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內涵范文

時間:2023-10-08 17:23: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儒家文化的內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儒家文化的內涵

篇1

關鍵詞:善德文化;儒家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49X(2010)-09-0085-03

自文化這個概念誕生以來,人類社會對文化的定義從來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沒有取得過完全一致。但是從一般層面上講,文化學者都比較傾向將文化的概念劃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這也是通常人們提及的文化。

善德文化,湖南常德一張得天獨厚而又極富特色的文化名片。文化視野下的善德,位居意識形態領域,是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顯現。筆者以為,善德文化與其后2000年形成并對中國社會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而深遠影響的儒家文化間有著極其緊密的傳承關系。

一、善德文化的內涵解讀

“常德德山山有德”,善德文化發源于常德德山,因善卷先生而成名,其源可上溯至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比肩同步。

從歷史淵藪的角度講,善德文化是毫無爭議的傳統文化;從受認同程度的角度講,善德文化是少見的為所有朝代、所有種族、所有宗教、所有社會層面、所有學術流派都尊崇和推行的優秀文化。

什么是善德文化的內涵?

從字面上看,善德文化可分解為“善”、“德”兩個方面。

“善,吉也。”(許慎《說文解字》)“善”字的構造屬于漢字六書中的會意,從言,從羊。言是講話,羊是吉祥的象征。善的本義即是吉祥,引申為美好,慎重,高明,熟悉等義。

“德,升也。”(許慎《說文解字》)我們今天看到的“德”字,是現代楷書的寫法。在甲骨文中,“德”字也是個會意字,它的左邊是“彳”(chì)形符號,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動的符號,其右邊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條垂直線,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這個字在甲骨文里的本義是:行動要正,而且“目不斜視”,能做到這點即可謂之“德”,也就是道德、品行。

經過漢字的演變,“德”字逐漸成了形聲字,從彳(chì),(dé)聲。從

「彳,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登高,攀登,所以許慎解釋為“德,升也。”

德字引申為恩惠、仁愛、心意等義。

由是觀之,善、德,幾乎涵蓋了人類一切高尚美好的品行。

我們再把目光轉到史書典籍對善卷先生的記載和評介上,善德文化的內涵就應該呼之欲出了。

善卷先生為武陵人氏(常德始于西漢初年設武陵郡),有大量歷史記載可資佐證:

南宋祝穆撰《方輿勝覽》載:“武陵縣東十五里,枉山之上有善卷壇,古傳善卷隱此山。”上古時德山稱為枉山,屈原在《涉江》中留下了“朝發枉渚兮,

夕宿辰陽。”的句子,“枉渚”即德山,盡管有人對此質疑,然而緊隨其后的“入溆浦余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一句清晰而又無可辯駁地指明了當年三閭大夫從位居沅水下游的德山溯江而上的行蹤。到了隋初,朗州(常德隋唐為朗州)刺史樊子蓋因善卷曾隱居枉山,將枉山改為善德山,藉此感念、弘揚善卷先生的善德精神。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據此設常德府,從此,善德山便以德山名,德山亦成為善德精神之象征。唐咸通元年(860),朗州太守薛廷望重修“善德觀”,清嘉慶三年(1798)常德知府胡文銓主持重修“善卷祠”,千百年來,善卷先生與善德文化互為表里,交相輝映,長存此間。沅水湯湯,德山蒼蒼,香火延祚,萬眾景仰。

善卷先生之品,善德文化之魂,堪與日月同輝。

其一,修身立德,孜孜求道。民間數千年來口口相傳著善卷先生的善舉,據《左傳》記載,常德一帶在善卷先生所處的時代“辟在荊山、蓽露蘭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實為僻遠蠻荒之屬。善卷先生一是以開啟民智為己任,主動承擔起對鄉鄰的啟蒙教化、習作農耕之職,使其民風淳樸、勤謹有禮。二是公而忘私,敢于舍小家為大家,傳說他在引領民眾防汛時命其子以身堵堤,百姓無不為之唏噓,善卷垸之名即由此而來。《呂氏春秋?下賢》中提到:“善卷,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驕也。”意即善卷先生雖為人微言輕的一介布衣,卻因為德行高遠,修得了天地間至高無上的“道”,便使得王權富貴、功名利祿相形見絀、黯然無光。用今天的話來講,即善卷先生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非權威影響卓然存世,雖則桃李不言卻也下自成蹊。

其二,為帝者師,為黎民諫。據《呂氏春秋》慎大覽o下賢記載:“堯不以帝見善卷,北面而問焉。”此舉緣于“堯論其德行達智而弗若,故北面而問焉,此之謂至公。”(《呂氏春秋》慎大覽o下賢)相傳善卷先生藉此對堯帝灌輸了許多愛民務實的道理。

其三,堅辭帝位,道法自然。據《荀子o成相》記載:“請成相,道圣王,堯、舜尚賢身辭讓。許由,善卷重義輕利,行顯明。”《莊子o雜篇?讓王第二十八》記載:“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處。“

由是觀之,善德文化的內涵即為: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心系蒼生的人本精神,鼎故革新的開拓精神,內外兼修的尚德精神的集中體現。

二、善德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根基

儒家文化即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文化流派。儒家文化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丘所創立,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其核心是”仁“。因儒家學說為中國歷代統治者推崇,被尊為主流文化以及社會核心價值體系,不斷為后學繼世傳承發揚光大,因而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主導地位。

儒家文化的思想根基即是形成于上古時期的善德文化,以下幾個方面足以為證:

其一,從歷史的角度觀察。發源于常德德山的善德文化,因善卷先生而成名。我們從上述《呂氏春秋》、《荀子》等典籍的記載中可以看出,其源可上溯至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其資歷幾乎與中華民族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同樣久遠。而儒家文化形成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距今僅2000多年的歷史,較之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是不折不扣的”新生代“。

其二,從創始者的角度比對。善德文化的創始者為善卷先生,善卷先生視王權富貴為糞土,終生一介布衣,以引領鄉鄰篳路藍縷開墾農耕文化以及開壇授徒傳道教化為要務,為樂事,《呂氏春秋?下賢》論及帝堯拜善卷為師事時提到”堯,天子也;善卷,布衣也。“在他的努力下,昔日的荊楚蠻荒民風淳樸,勤勞善良,知書達禮,以至英明睿智的堯為其”德行達智“深深折服,自愧弗如,虔心求教。

儒家文化的創始者為孔丘,《史記o孔子世家》載:”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他一生主要精力都是從事教育,弟子三千人,賢人七十二,其中不乏治國棟梁。孔丘在世時已聲名鵲起,并且被后世尊為至圣和萬世師表。

窮則獨善其身,把治世經國的理想和主張寄托在對教育對象的細心培育教導上,為帝者師,為王侯將相師,為教化生民而皓首窮經,此為二者有著驚人相似的經天緯地之舉,而善卷先生生于上古時代,其壯舉無疑為后世孔子追隨仿效之表率楷模。

其三,從兩種文化的涵義分析。善德文化之魂惟”德“一途,儒家文化之神在”仁“一義。

老子說”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從”德“字的結構進行分析,認為它不僅表示看得見的行為正直,而且也潛藏著內在的心之正直。因此,德代表了一種最為高尚美好的內在的品格和價值觀。幾乎涵蓋了公而忘私、先人后己、自律修身、以人為本、改革創新、淡泊名利等所有的美好情操,又外延至自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一切領域。”德“堪當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

“仁,親也。”(許慎《說文解字》)仁是會意字,從人,從二。本義為博愛或人與人相互親愛。儒家經典對此解釋為“上下相親謂之仁。”(《禮記?經解》)

在孔子看來,“仁”是一種包羅萬象的倫理道德,透過《論語》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對“仁”的解讀:“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又“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可見,“仁”乃是中國儒家文化中的最高道德規范準則。在儒家著述中“仁”的表現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以仁為本體”。坐實在在具體的行為規范上,“仁”表現為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對人則有愛心。孟子把“仁”推及為“仁政”。

可見,“德”與“仁”除了字形上的差異外,幾乎如出一轍,都是人類最美好的道德情操,都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無垠的外延,都寄托著圣人的人生社會理想,都是維系社會和諧穩定,規范人際關系的重要依據。從“德”到“仁”,可謂一脈相承。

三、儒家文化對善德文化的集大成

“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也”(《孟子?萬章下》),“集大成”是孟子用來頌揚孔子且為古往今來有識之士高度認同的溢美之辭,意即孔子的儒家文化集古圣賢之大。這句話恰到好處地闡明了善德文化與儒家文化的關系。

善卷先生當之無愧躋身古圣賢之列,晉朝皇甫謐編撰的《高士傳》不但將善卷先生收錄其中,并且還給以了極高的評介“善卷者,古之賢人也。堯聞得道,乃北面師之。及堯受終之后,舜又以天下讓卷。”“許由善卷不降節於唐虞之朝,是以易有束帛之義,禮有玄之制。”儒家文化集古圣賢之大成,其中自然包含著對作為其根基淵藪的善德文化的集大成,這種承繼,在以下方面尤為明顯:

其一,系統性。如前所述,文化特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方面。作為一種意識形態而存在的文化,博大精深,自成體系乃是題中應有之義。由于善卷先生處于洪荒蠻古時代,人們囿于物質條件的制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無法對自然社會作更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因而今天我們所接觸到的善德文化,都是散諸后人的零星記載和民間的口頭傳說,給后人在微觀層面上認識善卷先生和深入細致地探討研究其思想體系帶來了較大的難度。而儒家文化則完全自成體系,其代表人物為孔孟,其傳世經典為《十三經》,其核心思想為“仁”并由內圣而外王,通過內體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學,其實踐意義為強調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并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并成為指導性的原則。儒家文化這個理論體系所寄寓的儒家理想,綜合起來即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張載《橫渠語錄》)

其二,深刻性。牛頓有句很富哲理的名言:“如果我比笛卡爾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肩上的緣故。”這里不妨藉此說明善德文化和儒家文化之間的承繼關系問題:善德文化如同奠基者,從無到有劬勞開墾,建立了一個較為完備的道德文化思想體系架構并將之高高矗立在了思想的荒原上;儒家文化繼往開來,站在巨人的肩上登高望遠,發現了更為瑰麗的景色并將之整理、拓寬、深化。

正如當代大學者馮友蘭所說:“孔子對于中國文化之貢獻,即在一開始試將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論化,與以理論的根據。”(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 中華書局1961年)這句話恰如其分地印證了儒家文化的“為往圣繼絕學”,善德文化就是最重要的“往圣”,儒家文化在對往圣絕學的承繼中,顯示了強大的理論張力,通過不斷挖掘深化,開拓了中華民族尚德文化的新境界。譬如作為儒家思想體系核心的“仁”,其核心地位的確立,即是孔子將其從美德行列中中超拔提升,并一再動心忍性,敏求善思,賦予了全新的內涵乃成。

其三,廣泛性。自董仲舒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文化的地位不斷攀升,儒教逐漸成為傳統的國家宗教,也成為傳統文化的靈魂和象征。由于歷朝統治者的推崇重視,儒家文化在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中始終一枝獨秀引領,未曾遭遇陷其他文化于滅頂的文字獄、查禁、兵燹之禍一類厄運。儒家思想被視為治國安邦的理論指導而不斷發展,儒家經典保存完好,儒家學者才讓輩出,儒家文化在中華文化體系中傲視群雄并隨著文化的交融交流遠涉重洋,名動海外,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亞洲地區產生了重大影響。

德仁并茂,日月同輝。善德文化亦藉此載體的宏盛而發揚光大,源遠流長,避免了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煙消云散,泯然湮滅。

參考文獻:

篇2

關于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的關系問題,學術界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觀點:較多學者認為儒家文化對中國古代科技發展起了阻礙作用;雖也有一些學者肯定儒家文化的積極作用,但缺乏有說服力的論證。近來,樂愛國教授以其新著《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中華書局出版,2002年12月第1版)對此問題進行了全新的探索。該書以翔實的史料和嚴密的論證對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的關系問題給了出色的回答。全書共20余萬字,分為導論和正文五章。正文的前四章按照各歷史時期對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關系分別作了論述,既討論了歷代儒家學者對自然、對科技的研究,也具體分析了儒家文化對于科技發展的影響。最后一章則從文化與科技關系的角度對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的關系作了綜合性的概述。

從總體上看,《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的最大特點是把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比喻成文化母體與科技胎兒的關系,從而把古代文化與科技統一起來。據此,作者在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的關系問題上提出了以下兩個重要的學術觀點:一是儒家文化蘊含著豐富的科技內涵。長期以來,儒家文化常常被誤解為科學的對立面,或與科學無關。作者認為這是由于對儒家文化缺乏全面了解而造成的。作者根據儒學史和中國科技史的研究認為,儒家文化包含著豐富的科技內涵,其理由有二:其一,儒家經典諸如《大戴禮記·夏小正》、《詩經》、《尚書·堯典》、《禮記·月令》等包含著豐富的科技知識;其二,歷史上有眾多儒家學者參與科技研究,并作出了貢獻,尤以朱熹最為突出。作者認為,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夠包容科技,是由于儒家的最終目的在于“求道、為學、致用”,而這一切又都必須通過研究自然、學習和研究科技才能實現。

至于孔子反對“樊遲學稼”,以及諸如“奇技巧”等說法,作者認為應當作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地以此為據來證明儒家鄙視科技。二是中國古代科技具有儒學化的特征。以往人們在研究古代文化和科技的關系時,大都將二者割裂開來。作者則認為,科技是在文化背景中發展起來的,必然受到文化的深刻影響;成長于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中國古代科技亦是如此。作者打破了過去將文化與科技割裂開來的研究方法,重點從兩個方面闡述了儒家文化對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深刻影響:一是儒家文化對科學家的影響,中國古代科學家成長于儒家文化的氛圍中,他們的人格素質,價值觀、學識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甚至與儒家沒有明顯的分界;二是儒家文化對科學研究的影響,這主要體現在儒家文化影響了科學家的科研動機、知識基礎和研究方法等幾個方面。儒家文化這種深刻影響的結果,便是使中國古代科技具有明顯的儒學化特征。

作者認為,“中國古代科學的許多方面都與儒家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古代科技中的數學、天文學、地理學、醫學和農學五大學科都具有顯著的儒學特征,中國古代的科學是儒學化的科學”。正是運用這種把古代文化與科技統一起的研究方法,通過梳理中國古代科技與儒家文化的密切關系,作者斷定:“雖然不能排除儒家文化對于古代科技的發展在某些方面也可能具有某種程度的負面作用,但從總體上看,從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狀況看,儒家文化對于古代科學的積極影響是占主導地位的。”

這樣也就糾正了以往一些學者以為儒家鄙視科技、對古代科技發展起阻礙作用的觀點。樂愛國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哲學與科技關系的研究,著述頗豐,功底深厚。他的《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不只是從一般的邏輯推理上而是立足于大量歷史文獻的基礎上進行立論,從儒學史與中國科技史的結合上進行論證,而且發掘出許多新的研究資料,因而有相當充分的說服力。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潘富恩先生為該書作序,并認為,這部專著“將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的歷史發展作了精詳的論析,脈絡清晰,而多有創建,是一部開拓性的專著”。

篇3

一、儒家文化的內涵

儒家文化包括社會、國家和個人三方面的內容,提倡要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具體闡述開來包括大同之世、以禮為綱和忠信篤行,是指人要通過對社會、國家有所作為才能實現個人理想,并且具有天人合一的和諧性、剛健有為的自強性和中庸尚和的貴和性,其主張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即使力量有限也要積極樂觀向上地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1]。儒家思想文化在當時維護了國家統治秩序,也為當時的生命個體創立了可靠的精神支柱,還從根源上培養了中華民族的優良的民族精神文化,其對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人類都產生了積極作用。孔子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治國文化的發展中成就顯著。作為影響深遠的文化圣人最終卻沒有完成自身的政治抱負。沒有民主選舉和運動革命的時代中,最合理的方法就是獲得君主的賞識。在“學而優則仕”的朝代中,很多人靠文作品的創作體現自身的才華,實現政治抱負。不同的作家在其作品中體現不同的治國思想。

二、儒家文化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的體現

(一)儒家文化在文學載體中的體現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有富含儒家思想的不同文學載體。作品的文學載體服務社會和文學的目的是不同的,傳達儒家文化思想的文學載體也有很多類型。作家在文作品的創作中融入了獨特的想法,既展現出了儒家思想又體現自身的才華。李白是豪放派的典型人物,其作品特點是粗狂放蕩。陶淵明是田園派的創作代表,其表現田園風情的作品特點悠閑恬靜。這些展現獨特人格魅力的文學作品,通過儒家文化表達自己的治國處世理想。同時,在漫長時代更迭的進程中出現了多種具有不同風格特點的文學體裁。例如唐朝比較盛行的詩歌與傳奇小說開始應用性很突出,著重是對文學創作者的文學造詣和水平的體現。傳奇小說容易讓讀者理解目標,但需要很長的創作過程且其情節發展悠長曲折。其以人們平凡生活為載體表現自身的理想,與詩歌相比,對儒家思想的承載和傳播更加深廣。精湛短小的詩歌能夠迅速、直接地展現儒家文化,更容易得到君王的賞識,進而成了古代作家常用的文學載體。同時,詩歌還有詞、曲、賦等形式,讓讀者欣賞到文學的美也能得到儒家文化處世的警示[2]。

(二)儒家文化在文學作品中的體現儒家文化倡導的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等在一段時期內受到社會的贊揚。社會發展中有些理念已經為社會所棄用,但是其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積極作用,是其他思想無可比擬的。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也包含了豐富的儒家文化思想,例如在《水滸傳》“魯智深拳打鎮關西”中,魯智深為了金氏父女出頭拳打鎮關西。在等級森嚴的古朝代中,體現愛國思想的作品往往還包含著對君主的仁愛,表現了“民本合一”和對王朝君主的愛戴。但是體現對社會制度不滿和反對的作品較少,而且僅僅表現是消極出世的思想。《屈原》把自身對遠大理想的追求和消極處世的理想相結合。因此,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還是以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愛戴為主,對現實的不滿這種樸實的觀念沒有獨立地體現。《離騷》以想象神游傾訴自身的理想和提升自身人格,其并沒有把消極和積極的思想獨立分開表達,完全是一種依附認同的雙面性質。在后期的很多作家包括范仲淹、陸游等文學圣人的作品也具有雙面性質。作家思想依然受到君主的階級統治思想的主導。

(三)儒家文化在文學作品創作方式的體現詩歌“言志”“表情”“寫意”“傳神”的過程發展中,作品更加聚焦在作者心理上,是精神和思想的逐步融合。傳統儒家思想文化影響下這些表現型的作品體現文學作者的主觀情懷[3]。比如杜甫的作品由反應社會現實轉向集中于表現自身的情感。孔子的作品在發展過程中,也是由表現政治理想期望得到任用轉變到以表現自身感悟。因此,作家作品以積極入世的心態來表達對現實的情感,其實是以寫實來抒意。

三、結論

篇4

避暑山莊的文化內涵豐富,作為中國最后王朝的皇家園林,它展示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更為重要的是,避暑山莊中處處顯示著儒家文化對其的影響與滲透。這是因為在康熙統治時期,在保留草原文化的基礎上,格外注重儒道法思想的推崇與提倡,并認為儒家文化的傳承與提倡是鞏固社稷之根本。因此,避暑山莊不僅展現了中國古代園林之美,更為重要的是,儒家文化滲透在避暑山莊的方方面面。

一、避暑山莊與儒家文化的聯系

避暑山莊始建于1703年,坐落于河北承德,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朝代,它的歷史地位極高,不僅是皇帝避暑休閑的圣地之一,更為重要的是,避暑山莊還是實際上的第二政治中心。因此,避暑山莊還肩負著政治功能,要想鞏固統一,獲得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就需要對百姓,對民眾進行思想上的引導。而儒家文化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一直對百姓的思想產生重大影響,并占據著很高的地位。康熙、雍正、乾隆在對避暑山莊進行修建和完善時都極為重視儒家文化的融入,以實現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大一統。可以說,儒家文化是避暑山莊的精髓血脈所在,它不僅體現了清朝的治國安康理念,也反映了儒家文化對草原游牧民族的重大影響。

二、儒家文化對避暑山莊的滲透

(一)儒家大一統思想對避暑山莊的浸染

在儒家文化體系中,大一統思想一直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與作用。而歷代王朝為了完成國家的大一統都在不斷努力。康熙被很多人稱為是千古明君,在康熙執政時期,經濟繁榮,國家穩定,奠定了大一統的格局。而避暑山莊作為皇帝避暑休閑的重要場所,它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了儒家大一統的思想。可以說,避暑山莊的建成也是大一統思想的重要標志之一。就避暑山莊的修建來看,它繼承了中華古代優秀的園林建筑技術與藝術成就,同時在修建上加以創新與發揚,使得避暑山莊成為我國優秀園林景觀的集大成者。這對于由一個少數建立的王朝來說是難能可貴的,體現了統治者大一統的決心與崇高追求。山莊中的石碑刻字也能深刻體現大一統這一理念,這些石紋刻字中有純漢文、純滿蒙語,也有漢文與滿蒙語相結合的,這些石碑也是大一統的重要見證之一。

(二)儒家仁者愛人、推己及人思想對避暑山莊的滲透

儒家思想中強調推己及人,這是孔子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重要表現。這一理念在避暑山莊中也有極為重要的滲透于展現。這是因為,避暑山莊的修建還有個重要的背景,康熙曾在《避暑山莊百韻詩》中對修建避暑山莊的目的和意義做出了闡釋。建立避暑山莊不僅是為了皇帝能消熱避暑,更為重要的是,將避暑山莊修建于塞外(河北),是為了幫助四十八旗減少進塞的心理壓力(承德氣候涼爽溫和,大大減少了很多少數民族感染上天花的幾率),同時也滿足邊疆少數民族能面見圣上的心理需求。因此,建立避暑山莊是“蓋殆萬世之締構”。避暑山莊在修建時也將政治、文化因素全部考慮其中,減少了少數民族的顧慮與問題,很大程度來說這也是儒家思想仁者愛人,推己及人思想的重要體現。

(三)避暑山莊中透露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

修身強調的是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素養,乾隆和康熙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特別是乾隆,他對于儒家文化更是達到了一種近乎癡迷的狀態。不管是乾隆皇帝的題詞、詩歌,還是生活喜好,都強烈地反映了儒家文化中的思想價值理念。而宮殿的命名也充分反映了這一點,正宮主殿被康熙帝題名為“澹泊敬誠”,主殿內青磚灰瓦,沒有華麗名貴的裝飾,更多的則是淡雅古樸,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儒家文化中樸實無華,遠離奢華,擔負起治國安邦重任的責任和使命。

(四)和而不同思想的滲透

論語中這樣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合而不知”,這充分說明了和而不同思想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影響力。避暑山莊中對和而不同理念做了新的闡釋與展現。避暑山莊將平原的廣闊與山巒的迭起結合起來,多種文化相互交融。不僅展現了草原的廣袤無垠,一馬平川,也將山峰的高聳險峻展現出來,而江南地區的水光洌滟又通過湖區顯現出來。從高處看這湖區,平原,山峰層層過渡,就像一幅風光秀美的風景畫。

篇5

關鍵詞:儒家文化;精神;價值觀

千百年來,儒家文化一直是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文化的精神內涵和價值觀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在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可以說,儒家文化影響了整個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性格養成,直到今天,儒家文化依然滲透在中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開始關注中國。而作為中國精神和價值觀引領的儒家文化也備受世界矚目。在世界各地興建而起的孔子學院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儒家文化的精神

儒家文化精神的基礎是“和”。這種“和”包含在世間萬物的發生發展之中:自然界中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和”,人與自然界共處之中的“和”,人與人在溝通交往中的“和”,人類的皮囊外表和思想精神的“和”等等。這些“和”的概念經過幾百年的沉淀被一代代大儒研究、繼承、發展,最終被總結歸納為“天人合一”。雖然儒家所衍生出來的各個分支對“天人合一”理解的角度和論證的方法不同,但究其本質都是秉承著“天”與“人”之間和諧共處,人在天地之間獲得生存發展,領會生命真諦,陶冶個人情操,感悟人生價值。在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天人合一”中,人與世間萬物是平等的關系,既不是人類無節制的向自然界貪婪索取,也不是人類過度崇拜自然一味俯就[1]。除了儒家所說的“天人合一”,“天”和“人”本身也是“和”的體現。這里的“天”所指的不是天空,而是天地世間的萬物。所謂“天”的“和”,即世間萬物的相生相克、生命的生老病死、天象的四時交替。世間的一切小到一個個體,大到整個天地之間,無不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終而復始的循環往復。正如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此外,“人”的本身也體現了“和”的概念。對人類來說,人的個體會經歷從出生到衰亡的過程,但對整個人類族群來說是整體中不斷的出現新生和死亡,正是在這種“生”與“死”的交替的和諧之中人類這個大的族群被延續了下來。此外,人與人之間也體現了“和”的概念。儒家思想尊崇“禮”,制定了維護“禮”的三綱五常,規范了社會等級,使人與人之間存在了地位差別。但是正是這樣一個充滿了規范的社會,也體現出“和”的精神。儒家思想當中的等級規范不是地位尊卑的限制,相反,正如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是對處于每一個等級的人都一視同仁,這種等級制度并不是為了區分人的三六九等,而是為了讓人們能各司其職,依照自己所處的等級做自己該做的事,讓整個社會有條不紊的循環發展。即使是一個獨立的人也體現了“和”的精神。例如,正是因為人體的各個器官之間的“和”,所以中醫才能夠通過望聞問切觀其表而知其里為病人開藥[2]。

二、儒家文化的價值觀

關于儒家文化的價值觀可以借用《左傳》一語:“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襄公二十四年》),《左傳》中提出的“三不朽”就是儒家文化中對價值次序的總結。立德,是指建立超越于常人的高尚品德,成為眾人的楷模。儒家之所以推崇圣人堯舜禹湯文武周孔就是因為這些圣人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文化的價值觀中認為擁有高尚的品德首先要做到能為普羅大眾做到“俯首甘為孺子牛”;其次要做到在國家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能堅持自己的操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綜合上述可以得知,在儒家文化中的價值觀中最重要的是為集體、大多數人服務的大德,正如孟子所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儒家文化價值觀中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以“兼濟天下”為己任,只有在迫不得已無法做到“兼濟天下”的情況下,才只能退而求其次“獨善其身”。當然,立德不僅僅局限于人,從國家層面上來說也需要立德。以道德作為價值基礎來構建整個國家體系一直是儒家所推崇的治國之道。當整個國家的人民都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整個國家就會按照既定的規范發展下去,高尚的道德能保證上行下達、保證國泰民安。可以說以道德治國是儒家的理想。然而在實際治理國家時,卻很少能做到以德治國。因為各國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沒有哪個國家會愿意與一個道德高尚卻無法達成利益共識的國家結盟,因此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以德治國只能作為一種理想無法付諸實踐[3]。儒家文化價值觀認為,只有建立在“立德”的基礎上的“立功”和“立言”才真正具備實際價值。換言之就是立德為根本,立功立言為用。“德”是形成“功”與“言”的基礎,只有擁有高尚的價值觀、具備良好的品德,才能功成名就著書立說。因此,從地位上來說“立德”高于“立功”和“立言”,“立功”“立言”要以“立德”為基礎,而“立德”卻不見得一定要“立功”“立言”。其次,在“立功”和“立言”兩個方面,在歷史上多是“立功”高于“立言”。自隋唐以來,中國采用科舉制度用人唯賢,如若文人想要“兼濟天下”就必須經歷科舉以“立功”為前提。因此縱觀歷史,流芳百世的文人墨客和思想家大多身負官職。與前兩者相比,“立言”的價值顯得稍遜一籌。儒家價值體系中也同樣認可實踐大于理論的觀點。正如理學家曾說“托諸空言,不如實行之深切著明。”

三、結束語

儒家文化源遠流長,即使在科學技術學術知識高度發達的現在,儒家文化的精神和價值觀依然能廣泛適用。我們不應因儒家文化的古老對其全盤否定,而應該“知己知彼”認真進行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有選擇的繼承,更好的利用儒家文化的精神和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張學智.儒家文化的精神與價值觀[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01:88-95.

[2]包虹.儒家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D].沈陽師范大學,2014.

篇6

一、仁的概述

“仁”是孔子提出的最高道德原則和道德評價標準,是儒家思想道德規范的最高準則,在《論語》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五見。所謂“仁”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尊重人,愛護人,禮待人,重視人的價值和主觀能動性。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疇,是其社會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出發點。

孔子仁的思想內容包括了十個方面:

(1)禮,禮是實行“仁”的目的。(2)孝悌,孝悌是實行“仁”的基礎。(3)義,義是實行“仁”的標準。“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見利思義”《憲問》。(4)忠恕,忠恕是實行“仁”的方法。(5)知勇,知勇是實行“仁”的首要條件。孔子把知、仁、勇聯系,作為必就行的三要素。(6)恭寬信敏惠,這是實行“仁”的必要條件。(7)儉、好學,這是實行“仁”的要求。(8)中庸(道),這是實行“仁”的標準和境界。(9)溫(溫和)、良(善良)、恭(敬)、儉(節儉)、讓(謙讓),這指的是溫和、善良、嚴肅、節儉、謙遜的德行。(10)剛(剛強、果斷)、毅(堅毅)、木(質樸)、納(言語不輕易出口)、直(質直,直道而行),子曰:“剛、毅、木、納近仁。”

二、仁的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鑒意義

(一)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多樣性

儒家文化的教育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包括六藝、四教、四書五經等。其中,四教指文、行、忠、信,這是有關政治道德的;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這是為全面培養受教育者的技能技巧而設;《詩》、《書》、《禮》、《易》、《春秋》)是為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質而開設,并長期沿用,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并稱為“四書”,至此“四書五經”一直是儒家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面臨的升學、就業壓力增大,不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嚴重的甚至產生心理疾病。心理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樂觀點的心態和頑強的意志,以適應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孔子尤為欣賞顏回“身居陋巷,樂在其中”的豁達樂觀,認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強調“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向上心態;孟子認為“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是一個人擔當重任、成就事業的必經歷程。儒家文化中這種重視苦難經歷的思想及其倡導的自強不息、剛毅不屈的積極進取精神,有利于增強受教育者直面挫折的自信心,培養他們拼搏進取的積極向上心態;有利于克服大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實現心理教育的目標。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高校的道德教育也有著豐富的內涵,如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儒家道德教育以“孝”為根本,“百善孝為先”是傳承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內容都是家庭美德教育的正面素材。社會公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應該繼承并發展儒家文化推崇的誠實守信、推己及人的“仁愛”精神。

“人而無恒,不可以為巫醫”(《論語?子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強調有恒心,立長志;“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強調省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論語?為政》)、“言必行,行必果”(《論語?學而》),強調學思并重、誠實守信。此外,教學相長、身體力行等思想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說服力

篇7

一、商幫的經濟促進明清浙西古建筑的發展

1.興建徽商儒家文化的民居。明清時期的浙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所受到的商幫文化影響也是極大的,其古建筑群的設計也是帶有不少商幫的文化特征,如代表徽商文化的人文氣息,偏有儒商特征,儒家思想文化,全部都體現在衢州傳統民居上。以開化霞山鄭宅民居為例,自南宋時期孔氏族群從南方遷徙到衢州,世代相傳的儒家思想文化對浙西衢州的古建筑群影響極為深遠。明清時代的衢州徽商的民居,大多具有這種儒家風格的設計,從大院內觀去多有與讀書有關的楹聯,楹聯上刻著惟有勤儉,才是正路,這都反映出徽商的儒家文化的觀念。屋內還設計規劃了書房,如“翰軒居”書房,書房擺有紅木茶幾,雕花窗戶,每一處都彰顯出文人書卷氣息,另外在開化霞山鄭宅中牛腿、隔扇門處都雕有一些類似于田園山水的文人題材。還有些牛腿上刻著“忠、信、孝、悌”篆書,有著不俗的寓意。從宅中的每一處都可以看出,徽商的儒家氣息都體現于建筑方面,并且融入建筑裝飾中,從建筑方面亦可以看出徽商儒家文化對于整個的融會貫通做得極為徹底,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

2.修建龍游商幫宏偉的廟堂。在浙西的古建筑中,磅礴大氣的廟堂較為常見,此為龍游商幫的歷史遺物。龍游商幫在當時投資修建重點建筑之一便是廟堂,廟堂是最為凸顯龍游商幫的商人富氣奢侈的文化。占得天時地利人和,財富萬貫纏身,正好當時在明清時期是龍游商幫最為活躍的時期。由于錢財不缺,龍游商幫也樂此不疲的到處興建廟堂,留下屬于龍游商幫的歷史遺跡。而現如今衢州大多數廟堂保存較好的都建于明末至清代時期,正是龍游商幫財富豐厚的結果。據文獻記載,紙商林巨倫積累的上千萬的財富,用于修建廟堂祠堂,聯合賀田族內,創立宗譜。廟堂在建筑上所崇尚的是宏偉莊嚴,大氣磅礴豪華的特色。以龍游滋樹堂為例,始建于清道光晚期,從建筑的外形到建筑的內部無不彰顯著龍游商幫的財富豐厚之處,建筑門樓采用的是仿木結構,四柱三樓重檐牌樓式門樓樣式,屋內各類擺飾十分精細,雕有山水花鳥、鯉魚,寓意非常,代表著喜慶吉祥,后代子孫延綿,事業有成,內容豐富。另有用于鎮宅辟邪的石獅,彰顯威嚴。這些建筑物結構宏偉、大氣磅礴符合龍游商幫當時的商人文化。

3.興建浙商公益性的書院。據文獻記載,紙商傅元龍曾說,一生中若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要付出全部心力去完成。修建書院、路橋、廟堂等等,與大家共同努力為之。其中包括著名的鳳梧書院,修通駟橋、明倫堂。紙商林巨倫以一己之力獨資修建石虹塘寺、馬戌口涼亭、竹溪諸橋,修建石橋等等。對于這些公益性的建筑,浙商十分熱心為之,所以,在修建書院及公益性建筑方面,浙商都是積極捐資,不遺余力,廣建書院及公益性的建筑。如朱彝尊故居曝書亭,因朱彝尊著作《曝書亭集》聞名于世,曝書亭是一座經典的浙西古建筑物,由于年已失修,建筑物墻體大面積剝落,在1963年正式對朱氏家祠修葺,并將祠堂內的朱彝尊石刻像移入石壁當中。室內存有不少有關朱彝尊的手書條幅、“曝書亭”全景的畫卷以及一些歷史文物。在建筑物的中心處,環境素潔幽雅,荷塘上曲折石橋,曲折幽靜,很有一番詩畫江南的味道,是整個曝書亭最為有名的景點之一。亭子的東面有假山,六峰亭翼然其上,曝書亭質樸淡雅的藝術風格,完美無缺的結構布局,體現出浙商在修建公益性建筑時的文人爾雅的風韻。

二、商幫文化對古建筑群審美文化的影響

1.建筑儒家思想的文化內涵。在浙西古建筑群中以衢州的古建筑為典范,而衢州的古建筑不得不提徽商儒家文化的影響,此為衢州的古建筑中最突出的文化內涵形式。在浙西衢洲古建筑民居中,民俗建筑裝飾文化與儒家文化緊密結合,具有特定地域風格,反映出不同商幫文化所呈現出的社會歷史環境。比如,開化霞山鄭宅民居中,牛腿上刻著“忠、信、孝、悌”四篆書,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必須要以孝、忠等儒道嚴格恪守,據文獻記載,宗族宗親,必須以禮相讓,后代子孫如不遵守此規矩,以后民眾也會失去這個規矩。王安石在《周官新義》中也說道“:禮俗,以馭其民者。其民所履唯禮俗之從也。”徽商的儒家文化影響的不僅是當時的建筑,還影響一些民眾的思想。民眾為反映出這些孝道,在建筑裝飾上做了大量文章,例如柯城區航埠鎮萬川村的陳氏祠堂,門窗上雕刻《二十四孝》圖,有“王祥臥冰求魚”“、孟子哭筍圖”“、二十四孝”等等,儒家思想的文化內涵已深入至衢州古建筑群的文化精神當中,體現出建筑家主對儒家文化的崇尚。

2.建筑裝飾體現時代審美觀。龍游商幫在建筑上要求磅礴大氣,徽商則是加入儒家文化,各有所需,各有所表,建筑匠人在進行建筑裝飾藝術時,針對不同建筑家主的愛好分別設計,表現形式因人而異,經商者要求建筑裝飾擺飾雕上有關福祿財運元素,加官晉爵者則多取仕進題材,文人雅士則要體現隱逸之樂的文化內涵。在建筑裝飾細節上同樣要求十分精細,在不少的建筑擺飾上也是運用美好寓意的做法,人們都希望可以有好的生活。從精巧的雕刻細節中可以知道商人祈愿發財的愿望。方式多樣化,如鎮宅辟邪的石獅,獅身上刻有古幣圖案,寓意錢財滾滾而來、如意發財美好生活的愿望,是龍游商幫作為商人文化中的希望發財的愿望。雕有山水花鳥、鯉魚,寓意非常,代表著喜慶吉祥,后代子孫延綿,事業有成,年年有余,是商幫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建筑裝飾元素。建筑裝飾中物件符號的美好象征,是歷史的文化傳承,讓后來人熟悉這裝飾物件所代表寓意,成為該物件特定的符號,以達到傳遞美好祈愿的效果。由于現今商業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風氣的逐漸奢侈,建筑裝飾創作逐漸將社會審美文化引導得別有一番味道,從原來別的題材轉向民間題材,其審美標準逐漸向民間建筑靠攏,轉向關注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世俗大眾思想,表現出整個社會對建筑裝飾的審美觀標準,這種規律已經成為人所共知的審美常識。

3.建筑歷史對現代教育的影響。明清時期的古建筑所遺留下來的歷史對于后來人的意義非凡,因為它體現的不僅是歷史的變遷,更是當時中國人民對于“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社會態度,不可否認,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饑寒交迫的農民隨處可見,商人卻將錢財用于建筑房屋上,并不是說是誰的過錯,只能感嘆歷史造就了一切,一棟棟大型的浙西衢州古建筑還屹立于歷史的風雨中,訴說不與人知的過往。衢州古建筑總體上包含了許多的商幫的文化內涵,有徽商的儒家文化,龍游商幫的商人文化,以及浙商的美好祈愿等等,從這些建筑物的設計風格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區的商幫都有崇尚的思想,美好的祈愿。讓后來人可以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了解時代的發展趨勢,每一座建筑物都是歷史變遷的見證者,對后來人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影響。

建筑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述說當年的歷史,也是很好的參考物,為現今的建筑業提供很多復古元素,無論從建筑的整體結構,建筑內部的飾品擺設還是雕刻方面所蘊含的意義,都是屬于頂級的藝術造詣。現代的建筑物若想有那種文人書卷氣的設計,則必須在衢州古建筑中尋找靈感,可以借鑒衢州古建筑而衍生出不一樣的建筑風格,返璞歸真,學習當時的商幫文化,因為商幫文化對于明清浙西的古建筑的審美文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這其中包含了許多的因素,地域、宗教思想、習俗等一些商幫文化內涵。細節決定一切,建筑物中的雕刻裝飾物也是屬于學習重點之一,雕有類似于田園山水、花鳥、鯉魚以及刻著一些勉勵文字的篆書,建筑裝飾的藝術文化內涵與具有教育價值的浙西衢州古建筑物可以說是社會的相互結合的產物,衢州古建筑物的裝飾可以說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這是鑄就在商幫文化下建筑出大氣磅礴建筑物的必備條件。

篇8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從古至今已深深烙印在華夏民族的精神血液里,各種習俗的養成、價值觀的培養,無一不受它影響。通過研究不難發現,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仁”、“禮”、“自強”等思想是可以融合貫通到現代高校行政管理中來的。

二、現代高校行政管理

1.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如何體現?相對于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高校的亦然,都是為了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一定的工作目標,借助于一些行政制度和行政手段,指導并約束高校的教職工和學生,遵從各項制度和規范,從而實現它的管理職能,保證教育教學的有序開展。學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體現為一種教學的輔助和保障。

2.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運行的本質是什么?從行政管理的工作本質來看,高校的行政工作就是為高校教師與學生提供行政服務的,我們應不斷強調高校行政管理所具有的服務性,只有這樣才能將其應有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

三、儒家文化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的精神框架和要義非常廣博、豐富,包括我們平日熟知的大道之行、民貴君輕、仁義禮智信等。這些精神要義自古以來都對中華民族的團結和諧、人際關系的協調和均衡發展發揮了無與倫比的重要作用。我們單從它思想的“仁”、“禮”、“自強不息”三點來看。

1.“仁”的思想。儒家文化的本質思想就是“仁”,它作為處事的基本原則,對人際關系的和諧健康有重要意義。首先,“仁”的本質內涵是“愛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即自己想做到的、得到的,也要幫助別人做到、得到。自己不愿意做的,也不要強加于別人,這是為“仁”的方法。孔子認為,只要實行仁愛,就能協調社會矛盾,減少人際沖突,使社會和諧發展。

2.“禮”的思想。《禮記中庸》有這樣的描述:“不學禮,無以立”。中華民族向來是禮儀之邦,為人處事有禮有節有度,這也是孔子一向提倡的社會規范和基本準則。這也是為什么在禮記中會有“禮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的說法。儒家文化對“禮”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放到實際生活中來看,如果每個人都能和別人和諧相處,那么整個社會就有秩序了,就規范了。

3.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尚且如此,何況人呢?人應該順應天道的自然運行規律,強壯自身,拼搏向上,自強有為,進取不息。這才是為人處事的正確態度。《禮記》中也提倡“日日新,又日新”,這都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革新精神的具體體現。

四、儒家文化精髓在現代高校行政管理中的應用

1.以人為本。現代管理中的“以人為本”,指在管理過程中以人為出發點和中心,圍繞著被管理者,看他們有什么基本需求,然后再來開展工作。針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來說,培養行政管理人員“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一方面,就是要以全體教職工和廣大學生為主,以他們的需求為重,利用好手中的行政權力,想方設法為全體師生謀福利;另一方面就是管理要以服務為主,時刻牢記為全體教職工和廣大學生服務的宗旨,不論大事小事都要保證服務,提供便利,把全校師生的滿意度和認同度作為第一追求。

2.以和為貴。一般高校的組織結構和行政結構體系都很龐大、復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具體分工,一件工作的完成需要很多部門和人員的配合,有時老師或學生辦一件事情,往往需要跑很多個部門,找很多的人員。這就導致高校某些時候工作效率低下,各部門缺乏密切配合,如有問題出現,工作人員之間就很容易相互推諉埋怨,責任劃分不清,不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行政人員需要通過禮樂文化的熏陶,理順組織關系,建立橫向聯系和垂直指揮系統,在處理人情與原則得與失、義與利、競爭與公平的過程中“以和為貴”,只有這樣,學校才能高效運轉,達到和諧發展。

3.進取創新。當下正處于新世紀的信息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周期越來越短,而高校就是進行知識創新的場所,這種高新環境下自然也要求從事行政工作的管理者不能間斷學習,養成與時俱進的良好觀念和習慣,以學習促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時具備不斷創新,銳意進取的意識和潛能,想方設法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固有思路,敢于沖出藩籬,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發現新問題,找到新方法,時刻保持創新的激情和態度,并把它貫穿到日常的具體工作中來。

五、結語

傳統儒家文化中,有很多思想精髓與現代管理的文化理念都是不謀而合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如同一塊未經開墾的“處女地”,這其中蘊藏的豐富的管理思想,還沒有被很好地開發。這就為廣大學者和管理者提供了一大片新的研究可能和領域。總而言之,高校的行政管理者在秉承固有規則和制度下需與時俱進,融合儒家文化豐富的精神內涵,繼承創新,在東西方經濟、文化交匯融合,借鑒互補的今天,以更大的包容性和創造力,建立起具有現代科學管理理念的高校制度和文化,以實現高等學校的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宋蓓 單位:上海大學

參考文獻:

[1]羅通.儒家文化與行政管理之研究.江西財經大學,2012.

[2]飛.傳統行政文化的結構、功能與價值開掘.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4.

[3]張偉.儒家道德思想及其現代意義.山東大學,2008

篇9

儒家思想柔性精神中國舞蹈中國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遺存,是我國豐富的文化中蘊含民族精神最明顯的一項,并且有著各個區域之間的舞蹈都具有著共通的神韻和風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形式。在中國舞蹈文化的發展中,儒家文化思想對其起到了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儒家文化思想的“柔性精神”對中國舞蹈的影響是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比擬的。

一、在舞蹈中追溯文化源流和背景的重要性

在對舞蹈的學習中,對其文化源流和文化背景的追溯是十分重要的,雖然舞蹈是一種以肢體語言來傳達精神的一種方式,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是,對舞蹈理論的探討也是不容忽視的;理論探討,是使舞蹈者領略舞蹈內涵的重要依據,能夠使舞者對舞蹈文化的形成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從而將舞蹈所要表達的思想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幾千年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雖說歷年來出現了很多爭議,但是不能否認,儒家文化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而儒家文化思想中的“柔性精神”對舞蹈文化所產生的影響,可以說是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比擬的。在儒家文化中,無論是仁、義、禮、智還是忠、孝、廉、恥,都體現出了儒家文化的柔性思想。

從儒學文化的基本理念來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闡述,其核心思想和文化精神都是圍繞著倫理本質和守誠觀念來展開的,追求和諧的理想境界、中庸的心理結構和以“仁”“禮”等思想構造出來的社會秩序,以上所提到的內容,都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柔性精神。這種柔性精神可以說貫穿在了整個儒家文化思想中,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

柔性精神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項主線,并且在中國古典舞蹈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中國古典舞中所展現出來的外柔內剛、剛柔相沖,以氣韻為中心,就是儒家柔性精神的具體展現。通過將柔性精神結合到舞蹈中,從而使舞蹈的表現達到線條柔和,同時也包含了內在的力量,使我國古典舞蹈能夠表現得更加唯美。可見,中國的舞蹈文化離不開中國儒家文化中柔性精神的影響,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要對舞蹈中存在的柔性思想進行充分的理解和認識,對提高舞蹈的表演效果有積極的影響。

二、舞蹈與儒家思想

舞蹈,是一門綜合了多種藝術而產生的另外一種藝術形式,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凡是能夠借著肢體動作來抒發內心情感的都可以稱之為舞蹈,當人們的情感達到極致的時候,已經無法用語言或者其他形式來表達的時候,舞蹈就成為了最好的表達方式。由此可見,舞蹈源自于生活,并且能夠反映生活,提煉生活,已經成為了一種中國的傳統文化。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我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項組成部分,占有顯著的地位,儒家學說經過歷代 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學的發展和傳承,使其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文化的深層觀念中,無不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同時,在我國舞蹈文化中,儒家思想也起著重要的影響,從我國舞蹈的發展中看,無論是舞蹈的外在形式還是內在的含義,無一不透露了人對美的意境的追求,同時也展現出了深層次的思想,因此可以說,我國的舞蹈文化從起源上就與儒家文化有著某種一致的地方,而且在其發展過程中也隨著儒家文化的深入而打上了儒家的烙印。由此可見,研究中國舞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三、柔性思想在中國舞蹈中的教育理念

在對舞蹈的演繹中,所要突出的不僅僅是肢體動作的美,更重要的是一種心靈撞擊所產生的美,而這種美就是中國舞蹈中所突出表現的柔性之美,是一種以和諧、均衡、協調統一為特點的一種美的感受,是舞蹈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表現形態,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相結合的產物,在二者統一的基礎上,使人感覺柔和、愉悅、舒適,從而給人以美的感受,使舞蹈的本質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從中國古典舞的角度來看,中國古典舞是在各個民族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的創造和整理,并且加上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范意義的舞蹈。在我國古代的文論與畫論之中,就有所謂的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之分,這二者同樣也適用于古典舞的藝術表現中,在柔性的飄逸動蕩中,將內在的氣韻和生命力充分的展現出來,如掌上舞的趙飛燕,在對古典舞蹈演繹的過程中,將柔性之美表現的可謂達到了淋漓盡致。正是將這種柔性之美恰如其分地融合在舞蹈的演繹中,才能使舞蹈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實現其藝術價值。

柔性之美對中國舞蹈文化的影響,并不僅僅局限于中國的古典舞蹈,在民族舞蹈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作用。在我國民族民間舞蹈中,也存在著對柔性美的標準,如人們常用描述自然形態的那種柔美來形容舞者高超的舞蹈技巧和優美的舞蹈動作,柔性美在舞蹈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貫穿其中,并且對民族民間舞蹈同樣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可見,中國舞蹈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傳統文化中的“柔性精神”的滲透和表現,將柔性精神合理的運用到中國的舞蹈文化中,能夠在很大意義上將舞蹈美充分地展現出來,給人以美的感受。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舞蹈中,“柔性精神”的滲透和表現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特征,鑒于其對中國舞蹈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柔性精神充分地融入到舞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把握舞蹈學科的核心思想,并將其思想內蘊貫穿在教學的過程中,使柔性精神在中國舞蹈中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李玉.淺談中國儒家文化思想對中國舞蹈的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12,(11)

[2]黃葶.中國舞教學中的柔性精神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10,(9)

篇10

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沿著“孝德”的邏輯而逐步展開的,尤其是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歷代帝王均較為推崇孝德,“以孝治天下”是儒家文化的一個重要主張。儒家所提倡的一系列道德,構建的一套道德體系源遠流長,影響深遠,不光是對中國乃至對中國周邊鄰國一體的整個“儒家文化圈”的影響也是極為深刻的,其中儒家孝文化中所倡導的孝德更是整個儒家道德的一個核心。對于“孝”,中國古代諸多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學派的學者們紛紛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相關詮釋。《論語•為政》記載: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不違禮)。”那么,什么是無違呢?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由此可見,孔子對孝有兩個標準,即對老人生前的無違和死后的無違。在孟子看來,“孝”主要指的是“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也就是說遵循孝德,就是要讓青壯年利用閑暇之日接受孝悌忠信的道德教育,在家里服侍父兄,在社會上事奉上司。東漢的許慎在其曠世著作《說文解字》中對“孝”是這樣解釋的:“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此外,《爾雅•釋義》中對于“孝”的釋義是“善父母為孝”。這也就是說,所謂孝,那就是要善待自己的父母雙親,以一種善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父母,同時在某種物質層面而言就是要將好的東西侍奉給自己的父母。

由此可見,對于“孝”的釋義,諸多名人志士均對其進行了一定的解讀,提出了他們各自的見解,尤其是以儒家學派的釋義較為深刻,更具代表性。儒家文化中的“孝”在具體釋義上,盡管看似紛繁復雜,但通過對其進行精心的梳理、歸納與概括:儒家孝文化中“孝”的基本內涵集中體現在兩個較為宏觀的層面也,也即是表現在物質層面中的“贍養父母”、“愛惜自己的身體”、“傳宗接代”等;表現在精神層面則是“敬愛父母”、“揚名顯親”、“葬祭以禮”。其中,在儒家孝文化看來,上述物質層面的孝與精神層面的孝兩者是辯證統一的,共同構成了儒家孝文化中的精華。具體而論,在物質層面遵循孝德,第一就是要“贍養父母”。孔子及孟子均認為,孝的首義那就是作為子女要侍奉自己的父母,盡量滿足父母日常吃穿等基本需求,奉養是孝德的一個重要核心。其二,作為子女,務必要做到“愛惜自己的身體”,這也是儒家孝德中的一條較為重要的原則。“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開宗明義》)。“儒家認為,子女的身體發膚屬于父母的遺體,不能使之受到毀壞和傷害。”

再者就是“傳宗接代”也就是說儒家孝文化比較注重子女承孝道而繁衍后代的職責。“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離婁章句上》)。在儒家看來,子女盡孝有一條重要的職責那就是要繁衍后代,如果未能完成這條職責,讓父母的血脈中斷,那就是一種大不孝。對于精神層面的“孝”而言,首先就是要“敬愛父母”,所謂“敬愛父母”,在孔子看來,“生,事之以禮”絕不僅僅是應付差事和對老人物質生活的關心和滿足,更是要發自內心、關心和滿足老人的精神生活,在精神層面真正做到敬愛父母、關心父母、孝順父母。第二,作為子女,也不能安于現狀而碌碌無為,要積極在事業上尋求發展與進步,做到“揚名顯親”。“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此處所言的“立身”,其實質上“不僅僅是為了自身,而是為了創一番功德業績,以顯父母之榮耀,光宗耀祖,其價值仍歸于‘孝’”。[3]第三,在精神層面盡孝還體現在“葬祭以禮”。也即當父母去世時,作為子女要按照一定的禮節來安葬,而且要根據相關習俗與禮節進行祭祀等。

二、儒家孝文化對大學生德育的重要價值

通過對儒家孝文化基本內涵的深度挖掘與初步分析,不難發現,儒家孝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澤被長遠。在當前形勢下,作為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者,不僅需要深入分析與認識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內涵,更為重要的是要注重提煉儒家孝文化的精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將儒家孝文化的弘揚與發展同大學生德育工作緊密結合,注重發揮儒家孝文化對大學生德育的重要價值。具體而言,儒家孝文化對大學生德育的重要價值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儒家孝文化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意識責任與擔當,歷來是中華文化傳統中所備受推崇的,也是各個時代對廣大青年的殷切寄托與深度期盼。責任與擔當內容豐富,語義深遠,有包括對人類的責任、對世界的責任,對民族與國家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自己的責任等等,擔當亦如此。而儒家孝文化中所指的責任與擔當主要是對家庭負責、對父母負責、對自己負責。例如古代傳統儒家文化提倡的“詩書繼世長”“非耕即讀”等等重在教育子女要努力奮斗,通過自己的努力經營好自己的家庭,對家庭負責。對父母負責,則強調不但要讓父母能夠較為舒適地養老、主動贍養父母之外,還要讓父母心境安寧,盡量減少父母對自己的操心,如古人云,“父母在,不遠游”也是一種對父母負責的體現。而對自己的身體負責正如所提到的“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不可毀傷”,說明作為子女要珍惜自己的身體,對自己的身體負責。當代在校大學生,尤其是部分獨生子女等由于父母長期的嬌寵,他們中的少部分人或多或少的存在對家庭責任淡薄,缺乏責任與擔當意識;對父母更是缺乏一定的責任,很少能夠做到為父母分憂,而對于自身更是放任自流,癡迷網游、熬夜等現象較為嚴重。大學生責任與擔當意識的實然狀態與應然狀態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是大學德育工作的一個重點與難點。而儒家文化中的孝文化的引入則剛好有效解決這一難題,通過儒家孝文化中相關責任意識的熏染,可以逐步幫助大學生樹立責任與擔當意識。同時,通過德育工作者的正確引導與幫助,大學生對儒家孝文化中的家庭責任、對父母的責任、對自身的責任可以進一步升華與轉化為對國家與民族的責任以及對社會的責任等,從而促使大學生真正、全面地增強責任與擔當意識。

2、儒家孝文化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感恩意識儒家孝文化中蘊含著濃郁的感恩意蘊。孝與感恩是中國儒家文化的優良基因,可謂是中國人品德形成的基礎。儒家孝文化十分推崇“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推恩及人”等,如上文所論述的,子女對父母物質上的奉養及其他生活上的滿足與給養等均是從物質層面對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報答;對父母的敬愛與陪伴,對父母逝世后的“送終”“守靈”以及根據相關習俗,運用一定的禮節進行祭祀等則是通過一種精神上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與回饋。當前,隨著社會轉型步伐的加劇,各種思潮不斷涌現,其中有些不良思想開始往大學生群體滲透,少數大學生由于放松警惕抑或是自身分辨素質還不夠成熟,往往被一些不良思想所蠱惑。近年來,隨著教育工作者對感恩教育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強,不少大學生的感恩意識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對感恩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認識,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將感恩意識付諸于具體的實踐活動上。但是根據有相關調查顯示“大學生的感恩意識水平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在對父母和親朋好友的感恩意識、對涉及感恩行為的感恩意識、對自然的賜予和生活中細微的美好的感恩意識水平還有待提高。”[4]近年來,大學生感恩意識淡漠而被社會新聞所報道的事件屢見不鮮,誠然,其中有一定的媒體炒作意味,但不可否認的是少數大學生的感恩教育亟待加強。而儒家孝文化這塊德育“土壤”里恰好擁有感恩的“沃土”。將儒家孝文化中所蘊含的感恩意識,運用到對大學生德育工作中,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認識與理解感恩,樹立感恩意識,最終將感恩自覺的運用于實踐生活中。在儒家孝文化中,認識感恩、樹立感恩、踐行感恩三者之間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