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發展理論范文

時間:2023-07-19 17:37: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鄉村發展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鄉村發展理論

篇1

關鍵詞:產業集群;鄉村旅游;河北省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2-2948-0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in Hebei Province

ZHAO Rui-jun,WANG Lan-hong

(School of Tourism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Abstract: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industrial cluster would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By applying the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promo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in Hebei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nagement, tourism planning,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in tourism industry,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were analyzed,and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dustry cluster; regional tourism; Hebei province

鄉村旅游是指以各種類型的鄉村為背景,以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風貌以及人文遺跡、民俗風情等為旅游吸引物而進行的兼有觀光、度假和體驗等性質的旅游活動。河北省鄉村旅游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初,經過多年發展,在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城鄉統一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總體上看,由于發展時間較短、缺乏科學系統的理論指導,河北省的鄉村旅游發展水平和質量一直處于較低水平,諸多問題日益顯現,如重復建設、無序競爭、效益低下等。探索河北省鄉村旅游持續發展的新方向已成為一個重要而緊迫的研究課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作為工業化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經濟形態,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也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在實踐領域將產業集群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實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對產業集群的研究起初主要集中于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隨著世界范圍內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人們發現旅游業同樣出現了產業集群現象,而且呈現出與制造業不同的特征與規律,因此利用較成熟的產業集群理論研究旅游業發展的理論成果也逐漸增多。旅游業發達地區出現了顯著的旅游產業集群現象,這說明旅游產業集群的形成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有助于區域旅游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因此,從國內外經驗來看,產業集群化是鄉村旅游產業升級發展的必由之路,利用產業集群理論對河北省鄉村旅游產業進行分析研究,對于指導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產業集群和旅游產業集群

1.1 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的概念由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首次提出,他把產業集群定義為:某一特定產業的中小企業和機構大量聚集于特定地區,形成的一個穩定、持續的競爭優勢集合體[1]。從此,大量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產業集群現象,如產業集群的特征、競爭優勢、形成因素、演進規律等。綜合國內外各種觀點可以看出,雖然不同學者對產業集群的認識并不完全一致,但大部分學者認同,產業集群作為一種獨特的產業組織形式,在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和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方面呈現出明顯的競爭優勢。

1.2 旅游產業集群

學術界對產業集群理論能否應用于旅游產業的研究有很多爭論,但很多地方的旅游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空間集聚明顯、產業聯系緊密的特點符合產業集群的部分特征,因此旅游產業集群逐漸成為產業集群理論研究者關注的熱點。Porter[2]指出:旅游產業的集群效應非常明顯,建議國家和地區應把旅游產業集群作為重點培育對象,他同時又把與旅游相關的集群――加利福利亞葡萄酒集群作為實際集群的案例引用。Jackson等[3]對澳大利亞區域旅游集群的研究表明,產業集群的理論非常適用于旅游業,尤其是區域旅游的發展。總體上看,國內外學者從旅游產業集群的定義、特征、競爭優勢、形成條件及集群內部企業競爭與合作機制、集群演進規律、政府在集群發展中的作用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理論和實證研究,從不同角度論證了旅游產業集群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明顯的競爭優勢。學術界對于旅游產業集群還沒有統一的界定,本研究將旅游產業集群定義為:與旅游產業相關的企業和支撐機構在特定地理空間聚集,為了共同目標而分工合作,并由此形成旅游產業競爭優勢的集聚體。

2 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

鄉村旅游業大部分是由中小企業甚至個體戶來主導,其存在資本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信息渠道不暢、市場競爭力弱等比較劣勢,而形成產業集群則能帶來如下競爭優勢。

2.1 外部經濟優勢

形成旅游產業集群后,眾多鄉村旅游企業集中在一定的地域空間內,共享當地的旅游基礎設施、勞動力供給和培訓所帶來的成本的節約,從而帶來外部規模經濟效應;集群在精細的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協調運作,成員企業越來越完善的精細組織結構使集群內企業的配套成本降低,而改善后的配套環境又吸引著更多的企業進入集群,如此形成良性循環,從而實現集群的外部范圍經濟效應[4]。

2.2 成本優勢

以產業集群模式發展鄉村旅游,能使諸多利益密切相關的企業集聚在特定的空間范圍內,各主體近距離接觸交流,減少信息搜尋成本;而彼此間長期合作競爭,共同的產業文化和價值觀則有利于建立以合作與信任為基礎的社會網絡,使企業間交易順暢,有利于降低包括企業談判成本及合同執行成本等交易成本。因此,產業集群化發展有利于鄉村旅游目的地獲得成本領先的優勢。

2.3 區位品牌優勢

鄉村旅游企業由于資本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等原因,在市場競爭中處于絕對劣勢地位,無力打造自有品牌。以共生性企業構成的產業集群卻可以克服單個企業無力承擔巨額廣告費用的弊端,利用集群整體的力量集中廣告宣傳的力度,樹立區位品牌,從而使集群內每個企業都受益。

2.4 創新優勢

旅游產業集群中,一方面市場競爭壓力迫使企業必須創新。在較小地理空間內企業間的激烈競爭迫使它們必須不斷地進行產品和服務創新,以滿足顧客在價格、質量和產品差異程度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集群具備較好的創新環境。企業地理上的集中使得人際間的接觸和交流密切而頻繁,從而利于各種新觀念、新技術、新知識的產生和傳播擴散,形成知識溢出效應,激發集群創新[5]。

3 從產業集群角度分析河北省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 管理體制不完善

很多鄉村旅游景區(點)由于“條塊分割”,形成了部門與地方各自為政、多頭管理和分散經營的格局,景區(點)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各鄉村旅游資源得不到有效整合,關聯企業不能協調發展,使產業鏈上的各環節被局限于各自區域之內,無法協調運作,大大增加了各種成本,嚴重制約了鄉村旅游產業的集群化發展進程。尤其是很多地方還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思想,這種人為限制競爭的手段嚴重制約了不同地域間旅游企業的交流與協作,不利于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

3.2 缺乏統一規劃,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

作為一種集聚經濟現象,旅游產業集群的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與旅游地的資源條件、區位條件及交通條件等緊密相關。河北省的鄉村旅游資源在地理位置分布上相對分散,景點間相距較遠,加上有些地區經濟比較落后,交通不夠發達,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再缺乏整體規劃,必然導致各地鄉村旅游景點各自為戰,呈散點式發展,影響產業集群的生成,從而無法實現集聚效應。

3.3 企業之間無法形成專業化分工合作體系

產業集群內部的高度專業化分工協作可以提升整個集群的競爭力,從而使其成員企業獲益。但鄉村旅游企業進入門檻較低,低水平重復投資較多,企業同質化現象嚴重[6]。另外河北省的鄉村旅游產品單一,僅僅局限在觀光層面上,缺乏度假休閑類項目,影響了旅游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以上兩方面原因造成鄉村旅游企業間的聯系較弱,鄉村旅游產業集群中的專業化分工網絡無法建立。

3.4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強

旅游產品和服務的不斷創新是集群發展的動力,但鄉村旅游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較弱。企業進行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并承擔很大的風險,而模仿費用低、風險小,因此有些企業選擇快速模仿而不是以新產品取勝的發展之路。模仿這種“搭便車”現象使得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的知識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往往創新企業還來不及享受創新帶來的利潤,就會陷入模仿者激烈的惡性競爭中,挫傷了企業的創新意識。企業創新能力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高素質旅游人才短缺;二是企業規模小,缺乏創新資金;三是與教育培訓和研發機構缺乏合作[7]。

3.5 缺乏產業集群中介機構

產業集群中介組織的主要功能是為交易雙方提供中介服務,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河北省各地鄉村旅游產業缺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有效支撐,金融機構、民間風險投資機構不足,使企業融資比較困難;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短缺,影響到集群產業市場的正常秩序;人才市場落后,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信息服務、創業咨詢服務等嚴重滯后,這些對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4 河北省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對策

4.1 加快旅游業體制機制改革

旅游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區域旅游整合階段,要實現鄉村旅游業的壯大必須推進旅游資源與產業管理一體化,整合鄰近資源,塑造整體優勢。針對條塊分割、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等問題,需要加強政府之間的合作,建立統一的事務協調解決機制。如可以成立縣級旅游發展聯合會,對涉及不同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組織協調,要求各鄉鎮旅游企業打破行政區域的束縛,建立旅游企業合作網絡,為旅游產業集群的發展搭建平臺[8]。

4.2 實現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發展規劃

由于河北省經濟發展水平和空間差異比較大,要充分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必須樹立“大旅游”觀念,對河北省鄉村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做出整體規劃,集中力量打造鄉村旅游業發展龍頭,建設一批旅游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并以旅游精品與品牌為基礎,加強資源整合,引導同類產品區域聚集,以增強鄉村旅游產業的整體實力[9]。

4.3 建立鄉村旅游企業間專業化分工合作網絡

首先要調整現有的鄉村旅游產品結構,把傳統單一的觀光型產品逐步轉變為休閑度假型與體驗參與型的旅游產品,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的長度。其次應建立促進鄉村旅游企業之間交流與合作的有效機制。如為當地鄉村旅游企業提供交流的會議場所、定期安排座談等,使大家有機會聚集到一起,交流信息、洽談生意及合作項目[10]。

4.4 增強集群和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

如果鄉村旅游產業集群內自主創新能力薄弱、消化吸收能力差,必然會導致旅游產品和服務創新不足,影響集群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集群組織一方面需要增強企業的創新理念,營造創新文化和創新氛圍;另一方面要為企業創新提供智力支撐,如幫助企業引進高素質旅游人才、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長期連續合作等。

4.5 加快鄉村旅游產業中介組織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為鄉村旅游企業提供各項專業服務的中介機構是促進鄉村旅游產業集群形成的一項有效途徑。集群內要建立和完善的中介組織主要包括以下3類:一是為企業提供信息溝通、技術交易、融資擔保等的咨詢公司、信息公司、風險投資機構等;二是提供各種溝通和協調服務,促進生產要素流通的經紀組織,如商標、稅務、人才交流中心等;三是各種評價審查機構,如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

參考文獻:

[1] PORTER M 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Free Press,1998.

[2]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77-91.

[3] JACKSON J, MURPHY P. Cluster in regional tourism an Australian cas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4)1018- 1035.

[4] 沈中印.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研究:政府與政策的視角[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3):20666-20667.

[5] 王輯慈.創新的空間:企業集群與區域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333-343.

[6] 張 雯,段大娟.河北省鄉村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14):6672-6673,6750.

[7] 馮衛紅.旅游產業集群:理論解釋與實證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193-205.

[8] 張媛媛.基于旅游產業集群的河北省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研究[D].河北秦皇島:燕山大學,2010.

篇2

勞動力素質是指具有經濟價值的教育、文化、知識、體力、技能、健康以及思想等,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國民素質的高低。發展經濟學家在研究經濟發展原因時,已經注意到人的思想素質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認為思想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他們往往把思想原因與物質的、文化的原因夾在一起,缺乏專門研究,在客觀上就沖淡了思想原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使人們更多注意的是資本、教育、技術等物質和文化的原因,這也是他們的思想后來沒有引起人們重視的重要原因。國內學者就農民身體、教育文化素質與農戶脫貧致富相關性進行研究,認為農民綜合素質低下,造成了中國農民總體的貧困。

二、農民思想素質與農戶家庭貧富、農村經濟發展相關性的理論分析

(一)“讀書無用論”等錯誤思想與家庭貧困、農村經濟發展不快的理論分析

家長或其他家庭成員以功利主義思想看待教育,那么,就會生產各種對教育和知識的錯誤思想,這些錯誤思想嚴重影響了農民對知識的追求,其必然采取減少或取消對子女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投資,讓孩子失學輟學在家或外出打工的錯誤行為。這一行為有逐漸遞進的五個方面的危害:(1)直接危害:子女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質低。長此以往,農村大量的文盲半文盲存在。“一個國家國民所掌握的技能是影響勞動生產率的重要因素”。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必然造成子女未來勞動生產技能素質低下,從而不利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雖然,教育程度的高低、文化知識的多少與勞動者的勞動能力的強弱不成立竿見影之相關,但教育、文化、知識的確可以沉淀、滲透和內化為人的勞動生產能力。因此,李斯特主張一國的大部分消耗,應當用在對下一代的教育方面,用來培植國家未來的生產力。(2)間接危害:子女勞動技能低下,必然就業受限,甚至根本無法就業。(3)對家庭總危害:就業受限或困難必然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甚至無收入來源,家庭貧困。(4)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危害:在知識經濟時代,國民受教育程度、文化、技能素質低下,不利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不利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舒爾茨指出:“人的能力和素質是決定貧富的關鍵。迅速的持續的增長是主要依靠向農民進行特殊投資,以使他們獲得必要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從而成功地實現農業的經濟增長。”

(二)落后的衛生、健康思想與家庭貧困、農村經濟發展不快的理論分析

如果農民生命、健康、營養、保護、保健、衛生、優生優育等思想意識淡薄,對來自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危害身體健康的因素認識不足,不懂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的道理、“近親結婚”的危害以及生活習慣與疾病、健康、貧富的相關性。那么,錯誤的衛生與健康思想就會引導農民不良生活勞動習慣和行為方式,如,吸煙、酗酒、近親結婚、過度勞累、飲食生活無規律、等以損害身體健康為代價的行為。這一行為有逐漸遞進的三個方面的危害:(1)對身體健康的危害:農村居民不少的疾病主要是因為村民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所致,如,農村大量的胃病胃癌與過度酗酒有關;農村居民的肺病及其他不治之癥與吸煙直接相關;大量的腸胃消化系統疾病與農村居民不講衛生、生活飲食無規律有關;相當一部分癡呆傻、低能兒等先天性疾病人口與近親結婚、劣生劣育有關;多數性病與行為有關;其他大量的疾病與勞動者體力腦力勞動過度和任何以損害自身身體健康為代價的行為有關。(2)對家庭的危害:第一,家庭醫療負擔過重,生活陷入困境,也影響了用于生產的資本積累。而良好的健康狀況可以節省用于醫療保健的開支,從而使資源派上更多的用場。第二,由于勞動生產率受到勞動人口的健康和營養狀況的影響,因此,農村低健康狀況使得農業生產經營困難,生產效率低下,而且,不良健康狀況與農業生產低效率惡性循環。第三,患病、殘疾、低能人口成為社會的劣勢弱勢群體,家庭收入偏低,脫貧機會減少,致富希望渺茫,家庭陷入了極度貧困之中。舒爾茨談及健康投資的意義時,提出了這樣的對策建議:人力資本理論把每個人的健康狀況都看作是一種資本的儲備,即健康資本。孩子質量投資的一項內容是健康投資。(3)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危害: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都直接建立在其人民健康及其創造性勞動的基礎上。各種疾病蔓延,患病、殘疾、低能人口導致人口素質下降,農業勞動生產效率低下,農業的產出必然減少;高昂的醫療費用給集體、社會和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又使得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投入減少,導致經濟發展步伐的緩慢。

(三)“好逸惡勞”等舊思想與家庭貧困、農村經濟發展不快的理論分析

在廣大農村,由于受剝削階級舊思想的影響,民眾的好逸惡勞、游手好閑、貪圖享受等思想根深蒂固,這些思想的實質是人們對“勞動”的錯誤認識,其核心就是“懶和賭”的思想。錯誤的思想引導了人們錯誤的行為,賭由懶引起,懶與賭相伴。(1)對家庭危害:勞動創造財富,而“懶”的本質就是厭惡勞動,故“懶”不能創造財富,只能導致家庭貧困。而賭乃社會“毒瘤”,萬惡之源,百害無益,危害極大。對家庭的危害是:第一,賭嚴重摧殘人的身心健康;第二,賭不僅不創造財富,而是消耗財富,使財富急劇減少,貧窮愈益加深;第三,賭消磨人的意志和進取心,耽誤農業生產;第四,賭使家庭不和睦,妻離子散,甚至家破人亡。(2)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危害:第一,勤勞是經濟增長的原因,懶惰不能創造經濟增長。對此,劉易斯指出:“如果說勤勞與經濟增長之間有什么聯系的話,那么,就應該在進行生產性投資的更大能力或愿望中去尋找這種聯系。那么工作辛勤的人也許比那些工作少的人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少的消費這些收入的時間;因此,他們就有更大的可能去投資。”第二,“懶”容易使人產生投機取巧、不法經營的機會主義行為,擾亂或破壞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第三,賭是人的道德品質敗壞的表現,是引發社會不安定、不和諧的主要因素,不能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羅雪爾認為:一個社會的經濟衰落,其國民的道德素質低下,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說,努力提高國民素質,提高農民的素質,是構建現代農業和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和基礎。

(四)“重男輕女”、“多子多福”等封建思想與家庭貧困、農村經濟發展不快的理論分析

在現在農村,農民“養兒防老”、“養老送終”、“男尊女卑”、“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等舊思想根深蒂固;而“計劃生育”、“少生優生優育快富”、“生男生女一樣好”等新思想缺乏。錯誤的思想引導了人們錯誤的生育養育行為,第一,生男、多生、超生行為非常嚴重。佩雷菲特指出不發達國家“是一種超生的社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當然是愚昧,多子多孫的傳統觀念非常頑固”。第二,在“傳宗接代”思想的支配下,人們只能繼承父輩祖傳事業。“在某些社會里,傳宗接代的傳統意識非常強烈地堅持認為,兒子應該步其父親的后塵。”(1)對家庭的危害:第一,在家庭資源和收入既定的情況下,家庭人口增多,家庭人均收入就會相對減少,子女在衣食住行學等方面的擁有量減少,贍養、撫養和教育子女的負擔相對加重。“人口增長必然導致對衣食的更大需求;而無論是對家庭還是對社會而言,由此所引起的麻煩已經屢見不鮮。”第二,子女受教育程度降低,人口素質下降,就會造成子女技能低下。隨著社會進步和對勞動力素質要求的提高,子女未來就業機會就會減少,又會制約家庭收入的增長,從而導致家庭貧困。“不同家庭成員在財富和收入方面有較大的差別。物質上越是先進的社會,賺取收入的人所承認的家庭成員也就越少。在那些僅能維持生存的社會里,大家庭制度不適合于經濟增長”。第三,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男子未來婚姻成本高昂,也會加劇家庭貧困。(2)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第一,家庭人口增加過快直接導致社會總人口數急劇增加,必然加重社會經濟在土地、糧食、住房、交通、教育、就業、福利等各方面的負擔,尤其是“人口的迅速增長使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收入下降了”,因為“經濟增長率根本無力承擔這樣一種人口擴張”。而“在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的環境中,人口增長的放慢將有助于人均收入的迅速提高”,第二,人口性別比例失調不利于社會經濟發展。在現代社會生產中,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女性占有重要的角色地位并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男女性別比例失調,在生產勞動方面,就相對限制了女性的職業與工種,不利于社會分工協作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從而阻礙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對此,劉易斯指出:“對婦女工作的限制也是每個地方經濟增長的障礙。”第三,傳宗接代、繼承祖傳事業的保守思想,限制了職業自由流動和選擇,不利于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勞動者勞動能力和特長最大程度的發揮,最終是不利于社會分工和生產發展。“在某些社會里,傳宗接代的意識非常強烈,對經濟增長來說有某些不利之處。如果傳統堅持認為,兒子應該步其父親的后塵,那么,職業流動性也減少了。這是一種阻礙變革從而阻礙經濟增長的最有效的方法。”

(五)“重農輕商”的農本主義傳統思想與家庭貧困、社會經濟發展不快的理論分析

農民“重農輕商”的農本主義思想意識和小農經濟思想根深蒂固,而商品經濟意識和市場經濟觀念淡薄。農民落后錯誤的思想支配著錯誤的行為:第一,農民仍固守在十分有限的效率低下的耕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進行著單一的狹小的農業生產。第二,農產品自給自足,幾乎不為市場生產。(1)對家庭的危害:第一,農本主義經濟的實質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就是非交換的經濟形態,它使得農戶家庭生產成本太高,根本不可能取得經濟效益;而市場交換是一種節約機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認為,每個人都通過市場交換參與社會分工,各自專門生產自己最具優勢的產品;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認為,生產者之間應遵循“兩優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的分工原則,實行專業化生產,各自生產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即成本相對低的產品)。然后彼此通過市場進行交換,則對交易雙方都有利,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交易雙方的生產成本,增加收入;而且,交易雙方通過分工所創造的利益,通過市場交換,可使所有的市場交易者受益。第二,在自然半自然經濟條件下,農戶家庭小規模低效率的農業生產使勞動者的成果附加值極低且僅夠滿足家庭生活消費需要,可用于市場出售的產品數量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為農戶家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第三,自然半自然經濟使農戶家庭處于封閉的幾乎與世隔絕的狀態,與外界交往少,在遇到災害時,農戶家庭小規模低效率的生產很容易造成農戶家庭的自給不足或貧困。(2)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農業工業化是農村經濟的根本出路,而農本主義傳統思想觀念是一種無形的習慣力量,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精神桎梏,對傳統鄉村工業發展構成阻礙。張培剛認為,我國農村在近代初期經歷了一場原始工業化的變革,但傳統鄉村工業并未獲得根本的轉變,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國農本主義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農本主義思想觀念鞏固著落后的自然經濟,嚴重阻礙了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產生發展;小農經濟思想觀念阻止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農業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的轉變。

篇3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有關城鄉差距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在繼續大力發展城市經濟的基礎之上,我國尤其注意對于農村經濟的調整和改革。本文著眼于高級職業農民和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兩項工作,具體分析這兩項措施的內容要求以及具體內涵,由此分析這些在市場經濟下的政策性改革會對我國農村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通過一系列經濟圖表和具體事例的展示,運用對比的手法分析農村前后經濟的具體變化,突出其對農村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 :農村經濟;高級職業農民;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或合作銀行;影響

中圖分類號:F3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5)19-0057-02

收稿日期:2015-06-18

作者簡介:胡陽(1993-)女,遼寧葫蘆島人,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部,會計專業,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管理。

1.緒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城鄉一體化、農村經濟發展等問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對于怎樣更好的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這一問題,始終受到我國政府和人民的廣泛關注,近些年來,一系列政策性法規的調整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自發轉變對于農村經濟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高級職業農民政策和農村信用社轉變兩項工作尤為受到人們的關注,因為這兩項是對傳統農村發展模式的巨大調整,改變了我國長期以來的農村發展狀態和人們對于農村、農民的看法。

文章通過具體分析高級職業農民和農村信用社的轉變兩項工作,了解其內涵和發展的狀態,并且通過一系列的數據和事例,分析其對我國農村經濟的影響和我國該如何具體的應對發展。

2.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當前的中國發展,處于全球化浪潮中,我國的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都受到巨大的挑戰。而農村經濟的發展形勢則更加受到關注,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落后、人口多、經濟技術含量低、科技性差,這些因素制約了我國農村的進步并影響整體經濟的發展。

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注意到,雖然當前我國的農村經濟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政府對于農村經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財力、人力、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給農村經濟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尤其是近些年的一些政策改變和調整,使我國的農村經濟取得進步。

3.高級職業農民

3.1高級職業農民的內涵

時展到了今天,農民早已不是過去普通意義上的“農民”了。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認識也在進行不斷地調整和深化,而近一兩年來,一個新興出現的名詞更是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高級職業農民。

所謂高級職業農民,不同于以往我們對農民的認識:沒文化、世代種地耕作等。他們是一群年輕人,并且普遍學歷都在大學本科以上,他們所從事的高級職業農民,就是把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帶進農村,他們在農村工作生活,但是卻不同于以往。

陜西省是我國最早出現高級職業農民這一類型的省份,2014年,陜西認定首批84名高級職業農民。2015年,陜西省給第二批182人頒發了“新型高級職業農民”認證資格證書,這是陜西省對“農民”這個職業的最高“職稱”。

3.2高級職業農民的出現的原因

3.2.1農村經濟的發展調整

隨著近幾年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實踐操作的調整,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人們看到了農村發展的廣闊前景。因此越來越多有知識的青年愿意投身農村工作,將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在農村的實踐中發揮出來,當地農民也愿意學習新技術,創造更多的價值。讓知識閃耀農村,更好的發展農村經濟。

3.2.2國家政策的支持

讓高級職業農民這一工作真正運行起來,離不開國家政策給與的支持和幫助,據了解,在農村高級職業農民所帶領的合作社、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等,可以享受如土地流轉、融資貸款手續、項目扶持等的政策傾斜。換言之,這是政府給這些“高級職業農民”錦上添花[1]。

從這些幫扶政策可以看出來,我國政府對于高級職業農民持有積極的態度,并為他們制定出了一系列方便工作的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使我國的高級職業農民進入農村工作后不再面對無從下手的局面,給他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鼓勵了越來越多人加入到高級職業農民的行列中,投身到農村經濟的發展中。

3.2.3人們觀念的轉變

在我國傳統的觀念中,大學生是天之驕子,大學畢業后一定要進入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從事工作,可隨著當前我國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他們不再局限于進入大城市、大企業工作,而是更看重把自己學到的本領技術真正的運用到工作中去,以便更好的服務社會和實現人生價值。這一系列的就業觀念和對自己人生價值的看法的轉變,讓這些年輕的有文化的人愿意進入農村,愿意從事高級職業農民這一工作,從根本上來說,這是觀念的變化所帶來的結果。

3.3高級職業農民對我國農村經濟的影響

3.3.1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高級職業農民的出現,產生的首要影響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根據有資料顯示,在未來伴隨著我國高級職業農民逐漸走向規范化、成熟化,農村的現代化耕作養殖產業將慢慢成形。而在較早開展職業農民工作的陜西省,一批來自高校的大學生們正將現代化的低溫養殖技術運用于農村中的雞養殖產業中,更是創下了過去十余年都沒有過的高產量。這一簡單的事例說明,高級職業農民走進農村,將會給農村的發展注入很大的活力,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原有的落后的經濟生產形式,通過高科技、現代化的手段技術,我國的農村經濟將逐漸形成現代的企業化生產模式,克服過去落后的弊端,整體農村經濟水平實現較大的發展。

3.3.2縮小城鄉差距

長期以來影響我國社會整體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我國的城鄉發展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和問題,城市的現代化水平逐漸提高,但農村的落后局面始終無法得到改善。現代化的高級職業農民,他們本就是城市化的年輕人,在進入農村工作后,不僅能夠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帶進農村,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可以將更加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營技術帶入,使農村走出愚昧的思想觀念,與城市逐漸接軌,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實現一體化發展[2]。

4.農村信用社的轉變

4.1農村信用社轉變的現狀原因

在經濟比較發達、城鄉一體化程度較高的地區,“三農”的概念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農業比重很低,有些只占5%以下,作為信用社服務對象的農民,雖然身份沒有變化,但大都已不再從事以傳統種養耕作為主的農業生產和勞動,對支農服務的要求較少,信用社實際也已經實行商業化經營。對這些地區的信用社,可以實行股份制改造,組建農村商業銀行。

對于農村信用社轉變為農村商業銀行或合作銀行,實際上他們的本質并沒有發生變化,仍然同屬于我國的總體銀行系統管理,但是由于傳統的農村信用社的股權結構比較混亂(歷史遺留問題),管理也比較混亂,所以要實現股份制改造,使信用社步上正規化銀行的運作。長期以來的農村合作社在產權結構和農民的收支分配等方面都存在嚴重的弊端,責任不明晰,具體規章不詳細,都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和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在近幾年,我國大力推行農村信用社轉變為農村商業銀行或合作銀行,將其徹底規范化、產業化,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2如何更好地實現農村信用社的轉變

4.2.1有的放矢,統籌兼顧

成立農村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等關鍵指標必須達到監管要求。目前,大多數縣級聯社距離這些指標要求都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工作中既要有的放矢,努力推進未達標指標,同時又要統籌兼顧,整體推進業務指標齊頭并進,避免顧此失彼[3]。

4.2.2轉換機制,增強活力

轉變過程要結合縣級聯社實際,抓好組織架構優化調整,對外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公司業務、個人業務、專業化服務相分離的市場營銷體系;對內建立以風險控制為中心,審貸分離的風險管理控制體系和精簡高效的支持保障體系,全面提升縣級聯社的市場營銷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著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同時不斷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增強上下整體活力,為實現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推進改革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4.3農村信用社的轉變對我國農村經濟的影響

4.3.1體制更為健全

我國農村原有的集體所有制下的農村信用社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可以使我國農村的金融體制更加健全完善,可以通過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將農村存在的經濟問題進行合理的解決疏通,并且帶動我國整體農村經濟實現現代化的管理[4]。

4.3.2 資金實力更為雄厚

自我國原有的農村信用社的體制下,資金主要依靠國家支持和農民自負,相比而言資金較少,在農村發展中無法實現大規模的資金投入,而改制后的農村商業銀行則可以通過使用融資貸款等手段,積累更多資金,擴大業務規模,搶占市場份額。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4.3.3公司治理架構得到完善

我國的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后,將實行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 三權分立,更符合現代金融企業的組織架構。這樣現代企業制度能夠使農村的經濟問題通過完善合理的途徑得到解決,避免的不必要的權責糾紛和相關的經濟問題,同時這也是我國農村與現代化城市接軌的重要表現,把現代企業制度應用到農村的具體實踐中,兩者相融合起到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5]。

5.結論

不管是農村的高級職業農民還是農村信用社的改制問題,其實質都是我國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而提出的相應的政策改變,他們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促進農村的發展,而事實也證明在實踐過程中這一系列的措施正在發揮一定的作用,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我國政府和市場的自發調節正在進行完善修正,力圖將它們真正的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去,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啟臻 聞靜超.論新型職業農民及其培訓[J].農業工程.2012.

[2] 張愛華.關于新型職業農民的幾點思考[J].科技與企業.2012.

篇4

短短3天時間,參與此次全區領導干部學習會。先后系統學習了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服務業外包、環境維護與節能減排、領導藝術等方面的先進理念和創新舉措。通過學習培訓,感到獲益匪淺,既讓我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拓寬了視野,提升了工作水平,也有利于在廣大干部中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引領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任何實踐活動離不開理論的引領,一是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同樣需要科學理論知識的支撐。通過培訓,不只系統學習了鄉村管理的理論知識,解了當今世界鄉村發展的最新動態,感悟了國內、國際鄉村建設的勝利經驗,也看到區、街道鄉村化建設水平與國內領先鄉村、國際發達國家之間存在差異,明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值得借鑒。學習培訓是借鑒先進理論、勝利經驗的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徑。通過培訓,二是拓寬了鄉村發展的視野。國內外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勝利的地方不勝枚舉。進一步開闊了眼界,開闊了思路,開闊了胸襟,掌握了很多先進的理念和創新的舉措,提高了戰略思維的水平,增強了同國內、國際領先水平接軌的信心。

只有不時加強學習,三是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是一門動態的科學。才干適應社會發展和實際工作的要求,才干在動態中體現與時俱進,才干在發展中真正步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良性軌道。座各位帶頭學習,就會帶動一大批,就會逐步形成濃厚的學習風氣,就能達到不時學習、不時提高的目的

拓寬發展視野也好,四是提升了科學的工作水平。積累理論知識也好。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提升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的水平。工作水平的提升,直接反映在工作的效果中。相信通過培訓,對城市發展的思路將更清晰、決策將更科學、舉措將更扎實,鄉村化和鄉村現代化建設的水平將更高。

學習培訓的落腳點在于運用。街道作為主城區和市城市規劃的副中心,學以致用。理應成為我區鄉村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先行者和排頭兵,成為全區鄉村建設的表率。通過學習培訓,結合街道的實際情況,圍繞如何進一步創新理念,加強和改進鄉村規劃、鄉村管理工作,以下是初步的構想,和大家共同探討。

一、堅持高起點、高標準。

直接關系著城市的競爭力。古人說:法乎其上,城鄉規劃是鄉村建設的龍頭”提升鄉村品位的有效途徑。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只有規劃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才干高水平、高品位。當前,正處于鄉村化加速期,進入了以鄉村現代化為主要驅動力的新階段。要依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充分發揮規劃的調控和引導作用,高起點、高標準做好鄉村規劃,著力提升鄉村發展模式,全面提升鄉村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應該說,通過前兩年的努力,主城區控制性詳規已實現了全覆蓋,為我做深做細規劃、拓展發展空間、加快發展步伐打下了基礎,發明了條件。現在需要的就是高水平的前瞻性的科學規劃,只有這樣的科學規劃才干有長久的生命力,才干確保鄉村可持續性發展。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鄉村規劃中,要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籌劃、高層次運作、高水平管理,堅持富規劃、強建設,細規劃、快建設,為加快區域發展提供了空間和環境保障。要在深入理解和消化好現有規劃的基礎上,結合街道的實際情況,更高層次水平上,進一步完善區域性產業規劃、次分區專項規劃,確保規劃的前瞻性、先導性、全面性、協調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續性。要按地塊功能謀劃高質量、高水平的項目,以具體項目對上爭取,贏得支持,努力使隱性的發展資源變成顯性的發展空間。

二、堅持功能性、服務性。

提升激進服務業發展水平,要全力發展第三產業。堅持把第三產業作為街道經濟發展的主體產業、主攻目標。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進程。一是著力抓好重點片區的發展規劃。繼續完善以路、路、路所合圍的主要商業圈為核心的商業中心的規劃設計,抓好社區地塊的功能定位和前期規劃。二是著力抓好重點平臺載體建設。加快社區睦鄰中心的開工建設,加緊實施社區商貿中心二期的建設,做好和社區睦鄰中心開工前的準備工作。三是著力抓好環境建設。要一手抓硬件建設,為發展現代服務業創設良好的地理優勢、便當的交通優勢、有利的商業優勢等;一手抓軟件建設,為發展現代服務業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優質的服務咨詢等,營造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良好氛圍。

三、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篇5

關鍵詞:鄉村旅游;產業集群;中國;理論概述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8-0264-02

引言

20世紀中后期,旅游產業和其他相關產業或行業的依存關系發生了明顯變化。旅游產業已經成為世界經濟體系中起重要作用的龍頭產業和核心產業,并且在它的周圍也集聚了一大批相關產業或行業。

一、相關概念及理論概述

1.產業集群。產業集群是指相互關聯的企業、專業供應商、服務機構、與產業相關的公司及社會團體(大學、貿易機構等)在特定區域內,既競爭又合作所形成的地理集中。產業集群并非全新的學說,新古典經濟學家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曾對這種現象做出過許多精辟的論述,如阿爾弗雷德·馬歇爾、阿爾弗雷德·韋伯等。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關于產業集群的研究論文數量逐漸增多,甚至在美國出現了研究產業集群的熱潮,一些負有盛名的經濟學家對產業集群的理論產生濃厚的興趣,大量研究成果由此產生,如波特等。

2.旅游產業集群。旅游產業集群是指由旅游要素企業、關聯企業以及輔助企業和相關機構,圍繞優勢旅游資源或區位條件優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間地域集聚體,它是旅游產業適應經濟全球化和集群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旅游產業集群是一種現象,是旅游產業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結果,是大量與旅游者的旅游行為聯系密切的行業或企業以及相關的支撐機構在空間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優勢的一種現象。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旅游產業集群是一種區域旅游發展戰略,能夠促進區域旅游內聚力的提升和區際旅游產業的和諧共生。

3.鄉村旅游產業集群。鄉村旅游產業集群是旅游企業和旅游相關企業從鄉村文化和鄉村資源的特色出發,為滿足旅游者體驗鄉村性的文化、景觀和鄉村生活的需求而相互結網互動,創新旅游服務的鄉村旅游產業鏈的集群。鄉村旅游產業集群最早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錢津研究員在對中國產業集群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的。對鄉村旅游來說,主要由獨特的鄉村文化和景觀、充足的體驗鄉村生活的旅游市場需求、配套完善的旅游相關支撐產業、產業鏈上的企業為滿足旅游者體驗鄉村生活的旅游需求而相互結網和互動、當地政府的積極扶持以及發展鄉村旅游的機遇等導致產業集群。

二、當前研究內容

1.旅游產業集群。國外學者對旅游產業集群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于:旅游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競爭優勢,集群中就業和勞動力分配,旅游產業集群中的企業網絡和社會資本,旅游產業集群內企業的競爭和合作等幾個方面。

通過對國外學者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1)在旅游業發達,旅游發展歷史較長的地區的確出現了明顯的旅游產業集群現象,用集群理論對這種現象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將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和旅游經濟的持續增長;(2)國外學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旅游產業集群的企業間聯系、社會資本等方面,對旅游產業集群企業競合機制、旅游產業集群形成機制和演變以及集群空間結構等方面的研究較為缺乏。

龍勤在《建立云南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簇群的意義與構想》一文中,將波特的集群理論應用到生態旅游的發展中,這是現今所能見到的關于旅游產業集群方面最早的研究;有的學者的針對“提升旅游產業競爭力”進行研究分析。如劉恒江在《上海旅游產業簇群研究》中,對旅游產業集群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并對上海旅游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認為旅游產業集群能有效提高旅游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旅游市場的競爭態勢日趨激烈,這就要求各地實施旅游企業集群戰略,以有效提升區域旅游業的競爭優勢,實現旅游目的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的學者重點分析旅游產業集群的集聚機理和細部架構,如尹貽梅和劉志高在2003年中國地理學會年會的發言提綱《旅游企業集群:提升目的地競爭力新的戰略模式》中提出,將企業集群戰略引入到旅游目的地發展中來,認為這是一種提升目的地競爭力的新的戰略模式,并給出了旅游企業集群的定義、分析了旅游企業的優勢、討論了旅游企業集群的構成并提出了發展旅游企業集群的戰略;有的學者從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關聯帶動作用角度分析旅游產業集群現象。如郭榮朝在《物流業與旅游業互動研究》中,闡述了物流業與旅游業之間的互動關系,并提出了整合對策;有的學者還從創新的角度來對旅游產業集群加以了分析。如麻學鋒在其題為《旅游業產業集聚的創新研究》一文中,著重分析了中國旅游產業集群的現狀,旅游產業的集聚對中國旅游業發展的現時意義,并且提出了旅游產業集群的創新措施。

總的來講,國內對旅游產業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界定旅游產業集群并辯證其存在性、研究其形成條件和集聚機制、闡釋其形成機制和構成、分析其結構類型和競爭優勢等。研究的特點表現為著重于集群理論在旅游產業的應用和旅游產業集群的研究框架的初步構建,在研究方法上相對而言比較單一,還沒有形成明顯的學科角度。

2.鄉村旅游產業集群。錢津認為產業集群將在服務領域遍地開花,由工業產業集群和商貿產業集群向服務業產業集群發展是必然趨勢,將鄉村旅游的發展提升到產業集群化的高度,使鄉村旅游的發展躍上一個新的臺階,也對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形式平臺和更好的產業規范保障。鄉村旅游只有向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才會獲得根本出路,而走向這一條道路,必然會形成新型的產業集群。

鄉村旅游產業集群要想更好地發展應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基本點:一是政府主導,形成鄉村旅游產業集群就是在某一個縣、市內開發出十幾個甚至是上百個村寨成為鄉村旅游點,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地方政府不僅應在形成鄉村旅游產業集群中發揮主導作用,而且在日后的運營當中也應該起到統領作用;二是品牌同質,產業集群不是進行差異化生產,而是追求同質產品生產的集中;三是度假旅游,鄉村旅游形成產業群,必須是鄉村能夠賺到較多的錢,即有好的收益,要達到這一點,只能是創造條件發展度假型鄉村旅游;四是規模適當,太小了形不成產業的號召力和市場的吸引力,也不能超越市場需求去盲目發展。

楊偉容在《鄉村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的理論與實證分析》一文中,根據國內外學術界的最新理論與方法,構建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的理論體系,分析鄉村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并以武漢黃山為例,進行實證分析。

劉冬認為隨著上海都市鄉村旅游產業鏈逐漸完善,產業集群模型初步形成。作者順應上海都市鄉村旅游的發展趨勢,從產業集群的角度分析上海都市鄉村旅游發展的模式,從宏觀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策略,從微觀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措施。

馮靜在《貴州旅游產業的集群發展組織模式研究》一文中認為,以產業集群的組織模式來實現貴州旅游資源的有效整合和企業間的競爭與合作,是提高貴州旅游產業競爭力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途徑。

結論

國內對于旅游產業集群的研究開始于近幾年,目前研究成果集中在旅游產業集群的基礎研究上面,如旅游產業集群的界定、形成條件和聚集機制、旅游產業集群的結構、類型和競爭優勢等,僅有少量的研究涉及集群發展空間布局模式及培育途徑、旅游產業集群的系統架構、旅游產業集群的演進、集群內產業間和企業問關系、集群內部競合機制等方面,對鄉村旅游集群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而且研究方法單一,缺乏定量研究。再者,由于旅游產業集群理論研究較為滯后,政府對于旅游產業集群的關注度不夠,支持力度不足。

參考文獻:

[1] Sara Nordin.Tourism Clustering& Innovation- 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 Development[EB/OL].http://etour.se.2006-12-21.

[2] Patrice Braun.Creating Value To Tourism Products Through Tourism Network and Clusters:Uncovering Destination Value Chains [EB/OL].http:// /data o ecd /27/3/ 6886079.pdf,2007-12-21.

[3] 麻學鋒,呂白羽.武陵山區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對策[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9):6-8.

[4] 楊竹青.重慶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發展初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5):79-81.

[5] 楊偉容.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理論與實證分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6] 馮衛紅,苗長虹.國內外關于旅游產業集群的研究綜述[J].人文地理,2007,(5):16-21.

[7] 龍勘.建立云南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簇群的意義與構想[J].西南林學院學報,2002,(4):43-46.

[8] 劉恒江.上海旅游產業簇群研究[J].上海經濟,2003,(5):25-26.

[9] 尹貽梅,劉志高.旅游企業集群:提升目的地競爭力新的戰略模式[Z].2003年中國地理年會發言提綱.

[10] 郭榮朝.物流業與旅游業互動研究[J].物流技術,2004,(10):37-38.

[11] 麻學鋒.旅游業產業集聚的創新研究[J].市場論壇,2004,(8):62-63.

[12] 錢津.鄉村旅游的建設和發展[J].中國縱橫,2005,(12).

[13] 錢津.貴州鄉村旅游發展戰略及其反貧困意義[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4,(5).

[14] 錢津.產業集群與鄉村旅游發展[J].廣州大學學報,2007,(4).

[15] 里白.鄉村旅游形成產業群化走勢探索[J].經濟師,2007,(8):6-7.

[16]] 馮靜,鄒顯強.貴州旅游產業的集群發展組織模式研究[J].北方經貿,2009,(5):153-156.

[17] 蒲姝.以鄉村旅游價值要素為基礎的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探索[J].商業時代,2010,(22):129-130.

篇6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盡管目前尚缺乏足夠的理論依據,但仍可推測學術界與政界對于“rural/ruralareas/rurality”的使用偏好很可能是因為這些詞聽起來更為客觀、中立,“country/countryside”則相對帶有較多的文化內涵[5]。但有的學者卻認為,到目前為止,在其他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countryside”并沒有帶有英國那種情感因素,例如,在北美“countryside”就主要用于指代鄰近城市中心的鄉村地區,這更接近于其原意[7]。由此可見,“鄉村”(rural)的概念十分模糊,很難對其進行準確定義。但是,許多生活在鄉村里的人自稱為“按照鄉村生活方式”生活的“村民”,政府也需要針對城市與鄉村設立不同的管理機構并實施不同的管理政策[8]。因此,從這些現實意義上講,對國土或行政區進行城市、鄉村的劃分顯得尤為必要。新世紀之前,Halfacree曾以四種方法來定義鄉村[9]:①描述性定義;②社會文化定義;③視鄉村為一地理區域(locality);④視鄉村為社會表征(socialrepresentation)再現。Woods認為以第四種方法來定義鄉村最為靈活穩健,能夠適應鄉村社會經濟變化的影響[8]。新世紀以來,有關“鄉村”定義的進展仍集中在第四種方法層面,但是卻越來越超越社會結構主義的約束。例如,有的明確使用“表現”(performance)這一術語,包括規定了一系列從階段性事件到反復重復的日常慣例來定義鄉村[10];有的揭示了農業展覽會是如何被用來作為向大量非農游客展示農業的機會[11];也有通過詩歌和民俗音樂來展現對鄉村的理解與定義[12-13]。Woods認為,把鄉村概念化為一個混合的或網絡化的空間這一理論創新,往往是與鄉村地理學家們對于城鄉特性混亂、城鄉區別難辨的空間環境的經驗性調查研究興趣的恢復相伴而生[14]。同時,他還提到了一些城鄉空間交錯混合的概念:鄉村地區的小城鎮[15-16];新城市遠郊的發展[17-18];城市通勤范圍內的城市外圍社區[19];城鄉結合部[20-23]。近期相關研究則強調:這些空間對于基于城鄉分割而做出的土地利用規劃提出了嚴峻挑戰[21-22,24];它們是城鄉利益沖突的場所[17,24-25],同時也是城鄉特性協調和爭奪的競技場[19-20]。目前,國際上有關學者試圖以三種模式來描述城鄉之間的地理區域范疇并解釋兩者之間作用力的動態[14]。首先,是用“城市地區”(thecity-region)的概念模式來考察城市外圍和邊緣區,城市經濟地理學家提出的“城市地區”是一集中于“城市地帶”但延及鄰近鄉村地區的空間交互作用場所[26]。其次,北美鄉村地理學家則越來越多地采用“城市遠郊”(exurban)這一術語來定位其在城鄉結合部及更遠的社區的研究工作,“城市遠郊”通常用來指代城市外圍區,特別是當專門用來描述由于來自城鎮的遷入(通常是為了舒適的目的)和相關的發展而轉變的鄉村地區時,該術語非常貼切。深受政治生態學的影響,目前很多有關城市遠郊的研究工作都聚焦于土地利用變化和景觀沖突[17,27-29],以及社會重構和調整[18]。這一模式補充了有關鄉村性的混合觀點并為捕捉城鄉交互作用結果的空間不均衡性提供了一個有效途徑,但“城市遠郊”目前仍停留在描述性的位置歸屬階段,作為一個分析性的概念仍有待進一步發展。再次,法國地理學家們主張頗受爭議的觀點,即鄉村地區“城市化”與城市地區的“鄉村化”是相伴而生的[30]。例如,有的學者認為,人們對于被殖民的鄉村社區抱有雙重期望,即同時符合城市理念(方便、集中、多樣化)和鄉村理念(社區、團結、寧靜),而在一定范圍內用城市的方式和慣例進行徹底改造的“再城市性”(reurbanity)的結果則導致了對于傳統城鄉二分法的背棄以及對于新社會空間模式的尋求[31]。國際上的鄉村地理學家正在重新思考城鄉交互作用的本質及其衍生的空間,并認為:一方面,對由連接城市和鄉村結點的多種要素流及其依存關系為特點的網狀空間的認同將導致城鄉二分法的終結[32];另一方面,城市擴張不是同質的,將產生多個新的混合的社會空間形態,這些空間形態將模糊城鄉的分野并展示各自的特質[21]。鄉村性一直是鄉村地理學研究的核心[33-37],Woods綜合近來鄉村地理學的種種新進展,認為鄉村性是由鄉村居民與遷入者、農民、土地所有者、工人、旅行者、休閑游客、政策制定者、媒體以及學術研究者等不同參與者共同體驗與表現的,鄉村地理學需要研究鄉村性的表現[38]。新世紀以來,鄉村地理學研究工作已開始探究鄉村性的表現,即從原先關注于鄉村的物質性,轉而關注其政治經濟結構乃至社會建設[38]。這一發展不僅為鄉村地理學家提出了新的研究問題,而且也促使了相關研究理論與方法論的創新,并為新的跨學科聯系開創了機遇。

    研究理論的發展

    上個世紀,國際上鄉村地理學研究在理論框架構建方面經歷了三個階段:1970年代的功能視角階段,通過明確鄉村獨特的功能特點來確定鄉村空間;1980年代的政治—經濟視角階段,試圖將鄉村定位為廣泛的社會、經濟和政治過程的產物;1990年代的社會建設(sociallyconstructed)視角階段,認為與鄉村性、鄉村空間和鄉村生活密切相關的鄉村的重要性體現在其社會、文化和道德價值層面上[14,39]。之后,很多學者曾認為鄉村地理學的研究理論停滯不前,但進入新世紀以來,鄉村地理學的理論研究明顯在慢慢復蘇[40],關于鄉村地理學的理論體系和概念形成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14,41-44]。如Parr主張:當被置于特定的城市地區范圍,城市和鄉村的分類可以用一種更能充分反映兩者之間內部聯系的方式來考慮,且對于勞動力市場、住房市場,以及購物和休閑方式來說尤為如此;如此以來,城鄉關系在互為競爭、互為補充方面變得更為明顯[26]。但Woods認為“城市地區”模式在論及鄉村地理區域時僅單獨考慮鄉村與城市的聯系,而忽視了跨區域的交叉的等其它任何意義上的鄉村條件,并使鄉村在城市支配的經濟和人口結構層面進一步被邊緣化[14]。隨著人文地理學“文化轉向”的深入發展,后現代主義與后結構主義理論引入了鄉村地理學,鄉村地理學開始轉向研究鄉村的再現表征(representation)[38]。“鄉村三重空間模型”(three-foldmodelofruralspace)的提出是新世紀以來鄉村地理學理論研究方面的重要進展。依據對空間性的三重理解[45-46],Halfacree把鄉村空間劃分為相互之間緊密結合的三個層面[47]:①鄉村區域所在,即與生產或消費相關聯、相對而言具有明顯特征的空間實踐活動發生場所;②正式的鄉村表征,諸如資本主義利益團體或政客們的一些表述,以及鄉村被整合到資本主義生產和交換過程中的方式,特別是鄉村在價值交換方面是如何被商品化的;③鄉村日常生活,同時包括對鄉村生活理解和認同的個人和社會文化因素,但是它們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存有相互矛盾、相互背離的方面。

    研究方法的革新

    新世紀以來在鄉村地理學研究中,對于合適的鄉村性表現研究方法的尋求,是方法論探究與實驗的領域之一。然而,自從人文地理學的“文化轉向”起,特別是自1990年代以來,鄉村地理學中文化觀點的影響力日益增長,與之相伴的是定性方法的應用與發展,包括半結構化訪談、關注群體、民族志學與參與者觀察和文獻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不斷發展與應用[48-50]。然而,不可避免隨之而來的是鄉村地理學研究方法的兩極分化,即相關研究傾向于僅采用定量或僅采用定性的方法。英國鄉村地理學中定性方法占有主導地位,但是在其他地方,定量方法仍被廣泛使用,尤其是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38]。近期,定性研究方法在鄉村地理學研究中廣為運用。例如,Annes和Redlin運用扎根理論(groundedtheory),采用了深入訪談“生活史”(lifestory)的方式,探究了出身于鄉村的男性同性戀者在城市與鄉村空間中的遷移規律,證明了“城市”僅僅是他們獲取身份認同的所在,而他們大多還是對鄉村生活認同度較高,有力地反駁了“男性同性戀者有城市空間偏好”的傳統觀點[51]。Leyshon運用了一系列定性實地調查方法,并以英格蘭西南部1000平方英里范圍內散布的鄉村里的年輕人為研究對象,探究了在實踐中不同調查研究方法對年輕人個人及團體的不同影響,最后根據調查結果的優劣比較了各種調查方式的優缺點,并提出了在進行鄉村定性研究時的一些方法和方法論的建議[52]。Pini通過對昆士蘭州兩地區的80個女性調查對象的“關注群體”(focusgroups)式調查,研究了澳大利亞制糖業中女性的參與程度,并得出“關注群體”式調查方法不僅對女權主義學者、而且對于所有的鄉村社會學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這種方法的結果能夠較少受到階層化的調查關系的影響,并能較好地反映社會政治與經濟的變化[49]。然而,新世紀以來在鄉村地理學研究方法層面的明顯進步是大力推廣了打破定量與定性區分的Q方法。Q方法論(又稱操作性的主觀性)是由Stephenson于1935年提出的一種科學地研究“主觀性”的心理學方法[53-54]。Q方法以“定性定量邏輯”法(‘qualiquantological’method)而著稱,主要通過五階段的過程來完成定性數據的定量因子化[55-57]Previte等認為,Q方法提供了一個使我們能夠從關注特殊個體描述而轉向重點分析特定參與者群體所共有的一系列觀點的機會,并建議鄉村研究者應當重視Q方法[57]。Q方法在自然資源管理、政策、社區發展、社會問題以及邊緣化群體研究方面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實際上,近十年來大量的鄉村地理研究應用了Q方法,研究對象包括地方政府與自然資源管理[56]、農業環境視角[58]以及鄉村重建中社會企業作用的利害關系[59]。鄉村地理研究中Q方法的興起,主要是作為分析與記錄更為寬泛的鄉村性與鄉村生活非專業描述的定量性鄉村研究方法進展的一部分,反映了鄉村社會建設及多種鄉村作用因素的重要性[49,60-64]。具體來說,Riley與Harvey論證了鄉村地理學中口述史料研究方法的運用,其目的在于加強與個人描述變化之間的密切聯系,并豐富對鄉村重構的微觀尺度動力機制及其影響的認知與理解[61]。Nairn和Panelli回顧了利用小說來構建鄉村生活意義的相關文獻和論述,而這些文獻和論述都不大可能以傳統訪談形式存在[60]。Duenckmann運用Q方法,探究了不同的‘鄉村’觀念,并試圖對傳統的與鄉村性、鄉村空間和鄉村生活相聯系的社會、文化和道德價值觀進行重構[65]。新世紀以來,綜合運用定性與定量方法成為了鄉村地理學研究者的終極任務與挑戰。Madsen和Adriansen極力主張使用更為綜合的多元方法,即綜合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其研究表明多元方法模式有助于研究單個參與者的行為和價值觀,從而有助于強化在發展和

篇7

關鍵字:鄉村景觀;景觀規劃;規劃原則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rural development rapidly.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scape impact huge, eating into destruction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unreasonable layout, rural land layout messy, local features destruction are endless. Make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tudy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refore,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hole appear increasingly urgen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content of the rural landscap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the country of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principles in the system arrangement.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ning; Planning principles

中圖分類號:P90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 引言

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尤其城鎮化的發展對鄉村景觀的沖擊巨大,很多問題在這一過程中逐步顯現。但遺憾的是我國的鄉村景觀規劃發展較晚,理論和體系相對不完善,景觀規劃發展沒有和景觀變化同步,造成很多生態問題的產生。。尤其我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大國,有廣大的鄉村,只有充分發展先進的鄉村景觀規劃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對中國鄉村景觀及鄉村景觀規劃進行研究探討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鄉村景觀的內容

鄉村景觀是鄉村地區范圍內,經濟、人文、社會、自然等多種現象的綜合表現,是人類以農業特征為主、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自然生態結構和人為特征的綜合環境。鄉村景觀由多種要素構成,包括耕地、林地、牧業、種植和養殖業及村落等。他們之間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整體。從大的方面來看,鄉村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方面的內容。

1.1 自然景觀

自然景觀是只受到人類間接、輕微或偶爾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景觀,是指自然界自身的面貌,包括地形地勢、水文特征、生物結構、土壤作物等,如極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澤、熱帶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護區。這些景觀相互聯系,構成統一的整體,展現著一個地區特有的自然特點。

1.2 人文景觀

人文景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滿足一些物質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了文化特質而構成的景觀。如鄉村、工礦、城鎮等。人為景觀又稱為文化景觀,它雖然是人類作用和影響的產物,但發展規律卻服從于自然規律,必須按自然規律去建設和管理,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鄉村人文景觀最主要的體現包括村莊聚落特征,街道布局、建筑文化、民俗民風、栽培植物、馴養動物,反映一定歷史和地域范圍內社會的發展狀況和人類的生活方式。

2 鄉村景觀規劃的現狀

國外的鄉村景觀規劃發展較早,其研究內容有:鄉村生態環境條件評價;鄉村土地利用及其變化;鄉村經濟結構及地區布局;鄉村人口密度、文化水平對鄉村景觀的影響;鄉村景觀類型、主要特點、形成過程及其變化趨勢。國外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推動了世界農業和鄉村景觀規劃的發展。我國的鄉村景觀規劃到20世界80年代才有自己的雛形,對于城鎮化發展引起的農村生態環境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問題有了初步的研究,在景觀生態學的應用性研究上也有了一些成績,但是在鄉村生態規劃的理論和方法上還缺乏系統的研究。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城鎮化對農村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目前,很多鄉村農業正處于從傳統農業景觀向現代農業景觀的轉變過程中。伴隨這一轉變的是大量新事物的涌入,明顯的標志是農業中大量機械、農藥、化肥的使用,在這一過程中人與自然生態以更加復雜的關系交織在一起。隨著鄉村發展和城鎮化加快,農村的景觀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資源和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例如,土地利用不合理,耕地破壞等。眾多的問題正警示著我們,必須運用更加科學的生態規劃方法對鄉村景觀進行整體性規劃。

3 鄉村景觀規劃的原則

3.1 經濟性原則

1974年,聯邦德國地理學家博爾恩在《德國鄉村景觀的發展》報告中,闡述了鄉村景觀的內涵,并根據聚落形式的不同,劃分出鄉村景觀發展的不同階段,著重研究了鄉村發展與環境、人口密度與土地利用的關系。他認為,構成鄉村景觀的主要內容是經濟結構。鄉村是重要的經濟單元,受到農業技術、自然資源、耕作方式等的影響,農業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擾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態系統,是鄉村景觀規劃的原則和出發點。

3.2 地域性原則

每個地區都有其特有的農村景觀,這些景觀反映了農村特有的地域特點。從自然景觀來講,必須保持自然景觀的完整性和多樣性,景觀規劃設計的生態原則是以創造恬靜、適宜、自然的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充分尊重地域景觀特性對于展現農村風貌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從人文景觀來講,景觀規劃設計要深入農村的文化資源,如當地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典故等等,通過多種形式加以開發利用,提升農村人文品味,以實現景觀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3 以人為本原則

鄉村景觀規劃應以人的適居為引導,規劃的主題是人,人人參與規劃,規劃為了人人。不少鄉村地區貧窮落后,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提高鄉村住民的生活質量應該成為景觀規劃的重要原則。

3.4 可持續原則

農村的景觀設計不僅影響著當代人的生活,也影響著后代人的生活。鄉村景觀規劃的目標是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不能為了當代人的利益,犧牲了后代人的資源。可持續發展應該說是對鄉村景觀設計原則的總結概括,他是對人類未來的重新認識和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重新理解與自然環境關系的基礎上提出的全新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對于引導鄉村景觀規劃向著科學化、可持續化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4 結語

受城市化的沖擊,無規劃的發展將會破壞山地鄉村千百年來保留下來的鄉土風貌和文化景觀,破壞鄉村的生態環境,最終無法滿足鄉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認清鄉村景觀的內涵,看清目前國內鄉村景觀規劃的形式,以科學的景觀規劃原則,引導農村向著可持續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 巍,王紅英.論新農村建設中的鄉村景觀規劃[J]. 湖北農業科學,2011,50(14):2847-2850.

[2] 劉黎明. 鄉村景觀規劃的發展歷史及其在我國的發展前景[J]. 農村生態環境,2001,17(1):52-55.

[3] 王云才,劉濱誼. 論中國鄉村景觀及鄉村景觀規劃[J]. 中國園林,2003,(1):55-58.

篇8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化解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就是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和抓手,務必引起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繼續加大推進力度,力求收到實際效果。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劉易斯認為,在發展中國家存在著突出的二元經濟結構問題,即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如果城鄉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并帶來諸多方面的矛盾和問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城鄉差別突出。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不平衡規律的作用還可能更加凸現。逐步消除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對于促進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當前,全國上下正在積極進行體制機制的探索、創新,特別是我們重慶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應該大膽探索、大膽創新,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為全國統籌城鄉發展闖出一條新路子。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統籌城鄉發展,理論的創新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只有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分析研究實踐中的矛盾和問題,才有可能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城鄉統籌才有可能按照正確的軌道前進,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在一些地方還存在著只注重分析研究城鄉二元結構的表象,操作上也習慣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工作措施和思路不得要領的現象,其結果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重視解決“三農”問題,切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就需要加強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并切實運用理性思維解決城鄉二元結構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發展經濟學作為二戰后新興的一門綜合性、應用性經濟學科,具體研究發展中國家經濟如何從不發達狀態演進到發達狀態。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實際上是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是工業化、城市化與“三農”的矛盾,是發展中的矛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正確認識和運用發展經濟學理論,對于結合國情、市情及縣情、鄉情,制定城鄉統籌發展的政策措施,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工作目標,突出工作重點,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從發展經濟學來看,改變或者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兼顧,國際上主要有兩種理論可資借鑒和研究。

一種是通過勞動力流動,以城市發展帶動鄉村發展。這種理論認為,起初,在鄉村傳統農業部門中存在大量過剩勞動力,其邊際生產力趨近于零。只要農業部門與工業部門的勞動收益存在差距,鄉村農業部門的過剩勞動力自然會流向城市工業部門,形成勞動力的無限供給。雇用鄉村農業部門過剩勞動力所形成的積累不斷轉為投資,生產日益擴大,從而吸引更多的農業過剩勞動力。隨著農業部門的生產率逐步提高,收入不斷增加,鄉村過剩勞動力的逐步減少乃至消失,城鄉二元結構才會轉為現代化的一元經濟結構。另一種是通過增加農業投入,確保城鄉平衡發展。這種理論認為,鄉村過剩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并不會自然而然地實現農業部門與工業部門收入相等,二元結構也不會自然消失,相反,隨著城市人口不斷膨脹,城市失業日益嚴重,并出現眾多“城市病”。這種理論假設:城鄉之間勞動力的轉移是由城鄉之間預期收入的差異引起的,只要城市的就業機會和預期收入大于留在鄉村的預期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大量失業,鄉村勞動力還是會源源不斷地向城市轉移。如果城市就業機會的增長速度趕不上鄉村勞動力的轉移速度,不僅使城市發展產生嚴重經濟社會問題,也會使農業生產萎縮,糧食等農產品供應缺乏,最終影響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為此,這種理論提出,政府要縮小城鄉之間就業和收入差距,關鍵是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改善鄉村公共設施和醫療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就地就近解決農村過剩勞動力的轉移就業等問題。以上兩種理論,在我們現實工作中都有所體現和反映,并經實踐放大,顯示出各有其利弊。前一種理論在部分黨政領導層面有較大市場,并付諸實踐的比較多,因為發展城市經濟見效快,在領導頻繁調整的情況下,容易在短期內出政績,其弊端在于不能從根本上建立解決“三農”問題、化解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的長效機制。后一種理論在理論界和黨政領導的施政報告中有較多的體現,由于其投入大、工作周期長等現實問題,理論往往落后于實踐,說的多落實的少,有的甚至根本不重視研究“三農”問題,其投入也是“毛多肉少”。

對上述兩種理論,我們不能盲從,要結合我們的特殊國情、市情、區情、縣情,借鑒、吸取發展經濟學中的合理因素,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加以運用。因為城市與農村有著天然的聯系,城市與農村相互促進,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從建立消除城鄉二元結構長效機制、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角度,筆者傾向于用后一種理論指導統籌城鄉實踐,同時兼顧前一種理論,實現城鄉結合、城鄉互動,不斷增強農村發展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在目前的改革發展中,有一種傾向值得注意。這就是盲目發展大城市,企圖通過城市擴張和發展,吸引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定居,也就是通過所謂“農民變市民”的途徑,一勞永逸地解決“三農”問題。實際上,這是一種帶有理想色彩的思維方式,容易被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化。況且,城市的就業壓力本身就比較大,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將使就業問題的矛盾更加激化,使城市交通、醫療、教育等問題更加突出。同時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城市與農村、農業、農民職能的錯位,導致資源的浪費,大量的城市居民因農民工的涌入,就業更加艱難,而農村大量的土地撂荒或者不能精耕細作,農產品產量下降、質量下滑,市場物價也會因糧油、生豬、蔬菜等農產品供給不足而大幅上漲,城鄉的發展和人民生活都會受到嚴重影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在適度發展城市的同時,更加關注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切實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增強農業的“造血”功能。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規時,要胸懷大局,統籌考慮城鄉規劃,統籌推進城鄉交通、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事業發展,使農民與城市居民享有同質的公共服務和同等的民主政治權利,不斷增強農村經濟發展能力,在發展中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篇9

關鍵詞:鄉村旅游;問題;對策;荔波。

20 世紀80 年代,我國鄉村旅游開始起步以來,經歷了30 多年的發展歷程。發展鄉村旅游已成為解決農村民生問題的有效途徑,以其參與形式的多樣性、參與主體的廣泛性、旅游效益的綜合性,尤其是能促進城鄉文化交流和統籌城鄉發展而受到各地政府和百姓的普遍歡迎。它是在觀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規旅游基礎上的提高,是對傳統常規旅游形式的一種發展和深化,是將鄉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三者合為一體進行開發的一種旅游類型。鄉村旅游因其廣闊的市場前景,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已經成為推動城鄉和諧建設、貧困地區農民增收和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1-3]。

1.荔波鄉村旅游發展基本情況。

鄉村旅游以自然生態、農耕景象、農民生活、農家習俗、民族特色吸引于人。荔波在發展鄉村旅游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自然生態資源豐富,民族文化資源底蘊深厚,交通較便利,政府政策良好。近幾年來,特別是縣委縣政府大力推進荔波旅游以來,我縣依托絢麗多姿的自然生態和少數民族文化,發展以“品農家菜、住農家屋、游農家景”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游,初步形成了自然生態游、水上娛樂游和文化休閑游。據旅游部門統計,目前全縣農家樂有100 多家,床位800 多張,直接從業人員1000 多人,間接從業者1 萬余人。

2.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缺乏整體規劃。

在荔波開展鄉村旅游的地方,基本上是自發組織,規劃意識淡薄,各自為陣,盲目開發,重復建設現象嚴重,降低了對游客的吸引力。

2.2 基礎設施及環境建設較差。

鄉村衛生觀念落后,飲水和廁所的衛生條件都比較差[4];對鄉村旅游突發事件的安全應急系統保障還不夠完善, 缺少必要的消防設施和醫療設施。

2.3娛樂模式缺少特色。

大多數都是簡單的吃喝形式,比如幾間房子、幾張桌子、喝喝茶、打打牌、釣釣魚、吃吃飯,項目較為單調,缺乏新意,民族娛樂文化不完善。

2.4 各種管理人才落后。

鄉村旅游景點設施基本上都是村民自己建設管理,缺乏專業的策劃、管理經營、營銷、規劃設計等方面的人才,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管理不規范。

2.5 宣傳力度滯后。

在鄉村旅游產品的宣傳力度上不夠,宣傳策略缺乏重點突出,宣傳手段沒能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和互聯網等現代傳媒。

3.發展對策。

3.1 政府主導,政策支持。

鄉村旅游的發展,當地政府應該要起主導作用,要有明確的思路和具體設施,有利于鄉村旅游發展的軟硬環境需要加強建設。把發展鄉村旅游納入解決農村問題,推動農村持續全面進步的戰略范疇[5]。

3.2 找準發展定位,圍繞市場發展需求。

應利用自己的資源打造具有荔波特色的模式,發展一些游客感興趣的觀光果園、茶園、花園、植物園、森林游樂園、漁場、采摘、垂釣、民族特色文化等旅游產品。

3.3 科學合理制定規劃。

鄉村旅游必須要進行科學規劃和精心指導[6]。既要鼓勵發展、又要控制總量,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科學性,要全面分析當地的特色、優勢和不足,綜合環境承載能力,科學制定規劃,明確各區域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實施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3.4 加強人才的培訓。

政府應組織相關管理者到外地學習成功的經驗,引進專業的人才,提高經營管理水平[7]。加強對服務人員的旅游知識服務、本地風俗文化和風土人情等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促進農村旅游人才的培養。

3.5 強化宣傳推廣。

要進一步加強旅游宣傳力度, 建立政府部門和企業共同參與的聯合宣傳機制。通過制定合作優惠政策,實現與旅行社的聯姻,促進旅游景區和企業之間的交流,針對性地拓展客源市場,實現游客結構的合理化。

3.7 建立農戶參與機制[8]。

鄉村旅游的主體是農民,動力在農民。只有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依靠農民的智慧,發揮農民的積極性,才能是鄉村旅游真正發展起來,這是鄉村旅游健康發展的根本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國文。關于鄉村旅游發展之思考[J].內蒙古水利,2011(4)179-180[2] 高優仙,劉文靜,唐玲娣等。對農家樂的理性分析[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0,(9):302.

[3] 肖亞波。景區旅游安全問題的思考[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0,(7):13.

[4] 張瑞,楊漣,何磊等。云南省賓川縣寺前村農家樂發展研究[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0,(7):17.

[5] 杜興翠。茂蘭保護區生態旅游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意義[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5):15483-18485.

[6] 于艷萍,王西峰,麻應大。牛背梁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地區森林旅游活動反思[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4):16-18.

篇10

[關鍵詞] 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理念,利益公平理念,精益化

1 緒論

在當今這個發展迅速的時代,城市生活節奏加快,而伴隨著帶薪休假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旅游者心理的逐漸成熟,更多的群體渴望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當這種需求逐步增長時,鄉村旅游備受矚目,國家也予以關注此方面,例如,國家旅游局確定2006年全國旅游宣傳主題為“中國鄉村游”。

我國的鄉村旅游起步較晚,國內絕大多數學者認為我國鄉村旅游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而發展較晚的鄉村旅游還不是十分成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鄉村旅游開發普遍存在投資與經營規模小、地區分布與組織形式散、項目低水平重復設置、市場競爭秩序亂的局面,鄉村旅游的活動項目形式單一,主體方式是觀光旅游,鄉村旅游的開發對自然環境和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鄉村接待設施城市化傾向,利益分配不均等。因此,基于可持續發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鄉村旅游開發的研究就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國外對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和利益公平的認識在不斷深化,主要集中于對鄉村旅游經濟、文化、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以及對鄉村旅游中社區利益主體的研究,如Gossling等(2002)對瑞典的研究則表明鄉村旅游對推動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國雖然對鄉村旅游的研究比較晚,但已經將目光傾注于可持續發展和利益公平理念,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具體地區的應用、基本問題和跨學科問題等領域中,如黃蔚艷在《鄉村旅游市場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分析》中從經濟學角度探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的研究。

通過對國內外研究概述可以看出,國外研究比較成熟和完善,而國內的研究相對落后,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一些基本問題和具體區域的研究,缺乏對鄉村旅游深層次的研究,尤其對于一些利益主體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基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旅游可持續發展、利益相關者理論和精益理論等相關理論對欠缺方面進行了研究。

2 基于可持續發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鄉村旅游開發研究

我國鄉村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集中表現為追求經濟的高消耗、高成本、高增長問題,文化的商品化、同質化等問題,生態環境的破壞,利益分配的不公,存在著對弱勢群體等問題,阻礙了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益公平。

針對我國鄉村旅游業中存在的問題,基于可持續發展和利益公平的理念,探索符合我國鄉村旅游業發展的路徑已經十分必要了。

2.1 鄉村旅游發展的精益化

精益化思想和鄉村旅游發展的融合表現在產品和推廣方面。精益化的鄉村旅游產品要求以旅游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打造高品質、個性化、內涵化的產品。在設計產品時應該將鄉土化因素很好地融入其中,使旅游產品飽含鄉土文化的內涵,成為動態、有特色的產品。

精益化思想還要求鄉村旅游的發展在項目建設、資源利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實現精準化、細分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經濟和環境成本,提高利用效率,確保利益分配主體能夠得到應有的利益,促進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

在鄉村旅游的營銷推廣中實現精益化體現在營銷恰好使其產品的價值呈現出來,首先要對該地進行精準定位,針對自身的業務和獨有的特點,確定鮮明的形象。例如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以“紅”為媒介發展鄉村旅游,使得一個革命圣地的形象烙刻在旅游者的腦海中,從而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

2.2 社區增權與政府指導

只有進行社區增權才能真正凸顯社區在旅游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增權是目的地獲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社區的參與應該是全員性、全過程中的。如在規劃當地鄉村旅游時,征求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在利益分配時考慮其占有的份額,這是一種比較理想化的模式,在實際中操作時會受到很大阻礙,這就需要一些前提做鋪墊,如提高其文化素養和增強保護當地旅游資源的意識。

在我國的現實情況下,政府的指導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中不可或缺。政府應對區域做統一規劃,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把其服務功能體現在支持和主導鄉村旅游開發上,如利用目前農村建設資金投入,進行鄉村旅游開發的基礎設施建設。

2.3 重視弱勢群體利益

《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指出“旅游是人人享有的權利”,在此特別強調弱勢群體中的旅游者,而這類群體的旅游開發有著巨大的潛力。

而鄉村旅游因為鄉村經濟水平較低的現狀,不能很好地提供高質量的配套設施,所以在開發鄉村旅游時,要考慮到這類特殊群體的需要,在進行規劃時要根據這類群體的特點,設計相應的配套設施,如適合兒童的娛樂項目,滿足殘疾人需求的衛生間等。弱勢群體出行時,心里最大的恐懼來自不安全感,因此在發展鄉村旅游時,規范當地旅游從業者的素質和市場秩序也是重要的一環。

3 結論

面對如今國家對發展旅游業的重視、國民休閑匯的開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人們旅游消費的日益成熟,旅游者追求高品質、優質服務的旅游產品的要求日漸強烈,而鄉村旅游成為了一種發展潛力巨大的方式,基于可持續發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發展路徑是鄉村旅游發展的必然道路。

本文認為基于可持續發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發展路徑成為鄉村旅游更好更快地發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預見,基于可持續發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發展路徑的導入和落實將是一次長途跋涉的旅程,需要長期不斷地探索前進。希望本文的研究對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一點啟發。

參考文獻

[1] 丁培衛.近30年中國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路徑選擇[J].東岳論叢,2011,32(7)

[2] 周玲強,黃祖輝.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經濟地理,20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