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與縣域特色分析
時間:2022-06-01 09:10:12
導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與縣域特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基于工商銀行貴州分行的樣本數據,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對縣域金融發展的影響,揭示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與縣域金融發展的作用機理,分析了當前縣域金融在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與難點,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最后,針對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縣域金融服務現狀,提出了商業銀行縣域特色金融發展策略與路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縣域金融;縣域特色金融
2017年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不僅為鄉村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為縣域金融發展帶來了新課題。梳理2017年以來的相關研究,雖有較多成果,但大多聚焦于“數字金融”“普惠金融”“財政政策”“農戶信貸”等方面,多為規范性、宏觀性研究,而針對性研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與縣域特色金融發展問題的卻很少。本課題以鄉村振興為背景,以縣域金融為研究對象,以工商銀行貴州分行為樣本,采用大數據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重點研究三個問題:一是鄉村振興戰略下縣域金融發展現狀;二是鄉村振興戰略下縣域金融的機遇與挑戰;三是鄉村振興戰略下縣域金融的特色發展問題。
一、鄉村振興與縣域金融大數據分析
貴州省有88個縣市區,2018年出臺的《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鄉村振興目標任務:2018年第一產業增加值、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和10%左右,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2022年邁出鄉村振興新步伐,2035年全省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2050年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工行貴州分行有22家城區支行,63家縣域支行。近年來,貴州分行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在產品、渠道、數字服務方面進行了較大創新,推出了“黔旅快貸”“黔稅e貸”“茶e貸”等鄉村振興產品,實施“金融網點進村”,在化屋村設置了全省系統內第一家普惠金融支持服務點,投產了“工農e家”平臺等等。本文將大數據時間序列界定在2017~2020年這一區間,樣本數據來源于貴州分行的數據庫。由于內部數據不宜公開,本文直接圍繞分析結果進行討論。樣本數據分別就縣域支行、城區支行兩大類進行搜集,數據要素包括存款、貸款、中收、撥前利潤四項指標。同時還搜集了縣域支行2017~2020年主要業務發展態勢數據,包括存款、貸款、中收、撥前利潤等四項指標的年末余額及年度增長數據。本課題對樣本數據進行了常規的統計分析、大數據分析和比較分析,并輔之以匹配度分析,以期從多個角度揭示樣本數據的內在規律與作用機理。
(一)數據分析結果
1.縣域支行的主要業務指標,均占全省總量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存款指標的占比相對較低。這說明縣域支行近年來在分行發揮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作用,縣域支行是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重要陣地,縣域支行與城區支行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共同為商業銀行經營發展作出貢獻。2.主要業務指標呈現正向發展態勢,但發展不平衡,波動性較大。這里的“發展不平衡”,不僅是縣與縣、支行與支行之間發展不平衡,還是指標與指標之間、不同年度之間發展不平衡。這說明近年來縣域支行在協調發展和穩定發展方面存在不足,同時也說明不同縣域經濟與金融資源的差異性,以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力度上的差異性。3.相較于其他指標,縣域支行的存款指標增長較為乏力,有的年份還呈現負增長態勢。這一方面或許說明縣域的存款資源相較于城區比較匱乏,城區仍有存款的“洼地效應”。另一方面或許說明縣域支行在抓存款方面缺乏有力策略與舉措。4.縣域支行貸款大于存款,這一方面說明鄉村振興對貸款資源的需求較大,貸款潛在的金融市場較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工商銀行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較大。5.個別縣支行在個別年份的資產負債率較高,風險較大,這說明個別縣支行在維護發展與安全的協調性上存在不足。
(二)問題與難點
在前面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抽樣調查、典型調查和田野調查,我們發現,當前鄉村振興戰略下縣域金融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與難點:一是從總體上看,金融服務同質化問題仍然存在,需要強化為鄉村振興提供“差異性”的優質金融服務;二是金融產品的“針對性”“特色性”和“豐富性”不足,還需要更加充分地滿足鄉村振興對金融產品的獨特需求;三是網點與渠道布局需要進一步優化,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方便”“簡便”和“快捷”的網點與渠道服務;四是在服務團隊上,鄉村金融服務的“專業性”與“特色性”不夠突出;五是制度安排上的“區域性”特征不明顯,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激勵機制不夠健全。同時,在調查分析中還發現,當前鄉村振興戰略下縣域金融發展存在一些矛盾:一是鄉村服務對象的“廣泛性”與金融服務資源的“有限性”并存;二是鄉村金融資源的“分散性”與金融管理的“集中性”并存;三是鄉村金融回報的“低效性”與商業銀行經營“效益性”并存;四是鄉村金融投資的“高風險性”與商業銀行“安全性”并存。
(三)機遇與挑戰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釋放出了新的經濟金融紅利,催生了新的金融需求和金融資源,這為商業銀行縣域金融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就貴州而言,到2025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5%左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這將為貴州縣域金融發展帶來新的金融資源和市場機會。但同時也面臨著市場競爭和同業挑戰,特別在當前農村金融服務主體“多元化”、金融機構“多樣化”的格局下,商業銀行要想在這塊市場贏得更大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特別是就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而言,盡管在許多金融服務要素(如技術、網絡、結算、管理、規模、團隊等)上占據一定優勢,但在鄉村金融服務“靈活性”“針對性”和“便捷性”上,與一些小型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比較,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與不足。對此,商業銀行應超前謀劃好鄉村振興戰略下縣域金融特色發展的策略與路徑。
二、特色發展策略與路徑
(一)特色發展策略
1.共生發展特色。縣域金融與鄉村振興,不僅是生物學層面的“共生關系”,哲學層面的“統一體關系”,更是“生命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理念層面的“共同體關系”。鄉村振興戰略下,縣域金融的首要發展策略應是“共生發展策略”,其內涵包括:縣域金融與鄉村經濟、縣域金融與城區金融、縣域同業與縣域非同業的共生發展。2.智慧發展特色。面對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在元宇宙、虛擬經濟、區塊鏈等新概念下,縣域金融應樹立“智慧服務”理念,突出“智慧發展”特色,突出鄉村金融服務的線上化、智能化、數字化和無時空化,將智慧服務嵌入鄉村產業、治理、生產和生活等“智慧業態”中。用“智慧銀行”對接“智慧農業”“智慧鄉村”,構建大數據金融云平臺,推動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縣域金融領域的運用。3.要素發展特色。當前商業銀行在資金實力、科技水平、結算優勢、治理平衡、穩健性經營方面明顯優于其他金融機構。鄉村振興戰略下,商業銀行縣域金融應突出“要素發展特色”,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突出特色服務,以“特”取勝,提升“三農”金融服務的針對性與差異性。4.綠色發展特色。綠色發展是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風向標,綠色金融是全球共識。商業銀行應在綠色金融中發揮引領作用,著力抓好鄉村振興戰略下縣域金融的綠色發展,在金融供給要素上把控好綠色發展的關口,在金融服務行為上著力踐行綠色發展,支持鄉村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幫助農村高排放產業降低排放和低碳轉型,為鄉村“生態宜居”提供金融活水。5.循環發展特色。農業是“三產”的基礎,縣域是城區的基礎。在當前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及“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鄉村和縣域金融的基礎性效應和循環效應更加突出。縣域金融是商業銀行未來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鄉村振興是縣域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回環空間”,應著力抓好自身的“內外循環”,實現“雙循環”的閉環,突出縣域金融的循環發展特色。6.同步發展特色。鑒于鄉村振興機遇與挑戰共存,縣域金融在未來的發展中應避免盲目擴張,粗放經營。應審慎突出“同步發展特色”,其發展進程和步驟應適應鄉村振興的節奏,促進“同頻共振”。過快則容易產生新的風險,過慢則會喪失發展機會。應守住風險底線,把握好發展中的“度”,促進縣域金融與鄉村振興的同步健康發展。
(二)特色發展路徑1.在兩個“循環”中體現特色
(1)要素循環。金融服務要素的有效循環是未來金融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應引導各類服務要素向城區和縣域優質市場、新市場、潛力市場集聚,促進各金融服務要素在城區和縣域兩大陣地的高效循環。通過循環,實現各金融服務要素在縣域和城區的有效配置與循環。同時,應根據各區域對金融服務要素不同的需求與特點,在促進金融服務要素有效循環的同時體現出各自的循環特色。(2)區域循環。縣域金融和城區金融是商業銀行的兩大市場陣地,兩個區域不是對立關系,而是共生關系。就目前而言,雖然城區金融的貢獻度大于縣域金融的貢獻度,但縣域金融的潛在發展空間更大。縣域金融與城區金融在發展上是互補的。對此,應根據各區域經濟金融特點,協同好縣域金融與城區金融的循環發展,促進“雙循環”更有效地實現“閉環”,并體現出各區域不同的循環特色。2.在四個“創新”中體現特色(1)產品。匹配開發具有“三農”特點的特色智慧金融產品。資產類產品突出“小額靈活性”,負債類產品突出“方便性”,理財產品突出“低風險性”“收益性”,結算類產品突出“快捷性”,用創新的金融產品對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2)網點。樹立“智慧網點”“特色網點”理念,著力探索物理網點向虛實融合的未來鄉村網點布局形態躍升,著力探索全旅程數字化、智能化的新一代鄉村智慧網點,不斷完善適合“三農”特點的網點服務體系。突出“電子網點”“智慧網點”布局,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安全、更快捷、更方便、更具未來感的現代金融服務。(3)團隊。樹立“智慧團隊”“特色服務團隊”理念,著力打造元宇宙、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VR、AR等新概念下的鄉村金融服務特色團隊,包括線下服務團隊和線上服務團隊,數字人團隊和機器人團隊,促進縣域鄉村金融服務的線上化、虛實融合化和生態化。樹立“服務下沉”理念,提升鄉村金融服務技能,打造能適應鄉村的全能型金融服務特色團隊。(4)制度。匹配好體制機制,打造適合鄉村振興的特色組織模式。健全職能定位機制,把服務“三農”作為縣域金融的主要職能。完善資源配置機制、產品計價機制、業績考評機制和多維風控機制,適應鄉村振興的金融服務需求,充分調動鄉村金融服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縣域金融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穩健發展。
三、結語
通過上述研究,我們認為:鄉村振興戰略下,近年來縣域經濟與縣域金融均呈現出正向發展態勢。然而,縣域金融的相關發展指標與縣域經濟發展指標卻不夠協調(尤其是存款指標),縣域金融服務的相關要素與鄉村振興金融需求的相關要素不夠匹配,縣域金融與鄉村振興的“契合性”“針對性”“特色性”也不夠突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給縣域金融發展帶來了機遇,但也帶來了挑戰。對此,商業銀行應針對當前鄉村振興金融需求特點,以及縣域金融服務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和創新縣域金融特色發展策略與路徑,以期促進鄉村振興與縣域金融的良性互動與持續發展。
作者:黎斌
- 上一篇: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及人才戰略意義
- 下一篇:農業巨災風險管理模式選擇及構建對策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