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的滲透范文

時間:2023-07-25 17:20: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的滲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的滲透

篇1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教育手段,而課外閱讀也是一種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教師通過積極的引導學生閱讀各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讀物,不僅可以有效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開拓視野,還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意志力,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但是,書也有“好”、“壞”之分,教師就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讀“好”書,才能夠使學生真正的通過課外閱讀獲得進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思想特點、興趣愛好以及年齡特征等實際情況,積極的為學生推薦各種優秀的讀物,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使學生能夠一直保持課外閱讀的興趣,特別是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1]。例如,有些學生喜歡閱讀一些談情說愛的書籍,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閱讀和學習有關文藝理論的書籍,提高學生的閱讀品鑒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充分的感受相關書籍中人物的悲歡離合。同時,教師要讓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避免一味的閱讀情節曲折的書籍,而是要能夠閱讀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籍,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獲得有益的感染,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并且,教師還要積極的鼓勵學生訂閱各種報紙、雜志,促使學生能夠擴大自己的視野,增強自身的思想覺悟。

二.鼓勵學生積累名言警句,利用名言警句滲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存在著十分豐富的名言警句,這些名言警句有著很強的教育意義,其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思想內容,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高中語文教材內容中,有很多的課文的中心思想,都可以通過一段言簡意賅的話語進行概括。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就要抓住這些內容,對其進行重點的分析和講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且,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將這些名言警句進行記錄,并時常進行閱讀,幫助學生牢牢的進行鞏固[2]。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天正式上課之前,引導學生共同朗讀一句名言警句,然后讓學生初步的了解其中的含義,并將其進行記錄,還可以將其寫到黑板的角落上,幫助學生進行鞏固。同時,教師還可以在黑板報的醒目位置,每天寫下一條名言警句,讓學生進行學習,并鼓勵學生對其含義進行討論和分析,豐富學生的積累,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并且,教師還可以利用校園廣播,每天為全校的師生播放一條名言警句,營造一種良好的德育氛圍,通過環境對學生產生影響。

篇2

關鍵詞:語文教學 教師 滲透 德育教育

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壯麗的日出”,人因道德而崇高。現在世界管理界有三句名言:人的知識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質,人的素質不如人的德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師說》中的一句話,這句話高度概括了教師的重大職責。但是不少老師將側重點放到了授業、解惑中,反而對最為重要,最能體現教師價值的傳道一詞進行了選擇性忽視。誠然教師是學生掌握知識、認識世界的領路人,但育人成德是教師的天職。把育人寓于教書過程中,是每位教師的責任。必須改變德育“說起來重要,看起來必要,忙起來不要”的消極被動位置。因此,加強對中職生德育教育刻不容緩。德育教育也不能簡單地由某門學科或某些教師來完成,它必須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門學科之中去,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承擔德育教育的責任,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務,語文教學更應利用本身優勢強化其德育教育的功能。

一、面對困惑,發揮優勢

處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夾縫”位置的中等職業教育的生源幾乎全部來自初中,而且絕大多數是升入高中無望才選擇上中職學校學習的,他們普遍存在著文化基礎知識水平偏低的問題,相當一部分學生數學、語文、理化、英語、政治等科目加起來都不足百分。這些文化基礎知識“先天不足”的學生普遍存在著到中等職業學校學習是為了“混張文憑”好找個工作的思想,也就注定這些學生存在著嚴重的自卑心理,對外部世界變化敏感、尋求獨立自主、辨別力又不強,進入中專學校對他們來說是迫不得已的選擇,但職校對他們來說畢竟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希望的起點。可他們一到了職校,發現很多東西還是像他們初中一樣,因此對前途對未來更加缺乏信心,對自己越發沒有了清醒的認識。很多學生剛剛入學還能遵守校紀校規,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更有甚者,產生反抗對立情緒,甚至說,處分怕啥,最多不在這個學校讀書。因此一學期下來處分堆了一大疊,老師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校紀校風沒有好轉,違反紀律的同學照樣層出不窮。所以說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如何利用語文這門學科管好這群“弱勢群體”呢?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彌補學校的這種硬管理所帶來的弊端。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有著廣闊的空間,語文教學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人生,認識一切人的規律和規矩,方寸任馳騁!試想一個思想端正,意志堅強,有著高級審美情趣的學生又怎會每天無所事事惹事生非呢。因此,語文教學是學校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塊法寶,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一片沃土,是學生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

二、寓德于教,育人成德

(一)將德育滲透在課文內容的教學中。

在語文教學中以課為內容載體,在學生充分掌握文章的大意的基礎上及時總結和升華主題,對學生進行情感和道德教育。例如,余光中的散文《朋友四型》就講述了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四種朋友,分別是“高級而有趣,高級而無趣。低級而有趣,低級而無趣”,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區分開這四類朋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恰逢前一段時間在班主任工作中約談了個別學生,對于他們的心理狀況有所了解,他們每個人在交朋友以及如何正確對待朋友方面都有些問題,因此借助于這篇課文,展開討論,總結學生之間存在的交友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德育效果,為以后的德育工作也總結了豐富的經驗,總之,恰當的開拓和引發主題,結合現實可以使學生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升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培養他們健康的情感。語文課本中所選的課文,除傳授有關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外,無非都是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每一課都應有一定的德育教學目標。例如《勸學》一文中,作者以“青出于藍”、“冰寒于水”兩個比喻來說明學習和改造的重要性;又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事例推論及人,即“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通過講解,使學生理解作者的用意,“人,也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很高的境界”。這樣,學生既分析出了文章的論點——學習的重要性,又使他們從思想上提高了認識。文章又用“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等進行正反對照,來論證學習應有的方法和態度,結合他們學習動力不強的現狀,進行適時的引導,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人的道德、知識、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堅持不懈的努力才可達到的。從而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我們就把德育很自然地滲透到了教學當中,德育目的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效果自然也就達到了。

(二)將德育教育與語文學科的基本訓練有機結合起來。

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在培養這些能力的過程中,我又極其注意進行德育教育。平時有一部分同學很少在公眾場合說話,所以一叫到他(她)發言時,不是面紅耳赤、結結巴巴,就是看上去心里明白,但不知該怎樣表達出來,針對這種現象,我開展了“課前十分鐘演講”活動,開始的時候一個一個同學按學號輪著上臺講演。不規定內容,所見所聞,好的、壞的事情都可以說,但是要求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并簡單說說自已對這件事的看法、感受。這樣,通過說見聞、談感受,實際上是在不知不覺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當眾說話能力、審美能力、辨別美丑和是非的能力。教師可以把握這一點,因勢利導,將興趣自然地引到預定的目的上來,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喜歡上了“說”,甚至愛上了“說”。后來,我就由原來的“自由說”到提高難度和要求的規定內容來說。比如說《你如何看待媒體廣告》、《小議助人為樂現象》、《假如我爸是李剛》、《幸福與苦樂觀》等等,通過演講讓他們從生活中找到評判是非的標準,同時我還組織了像《讀書吧,它會給你力量》、《女兒更應當自強》、《請學會自作自受》、《我能行》、《感恩》……這樣的活動,不僅使同學們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知識,而且也讓同學們懂得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生道理。我還不滿足于此,當同學講完一個話題后,我還及時進行點撥,根據所講的話題,結合同學們的實際情況,語重心長地提出對同學的殷切希望,或再強調一下每個話題中蘊含的哲理,使同學們的心靈得到滌蕩。讓我感觸頗深的就是“學會感恩”活動中同學們都熱淚盈眶,讓他們明白了感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正直的人起碼的品德。因為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如算算讀書期間所花費用),老師對我們有教育之恩,同學對我們有幫助之恩,社會對我們有關愛之恩,軍隊對我們有保衛之恩,祖國對我們有呵護之恩等等。也就是說:感恩是對生命恩賜的領略,感恩是對生存狀態的釋然,感恩是對現在擁有的在意,感恩是對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對賜于我們生命的人的牽掛……只有學會感恩的人,才擁有謙虛之德。同學們真心地道出了他們的點滴故事,彼此之間都受到了教育。真是達到了學習教育兩不誤。

訓練了“說”的能力,寫作的能力也就自然的提高了,思想也受到了教育,逐步培養了學生向困難挑戰的信心和勇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看到學生的進步,我自然是滿心歡喜,知識水平和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素質和覺悟也是更上一層樓。

(三)在語文課堂上運用榜樣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加強情感渲染。

中職學生雖說基礎差,但經過兩個學期的訓練,學生們的語文知識與能力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大膽開設“詩歌鑒賞課”,借助于詩歌、名言等文學形式,通過美的閱讀,體會到丑的丑陋,更得知美的難得。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借助于“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這樣美好的句子,我們可以引申至生活中不關心糧食和蔬菜的人,比如我們的學生,是甜蜜的一代,糧食和蔬菜都由父母關心,而山區大多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通過學生之間的不同對比得出幸福生活來自不易,理當珍惜的結論。借助于語言手段,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也是教育的基本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審美,審丑”等語言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充分感受“美和丑的對比帶來的強烈震撼”,同時形成自己的道德觀。

加強情感渲染,觸動學生心靈。教師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或者慷慨激昂的演講也將會對學生的情感發育,德育教育起到促進的作用,教育專業服務的內容與師德規范的內容存在高度一致性,對學生的道德要求首先必須成為對教師的道德要求。師德不但是約束、鞭策和指導教師的道德手段,也是鼓勵和教育學生的道德手段。在教師為學生樹立的所有道德榜樣中,教師自身的行為示范對學生最具感染力。雅斯貝爾斯曾說過:“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成長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作用,都有可能給學生予以定位。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這就要求老師既要“學為人師”更要做到“行為世范”,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滋潤學生的心田。長此下去,教師“有心”栽的“一花”必定引出“百花”開,學生也在“無意”之中獲得“柳成蔭”之效。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德育以知識為載體具有巨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能夠給予學生深刻的影響,形成強大的內化力量。讓我們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善、美的情感空間,使他們在語文學習的同時把握情感品質的內化力量,讓他們在語文的天空中感受純我本色。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有目的地把德育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自覺地反省思考,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這樣,教師才能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我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學生的道德教育是系統工程和長期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更需要各方力量不斷探索新的教育途徑。讓我們在探索中前行,讓德育之花處處開。

參考文獻:

1.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

2.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語文》基礎版第四冊.

3.語文學習.2004年第12期.

4.蘇霍姆林斯基.美育教育(譯文第三版).

5.《語文》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教材.

篇3

關鍵詞:積跬步 德育教育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居于“師”之首;《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那么日常教學中怎樣貫穿德育教育呢?積跬步,不停步,一步一個腳印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吃透教材,擬定德育目標

初中語文教材是編者精心篩選的經典作品,濃縮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蘊含著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積淀著人間真摯的情感,是初中學生很好的德育教材,教師要吃透教材,擬定好德育目標,有計劃地滲透。如:《三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唐雎不辱使命》學習唐雎不畏,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日常教學有針對性地滲透德育教育,才能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立足課堂,滲透德育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課堂教學是“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主要場所。教師立足課堂,一方面指導學生學好語言文字,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深入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讓學生受到熏陶感染。

1.挖掘主題思想,明確人生方向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尤其是文言文,不僅歷史悠久、名家眾多,而且作品豐富,題材廣泛,關于道德修養的智慧總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論語》、《愛蓮說》、《岳陽樓記》等都是典范之作。“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告訴學生應有周敦頤的高潔品格;“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教育學生應有范仲淹先人后己,天下為公的曠達胸襟。課堂上師生共同挖掘文章的主題思想,背誦凝聚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學生從中汲取營養,明確人生的方向。

2.分析人物形象,樹立學習榜樣

初中教材所選文言文,寫人、敘事類所占比例較大,這些生動故事,最能誘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對課文進行常規講解后,抓住德育教育的契機,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樹立學習榜樣。《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是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楷模;《傷仲永》中方仲永是不重視后天學習而“泯然眾人”的活教材,具有警示和訓誡作用。英國名言:優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說服。文中人物就是最好的示范。

3.誦讀精彩片段,感悟人生真諦

讀,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中的字里行間大都蘊含著作者的人生態度,學生只有反復誦讀才能感悟。讀《送東陽馬生序》“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明白天才出于勤奮;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懂得磨難造就人才。反復誦讀能熏陶思想,感染情操,幫助學生感悟人生的真諦。

立足課堂,堅持不懈地進行德育滲透,積跬步,不停步,終能塑造一個又一個高尚的靈魂。

三.拓寬視野,延伸德育教育

課外拓展既有利于拓寬視野,又有利于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語文學科進行德育滲透的途徑之一。預習《陳涉世家》,感動于司馬遷受宮刑而發憤著書的頑強意志。學了《惠子相梁》,閱讀《莊子?秋水》進一步領悟莊子鄙視功名富貴,追求自由快樂的人生態度。課前、課后不斷熏陶感染,把德育教育延伸到課堂之外。

總之,語文學科是集知識性、科學性、思想性于一體的綜合學科。通過課前定目標、課堂滲透、課后延伸逐步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中學教材全解》:薛金星,主編 陜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3版.

篇4

1.重視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列寧說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在語文課本中,有相當比例的文章都是宣揚愛國主義情感的,但是,有些教師在講解這些課文時,往往對愛國主義教育蜓蜓點水、一筆代過,只注重的是字詞句基礎知識的教學,沒有給學生留下鮮明的印象。若要更好地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教師就要運用各種生動形象的語言以及流傳古今中外的小故事來感召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崇尚愛國主義,啟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精神。在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貫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從思想上讓學生明白真正的德、善、美。

2.加強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從啟蒙教育開始,每個學生都觸及到了“思想品德”這門課程的學習,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總會出現違反崇高道德的行為,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造成這一切發生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重視思想道德。所以我們為人師表,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思想道德的教育,要結合社會發展的特征,積極地和學生交流溝通,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強化社會環保意識的教育。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它是人類共同的家,愛護地球需要全世界每個人共同去努力。顧炎武曾經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保護環境與維護生態平衡的歷史重任要落到一代代學生的肩上。讓他們都樹立來關愛自然,熱愛地球的意識,也就是熱愛生命的意識。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滲透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夯實生命意識的教育。生命,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然而,不尊重生命的現象卻屢見不鮮,這與傳統文化心理的價值偏向。每一名教師都應該對生命意識在教育中缺失的表現和原因進行深刻分析,由此來審視現實的教育應該如何喚起學生的生命意識。在生命意識教育中,教師必須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深刻審視與查究自身生命存在的狀況而認識自我,從而活出自我。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

1.培育學生養成鉆研教材和閱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鉆研教材,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體味其中真正的思想和內容,更是為了引導啟發學生的德育思想。結合一些有益的課外讀物,使學生了解有關思想道德方面的案例,這種合二為一的做法,要比其他方法更直接、更見效,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養學生養成搜集作家生平事跡和評價其作品的習慣。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我們要設法讓學生主動去了解文章作家生活的背景、生平事跡,以及該作家寫這個作品的目的和意義。讓學生自覺地總結所看到、所學到的知識,然后組織共同交流,使學生更好的領悟到作者的思想道德情操。

3.培養學生養成背記名言警句并理解其含義的習慣。每一條名言警句都飽含了許多方面的進步思想、教育思想,具有深遠的含義。理解其含義,并能靈活地運用到自身成長的過程中來,對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4.讓學生養成善于有感而發的寫作習慣。通過寫作的訓練,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而且還可以通過寫讀后感之類的作文加強學生思想深度,最重要的是可以反省自身。寫日記之類可以看到最真實的自己,從而在教師、同學的幫助下改進與提高自身修養。

篇5

【關鍵詞】小學語文 德育教育 教學策略

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習語文是對學生社會主義及愛國主義的道德品質和情感培養,是促進學生樹立積極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的過程。對作品內涵的初步領悟,利于啟示人生、社會及自然,加深學生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培養,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與價值觀。故而,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傳授知識,更要關注全面學生的情感,充分利用課程資源,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心靈品格。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語文教材選入的文章,或多或少都蘊含感人肺腑,引人深思的人生道理,且篇幅優美,邏輯嚴謹。語文課文既揭示生活道理,也歌頌祖國的壯麗河山。學生學習語文,會受其優美語言及深刻內涵影響,長期以往,可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一種情感,促進其道德素質的提高。因此,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與單純的德育教育相比來說,更易被學生所接受與吸收。課堂是依托教材開展教學的場所,反之教材則為語文教學構成的前提。故而,教師一味的說教效果并不理想,必須有機結合教材,針對教材內容進行德育教育,做到動之以情,喻之以理,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濃厚情感,建立基礎的情感框架,在自身感悟中吸取精華內涵,最終達到滲透德育的效果。

二、語文教學中有效實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賞析課文、插圖,滲透德育教育

古人云:“文所以載道也。”文章作為思想內容的主要載體,兩者間緊密相聯。因此,語文教學中要有效結合二者,促進學生理解和運用文字語言,達到潤物細無聲地德育教育。例如,《做一片美的葉子》教學中,指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精讀,積極發揮學生的想象,欣賞文中美麗的大樹和葉子,感悟葉子忠于本職不求回報的付出精神。首先,文中對大樹美的描述,彰顯其茂盛充滿活力。其次,對葉子美的重點描繪,通過對其美麗外形的描寫,即秋千各異的形態;對葉子共同職責的描寫,即向大樹輸送生命乳汁,從中體會到葉子短暫一生中無私奉獻的內在美和精神。最后,由葉子聯想到人,讓學生結合實際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到人和葉子兩者之間風險存在的關系,學會忠于本職不求回報地付出。

而欣賞課文插圖,領悟圖中意境,利于學生具象化課文抽象內容,進而深刻理解課文,達到深化思想認識的目的。例如,《航天飛機》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也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比如,用投影儀展示各類飛機圖片,要求學生對比它們的不同之處,掌握航天飛機的特點,即飛行速度快,飛行高度比普通飛機高等。進而更深入地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百尺竿頭的進步,感受到中華兒女的智慧,實現對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長大用科學造福人類思想的培養。

(二)情感教學,實施德育

語文教學對德育教育提出極高的要求,即喻以曉理,情感育人,激發學生情感對學生道德行為及認識影響頗深。因此,語文教師授課時要注重情感參與,或褒貶、或抑揚,激情四溢地開展教學,讓學生感到振奮,感悟課文,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受到優質的德育教育。例如,《別了,我愛的中國》教學中,用飽滿的激情教學,歸納全文的中心思想:該篇課文體現出作者即將離開祖國的復雜心情。而這種心情包括憎恨帝國主義,眷戀祖國河山,衷心感激送別的親友,對祖國未來的強烈希望,以及對離開祖國的無限自責。在整篇文章中,都透露出作者對祖國濃厚的熱愛之情。教師充滿激情地講解,可使學生受到感染,深刻認識到作者對祖國的深厚情感,進而提高自身的愛國主義。

針對語文的課程特點,還可以采取口誦心悟的形式,讓學生接受德育教育,高質量的朗誦,也能起到感染學生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提供給學生充足的誦讀時間,進而在思考中獲得感悟,達到比單純見解更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創設德育教育情景

新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大量對祖國大好河山描繪的文章。針對這類課文的教學,語文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全過程,使學生在教學中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培養濃厚的愛國之情。例如,《桂林山水》教學中,通過多媒體開展課堂導入,讓學生觀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壯觀美景,然后,介紹文章的地理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等背景因素,引導學生在作者的靈活描繪中“暢游”桂林。這種導入形式利于學生產生強烈了解祖國壯麗河山的欲望,產生迫切閱讀學習課文的興趣,進而以飽滿的激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另外,在交流學習體會時,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各抒己見,激發其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而要讓學生這種情感得到良好升華,教師可以用極富激情的語言結束教學,引領學生進入情感,實現對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同時,通過本文還可引導學生去了解更多祖國的山水,比如,遼闊的內蒙古草原,富庶的西沙群島,雄偉巍峨的五岳,以及長江黃河等,令其為美麗感到驕傲自豪。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與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息息相關,有必要開辟更多途徑,促進德育教育的實施。通過對課文以及插圖的賞析,情感教學手段和德育教育情景的應用,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在欣賞之余能夠感悟到課外中蘊含的人生道理,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并增強對祖國的強烈熱愛之情。這就要求著語文教師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將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有針對性、目的性的引導學生,促使學生提高自身語文知識,科學合理地塑造人格,實現道德修養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曉奐.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中滲透德育教育[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8):114-114.

篇6

關鍵詞:語文教學;滲透德育;世界觀;價值觀;素質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還要體現社會主義教育的性質,體現素質教育的目的。那么如何寓德育于教學之中呢?

一、有機結合,自然滲透

(1)結合小學語文中的內容滲透德育在小學語文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非常豐富,如與課文相聯系的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教師要結合有關教學內容,介紹我國文學家的杰出成就,介紹現代中國人對文學發展的巨大貢獻。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用生動的富有教育作用、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國發展的時代脈搏,從而激發學生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語文的熱情。在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常用漢字,教師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可以根據漢字的結構滲透德育,可以通過學生的觀察,具體分析字形同做人處事之間的關系,將識字、寫字教學同育人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結構,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團結友愛、謙讓互助、集體主義等方面教育。

(2)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辨證唯物主義所揭示的不僅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一般規律,也是關于自然發展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在教學中,要結合有關內容,恰當地揭示語文知識中蘊含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使學生受到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形成科學的世界觀。結合語文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主義觀點教育的事例比比皆是。

二、陶冶情操,潛移默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應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心里需求出發,找到合適的策略,做到真正激起學生的心理認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實現育人的本質。

1.情感誘導法“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教學中,教師要誠于衷而行于外,應滿腔熱情,精神飽滿地出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態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響學生。教師要恰當地組織教學,靈活地選擇策略,通過對一個個理由的導語,一個個環節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話語,激發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從而使學生產生對這門課的興趣。總之,教師應努力營造活躍的學習氣氛,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之間的那種積極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這種情感交流中,學生表現出對教師充滿期望和信任感,學生就較容易把這種潛在的情感意識轉移到語文學習上,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情緒。

2.競賽訓練法利用兒童爭強好勝、榮譽心強的特點,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適時的引入競爭機制,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和興趣。組織學生競賽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把榮譽表、成績欄公布在校園中;為發揮學生的特長,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和競爭意識,可組織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冠軍賽、搶答賽等活動;為讓學生養成獨立深思、說話完整、書寫清楚等習慣,可定期組織“比誰聽課最認真”、“比誰回答理由最完整”、“比誰的作業最清楚”的三比活動,讓學生在競賽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感,增強自信心,提高自覺性和自制力。

3.獎懲結合法心理學實驗和經驗均已表明,受獎勵或表揚對于學生的激勵作用最大,而且有較長期的效應;受訓斥或懲罰的激勵作用次之;受忽視(見到其他同學受獎勵或受懲罰)的激勵作用再次之,未受到獎懲,也未見到別人受獎懲者,則成績最差,無進步可言。但是,只有合理地、不過分地使用獎勵和懲罰,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一切有損于學生自尊心的訓斥、責備、譏笑與諷刺,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礙于學生的個性的健全發展。

三、開展活動,拓寬視野

1.通過語文訓練和實際應用,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教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深思克服困難的精神。

2.通過語文作業和練習,還可以培養學生嚴格、認真、仔細、工作有條理,對自己負責任的良好作風。

3.指導美讀,滲透思想教育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語文課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示范導行,感染習慣

篇7

一、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及其優勢

職校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在當前更有其深遠的現實意義。“人之初,如玉璞。性與情,俱可塑”。正處在十六七歲年齡段的職校生,雖早已告別“人之初”的童年,但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期,他們的心理判斷能力還較弱。況且,當前中職生主要來自初中階段學習能力較差的群體,他們學習基礎薄弱,常常游離于學校和老師的關注外,在初中時,長期遭受同學的歧視,內心極度自卑,心理問題多,容易走極端。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在教好書的同時,要積極利用課堂教學,創造一個教書育人的良好氛圍。應有意地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在這一點上,語文教育較其他學科來說有著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語文教材是情感傳播的載體,凝聚著人類情感的方方面面,也包容著眾多的情感觸角,提供了豐富的情感教育素材。這些情感素材在學科中很少是顯露的、直接的,往往借助于文學形式間接地表現出來。德育因素寄于描述的故事情節、刻畫的人物形象、揭示的客觀事實等具體的藝術性、形象性的文學內容之中,使教學者通其情,達其理,這是中職其他課程所不能及的。

二、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實施德育教育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朱自清論述過: “寫作是基本訓練, 是生活技術的訓練―― 說是做人的訓練也無不可。”這說明作文教學不僅僅是傳授寫作知識, 培養寫作能力, 更要注重作文育人,教作文就是要教學生學會做人。所以,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作文觀,自覺地把作文與做人結合起來,在作文中學會做人,在做人中提高寫作水平,這一過程中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人生觀,諸如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遵紀守法。

三、利用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內容

職校語文教材中集結了很多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教師可以根據不同課文的特點,進行不同的德育滲透。如在講《項鏈》一課時,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教育。以課文為藍本,教師結合學生的心理實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金錢觀、人生觀,用瑪蒂爾德的不幸遭遇去認清資本主義社會的實質;又要從瑪蒂爾德勤勞、誠信的一面教育學生全面地看問題、分析問題;從作者莫泊桑將瑪蒂爾德的悲劇歸結為偶然的局限的認識,指導學生去認識性格決定命運,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自己平時學習、生活上的點滴細節。

這些教育要比枯燥的德育灌輸更起效果。職校學生本來就已經厭煩了老師、家長的說教,但談到《項鏈》等這些情節性較強的文章時,學生就會情不自禁地將注意力集中到課文上,從而得到藝術的熏陶、心靈的凈化。

四、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當前的中職生為什么在初中時會被認為是“不受歡迎的人”,為什么會學習基礎薄弱,從根本上說還是自身的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對,而現在到職業學校了,丟掉了原來的學習壓力,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筆者認為,除了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外,還必須提高自身的文學

素養。

當今社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在一部分人中日趨嚴重,一些學生深受這股歪風的影響,生活中“講吃”、“講穿”,有的學生甚至上酒店、下歌廳、泡網吧,閱讀一些空洞、虛幻的書籍,這些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學習和身心健康。針對這一現象,教師一方面要利用課上時間引導學生閱讀優秀文章,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列出讀書目錄,指導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閱讀一定量的名著,讓學生自己去感受作品主人公的一言一行。這一方法不僅可豐富語文課的內容,而且可以使學生明確什么是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職業教育真正成為成人教育。

篇8

關鍵詞:語文教學;德育滲透;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是一門十分重要的科目,能極大的開拓學生的思維和思想道德的養成。小學的語文教材中,包含了許多融和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傳統美德的故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對小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小學語文教學自身包含著內容豐富,知識面廣的特點,進行德育滲透就顯得非常方便。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是其它學科不能比擬的。

(一)層次分明

小學的語文教材是根據小學生年齡段的心理特征、知識構架以及對世界的真實認知程度進行編寫的,能夠較好和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吻合。所以,小學的德育滲透也就顯得具有層次化。

(二)滲透性好

語文的教學范圍相對來說比較廣泛,除了正式的語文教材之外,一些課外讀物、作文教學都能夠使德育工作進行很好滲透。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德育滲透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閱讀,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對一些關鍵點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從學生的內心深入激發學生的情感,提升道德品質。作文教學也是德育滲透的良好方法,作文是學生吐露心聲的重要方式,在寫作的過程中,除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多的是使學生加強對生活思考的能力,把所學的語文知識和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融合起來,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從而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善于行動的良好品質。

(三)共鳴性高

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文章都包含了作者最真實的感受和感情,很大程度上 表達了作者對事物的真實看法,是內心世界的真情流露。在對這些文章進行教學時,不僅要對字面上的信息進行了解,更要挖掘作者內心的真實情感,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其中的道理,從而使學生和作者之間形成情感共鳴,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德育滲透存在的問題

(一)過于重視學生的分數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的分數成了教師和學生共同關注的焦點,同時,學校對學生升學率也有一定的要求,在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下,語文教師進行語文教學時,通常是以分數為前提,對語文的基礎知識和考試的重點進行重點教學。久而久之,學生也就會對語文失去興趣,對于滲透也就無從說起。

(二)語文教師對德育教育理念了解不完善

由于一些小學語文教師本身的素質不高,因此,對德育教育理念的了解不全面,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理解不深入,不能夠體會到教材更深的含義,從而導致了一些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夠很好的融合教材進行德育滲透的教育工作,所以,德育教育也就變成一紙空文,還有可能降低學生的素質水平。

(三)語文教師缺乏豐富的專業知識

德育滲透教育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扎實的教學功底。但是在實際中,一些小學語文教師一般都不具備這些條件,因此也就不能夠針對教材進行德育教育。

三、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措施

良好的德育滲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和情操。對于上述德育滲透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

(一)從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場所,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和品德教育的關鍵所在。在教師進行語文教學時,要立足于教材運用情感熏陶法,豐富語文教材內容,最大限度的進行德育工作的開展。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講析理解法,實現德育和智育的完美結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引導作用,并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給予最大支持,這樣才能夠使小學生在喜歡語文課程的同時加強德育滲透。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給小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二)從課外活動中融入德育教育

增加學生的課外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德育滲透也可以通過課外活動的方式進行,比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成語接龍、演講和文章朗誦等,在加強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德育教育,在課外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進而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從課外閱讀中融入德育

課外閱讀是拓展知識的重要渠道,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有重要作用,把德育融入到開外閱讀中,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興趣,為學生推薦不一樣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正確的閱讀課外讀物,使學生在課外讀物中提升思想覺悟,進而加強品德教育。

(四)從教師的角度出發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小學語文的實踐者,從教師的角度出發開展德育滲透,更有利于使品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實質性。首先,教師本身的行為舉止要規范,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才可能給學生樹立榜樣。在教師言傳身教的過程中,真正的實現德育滲透。其次,科學的整合也是必要的,實現語文知識和道德的完美結合通過掌握學生的個性,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育計劃,有利于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加大德育滲透力度。實現在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目的。

小學的德育滲透,旨在通過小學語文的教學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建設和道德情操的培養,進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思想觀和人生觀。通過德育滲透,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少卿.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學周刊,2015,06:91.

[2]于振軍.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赤子(中旬),2014,02:291.

篇9

一、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滲透。現在的學生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方面都比較欠缺,而初中語文課本介紹了許多高深品德和人格魅力的人物,我在課堂上利用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讓學生在一些人物崇高理想和優秀品質的感染熏陶下,自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如教授《岳陽樓記》一文,通過對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分析,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名學生要象范仲淹那樣從小胸懷天下,吃苦在前,享樂在后。

二、充分利用課外閱讀實施德育滲透。作家趙麗宏說:“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對了解歷史,了解社會,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義,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我在教學實踐中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思想實際,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引導學生去讀,并且加強閱讀指導,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受到教育發,收到良好效果。

三、巧妙利用名言警句進行德育滲透。初中語文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課文中出現了名言警句,這些名言警句不僅文情并茂、短小精悍,而且思想內容深刻豐富。我在教學中根據課文提供的語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點分析和講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例如講解《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名句時,引導學生理解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的寬闊胸懷,學習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講解魯迅小說《故鄉》中關于“路”的名言時告誡學生人生之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在未來的人生生活道路上,應有勇于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講解《生命的意義》“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時,讓學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和人生的真正意義,要珍愛生命,學習小說主人公保爾為全人類利益而活著的獻身精神; 講解《孟子》里的“舍生取義”,《過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蜀相》里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時,告訴學生這些名句震撼著千千萬萬仁人志士的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舍身為國,為正義事業奮斗終生。在教學中我還要求學生將名言警句歸類整理和背誦,鼓勵學生寫讀后感,收到良好效果。

四、充分利用作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也是德育滲透的重要途徑。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除強調寫作技巧、文字功夫外,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增強道德意識,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和思想覺悟。俗話說“作文先做人”,一個道德意識淡薄、認識水平低下的人,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內容豐富、思想健康的文章的。因此,在選擇作文題目時,我選擇一些既具有人文氣息又現實性較強的話題,既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興趣寫,讓作文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又能在寫作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例如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主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作文中,有的學生書寫自己的成長之路,感恩父母老師于一路上的關懷;感恩社會給自己的成長提供了優越的條件。類似的如以“善良”“責任”“寬容”“自信”為話題的作文都能使學生在寫作中不知不覺中受到德育教育。

篇10

1 五年制高職語文教學的現狀

1998年開始,中國的高職高專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迅猛發展。近幾年來,正日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高職教育定位于服務地方經濟的重要職能,以培養社會一線的專業人才作為教學核心目標。因此,在課程教學上,高職院校往往將學生的專業能力訓練放在首位,理論課時大幅度減少,實訓課時著力提高,在深化教學改革的進程中,大力提倡“理實一體化教學”,以便于學生在一踏上社會便有“用武之地”,順利和企業完成對結。

但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卻沒有得到基本的重視,語文一線教師的專業性不強,學生一般受語文學習無用論的影響,認為語文學不學不重要。這種認識甚至于漫延到語文教師。高職語文教學的地位就相當尷尬,語文教學的現狀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么,準確定位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將語文教學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這是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努力嘗試的重要內容。

2 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學習現狀

五年制高職學生整體而言,在初中階段,多數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受自身學習能力的限制,總體學習水平不盡人意。初中階段,學生大多對語文學習有畏難情緒,所謂的“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 ,三怕寫作文”,真實道出了語文學習的困惑和疑難之處。況且較多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存在認知性錯誤,認為語文的學習更多是依賴于“死記硬背”,不重視課處閱讀的積累。而到了高職階段,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學生自然對語文基礎課程不再重視。且大多認為自幼受母語的熏陶,語文的功底應該不錯, 對語文的學習自然就比較忽略。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一般教學思路是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對知識點的掌握是由初步識記、重點理解、到實際運用的層級要求。在考試制度的影響下,學生往往更注重識記目標的達成,因而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不求甚解,也難以真正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繁重的課業負擔面前,學生也總是疲于應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相當一部分同學語文學習的興趣日益衰減,學習的效果也不盡人意。

3 五年制高職語文中的美育教學

針對五年制高職語文學習的現狀,結合在一線教學的嘗試與反思,面向五年制高職學生,在基礎語文教學中,筆者始終將美育教學作為核心,將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作為教學綱要。在如下方面進行了一些調整:

3.1教學目標的調整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論中,對于教學目標的確立,一般是按照由具體到抽象的邏輯順序,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美學目標依次呈現。而部分語文教師過于重視語文的工具性、基礎性特征,過于注重知識目標的實現,美學目標常被忽略。學生課程學習的觀念和意識是產生學習行為的前提和基礎,當下,五年制學生的觀念已具有多元化的時代特征。因而我將美學目標的實現排在首位,將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作為課程設計的重點,并用它來指導日常的課堂教學。近幾年來,授課班級的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有所增強。

3.2教學內容的調整

傳統的現代文教學常用現代漢語的編排習慣,由字詞教學、難句解析、到謀篇布局逐層講解,而文言文教學同樣過于重視語句的疏通和講解,忽視了文章本身獨有的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如我在設計《荷塘月色》的教案時,首先帶領學生賞析月色下荷塘邊獨特的情韻美,其次讓學生思考本文中的疑難語句的理解,最終回落到和學生一起感受朱自清先生清新淡雅的人文情懷。再如在教《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時,筆者緊扣首句“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麗”的講解,和學生討論中國古往今來對男子的審美標準,并結合諷諫的類比方法,和他們交流善于傾聽、學會敘述重點的技巧。

3.3教學方式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