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利與弊范文

時間:2023-10-20 17:24: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儒家思想的利與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儒家思想的利與弊

篇1

關鍵詞:性善論;性惡論;經濟人;社會人;復雜人;塑造論;適應論

人性就是人身上具有的特性和屬性。人性論與管理密切相關。縱觀歷史,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各種管理活動或管理理論的產生和演變,都是以一定社會文化傳統中的人性論作為其哲學基礎和前提的。

一、早期儒家人性思想與管理觀念

關于論述人本性的問題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有兩種: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

1.孟子的性善論

在儒家學說發展史上,首先提出性善論的是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孟子認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將仁、義、禮、智看成是每個人天生所具有的四種本能。人有了善的本性,在他的語言和體態中都會表現出來的。由此可見,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皆有之,這并不是由某種外在力量強加于人,而是人們“良知”“良能”,孟子所謂的人性本善,是指每個人在本質上都具有向善的可能,要使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的善,需要“修身養性”,克制自己的欲望,從而達到道德的完善。

2.荀子的性惡論

在中國傳統思想史上,荀子是性惡論的集大成者。與孟子性善論的思想相反,荀子否定性善是與生俱來的,肯定性惡才是人本性所固有的本質。荀子所說的“惡”,是指爭奪、殘賊、等行為及由此產生的暴力。荀子指出人的好、惡、喜、怒、樂的情感,才是人性本有的內容。這些情感使人產生欲望,有欲望便有行動,爭斗就發生了。因此荀子說:“人之性惡,其為善者偽也。”

“性惡論”明確指出人性中“劣”的一面,主張對人的管理辦法是教化人性,變“惡”為“善”。由此他提出了“化性起偽”的著名論斷。而這一轉化需要由圣人教化大眾,而這一過程便產生了禮義,法律制度也同時產生了。荀子認為,在人的本性中,本無禮義,要經過強制的學習和思慮才能懂得。人的本性經過“化性起偽”后,是可以變善的。

從人性管理模式的角度看,二人有相似之處,孟子從人的“四端”出發,荀子從人的生理本能出發,但都可通過教育達到“善”的目的。性善論是對人的抽象的概括,而性惡論是對人的現實直接的總結。在管理上,孟子強調道德、仁義的內控和協調作用;而荀子則強調“禮義”的教育、控制功能。此外他還強調要以法律懲罰惡性不改之人,這更具有實用性。

二、西方人性論與人性管理

西方最早論及人性的是蘇格拉底。他認為,人的本性在于人的靈魂有理性,因而能追求知識。由此提出“美德即知識”。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人的本性,即所謂的“靈魂”是由三部分構成的:理性、意志和。其中理性是靈魂中最優秀的部分,它統率和指導靈魂的其他部分;意志則為理性而行動,協助理性控制;是靈魂中最低劣的部分,它的唯一功能便是服從。因此,人的本性在于理性。在古典經濟學家那里,就表現為“理性――經濟人”。所謂的“經濟人”就是使市場經濟得以運行的人,即會計算、有創造性、能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但它忽視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情感因素的影響。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通過“霍桑試驗”,提出了“社會人”假設,就是從人道主義的立場來看待管理問題。美國科學家沙因提出了“復雜人”人性假設。即是因時、因地、因各種情況采取適當反應的“復雜人”。綜觀西方管理理論的發展,其實質都是將個人看作一個工具,其目的是提高生產效率和實現管理目標。

三、比較與借鑒

建立在不同人性論基礎之上的中西人性管理也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儒家思想認為,人性問題不僅是管理理論的必要前提,而且是整個管理活動的中心課題。這樣,做出某種人性判斷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卻在于如何改造這種人性。無論是孟子的“仁政”,還是荀子的“禮義之治”,都強調通過管理來塑造人性,這種人性管理可以稱之為“塑造論”。但“塑造論”也有消極的方面:它必然導致賢人政治,從而忽視制度建設,淡化法律意識。而在西方現代管理理論中,其注意力卻在于如何改變組織環境,而不在于如何改變人性。因此,西方的人性管理可以稱之為“適應論”。由于西方主導人性論是理性人和自利人,兩者的結合就必然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紛爭,為了爭而不亂,于是就發展了法律,通過法律制度來進行管理。但忽視了人的社會屬性和道德屬性,也就忽視道德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從上述可以看出,中西人性管理都是建立在不夠科學的人性論基礎之上的,因而它們也都是片面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管理中,我們提倡人性管理。而完整的、科學的人性管理應包含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方面,人性是管理的基礎和前提;另一方面,人性又是管理的目的和歸宿。這就要做到兩個統一。第一,德治與法治的統一。第二,“適應論”和“塑造論”的統一。兩者的統一是管理的一個本質要求,也是人性管理的又一重要體現。

參考文獻:

[1]傅佩榮.解讀孟子[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

篇2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 《論語》

【中圖分類號】 G4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4(b)-0007-01

目前,當各處都在鬧用工慌的情況下,大學生卻抱著自己的簡歷投遞無門,可見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殘酷的擺在當代大學生的面前,不容忽視。那是什么原因呢?除去大學畢業生的供需失衡,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脫節,金融危機的影響等客觀因素外,我認為大學生的自身素質不過硬,主觀期望過高,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差等主觀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對大學生加強教育,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調整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我們不妨回頭看看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儒學經典《論語》在群星璀璨的文學銀河中仍然是最耀眼奪目的一顆。它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其中有關學習、修養、人際關系、人生態度等方面的論述,在現代社會仍然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它所反映出來的兩千多年前的社會人生精論,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華民族文明程度的歷史展示,值得人們重新認識、重新探索。因此,我們可以從中汲取養分來指導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幫助他們完善自身素質,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1 處理人際關系要遵循“仁”的原則。

“仁”是儒家思想道德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那么,什么是“仁”呢?,“仁,親也。從人二。”(許慎《說文解字》)可見“仁”的本意是指人與人之間的親愛之辭。而人際關系又是錯綜復雜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出不同的內涵。但卻都離不開為人處世和人際交往的內容。其涵義博大而深遠,幾乎包括了做人和人際交往的各種道德規范。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了109次,而其“愛人”一詞則是孔子對“仁”最權威的解釋。所謂“愛人”:就是所有的人都要互相關愛。而且孔子還將“愛人”的主張推廣到全社會的人民大眾,即我們常說的“泛愛眾”。

因此,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學會關心他人,不僅是對自己的親人、朋友、師長等身邊的人,還要主動關心那些跟自己關系不密切的人甚至是推及到全社會所有的人。我認為這樣做是為了達到“和”的目的,即和諧,指的是追求人際關系的和諧。所以,孔子主張以寬容、博大的胸懷待人處世。

但是,對于從小被家長當“小王子”、“小公主”嬌慣出來的80后,90后大學生而言,讓他們主動關心別人,尤其是還可能損害自身的眼前利益時,會有幾人愿意這么做呢?人際關系的冷漠,人與人之間出現信任危機的現狀使大學生心理問題頻發,甚至影響到了他們在社會上的信譽度,導致就業率下降。所以,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創造和利用機會對其進行教育,使之由不接受到接受,由被動做到主動學。比如,我們可以在《論語》的課堂內容上略作創新,把它與就業指導相聯系,讓“古為今用”、“學有所用”,發揮其對現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指導作用。

2 為人處世要講究誠信原則。

孔子非常重視人際交往中的誠信原則,并將其作為教育其弟子的重要內容。我們常說的“言必行,行必果。”也是告誡我們在與人交往時一定要講究誠信的原則。

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極為為嚴重。表現為:

第一,作假現象嚴重。

在大學校園里諸如考試作弊屢禁、學術抄襲習、簡歷作假等現象早已成了人盡皆知的“秘密”了。面對這些靠作假畢業的大學生,試問哪個單位敢要這樣的“人才”呢?

第二,信用意識淡漠。

表現為:一是逃騙助學貸款,據調查,國有商業銀行國家助學貸款壞賬率占10%,遠遠高于普通人貸款壞賬率為1%的比例。二是拖欠學費,惡意欠費或緩交學費的現象在高校普遍存在,并且越來越嚴重;三是隨意違反合同,大學生在與用人單位簽署用人合同后,任意變更、撕毀合同的現象屢見不鮮,有些大學生簽約是為了解決戶口問題,有的則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一旦找到更好的單位馬上人去樓空,讓之前的招聘單位措手不及。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行動起來,改變現狀。作為普通的教師我們可以把我們的課堂變成我們的陣地,比如,可以設計活動先從同學間的互相合作來建立信任,還可以組織誠信的大討論,讓他們辯論“誠信缺失的利與弊”。認識到誠信缺失的危害:不僅關系現在的學業,人緣,還會影響將來的前途和命運。

3 擇業要“謀道而不謀食”

“君子”被賦予了理想的人格,成為儒生們所追求的目標。雖然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但是“君子”這種人生態度在當今社會并沒有失去“魅力”,它仍然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效仿的。孔子認為,君子的使命就是“謀道”,“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孔子的主張是君子應該積極入世,承擔社會責任。作為教育工作者有義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他們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在于自我價值的實現,做一個奉獻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的新時代的大學生。這樣的人生才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

《論語》作為儒家經典,從封建社會一直沿用至今。我們用其中進步的儒學思想指導大學生就業,是對國學經典的再創造,也使其煥發了新的生命力,是真正做到了“古為今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