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的案例分析范文
時間:2023-10-11 17:24: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育教學的案例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中學化學 教學模式 策略 案例分析
化學教學模式是溝通化學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研究和運用化學教學模式是提高化學教育質量以及促進化學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之一。
一、中學化學教學模式的策略教學
中學化學模式以多樣化的教學程序對應學生多樣化的發展要求,模式的教學策略必須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學習為主導的教學教育理念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分析:
1. “過程”教學策略――以過程促轉變的教學策略
教學的實質是一個對學習者施以影響的過程。按生態模式教學的觀點,從學的方面看,過程是教學影響的來源,過程是達成轉變的思維和行為的結合體;從教的方面看,教學的作用通過過程產生結果,教學的作用在過程中、在結果中得以實現。
2. “問題”教學策略――以問題為資源的教學策略
現代教育教學觀普遍認識到“問題”對教學的重要性,認為“問題”是教與學的紐帶?!皢栴}”聯系著教學的品質,聯系著學生的創造力。人生態教學模式的觀點認為:“問題是教學急待開發的課程資源?!?/p>
3. “活動”教學策略――讓活動成為教學的基本形式
人的發展不是憑空進行的,人只能通過活動獲得發展。以操作、動手、討論等為特征的教學“活動”,區別于靜坐課堂“單聽”、考試之類的活動。活動作為學生存在和發展的較好的方式,具有知識呈現自然、易與學生興趣吻合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學意義。
二、中學化學教學模式的案例分析
1.案例:“電池原理”探究
教學準備:教學用品準備;教師教學方案、思路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情景設計:(為引起學生興趣和思考)
教師活動:引言;展示干電池、紐扣電池、手機電池;安排學生做干電池使電珠發光的實驗;教師做“西紅柿電池”使電流計偏轉的實驗。
學生活動:觀察教師的活動,做干電池使電珠發亮的實驗。
提出問題:干電池如何使電珠發光?西紅柿如何成為電池的一部分?
預想的回答:①形成了閉合電路,電池中有電流。②電池能產生電流,電池儲存有電能。
追問:電池如何產生電流?要研究這個問題,我們該怎么做?
第二,解剖干電池,認識了解結構。(注意環保)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①電池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②電池是怎么回事?③電池的結構如何產生電流?
學生活動:解剖干電池,相互討論認識干電池的結構。
提出基本假說:電池產生了電子流動,形成了電流,使電珠在閉合電路中發光。
問題:電池為什么可以形成電子流呢?
②Cu-Zn原電池 Cu極產生氣泡,電珠閃亮,Zn極溶解。
教師提問:①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什么反應?②哪類化學反應有電子的活動?學生思考……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轉移。③是否與一般的氧化還原反應有所不同?有何不同?
學生思考: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分開兩極同時進行,進入實際原理的領悟。
學生修正的假設:
②原理簡圖(如圖1所示):(電池外部電子運動形成電流,電池內部離子變化形成電路)
③電極材料差異和電解質溶液中的氧化還原反應與原電池的基本原理有關。
④電極材料的不同是產生電子流動的原因,也是電池內部離子變化原因。
第四,學生設計實驗,驗證以上假設(實驗其實是探索與驗證相結合的)。
教師活動:巡視指導。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用各種準備的電極材料實驗,觀察、分析、討論實驗現象。
第五,自我總結報告:本節課的學習,我獲得了哪些有意義的進步?
(1)對參加的哪一項活動最感興趣?我做了什么?(2)我在哪些方面做得很成功?哪些不成功?(3)本節課有哪幾方面的新認識值得記一記?(4)課后我想做點什么?
2.案例:探究“鈉和水反應”
準備:教學用品準備;教師教學方案、思路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創設情景(激發好奇心,激發探究欲望,矯正被動學習模式)
教師活動:展示一瓶金屬鈉,演示金屬鈉的取用,做“水生火”實驗(蒸發皿中放入少量乙醚和綠豆大小的金屬鈉,然后用滴管滴入2―3滴水,結果蒸發皿中冒出熊熊火焰)。
學生觀看到這一違反“常規”的現象,既興奮,又好奇,產生“水火不相容,為何水又能生火呢?”的疑問。教師巧妙創設求知氛圍,將學生引入到“憤”、“悱”狀態之中。
熊熊火焰。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做金屬鈉和水反應的實驗,歸納鈉的物理性質。
第二,學生實驗:
學生活動:做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并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①鈉為什么存放在煤油中?②鈉外表顏色與切開后的顏色為何不同? ③鈉浮在水面如何變成小球?④鈉在水面為何到處移動,并發出嘶嘶聲音?小塊鈉投入水中為何沒有燃燒起來?等等。
教師活動:將這些問題投影,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活動:按小組匯報討論結果,相互補充。
教師活動:引導、點撥、評價小組匯報結果,給出正確結論。根據實驗引導學生歸納鈉的物理性質。
教師活動:巡視指導。
學生活動:小組分別用多媒體展示實驗裝置,解釋相關原理。
第三,自我總結報告:本節課的學習,我獲得了哪些有意義的進步?
(1)對參加的哪一項活動最感興趣?我做了什么?(2)我在哪些方面做得很成功?哪些不成功?(3)本節課有哪幾方面的新認識值得記一記?(4)課后我想做點什么?
總之,學生通過以上案例的學習,不但形成了對電池原理、鈉和水反應現象的深刻理解,而且在體驗探究過程中,能夠領會到新舊知識間的聯系,能夠把理解力滲透到實際情景中,也能夠系統地理解知識的深度和熟悉它的復雜性,達到對電池原理、鈉和水反應現象的理解,并能掌握相關知識。
篇2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 機械設計基礎 教學案例 設計 分析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1C-0189-02
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型的教學媒體層出不窮。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已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關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促進了高校的課堂教學方式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尤其對高職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一門是典型的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將很大程度地影響后續課程的學習,特別是專業課的學習。而高職學生理論基礎薄弱,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因此引入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豐富教學資源,變“靜”為“動”,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的特點,是提高本課程教學效果的必要措施。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在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專業開展了實驗研究,通過多次全程參與課堂教學的設計及實施,對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分析。本文以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的“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性質”這部分內容作為課例,探討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想
“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性質”這節課的設計主要以機械職業崗位能力需要為基點,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生產實際,為著力營造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創設學有所用的教學情境。由于機械設備中的鉸鏈四桿機構難以直接觀察,而高職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較差,因此本節內容主要采用啟發誘導,探索發現的教學方法,配合以模型感受、多媒體演示等教學手段,其步驟為:感知―理解―深化,從而增強師生間的互動性,使教學更直觀、形象。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和理解鉸鏈四桿機構曲柄存在條件,理解急回特性的概念、行程速比系數K的含義及死點問題的處理。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理解、思維和運用能力。發展目標: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問題探索的情境,使學生通過思考、討論體會到探究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自信心。教學重點:鉸鏈四桿機構曲柄存在的條件。教學難點:鉸鏈四桿機構急回特性。
(三)教學過程
二、案例分析
(一)互動白板的教學優勢
任課教師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充分發揮了互動電子白板的優勢,不僅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所學知識,還能夠靈活運用,舉一反三,而且使整個課堂都是在活躍的互動氣氛中開展。
1.保存板書,反復應用。整個教學由復習準備引入――讓學生寫出四桿機構的判別式,教師調出事先在白板上準備好的各種四桿機構類型,讓一名學生上臺板演示,學生完成后,白板所具有的存儲功能可將白板上的內容保存下來。而在教學的后續階段,這些內容還會經常用到,教師只需將它調出即可,無需重復勞動。這樣既省時,又不會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而且使已學知識再次得到鞏固。
2.簡化功能,優化過程。(1)脫離制約,化遠為近在應用電子白板過程中,可隨意用電子白板配備的書寫筆在白板上操作電腦或自由書寫,還可用板擦隨意涂改,脫離鼠標對教師行動的制約,同時學生也可輕松學會用書寫筆在白板上寫字畫圖,讓教學中實現互動。教師還可用書寫筆任意選擇顏色、調節粗細,不用直尺、三角板、圓規等工具,就可畫出四桿機構各種類型的圖形。(2)修改原圖,對比教學四桿機構類型判別難度較大,但學生必須掌握,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教師首先將曲柄搖桿機構展示在白板上,學生很快就能解答。然后教師在原圖上變換不同桿作為機架,這時可以直接在原圖上用其他顏色的筆添加一些線條,擦除多余的線條,整個修改過程學生們都可看到,這樣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難點也就迎刃而解。(3)整合資源,教學變活機械設計基礎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教材中機構運動、插圖和公式很多,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不僅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而且學生看到的內容不直觀、不形象,影響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機構的結構,互動白板具備的VCM互動演示平臺起到了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友菔酒脚_將白板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整合起來,在演示文稿中制作的圖形旋轉、平移、翻轉等運動效果,通過白板展示出來,整個課堂也因此而活起來,滿足了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巧借媒體,陶冶情操
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設計的機械設計基礎電子教案,從內容安排和媒體形式上不斷給學生以新鮮感,學生就能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與思考,就會體會到創造的快樂,這樣就誘發了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自主地選擇學習進度和學習節奏,使學生由傳統教學的受體變為主體,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鉆研精神。
交互式電子白板對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教學進行了改革,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職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探究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理論基礎,但是缺乏實踐經驗和對各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并且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抽象思維,學習自律性差,但好奇心強,很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交互式電子白板進入課堂,其各種先進的性能給教學改革與資源整合注入了新的活力,給教師和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展示、自由交流的平臺,這為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廣艷,李銘,張豪鋒.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培養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實驗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11)
[2]劉志蓬.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培養學生的注意力[J].中國電化教育,2008(12)
[3]舒娜,劉菁.電子白板下的教學交互行為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6)
【基金項目】2012年度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桂教高教(2012)22號)
篇3
案例二:某節體育課,體育教師帶領女生進行形體練習,這個運動項目很受學生的喜愛,但有一位學生的行為引起了教師的注意,這位女生在進行形體訓練時表現得無所謂,動作馬虎,不到位,教師問及原因,此生說:“我不想練習,因為我不想身材好看,我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我不想美麗,我只愛我自己?!笨烧n后她卻偷偷地自己練習。
上述兩個事例是我在這幾年的體育教學過程中發生和發現的問題,通過這兩個事例可以看出這兩位學生都屬于心理健康不良狀況。目前在廣大的中小學生中,心理健康不良的現象很多。當今社會發展迅速,而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由于家庭的溺愛,孩子任性、自私、自負、害怕挫折、遇事缺乏耐心等現象比比皆是。但是他們又是祖國的未來,社會發展的棟梁。我們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這也是目前我們體育工作者面臨的一項新課題。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時,我們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在體育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探索:
一、教師應具備較高心理素養水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其中,其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對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理論的學習,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研究新課標,使自己的教育心理理論水平得到更新和提高,能勝任新形勢的教學任務與要求。一個心理健康的體育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修養、師德修養,有較強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品質,能真誠地接納學生,理解和尊重學生,在教學中能創設一個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
二、改善師生關系,優化課堂心理環境,促進心理健康教育
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與人的交往關系。其次,師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為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第三,學生應該得到足夠的表現自己的機會,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機會。
體育課有其自身的特點,它能使教師學生廣泛接觸,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把自身的個性特點、心理健康狀況、身體素質狀況充分暴露出來。教師在教學中,對每個學生的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充分注意師生交流的時機和過程,使情緒情感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鳴,做到認知上相近,情感上相融,心理上互動,創造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良好的人際關系背景下,師生之間的積極關系所帶來的積極情感、合作支持的態度和良好的情緒氣氛,都將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促進師生積極進取,自由探索,有所創新,使學生能創造性地應對環境的變化,增強心理素質。
三、課堂教法靈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開發學習動力系統,產生良好心理定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進學生樂學的先決條件,是學生主動參加學習活動的最大動力。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轉變思想觀念,積極和最新的教育觀念接軌,可通過目標設置法、創設情境法,價值尋求法、溝通法、冷卻溫暖法、規則法、誘導感染法、自我暗示法等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從而改變或改善學生的體育態度,從中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產生良性心理定勢。
2.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主體意識有內在需要的趨向,當滿足這種內在需要時,人會產生愉快的體驗。我們在教學中應貫徹“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的思想,應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學習欲望,啟發誘導學生多動腦,使學生真正認識到為什么而學?學了有什么用?怎樣學才能學得快學得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如,課堂上不妨讓學生輪流帶準備活動,放松活動,提前給學生一個內容,讓學生自己設計這個內容的活動方法與組織,上完一節課后,下一節課應該上什么內容,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方法,從而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拋棄盲從心理、依賴心理和屈從心理,同時,通過自身嘗試,克服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鍛煉自我能力,增強心理適應能力,使其學習心理處于活躍的狀態。
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
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運動技能學習效果的差別是顯而易見,一個動作做得好壞,一個動作學會沒有、學得怎樣都展現在師生面前,學生通過比較容易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具有樂于接受他人批評和建議的心理傾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經常分析和檢查自己,了解自己的缺點,從而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要求。
1.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分析學習失敗的原因,幫助學生建立成功的學習情感,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功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伴隨著使人滿意、愉快情感體驗的學習活動,其活動常常受到強化;而不滿意的情感體驗則使活動受到抑制。教師應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并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標,為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學生經常體驗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會即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又激發和維持堅持參加體育活動的內部動機。比如,選擇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如對身體胖的學生安排一些力量練習,對瘦小的學生安排一些靈敏性練習,使他們在各自的運動項目中顯示出自己的優勢,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樹立成功的信念。
篇4
【關鍵詞】案例教學 高中生物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9-0059-01
案例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相應的教學目標來選擇一些具有有效啟發性的典型案例進行組織研討,或者直接根據所研討的真實內容來提供相應的情景,以此來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閱讀、分析、思考以及討論和交流等,從而真正促使學生們能夠真正的感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識,這樣才能真正的培養出學生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同時在教師方面也必須要嚴格的根據生物新課程的目標以及相關的教學內容,并在這個基礎上結合學生們的特點來充分的發揮出案例教學的教學優勢,最終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真正的培養出學生們生物科學的素養。
1 案例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狀況
目前,案例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仍然存在一定問題,這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1)宏觀方面,功利主義的思想直接影響了案例教學的有效實踐,比如社會方面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父母對于子女的期望越來越高;學校方面要保持學生素質和應試兩手抓;教師要有良好的社會地位以及學生們要考出很好的成績等等,這一系列功利主義的現象直接促使教育創新和改革變得舉步維艱。所以,通常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出現這些改革性的舉措仍然停留在局部的改善方面。(2)微觀方面,每一種教學方式都會存在相應的問題,案例教學的方式也是如此。這主要是由于案例教學對于教師方面的要求普遍較高,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就很難真正達到其預期的教學效果,這都需要教師方面能夠真正進行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和推廣的案例,再此基礎上結合其深厚的專業知識來作為主要的依托。
2 案例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生物的具體教學方式
2.1 案例講授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主要以老師為主,通過老師對于相關案例的講解來實現課程理論和案例的有效結合,并以此來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課程內容體系。
例如,教師可以講解一些生態系統當中的具體案例,像那些生活在何種的鱷魚、烏龜等等爬行動物都會自覺的爬到河岸上來產卵。鷺喜歡吃河內的魚蝦還有河蚌等動物,但它卻是在大樹上筑巢。而在河流的生態系統方面,其中的陽光和空氣并不是其本身所獨有的,大部分的降雨情況都會帶來其他地方的水分,同時還會將陸地上的土壤直接沖擊到河流當中。而河水可用于灌溉,在一些地方也能夠直接將其當作飲用水來進行。
通過這些案例就能夠提出一個概括性的問題:河流生態系統和哪些生態系統相關聯?教師就可以通過以上的案例來從非生物因素其中的大氣循環系統、地域關系中的森林草原生態系統以及各個生態系統當中的生物等多個方面來進行講解,從而以此證明河流生態系統和多個生態系統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
2.2 案例討論教學
案例討論的方式主要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這就必須要以學生作為主體來針對相應的案例進行討論和分析,而且中方法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種方法,要求學生們必須要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這種方法真正有利于調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能增強其參與意識,最終有效的提高其自身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可以提出在動物界當中,有的動物們為了能夠完成某個目的或行為,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為什么要這樣做?這就可以促使學生們對一現象進行討論,通常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學生們也自覺的查找相應資料,并結合資料來對這一現象進行解釋,比如大雁在進行遷徙的途中休息時,通常都會派出一兩只體弱患病的孤雁來進行放哨和站崗的工作,一旦發現敵人來襲,這些放哨的孤雁就會發出相應的警報,或者直接大叫、狂奔,以此來警示雁群做出御敵準備,或者直接逃生,但是通常這只放哨的孤雁很容易會被敵人撲食。在比如由于雄螳螂的頭部存在一種抑制的物質,因此雄螳螂在找到雌螳螂后,其頭部通常會被雌螳螂吃掉,并以此來完成較為行為。
2.3 案例練習教學
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學生課后以及在其單元練習或者考試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練習類的資料直接發給每一名學生,以此來促使學生們進行獨立思考,并在準確的時間內做出相應的判斷。
例如,給出這樣的材料: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你生物農業方面,化學農藥的品種和產量開始逐年增加,然而在害蟲方面的抗藥性也在不斷增強,這就對農作物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危害。就比如棉鈴蟲災的爆發,對相關產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因此經濟損失非常嚴重,針對這個情況,我國的科學家經過科學的攻關研究,成功的將一些生物的抗蟲基因導入到了棉花的細胞當中,從而獲得了具有抗蟲基因能力的棉花品種。通過這個材料就可以給學生們提出相應的問題來加以練習。
3 結語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了案例講授教學、案例討論教學以及案例練習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通過這些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的促使學生們深入的了解生物知識,并通過相應的討論和練習實現了對生物知識的鞏固。
參考文獻:
[1]袁書香.淺談案例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操作過程[J].今日科苑,2009,09:163
[2]唐瑞霞.基于新課標的高中生物案例教學[D].河南師范大學,2012
[3]徐義真.案例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12
篇5
一、在“共享互助”中展示學生的個性風采
[案例一]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學片斷
請大家結合學案,快速瀏覽課文,然后回答課后練習一。
1.請大家找出有關分別介紹恒星、星云、銀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課文從我們肉眼看得到的恒星寫起,那么我們先來學習恒星的特點吧。
學生閱讀后總結:
(1)恒星是一個自身會發光發熱的星體。
(2)生態系統內各個環節彼此保持著一定的相對穩定的狀態,這就是生態平衡。
教師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從比較中讓學生明確下定義是:在說明事物時,用簡明的敘述,準確地提示概念的含義。因而判斷此句沒有運用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2.用合作虛席的方法,以小組為學習單位,閱讀后討論,要求能在文中找出星云、銀河系、恒星系的特點,并且用不同的符號劃出運用說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啟示]“共享互助”是一個師生相互配合的過程,也是共同享受成功的過程。要求師生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交流和共同“備課”,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讓他們設計出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的風采,張揚他們的個性,體會成功的喜悅和自豪,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我們要努力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有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探究性,教師的指導才有效果。
互助不單是學生的合作與互助。更多的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助。教師和學生的互助表現在教師的引導上,點撥引起學生的共鳴,啟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
二、在“共享互助”中發揮學生的探究精神
[案例二] 《聽潮》教學片斷
學生自主學習討論。
明確:第一層(5―12段)寫落潮時的大海,“海睡圖”
第二層(13―14段)寫漲潮初起,“海醒圖”
第三層(15―19段)寫漲潮達到高峰,“海怒圖”
第四層(20―21段)寫退潮,贊美退潮時的平靜同漲潮時兇猛一樣美。
指名朗讀第一層,要求讀出詩意,語調要輕柔。
討論“完全”、“靜寂”、“吻”、“鑲”、“仿佛”等詞語的意思和作用。
分析描寫月光的句子,討論讀中提示“體會‘走’的含義”。
明確:“完全”表現了兩人獨賞海的夜景時,妻覺得仿佛擁有了整個大海的無限欣喜之情。
先寫“靜寂”?!拔恰笔墙佑|,用擬人手法狀寫波浪蕩漾之輕微,這是寫波浪的靜;“銀鱗”是因為粼粼細波對月光的反射,因為波細,才似“銀鱗”,這是寫波浪的“靜”;“紅光”像凝結了的“紅玉”仍突出“靜”。“仿佛”不是比喻,是說明“輕松”是被大海夜景所感染后的一種感覺。
研讀“還在我們腳下沉吟著”一段,體會討論“沉吟”和四個比喻的作用,概括這時潮音的特點。
[啟示] 共享互助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享有共同成果的過程,只有學習而沒有享有,或只想去享有而不去學習都是不完整的,學生的參與和主動互動,是共享互助的基本要求。新課程實施后,打破了學生被動接受的教育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積極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的學習模式。它不但是教學方式的改變,而且是我國教育思想上的一次巨大的革命。
篇6
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任教期間,我們英語組開展“加強英語課堂評價”的課題實驗,要求教師注重在英語教學中利用評價手段激勵學生學習,滲透評價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同組老師在平時教學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和手段,如福娃、金話筒、變臉等, 這些評價措施的使用,使英語課堂呈現出空前的熱鬧。但是很快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學生英語的學習興趣遠遠強于學習效果。課堂上熱熱鬧鬧地學習,熱熱鬧鬧地表演,檢查學習效果時卻發現有很多學生都是濫竽充數,根本沒有真正掌握英語,不會讀英語課文,不會認英語單詞,更別提用英語進行實際交際了。這就促使我們反思:到底如何運用好課堂評價?
二、案例呈現
顧芳老師授課的內容是“Welcome to our school.”, 她在教學中評價貫穿始終,更重要的是把握住了評價的時機。
Teaching steps
Chant and Greeting
Lead students repeat two chants in book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about it.
Today our rewords are flowers and ...(出示鮮花及其他的一些評價工具。)
Would you like to introduce our school use key words and useful sentences in unit 3?The first can get the flowers. (引導學生用學習過的單詞句子。)
Our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 /Our classroom is very clean...
(對表述清楚、發音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并發一朵鮮花。)
Review the words about subject:
SScienceSocial studySwimming CChineseComputer and so on...
(復習單詞的方法很好,很新穎,不枯燥,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Questions:Which room do you like best?
Answers:I like... best.(用圖片的形式,直接而易懂。)
Show(評價自然,工具是笑臉貼圖和鮮花。)
Review the sentences(由學生迅速陳列所學句型,并及時評價。)
Introduce our school(分組用所學句型介紹自己的學校,對學生的介紹加以評價。)
Act the school for teachers whom come from.
Summary:How many flowers did you get?
How many stickers did you get?(總結評價非常流暢,沒有浪費時間,是平時養成的好習慣。)
顧芳老師的教學評價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在剛開課時就出示本節課的評價工具,讓學生對評價方法有一定了解,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熱情。
2.在復習單詞時,對學生的正確讀音給予充分肯定,既是對讀得好的學生的一點激勵,又能給學生一個很好的示范,讓學生知道這才是正確的讀音。
3.當進行討論的時候,課堂上有點混亂,這時老師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評價,能使課堂安靜下來。這樣就幫助老師組織教學,不需要老師費太多口舌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對學生在任務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評價,使學生樂于完成任務。
5.評價教具的使用很貼近課題及生活,用真實的康乃馨,等等,這些教具使評價具有直觀行和可操作性。85%的學生能夠正確、熟練、流利地運用句型進行交流、替換。
三、收獲
1.口頭評價:用口頭評價個人或小組、班級。 如簡單的英語單詞 good,very good,good job,wonderful,excellent 等,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評價中的鼓勵。
2.以“筆”為主的評價:利用作業本中的簡單評語或黑板評語。在作業批改過程當中,針對學生自身的特點,可以寫一些簡單的內心交流的話或鼓勵、需要注意的問題等,事情雖小,但效果非常好。
3.身體語言的評價:用微笑、目光、動作等體態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既有效又節約課堂教學時間。
4.物質評價:如評選“月學習之星”,佩帶微笑徽章,優秀的一個,進步最大的一個。在課堂上發小獎品,如一塊小小的糖果會活躍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氣氛,更能調節課堂教學。
篇7
關鍵詞: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案例剖析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24-077-1
一、分層次的教學目標
【案例】 我在教7B第一單元Dream home時設計了以下三層目標:基礎目標:基數詞和序數詞的構成及用法;發展目標:1.運用所學知識描寫理想之家,2.理解課文閱讀材料;提高目標:1.能聽懂與課文難度相當的聽力材料,2.理解稍高于課文的閱讀材料。
【剖析】 上述目標具有一定的梯度性。我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基礎選擇目標,但學困生要盡量實現“基礎目標”,鼓勵他們完成部分“發展目標”。這樣既可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教學內容的易接受性,又能激發每個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興趣。這樣制定的目標,有利于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調整和培養。學生分層后,老師根據教材的語言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能力,合理地確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具體,并把知識能力、思想教育融為一體。
二、分層次的學生合作
【案例】 有節英語課我選了一位平時不太愛舉手的女同學作為采訪對象,當我問她:“What do you like?”她指著面包,卻說不出bread這個單詞。這時,她的同桌悄悄告訴了她,幫她解了圍。看到這樣的情景我深受啟發,我為什么不讓好的同學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呢?
【剖析】 我建立了幫扶小組,選出部分學生當小老師,每位小老師負責幫助1-2名學生,定期檢查幫扶效果。半個學期下來,很多本來需要幫助的小朋友也成了小老師。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讓我深深體會到:學困生不斷進步的同時,小老師們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挖掘學生們的潛力,發動不同的力量來促進他們的共同發展。
三、分層次的學生才能展示
【案例】 顧某某上課時常開小差,但較愛表現。在時裝秀這一課時,我特意請他給大家表演時裝,他顯得有些激動,并且順利地說出了:“This is my fashion show.” “I am wearing a purple shirt and a pair of jeans.”在大家的掌聲中,我將一支圓珠筆送給他作為獎勵,他非常感激地沖我笑了笑。
【剖析】 課堂提問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一個問題根據其難易程度分出三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問題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這樣三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教學之中。課堂操練也分層:鼓勵優秀學生脫離課本,自由交談,進行自編對話;對于中等學生,給他們足夠的表演機會;對于學困生,則要側重于鼓勵他們敢于開口講英語,讓他們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英語課堂中,教師要提供不同層次的展示平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潛力,自己的希望,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四、分層次的學習評價和激勵
【案例】 在一堂課上,班上一位平時沉默寡言的小女孩猶豫地舉起了小手。可能是由于緊張,她站起來之后,拿著照片只輕輕地說了:“This is ...”就說不下去了,兩只小手不停地搓,低著頭,臉漲得通紅,在我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引導中和鼓勵之中,小女孩終于戰勝了害怕的心理,順利地介紹了自己的家庭成員,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小女孩滿懷喜悅地坐下來,以后的課堂,經常能看到她高高舉起的小手。
【剖析】 教學評價分層,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教學評價,要改變過去重分數輕能力,簡單地以考試結果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做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既要關注結果,又要關注過程,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方法等因素。不同學習層次的同學可以給予不同的夸獎,鼓勵。尤其不能吝嗇對學困生的贊許,要適時地給予表揚,哪怕他們表達中有錯誤,也不必馬上批評糾錯,這樣才能引導讓學生由“羞于開口”到“樂于開口”。通過教師的微笑等贊許的信息輸入他們的大腦中樞,引起其興奮,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能力的存在,產生教師在重視我的思想,自信心就得以恢復。學習評價分層和激勵實質就是教師對學生享受,尊重的一種表現。
五、分層次的有效作業
【案例】 我班荷、王某英語基礎較差。譬如每天的默寫,我就降低要求,一次3個、5個單詞,他們一看到只有這么一點點,默寫可起勁了,每天能學會3-5個,一學期下來就能掌握幾百個。我班許某同學,我就每天安排他們記一些重要的句型,做到少而精。對優等生我就讓他們適當做些課外資料,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剖析】 作業不僅是用來檢查、衡量一個學生上課聽講效果的,更是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和查漏補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教師應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設計、布置作業時盡可能地做到有梯度。分層作業就是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到“我想做,我會做,我能做”,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練習或作業分為必做和選做題,對優秀生、中等生和學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激勵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課后作業練習達到輔導中、差生,兼顧優秀生,縮小差生面,全面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蔡曄主編.初中英語寫作分層突破.廣西教育出版社,2013(05).
篇8
本節課應用了eClass的一對一教學和電子白板教學,并進行了實驗教學,實現了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結合。其中檢測花的結構,學習傳粉與受精,檢測花與果實種子的關系用一對一教學,果實與種子的形成應用電子白板教學,觀察花的結構應用實驗教學。eClass的一對一教學,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和eClass的觀看視頻的功能,解決受精過程難以理解的難題。電子白板軟件中的寫畫功能解決花與果實和種子關系的問題。在eClass的討論區功能和評價功能中,教師清晰地了解了各學生的學習狀況,由此出現一些生成性資源。
教材分析
《開花與結果》是魯科版初中生物教材初一下冊第三單元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之前,學生學習了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而植株長到一定階段就會開花結果。課標對本節的要求是概述開花和結果的過程。
學生分析
學生從小就認識很多花,吃過很多的果實和種子??墒腔ǖ慕Y構具體如何,是否花開了就結果,果實與花之間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學生不明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概述花的主要結構;描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概述開花和結果的過程;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解剖花,培養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合作溝通能力;通過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培養網絡環境下的探究、交流、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認識生命是不斷發展的,要熱愛生命。通過學習,培養積極看待問題的心態。
教學環境與準備
環境:eClass教室,電子白板。
準備:為每位學生準備鮮花、鑷子、小刀、放大鏡;eClass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教師請學生點開eClaas平臺上的《欣賞》,伴隨輕柔美好的音樂,欣賞美麗的花朵。在學生欣賞結束之后,引導學生說出花開過之后會結出果實和種子,從而導出本節課題《開花與結果》。
(二)學習新課,展開實驗
學生點開學習目標,了解本節應該達到的要求。在了解學習目標之后,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或選擇隨教師一起學習,或選擇自己學習。和教師一起學習的學習過程如下:
1.學習花的結構
學生點開課件中的操作要求:(1)對照課本40頁,觀察手中的花朵。(2)用鑷子將花的各部分分離,放在桌子上認識花的結構。實驗前,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說出觀察和操作的基本規律:從外向里,從上往下。然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生在實驗結束后,通過eClass平臺的測試題檢測自己的學習狀況。教師針對學生測試情況,側重講解大部分學生沒掌握好的結構,隨后提問:花有眾多的結構,什么結構才是最重要的呢?學生在討論區討論花最重要的結構應該是什么。教師通過eClass平臺了解學生的意見,不做評價與解釋,告訴學生等本節學習結束時自己判斷。
2.學習傳粉
學生自由選擇觀看傳粉的視頻,了解傳粉的概念和方式;通過eClass平臺上互聯網的鏈接,了解風媒花和蟲媒花的特點。
3.學習受精
學生自由選擇觀看植物受精過程的動畫,了解受精的過程。然后在討論區寫出植物受精的過程;便于教師掌握他們學習的程度。教師針對學生討論區中出現的共同問題,進行引導訂正,而對于個別學生出現的問題則個別輔導。
4.學習果實種子的形成
教師引導學生:花的凋落意味著果實種子形成的開始。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
教師講述:雖然繁華落盡,可是果實種子正悄悄地形成。你還記得果實和種子的結構嗎?花和果實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首先用刀片縱切花的子房,觀察子房、子房壁、胚珠,然后通過觀察課件圖片和自學課本,了解花與果實種子的關系。之后,師生通過電子白板的寫畫功能,將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圖進行填寫(如下圖),并由此請學生評判之前自己認為的花最重要的結構對不對,花最重要的結構應該是什么。
(三)總結收獲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在討論區寫下自己的收獲。
觀看PPT教學課件。
畫概念圖。
閱讀教材。
利用eClass的“詞語”功能,掌握本節的概念。
教學反思
(一)優點
實現了個性化的學習。學生學習傳粉、受精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視頻,而不是全班同學同看一個??偨Y收獲時,學生可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寫出、畫概念圖、看教師的課件或網絡課件、閱讀課本等。教師通過eClass的測試評價系統,能夠對學生學習情況一目了然,從而有目的地個別指導。學生還可不按教師的教學設計,而是從eClass課件中自由選擇自己的學習順序。
實現了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及生物教學與語文教學的融合。
(1)本節課應用了現代化的eClass的一對一教學和電子白板教學,但并沒有放棄傳統的實驗教學。
(2)在eClass中,利用它的“詞語”功能,使學生了解相關詞語更多的含義。
成功進行了生命教育。部分學生在總結自己的收獲時不僅寫了學到的知識,還說道:“花謝了,新的生命開始了”,諸如此類。
(二)不足
首先,本節課中,教師雖然進行了生命教育,可是主要是教師的講述,太直白,不能夠潤物無聲,不能真正深刻觸動學生心靈中美好的情感。
其次,雖然本次導入設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畢竟是從網上找的照片,如果用自己或學生拍攝的校園中的花開的美景,學生看起來會更親切,效果更好。
再次,對于eClass的評價功能,本節課沒有充分利用。
點 評
本節課教學設計新穎,對于顯性知識主線明確,內容之間緊密聯系,設計出了一條非常清晰的邏輯線索,具有內在的邏輯美,而對于隱性知識,能挖掘有潛在價值的教學內容進行生命教育,技術上使用交互式電子平臺,配合eClass教學平臺、PPT軟件等,充分演繹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具體講有以下三個明顯特點:
(1)目標的設計與資源的選取。本節課是站在課程標準的高度來進行教學設計的,教師圍繞教學目標選擇了教材以及教材以外的教學素材,如實物花、傳粉的視頻、植物受精過程的動畫等,教學過程設計沒有拘泥于課本,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效的重組,資源利用恰當且富有創造性 。
(2)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教學預設合理,關注了學生的起點,教學過程的邏輯線索符合學生的思維規律和認知水平,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解決受精過程難以理解的難題。根據內容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技術手段,創造機會讓學生經歷多種學習過程,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發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篇9
關鍵詞:物理教學; 探究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11-057-002
一、實驗課中的“探究性學習”
1.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
“探究性學習”是以問題為中心的,能否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關鍵。提出問題就等于問題解決了一半。教師要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首先,“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其次,在“探究性學習”中要注意選擇適當的問題。所謂適當的問題,就是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的問題。
【案例】《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提出問題
師: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照鏡子,現在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鏡子認真觀察自己在鏡中的像,你覺得鏡中的像有什么特點?和你本人有什么關系?
學生活動:觀察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認為平面鏡中的像與鏡前的人之間可能有什么關系?
猜想與假設
學生可能有以下猜想:
猜想1:“我覺得我的像和我本人一樣大,因為在家里照鏡子時,要是貼著鏡子站,感覺像和人一樣大?!?/p>
猜想2:“我覺得像和我不一樣,是左右顛倒的,我抬起左手時鏡子中的人抬起的是右手。”
猜想3:“我覺得用小鏡子的時候我的像就變小了,只能看到自己局部的像?!?/p>
猜想4:“我覺得當鏡子離人遠時像就變小,鏡子離人近時像就變大?!?/p>
猜想5:“像好像實際是不存在的,因為我在鏡子后面摸不到像,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猜想6: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
猜想7:我發現物體移動,像也移動。像和人移動的方向相同,我向左,鏡子中的像也向左。
猜想8:我發現人和像的移動方向相反,我靠近,像也靠近;我遠離,像也遠離。
猜想9:我發現像的顏色與物體也相同。
猜想10:平面鏡中的像是正立的。
猜想11:像與物體是對稱的。
猜想12:像與物體是平行的。
反思:上面這個案例是根據問題情境提出問題的(包括日?,F象、實驗現象、資料介紹的現象),通常提出問題的主要方法有觀察法、聯想法、比較法、推理法、實驗法等。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提出的猜想有12點,大大超過了教材上的三點。教師不能回避學生不正確的猜想以及猜想的重復,而是要引導學生歸納提煉出對平面鏡特點的主要猜想,實驗驗證后對不正確的猜想要引導學生討論與辨別。
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體現過程與方法
探究學習不僅追求探究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重視探究學習的過程性,強調學生的親身感悟。
【案例】《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師:大家已經猜想了電流可能與電壓和電阻有關,要驗證你們的猜想,需要哪些器材?應該如何探究?采用什么方法?請大家設計實驗方案,設計出電路圖。
生:需要電源、定值電阻、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導線等。
生:采用控制變量法。保持電阻一定,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再保持電壓一定,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師:剛才大家設計的時候我巡視了一下,看到你們設計的電路圖主要有以下兩種:
師:請你們評價一下,這兩種實驗電路圖的不同之處在哪里?哪一個電路圖更合理?
生:第一個圖中沒有滑動變阻器,改變電壓時是需要改變電源電壓才行。
生:第二個電路圖中有滑動變阻器,既可以改變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又可以在電阻改變時保持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一定。電路圖的設計更科學、更合理。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體現過程與方法
(1)我們先來研究電阻R不變時,研究通過它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
(2)再研究電阻R兩端的電壓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電阻之間的關系。
(實驗過程略)
3.分析與論證,評估與交流
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并不等于探究的結論。探究的結論是在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論證得出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只有一組實驗數據是不能得出結論的,應多次實驗)。這是動手實踐上升到建立理論的思維過程。
【案例】《探究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師:這節課剛開始時同學們對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進行了猜想,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積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物體運動的快慢等因素有關,同學們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實驗情景如下圖所示,請你根據實驗現象和收集的實驗數據,論證你的猜想是否正確,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師:下面我們通過實驗反饋的形式來得出結論。
生:比較_____兩圖能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生:比較_____兩圖能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生:在此基礎上想驗證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會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有關,我的做法是__________。
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
生:要驗證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積有關的?我的做法是__。
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
生:我認為前面同學的實驗需要改進,改進的意見是_____。
反思:上面的案例中同學們的猜想有些是正確的,有些是錯誤的,需要通過實驗探究來辨別正誤,通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和收集的實驗數據分析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積大小、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
二、概念課中的“探究性學習”
概念課教學以往主要是教師講授,學生機械地背誦定義,但對概念理解十分膚淺,處理問題盲目,運用時因而經常出錯,癥結在于他們對概念的理解不透,缺乏探索與實踐的認知,因此,在概念教學中進行探究式教學是必要的。
篇10
【關鍵詞】高中教育;數學教學;參數方程;研究方法
一、選題背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在高考和數學競賽試題中,有關參數方程的試題屢見不鮮。參數方程所反映的數學內容豐富多彩,解法錯綜復雜,是培養和提高中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良好的訓練材料,因此對選修4-4的重點進行研究和思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參數方程與解析幾何、平面向量、三角函數等內容聯系緊密,是已學知識的一個銜接點。在參數方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復習坐標思想,對已有的知識做出新的理解和綜合應用,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綜合能力。因此,參數方程雖為選修內容,但高中學生必須重視對本專題的學習。
二、針對參數方程的特點研究其教學形式
參數方程是重要的基礎知識,在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熟悉的內容(直線、圓、圓錐曲線等)為載體,讓學生從參數方程的角度重新認識理解它們。在參數方程中,運動、變化、分解、綜合等思想方法隨處可見,這些思想和方法對培養和提高中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學生在學習參數方程的過程中,離不開對參數方程表示的曲線的理解和對舊知識的靈活運用。但是,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從教材上的圖表理解參數方程表示的曲線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要求教師在講授教學內容時適當應用計算機等現代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接受新知識,并適時引導學生回顧與之相關的舊知識。
從學生接受水平來講,課時安排比較合理,對極少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需要教師針對其接受能力適當降低難度,適應學生的學習發展。
多數教師和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沒有想過用參數方程的方法,因為全國教育改革施行的時間較短,選修內容也是改革之后才存在的,對于教師,也是第一次接觸選修內容,所以在講解的時候慣性的會選擇自己熟悉的方法,對學生來說也是同樣的情況,但是參數方程是高考考試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而且有些類型題應用參數方程的方法不僅減少運算量還利于理解,因此,教師要熟悉參數方程內容,針對類型題熟悉參數方程的應用情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轉換思路,培養學生的思考模式。
學生希望教師采用演示法,次之是講授法,教師在實際授課中采用講授法最多,演示法次之,希望用探究法和討論法的學生很少,這與教師實際授課的數據相吻合。演示法能很好的表現出曲線的參數方程的動點的運動軌跡,但是對教師的計算機要求較高,講授法是教師最常使用的一種授課方法,對學生來說也是最熟悉的方法。
例如幾何畫板是操作強大,使用簡單,應用范圍較廣的數學繪圖軟件,適當應用數學軟件利于學生對參數方程的理解,清晰的觀察動點的運動軌跡,所以教師要了解并會應用基本的信息技術,跟上時代的發展,在課堂上加入新鮮元素。
三、高考有關參數方程的出題方向和題型
2008年全國大面積普及人教版教材后,參數方程內容在高考中出現的頻率逐年增加,難度也隨之增大,了解參數方程的出題方向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在復習階段可以減少學生的任務量。對教師來說,了解參數方程的出題方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類型題的訓練,也可以幫助教師調整上課內容。在教材的分析中,了解到參數方程多與解析幾何相結合,練習題上也涉及大量解析幾何問題的解決方法,高考題中是否也是這樣,從具體高考題出發,總結出題方向。
從2011年的高考試題上總結,超過半數的題目都與極坐標,解析幾何相關,所以學生在做題時要特別注意解析幾何等內容,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要時時滲透相關內容,讓學生熟悉這種結合模式。
四、總結
參數方程從2011年開始以選做題的形式出現在全國卷中,隨著題目難度的逐漸增加,此部分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然而參數方程內容在高中出現較晚,教師對此部分內容的掌握稍有不足,面對這種狀況,作為高中一線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適當使用教學工具(幾何畫板等數學軟件)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2)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3)做好知識的遷移工作,在教學中聯系考試內容,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訓練。
【參考文獻】
[1]高志雄.“坐標系與參數方程”的教學啟示[J].中學數學月刊,2011(01)
[2]沈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革新[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5(02)
- 上一篇:土地復墾規劃設計
- 下一篇:文化傳媒公司經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