多朋友,舉行一種宴會的模式。英國人請人喝茶當然也有交際的需要,多數時候,英國人喝茶已經成了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下午茶是英國人每天必須要進行的程序,在下午茶中,人們為了舒緩工作的壓力,或是為了公事,或是為了約會等,他們會在咖啡廳或專門的茶廳請人喝茶。據調查,英國人的下午茶一半以上的人是為了打發時間或是為了放松心情。另外,英國人喝茶過程中,忌諱談及個人隱私,多數時候聊一些天氣、文學、書畫等等。

二、中英茶禮儀差異形成的原因

雖說茶最早是由中國傳播到英國的,但是,經歷不同的環境、氣候、歷史、文化等等因素的影響,中英兩國在茶禮儀上顯示出自身的特點。其中兩國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是導致茶禮儀差異的客觀原因。在中國,地大物博,占地960萬平方公里,由56個民族組成,以漢族居多,南暖北寒,以陸地為主。中國的茶禮儀凸顯著不同地域及民族的特性,如云南的普洱茶,西湖的龍井茶,安溪的鐵觀音;又如藏族的酥油茶,白族的三道茶。以藏族的酥油茶為例,相傳唐文成公主把茶葉帶到了出嫁的地方,在茶中加上奶酪和酥油,獎賞給大臣們喝,后來在藏族傳承下來,主人以酥油茶來招待客人。可見,酥油茶具有藏族的顯著特色。在英國,地理上是由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東北部及附近島嶼組成的島國,氣候主要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人口比中國少得多,潮濕、寒冷、多雨的氣候,促使了英國人飲茶選擇熱的紅茶。另外,英國人選擇紅茶還因為紅茶具有消除疲勞、助于健體的功效。

中英兩國不同的性格特征是導致茶禮儀差異的主觀因素。中國人性格內斂、含蓄,以集體為中心,受到傳統文化熏陶較重,雖然各地的茶禮儀有一些區別,但是種茶、摘茶、泡茶、飲茶的工序類似,茶水內容單一。如,請客人到家里喝茶,一般為男主人陪同客人,女主人或家里的晚輩負責泡茶。而英國人性格開放、自由,以個體為中心,注重創意,他們在茶中加奶油、糖或果汁等等,以顯示茶水的豐富多樣。若是正式的宴會,主人給客人飲茶時,他們會配一定的點心,讓客人體會不一樣的飲茶感受,宴會顯得更加溫馨暖人。

中英兩國茶禮儀的差異也與一定的歷史原因有關。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人沿襲了古代的等級、尊老愛幼等傳統觀念,這種影響在茶禮儀中也是比較鮮明的。如在工作單位,倒茶的禮節是下屬給上級倒茶;在家里,倒茶的禮節是晚輩給長輩倒茶,或是家里來了客人,倒茶的禮節是主人給客人倒茶。相對的,英國人繼承了古英國人的自由、探險及騎士精神,還傳承著基督教的原罪說。因而體現出尊重自我,女士優先,自我救贖等等特性。這些在茶禮儀中表現也是很突出的。如茶中加糖、奶油、果汁等等進行創新;宴會時,男士和女士著正式服裝,男士主動為女士服務;整個飲茶過程是民主的,也是自由的,更是優雅的。

“每一種傳統禮儀原則都反映了他所代表的文化,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4茶禮儀也反映著本民族的文化特征。這是中英兩國茶禮儀差異形成的深層次的原因。中國的茶禮儀受了很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文化中講究“天人合一”,萬事萬物遵循一定的自然規律,在人與自然的矛盾斗爭中,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現代社會中提倡的“和諧社會”也是從儒家精華中提取出來的。中國人追尋集體意識,行事以集體為中心。中國人在茶中品味人生,在茶中提升自我的境界,也在茶中體現中國的儒家思想。而英國人崇拜古代的騎士精神,信奉基督教,相信“原罪說”,認為人生來是贖罪的,只有通過個人的不斷努力,不斷贖罪來完成自己的一生。英國人喝茶時高雅、貴族氣質也是受了基督教文化和騎士文明的影響。同時,英國人崇尚個人主義,與人交際時忌諱與人談及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行事以個人為中心,通過個人的奮斗和努力來實現遠大的理想和目標。飲茶是英國人生活休閑的一種習慣,也是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

三、跨文化交際中茶禮儀的教學原則

中國的明清時期,曾經發生過“禮儀之爭”,5這種中英文化的分歧對現在的跨文化禮儀交際起到一種借鑒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現代社會,跨文化的分歧不再是刀槍相見,而要找尋彼此都能適應和接受的方式。那么,茶禮儀在跨文化教學中應遵循怎樣的原則,從而能夠促進跨文化交際?在此,對一名跨文化教學人員,要在接受和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客觀分析,使不同的學員很好地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帶來的客觀差異。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尊重原則

世界上的任何一種事物不是隨意而生的,每一種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客觀性,也有它存在的可能性。在歷史的長河中,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在歷史演變中逐漸形成,這種語言的存在都有它的客觀性,不隨任何人的主觀能動性而改變,茶文化也是一樣,在各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形式不完全一樣,在中英兩國,茶禮儀中體現著不同的特點,這是客觀存在。作為跨文化教學人員,應該能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尊重對方民族的茶禮儀,尤其是和本民族存在分歧和差異的地方。承認兩國茶禮儀有它存在的原因和價值,在理解中尊重別國的茶禮儀,這是每一個漢語教學人員最起碼遵循的原則,也是進行跨文化交際所具備一種良好的心理習慣。在跨文化的教學語境中,尊重原則是很有必要的,這種原則可以包括對問題的客觀認識、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及彼此表現出的禮貌等。

2、多樣性原則

哲學對不同的事物采取“多樣性”原則,認為事物存在多樣性是客觀的,也是可以接受的。將這一原則運用于兩國的茶禮儀教學中也有一定的可取性。這就要求跨文化交際的教學人員不僅要承認茶禮儀種類的多樣性,更要深刻地理解兩國茶禮儀不同細節、形成原因及內在價值等等;結合一種茶禮儀的多樣性和多種茶禮儀的不同性進行教學。教學人員將不同民族的茶禮儀更全面地呈現給不同的學習者,教學效果好壞會在每一個學員的臉上得到體現。文化多樣性的核心內涵在于:大自然將各種不同類型、不同狀態的環境賜予了不同民族,環境多樣化滋生了生態系統的多樣化,生態系統的多樣化哺育了各具形態和個性的文化。正如多種多樣的生物體和生態系統的相互彌合造就了生機盎然的全球生物圈,世界上各個文化都有獨立創造和發展自己文化的能力,對人類文明作出過各自的貢獻。保護文化多樣性是不同文化和國家維護自身利益、捍衛和承繼自身成就和價值、維護本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乃至保持世界相對穩定的必要前提。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世界各個文化正由于內部各種文化因素的對話以及與外部文化的接觸交流而處在不斷變動之中,尤其是那些與全球性生產相聯系的文化要素正在世界各個區域擴散,與之相應,不同文化的邊界正在被重新定義。

當然,“多樣性”原則還體現在中英兩國之外的學習者中,教學人員在講解茶禮儀時,會遇到來自除英國之外的國家的學習者,對于他們民族的茶禮儀,也需要實行“多樣性”原則,這也是對他國茶禮儀的一種尊重。

3、和諧原則

和諧原則,這原本出自儒家思想,同樣可以運用到跨文化交際教學中;這也是教學人員學習者具備的一種能力。在現代社會中,和諧的范圍既包括人與人之間,也包括人與自然之間,還包括人與社會之間。在多元文化存在的前提下,教學人員要把握好和諧原則,既要看到兩國茶禮儀存在的分歧,也要看到它們存在的相似性,將兩種不同的茶禮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習者在接受和理解中各取所需,既增長了他們的見識,也讓他們深刻地認知到本民族茶禮儀中存在的不足。給學習者營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是教學人員必須考慮的因素。具體來說,這里的和諧原則包括了教學過程中的師生和諧、學生之間的和諧、課堂環境和諧以及教學內容的和諧。

簡單地說,和諧原則是讓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學習者能在一種溫馨的氣氛中了解本民族的茶禮儀,也了解別國茶禮儀,避免學習者對不同文化產生的不理解和沖突。

篇9

關鍵詞:儒家文化;樂舞思想;山東秧歌;審美

山東地區是中華民族和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舊石器時代,這里就有古人類生息繁衍。山東亦是先秦時期齊國、魯國所在地,號稱“齊魯禮儀之邦”。齊魯文化是一種以古代齊國和魯國為代表的地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成為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其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的靈魂,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齊魯文化發軔于東夷文化。早在四五十萬年以前,東夷人的直系祖先沂源猿人面對群山樹海,勇敢地開始了從原始森林走向文明的艱難跋涉。“從原始社會至夏商時期,齊魯的東夷人逐漸形成了兩個文化中心。在泰山以北,以今之淄博為中心,是爽鳩氏、季荝、有逢伯陵和季蒲姑氏等活動的地域。泰山以南,以今之曲阜為中心,是少昊、蚩尤、顓頊、后羿、奄國等部落和方國的居地,同時又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聯系緊密、便于交融的地區,因而有及其豐富的文化積淀。距今6000年左右,齊魯的原始居民進入新石器時代,他們被統稱為‘夷’或‘東夷’。”[1](P2)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社會分工的發展以及對夏商文化的廣泛吸收,東夷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聯系逐漸加強。西周建立后,通過分封建立了許多諸侯國,其中以齊、魯兩大諸侯國為主。齊國和魯國分別繼承了東夷文化和夏、商、周三代的先進文化,但由于兩國建國方略的差異和人文環境、地理條件的不同,此后的六七百年中,兩國各自沿著自己的軌道向前發展,逐漸形成了兩個既有共同點而又風格迥異的文化傳統———齊文化和魯文化。戰國時期,兩種文化體系開始逐漸融合,形成齊魯文化。齊文化具有“重實效、崇功利、舉賢才、尚法治、揚兵學、倡開放的文化品格”[2](P4),其精神主旨是“因時變化,與時俱進”,其思想代表是強調“與時移物,應物變化”的黃老學派。魯文化“講究道德名節,注重研究傳統文化和闡發宗法倫理觀念”[3](P4),其精神主旨是“固守傳統,強調原則性”,其思想代表是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儒家、墨家學派。齊文化和魯文化的結合,共同締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源頭———齊魯文化,這使得山東的古代文化既重視人文價值理想,又重視現實國計民生;既注重道德禮儀的建設,又注重行政法規的完善;既保有厚重的傳統,又能兼容并包。齊魯文化所蘊涵的“自強不息、愛國主義、厚德載物、勤勞勇敢、求真務實”的文化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資源和理論基礎。

一、講禮之風范儒家文化重視

“禮”,這是種極為森嚴的儀式形式,且形式大于內容,體現在在樂舞中就是講究排場和氣勢,如西周時期的“八佾舞”。“佾”是古代舞蹈陣容的衡量單位,一佾八人,最高級別給天子享用的舞蹈是“八佾”,八八六十四人,場面浩大,講究排場。古代的禮儀樂舞均講究祭拜的先后,如祭祀時,需先焚香叩拜,而后祭品呈上,再行叩拜,如此幾進幾出,彰顯對神靈的敬仰。因此,在儒家思想的制控下,華夏成為了禮儀之邦,一個講“禮”的國度。講,可視為講究,禮,可視為禮數,這些禮數也影響著山東秧歌的發展。孔子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十分重視樂舞的教育作用,強調樂舞為政治服務,還把規范人的倫理道德觀念的“禮”與樂緊密結合在一起。《論語•八佾》中記載,孔子因為大夫身份的魯國季氏僭越,擅自觀賞了只有天子才有資格欣賞的“八佾舞”而大聲抗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左傳》中記錄了周人對“禮”的認識:“經國家,定社稷,徐敏人”,其目的是:“民不遷,農不移,工賈不變”。可見周人對“禮”體現出一種追求穩定的保守傾向,對此,孔子是極力維護的[4](P25)。孔子認為禮與樂的配合是統治百姓的有效措施,只強調規范性極強的禮,會造成不“和”,而樂可以“和民聲”,但樂也要依靠規范性極強的“禮”來節制。山東被稱為“禮儀之邦”,將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相結合,“敬天尊祖”也滲透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舞蹈。無論是上層社會還是底層百姓都自覺信奉。山東三大秧歌之一的海陽秧歌,受儒家傳統文化及樂舞思想的影響,對禮儀十分注重、講究。海陽秧歌中重要的禮儀就屬“拜進”,又稱“三進三出”,是在祭神、祭祖的“三叩九拜”的基礎上演化而來。大年初一,秧歌拜祭本家祖宗,后到各村串演,過程中要向東道村家廟、祠堂祭拜,而祭神的活動也離不開秧歌隊,也要行大禮。古時,參拜的禮數更為周全,也更為繁瑣,講究“進門一二三,出門三二一;一回三番九個禮,九回翻番八十一禮[5](P34)”。從進門到出門,過門就拜,鼓樂喧聲之中,眾目睽睽之下,秧歌隊有秩序、畢恭畢敬地表演一整套規范的動作,十分虔誠地完成對祖宗和神靈的祭拜過程。據說參拜儀式能持續兩個小時之久,其莊重、虔誠之心,熱烈程度可想而知。如今的“三進三出”比過去的“三拜九叩”在形式上簡化了不少,但其本質卻是相同的。“三進三出”是歷代秧歌隊必行的禮節,也從側面反映出齊魯人重儒尚禮的秉性。兩支秧歌隊若迎面相遇,不能繞行不能回避,而要行參拜之禮,如若這“三進三出”之禮做得不好,就等于說秧歌隊不尊重他人,不懂規矩,就會被人恥笑。正是因為極為重視禮儀,民風古樸,使得海陽秧歌在表演上套路規范、動作整齊。海陽秧歌講究禮儀,也彰顯出山東人重禮尚義的品質,所以說海陽秧歌明顯帶有儒家傳統文化及樂舞思想的印跡。

二、善美之體現

中國古代對舞蹈理論的研究始于春秋戰國時代,人們也將這一時期視為中國文化的軸心時期,而有關的樂舞思想也發軔于此。中國古代樂舞不分家,有樂必有舞,有舞必有樂,樂之為用,全在聲容兼備,有聲而無容,不能稱之為樂。先秦諸子百家中對樂舞理論有著比較深刻見解的首推儒家,而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雖然在樂舞理論方面沒有留下系統的著作,但是他總結了前人對樂舞的見解,在一些基本認識上,為儒家的樂舞思想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儒家提出的“美善統一”的思想,要求舞蹈的美必須與善相結合,唯此才能盡善盡美。孔子認為《韶樂》是盡美盡善之作,聞之“三月不知肉味”,而《大武》是歌頌武力取天下的樂舞,盡美卻未盡善。唐朝孔穎達對《禮記•樂記》做疏證時指出:“樂之善惡,初從民心而興,后及合成為樂。樂又下感于人。善樂感人,則人化之為善;惡樂感人,則隨之為惡。”[6](P26)這又將樂舞對社會生活、對人的作用闡發得明白曉暢。依據傳統的排列方式,海陽秧歌隊中走在最前面的是“執事”,緊隨其后的是“樂隊”,“舞隊”則走在秧歌隊的最后面。這三大部分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且配合相當默契。執事與樂隊都是為舞隊而服務的,分別負責秧歌隊的禮儀事務和奏樂、營造氛圍。舞隊作為秧歌隊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角色眾多且極具個性特色。無論是錮漏與王大娘、丑婆與傻小子帶有情節性的雙人舞,還是扇女、小嫚的集體表演,都是在樂大夫的統一指揮下,即興表演,變換隊形,無不體現著對美的一種追求。說到海陽秧歌的禮儀莊重、陣勢龐大、規范嚴謹的美,不得不提春秋時期的齊國,這里曾經誕生了被孔子評價為“盡善盡美”“聞之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樂,其氣勢恢宏,規模龐大,藝術感染力強,體現出一種恢宏壯觀之美,這對后世齊魯樂舞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也體現在海陽秧歌的表演形式中。優秀的舞蹈作品總能體現特有的民族審美習慣,倡導特定的時代審美追求。除了外在表演形式的美,海陽秧歌的美還體現著其內在的思想性。海陽秧歌的思想內容積極向上,崇尚對美好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倡導人們去追求真、善、美。古時它是祭神、祭祖的儀式,今日它成為廣大民眾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際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歷史的每個階段它都譜寫了不朽的篇章。抗日時期它是宣傳抗日、激勵斗志的重要手段,如今它已然成為海陽市的文化品牌,也成為了招商引資的一種重要途徑。

三、真情之流露

儒家樂舞思想的代表著作《樂記》中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7](P26)作者以人心感物而動來探討樂的本質,認為樂舞是人們思想感情的表現,但并非所有的人類精神活動都是藝術。當人們的思想感情需要表達時,同時又通過特定的形式外化出來時,那才是藝術。如果只是發出自然的聲響,并不能算是“樂”,自然之“聲”禽獸亦可以發出。這樣的表述清晰明了,正印證了“內容決定形式,形式依附于內容,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內容”的觀點。孔子認為,樂舞是人們思想情感方面的表現,可以通過樂舞觀察一個國家的政治面貌和民俗風情。樂舞不僅是人們思想感情的外化形態,它對人們的情感也具有反作用,因而孔子認為樂舞是移風易俗最有效的工具,也是教化民眾的有效工具。明代的樂律學家、舞蹈家、歷算家朱載堉在繼承儒家樂舞思想的基礎上,提出“論舞學不可廢”,把舞蹈看作一門藝術,看作人文科學的研究對象,他認為:“蓋樂心內發,感物而動,不知手足自運,歡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他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強調:“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此之謂也。”強調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和諧的關系,并以此強調舞蹈所起的中介作用和各種功能,充分肯定樂與舞各自獨立的藝術品格與相互難以取代的重要作用。海陽秧歌中的錮漏與王大娘兩個角色,是從秧歌劇中演化而來的一對情景舞蹈演員,表演時也是成雙成對,不離不棄。他們是海陽秧歌中藝術風格最為突出的一對人物,有著優美的舞蹈動作和豐富的表現手法。二人眼神相互交流、互相,“你進我退,你攔我去,你去我追,你撲我引”[8](P108),盡情對舞,動感極強。錮漏與王大娘的傳說有多個版本,有說王大娘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兒,名叫旱魃,因眷戀人世不歸天庭,危害人間,后被土地神所化的錮漏匠利用情誼將其收服;也有說王大娘是千年狐仙所化,玉皇大帝命土地神化作錮漏將其收服,但土地神最終愛上了這個美麗的狐仙,與王大娘一起演繹了一場終破牢籠的愛情故事。無論是旱魃還是狐仙,無論天兵天將還是土地神,也無論錮漏與王大娘的結局如何,他們都是民間藝人將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傾心附之的妖、仙、人化為一體的特殊人物,是人們借以抒懷,給自己以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同時也體現了對封建社會制度抑制人們情感的鞭撻和痛斥。呂文斌在《膠州秧歌的特征與形成》一文中談到膠州秧歌的審美時指出:“社會一方面要求男演員扮演的女角色要用女性動作的優美姿態滿足審美要求,另一方面社會又用儒家的觀念,要求扮演的女性角色表現出溫順賢惠、含而不露的品德。受這種社會審美心理的影響和約束,在秧歌表演中,男演員扮演女性角色也是在兩重心理下完成的,一重是他們為能借助自娛性的秧歌形式,盡力去表達自己生活中不能表達的內心情感而感到歡娛的心情,另一重又受儒教和社會審美標準的束縛,在動作上表現出既激動又沉穩的含蓄美的特征。秧歌中扭、擰、抻、韌的風格特點,就充分表現出了掙脫不了那個時代的婦女們被壓抑的內心激情,這一切可以歸納成一個‘曲’字。這個‘曲’,不只表現在女性角色代表的現實生活中的婦女們,同樣也體現在那個時代的男人身上。這種兩重心理的藝術體現,形成了膠州秧歌女性動作既有北方婦女舒展奔放,又有內在含蓄、含而不露的風格特點,令人感到別有風情,韻味無窮。”無論是海陽秧歌中為爭取自由的錮漏與王大娘,還是借助自娛性的秧歌形式表達內心情感的膠州秧歌,他們都是人們內心情感的一種寄托,一種表達。人們借助秧歌這一形式宣泄著內心的情感,秧歌又依托著人們的情感得以保存和傳承。綜上所述,秧歌作為一種身體符號,代表了農耕時代民眾的思想,體現著最樸素的民眾情懷。百姓在一年當中最適宜的時候,舉行最能表達他們心愿的活動———秧歌,他們在一起歡歌笑語、載歌載舞,用這樣一種獨特的形式來犒勞辛苦了一年的自己。海陽秧歌在中國民間舞蹈尤其是秧歌類舞蹈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歷史悠久、形式多樣、保存相對完好、普及范圍廣,與其它地區的秧歌(東北秧歌、河北秧歌、陜北秧歌等)有著鮮明的差異,風格亦有顯著不同。漲陽秧歌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和流變,印證了不同時期民眾的精神生活,同時也承載著多元社會文化內涵。它生長在素有“孔孟之鄉”的齊魯大地上,受傳統儒家文化思想及樂舞觀的影響,帶有鮮明的民間祭祀性質,也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勤奮務實、勇于拼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民族精神。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充滿韻味的膠州秧歌、古樸粗獷的海陽秧歌以其自身獨特的魅力,越來越多的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

參考文獻:

[1][2][3]孟祥才,胡新生.齊魯思想文化史—從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4][6][7]馮雙白,茅慧.中國舞蹈史及作品鑒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10

關鍵詞:高職教育;護理禮儀;課程設置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度文明與快速發展,“以人為中心” 整體護理模式在護理工作中的形成,禮儀式的護理服務逐漸成為重要的服務內容。在高職高專的護理教學中,如何對護生進行有效的職業禮儀教育,是培養高素質的護理人才的關鍵環節。本文通過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基礎以及查閱大量的相關文獻,開發并設計以臨床工作過程為導向,注重思想教育為前提,貫穿學生為本位的實踐能力培養為基礎,構建高職高專《護理禮儀》課程,應應用于教學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創新課程設計原則和理念

1.1 課程設計原則和理念

“教給學生的應是將來最需要的”,圍繞職業能力要求,制訂課程標準。以學生禮儀意識喚醒為前提基礎,以職業素質養成和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臨床實訓基地合作進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開發與設計。重構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靈活運用多種教法;通過校院深度融合,實施工學結合,以學生實訓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護理禮儀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根本性和實用性。

2 課程設計思路

作為職業入門限修課,以學生禮儀意識喚醒為前提,通過典型護理崗位工作過

程分析,整合序化教學內容,形成“1+1”和“4+4”10大教學模塊及10個典型任務訓練。將職業素質養成(禮儀意識、形象氣質)和職業能力(一般社交能力、護理服務禮儀應對能力、常規護理工作規范服務及典型崗位禮儀應用能力等)培養做為課程目標的整體設計思路。

意識喚醒是通過各種生動的教學,讓護生能夠真正認識到禮儀的重要性,認識到護士應具備的職業素質,從而為更好的學習禮儀奠定了正確的學習態度;具體做法體現在十大教學模塊中的 “1+1”思想教育模塊:

2.1“1+1”思想教育模塊

2.1.1一個理念導入,即“禮儀導入,意識喚醒”

重在喚醒同學們的禮儀意識,從新生入學教育就開始介入,進行禮儀講座,逐步滲透禮儀意識。在教學中多以生活中、工作中的負面案例對學生進行啟發教育,輔以正面成功的案例進行鼓勵和激發學習熱情,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學會發現社會上的禮儀通病,不規范的禮儀事例,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評判性思維的培養,引發學生學習禮儀、重視禮儀的意識。

2.1.2一個思想滲透,即將儒家思想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并貫穿教學始終

在教學過程中,傳承禮文化,汲取儒家思想的文明精髓,感受禮儀的內涵所在,從根本上學習禮儀內涵。在每一節課上可將論語、弟子規等美文、經典語句、勵志小故事等通過點滴滲透于教學內容中,適時與現代成功案例相結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禮儀文化氛圍,開闊學生的心智,提高自身的禮儀修養。

2.2“4+4“教學模塊

2.2.1 四大理論教學模塊做指導

將部分的禮儀知識點進行理論授課,掌握一些大體上全局上的基本禮儀要求,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場合的應對。如化妝禮儀的禁忌、眼神禮儀注意事項、護士著裝的禮儀要求、言談禮儀注意事項、一般涉外護理交際中的常用的禮貌表達、稱謂和行為習慣等。

2.2.2 四大實踐教學模塊做保障 開設四大實訓途徑:隨堂實訓(課上模擬訓練)、校內實訓(形體訓練室、過敏病醫院)、校園文化活動(創建文明禮儀校園活動、微笑天使的評選活動,學校教師的禮儀培訓)、頂崗實習(大慶油田總醫院相關科室),為學生學習禮儀、實踐禮儀提供有力保障。

2.3 十大護理禮儀典型任務

針對教學內容設計進行實踐訓練,重在職業能力培養和典型崗位接待禮儀規范的掌握和運用,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護患之間的服務意識和言談舉止行為習慣。

教學內容依據護理崗位的實際需求和實際工作內容選取。十大教學模塊和十大典型任務訓練緊緊圍繞著“職業素質養成和職業能力的培養”的目標進行組織和安排。創建多元實踐途徑,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等,營造了良好的禮儀文化氛圍,教學過程體現了教師教,學生學和做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3 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

根據課程實踐性應用性強的特點,破除以考卷成績為評價的考核方法,一是注重考核的過程化,分為隨堂考核、實訓考核和理論考核三部分。二是注重多元化考核內容。內容包括教材內,教材外的實際應用的禮儀知識,結合出勤、作業、情景模擬訓練、個人修養評價四個方面內容。

4 啟示及思考

《護理禮儀》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根據總結豐富的教學經驗,單純的理論聯系實踐不是最好效果,還要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為教學基礎,將儒家經典文化與教學內容進行恰當的融合,增加學生重視禮儀課程學習的意識,從而增強了學生在實際工作和學習生活中實踐禮儀的自覺性和應用性。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開發,改革教學手段等內容的設計,體現了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根本性和實用性特點,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優秀率成績增加,滿意率高,實踐應用能力增強,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大大提高了護生的禮儀素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