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才培養計劃范文

時間:2023-10-16 17:37: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管理人才培養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管理人才培養計劃

篇1

關鍵詞:國際化;財務管理;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6-0089-03

在一個開放的全球經濟體系中,國家間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國際化人才的競爭。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途徑,鑒于此,許多高校紛紛確定了國際化的人才培養目標。

一、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培養的意義

作為一個專業化和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專業,培養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將成為財務管理專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財務管理專業教育的國際化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經濟全球化的需要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經濟金融全球化呈現出如下新特征:新一代信息技術將進一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國際商品和金融市場迅速擴張,市場交易手段和方式不斷創新,交易量迅猛增長;市場競爭越演越烈,全球并購活動頻繁,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生產經營和配置資源;WTO、IMF等國際經濟組織在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領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種全球化的浪潮對我國企業經營的金融市場環境、籌資和投資活動將產生極大的影響,如何尋求機遇、規避風險,將是財務管理人員應當面臨的重要課題。經濟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趨勢要求高校更加注重對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培養通曉國際會計準則和事務,同時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

(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需要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國際化與“終身教育”、“以學生為中心”一起成為21世紀世界教育的三大發展趨勢。世界許多國家都把高等教育國際化作為本國發展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各種方式促進本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2010年7月29日,我國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要“適應國家經濟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

(三)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需要

自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中將“財務管理”列為工商管理學科下的一個本科專業,并于1999年開始招生以來,我國高等學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規模不斷擴大。在經濟金融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將成為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二、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的內涵

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屬于國際化專業人才之一,目前我國對國際化專業人才并沒有一個比較統一和固定的標準。

2003年亞洲大學校長論壇提出,國際化專業人才是“能夠掌握一門以上的外語,能夠利用某種工具或途徑進行跨國交流與服務,并且在某一專業、層次、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專門知識或能力,基本通曉國際行業規則的人才”。

國內學術界就國際化專業人才的內涵界定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第一,從能力素質方面對國際化專業人才進行界定;第二,從文化知識背景、技能要求及素質結構等方面界定;第三,強調國際性。盡管學術界對“國際化專業人才”眾說紛紜,但普遍認為,國際化專業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國際化意識和胸懷以及國際一流的知識結構,視野和能力達到國際化水準,在全球化競爭中善于把握機遇和爭取主動的專業人才。

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應具備以下六個方面的素質和技能。第一,擁有寬廣的國際化視野、獨到見解以及強烈的創新探究精神;第二,擁有財務管理領域相關技能,以及很強的國際化知識結構體系;第三,熟練掌握國際財務金融慣例和規則;第四,積極參與國際財務金融活動;第五,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擁有很強的現代信息處理能力;第六,擁有超高的職業道德和心理素養。

三、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它主要包括人才培養目標和實現方法與手段,其中實現方法與手段又包括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手段、教學管理與評估三個方面的內容。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一批重點大學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把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作為基本人才培養目標。國內其他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也陸續采取措施加強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

(一)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我國高校在培養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的途徑和內容上有所不同,例如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引入英國和加拿大財務管理職業資格考試來培養國際化人才,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則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來實現國際化。目前,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如下的成績。

第一,制訂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培養目標。新形勢下,我國許多高校將國際化作為財務管理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如清華大學培養“面向世界的具有廣闊國際視野的高層次人才”,北京大學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在各行各業起引領作用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領導型人才”。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將“國際化”確立為財務管理本科辦學特色,大連民族學院提出要培養“有較強外語能力和溝通能力,通曉國際規則的國際化、高素質、應用型的復合型財務管理人才”。一些普通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中也出現“國際化”、“國際視野”或“全球化”等詞語。

第二,開設國際化的課程。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均開設了一定比例的雙語課程,使用國外原版教材,中文講授或中英文交替講授,一些重點高校還開設了全英文課程。淘汰陳舊落后的課程,增開了具有國際化內容的課程,如國際關系學、國際問題研究、國際政治、國際法、國際經濟、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文化研究、國際史、國際財務管理、國際會計等,這些課程反映了國際社會、政治、歷史、法律、文化、經濟、貿易、金融等方面的發展狀況,使學生能接受全方位的國際化教育。此外,許多高校加大了引進國外優秀財務金融類教材的速度,各出版機構翻譯出版了一批具有較高質量的國外大學專業教材,高校在教學中選用國外翻譯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例大大提高。

第三,組建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在“引進來”、“走出去”的國際化發展戰略下,許多高校一方面邀請國外學者來本校講學和開展科研活動,另一方面派出財務管理專業教師到國外進修、講學和科研。此外,一些高校鼓勵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與國外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開展項目合作,進行科學研究,迅速地提高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

第四,采用國際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財務管理專業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程度,采用多樣化的現代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一般高校都具備了多媒體教學條件,一些高校還開辦了網上教學、財務金融實驗室。部分高校推廣案例教學,通過對各類案例(尤其是最新國外財經案例)分析與講解,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一些高校通過開設各類財務管理實務課程,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水平。

第五,建立教學和人才質量評價系統。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教學和人才質量評價體系。第一,通過定期聽課、開座談會、集中交流、學生評教等方式,對教師的備課、授課、作業、考核、指導實驗或實踐、指導(輔導)畢業論文等方面進行常規監控;第二,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主要來自于教育部門和社會三個方面,評價內容主要包括課程合格率、各項競賽獲獎率、科技創新能力、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用人單位評估等方面。

(二)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財務管理專業開設時間較短,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還存在這樣那樣一些問題,如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等等,與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培養目標不相適應。

第一,培養目標定位過高。目前多數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確定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在企業、事業、機關等相關單位從事實際工作和教學、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這與我國本科教育所處的環境不相吻合,存在定位較為廣泛和過高的問題。目前大學本科教育正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化,財務管理本科畢業生逐步成為一般的專業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此外,本科期間所學的專業知識比較有限,實踐經驗不足,難以滿足高級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而能直接從事財務管理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未建立系統的國際化課程體系。我國高校財務管理課程體系國際化還處于各自為政的境況,尚未形成系統的國際化課程體系,尚未開展國際化課程教師資格認證,導致部分國際化課程教學效果不佳,影響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質量。一些高校雖然開設了數門國際化課程,例如開始了國際財務管理、國際會計準則、國際結算、國際金融、國際投資學等課程,增加了現有課程的國際內容,但這些課程和內容之間缺乏邏輯銜接,呈碎片堆積狀況;課程名目混雜,邊界不清;內容重復或遺漏。

第三,培養模式單一,教學手段落后。我國許多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在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等方面“千校一面”,缺乏各自的優勢和特長。這種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必然造成“千人一面”,缺乏個性和創新精神,難以適應經濟社會對財務管理人才的要求。此外,部分財務管理專業教師仍然沿用“填鴨式”傳統教學模式,案例教學、討論教學、模擬教學、多媒體手段、網絡教學等先進教學方式和手段沒有廣泛使用;教學與實踐脫節,培養的學生實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存在欠缺。

第四,缺乏科學的國際化人才質量評價體系。現有的高校財務管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一種封閉的體系,注重對校內教師的監控,缺乏對企業、行業和用人單位參與教學環節的監控;注重對教師授課的監控,缺乏對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監控;注重終結性評價,缺乏過程管理和實時監控。我國當前對財務管理人才質量的評價多停留在表面上和數量上,忽視質量;評估過程不規范,評估方式單一;評估結論不科學;重視外部評價、忽視內部質量監控;評價體系中并未涉及國際化方面,抑或對人才的國際化評價偏主觀,缺乏客觀的指標等等。

四、優化高校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

第一,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就是要明確在人才培養方向上的選擇,做出取舍。高校要避免“高大全”的目標定位,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和辦學定位準確地界定培養目標,比如,除少數研究型大學外大部分高校可以將財務管理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于從事財務管理的應用型人才――即以企業而不是機關或事業單位為顧客,以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理論研究或教學為導向。只有這樣明確定位,并在課程設置、師資配備、教學方式等方面強調實踐教學和應用訓練,高校才能培養出大量符合企業需要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該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

第二,引入國際化職業資格考試培訓體系。目前,與財務管理專業相關的國際職業資格考試包括:美國管理會計師(CMA)、財務管理師(CFM)、財務策劃師(RFP)、注冊理財規劃師(CFP)、美國財務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等,這些職業資格考試是由不同的機構主辦,其培訓計劃和大綱能反映會計、財務管理、金融領域最新發展態勢,實踐性和操作性強。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可以根據學生英文水平和專業程度,引入相匹配的職業資格考證體系,實現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對接,使課程體系在結構上與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培養相一致,在內容上與執業崗位的需要相一致,實現基于優勢互補的課程體系下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第三,促進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教師作為國際化課程的開發者和實施者,他們的態度和觀念直接影響著國際化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他們的知識和方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際化課程的效果及國際化人才培養的質量。高校要培養國際化財務管理人才,首先要有一支較強的國際化師資隊伍。高校應繼續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戰略,一方面鼓勵教師出國進修、學習培訓、攻讀學位、合作科研;一方面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專家來華訪問和講學、聘為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名師)等,開展院際、校際和教師之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第四,運用國際化教學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錄音、錄像、投影、電視、網絡、語音實驗室、衛星傳輸等進行教學。同時,要開發各種教學軟件,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在教學中廣泛使用啟發式、研討式、案例教學等方式,課堂教學以“引導啟發、問題研究、討論為主,教師講授為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采用多樣化的實踐課堂教學方式,如開展多媒體、遠程和個性化財務實驗教學,通過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和教師點評等方式,讓學生在虛擬的全球市場環境中進行籌資、投資等財務管理活動。

第五,改革教學質量和人才評價制度。首先,改進教育教學評價方式,構建由學校領導、院系領導、督導專家、學生信息員、教學指導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學生評教等構成的、約束、培養和激勵機制緊密配合的三位一體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開展由政府、學校、家長及社會各方面參與的教育質量評價活動;做好學生成長記錄,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其次,改進人才評價及選用制度,為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環境。樹立科學人才觀,建立以崗位職責為基礎,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科學化、社會化人才評價發現機制。強化人才選拔使用中對實踐能力的考察,克服社會用人單純追求學歷的傾向。

參考文獻:

[1]陳永麗,龔樞.財務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研究[J].財會通訊,2011,(12).

[2]李然.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3]雷金英.財務管理專業“階梯式”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2,(9).

[4]陳瑾,莊文巖,尹.財務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系統研究[J].經濟師,2012,(3).

[5]朱傳華.基于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12).

[6]宋海濤.獨立學院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9,(3).

[7]張凌.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若干問題思考[J].銅陵學院學報,2009,(3).

收稿日期:2013-11-04

篇2

論文關鍵詞:卓越計劃;工程師;校企共建

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概述

2010年6月,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制訂大會在天津市召開,國家教育部聯合相關部門和行業協(學)會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

“卓越計劃”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目標是教育培養出大量創新能力強、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較高質量的工程技術方面的人才,最終能夠服務于建設創新型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人才強國之路,對加強高等教育面向社會和行業需求培養相關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導作用。

1.培養工程師的特點

(1)學校與企業共同進行培養。

(2)工程師的培養必須按照相應的社會標準和行業標準。

(3)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全面培養。

2.培養工程師的主要目標

“卓越計劃”培養工程師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出創新能力較強的各類型工程師;高質量的各類型工程師要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增強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通過實施“卓越計劃”,達到提高我國工程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能夠促進工程教育領域的改革和發展,努力制訂出具有較高水平、符合我國社會發展進程的現代高等工程教育體制,保證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強國。

3.培養工程師的基本原則

遵循“行業引導、校企共建、分類實行”等原則,聯合有關部門和單位制訂相關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業領域人才培養需求,指導高校和企業在本行業領域實施卓越計劃,支持不同類型的高校參與卓越計劃,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養類型上各有側重。參與卓越計劃的高校和企業通過校企合作途徑聯合培養人才,要充分考慮行業的多樣性和對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樣性,采取多種方式培養工程師后備人才。

二、工程管理專業培養工程師的現狀

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各高等學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加、教學設施的逐步改善、專業建設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間合作的頻繁增加,使得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各專業畢業生,滿足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需求,為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經過多年的發展,高等學校的工程教育已經具備了較好的條件,基本上能夠滿足社會各層次、各類型企業和項目的大量需求。但從總體上看,對于建設行業的工程師的培養還不能滿足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擴大而相應配套措施、師資力量和實習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時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學質量不盡如人意,高校畢業生走入社會以后不具備工程師的基本素質,不能開展相應的技術工作,導致建設行業就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整體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1.重視程度不夠

我國高等教育歷來重視科學,對工程技術則不夠重視。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工科院校都培養工程師,只有我們不重視培養工程師。因為在我國,人們普遍存在重科學、輕技術的觀念,認為科學家很偉大,工程師是低一級的。很多科學家甚至認為,懂得科學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學,工程問題、技術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國就形成了一種風氣——重科學、輕技術。

2.培養模式上的缺陷

我國高等學校培養工程類人才實行的是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培養模式。課堂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教師的講授使學生掌握相應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重在理論知識;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知識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我國現行的工程師培養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學科知識傳授,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教育和訓練方面還存在許多缺陷,例如實踐基地建設問題、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問題、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和實驗教學安排存在隨意性等問題。總之,傳統的以教師和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適應于培養傳承型人才,不利于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轉貼于  3.高素質師資隊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的好壞,師資隊伍業務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養出合格工程師的關鍵因素。工程管理專業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發展至今,師資隊伍始終是限制專業高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專業教師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專業教師的專業背景大相徑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工業工程等工程類專業背景,另一部分則是工程經濟、企業管理、信息管理等經濟管理專業背景,在知識結構上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必須加強對工程管理專業教師的培養,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再教育;另外,應該加大人才引進的力度,改變人才引進的標準,多引進高素質、高層次的人才,最好是有著豐富工作實踐經驗的學科帶頭人以及相關行業的企業負責人。

三、“卓越計劃”下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術類課程為核心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1998年7月國家教育部頒布)對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進行了相應的規定,工程管理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備經濟學、管理學、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能力,掌握現代科學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工程項目的投資與決策和并能夠進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在這一人才培養目標的框架下,工程管理專業的日常教學分為了四大系列的平臺課程:工程技術類課程、工程經濟類課程、工程管理類課程和工程法律類課程四大課程體系。[3]根據“卓越計劃”培養工程師的目標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狀況,在這四大課程體系中核心課程必須是技術類課程,在高校工程管理專業教學計劃的制訂中必須向技術類課程傾斜,比如對技術類課程的數量、課時等相關內容的設置進行完善。

2.加強“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計劃”下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緊密結合工程實際,并隨時與建筑行業的用人需求相掛鉤,突顯應用型的特點,使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結合成為一個整體。高校制訂的培養方案中應主要通過校企合作平臺來完成實踐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各自的資源優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讓企業參與到專業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計劃的制訂過程中去;在各個實踐性教學環節中,要把學校教學與企業生產實踐和崗位技能需求緊密結合,保證學生能夠進入企業進行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甚至畢業設計也可以在企業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關企業就業。另外,還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種平臺(包括中外合作平臺、實踐平臺、科研平臺等),使這些平臺能夠為實踐性教學環節創造一個操作性強和實際應用價值大的學習場所,讓學生能夠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進行比較深入和具體的實踐工作內容,在實際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管理,讓學生、教師與工程技術人員共同參與到工程技術難題的研究與創新中去,使學生最終獲得系統的、專業的和實用的工程知識與能力。

“卓越計劃”下除了工程師的培養要求高校必須與企業合作,另外,對于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師也可以通過與企業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例如,高校與建設企業可以共同建立教師定期掛職鍛煉的機制,為高校教師在企業掛職創造條件和政策。當然,為了鼓勵高校教師積極參加工程實踐,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崗位考核和職稱評定過程中強調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晉升職稱的規定中要求教師必需有在企業工程實踐的經歷,或者有工程實踐經驗的優先考慮等鼓勵政策,或者給以其他方面獎勵。

3.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21世紀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德、智、體全面發展,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具有創新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實際操作中,高等學校應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相關專業的基本知識,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科學的管理理論、方法和手段,在國內外各類工程建設項目中從事項目的決策、項目咨詢和項目全過程管理的、具備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建造師、注冊造價師和項目監理師基本素質的、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篇3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高校連續多年擴招,每年大學畢業生數量連創新高。同時,由于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經濟的變化性導致了高校所開設的專業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完全匹配,給廣大的大學畢業生造成了十分嚴峻的就業壓力。因此,在目前國家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太理想的情況下,應當未雨綢繆,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在充分了解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通過改革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設置,以加強學生就業質量為導向,構建培養實踐性、應用型的行政管理專業背景的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環境變化

 

行政管理專業自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高校中恢復專業設置以來,其發展勢頭如雨后春筍,并逐步確立了本科-碩士-博士的三級學位培養體系,在公共管理專業學位教育、公務員在職培訓教育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培養了眾多的高級行政管理人才。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大學生自主擇業機制的進一步完善,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尤其是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矛盾日益突出。從近年來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畢業大學生就業流向來看,當前該專業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

 

(一)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入職對口公共部門難度加大

 

高校行政管理專業培養以培養公共行政管理人才為主要目標,畢業生對口就業單位一般為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等公共部門。然而,隨著開設行政管理專業的學校數量不斷增多,我國公務員考錄制度的不斷完善,加上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不斷推進,高校擴招,行政管理專業畢業人數激增,入職對口公共部門難度越來越大。比如在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招考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共130余單位,計劃招考人數1.8萬多人,而要求行政管理專業的僅有200余崗位,僅占1.1%,且這類崗位其他專業如社會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也可報考。

 

(二)企業發展對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需求不斷增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中小微等私營企業發展受到國家高度重視,企業發展環境得益改善,促進了私營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以管理人才作為支撐,一方面,從企業管理的現實來看,任何組織,無論是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還是社會團體、私營企業,其內部組織機構中常見的如辦公室、行政部、綜合處等機構都會或多或少涉及大量的行政事務的處理。

 

(三)高校培養行政管理專業人才素質與社會對該專業人才要求匹配度不高

 

一方面是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等傳統用人單位對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需求銳減,一方面是廣大私營企業對該專業畢業生大量需求。而從企業反饋的行政管理專業人才素質上看,高校培養的行政管理專業人才還遠遠達不到企業的用人標準。從當前高校對行政管理專業設置的培養目標及安排的主要課程上看,高校依然不能意識到社會對事件型人才的渴求,而是依然把政治學、行政學、法學及管理學等理論教學放在首位,培養出來的是熟悉黨政方面的方針、政策法規,能夠從事的是黨政機關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方向

 

(一)與時俱進,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專業培養目標

 

當前,行政管理專業培養目標主要以為黨政機關培養從事公共事務管理的專門人才。這樣的目標設定,一方面是較為模糊的,管理人員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技能,而且應當具備較高實踐操作管理能力。一方面該目標的設定僅限制為為黨政機關培養,已經脫離了當前社會對行政管理人才需求的實際。因而,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當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市場對人才需求的反饋,進一步細化,并把企業作為該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對象,強化培養人才的科學思維,具備對企業和政府互動關系有充分的協調、處理能力的人才。

 

(二)調整課程設置,提升學生專業素質能力

 

對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設置,需要建立在該專業課程調整的基礎上,可以把該專業理論學習的內容設置為兩大塊,包括政府行政管理模塊和企業行政管理模塊,教學上偏重于企業行政管理的相關知識,如增加《政府經濟學》、《政府營銷學》、《政府失靈與市場失靈》、《公共投資學》等與企業經營有著一定聯系的課程;在企業行政管理課程中,則可以設置一些如《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辦公自動化》、《公文寫作》、《公共關系學》等課程,有機地將政府和企業的管理理論課程進行結合,從而加強學生在政府和企業管理的有效融匯貫通。

 

(三)加強校地合作,培養實踐性應用型人才

 

高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同時也需要社會的支持,特別是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的大量支持。一方面,除了需要地方政府在辦學經費、優惠政策、人才引進、就業安置及高校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給以支持外,還需要地方企業為學校人才培養提供相應的支持,如加強校企的溝通互動,企業提出人才培養的需求,學校根據企業的需要調整人才培養的方向,并利用企業實踐優勢,建立實習基地,以企業管理為標本,建立校企人才培養實習進出路徑,培養實踐性的應用型人才。

篇4

關鍵詞:跨文化貿易能力跨文化能力發展曲線跨文化能力培養教學方法本科

貿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國公司越來越多。新的國際貿易形式的出現,比如戰略聯盟和國際易貨貿易,這意味著企業對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跨文化管理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是20世紀末首先在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出現的。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企業跨國經營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領域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了,美國和歐洲一些一流的商學院非常重視培訓學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國企業國際化程度總的來說相對較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起步也比較晚,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跨文化能力對國際貿易的重大意義。

跨文化能力的內涵

在跨文化能力內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識、跨文化商務技巧和國際管理能力已成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識

跨文化意識是指商務人員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并做出適當反應的一種商務意識。換言之,反映國際貿易者本土文化的價值觀的行為標準已不能滿足跨國公司發展的需要了。國際化的企業運作中的各個環節,如:人力資源管理和激勵機制、國際營銷、交流決策,都需要較高跨文化意識。在文化研究的范疇內,很多研究者提倡將文化差異概念化,以使學習者認識到文化多樣性對商務的影響,并為跨文化意識培養奠定基礎。

GuyandMattock(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歷史是影響文化的三個重要因素。BonvillianandNowlin(1994)則深入的解釋了文化差異對個體行為方式的影響。他們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個體的交際行為、審美觀念、時間觀念和個人成就觀會有所不同。Hofstede對文化差異的實證研究則在該領域最具影響力。他認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個體受到態度、價值觀、文化差異的巨大影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個體從四個維度上互相區別:權力距離;不確定性規避;生活數量與生活質量和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識不僅僅是在國際貿易中對文化差異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識是跨文化貿易組織創造競爭優勢的首要條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響國際商務活動的重要因素,有時甚至起決定性影響。以上有關文化意識的文獻回顧旨在為國際商務人才培養者提供一個框架,使他們能更好幫助學生深入、客觀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樣性。應當注意的是,僅僅了解文化差異是不夠的。至少,跨文化意識必須轉化為跨文化商務技巧才能為商務活動服務。

跨文化商務技巧

對國際商務人才所應具備的商務能力的研究,美國學者Bigelow在此領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貢獻。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務環境下的商務能力應涵蓋十個方面:對文化和組織的理解力、適應能力、建立關系能力、系統和多視角的思維能力、態度、敏感性、語言能力、文化影響下的決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與Distefano(1992)在回顧了有關全球國際商務戰略管理和國際營銷領域中急需解決的人力資源能力問題后,強調了國際商務管理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包括:發展和運用國際商務技巧的能力、管理變化和過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進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組織結構中設計和運作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和在組織中學習與轉移知識的能力。顯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務技巧能使商務貿易者有效的參與國際貿易事務。

在跨文化商務交際中,語言、文化、商務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中國,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和培養方式。馮毅(2004)闡釋了企業管理中的跨文化溝通。提出從認知層面、價值觀層面、語言層面和非語言交際層面構建我國企業跨文化溝通體系的建議。周錳珍(2004)從言語行為、非言語行為、意識形態、價值標準、禮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經濟交際在商務話語系統中的表現、作用和影響,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對方文化和遵循經濟市場的共同規約等建議。

誠然,跨文化商務技巧的發展需要在商務環境中得到磨練,實踐經驗和大量的在職培訓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養商務人才時,義不容辭要以培養學生跨文化商務技巧為核心。越來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過跨國合作提供國際商務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參加多文化的小組活動,與來自不同文化的同學進行合作與交流。

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與跨文化商務技巧的不同之處在于后者強調綜觀全局的高級管理能力。一個跨國公司跨國投資經營時,他們往往需要融合三種文化:自己國家的文化、目標市場國家的文化、企業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國際化經營管理中非常重要(黃華,2004)。國際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國際視野的商務能力、在國際貿易管理中協調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國際貿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的能力。合格跨國管理人才應具備:全球化的視野、對地方情況快速做出反應、協同學習、轉變和適應、跨文化交際、合作與國外經驗等素質(Adler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貿易能力的發展順序

在國際商務課程中,有效跨文化素養發展途徑要求其培養過程必須符合一定的能力發展順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發展曲線將跨文化能力發展分為六個階段(見表1)。

發展的第一階段被Clackworthy看成為“質疑”或“無知”階段。他把受訓者稱為“本地專家”。也就是說,受訓者具有較表層的文化差異的認識,而他們行事以本國文化為標準。在“覺察”階段,學習者逐漸意識到跨文化差異的存在,同時他們也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優勢和弱點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階段,學習者開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異的內涵以及跨文化技能發展的性質和緯度。在“合成”階段,學習者開始將本土文化和異國文化進行融合,這些“二元文化專家”開始掌握了以技能為基礎的跨文化能力。接著學習者自然的過渡到了“選擇”階段,學習者又被稱為綜合者,能夠自如的融合兩種文化,并結合技能方法構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階段,學習者能夠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國際貿易項目,達到了一個多元文化“領導者”應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國際商務課程是符合市場需要,并急需通過與國際接軌來加強建設的一門學科。對我國高校國際商務課程建設者來說,其挑戰在于開發將跨文化能力發展曲線和技能發展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的課程內容,,以使學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這種培訓理念時,整個程序中的技能發展培訓必須在多元文化的視角下進行。但是在課程整合與統一的現代國際商務教學下,方案的設計有一定的難度。在英國,大部分大學的商校開設的國際貿易專業的一些課程的教科書都已將跨文化教學內容獨立成章,其他課程則將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個章節中。在美國,不少商學院開設了“國際貿易文化”課程,如圣路易斯大學開設了“歐洲政治和文化環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環境”、“亞太政治和文化環境”和“管理文化差異”等課程,以期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跨文化商務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

深入到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具體教學策略,我們可以從人力資源培訓項目中汲取經驗。下文以Clackworthy的文化能力發展曲線為基礎,結合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培養任務提出具體的教學建議。

從教學的模式來說,我們可將教學分為事實教學、分析教學、實踐教學(見表2)。

事實教學

事實教學一般用于學生跨文化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學生此時往往會對異域文化存在疑問,開始覺察到文化差異的存在,容易會以固有的本國文化來對異域文化想當然。教師在教學中要恰當的介紹不同的文化,并簡單介紹相關的文化理論(如:Hofsted的四維理論),使學生在了解大量的有關跨文化知識的同時建構初步的理論框架。具體的實施方法有講課、提供相關書籍、播放錄像、專題講座等。

分析教學

分析教學是指以對比分析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國際商務實踐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學生對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較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務的技巧。在此階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課堂語言訓練、比較練習、多媒體交互學習等方法來進行教學。

實踐教學

實踐學習適用于跨文化能力發展的最后階段。教師以發展學生多元文化能力為目標。教育學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構建正確的文化觀。初步參與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進行商務實踐。這一階段是針對大三大四開始參加商務實踐的學生設計的。教學以參于活動的方式為主。可以采用的教學活動方式有:跨國小組活動、文化訓練自我診斷、角色扮演、國際工作經驗、跨國商務談判模擬等方法。這一階段的關鍵是發展學生的文化元認知能力,在每一項活動前,讓學生事先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學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加快了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跨文化素質是跨國界合作的必備素質。任何高校的人才培養都應服務于市場需要。忽略勞動力市場發展趨勢的培養模式將導致學生面對挑戰無所適從。以上對跨文化能力的內涵界定和發展順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體教學建議供高校國際經濟貿易課程設計者、教材編撰者、一線教育者參考。

參考文獻:

1.曾宇平.國家經濟與貿易人才獨特素質及其培養對策.經濟師,2003(11)

2.陳立新.跨文化管理對我國企業跨國經濟活動的影響.商業時代,2004(12)

篇5

關鍵詞:信息管理;人才培養;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C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3-0074-02

以往人們一直認為信息管理所包含的圖書館學、情報學以及檔案學專業目標是專門為圖書館和檔案館輸送人才,隨著信息科學的不斷發展以及專業門類的不斷細化擴充,信息管理的活動范圍不斷展開,包含了信息的產生、記錄、收集、傳遞、存儲、處理等全過程,這些過程所需要的信息傳遞、檢索、分析、選擇、吸收、評價、利用等人才統稱為信息管理人才,既包括信息內容的管理即微觀管理――信息的組織,檢索,加工,服務等,又包括宏觀上對信息機構和信息系統的管理,還有更高層次的信息服務管理。信息管理高級人才已從傳統的科技信息部門、圖書館檔案館以及文獻信息服務部門延伸到各類企業及企業內部的管理中。他們廣泛參與到信息處理、數字圖書館建設、競爭情報研究、信息分析與預測等工作之中。培養信息管理高級人才目的就是實現信息資源的價值,達到信息管理的目的。因此,信息管理高級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及培養路徑都發生了變化。

一、信息管理高級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一直以來,就信息管理專業為培養“通才”還是“專才”的問題學界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每個學校或者遵循傳統或者隨著潮流定位自己的培養目標。人才的培養除了要符合本專業特點之外,還要與時代的需求和技術的發展緊密結合。這并不意味著信息管理專業可以無限放大目標,也不意味著可以隨意修改課程體系,一切熱點不應是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追逐范疇,扣緊信息管理這個關鍵詞,由此衍生他的適用對象才是最重要的。信息管理高級人才是面向企事業單位提供信息服務、咨詢與預測的各類人員,這些高級人才一般都要經過學校的專業學習和參加社會實踐經驗結合起來才能磨礪而成,根據不同的信息資源內容,可以把他們分成三類。

1.信息產品管理人員。這是微觀層面的信息管理,即負責信息采集、整序、分析,信息產品的流通等工作。信息產品的外延很大,涵蓋了所有信息化社會中產生的以傳播信息為目的的服務性產品,如圖書、報紙、期刊、軟件代碼和網絡內容等,從載體上可以分為有形信息產品和無形信息產品,有形信息產品是如科技信息產品、經濟信息、工藝、美術方面的有物質載體的產品。無形信息產品是指無固定物質載體的信息產品,這類信息產品是可以脫離物質載體而存在的,或者以人腦為貯存載體,或者以聲波、電磁波、數字化形式存在的一種特殊的信息產品。信息產品管理人員包括了圖書館員、檔案館工作人員、資料室資料員、新聞媒體資料收集人員、網絡信息采集人員,他們的工作對象以信息產品為主,需要一些具備信息組織、信息傳播、信息采集等專業知識。

2.信息系統管理人員。這是中觀層面的信息管理,包含了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評價與實施,信息安全管理、信息處理、電子商務、通信交流,信息資源配置等工作,這類工作主要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負責運營大、中型企業、機構和組織的政府管理信息平臺、公眾信息服務平臺、企業經營信息平臺、行業管理與交易平臺等綜合服務分支,逐步實現經濟、貿易、政府信息方面的信息系統化與綜合化,具體工作內容主要是利用電子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化辦公手段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送、儲存、加工以及使用。目前從事信息管理人員很多,但是真正深入管理信息系統內部,會做設計與分析的人才卻比較少,因此信息管理專業應有針對性的培養精通計算機知識同時又具備信息管理專業背景的人才。

3.信息服務管理人員。這是宏觀層面的信息管理。信息服務是信息管理活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其活動主要是通過研究用戶需求、組織用戶、開展服務,把最有價值的信息給用戶,最終幫助用戶解決實際問題。從這一意義上看,信息服務實際上是傳播信息、交流信息,實現信息增值的一項活動。信息服務的領域包括科技、生活、政策法規、金融、市場、貿易、投資、證券、旅游各個方面,主要提供信息檢索服務、信息咨詢服務、信息報道與服務以及網絡服務。信息服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相對要更高一些,需要有綜合的學科知識和信息管理專業技能,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當今世界“信息爆炸”,各種信息撲面而來,呈現出泛濫的趨勢,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信息有井噴之勢,如何在其中抓住那些最有效的信息成為信息服務部門的一大技術難題,也成為用戶是否滿意的尺度。各類信息公司如雨后春筍遍布于剛剛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我國城鄉之間,且已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信息服務領域幾乎涉及社會、經濟的每個方面,涵蓋了幾乎所有的學科范疇,從政策法規研究到中小企業的競爭,從普通民眾的生活需要到國家間的關系發展,都需要信息服務行業人員提供有效的參考咨詢信息,因此信息管理人才培養部門必須把握時代的先機,順應歷史的洪流,抓住機遇,站在更高的一個平臺上思考高級人才培養的問題,從未來的角度做今天的人才培養工作。

二、信息管理高級人才的培養路徑

篇6

摘要:本文從改革和創新管理會計課程體系特征、全面開展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提升職業教學能力、探索與實踐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的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模式三個方面探討,以達到拋磚引玉作用。

關鍵詞 :管理會計;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模式

一、改革和創新管理會計課程體系特征

1.實施“三方聯動”、合作開發的管理會計項目課程,突出管理會計職業能力培養。根據教高16號文件精神,本課程擬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組建由行業實務專家、職教專家和課程組教師共同完成管理會計課程的開發。三方聯動,參照職業資格標準,按照突出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體現基于職業崗位分析和具體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理念,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開發出基于工學結合的財務管理實務項目課程,并將項目課程在教學中推廣實施。

2.創新課程工學結合模式,提升職業實踐能力。根據會計工作崗位特點,采取實戰演練和行業(企業)現場教學等模式實施課程工學結合。結合先進的管理會計手段,采取電子財務對抗、管理會計經營實戰演練等分組對抗大賽的形式,讓學生親自參與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管理會計全過程,實際操作管理會計的相關工作任務,體驗真實的管理會計工作,提升管理會計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水平。在校內校外實踐環節中進行理論和實踐指導,構建和完善學院管理會計實驗實訓案例教程建設和充分利用安徽淮南礦業集團校企結合平臺,依據企業的管理會計崗位工作要求,不斷總結和積累實踐環境提供的資源,組織編寫管理會計的工作任務、情境項目構建基于管理會計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體系,更好地協調校內校外實踐的關系。

3.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按照高職教育“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要求,從“學什么怎么學”、“做什么,怎么做”三個問題出發,在管理會計教學中充分體現就業崗位能力要求,突出管理會計專業能力的培養及職業素質的養成,增強高職學生對管理會計的崗位適應能力,實現管理會計知識應用的上崗零過渡。首先,管理會計教學組織工作任務化,把課程內容設計為若干工作任務、若干個學習子情境,明確教學要求;其次,管理會計教學方法把課堂教學與實訓基地相結合,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強調啟發式教學、工作任務與學習子情境相結合等等多種方法的靈活運用;第三,構建管理會計課程考核體系多元化、重視平時學習過程的隨機考核構成。

二、全面開展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提升職業教學能力

職業崗位任務指一個崗位所要求的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內容以及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崗位,是組織為完成某項任務而確立的,由工種、職務、職稱和等級內容組成。職責,是職務與責任的統一,由授權范圍和相應的責任兩部分組成。開展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是以工作內容為中心,以承擔的責任范圍為導向,根據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構建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和具體技能的訓練項目,使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能力目標得以實現。

全面開展管理會計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是對其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重大變革,通過課程教學改革,綜合培養學生職業意識與職業技能;在教學內容上把工作任務與學習情境與管理會計職業崗位任務密切聯系;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突出師生互動性、學生自主性、教學的應用性緊密結合。借助于管理會計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使管理會計課程教學的職業技能與職業意識的綜合培養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全面開展管理會計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為該課程的職業技能的培養提供保障;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升職業教學能力;找準專業特色定位,創新管理會計特色人才培養路徑。

創新性地將管理會計特色人才培養路徑設計為:專業定位抓核心———培養目標準確定位;專業建設抓規范———力求辦出特色;課程建設抓基礎———做到亮點突出;教學管理抓秩序———保障秩序井然;教學質量監控抓細節———做到細節量化;實踐教學抓條件———校內外結合;產學合作抓實效———開展項目服務;學術研究抓團隊———打造學術團隊;學生日常管理抓重點———抓兩頭帶一般;學生學習引導抓強項———培養技能人才。

三、探索與實踐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的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模式

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由模塊課程向基于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設計的項目課程的轉變,《管理會計》課程的設計以企業經營管理為主線,按照職業崗位任務的標準,突出職業能力培養,體現基于管理會計課程職業崗位分析和具體工作任務的課程設計理念,課程內容設計科學合理,職業性、綜合性與實踐性強,體現管理會計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及職業素質的養成,增強管理會計崗位的崗位適應能力,適用行業企業單位對管理會計崗位的用人需求。管理會計教學充分體現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模式,實現畢業與上崗零過渡。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管理會計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管理會計工作崗位技能和工作流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為學生今后從事會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滿足了高職學生職業性、開發性和發展性的需要。

把企業調研作為一項長期任務,把職業崗位和教學內容對應起來,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管理會計的人才。對此,在管理會計的培養目標上,要切實結合職業崗位任務的需要,培養出來的學生一定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這樣就大大節約了企業培養新員工的成本,同時也為學校和企業的合作起到了促進作用。管理會計課程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是造就管理會計課程師資隊伍的需要,也是提升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通過管理會計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教學改革不僅使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落實管理會計教學目標的實現。

綜上所述,加強管理會計課程體系建設,優化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突破傳統的以管理會計理論為基礎的教學體系及課程結構,構建以“職業崗位任務”為基礎,以管理會計“工作任務和學習情境”為流程的創新管理會計課程內容的工學相結合的人才培養理論和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為培養適用企業需要的管理會計專門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基金項目:

2009年安徽省精品課程《管理會計》階段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郭玲.高職院校項目化課程改革探索[J].成功(教育),2011(03).

篇7

關鍵詞:人才培養途徑;工學一體化;管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18(2012)11—0194—02



人才培養途徑與機制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方案,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許多高職院校借鑒國外先進辦學經驗采用工學一體化人才培養途徑,即通過學校與企業合作進行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合作教育模式。學校與企業共同制訂課程體系、共同進行教學管理、共同進行人才培養,使師生與實際勞動結合,使理論與實踐結合,使人才培養與用人需求結合,共同培育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一、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現狀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有了很大發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但由于對高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目標認識不夠,導致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途徑與機制還沿襲著普通高等教育學科教育的思想,片面追求知識完整性及系統性,忽視了培養學生成人的綜合素質能力教育,導致學生畢業后不能滿足崗位工作需求,社會適應性差。為推動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研究的深入,教育部相繼出臺了很多指導職業教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職業院校也進一步轉變了觀念和認識。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在探索校企合作共同設計人才培養途徑,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途徑方面做了有益嘗試。如以培養學生具備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養途徑,以團體互利為基礎的人才培養途徑,以“專項—綜合—頂崗”能力培養的三階段人才培養途徑等,這些人才培養途徑徹底打破了“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途徑,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時代特征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途徑。

二、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創新途徑

(一)高職課程體系改革

作為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課程改革是其的基礎環節。我國傳統課程體系是以向學生傳授系統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為目標的學科式課程體系,強調學科知識的科學性與系統性,不重視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科課程是以學科內容為中心設計的課程,它依據不同學科之間的相關性,按照先后順序開設教學科目。其教學過程以傳授學科知識為宗旨,忽視發現性學習、探究學習和行動學習在人的發展中的價值,忽視社會經驗的獲得和職業能力的形成。它與職業活動的系統性不是等同的。職業教育是培養職業能力,增進學習者職業發展的靈活性,幫助學習者適應企業和社會的飛速變化。因此職業教育必須與具體的職業行為相聯系。工作過程是在企業中職業者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是根據產品的“工作過程系統”確定“學習領域”,以學生為中心設計的一種課程體系,它強調學生以直接經驗的形式來掌握融合于各項實踐活動中的最新知識、技能和技巧。在“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模式”中,學生首先對所學職業內容和工作的環境等有感性的認識,獲得工作崗位和工作過程相關的知識,然后再開始學習專業知識。

(二)“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校企共同培養師資是職業教育的必然趨勢,校企共同培養師資有多個層次,例如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素質教師、兼職教師。每個層次的教師培養有不同的途徑與方法。如可通過選派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頂崗,以及從企業委派的指導教師中有目的的選拔符合教師資格的在職人員為兼職教師;通過職稱評定標準來引導“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完善“雙師型”教師的評價體系,注重專業教師實際能力的考核,同時將考核與職稱評定、工資收益、職務晉升等掛鉤,引入末位淘汰的競爭機制,以激活教師隊伍。

(三)堅持“綜合素質培養”的教育管理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面臨的社會環境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更加復雜多樣,這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艱苦奮斗的精神,適應環境及社會生活、自我調節控制情緒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等,是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基本要求。

1、整合教育與管理機構,推動學生教育與管理部門的深層合作。院校可以將學生處、社科部、團委等部門統一規劃、分工合作合理調配人力資源。依據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教育與指導相結合、咨詢與自助相結合的工作模式,解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行為自律性等行為管理與思想教育問題。

2、落實和完善學分制度。教育管理采用內容量化的學分制度,建立學生的學分檔案,并把它作為學生能否畢業的重要依據,以此促進學生學習,以引導與保證學生達到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

3、深化學院素質教育體系。學院應加強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形成有學院特色的校園文化。以校園特色文化為抓手,構筑素質與技能相結合的學生素質教育體系。學院通過企業理念文化進校園、企業高管專家上講臺,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背景進行職業生涯設計教育,實行專職輔導員和兼職班主任制度等措施,使素質教育貫穿專業教育始終。在素質教育考核方面,形成“平時考核、期末考核、實踐考核”三結合的模式。

三、工學一體化人才“組合式訂單培養”培養途徑實踐

(一)“組合式訂單培養”是一種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途徑與管理機制,以企業“訂單”為導向確定教育目標,為培養企業急需的復合型人才。它適合于行業企業規模較小、年用人需求量較小的行業。通過“組合式訂單培養”學校與企業建立良好的感情關系,各企業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聯合向學校“訂制”培養學生,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規格,共同制定課程計劃,制定評估標準。“訂單”不只是一張“用人”的預定單,而是包含著培養目標、培養計劃及教學方法、評估方法在內的一整套培養機制。

(二)通過“組合式訂單培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教師在與企業互動過程中,教師可以為企業員工舉行培訓班、個別輔導,提高企業員工的理論知識;企業可以為教師提供參與企業生產的機會,在實踐中培養鍛煉教師,提高教師知識運用能力,同時教師與企業共同進行科學研究,為企業解決現實中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引進實踐經驗的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提高實踐教學水平。

(三)通過“組合式訂單培養”建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強化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在學習領域教學體系實施中,行動導向教學被認為是“學習領域”教學體系的教學實施原則。該教學法將專業學科知識與職業行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實現了新課程體系構建的初衷。我們在教學中貫徹“做中學、學中做”這一理念,先從“做”開始,在做的過程中,學生如遇到問題,再以此問題為基點去學習專業理論。我們常說要學會如何學習,但是學校外的學習主要是在工作中進行的,因此學會如何學習實質上就是要學會在“做中學”,而只有從“做”開始展開的教學程序,才有助于這一能力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滿紅霞.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途徑與機制的創新[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08,(1):151—153.

[2]張彤,王艷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途徑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07,(2):22—24.

篇8

論文關鍵詞:人才培養方案;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

一、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經濟貿易系人才培養方案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現狀

人才培養方案不是簡單的教學計劃,而是人才培養的總體設計方案,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工作藍圖和總體規劃。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經濟貿易系一直充分重視此項工作,教務處制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和修訂的基本流程:每年10月初教務處提出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原則性指導意見和要求,系(部)召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會議,確定及論證專業面向的崗位或崗位群,分析專業核心技能,設計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系(部)組織專業教研室討論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系(部)教學委員會審查后于12月初報教務處、學校教學委員會審定,主管副校長審批,下發執行。一年一度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已成為經濟貿易系的常規工作。近年來,經濟貿易系五個專業(市場營銷、會計、電子商務、國際商務、物流管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基本都能按照高職教育教學的辦學理念,凸顯“就業導向,能力本位,產學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根據各專業面向職業崗位對知識與能力的需求來構建課程體系,在知識與能力結構分析的基礎上調整課程體系、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充分保證學生的實踐、實訓時間,保證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強化對學生綜合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培養,構建符合高職教育教學辦學模式、符合經濟貿易系辦學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顯示出高職教育在教學方式、內容和形式上的特色。

2.存在的問題

多年的實踐表明,經濟貿易系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和修訂也并非完美無缺,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

(1)專業建設思路有些模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但是,物流管理專業目前仍以學科教育為主,辦成了本科物流管理專業的壓縮型,重知識傳授和理論系統性,忽視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和實踐性,致使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不強,特色不明顯。例如:沒有形成既相對穩定又有高職教育靈活性的專業開發建設思路。專業開發不能根據物流產業發展變化及時調整,缺乏對社會發展狀況的敏銳洞察力。

(2)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設置不盡合理。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設置要突出物流基礎理論知識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該以職業崗位需要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為核心。但是,目前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置與其他學校具有同質化的趨向。人才培養方案由公共模塊、專業模塊、綜合素質拓展和專業素質拓展四個模塊組成,總學時1830,其中實踐教學占總學時占40%,理論教學占60%,專業和專業素質拓展兩個模塊設置了21門專業理論課程,大而全,沒有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課程設置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特色,課程教學內容不明晰,沒有明確的課程標準,課程之間有內容上的交叉和重疊現象,失去了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的辦學特色,學生分不清職業方向,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

(3)校企合作不深入,職業崗位調研不充分。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生產一線是專科學生的最佳實習課堂。但目前校企合作往往是學校一廂情愿,已進行的校企合作多數也是淺層次的,合作不深入。未能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有效程序。在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之前,未能及時召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聽取由企業負責人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的意見和建議,未能體現出真正意義上的“就業導向、校企合作”,創新性開發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富有時代特色的課程體系。加上專業負責人及有關專業老師平時教學任務繁重,外出機會和時間少,未能充分開展市場需求和職業崗位的調研,在人才培養方案編制的時間安排上缺乏統籌安排,臨時抱佛腳,沒有更多的精力開展規劃論證,雖然形成了系、教研室負責人的審核制度,但是由于受專業素質、精力以及獲取信息不夠全面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修訂過程中依然會出現一些誤差,以致修訂的方案質量不高,課程設置不夠嚴肅,有一定隨意性,“以人設課”的現象仍然存在。存在“有什么教師開什么課,有什么設備進行什么實訓”的現象,并且,在實施過程中若發現問題需要進行調整或課程的整合時,也會因人情、資源等問題致使解決方案擱淺,其結果是影響了課程開發及人才培養的質量。

(4)師資力量較薄弱。目前,物流管理專業面臨的困難就是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師資數量不足,且職稱結構、年齡結構不盡合理。目前經濟貿易系物流管理專業專業任課老師只有五人,只有一個老師是專業學物流的年輕教師,其余都是從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或其他學科專業教師轉型過來,邊教邊學,缺乏實際技能操作的經驗。由于師資力量薄弱,使得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需要重新學習操作技能,不能體現高職專業的辦學特色。

(5)教學條件需進一步加強。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實訓條件相對不足,軟硬件投入相對較少,學生的實踐條件達不到培養要求成了特別突出的問題,很多專業實訓難以有效實現。校外實踐安排也主要是以見習參觀為主,不能很好地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教學條件達不到培養合格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目標的要求,其培養的人才質量也打了折扣。

轉貼于

二、優化與改革設想

1.找準專業定位,進一步理清專業建設思路

專業定位直接關系著專業的生存和發展,關系著人才培養目標的客觀性、準確性、科學性,而人才培養方案則直接關系著專業定位是否能夠得到真正的體現,人才培養目標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支撐。高職高專教育旨在為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培養高層次實用型、技術型人才,重在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應進一步重視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方案建設。

2.做好市場需求調研工作,成立專門機構,優化課程體系

今年9月份的全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工作會議明確指出,高職教育要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不斷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為了盡可能地完善經濟貿易系的人才培養方案,使專業更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應該從學期初就著手進行市場調研工作準備,成立由專業負責人為組長的專門機構。深入社會,了解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和人才需求狀況,搜集大量的市場人才需求資料。專門機構的主要職責包括進行市場調研,提出專業改造方案,專門機構要由本專業理論水平高、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教學經驗豐富并有實踐經驗的與物流管理專業有關的雙師型專職教師組成,還要從社會上聘請有經驗的現場專家研討分析確定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定位以及如何設置課程等內容,不受教研室專業局限性和部門利益限制,真正做到根據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要求來設置相應課程,避免因人設課。在課程體系中,要特別突出實踐教學,突出知識和技術的應用,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技能,體現高職高專教育的特色。課程體系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為中心進行系統設計,2011級人才培養方案主要圍繞職業能力的變化來調整課程體系、優化和整合課程內容,確保畢業生滿足市場的需求。

3.加強物流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的師資隊伍現狀相對薄弱,要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抓好“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使他們既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積極從企事業單位聘請兼職教師,實行專兼結合,改善學校的師資結構,適應專業變化的要求;已經考慮安排專任教師利用寒暑假到物流管理一線進行實踐鍛煉,并積極鼓勵老師考取職業資格證書。也打算引進具有一定教學經驗又具有物流從業經驗的人才作為兼職教師,不斷充實師資隊伍。

4.推進“2+1”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引導學生獲取雙證書、多證書

在經濟貿易系以往的人才培養方案中,總是將學生在校的時間設置為兩年半,因為總擔心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太短,無法學到應有的知識。但隨著就業壓力增大,不少應屆畢業生從大三上學期一開學就忙著為求職做準備,開始忙著做簡歷、參加各種招聘會、找工作、實習。進入11月份后,求職進入了高峰期,有時課堂上會唱起“空城計”。如果通過某單位的面試,與該單位達成協議,單位要求先實習,學生不愿失去來之不易的機會,可放棄校內課程學習又很矛盾,正常的教學活動受到不少沖擊。在以就業為導向的形勢下,無論是學校有關管理部門,還是學生都處于尷尬的兩難境地。目前已有不少高職高專院校嘗試“2+1”人才培養模式,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實踐證明,“2+1”人才培養模式是可行的。因此,學校已經在2011級人才培養方案中引入了這種模式。嘗試第一學年主要開設專業基礎課和素質拓展課程,加強專業基礎知識和文化基礎知識學習,重視基本技能訓練;第二學年以專業技能的學習和訓練為主,鼓勵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強化學生技能的培養;第三學年以頂崗實習為主,加強崗前就業綜合訓練,全面推行頂崗實習,保證學生頂崗實習既有學習任務又有生產任務,做到學習與生產相結合,加強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目前在證書推行方面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考取更多資格證的機會,例如助理物流師、助理電子商務師、采購員、報關員等證書。鼓勵學生參加物流技能競賽,讓學生成為技能高手。

5.進一步改善實訓條件,完善實訓教學環節

篇9

(玉溪師范學院 商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基于應用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是根據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將課程與職業或崗位的有機銜接,構筑學科知識和應用能力并重的課程模式,它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學科知識為支撐.本文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內涵的解讀,提出了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優化思路,并進一步提了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 :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評價;優化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5-0243-03

1 引言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旅游高等教育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壯大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著許多困難,例如,旅游學科體系不成熟,各個學校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不統一,不同學校的旅游管理本科學士文憑有不同的內涵(龍江智,2005)[1];供需錯位現象嚴重(趙志峰,2008);[2]就業相對困難,層次較低,職業素養不強,難以滿足需要[3](鄭春奎,2011);旅游本科畢業生的業界低就業率及高流失率現象嚴重(胡朝舉,高雪等,2014)[4]等問題.究其原因,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吳國清,葉欣梁(2004)認為理論與實踐脫節,缺乏良好的職業意識;實際動手弱,社會適應性不強;辦學思路雷同,沒有特色;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重復、滯后;教師“半路出家”者居多,師資力量薄弱等,是造成旅游人才市場供需錯位的主要原因.[5]師守祥(2008)認為現有旅游專業培養的是旅游服務人員,投入與回報嚴重背離.[6]鄭向敏(2010)認為各高校都把培養復合型的人才作為培養目標,強調精英教育,專業教育,忽視或輕視了實踐教學[7].雖然各學者對旅游高等教育面臨的問題解釋說法不一,但幾乎一致認為應該對現有的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做出相應改革,以適應旅游業發展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2005年前后,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為了與傳統本科院校進行錯位競爭,體現自己的辦學特色,提出了培養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目標,[8]以期望能夠解決旅游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應用型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也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學者們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針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模式、能力構建、課程設置等相關內容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對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高校課程體系內涵進行解讀,希望以此為基礎,對現行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與重構,將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落到實處.

2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內涵解讀

課程體系是高等院校專業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也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載體和手段,它對提高和保障高等院校各專業的教育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關于課程體系的定義眾說紛紜,尚無統一定義.顧明遠,施良方,廖哲勛,楊樹勛等學者對“課程體系”、“課程結構”從不同角度和層次作了闡釋,給出了不同定義,但目前用得最多的是胡弼成在《大學課程體系現代化》一文提出的定義,胡弼成認為課程體系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體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價值理念指導下,將課程的各個構成要素加以排列組合,使各個課程要素在動態過程中統一指向課程體系目標(或專業目標)實現的系統;狹義的課程體系特等同于課程結構,是指課程構成,以及各類課程之間的組織、排列和配比關系.[9]一般認為它包括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宏觀的涉及學科及專業的設置,中觀涉及專業內部課程體系的構成,微觀主要指專業內部的教學內容以及教材體系的選擇,本文對課程體系的研究定位在專業課程體系的層面,因此在下文中提到的課程體系均指廣義的課程體系,屬于中觀層面.向學生提供什么樣的課程體系不僅可以反映出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價值取向,同時也直接或間接地“折射出社會對于高等教育所持的態度、施加的影響與所抱的期望”[10].為了響應社會對復合型、緊缺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的訴求需求,各高校近年來紛紛提出了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培養方案,以期培養理論功底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具備從事相應崗位或專門技術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應用人才培養目標的提出,要求作為人才培養目標載體和手段的課程體系也隨之做出革新,要求各高校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改變傳統重理論,輕實踐的課程體系構建思路,著重于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基于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將課程體系與職業或崗位的有機銜接,理論與實踐并重,以實際崗位的技術活動項目為線索,將學科知識和素質培養融合具體教學活動之中,以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學科知識、專業理論為支撐來設置課程.[11]因此,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課程體系至少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面向社會需求,服務社會地方經濟發展;二是學科知識和應用能力并重,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三是突出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3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優化設計

3.1 課程體系優化思路

3.1.1 明確目標定位,突出專業知識的應用性

應用型人才是能夠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專業、工作社會實踐的一種專門人才,不僅要能夠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還要能適應崗位發展、變化的要求.在對整個體系進行優化時必須將專業知識要求、職業或崗位的技能要求融入到課程體系中,細化為知識能力大綱,依據知識能力大綱對課程進行選擇、整合,以保證教學內容、方向要立足于就業,服務于工作崗位,即要與社會需求接軌,防止“供需錯位”現象的出現.由于旅游管理專業涉及的崗位、行業較為廣泛,遠遠超出了傳統的吃、住、行、游、購娛樂等六大方面的范疇,要把握好社會對旅游管理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具體要求,并依據崗位來設置課程難度較大.但經過簡單梳理后不難發現,旅游管理專業涉及的工作崗位或職業,均為服務性行業,雖然崗位不同,但存在較大共性,可以將社會對旅游管理專業應用能力細化為“旅游服務基本技能、旅游服務活動策劃能力、數理統計與分析能力、管理理論與知識應用能力……”等.因此在應用型課程體系構建時,一方面應該重視職業通識能力(能力素質課程、人文素質課程、行為素質課程等)設計與構建,以滿足社會對寬口徑、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對于飯店、旅行社、旅游景區景點等傳統的旅游企業人才需求,相關課程的開設就應該與企業需求目標緊密結合,與企業用工標準相結合,注意崗位核心能力(崗位基礎課程、崗位核心課程和崗位拓展課程)課程的設置,如旅游項目策劃、導游實務、前廳服務技能實訓、客房服務技能實訓、餐飲服務技能實訓等課程.總之,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課程體系與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體系相比,職業教育傾向突出,更加強調社會及崗位的適應性.

3.1.2 學科知識和應用能力并重,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

旅游業是對實踐能力、操作能力要求較高的行業,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基層工作經驗,熟悉基層的工作流程和業務標準,因此旅游管理專業一般不可能直接為旅游行業輸送高級管理人才,而只能為旅游行業培養同時具備最基層業務操作能力和經營管理潛質潛能的高素質的管理人才.[12]這種觀點反映了員工從層到管理層發展的一般規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從現實情況來看,這種觀點的存在對旅游高等教育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它不僅模糊了高等教育與普通中等職業教育的界限,也為目前旅游教育存在的就業質量差、“供需錯位”的現象找到了借口,使研究人員在一定程度上遺忘了對旅游管理專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挖掘與研究.應用型人才雖然可以劃分為一線操作人員、行業管理人員、行業精英等層次,應用型本科培養的旅游人才應該是行業管理人員、行業的精英,應該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就要求走出“重實踐,輕理論”培養基層員工的誤區,知識目標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操作層面上,局限于技能培訓,還應該注重學科知識、專業基礎知識的傳授.總之,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設置要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堅持學科為支撐,專業為基礎、崗位為核心,堅持通識課實用、專業基礎課管用的原則,來搭建一個既要體現旅游管理專業的特色,滿足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的需求,又能滿足培養一線員工的基本能力的要求.

3.1.3 進一步明確面向地方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并有相應課程與之相呼應

在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優化時,應該緊緊圍繞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這一目標,整合課程內容,加大地區文化類課程的比重,盡量做到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接軌,讓旅游管理專業接地氣,增強專業實用性.本著服務于地方、區域和行業的經濟建設,為地方培養所需要的人才的原則,結合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優勢和特色,增設相關課程,例如云南歷史文化、東盟旅游概論、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劃等課程,進一步豐富旅游管理專業知識體系,拓寬就業口徑.

3.2 課程體系優化與重構

根據以上基本設計思路,在系統梳理審閱有關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按照現行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做了如下調整和優化.

3.2.1 依據學科特征,對學科基礎課程進行優化

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科歸屬一直存在較大爭議,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曾經四次對普通高校專業目錄,每次修訂均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科歸屬做了相應調整,直到2012年第四次修訂時旅游管理類首次作為一級學科與工商管理類并列出現在專業目錄中.但是無論怎樣調整,是否曾在爭議,旅游管理專業屬于管理學門類專業的特征是不容質疑的.因此,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學好旅游學科基礎課程的同時,還必須加強經濟類、管理類課程的綜合學習,為以后走上管理崗位工作打下堅實理論基礎,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就業后有足夠的發展后勁.因此,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應該包括工商管理的學科基礎課程,如管理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課程,考慮到經濟學作為管理學的基礎,還必須充分重視經濟學相關課程的學習.當然旅游類的學科基礎課程,如旅游學、旅游心理學、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等課程也必須開設.學科基礎課模塊的課程內容主要側重原理性知識,培養學生的理論功底,為學生的后續發展和自我拓展與提升奠定基礎.

3.1.2 依據行業特征,構建應用型專業基礎課程

由于旅游學具有多學科、跨學科交叉的基本特征,旅游活動本身又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旅游管理專業在開設課程時不可能面面俱到,涉及所有學科及行業.旅游學涉及的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環境和生態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對提高學生對旅游現象與本質的把握有重要意義,但這些課程所包含的知識并不是旅游從業人員開展工作所必備的核心知識.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所學知識應用型和實用性,在專業基礎課部分開設的課程應該與學生的就業方向或將來從事的職業應該具有一致性,它在旅游管理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中應該處于核心地位,它致力于學生從事旅游行業技能以及經營管理能力的培養,是旅游管理專業特色的重要體現.因此,建議在現有專業課程模塊中刪除人文地理、中國文化概論、旅游環境學、生態學等課程,增開俱樂部管理、會展概論、旅行社經營管理、旅游目的地營銷與管理、餐飲經營管理、酒店督導管理、農家樂經營與管理等課程.

3.1.3 依據學生興趣和能力培養,設置專業選修課模塊

專業選修課是學科基礎課程及專業基礎課程的補充和完善,是為了拓展學科視野,深化學科知識與技能,強化專業基礎知識的應用,滿足學生學習興趣而開設的課程.為了防止專業分化過細,導致就業面狹窄,就業困難,在選修課設置時不應該劃分專業方向,應在學生綜合能力與水平提升的基礎上,強調“寬口徑、厚基礎”.在選修課設置時可沿以下思路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和調整:(1)立足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為了達到讓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而開設的活動策劃與管理(展覽策劃與組織、會議策劃與獎勵旅游、節慶策劃與組織管理)、項目投資分析、旅游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管理、收益管理、旅游地產與土地利用、客戶關系管理、休閑娛樂業管理等課程;(2)由于旅游業從業人員需要具有較寬的知識面,為了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與內在修養,滿足學生參與導游資格考試而開設的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業務、旅游美學等課程.

3.1.4 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的,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在課程體系設置中應當突出其中心地位.在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時,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加強實踐教學,提升實踐教學學分、課時比例,如將專業實習改為一年,實行“3+1”的教學模式;其次,注重具體課程的實踐環節設計,上述專業基礎課、選修課等課程模塊經過優化后,大多數都離不開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在日常教學開展中,必須針對具體課程設置實踐、實訓環節,并形成實踐教學大綱,盡量通過實踐和情境模擬的途徑實現教學目的,要求形成相應的考評機制,確保每一個實踐環節落實到位;最后,加強校企合作,規范校外實習,避免成為校外實習基地的廉價勞動力,影響其擇業與就業觀念.

參考文獻:

〔1〕龍江智.從體驗視角看旅游的本質及旅游學科體系的構建[J].旅游學刊,2005(01):21-26.

〔2〕趙志峰.旅游管理專業性質研究——一種體驗視角的探討[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8.

〔3〕鄭春奎.旅游管理專業“一式三化”模式人才培養實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S2):40-42.

〔4〕胡朝舉,高雪,吳雁彬.旅游管理應用型本科多元協同培養路徑創新與實踐——以韓山師范學院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4,235(17):130-132.

〔5〕吳國清,葉欣梁.旅游人才培養與高等旅游教育的職業化發展[J].旅游學刊,2004(S1):15-18.

〔6〕師守祥.以項目和景區管理為突破口,培養真正的旅游管理人[J].旅游學刊,2008,23(2):10-11.

〔6〕師守祥.以項目和景區管理為突破口,培養真正的旅游管理人才[J].旅游學刊,2008,23(2):10-11.

〔7〕鄭向敏,范向麗.論旅游專業“四高”的人才培養理念與運作模式[J].人文地理,2010(06):146-149.

〔8〕夏建國,劉曉保.應用型本科教育:背景與實質[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3):92-95.

〔9〕胡弼成.大學課程體系現代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7.21.

〔10〕崔軍.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大學課程改革:理念更新與思路選擇[J].中國大學教學,2009(04):38-40.

篇10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教育部在2000年的課程體系改革課題總結報告中指出,“人才培養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根據特定的培養目標和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為依據,對不同的類型專業人才確定的教育與教學模式、管理制度、評估方式及其實施過程的總和”。也可以說,所謂人才培養模式,就是造就人才的組織結構樣式和特殊的運行方式。人才培養沒有統一的模式,就大學組織來說,不同的大學,其人才培養模式具有不同的特點和運行方式。本文將供應鏈管理理論引入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體系當中,構建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供應鏈結構,實現高校與市場的無縫對接,從供應鏈的視角對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以下探索。

1 培養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是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迫切要求

目前學術界把本科人才培養劃分為四類:研究型(學術型)、工程型(工程應用型)、技術應用型、 技能型(操作型)。其中,研究型本科主要承擔培養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任務,側重理論的學習和客觀規律的研究;工程型本科主要承擔把客觀規律和科學原理轉化為圖紙、計劃、方案等形式,可直接運用于實踐的設計、規劃、決策的知識教育;應用型本科主要承擔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任務,側重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學習和客觀規律的應用,技能型(操作型)主要是培養高技能人才,屬于專科教育。

從發達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發展的經驗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最終呈現出“橄欖型”趨勢,即學術型的拔尖人才和一般勞動者占少數,大量的是具有一定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包括工程型(工程應用型)和技術應用型人才。目前我國所處的傳統工業化向新型工業化轉變的階段,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逐漸向技術密集型生產方式轉變,生產方式的轉變促使在經濟活動和管理活動中企業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物流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性地位,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復合產業,同時它又是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發展物流產業需要大量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因此,培養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是適應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迫切要求的。

2 國外發展應用型本科的經驗借鑒

2.1 教育決策要科學。決策決定高等教育類型結構和比例是否與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是否滿足社會的實際需要。加拿大聯邦政府放權到各省的管理模式對因地制宜調動當地辦教育的積極性十分有效。科學的高等教育辦學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應強調學生綜合能力指標(關系到教育目標)是否與辦學定位相一致。如果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沒有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則是失敗的。教學效果則應由學生和用人單位去評價,這樣有利于澄清一些誤區。

2.2 辦學定位要準確。定位無所謂高低貴賤,關鍵要準確。社區學院的領導有責任使定位的目標具體化,揚長避短,應用型本科教育就是要培養社會需要的從事實際工作的人才,應用型本科院校無法與學術基礎雄厚的綜合大學比學術,但可以和他們比就業率,就業率是社會評價的重要指標。北阿爾伯塔理工學院的實踐證明,只要辦出特色,人才得到社會的承認,即使是職業教育,一樣可以成為世界一流學府。

2.3 教師素質要保證。對培養應用人才的社區學院而言,教師擁有實際工作經驗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專業對課程的教學要求來決定教師數量,根據學生培養目標確定教師質量。對教師的考核要綜合評價,應用型本科院校對教師的考核不應只看科研成果,還要看培養的畢業生能否被社會所承認、接納,能被社會認可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3 構建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供應鏈是企業從原材料采購、生產、運輸、加工、分銷至最終送達消費者手中的業務流程,是個環環相扣的鏈條。供應鏈內部的合作伙伴共享資源,實現了核心能力的有機集成,其成員之間的合作狀況是供應鏈運作成敗的關鍵。供應鏈管理是通過供應鏈的合作與企業業務流程的整合、協調,以締造企業合作的競爭優勢,通過傳統企業各功能間的合作策略及跨功能的合作戰術甚至在供應鏈中跨企業的合作,以增進企業與整體供應鏈的長期績效為目標。如果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高等院校看成是一種服務性企業,那么其“原材料”則是由生源地進入高校的學生,其“產品”則是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合格的畢業生,這樣就形成了一條人才供應鏈,本文借鑒了供應鏈管理的思想,來探討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3.1 高等教育人才供應鏈構成。高等學校的任務主要是培養人才。從入學——接受高等教育——就業整個過程看,頗似一個企業對產品的加工過程。把教育過程和生產過程聯系起來,找到教育機構中與一般企業中供應鏈的相似之處。在一般企業中,產品的生產過程可表示為由個基本節點組成的供應鏈即供應商——制造商——經銷商——客戶。高等教育的供應鏈具有與其相對應的節點,供應鏈的上游節點則為高中等生源地,而下游節點則為學生畢業之后的流向,如深入學習或者是到用人單位工作。高等教育供應鏈構成為即具有高等教育需求的群體如家庭、組織、個人等——高等學校的招生、選拔生源(產品采購)——高等學校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培訓(產品的生產)——就業(產品的銷售)——用人單位,即接受高等學校的產品。具體如圖1所示。

3.2 構建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供應鏈模型。高等教育的組織機構同任何一個企業一樣,從其產生之日起,供需矛盾就已經存在著。一方面,源于高等教育供求系統本身的復雜性:高等教育供求由兩對供求關系三大供求主體構成,即由個人(家庭)——學校組成的高等教育機會的供求關系和由學校——企業組成的高等教育產品的供求關系。另一方面,源于高等教育的準公共性質:高等學校的供給行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政府的制約和調節。由于信息的失真,人才需求波動,高等教育供應鏈中產生了類似生產企業的牛鞭效應,這種牛鞭效應影響了高等教育的良性發展和運作,造成了高等教育資源的浪費和配置的不合理。

客戶關系管理(CRM)是規避牛鞭效應的有效方法。因此,高等院校應該設立類似的機構或組織,專門負責顧客需求信息的收集與處理,起到校企合作的中樞作用。機構既可以以行政機構的形式,也可以以校企合作平臺的形式,其作用就是發揮好學校與顧客的銜接作用。

在生產型企業中,部門之間流動的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而在高等教育模型中,以學生從招生到就業為整個過程,期間發生的知識傳授和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應該理解為一種知識流或者信息流。供應鏈管理因高校戰略和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需要,其中節點高校需要動態地更新,并且在高等教育供應鏈的運作過程中,用人單位的需求拉動是供應鏈中信息流、服務流、資金流運作的驅動源。學校的校企合作平臺通過搜集和分析用人單位信息,向二級教學單位、招生部門、教學部門如實傳遞,由這些單位具體實施學生的培養方案。

政府制定各種各樣的政策,在高等院校和用人單位的供求活動中起著協調和導向作用。高等院校、用人單位、學生(家長)彼此間的合作與協調,同步化和集約化的整體運行方式,可以實現政府、高等院校及用人企業整體優化的目的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本文構建一個高等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流程模型,如圖2。

4 建立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機制

為保障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作用,建立包括目標機制、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在內的“三元培養機制”。這一人才培養機制的建立涉及到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門、高校和教師通力合作。

4.1 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目標機制。如何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合格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已經成為擺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將供應鏈管理理論引入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體系當中,從高等教育經濟學中的供求關系和其產業屬性出發,構建物流管理人才供應鏈結構,以市場為導向對物流管理人才需求進行合理預測,通過優化整合物流管理人才供應鏈,提高人才供應效率,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在供應鏈管理全過程下,改進高校原有供需關系,實現高校與市場的無縫對接,最終達到生源提供方、高校、用人單位和學生群體高度滿意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構建“學生、高校和用人單位三位一體”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適應我國經濟轉型的需求,服務于社會。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應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如圖3。

4.2 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運行機制。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機制主要包括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設計,這是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機制的主體部分,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也是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腳點。

4.2.1 教學內容設計。根據本文所提及的物流管理人才供應鏈的目標,高校應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以決定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教學體系,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發展趨勢,將知識、技能和態度這三大要素融合到教學內容中。具體體現如下:第一,在知識選擇上,結合物流用人單位需求,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適當加強基礎知識的內容,包括文化基礎知識和技術基礎知識,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重點,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與用人單位及時溝通信息,調整教學內容,增加實踐內容使學生順利通過從學校到用人單位的過渡,從而實現物流管理人才供應鏈的無縫集成。第二,在技能的選擇上,要體現培養學生的動作技能(即感知動作技能、重復性或自動化的動作)、智力技能(即策略技能或計劃技能)方面的內容。融入供應鏈管理的思想,學校與用人單位結成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學生到生產一線實習,加強實驗教學、培養技能等。第三,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對學生態度的培養。教育學生具有堅強的毅力和社會責任感,明確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在我國工業化乃至信息化的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克服職業生涯中的各種挫折,成為一個有價值、有尊嚴、有成就的人。

4.2.2 課程體系設計。課程體系是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內容。應用型物流管理本科教育的課程體系應該符合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技術性和應用性特點,課程體系拓展為由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計劃、素質拓展計劃、創新能力培養計劃,加實踐教學體系的“3+1”應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養計劃,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專業教學計劃。它由四個模塊構成,即分析工具課程、特色選修課程、理論基礎課程、核心課程。專業課程要把與專業有關的現代高新技術知識及時充實進去,提高專業技能的要求和針對性。第二,素質拓展計劃。它由四個模塊構成,即思想適德、文化、業務、身心素質。第三,創新能力培養計劃。指在教學之外,開展各種類型的課外活動,如各種形式的校內競賽等,組織各種學生社團,通過課外活動開展和學生社團的形式,從而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第四,實踐教學體系。它由三個模塊構成,即基本操作技能、專業基本能力、專業綜合能力與創新能力。

在人才培養全過程中,實行第一、二、三課堂結合,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結合,理論教育和實踐鍛煉相結合,全面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4.2.3 教學方法設計。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教學方法改革必須以突出啟發性為原則,以有益于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為指導思想。目前,應用型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大力提倡的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法、診所教學法、實驗實訓法等。除上述教學方法設計之外,本文認為教學方法的創新源于對每門課程的設計和開發。比如,按工作過程系統化進行課程開發,以學習情境(主題單元)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

4.3 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保障體系設計。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體系涉及師資隊伍建設、實踐實訓基地建設等諸多方面,這是構建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條件。

4.3.1 應用型物流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師資是達到培養目標的保證,應建立一支素質、能力達到要求的師資隊伍。第一,提倡教學和實踐相結合,要求物流管理專業教師逐步具備“雙師”素質。培養教學、實踐與科研相結合的教師隊伍,推動教師參與企業實踐,與實踐相結合,將物流管理教師隊伍造就成既掌握理論又具備實踐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第二,要求教學和科研相結合,以科研促教學。應用型物流管理教師應多爭取來自企業等組織的橫向課題,參加為企業服務的咨詢項目和活動。第三,整合外部資源,解決復合型師資緊缺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到企業中掛職或任職,將第一手實踐資料帶回到教學中,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實用性。另外,利用合作伙伴企業和基地企業,聘請企業技術人員作為客座教授或兼職講師,建立實戰型的兼職教師隊伍。

4.3.2 實踐基地建設。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是以能力為中心,以培養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的,對學生的實踐技能要求很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一部分可以由理論知識轉化而來,但是更多的還是要通過實踐教學來完成。大力推進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改革,著力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以人才供應鏈目標為導向,構建符合不同類型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特點的實踐性教學體系,細化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明確各實踐環節和活動的具體目標,調整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除了加強校內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還應加強課外活動與社會實踐活動訓練,選擇不同類型的企業作為學生實習基地,使學生熟悉企業的工作流程及產品特點,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在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應注重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和實踐鍛煉相結合,形成“以校內模擬實驗實訓中心為依托,校外實習基地為延伸,課內實踐教學為主體,課外校園科技文化活動為擴展”的多層次應用型實踐教學模式,以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需求。

5 結束語

應用型物流管理的本科教育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是社會急需的人才。相關的高等院校應以一種積極的態度來認識和發展應用型物流管理本科教育,不斷地探索實踐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途徑和模式,才能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教育體系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本文把供應鏈管理理論引入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中,凝煉了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的內涵,在供應鏈管理全過程下,改進高校原有供需關系,實現高校與市場的無縫對接,最終達到生源提供方、高校、用人單位和學生群體高度滿意。

參考文獻:

[1] 馬士華,林勇,陳志祥. 供應鏈管理[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2] 郝婷. 基于高等教育的專業技術人才供應鏈模型研究[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9):41—42.

[3] 王福深,王伯良. 從價值鏈理論看企業參與產學研結合[J]. 管理科學文摘,2005(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