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范文

時間:2023-10-20 17:26: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

篇1

一、儒家思想核心價值

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是指在儒家思想體系中處于基本和核心地位,是儒家學派的思想家所追求的價值目標或價值取向,是其整個思想體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或者看待、處理的基本態度和立場;實踐路徑就是為了實現其價值目標所主張的基本途徑;表現形式就是他們認為能夠在社會政治、經濟、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反映他們所追求的價值目標或價值取向的具體制度規定和道德規范及有關的具體行為。如“克己復禮為仁”,其中的“仁”就是價值取向,“克己”是途徑,“禮”是“仁”的表現形式,具體指的就是西周時期“禮制”、“禮儀”的種種規定和規范。按照這一方法進行,至少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都屬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

第一,肯定人的現實價值,尊重人的生命。自從人類成為智識動物后,對人自身、人與神、人與的關系便進行著不斷的思索與探討,不同類型的文化對此進行了不同的回答。在近代人文社會出現之前,只有中國文化對人的現實價值是持完全肯定的態度。比如,基 督教、佛 教都主張人們放棄現實世界的利益去追求虛無飄渺的天國世界、佛性世界,在實質上就是對人的價值的否定(在不同時期其程度有很大區別),而在中國,作為主流思想的儒家充分地肯定了人生存在現實世界的意義,認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是中心,處于最重要的位置, “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既得為人,是一樂也”。 中國古代的“天命論”,把包括人在內的世間萬物都看成是上天安排的結果,是老天爺意志的體現,這種說法雖然與宗 教的上帝創世論有相似之處,但與其他文化中的上帝卻有著重要的區別。其表現一是儒家思想中的“天”雖然也有神的含意和成分,但它更多更主要地是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即我們今天講的自然、自然界的客觀。如孔子就明確地認為:“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意思就是說,上天是用諸四季的更替、萬物的存在和變化等行為來表示它的存在和意志。 “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最為重要和根本的一點是,中國古代“天命論”的出發點和歸縮并不是要人們去追求天國世界,為“天”獻身和殉道(像其他文化中的宗 教所宣揚的那樣),而是借助“天”來證明在現實世界行為的合理性和按照天的意志即客觀規律辦事,達到天為人服務的目的,天生出各種各樣的物品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使人有生存的條件,“天地之生萬物也以養人,故其可適者,以養身體;其可威者,以為容服”。

第二,主張順應和合理地滿足人的欲望。對人類的本性如何看待和處理,不同的文化也有著巨大的區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類的本性沒有采取咀咒式的態度,而是在肯定和承認的基礎上,認為應該對人的欲望予以合理的滿足。如對“性”的問題,儒家認為 “食、色,性也”,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人們的這種“大欲”應該得到合理的滿足。對此,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段對話最為精彩。孟子勸齊宣王推行王政,齊宣王擔心自己有好色的毛病不能推行王政。孟子認為,如果齊宣王能在滿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時也讓老百姓能夠滿足自己的欲望,做到“內無怨女,外無曠夫”,那就是王道的表現,“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與王何有?”。 因為這一原因,在以往幾千歷史的大部分時期中,中國人的性觀念是相當開放的,直到唐朝時,寡婦改嫁都被看作是正常的。只是到宋代興起后,中國人的性觀念才由開放轉向封閉,對“性”才有了種種的不合理禁錮。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在基本價值傾向上也還是持肯定態度的。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多種文化中,都有過對作為人的本性的“性”進行否定和咀咒式的傾向,如有的文化中的“原罪說”就是其表現之一。

第三,“仁者愛人”,包含著對人們基本權利承認和肯定的內容。“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礎。“仁”的基本涵義有:(1)家族成員間的親善關系。孔子解釋仁的根本涵義時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孝就是指子女要尊敬、順從父母、長輩;悌就是弟對兄要恭順。反過來,父母對子女必須慈愛,兄對弟要友善和愛護。孔子認為這是“仁”的出發點,因為一個連父母兄弟都不愛的人是不可能愛其他人的。(2)“泛愛眾” 、“仁者愛人”、“仁者無不愛”,要用對待家庭成員間的友善態度來對待一切人。具體表現就是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對他人有理解、寬容的態度和心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如果有能力應該幫助別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仁者愛人”表現在統治者身上就是要有愛民之心,實施仁政和德政,為老百姓謀利益,使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與民同憂,與民同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省刑罰,薄稅斂”,讓老百姓能夠安心生產,深耕易耨;老百姓所要求的,設法滿足他們;不想要的,不要強制他們接受,“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這些涵義,歸納和概括起來就是人們要有友善、寬容、助人之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它是儒家思想家所倡導的一種價值原則或價值取向,在不同的條件下,這種價值原則或取向的具體形式是有區別的。

篇2

關鍵詞:思政工作;企業政工

1、找到明確清晰的定位

社會的發展使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而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入,中國要走入世界,其經濟已經和世界經濟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關系。此外,伴隨著各種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文化相互激蕩、相互融合、相互滲透,這些都給我們的思想意識形態帶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思想正朝著多元化、自由化以及民主化的方向發展。

在這種背景下,當前我國的一些傳統思想道德觀正受到很大的沖突,加上本身就缺乏主導思想意識支柱,使得這一問題表現的更為明顯,因此,認識到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它既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發展的前提。

理論指導是企業發展的根基,因此,我們企業在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要堅持發揚我國的精神傳統、借鑒世界上先進的文化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做指導,不斷地加強企業中思想政治道德的建設,并對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進行創新,努力形成一套可以滿足先進生產力需求的、能夠體現先進文化方向的,能夠體現廣大員工根本利益的工作體系,激勵并引導企業為自身的發展及國家的發展而努力。

2、強調思想政治工作的務實性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存在著灌輸式的教育,這導致了當前的思政工作在一定層次上容易脫離企業的實際,流與形式,起不到實際的效果。而在實際的工作中,職工的思想問題大部分和其實際的生活有著較大的關系。所以,我們在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保證講道理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最終為員工起到辦實事的效果,所以我們應關系員工的疾苦,對他們的呼聲進行認真的聆聽,真正做到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以及幫助人。具體的工作中,首先,我們思政工作的熱點應和員工關注的人點一致,將他們滿意與否當成我們企業質量的標準,將他們的熱點作為我們企業公開的要求。

首先,把員工關注的熱點作為思想工作的重點。對員工關心的難點問題以及干部測評等具體細節進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監督和公開,確保給員工以明白的交代。這是民主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確保生產穩定的有力手段。

其次,確保思政政治工作的深入實際,在工作中,我們要堅持“七談兩訪”,針對關系到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小組班子要盡最大的努力解決。

第三,加強對員工生活的關心,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比如針對一些較為困難的員工,我們可以通過“送溫暖”活動來表達我們的關心;另外,在節日前后,要給一些特殊的員工傾注我們的愛心,是他們更好地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3、提升員工執行力

企業的一個核心競爭力就是執行力,這一點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中表現的尤為明顯,通過對員工執行力進行提升可以有效地提供社會效益及企業效益。因此,將提升員工執行力和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有機的結合可以促進思政工作的加強及深入。

首先,我們要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和員工進行溝通,做到坦誠相見,這樣能夠幫助我們真正的認識問題,進而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為解決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通過“學制度,用制度”、“作、我負責,我服務、你放心”等活動,加強員工對各種管理制度的認識和操作,使這些制度融入到員工的潛意識之中,發揮出制度的真正作用,而不是僅僅只是擺設。

第三,對管理班組的學習能力進行提升。在這方面要以管理能力及創新能力為中心。圍繞強化質量、提高產量、提高技術、降低成本、標準操作、科技創新、安全作業以及團隊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各角度的教育,幫助管理人員更好的認識到其思想上及工作中的不足,并分析出導致這些不足的因素所在,進而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對工作的方式方法進行改進,最終起到提升管理水平的作用。

4、確保激勵機制的有效作用

結合企業的現狀,對職工的績效機制能夠有效地調動其積極性。另外,為了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管理素質并倡導管理人員系統思考的能力,我們要在以日常管理考核和關鍵指標考核的基礎上,實行360度的測評方式,并將測評結果和嘉獎制度相結合,進一步確保管理職責的落實到位,在這個過程中,要將科室的考核與和其職能進行掛鉤,并由此對指標進行層層的分解,落實到每個人身上。

此外,員工獎勵機制的完善也可以進一步激發員工提升其技術水平和業務態度的積極性,我們要由以往“質量標兵”以及“產量標兵”的評選轉變為當前的“首席員工”等評選辦法,對各種典型的人物進行塑造,在其中實現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宣傳,使員工的自身價值和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

5、加強企業思政工作的創新

創新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也是其不竭的動力,在當前的環境下,確保思政工作的創新關系著其生產發展的生命線。因此,為了適應企業改革的深化,思政工作要大膽的進行探索及創新,在思路上要從被動轉變為主動,在內容上是要由單一思政教育變為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形式上,要有統一、集中的活動變為小型、多樣、靈活的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消除工作的滯后性和時間差,確保以誠相待,使員工對思政人員產生成就感、信賴感以及舒適感。另外,要對員工的情緒進行積極地把握,促進消極因素向積極因素的轉變。針對實際的問題要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客觀來說,我們在企業思政工作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這些創新和深入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當前的企業所面臨的環境和形式更為復雜,其任務也更為艱巨,工作更為繁重,因此,我們要更好的領會和貫徹黨的精神,積極的開拓創新。借鑒新的方式方法來解決新的問題,不斷的提升思政工作的滲透力和感召力,開創出一個扎實有力、生動活潑,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工作新局面。

6、注重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的結合

企業文化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有著緊密的聯系,他們雖然是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之間卻相互作用,并存著很多的相似之處,所以,注重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的結合是加強企業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徑之一。

具體的工作中,首先要做好“軟”性文化的構建,對質量意識、人本意識、團隊意識、和諧意識、品牌意識、發展意識等進行不斷地強化,促進員工思想、行為的轉變。

其次,開展各種有助于員工素質提升的主題活動,將企業文化和思政工作進行有效地結合,比如“我為企業謀發展活動”、“形象我塑” 演講比賽以及“在一崗、精一崗”等活動不僅可以滿足員工精神方面的需求,還可以提升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總之,企業思政工作的加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和探索,筆者相信隨著我們素質的提升,這一工作的水平必然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王琨媛,黃耀宇,馮立剛. 和諧視野中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 商場現代化. 2008(27)

[2] 邵軍. 保持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中的生命線地位[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0(06) .

[3] 王小蘭. 淺論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構建和諧企業中的作用[J]. 品牌(理論版). 2009(Z4) .

篇3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培育與踐行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括為二十四個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第一個是國家層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第二個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第三個是個人層面,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形成要求一致的或社會需要的思想的實踐活動。[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針對高校中的大學生所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高校通過一定的教育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形成符合特定社會、時代和人類自身發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觀點的教育活動。[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能引導并能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工作開展;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最重要的、最適合的途徑和載體,二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培養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價值選擇極大地關系著國家的命運。然而,大學生是一個不太成熟的群體,他們對是非正誤價值的判斷力不夠強,在思維觀念日趨活躍的時期,會處于價值觀念混亂、道德迷失之中。因此,將價值觀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要求。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使他們擺脫價值觀方面的困惑,使他們能夠識別和抵制各種錯誤思潮;使他們將核心價值觀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為建設社會事業貢獻力量。

(二)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工作有效開展的必然要求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學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新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大學生思政課的教學要適應時代的新要求,必須探索出新方法。社會主義價值觀豐富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使大學生能認識、理解、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需要不斷創新教育模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其心入其腦,使主導價值觀占領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這也使思政理論課具備了時代感和實效性,并凸顯了重要性。

(三)是大學生自我實現的現實所需

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社會發展對人才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大學生自身健康成長、成才,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使大學生自身的價值觀符合社會需要、符合時展趨勢的價值標準,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國家觀、集體觀、利益觀等多個方面為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提供導向作用,使大學生有社會主義信念、信仰與理想,更好地為社會所用。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選擇

(一)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作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也擔負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抓住課堂教育這一主渠道,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適應大學生價值觀認知、接受和形成的特點,開展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的立場和觀點分析現實社會生活中現象,鑒別各種社會思潮;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引導大學生堅定社會主義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

(二)采取有效形式占領網絡宣傳陣地

要充分利用網絡這個平臺,采用有效的網絡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給大學生提供可在網上查閱馬列知識的場所;開通網上視頻,免費播放愛國主義系列影片[3];建立專門的價值觀教育網站,設置一些更富趣味性的板塊,把學生的興趣引到學價值觀的軌道上來;同時對大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及時過濾并刪除網上的垃圾信息,凈化網絡環境;利用微博、微信等形式開展溝通交流,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其思想和心理變化,及時解決學生在生活、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困惑,幫助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真正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要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如,參加“三下鄉”、“幫困扶貧”等活動踐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大學生自強自立、團結奮斗的道德品質[4]。使大學生在了解社會、關注民生中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并自覺踐行。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增強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認同感,樹立社會責任意識、集體主義觀念,做到社會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達到深刻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的效果。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其示范育人的功能。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需要教師以自身良好的行為示范引領學生。一方面,要求教師不斷提高理論知識水平,使教師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教師只有通過獨特的學術魅力,才能啟迪學生的思想,激發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產生認知需求;[5]另一方面開展相關活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與其他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使得其他教師認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全員教書育人的良好氛圍,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2]陳志軍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23.

[3] [4]謝霄男,喬丹丹,苗國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J]. 學習月刊,2014(18):5.

篇4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實踐研究》(編號:16Q281)

對于采取何種有效途徑,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時獲取融入的最佳效果。首先應該深刻的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界定其概念,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將其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現狀和意義,以達到提高大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工作中的價值判斷力,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和個人能力,為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的目的。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

黨的十結合當前實際,高瞻遠矚。以基本理論為指導,緊密結合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現狀,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為出發點,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具體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短短二十四個字可以說是導向鮮明、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博大精深,指導性和針對性很強,包含了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的內容,是廣大人民教師和學生今后深入學習和深刻領會其核心要義的基本判斷,更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和個人能力的重要路徑。

2 相關內涵闡述

大學時期正是“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高校在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和方式。目前大多數的高校都能夠重視這項工作,并將其擺在重要位置,也制定了一些制度機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辦法去約束激勵教師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等內容。”因此,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如何讓他們真正相信、真正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轉化成為日后學習、工作、生活的價值導向,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和個人能力的內在要求之一。對于高校教師而言,如何讓大學生們真正理解并踐行,便是最大的課題和挑戰。

因此,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言,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義,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指高校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講授給學生們,讓大學生們真信、真懂、“聽的進去”、“消化的了”。不僅讓大學生們在內心深處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更重要好的是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將其轉化為實際行動。這里邊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僅僅是指專職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而是包括全體教師、各個學科領域的教師。

3 當前現狀分析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的道德形成和思想發展,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和普及理論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成果顯著。但從某種角度來講,還需要再深入、再提高、再完善。

3.1 從大學生層面來看

大學生們對于新鮮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能力較強,樂于學習研究,并且大部分學生的價值觀是積極向上的。但不容忽視,個別大學生分辨能力還不成熟,缺乏社會閱歷,價值觀還是存在偏差的。同時由于西方思想的傳入、網絡普及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多元文化的沖擊,使得部分大學生只注重個人利益、物質利益,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

主要表現是個別學生不信馬列信利益,認為精神價值太遙遠,不如物質利益來的現實直接。還有一部分大學生由于個人認識程度和水平存在差異,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理念,認為這只是在玩文字游戲,沒有實際內容,你講我聽,但是入耳不入心。

3.2 從高校教師層面來看

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師來講,平時主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通過現有數據顯示,通過教師采取教學講授的方式,學生們對核心價值觀有較好的認識,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需進一步提高,主要是改進教育方式方法問題,不應僅僅拘泥于課堂灌輸,而應不斷創新求變。還有就是,筆者認為,除了專職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外,其他科目的授課教師也應義務、積極去做。在課堂上,有時其他任課教師的一句負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正面教育效果,所以需要全體教師的配合。

3.3 從學校層面來看

大多數的學校都能夠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擺在重要位置,也制定了一些制度機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辦法去約束激勵教師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個別學校的重視的程度還是不夠,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規章制度和師資配備,意識形態淡薄,缺少有效地監督管理機制,也尚未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仍需進一步改進。

4 將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分析

一是大勢所趨,正當其時。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的提出,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因為,國家的強大,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上,更要體現在精神文化書寫話語權。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弘揚什么樣的價值觀,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強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這種前提下應運而生,可以說大勢所趨,正當其時。

二是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為其奠定牢固根基。大學時期正是“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和普及理論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進一步深化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工作中的價值判斷力,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和個人能力,為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三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進。要實現從傳統的教學方式向新形勢下教學手段的轉變,需要勇氣、需要研究、更需要找到合適的路徑和辦法。可以說,創新是有效的方法。通過創新引領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通過創新,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果提供力量源泉,成為提升教學效果的“牛鼻子”和“新引擎”。

對于如何更好地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還需不斷探索研究。要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聯系起來,要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聯系起來,更要同高校大學生們的思想實際聯系起來,通過這種方式終將形成廣泛的價值認同,凝聚共識,為大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提供助力,也為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鄭永廷,吳潛濤,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

趙紅(1987-),女,黑龍江省雞西人,法學碩士,黑龍江工業學院教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武贏(1984-),雞西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黑龍江工業

篇5

關鍵詞:企業 治安隊伍 思想政治建設

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企業內部治安管理是整個社會治安管理的重要方面,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內部治安秩序的好壞,關系到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企業要在如此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尋求穩定發展,就必須有企業內部保障機制和保障體系做強有力的支撐。

一、要在消除內部積弊,外塑保衛人員形象上有新突破。

作為企業的治安保衛人員,首先在思想上要樹立忠誠意識,并且要增強自己對企業的認同感。其次我們為了增強忠誠意識應當積極的組織企業內部人員開展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等等,充分結合企業的改革發展的形式通過一些主題活動的大力宣傳,讓企業的員工與企業能夠緊密結合在一起,自覺與企業共同進步,共同命運,并且讓企業員工跟進異一步的樹立起自己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和道德觀。

治安隊伍還應該自覺的樹立起自己廉潔的意識品德,自覺遵守企業以及國家的法律法規。并且通過自己身邊發生過的不同案件拿來與廉潔文化作為比對,從而形成正反兩個方面的教材,引導和教育廣大員工讓他們對安全保衛工作從內心審處產生高度的認同,如此以來員工們才能更加珍惜自己所處的崗位,以及通過自己的見解去修訂崗位的標準,并且認真的完成崗位職責、給自己制定標準的行為規范。這樣企業每一個員工就知道了自己到底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到底應該怎么做等等。企業內部要完善廉潔自覺遵守紀律的獎勵制度。要把員工的廉潔自律的情況與員工的自身利益掛鉤,從而賞罰分明,營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企業內部保衛工作,提高內保人員的整體管理水平

(一)作為企業一定要加強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的建設,不斷的提升企業內部治安隊伍的管理能力。一個企業中規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與否是直接影響企業內部安保工作是否能正常開展的關鍵。企業一定要嚴格貫徹“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和“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根據我國國務院頒布的《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以及自身企業的一些特點,指定一套更加詳細、覆蓋面全、有針對性的管理規章制度。與此同時還要跟的上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腳步,不間斷的修改以及完善自己企業的治安隊伍管理規章制度,讓其更有實際的針對性和操作行,并且更有說服約束力。為實現內部安全保衛工作由被動處置轉變為主動防范,要制定完善各類應急預案,特別是事關國防安全、 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的單位,要加快建立應急機制相協調的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處理機制,適時組織演練,以應對恐怖襲擊、等引發的各種危機,切實維護單位和社會的穩定。

(二)努力強化治安隊伍建設,從而促進企業內部的和諧平穩發展。對于代企業的發展管理來說,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治安保衛力量是非常必要并且重要的。因為他的好壞直接影響國家資產和企業的職工生命財產安全,并且他還有利于促進企業核的和諧進步和發展,從而成為企業能夠長治久安的最有力的保證。作為企業來將一定要依據《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中的規定,建立健全保衛機構,選配紀律嚴明、熟悉業務的人員來擔任專職保衛干部,配備相應兼職人員,做到組織落實、人員落實、任務落實,逐步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責權劃分明晰、機構設置科學的管理機制。切實加強保衛部門的政治思想、組織、紀律作風、業務建設,通過采取崗位練兵、在職培訓、外出學習等多種渠道、多種形式提高保衛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真正起到維護企業內部和諧穩定的中流砥柱作用。

三、要在明確維穩任務,為企業保駕護航上有新突破。

首先是要提高自己維穩預防的能力。一定要認真修訂整理并完善各種突發事件合理處置的預案,配合公安部門對管控重點對象的思想動態和行為動向在不同時段做出分析預測并做出妥善化解的意見和處置預案。一定要積極的發揮出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作用,協同綜治部門建檔、管控刑釋解教等人員,認真落實幫教、監控措施;針對熱點問題,提高內保人員作好防范影響穩定事件發生的能力,嚴格執行“零報告”制度,力爭把不穩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其次是要提高信息共享能力。一定要加強與公安部門以及相關單位之間的有效溝通,建立起一個信息組織,建立起暢通的信息反饋通道。并且通過不同方式來摸清楚可能對企業帶來不穩定的情報信息。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要做到所謂的“四個早”。它是指“早布置,早掌握,早控制,早處置”。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治安狀況,制定方法措施,上下聯動,露頭就打,對哄搶偷盜不法行為形成高壓態勢,進行長效打擊,盡自己最大努力以維護企業和社會的和諧平安穩定。最后是要提高綜合處置能力。一定要把維護企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強普法宣傳和教育,進一步加強與公安及地方各部門的溝通聯系、協同作戰,保護企業生產原材料資源,打擊團伙邪惡勢力,凈化企業環境。

四、結束語

總起來說,企業內部的治安狀況的好與壞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前進以及發展。從而也影響到了國家和諧社會的建設等等。因此加強好企業內部治按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以及治安隊伍的管理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篇6

在社會發展中,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至關重要。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復雜因素。如何有效弘揚社會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管理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儒家思想是傳統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旌表制是傳統社會的國家權威評價機制。在傳統社會,國家通過旌表制彰顯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取得了顯著效果。儒家思想在旌表制的影響與滲透下深入人心,贏得了全社會的廣泛共識。

一、傳統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

中國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對東方文化的形成產生過重大影響。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積淀,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價值觀念。“仁”與“禮”是儒家核心價值觀念的兩個基本內核。在儒家思想中,“仁”以個人道德品質為依據,“禮”以社會等級差別的合理性為基礎,二者共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觀念。二者互為表里,共同構成儒家思想中“愛有差等”的基本原則,規整了人們的行為和心理,促進了社會有序狀態的形成。“仁”與“禮”猶如兩塊基石,從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法鞏固維護著封建統治,促進了社會有序狀態的形成。它們在理想人格、價值取向和社會心理等文化深層結構方面,影響了中國社會2000多年,被奉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金科玉律。“仁”與“禮”的有序結構結束了這一社會核心價值出現之前的無序與困惑,為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適應了封建經濟關系與政治制度的需要。

至漢代,“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獲得了獨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三綱五常”道德論,至此,儒家核心價值體系獲得了完備的理論形態,并獲得了社會的法律認可,得以確立。之后,歷代統治者均大力倡導,以此作為倫理導向與秩序約束,實現了封建社會的延續與發展。“仁”與“禮”的思想構成了“三綱五常”的基本框架。所謂“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禮”的基本原則和具體體現。“綱”原指網上的總繩。《尚書?盤庚篇》曰:“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意即,只要提起總繩,就可以迅速并且有條不紊地帶動起全網來,引申為主導、支配、核心、宗旨、目的等意。君臣、父子、夫婦是所有社會關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三種關系,只要解決好這三種關系,就可以“張理上下”,“整齊人道”[1],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所謂“五常”,原指處于特定關系和地位中的某些人所應當遵從的特殊道德規范。《尚書?泰誓》云:“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孔穎達曰:“五常即五典,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2]后指仁、義、禮、智、信五個德目。“仁”是“五常”之首。

如果把“三綱五常”比喻為一張網,“仁”就好比一條橫向的網線,從主體內在修養與家庭倫理的層面提供價值準則;“禮”就好比一條縱向的網線,從社會外在約束與宗法秩序的層面提供行為規范。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這張網上的一個網格,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確切的位置,每一個人的言行都有具體的約束和規定。這樣,作為儒家核心價值體系的 “三綱五常”就以“仁”與“禮”為基本內核,從家庭倫理與宗法秩序兩個層面為封建社會提供了一套嚴整的行為價值準則,將不同社會角色的人規整到自己的位分之上,使整個社會處于有序的狀態之中。“三綱五常”是中國封建社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價值準則。它將政治強制和道德自覺相統一,把社會中每一個人的行為納入各自軌道,使社會行為帶有模式性。這種模式性的出現,正是思想統一、文化統一的必然要求和具體表現。“三綱五常”的出現不但從理論上總結了先秦直到漢代多種流派發展的結果,而且在社會實踐上適應了中國古代宗法等級制度的需要,對統一思想,統一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從而促進了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儒家思想對秦、漢以降兩千年的中國文化具有定型作用,并對中國封建社會價值體系產生廣泛而又深遠影響的。春秋時代,社會急劇動蕩,思想界百家爭鳴,大倡己說,各訴其所是,非其所非,沒有統一的價值觀念,正所謂“禮崩樂壞”,社會秩序十分混亂。正是在這樣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孔子提出了“仁”與“禮”的思想,用以匡正社會規范和道德倫常。儒家的“禮”促進了人的社會化過程,并在客觀上起到了增強社會穩定和持久發展的作用。在尊賢有等,親親有術的等級秩序中,每個人都有一個特定的位置。個人在宗法血緣上,在家與國同構的網絡中,都受到具體的約束和規定。儒家的“仁”又為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維護民族的統一和團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儒家的綱常倫理、仁愛思想為在失序的社會中無所適從的人們提供了一套嚴整的行為價值準則。儒家“仁”與“禮”思想既是封建階級的官方意識形態,又是現實生活實踐中人們進行價值選擇和評價依據的依據,為中國古代社會歷代統治階級所倡導。中國傳統社會在“仁”與“禮”的導向下,產生了超常的穩定結構,社會處于長期穩定和團結的局面。

二、傳統社會的國家權威評價機制

旌表是以皇帝名義授予獎勵的國家表彰制度。通過為民眾樹立榜樣,表彰儒家所倡導的忠、孝、節、義等道德行為,彰顯儒家核心價值體系。旌表活動一方面使旌表者美名遠揚、榮宗耀祖;另一方面使儒家核心價值觀念在民眾中扎根。“三綱五常”成為主流評價標準[1]。

“旌”的原意是一種旗幟。《周禮?春官?司常》載:“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日月為常,交龍為,通帛為,雜帛為物,熊虎為旗,鳥隼為,龜蛇為,全羽為,析羽為旌。”[2]“表”原指裘的有毛的一面,引申為儀范、表率之義。“表”與“標”音同義通,意指立木來標志、彰顯、告示某事物。《管子?君臣上》謂:“猶揭表而令之止也。”唐代尹知章注曰:“表謂立木為標,有所告示也。”后來“旌”和“表”通用均為表彰、表揚之意。如《左傳嘻公二十四年》:“以志吾過,且旌善人。”“旌”、“表”連用意即樹立匾額、碑石、牌坊等標志以示表彰。

旌表制度萌芽于先秦。《尚書?畢命》中記載:“旌別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癉惡,樹之風聲。”[3]“宅里”即居處,“淑慝”即善惡。“旌別淑慝”、“彰善癉惡”即對善惡作出區分,表彰善、懲治惡。春秋時期,齊桓公曾令各州:“表稱貸之家,皆堊白其門而高其閭。”[4]齊國對慷慨捐獻、樂善好施、佐國家之急的“義民”用白泥粉刷門墻、增高里門的方式予以表彰。先秦時旌表的對象除佐國家之急的“義民”之外,還包括殷遺民中的善者以及作為前朝賢達的商容等,旌表主旨尚不十分確定。后世則明確將忠、孝、節、義之人作為國家旌表的對象。秦漢時朝廷多次表彰對國家對人民有杰出貢獻或者品節高尚之人。

漢代以孝治天下。“孝”是中國古代產生最早、影響最深的一個家族道德觀念和倫理范疇[5],是儒家的核心觀念。孔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論語?學而》)也就是說,能遵守孝道的人大多具有向善的基礎,很少有為惡作亂的。對于“孝”的重要性,《孝經》有言:“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孝經?廣要道》)在儒家看來,孝乃“百行之冠,眾善之行”,是道德的根源。漢代實行察舉制,通過舉孝廉選拔的人才最多。《文獻通考》記載:“漢世諸科雖以賢良方正為至重,而得人盛則莫如孝廉,斯亦后世之所不及。”(馬端臨:《文獻通考?選舉》)通過孝廉選舉出來的人才不再經過考試而直接被任用。漢代皇帝如漢昭帝、漢宣帝、漢元帝、漢順學習過《孝經》。在皇帝的率先垂范下,最能集中體現孝道理論的儒家典籍受到了高度的重視。漢代重視學校教育對推行孝道的教化作用。無論官學、私學,入學弟子除《五經》之外,均需學習《孝經》。呂思勉說:“古代學校本講教化,非重學業,漢人猶有此見解。故武帝興學之詔以崇鄉里之化為言,而公孫弘等之議,亦云建首善自京師始也。”[6]漢代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道德教化。通過學校教育,“孝”在社會得到了廣泛普及,儒家以孝為核心的倫理道德觀念得以廣泛傳播。自漢以降,孝成為重要倫理精神支柱,在治國安邦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旌表的主要德行之一。

魏晉南北朝沿襲漢代以孝治國的做法,并開始以載入史冊的方式旌表孝行。正史中的“孝義傳”、“孝友傳”、“孝感傳”和“孝行傳”等表彰孝行的類傳都是對篤行孝道之人進行旌表。魏晉南北朝時期還規定在立太子時要旌表孝子節婦,表其衡閭,赍以束帛[1]。至隋唐,旌表制度逐漸成為定例。隋朝已見旌表詳案,如:“田德愚,觀國公仁恭之子也,少以孝友著名。上聞而嘉之,……因改所居村名孝敬村,里為和順里。并賜帛二百匹,米百石,復下詔表其門閭。后歷太子舍人、義州司馬。大業中,為給事郎、尚書駕部郎,卒官。”[2]可見,隋朝旌表已采用更易地名、賜物、旌門、授官等多種形式。

唐朝在《冊府元龜》旌表部中對旌表的教化功能與目的詳加闡述:“王者甄明高義顯異至行,所以激揚風化敦率人倫也。蓋天下至大士民至眾不可家喻而戶曉故顯其忠,所以勵事君也褒其孝;所以勸事親也尊賢者;所以善也表烈士;所以義也。或授之爵秩,或祿其子孫,或旌其門閭,或賜以帛以至其征賦申以祠祀。皆因事以立教獎一而勸百,故能述宣王度丕薄俗民德厚有恥且格……”(《冊府元龜》卷一三七)旌表制以儒家道德規范“忠”、“孝”、“賢”、“義”作為評價標準。為使儒家核心價值體系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民眾明善而效仿,朝廷對被旌表者授以爵祿、賜以帛、旌其門閭以“激揚風化”、“敦率人倫”。與此同時,民眾通過這些醒目的、顯見的、外在的物化標志,能夠更好地了解官方倡導的核心價值體系,以致競相效仿,蔚然成風。

自秦漢以降,旌表制度成為朝廷對臣僚百姓的一種最高榮譽和獎賞,不僅從對象、程序上進行了規定,而且規定了多種旌表方式,并逐漸成為定例,沿襲傳承。旌表對象是符合儒家禮教的模范人物。《后漢書?百官志五》明確指出: “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順孫,貞女義婦,讓財救患,及學士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門,以興善行。”《魏書?世宗宣武帝紀》也規定:“孝子、順孫、廉夫、節婦旌表門閭。”《元史?百官志八》亦謂:“旌表孝子順孫、義夫節婦、高年曹德。”可見,歷代王朝均對義夫、節婦、孝子、賢人以及累世同居等大加贊賞。忠君、孝悌、貞節、賢義成為朝廷確定的旌表對象。旌表方式靈活多樣:“或授之爵秩,或祿其子孫,或旌其門閭,或賜以谷帛以至復其征賦,申以祠祀,皆因事以立教。”(《冊府元龜》卷一三七)朝廷和官府通過樹立物化標志、給予經濟獎勵、提高政治地位等多種手段對“忠”、“孝”、“節”、“義”等道德行為加以旌表。

樹立物化標志主要有表閭、立闕、立碑、立牌坊、立祠建廟等形式。表閭、立闕即由朝廷官府或賜匾額懸于門上、或于門前建立高大門觀以崇聲勢,亦稱旌門、旌閭。立碑即將碑立于村頭街坊、孝子廬墓之所。一人賢德,里閭增輝。立牌坊、立祠建廟即建牌坊、建置祀廟于其里巷,如各種功德牌坊、孝義牌坊、貞節牌坊、科舉牌坊、關帝廟、岳飛廟等。牌坊匾額上題有“樂善好施”、“義方世訓”、“力孝遺芳”、“嘉德懿行”等字樣,并記載著主人的姓名、功勛、事跡。這些醒目的物化標志一方面是表彰個人忠、孝、節、義的道德行為,同時也為更多的人樹立道德楷模、行為典范。給予經濟獎勵主要有賜給實物和減免課役兩種形式,以米、絹、金銀等實物作為獎賞,或減免稅賦課役以示旌表,給予旌表者以經濟補償。提高政治地位主要有賜爵和授官等形式。賜爵即給予名譽爵位,授官即給予官職,以示表彰。唐宋時期因“孝悌”而得旌表者具有任官資格。雖然由此謀得官職并不占入仕主流,但也并非罕見。這在封建社會無疑具有極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除此之外,還有更易地名、賜予名號、榮蔭子孫、載入史冊等多種形式。更易地名即改所居鄉里的名稱,賜予名號即賜予如“孝義”、“貞德”等名號以示表彰。載入史冊即將旌表者事跡列入史書記載。二十五史中的《孝子傳》、《烈女傳》、《忠義傳》等記載的都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典范。在封建社會,科舉取士造就了數量龐大的讀書人,許多人并不能幸運地踏上仕途,“英倫沉下僚”的現象在所難免。儒者理想有三立,曰“立德”、“立功”、“立言”,亦稱“三不朽”,是儒者的畢生追求。為鼓勵這些歸于民間的讀書人“立德”,朝廷官府通過榮蔭子孫、載入史冊等手段,為難以“立功”的讀書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使他們在基層民間發揮敦化民俗的表率作用。

由于旌表是直接由皇帝或朝廷頒發的最高榮譽,且一般情況下終生享用,這在崇尚禮儀的時代是莫大的榮耀,因此受旌表者不僅本人深受鄉里仰慕,子孫后代亦深得裨益。在榜樣的示范下,人們紛紛為光耀門庭而身體力行。通過旌表制上下互動的方式,國家權威評價活動引導著民眾評價活動。儒家核心價值體系不僅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同,而且內化為民眾的價值信念并轉化為實際行動。

宋代旌表已有一定程序,包括受旌表人的事跡、條件、薦舉人的權限、上報公文的格式、審批的程序,以及審查和檢測制度等。明代制定了嚴格的審查和檢測制度,防止出現腐敗和不作為現象,保證旌表制度落到實處。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下詔榜示天下:“本鄉本里有孝子順孫、義夫節婦及但有一善可稱者,里老人等,以其所善實跡,一聞朝廷,一申有司,轉聞于朝。若里老人等已奏,有司不奏者,罪及有司,此等善惡,每遇監察御史及按察司分巡到來,里老人等亦要報知,以憑覆實入奏。”[1]里老上報的請旌名單需經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嚴厲把關,層層核實,同時還需鄉鄰擔保。如經監察部門審核發現問題,須承擔連帶責任,朝廷將予以嚴厲打擊。

清代旌表制度更為完善。建立一個貞節牌坊需層層核實、審批、上報。表彰須經過州縣題請、冊結、駁查、題達、(都撫學政)具題或匯題、發建坊銀兩等步驟,手續繁雜。可見清代旌表程序管理更為嚴格。清人尹會一說:“節孝為風化攸關,表揚實朝廷大典。”(尹會一:《撫豫條教》)不可忽略輕慢。旌表制度的不斷完善保證了旌表手段的落實和旌表目的的實現。通過對禮樂教化的不斷強化與引導,國家的權威滲透到基層的民間,儒家核心價值體系成為社會規范。

三、結語

旌表制度的發展史直觀地反映出中國傳統社會國家權威評價活動的引導方向及評價標準的最終確定。旌表的目的在于為民眾樹立道德楷模,教育民眾忠君、孝悌、貞節、仁義。通過物質獎勵與精神表彰等多種形式,使民眾在對榮譽的追求中認同并遵循儒家禮教,儒家核心價值體系得以內化并轉化為實際行動。歷代王朝均十分重視發揮旌表的教化功能和導向作用,通過旌表忠臣、孝子、順孫、義夫、節婦以及累世同居等儒家所倡導的道德行為,樹立標識、引導民眾,從而實現儒家核心價值體系的滲透與認同。在旌表活動中,自上而下形成一股凝聚力,有效地發揮了權威評價的強制作用與導向功能。成為社會發展的有效激勵機制。對此,伏爾泰在其《風俗論》中這樣說:“在別的國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國,其作用更大,用以褒獎善行。若是出現一樁罕見的高尚行為,那便會有口皆碑,傳及全省。官員必須奏報皇帝,皇帝便給應受褒獎者立牌掛匾。”[2]在人們內心深處,“三綱五常”實際上已具有法律的約束力,甚至比法律更有威力、更深入人心。這正符合儒家“導之以德,齊之以禮”的治國理念,體現了中國傳統社會禮法融合的趨勢。

旌表制符合民眾心理,促進了儒家核心價值體系的普及與認同。人們從匾額、碑、祠、牌坊中獲得具體的教諭。這些物化標志傳遞著忠、孝、節、義的價值信息,成為“一種凝固的社會記憶”[3],是儒家核心價值體系傳承的重要載體。賜物、賜名號、授爵、拜官等旌表形式又以功利引誘民眾爭相效仿實踐。自周至清,無論朝代如何更替,但是民眾對旌表的追求始終不變。儒家核心價值體系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得以傳承而綿延不絕。

儒家思想的產生是以封建經濟為基礎的。進入現代社會以后,儒家思想賴以產生的經濟基礎已不復存在。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意識形態、文化價值觀念對我國民族文化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華民族經過長期歷史實踐所形成的獨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在全球化過程中一度遭到排擠和消解。強調秩序和整體觀念的儒家思想及其評價機制一度遭到批判,西方價值觀念中的個人主義、民主、自由觀念及其管理制度被奉若神明,大肆吹捧。然而,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念所揭示和反映的,正是一個民族最深沉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追求。核心價值體系只有依托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才能為新秩序的建立,為未來社會的發展提供動力。面對變化了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現實,儒家思想如何為現實社會、為未來社會服務是當代儒家核心價值體系發展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在面臨傳統與現代的矛盾與沖突中,我們應該積極探索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新途徑。一方面繼承、發掘傳統價值在現代社會的積極內涵;另一方面,開放吸收現代文明的成果,使儒家思想跳出傳統文化的囿苑,彰顯其現代價值,使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轉型時期、在新的制度框架內,發揮著獨特的適應力、內聚力與活力。

篇7

[關鍵詞] 儒家思想 企業文化 企業家 協同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儒家思想,它既是中國封建統治者國家統治和社會引導的主要思想基礎和理論來源,同時也是占據中華民族統治史兩千多年、在不自覺中影響決定人們的風俗習慣、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因素。在當代,已經有很多的學者就儒家思想對企業文化的影響和作用進行了探討。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在儒家思想影響作用于企業文化的同時,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也離不開儒家思想的進一步延展。兩者相容相進,相輔相成。這種協同關系作用并伴隨著現代企業不斷成長,從倡導“以人為本”、“誠信經營”到“團隊精神的培養”和“”的管理思想,儒家思想中的管理思想的萌芽都在現代企業文化中點滴體現出來。如何把有著二千多年歷史的儒家思想和左右企業發展遠景與使命的企業文化的協同關系有效地運用于企業管理過程中,促進企業的長效發展,提高企業的管理效能是我們在現階段應該深入探討的問題。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思想內涵

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的主要論著和思想中都提到了以“仁愛”為統治和管理的基本思想,主張“以民為本”、“以和為貴”、“為政以德”。所謂“以民為本”即是認為人民為封建社會統治者管理的根基,是一切管理行使的基礎。儒家思想中極為重視人的作用,主張“天生萬物,以人為貴”。唐太宗時期,大臣魏征曾警示太宗皇帝“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提醒他在統治國家時應該時時注意到人的作用。“以和為貴”則是儒家思想中中庸思想的具體體現,孔子主張“禮之用,和為貴”,孟子也主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都是在強調儒家思想中提倡和諧,注重中庸的思想體現。另外,孔子認為封建統治者想要“為政以德”必須具備“信”的要素。所謂“國不可無信,人不可無信”,誠信成了儒家思想治國齊家的根本。無論“以人為本”、“以和為貴”,還是“以誠為重”都是發自于儒家思想的“仁”、“愛”,都在強調一種以人為本、誠信經營、協調發展的思想,這些觀點正同現代企業管理思想不謀而合。

儒家文化適合于現代管理需要主要表現在儒家文化并沒有把個人與社會、自我與集體的關系孤立與隔離起來,而是沿襲了中華民族的倫理觀念與歸屬觀念,這些認識對于以人為基本管理對象的現代企業文化來說無疑是寶貴的歷史財富和亟待繼承與發展的寶貴遺產。

二、企業文化塑造已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

企業文化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現以來,就被譽為企業發展的“第二只看不見的手”。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全新的企業管理理念,是以形成最佳的經營管理為目的,以人本管理為主體,以對企業共同價值觀的共識和企業經營目標的認同為基礎,以形成團隊意識和企業精神為核心、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的嶄新的企業管理理論。企業文化是企業和職工共同自覺遵循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它以形成最佳的經營管理機制為目的,是企業賴以發展的靈魂和支柱,是企業的理想和奮斗目標。

三、儒家思想與企業文化的協同關系

筆者認為,儒家思想與企業文化的協同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以人為本”的思想成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

以人為本是企業管理思想的精髓,企業要在市場的大潮中做一個成功的弄潮兒,靠的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以人為主要對象的企業文化凝聚力的強弱。以人為本在企業的環境中主要是指兩類人,即企業內部的最高層領導――企業家和企業內部的最基本單元――內部員工。

(1)作為企業靈魂的企業家。

企業家是一個特殊的組織群體,是具有創新能力、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的綜合體,同時,也是企業文化創新與發展的特殊載體。他們的共同特征是作為企業精神的倡導者和化身,能夠根據企業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新特點,提煉和概括出企業的價值觀念和崇高目標,讓廣大員工認可并心悅誠服地自覺朝著共同的目標奮斗。

(2)作為基礎力量的員工

員工是企業的基礎力量,是企業全部工作的承擔者和完成者。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每個員工對于企業制度和企業文化的理解都存在著不同程度上的差異。提倡“以人為本”就是要使所有員工學會,在個人與集體、局部與大局利益發生沖突時達成共識,以企業發展為最根本的奮斗目標。另外,提倡人性化管理也要注重員工的參與程度、情感尊重、團隊意識培養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使他們自覺地構建企業文化。

2.誠信的理念貫徹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部過程

“誠信經營”是現代企業提倡的經營管理理念之一,也是儒家思想中“信”的體現。誠實守信是儒家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要義。所謂“信”也可以用儒家所說的“生財須有道”來解釋,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生財有道”。企業存在與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可能會受到種種不良因素的侵襲,我們現在提倡要貫徹“誠信”的理念就是要做到維護良好的經營環境,自覺形成守信不移,童叟無欺的局面。如果耍手腕,搞欺詐,企業就不可能正常經營下去。

3.企業團隊中和諧共進的團隊精神

“ 團隊精神”是近年來管理界頗為提倡的一個概念,它講求組織內部的成員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高級管理層之間、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都要保持一種和諧的合作關系。儒家思想中提到的“和為貴”的思想即是要求人們做事不走極端,求大同而存小異。

團隊精神是企業文化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標。當代中國企業家應經開始注重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的培養,他們注意關心員工的情緒,定期組織管理層和員工共同參加活動,定期召開管理層和員工代表的討論會,使員工有機會發表自己對于企業發展的觀點和看法,從而達到管理者和員工對企業的“共同管理”。

四、結束語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現代企業的競爭越來越反映在文化的比拼上。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量始終在不斷發展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待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上保持積極而正確的態度,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立足于儒家思想的背景,用傳統文化氛圍和文化價值去管理企業,為企業創造價值,并借鑒西方優秀的企業文化管理經驗和方法,不斷完善和創新更具特色更加高效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孔子:論語.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

[2]汪宇燕:論儒家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5.9第3期

[3]黎敏:論儒家思想對現代企業文化的影響.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2第4期

[4]張紹學:以人為本:儒家愛民與現代管理的核心.昆明: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

[5]劉云柏:中國儒家管理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篇8

關鍵詞:儒家思想;自然法;禮;天道;義;理性

中國古代有沒有自然法思想,作為法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長期以來都受到學者的關注。夏勇教授曾言:“如果把自然法觀念界定為一種關于外在于或超越于人類實在法,但可以通過人類理性去認識和把握的客觀法則和永恒法則的理念,那么,中國古代就是有自然法思想的”。

登特列夫曾謂:“自然法被認為是對與錯的終極標準,是正直的生活或合于自然的生活之模范”,同時借巴克爵士的口說出“自然法觀念的起源,可以歸諸人類心靈之一項古老而無法取消的活動,這個活動促使心靈形成一個永恒不變的正義觀念……這種正義被認為是更高的或終極的法律,出自宇宙之本性——出自上帝之存有以及人之理性”,“理想的社會模式與實際的法律體制之間,存在著一種差別或明顯對比,前者是自然法所表現的,后者則是我們在人間世中所面對的。”這揭示了自然法理論的特征,即(一)自然法代表了一種永恒的存在,不因時間、空間的殊異而變化;(二)自然法以正義為核心價值,追求善和公正;(三)除自然法外,在人世間存在實定法,二者對立存在;其中自然法具有更高地位,實定法應與自然法一致,符合其價值追求。(四)自然法來自人的理性,人類通過理性可以認識自然法及其核心價值。

我們可以認為,只要具有以上特征的法學思想,我們都可以將其歸入自然法思想的行列。鑒于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中長期處于支配地位,在討論中國古代有無自然法思想時,儒家思想更具有代表性。

一、自然法是恒久的法

登特列夫稱贊:“自然法的頭一個偉大成就見于法律的固有領域……乃是與大自然相符合的正理,是普遍適用的,不變而永存的”,體現了自然法所具有的恒久性。

反觀儒家思想,關于這一點論述頗多。第一,儒家認為存在一種高于一切具體存在的“規律”,即道或理(常)。《周易》:形而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宋明理學以理為宇宙本體,先于天地萬物而存在,“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窮居不損”,不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有所損益。第二,儒家倡導“天人合一”,主張“人道本于天道”,“以人事解釋自然界(擬人論),再拿這個人事化的自然界來做人世間的模范”。《周易·系辭》開篇就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將人世間的尊卑差等觀念投射于原本沒有尊卑之分的天地之上。第三,儒家視野中的自然法,在人世中的具體表現為“禮”,“禮本于天”,是與先定的宇宙倫理秩序一致的道德準則和規范。荀子云:“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禮。”因為人世中存在著貴賤分殊,所以禮作為人間秩序的代表也就必須富有差別性。禮代表著“常”——即萬世不易的規則,即社會的貴賤之分與家族中親疏、尊卑之異,這兩種差異同為維護社會秩序所不可缺少,“儒家心目中的社會秩序,即上述兩種社會差異的總和”,因此我們可以說,禮背后所代表的社會等級差異正是儒家所倡導和孜孜以求的亙古秩序。

有學者認為禮是“在特定的歷史傳統中逐漸形成的慣例性規范,亦即并非永恒的、決定性的,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以此否定禮的恒久性,并進而否定儒家的自然法思想。不可否認,孔子曾說:“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禮也確實“并非體現宇宙秩序的永恒之法,而是隨時間和環境變化而變化的行為規范”。但這并不能否認禮作為永恒秩序的代表。因為在儒家思想中,禮本身有兩個層面,一為禮儀,二為禮義。前者是人們根據天道制定出來的具體行為規則,“內容有多寡豐陋繁簡以及儀式上的種種差異”,在特定社會中表現為特定的風俗;后者則是禮的更深層含義,通過禮顯示每個人的特殊名位,彰顯尊卑之別,“禮者,理之不可易者也”,這其中所蘊含的亙古不變的“天道”才是禮的本義,我們也正是在禮義的層面上論證儒家自然法思想的。

二、自然法之核心價值

正義是自然法傳統的價值追求,“人類關于正義的思想演化同人類假設的‘自然法’的存在及其存在的重要意義的各種探究之間關系極為深厚”。西方自羅馬法以來的自然法傳統認為,“一套法律意圖以自身固有價值作為其存在基礎,而不是以其強制力為基礎”,將自然法“視為實現永遠公平與善良的事物之一種不歇的努力”。雖然正義概念的含義、標準等具體內容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但卻一直是自然法的最高價值目標和追求。

在儒家傳統思想中,有“四德”(仁、義、禮、智)或“五常”(仁、義、禮、智、信)之說,代表儒學核心價值。其中的義,便是儒家正義觀。儒家倫理側重人的內在德性,體現在社會中,則成為倫理關系中一項重要原則,即正義原則。《中庸》有言:“義者,宜也。”朱熹解釋為:“宜者,分別事理,各有所宜也”,即恰當之意。“義”的實質也就是人們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體現為正義的原則。《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此處“義以為質,禮以行之”是“攝禮歸義”的理論。“質”既實質,君子以禮“行義”。換言之,“禮依于義而成立,義是禮的實質,禮是義的表現”,禮的核心價值體現在義中。“義”既為“為事之宜的義”,也就可以用來確定個人或集團間應有的分際,作為鞏固秩序和加強個人自制的價值標的而存在。如果離開了“義”這一核心價值,禮也就只剩下“禮儀”,成為徒有其表的繁文縟節,失去其作為價值標準的作用。

三、自然法與實定法的關系

自然法的思想通常“包含了這樣一種觀念:即存在一整套超越政治的原則,這些原則支持、保證了‘實在法’。”西方自然法思想中,自然法和實定法關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除自然法之外,還存在著實定法,二者對立;實定法由某種權威制定,具有強制力。其二,在兩者的對立關系中,自然法具有更高的地位,實定法應與自然法一致,符合其核心價值;違反自然法價值的實定法不能稱為真正的法。

儒家思想崇尚禮的作用,倡導“為國以禮”,以“復禮”——恢復社會中尊卑親疏的差別性秩序為最終目標。同時又承認除此之外還存在律、刑書等實定法,認為“是由最高統治者制定的,人們必須服從的準則”。孔子就曾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認為刑和禮是兩種不同的規范,對刑(實定法)和禮(自然法)的關系進行了初步論述。前者由統治者制定和實施,對人的行為具有強制力,如果不遵從,會受到懲罰;后者則代表著一種道德的個體自律和指引作用,并非由官方機構制定而是圣人順應天道揭示出來的,沒有強制性。儒家的這些主張,都肯定了自然法和實定法的區別,并認為實定法由統治者制定和實施,對人的行為具有強制性。

儒家學者認為禮(自然法)的地位高于律法(實定法),“尊德禮而卑刑罰”,律法必須符合自然法。周公曾依禮制法,統一臣民的思想與行為,指導國家的運營和法制的建設。荀子曾說:“有良法而亂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亂者,自古及今,未嘗聞也”。儒家主張法(實定法)應該遵循禮(自然法)的價值,必須體現親疏、貴賤,否則就難以長久的通行于世。為了能夠更好的規范人的行為,保證社會尊卑秩序的正常運轉,儒家主張以禮入法、禮法結合。因為在儒家看來,“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禮記》卷二《禮察》),實定法立足于事后的懲罰補救,欠缺使人主動為善的力量,只能以威嚇的力量禁人為惡;而自然法卻能“絕惡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大戴禮記》卷二《禮察》),在源頭上消除人們為惡的動機。

四、自然法來源于人的理性

斯多葛學派認為,整個宇宙由一種實質構成,這種實質就是理性,自然法就是理性法。“人作為宇宙自然的一部分,本質上就是一種理性動物。在服從理性命令的過程中,人乃是根據符合其自身本性的法則安排其生活的。”他們將理性看做是法律和正義的基礎。阿奎那認為,上帝賦予人類以理性,可憑這一能力認識永恒法的部分內容,并形成自然法,也肯定了理性之于人認識自然法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代以降,啟蒙思想家認為,理性的力量普遍適用于所有人,“把理性視為價值之終極準則”。

儒家的“良知”學說與西方理性大抵相同。孟子首倡,經王陽明發展到極致,認為“良知良能”是認識自然法的能力。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盡心上》)無須后天學習和思考,就可 “知”,是“我固有之”的理性。“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下》)思是人心的官能,構成人區別于其他生物的本質,與西方“人是理性的動物”如出一轍,也就是能夠認識到天道的本質,保證了通過理性認識自然法的可能性。

儒家倡導“天人合一”,人的良知良能與天有內在和本質的同一性。人們只要發揮思的能力,就能知曉自身之性,孟子講:“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在認識自身的基礎上,就能認識“天”,達至天人合一,也就是說,認識自身的過程,就是認識自然法的過程,就是體察天道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體現了自然法實際上根源于人的理性,理性認識自身就是認識自然法。

質言之,良知是這樣一種既普遍又內在的理性,是天地萬物所蘊含的天道之根源。作為天道,它具有恒久性和至上性,是衡量是非的價值標準;作為理性,它有能體現人類自我認識的屬性和能力,構成人類有別于其他生物的本質和正義判斷的條件。

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提出天道這一恒久性觀念,落實在人世中表現為“禮”;“禮”以義為核心價值,是一切行為價值判斷的最終標準;承認在“禮”之外還存在“法”、“律”等具有強制力的制定法形式,并在此基礎上主張禮法合一,賦予制定法更多禮的內涵;同時賦予人以“思”的能力,成為認識天道和自然法的來源,這些內容足以使我們相信中國古代有自然法的思想,只是與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帶有本民族的色彩。

參考文獻:

[1] 夏勇.法治源流——東方與西方[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65-66.

[2] 瞿同祖.瞿同祖法學論著集[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300.

[3] 【美】博登海默,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271.

[4] 【意】登特列夫,李日章譯.自然法—法律哲學導論[M].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26.

[5](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28.

[6]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卷)[M].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86.

[7] 【美】波斯納,蘇力譯.法理學問題[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19.

[8] 【美】德克·布迪 克拉倫斯·莫里斯,朱勇譯.的法律[M].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8,11.

作者簡介:

篇9

摘 要 儒家在《大學》中曾提出“明德”、“內外兼修”,武德規范已成為歷代習武者的標準,在古代的武德中“未曾習武先習德”、“未曾學藝先習禮”、“德為藝先”,貴仁、尚義輕利、忠國愛國、尚勇治氣、貴教重養、誠實守信等倫理思想,逐漸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傳統武術倫理文化體系。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核心地位,在歷史長河中,它不斷規范人們的行為、協調人際關系,促成社會的和諧。

關鍵詞 儒家思想 武德 傳統武術

從春秋戰國時期以后,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便開始興起。其中,“仁”被作為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儒家講究“仁”,甚至對上層建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孟子所闡發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仁政”治國方略,為后世幾千年封建王朝統治者所推崇。中華傳統武術有著深嚴的宗派觀念,同時師徒關系也深受封建禮教的影響。“仁”的思想還體現在武術的技擊目的上,二人交手,切磋武藝點到為止,具有可貴的人道主義精神。

所謂“武德”,即是從武、用武、尚武之應有德性,泛指在以國防軍事為基礎的武事活動中形成的與之相適應的相對穩定的倫理思想、道德傳統、政治意識、價值觀念、心理素質和行為品質的總和。

一、武德中“仁”的風格蘊含豐富的倫理中“仁”的特色

“仁”和武德中“德”乃是相通的。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當樊遲問仁時,子曰“愛人”就是“仁”(《論語》)。儒家“仁”的思想深深影響著歷代習武人,習武過程中逐漸形成貴仁尚德、為仁之禮的優良傳統。

中華武德文化以“仁”為核心,儒家倫理的核心精神是愛人。武術技擊倘若落惡人之手,則可能做出有悖于為“仁”的宗旨。張孔昭《拳法拳以備要》云:“賢良秘授纖危困,邪妄休傳眾生,大道等閑若輕授,須防九族盡遭刑”。“仁”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規范,傳統武術倫理道德倍受武林中人的推崇。武術家合于仁人的行為規范,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為傳統武術倫理道德文化中的豐碑。

二、“禮”對武德尚勇之氣具有規范約束作用

“有行之謂有義,有義謂勇敢。故所貴于勇者,貴其能以立認也;所貴其敢行禮義也。古勇敢強有力者,天下無事,則用之禮義,天下有事,則用之戰勝”。勇必須與禮義相結合。古代傳統武德的觀點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節不恐謂之勇“率義謂之勇”。勇敢具有尊奉正義,對個人來說刁“能修身進德,對習武者來說,具有極強的實踐性,不是單純的潔身自好所能夠達到的。”第二,勇不可違背了禮義勇違背了禮義就會禍國殃民。見義不為不能算是勇敢。非但如此,勇而無禮則亂,對于習武人來說,若僅有勇力而知曉禮義,背棄禮義,則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第三,勇而有度,儒家倫理道德體系中,孔子把“智”、“仁”、“勇”三者相提并論,荀子在《荀子?大略》中曰:“悍贛好斗似勇而非”,在傳統武德倫理中智慧和勇敢一起被看作習武人必備的素質。故古代習武之士把智勇雙全看成習武人更高的素質。

也正是勇敢和氣節的完美結合,才使得許多英雄豪杰視死如歸,為正義而奮斗。古體武術家和儒家思想家一直對勇而有節的頌揚,表明了社會的認同態度。激勵了一代代英雄兒女前赴后繼,勇往直前,使傳統武德美德歷出燦爛的光芒。

三、武德中“義”是中華道德精神的精髓

儒家倫理論義,其基本以儒家為主導的倫理道德體系,從而建立他們理想中的社會秩序,儒家維護統治階級利益和封建宗法力度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生活在民間的習武之人十分重義,而且用義來對人進行評價,就是看這個人是有義,還是無義,講不講義氣等。

儒家文化對我國武德的形成和發展同樣產生了重大而深遠地影響。我國傳統武德是民族文化的結晶不僅展示著幾千年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面貌,而且在其形成的過程中汲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傳統武德首先表現在習武與修身、習武與立人、品德與技藝的統一,把修己養身看作立身處世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武術人士歷來強調習武以德為先。

武術倫理道德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深受儒家倫理思想的影響,本文從仁、義、禮、智、信、孝悌、忠、勇、廉恥幾方面闡述儒家的倫理思想對武德的影響,就儒家修身養性準則闡述了儒家思想對傳統武德的影響,從而總結出在儒家思想熏陶下形成的傳統武德的理想人格。作者認為弘揚中華傳統武術倫理道德的精華,提倡習武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對習武者自身素質提高,對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都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國家體委武術院.中國武術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2] 張方.武派太極拳源流考[J].精武.2004.46(5).

[3] 王聯斌.中華武德通史[M].出版社.1998.12.

[4] 李成銀.論武德起源與發展[J].武壇.1995.37.

[5] 劉文英.儒家文明—傳統與傳統的超越[M].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12.

[6] 成中英.文化、倫理與管理—中國現代的哲學省思[M].貴州人民出版.1991.4.

[7] 李紹英.永不失落的文明—中原古代文化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12.

[8] 彥,夏偉東.傳統與傳統—中國傳統道德大家談[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7.

篇10

文獻標識碼:A

幾千年來,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傳統。其創始人孔子、主張以德治國、以民為本,通過孔子周游列國傳播自己的學說加上后人的不斷補充和發展,逐漸形成一套比較系統、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儒家思想也成為推動東亞經濟高速發展的文化動因,企業管理的實踐充分證明,儒家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價值。因此,儒家文化精髓已日益顯示出可對現代經濟、管理和人類文明產生積極的影響。一、仁者愛人與人力資源管理

傳統的企業管理,往往以“物”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而現代企業管理要求將人德因素作為管理的中心。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實際,知識的背后是人才的競爭和培養。儒家經典《中庸》中認為上天給予人的本性應該得到順從,而順從人性的品格進行統治,才是正道。而秀明正道,輔助教化的法則,則是所謂的教化。(“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教化的實行,是順應人性進行管理,企業留住人才的根本。現在所謂的“以人為本”,就是要通過培育在企業中的有用人才,充分調動和發揮企業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達到培養企業團隊精神的目的。這就要求管理者關心人才、培養人才、激勵人才,通過針對不同人才的不同特點,將主體的個人意愿與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將最適合的人才放置在最恰當的位置上,通過企業的凝聚精神充分發揮個人的價值與長處,從而培養他們的道德感和職業滿足感,從而達到企業長足發展和永葆旺盛生命力的目的,努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即留住人才,為企業服務。二、仁政思想與整體戰略管理戰略

企業的戰略謀劃是企業管理的靈魂,戰略管理關系決著企業發展的方向。儒學文化的命題核心, 就是“仁”,實施仁政是孔子對周代天子治理天下國家的總結,也是對他周游列國時期望春秋時期諸侯君主治理封土的一致理想。以管理學角度來看,仁者愛人實際上就是通過從對人才的愛惜角度為基點,充分肯定和順乎企業員工的人性,從微觀的角度上說,就是在企業內部以遵守秩序禮法為原則,明確獎懲制度為方法,以實施企業戰略管理實踐。而從宏觀上看戰略管理,正確實行“仁政“思想決定著企業的戰略發展能否順應先進生產力持續發展總趨勢,企業保持長久的旺盛生命力,準確地準確地把握未來市場的發展方向和潮流,使企業贏得持續的競爭力。所以,在企業的整體戰略管理角度上看,領導者要充分考慮大多數人的感受和利益,要以整體發展的利益來選擇人才。企業管理者應該事先從重視生產管理向重視新產品、新技術研發的戰略轉變,即原本龐大的企業機構應該通過裁汰冗員的方式實現對產品和營銷的轉換,同時企業領導者應該以“仁政”的目光,著眼長遠緊隨時代脈搏、社會主流意識、國家宏觀調控和對某些行為的鼓勵與限制的解讀。近年來隨著貿易壁壘的不斷減少,國外企業對行業的競爭壓力與威脅不斷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依靠對政策的精確解讀與詮釋,從而根據不斷創新的市場現實和風云變幻國際政治,合理地確立企業的發展,精確把握企業的市場定位。三、利義關系與價值理念管理

對于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遇到義與利的抉擇時如何調整心態,面對公私利益之爭時如何應該發揮怎樣的價值理念,在企業利益與社會責任面前應該如何抉擇?孔子并不否定物質利益,相反,孔子認為獲取物質實利必須要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則,《論語·里仁》:“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儒家的利義關系,基本上市重視仁義而輕于利益,重視精神價值而輕視物質實利。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和重視人格尊嚴的培養和面對金錢上的氣節。企業管理不能再局限于管理企業自身,而是集技術開發、生產管理、資產運用、市場開拓一體化的過程,將開發環節中把市場需求的產業和產品作為企業開發和創新的主攻方向。同時,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本無可厚非,但是在強調可持續發展的當下社會,企業的發展必須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良好的企業責任能為企業贏得更多的社會聲譽。良好的社會聲譽能夠為企業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可度和消費者滿意度,改善和減少管理風險。因此,企業的管理者在經營理念上不僅再以追求利潤為目標,而是應該重視產品和服務質量,做好企業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對社會認可度的長期資本投資,從而達到超前發展,實現多元化的理念管理更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