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呼吸科有效方法范文

時間:2023-09-20 17:55: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治療呼吸科有效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治療呼吸科有效方法

篇1

【關鍵詞】 氨溴索霧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近年來,慢阻肺的發(fā)病率在呼吸科有逐漸升高的趨勢,且其具有治療方法復雜、病死率高等特點,如若不能進行及時、有效地治療,常可導致呼吸衰竭。因此,探尋一種適宜的治療方法已成為臨床呼吸醫(yī)師的當務之急[1]。本研究觀察對比常規(guī)綜合療法與聯(lián)合霧化吸入氨溴索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方法及療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慢阻肺并Ⅱ型呼衰患者74例[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標準[2]],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齡45~81歲,平均年齡(52.8±5.6)歲;病程1~l2個月,平均病程(7±3.8)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綜合療法,即采用強力抗生素控制感染、吸氧、解痙平喘、鎮(zhèn)咳祛痰等對癥處理,并注意糾正呼吸性酸堿中毒,維持水鹽平衡。實驗組聯(lián)合霧化吸入氨溴索,氨溴索針劑30 mg,應用氧驅動霧化吸入,氧流量5~8 L/min,2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4 d。

1.3 評價標準 (1)顯效:治療后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及體征明顯減輕或消失,其余血氣指標亦恢復到正常。(2)有效:治療后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體征減輕,血氣指標好轉。(3)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血氣指標未改變[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對本研究中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治療后隨訪1~2個月,無患者死亡、失蹤、隨訪丟失的現象,平均隨訪時間(41±7)d,實驗組患者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無效4例,總有效率85.3%,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兩組內比較,治療后患者的心率(HR)、呼吸(RR)、動脈血氧分壓(SaO2)等指標均優(yōu)于治療前(P

3 討論

作為一種以氣流受限特征為主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hstruetl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臨床預防及治療一直受到廣泛關注[3]。彭玉超等[4]研究認為,其與肺部對煙霧、香煙等有害顆粒或氣體的異常炎性反應關系密切相關,導致氣流受限呈進行性、不完全可逆性發(fā)展。大多數患者常因肺功能差、呼吸肌疲勞等原因而加重氣道感染和阻塞,出現低氧血癥及呼吸衰竭表現。因此,近年來氨溴索的治療效果已逐步得到臨床呼吸科醫(yī)師的認可。本研究中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5%,高于對照組的85.3%(P

綜上所述,運用常規(guī)綜合療法聯(lián)合霧化吸入氨溴索治療慢阻肺并Ⅱ型呼衰,可有效減輕患者的呼吸癥狀及體征,提高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潘冬青,王水珠.以肺部感染控制窗為切換點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嚴重呼吸衰竭的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6):281-282.

[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l5.

[3] 房傳亮.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3):102-103.

[4] 彭玉超.沙丁胺醇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片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86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34(6):104-105.

篇2

關鍵詞:預測性護理;重癥醫(yī)學科;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是發(fā)生是引起重癥醫(yī)學科行機械通氣治療患者病死的重要因素,約為患者死亡率的30%[1]。因此應對重癥醫(yī)學科患者VAP發(fā)生的原因進行準確分析,且進行積極的治療,能夠促進患者病情盡快轉良。除此之外,還應加以必要的護理干預。本文采取隨機對照研究的方法,探討預測性護理干預對重癥醫(yī)學科VAP發(fā)生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入組對象為2009年9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268例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重癥醫(yī)學科患者,將其按照護理方式隨機地分為對照組(n=133)與觀察組(n=135)。對照組:男72例,女61例;年齡32~72歲,平均(55.59±6.50)歲;APACHEII評分為16~28分,平均(21.22±4.56)分。觀察組:男76例,女59例;年齡33~75歲,平均(58.72±7.11)歲;APACHEII評分為16~28分,平均(20.82±4.12)分。兩組患者性別、年齡、APACHEII評分比較,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VAP臨床診斷標準 根據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1999年制定的《醫(y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中關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①使用呼吸機48h之后發(fā)病;②與機械通氣前胸片相比,出現肺內浸潤陰影;③肺實變體征,且具有如下條件之一者:①WBC>10.0×109/L或者37.5℃,呼吸道出現膿性分泌;③起病之后從支氣管分泌物之中分離到新的病原體。

1.3方法

1.3.1對照組 本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①嚴格消毒、規(guī)范使用呼吸機:根據實際工作程序對呼吸機及其他護理儀器進行嚴格地消毒,以規(guī)避交叉感染的發(fā)生,嚴格環(huán)境消毒工作,應注意開窗換氣,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條件。維護住院環(huán)境的整潔、安逸以及舒適等,從而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②常規(guī)監(jiān)護:根據重癥醫(yī)學科護理規(guī)范及醫(yī)囑對患者進行監(jiān)護及護理干預,對患者生命體征改變情況進行監(jiān)測,且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③心理護理:對意識清晰的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必要的心理安撫工作,以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使得患者及其家屬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并積極地配合治療及護理策略的實施。若遇到問題,則應注意及時進行溝通,預防患者產生劇烈的情緒波動。

1.3.2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聯(lián)合預測性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針對患者并存的VAP危險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其危險因素包括:①年齡在65歲以上;②機械通氣時間在5d以上;③APACHE評分在15分以上;④住院時間在1個月以上;⑤其他方面的因素。對合并上述因素中的3個及以上的患者進行預測性護理干預,并注意加強高齡患者的護理與監(jiān)護。具體護理措施:①對無禁忌癥患者采取半臥位;②嚴格執(zhí)行手衛(wèi)生制度,正確洗手或者手部消毒處理;③氣道護理應注意在無菌環(huán)境下進行操作;④增加口腔護理頻率,3次/d;⑤加強呼吸機回路管理,呼吸機管路一人一用一消毒;⑥及時對呼吸機中的冷凝水加以清除,并注意預防逆流的發(fā)生;⑦加強對多重耐藥菌感染者的管理;⑧每日喚醒計劃。

1.4VAP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金東[3]等文獻資料擬定:①痊愈:患者體溫均恢復至正常水平,血象恢復至正常,X線胸片、CT感染灶恢復至正常水平,感染病原菌完全消除,完全脫離機械性通氣,患者的精神狀況完全恢復至正常水平;②顯效:患者體溫恢復至正常水平,X線胸片以及CT感染灶顯著改善,血象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病原菌大部分被清除,完全脫離了機械通氣,精神狀況有明顯改善;③有效:患者體溫顯著降低,血象顯著降低,X線胸片以及CT感染灶稍有改善或者未見任何變化,病原菌存在部分清除,精神狀況有所改善;④無效:患者癥狀未見顯著改善,病情甚至有加重的趨勢。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計量及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及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VAP發(fā)生率比較 護理后,對照組VAP發(fā)生率為24.81%(33/133),觀察組VAP發(fā)生率為14.07%(19/13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痊愈11例,顯效8例,有效5例,有效率(89.47%)明顯高于對照組(P

2.3兩組護理后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觀察組呼吸頻率、脈搏明顯低于對照組,SaO2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VAP是重癥醫(yī)學科機械通氣患者的一種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與病死原因,VAP占機械通氣患者的比例范圍為18%~60%,病死率高達25%~76%。VAP常見的病原菌以條件致病菌為主,其中銅綠假單胞菌、鮑曼溶血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陰溝腸桿菌、真菌等引起的[4]。

導致重癥醫(yī)學科患者發(fā)生VAP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有:呼吸機管路污染、呼吸道黏膜損傷等。所以,護理工作人員應該注意對引起重癥醫(yī)學科患者VAP的影響因素加以控制,且采取一定的護理干預對策,以有效降低患者VAP的臨床發(fā)病率及患者的病死率等,從而有效鞏固重癥醫(yī)學科患者治療的療效,改善患者相關臨床癥狀[5]。因此,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VAP的臨床發(fā)病率,確保患者治療安全,降低相關護理并發(fā)癥的臨床發(fā)病率。預測性護理干預主要指的是按照患者的實際發(fā)病情況、治療程序以及實際護理工作經驗對患者住院期間可能發(fā)生的生理反應、病理學反應以及相關并發(fā)癥等進行科學化地評估,以做到積極預防及早期發(fā)現治療等,最大限度地確保患者治療的安全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VAP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VAP患者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生命體征改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可見,預測性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重癥醫(yī)學科VAP的發(fā)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理狀況,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丁凌.呼吸機相關肺炎的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50(18):16-17.

[2]張林珍,郭麗紅,方云霞,等.護理干預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的臨床觀察[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2,32(6):647-650.

[3]金東,胡馬洪,陳揚波,等.利奈唑胺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療效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1):4564-4565.

篇3

關鍵詞: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COPD;Ⅱ型呼吸衰竭;護理干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破壞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氣流受限通常呈進行性發(fā)展并與肺對有害顆粒或氣體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常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又稱高碳酸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現為嚴重的低氧血癥和二氧化碳潴留,嚴重的Ⅱ型呼吸衰竭病死率較高,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病癥,機械通氣尤其是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是搶救患者的重要手段[1]。但在呼吸機使用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引起嚴重并發(fā)癥,因此在進行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過程中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為探討應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干預方法及其護理效果,本文特選取我科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47例應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給予不同護理方式,觀察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47例應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26例和對照組21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3例,年齡61~77歲,平均年齡68歲。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實驗組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方法。

1.2.1常規(guī)護理方法 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定時翻身、飲食、、口腔及皮膚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措施,密切觀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出現相應病癥通知醫(yī)生并協(xié)助護理。

1.2.2護理干預方法 ①帶機過程中的護理:首先根據患者舒適度選擇合適,如坐位、半臥位,保證呼吸道通暢。協(xié)助患者翻身取舒適不會影響無創(chuàng)通氣效果[3]。根據患者臉型和舒適度選擇合適的鼻面罩,調節(jié)好松緊度,密切觀察患者呼吸頻率、幅度、呼吸機參數及心電監(jiān)護、基本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等的動態(tài)變化。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協(xié)助醫(yī)生查出原因并迅速給予處理;②氣道護理:保證有效濕化,避免建立人工氣道后導致呼吸道粘膜脫水干燥;協(xié)助患者排痰,保證呼吸道通暢,但是病情危重或痰液過多的患者不宜一次性將痰液吸凈;③心理護理:因病史較長并反復發(fā)作及長時間佩戴面罩帶來的憋悶感和使用呼吸機時的噪聲也易使患者產生恐懼、焦慮、抑郁。因此,給予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在合理有效的心理疏導護理后可以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④并發(fā)癥護理:在使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過程中容易發(fā)生胃腸脹氣、口咽干燥、誤吸、皮膚損傷等并發(fā)癥。針對胃腸脹氣護理人員可告知患者以鼻吸氣,以口呼氣來避免;對于口咽干燥可者可加強霧化濕化力度來緩解;注意通氣時間,避免飽餐后使用,鼓勵患者咳嗽、咳痰也可有效防止誤吸的發(fā)生;有研究表明使用口鼻面罩壓力過大時阻礙了組織灌注會導致皮膚壞死[4]。因此在使用口鼻面罩時應首先應選擇合適松緊度,如果使用時間過長可預防性增加紗布襯墊以防止壓力過大造成皮膚損傷。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輸入Excel表格,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總體護理效率比較見表2。

3 討論

COPD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作為一種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多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其患患者數多,病死率高,并且常呈緩慢進行性發(fā)展,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目前臨床多采用機械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尤以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為首選。而在使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的過程中合理有效地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對于取得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提高患者救治率,促進患者康復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臨床廣泛應用[2]。

參考文獻:

[1]肖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呼吸衰竭40例臨床護理[J].中醫(yī)藥導報,2009,15(1):75-76.

[2]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30(1):8.

篇4

【關鍵詞】 早期藥物治療;慢性呼吸衰竭 肺性腦病;臨床療效

慢性呼吸衰竭并發(fā)肺性腦病是呼吸科常見的疾病之一[1]。發(fā)病時病情較重,預后較差。早期發(fā)病時患者可見不同程度的興奮躁動、譫語、行為異常等神經精神癥狀,這可能與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有關[2]。由于患者興奮躁動、譫語、行為異常等可增加機體地耗氧量氧耗,加重缺氧癥狀,如不積極有效地進行治療,嚴重時甚至出現意識喪失,昏迷等癥狀,病情重、預后差,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3]。為探討和分析早期應用藥物治療慢性呼吸衰竭并發(fā)肺性腦病的臨床效果,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具有完整臨床資料的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來我院就診的慢性呼吸衰竭并發(fā)肺性腦病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早期應用氟哌啶醇進行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來我院就診的慢性呼吸衰竭并發(fā)肺性腦病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0~65歲,平均年齡48歲。其中,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有10例,合并有高血壓的患者有1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患者有20例。2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齡40~64歲,平均年齡47歲,其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5例,合并有高血壓的患者有5例。2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齡41~65歲,平均年齡49歲,其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5例,合并有高血壓的患者有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抗感染治療,并給予吸氧、止咳化痰、平喘、維持水和酸堿電解質平衡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口服氟哌啶醇2 mg,3次/d進行治療。觀察和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不同地治療方法對早期慢性呼吸衰竭并發(fā)肺性肺病的臨床療效。

1.3 療效評價標準 按下列制定的標準評價治療早期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肺病的臨床療效。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減輕;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病情出現惡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統(tǒng)計學數據錄入SPSS 12.0進行統(tǒng)計數據,并對統(tǒng)計數據進行χ2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 結果

按制定的標準評價治療慢性呼吸衰竭并發(fā)肺性腦病的臨床療效。對照組顯效3例,有效11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70.00%。觀察組顯效6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0.00%。經χ2檢驗,兩組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慢性呼吸衰竭并發(fā)肺性腦病在呼吸科較為常見[4],腦組織耗氧量大,尤其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缺氧最為敏感[5],可出現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如:頭痛,不安、定向與記憶力障礙、精神錯亂,嗜睡,在肺性腦病的早期會因缺氧而引起躁動等興奮的表現,隨著耗氧量的增加,缺氧愈來愈嚴重,嚴重時甚至出現意識喪失,昏迷等癥狀,病情重、預后差。氟哌啶醇是丁酰苯類抗精神病藥,能阻斷腦內多巴胺受體,其特點為具有很強的抗興奮躁動作用,而鎮(zhèn)靜及降壓作用較弱。原先常用于治療躁動、妄想為主的精神分裂癥以及躁狂癥等。應用于肺性腦病的早期出現興奮的精神神經癥狀也獲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不僅起效快,而且不會造成呼吸抑制,該藥的作用機制可能為:慢性呼吸衰竭并發(fā)肺性時,由于慢性長期缺氧使腦細胞代謝功能紊亂,腦內的多巴胺代謝會失常,從而導致腦神經遞質多巴胺傳導的神經通路功能亢進,從而表現為興奮躁動、譫妄、行為異常等臨床表現。氟哌啶醇可以阻斷腦內的多巴胺受體,有效的拮抗多巴胺在腦內興奮的作用,從而消除慢性呼吸衰竭并發(fā)肺性腦病患者的神經精神癥狀。

參 考 文 獻

[1] 陳均忠. 早期使用納絡酮治療海洛因中毒急性呼吸衰竭.廣州醫(yī)藥,2002,2(23):35—36.

[2] 李亞娜.無創(chuàng)輔助通氣治療與藥物治療COPD所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療效比較.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2(33):48—49.

[3] 齊振祥.氟哌啶醇在慢性呼吸衰竭并發(fā)肺性腦病早期中的應用.臨床薈萃,2001,19(16):998.

篇5

[關鍵詞] 乙醇中毒;昏迷;呼吸衰竭

[中圖分類號]R563.8[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11(a)-146-01

重度乙醇中毒昏迷呼吸衰竭臨床常見,如不及時糾正會致患者死亡。乙醇代謝產物在體內堆積會造成代謝性酸中毒,昏迷呼吸衰竭又會致呼吸性酸堿平衡紊亂、缺氧,對大腦及肺功能都有強烈抑制作用[1~3]。解除呼吸衰竭及醒腦必須盡早盡快,臨床我們聯(lián)用納洛酮及呼吸興奮劑收到了很好的療效。現將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急診科收治的重度酒精中毒致昏迷呼吸衰竭患者進行臨床對照治療觀察,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急診科接診的重癥乙醇中毒致昏迷呼吸衰竭患者46例,年齡20~56歲,平均38歲,飲白酒(乙醇度46°~65°),飲酒量300~1 000 ml昏睡或昏迷伴呼吸衰竭。體溫、血壓控制正常、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圍。實驗室檢查血糖、血電解質、肝腎功能正常,血氣分析指標控制基本正常,呼吸不均,淺快或深慢,伴呼吸暫停。所有患者均符合重度乙醇中毒昏迷呼吸衰竭診斷標準,并排除癲癇急性發(fā)作及心、肝、腎、腦嚴重疾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一般治療:洗胃、利尿、維護水離子能量平衡,對癥治療。糾正昏迷及呼吸衰竭的治療如下:對照組22例,納洛酮0.4~0.8 mg靜推,5%葡萄糖溶液500 ml,納洛酮1.2~3 mg靜點,維持靜點到呼吸衰竭糾正意識清醒。治療組:納洛酮用法同對照組,聯(lián)合用藥為尼可剎米0.375 mg+洛貝林3 mg靜推,5%葡萄糖溶液500 ml+尼可剎米1.875 mg+洛貝林15 mg靜脈點滴,直到患者清醒及呼吸衰竭糾正。

1.2.2 測定指標及方法血氣分析、血電解質、血糖、肝腎功能用日立7150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人工監(jiān)測呼吸、意識、血壓、心率。

1.2.3 療效標準昏迷:意識不清,對深淺刺激反應不敏感或無反應。呼吸衰竭:呼吸不均,節(jié)律異常,深淺異常或呼吸暫停。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 結果

治療后,呼吸平穩(wěn),16~20次/min,意識清,血氣分析正常。兩組患者療效比較,對照組(22例):清醒及呼吸衰竭糾正時間3~8 h,平均5.5 h,無效4例。治療組(聯(lián)合用藥組24例):清醒及呼吸衰竭糾正時間1~3 h,平均2 h全部有效。兩組顯效治療時間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聯(lián)合用藥組優(yōu)于對照組。

不良反應情況:治療期間快速靜脈點滴有2例患者出現抽搐,減慢滴速后癥狀消失。

3 討論

酒精在人體內代謝產物(乙醛、乙酸等)對人體有毒,重度酒精中毒引起昏迷呼吸衰竭會導致死亡,應盡早醒腦及糾正呼吸衰竭,減少乙醇中毒對人體的危害,挽救生命。納洛酮是阿片類解毒劑β-內啡呔拮抗劑,可使酒精中毒受抑制的呼吸頻率增快,并能對抗酒精的鎮(zhèn)靜作用,但單用納洛酮治療時間較長。尼可剎米是興奮延髓呼吸中樞,可使呼吸加深加快,洛貝林為反射性呼吸中樞興奮藥,選擇性刺激頸動脈體化學感受器。聯(lián)合尼可剎米洛貝林可提高療效,縮短治療時間,減少毒物對人體的損害,盡早康復,是每個急診醫(yī)務工作者的迫切愿望,也是患者及家屬的迫切愿望。

[參考文獻]

[1]石應康.急診手冊[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60-163.

[2]王一鏜.實用急診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4.535-536.

篇6

【關鍵詞】雙黃連顆粒;上呼吸道感染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3-0398-02

上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病,病原體主要是病毒。藍芩口服液是一種常用抗病毒中成藥物,常用于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治療,口服給藥方便。本文旨在觀察藍芩口服液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及安全性。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門診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1]的患者100例,男的56例,女的44例。入選標準:(1)年齡≥14周歲(2)急性起病,病程4.0×109/L)、或偏高(但WBC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綜合治療,包括讓患者安靜休息,保持室內通風,多飲水,給予易消化的飲食,高熱可給予物理降溫(溫水擦浴或泠敷),體溫超過38.5 ℃時給予藥物退熱治療,對頻繁咳嗽者加用化痰止咳藥,嚴重鼻塞者給予呋麻滴鼻等對癥治療,病情嚴重繼發(fā)細菌感染或有并發(fā)癥加用抗生素治療;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藍芩口服液,(10ml*6支/盒)口服治療,20ml/次,均為3次/d,療程3 d。

1.3 療效判定標準[2]

顯效:服藥12~48 h體溫恢復正常,咳嗽、流涕、鼻塞等臨床癥狀好轉或消失;有效:服藥48~72 h體溫恢復正常,咳嗽、流涕、鼻塞等臨床癥狀好轉或消失;無效:服藥72 h體溫未恢復正常,咳嗽、流涕、鼻塞等臨床癥狀無改善。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兩組患者經過3天治療后的療效對比,見表1。治療組患者經過3天的治療后,治愈40例(80 %)、顯效6例(12%)、有效3例(6%)、無效1例(2%),總有效率為98 %,與對照組相比,治愈率明顯提高(p

2.2 主要觀察指標

結果見表2。兩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流涕和/或鼻塞消失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

3 討論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鼻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長期以來,在全科門診中,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病率中一直占首位[3]。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以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率最高,臨床表現有發(fā)熱、流涕、鼻塞、打噴嚏、咽喉痛、咳嗽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各種病毒和細菌均可引起,以病毒為多見,約占90%以上,主要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冠狀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4]。目前對病毒感染的治療尚無特效藥物[5]。上呼吸道感染的抗病毒治療,除流感病毒建議用金剛烷胺、奧司他韋外,仍多用利巴韋林和中成藥。藍芩口服液成分有板藍根、黃芩、梔子、黃柏、胖大海等,其中板藍根可清瀉胃火、涼血解毒,用于火熱蒸灼所致的咽喉腫痛,具有很強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黃芩能瀉實火,除濕熱,用于肺經火熱,上焦實熱之咽喉腫痛,具有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的作用;梔子用于邪熱入里,郁結腸中,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胖大海質輕宣散,善于開宣肺氣、清瀉郁火,適用于肺氣閉郁之咽喉腫痛。五藥合用,其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咳嗽、咽痛.[3]。本文通過對100例患者的隨機對照觀察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0%,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姚嵐.張長軍 上呼吸道感染的中醫(yī)診治進展[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1.04:25-26

[2] 陳小可,劉慧,彭蕻琳,劉念,陳霞,喻海瓊.不同咽痛癥狀對急性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意義 A0022[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7):1204-1208.

[3] 歐陽瑾,李偉,唐銳先.注射用雙黃連凍干粉治療上呼吸道感染98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31):401-403.

篇7

【關鍵詞】 納洛酮;早產兒;呼吸暫停

早產兒呼吸明顯呈現多種模式,從規(guī)律性呼吸到周期性呼吸或呼吸暫停都可發(fā)生。近年來對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發(fā)生機理及病理生理改變的研究逐步加深,非藥物治療方法的探討報道也逐漸增多[1,2]。我科于2003年3月~2007年3月應用納洛酮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54例,收到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臨床資料 自2003年3月~2007年3月我科共收治新生兒1460例,其中足月兒1012例,早產兒628例。628例早產兒中發(fā)生原發(fā)性呼吸暫停108例,占早產兒總數的17.19%。按隨機原則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4例。治療組54例中胎齡分布:~28周5例,~30周14例,~32周19例,~34周10例,~36 6/7周6例。對照組54例中,~28周4例,~30周15例,~32周21例,~34周8例,~36 6/7周6例。兩組患兒經統(tǒng)計學處理有可比性(p>0.05)。

1.2呼吸暫停的標準參照國內陳氏診斷標準[3]。

1.3療效標準:顯效:用藥治療后24h呼吸暫停發(fā)作明顯減少,48h后終止發(fā)作且停藥后無反復;有效:治療用藥72h后終止發(fā)作,停止用藥后不再發(fā)作;無效:用藥5d后仍發(fā)作或伴合并癥而死亡。

1.4治療方法:治療組用納洛酮,劑量為0.1mg/kg,靜脈注射,2h后采用維持量0.05 mg/(kg·次)加入10%GS10-20ml中,靜脈滴注,30min滴完,每8h1次,呼吸暫停控制后減量,用至呼吸暫停發(fā)作停止后5d停藥。對照組采用氨茶堿治療,負荷量為6 mg/kg,加入10%GS30ml中靜脈滴注,12h后給予維持量,2mg/(kg·次)加入10%GS20ml中靜脈滴注,每8h1次,用至呼吸暫停終止發(fā)作后5d或用至出現不良反應后停藥觀察。

2治療結果

治療組54例中顯效29例,有效20例,無效5例。對照組54例中顯效20例,有效19例,無效15例,兩組兒顯效率比較差異非常顯著(u=6.15,p<0.01)。兩組患兒有效率比較差異非常顯著(u=4.93,p<0.01)。治療組無效5例中死亡3例,對照組無效的15例死亡7例。

兩組患兒治療結果比較見表1、2

表1兩組患兒顯效率比較

u=6.15,p<0.01。

表2兩組患兒總有效率比較

u=4.93,p<0.01。

3討論

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發(fā)生機理 早產兒呼吸暫停分為原發(fā)性呼吸暫停與繼發(fā)性呼吸暫停,據國內陳氏報告早產兒呼吸暫停發(fā)生率為20%~30%,極低出生體重兒可達50%[3,4]。繼發(fā)性呼吸暫停在新生兒常繼發(fā)于生兒疾病如新生兒窒息、感染性疾病、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顱內出血、代謝紊亂、環(huán)境溫度不穩(wěn)定、高膽紅素血癥、呼吸道梗阻、疼痛刺激、母親用麻醉止痛藥物、先天性心臟病等。原發(fā)性呼吸暫停主要與早產兒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未成熟有關,不伴有其它疾病。胎齡越小發(fā)生率越高,據本組資料統(tǒng)計分析<30周的早產兒發(fā)生率為91%,與以往文獻報告相仿。據近幾年來研究證明呼吸中樞的組織結構及功能不成熟神經沖動轉導較弱,任何細微的干擾均于發(fā)生呼吸調節(jié)障礙。呼吸系統(tǒng)解剖結構發(fā)育未完善,肺泡通氣量、潮氣量較小、肺代償能力差,肺牽張反射弱,當呼吸負荷增加時不能有效地延長吸氣時間。另外,據國內外研究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發(fā)生還與呼吸反射調節(jié)和化學調節(jié)的成熟、呼吸模式、呼吸調控與睡眠時相、與胃食管反流、前列腺素樣物質及β-內啡肽(β-EP)有關[4,5],尤其是β-EP在呼吸暫停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據國內張雪峰等[6,7,8]研究發(fā)現β-EP可作為神經介質或激素單獨發(fā)生作用,也可與其它神經介質共存于同一神經元中而作為神經調質而發(fā)揮作用。它對呼吸抑制作用主要是通過降腦神經元對CO2的敏感性,抑制通氣功能。呼吸暫停和心率減慢引起的缺氧又可直接作用于延骨髓的吸氣神經元或間接作用于橋腦區(qū)的神經元,引起β-EP釋放增加,進一步加重呼吸暫停。應用阿片受體拮抗劑納洛酮治療后呼吸暫停持續(xù)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進一步證明β-EP可能是早產兒呼吸暫停的始發(fā)因素[5]。納洛酮為阿片受體競爭性藥物,與分布在腦干等部位的阿片受體結合后能有效地阻斷內源性阿片樣物質(OLS)所介導的各種效應,研究證明納洛酮能增加呼吸頻率,改善通氣障礙降低CO2分壓和緩解低氧性呼吸衰竭。據近幾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研究表明,各種應激狀態(tài)下內阿片肽,尤其是β-EP的異常釋放,參與了呼吸循環(huán)抑制病理生理過程,目前發(fā)現的β-EP主要包括β-EP、腦啡肽、強啡肽等類型,其中以β-EP活性最強,分布最廣,β-EP主要參與到病理生理效應,①直接作用于延髓生命中樞的阿片受體產生中樞性呼吸循環(huán)抑制作用;②β-EP降低腦干對CO2的敏感性,抑制通氣功能,從而減弱了體內維持CO2變換的生理平衡機制,另外,β-EP引起呼吸減弱,呼吸暫停與通氣不足導致低氧血癥,低氧血癥又進一步刺激β-EP的釋放,使呼吸抑制加重[9],納洛酮為阿片受體特異性拮抗劑能阻斷β-EP引導呼吸抑制,它與阿片受體結合后有效地阻斷β-EP的病理效應,解除β-EP對呼吸抑制,使呼吸恢復,血氧飽和度和血氧分壓上升,呼吸抑制得到糾正。

轉貼于 傳統(tǒng)的治療呼吸暫停尤其是早產兒呼吸暫停除應用物理方法刺激外,首選氨茶堿和苯甲酸鈉咖啡因,但氨茶堿易發(fā)生心動速、激惹、消化道癥狀如腹脹、喂養(yǎng)不耐受、嘔吐等,血藥濃度過高時可引起抽搐,本藥還可起高血糖。近年來有報告可引起胃食管反流、便秘、尿鈉、尿鈣排出增加。據近幾年來報道用苯甲酸鈉咖啡因有引起早產兒黃疸加重不良反應作用,其作用機制與苯甲酸鈉咖啡因與膽紅素競爭清蛋白,故黃疸較重的早產兒慎用或禁用。近年來還有報道應用多沙普侖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療效較氨茶堿好,但此藥必須連續(xù)靜脈滴注,使臨床使用受到了較大限制,且該藥不良反應較大,易發(fā)生尿潴留、腹脹、嘔吐、出血等,還有興奮、易激、煩躁不安、流涎、肝功能損害、高血壓等[3.7]。本文對照組中發(fā)生不良反應14例,其中表現心動過速5例,易激惹4例,腹脹3例,嘔吐2例。以往文獻報道報告應用氨茶堿易發(fā)生抽搐,但本組患兒未見抽搐病例發(fā)生,治療組54例中未見任何不良反應發(fā)生,證明納洛酮療效優(yōu)于氨茶堿,且副作用小。作者認為納洛酮可作為治療早產兒原發(fā)性呼吸暫停的首選藥物。

參考文獻

[1]陳超.新生兒呼吸暫停.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468~470

[2]柳國勝.新生兒呼吸暫停.實用兒科臨床雜志[J],2007,22(2):89~82

[3]LucM,Cchristophe G ,Jeanm .olfractory stimulation prevents apnea in premature newborn [J],J pediatri,2005,115(1):83~88

[4]Fanaroff -AvroyA,Aartin RJ .Neonatal-preinatal medicine: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infant[M].6th. st. louis:mosby 1997 :1055~1059

[5]張雪峰,童笑梅,葉鴻瑁.早產兒原發(fā)性呼吸暫停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兒科學分冊,2004,31(3):134~137

[6]陳超.早產兒呼吸暫停的防治[J].小兒急救醫(yī)學,2003;10(4):204~206

[7]杜立中.極低出生體重兒呼吸暫停的問題[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2,17(7):393~396

篇8

【關鍵詞】 氨溴索;霧化吸入;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包括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呼吸性毛細支氣管、肺泡管及肺泡[1]。下呼吸道感染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冬春季多發(fā),以嬰幼兒多見,系由細菌、病毒、支原體等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小兒下呼吸道感染后易致黏液阻塞,痰多不易咳出,超聲霧化吸入可使痰液稀釋,解除氣道梗阻,改善通氣。我們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用鹽酸氨溴索超聲霧化吸入佐治小兒下呼吸道感染76例,療效滿意,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52例患兒均為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病例,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76例,其中男43例,女33例;年齡最小1月,最大5歲;病程最短1 d,最長9 d。對照組76例,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齡最小1月,最大5歲;病程最短1 d,最長10 d。所有患兒均有發(fā)熱、咳嗽、痰鳴、氣促等癥,聽診肺部有干濕性啰音。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及伴隨癥狀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采用一般治療及對癥治療,給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拍背、糾正酸堿平衡及支持治療。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生理鹽水20 mL+鹽酸氨溴索7.5 mg超聲霧化吸入,每次20 min,1日2次[2]。

兩組療程均為3~7 d。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咳嗽、咳痰)、體征及住院時間情況。

3 結果

3.1 療效評定標準[3]

痊愈:治療3~7 d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顯效:治療3~7 d熱退,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肺部干濕性啰音減少或消失。無效:治療7 d后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

3.2 治療結果

3.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痊愈69例,顯效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8.68 %。對照組痊愈57例,顯效1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90.79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

3.2.2 兩組患兒治療后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治療組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

4 討論

小兒下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嬰幼兒的氣管、支氣管較成人狹窄,支氣管壁缺乏彈力組織,軟骨柔弱,氣道阻力大于成人。小兒呼吸道的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較差,嬰幼兒咳嗽反射弱,纖毛運動功能差,肺泡巨噬細胞功能欠佳[1]。上述特點使小兒容易發(fā)生下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易致黏液阻塞氣道,痰多不易咳出,影響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

通氣功能。霧化吸入可濕化氣道,使痰液稀釋,解除氣道痙攣,改善通氣。鹽酸氨溴索為溴己新的第8個代謝產物,其祛痰作用比溴己新強,不良反應比溴己新少。它能降低痰液及纖毛的黏著力,使痰中黏多糖纖維分化裂解,稀化痰液,并能抑制支氣管黏膜酸性糖蛋白的合成而降低痰黏度,促進痰液排除,增強呼吸道自凈作用。小劑量氨溴索可促進纖毛上皮的再生和纖毛正常功能的恢復,加速纖毛運動,改變分泌物漿液/黏液比值,促進痰液排出。另外,它還有協(xié)同抗生素作用,以增強抗感染能力,縮短抗生素療程[4]。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后患兒咳嗽頻率及痰液明顯減少,咳嗽、咳痰及肺部體征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且無累積效應,未發(fā)現不良反應,方法簡便易行,患兒容易接受,安全可靠,療效確切。

參考文獻

[1]薛辛東,杜立中,王偉,等.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73-275.

[2]黃樹平.鹽酸氨溴索超聲霧化吸入佐治支氣管肺炎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6,7(10):154.

[3]孫偉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標準[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59.

篇9

關鍵詞:下呼吸道感染;加替沙星;序貫療法

下呼吸道感染為臨床上常見多發(fā)疾病,主要是因細菌性感染所致,特別是老年人群患病率高,因老年患者多并發(fā)其他基礎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則常常會導致呼吸衰竭,加重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1]。選擇治療方案時不僅需要考慮到有效性及安全性,而且亦需要考慮到經濟性,使患者以最少的費用獲得最佳療效[2]。近年來,我科采用加替沙星序貫療法治療下呼吸道感染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8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112例下呼吸道細菌性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除外嚴重心、肝、腎及神經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以及喹諾酮類過敏史者以及哺乳、妊娠期婦女。將112例患者隨機、雙盲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其中對照組52例,治療組6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6~84歲,平均年齡63.8歲;病程13h~14d,平均病程3.2d;男性29例,女性23例,其中大于60歲42例;患者中慢支急性發(fā)作22例,急性支氣管炎13例,肺炎10例,哮喘并感染5例,支氣管擴張并感染2例。觀察組患者年齡48~85歲,平均年齡64.2歲;病程10h~16d,平均病程3.5d;男性34例,女性26例,其中大于60歲49例;患者中慢支急性發(fā)作25例,急性支氣管炎15例,肺炎11例,哮喘并感染6例,支氣管擴張并感染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構成比、病程及病情等方面的差異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具備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加替沙星靜脈滴注,400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則給予加替沙星序貫療法,起始靜脈滴注加替沙星400mg,1次/d,3d后改成口服加替沙星膠囊400mg,1次/d[3]。治療療程是7~10d,治療結束后評價治療效果及經濟成本。

1.3治療效果判定標準[4] 臨床療效: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痰細菌培養(yǎng)為陰性,胸片示病灶完全吸收,血象恢復正常;顯效:患者病情較前顯著好轉,痰細菌培養(yǎng)為陰性,胸片或血象未恢復正常;進步:患者病情較前好轉而不明顯;無效:用藥3d后患者病情未見好轉甚至加重。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細菌學:患者均行痰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其中清除:治療后第1d患者留取樣本中未見致病菌生長;未清除:治療后原致病菌依然生長。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采用卡方檢驗進行處理,P

2 治療結果

2.1效果 對照組52例患者中痰培養(yǎng)陽性者43例,清除39例,未清除4例,清除率為90.70%;治療組60例患者中痰培養(yǎng)陽性52例,清除48例,未清除4例,清除率為92.31%;二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有效率大于對照組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3 討論

下呼吸道感染是導致老年人殘疾與死亡因素,因生理功能出現不同程度衰減而使老年人藥物動力學發(fā)生改變,易出現藥物蓄積及不良反應,故選用抗生素需要慎重,首選青霉素類、頭孢類及喹諾酮類藥物。加替沙星為第4代8-甲氧基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抑制細菌拓撲異構酶及DNA旋轉酶而發(fā)揮抑制細菌DNA復制、轉錄及修復等過程,具備廣譜抗革蘭陽性及革蘭陰性細菌,且對支原體、厭氧菌、衣原體、分枝桿菌等亦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5];且加替沙星口服容易吸收,同靜脈滴注等效,應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肯定。既往多采用連續(xù)靜脈滴注加替沙星,效果雖滿意,但存在輸液療程長、費用高、易耐藥等缺點,而序貫療法指使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性疾病時,初期一般采用靜脈內給藥,待病情改善后迅速換成口服抗生素的一種治療方法心;此法可為同一藥物不同劑型之間的轉換,亦可以為由高一級抗生素轉成低一級或同一級別之間的轉換,因此,又稱為轉換療法[4]。但不論如何,均應遵循由胃腸外給藥轉成口服給藥的準則。序貫療法不僅能降低治療費用,易于接受,而且克服了靜脈輸液的缺點如可能導致微循環(huán)障礙、淺靜脈血栓形成、感染等。本研究亦證實加替沙星序貫療法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肯定,成本較低,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如.加替沙星序貫療法治療老年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8):2062.

[2]趙輝.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天津藥學,2007,19(1):49.

[3]余蕾,汪華蓉.加替沙星序貫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經濟學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3,15(4):562.

篇10

【關鍵詞】 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老年;支氣管哮喘

--------------------------------------------------------------------------------

作者單位:473500 河南省新野縣人民醫(yī)院 近年來,老年支氣管哮喘發(fā)病率明顯上升,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口服給藥給老年人帶來諸多不便及引發(fā)高血壓、潰瘍病、糖尿病等嚴重不良反應。自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呼吸科門診采用舒利迭吸入劑治療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選擇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在呼吸科門診治療的98例老年哮喘患者。98例患者均符合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哮喘學組制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1]。均為哮喘非急性發(fā)作期間的患者,同時排除近4周內應用過糖皮質激素,2周內使用過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及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為(695±65)歲,病程2~25年,對照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齡61~80歲,平均年齡(692±68)歲,病程3~22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組吸入舒利迭(50 μg沙美特羅和250 μg替卡松),每次1吸,2次/d;對照組吸入必可酮(丙酸氟替卡松250 μg),每次1吸,2次/d。兩組連續(xù)治療3個月,觀察兩組患者日常癥狀,并分別于治療前后測定兩組患者的FEV1。

13 臨床療效評價判斷 哮喘發(fā)作較治療前明顯減輕,為顯效;哮喘癥狀有所減輕為有效;哮喘癥狀無改善或反而加重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1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量資料的比較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評定結果比較(例,%)

組別 例數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治療組 50 42 6 2 960%

對照組 48 36 3 9 813%

注:兩組比較P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EV1比較(x±s,L)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組 50 185±036 217±060

對照組 48 188±028 201±022

注:兩組治療前后比較P

用藥治療后,治療組咽部不適3例,聲音嘶啞1例;對照組咽部不適4例,經及時用清水漱口后,癥狀消失。

3 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患。哮喘的病理基礎是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出現反復性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癥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fā)作、加劇。炎癥導致氣道高反應性增加,急性發(fā)作期需在短時間內緩解喘息癥狀,糾正低氧血癥,多需吸入短效β2激動劑及全身性應用糖皮質激素。當急性發(fā)作控制后,需長期有效控制急性發(fā)作并維持最輕的癥狀,甚至無任何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過去單一的藥物治療或長期口服激素,往往會導致嚴重不良反應,尤其是老年人基礎病多,免疫低下,更易引發(fā)感染,高血壓、潰瘍病等情況發(fā)生。近年來推薦聯(lián)合吸入激素和長效β2激動劑治療哮喘。吸入治療藥物可直接進入呼吸道靶器官,比口服藥起效快,副作用小。舒利迭由糖皮質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和長效β2激動劑(沙美特羅)組成。丙酸氟替卡松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炎癥細胞的遷移和活化,抑制細胞因子生成,抑制炎癥遞質的釋放,增強平滑肌細胞β2受體的反應性。吸入治療,局部抗炎活性較強,和沙美特羅聯(lián)合吸入具有協(xié)同的抗炎和平喘效果[2,3]。沙美特羅屬于長效β2激動劑,主要通過激動呼吸道β2受體,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細胞內CAMP含量增加,松馳支氣管平滑肌,其作用時間長,可顯著預防和治療哮喘發(fā)作,還可通過磷酸化機制活化沒有活性的糖皮質激素受體,提高激素的抗炎作用[4]。本文病例顯示,對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應用舒利迭吸入治療,其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少,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和預防哮喘發(fā)作,改善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3):177185.

[2] 鄧偉吾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肺科雜志,2009,14(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