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和區域經濟的區別范文

時間:2023-09-20 17:55: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縣域經濟和區域經濟的區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縣域經濟和區域經濟的區別

篇1

關鍵詞:縣域經濟;發展;內容;潛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the cont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prefectural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and analyzes the potential of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development; content ;potential;

中圖分類號:F120.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古人云:“郡縣治,天下安”,就是說縣的發展穩定,是整個國家發展穩定的“基石”所以說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水平與質量面臨許多問題,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縣域經濟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和資源依賴型特征,使其發展受到局限。隨著資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環保要求的提高,傳統縣域經濟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轉型挑戰。如何結合實際,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縣域經濟發展之路就顯得至關重要

1.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內容和分類

1.1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是關于縣域經濟發展道路的理論總結,是對不同類型縣域經濟成功發展的條件、優勢、途徑、措施、效果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制定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確定縣域經濟發展的方向并貫徹實施,就會形成縣域經濟特定的發展模式。因此也可以說,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就是某一縣所選擇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和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縣特色的縣域經濟結構和經濟運行方式。它主要有一些因素構成:

1.1.1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是指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產業構成,產業間的相互聯系和比例關系。縣域產業結構,就是指縣域經濟由哪些產業構成,各產業所占比重大小及其相互聯系。由于各縣情況差異,資源不同,產業結構的轉換及其特征也有區別,它成為區別不同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一個重要標志。

1.1.2所有制結構

所有制結構也構成區別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同的縣域經濟發展往往在所有制結構上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有的模式表現為以集體所有制為主體的國有、集體、個體以及外資經濟成分的混合所有制;而有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則表現為個體所有制占較大比重的國有、集體、個體和私營經濟并存。

1.1.3技術結構

技術結構是指生產經營中的技術水平和技術狀況,即先進技術和裝備、中間技術和裝備以及傳統技術在生產中的構成狀況和所起作用。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縣的技術水平和狀況不可能一模一樣,它也成為區分不同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標志。

1.1.4市場結構

市場是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有商品交換就有市場,要發展商品經濟就必須培育和發展市場。在實際經濟生活中,有的縣域經濟發展以國際市場為主,有的模式以面向區域市場或國內市場為主。

1.2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分類是以縣域經濟所擁有的優勢為依據劃分縣域經濟的類型或模式,可能更有現實針對性,至少對于產業競爭優勢的培育是非常有指導意義的。我們把縣域經濟分為四類,即工業帶動型縣域經濟、農業帶動型縣域經濟、服務業帶動型縣域經濟和活力經濟型縣域經濟。這種分類法盡管把著眼點放在縣域經濟的優勢描述上,但也內在地包含了劣勢的分析。

1.2.1工業帶動型縣域經濟

工業帶動型縣域經濟是指第二產業已占主導地位的縣域經濟。主導地位不僅是指第二產業增加值在該類縣域生產總值中占較大比例,也指第二產業的就業者在縣域就業崗位中占絕對大比

1.2.2農業帶動型縣域經濟

特色農產品開發、農業產業化經營、外向型農業帶動了許多農民依靠農業致富,也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其主要特點是農業及其延伸產業的發展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

1.2.3服務業帶動型縣域經濟

隨著消費水平的普遍提高,將成為未來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服務業帶動型縣域經濟不是指服務業在整個縣域經濟比重中占絕對大比重,而是指通過服務業的發展來帶動縣(市)域經濟三大產業全面進步的模式。

1.2.4活力經濟型縣域經濟

活力經濟是指符合某一區域內的自然、社會、經濟、技術、資源優勢和特點,具有較強經濟活力、可持續發展、有別于其他地區的經濟模式。它是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生產布局、經營模式、組織形式、戰略規劃等要素的統一體。

2.縣域經濟發展潛力分析

經濟發展潛力是對經濟發展的內在優勢進行推斷和分析的過程,是經濟持續增長的綜合判斷。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區域發展潛力是一項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從區域發展潛在的支持要素來看,分析區域發展潛力離不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區域生態環境承載潛力、區域社會可持續發展潛力、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潛力四個方面的指標。這四個方面是相互制約、互相促進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是區域經濟發展潛力的現實表現,區域經濟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其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的空間就大。區域環境承載力就是區域經濟發展潛力提升的

最大限度,區域經濟發展潛力要以區域環境承載能力為限。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區域社會發展潛力也會決定和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

2.1青陽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的優勢

2.1.1青陽縣域內擁有比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

我縣位于皖南山區北部,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共7類36種,其中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等俗稱“三石”的非金屬礦資源,因儲量大、品質優享譽海內外。另外,地理位置優越,我縣處于“兩山一湖”腹地,其中國家5A級風景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華山雄踞境內南部,旅游業發達。等等,依托這些獨特的資源優勢,我縣發展特色產業前景廣闊。

我縣地處“兩山一湖”樞紐位置,山清水秀,風光秀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引來許多名人墨客攬勝吟唱,李白、劉禹錫、杜牧、王安石、蘇轍、 滕子京、岳飛等都曾駐足于此并留下大量詠贊青陽的詩篇,現在古文化遺址120余處。依托這些獨特優勢發展特色旅游業是促進我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選擇。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積極引導和動員廣大干部群眾及社會各界重視旅游產業、開發旅游資源,打造青陽特色旅游品牌,使旅游業成為實現全縣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

2.1.2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方面·····

我縣11個鄉鎮總人口數為266373人,勞動力136050人,占農村人口的51.07%,其中轉移勞動力總數61228人,女性28110人。

2.2青陽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的劣勢

2.2.1首當其沖的劣勢是縣域經濟總量小

2.2.2環境承載的潛力有限。

篇2

關鍵詞:縣域經濟;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產業選擇

1 主導產業的界定

1.1 主導產業的涵義

一般認為主導產業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某個階段,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較強的技術進步能力,有較強的擴散效應,對其他產業增長具有較強的前向拉動和后向推動作用,對經濟發展起導向性和帶動性作用,代表了產業結構的演變方向或趨勢的產業。

另一個經常使用的概念是支柱產業。所謂支柱產業,根據羅斯托的理論,解釋為:在一定經濟發展階段,吸收運用新技術快,處于供求關系中心;且規模大,能充分利用規模經濟效益;生產率高,附加價值大,是該時期國民收入增加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支撐者。

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本質區別,就在于主導產業的擴散效應,具有較強的產業關聯度,能使產業結構高級化;支柱產業則僅體現了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而對其他產業增長并無直接影響,且一般不能推動產業結構高級化。兩者的聯系是,現有的主導產業有些具有支柱產業的屬性,并很可能發展成為支柱產業,也可以說,某些主導產業即是支柱產業,或者是潛在的支柱產業 。

1.2 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的理論

目前流行的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理論有“比較優勢理論”和“扶植幼小產業理論”?!氨容^優勢理論”強調發揮地區優勢,把優勢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它強調主導產業的優勢性和地域性。“扶植幼小產業理論”認為落后地區應當扶植發展目前還不是優勢產業,但從發展眼光看可能轉化為優勢的幼小產業,強調產業的發展優勢。盡管這兩種理論對地區產業政策制定、主導產業選擇均有重要指導意義,但僅依靠某一理論選擇主導產業難免存在缺陷。因此,在實踐中,往往把二者結合起來并綜合考慮主導產業特性、區域優勢、發展潛力等因素,建立選擇指標體系,因地制宜選擇主導產業。

1.3 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的原則

區域主導產業的選擇必須考慮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只有選擇那些能夠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的產業作為主導產業,才有可能使區域經濟得到快速、持續、穩定的發展。二是產業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主導產業必須盡可能地選擇那些產業科技含量大、技術進步速度快、技術要素較為密集的產業,使其在技術上始終保持領先水平,以便在區際分工中獲得更多的利益。三是產業鏈的長短和關聯效應的大小。主導產業的選擇必須充分考慮產業鏈的長短和產業關聯度的高低。四是產業貢獻率和增長后勁。主導產業的選擇還要認真考慮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大小和增長的后勁,要特別注意對那些有發展潛力,盡管目前還比較弱小的產業的扶持。

2 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的指標與評價

對區域主導產業的選擇,既可以進行定性分析,也可以進行定量分析。長期從事西部區域經濟發展研究、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博士生導師聶華林教授在其主編并于2006年5月出版的《區域發展戰略學》中,針對主導產業的選擇指出:“基于主導產業的特點及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功能,可以從比較優勢度、市場競爭力及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度這三方面著手進行選擇,并附之以相應的指標做定量評價?!?/p>

一般而言,主導產業必須具有比較高的比較優勢度、高市場擴張能力和高產業關聯度。現結合縣域經濟的特點對幾種主要指標分析評價、選擇如下 :

2.1 比較優勢度

(1)生產上的比較優勢度 選擇主導產業全員勞動生產率 與縣域及省、市域規模以上工業的該項指標分別進行比較,來反映該縣主導產業在生產上的比較優勢度。

(2)對縣域經濟發展貢獻度 運用主導產業的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入庫稅金四項指標占當地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來分別反映主導產業對當地工業經濟的總量、收入、盈利水平、財政稅收等方面的貢獻。

2.2 市場擴張能力

一個產業要發展,必須具有巨大的社會需求。該產業能否將潛在生產能力轉化為實際生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該產業的市場潛力和產業創新能力。在區域產業結構中,主導產業是組織核心,它不僅擔負著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而且代表著區域產業結構高度化、現代化的演進方向。因此,主導產業應具有較高的創新能力,使其能夠通過創造新材料和新技術,研發出附加值高的新產品,擴張市場潛力。

2.3 產業關聯度

作為區域經濟增長的“源動力”,主導產業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在自身迅速增長的同時,能夠將其創新的先進技術和規模擴展通過產業鏈條傳導到整個產業結構,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一個產業要成為主導產業,不僅要具備較高的比較優勢和較強的市場擴張能力,而且還要有較強的關聯性。一般而言,主導產業在產業體系中主要從三個層面與整個區域發生聯系:一是后向影響,即主導產業對向其提供生產資料的上游部門的影響;二是前向影響,即主導產業對其產品作為生產資料的下游部門的影響;三是旁側影響,即主導產業對整個經濟的普遍影響與刺激服務性行業的增長。國內外的經濟發展歷史表明,主導產業的關聯性越強、關聯面越廣,其產生的乘數效應就越大,對整個區域經濟的推動力也越大。

2.4 工業發展歷程與發展階段

無論國家還是區域經濟的成長過程,都反映了產業結構演變具有顯著的階段性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尤其是體現在主導產業序列的變化上。因此,筆者認為要選擇好主導產業,就必須把握區域內產業結構演變的規律、主要產業、企業成長的歷程。因此,把研究視野擴展到建國以來某縣工業結構的發展過程,分析產業結構的歷史演變規律,對選擇好該縣未來主導產業,調整工業的產業結構將是十分必要的。

2.5 總體發展環境與優勢

筆者認為,要準確選擇研究期內主導產業,除了要把握好歷史演變的規律,選擇好恰當的研究指標,還必須對研究期內工業的總體發展環境與優勢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與把握。

總之,由于各區域的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水平有所差異,為了保證分析的全面性、準確性和可操作性,在分析時采取定性與定量、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做到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綜合考慮主導產業特性、區域優勢、發展潛力等因素,建立選擇指標體系,因地制宜選擇主導產業。

3 縣域主導產業選擇模型

根據上述研究思路,結合縣域經濟的特點,創造性研究,建立縣域主導產業選擇模型。內容上分三個方面:

一是發展歷程的簡要回顧及發展階段的定位。通過對建國以來某縣工業發展歷程的簡要回顧,分析工業結構的歷史演變規律及主要產業、重點企業的成長歷程,界定目前工業發展階段等是主導產業選擇的歷史基礎。

篇3

【關鍵詞】

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

一、關于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概念

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概念是從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概念演化而來的,目前關于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概念主要有四種觀點:“縣域資源配置能力”、“縣域綜合經濟實力”、“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能力”、“現實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

綜合上述觀點可知,縣域經濟競爭力的內涵至少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范圍限定,是指一個縣域范圍之內;二是內容方面,縣域經濟競爭力不是僅指包括經濟方面,而且還包括社會、文化、自然資源等方面的內容;三是縣域經濟競爭力是指一個縣級區域同另外的區域相比較的競爭能力、影響力,它是一種內在能力;四是縣域經濟競爭力不僅指現實競爭力,而且還包括潛在競爭力和持續競爭力。

二、縣域經濟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

1、縣域經濟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

一是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體系。該指標體系是由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心和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提出并展開。其評價指標體系由總量指標、平均指標和速度指標組成。

二是縣域經濟競爭力深度評價指標體系。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的縣域經濟競爭力深度評價指標體系完善和深化了基本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現存力、自然優勢力、政府能動力、產業競爭力、企業競爭力、人力競爭力、經濟活力、外界互動力等8個一級指標及33個二級指標。

三是朱允衛等(2003)提出的縣域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綜合經濟實力、自然資源優勢與基礎設施、綜合服務能力、政府管理能力、產業與企業競爭力、農村與農戶競爭力、人力資源與科技教育、發展活力與潛力、對外交流程度、社會保障與人民生活等10個一級指標及細化的55個二級指標。

四是王秉安等(2003)提出的縣域經濟競爭力評估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經濟實力競爭力、農業競爭力、工業競爭力、服務業競爭力、國民素質競爭力、科技教育競爭力和城市化水平7個一級指標和40個二級指標組成。

五是胡榮華等(2004)提出的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發展水平、發展活力和發展潛力3個一級指標,經濟規模、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發展水平、發展速度、貿易與外資、投資與文化、財政、生產效率、資源環境與基礎設施、文化教育環保11個二級指標及32個具體指標。

六是蔡堅等(2004)提出的縣域經濟持續發展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自然優勢力、綜合經濟實力、產業競爭力、企業競爭力、政府能動力、人力競爭力、縣域經濟活力、外界互動力、技術創新力和環境創新力10個一級指標,并進一步細化為55個二級指標。

七是靳貞來(2006)提出的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核心競爭力、基礎競爭力和輔助競爭力3個一級指標及32 個二級指標。

八是朱翔(2009)從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角度出發,構建了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綜合經濟實力、三農競爭力、社會綜合服務力、經濟發展活力、環境承載力、資源配置力等6個一級指標、25個二級指標。

九是周澤炯(2010)提出的縣域經濟持續發展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現實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2個一級指標、7個二級指標及43個三級指標。

從以上縣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發展來看,我國縣域競爭力評價已經從簡單的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體系發展為多種評價體系并存的局面,但總體上看,大多數的縣域競爭力評價研究仍局限于縣域基本競爭力評價和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這兩個方面,這對縣域競爭力的評價顯然是不夠完備的。評價縣域競爭力如果僅僅評價經濟指標,則和以前進行的以經濟指標為主的百強縣排名沒什么區別,競爭力研究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縣域競爭力評價研究,建立全面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使縣域競爭力評價的研究真正起到促進縣域競爭力提高的作用。

2、縣域經濟競爭力的評價方法

根據權重的確定方法可以分為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根據所用研究方法的數量來分,可以分為單一研究方法和多種研究方法并用。

(1)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主觀賦權評價法采取定性的方法,由專家根據經驗進行主觀判斷而得到權數,然后再對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如層次分析法、綜合評分法、模糊評價法、指數加權法和功效系數法等??陀^賦權評價法則根據指標之間的相關關系或各項指標的變異系數來確定權數進行綜合評價。如熵值法、神經網絡分析法、TOPSIS 法、灰色關聯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變異系數法、聚類分析法、判別分析法等。

(2)單一研究方法和多種研究方法并用。①單一研究方法。單一研究方法,該方法主要有:聚類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評估法、主成分分析法。吳育華等(2009)應用聚類分析法對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進行了聚類分析。聚類分析結果表明:縣域經濟的產業結構決定其發達程度,從以農業為主導向以工業為主導轉變,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高樹勇(2010)運用因子分析法對河北省2006年的30個城郊縣縣域經濟競爭力的評價研究。張志琴等(2011)運用灰評估方法對山西省96 個縣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的綜合評估。評估結果表明:山西縣域經濟對資源及能源工業的依存度較大,表現為二、三、一產業結構特點,第一產業發展不足;縣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縣市,第三產業發展不足。王林伶(2011)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寧夏16個縣2009年的經濟發展進行了評價。評估結果表明:寧夏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區域發展不平衡性,縣域經濟競爭力有待全面提高。

②多種研究方法并用。多種研究方法并用,該類方法主要有:層次分析和聚類分析、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秩和比法和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高輝靈等(2010)運用層次分析和聚類分析法對福建省67個縣( 市) 2008年的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研究結果將福建省67個縣(市、區)劃分為經濟發展實力雄厚、經濟發展實力較強、經濟發展實力較薄弱、經濟發展實力薄弱四類地區。仇方道等(2004)運用因子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對全國的1682個縣域和427 個縣級市1999年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中國區域發展差距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經濟結構、經濟水平和人口素質,而不單是經濟因素;社會綜合發展水平自沿海向內陸表現出高─低─次高─低的4 元結構;全國縣域綜合發展可分為高度協調發展型、中等協調發展型、社會經濟結構滯后型、初級協調發展型、整體發展滯后型。張麗等(2005)運用秩和比法和聚類分析方法對河北省136個縣域單位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李松志等(2011)運用成分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對江西省2006年的鄱陽湖生態區的部分(28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了評價。

綜合評價的方法較多,每種方法都有理論和實際價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實際應用中,應結合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對象特點在實踐的基礎上選擇出合理、適用的評價方法。

三、縣域經濟競爭力研究的發展趨勢

1、在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的指標選擇上呈現出全面化、動態化和科學化的趨勢

評價指標的選擇不單單是由原來只注重經濟指標向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和民生等指標的全面化發展,而且也由原來只注重現狀的評價向現狀和潛力的綜合評價發展。在指標的舍取上方法更加科學。并非選用指標越多越好,因為指標太多,一來可能有些指標相關性很強,重復反映某些方面的信息,二則引入一些無關緊要的指標,對評價結果只會起到干擾作用, 這樣將會導致評價結果不夠客觀。但若選擇的指標數量太少,又不能全面反映被評價對象的綜合發展情況,就達不到綜合評價的目的。因此,有些學者通過對運用相同方法來測度縣域經濟競爭力的相關研究文章的度量指標進行了統計分析,計算出每一大類下各指標的使用頻率,從每一大類中選出使用頻率較高的指標作為其評價指標。

2、評價方法的選擇上呈現出多種方法組合應用的特點

評價方法已經由單一的評價方法(聚類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評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向多種方法組合應用(層次分析和聚類分析、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秩和比法和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的轉化。

篇4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明顯拉大,金融支持在縣域經濟發展中一些矛盾與問題日顯突出,主要表現在:

1、縣域金融機構信貸審批權小,貸款投放增長緩慢,制約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目前,許多縣域金融機構縣級支行往往只有信貸調查權,沒有信貸審批權。實際操作中,有的機構雖有一定數量的貸款審批權,但往往有授信額度時,缺少配套的信貸規模,有信貸規模時,又沒有企業授信。這些情況,使縣域的中小企業普遍感到貸款難。

2、縣域現有的金融環境與金融機構展業經營產生矛盾沖突,影響到金融機構貸款投放。一是從生產力的布局上看,我國現有縣域經濟的生產力布局,從歷史沿革上講是在原蘇聯式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影響下形成的,項目資源以行政計劃手段配置的,因而往往縣域內中小企業、小項目多,大企業、大項目少;傳統產業多,現代產業少,產業層次低。二是從企業對資金吸納能力看,存在眾多障礙。

由于眾多的個體、私營中小企業尚處于原始資本積累階段,可供抵押的有效資產較少,尤其是許多個私企業實行“家庭式”的管理,財務報表不健全,這些特點與金融機構信貸管理的要求發生沖突,造成企業“貸款難”和金融機構“難貸款”。三是社會信用環境較差,特別是改制企業逃廢金融債務較為嚴重,使許多金融機構對許多縣域、許多企業降低“信用等級”,上收縣域的貸款權限,壓縮貸款規模,網點機構資金上存、調制使用較為普遍。

二、對策和建議

1、制定和實施有比較優勢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加快改革和企業改制、重組工作,加速培育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增強企業對資金的有效需求和吸納能力。

2、完善縣域金融體系。一是深入研究縣域金融發展問題,通過規劃制定、機構合理布局、機構間業務的協作,為縣域企業多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務。二是發展民營銀行,引進股份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三是加快創新,考慮建立縣域金融市場,發展地方性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形成縣域特色的金融體系。

3、改善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服務體系。一是要完善信貸授權制度,在落實經營責任制的基礎上,增加縣域機構的信貸權限,特別要根據資產質量狀況區別不同縣域機構信貸權限。二是要加強信貸工作研究,積極鼓勵縣域機構開展信貸業務創新,如積極拓展應收款質押貸款等業務,加大對優勢龍頭企業、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高科技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進一步開拓貸款市場。三是要針對縣域經濟特點,制定一套既有利于防范風險,又靈活快捷的貸款操作程序。

4、重點扶持農村信用社的發展,進一步壯大其資金實力。在新的金融發展格局下,國有商業銀行機構支持經濟發展力度的弱化,使農村信用社成為了支持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一是要盡快落實國務院、人民銀行總行有關支持“三農”和農村信用社發展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在中央銀行支農再貸款上加大對農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二是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從稅收、呆賬核銷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使其能盡快卸下歷史包袱,輕裝參與金融競爭;三是著眼于農村信用社服務手段的提升和完善,積極探索在存款、結算等方面進行創新的途徑和方法,努力提高其在資金組織和為企業服務方面的能力。四是按照國務院的布置,加快縣域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

篇5

關鍵詞:貨幣政策;縣域經濟;傳導鏈條

中圖分類號:F8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07)06-0086-03

一、貨幣政策在縣域經濟傳導中的障礙

(一)中央銀行方面障礙

1.貨幣政策缺乏靈活性。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結構差異較大,貨幣政策“一刀切”,缺乏不同縣域經濟靈活性,不能有效調節地區之間資金供求狀況?;鶎友胄性谪瀼刎泿耪吆桶l展縣域經濟中處于兩難境地,形成信貸政策與區域經濟發展現實不對稱狀況,產生縣域經濟發展差別性與貨幣政策統一性之間矛盾,削弱了貨幣政策實施效果。[1]

2.基層央行調控工具缺失?;鶎友胄羞\用的貨幣政策手段主要有再貸款、再貼現和窗口指導這三大調控工具,但從目前實施情況來看,這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在縣域受限較多,影響了其功能的發揮。

一是再貸款操作沒有活力。目前支農再貸款已經失去了貨幣政策工具的調節作用,而變成了農業信貸相對固有的資金來源。原因是上級行對支農再貸款指標控制較嚴、總量投放較少、使用范圍過窄,難于起到調控農村基礎貨幣作用,導致支農再貸款這個基層央行最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在縣域失去活力。

二是再貼現操作日益萎縮。目前再貼現操作已名存實亡,原因是國有商業銀行備付金充足,其它融資渠道較多,再貼現這種融資方式已不再是最佳選擇。國有商業銀行辦理貼現和再貼現收益較小,而風險較大,量本利分析不劃算。同時,目前假匯票較多,容易遭受詐騙。所以商業銀行上級行對基層行限制過嚴,包括匯票承兌審批權過于集中,收取高額保證金,有的銀行只對本行開立基本帳戶的企業辦理銀行承兌匯票,這些限制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業匯票業務的推廣應用,導致基層央行通過再貼現政策手段調節資金需求成了無米之炊。

三是窗口業務指導不具約束力。目前縣域國有商業銀行的授權授信受制于上級行,信貸權力統的過死,缺乏自,不能適時根據本地區產業變化和市場變化調整信貸結構,對基層央行窗口指導很難作出積極反應。另一方面,基層央行窗口業務指導又缺乏相應配套措施作保證,往往陷入一廂情愿境地,很難達到預想效果。

(二)金融市場方面障礙

1.利率在資金市場價格導向作用不明顯,影響貨幣政策傳導效果。主要是因為我國經濟整體市場化程度不高,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對利率這一重要貨幣政策工具反應不敏感所致。目前縣域國有商業銀行由于對企業和居民信任危機普遍存在“懼貸”心理,導致“惜貸”行為,寧可保持高額備付率囤積資金,或將資金上存、投資股票、債券等,不愿意放款。資金使用不充分,開拓市場、開發客戶內在激勵和動力不足,利率資金價格導向作用往往失靈,所以盡管利率下調,但銀行貸款并無增加。同時由于企業對市場信心不足、居民對預期收入不確定,對教育、養老保險、醫療等預期支出增加等因素影響,往往對利率調整帶來的存款或投資預期收入變化不能及時作出反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信貸傳導渠道中利率與投資鏈條發生斷裂,造成利率工具在信貸傳導中不能發揮應有作用。[2]

2.縣域資金流失嚴重,削弱貨幣政策傳導資金基礎。一是近幾年郵政儲蓄存款增長迅猛,而且只存不貸,象抽水機一樣抽走了縣域本來匱乏資金,流向資金相對寬裕的大中城市,客觀上削弱了貨幣政策在縣域傳導的資金基礎。二是縣域商業金融機構經營收縮,大量縣域資金被吸收上存。信貸管理權限上收,縣級機構只保留小額貸款權限,組織資金大部分上存,成了上級行儲蓄機構,造成資金在本地運用很少。

(三)金融機構方面障礙

金融機構既是貨幣政策調控的對象,也是貨幣政策傳導的載體。央行的貨幣政策只有得到商業銀行積極響應,并以信貸投放或信貸收縮等形式加以貫徹,才能達到貨幣政策調控的效果。但是由于目前我國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化經營后,普遍強調經營效益和風險防范,致使基層商業銀行活力不足,對貨幣政策反應不靈。

1.嚴格風險管理制約了基層行信貸擴張能力。近幾年國有商業銀行逐步完善信貸管理體制,信貸權限上收,貸款集中審批,提出以貸款終身責任和“零風險貸款”的風險控制指標,造成資金過渡向上集中,制約了基層商業銀行信貸擴張能力,導致縣域經濟發展所需資金極度短缺,信貸極度萎縮。在這種情況下,縣域金融貨幣創造功能被抵制,貨幣乘數效應不能有效放大,貨幣政策力度不斷減弱,時滯不斷延長。同時貸款風險責任約束過度,弱化了基層信貸人員信貸拓展能力,造成上級行權利過大,基層行權利過小,不能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作出及時充分反應。

2.縣域金融機構的撤并削弱了貨幣政策賴以傳導的載體。近幾年,國有商業銀行為了減員增效,大量撤并分支機構及網點,而且上收貸款權限,在有些欠發達的山區縣市,商業銀行基本上在縣級信貸市場沒有發放貸款,縣域經濟的發展僅靠農村信用社唱獨角戲。商業性金融機構是貨幣政策傳導的“血管”,如果一個地區的“血管”過少或全部堵塞,那么這個地區必將成為貨幣政策作用的肓區。

(四)企業和居民等微觀經濟主體方面障礙

1.企業方面。多數國有老企業由于經營不佳,在改革改制過程中多以變賣、破產方式進行,部分企業信用觀念淡薄,借改革之機逃避懸空金融債務,將改革成本轉嫁到銀行,造成銀行壞帳急劇增加,損壞正常銀企關系,抵制銀行投放信貸資金積極性。同時,企業有效管理機制和治理結構尚未完全按照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起來,對宏觀金融調控信號還不能作出靈敏反應。國有企業改制后,中小民營企業大量增加,成為縣域經濟主體,同時也成為貨幣供給主要接受者和貨幣政策重要微觀客體。這些民營中小企業由于成長時間短,機制不健全,普遍存在著誠信度不高,會計核算資料不完整,不能按照資金市場價格及時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等問題,金融機構為自身利益和風險防范考慮,對這些企業不敢輕易涉足,往往將信貸資金投放集中于少數優勢大企業、大項目,造成少數大企業資金充裕,眾多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影響了貨幣政策對企業的作用效果。

2.居民個人方面。目前,居民個人對貨幣政策反映不積極,一是因為受傳統消費觀念影響,居民超前消費意識不強。二是受收入水平限制,居民消費難于擴大。三是受社會保障機制影響,儲蓄養老意愿較強。四是受消費環境制約,尚未形成新的消費熱點。五是受個人信用制度建設滯后影響,消費信貸難以全面拓展。六是投資經驗不足使個人投資理財信賴于傳統的儲蓄方式。

二、改善貨幣政策在縣域經濟傳導的對策建議

(一)避免貨幣政策“一刀切”,適當增強貨幣政策靈活性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區域性貨幣政策,避免貨幣政策“一刀切”,增強貨幣政策傳導實效性和地區差別性。制定和出臺貨幣政策時,在與國家貨幣政策協調一致前提下,授予人民銀行縣域機構根據本地區經濟金融運行整體狀況、特點及貨幣政策實施情況,制定相應區域性貨幣政策的權力以及在商業銀行業務創新上適當的審批權限,或在出臺貨幣政策時按照區域性經濟特點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政策,促使貨幣政策實施更能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和金融機構發展需要,以提高貨幣政策時效性和針對性。

(二)發揮基層央行職能作用,強化貨幣政策傳導執行系統

基層央行應充分利用所處地理優勢和職能優勢,積極采取靈活卻實效性強的政策措施,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針對商業銀行信貸過度集中行為進行預警預報,嚴格要求各家商業銀行按照資產負債管理要求,控制信貸集中風險,充分發揮人民銀行已建立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作用,定期對銀行貸款投向進行分析,對系統性或區域性的信貸集中進行預警預報,采取措施對信貸集中進行控制。同時應賦予基層央行在控制本地區信貸規模方面一定管理權,對于積極響應人民銀行窗口指導、對貨幣政策反映積極、上級行授信比較寬松的商業銀行,人民銀行應在再貸款、利率、再貼現和金融業務創新等方面給予支持的權利。積極發揮人民銀行窗口指導作用,通過銀企座談會、重大投資項目懇談會和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等形式,密切銀企、政企關系,引導金融機構合理信貸投放,促進經濟、金融雙贏雙活。

(三)盡快建立市場利率體系,改善貨幣政策傳導神經系統

盡快建立起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發揮資金市場價格信號導向作用,提高企業和居民對利率變動敏感性和貨幣政策有效性。加快推進商業銀行和企業改革,調整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個人資產結構,培育真正的市場活動主體,提高經濟活動的利率彈性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四)改善縣域金融體系,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系統

一是進一步深化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體制改革,為貨幣政策高效傳導構筑良好傳導軌道。盡快建立商業銀行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完善商業銀行法人治理結構,提高商業銀行對人民銀行貨幣政策間接調控敏銳性。二是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經營機制,強化貨幣政策傳導實效性。改變目前信貸管理過于集中局面,對各分支機構應根據經濟發展水平、投資收益狀況和資金成本承受能力,實行區別對待信貸政策。三是大力發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填補金融體系空白,提高當地銀行業競爭程度,促進地方金融體系完善,為貨幣政策信貸傳導建立更多“毛細血管”,以實現在微觀層面非銀行金融機構擔當金融支撐重心的艱巨任務。

(五)努力打造縣域“資金洼地”,促進信貸資金回流

一是加大支農再貸款調控總量,以激活縣域廣大農村基礎貨幣量,充實貨幣政策發揮作用的載體。二是限制商業銀行縣域機構資金外流,解除商業銀行對縣域機構授信額度的過度控制,保證縣域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將不低于資產負債比例的資金用于本地。努力在產業政策、社會信用環境等層面上打造縣域“資金洼地”,鼓勵和吸引外來資金流向縣域。三是成立郵政儲蓄銀行,變縣域郵政儲蓄“抽水機”為“引水渠”,使郵政儲蓄資金取之于縣用于縣。

(六)努力拓展金融市場,搭建貨幣政策傳導平臺

一是培育和完善市場主體,積極發展縣域貨幣市場。當前要從擴大貨幣市場主體,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同業拆借市場吞吐基礎貨幣能力等方面加快縣域貨幣市場發展,建立一個多元化、高效率貨幣市場體系。二是適當放寬縣域中小金融機構特別是農村信用聯社加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條件,對不具備市場主體資格,可通過具有市場主體資格的銀行融資,使大量縣域中小金融機構間接進入拆借市場,為縣域貨幣市場發展和貨幣政策有效傳導創造有利條件。三是大力發展票據市場,使票據市場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的重要中介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七)縣域建設良好金融生態環境,改善貨幣政策傳導的宏觀環境

一是加快社會征信系統建設,可在現有信貸登記咨詢系統的基礎上,擴大征信范圍,增強征信查詢系統時效性,建立涵蓋企業與居民個人主要經濟活動的全國范圍內聯網社會征信體系,為誠實守信提供外在的硬約束,提高全社會誠信程度。二是建立健全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提高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信用度,解決企業擔保難、貸款難問題,改善企業融資環境。三是建立存款保險體系,防范金融機構特別是縣域中小金融機構經營風險,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金融體系的安全穩定。通過改善宏觀經濟環境和金融生態環境,為貨幣政策傳導奠定良好的宏觀經濟基礎。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區域空間形態 區域創新 分層發展

一、引言

區域創新是區域經濟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起源于Marshall的《經濟學原理》(1890),并由Joseph A.Schumpeter(《經濟發展理論》,1912)豐富和發展起來的。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創新的內涵也開始不斷變化,區域創新也由技術、制度、產業創新向區域空間形態的創新轉變。

我國是一個區域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的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雖然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經濟圈為主導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但在以市場為主導、以區域創新為支撐的新的發展階段,區域空間形態創新已成為我國區域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傳統的區域經濟理論已不能適應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需要,因此,積極探索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區域創新發展理論,對指導我國當前的區域規劃和制定區域發展政策,推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進程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二、區域空間形態的內涵及其經濟學意義

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區域創新在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方面已顯現出獨特的作用。對區域創新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整個區域文化、社會、經濟發展創新;狹義僅指與區域新技術、新知識創造、產生、流動、應用有關的過程,即熊彼特所指的創新。目前學術界對區域創新的界定基本上介于兩者之間,本文認為這種認識并沒有從根本上清晰地抓住“區域”這個概念的本質。區域是一個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區域創新不僅要反映區域的時間維度,而更重要的是反映區域的空間維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目前對區域創新的理解只抓住了區域的時間本質,本文將在此基礎上強調區域的空間創新,而所謂空間的創新,即區域經濟單位的空間組織結構及相互關聯的創新。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等的運行平臺。

所謂區域空間形態是指區域內部各經濟單位和功能組織在時空中以多種形式相互關聯、相互作用而在空間上顯現出的投影。它是區域整體系統不斷地演進的結果,意味著過程與功能。當它適應區域經濟活動時,區域將處于積極、上升階段;當它難以包容區域經濟活動時,區域將處于抑制、停滯狀態。區域經濟活動決定了區域空間形態,同樣,區域空間形態又會影響區域經濟活動。區域空間形態是否適應區域經濟活動取決于區域空間形態構成因素的相互關系,即區域經濟單位的空間組織結構。我國區域經濟已在城市集聚形態、產業分布形態和區域間聯系的形態等方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并在實踐中具體表現為城市群(圈、帶)、產業集聚區(開發區、產業園區等等)和產業鏈(產業帶、產業集團等等),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城市群是一種以其高密度的城市和一定門檻規模的人口以及巨大的城市體系而區別于其他地區和其他城市類型的空間組織。事實上,城市本身的存在就明顯是一種收益遞增現象。但是,當單一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常常會產生一些阻礙城市規模增長的限制因素,這主要是由規模效應的“門檻”造成的。為跨越這些門檻,在空間形態上,規模效應的時空耦合特征將表現在三個方面:規模較大空間的生成、相同規??臻g數量的密度周期性增加和空間范圍的周期性擴大。因此,規模效應的歸宿在于城市群的構建與不斷完善。

開發區是人力資本的集中地,是高度熟練的人力資本、R&D的集聚趨勢、創新的地方化的空間載體。開發區在區域形態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是通過一定量區域人力資本在開發區的集聚來實現的,并能夠帶動區域技術資本的存量的迅速提高,進而影響區域顧客資本、市場資本存量的增加。因此,在存量一定的情況下,區域政策的一個優先選擇可以是爭取區域人力資本、技術資本、顧客資本和市場資本向高密集型轉化。

技術進步一直被視為現代社會經濟增長的一個源泉,而一個區域內的技術只有擴散并得到積累才能創造出規模效益,或者說是增殖效應。就區域而言,通過產業鏈來優化其內部子區域之間的分工與合作,通過產業鏈來構建城市群,降低企業間交流合作的協調成本,則是區域內技術擴散的一條有效途徑。與其他關聯形式相比,區域產業鏈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表1)。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區域空間形態的變化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過程,并表現出明顯的規模性、階段性和層次性特征。

三、我國區域空間形態創新現狀分析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我國確立了改革開放的發展思路。在實踐上,為發揮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的先行作用,國家在確立了5個經濟特區后,又相繼開放了14個沿海城市。以此為基礎,為了充分發揮沿海地區在吸引國外投資、引進技術、出口創匯等方面的作用,國家先后在沿海開放城市建立了各類各種級別的開發區,主要包括出口工業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形式,這些經濟特區和開發區后來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區域先驅。20世紀90年代,隨著沿海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戰略的快速推進,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和對外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各類開發區迅猛成長。在國家確立全方位的開放政策后,我國已經形成了由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和旅游度假區等形式組成,遍布全國的發展格局。建立開發區已經成為我國發展高科技產業和改造傳統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開發區也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在特殊優惠政策的支持下發揮起體制創新的功能,在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和管理、進出口貿易、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不斷嘗試和探索新的改革和實驗,突破舊體制的制約,以局部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政策軟條件,迅速集聚起有限的科技和產業資源,推動了區域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并成為我國區域發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20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我國區域經濟政策效應的日益顯現,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是傳統的以要素投入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的作用日益弱化,新的區域空間形態的作用開始顯現;二是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逐漸拉大;三是地區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城市在區域競爭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四是我國沿海地區已經快速

發展到以城市群或城市帶為主體的新階段,形成了以特大城市為中心,以周邊大中小城市為依托,區域城市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城市群已經成為區域競爭的重要形式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中堅力量,出現了諸如“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钡貐^等城市群的區域創新現象。

不論是城市群的發展,還是開發區的建設都離不開地區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制造業空間上的集聚。區域之間的分工與合作進一步深化,并從貿易層次向產業帶和產業集團的方向轉變,產業鏈模式已經成為我國區域發展的基本模式。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探索和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以城市群、開發區和產業鏈為主導的區域創新發展模式,城市群、開發區和產業鏈等區域空間創新因素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我國區域發展模式的形成經歷了一個從單一到多元、從被動到主動、從分異到同步、從傳統向創新發展的歷史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模式的選擇更加突出了創新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綜觀我國區域創新發展的歷程,可以總結出如下新的特征:

一是區域創新主要表現為區域空間形態創新。區域創新作為改革開放30年來區域經濟發展的產物,已經成為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和實現形式。從我國的實踐來看,區域創新的形式有多種,如科技創新,企業、政府與高等學校、科研單位的互動等等,這些形式的創新雖然對地區經濟,特別是產業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但區域空間形態的創新效果則最為明顯,最典型的城市集聚區(群帶)、產業集聚區(開發區、科技園區)等新的區域空間形態大量產生,它們改變了傳統的區域發展格局,如開發區、科技園區就是通過高新技術產業或相關產業在一定空間地域的集聚來降低交易費用,使產業的布局向一定的空間集聚,實現集聚效益,以提高產業的競爭力,同時通過發揮高新技術對產業的帶動作用,使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活力;城市群(帶)突破了單一城市發展的格局,使區域的分工與合作在更大空間、更大范圍得到了實現,真正形成了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的機制。這些區域空間形態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傳統的區域發展形式,使區域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并為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尋找到了新的實現途徑。

二是地區之間的創新發展存在著一定的發展梯度和階段性。由于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創新的程度、創新的范圍和創新的發展階段上就存在著明顯的梯度。以中部地區為例,在城市群的發展上,由于武漢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與周邊地區城市存在著長期的經濟社會聯系,城市群的發展比較成熟,而安徽雖然提出了沿江城市帶,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則存在著中心城市缺乏、發展條件并不成熟的問題,在其他地區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同樣的問題。這種發展的階段性和發展梯度就決定了創新的程度。因此,中部地區要形成共同的創新發展格局仍然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三是區域創新作為我國區域發展的重點已經得到了各地的認同和重視,并在實踐中得到了運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各地的發展又是有差異的。如中部各省雖然在城市群的發展方面存在著發展水平上的差異,但都把城市群的建設作為區域發展的重點,并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發展規劃等方面做出了制度、政策安排,相信在不長的時間內,中部地區的城市群發展將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而在開發區的建設方面則主要傾向于高新技術開發區,并向產業集群化方向發展;對產業鏈的構建已經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在發展形式上主要以集團化和區域化發展為主。如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對鄂州鋼鐵公司的兼并,湖北省內幾大卷煙廠的合并等。這些區域創新形式的發展對中部地區的振興和地區共同發展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四、我國區域空間形態創新發展途徑選擇

我國區域經濟雖然總體上存在一定的同質性,但各地區之間以及各地區內部仍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和非均衡性,主要表現在發展的階段性、地區之間的層次性以及各地區的發展特色上。這些差異性和非均衡性決定了中部地區區域創新發展不可能具有唯一的統一路徑,而應該是分區域、分階段、分步驟、分層次推進。由此,筆者提出我國區域創新分層發展模式。

我國區域創新分層發展模式可以分為分階段的分層發展模式和分區域的分層發展模式兩個方面。

(一)分階段的分層發展模式

分階段的分層發展模式是指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演變出發,突出不同發展階段的社會經濟發展特征的差異性,針對同一地區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或者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多個地區采用不同的適合地區發展向更高級階段演進的區域創新發展模式。具體操作上分為兩個步驟,首先對地區進行階段的劃分,然后再確定適合其發展階段的發展模式。

1、階段的劃分及各階段的特征

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階段劃分的原因在于:同一地區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隨著發展階段的不斷提升其發展模式需要不斷創新,不同的地區由于其發展階段性存在差異也需要采用適合不同發展階段的發展模式,而不同的創新發展模式、創新要素的形成是需要具備不同的客觀條件和背景的。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經濟起飛的途徑一般在于要素集聚,如集中優勢建立開發區和培育龍頭企業等比較合適的路徑選擇。而產業鏈的構建和重組則需要區域內部存在比較成熟的產業基礎后才能實施,城市群的建立更是需要區域經濟高度發達,城市化水平極高和基礎設施相對完備后才具有發展的條件。可以說,對區域發展階段性的劃分是確定某一地區創新發展模式的前提,而階段性劃分是要依據一定的原則和標準的。一般來說,對區域發展的階段性劃分既要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規律,也要突出區域空間結構變革或演進的規律,因此我們可以把傳統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劃分標準和區域開發空間結構變化的階段性劃分標準作為區域發展階段性劃分的參考標準。

按照錢納里對國家或地區發展的階段性劃分方法和陸大道關于區域發展空間結構變化的階段性劃分方法,筆者將區域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區域發展的低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各階段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特征分別是:低級階段: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的階段,也可認為是工業化的初期階段:區域間和區域內部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現象開始出現,并開始形成一定的空間經濟梯度;社會經濟空間組織開始向先發達起來的點狀地區集聚,城鎮居民點等級――規模體系開始形成;中級階段:區域間發展的不平衡程度加大,消除區域之間的平衡開始受到重視;集聚經濟占主導地位,點一軸系統的空間形態形成,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得到飛快發展;高級階段:區域發展由不平衡向平衡協調過渡,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得到帶動;經濟擴散作用開始顯現,中小城市得到發展,城市體系得到完善。

2、按階段分層的發展模式

根據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階段順序可將區域創新發展模式分為三層,各層可以確定適合的發展形

態和區域創新發展的主要模式和依托(表2)。表2反映的是以開發區、產業鏈和城市群為代表的點一線一網三層發展模式。根據區域發展及其結構變化的規律,在經濟發展的初始時期或低級階段,發展的途徑在于要素積聚,依托點狀發展形態可以集中優勢發展重點領域,為實現經濟的起步做準備。例如在一些縣域經濟區,在經濟起步階段面臨資本短缺、投資環境差的發展障礙時,通過開發區(工業園區)的設立,改善投資環境,依托自身的特色和優勢資源,吸引相關企業在本地的集聚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在經濟發展的中級階段,區域產業之間的分工與合作開始加強,為了節省交易成本,通過構建產業鏈,依托一定的線狀基礎設施,通過擴大區域經濟的集聚面進一步提高區域的集聚功能對區域發展至關重要。而在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特別是廣大城市密集地區,經濟發展受到過度膨脹的干擾,資源環境壓力增大,依托網狀發展形態,尤其是通過產業鏈體系的重構、城市群體系的建立,達到更高層次的區域分工與合作,發揮廣大經濟發達地區的對外擴散功能尤為重要。

(二)分區域的分層發展模式

分區域的分層發展模式是指從不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差異性出發,突出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針對不同發展類型地區確定不同層次的適合特定地區發展的區域創新發展模式。

篇7

一、新型城鎮化的引領作用

新型城鎮化在“三化”協調發展中起著戰略性、全局性和關鍵性的作用。具體可以體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一是引領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于河南來講,最重要的就是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變為消費、投資協調拉動,必將帶來消費觀念的更新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帶來巨大消費潛力的釋放。

二是引領城鄉發展一體。河南推進新型城鎮化,是涵蓋了農村的城鎮化,更加注重破解“三農”發展難題,把新型農村社區納入城鎮體系,推動城鄉分割向城鄉統籌、城鄉一體轉變。

三是引領城鎮功能完善。發揮新型城鎮化引領,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既對城鎮功能完善提出要求,又為城鎮功能完善提供機遇,促進城鎮以提高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就業承載能力為核心,實現城鎮功能完善化、發展機制良性化、公共服務配套化,實現城鎮功能提升與城鎮人口增長的協調同步。

四是引領產業集聚發展。伴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城市新區、城市組團、產業集聚區、特色專業園區、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等載體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為工業化、服務業的發展集聚生產要素、創造宜居環境、營造良好氛圍、帶來集聚效應,必然加快工業項目集中布局。

五是引領農業現代化進程。只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只有調整產業結構才能發展現代農業,只有轉變生產方式才能轉變農村生活方式。這正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新型城鎮化引領作用的根本目所在。

六是引領資源節約利用。資源節約、生態宜居、環境友好是新型城鎮化區別于傳統城鎮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根據目標要求,河南發展每年實際需要新增建設用地約80萬畝,國家每年下達的指標不足30萬畝。同時,河南18多萬個自然村(47766個行政村)星羅棋布,面積總和比城鄉居住和工礦用地總面積3/4還多。推進新型城鎮化,制定符合河南實際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節約集約用地標準,將有效推動城鄉發展向節約集約和生態宜居轉變。

二、新型城鎮化發展引領存在的問題

盡管河南新型城鎮化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引領“三化”協調發展的效應開始凸現,但從發揮引領作用的角度看,我省城鎮化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制約了新型城鎮化各項工作的推進和引領作用的充分發揮。

1、城鎮之間協同發展水平較低。河南探索構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現代新型城鎮體系。但是,從當前的情況看,鄭汴都市區與地區性中心城市之間、地區性中心城市與縣域中心城市之間、縣域中心城市與小城鎮之間的功能定位、產業分工、重大基礎設施銜接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

2、城鎮綜合承載能力較弱。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直接決定了新型城鎮化引領作用的發揮程度。河南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不足,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欠賬較多;二是吸納就業能力有限,多數中小城市和中心鎮缺乏產業支撐,新型農村社區配套的產業園區發展相對滯后;三是保障房建設過程中土地供應和資金籌措壓力較大,影響了城鎮對農村轉移人口的吸納能力,降低了城鎮化質量;四是由于政府財力相對薄弱,融資能力不強,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直接制約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完善。

3、城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以及河南創造性的將新型農村社區納入五級城鎮體系,對各級城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城鎮精細化管理還有待于完善,環境提升、交通道路秩序整治等工作推進亟待加快,管理長效機制急需健全;二是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農民進城數量將持續增加,給城市管理帶來巨大壓力;新型農村社區的并村調整,勢必引發原有的村民自治制度向社區管理制度轉變。三是保障房的監管體系還不健全,迫切需要由以建設為主向建管并重轉變,由多種保障房并重向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轉變,由注重建設數量向提升建設品質轉變。四是社會管理理念落后、社會管理手段單薄、社會管理法規缺位、社會管理人才缺乏等一系列問題更加突出,影響新型城鎮化和諧發展目標的實現。

4、資源利用方式亟待轉變。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用地需求快速增長,加上國家實行較為嚴格的管理政策,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是,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加劇了用地緊張。河南省20多家省級產業集聚區中,飽和度最高的達到85%,最低的僅32%,多數飽和度不足50%。同時,生態環境脆弱和環境容量不足也是新型城鎮化不能忽視的制約因素。在轉型發展期,河南以資源型為主的偏重的工業結構在短期內仍然存在,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加重了經濟的高碳發展,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發展必須在資源環境制約加劇的情況下來運行。

5、體制機制障礙仍然存在。新型城鎮化推進及其引領作用發揮的體制機制障礙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區域之間規劃協調機制不健全。二是土地制度改革缺乏頂層設計,現行一系列土地制度創新的效果受到抑制,無法發揮。三是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尚未完全打破,以戶籍制度為核心,包括就業、就醫、就學、養老在內的一系列制度造成進城農村居民無法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四是行政區劃調整不能滿足新型城鎮化的要求,市縣同城問題也無法得到根本解決。五是城鎮公用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亟待突破。六是城鎮化統計考核體系不完善,不能全面評價城鎮化的發展水平,也不能及時發現城鎮化進程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

三、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一)完善現代城鎮體系

1.構建“核心+亞城市群+放射狀發展軸線”的中原城市群空間組織框架。第一,加速鄭汴都市區的發展,形成河南省的核心增長極,加強洛陽作為副中心的發展。第二,根據城市群發育程度,構建鄭汴焦新亞城市群、豫北亞城市群、許平漯南亞城市群、洛濟三亞城市群和黃淮亞城市群等五個亞城市群。第三,構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米”字型城鎮空間發展軸線。

2.強化中心城市和周邊城鎮的組團式發展。近期,各個城市的中心新商務區規劃陸續獲批、開始建設。在以中心城市市區為中心的30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和中心城市關系密切的周邊衛星城鎮(縣城、縣級市市區和特定功能區)。通過城市中心商務區的發展,強化中心城市的商業服務功能,藉此可強化中心商務區和周邊城鎮的聯系,同時也可以加速中心城市的增長。

3.實現城市與產業集聚區、城市新區互動發展。河南省共規劃建設了180個產業集聚區,每個省轄市、縣均有產業集聚區。每個縣市中心城區通過商業、金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和工業的發展承擔區域增長核心的功能,產業集聚區通過特色產業的集聚發展承擔產業發展功能,城市新區通過三化協調、城鄉統籌,探索新型城鎮化的實踐模式。

(二)提升城鎮功能

1.打造全省核心增長極——鄭汴都市區。作為全省的增長極,鄭汴都市區主要承擔著區域經濟增長的組織和帶動作用,對周圍區域具有輻射帶動作用。其承擔著作為區域現代服務業中心、金融中心、技術研發和擴散中心的功能。

2、提升地區性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在中心城市組團式發展戰略下,地區性中心城市是其周邊區域的組織核心,主要發揮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主要承擔該區域的商業服務、產業發展功能,也是重要的宜居之所。

3、壯大縣域中心城市發展實力??h域中心城市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是新型城鎮化推進的主要載體和主導,是接受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的理想之地、首選之地,它對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4、完善建制鎮和新型農村社區的居住和服務功能。建制鎮和新型農村社區是更低層面的區域發展核心,其為城鄉居民提供居住、生活服務功能,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

5、加快城區改造,提升城市發展質量。

舊城區、城中村和棚戶區是不同等級城鎮快速發展的產物。舊城區是城市發展的歷史紀念和見證,但生活環境較差,城中村和棚戶區生活環境更差,對它們改造勢在必行。

(三)推進城鄉統籌

堅持政策引領、規劃先行、突出主體、保障權益、規范有序、拓展創新、互動聯動、一體推進”的原則要求,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一是強化縣(市)域村鎮體系規劃和鎮總體規劃引導作用。二是加強新型農村社區和小城鎮發展的融合。充分發揮小城鎮的關鍵節點作用和新型農村社區的戰略基點作用,統籌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人口分布、產業布局、就業結構的合理化。三是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構建農村地區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險與救助等社會事業向農村延伸。

篇8

關鍵詞地方政府債務;經濟增長;非線性影響關系;空間面板模型

中圖分類號F812.7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金融危機過后,政府債務問題成為世界經濟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希臘債務危機使其經濟遭到嚴重打擊,希臘成為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違約的首個發達國家.而最近意大利政府公債規模持續攀升,其債務問題成為繼希臘債務危機后歐洲經濟關注的新焦點.一直以來,學術界對于政府債務的合理水平存在爭論,各個國家也都在政府債務的決策上有著不同態度.然而,與國外深陷債務危機的國家不同的是,我國的地方債務主要表現為內債,債權人以國內機構和個人為主.財政部披露的數據顯示,到2015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為16萬億,當年末地方政府債務率為89.2%;截至2016年12月14日,地方債發行已高達6.04萬億.日漸突出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成為熱點并受到較大的爭議:是否高速攀升的債務對經濟增長會產生正向作用.

對于債務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影響關系,已有的文獻存在不同的結論.主流經濟學領域將政府債務加入增長模型,認為政府債務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存在著負面影響(SaintPaul,1992)[1].Friedman(1987)[2]、Borio等(2001)[3]的研究也都表明政府債務對宏觀經濟運行產生了顯著影響.Kumar和Woo(2015)[4]的研究發現在保持其他變量一定時,由于高度負債對投資與資本存量的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下降,得到初始債務存量與經濟增長存在負相關性的結論.另外,還有一部分研究則是圍繞兩者的非線性關系展開.Reinhar和Rogoff(2010)[5]發現當政府債務與GDP比率未超過90%時,二者相關性較弱,但若超過該轉折點時,債務對長期經濟增長起消極作用.Cecchetti等(2011)[6]和Padoan等(2012)[7]選取OECD國家為樣本對其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進行研究,同樣發現政府債務占GDP比率超過85%時,政府債務的增長將會對經濟增長起抑制作用;Checherita和Rother(2012)[8]、Baum等(2013)[9]以歐元區國家為樣本也得到了同樣的結論.OwusuNantwi和Erickson(2016)[10]通過實證對戛納1970~2012年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間長期及短期的相關關系進行檢驗,實證結果發現真實GDP增長率與政府債務之間在長期來看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在短期顯示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雙向關系.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研究認為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之間并無聯系.Schclarek(2004)[11]以1970~2002年間24個工業國家為樣本,對其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的影響關系進行驗證,并未發現兩者之間存在相關關系.Ogunmuyiwa(2011)[12]選取尼日利亞1970-2007年時間序列數據,運用VEC模型探討了尼日利亞的外債對其經濟增長的影響,結果表明兩者關系很弱且不顯著.Herndon等(2014)[13]對Reinhar和Rogoff(2010)[5]的研究提出了質疑,他們使用相同的數據重新計算未能得到相同結論,增長率在政府債務超過90%的閾值前后并無明顯區別.

上述研究嘗試證明了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固定的影響關系,而還有部分文獻發現二者的關系并不是固定的,不同樣本中結果各異.賈康和趙全厚(2000)[14]認為影響國債適度規模的因素復雜多變,不同國家之間并不存在一個單一的規模標準,且適度規模具有時變性,不同國家發展階段對應的規模標準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難以測算適度規模的具體值.劉洪鐘等(2014)[15]的研究基于1980~2009年的面板數據,分別對比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政府債務與濟增長的影響關系,其結果表明兩者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從而債務閾值存在差異,兩組國家具有不同的債務承受能力,并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政府債務的增加會對經濟增長起促進作用,但隨著其規模的不斷膨脹,最終產生不利影響.繆小林和付潤民(2014)[16]的研究發現地方政府債務總體上促進縣域經濟增長,但地方債務的促進作用在高社會投資率樣本中較小,在低社會投資率樣本中較大.Kourtellos (2013)[17]的研究發現民主政治水平較高的地區,政府債務與當地經濟增長并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而在民主水平較低的地區,政府債務的增加則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Megersa和Cassimon(2015)[18]探究了公共部門管理效率對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之間相互關系的影響,利用政府部門管理指標將樣本分類為弱與強國家,發現在公共部門管理效率較低的國家,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呈負相關關系,而在公共部門管理效率較高的國家呈正相關關系.Egert(2015)[19]運用非線性閾值模型探究了政府債務是否在某一區間對經濟增長存在負相關的非線性影響并發現,負線性相關關系只當政府債務水平占GDP的20%~60%時顯著.Ghosh等(2013)[20]、Panizza(2014)[21]的研究認為每個國家或地區存在著針對該國的特定閾值,在該國家的債務水平超過其特定閾值后,債務水平對該國經濟增長產生負影響.

以上文獻針對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債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進行了研究,但是結論尚存在較大爭議:部分研究表明兩者呈線性相關或非線性相關關系,另一部分研究認為,政府債務與經濟增長之間并無顯著關系.此外,前人研究多集中于對國外債務、不同經濟體之間的對比分析,對于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的相關研究較少,缺乏對我國不同經濟區域的分區討論.而我國國情決定了其地方債務問題的特殊性.我國國土幅員遼闊,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起步較早,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因而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債務承受能力不盡相同.那么,針對我國不同經濟區域具體分析地方債務的增加對該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有其必要性.另外,根據Anselin(1988)[22]提出的空間相關性理論,可以認為地方政府債務及其經濟增長問題在各地區之間存在空間相關關系.李新光和胡日東(2016)[23]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空間傳染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省域政府的債務規模增長存在明顯的空間相關性,且區域之間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的空間依賴性逐漸加強.而現有文獻對兩者關系的探究多使用普通面板模型,相較于傳統面板模型,空間面板模型考慮空間相關性和空間異質性,從而使本文的研究結果體現更加準確并體現個體差異.

綜上,本文基于我國省級面板數據,在全國30個省份的基礎上,將全國總體樣本劃分為東、中、西三大區域,并考慮省域經濟之間的空間相關性,利用空間面板模型探究在中國經濟環境下地方政府債務與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關系.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不同區域地方債務水平變量,究竟會對該區域經濟起促進作用還是抑制作用、抑或是兩者并不存在影響關系,從而為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2模型設定與數據選擇

2.1標準面板模型

本文選取2004~2015年中國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探究地方政府債務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關系.參考國家統計年鑒,在全國30個省份的基礎上,進一步根據省份所在的地理位置劃分為東、中、西部3個地區,其中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廣東省、海南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中部地區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西部地區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區由于數據缺失本文特將其剔除.參照張晏和龔六堂(2005)[24]以及ChecheritaWestphal (2012)[8],設定二次項形式,回歸方程為:

其中,i表示不同地區,t代表時間,ui代表不可觀測的個體效應的隨機變量,εit代表隨機干擾項.git表示 i 縣(市、區)在 t 時期的人均實際GDP增長率,考慮到地方政府債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會有一定的時滯,同時為了避免逆向因果問題,借鑒王文劍和覃成林(2008)[25]的處理方法,采用本年與滯后3年的人均GDP的增長率的滑動平均值代表t時期的人均實際GDP增長率.Ln debt表示地方政府人均實際的債務水平,Ln debt2it為地方政府債務水平的二次項,用于分析債務對經濟增長的非線性影響.Xit為一系列控制變量.

2.2空間面板模型

空間相關性的存在是由于數據測量上的誤差和相鄰地區經濟的往來造成的(Anselin,1998)[22],傳統面板模型忽視了不同地區存在空間相關性的問題,可能會導致估計結果出現偏誤.一般而言空間相關性會體現出多種不同的形式,其中常用的兩種模型為空間自回歸模型(SAR)與空間誤差模型(SEM)(Anselin,2004)[26].空間滯后模型的形式如下表示:

2.3.2地方政府債務

考慮到我國實際國情,地方債務的復雜性和不透明機制,往年的地方政府債務的具體數據并沒有系統全面的進行測算,各省市的審計結果沒有對外.近年來,地方政府債務的透明性受到關注,國家審計局公布了2011年地方政府債務統計結果,之后在2012公布了部分省市審計結果、2013年公布了全國各省市債務審計結果.學者們往往會根據網絡各渠道公布的零散的數據對長期地方政府債務數據進行推測,但是無法考證數據來源是否真實可靠,其次測算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也有學者通過尋找合適的變量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刻畫.本文參考張廷和趙艷朋(2016)[30]的做法,將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作為地方政府債務的變量,并以2004年為基期的各省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進行平減,再除以當年常住人口得到實際人均債務,并對數據取對數消除異方差性.

2.3.3其他控制變量

參考Kourtellos(2013)[17]、劉洪鐘等(2014)[15]、OwusuNantwi和Erickson(2016)[10]等文獻對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選取實際人均GDP水平的對數值(Ln gdp),以衡量經濟增長中的“趕超效應”,這一指標被大多數實證研究所采用.人口增長率(popgr),是勞動水平的重要指標,是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投入要素.宏觀稅負水平(tax),用每省當年的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代替.對外開放程度(openness),為進出口貿易總額占GDP的比重.城鎮化率(urban),使用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表示.此外,考慮到人力資本(humanc)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參照林毅夫和孫希芳(2008)[31]用中等學校和高等學校在學人數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來衡量.變量描述性統計見表1.

原始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分省年度數據庫.從全國的經濟增長來看,我國過去十幾年里經濟經歷了高速的發展,年實際經濟增長率近10%,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跡,且全國整體的城鎮化率水平已超50%的中等水平.從東、中、西三大區域的比較來看,中西部地區實際經濟率略高于東部地區,對數人均GDP水平卻相對較低,說明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中中西部地區具有一定的后發優勢,但整體的經濟體量仍主要存在于東部地區,從而出現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其次,人均實際債務水平在東、中、西部地區依次增加,以此來看我國的地方債務問題主要集中于中西部等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省份.此外,人力資本、經濟開放度、人口增長率、宏觀稅負及城鎮化率等與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的因素,都表現出在經

3實證分析

3.1基本面板模型回歸

模型(1)的標準面板模型包含隨機效應和固定效應兩種形式.表2給分別出了全國及東部、中部和西部的隨機效應和固定效應估計結果,其中,豪斯曼檢驗結果表明,固定效應模型在不同地區都由于隨機效應模型,除此之外,不同地區的固定效應模型的可決系數都大于隨機效應模型.故只針對固定效應模型的估計結果進行分析.

從固定效應模型的估計結果可以看出,全國及各地區債務水平項系數顯著為正,表明地方政府債務確實能對經濟起到推動作用,而且債務水平的二次項系數都顯著為,表明債務對經濟增長具有倒U性的非線性效應,而且劉金林(2013)[32]門檻值的測算公式debtthreshold=-b/2a(其中b為Ln debt估計系數,a為Ln debt2的估計系數)得出,東部地區的門檻值為5.813,高于中部和西部地^的債務門檻值,表明東部地區具有更強的債務承受能力.

此外,控制變量的估計結果表明,就全國而言,對外開放程度及人力資本能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稅收會抑制經濟發展,這與實際結果相符.而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ln gdp的系數值為正,人口增長率的系數為負,這與劉洪鐘等(2014)[15]的估計結果一直.此外,由于我國近年來經濟的長期增長呈現出L型,而城鎮化率是逐年提高的,所以在回歸中城鎮化率的系數表現為負.

3.2空間面板模型估計

空間相關性是運用空間面板模型進行計量實證的前提,本文選用常用的lmerr、moranI及Walds空間相關性測度方法,對全國及東、中、西部地區是否存在空間相關性進行檢驗.表3的檢驗結果表明,3種方法在全國及不同區域中都拒絕了截面個體之間不存在空間相關性的原假設,說明本文運用空間面板模型對債務影響經濟增長的實證是合理且必要的.

出了基于空間誤差修正模型對全國數據的估計結果,對此使用了無固定效應(1)、空間固定效應(2)、時期固定效應(3)和空間時期雙固定效應(4)等方法進行估計.從表5中的(1)~(4)中模型的可決系數及模型似然值可以發現,兩者數值都依次增加,其中可決系數達到0.491,也明顯優于普通固定效應面板模型中的可決系數0.387,從而表明對空間效應和時期效應都進行控制的模型(4)的表現更好.空間時期雙固定模型的估計結果表明,債務變量及債務的二次項都十分顯著,兩者系數與標準面板中的固定效應模型一致,說明債務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的非線性“倒U”型的影響關系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當人均債務水平變動1個單位會使得經濟增長0.052個單位,但4個模型的債務水平的門檻值范圍為4.6~5.2,換而言之,即當債務水平低于門檻值時,債務的增加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增長,當債務水平超過門檻值時債務會對經濟增長產生負向作用.此外,空間自回歸項的系數為0.583,且十分顯著.在控制變量的系數估計結果中,實際人均GDP、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宏觀稅負水平及城鎮化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仍然表現出負向作用.在對全國樣本運用SEM的估計中,最優模型為空間及時期雙固定模型,為保持估計的一致性,在對東、中、西三大區域的空間面板模型估計中,仍選擇SEM空間、時期雙固定模型對三大區域進行估計.估計結果如表6所示.空間誤差模型結果表明,在考慮空間相關性后,對于東部地區而言,其債務門檻值從5.8下降到了5.1,表明對于東部省份而言經濟關系的往來會使得債務門檻降低.同時,人均債務水平仍然對經濟產生正向作用,且仍具有線性的“倒U”型影響關系:在東部地區,二者呈顯著的非線性影響關系,保持適度債務規模,當其不超過特定閾值時,地方政府債務的發展能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刺激增長;但若任由地方政府債務無限擴張,當債務規模超過臨界值時,反而對經濟增長造成阻力,帶來巨大風險.而對于中西部省份來說,在考慮空間相關性后,地區人均債務水平對經濟增長影響變得不再顯著,也表明債務對經濟將不存在門檻效應.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相比于東部地區而言,中西部地區由于經濟體量較低、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基礎設施相對較差等原因,當經濟出現較長期的下坡趨勢時(本文使用的是4年人均GDP增長率滑動平均值,能代表經濟的中長期增長率),以非再生資源開采為經濟發展導向的中西部省份之間的下行風險,具有明顯的趨同效應,如山西、陜西的煤炭經濟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從實證的角度說明了中西部省份地區基于高債務的基礎設施投資并不能有效促進地區間的經濟增長.所以不能對地方政府債務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一概而論,兩者關系在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有著很大差異.對于經濟發展較為成熟、有著優越的經濟發展環境的東部城市來說,保持合理的政府債務水平能夠有效的拉動投資、刺激區域經濟發展;但過度膨脹的地方政府債務反而導致對民間資本的“擠出效應”,帶來新的產能過剩,加劇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對區域經濟增長產生副作用.而對于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中西部地區,債務承受能力較東部地區較弱,難以及時消化存量債務,因而政府債務對當地經濟的拉動作用并不顯著.尤其是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水平放緩,傳統粗放的發展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經濟環境,而中西部地區對于舉借債務、投資項目缺乏有效規劃和科學的項目論證,基于高債務的基礎設施投資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經濟效益低下,從而政府債務的急劇增長反而給經濟基礎較弱的中西部地區造成巨大的償債壓力,占用流動性,對經濟發展沒有起到預期中的實際效果.4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考察了2004~2015年我國省級人均地方政府債務水平對人均經濟增長率的影響,在考慮我國東部、中部、西部省份的經濟發展及債務水平具有差異性的基礎上,區別于以往研究,本文運用了基本面板模型和空間面板模型(固定效應空間誤差模型)分區域進行實證分析,主要研究結論為:

就全國整體而言,人均地方政府債務水平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呈現顯著的非線性效應,且具有明顯的“倒U”型影響關系,即當人均地方政府債務水平超過特定值時,會抑制地方經濟的增長.從分區域樣本的研究來看,東部地區的地方債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與全國樣本相同,也具有非線性的影響效應.這與現有研究從國家層面探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劉洪鐘等(2014)[15])、OECD國家(Cecchetti等(2011)[6]和Padoan等(2012)[7])、歐元區國家(Checherita和Rother(2012)[8]、Baum等(2013)[9])債務水平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結論一致.而中西部地區在考慮省份之間的經濟空間相關性后,債務對經濟增長并不會產生顯著影響,表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中西部地區,基于高債務的基礎設施投資并不是拉動經濟的有效方式.

研究結論表明,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條件存在差異,并不能對全國地區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一概而論: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良好的經濟運行環境有利于債務融通、較快消化存量債務、及時化解風險,保持合理的債務比率,政府債務服務于當地經濟發展;而相對于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弱的中西部地區由于其抗整w經濟的下行風險較弱,過高債務及其投資水平并不能促進經濟的增長.

以上結論可以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參考.首先,針對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該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有效政策:對于東部地區,應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債務對當地經濟的帶動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當地經濟發展,但同時也要防止過高的債務水平給經濟帶來抑制作用;對于中西部地區,也不能一味盲目增加地方政府債務,保持謹慎態度,對于地方政府債務過高的地區應逐步減少舉債,尤其是在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長水平整體放緩,應逐步改變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勿因短時之利而以高債務拉動經濟增長,這對于中西部地區并不是經濟發展的有效方式.

其次,政府應加強監管,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預算管理、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緊緊圍繞政府債務管理、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兩方面,明確專員辦監督重點,全面覆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預算管理、風險預警、應急處置,以及地方政府和融資平臺公司融資行為.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作為地方債務管理的責任主體,應加快推進建立全方位、常態化監督體系,督促落實管理責任,及時制止和查處違法違規融資和擔保行為,嚴肅財經紀律,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參考文獻

[1]Saintpaul G.Fiscal policy in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4):1243-1259.

[2]Friedman B M.New direction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debt[J]. Science,1987,236(4800):397-404.

[3]Borio C, Furfine C,Lowe P.Procyclica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ssues and policy options[J]. BIS Papers Chapters,2001,1(6):1-57.

[4]Woo J,Kumar M S.Public debt and growth[J]. Economica,2015,10(328):9-13.

[5]Reinhart C M,Rogoff K S.Growth in a time of deb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100):573-578.

[6]Cecchettl S G,Mohanty M S,Zampoll F.Achieving growth amid fiscal imbalances:the real effects of debt[J].Economic Policy Symposiumjack Son Hole,2011,68(3):145-196.

[7]Padoan P C, Sila U, Noord P V D.Avoiding debt traps: fiscal consolidation,financial backstops and structural reforms[J].Journal Economic Studies,2012(1):151-177.

[8]ChecheritaWestphal C,Rother P.The impact of high government deb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channel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for the euro area[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12,56(7): 1392-1405.

[9]Baum A, ChecheritaWestphal C,Rother P.Debt and growth: New evidence for the euro are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13,32(1):809-821.

[10]OwusuNantwi V,Erickson C.Public deb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ghana[J].African Development Review,2016,28(1):116-126.

[11]Schclarek A.Deb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and industrial countries[R].General Information,2005.

[12]Ogunmuyiwa M S.Does fiscal deficit determine the size of external debt in Nigeria? [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2011,3(10): 580.

[13]Herndon T,Ash M,Pollin R.Does high public debt consistently stifle economic growth? A critique of Reinhart and Rogoff[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14,38(2):257-279.

[14]Z康,趙全厚.國債適度規模與我國國債的現實規模[J].經濟研究,2000,10:46-54.

[15]劉洪鐘,楊攻研,尹雷.政府債務, 經濟增長與非線性效應[J].統計研究,2014,31(4):29-38.

[16]繆小林,伏潤民.地方政府債務對縣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及其區域分化[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4):35-40.

[17]Kourtellos A, Stengos T,Tan C M.The effect of public debt on growth in multiple regimes[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13,38(4): 35-43.

[18]Megersa K,Cassimon D.Public debt,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s there a link? [J].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5,35(5): 329-346.

[19]gert B.Public debt, economic growth and nonlinear effects:myth or reality?[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15,43:226-238.

[20]Ghosh A R, Kim J I,Mendoza E G,et al. Fiscal fatigue, fiscal space and debt sustainability in advanced economies[J].The Economic Journal,2013,123(566):4-30.

[21]Panizza U,Presbitero A F.Public debt and economic growth: is there a causal effect? [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14,41(C):21-41.

[22]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M].Dord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8.

[23]李新光,胡日東,2016,地方政府債務影響因素及空間傳染效應的實證,統計與決策,2016(16):153-156.

[24]張晏,龔六堂.分稅制改革, 財政分權與中國經濟增長[J].經濟學 (季刊),2005,5(1):75-108.

[25]王文劍,覃成林.地方政府行為與財政分權增長效應的地區性差異――基于經驗分析的判斷, 假說及檢驗[J].管理世界,2008(1):9-21.

[26]Anselin L, Florax RJM,Rey S J.Advances in 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ology,tools and applications[M]. Berlin: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2004.

[27]Elhorst J P.Spatial econometrics[J].Springerbriefs in Regional Science,2014,1(1):310-330.

[28]Baltagl B H.Econometric analysis of panel data[M].New York:Wiley,2005:197-200.

[29]林光平,志和,吳梅.我國地區經濟收斂的空間計量實證分析: 1978―2002 年[J].經濟學(季刊),2005,4(S1):67-82.

[30]張延,趙艷朋.預算軟約束與我國地方政府債務[J].經濟問題探索,2016(4):8-13.

篇9

一、金融支持項目帶動戰略的效果

1、增進銀企合作,提升循環經濟內涵。針對模式中園區企業參差不齊的情況,該市金融機構積極優化服務,建立銀企合作平臺,對項目企業實施區別信貸政策和科學的市場化信貸導向,促進金融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對中小企業實行信貸輔導制度,與規模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開展多種形式的信貸營銷。20xx年至20xx年的4年間,該市金融機構與32家(次)項目企業簽約38億元中、短期融資協議,履約率和本、息償還率均達到100%。至20xx年底止,金融機構與循環經濟體中92%的中小企業建立了信貸輔導關系,與100%的規模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授信a級以上企業占比81%,授信金額為10.2億元。

2、調整信貸結構,扶持循環經濟項目。循環經濟啟動的重要條件是資金的高投入。該市金融機構適時加大對招商、新建和技改項目的金融支持,重點實施信貸結構調整,在逐步增加轄內信貸總量的同時,有效地增加了中長期信貸比重。20xx年至20xx年的4年間,該市金融機構對重大項目集群的33個新建、招商項目和16個技改項目進行重點支持,累計投入中長期信貸資金15億元。至20xx年底,該市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余額達38億元,占比高于短期貸款余額4個百分點,實現了中長期貸款高于短期貸款的信貸結構調整。

3、配置金融資源,支持循環經濟發展。該市金融機構對重大項目集群重點配置了金融資源。20xx年至20xx年的4年間,該市金融機構通過轄內調劑而增加信貸資金投入5.8億元,通過引進異地融資增加信貸資金投入6.4億元,通過上級傾斜累計增加信貸資金投入8.9億元。到20xx年底,該市存、貸款余額分別占整個宜春市總量的19.30%和25.36%,貸款年均增長率達22.8%,大大高于經濟增長速度。信貸總量的擴張有力地支持了該市經濟總量的擴張,20xx年,該市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跨入中部地區20強。

二、金融支持項目帶動戰略的做法

1、金融支持重大項目帶動企業資本擴張。該市金融機構堅持按照市場客觀規律,把循環經濟發展的重大項目企業作為金融支持的切入點。通過實施招商項目的提前服務,確保招引項目與宏觀政策的相關性、與窗口指導的一致性、與信貸投入的吻合性。通過實施在建項目的配套服務,對重大項目企業在建、技改項目多的特點,配套中長期信貸進行支持,確保重大項目產能擴大。通過實施重大項目的精細服務,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貸輔導,與重大項目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進而配置相應的信貸產品,增加信貸有效投放,在促進其經營安全、平穩、效率的同時,快速實現資本擴張。

2、金融支持循環產業帶動信貸資產擴張。該市金融機構明確信貸支持循環產業,對循環經濟五大支柱產業的23個重大項目企業進行調查和評估,突出金融支持重點;爭取上級支持,開辟信貸投入綠色通道,對重大項目集群在準入、評級、授信、審貸、放款等方面給予傾斜;實施轄內信貸資金調劑,將信貸營銷重點向中長期信貸轉移,并利用時間差調劑支農信貸資金,鼓勵異地融資進入項目建設并享受本地銀行同等待遇;建立信貸信息共享機制,確保金融機構就項目企業的評估論證及相關信息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3、金融支持增長速度帶動經濟總量擴張。通過對重大項目集群的重點信貸支持,較好地帶動了經濟總量的擴張。由煤電衍生的新型能源產業是金融支持重點,煤焦化、余熱發電和煤層井下氣化等項目為民用和精品陶瓷基地企業提供燃氣,為水泥建材企業提供原料,形成數十家企業、經濟總量上千億的循環產業鏈。廢舊金屬、塑料的收購、加工是傳統行業,在金融支持下發展起來的再生物資市場,每年可供利用的廢舊物資達20億元,進而使再生金屬產業異軍突起,4家集團公司進駐該市,總投資達10.8億元。在金融支持下的生物食品產業也應運而生,5家規模企業相繼竣工投產,構成“一帶一村一園”45平方公里富硒產業示范區的總體框架。

三、金融支持項目帶動戰略的啟示

1、支持重大項目是基礎。實現經濟金融總量放大,關鍵要求金融機構與時俱進。要發揮中央銀 行窗口指導作用,抓住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重大機遇,把信貸結構調整到實體經濟和重大項目上來;要堅持與項目帶動戰略相適應的金融創新,為金融支持項目帶動戰略提供更加優良的服務;要形成與項目帶動戰略相適應的風險防范機制,使項目資本擴張、集群產業發展和經濟金融總量放大成為風險防范的堅實保證;要正確處理支持項目帶動戰略與中小企業、三農經濟的關系,努力實現從項目經濟良性循環向經濟社會良性循環的遞進。

2、形成項目集群是保證。實現金融強力支持下項目經濟良性循環向經濟社會良性循環的遞進,必須重點發展區域項目集群。要創新區域經濟發展理念,循環經濟形成的是產業集群,奉新孵化式融資形成的是板塊集群,在更大的區域中就必須有更大的概念作支撐。經濟的梯度轉移是形成項目集群的重要因素,“珠三角”、“長三角”和“海西”項目集群的興起,是將區域優勢溶入國家乃至國際大背景的產物,這也正是內地形成項目集群所必須的借鑒。目前,內地項目集群的形成更多是依靠大型項目的帶動,然而其最佳效果是企業帶動市場、市場帶動企業,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環,浙江、山東一些地方的發展已經證明了這點。

篇10

關鍵詞:文化;旅游業;文化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59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5-0079-02

在全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宏觀背景中,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重點和優勢產業,作用日益顯現。各級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非常重視旅游業,把它納入省、地區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將其作為支柱產業或主導產業重點扶持。全民要樹立旅游經濟的整體觀念,積極主動為旅游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湟源旅游業借西部大開發的東風,高起點、嚴要求,走出一條保護與開發并舉,“誰投資,誰受益”,“全民旅游全民辦”的新路子。為湟源縣域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和旅游產品品牌,使旅游業成為湟源的新型朝陽產業。

一、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

文化越來越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表現,是國家的一種軟實力。文化本身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拓展一個旅游產品的文化價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文化經濟正在進入市場,進入產業,經濟與文化交融一體,合二為一。例如,澳大利亞近年來大量招收海外留學生,每年創匯40多億美元,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五大行業;一艘巨輪《泰坦尼克號》給好萊塢帶來13億美元的票房收入,抵得上中國二三百萬農民折騰一年的收入總和;每年美國人用于娛樂的支出費用是2 0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花在體育上的。

旅游業更是大眾公認的動力產業。世界旅游組織的研究報告指出,旅游業每增加一個從業人員,相關行業就增加五個就業機會。在未來5―10年內,全球旅游業將創造1.3億個就業機會,其中中國將上升得最快,這對于中國解決經濟減速增長,解決第一、第二產業剩余分流出來的大量勞動力無法安置的問題尤其具有重大意義。

二、文化是明天的經濟

文化是人類社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又是促進政治、經濟發展的精神動力。文化不僅具有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雙重特性,而且具有引導、激勵、整合等不可替代的社會功能。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其作用稱為“文化力”或“精神動力”。一個不重視文化的民族是一個脆弱的民族、一個單薄的民族。在明天,誰擁有文化的優勢,誰就擁有經濟、政治的優勢。在今天區域經濟精彩紛呈、各顯身手之時,我們必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因勢利導,揚長避短,走區域經濟獨特發展之路。比如,同屬西部地區的陜西、寧夏、云南等不發達地區都以資源為依托、市場為導向,實行適度超前發展,在中國西部旅游網絡中開辟了自然風光、歷史遺址、紅色旅游等獨特的旅游基地。他們將旅游業或定位于支柱產業,或定位于主導產業,職能部門都樹立了旅游經濟的整體觀念,積極主動為旅游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我省旅游業高起點、高效益地、吸收和借鑒別的省份已有的良好經驗,瞄準生態旅游和文化、專題旅游等未來旅游發展方向,將歷史文化旅游和綠色旅游作為發展湟源區域經濟的龍頭產業,走出一條保護開發并舉,誰投資、誰受益的全民旅游全民辦的新路子。

1.文化與旅游。文化在旅游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文化,最早源于拉丁文calture,意為耕種、居住,進而引申為人類為擺脫自然狀態而特有的各種思想和活動。今天文化是一個大概念,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旅游文化則是指能夠吸引旅游者并能給旅游者真善美的享受和擴充知識和深入思考的特殊文化。它是整個文化的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其他文化血脈相連,相互滲透,又與一般文化相區別,文化不僅孕藏在人文歷史旅游資源中,而且在自然旅游資源中也有文化層面鑒賞方面的需求,挖掘出屬于自已特有的美學價值便顯得更加重要。所以說,旅游文化的終極本質就是體現在整個旅游過程中的美學價值。

2.文化是旅游業興旺發達的源泉。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沒有活力的企業,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沒有前途的企業,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沒有靈魂的企業,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也是一個注定會被歷史淘汰的企業。旅游企業也是如此,一個文化氛圍濃郁,文化底蘊深厚的旅游企業對內可以團結員工、凝聚人心、對外可以吸引顧客,獲得利益。旅游在發展的一定階段是經濟―文化產業,到發展的成熟期就是文化―經濟產業。因此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文化與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

三、旅游業發展中的文化意識

1.文化挖掘。“旅游業像一把火,他可以煮熟你的飯,也可以燒掉你的屋?!保ǜタ怂梗皟H對旅游業做經濟上的定性是遠遠不夠的,經濟分析無法衡量旅游業在社會方面、心理方面特別是文化方面的影響。因此需要以經濟分析方法為基礎,逐步采用經濟分析與文化分析相聯系的多學科的研究方法”。(林洪貸)“‘七五’以前(即1990年)中國旅游業發展以經濟為增長點是歷史的必然。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則應該是高起點發展的,它的生長點是文化要使經濟型的旅游業轉化為文化型的經濟事業?!保ㄓ谑坑ⅲ┊斍?,旅游業突出體現了它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旅游業的社會效益在于相對于工礦企業,它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報酬率高等優勢,對于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均具有帶動作用。文化產業又是一個帶動性很強的“健康產業”,相對于礦產資源的不可再生文化產業是越開發越豐富且附加值高不污染。因此,旅游業是公認的文化產業,也是公認的動力產業。

2.文化豐富。一是以現有旅游資源為依托,尋找、放大旅游與文化的結合點。大力開發人文歷史旅游資源,賦予原有旅游景觀以更新、更深的文化內涵。二要搞好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文化品位。采取多種形式對旅游服務、旅游商品進行高品位的文化開發,挖掘其文化內涵,提高市場競爭力。三要實施精品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把強烈的文化意識貫穿于城市規劃和建設中,注重城市功能與城市文化的有機結合和完善統一。

3.文化優化?!拔幕粌H是除舊立新,而且也是推陳出新,溫故知新。”()對旅游景觀和旅游產品進行美的設計,美的提煉,美的升華,從而不斷提升旅游景觀和旅游產品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功能。

4.文化保護。文化是一種旅游資源,是旅游者參觀游覽的對象,因此,一個國家或地區以及當地居民在發展旅游業為其解決社會服務的時候就要十分重視對其當地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發掘和保護,既保留傳統文化,又要融合外來文化,重視文化的保護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實施民族文化保護工程,更是一件功蓋千秋的偉業,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產業化的今天,強調文化民族化的發展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舉措。特別要防止那種不切實際、一哄而上的借保護之名行“利益之實”的“破壞性建設”。更要防止在短暫性利益的幌子下毀滅民族文化最本質的原生環境。文化是一種文明賴以存在和發展的人文生態環境。真正的保護不是封閉一些知與行自身,而是從更廣大的生存空間與生存環境上去保護,因此,只有加強民族自信心,增強文化自豪感與發展文化的使命感,才能做好文化的保護。

四、湟源旅游業有待提升文化競爭力

自2000年以來,湟源旅游業充分發揮旅游資源優勢,加快旅游景點的開發與建設,推進觀光旅游、文化旅游、休閑旅游的發展,旅游業正在成為三產發展的“龍頭”。根據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基礎條件大有改善、但不盡人意的實際,湟源縣按照“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的發展思路,創新工作方法,積極進行旅游招商,加大旅游景點開發建設力度,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日月山景區從2001年開發建設以來,先后投資2 060萬元完成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及文成公主廣場、文成公主紀念館、商業區等項目建設,旅游服務功能增強,現已確定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投資60萬元對城隍廟、北極山、東科寺、扎藏寺等景點進行了維修;大黑溝森林公園、宗家溝兩個景區的服務設施逐步完善;投資近500萬元新建了贊普林卡、和平旅游購物點、河湟花卉觀光園、大華休閑度假村;投資2 500萬元修建了湟源峽石刻走廊建設項目;投資50多萬元修建了日月山景區垃圾處理廠;投資106萬元改建了人民公園;全縣農家樂100多家,從業人員達到500多人;以開展“文化湟源”宣傳活動為契機,推出了兩大文化旅游品牌,即日月山“大地藝術”生態雕塑節、攝影藝術節;特別是湟源古城的開發投資巨大,在1 000萬元以上,注重宣傳和推廣,得到了應有的效果。為延伸旅游產業鏈條,促進旅游紀念品加工規模化發展,把過去以農民為單位的加工點組織起來,成立了旅游紀念品開發服務公司、皮繡公司、刺繡公司等等。

五、著力打造以“文化湟源”旅游業為主題的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缺乏文化內涵的旅游是沒有靈魂的旅游,缺乏文化品味的旅游產品是很難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2011年湟源縣委縣政府著力打造“文化湟源”旅游,大力提升文化旅游業發展水平。

1.抓好丹噶爾古城的深度開發,在古城開發建設上決心不動搖,力度不減,投資不減,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充實主要景點文化內涵,發揮文化特色,完善旅游配套產業,提升服務水平。加大宣傳促銷力度,使古城真正成為王牌景點,實現“提品質、促營銷、聚人氣、見效益”的目的。

2.創新旅游營銷模式。加強與省內周邊旅游景區互補聯合,構建主題突出、功能互補的旅游格局,努力使全縣旅游資源盡快“串珠成鏈”。加大與省內外各大旅行社洽談銜接力度,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產品和路線,拓展客源市場,增加旅游人次,努力將單一的觀光旅游變為綜合旅游,過境游變為消費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