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感悟范文
時間:2023-10-20 17:24: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儒家思想的感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儒家思想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146-02
前言:儒家思想的影響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每個人要經過對儒家思想的理解,然后自我反思,最終去實踐。在當今社會,大多數人對個人的品德水平越來越重視,道德品質成為衡量一個人最重要的標準。因此,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由此一來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引發學生的思考,發揮儒家思想的教育作用。
一、傳統儒家思想的含義
傳統的儒家思想大體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推行仁政、有教無類、士大夫品格。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之間征伐混戰,百姓無法安居,在一些國家里甚至流離失所,餓殍遍野。面對這樣的一種狀況,受過完整教育的士大夫階層開始有了新的感悟和覺醒,知識分子對于世界的敏感往往可以推動著歷史進程。士大夫階層開始意識到諸侯紛爭的殘暴,他們紛紛著書立說,反對諸侯王繼續彼此殺伐,因而提出“仁政”思想。這一思想的提出,贏得了百姓的擁護,“仁政”思想主要是勸解君主要推行一系列愛民政策,減少殺戮和征伐,從國家內部開始治理,不搞擴張。另一種思想是“有教無類”[1]。是指教育要面向所有人。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孔子提出教育不能分出三六九等,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獲得教育,明白事理。最重要的一種思想是“士大夫品格”。中國古代有一種能夠說法,即是“君子[2]”。何為君子?就是具有儒家性格的士大夫形象。這種形象是具有傳統社會符合周禮下的,具有高尚人格和優秀品質的士人。
二、儒家思想的意義
如何理解儒家思想的影響首先是要對傳統的儒家思想中的精華部分精華進行學習,這樣的學習并不是單純在書本上領悟,重要的是要將這種感悟帶到生活和學習中。領悟儒家傳統思想,對于每個高中生來說,有兩個重要的意義。在高中時期,每個學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針對這一時期的教育,要偏重于對學生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教育。所以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理解儒家思想的重要性是每個學生成長過程中必要的一個步驟。具體的做法就是需要教師和家長、社會多對儒家思想有一些深入的了解,并能夠積極引導孩子自主的學習儒家思想,培養自己“君子”一般的品格。老師要做到早聯系教材的同時,注重課堂教學中儒家思想灌輸 其次,教材是在專家嚴格篩選下選取的有關儒家思想的篇章,對于儒家思想已經基本過濾完成,教師在教學中顧及較少。同時,聯系教材的課堂教學亦可以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提升其理解能力與道德情操。教師積極搭建一個課堂平臺,這樣可以給予學生更多實踐和理解儒家思想的機會。教師的課堂灌輸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儒家思想的內涵和現實意義,但對于學生真正認識和理解儒家思想來說還不夠。要讓學生真正能夠貫徹儒家思想,那么搭建相關平臺,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闡釋儒家經典[3]。要讓學生真正能夠貫徹儒家思想,那么搭建相關平臺,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闡釋儒家經典。此時,教師的作用就是肯定或者糾偏。
另一方面,學習儒家傳統思想是每個人追求完美人格的需要。如果說高中生的人格發展還有達到成熟的階段,那么語文課堂上無數的人文啟迪和文學作品的無形感染都可以使孩子能夠正確接受優秀價值觀的引導,避免誤入歧途。那么儒家思想對于年輕人的影響是可以貫徹整個一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深遠程度卻是持久的。文化對人的影響無時無刻不表現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表現在每個人對外界事物的選擇判斷之中。最后,開展實踐教學,注重儒家思想的現實傳承。在當代社會,許多道德問題紛紛浮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對于語文學科,尤其是高中語文學科,應該有反思和頓悟,從根源抓起,把不道德的根源找到。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書本知識的教授,更要注重學生思想境界的影響。為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做出正確的引導。
三、結語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老師傳授知識并不是最終的目的,知識只是思想的載體,思想才是指導實踐的唯一主體。因此,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貫徹和傳承儒家思想不失為一件好事。具體來說,可以搞一些主題調研,幫扶活動,社區公益,等等,這些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得到鍛煉;另一方面,也讓儒家傳統思想得到現實傳承。
參考文獻:
[1]陳娟. 高中語文教學中儒家思想對學生道德情操培養的意義[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01:23-24.
篇2
關鍵詞:古代文學; 儒家思想;素質教育啟示
作為人類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質教育的觀念體系,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寶藏與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而豐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也規定了素質教育的觀念的主要內容。素質教育的根本點是樹立和踐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弘揚平等自由和諧的人文主義精神,對于中國主流社會來講,這種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傳統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與素質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為本、以仁道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當代人文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歷史和傳統紐帶,“修身齊家”而后“治國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業”“整體為止”、“仁愛和諧”。儒學中善的觀念是以仁、義、禮、智對人們行為的規范為基礎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倫理關系為出發點,以“仁”為靈魂,以“禮”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說法可以概括為“愛人”和“忠恕”, 而“愛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徑是“克己復禮”,可以說“克己”與“修身”是孔子道德修養論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過個體以仁為目標的道德修養來調整整個社會關系。
(二)素質教育的核心內涵
中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當前的素質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質教育,即弘揚人文精神的教育。國家教委《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與素質教育的契合點
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是素質教育應貫穿于專業和課程教學始終。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以學生的實際和學習需求把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養作為素質教育的理念。因為中國古代文學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學說為主體的傳統思想對古代文學有著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建功立業、治國平天下是大多數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標;把文學作為道德教化成為我國古代重要的文學思想,“文以載道”是我國文學的基本精神。眾多古代文學優秀作品具有極為豐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國古代文學所展示的是中華民族的生活畫卷,它真實深刻地反映了我們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記錄了他們心靈。在當今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要利用文學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內容,闡釋其思想意義或價值,明其所載之“道”,闡釋作品包蘊的真善美的光輝,以觸動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能更深一層體會我國文學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學中蘊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國古代文學價值理念大廈的構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參閱文化歷史不難發現,燦若星辰的中國古代文學在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引領性的作用,大批優秀的作家群體、文學作品以及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批評、文學理念本身就映射著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優秀成分,并將這種精神以文學文本的形式進行凝聚、傳承、強化和進一步升華。中國古代文學傳統理想之塔的構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麗,千百年來擴散著無盡的閱讀、評鑒、感悟的品格張力,不同的文學家、批評家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理解和詮釋不盡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詞,不盡一致,各領。中國古代文學中映現出來的儒家理想價值體系,是構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詩歌
詩歌作為人類文化活動的最古老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它的社會功能與人文價值,已被世界上各個民族的文化所認同。詩歌所蘊含的內涵主要體現為對人的生命價值、社會責任的實現與追求。
(二)散文
蘊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終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態度是積極用世,它的許多經世致用的優質是超越時空的,是中華民族文學永遠的精神營養,在《論語》、《孟子》到《荀子》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隨處可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會人生和倫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關注的主題。
(三)小說
不僅詩歌、散文蘊含儒家思想,極具教化作用,小說也具有這樣的功能,其作者也總是明確地以自覺推行教化為目地。中國傳統小說彌漫著強烈的生命意識,處處顯露著對人生存價值的思考和評判。
三、古代文學中蘊含的儒家思想對當代素質教育的啟示
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全經濟球化時代對人整體性綜合素質的看重,要求大學教育必須著眼于學生可持續發展、和諧與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義價值和當代大學教育的努力目標不謀而合。因此,提高大學生素質,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豐富素質教育內容,繼承和發揚傳統儒家人文思想價值體系,營造良好的弘揚儒家理想價值的校園文化環境。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揚有著重要的的意義。
中國古代文學對生命價值精義的闡發,已深深滲透與中華民族的觀念、習俗和思維方式之中,是民族傳統擁有更多光華,使后人成長擁有更多鈣質,為我們國人貯藏著取之不盡的營養。
參考文獻:
[1] 徐放.杜甫詩今譯[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5.10.
篇3
一、新儒家文藝美學的特點
(一)遵循心性,天人合一
傳統儒家學說,是現代新儒家的傳承根本,將西方文化和思想與儒學進行融合,逐漸形成中國現代化發展的獨特思路,并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和發揚,是現代新儒家學派的己任,試圖以儒家心性之水,澆灌傳統文化之田,不但需內外兼修,更要天人合一。現代新儒家文化主張進行自身道義的分解和融合,在傳統文化中需做自我反省,以達到道德層面約束的作用,而西方文化則嚴格遵循邏輯的推理和分析[1]。此觀點形成中,較為著名的新儒家學者主要包括:牟宗三、徐復觀等人,其主要理論觀點為:國人的生命及智慧,是使生命確定形態和定向的基礎,不僅要摒棄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入,更應將我國的儒家心性之水提取出來,以發展中國的傳統文化,使天理留存于心性之內,做到萬物的生命與宇宙相通且共融,達到天人合一。此外,儒家心性的觀點提出,藝術源自藝術家的內心,只有藝術家將藝術在精神層面上勾勒出來,則說明其個人的情感與領悟,甚至生命,就會一并融入進創造的心性之中,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就是從文藝創作的精神中,提煉和感悟出美的觀點及追求美的意識,此觀點也從另一角度體現出,中國文藝之美,實質上真正來源與人的內心和精神,而內心的變化,則是心性最佳的體現,在進行文藝美學的審視與評判時,必須要有心性作為根本。而現代新儒家審美的最高境界,則是心性與外界皆可忘卻,主觀與客觀渾然融合,此天人合一也。
(二)德美兼顧,美善相連
有些現代新儒家,將儒家思想進一步分解與細化,提出儒學中的道德觀點,并將其引入傳統文化之中;有些現代新儒家,則認為藝術之美應與道德并存,只有德美兼顧,將美善相連,才是真正的美,并且,此種形式之美,與文藝作品所涉及的表現形式無關,美只來自于內心,此觀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心性為上的特點;而有些現代新儒家,則將文藝作品中的思想性與人的內在品德與修養結合起來,認為兩者之間的關系應當是對等的,并在美學思想中指出,“西方謂之美,出自表象,而中國人論美,在德不在色”。也是從德行角度印證了現代新儒家對于文藝美學的理解觀點[2]。
(三)生命相通,美學相融
現代新儒家將哲學中的生命問題,歸結為與宇宙萬物實為一體,無論是自然之美還是文藝之美,無論是個體生命還是宇宙整體,都是可以相互連接,相互融入的。在此基礎上的文藝美學,被稱之為具有互通性的“生命美學”此種生命美學是關乎生命的,通過萬物的造化與開拓,形成原始生命的勃勃生機與汩汩活力。在對西方哲學和美學進行研究和討論后,現代新儒家們提出“生命相通,美學相融”的“生命美學”體系,其將追尋的藝術之美、人的創作品德與生命之美做出貫通和融合,提煉出現代新儒家學說中人的藝術精神,并明確指出,此種藝術精神,對生命的構成及藝術之美的體現,均有深入的涉及。
(四)崇尚人文,家國情懷
對于現代新儒家學派來說,他們不僅有淵博的學識,且文化視野較為廣闊,更具有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從文化角度分析,中國傳統文化本身便具有強烈的人文精神,其中涉及人生、人格及人倫等部分,不僅涵蓋人生追求更體現了人格價值。從文藝美學角度分析,人文精神之美與家國情懷之美,是發自人內心的,并且是與品德相互關聯和共存的[3]。更有現代新儒家指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主要是人文精神的表現形式,在人文精神中不僅可以表現出人格,更能體現人的價值。也有一些現代新儒家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體現在道德精神和藝術精神兩個方面,兩者中,道德精神支配藝術精神,且無論是精神層面之內或是現實生活之中,道德影響藝術,而藝術升華道德,兩者互通互補,缺一不可。
二、新儒家文藝美學思想存在的價值
從本質上說,現代新儒家對中國傳統文化、人文精神、教育理念、生活狀態等都有著較為深刻的影響,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新儒家對其進行了改良與創新,不但為儒家觀點的現代化轉變與應用創造出理論基礎,更對道德與文藝美學的挖掘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展現出了自身的文化精神與民族特性[4]。將人文、道德、心性、生命等要素,與儒家學說一起,融入進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之中,文明的規范,是西方文化中較為重要的觀點,這與現代新儒家學說中的修身養性,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系,可以為西方文化發展所借鑒。此外,為增強現代新儒家文藝美學的時效性,也應使其與中國其他傳統文化相互結合,從而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變做出積極的貢獻。
篇4
關鍵詞:書畫名門;藝術教育;培養原則
1 以傳統的儒、道思想為基礎
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說到“孔子與老子兩大學派,一顯一隱,灌溉著封建社會政治、文化的各個方面。”在名門世家中基礎的知識都是從儒家學術開始,這些思想也伴隨著他們的人生經驗進一步的折射到書畫作品當中。
儒家思想是一種倡導積極“入世”的理論,孔子樹立儒家經典思想的目的就是為了恢復正統的禮儀制度,因此在儒家思想中幾乎包含了所有準則。書畫作為直接與人內心思想相通的藝術,其反應的內容就要絕對符合儒家的正統思想,也正是這樣的代代相傳才形成了“中和”“雄健”“宇宙心靈”的儒家審美價值觀。
道家思想倡導的是“出世”。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將自然的規律凌駕與萬物之上,認為只有以天地本來的面目認識世界,感悟人生,才能升華思想。因此書畫名門家庭在教育的過程中也一直強調認識事物的本質,拋開世俗表面的存在。他們由于自身學識的基礎,比一般人更追求超凡脫俗的氣質,而道家思想中的道理正好符合他們對品位的追求。因此道家思想也就成為其教育中的基礎思想。
2 入仕之道
孔子有云“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一手好字和善丹青之術往往會給仕途帶來一定的便利條件。特別是從文人畫審美意識形成之后,繪畫再不是客觀的表現自然之物,變成了畫者表達自己世界觀的憑借。舉凡文人士大夫都以書法和丹青體現的風貌為自己品格的代表,這已經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一個人文化修養的直接代名詞。
在歷史上有很多的書畫家因為書畫技藝高超而得到仕途機會。唐代畫家閻毗在書畫藝術有“臻絕”的名聲,憑借著自己高超的藝術一路高升。《歷代名畫記》中記載“周武帝時拜儀同三司,隋帝愛其才藝,令侍東宮。數以雕麗之物,取悅于皇太子。拜車騎將軍。煬帝令毗修輦輅,多所損益。與宇文愷參詳故實,并推巧思。官至朝散大夫、將作少監。”也有以書畫藝術結交名仕輾轉仕途的,明代時期的文征明早年屢試不第,致力于書畫的研究,常與祝枝山、唐伯虎等書畫名家切磋交流畫藝。書畫技藝有了長足的進步,逐漸成為圈內核心人物。終于文征明的名聲傳入了當時在江蘇一帶整治河道的巡撫李充嗣耳中。在嘉靖二年,將文征明推薦入朝,經過吏部考試后,最終被安排到翰林院任待詔之職。自此,人們稱他為文待詔。
3 德成而上藝成而下
孔子提出的“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一直都是中國古代做“士”的原則,他認為不能沉迷于某一項專業技能,而應該以個人全面發展有能力協助君主管理社會為重。“藝”只能是一個輔助工具,通過它去學習一些為“道”的方法。在這種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書畫名門的家學傳承原則也一直堅守“德成而上,藝成而下”的標準。也正因如此,中國繪畫才出現了“暢神說”的藝術理論。文人士大夫學士學習繪畫大都作為一種精神寄托,用以抒情寫性,寄寓人格理想。如陳衡烙“不在畫里考究藝術上功夫,必須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說的一樣,一幅畫能直接體現畫者的思想高度。南朝謝赫的《古畫品錄》就根據畫作中的氣韻將畫者進行了品級的劃分。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祖父更是在《顏氏家訓》中列舉出顧世端、顧庭、劉岳被畫藝所累的事跡,勸誡子孫不可過于注重書畫藝術,要將精力放在經史這種正統的學術中。
4 總之
中國古代以書畫聞名的大家往往都是具有很高的文化知識水平,對人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并且經過一代代的累積才能成就一代名門。因此這個群體所具備的素質可以說是當時最高的水平,他們對事物的看法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同時他們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核心文化儒家文化的直接參與者與推進者。而這些中國的文化精華是直接表現這名門教育的整個過程中的,對這一群體的藝術教育原則進行很好的研究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要求、是弘揚民族精神的特殊使命。
參考文獻:
[1]張彥遠(唐).歷代名畫記[M].俞建華,注釋.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181.
篇5
摘要:古琴在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化底蘊博大精深。它源遠流長不僅有眾多的琴家和作品傳世,更有豐富的琴論文獻留存。縱覽這些文獻,可發現古琴藝術與儒、道、釋的思想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古琴音樂的發展主要受儒家“中正平和”“溫柔敦厚”、道家“順應自然”“淡和恬淡”和佛教“調適融通”“心空寂靜、其樂無喻”等思想的影響。無論從古琴的形制、古琴音樂的審美準則等方面都揭示了古琴音樂的文化內涵與哲學思想。
古琴藝術在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始終占有位尊價高之地位,古琴音樂所表現出的含蓄、淡和、移情之美,是中國音樂文化發展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琴,琴曲,琴家,琴文化,組成的古琴藝術從琴的產生到發展始終與中國傳統文化緊緊相連在一起。在中國音樂史中的樂器領域里,古琴所承載的文化底蘊可謂得天獨厚、無與倫比。在歷史的進程中它作為一種樂器,也可看作是一種文化禮器,一種文化的精神。
古琴是中國文人的摯愛,歷來有“士無故不撤琴瑟”這樣的說法。“士”從某種意義上構成了中國琴文化的主體部分,儒、道、釋是中國文人所信仰主要宗教(或哲學),其美學理念也鮮明的體現在古琴的音樂和文人的琴學理論中。
一、古琴與儒家的關系
中國的古代文人,即也是儒人,儒家思想是中國文人思想中的核心。儒家思想觀念自然滲透到文人對古琴音樂的理解,可以說古琴音樂不僅是中國文人音樂的代表,也是儒家文化的音樂載體。
儒家在音樂審美方面格外強調“平和”“中和”。“平和”一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元年》:“中聲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彈矣。于是有煩聲,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聽也”。從文中可以看得出其排斥“聲”、以“中聲”為美的思想,由此“平和”也是儒家音樂審美中重要的審美準則,凡是能使人保持平和之心的音樂即為“中聲”,否則即為“聲”。 孔子將其要求的“廢鄭聲、正雅樂” 思想注入音樂傳播中,將琴曲、琴歌規范成“正樂”,又通過古琴提高道德修養達到修身以合“復禮”,他的琴藝活動奠定了古琴必習“正音”,有修養的君子必習古琴的修身準則。后人班固繼承儒家《樂記》的思想,指出“琴者,禁也,所以禁止邪,正人心也。”(《白虎通》)唐代白居易詩句中的“調慢彈且緩”“調清聲直韻疏遲”即是音樂“平和”、“中和”的體現。范仲淹以“清厲而靜,和潤而遠”為“中和之道”,排斥“妙指美聲,巧以相尚”等等都是文人琴家對古琴審美思想“平和”“中和”贊成的體現。
二、古琴與道家的關系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遵循和推崇的是“道法自然”的原則,“道”即萬物的根本,是自然和人類社會之母,先天地而生,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因而是至善至美的。在聲音上的反映,就是“希聲”的“大音”。以有聲之樂為參照,即充分肯定了無聲之樂的永恒之美。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追求一種音樂的永恒性和超脫性“大音希聲”是道家主要的音樂主張。
“淡兮其無味”也是道家另一重要思想,其對琴人的音樂審美有著重要的影響。如魏晉阮籍有“道德平淡,故五聲無味”,他提倡的是恬淡之樂;唐代時,“淡”開始被較多地用于形容琴樂風格,“清泠由本性,恬淡隨人心”“曲淡節稀聲不多”“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等詩句表明恬淡之音已被唐人作為古樂、雅樂的標志因而受到推崇。宋代真德秀在《贈蕭長夫序》中也贊揚古琴“希微”“寥寥”的風格。徐上瀛則認為“琴之元音,本自淡也”“琴聲淡則益有味”,并說“淡”就是要“使聽之者游思縹緲,娛樂之心,不知何去”。老子“淡兮其無味”的主張還與儒家思想結合,形成“淡和”審美觀,既是以儒家思想改造道家思想的結果,也是道家思想本身局限所致。
此外,王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裹,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表達了詩人對琴樂的一往情深。這是一首具“曠逸”類琴心的典型詩文。竹林中獨自彈琴,不為傳達心情給他人,并且與豪情之長嘯交替,以琴自樂,且有豪氣,實甚曠遠而俊逸者。在王維的另一首《酬張少府》中,也明顯的在琴中寄以曠遠之心:“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萬事不關心,不但功名利祿已無所感,喜思哀樂也可盡棄了。任吹解衣帶的松風與山月為琴心之伴,甚為瀟灑而飄逸。從文人隱士的筆觸中,無不透露出玄逸幽淡的空靈。某種程度上,曠逸的琴音使人達到了“無音”的境界。
從古琴的命名上來說,古琴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也不少。據清初《五知齋琴譜》中記載的中國古琴造型就有5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古琴樣式有伏羲式、神農式、仲尼式、子期式、連珠式、蕉葉式、落霞式等。它們具有詩情畫意的的名字“玉澗鳴泉”“萬壑松風”“石上清泉”“仙人友”“天籟”“秋籟”“招仙”“澗泉”都具清幽自然之態,這也是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淡和恬淡的具體體現。
三、古琴與佛教的關系
佛教自漢代傳入我國之后備受大眾接受,尤其受到文人的所推崇,其佛理與中國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并得以迅速地發展。禪宗的“頓悟說”,把禪理與琴學聯系在一起。認為參禪和學琴有同樣的思維方式,都須“瞥然省悟”,即頓悟,才能超越自我、藹超越塵世,達到至境。明代的李贄則認為“聲音之道可與禪通”,除此之外,他還認為學琴之徑與參禪之途相通還因為“此其道蓋出于絲桐之表、指授之外者”,即通過在現實生活中修道、悟道,追求無名、無際,超越萬物去尋求那冥冥宇宙中永恒存在卻又虛無之佛性,達到心靈之解脫,音樂也是通過有聲之樂去尋求超越物質、感悟心靈與自然合而為一的奇妙人生之精神境界。
可以說“頓悟說”的出現,使很多傳統文人的人生追求、審美取向、文藝創作也因此產生了重大影響和轉變,最終佛教和儒、道兩家三足鼎立、并駕齊驅。但就儒、道兩家來說,佛教的琴學還是比較薄弱的。在眾多的琴論文獻中極少反映佛教思想的內容,琴曲創作也如此。與佛道有關的只有《釋談章》《普庵咒》《色空訣》《法曲獻仙音》《那羅法曲》等。現存琴譜中分別有清末釋空塵編撰的《枯木禪琴譜》,以及清初署名“蔣興儔(疇)”編撰的《和文注琴譜》和《東皋琴譜》。到明清,琴論中還出現了對佛理的強烈排斥,甚至禁止僧人彈琴。那是因為傳統音樂美學歷來視華夏之音為正樂,反對胡夷之樂的侵入。這在相當程度上限制了佛教音樂在古琴中的發展,同時也是造成佛教的琴學弱于儒、道兩家的原因之一。
說到古琴與佛教的密切關系,應該從宋代的琴僧系統開始。這個貫穿北宋一百多年的琴僧系統,他們以師徒相傳的方式,對古琴藝術的傳承和發展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琴僧系統的祖師爺是宋太宗時的宮廷琴師的朱文濟,另外還有他的后人和尚夷中、知白、義海、則全和照曠等。非僧人中也有很多熱心于佛家琴學的。徐上瀛晚年曾寄居僧舍,所以佛教思想對他有較大的影響,佛教倡導教徒超脫塵世,在佛土中尋求精神解脫,徐上瀛就要求演奏者“絕去塵囂”“遺世獨立”“雪其躁氣,釋其競心”。佛教主張禁欲,否定音樂享受,徐上瀛就說“使聽之者……娛樂之心不知何去”。在“潔”況中,徐上瀛更是以佛理論琴。
盡管儒、道、釋三家從各自的教義出發,對音樂的功用、目的等有不同的看法,但在音樂的審美上其總體特征基本一致,即均以“平和”“ 淡和”為其審美準則,視淡、雅、和等音樂為美,排斥艷、媚、俗等音樂。并從古琴的形制、古琴音樂的審美準則等方面揭示了古琴音樂的文化內涵與哲學思想。
參考文獻:
[1]殷偉.《中國琴史演義》
篇6
【關鍵詞】《赤壁賦》;哲學意蘊;人生啟示
中國分類號:I106
在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由于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這一時期的蘇軾在人生哲學思考以及詩文造詣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赤壁賦》是蘇軾在這一階段的代表作,文章中除了營造出清幽的意境,其中含蘊含這深刻的哲學意蘊與人生啟示。
一、《赤壁賦》中蘊含的儒家思想
蘇軾在黃州不僅僅是他思想發展的主要時期,也是蘇軾思想成長的關鍵性時期,從始至終,儒家思想都是蘇軾文學創作中的主導性思想。蘇軾出生于文學世家,其父蘇洵是一名著名的古文名家,對他進行了悉心的指導,蘇軾雄才大略,但是卻被貶黃州,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一度有厭世的念頭。他的志向一直都是報效國家,但是卻郁郁不得志。
在《赤壁賦》的開頭,作者描寫了清風、水波、明月等景色,在這種皎潔的月光之下,作者產生了憂傷與思念之情,后來,又描寫了“飲酒甚歡”、“月出于東山之上”等情景,他借助屈原忠君愛國的情操來表達自己的抑郁之情,雖然遭受到巨大的打擊,但是也依然不為世俗茍合,《赤壁賦》中還采用大量迂回的表現方法,蘊含著作者深刻的思想觀念。
蘇軾雖然被貶,但是依然思念自己的君王,但是卻與之產生了分歧,因此,蘇軾智能在悲憤、失意的痛苦中哀嘆顯示,《赤壁賦》中“望美人兮天一方”正是代表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也無所作為,只能夠將自己的悲憤與憂思寄托在抒情中,期盼自己能夠獲取到精神慰藉。
可以看出,蘇軾的思想與屈原有著一些相似之處,他身處逆境,依然掛念自己的君王,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感,就是由于自己對國家社稷懷有的信念。
二、《赤壁賦》中蘊含的道家思想
宋朝的思想十分的開放,受到儒、釋、道學術思想的影響,蘇軾的作品中也蘊含著深刻的道家思想,蘇軾之所以會思考人生,正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響。儒家思想讓他熱愛人生、熱愛生活,道家思想讓他淡泊名利。無論自己處于何種境界,思想與抱負都是不變的,當然,蘇軾對于下層貧苦人民的苦難也有著深刻的感知,他將儒家的堅毅精神與道家超越時空的思想融入到了自己的文學創作中,這幾種思想觀念的疊加組成了蘇軾的人生觀。在被貶之后,他的生命軌跡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蘇軾的創作風格。
而《赤壁賦》中表現的人生意識、宇宙思想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響,他呈現出了一種灑脫、豁達、樂觀的氣度與風范,在苦難中依然怡然自樂,蘇軾繼承了道家思想觀念,并未絕對的看待問題,而是注意到了各項事物中的辯證關系。他將人生、歷史與自然放在了大的參照系統中進行分析,萬物平等,事物與事務之間并沒有差別,可以看出,他樂天的生活態度與道家思想是有密切關系的。
三、癡心不改的理想與追求
人生的道路是充滿坎坷的,在傷害、不幸與疼痛發生時,蘇軾依然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堅強,在被貶黃州時,蘇軾的身份是一個犯人,在這一個階段中,蘇軾的思想與心態逐漸的由苦悶變為和諧。蘇軾走入了靈魂的淡薄中,雖然逆水行舟,依然堅強,在江邊的風月之間他尋找出了生命的本質,他將自己生命的精力轉化為深刻的人生感悟,讓自己真正的做到了從容自如、心如止水,這種人生,無疑是充沛的。要想獲取到人生的真諦,必須要有超脫的思想,蘇軾之所以可以做到這一點,與他豁達的胸襟是密切相關的,他有過輝煌的過去,一招被貶,無人問津,他沒有自怨自艾,自暴自棄,反而用豁達的胸襟接受了自己的一切,雖然也有過彷徨與困苦的階段,但是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精神上的樂土,之所以可以做到這一點,正是由于他有著豁達的胸襟。
此外,蘇軾也有著強大的政治抱負與雄才大略,這種雄才大略潛伏在他的內心思想中,但是,卻充分的在暗中發揮出了應有的力量,一個人,既是渺小的,又是堅強的,從這種柔弱中迸發出來的韌性正是一只激勵蘇軾向前的力量。作為高中生,我們也應該深刻的汲取蘇軾的思想觀念,樹立起遠大的報復,但是又要有廣闊的胸襟,這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走上人生成功的巔峰。
四、結語
總而言之,蘇軾的《赤壁賦》中蘊含著超凡脫俗的胸襟、樂觀向上的性格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這種抽象的觀點有著豐富的感染力,將詩情與哲學實現了良好的融合,真正的做到了情景交融、文學與哲學的結合,在閱讀《赤壁賦》時,讀者既可以得到藝術資源上的享受,又可以得到深刻的人生啟迪。
參考文獻
[1]王一涵.逍遙齊物追莊周――試論蘇詞對道家思想的繼承與超越[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05)
篇7
關鍵詞:傳統儒家文化;科技創新;不利影響
儒家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它曾在封建社會中對社會的治安、國家的治理、個人內心的修養等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當代儒家文化的很多思想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不容質疑的是儒家文化中的部分思想對當今的科技創新產生了不利影響。
一、 儒家文化簡介
(一)儒家文化簡介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文化流派。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其核心是“仁”。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提出了與儒家的主流思想相對應的中庸思想。奉行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很重要的處事方式。中庸者,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來達到目的。林語堂作了如下描述:“這種對中庸的崇拜,于是就變成了在思想上對所有過激言論、在道德上對所有過激行為的一種厭惡,結果自然就形成了中庸之道。中國人如此看重中庸之道以至于把自己的國家也叫作‘中國’。這不僅僅是指地理而言,中國人的處世方式亦然。”
儒家文化存在森嚴的等級制度,而等級制度主要是通過三綱五常體現出來。三綱、五常來源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最早淵源于孔子。“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也就是說臣子必須服從于君王,孩子必須服從于父親,妻子必須服從于丈夫,同時作為君子、父親、丈夫要做出表率。這種道德關系在封建社會中是無條件的,一個人生下來就要接受這種規定。“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他是用來處理封建社會中君臣關系、父子關系、夫婦關系、朋友之間關系的標準,對維護社會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儒家倡導“天人合一”的思想。這種思想是從人的本原上出發,尋找一種超然的境界,使內心得到清凈。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于人類后天受到各種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二)科技創新的內涵
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提出了創新理論,他認為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生產函數,就是把一種從沒有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之中,從而實現對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 他認為創新包括五種情況,概括的講,即采用一種新的產品、采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一個新的市場、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種新的供應來源、實現任何一種工業的新的組織。
科技創新是創新的一種,目前國內學者對創新的定義各不相同,如有的學者認為科技創新是指創造和應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而有的學者則認為科技創新是指新的科學知識向技術知識轉化的過程,是科學認識基礎上的創新活動。通過對相關文獻的研讀,本人認為,科技創新是運用科學技術從一個均衡到另一個均衡的螺旋式的上升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包含了對真、實的不懈追求。
二、儒家文化對科技創新的不利影響
創新是一個時展的不竭動力,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源泉。創新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打破既有格局,從一個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另一個均衡的不斷往返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科技創新處在創新環節初期,可見其關鍵作用。可我國現階段的科技創新能力整體偏弱,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這種狀況呢?不得不說,這與科技創新的文化環境有很大關系,其中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重要的作用的儒家文化也不無關系。
(一)中庸思想對科技創新的不利影響
在中國儒家文化中,中庸思想是一個重要的思想。中庸思想對處理人倫關系,調節社會治安等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科技創新總是打破舊的格局來重新組合,是一個存疑、反思、批判、求真的過程。科技創新的過程中含有冒險、敢為人先、不敢平庸等思想特點,而中庸思想中的調和折中的思想顯然與這格格不入,中庸思想導致人們在對待科技創新是不敢冒險、不敢為天下先。
持有中庸思想的人會對過激言論、在道德上對所有過激行為產生厭惡,突出表現為中國國民不敢冒險、因循守舊。西方人注重獨立性和個性的培養,而我們中國人由于受到儒家中庸思想的影響,以和為貴,善于妥協折中。因此,在科技創新中,我們往往是在和睦狀態中完成的,而西方人是在沖突中完成的。科技創新本身要求就是要有沖突,顯然我們的和睦相處狀態不利于科技創新。
(二)等級制度對科技創新的不利影響
以“三綱五常”中的“三綱”為例,“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一套森嚴的等級制度不知扼殺了多少真知灼見。在這種制度下,科技創新思想中的求真、求實幾乎化為虛無,也許僅僅留存的是存疑。可見,等級制度是不利于科技創新的。在一貫強調的“尊卑有別”的等級關系中,在在奉行等級制度的環境中,科技創新的缺乏也就不難理解。更為可悲的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人越來越傾向于權力崇拜,從而導致創新主體人的個性缺失。在這種等級制度環境下,不利于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競爭、進取。
(三)“天人合一”的思想對科技創新的不利影響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國文化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整體統一的思考方式,沒有對某一具體的領域進行考察,以一種寬泛的感悟得出結論,無從考證其對與錯。以至于我們在近代西方對科學技術進行研究,分析自然現象背后的規律時,我們還不屑一顧,導致我們科學技術的落后。“天人合一”的思想沒有關于對事物現象進行調查、統計、分析,也無須考慮其潛在的實質。在這樣的社會文化環境中,人們的思想與科學技術創新中追求的真、實越來越沖突,最終導致我國近現代的科學技術創新水平落后與西方。(作者單位:華東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基金項目:2007年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項目中國傳統文化對科技創新的影響;江西省新型工業化與城鎮化軟科學研究基地。
參考文獻
[1]鄧厚平.傳統文化對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8).
[2]陳波,張懷民. 科技創新乏力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研究[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10(5).
[3]邵羽. 論文化對科技創新的作用[D]. 長沙理工大學,2011.
[4]段治文,吳榮耕. 中國科技創新需要沖破傳統文化觀念的制約[M]. 中國青年研究,2006(4).
[5]朱啞宗,王新榮. 中國古代科學與文化[M]. 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1992.
[6]林語堂. 中國人[M]. 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7]羅玉云. 論中國傳統文化心理對科技創新思維的影響[D]. 成都理工大學,2011.
[8]劉建國. 儒家的直覺思維與現代文化[J]. 長白學刊,1992(1)
篇8
關鍵詞:儒家思想;高校輔導員;大學生誠信教育
中圖分類號:G40-0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3)10-107-03
在中國人道德體系中誠信非常重要,自古以來被公認為美德。《說文解字》云:“誠、信互訓”,“誠者,信也;信者,誠也”,“誠以實,信以功;誠為體,信為用。”“誠”與“虛”、“偽”對立,與“實”呼應,即真實不欺,說真話、做實事,“誠”是向內、向善的內心追求,是個體的內在品質;“信”要求說話、做事講信譽,反對欺詐、虛假,信是向外、向真的外在追求,是個體誠實品格的外在顯現。可見誠和信二者互訓,含有誠實和守信兩方面,即忠誠老實、信守承諾,誠信是內在品質與外在行為的統一。
一、儒家誠信思想簡論
儒家認為“茍信不繼,盟無益也”,“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言必信,行必果”。主張以誠待人、以信服人。
誠信是立身之本。《論語?為政》篇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篇曰:“失信不立。”《論語?泰伯》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可見唯誠信才能立足社會,失信必寸步難行,誠信是人們立身處世根本,是安身立命基礎。
誠信是交友之基。孔子提倡:“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強調做人要“敬事而信”、“無信不立”。子夏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都表明誠信對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孟子在五倫設計中再強調“朋友有信”。可見誠信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道德原則。
誠信是秩序之源。《呂氏春秋?貴信》曰:“君巨不信,則百姓誹謗,社稷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則離散郁怨,不能相親;百公不信,則器械苦偽,丹漆染色不貞。”《禮記?禮運》曰:“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為大順。”唯守信才能消除疑慮和戒備,建立起彼此間信賴關系。在儒家看來誠信是社會健康和諧的標志,可見誠信是正常秩序建立和維持的根本。
誠信是立業之先。孔子力主“信以成之”。《周易?乾》中講“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荀子說:“商賈敦惠無詐,則商旅安,貨財通,而國求給矣。”(《荀子?王霸》)管子強調:“非誠賈不得食乎賈。”儒家強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良好道德是“萬利之本”,只有誠信才可積聚財富。可見以誠實守信的態度投入工作和事業,不摻假、不作偽,事業才能成功。
誠信是為政之寶(法寶)。《左傳》曰:“信,國之寶也”,孔子在《新序?雜事四》曰“吾聞為國忠信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提倡“議政者”要做到“其所善者,吾將行之;其所惡者,吾將改之”。歷史上頗為有名的“子貢問政”,孔子回復說“食”、“兵”皆可去,惟“信”不可。孟子《公孫丑下》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得到民眾擁護就是得“道”,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見在儒家看來誠信作為為政之法是治國安邦的法寶。
誠信是修養之道。荀子曰:“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周敦頤在《通書-乾損益動》指出:“君子乾乾不息于誠,然必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而后至。”明末清初王夫之指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四目是修身前提和次序,修身不能超越此四目,其中“誠意”就是要不斷去除意念之邪,把“誠”歸結為精神性道德修養。可見誠信作為修養之道,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和根本原則。
二、大學生誠信缺失分析
(一)大學生誠信缺失表現
1.在做人做事方面。例如:因壓抑、虛榮、私利、攀比、面子、經濟等原因選擇戀愛,動機不純;借別人的錢不及時歸還甚至不還,到商店、飯店賒賬,畢業時逃之夭夭;入黨申請、自律協議、請假、向家長和教師保證做到好好學習、好好做人,但在實際中常面諾背違、出爾反爾;欺騙父母、親朋好友,借口各種理由騙取錢款用于個人享樂,買新潮手機、電腦、衣物等;隱瞞家庭真實情況出具虛假貧困證明、偽造家長簽名,騙取經濟資助和無息助學貸款;想方設法惡意拖欠學費、到期不還貸逃貸等;偽造學生干部履歷、涂改成績、造假職業證書、杜撰社會實踐工作經歷等就業材料,就業協議簽約后肆意違約和毀約,或簽約后不去,這些都是求職就業的失信。
2.在做學問方面。上課玩手機不聽講,課后不復習,甚至作業、上課請他人代為完成。不論是校內考試,還是大學英語四六級,抑或各種資格認證考試,甚至升學考試作弊現象屢禁不止。各種作弊手段,從夾帶小抄到利用高科技作弊無不用其極,令人咂舌。抄襲畢業論文,網上下載改下名就交,好多高校用各種檢測手段來檢測學生畢業論文有無抄襲,實在無奈。
(二)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1.客觀原因。(1)社會大環境負面影響。人們為經濟發展所付出的誠信代價是巨大的,這種誠信失序必將殃及青年人,現代化過程中凸現出來的各種悖論、思想傾向和現實問題讓人深思。隨著經濟成分、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趨多樣化,社會上傳統道德迷失、政府失信、企業失信、個人失信現象時有發生,人們為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見利忘義,將道德、信譽置于度外,崇尚金錢、權力和運氣。有些官員;企業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虛假廣告、違約、假賬很普遍。這些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很大。(2)高校誠信教育欠缺實效性:高校對政治教育十分重視,但對誠信教育投入不夠,甚至以政治教育代替之,或者誠信教育政治化等。這樣做忽視學生的身體心理發展規律,把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依附于政治,會嚴重影響真正的道德教育。(3)家庭教育的誤區、朋友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第一個教師,但一些家長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或過于溺愛孩子,不重視對基本生活習慣和教養的培育;或不能滿足合理化訴求,造成壓抑感。孩子在校犯錯,幫助找理由逃脫校方追責,甚至威嚇學校不要處分。還有交友不慎甚至誤入歧途。朋友就是自己的影子,跟好人才能學好人。
2.主觀原因。大學生過于注重實現自我價值、強調個人奮斗,考慮自己較多但考慮別人很少,對現實和未來充滿思考,價值觀很現實,但道德心理欠成熟、缺乏誠信修養和實踐、社會責任感缺失,失信行為常發生。
三、儒家思想對于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啟迪
(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失信者在學校乃至社會生活中終將無立錐之地。教育學生在政治生活中以誠信為價值取向,堅定政治立場,勇擔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自覺踐行政治信用。要追求真知、真實評獎評優、杜絕考試作弊和學術欺騙,營造優良學風;誠信消費、自覺抵制惡意拖欠學費及助學貸款,把誠信作為經濟生活基本的道德準則;誠信求職面試,簽訂協議、實習工作遵守誠信規范,并將誠信觀貫穿職業始終。
(二)“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人際交往要建立在誠信基礎上。信用不足,必會有不信任的事發生,存有虛偽、欺騙不會有真正朋友人際交往,須誠心誠意,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好多大學生感嘆人在旅途孤獨無助,似乎渴望真誠友誼成為奢求,事實上只要努力踐行誠信之德,“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乾?文言》)的朋友一定能找到。在同學交往、師生交往、網絡交往中務必將誠信的人格素養作為交往前提和基礎,從而構建和諧人脈關系。
(三)“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在學生工作中,管理者更要講誠信。正如《呂氏春秋?貴信》所言:“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禮稷不守;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作為教師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在道德實踐方面起到帶頭作用,為廣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做到“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輔導員取信于“民”很重要。只有守信,賞罰分明,學生才能信賴,遵紀守法,對管理者來說“禍莫大于無信”。
(四)“信以成之”
這是事業成功的基石。教育學生要把誠信作為職業生涯規劃中的立業之基、營商之魂。《周易?乾》中講“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茍子說:“商賈敦惠無詐,則商旅安,貨財通,而國求給矣。”營商誠信主要有以誠待客、貨真價實、公平買賣、信守合同、誠信償還借貸、不做假賬,方能贏得顧客盈門。若不講誠信,就會使秩序混亂,彼此無信任感,后患無窮。可見誠信可使立業成功、商業興旺。
(五)“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誠信是心靈良藥。只有做到真誠無偽,才可使內心無愧,坦然寧靜,給人帶來最大的精神快樂。
四、儒家思想指引下的誠信教育途徑
(一)要把誠信教育課作為學生必修課
與德育課以及其他相關課程中的穿插教育等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通過誠信考試,培養誠信優良品格,并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方式,關注學生內心世界,少些說教,多些道德情感交流。輔導員要配合學校將誠信教育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落實、推進誠信教育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工作。
(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輔導員要做學生誠信示范
高等教育的實施者是教師,這就要求教師處處作學生表率,時時言行一致。孔子強調:“敏于事而慎于言”,“恥其言而過其行”,強調身體力行比言語更具感召力,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其身正,不令而行”(《論語?子路》)。所以在誠信教育中,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引領學生誠信,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三)“聽其言而觀其行”
創設誠信實踐,引導學生踐行誠信美德。孔子曰:“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可見孔子推崇用誠信實踐來評價誠信品格。誠信教育要貫穿于學生大學期間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整個過程中。輔導員在日常教育中要深入開展多種誠信教育的實踐活動,要方法多樣化、內容形象化,多用激勵、對話、游戲手段等,講千萬遍誠信道理不如一個“孔融讓梨”的故事有效。還有講座、電影、視頻、扮演社會角色、參觀、考察、旅行等其他活動形式,使青年人得到心靈感悟,領悟誠信內涵,接受誠信教育。活動的開展要重視學生基本生活習慣、自控力的培養。強調自我探求誠信觀念。培養學生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嚴謹態度。對守信學生要予以表揚,對失信學生要加強教育和引導直至處罰。把誠信作為正常秩序建立和維持的根本。
(四)完善學生誠信評價體系,加強制度建設
1.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將其與組織發展、獎助學金、學生干部選拔、就業推薦等相聯系,使誠信檔案成為學生的第二張身份證。
2.制定班級誠信評價方案、建立相應誠信處罰機制。通過選舉產生班級考評小組(5或7人),對學生誠信狀況做出公正、客觀評價。讓守信者得到獎勵、失信者受處罰付出代價。
(五)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綜治體系”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二課堂,加大力度引導學生家長參與到大學生誠信教育中,家長要以自己誠信行為樹立榜樣。通過學生家長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來強化對大學生的誠信品質培養,加強誠信教育。全社會都應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為大學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營養,把正確道德觀念傳授給下一代。
篇9
【論文關鍵詞】中職學校 語文教學改革 實用性 觀念突破 靈活教學
中職學校中大部分學生的語文水平與能力相對較差,他們進入中職學校讀書,是為了學習一技之長,為了順利就業。大部分中職學校對基礎課教學的態度也不是很明確,由于基礎課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少學生認為沒有必要上基礎課,同時一部分教師不能適應學生、社會的變化,不能改革教學的內容、方式、方法,造成師生間的矛盾,使得語文教學更是舉步維艱。針對以上現象,本人在教學過程中,對語文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把這些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一、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編寫并不斷改革校本教材,突出實用性
中職學校所使用的語文教材是全國通用教材,是兼顧各專業、基礎不同的學生的,對于個別學校的特定專業學生并非完全適用。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下功夫去研究學生、研究專業,然后根據本專業、本年級學生的特點編寫或改革校本教材,以適應學生的變化、社會的需求。
一定的閱讀能力是所有中職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在編寫校本教材時,一定要把這一項學習任務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大多數中職學生小學、初中的閱讀基本功不扎實,所以在閱讀全國通用教材時有一定困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由易到難地挑選課文供學生學習,還可以列一些書目供學生參考閱讀,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個別指導。
雖然語文離我們的生活最近,但學生因此也就認識不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他們要求一學就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在編寫教材和教學中,與專業結合,提高語文教學中應用文的比例。
例如,我在教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時,考慮到學生畢業后可能從事文秘等相關工作,在編寫語文學材時,由易到難,最后的難度可以達到高職的水平,閱讀書目也有四十多本,文史哲都有。因為學生還要學習《文秘應用文寫作》一門課,所以應用文基本不編人他們的語文教材。
但在教車、鉗、電、焊等工種的學生時,根據工廠對學生的需求,在編寫教材時,把日常應用文的內容加入語文教材中,教學中也加強了應用文寫作的訓練。對學生閱讀與理解的能力要求,也只達到高中一年級水平即可。
二、把文科基礎課內容融入語文教學。建立大語文教學觀念
語文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傳達的是思想與情感,承載的是文化精神、價值觀念和人類的文化成果。在中國古代,文學與歷史、政治、禮儀、道德等是不分家的。中職學校的學生和教師沒有中學升學的壓力,這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學生在中職學校的語文學習,不僅要注重閱讀和寫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注重知識面的擴大。目前,一般的中職學校開設的文科基礎課有語文、德育、禮儀等。這種分類是自然科學主義思想觀念在教育中的深刻體現,它的優點是學科化,方便教學。缺點是把內容相近、功能互通的知識人為地割裂開來,把教學內容客觀化。其實,語文、德育、禮儀、政治教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重視人的主觀情感因素,要求學生學會感悟與想象。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教育,學生只能學會書本中的條條框框,只會在試卷中寫出好成績,能否使學生成為道德高尚的人,還得通過學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通過學習教師、同學的行為,感同身受,通過閱讀感悟。禮儀教學中人文性的學習更是不容忽視。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把德育教育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把禮儀教學穿插于語文教學中間,那么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語文課堂會更感興趣,教師的教學也會更加生動,更有活力,而不是純粹的語文知識點的學習。當然,歷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人語文課的教學當中,學生可以從教師“豐富”的知識中感受到文化的偉大、知識的浩瀚,從而對讀書學習產生興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為了實現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它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開發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學,在任何時候都是雙向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聯系的活動方式,是教師發出信息和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是實現預期教學目標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導和激發學生有效學習方面,具有獨特的意義和作用。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服務的。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體系,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學任務,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學中,必須隨著眾多教學因素的發展變化,靈活運用最優化的教學方法。或啟發學生想象,進行探究式教學;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答,進行合作性教學,啟發式教學等等。唯有新穎、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新的探求活動,使其永遠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下面介紹幾種中職語文教學最常用的方法。
1.討論教學法。
討論法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其應用的關鍵在于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課堂寬松氣氛的營造,否則就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在學《項鏈》一文時,我讓學生討論主人公瑪蒂爾德的性格特點,學生們各抒己見,課堂氣氛非常熱烈,最后我對學生的討論成果進行了總結,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2.愉快教學法。
一些有情節的文章,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表演,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讓學生體味學習的快樂。這種方法在小說、戲劇的教學中十分有效。例如,我在教《項鏈》時,讓學生課下排練,課堂演出,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對人物的性格、課文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學習《雷雨》一文時,讓學生觀看《雷雨》電影,并討論其中的情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篇10
論文摘要:孔子音樂倫理思想在其孺家思想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支律和體現。究其產生的源頭,音樂本身具備修身養性的“君子之氣”,有著揚善棄惡的倫理功效,古代音樂在特殊的經濟政治背景下又與政教禮制相通,具備了集中而有效率的倫理功用,而孔子的政治理想又需要傳播載體和實戲途徑,由此為孔子音樂倫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孔子一生樂于學習,多才多藝。在音樂方面,不僅會擊馨、鼓瑟,還會彈琴、唱歌和作曲,對音樂的學習和感悟一生都處在癡迷當中。《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適齊,……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在學習音樂技藝的同時,孔子更多地追求音樂的內在“美”與“善”,把對音樂的體悟和尊祟融人儒家思想,融人一生的教育事業,融人對“仁”的修煉、傳播,對“禮”與“和”的堅守、弘揚,形成了以“善”修身、輔助禮制規范、協調社會倫理關系乃至幫助治理國家的音樂倫理思想。這種音樂倫理思想之所以能夠形成浸潤了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有著諸多必然性,是多方面原因共同發力的結果。
一、音樂的“君子之氣”使然
對于什么是音樂,儒家經典《禮記》中《樂記》有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旎,謂之樂。”這大概是最早對音樂進行的客觀解釋,意思是說,音樂是人的情感對客觀事物觸發后的表現,是人內心活動的體現。把音樂分為聲、音、樂三個層次,認為:“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惟君子為能知樂。”孺家認為只有君子才是能夠真正欣賞音樂的人。換言之,正是因為君子具備了與音樂相通的特質,具備了“君子之氣”,才能夠領悟到“通倫理”的“樂”的內涵。這與孔子的音樂倫理思想是極其吻合的。孔子一生的教育生涯中,要求學生要修身養性,修仁修善,培養君子風度,在這一過程中又常以音樂為教育內容,認為音樂是士君子的必備修養。孔子通過自身對音樂技巧的學習,對音樂內涵的把握,以及對音樂之所以產生的思考發現,音樂之所以具備倫理價值,其首要原因在于音樂自身具備了“通倫理”的君子之氣。
從孔子研習音樂的過程可以看出,音樂的君子之氣對孔子音樂倫理思想的形成具有極大的啟蒙意義。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日:‘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日:‘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日:‘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日:‘師蓋云《文王操》也!’”從得其曲到得其數,從得其數到得其志,從得其志最后到得其為人,孔子把音樂的內涵進行了擬人的描述,認識到音樂蘊涵了“數”、“志”、“為人”,這與孔子倡導的儒家思想中“君子”的核心形象十分接近。“數”我們可以理解為音樂本身的技巧,“志”則是音樂所蘊涵的客觀情感和道德傾向,而“為人”則是受音樂的熏陶,感受音樂內涵后對修身處世的體會,對自身約束和鞭策的行為規范,這正是孔子在教育學生過程中所遵循的。孔子在教育學生時運用了樂的“君子”之氣。如:“子路間成人。子日:‘若減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下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認為樂有涵養德性,塑造完美人格的作用。孔子還說:“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強調樂有善民心、厚民風、淳民德的作用,能夠幫助安定邦國。在孔子看來,君子是具有感召力的,真正的君子應該是能夠一呼百應的,這在音樂身上也得到了印證。孔子恰恰又有身臨其境的經歷,對音樂的“君子之氣”體會更為深刻。當年他遭厄于陳、蔡之間時,“孔子弦歌”,子路“援戚而舞,三終而出。明日,免于厄”。他過匡地時,匡人簡子以甲士圍之。“子路彈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之終,匡人解甲而罷。”
音樂的“君子”之氣讓孔子深信不疑的另一個原因體現在孔子對“鄭衛之音”的厭惡。“鄭衛之音”是我國周代鄭國和衛國一帶的民間歌舞音樂,其內容多為表現男女青年互贈香草表示愛情,被貶為“亂世之音”。孔子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出“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鄭聲”、“放鄭聲”等觀點。在孔子看來,正是“鄭衛之音”放棄了音樂該有的“君子”之氣,才使得這一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民風混亂,甚至導致了一個朝代的滅亡。盡管這一觀點并非妥當,但卻堅定了孔子對音樂“君子”之氣的推崇。
二、古代音樂與政教、禮制呼應的催發
《樂記》說:“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其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正因為音樂是發乎情、動乎心,所以其情感的歡快、怨恨、惱怒和憂思能夠更多的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大環境。在太平社會,音樂是安詳而歡樂的,其政治便是和諧的;混亂社會的音樂怨恨而惱怒,其政治是紊亂的;亡國的音樂哀傷而優思,其人民的生活也是困苦的。嚴格地說,在春秋戰國這樣一個時代,社會是以宗法制度和等級制度為核心內容的,強調的是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政治與禮制是相通的,而音樂又是與政治、禮制相通,并服務于政治和禮制。究其根本,從古代音樂形成的歷史背景及所承擔的使命上可窺一斑。
音樂是屬于精神生活的,而人們對精神生活的渴求大多建立在對物質生活的滿足上。古代音樂與統治階級進行歌功頌德的需要密不可分,最早使用在宗教或祭祀活動上的音樂逐漸成為統治階級治理國家的工具。在文武周公時代,統治者們發現要鞏固政權,必須要有強大的精神支柱,而音樂在社會精神消費品比較單一的情況下,具有極為高尚的地位,也便于流傳、普及和接受,于是開始制定統一的典章禮制,把音樂納人禮制的范疇,從國家大典到民間喪嫁都配上與這些禮儀活動相適應的音樂舞曲。把音樂的等級與“禮”的等級相掛鉤,而“禮”的等級所反映的正是充滿階級性的政治制度:用等級分明的音樂來昭示“禮”的神圣,以對等級森嚴的“禮”的遵循來構建一種社會秩序,從而實現統治階級的政治目的。事實上,古代音樂在這種背景下的使命遠不止音樂本身的“君子”之魅,更多的是對人們是否亦步亦趨地遵循禮制規范的考察,是統治階級手中的一桿稱。孔子深諳音樂在與政教、禮制呼應下,具有了輔助禮制規范、協調社會倫理關系的作用,因而堅定地踐行著古代音樂的特殊使命。因此,“在孔學里,樂與禮幾乎居有同樣的位置”。
《論語·八情》載,“孔子謂季氏,‘八倩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之所以發出如此憤慨的聲音,是因為古代音樂所具有的政治使命和禮制規范使然。依周禮,八人一行為一借,“八份”這種音樂,是由八行組成,共六十四人,是專門給天子欣賞而作的最高級別的歌舞,諸侯享用六情即六行共四十八人的舞曲,大夫則只可以欣賞四情的歌舞。季氏只是魯國當權的卿大夫,他以卿大夫的身份去享受天子才能享受的音樂,對于孔子來說是無法容忍的。對“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孔子同樣表示了不滿,孔子認為《雍》應該而且只能是天子祭祀祖先時才唱的,如此違反禮制也是大大的不敬和無道。顯然,音樂與政教、禮制相呼應所產生的作用,對催發孔子音樂倫理思想有著莫大的關系。
三、孔子政治理想的訴求
孔子對周禮十分推崇。他說:“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認為周朝的典章制度汲取了夏商兩代的精華,并在其基礎上有所發展,更為完善。然而,孔子生活在春秋諸侯爭霸“禮崩樂壞”的亂世之中,各諸侯國紛紛以征伐手段發動戰爭,導致社會動蕩不安,使周朝那種井然有序的政治、經濟、文化局面崩潰瓦解,更是出現了如季平子、季氏等本該更為嚴格遵守禮制的權貴濫用禮儀的現象,這都讓孔子痛心不已。
- 上一篇:小學教學典型案例
- 下一篇:建筑工程防雷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