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動因范文

時間:2023-07-25 17:20: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動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動因

篇1

【關鍵詞】 區域經濟 區域經濟一體化 區域市場一體化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而出現的新現象,它的迅猛發展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流之一,顯著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如今,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發展時期,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作用更為凸顯,而且市場的力量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根本動力同樣不容忽視。由于我國行政區域劃分的限制,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區域市場,商品、服務與資本的交換與流通同時受市場與非市場兩方面因素的制約,這些都直接影響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一、區域市場一體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內涵

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市場分割至始至終扮演著負面影響者的角色。市場分割體現了在某區域內不同地方的市場主體受到不同市場供求關系的調節,以及各地方之間存在大量的貿易壁壘,導致各地方之間的經濟邊界不斷得以強化,從而給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與此相反,市場一體化與地方市場分割是一對相對應的概念。從一定意義上說,建設區域統一開放市場的過程就是逐步消除地方市場分割的過程。對于區域市場一體化的理解可以從三個方面出發。首先,一體化旨在消除一種地方市場分割行為,其中,一個國家某區域內各地方政府為了本地的利益,通過費率控制、技術壁壘與行政管制等多種手段,限制外地要素和產品進入本地市場或限制本地要素和產品流向外地的行為,這就是所謂的市場分割行為。而市場一體化,意味著貨物、服務、人員和資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動,而且意味著地方轄區內外這些要素或產品持有者享有平等的市場準入條件和機會,也就是不斷消除市場分割的行為或采取的措施等。其次,它描述的是一種狀態或水平,即在這種狀態下,某區域內不同地方的市場主體受到同類型的供求關系的影響和調節。再次,它描述的是一個過程或趨勢,即在這個過程中,區域內部各地方之間的經濟邊界逐步消失,即市場分割行為消失。某區域內各地方間具有內在的經濟聯系,經濟區域是市場經濟運行的一種橫向經濟聯系在空間上的表現。經濟區域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空間區域分工的表現形式,是社會分工的形式之一。區域內各地方行為主體采取合作行為,并形成合理的區域內地方間的合理分工和消除地方分割的過程就是區域市場一體化。

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突破地理上相互毗鄰、原本獨立發展的模式的區域間經濟交流逐漸頻繁,這使區域間經濟分工與合作日趨深入,從而導致經濟聯合發展與區劃分割矛盾日益突出,這就是一種稱之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顯著特點,其本質就是通過建立區域整合市場,實現區域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的地區分工并推動全國統一市場建設。進一步保障區域內外由經濟聯合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促使地區內行政單位有效地協同行動,逐漸消除區域內外市場流通壁壘,降低區域經濟發展成本,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效率,進而協調各行為主體的社會經濟政策,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的一體化,才是解決日益突出的矛盾的方法。在我國,生產要素流通的“壁壘”主要體現為市場經濟體制不健全下的行政分化所導致的市場分化和市場封鎖。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區域差異向前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條件日趨成熟,呈現出以城市圈為先導,部分行業或領域先行的特點的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正越來越明顯地出現在經濟與社會生活的視線中。通過制度建設,逐步弱化并最終消除行政邊界對經濟活動的制約作用,使資源配置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進行,擴大資源配置的選擇空間,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從而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效率,這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終目的。

二、區域市場一體化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市場作為經濟發展的載體,它的良好運作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我國發展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市場一體化是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最主要的動因之一,同時也是區域內外的生產要素順暢流通和經濟一體化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區域市場一體化正在各行為主體即政府與市場作用的合力下深入發展,并且出現了整體推進和部分先行兩種一體化模式。眾所周知,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作為促使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兩種市場因素,都對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出了強烈及高層次的要求。在國內,市場拉動力主要體現在跨越行政區域的成產要素流動、生產活動的日益頻繁所產生的經濟一體化要求。為了實現本區域短期經濟發展利益,一部分地方行政主體傾向于對本地和非本地企業區別對待,由此產生了市場壁壘。這種區別對待實際上縮小了企業發展的市場范圍,同時也提升了要素流動不順暢造成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不可避免地為企業和個人所承擔,這不但影響了該區域企業的發展環境,也阻礙了經濟的平穩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日益成形,為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了契機,相關利益體對其產生的強烈推動欲望不得而知。國外市場作為另一個影響因素,正從側面推動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不斷深入,中國經濟的發展對外依存度仍舊較高而且是不可避免,引進并利用外資一度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力量,打破了以往經濟發展“一致對外”的特征,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區域經濟內部發展潛力挖掘方面的不足。外國資本的進入通常傾向于選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投資環境較好的區域,使得中心城市與經濟腹地形成“二元化”的產業結構,經濟關系時常出現斷裂或者脫節。如今,處于后經濟危機時期,國際市場依舊疲軟,對外貿易遭受嚴重挫折,這也使得我國區域經濟發展視角逐漸由對外聯系為主,轉向對外聯系與對內挖掘并舉,加快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步伐。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促使全國經濟發展更加平穩和諧,同時也會反作用于區域市場一體化的進程。總體來說,區域市場一體化能夠有效地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又會為區域市場一體化提供支撐。

綜上所述,面對發展條件日趨成熟,驅動要素日益明顯的大環境,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將進入快速發展期。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需要各個區域的協同帶動,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成,意味著區域經濟發展聯動機制以及協同機制的建立,同時也為實現區域市場的一體化和產業發展的一體化提供有效支撐。區域經濟一體化將有利于形成我國行政調控的新載體,促成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新變革,為區域企業發展的帶來新機遇。

三、實現區域市場一體化確保區域經濟一體化穩步前行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自然地理方面的限制或壁壘、企業壟斷壁壘、政府行政壟斷等都是形成市場分割的原因。同時,企業與地方政府均可能是形成壁壘的主體。區域市場一體化作為消除市場分割的手段,需要擁有合理的促進一體化的措施。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相關建議。

1、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提供良好環境。政府始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建設中政策環境的制定者。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應主要扮演著公共事務管理者的角色,而不是主動干預經濟活動。因此必須要進一步調整政府職能,進一步限制和規范政府行為,從而引導并制定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服務的政策。首先,要克服不同區域政策差異性。加強行政協調磋商,克服多頭管理,各自為政的傾向,制定相關整合區域政策,完善區域共同市場。同時,在招商引資、土地批租、外貿出口、人才流動、技術開發、信息共享等方面要聯合制定統一政策,著力營造一種區域經濟發展無差異的政策環境,徹底清除市場分割形成的壁壘。再就是,要建立區域市場共同規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突破相互之間壁壘,開放相互之間市場,做到市場透明;著力實現金融服務自由化和自由融合;統一和完善技術、人才在地區間自由流動和就業的區域服務網絡。

2、力促企業主導實現,提供發展支撐。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從根本上打破了以往計劃經濟體制中以政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的發展模式,而轉向企業作為一體化的主體。企業的自主選擇和作用有助于建立區域市場,同時也為企業和各種要素的自由流動提供保障。首先,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實現政企分開。毋庸置疑,弱化地方保護動機的根本舉措是國企改革。其次,實現民營等其他市場主體與國有主體的平級待遇。在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整合中抓住機遇,把一體化要求真正落實到企業經營中。再次,組建更多跨區域大型集團,發揮區域內外協調的作用。形成以資源有效配置和整體利益最大化為基礎的合理的專業分工格局,進而整和產業結構,并通過市場交易內部化,繞開壁壘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從而實現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從而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3、制定有效的法律,保障有效實施。法治環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重要性都極為關鍵的因素,尤其當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它的影響力將會達到更高層次。通過法律構建起經濟布局合理,城市地位明確,區域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區域內經濟和社會總體均衡發展,這些是合理的法律的追求。有效地抑制各地政府片面追求本地利益,防止資源流失,減少經濟糾紛,降低交易成本,亟需各地密切配合的一體化發展的法規,為促進市場一體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首先,進一步立法與完善法律體系。在最高法的修改中,必須堅持相關原則,比如嚴禁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維護統一的全國市場與區域市場等。其次,盡快制定相關區域法規或規范性文件,以便引導和規范區域經濟一體化,并保障經濟一體化中的社會穩定和經濟協調發展。通過嚴謹法律體系調空,從根本上扭轉各自為政,缺乏協調的局面,保證區域經濟發展健康、合理和高效。再次,在制定相關法規時,對地方保護做出盡可能具體的界定,并制定相應的懲罰條款。建立負責區域統一市場的行政執法機構,并構筑完善的法律服務平臺,保證執法的規范與公正。

四、結束語

改革開放以來,區域經濟一體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它依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區域市場一體化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推動力,同樣需要穩步前行。故此,想要確保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順利,市場不可避免的成為治理過程中首當其沖的突破點。市場有條不紊的發展才能促進區域市場一體化,從而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反過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又能為市場一體化提供條件。總體來說,區域市場一體化能夠有效地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又會為區域市場一體化提供支撐。在實現我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過程中,通過制定合理的法律條文,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促進企業的自主發展,才能有效地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從而服務于全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洪:中國市場發展報告[M].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

[2] 潘捷軍:從行政區經濟走向經濟區經濟[J].浙江經濟,2001(21).

[3]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國內市場一體化對中國地區協調發展的影響及其啟示[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5(12).

[4] 陸銘、陳釗: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市場整合與工業集聚[M].上海三聯書店,2006.

篇2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 直接投資 投資效應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進程加速的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取得了迅猛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建立不但會影響區內外的貿易流向和流量,而且對區內吸引直接投資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投資效應是指一體化協定帶來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程度的變化所引起的投資變化,以及所引起的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而產生的投資轉移和投資創造效應,即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假設其他因素不發生變化的前提下所得出的分析結果。綜合有關區域經濟一體化投資效應的研究,國內外學者主要是以三個理論為基礎進行分析:一是以傳統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為基礎進行研究,二是以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為基礎進行研究,三是以內部化理論為基礎進行研究。

基于傳統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研究

傳統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假設市場完全競爭,其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后,各國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進行區域內的專業化分工,主要關注的是加入一體化協定后成員國的貿易流向改變的靜態效應,即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效應。隨著一體化合作的不斷加深,區域經濟一體化產生的貿易方面的效果逐漸對投資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此,一些學者將一體化的效果由貿易領域深入到投資領域,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投資的影響。

1966年,美國學者Kindleberger(1966)借鑒Virner(1950)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效應,率先提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投資創造和投資轉移效應,認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引發了投資的創造和轉移效應,從而奠定了區域經濟一體化投資效應的基本理論框架。

投資創造效應是對一體化后貿易轉移的競爭性反應,是指由于區內的貿易自由化變相的提高了區內對區外的保護水平,使得區外廠商的成本相對增加,削弱了區外廠商在區內市場的競爭優勢。區外廠商為了維持在區內的市場份額轉而向區內投資生產,致使流入區內的投資增加,即一體化非成員國針對區域一體化的貿易轉移而增加對區內的投資。投資轉移效應是區外廠商對一體化后的貿易創造的反應,是指由于經濟一體化產生貿易創造時,區內某些成員的生產結構將發生變化,為應對這種變化,區內吸引的外資布局與資源配置將會重新調整,即一體化后,在區域內部進行生產重組,區外對區內的投資在區內成員間進行轉移。Kindleberger提出的投資創造和投資轉移效應,開創了區域經濟一體化投資效應理論研究的先河,為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礎。但是,他僅僅是提出了概念,缺乏有關投資效應的系統分析。Baldwin,Forslid和Haland(1995)通過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歐盟單一市場計劃的投資創造和投資轉移效應,該模型的結果顯示:歐盟單一市場計劃可能導致歐盟各成員國間產生投資創造效應,而導致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產生投資轉移效應。Motta和Norman(1996)最先采用寡頭壟斷廠商的局部均衡博弈模型分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外資流動的影響。研究表明,降低區域內部的貿易壁壘將促進區外跨國公司對區內國家的投資。他們的研究將投資效應由理論分析發展到實證分析,用具體模型測量了投資效應的大小,比單純的理論分析有更高的說服力。但是,有關模型的假設太具有籠統性,由于假定所有廠商都進行投資,因此共有81種策略組合,研究結論缺乏針對性。Blomstrom Magnus,Ari Kokko和Steven Globrman(1998)以北美自由貿易區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區域內直接投資的效應,結果表明: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簽訂使得墨西哥吸引了大量的美國直接投資。

高樂詠(1994)對于歐共體的投資創造與轉移進行了研究,與以往研究不同的是,他將與歐共體有關的投資分成四個象限,即:區內吸引區外投資與區內對區外投資的對比、區內相互投資與區內對區外投資的對比、區內相互投資流入與流出量的對比、區內相互投資流入量與區內吸引區外投資的對比。研究表明,歐共體作為一個整體對區外凈投資的減少是由于內部壁壘的降低致使區外對區內投資增加、區內投資流向轉向區內,即產生投資創造和轉移。該研究將歐共體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對內對外投資的分析,并且在研究模式上有了一定的創新,但對于一體化產生的投資創造和投資轉移的具體分類還不是很細致,較為模糊。

李皖南(2004)在研究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投資效應時指出,東盟各國通過建立自由貿易區,消除了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為吸引外資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促進了區外資本的流入和區內資本的流動。

周毓萍、桑杰爾?拉爾(2005)運用FDI區位決定因素模型和固定效應方法分析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吸引外資的相互影響,并指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吸引外資方面并非競爭關系,雙方合作促進了互補性投資。

杜群陽、宋玉華(2004)在分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投資效應時,對以往理論進行了延伸,提出兩層次投資創造與投資轉移模型,分別從區內外成員對區內成員投資創造和投資轉移的角度將建立自由貿易區產生的投資效應進行了細致的分類,構造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FDI效應分析框架。

(一)區外對區內的投資創造

區外對區內的投資創造是指區外成員對區內成員投資的增加。這種增加一方面是由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進一步取消關稅,使得區外廠商的成本變相增加,在區內市場喪失競爭優勢,即發生了貿易轉移。區外跨國公司為了維持在區內市場中的份額而被迫在區內建立企業,增加對區內的投資。另一方面,投資的增加源于區外跨國公司被一體化區域的市場規模的吸引。統一大市場的形成能為區內的生產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且不排除有的區外跨國公司以東道國作為出口跳板,供給區內其他國家的市場,以擴大其在區內的市場份額。

(二)區內對區內的投資創造

區內對區內的投資創造是指區內成員間相互投資的增加。這種增加是由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會消除或削弱投資流動與項目運行的管制,使得投資便利化、自由化,進而促進資本、勞動力、技術及其他生產者要素在成員間的自由流動,從而使得成員間相互投資增加。

(三)區內對區內的投資轉移

區內對區內的投資轉移是指區外國家選擇的投資對象由區內某一成員轉為另一成員。這種轉移是由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會直接導致區內各國按照比較優勢重新進行專業化分工與資源配置,區內各成員國的生產結構會有所改變,進而導致區內投資布局的重新調整。

(四)區外對區內的投資轉移

區外對區內的投資轉移是指區外國家選擇的投資對象由區外潛在的東道國轉向區內成員國,即一體化區域內各成員的區外直接投資的增加,導致了區域外其他國家外資流入的減少。研究表明,投資創造與區外對區內的投資轉移是未來CAFTA的投資效應的主要因素。該研究提出了CAFTA的投資效應的具體研究框架,為日后有關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基于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的研究

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的核心是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該理論認為只有當企業同時具備這三種優勢時,才完全具備了對外直接投資的條件。與傳統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不同的是,國際生產折衷理論以市場不完全競爭為假設條件,這樣更符合現實情況。此外,傳統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與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分析的角度不同。前者立足于引資方,主要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產生的區內成員國區位優勢的改變對吸引外資的影響;后者則立足于投資方,主要分析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目的。由此,一些學者從投資方角度將問題進一步深化,以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為基礎,對跨國公司的投資動因進行分析,研究跨國公司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產生的區內各國區位優勢的改變作出的戰略反應。

Yannopoulos(1990)從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東道國區域經濟一體化對跨國公司投資決策的影響。他認為,由于生產的全球化以及跨國公司為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而進行的跨國投資戰略調整,僅用投資創造與投資轉移難以反映外國直接投資之間的全部復雜問題,他將一體化的投資效應與跨國公司的戰略與對策結合起來分析,認為直接投資取決于跨國公司投資的動機,根據不同的戰略動機,跨國公司在自由貿易區的直接投資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第一,防御性進口替資,又稱為“橋頭堡投資”或“跳躍關稅”的投資,是跨國公司基于貿易壁壘的變化引發的區位優勢變化而在投資方面作出的戰略反應,是指由于區域經濟合作,區內貿易壁壘的消除與對區外貿易壁壘增加導致了區位優勢的變化,區外廠商為維持其在區域中的市場地位,由原來的以貿易為基礎的戰略向以投資為基礎的戰略的轉變,而區內成員則由于貿易創造而在區內降低此種類型的投資。第二,進攻性進口替資,又稱出口導向投資,是跨國公司基于區域市場規模的變化引發的區位優勢變化而作出的對區內投資增加的戰略反應,是指跨國公司利用一體化后產生的新的增長需求和新市場的開放,對區域進行投資。它是跨國公司面臨新機遇,為了獲得新利益而做出的主動進攻戰略。第三,重組性投資,又稱為合理化投資,是跨國公司基于東道國生產效率不同引發的一體化后區位優勢的變化而作出的投資在區內成員間轉移的戰略反應,是指一體化后根據成員的比較優勢不同,跨國公司在區域內調整投資結構,根據區內東道國不同的生產效率對生產過程進行重組及資源配置,生產活動將向生產率較高的地區集中。第四,寡占反應性投資,是跨國公司基于所有權優勢中的企業規模經濟,以占領市場為導向作出的增加投資的戰略反應,是指當地企業面對外部跨國公司直接投資進入該地區,為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也必須通過做大規模進行回應,從而刺激其通過直接投資來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研究表明,無論是出于防御性或進攻性動機,區外跨國公司的戰略動機都將導致區外對區內的資本流入量增加。

美國經濟學者Eden則進一步指出,跨國公司在區域一體化實施過程中的投資行為與其在一體化前對該區域的生產和投資布局密切相關。

Neary(2002)假定區內廠商沒有投資行為,將影響跨國公司對一體化市場投資的不同動機區分為關稅躲避動機、出口平臺動機。他認為,一體化市場的建立不僅影響了跨國公司的投資動機,而且還影響了跨國公司進行外國直接投資的OIL優勢,而投資動機和OIL優勢的變化使得跨國公司必須針對一體化市場來調整投資戰略和行為,這樣就會引起一體化成員的外商直接投資水平發生變動。他在Motta和Norman(1996)建立的模型基礎上,將Yannopoulos(1990), Blomstrom和Kokko(1997)等人的定性研究進行了模型化處理,僅研究區外廠商對出口和FDI這兩種進入東道國市場方式的選擇。他分析了共同市場中貿易壁壘的降低對跨國公司的影響,并指出內部貿易壁壘的降低將導致逃避關稅型投資的減少以及出口導向型投資增加,而區內競爭程度的增強卻弱化了區外廠商的投資動機。他的主要結論是在區內國家對稱假定下得出的,但是,在不對稱假定下僅對生產成本差異做出了研究,研究不夠全面。

此后,Montout和Zitouna(2005)、東艷(2006)、范兆斌等(2006)、Ekholm等(2007)等在模型構建上借鑒了Neary(2002)的基本方法,并進行了不同的擴展。Montout和Zitouna(2005)在研究“南北型”一體化下區域內外廠商的生產決策時,將“南北型”一體化協定的特點,如工資差異,出口平臺投資等因素引入模型,結果表明“南北型”一體化協定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吸引FDI。東艷(2006)研究了“南南型”一體化對區內吸引外資的影響,并指出:兩個發展中國家所進行的一體化將使區外跨國公司在兩國內的投資進行重組,跨國公司將選擇區內市場規模大、工資水平較低的國家生產以供給整個區內市場。范兆斌等(2006)細化了水平型投資和垂直型投資,將水平型投資細分為五種,將垂直型投資細分為四種,對一體化所引起的水平型內部投資和垂直型內部投資做出了詳細的研究。Ekholm等(2007)對“南北型”一體化條件下跨國公司的投資決策進行了擴展,在水平型投資和垂直型投資之外,引入第三國出口平臺型投資,即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其生產的產品出口到第三國。結論表明,在滿足一定參數條件下,“南北型”一體化使區內發達國家選擇垂直型或全球出口平臺投資,外部廠商則選擇第三方出口平臺型投資。

基于內部化理論的研究

早期的FDI理論都認為貿易和資本的流動是一種替代關系,因此關稅的存在將會刺激進口替代型對外直接投資的增加,而關稅的削減將會減少區內直接投資的流動,因而很多對外直接投資是為了逃避關稅。但是內部化理論認為,開發無形資產是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動機,而利用其他諸如出口或技術轉讓等國際化經營方式都會帶來較高的交易成本和風險,所以有必要在國外建立子公司來進行“內部化”。因此,即便是國家間不存在貿易壁壘時,一些對外直接投資仍會發生。可見,兩種理論對區域經濟一體化對FDI的影響給出了兩種不同的結果。

Blomstrom和Kokko(1997)提出一體化對區域內FDI和區域間FDI的影響應該從關稅同盟和內部化理論共同作用的角度來分析。對于區域內成員間的FDI來講,如果對外直接投資是為了逃避稅收,那么一體化之后,投資流動便會減少,因為貿易自由化使得出口比直接投資更有吸引力;然而如果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是為了內部化無形資產,那么投資就不會減少。事實上,更加開放的環境將會刺激區域內成員間直接投資的流動,因為跨國公司現在可以在整個一體化區域內更加有效地運營,根據東道國的區位優勢進行分工。而一體化對區域內成員間直接投資流動的影響將部分取決于這兩種不同作用的相互抵消程度。

對于區外跨國公司對區內的直接投資來講,內部化理論認為投資流動會增加。如果區域經濟一體化會導致一體化區域的保護水平升高,或者預期未來升高,那么從區外流入到區內的直接投資便會明顯上升。另外,起初受到單個國家有限市場限制而未能流入區內的直接投資也會因此而流入,因為跟單個國家的市場相比,一體化的大市場更具有吸引力,這樣跨國公司的經營就更加有效。

區域經濟一體化投資的動態效應研究

無論是基于傳統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還是基于國際生產折衷理論,抑或是基于內部化理論對直接投資效應的考察都是靜態的,即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假設其他因素不發生變化的前提下所得出的分析結果。但是也有一些經濟學家指出,就中長期而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動態效應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影響可能更加廣泛和深遠,非靜態效應所能比擬。一般認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投資的動態效應包括規模經濟效應、技術擴散效應、經濟政策效應、經濟增長效應等。

(一)規模經濟效應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成使得整個區域的市場和需求擴大,不僅會吸引那些潛在的投資者,而且為原有廠商帶來新的市場機會。在自由貿易區形成之前,東道國有限的市場可能影響FDI,尤其是市場導向型FDI的流入。一體化后,區內外的跨國公司為了追求潛在的規模經濟效益,會增加在區內的直接投資。

(二)技術擴散效應

在貿易壁壘消除后,區域內企業之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跨國公司為了迎接這種挑戰,通過建立戰略聯盟或者與自己的競爭對手實行兼并,強強聯合,以便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隨著收購、兼并或聯合,擁有更強實力跨國公司出現,它們在研究開發和市場運營方面將會進行更大的投入,這就形成了跨國公司新的無形資產,從而進一步增強區域內對直接投資的吸引力。

(三)經濟政策效應

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只涉及貿易自由化,并通過區域內相互之間關稅的減讓來實現。然而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區域經濟合作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新興的或已有的一體化組織嘗試將投資政策引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協定中。不同于一體化導致的貿易自由化對國際直接投資的間接影響,這些投資政策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影響可能更為直接和有效。

(四)經濟增長效應

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在中長期提升成員國的經濟增長率,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成員國經濟增長的動態效應也就可能會在中長期逐漸顯現出來。由于經濟增長一直是國際直接投資持續流入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因此我們可以預期區域一體化對經濟增長的這一動態效應會使該區域成為對國際直接投資更具吸引力的場所,從而引發國際直接投資的大量流入。根據凱恩斯的投資乘數理論,投資增加會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這樣就進入經濟增長吸引投資,投資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中。

結論

本文主要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直接投資效應的理論研究進行了綜合評述,從中可以看出,國內外學者相關的研究對象主要以歐美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為主,側重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建立對區內國家吸引FDI的流向和流量的影響,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建立對區內國家吸引投資結構、產業結構變化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

隨著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尤其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南南型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直接投資效應,有關的實證研究也越來越多。但是實證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投資效應的檢驗方面,而對投資效應預測的研究相對較少。

2009年8月,中國與東盟10國簽署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2010年1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借鑒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投資效應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將成為學者尤其是國內學者該領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高樂詠.歐共體投資創造與投資轉移淺析.南開經濟研究[J],1994(3)

2.張宏,蔡彤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投資效應分析.當代亞太[J],2007(2)

3.杜群陽,宋玉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FDI效應.國際貿易問題[J], 2004(3)

4.東艷.南南型區域經濟一體化能否促進FDI流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引資效應分析.南開經濟研究[J],2006(6)

作者簡介:

篇3

[關鍵詞] 京津冀一體化;小城鎮團;小城鎮發展線;微域一體化;廣域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 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6639(2015)03-0025-06

一、京津冀一體化與“北京―保定”一體化

伴隨著京津冀三地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京津冀城市群在全國城市群中地位凸顯,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問題成為學界備受關注的話題。京津冀一體化實際上也有一個分區域發展的問題,三個行政區劃從總體上全面推進一體化實際上是有難度的,所以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需要遵循“分步走”的發展軌跡。河北省北部將京津兩個大都市包圍了起來,與京津鄰接的區域包括承德、唐山、滄州、保定、張家口,廊坊位于京津之間,融入京津具有更多便利條件。京津周邊的這些城市中,保定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城市,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曾經做過河北省的省會城市。在強化京津與周邊其他城市一體化發展的同時,要將保定作為重點整合對象,在構建京津冀地區“雙核+雙子”城市體系的同時[1],將保定打造成為以京津“雙核”為核心的“南核”(唐山為“東核”)。在打造“南核”的過程中,必須逐步突破行政區劃限制,讓京保兩地在行政區劃兩側的區域經濟發展中實現融合。如圖1所示,京保之間臨界的縣級行政單元包括淶水、涿州、門頭溝、房山和大興。區域經濟發展中,行政區劃邊界往往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盲點。一般而言,行政區劃邊界距離區域中心較遠,中心城市在這里的影響較弱,所以只有強化對行政邊界區域的管理,依托特色資源培育經濟增長點,建立行政區劃邊界兩側的資源互動機制,這樣才能夠通過“軟區劃”的方式實現行政區劃對接,突破行政區劃限制,構建“廣域城市體系”。京保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有很多的合作空間,京津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將大都市的部分職能疏解到保定,在保定“城市向北”的發展舉措下,在京保之間構建城市連綿區,同時也可以將保定目前的“攤大餅”發展方式快速過渡到“分區發展”模式,即在更加廣大的區域內設置多個次級中心,構建“大保定”的發展框架,由目前的“一城三星”擴展到“一城多星”,將涿州、高碑店、安國、望都等確定為“一城三星”的發展中心,沿著京廣鐵路構建串珠狀城市帶。涿州作為“大保定”位于最北端的次級核心城市,在“子片區”[2]構建過程中,要整合淶水、易縣和淶源三個縣級行政單元,在該子片區中,涿州和淶水由于與北京鄰近而在子片區構建中扮演重要角色。涿州和淶水與北京進行一體化發展的經驗能夠為易縣、淶源以及保定更多其他地方提供示范,保定更多縣級行政單元能夠納入到一體化發展進程當中來,為將保定打造成為京津冀區域中的“第三核”奠定基礎。

二、京保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負面因素分析

(一)行政區劃約束

在區域經濟發展進程中,中心城市的行政區域與其能夠影響到的經濟區域往往會存在不對等問題,在經濟影響域小于行政區域的時候,遠離行政中心的區域就會被邊緣化,區域內不同區位上的經濟發展狀況就會有較大差距。當這種區域的鄰近區域也是這種狀況時,相鄰行政中心間“被邊緣化”的區域就會成為發展區域經濟的“貧困區”,與距離中心城市較近的區域形成鮮明對比。當經濟影響域超出行政區域時,礙于行政區劃的限制,行政界限兩側會出現較大差距,經濟發展狀況較好的一側會存在過度發展問題,而在行政區劃的另一側則存在欠發展問題。根據邊際收益遞減原理,如果行政區劃兩側的資源稟賦相差不大,經濟發展狀況較好的行政區劃一側的發展動因注入行政界限另一側的時候,會創造更大的經濟效果。經濟區域與行政區域不對等,使得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因被弱化,所以突破行政區劃構建廣域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機制,對于經濟發展狀況較好或較差區域都能夠帶來收益。

圖1 京津冀一體化與京保一體化示意

行政區劃邊界往往是城市發展的薄弱地帶。一般而言,城市作為區域經濟中心,對腹地產生的影響遵循中心性強度遞減規則。行政區劃的邊緣就成為行政力量影響的薄弱地區,進而也就成為了經濟發展的薄弱地區。大都市由于對腹地的作用力較強,對行政區劃邊緣地區的影響力也相對強些。所以在行政區劃邊界的兩側,由于各自行政區劃內的中心性城市的影響力存在差別,所以往往會出現較大落差。圖2反映了影響力不對等的中心A與中心B之間在對腹地施加影響時出現的落差。在中心A對區域A的影響力沿著la線逐漸降低,中心B對區域B的影響力沿著lb線逐漸降低,在行政區劃邊界處,兩個區域的影響力出現|AB|距離的落差。在這種情況下,受行政區劃界限的限制,中心A在行政區劃邊界的影響力雖然高于中心B,但也不會超越行政界限,這時候在區域A就存在多余的影響力,而在區域B則存在影響力不足的問題。如果突破行政區劃限制,讓la線沿著下降趨勢繼續下降,就會在區域B中出現l線,在l線的影響下,區域B的經濟發展狀態明顯好轉,l線以下的陰影區域就是中心A在超出行政區劃限制對區域B施加影響的結果,這就是區域間進行資源整合發展而出現的帕累托改進(在la線延伸到l線后,區域A開始對區域B產生影響,區域A的發展狀態出現負面影響,而區域B的發展狀態變好)。突破行政區劃限制是京保之間進行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實質性地進行資源整合和區域互動。但是京保一體化是在大都市與中等城市之間進行的,行政級別不對等以及區域經濟基礎不對等,阻礙了兩個區域間進行合作的效率和速度。

圖2 區域間的發展落差與帕累托改進

(二)缺乏高速交通網絡

通達性較高的交通網絡是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礎條件,但是鄰近區域的交通網絡經常存在不對接問題,即某個交通線在接近行政區劃邊界的時候就終止,不能通向鄰近的行政區域,或者是鄰近的兩個行政區域交通線在到達區劃邊界前終止,由于中間的道路沒有修通,從而導致鄰近的行政區域間交通網絡的通達性不夠高。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首先需要實現交通網絡一體化,承德、張家口、保定、廊坊、唐山、滄州等京津周邊城市以及城市所轄行政區劃內都能夠建立方便的聯系。每個城市都應該著眼于與鄰近的其他城市謀求合作并構建“廣域城市團”,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謀求更高水平的聚合整合效果。交通是區域間連接的紐帶,建設城市群離不開發達的交通網絡,通達性較高的交通網絡能夠縮短城市間的時間距離,異地同城化發展就會成為現實。

從圖3中可以看出,北京東側的交通網絡通達程度明顯高于西側。東側地區內輻射狀的較為密集的交通網絡,將北京行政區劃內的小城市與北京以外的區域有效整合在一起。在北京西側,陰影區域的邊界即由“昌平―宣化―三馬坊鄉―淶源―肖家峪―紫荊關鎮―易縣―淶水―涿州―房山―門頭溝”一線圍成的高速公路環是京西唯一的高速公路線,在該環線內除了宣化南側的“單家鋪村―臥佛寺鄉”段有高速公路外,其余地方還沒有高速公路線。該區域的東南角有一條從北京出發經趙各莊鎮,到紫荊關鎮,再到肖家峪最后與淶源連接在一起的鐵路線,該條鐵路線將房山、門頭溝、易縣、淶水和淶源等連接在一起,成為京保一體化的重要鏈條。但是從總體上看,京西需要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網絡,如“臥佛寺鄉―孔澗―張家莊村―門頭溝”段,“孔澗―河東鎮―大河南鄉”段,“張家莊村―九龍鎮―趙各莊鎮―紫荊關鎮”段的高速公路建設,對溝通門頭溝、淶水以及易縣和淶源間的聯系,從而將北京與保定更多區域進行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以外,北京與其間多處存在“斷頭路”,如“大興―廊坊”,“大興―永清”(圖3中的右下角)就是兩段明顯的“斷頭路”,修通“斷頭路”對于連通廊坊與涿州具有重要影響。在強化京保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需要逐步解決京西灰色區域內的交通通達性問題,尤其需要解決“門頭溝―張家莊村―九龍鎮―趙各莊村―紫荊關鎮”一線與“紫荊關鎮―易縣―淶水―涿州―房山―門頭溝”圍成區域內的交通通達性問題。

圖3 北京及周邊路網示意

(三)中心集中與區域分散并存

淶水雖然是“西北―東南”方向狹長型的區域,但行政中心并不位于區域中心位置,而是位于區域東南側靠近涿州的區域,從圖3中可以看出,涿州、淶水和易縣等隸屬保定的三個行政中心分布相對集中,門頭溝、房山和大興在北京西南側也分布相對集中。如果區域中心與行政中心相對稱,行政中心就能夠很好地發揮區域中心的作用,對腹地內不同區域的影響是相對均衡的。從京保臨界線上的縣級行政區劃看,五個縣級行政中心除了涿州的行政中心與區域中心相對比較一致外,淶水、大興、房山和門頭溝都存在行政中心與區域中心不對稱問題。門頭溝、房山和大興的行政中心均位于距離各自行政區劃內靠近北京的位置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京保間構建小城市團的強度。圖5表示了“房山―涿州”線上區域中心與行政中心的不對稱情況。涿州和淶水向右的影響力逐漸減弱,房山、大興、門頭溝向左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在“東仙坡鎮―琉璃河鎮”附近是兩個方向影響力最弱的地區,只有對這個地區進行強化,才能夠解決行政區劃中心與區域經濟中心不對稱的問題,在行政區劃的邊緣地帶創造次級區域中心,成為行政中心在行政邊界位置上的“加速站”。“加速站”在傾向性的行政影響下得到強化,對接來自左右兩側的影響力,這樣在“淶水―涿州”與“門頭溝―房山―大興”之間就形成了以“東仙坡鎮―琉璃河鎮”為中心的小鎮團,將行政中心的影響力引向行政邊界地區,為在行政區域內實現區域經濟均勻發展創造條件。

圖4表示了中心集中與區域分散并存情況下鄰近各區域出現發展差別的情況。圖中有P、Q、R三個行政中心(區域中心),但是這三個中心并不位于各自區域的中心位置,三個中心位于各自區域的邊緣并且相距較近,于是便于高效互動并構成小城鎮組團。圖中的弧形線表示P、Q、R各自向腹地擴展的等影響線。l1、l2、l3是弧線在三個坐標軸上的截距的三角形折線,從三條折線在X、Y、Z三個軸上的截距看,在相同影響強度情況下,Z軸上的截距最長,即Q的影響域最廣。在P、Q、R三個區域中,P的區域最小,但由于P的影響力較弱,大部分區域反而不能得到發展,而Q的大部分區域卻能夠得到發展。雖然P、Q、R三個區域中心由于空間鄰近并能進行有效整合,但三個區域向各自腹地擴展的強度并不相同。所以中心相對集中而區域較分散也會為區域間整合形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圖4 中心集中與區域分散示意

(四)產業整合難度大且構建整合平臺耗時長

1. 大區域內產業整合難度大

區域經濟一體化需要不同區域的產業結構在“專”與“多”之間進行平衡。在分散發展局面下,鄰近區域間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產業重復設置問題,在一體化發展思路下,需要對這些重復產業進行歸并和整合,大都市在將部分產業外移的同時,也要強化發展其他一些產業。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每個區域都應該強化其優勢產業,并與鄰近的其他產業進行優勢互補。這就需要拓寬投資視野,由原先只在本行政區劃內投資變為在行政區劃之外投資,投資主體在運行過程中要受到屬地和來源地兩個行政區劃的管理,這就需要理順行政行為與經濟行為間的關系,強化屬地管理。在跨區域投資過程中,經濟發展狀況較差的區域基礎設施落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心性強度較大的大城市向鄰近行政區劃進行產業轉移。所以基礎較差的區域首先應該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為鄰近區域向本區域投資構建較高的平臺,才能夠在吸引產業方面具有較強的凝聚力。

2. 構建整合平臺花費時間長

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生在勢均力敵的經濟核之間時,資源在各個經濟核之間聚集的機會基本上是均等的,一體化的各個成員城市可以在同一平臺上互動。但是在經濟發展狀況不對等的區域間進行一體化發展時,由于各個區域的資源聚集強度有差別,經濟要素就會更多地流向聚集強度較大的經濟核。如果沒有行政力量介入,一體化發展的進程就會受到影響。京津冀一體化是兩個大都市與河北省之間的一體化,在地域面積上河北省遠遠大于京津,在區域經濟發展強度方面京津大于河北省。河北省的省會石家莊與京津兩個大都市形成的三角形區域,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會成為重要地區,所以一體化實際上也是需要分布進行的。借助行政力量在京津的河北省區域內首先布局生產力,強化京津對周邊區域的輻射作用,弱化“環京津貧困帶”,并培養環京津次級經濟核,有效地接納京津分解到腹地的職能并融合發展為本區域的經濟增長點,這個過程需要經歷較長時間。

圖5 “房涿”線上中心不對稱示意

三、“北京―保定”邊界處城市發展設計

京津冀一體化涉及到北京、天津、河北三個省級行政區劃間的合作。筆者此前曾經提出“三Q+三C”的發展模式[3]和“雙核+雙子”的發展模式[4],京津兩個大都市實際上是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心,唐山、承德、張家口、保定、廊坊、滄州等與京津臨界,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首先需要從這些臨界的行政區劃層面做文章,構建小城鎮發展線和跨區劃的城鎮團,讓不同行政區劃間的經濟要素突破行政區劃限制,按照區域經濟發展規律進行整合,在京津周邊逐漸弱化和消除“環京津貧困帶”[5],構建“環京津城市帶”,使京津冀區域經濟逐漸走向深層次融合。保定與北京臨界的縣級行政單元有涿州和淶水,與這兩個行政單元臨界的隸屬北京的大興、房山和門頭溝。依托既有交通網絡構建上述5個縣間的融合方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京津保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一)“北京―保定”小城鎮發展線

保定的涿州、淶水與北京的大興、房山和門頭溝臨界,但淶水位于“環京津貧困帶”中。淶水是“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行政區域,東部與涿州臨界,西部山區地帶發展相對遲緩。大興、房山位于北京的東部和南部區域,發展狀態優于北京西部區域的門頭溝。從圖6中可以看出,門頭溝主要是與淶水臨界,房山主要與涿州臨界,大興與涿州的臨界的區域不算很大,主要是向東發展,與京津之間的廊坊融合在一起。京保行政區劃兩側的縣級行政單元,雖然只是隔了一條行政區劃界限,但發展狀態存在較大差別,為此需要構建跨越行政區劃的小城鎮發展線,將行政區劃兩側的縣級行政單元銜接在一起。如圖6所示,包括大興向東的發展線在內,從北京出發構建出l、l、l、l、l、l、l等7條發展線。l由門頭溝出發構成“門頭溝―軍莊鎮―王平鎮―雁翅鎮―軍響鄉―齋堂鎮―九龍鎮”一線,這是門頭溝西側的一條發展線,將門頭溝西部與淶源西部整合在一起,在行政區劃變動之前,門頭溝也是隸屬河北省的縣級行政單元,門頭溝與淶源在資源稟賦上有諸多相似處,l能夠將門頭溝與淶源西部整合在一起發展,將門頭溝的區域經濟發展經驗引到淶源。l是門頭溝與淶源交界處的發展線,從門頭溝出發,構成“門頭溝―永定鎮―大安山鄉―史家營鄉―九龍鎮”一線。l是房山西部的一條發展線,從房山出發,構成“房山―佛子莊鄉―南窖鄉―霞云嶺鄉―蒲洼鄉”一線。l、l、l三條發展線將門頭溝和部分房山地區與淶源整合在一起,經過九龍鎮與趙各莊鎮連接起來,成為將北京的發展動因傳向淶水的三條動脈。l也是房山區劃內通向淶源的發展線,由“青龍湖鎮―新鎮―周口店鎮―十渡鎮―趙各莊鎮”一線構成。l是將房山與涿州聯系在一起的發展線,從房山出發,由“官

圖6 京保交界處城市發展示意

道鎮―竇店鎮―琉璃河鎮―東仙坡鎮―百尺竿鎮―東城坊鎮”一線構成,最終到達淶水。這條線是如上5條發展線中城鎮密度最高的發展線,在京保一體化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l和l等是由大興出發的兩條發展線,l由大興出發,由“大興―龐各莊鎮―榆垡鎮”一線構成,這條發展線能夠與涿州部分區域建立聯系,對京保一體化發展具有一定影響。l是由大興出發向東與廊坊連接的發展線,由“大興―魏善莊鎮―安定鎮―萬莊鎮―廊坊”一線構成,雖然不會對京保一體化發展產生直接影響,但由于這條發展線上城鎮密度較高,并且發展比較成熟,廊坊雖然隸屬河北省,但已經與北京得到了一體化發展,這條發展線上一體化的成功做法對前幾條發展線都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如上7條發展線中有6條發展線以輻射方式,將北京的大興、房山和門頭溝與保定的涿州和淶水整合在一起,通過將北京的大都市輻射力引向保定,在京保的行政區劃邊界上構建多組小城鎮組團。

(二)“北京―保定”行政邊界小城鎮組團構建

除了前文論及的跨越行政區劃的發展線外,還需要在行政區劃分界線附近發展小城鎮團,依托既有發展條件將行政區劃兩邊的資源整合在一起。如圖所示,要結合幾條發展線,構建“蒲洼鄉―九龍鎮”小鎮團,“十渡鎮―三坡鎮”小鎮團,“琉璃河鎮―東仙坡鎮”小鎮團,“碼頭鎮―榆垡鎮”小鎮團。

1.“蒲洼鄉―九龍鎮”組團

如圖6所示,蒲洼鄉和九龍鎮分別位于北京和淶水,蒲洼鄉是l上的重要小鎮,也是房山和門頭溝交界處的小城鎮,九龍鎮是l、l、l的匯合處。在蒲洼鄉和九龍鎮之間構建小鎮團,能夠在京西與淶水間構建區域經濟整合發展的觸發點,兩鎮雖然位于不同的行政區劃,但環境條件方面是一致的。在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保定在與北京合作發展方面有很多的空間。為了促進淶水發展,包括淶水在內的“淶水―淶源―易縣”被確定為“淶淶易”生態旅游休閑基地。門頭溝98.5%的區域為山地。“蒲洼鄉―九龍鎮”組團實際上可以將門頭溝、房山和淶水三個縣級行政區域進行整合發展,進一步與“十渡鎮―三坡鎮”組團整合在一起。

2.“十渡鎮―三坡鎮”組團

三坡鎮和十渡鎮分別位于淶水和北京,兩鎮都是重要的旅游區,這里已經成為京津游客短期旅游的理想場所。兩個風景區都是以自然風光為主。由于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劃,目前處于分別開發狀態。兩個風景區如果進行整合開發,不但旅游區的影響力會進一步擴展,而且會更大程度上節約開發成本。旅游區的經營會進一步展示規模優勢。目前構建“十渡鎮―三坡鎮”組團的瓶頸除了行政區劃阻隔的因素外,交通線路的級別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北京的高速交通網絡雖然比較發達,但在周邊的郊縣中,與延慶、懷柔、昌平、順義、通州、平谷、大興、房山等都有高速公路,而且能夠貫穿整個縣級行政區劃,唯獨與房山西部、門頭溝西部沒有高速公路連接,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該組團的構建。

3.“琉璃河鎮―東仙坡鎮”組團

琉璃河鎮隸屬房山,東仙坡鎮隸屬涿州,兩個鎮構建小鎮組團可以使房山、涿州在行政界限上進一步融合。從圖6中可以看出,這兩個鎮都位于上,這條線在所有發展線中小城鎮密度最高,所以發展該小鎮團,對于該條發展線上強化小城鎮間的聯系都是非常重要的。涿州和淶水兩個縣級行政中心都位于上,相對于其他發展線,l上既有高速公路也有鐵路,方便的交通線路能夠將發展線上的鎮級行政中心有效整合在一起。隨著該組團規模進一步擴大,逐漸將韓村河鎮、碼頭鎮、竇店鎮、石樓鎮等整合起來,在l5b上形成房山、小鎮團、涿州、淶水等四個增長點,并與“碼頭鎮―榆垡鎮”整合在一起。

4.“碼頭鎮―榆垡鎮”組團

碼頭鎮隸屬涿州,榆垡鎮隸屬大興。“碼頭鎮―榆垡鎮”組團是涿州與大興間進行整合而建立的區域性小城鎮組團。前文述及,碼頭鎮會逐漸融合到“琉璃河鎮―東仙坡鎮”小鎮組團中,琉璃河鎮、東仙坡鎮和碼頭鎮在組成三鎮小團的情況下,就更容易對榆垡鎮產生較大的影響。榆垡鎮與碼頭鎮間建立小鎮組團目前兩鎮間存在“斷頭路”,所以疏通兩鎮間的交通非常重要,“碼頭鎮―榆垡鎮”段的通達性提升后,就銜接了與“固安―涿州”并行的線路,“碼頭鎮―榆垡鎮”小鎮團和“琉璃河鎮―東仙坡鎮”小鎮團就會分別更好地呼應固安和涿州,使得北京的經濟影響力沿著向南出發的大廣高速在“大辛莊鄉―榆垡鎮―固安縣”段對涿州的城市體系建設發揮更好的烘托作用。

[參考文獻]

[1]孟祥林.京津冀“雙核+雙子”模式城市化進程研究[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p12.

[2]孟祥林.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保定“涿州子片區”的發展對策分析[J].城市,2014(7):p9~15.

[3]孟祥林.“三Q+三C”發展思路下的京南城市群發展對策分析[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4):p21~27.

篇4

土地不同于一般的勞動產品,土地價格不完全是人類勞動的體現。關于土地價格的實質,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作了精彩的論述,他指出:“實際上,支付的價格不是土地的購買價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購買價格。依據這一論點,段正梁提出了自己的解釋,即土地的使用價值,它是土地供給與需求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已開發利用的土地,由于經過人工改造,投入大量人類勞動(包括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在此過程中創造新的使用價值。因此,已開發利用的土地不同于未開墾的、自然形態的土地,地價除了為土地所有權而支付的部分貨幣外,還包括為投入人類勞動另行支付一部分貨幣。前一種價格稱之為土地資源價格,后一種價格稱之為土地資本價格或土地資產價格。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城市地價已成為國家調節城市經濟發展、城市土地市場完善、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國的城市土地價格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再逐步趨于合理的過程。在這個復雜的發展過程中,影響因素起著關鍵性作用,本文針對近幾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城市地價影響因素的研究現狀做一綜述。

二、 城市地價影響因素的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學術界城市地價影響因素的研究成果大體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地價形成機制的一般因素和分類 。查爾斯·H·溫茨巴奇、邁克·E·邁爾斯和蘇珊珊·埃斯單奇·坎農在其《現代不動產》一書中對影響土地價格形成機制的一般因素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總結,將其分為: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二是土地使用規制對城市地價的影響。A.盧帕森赫和S.J.格茨用微觀經濟學的方法分析了政策對城市土地價格形成機制的影響,指出城市蔓延和城市精明增長政策、住房屋頂的限制、區域開發、環境與持續性發展、交通運輸發展權力、區劃限制、可開發土地的總量限制等,一方面限制了特定時段的住房和土地供應,使得房屋成本增加,引起住房或土地供應曲線向左移動;另一方面,由于這些政策的實施,減少了土地不合理利用導致的負的外部性,使得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兩者相互作用,從而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價格。

三是關于土地價格模型的研究。羅森從需求方和供給方對特征價格的市場均衡出發展開分析,就產品特征提出了市場供需均衡模型。在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羅森以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和生產者利潤最大化作為目標,從理論上分析了產品市場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為特征價格理論的構建、特征價格函數的提出奠定了基礎。據其理論,可以利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將產品特征的隱含價格分離出來,分析產品特征的需求等。后來許多學者在羅森的基礎上,完善了模型的處理技術,并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

四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研究。肖分和瓦爾利運用福利經濟學對區域經濟一體化進行分析,用CGE模型分析了稅收對美國和英國經濟的影響。CGE模型被廣泛地運用在不完全競爭結構的貿易模型中,用其對貿易自由化進行評估。 Brodzicki(2003)、Matias(2003)通過對不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實證分析,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地分析。

除上述之外,西方學術界還從稅收和城市規劃對土地價格的影響兩個角度進行了細致研究。

三、城市地價影響因素的國內研究現狀

筆者對國內學者有關城市土地價格影響因素的文章進行了跟蹤研究,先后查閱了國內學者近五年來出版刊發的文獻。

一是關于影響地價綜合因素的分析。

以具體城市為例對影響土地價格綜合因素的分析。柴志春、趙松等人以我國東部地區為例,通過對土地價格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認為東部地區土地價格與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徐躍紅、昌萍、袁文麟以北京市工業園區為例,對地價形成機理進行了分析,指出從各工業園區政府的博弈關系和成本效益的角度看,北京市工業園區工業地價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園區區位、工業園區產業性質和產業集聚度、協議出讓土地所占比重、各工業園區的政策。另外,博弈在普通工業園區工業地價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地價主要是根據工業用地的成本效益確定。謝先全、宋曉波研究了廈門市城市基準地價的動態變化原因,得出結論:引起基準地價動態變化的主要內在驅動因子是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和產業結構狀態。郝軍、鄔文艷、于勝男以內蒙古14個樣點旗、縣(區)為例,對城鎮基準地價主要影響因素的相關性作了分析,認為商服繁華度是影響商業地價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城鎮基礎設施狀況是住宅地價的最主要影響因素;城鎮基礎設施狀況和道路通達度則是工業地價的主要影響因素。

二是對于影響城市地價的因素分類的綜合研究。

篇5

  一、地區經濟一體化對國際分工的影響

國際分工是產生國際貿易的基本原因,國際貿易又進一步加深國際分工,解釋貿易的理論都是以闡釋分工為基礎的,貿易理論的發展主要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比較利益理論。李嘉圖認為,各國應致力于生產其相對具有較高勞動生產率的產品,并以之出口換取其相對具有較低勞動生產率的產品;赫克歇爾—俄林模型則表明,商品價格差異是貿易的基礎,要素價格差異是產品價格差異的根源,各國應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國豐富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商品,并以之出口換取密集地使用本國所稀缺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產品。二是新貿易理論。以克魯格曼、赫爾普曼等人為代表的國際經濟學家認為,國與國之間的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動因之一,但該理論僅解釋了要素稟賦具有差異國家之間的產業間貿易,而現實中有相當一部分貿易是發生在經濟特征相似國家之間的貿易,新貿易理論從兩個方面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其一是著眼于規模經濟與產品差異化,以邊際成本遞減作為生產分工與集中的理由,其二是用不完全競爭及其市場細分策略來解釋這類貿易與國際分工,說明規模收益只要超過運輸成本,生產應有集中化的趨勢,并且市場規模越大、“學習曲線”效應越明顯的行業,成本就會越低,以此為基礎的生產分工與選址,不再決定于比較優勢與要素稟賦,而是歷史因素與政府政策等因素作用的結果。

從以上理論出發,分析經濟一體化在貿易流向與產業組織結構兩方面對分工的影響,可以發現具有以下幾方面明顯的效應:第一,市場規模效應。一體化以后,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壁壘降低,因而無論從市場范圍還是消費者效應來說,都有效地擴大了市場的規模,相似要素可以更密集地使用,按照一國都趨向于出口在本國市場上占有較大份額產品的原理(克魯格曼、赫爾普曼,1985),一體化區域將具有增加對區外出口的傾向。第二,市場競爭效應。貿易壁壘降低將導致區內市場競爭激化,減少寡頭壟斷,降低區內市場細分的程度,可以強制地帶來經濟效率的調整。第三,規模經濟與專業化分工的效應。市場規模擴大以后,企業可以通過做大規模降低成本,一些廠商能夠從事更多的工廠專業化分工,減少每個工廠生產的產品種類,降低服務成本,增強出口與區域內進口替代的能力。以上三方面都將增加一體化區域的區位優勢,增加一體化區域內部分國家的競爭優勢,引起區內投資格局的調整與區外對區內投資的增加。

從貿易對分工的影響來看,傳統貿易理論與新貿易理論的分析有三個共同點:一是產品都是由一國國內的企業生產的;二是貿易保護的對象都是一國的產業、產品及其生產的企業;三是要素在地區間不流動。但如果以跨國公司的跨國一體化經營為分析背景,以上三點結論就需要重新推敲,國內有學者將跨國公司內中間產品的貿易、對外直接投資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貿易與投資的融合概括為貿易投資一體化現象(張二震、馬野青,2002),得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我們認為,分析貿易投資一體化對國際分工的影響,可以以要素的跨國流動與各國同類要素的異質性為基礎,當跨國公司實行跨國一體化經營時,跨國公司的管理、技術以及品牌都可以成為投入的要素,地區經濟一體化降低了貿易壁壘,有利于要素與中間產品的國際流動,從而推動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依據各國的要素差異進行不同的價值增值環節的選點布局,一國科技型、管理型以及高素質勞動力較多,將有利于價值增值環節大的生產投資與研發機構的建立,低素質低技術的勞動力較多,將有利于一般加工型生產環節的建立。貿易投資一體化使產品乃至產業失去了國家的界限,在中國生產的產品不能再說是由中國制造的,但國際分工仍存在,不過分工不以產品、產業為標志,而以國家之間的要素差異為標志,以要素創造的價值增幅為標志。以這種分工為基礎的貿易,結果不是要素價格的均等化,而是其差距的擴大,如跨國公司專門將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價值增幅大的生產環節放在本國,而把生產的組裝等勞動密集型工序放在中國,或僅建立適應中國市場的技術應用中心,中國將專門成為成熟技術的生產加工基地,長期下去中國的知識型管理型人才收入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將越來越大,造成人才培養的困難與人才的流失,進而掉入要素低水平成長的貿易陷阱。

對一體化國家而言,區域經濟一體化擴大了區域內的市場,降低了區域內同類生產要素流動的障礙,增加了同類生產要素尤其是知識型管理型人才的聚集,這都將增加區內的區位優勢,提高以貿易投資一體化為基礎的國際分工層次。但對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而言,跨國公司的生產選址將非常重要,使價值增值幅度大的生產環節落址于本國,通過對知識型人才的需求來實現本國有競爭力要素的持續增長,將成為各國貿易保護的新目的。吸引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不僅要有量,而且還要有質。

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投資效應,國際經濟學界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前,分析總是以一體化對新貿易格局的影響作為基礎,20世紀80年代中葉以后,隨著新貿易理論的創立,市場結構、產業組織的理論被植入國際貿易的分析,因而投資效應的分析就以產業組織的行為分析作為基礎,貿易投資一體化基礎上的貿易與投資行為主要還是以寡占反映戰略為主,在方法上仍屬產業組織的行為分析,下面我們以這兩個階段為界分而述之。

  二、從國際貿易的角度進行的分析

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跨地區跨集團的直接投資以及跨國公司的戰略聯盟策略,從根本上來說將成為打破地區封鎖抑制排他性的重要力量,特別是當國際直接投資的動機從以降低成本為目標的要素尋找型向市場開拓型轉變后,國際貿易的作用將是長期的基礎性的。從貿易的角度分析一體化對投資的影響,出發點是一體化對資源配置的經濟效率與福利的影響,理論基礎基于比較利益之上的專業分工,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部門間或產業間的區域內部貿易的增長,市場規模以及規模經濟都成為一體化收益的主要來源,經濟特征相似的國家都可以在專業化分工中收益,從與一體化之外的國家貿易條件的改變中獲益。分析一體化對貿易的影響,主要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考慮關稅、配額和其他貿易障礙降低后對相對價格的影響以及價格對貿易商行為的影響。由于影響相對價格的行為因素很多,如政策、收入等,因而不聯系具體產業與產品是很難下具體結論的,但總體的分析可以提供基本的分析方法與思路。

美國經濟學家J·瓦伊納于1950年提出了“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這兩個基本概念,用以反映貿易對一體化的反應,金德爾伯格(Kindleberger,1966)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投資轉移”與“投資創造”,用以反映外部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對區域一體化貿易流向的反應,由此奠定了這一領域的基本分析框架。

金德爾伯格認為,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經營戰略表明,一體化組織的貿易流向對國際直接投資的流向和流量產生影響,形成投資創造效應與投資轉移效應。投資創造是由貿易轉移引起的,一般而言,關稅水平越高的國家,一體化后貿易轉移效應越大,該國將從成員國進口成本更高的產品,消費者獲得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但國家失去部分甚至全部關稅收入。如中日組成關稅同盟或自由貿易區,中國可能以從日本進口汽車來代替從世界其他地區的進口,但別國廠商自不會坐以待斃,中國廠商也不能面對新格局而束手無策,由此形成的區外非成員國對一體化區域內的直接投資和區域內成員國之間的直接投資的增加即為投資創造,區外的跨國公司在一體化內部建立“避稅工廠”(Tariff-exempt  factory),并向一體化市場供貨,以維護其原來以出口方式占領的市場份額,同時,由于區域內貿易自由化使市場擴大與需求增加,為廠商帶來了新的市場機會,一體化內外的跨國公司互相競爭以追求潛在的規模經濟效益,也會增加在區域內的直接投資。

投資轉移是由貿易創造引起的擴大了的外國直接投資,貿易創造的產生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成員國的數量,數量越大,表明市場越大;平均關稅水平的降低程度,平均關稅水平越是降低,同盟越可能趨向貿易創造;成員國經濟的競爭程度,受保護的同類企業的單位生產成本差異越大,貿易創造效應越大。貿易創造的產生來源于規模經濟與專業分工,為從一體化經濟中獲取規模經濟和專業分工的收益,需要進行生產的重組,由此引起區域內直接投資布局的調整與資源的重新配置以及區外外國直接投資的增加,產生投資轉移。

投資創造與投資轉移根源于一體化的規模效應與市場統一效應,相對于區外國家而言,一體化內部的總收益無疑是提高的,尤其是考慮到發展中國家對發展工業的偏好,其收益更具有長期意義,但對一體化內不同的國家而言,其收益是不對等的,模型分析表明(Peter  Robson,1998),一體化區域內產業在國與國之間轉移是必然的,甚至存在產業全部向一國偏轉的可能,因而認真研究一體化成員國之間的相互優勢及產業分工趨向,制定適當的補償機制就成為一體化的重要制度內容。

  三、從產業組織的角度進行的分析

由于生產全球化的發展以及跨國公司為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而進行的跨國投資戰略調整,建立在地理意義上的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概念的界限已變得模糊起來,因而以地理概念為基礎的金德爾伯格的二分法就難以反映外國直接投資之間的全部復雜問題,隨著新貿易理論的興起,以產業組織理論為基礎,以占領市場為導向的寡占反映戰略就成為解釋直接投資的重要原因。

這種方法著眼于一體化從哪些方面影響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決策,其分析一般以鄧寧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為依據,該理論認為,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取決于以下三個要素的組合:第一,所有權優勢。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應具有某種壟斷優勢,以抵消在陌生環境中經營所需增加的額外成本,一般業主的無形資產與規模經濟都可能體現特定的所有權優勢,其內容主要包括研究與開發能力、管理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營銷技巧、特殊的組織結構以及進入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市場的便利條件等。第二,內部化優勢。制度學派認為企業作為一種科層組織,與外部市場相比具有減少交易成本的優越性,根據鄧寧的分析,國際市場的失效主要有兩類,一是結構性失效,如貿易壁壘的存在與無形資產的溢出效應影響外部市場的形成和發育;二是交易性失效,如交易渠道不暢及國際市場經營風險過高都將提高交易的機會成本,交易成本提高促使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將外部市場內部化。第三,區位優勢。區位優勢來自東道國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如自然資源的稟賦、社會文化、法律、政治和制度環境,以及政府通過立法或行政政策所提供的優越條件等,這些因素不是跨國公司特有的,但跨國公司可以不斷適應它,利用它。

將以上三個方面結合起來可以合理清楚地解釋國際生產的組織形式,所有權優勢決定了“誰”來生產,內部化優勢決定了“怎樣”生產,區位優勢決定了“在哪里”生產。而一體化從規模性、結構性與交易性三個方面增強了區域內國家在以上三個方面的優勢。貿易壁壘的降低尤其是專用性資產、中間產品及要素流動壁壘的降低,提高了跨國公司內部化的能力,一體化后的區域市場是一個多民族、多國家的市場,具有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差異性與復雜性,為區域內的跨國公司提供了國際經營的學習機會與條件,使一部分區位優勢轉化為所有權優勢(Mira  Wilkins,1991),一體化最為突出的還在于它凸顯了區域市場的區位優勢,拓寬了市場的范圍,加大了經濟的總體規模,提高了經濟的抗震性,能使經濟周期的波幅減少,周期拉長,降低了國際貿易中的許多不確定性,對于一體化的小國來說,生產的種類可以減少,規模可以加大,生產的某種地理分工變得更自然,一體化產生的規模經濟尤其有利于那些在大工廠中應用的重要生產要素,如某些類型的技術和管理人員,這也成為跨國公司對區內投資的重要原因。

將直接投資的增長與企業的戰略對策結合的分析認為主要有四種形式的戰略投資對策(Yannoponlos,1990):(1)防御性進口替資,也叫“橋頭堡投資”或“跳越關稅”的投資,是外部企業對一體化貿易轉移效應的一種對策,反映了一個企業為維持在一體化經濟中的市場份額從以貿易為基礎的戰略向以投資為基礎的戰略的轉變;(2)進攻性進口替資,亦稱出口導向投資,它以一體化對競爭效率、收入水平、增長和創新的影響為依據,投資的動機在于利用地區一體化所造成的市場擴大和需求增大的勢頭,是企業搶占市場進一步擴大在該地區的市場份額的一種戰略投資;(3)重組投資,又叫合理化投資,即生產經營的布局按一體化后更自然的區位優勢重新組織所進行的投資,因為貿易壁壘消除以后,各成員國的比較優勢成為資源重新配置的主要依據,生產活動將向成本較低的地區集中;(4)寡占反映投資,指當地企業面對外部跨國公司直接投資進入該地區,為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也必須通過做大規模進行回應,從而刺激其通過直接投資來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從產業組織的角度分析一體化對直接投資的效應,最主要在于強調它對工業效率的影響,這可能是比資源配置效應更為重要的一種收益來源,因為從貿易的角度所作的分析是在完全競爭的框架內展開的,而從產業組織的角度所作的分析強調的是以不完全競爭為框架,分析一體化對廠商競爭行為的影響。鑒于一體化后兼并與收購將成為主要的投資方式,因而如何規范本國企業與跨國公司的競爭與壟斷行為,就成為新的更重要的課題。

  四、啟示與結論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參與經濟一體化必將有得有失,但一般總是得大于失,這是雙贏、多贏的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國際直接投資的流向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一體化分工的格局趨向,也是利益分配的重要導向,一國要從一體化中獲得有益的分工,就要從比較優勢、競爭優勢以及競爭性要素的持續增長等幾個方面來引導國際直接投資的方向,從以上貿易與產業組織兩方面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影響分析來看,我們認為中國參與經濟一體化主要應處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關系:

1.處理好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依照傳統貿易理論,中國是簡單勞動力要素的供給極其豐富的國家,幾乎可以說具有無限供給彈性,因而一體化后,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的工業將有向中國集中的趨向,依照新貿易理論,生產也有向平均成本低的國家集中的趨向。但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向別國開放市場也具有誘人的利益,當中國與東盟擬建立自由貿易區時,日本不無妒忌地宣稱,為了享受中國對東盟出口的零關稅,日本企業可能進一步向中國投資,為了同樣的理由,日本可能將已或擬向東盟的投資轉向中國(馮昭奎,2002),其實,中國與東盟都大可不必為此而擔心,制造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是存在的,但制造業的產品豐富多彩,千差萬別,只要一體化內的商品比要素多,要素價格就有均等化的趨向(赫爾普曼、克魯格曼,1985),如果其生產全向一國集中,則比較優勢的天平將向另一面傾倒,況且生產同樣的商品對要素的組合方式仍有差異,可以起到平衡各國生產要素供給的作用,東盟即使生產的種類減少了,但貿易壁壘的降低使中國遼闊無邊的市場向他們優惠開放,從美加墨自由貿易區的運轉來看,自由貿易的協定尤其有利于小國,因為他們的增長與繁榮有了更多的空間(Shyamalendu  Sarkar,2001)。對東盟而言,中國是競爭者,也是有利的合作伙伴,其合作的空間將主要在制造業、電子、通訊等產業內部的分工與貿易,由于這些產業的發展取決于最初的生產與更大的市場份額,因此實證分析這些產業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的分工布局將對資源的配置起導向作用。

2.處理好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外國跨國公司的關系。以產業組織理論為基礎的分析表明,一體化后的市場將成為有實力的跨國公司角逐的場所,其第一階段的投資將是對資源重新配置、生產合理化布局的反映,第二階段的投資則是實現企業的快速增長和加強對市場的控制,而兼并和收購當地企業便成為其迅速占領市場的最有效的手段。面臨外國跨國公司的競爭,我們在不同的產業市場結構中應有不同的應對之策,具體而言,在規模經濟較顯著的行業,如汽車、化工、金融、民用飛機等部門,在收入需求彈性較大的部門,如電子通訊、計算機、藥品等部門,其產品的技術含量較高,企業兼并的國際化傾向也明顯,因而應鼓勵國內企業實現并購,形成產業組織的集中化,以大企業與跨國公司合作,而在規模經濟不明顯、生產處于成熟階段、生產技術已標準化、需求收入彈性較小的部門,如紡織、服裝等,應以鼓勵競爭為主,制定較嚴格的反壟斷管制,這種按產業結構的差異制定壟斷管制的雙重標準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盟都采用的方法。

3.處理好具有核心競爭力要素的培養與跨國公司一體化經營的關系。在跨國公司全球一體化經營的戰略下,中國既要發揮簡單勞動力豐富低廉的比較優勢與跨國公司的優勢資源相結合,也要發揮中國優秀人才的競爭優勢與跨國公司的優勢資源相結合,既要有生產加工中心,也要有技術中心。在貿易投資一體化的背景下,要保護本國有競爭力的要素在本國有就業機會,有獲取高工資的機會,要力爭讓跨國公司的價值增值幅度大的生產環節,具有核心創造力的研發活動在中國展開,如法國在藥品生產行業就規定在當地建立研究與開發機構是外國投資進入法國市場的先決條件。無論是國內企業還是國外跨國公司,只要能對中國關鍵的核心生產要素付高額報酬,都應受到鼓勵,這是從根本上獲取關鍵產業的自我發展能力,關鍵要素與技術的持續供給能力,這樣,中國經濟才能具有“獨立于一體化經濟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赫爾普曼,克魯格曼.市場結構與對外貿易.上海三聯書店,1985.

[2]  克魯格曼.克魯格曼國際貿易新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3]  張二震,馬野青.貿易投資一體化與當代國際貿易理論的創新.福建論壇,2002,(3).

[4]  高樂詠.一體化進程中的政府與企業.山西經濟出版社,1999.

[5]  馮昭奎.10+3:東亞自由貿易區之路.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3).

[6]  Kindleberger.c.p.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lumbia  Joural  Of  World  Business,Vol.1.1996.

[7]  Peter  Robson.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Routledge,1998.

[8]  Mira  Wilkins.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mpany.

1991.

[9]  Yannopoulos.G."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Jou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Vol.28.1990.

[10]  Shyamalendu  Sarkar  And  Hong  Y.Park"Impact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篇6

關鍵詞:產業集群;技術貿易;產業合作;中俄

中圖分類號:F125.55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0961(2008)02-0031-03

國內外學者對產業集群理論內涵的研究較為廣泛和深入,但還未形成統一的產業集群涵義。通常,“地方國際化產業集群”是指在經濟聯系較為緊密的兩個國家的某一區域,基于要素稟賦和經濟發展互補性的內在利益驅動,形成緊密的產業關聯和國際分工,實現國際地方間的多種產業鏈的合作,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產業群落。國內學者對地方國際化產業集群的研究較少涉獵,因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將極大豐富產業集群的理論內涵。本文將視角定為經濟聯系較為緊密的中國東北與俄羅斯東部地區,對中俄地方國際化產業集群的實現途徑進行了分析。

一、產業集群形成的依據

(一)地方國際化產業集群形成的理論支點

1.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國際經濟一體化。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加強。國家與地區間相互聯系、相互交往的增多,使區域合作和產業合作有良好的條件。

2.勞動地域分工理論。勞動地域分工是以區域差異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為必要條件、以商品經濟和區域利益為充分條件的勞動社會分工在地域上的表現。大規模的社會勞動地域分工往往導致區域專門化的發展,造就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結構、空間結構和經濟特征,并由區域化逐漸上升為國際化,進而擴展到全球范圍,演化成國際分工、國際交換和國際協作。

3.需求―資源關系理論。一國國民的需求與該國的資源狀況很難吻合,存在不適應性。需求―資源關系理論認為,正是這種不適應性構成了國際技術貿易的動機,同時也是促進技術創新的動力。

(二)地方國際化產業集群形成的動因

1.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的強大的外部推動力量。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在東北亞經濟圈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這一點日益為東北亞各國所認同和重視。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東北與俄羅斯東部地區的合作趨勢不可阻擋。

2.地方國際化產業集群產生的巨大利益。中國東北與俄羅斯東部地區跨國區域資源、要素稟賦和經濟發展的互補含著巨大的內在的利益驅動力。這種驅動力就是經濟規律,它會使跨國區域間經濟合作與融合不斷加強和日益廣泛的趨勢不可阻擋。

3.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客觀要求。任何區域本身開放發展和對外聯系的普通需要,也有利于跨國區域之間的合作與發展。各國在自身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中本國與世界經貿的關系及本國在世界經貿中的身份。在國際貨物、投資、知識產權、環境等領域的交流正在向縱深發展。

二、產業集群形成的有利條件

(一)雙方經濟合作的重大歷史機遇

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持續穩定向前發展,為兩國地方間開展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一方面是俄羅斯東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俄羅斯正在整體經濟規劃上向東部傾斜,“東部大開發”態勢已然形成。俄羅斯經濟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然要依賴其東部地區的開發,這已是不爭的事實。2007年普京總統簽署命令,成立了俄羅斯遠東和外貝加爾地區發展問題國家委員會,負責制定俄羅斯東部大開發的戰略[1]。俄有關部門不斷表達與中國在遠東合作開發的意愿。另一方面,中國“東北振興”計劃正在推進,老工業基地的許多技術改造項目引致巨大的技術需求,為雙方以技術貿易為先導的產業合作提供了機遇。

(二)雙方貿易發展穩健、聯系緊密

在亞太國家中,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東北地區黑龍江省2006年對俄進出口總值66.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8%,占全國對俄貿易額的20%。來自吉林省商務廳的資料顯示,2005年吉林省與俄羅斯雙邊貿易額17 927萬美元,同比增長65.7%。到2005年底,遼寧省在俄投資興辦企業已經達到145家,累計投入資金7 631萬美元;1988年以來,遼寧省對俄貿易額達到52.6億美元;從2001年至今,遼寧省共引進俄羅斯高技術項目3 000多個。近年來,俄對各種機械設備等投資性商品的需求逐漸增大,機電產品進口大幅增加。而中國東北在裝備制造等領域具有一定優勢,雙方合作潛力巨大。因此,中國東北與俄羅斯東部地區發展資源技術互補、合作利益共享的多領域、廣泛的產業合作擁有堅實的現實基礎。

(三)雙方產業集群雛形基本形成

中國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在空間上集群所表現出來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以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為主,形成政府主導型產業集聚。中國東北地區的裝備制造業在全國處于前列,集中了一批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全國同行業中有較強競爭力、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有較強帶動作用的、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大型國有企業,初步形成了具有較高生產制造和零部件配套能力的產業集群。而俄羅斯東部地區的工業主要為燃料動力綜合體、有色冶金工業、鋼鐵工業及食品工業,在生物技術、電波技術、激光技術、信息技術等方面領先,雙方合作有較強產業基礎。

(四)雙方科技實力較為雄厚

中國東北地區高等學府、科研院所云集,科研力量雄厚,區內的知識儲備、智力密度、科技產業等優勢較為明顯。高等學校覆蓋面廣,專業齊全,有近百個學科或研究方向屬全國惟一或居全國領先地位,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科研實力較強。東北三省經國家批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有6個,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東北地區的主導產業[2]。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位于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市,現擁有59個科研和技術設計研究所,積極同中國東北地區合作,被確定為未來工作的方向。

三、產業合作實現途徑分析

振興東北與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為雙方廣泛開展技術貿易提供了機遇,為技術特別是產業技術項目交流提供了平臺,使中國東北與俄羅斯東部地區實現以技術貿易為先導的產業合作成為可能。而中國東北與俄羅斯東部地區地方國際化產業集群的形成將進一步發揮對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成為推進中俄區域合作的重要凝聚力量。

(一)產業合作主體及領域

推進以技術貿易為先導的產業合作,將依據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技術市場的供需情況,實現科技成果交流與產業化合作。中國東北地區與俄方產業合作將在軍事技術、航空航天技術、重工業技術、基礎科學等領域和行業展開,主要集中于一些進行技術改造的國有企業、需要引進俄方先進適用技術的中小企業。俄羅斯東部地區,與中方產業合作,將主要集中在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和遠東分院與中方高校、研究所、企業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上,集中在俄方中小企業對中方輕紡、食品、輕化工、醫藥、家電等部門的工業技術、相關農業技術的需求上。

(二)產業合作平臺

中國東北地區應重點加強與俄羅斯東部地區的產業合作,借助中國東北地區有影響力的博覽會、投資會等,搭建與俄方聯系與交流、項目對接的平臺,以地區主體產業園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為重要載體,集中布局產業和發展配套。

(三)產業合作途徑

中國東北與俄東部地區的產業合作,在雙方政府努力發展經貿合作的良好大環境下,應加強雙方企業、科研單位的交流與合作,通過科技成果產業化、技術引進與輸出、集群內產業配套等方式開展廣泛的產業合作,促進資金、技術、人才、資源自由流動,在中國東北與俄羅斯東部地區這個大區域內形成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促使企業在資源、要素稟賦和經濟發展互補性的內在利益驅動力下,產業關聯程度和分工協作不斷加深,圍繞特色優勢產業實現空間地理上的集聚,形成區域產業群落,最終推進地方國際化產業集群的形成。

1.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科技與經濟相結合、進行科技成果產業化是中國東北與俄羅斯東部地區進行產業鏈接的直接形式。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擁有巨大的科技潛力和創新潛力,中國東北地區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毗鄰俄羅斯東部地區的“地利”優勢和一定的產業基礎,有能力承接俄羅斯東部地區的一部分成果轉化項目。中國東部地區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立了對俄合作產業園,在吉林省長春市開設了西伯利亞―中國合資技術園,在遼寧省和新西伯利亞市合建中俄科技園的計劃正在進行,這些主題開發區正逐步成為俄羅斯東部地區研究成果轉化的有效載體。

2.拓展多樣化技術引進方式。中國東北地區傳統的以關鍵設備、成套設備為主的技術引進格局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專有技術許可或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多種技術引進方式相互交織的新局面。借助哈爾濱國家級“哈洽會”、“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吉林省―濱海邊疆區投資與貿易展洽會”和“吉林―東西伯利亞投資與貿易展洽會”等展會經濟的獨特魅力,鼓勵東北地區的企業與俄羅斯研究院或企業采取多種方式實現產業合作,通過多樣化的技術引進促進雙方產業技術水平的提升。

3.實現產業集群內的產業配套。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東部地區資源配置可彌補雙方產業發展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提升雙方優勢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以技術貿易為先導的產業合作,成為中國東北與俄東部地區合作戰略升級的突破口,而地方國際化產業集群的形成將迸發出巨大的能量和活力,成為推動中國東北與俄東部地區合作的強力“引擎”,成為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俄羅斯東部大開發的“助推器”,成為帶動中俄區域合作乃至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重要“支撐點”。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字:跨國銀行 并購

一、銀行并購理論比較

(一)規模經濟理論

規模經濟是指在大規模生產的基礎上所取得的經濟效益。當企業能以低成本得到高產出的時候,企業就擁有規模經濟。從本質上說,規模經濟理論是描述企業規模變動與企業平均成本變動之間關系的理論。規模經濟的核心是適度規模經濟,即平均成本達到最低點時的企業規模。如果企業規模小于適度規模,表明規模繼續擴大仍然可以使平均成本下降,收益率上升;反之則表明企業的現有規模不利于企業,此時只有縮小規模,才能使平均成本下降。

銀行規模經濟是指隨著銀行業務規模、人員數量、機構網點的擴大而發生的單位營運成本下降、單位收益上升的現象。銀行規模經濟可分為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兩種。內部規模經濟是指單個銀行由于通過銀行并購和跨國并購,提高銀行規模,增加新金融品種,擴大金融服務領域,獲得更多的利潤,在銀行內部引起收益的增加。而外部規模經濟則是指整個銀行產業規模擴大而使得單個銀行得到了良好的人才、信息、資金融通、聯行清算等服務而引起的收益遞增現象。銀行規模經濟的目的是通過控制經營規模,達到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的平衡,最終達到贏利的目的。

(二)范圍經濟理論

范圍經濟主要研究經濟組織的經營范圍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相互關系。

銀行范圍經濟與一般廠商的范圍經濟在基本概念上是一致的,是指銀行經營品種的增減或業務領域的擴張或收縮所引起的邊際收益提高或者邊際費用降低的現象。如果銀行業務范圍擴大或收縮后,邊際收益增加或者邊際成本下降,則表明銀行實現了范圍經濟;反之,邊際收益下降或邊際成本上升。則表明銀行范圍不經濟。隨著金融自由化的發展,銀行可以通過經營不同領域的業務以取得范圍經濟。銀行不僅可以經營傳統商業銀行業務,而且可以經營證券和保險等投資銀行業務,甚至還可以經營房地產和貿易服務等非金融業務。同時,隨著銀行國際化發展,銀行實施范圍經濟的地域也得到了擴展。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銀行已經認識到范圍經濟在提高其國際競爭力方面的作用,通過并購和跨國并購等方式來追求范圍經濟。

(三)市場勢力理論

市場勢力理論認為,銀行并購的主要動機是為了減少競爭對手,增強對銀行經營環境的控制,從而提高市場占有率,擴大市場份額,并取得長期獲利的機會。企業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可以使企業獲得某種形式的壟斷,這種壟斷既能帶來壟斷利潤,又能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市場勢力理論的核心是:增大公司規模將會增強公司實力。市場勢力理論近年來已成為國際銀行并購的重要理論依據。

對一般銀行而言,以下三種情況下通過并購活動可以增強市場勢力:首先,在需求下降、服務供給過剩的削價競爭的情況下,幾家銀行合并,以取得實現本產業合理化的比較有利的地位;其次,在國際競爭使國內市場遭受外資銀行強烈滲透和沖擊的情況下,銀行通過大規模聯合,對抗外來競爭;最后,由于法律變得更為嚴格,使銀行間包括合謀等在內的多種聯系成為非法的情況下,通過合并可以使一些非法的做法“內部化”,達到繼續控制市場的目的。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和混合并購雖然作用機理不同,但都能達到擴大市場勢力的目的。橫向并購通過行業集中,減少了銀行數量,使并購后的銀行對市場控制力得以增強,形成某種程度上的壟斷;縱向并購使銀行業務范圍擴大,利潤來源增加,市場影響增強;混合并購則擴大了銀行的絕對規模,使其擁有相對充足的財力與競爭對手進行競爭,達到獨占或壟斷基本業務領域的目的。

(四)交易費用理論

交易費用理論又稱內部化理論。交易費用理論認為,企業和市場是兩種可以相互替代的資源配置機制。企業的重要特征是通過企業家而不是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和組織經濟活動。并購是銀行這種企業組織以企業機制對市場機制的替代過程。也就是說,當交易費用很高時,就可以通過企業家將交易內部化――將原來較小規模的銀行與外部市場的交易轉變為合并后的大銀行的內部交易來節約成本。因此,節約交易費用是銀行并購的動因之一,銀行內部的協調管理費用越低,銀行并購的規模就越大,并購的最佳點應在降低交易費用與由于擴大規模而增加內部監督管理成本相等之處。

由于人的因素和不確定性等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導致市場機制失靈,企業只有用內部機制來代替市場機制,即通過并購重組來解決市場失靈問題。而企業組織中較強的合作意識加上有效的內部控制與決策,使得并購比市場機制更能有效地配置資源。交易費用理論用于解釋銀行縱向并購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業務相近的銀行合并往往伴隨著大量分支機構和人員的裁減,銀行組織機構更精干合理,既減少了硬件設施的耗費,又降低了各項管理費用,使合并后的銀行在成本較低的條件下擴大業務范圍,提高盈利水平。

二、銀行跨國并購因素分析

(一)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是銀行跨國并購的在動力

銀行通過銀行業務規模、人員數量、機構網點的擴大從而使得單位營運成本下降、單位收益上升。銀行首先在內部由單個銀行通過銀行本土并購和跨國并購,擴大銀行規模,增加新金融品種,擴大金融服務領域;其次在銀行外部招收良好的人才、收集相關經濟信息、進行資金融通等服務而引起的收益遞增現象。在范圍經濟理論下,銀行通過業務范圍擴大或收縮尋求邊際收益增加或者邊際成本下降,在這個動態的模型下,保持銀行利潤持續增長。

(二)全球范圍內的市場競爭是銀行并購的外在動力

從目前現狀來看,那些高效的、常處于競爭環境中、富有經驗、已形成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并擁有經常進行國際貿易的國內用戶的銀行更容易成為并購者。研究通過衡量效率和利潤水平,發現大銀行并購中小銀行的優勢在于前者的資本更有效率、利潤更多、資本金更充足。在競爭的環境中生存可以使一個銀行更富有經驗(從而效率更高),這些經驗將促使銀行把產品、技術創新和管理技巧運用到新的市場,而并購是迅速實現這一目的的方式。一方面,在新市場的經濟結構的脆弱對比下能體現跨國銀行的成熟、高效;另一方面,若新市場的競爭程度遠高于此跨國銀行的本國競爭程度,那么此跨國銀行可以在激烈競爭中得到充分完善,并更高效地運作。

(三)主營業務的吸引力下降是銀行并購的直接驅動力

在招商引資的大環境以及建造開放、一體、便利的經濟政策的指引下,各國通過放松銀行金融管理政策,使得傳統的銀行信用中介業務受到極大的挑戰。融資手段的多樣化、金融信息快捷的傳達速度,使得銀行作為傳統的信用中介地位發生了動搖。銀行通過并購相關金融衍生公司,能夠直接接觸到這些不熟悉的領域,擴大自己的新利潤增長點。

(四)東道國的社會構成是銀行進行跨國并購時必需考

慮的因素

目前,發展中國家主要呈現的特點是人口多而集中、消費能力低、主要業務還集中在傳統的儲蓄與貸款的業務中。正是由于這個原因,跨國公司更加注重并購已經在國內各地區建立分支機構的東道國銀行。這樣的銀行已經擁有完善的經營渠道,缺少的是先進的管理技術、更適合市場的金融產品,所以收購這樣的本土銀行有利于在短時間內實現跨國銀行的規模效益。

(五)區域經濟一體化對銀行跨國并購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0世紀80年代以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并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都有很大發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明顯加快,并形成了對當代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的歐盟以及NAFTA等經濟一體化組織。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對于擴大區域性市場容量,促進貿易發展,解決區域性貿易糾紛,加快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成立對銀行跨國并購有一定促進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區域經濟的政治穩定推動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各個國家對銀行的并購監管法律規定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或重新立法。

三、國際銀行跨國并購對我國銀行業的啟示

(一)明確發展戰略,走特色國際化路徑

走出去是好的,但不是每一個走出去的銀行都能成功地盈利。其本質區別就是銀行如果選擇自己的跨國之路。路線選擇錯誤,做出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工夫。選擇相應的風險運行模式、金融服務工具、金融衍生下具、銀行企業本土策略是成敗的關鍵。

(二)走海外新建與跨國并購相結合的道路

單單依靠海外新建不足以使銀行業真正邁入國際銀行業的行列。海外新建縱然設立方便,但若是真正融入當地經濟,在當地經濟建立品牌效應、快速適應當地的市場,還是需要通過并購這一手段實現本土化。海外新建事實上就是規模經濟中的內部擴張經濟,它通過在海外復制國內銀行的運營模式來擴大規模經濟效益;跨國并購則是規模經濟的外部擴張經濟,它不通過自身復制而是通過直接將外國銀行業轉變為本國經營模式擴張效益。

(三)跨國并購以提升銀行管理與風險操控水平,實現金融 手段創新為目的

對收購對象的網點分布、業務能力、風險操控等因素的綜合考察是跨國并購考慮的核心因素。并購還需要考慮收購對象的市場地位、品牌價值、產品優勢以及服務經驗等內容。事實上,對于那些業務能力低、品牌價值不高的銀行進行收購也具有很大的利潤提升潛力。以我國銀行獨有的管理經驗和金融服務手段對當地銀行業進行改造,會產生跨區域效應。

(四)盡快出臺銀行跨國并購法

目前我國的銀行業對外并購還沒有可依據的具體法規,這就使得當我國銀行對外進行投資并購時,一旦受到當地政府不合理或非法的征收、與當地銀行在并購過程中發生糾紛,就會讓我方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因為沒有可依據的準據法,使得我方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當地政府的法律管轄,因而,盡快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出臺相關跨國銀行并購法規勢在必行。

篇8

關鍵詞:區際貿易 形成基礎 差異類別

區際貿易是國內不同級別的行政區域接壤的邊界上進行的貿易,具有交易頻繁、規模小、流動性強的特點。區際貿易的產生具有強大的客觀基礎,同時,由于它具有眾多優勢,在貿易往來中得到了快速發展。

一、區際貿易產生的基礎

如圖1所示,區際貿易產生的基礎是多方面的,主要來自于六個方面:區位差異、資源差異、分工差異、消費者偏好、價格差異、區域利益。

其中區位差異、資源差異、分工差異屬于客觀基礎,消費者偏好屬于人為基礎,價格差異屬于直接驅動力,區域利益屬于根本驅動力。一是區位差異:一國中自然地理位置越好的區域,其經濟的發展就越快。自然地理位置差異的存在,會使各區域在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中處于不同的層級和水平,不同層級和水平的區際間差異,自然而然地會促使區際之間產生商品、生產要素和勞務的交換;二是資源差異:狹義的資源主要指自然資源,廣義的資源指資金、技術、人才等非自然資源。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中后期,區域經濟的發展逐步由狹義資源向廣義資源過渡,就廣義資源來講,各區域的發展歷史、變遷過程、地區政策等不盡相同,差異性產生了區際之間各類生產要素的交換;三是分工差異:如果每個區域都各自生產本區域所需的全部商品,則每個區域就必須建立龐大、繁雜的生產系統,這樣做必然會導致資源的嚴重浪費。相反,每個區域都以其自身優勢條件各展其能,差異化生產,就可以做高,做精,做優產品,區域分工差異是區際貿易的堅實基礎;四是消費者偏好:一定區域中的消費群體的需求是千差萬別,任何一個區域永遠都不能在本區域的生產中,完全滿足眾多的消費需求,這就會促使區域間貿易的展開。五是價格差異:如前所述,各區域在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在規模經濟一定的條件下,這種差異必定會引起價格的差異,這樣,在同等質量、規格情況下,價格低廉且品質優良的商品就會成為搶手貨,從而引發區際之間的交易;六是區域利益:毋庸置疑,區際之間的貿易,是實現各區域的自身利益的紐帶和橋梁,無疑,利益是區際之間貿易交往的最終目的,也因而促進了區際之間貿易的存在與發展,成為區際間貿易的基礎。

二、區際貿易的主要類別

在區際貿易的長期發展中,按照分類角度不同,逐步形成了五大貿易類別:

第一類是垂直、水平和混合貿易。其中垂直型貿易是不同區域進行專業化生產而展開的不同層級的商品交換;水平型貿易是不同區域在進行專業化生產后在同一平臺上展開的商品交換;混合型貿易則表現為既有垂直型又有水平型的貿易類型。

第二類是有形和無形貿易。有形與無形貿易的最主要區別是貨物與服務。在傳統的貿易實踐中,為統計的方便,又將區際之間提供勞務、資本、土地、直接與間接投資收益、對勞動報酬的支付等歸為“要素服務”貿易,將諸如咨詢、旅游、運輸等與要素提供無關的歸為“非要素服務”貿易。現今社會中的有形和無形區際貿易,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其中的合理部分。

第三類是直接、間接、轉口貿易。直接與間接貿易最主要的區別在于貿易的進行中是否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轉口貿易則指區域A從區域B進口產品,不進行加工,直接銷售到區域C的貿易形式。

第四類是貨幣結算和易貨貿易。貨幣結算貿易是以貨幣為結算工具的貿易,而易貨貿易是以貨物本身為計價支付工具進行的貿易。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階段,多以易貨貿易為主,在現代社會中,經濟欠發展區域之間也常以易貨形式開展商品、物資的交換。在經濟發達的區域常以貨幣結算貿易為主要貿易形式,但也不排除在某些領域、某些時期采用易貨形式的貿易。

第五類是一般和加工貿易。近年來,我國統計中的一般貿易,是在一般意義上、較為寬泛、特征不太明顯的交換性貿易;加工貿易是一區域進口其他區域的原料、材料、技術、散件等,經過本區域生產企業對其進行加工、裝配后再將其進行出口的貿易行為,也就是人們常講的“三來一補”方式。

三、結束語

在眾多客觀和主觀基礎的推動下,區際貿易應勢而生,具有交易頻繁、規模小、流動性強的特點。由于存在眾多優勢,區際貿易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在長期的貿易交往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貿易形式,在區際貿易的實踐中,這些貿易形式被間接或直接的運用,或以一種模式為主,或以幾種模式混合運用,總之,區際貿易作為一種活躍的貿易模式一定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煥發光彩。

參考文獻:

[1]何會淑.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服務貿易問題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3):16,31

[2]李曦輝,王卓東.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構想[J].區域經濟評論,2016,(01):24-29

[3]徐昕.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地位未變[J].WTO經濟導刊,2016,(03):57-58

[4]李國平,王柄權.中國區域間貿易的本地市場效應――基于多區域模型的檢驗[N].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01):124-133

篇9

關鍵詞:區域經濟  ; 協調發展  ; 微觀組織機制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國民經濟穩定向前發展的前提,在全面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發展戰略中,區域經濟不平衡成了我國一個基本國情特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需要不斷的擴大市場作為支撐,是國民經濟平穩、高效、健康運行的前提。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時期中,區域資源的配置方式逐步向企業管理交易、市場交易邁進。在企業推動區域經濟向協調方向發展的過程中,企業跨區擴張活動越來越頻繁,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微觀組織機制的內涵

(一)企業跨區擴張

一般情況下,企業空間擴張的“空間”是經濟區域化的表現,是指區域內在經濟和地理的客觀聯系,是一種動態的“經濟空間”。為使企業區位內區域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優化配置,拓展在空間上企業“經濟空間”的運動、擴算和重新組合,能夠帶來企業規模的擴大,也能夠帶來地理范圍的擴大,強調了彼此之間的區位聯系和空間特性。一般來說,在更大的地域范圍中,為了形成企業內部地域分工,使不同地區的優勢資源得到更充分利用,企業空間擴張的目的是促進企業功能部門的成長,從而拓展企業經濟空間。第一,企業擴張是內涵式的擴張,也稱外延式的擴張,包括生產技術的改進、在其它領域新增生產部門等引起的規模擴大等。第二,企業遷移主要包括企業整體搬遷、核心管理部門遷移、企業總部遷移、擴張型遷移以及研發基地遷移等,是企業基于各種目的和自需,從一個地域轉向另一個地域。企業遷移是一個具有存量和增量的雙重概念,可細分為絕對遷移和相對遷移兩種。第三,企業跨區經營為了更廣闊的市場展開競爭和合作,從國內一個地區的企業到另一個地區投資,以企業跨區域投資開店從事生產和銷售。

(二)企業跨區擴張的成因

1.成本最小化。企業跨區擴張最主要的動力是實現成本最小化,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諾斯對美國的市場交易成本進行了分析,并且得出:由于美國市場交易占了國民收入的45%以上,企業為了降低交易成本,往往尋求一種相對穩定的交易方式,如:并購、擴建以及新建等,建立合資和合作關系,實現內部化或者一體化。一般來說企業生產要素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人力要素成本等,在不同的地域中,企業運行成本受到企業生產要素成本的影響會產生差異性。如:企業的基礎性成本和企業生產性成本。其中企業的基礎性成本主要包括:土地上建筑物拆遷補償費以及相關基礎建設設施費用等。而企業生產成本主要包括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資本使用成本等。在我國,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競爭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企業跨區擴張降低了企業生產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如:可以享受到區域提供的較低土地使用價格等好處和優惠。

2.市場最大化、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以及獲得先發優勢。分工的細化會使企業面臨著一個細化的、規模更小的市場空間,會帶來交易成本的增長,因此,企業跨區擴張直接擴大了企業的市場空間,繞開了區域間的各種市場壁壘,降低了產品的運輸成本,更快的適應市場的變化。由于市場交易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企業經營中會產生一定的風險,不但增加了企業的運行成本,甚至造成企業生產和銷售鏈條的中斷。因此,為了解決這些風險,企業跨區擴張可以實現交易的內部化,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實質上,企業外部市場內部化的過程就是交易的內部化,目的是降低市場風險,使企業空間擴張轉換為內部市場,從而提高供應以及市場的確定性。另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跨區擴張可以使得企業的實力得到增強、增加市場份額,也能使企業的競爭能力增強。因此,為了實現長期生存和發展的目標,企業跨區擴張是一種重要的保證措施,為了謀求生存和發展,企業采取跨區擴張行動,獲得了先發優勢,取得了競爭優勢。

3.獲得規模經濟、范圍經濟以及社會資源。規模經濟是生產規模范圍擴大、同時單位成本下降的一種現象。規模經濟包括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兩種。在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單個企業在一定技術條件下,企業跨區擴張導致生產規模擴大,產品生產成本減少,經濟型的收益遞增就是內部規模經濟。同時,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為了增強靈活適應性,一些原來依賴于批量生產的大企業逐步將生產鏈向外延伸或剝離,產生了外部規模經濟。整個行業的內部產品,由于合作和不斷采用新技術,生產長期平均水平下降,收益遞增。由此可見,通過銷售市場的擴大,企業跨區擴張產生內部和外部兩種規模經濟。市場的不完善,使企業交易成本增加。因此,為產生交易內部化,擴大經濟范圍,減少交易成本,并且通過涉足原供應商或者客戶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實現了范圍經濟。另外,企業生存和發展需要各種社會資源的支持,如:資金、市場、人力等。受生產技術、市場壁壘以及交通運輸的影響,社會資源的比較優勢更加重要。因此,遷入地的區域資源優勢對于企業跨區擴張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企業跨區擴張的方式和規律

1.方式。企業跨區域空間擴張包括橫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混合一體化以及無關多樣化四種方式。首先,在原有的生產經營范圍中,企業橫向一體化擴張實現了規模經濟,企業在空間上為了擴大規模,通過異地兼并、投資興建新的生產經營單位以及聯合同類企業等方式,向原產品有關的功能和技術方向發展,擴大原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其次,在實現跨區經營的過程中,企業把前后相繼的產業或者生產階段,通過跨區聯合、投資、兼并的方式,轉變為企業內部關系的過程就是企業擴張縱向一體化擴張,其主要分為前向一體化和后向一體化。再者,混合一體化是指在采取橫向一體化的同時,企業為了實現跨區擴張也采用縱向一體化。為實現規模經濟、降低市場波動的風險交易成本,混合一體化集中這兩種一體化的優勢。另外,企業向與原生產經營活動不相關的領域擴張的過程就是無關多樣化空間擴張。如:來自于現有生產活動的研究和開發等。一般情況下,基于對市場風險和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的防范意識,無關多樣化空間擴張可以減少不可預測因素的沖擊。

2.規律。作為一種經濟現象,企業空間擴張是組織行為,區域擴張應該遵循社會經濟現象地理擴散的一般規律,在空間擴張的過程中,由于受到組織決策行為和內部網絡和發展戰略的影響,這種擴張呈現出一些規律性。即:接觸擴散和等級擴散。在各地社會經濟條件差別下,服務型公司為了建立起生產機構,就近擴大市場,一般采用接觸擴散。而按照市場規模,企業等級擴散不考慮市場的距離,是企業對環境區域差別所采取的對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雖然逐漸形成了國有企業新的運營機制,但是現代企業制度并沒有建立起來,從而影響到了企業的空間擴張。首先,要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從利潤最大化的角度出發,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通過多種形式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其次,企業的跨區擴張需要金融市場、產權交易市場以及勞動力市場的要素,具有發達的產權交易市場。另外,統一市場體系是企業實現跨區擴張的首要條件,完善和實現區域內部市場和市場體系的統一,增強區域政府服務意識,降低企業進入和退出的壁壘。

企業跨區擴張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作用機理

(一)深化區域經濟聯系

首先,跨區域擴張避開區域行政壁壘,使得區域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得到提升,促進了要素和產品跨區域流動,與各分支機構、合資和合作等企業之間形成了要素、產品間流通的特殊通道,避免了地方保護政策的約束。同時,要素的流動可以提高經營效率,優化資源配置,使跨區擴張企業投資和產成間的比例成倍增長,進一步加深了區域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其次,不管以何種形式來呈現,區域聯系使得區域交易成本降低。區域經濟聯系在制度不變的條件下,分工和交易的空間范圍交易成本較高,使得區域分工得不到進一步的發展。而在交易內部化的條件下,降低了跨區活動外部區域信息不對稱的強度,也降低了監督檢查的額外費用。中國還未建立地方政府協作組織,區域市場存在嚴重的不完善狀況,因此,跨區企業擴張更加具有了促進區域經濟聯系的作用,降低了區域交易成本。再者,跨區擴張的大企業是區域之間利益聯系的紐帶,對整個區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增加了跨區擴張企業的區域利益,推動了地方政府對于尋求合作的積極性,從而在區域內建立了良好的要素市場、產品市場和服務市場體系。

(二)合理化區域分工

首先,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功能在于把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組合,實現生產要素組合,實現生產和經營最大的效能,從而形成生產力載體,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其次,為了實現區域分工的合理化,企業跨區擴張加速了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促進要素市場的建立、降低區域分工成本等措施,企業跨區擴張在優勝劣汰機制的作用下,有效地擴大了同行業之間的競爭,減少了重復建設的現象。另外,由于受要素成本、市場空間等因素的制約,產業能否實現轉移取決于多個因素。中國的行政區劃擔任著促進經濟良好發展的任務,在就業、財政和經濟增長的問題上,地方政府會在企業退出時設置壁壘。

(三)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

首先,由于后發區域儲蓄傾向低,我國的資金流動被限制在地區內部,資本形成率低,因此很難縮小與先發區域的經濟發展差距。而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在進入后發區域投資之后,能降低資本的形成概率,減少區域的先發投資規模;同時,投資產生的乘數效應縮小了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一方面,在實現擴張的過程中,實力強大的企業有效的釋放了部分沉淀資產;另一方面,企業文化、管理模式以及生產技術等移植,提高了資本的收益率。同時,和國外企業相比,我國企業更能準確的評判后發區域投資的收益和風險,通過空間擴張,更多國內企業進入后發區域投資,提高了國外企業對后發區域投資的預期收益,從而產生了國內企業跟隨效應。其次,在市場經濟中,由于后發區域缺乏先進管理經驗和人才,企業跨區域的投資和兼并,提高了管理人才的供給。同時,通過擴散效應,形成了具有創新意識的管理者階層,形成了新型的意識形態。并且,由于跨區擴張企業產生的乘數效應,使后發區域的制度變遷得到更快的推進。

(四)提升區域發展整體效率

一方面,企業向后發區域擴張不但可以獲得廉價的土地、原材料以及勞動力,還能利用后發區域中產生的巨大的消費市場,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企業的跨區擴張能夠集中力量培育和發展更高層次的新興產業,實現了后發區域的轉移。如:先進的加工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有利于先發區域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步伐。同時,也促使后發區域制度的變遷,給后發區域帶去了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資金和管理經驗等。不但增加了后發區域的就業機會,也提高了后發區域資源配置效率,為相關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創新能力,使后發區域的經濟得到增長。而且企業向后發區域擴張,不僅使后發區域積累企業發展迫切需要的優良社會人力資源,也能做到人才引進、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等,提升企業的整體價值和形象價值。同時,避免出現“社會墮化效應”,從而推動后發區域的經濟發展,優化當地的資源結構。

綜上所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企業是區域經濟活動的主體,為了形成內部地域分工,在更大的地域范圍中,企業利用不同地區的優勢資源,促進了功能部門的生長,突破了行政壁壘,增強了區域共同利益,降低了區域分工的交易成本等。在推動企業擴張的同時,優化資源結構,鞏固和加強競爭優勢,從而推動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書明.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地方政府合作問題與對策―以關中-天水經濟區為例[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2.唐任伍,趙國欽.公共服務跨界合作:碎片化服務的整合[J].中國行政管理,2012(8)

篇10

港口歷來與水域相聯系,怎么會有無水港呢?其實無水港乃是一種雖然建在內陸地區,卻又具有沿海港口基本功能的現代物流中心。

一、無水港及其主要功能

無水港,亦稱“內陸港”,是港口功能向無出海港城市的一種延伸,即在內陸地區建立具有報關、報驗、簽發提單等港口服務功能的物流中心。無水港以公路集裝箱運輸為載體,以兩地海關及檢驗、檢疫部門相配合為依托,通過在無水港內設置的海關、檢疫、監管機構等,為客戶提供服務。內陸的客戶可以在當地辦理定艙、裝箱、報關、放行、退稅、保險等業務。這樣,無水港除了沒有碼頭裝船、卸船的操作外,其他功能都與沿海港口相同。

二、我國現代無水港的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港口已成為全球物流供應鏈中的重要節點。面對世界金融危機的持續沖擊,國內不少沿海港口開始認識到,規劃和建設更多的無水港,確保整個物流供應鏈的暢通,爭取更為廣闊的經濟腹地和資源,才是做大做強港口核心競爭力的有力保障。近年來,我國已進入無水港快速發展的階段,全國出現了若干個無水港群體。

(一)以天津港為首的環渤海灣地區無水港群

天津港堪稱我國沿海地區最大的人工港。近十年來港口吞吐量不斷增長,2001年天津港步入億噸大港之例。目前全港70%的貨物吞吐量和50%以上口岸進出口貨值來自于天津以外的各省區。2002年10月,天津港口岸與北京朝陽口岸簽署直通協議,兩地跨關區通關,首開我國無水港先例。2008年11月,天津市政府頒布了《天津市加快推進無水港建設的意見》,從政策上支持了無水港的發展。截至2009年底,天津在內陸建立的無水港達16個,輻射到14個省市自治區。

(二)以大連、青島為首的東北無水港群

大連港是我國東北地區最大的集裝箱樞紐港,亦是全國第二個大集裝箱中轉港,海鐵聯運量位居沿海港口之首。2005年6月,東北地區四城市舉行市長峰會,達成以大連為門戶,在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城市建立內陸無水港的共識。由此,使大連港的經濟腹地擴大到整個東北三省,三大省會城市也因無水港的建立而極大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加快了與世界接軌的步伐。

青島港位于山東膠州灣,處于黃海北部的咽喉地帶,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目前,該港集裝箱吞吐量已超過1000萬TEU,位列世界第十大港口。2008年,直接、間接腹地完成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國的32.15%,截至2009年底,已在經濟腹地建成無水港18個。

(三)以上海、連云港為首的江浙沿海無水港群

上海港是我國東部沿海最大港口,地處長江東西運輸通道與海上南北運輸通道的交匯點,擁有廣闊的經濟腹地,輻射川渝及鄂湘贛皖蘇等省市,橫跨東中西三大經濟區,這些地區都直接或間接地擔當著上海港的無水港角色。上海港每年完成的外貿吞吐量占全國沿海主要港口的20%以上,2009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5.9億噸,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達2500萬TEU,位居世界第二。

連云港地處隴海-蘭新鐵路大動脈的東端,是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同時也是沿海地區出海距離最短、最便捷的口岸,其港口貨物吞吐量的60%來自于中西部地區。2008年以來,該港與沿隴海線中西部的主要城市簽訂了大陸橋物流聯盟合作協議,同時亦與蘇北地區各城市簽訂了“共建連云港口岸”協議,正是這兩協議奠定了共建無水港的基礎。目前,該港發展規劃已納入國家戰略,并提出提出打造世界級無水港的宏偉目標。

(四)以珠三角、海西地區和北部灣為代表的我國南方無水港群

該地區建設無水港雖然起步較晚,但進展很快。由于世界經濟危機的蔓延,港口貨運量減少,港口貨源被分散,珠三角地區各港口之間競爭更為劇烈。為了求生存謀發展,必須擴大港口腹地,于是各港紛紛把目光投向內地,著手建設無水港貨源集散地。如2009年3月,廣州市政府頒發了《關于加快廣州發展的意見》文件,該文件提出以廣州港為中心,加強與內陸經濟腹地的聯系,把建設無水港作為港口未來的發展目標。2010年初,福建省政府出臺了扶持無水港發展的有關政策,同時決定在晉江等地規劃建設4個無水港。由于贛龍鐵路的通車和梅龍高速公路的建成,廈門港與海峽兩岸經濟區成了進入中西部的橋頭堡。最近,廈門港與贛州簽定共建無水港的協議。

廣西沿海的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一般稱為廣西北部灣港,位于廣西北部灣北岸西南部,處于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結合部,不僅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要門戶,更是我國連接東盟的橋頭堡。廣西南寧保稅物流中心管委會于2009年掛牌運行,它標志著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無水港正在建成。隨著2010年初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更為廣西今后全方位的開發開放帶來了機遇。

三、我國現代無水港的通關模式及其評價

從目前我國無水港群動作現狀分析,其發展動因大致存在三種情形:一是沿海港口為爭取貨源,主動與內陸地區合建無水港;二是內陸地區為發展本地區經濟而主動要求建立無水港;三是港陸雙方為各自發展需要而共建無水港。無論哪種情形,其目的都是為了完善港口與內陸的運輸通道,實現內陸地區與國際航運的貫通,打通區域與世界接軌的最近、最快、最省的貨物出口大通道,以便提高本地區對外開放度,促進海陸兩地經濟聯動和快速發展。而要實現這些目的,都離不開海關環節的有效監管,特別是海關通關效率的提升尤其顯得重要。

(一)通關概念及其模式

從字面上看,所謂通關,就是通過海關檢查的意思,而海關所謂的通關是指:進出境運輸工具負責人,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物品所有者或其者向海關申請辦理貨物、物品進出境手續,海關對其所提交的單證和實際進出口貨物、物品進行依法審核、查驗、征收稅費、放行的全過程。

通關作業乃是通關管理活動的實體,主要包括物流監控、報關單電子數據申報、集中審單、接單審核、征收稅費、查驗、放行等各項作業環節。

近年來,我國海關為順應經濟一體化和現代物流發展的趨勢,對長三角區域整體的轉關監管模式進行了改革,提出“兩水兩路”通關作業、“跨關區快速通關”等設想,其中以無水港申報管理信息系統,即“屬地申報,口岸驗收”模式更為突出。自2005年開展試點以來,先后加入長三角區域通關改革試點的,除上海、南京、杭州、寧波4個直屬海關及下轄的16個隸屬海關外,合肥、武漢、重慶、成都、長沙、南昌等海關也紛紛加入,目前已經從長三角區域擴大到整個長江流域,并推廣到福建和廣東沿海諸多海關。所謂“屬地申報,口岸驗收”,是指企業在辦理進出口貨物通關手續時,可以自主選擇向屬地任一海關單位申報,在貨物實際進出境地的口岸海關辦理貨物驗收手續,也可以選擇在口岸海關直接清關或轉關的通關方式,這與先前進出口貨物在海關監管中涉及兩個以上直屬海關時,只能采取轉關運輸的監管方式明顯不同。當然,這種模式適用對象必須是守法的企業,即通常的A類及其以上誠信企業。

(二)無水港通關模式評價

自實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收”通關模式以來,已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一是順應了長三角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要求。該通關模式一改傳統的跨關區快速通關貨物在主管地海關(或口岸海關)申報后,還必須到口岸海關(或主管地海關)進行第二次申報,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區域內對快速通關的管理要求,提高了通關效率。“一站式通關”改革是海關主動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更有利于為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外向型經濟的高速發展服務,也是順應現代物流發展而作出的重要調整和決策。

二是由于通關環節的減少,使企業降低了物流與通關成本。此模式試運轉后,企業完成驗收手續一般只要半天時間,而按傳統的轉關模式作業,通常需要1~2天,口岸停留時間明顯減少。由于從“兩次申報,兩次放行”轉為“一次申報,一次檢驗,一次放行”,企業只需在本地海關辦理通關手續,貨物直接在口岸海關驗收,通關時間少了,大大提高了港口利用率,使港口經營環境得到了改善。同時,A類及其以上誠信企業,不再使用海關監管車輛運送貨物,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選擇運輸工具,進口貨物在口岸放行后,企業可以直接從口岸提貨,為企業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和實惠。對海關而言,消除了對海關監管貨物在途中的風險,便于把工作重點放在對企業的日常管理和后續核查。從當前試行性情況來看,無水港物流運行時間,在中部地區可縮短1-2天,西部地區縮短3-4天,綜合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集裝箱每TEU節約成本300元,物流和通關綜合成本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