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范文
時間:2023-07-07 17:35: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穩定糧食生產,落實惠農政策
針對大量土地流轉和糧食效益偏低,以及穩定種糧面積與結構調整種植的矛盾的現狀,通過推廣“粉干專用稻”、“再生稻”、“優質稻”,實行“糧經輪作”,組裝配套機械化和統防統冶,以規模化、專業化提高糧食生產效益。通過落實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種糧大戶補貼、再生稻催芽肥補貼、水稻保險等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相對穩定。
1.2引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規模農業
引進福建綠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土地流轉1000畝,重點發展特色農業和設施農業,種植甜椒、尖椒、西紅柿等20多個品種,被評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進閩清福豬良種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林洞村發展生豬養殖,項目投資1200萬元,其中包括130萬元配備養殖污染整治設施,占地103畝,年出欄生豬近12500頭,產值2250萬元;引進吉發養殖場,在下莊坂工業區發展鰻魚養殖產業,用地面積48.5畝,注冊資金50萬元,總投資1800萬元;引進盛世陽光農業有限公司,發展景觀苗木種植;引進福州施恩織和農有限公司,投資800多萬元建設花卉苗木生產基地,形成花卉區、養生食用植物區、中草藥區、苗木綠化區、科研區等五大區,以產業化、結構化發展臺灣特色花卉種植。同時將林洞、秀環、爐溪等3個村列入福州市外環蔬菜基地的基礎上,發展萬畝蔬菜基地,大面積種植芋頭。
1.3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
形成蔬菜、花卉苗木、名優水果、畜禽水產養殖、油茶、茶葉等六大產業。
(1)以下莊村為龍頭發展平原地區萬畝芋生產基地,以飯洋村為龍頭發展半山區千畝菜豆生產基地,以林洞村為龍頭帶動高海撥地區種植反季節西紅柿、花椰菜千畝生產基地;
(2)根據本地獨特的氣候和資源優勢,大力引導花卉苗木產業。以盛世陽光農業有限公司和施恩織和農有限公司為龍頭,將花卉苗木產業打造成本鎮的新興產業;
(3)推行梅溪兩岸常綠果樹帶的發展戰略,引進臺灣客商和優良品種,大力優化品種結構,推進葡萄、臍橙、無核柿、板栗、橄欖等果業的發展,建立了5個千畝水果基地,以上汾村龍晶提子葡萄園為主的千畝葡萄生產基地、以飯洋村為主的千畝臍橙生產基地、以溪東村為主的千畝板栗生產基地、以黎家村為主的千畝無核柿生產基地、以秀環村為主的千畝橄欖生產基地,促進了名優水果優化升級;
(4)以抓龍頭和建基地為突破口,壓縮散養數量,擴張牛、羊、生豬以及家禽、鰻魚的規模養殖,壯大畜禽水產龍頭企頭。掀起山上養牛、竹山養羊、冬閑田養雞和鴨、山塘水庫養魚、溪河水域養蛋鴨的熱潮,推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散養養殖生豬,通過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逐步演成“畜牧業-帶動種植業-轉化增值”,形成“豬-沼-菜”,“豬-沼-果”良性循環產業鏈;
(5)調整坡地、梯田,山地開發,在梅坪村及周邊村發展特色油茶1000畝;
(6)以玉臺綠茶為中心,進行老茶園改造,引進優良品種,實施山地開發,輻射帶動周邊村,發展成為年產近500畝優質綠茶基地。
1.4培育新型服務組織,發展品牌農業
以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通過對農產品統購統銷,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實現生產銷售規模化。爐溪芋專業合作社帶動爐溪及周邊村種植芋1100畝,實現產值890萬元,梅坪村成立梅坪農業合作社,種植油茶300畝,坪街村七疊溪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注冊農產品商標3個,并建設百畝無公害蔬菜示范片,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茶口村大力發展粉干加工業,依托茶口粉干協會和老林粉干合作社,以“公司+基地+農戶”、“支部+協會+農戶”等產供銷模式帶動茶口粉干發展,并建設茶口粉干交易市場,將“茶口粉干”品牌進一步做大。
2塔莊鎮現代農業的不足之處
(1)現代農業發展總體水平比較低,數量少,規模小,帶動能力和示范作用弱。
(2)項目開發深度不夠,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和先進設施以及先進農藝相互交融的程度比較低,一產向二、三產延伸滲透仍顯不足,農業旅游兩業交叉融合不明顯。
(3)土地流轉存在一定的困難。
(4)農業人才短缺。
3塔莊鎮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塔莊鎮把保障主要農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作為首要任務,根據農業資源和劣勢,以及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把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作為強大動力,不斷優化布局結構,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加塊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現提出以下建議與對策。
3.1落實“糧安工程”
把不斷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通過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先后在坂尾、飯洋、下莊、梅寮等村建立高產示范基地。并實行“6個統一”(統一供種、統一浸種、統一播種、統一專用配方肥、統一化控、統一病蟲害防治)服務,展示蔬菜、水稻新品種,并及時組織現場觀摩和咨詢活動。建立4個示范片,即溪東村的優質稻示范片、飯洋村的再生稻示范片、梅寮村的粉干專用稻示范片、坂尾村的機收再生稻示范片。同時,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應用,努力提高糧食單產水平,千方百計帶動農民增收,確實保護好耕地,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努力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不斷提高農業的機械化水平。
3.2加快土地流轉
促進適度規模化經營。目前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種植仍占主導地位,土地流轉僅3700畝,己不能滿足現階段農業發展的需要。因此,應進一步加快土地流轉步伐,改變現有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經營模式,建立合作社、企業基地與農戶之間合理有效的利益連接機制,打造“合作社+基地+農戶”、“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鏈,以不斷提高基地的組織化程度,逐步實現標準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
3.3鞏固提高特色產業
培養壯大蔬菜、名優水果、花卉苗木、畜禽水產養殖、油茶、茶葉等主導產業以及優質稻、粉干專用稻、中藥材、花生等特色產業,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以及市場占有率,開發建設冷凍、冷藏設備及高標準加工包裝車間,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反季節蔬菜、無公害載培,開展標準化生產和產品質量認證。
3.4抓好龍頭示范帶動
重點抓好福建綠嘉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設施農業龍頭企業、閩清龍晶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生產基地,以采摘葡萄旅游為特色,形成七疊溫泉-龍晶葡萄的旅游線路,成為集休閑、采摘、科普為一體的綜合生態農業;龍池、茶口、上汾3個村依靠盛世陽光現展有限公司,發展種植喬木、水生觀賞植物、山垅田養泥鰍、垂鉤樂園、生態超市、林下土雞土鴨養殖;溪東村依靠施恩織和農有限公司,逐步打造生產型與休閑觀光農業合為一體的綜合型生態養生休閑園區;下莊村以閩清縣吉發養殖場為龍頭發展特色鰻魚養殖;林洞村以福建省閩清福豬良種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帶動發展生豬養殖;壯大老林粉干專業合作社,經分散加工、成品粉干回收、集中精包裝等流程,統一銷售至東南亞、福州、廈門等地區,實現糧食加工轉化,帶動糧食生產的產業化經營,提高糧食產后附加值,實現糧食生產提質增效。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給予政策傾斜,促其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形成帶動力強、輻謝面廣的產業龍頭,努力培育新一批省級、市級、縣級農業產業化和專業合作社,形成“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農業產業格局,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3.5開展專業技術人員培訓
篇2
一、保護性耕作技術
保護性耕作是一種新型耕作技術,它區別于以鏵式犁全面翻耕土壤為主要特征的傳統耕作方法,是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盡可能的降低對土地的耕作強度和次數,保證地表有不低于30%的作物秸桿、殘茬覆蓋。它主要由四項關鍵技術組成:免耕播種技術;秸桿殘茬處理技術,雜草及病蟲害控制技術和土壤深松技術,核心是免耕播種。
保護性耕作的主要特點是:一是用大量作物秸桿和殘茬覆蓋地表,以減少天然降水帶來的地表徑流和水分蒸發,提高降水的利用率;并能有效減少風蝕對耕層的破壞,二是深松打破犁底層,利于降水的下滲和作物根系生長,提高土壤蓄水保墑和抗旱能力;三是秸桿腐爛形成大量的有機質,增加土壤肥力,減少化肥施用量,并減少因化肥施用過多和焚燒秸桿等造成的土地板結和大氣污染;四是利用免耕、少耕技術,減輕機械對土地的碾壓強度和次數,減少對土壤耕層的破壞,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
二、保護性耕作技術與農機化技術密切相聯
從保護性耕作的四項關鍵技術中可以看出,它不同于以往我們對土壤的“精耕細作”,其中的每一項技術都是傳統上的人、畜力工作所無法實現和完成的,都必須依賴于現代農機化技術去實現。
1、免耕播種技術:或稱免耕播種分層施肥技術。是利用專用免耕播種機在有秸桿和殘茬覆蓋的耕地上進行封閉保墑播種,同時進行重鎮壓,達到促進作物早出苗、出齊苗、出壯苗的目的。
2、秸桿殘茬處理技術:是用聯合收獲機進行作物收獲的同時,或作物用其它方式收獲后用專用秸桿殘茬還田機等,將作物秸桿殘茬按要求切割粉碎拋撒至地表實施還田。春季原則上采用原茬播種。
3、病蟲雜草控制技術:是利用機械配帶噴藥機進行。在苗前(后)及時進行噴施農藥封閉處理,根據土壤的濕度和有機質含量等地塊特點進行有選擇的噴施,確保藥效發揮。
4、土壤深松技術:土壤深松技術是選擇大型深松機具,在地表秸桿覆蓋的情況下3年左右進行一次深松,深度要達到30—45厘米,達到蓄水保墑的目的。
保護性耕作的主要技術環節,均使用農業機械來完成,農業機械化是保護性耕作的主要手段,農業機械是其技術裝備基礎,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與農機化的政策、研究、示范、培訓和推廣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農機化保護性耕作技術,有效地抑制了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保護性耕作不僅改善了我國的耕地減少的問題,也對減少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等污染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所以說,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關于推廣農機化保護性耕作技術幾點建議
保護性耕作是在農業機械化實現較早的西方國家產生的,當前全球農業生產都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我國起步較晚,并且由于傳統農業的過度耕作,加劇了耕地的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惡化。就如何進一步開展好農機化保護性耕作的工作已經擺上各級政府部門和農業技術人員的主要日程。本文作者建議如下:
1、制定相關政策將保護性耕作作為我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來抓,盡快建立和實施《保護性耕作發展規劃》,并將其列為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規劃的重要內容,重點探索和推廣應用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使農機化保護性耕作工作法制化、政策化、制度化。
2、加強宣傳教育和培訓。從國情分析,農民接受保護性耕作的難度較大,傳統觀念和耕作習慣影響著該項技術的推廣,農民對實施保護性耕作的意義還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一個較長過程,針對這一情況應當加大宣傳教育培訓力度,引導農民自覺實施保護性耕作。
篇3
關鍵詞:農業經濟;農業科技;科技創新;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 F3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08-0007-1
0 前言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發展必須走現代農業之路,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走生態農業之路。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經濟的發展不僅關系到“三農”問題的解決,更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存問題,因此如何更好地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歷史發展進程表明,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提高農業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農業經濟的長足發展。
1 農業經濟發展進程回顧
回顧我們國家改革開放30年來走過的路程,農業的發展經過了大體上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正逐漸向生態農業的轉變過程。30年的農村改革使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直至今日,我國的經濟發展仍然是一個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型的增長方式。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勢必產生這樣的思想觀念:發展經濟只顧眼前利益,不考慮將來后果。亂占耕地、亂砍濫伐森林、亂開亂采礦產、亂排放工業廢棄物等現象。這些與傳統的發展觀和管理滯后有關。因此,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就必須拋棄舊的發展觀,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的科學發展觀。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應是由粗放型的傳統農業向集約型可持續農業轉變,大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集約、高效、節約資源型的可持續農業發展道路。具體來說,這種集約型可持續農業即是在適度增加和科學使用農業投入的前提下,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集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資源、科技資源和經濟資源,促進農業系統的土地集約、勞動集約和資金技術集約,保障農業生產持續性、農村經濟持續性和農業生態持續性的協調發展。明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農業經濟要想取得長足發展,落實“十二五”農業科技發展的規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2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回顧
2.1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如果將國民經濟比作一座高樓大廈,那么農業就是這座大廈的基石。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農業問題主要是糧食問題。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頭等大事,是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家自立的基礎。“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無農不穩,無糧則亂”。一個國家如果吃飯問題要依靠別的國家來解決,那么這個國家的自立就失去了最起碼的基礎,在國際競爭中就會受制于人,聽人擺布。
2.2 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正反兩方面經驗的總結
建國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呈現出這樣一個規律性現象:農業發展順利,增長速度快,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就快;反之,農業生產出現倒退,就會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損害。
2.3 農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基礎地位
農業的基礎地位是否牢固,關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會的安定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也是關系到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能否保持獨立自主地位的大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在經濟發展的任何階段,農業的基礎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強。
3 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991年在荷蘭召開的國際農業與環境會議上,國際糧農組織(FAO)把農業可持續發展確定為“采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的方式,實行技術變革和體制改革,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滿足,這種可持續的農業能永續利用土地、水和動植物的遺傳資源,是一種環境永不退化、技術上應用恰當、經濟上能維持下去、社會能夠接受的農業。”《中國21世紀議程》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明確為: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增長,提高食物生產和保障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貧困落后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以滿足逐年增長的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從農業資源角度來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充分開發、合理利用一切農業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社會資源),合理地協調農業資源承載力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提高資源轉化率,使農業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優化配置達到農業資源永續利用,使農產品能夠不斷滿足當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對此要做到以下兩點:
3.1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現代農業是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進行的的社會化農業。在按農業生產力性質和水平劃分的農業發展史上,屬于農業的最新階段。
篇4
關鍵詞:現代循環農業;經濟效益;發展模式
作者簡介:張曉辛(1954―),男,江蘇南通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林經濟管理的教學與研究。中圖分類號:S21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2)03000103
1 引言
江蘇省既是經濟大省,也是農業強省。穩定的農業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力支撐,江蘇現代化農業的高產出是資金、物質等高投入的結果。隨著農村改革實施以來,農村的生產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由于農業與工業生產的特點不同,農業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自然環境成為農業生產過程的直接參與者之一,農業生產者將自然環境看作可以免費獲得的生產資料,市場也不可能完全把自然因素歸納進農業生產者成本核算體系中,這導致了農業生產者放棄環境的可持續性,只注重經濟效率。現階段,農業高投入、高消耗、高產出的生產行為也已暴露出了這一問題。因此筆者認為:江蘇要想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發展,就必須遵循在過去的現代農業基礎上完善現代循環農業的戰略思想。這里所定義的現代循環農業不應該只是膚淺的將著眼點停留在生態或是經濟效益等某一方面,而是應該努力協調并發展“農業生產方式的可持續、農業經濟的產業良性整合、生態環境的可持續”三方面的大循環,真正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拓寬道路。
2 江蘇現代農業發展狀況及主要問題
現代農業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利用現代管理理念和手段開展農業生產與經營,以提高農業整體效益為目的的新型產業形式,其追求高效,追求將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
2.1 現代農業發展目標
江蘇省現代農業發展的總目標是采用先進科學技術、現代物質裝備、現代經營方式、現代組織方式,充分合理利用自然和社會經濟資源,進行各種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實現保障糧食供應、農民增收和生態環境安全的高效率、高效益農業。就功能方面而言,讓高效農業由單一的產品生產功能向多功能方向發展,不僅保障優質農產品的生產供應,而且還要向食品、藥品、保健品和生物質能源方向拓展,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協調發展。就生產方面而言,通過技術和資金集約投入,解決土地資源與勞動力資源短缺的問題,保障生產和資源的高產出、高效率。就產品方面而言,要求由一般農產品向品牌、高端、安全農產品拓展,取得信譽、提高市場競爭力。就技術方面而言,農業科技是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提高農業效益的關鍵因素;高新、生態、標準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是加快現代高效農業發展進程的核心。
2.2 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的區別
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相較,可以歸納出六點本質特征: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化、市場化以及國際化。現代農業的產業結構體系由小農業向大農業轉變,其產業鏈不斷向下延伸,不僅包括種植與養殖業這種第一產業領域,同時包括了農產品加工流通、社會服務等產業一體化發展,實現種養加工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高度組織化、規模化生產。傳統農業追求的是對人食物需求的滿足,著眼于追求數量的增長,現代農業則是在滿足一定數量供應的基礎上,突出考慮質量與效益,以此加強農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生產方式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化,現代農業積極發展標準化生產,重點關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努力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傳統農業的發展一般依靠投入驅動,科技貢獻率較低,現代農業依靠科技進步創新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動力。
2.3 現代農業的主要發展模式
近幾十年來,西方國家現代農業大致可描述為:
(1)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短缺型國家以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產量和種植高附加值農產品為主,以荷蘭為典型,荷蘭人多地少,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435人,依靠精耕細作,努力打造高附加值的溫室作物和園藝作物,現為成為全球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
(2)人少地多、勞動力短缺型國家以大量使用農業機械來提高農業生產率水平以及農產品的總產量。比如美國就是這種類型,其農業機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為典型的現代化大農業,又被稱為“石油農業”。
江蘇農業的發展具備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江蘇地少人多,另一方面江蘇省屬于經濟發達地區,因此決定了江蘇省現代農業發展需要走高效農業的道路,即技術密集、經濟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現階段其主要發展模式包括以下幾方面:
2.3.1 設施農業
經過工程化的設施,人為設置農業生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生態條件,以達到充分利用土地、光、熱、水、養分和空間等資源,減少有害生物的危害,進而實現高效、高產、安全、標準化生產的目標。
2.3.2 集約化規模養殖業
所謂集約化規模養殖業指布局集中、生產密集、資源節約、污染控制、效率提升為特點,根據動物生長發育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綜合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果,對養殖方式進行優化組合,以工業化生產方式安排生產,充分發揮養殖群體的生產潛力。
2.3.3 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經濟學原理,借鑒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手段,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農業。根據江蘇農業發展現狀、自然資源條件和生態環境的要求等,江蘇省應重點發展循環農業和有機農業。
2.3.4 休閑農業
休閑農業是將農業與休閑旅游有效結合,以農業為依托,追求農業效益和旅游效益雙向發展的一種生產與休閑功能兼容的農業形態。它的出現是為了適應人們崇尚自然的價值觀,幫助人們獲取、滿足生態食品的物質需求。
2.4 江蘇現代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業的現代化在帶來高產出的同時也帶來了高排放和高廢棄,造成土地、水體、大氣等環境的嚴重污染。比如江蘇農村生態環境被破壞現象就較為嚴重,目前許多地方生活污水仍然是直接排放,秸稈焚燒現象嚴重,農業廢棄物堆放散亂,直接導致農業面源污染加劇。江蘇省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的38%,但農藥使用量約占全國的65%。鑒于此,在經濟發達、農業集約化和現代化程度高的江蘇省地區,合理發展農業生產無害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廢棄物利用最大化的生態循環型農業顯得迫在眉睫。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開始加大本國農業發展中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保護力度,提高農業生產資源投入品使用的高效化,在應用自然科學新成果的基礎上探索出“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等農業發展模式,農業可持續發展成為被關注和重視的新熱點和新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江蘇省循環農業應運而生。
3 江蘇省循環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循環農業就是把循環經濟理論應用于農業系統,是指在農作物系統中推進各種農業資源往復多層與高效流動的活動,以此實現節能減排與增收的目的,促進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它作為一種環境友好型農作方式,本質上是一種低投入、高循環、高效率、高技術、產業化的新型農業。
3.1 循環農業發展歷程
江蘇省是我國啟動循環經濟建設較早的省份之一。2002年,首先開展了為期3年的第一輪循環經濟建設試點,全省共確定了108家循環經濟建設試點單位,涉及農業、工業、服務業不同的產業和企業、園區、社會不同層面,試點單位積極推動資源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以及產業之間的循環利用;其中循環型農業試點單位占14個、循環型村鎮占9個。2005年4月江蘇省出臺了《江蘇省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在循環型產業發展戰略中提到了循環型農業發展戰略。并指出循環型農業發展的重點:一是產業重點;二是區域重點;三是設施重點。明確了指導思想、實驗內容和目標、實施方案。2005年11月,江蘇省確定了128家開發區、工業園區和農村、企業,作為第二輪省級循環經濟建設試點單位。
3.2 江蘇現有循環型農業的發展模式
3.2.1 農業生態恢復、整治型發展模式
農業生態恢復、整治型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以生態恢復、清潔生產、減量化來改善農業的生態環境。這種模式選擇條件和設施優越的產地建設無污染、無公害的生態農業生產基地,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中心,推廣有機農業的生產技術,擴大有機農業產品的生產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
3.2.2 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模式
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模式:該模式是通過一定的技術對農業某個生產環節中產生的廢棄物如作物秸稈、樹木枝葉、禽畜糞便等在另外一個環節中進行物質的循環再利用,變廢為寶。多是以“以沼氣建設為紐帶”為基礎的“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模式、生物鏈工程模式和大中型畜禽場沼氣工程模式;另外還有農業廢棄物堆肥技術、禽畜糞便除臭飼料化技術、微生物菌菇技術等。
3.2.3 立體復合型農業模式
立體復合型農業模式:是在有限的空間內,可以把農、林、牧、副、漁相結合,建立多物種共棲的立體種植、立體養殖、立體種加養、多層次配置、多時序交錯、多級質、能轉化的一種高產高效的農業生產模式。立體復合型農業,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和人類生產技能,實現由物種、層次、能量循環、物質轉化和技術等要素組成的立體模式的優化。
3.3 江蘇省循環農業發展缺陷
循環農業發展起來以后,強調了生態環境的保護,指出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是阻礙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與過去的生態農業并沒有本質區別;注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運用工業循環經濟的原則強調發展循環農業,但是問題是沒有明確與循環農業緊密結合的生產方式;同時忽視了農業經濟循環是循環農業的本質,未明確循環農業生產方式與農業經濟的聯系,沒有認識到實現經濟可持續是循環農業發展的重要保證;發展循環農業要以經濟利益為驅動力,但是目前對于如何使循環農業的發展具備更好的經濟前景尚未能有所突破。
20世紀70年代以后,發達國家先后出現了“有機農業”、“生態農業”替代農業思潮。但最終由于產品價格高,在現實生產經濟效率低下導致無法進一步發展。因此,人們對于現代循環農業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對循環不能僅僅關注單一生態方面,更應該在滿足生態循環的前提下,保證農業經濟效益的循環。
4 江蘇省現代循環農業再認識
筆者認為江蘇省現代循環農業必須是一種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在著力強調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前提下,有效協調農業生產方式與農業經濟效益良性循環的生產模式。合理的現代循環農業應包涵農業生產方式循環、農業生態環境循環和農業生產經濟循環三方面。
4.1 農業生產方式循環
將農業生產發展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生產資料良性循環流動過程,使進入循環農業系統外的物質和能量在經過一個生產環節之后進入另一個生產環節,實現資源再利用,盡量降低外來新生產資料的輸入,爭取整個農業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基本上不產生或只產生很少的廢棄物。
4.2 農業生態環境循環
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生產方式循環相互作用,通過生物的合理分布,以及自身對環境污染的自凈、自調節、自平衡能力等方式,為農業生產提供持續的自然生產力。
4.3 農業經濟循環
循環農業是依靠循環經濟理論發展起來的,所以循環農業本身是一種經濟概念。循環農業是一種可持續、市場化和生態化的農業。農業經濟循環要保證在循環農業中農業經濟的再生能力和成長能力不斷增強;農業經濟發展的質量不斷提高和結構不斷優化;符合農村社會總體發展的目的,使農業經濟沿著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生態環境質量的軌道運行。
5 結論
對于今后江蘇省現代循環農業發展而言,首先應當突出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保證經濟的效率體現,無論農業生產過程中生產方式轉變還是生態環境保護提升,都是以經濟發展作為基礎。循環農業作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應該首先強調經濟可持續,在經濟可持續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和生產方式可持續。不能簡單地將農業的發展寄托到其自身的改造上,更應該從自身的觀念上予以改變:在保持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從農業生產方式開始入手,調整農業生產、經濟運行的模式;穩定農業發展,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性。
參考文獻:
[1] 鄭建初,陳留根,甄若宏,等.江蘇省現代循環農業發展研究[J].江蘇農業學會,2010,26(1):5~8.
[2] 蔣祖鏢. 江蘇省循環農業的發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9.
[3] 周震峰,王 軍,周 燕,等. 關于發展循環農業的思考[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
篇5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農業經濟
一、前言
隨著農民素質的普遍提高,可持續發展觀念也被越來越多的農民所接受。生態農業經濟是可持續發展觀念在農業經濟中的應用和具體體現,有利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的持續發展,進而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
二、生態農業的現狀
農業經濟要發展,就要把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心,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發展生態農業。然而,生態農業的發展遇到了重重阻礙。
1.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農村經濟有了較迅速的發展,但是離生態農業的目標還相差較遠。農村的生產結構仍然比較單一,有些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有些受傳統種植方式的影響,多數地區已種植業為主,像畜牧業、林業、漁業等只占較小一部分比重,各產業比重嚴重失調。
2.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吸引了大量農民工進城務工,留在農村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也就越來越少,剩下的大多數是中老年人。由于這些勞動力的文化水平有限,勞動素質普遍偏低,生產技術難題就很難攻克,信息較閉塞,增收渠道有限,不利于提高農業經濟的效益。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發達國家相差很遠,加上技術上的落后,生態農業起步比較艱難,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不夠。無法提供比較完善的管理、銷售和價格體系,除了缺少資金支持,更多的是缺少技術上的支持,依舊未擺脫傳統農業的老路。
三、生態農業的意義
生態農業要求農業要依托本地農業資源,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優化產業機構。發展生態農業具有以下意義。
1.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生態農業要求按照自然規律合理開發利用各種自然資源,維持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綜合考慮技術條件、經濟條件和自然條件,實現產業結構的最優化,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生態農業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環境污染問題,可持續發展要求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生態農業擺脫了濫用化肥、農藥的狀況,使自然資源得到持續利用,進而實現生態的良性循環。
2.促進農業穩定發展。生態農業強調有機農業和無機農業相結合,減少“化學農業”對環境和人的影響,盡量減少物質和能源的投入,依托資源本身的物質循環,實現農業的高效發展。可以看出,生態農業不再走傳統農業的老路,它是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有機結合,以現代農業技術為依托,全面協調發展農業模式的新路子。長期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提高勞動效率和資源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的全面發展。
3.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三農問題一直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問題,發展生態農業也是促進我國經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無公害農產品的走俏,農民的收入也就越來越多,增收渠道和方式也就不再單一。農民在為社會創造更多優質的無公害農產品的同時,能夠更好地實現其社會價值,增加農村勞動力就業,從而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縮小城鄉差距。
四、發展生態農業的措施
1.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是發展生態農業的關鍵,積極促進傳統糧食作物向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共同發展的轉變,重視農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充分利用和享受惠農政策,結合當地資源條件調整生產布局,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實現產業結構優化。
2.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各地發展生態農業的重心有所偏頗。要根據自身的資源與氣候條件,發展特色農業,建立特色產業帶,增強本地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規劃中要因地制宜,在種植中要因優取勝,積極開發優質化的產品。提高土地利用率,發展優勢產業、特色農業,緊緊圍繞特色資源的開發,培育發展支柱產業和龍頭產業,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
3.發揮農業科技優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投入是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關鍵所在。發揮農業科技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對其進行相關培訓。第二,大量引進高科技人才,對農業進行有效指導。發展生態農業必須將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和先進的科技優勢相結合,以科技為支撐,用現代技術改造農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優勢,不僅僅能提高農民素質,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和競爭力。
4.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要求循環利用資源,是將廢棄物轉變為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循環經濟要求減少環境污染,合理利用污染物,防止資源浪費。也就是說,生態的整合效應就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中之重,通過建立一系列的循環機制,來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這樣既可以降低資源消耗,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進而實現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5.建設新型農業社會服務體系。政府積極建設新型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完善信息服務、質量監管、產品市場、金融服務體系,促進農業生產協調發展。推進農業信息化、產品優質化的發展,拓寬無公害農產品市場,加大對農業的經濟支持與技術扶持力度,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結語
發展生態農業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它以可持續發展作為基礎理論,結合自身的區域優勢,實現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能夠有效地把提高經濟效益和保護生態環境相結合,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此外,農業的發展可以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進而縮小城鄉差距,做到城鄉協調發展,推動整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美娥,谷樹忠.新時期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定位與基本思路.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3,7(6).
[2]陳阿興.農業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的專業合作社建設研究.經濟問題探索.2012,12(8).
篇6
關鍵詞:農業工程,可持續發展,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b)-0193-0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農業工程與可持續發展》作為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農業工程相關專業學生從宏觀角度理解工業工程專業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熟悉了解農業工程生產中的農業機械化、農產品加工和農業環境等方面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但是《農業工程與可持續發展》至今尚無直接的教材,為此,筆者在教學中,對該課程內容設置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
該文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探討《農業工程與可持續發展》課程緒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可持續發展的意義,以及農業工程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1以“農業及其發展歷程”引入課程內容
在教學中,為使課程更好地展開,首先將“農業及其發展歷程”內容引入緒論課,以便使學生更清晰的了解農業的發展及其意義,更容易理解《農業工程與可持續發展》課程后續的主題內容。
“什么是農業?農業是怎么來的?”筆者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對農業的定義進行了解釋。在我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1],它是指人們利用生物的生長機理,采取人工培養和養殖的辦法,以取得產品的物質生產活動。從狹義上講,農業泛指種植業[2],它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和綠肥等農作物的生產活動;從廣義上講,除種植業外,還包括林業、畜牧業、副業和漁業。這五業合在一起通常稱為“大農業”。目前農業早已是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產業部門,是以土地資源為生產對象的部門,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屬于第一產業[3]。
關于中國農業起源,可以借助古籍中許多美麗動聽的傳說故事進行講解,這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眾所周知,我們經常把農業的起源歸功于偉大的神農、后稷和黃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4]。在農業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們把農業生產劃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
(1)原始農業――基本特征是完全依靠人力和簡陋的木、石工具,模仿動植物自然生產過程進行自給自足的生產。
(2)傳統農業――當人類進入封建社會后,開始學會制造鐵犁和使用耕畜,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開始打破原始社會那種封閉式的生產方式,逐漸進入較為開放的傳統農業的發展模式。(3)現代農業――是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先導的技術高度密集的產業,不僅提高土地生產率,并打破了農業生產季節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同時現代農業資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
2介紹農業工程的內涵
通過“農業及其發展歷程”的教學,對“農業”進一步延伸,向學生講解農業工程的內涵。農業工程是改善農業生產手段、生態環境和農村生活設施的各種工程技術、工程管理、工程理論的總稱[5],是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服務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及其原理。自1910年內燃拖拉機問世,標志了現代農業工程的開始。
另外從當前農業工程學科構成角度給學生一個全面的介紹。目前農業工程已經發展成為多學科綜合性的邊緣學科,其科學技術研究的范圍很廣,總體歸結為以下7個方面:農業機械化、農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工程、農村建筑和農業生物環境工程、農副產品加工工程、農村能源工程、農業電氣化工程。農業工程在合理利用農業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產出率等方面都有重大作用。
3引入“農業可持續發展”
該課程教學的核心內容就是“農業可持續發展”,而“農業可持續發展”又是從何時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了“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的背景。
自工業革命以來,許多國家相繼走上了以工業化為主的發展道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和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但是,卻出現了全球范圍內的環境破環、資源過度消耗和貧富差距加大等問題,?樂贗?脅和阻礙著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于是,人類不得不深刻反思沿襲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觀念,進而試圖去尋找一條既能保證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又能維護生態良性循環的全新的發展道路。
在農業方面,以美國為代表的工業化農業的發展模式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廣。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開始大力發展機械化生產方式,利用化肥、農業提高作物產量,工業化模式的農業帶來了嚴重的問題。以大化肥、大農藥、大量消耗地下水為代價的,農業環境污染嚴重,長期下去存在嚴重的隱患[6]。“農業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提出。我們要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對農副產品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農副產品的需求構成威脅的農業發展模式,即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模式。要解決未來可能將要面臨的糧食安全問題,必須要回到循環性生態農業上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中國未來農業只能走“用地養地”、“精耕細作”配合一定現代化設備和生態技術的生態農業。
4從熵的角度分析“農業可持續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從熵的角度對農業工程的發展進行了剖析,以便使學生更加清晰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1868年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在物理學中發現和揭示了熵世界觀的概念[7-8]。它告訴人們,物質和能量雖然是守恒的,但在表現形態上只能“沿著一個方向轉換,即從可利用到不可利用,從有效到無效,從有序到無序”。為了創造工業文明,人類無節制的開采和消耗各類自然資源,這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9]。
筆者探討分析后得出結論,農業的實質就是通過綠色植物吸收與轉化太陽能形成負熵。生物體的負熵機制如圖1所示,以負熵為起點,并以這種負熵在流動過程中不斷耗散的方式展開農業生產過程。
在教學中,筆者又嘗試按照數學極限的思想,并提出一個極限公式(公式1),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行講解。該極限公式可將其表示為如下的形式:以時間t為自變量,自然界的熵表示為時間t的函數,則
(1)
式中,C為相對常數,即人類生存的星球在某一時期能夠忍受的熵。熵是最后不能再被轉化做功的無效能量的總和。這種情況在封閉系統中表現明顯,當熵達到最大值時,則表示一切有效能量均消耗殆盡。當有效能量和無效能量相等時(熱力學第一定律的規定),則意味著系統進入了全面崩潰,或稱“熱寂”階段[10]。只有當我們承認自己世界的有限性,有意識地尊重地球資源的極限,我們才能真正領會到地球的寶貴,從而做出對人類繼續生存有重大意義的調整。
通過此部分內容的講解可以有力的告訴學生,我們必須把熵定律作為價值判斷的基礎,只有發展低耗、節約,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符合減熵原理和生態規律的農業,才能保持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5探討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該課程的最終目的就是正確引導學生理解和重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雖然農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環境問題,尤其是工業化的農業,在帶來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破壞了生態的可持續性。但是,我們必須正確認識農業發展,探討農業可持續發展。在基于資源環境約束下,尋求一條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11]。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啟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農業工程可持續發展的新方法,總結出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具備以下要素。
正確認識學習可持續發展農業的核心內容。以犧牲環境換取的經濟效益的農業生產,只會讓環境背上沉重的包袱的問題,而不會帶來長久的效益,因此發展可持續農業已成為必然趨勢。
利用系統思維和系統的科學體系去解決問題。我們面臨的任何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或要完成的任務其實都是系統。將農業工程看成大的系統,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結合農業科學技術研究農業系統的合理組建和最佳運行的過程技術。
篇7
論文摘要 現代農業在推動農產品產量快速增加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嚴重的生態問題, 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威脅。本文從四個方面系統地分析了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 提出積極推廣少耕、免耕、作物殘茬覆蓋、合理施肥、節水灌溉和有機農業生產等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 確保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自上世紀30 年代初, 化肥、農藥的相繼出現并應用于農業生產, 標志著現代農業時代的到來。在現代農業時代,化肥、農藥及除草劑等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積的不斷擴大、土壤機械化作業強度的不斷提高、作物耐肥品種的推陳出新以及栽培技術的不斷創新, 共同推動了農產品產量的快速增加( 主要是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 。與此同時,現代農業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嚴重的生態問題, 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威脅。
1 現代農業的負面影響
1.1 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長期以來, 化肥、農藥、除草劑等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施用導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農業及環境科學家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化學肥料, 尤其是水溶性極強的氮素化肥, 不僅可以通過地表徑流沖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 而且可以通過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農業生產活動被認為是硝酸鹽污染水環境的最重要原因。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 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鹽的含量, 從而導致了水環境的富營養化。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 在糧田面積減少的同時, 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的面積迅速擴大。農民在經濟作物上的投入遠大于糧食作物, 由此帶來的農業化學污染也更為嚴重。
1.2 作物的抗逆性下降, 農產品的品質降低
化肥、農藥等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施用, 可以顯著提高植物組織中硝酸鹽和氨基酸的含量, 并使植物的細胞壁機械強度減弱, 從而誘發植物病蟲害的發生。不僅如此, 農業化學品的超量施用還可以導致植物收獲物中維生素C、有機酸及可溶性糖等營養成分的降低, 從而導致農產品品質的下降。更為嚴重的是, 植物吸收了殺蟲劑、除草劑等農業化學品后, 會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威脅。
現代農業對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農業化學品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由此帶來的直接后果是病、蟲、草害的抗藥性越來越強。為了盡量減少病、蟲、草害帶來的損失, 不斷增加用藥量和不斷使用農藥新品種成為農民的普遍選擇。殺蟲劑的大量施用給害蟲的天敵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使依靠化學藥劑防治植物病蟲害的努力陷入了一個“農藥施用量不斷增加, 害蟲的抗藥性越來越強”的惡性循環。
1.3 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現代農業的另一特點是土壤的機械化作業強度不斷加大, 由此導致的土壤水蝕和風蝕及環境污染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生態問題。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農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 而導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則是頻繁的土壤作業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徑流加劇等。
化學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養分失調外,更為重要的是導致土壤酸化、板結、土壤的滲透能力降低等, 致使土壤的生產能力下降。
2 推廣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 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
2.1 積極推廣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
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術及作物殘茬覆蓋技術。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增加土壤水穩性團粒結構的數量, 提高土壤的滲水性, 減少雨季的地表徑流, 提高土壤抗水蝕及風蝕的能力, 增加土壤的蓄水量, 提高水分利用率, 全方位培肥地力, 從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產能力。免耕技術是一項高效低耗的先進農業生產技術, 它不僅適合于水澆地, 更適合于旱地。該技術的推廣有利于農業的節本增效和可持續發展。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 不僅有效地解決了長期以來的水土流失問題, 而且使土壤不斷培肥, 土地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 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轉貼于
2.2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時期兩方面的內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規律合理進行肥料運籌, 不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而且可以減少因施肥不當而造成的環境污染。許多農民群眾為方便起見, 將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種前或播種時做基肥一次施入, 造成肥料的浪費和地下水的污染。這種傳統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 降低生產成本, 也不利于環境保護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3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2.3.1 革新地面灌水技術, 改大水漫灌為溝內滲灌傳統的大田作物灌溉技術多為大水漫灌。這種灌溉方式不僅浪費水資源, 破壞土壤結構, 而且也是造成農業化學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為小水溝內滲灌不僅可節水30%以上, 而且可以降低田間濕度, 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 從而減少殺菌劑及殺蟲劑的使用量, 有利于環境保護。此外, 改大水漫灌為小水溝內滲灌, 不僅便于澆水管理, 而且使灌溉水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減少了60%, 從而減少了水蝕, 保護了土壤。
2.3.2 推廣非充分灌溉技術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脅迫時會產生化學信號并輸送到葉片, 葉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脅迫的信號后會降低氣孔開度或關閉氣孔, 從而減少水分消耗。根據這一原理建立起來的非充分灌溉技術是農業節水領域的一項新興技術。
于振文等專家( 2001) 對高產小麥高效灌溉技術及其生理基礎進行研究后認為, 在底墑充足的情況下, 小麥生育前、中期適度灌溉, 在保證適宜畝穗數和幼穗正常發育的前提下, 適當抑制營養生長; 后期補充灌溉, 延緩根系及功能葉片的衰老, 保證穗粒數和粒重。這樣, 就可以將傳統的3~5水減少為1~2 水, 從而使灌水效益顯著提高。
2.4 推廣有機農業生產技術
篇8
關鍵詞 農業現代化;農業持續化;集約持續農業;持續發展
科學理論是實踐變革的指導。本世紀以來,先后出現了四種全球性與農業有關的思潮,即農業現代化、綠色革命、自然農業與可持續農業。作為一種思潮,往往是狂風般的蜂擁而來,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種思潮中科學性強的理論能經受歷史的考驗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經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學性不強或反科學的理論只能熱鬧一時而自然地退出歷史的舞臺。當代受各種思潮沖擊的人們,必須保持冷靜頭腦,分析思潮產生的背景、實質性內容、利與弊,進而辨認其科學的真偽,從而從本國本地的情況出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任何對農業思潮的盲從或“拿來主義”都會導致行動或決策中的失誤。
一、農業現代化思潮--二十世紀的主旋律
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或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紀工業與科學技術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準備了條件。1892年第一臺拖拉機問世,1840年李比希營養歸還學說出臺,再加上達爾文雜種優勢理論與摩爾根遺傳學理論等,促進了農業現代化思潮與行動的產生與發展。其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行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以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用雜交玉米等高產新品種與新耕法替代老品種老經驗;以現代經濟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農業,用開放式的商品經濟替代封閉式的自給性傳統經濟。
農業現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世界農業一反過去幾千年老牛破車的步伐,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本世紀四十年代美國率先實現了以機械化為主要特征的農業現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積40%人口24%的工業化國家先后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本紀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長2.3倍,農業產值增加24倍,用事實否定了馬爾薩斯關于人口增長快于糧食增長的悲觀預測。勞動生產率空前提高,美國一個農民人均產糧已達110噸,產肉101噸,可養活80個人。目前,由于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加上糧肉生產過剩而將注意力轉向環境,因而作為一種思潮的農業現代化已經不再受青睞,但實際行動仍在繼續,而且進一步向現代化邁進。發展中國家正在進行的綠色革命實際上也是農業現代化思潮的影響而衍生的一種行動。
現代農業在產生奇跡般增加產品與效益的同時,由于曾對資源環境的忽視而帶來某些負面效應。例如能源消耗急劇增加,從1950年的0.36億噸增加到1985年的2.6億噸石油當量,因而有人貶稱之為“石油農業”;農藥、除草劑等化學品對環境與食品安全構成威脅;有人還擔心大量施用化肥會不會破壞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還將主要是工業化引起的水、空氣污染也歸咎于現代農業。這些問題正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近來已將資源環境良化納入并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自然農業思潮——一次超凡脫俗的嘗試
作為一種對農業現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現了企圖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一次嘗試,即自然農業思潮。其派別與口號多種多樣,如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生物農業、替代農業、再生農業、自然農法、超工業農業等等。形成了在學術界頗有影響的農業思潮。較有名氣的英國真菌學家霍華德提倡的“有機農業”, 1971年美國土壤學家艾希瑞克發起的“生態農業”,日本的福岡正信寫了一本《綠的哲學》,提倡無施肥無耕作無農藥無除草的“自然農法”等。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歸樸還真,與自然和諧一致,盡量減少人類對自然的干預,主張低投入;在技術內容上強調傳統農業技術,提倡堆肥、輪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中的人工合成化學品(化肥、農藥、除草劑、飼料添加劑)與生物工程技術;在管理上主張小型,自給自足,強調農戶(場)內閉合式物質循環而排斥農戶外的投入。這股思潮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大,但受生態至上的環境保護主義的推動,在學術界曾一度時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爭論甚大,提倡者認為這是一種農業的“理想國”,反對者認為是“復古”,是“神話”。
自然農業思潮有其積極與消極的方面。它強調崇尚自然,對喚起環境保護意識起了積極的作用,糾正了現代農業只強調產品與效益而忽視資源環境的不足;它所強調的某些傳統農業技術仍有其積極的作用;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作為一種農業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況下少量應用(如旅游景點、安全食品)也是不足為怪的。另一方面,這股思潮又極端地強調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動作用,反對投入,反對人工合成品,企圖返回古代式傳統技術而否定現代科學。在理論上,違反最基本的能量轉換與散逸定津,企圖實行自我封閉式的物質循環模式,而滑向科學上的倒退。因此,作為一種農業的整體戰略是不足取的,在實際生產上,由于它只強調保護自然資源環境而忽視生產與經濟,因而不能廣泛地被農民與政府接受。在歐美試行的各種自然農業模式,比重極少(占耕地千分之幾)。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漸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續農業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續農業思潮——當前的熱點
本世紀中后期,為抵制工業化所產生的消極影響,環境保護主義風起云涌席卷全球,羅馬俱樂部悲觀主義的代表作《增長的極限》譯成了幾十種文字,“生態危機”、“糧食危機”、“資源環境危機”、“經濟滯脹”,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說法震撼人心。在農業上,鑒于自然農業嘗試的失敗,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可持續農業的思潮,企圖以此作為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二次嘗試。
在吸取現代農業、自然農業優缺點及成敗教訓的基礎上,可持續農業思潮既強調糧食安全與發展農村經濟,又強調保護資源環境,實現生產、經濟、生態三個持續性的統一。既強調發展當前的農業而又不破壞資源環境,兼顧當前與長遠,促使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與自然農業受到冷落的處境不同,可持續農業思潮一出現,國際社會即刮目相待。許多國際機構,聯合國糧農組織、開發計劃署、環境署、世界銀行以及許多國際性農業研究機構都紛紛以此作為發展農業的指導思想,有的國家政府或議會還通過相應決議與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的“發展與環境”世界首腦會議上通過“21世紀議程——可持續發展”的宣言,成為一個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開了“國際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學術討淪會”,1994年4月中國國務院通過“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人口、環境、發展”白皮書,其中將農業與農村的持續發展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作為一種農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可持續性獲得了國內外各界的廣泛贊同。強調農業的當前與長遠的結合,重視持續能力的建設,這是具有重要理淪與現實意義的。當然,由于時間尚短,對于可持續農業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見仁、意見各異。可持續性究竟只是一種思路或農業的屬性,還是一種策略與模式等問題尚在爭論中。至于可持續農業的定義、內涵、技術體系等更是眾說紛壇。一些西方國家專家簡單地將環境保護技術或自然農業提倡的某些傳統農業技術移花接木就作為可持續農業的技術內容,有的甚至以傳統技術排斥現代科學技術,或只強調環境而排斥發展。這些觀點招致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異議與批評。越來越多的人傾向干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農業的思路與戰略,而不是一種具體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將某些西方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續農業的頭上。也有人認為可持續農業內容空洞難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羅馬召開的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糧農組織盡管仍強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轉而將農業與糧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讓給了“新的綠色革命”。
至于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我們的認識是,這兩者不是對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為補充的關系。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化是從不同角度上反映了農業發展的方向與戰略,可持續性強調了農業發展的態勢與后續能力,彌補了原有農業現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農業現代化中有關物質裝備現代化、技術現代化、商品化、市場化等各項內容。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講,今后的任務,是將傳統農業轉變為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與持續化。
四、綠色革命思潮——發展中國家振興農業之依托
本世紀六十年代,在發達國家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同時;在發展中國家開展了有聲有色的綠色革命。這一思潮與行動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推廣高產新品種(如矮稈小麥、矮稈水稻、雜交稻)帶動農業的全面發展,但只改變品種而不改變生產條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形成了種子十化肥+灌溉三駕馬車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稱之為“肥水農業”。其實質是農業現代化的一種衍生與前奏曲。由于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弱、勞力多、規模小,因而與發達國家不同,其強調的重點不是機械化而是投資少見效快的新品種與化肥、農藥等,水利對多數地處熱帶、亞熱帶的發展中國家十分重要。綠色革命在亞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六十年代以來,整個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快于發達國家。以1961~1965年作為100%,1992年發達國家農業生產指數149,而發展中國家為238(中國280)。八十年代后期與1950年相比,農業總產值發達國家增加0.86倍,而發展中國家達1.64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農業總產值之比也由2:1變力1:1。
可惜,作為一種思潮,綠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運。一些來自發達國家的專家批評綠色革命造成了農村兩極分化,貧苦農民困無力購置新品種種子、化肥、農藥等而難以從綠色革命中得到好處。隨后自然農業、可持續農業思潮又接踵而起,這樣,綠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來。但是,這一思潮指導下的行動卻在發展中國家繼續開花結果。其中,中國與印度被認為是綠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紀以后,綠色革命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重新被提了出來。出乎許多人的預料,聯合國糧農組織并未將當前世界的熱點——可持續農業——作為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將“新的綠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種、化肥、灌溉、農藥在農業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別強調化肥與灌溉是“新的綠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所謂“新”主要有兩點。一是綠色革命的四大技術手段必須與社會經濟環境相適應,采取相應的政策與科技進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將綠色革命的各項技術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之上,重視對資源環境的保護。也曾有人主張將新的綠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礎之上,但鑒于來自生態保護主義的強烈反對與抵制,聯合國糧農組織采取了十分審慎的態度。總的認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國際爭論的焦點,發展中國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處”。
五、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集約持續農業
以上四種思潮各有所長與所短,各有它的背景與適應性,農業具有極大的地域性與差異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發展農業的思路、目標、內容、技術體系都不盡相同。發達國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類60公斤,而發展中國家卻分別只有250公斤與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將關注的熱點放在環境上,而后者仍將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與會的60位首腦中, 來自發達國家的僅有一位,說明了立場與愛憎的分明。因此,我們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種農業思潮與理論精華的同時,一定要冷靜地加以辨別,關鍵在于“中國化”。
1949年以來,中國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與農村生態環境獲得了持續的發展與改善。但是目前農業生產與環境形勢也日趨嚴峻,怎樣養活養好十多億中國人已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期間一位美國記者提出:“你認為中國真的能夠達到糧食自給嗎?”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內,如果我們真正去努力搞好農業,而且按適合中國國情的方向道路去進行的話,做到糧食基本自給(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國式的農業發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們要力爭在30~50年或更長一點時間內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盡管當前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而不再將這口號作為他們的目標,因而國際學術界農業現代化的聲音已甚為微弱,西方已將現代農業稱之為常規農業,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仍有待于完成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這一艱巨的歷史任務。它的主要內容是:第一,在物質上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現水利化、化學化、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這是農業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沒有它就談不到農業現代化。第二,在技術上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農業,實現高產化、良種化、耕作制度與農業結構優化、栽培技術規范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節約化。第三,在經濟上,用現代的經濟管理科學指導農業,實現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土地或經營規模化、社會化。第四,資源環境良化。保護資源,減少污染,凈化美化農田與農村環境。最后,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還必須與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同步進行,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最終目的是持續地提高生產力實現農村農民的富裕化。那種匆忙將農民真實的人均年收入還不足200美元時就拔高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篇9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農業水利工程;應用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一、多媒體通信技術及在農業水利工程中的特征
多媒體通信技術是多媒體及通信技術應用發展結合的產物,多媒體是由文本、圖形圖像、音視頻動畫等多種基本要素組成的,能不同形式的表達多種信息,多媒體技術與通信技術結合,構成了多媒體通信系統,它突破了計算機、通信等傳統產業間相對獨立發展的界限,是計算機、通信和電視領域的一次變革,它對多種媒體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存儲傳輸,向人們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務。比如:把溫室、果園、雞舍等農業動植物生產的環境信息、生物體信息、農機設備設施信息和生產管理信息等實時地連入網絡,特別是在無線條件下連接網絡,可以方便地實現對動植物的管理,提高生產效益和產品質量。典型的應用如野外無線上網、移動視頻診斷和無線溫室監控等。擔負實時監測功能的傳感設備將產生海量的數據,需要更方便快捷的傳輸條件和更加智能的計算分析與處理能力,因此云計算對于農業物聯網有著低成本、高效率的網絡支持,存儲支持,分析支持和服務支持的優勢。云計算將無線通信技術中的GSM、CDMA、SCD-MA 等高端通信基礎所進行的通信連接,采用軟件方法進行了優化,使得通信應用領域延伸到了無線視頻會議系統、無線遠程交互平臺等,大量的多媒體數據負載及負載均衡服務器同樣需要云計算的技術支撐。如農業專家遠程視頻診斷系統將所在地的作物圖片、視頻、音頻和溫濕度等參數上傳到專家診斷平臺服務器,專家通過查看農作物的病蟲害樣本圖像,即可于千里之外進行現場診斷和指導。因此農業物聯網需要農業云計算的計算支撐,需要無線寬帶的通道支撐,而無線寬帶應用同時又需要云計算的存儲支撐和計算支撐。
二、現代農業水利工程中云計算技術應用模式與前景
云計算是信息技術的一種,云計算技術是結合于其他信息技術共同應用于現代農業領域的,相對于其他技術其應用模式主要是網絡系統、跨地域跨部門、大數據量、服務形式多樣、服務效用可計算為主要特征,既具有獨特的個性同時又與其他信息技術應用是密切聯系的。根據云計算體系實現模型與應用結構,歸納總結了現代農業中云計算的應用模型,現代農業水利工程中云計算技術應用模型為三個圈,核心圈是用戶,主要指農民以及涉及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企業、組織和集體等農業用戶。中間是云平臺,為用戶提供云計算服務的支持層;最外層是基礎層,為云計算服務提供基本的軟件、硬件、終端設備和網絡運營服務等。
三、多媒體技術在農業水利生產過程中應用模式與前景
基于物聯網的農業信息化最終目標是使農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實際上包含幾個方面。
1、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第一目標。其基本思想是:在相同的條件下,以盡量少的投入獲得同樣的產出,或者以同樣的投入獲得盡量多的產出,并能為農戶帶來更多的收益;其核心在于農業各項資源的高效利用。基于物聯網的農業信息化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將諸如物聯網技術在內的各種信息科學技術注入到農業中,應用在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這樣一方面會有效地加強農產品市場價格、供求、技術等各類信息的采集、處理和,疏通信息傳播渠道,減少流通環節的同時還可以節約交易費用;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強廣大農民獲取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為農民提供及時有效
的政策、科技、市場等方面的信息,幫助農民科學決策,提高生產經營能力,最終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
2、增加農民收入
增加農民收入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第二目標。提高農民收入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一般來說只有當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夠提高農民的收入時,農民才會比較容易接受這一理念,進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才會有堅實的微觀基礎,政府就已經將“提高我國農業生產者的收入”載入《農業法》中,成為政府工作的一個重要的目標。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多因素制約著農民收入的增長,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農作物產量比較低、農業結構不合理。一方面,由于我國正處于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階段,農作物仍然屬于“靠天收入”的模式,近幾年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自然災害不時發生,所以農產量比較低。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農民在決策種植作物的時候往往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從眾心理,導致種植的作物不能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這就造成農作物種植結構不合理,導致接下來的銷售環節遇到困難,最終制約了農民收入的增加。基于物聯網的農業信息化可以有效地解決農作物產量低和農產品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民的收入,最終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農業資源,保護農業發展環境,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第三個目標。其基本要求是:農業的發展不能以對資源與環境的破壞為代價,如果破壞不可避免,那么就要將破壞減少到最低限度。其主要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農業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二是環境污染的防治。由于我國人均資源擁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因此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加強環境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對耕地資源與農業生態環境的合理利用與保護,更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在我國,耕地資源緊缺已經成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桎梏,亟待解決。隨著人口增長以及消費水平提高所引起的增量需求就需要通過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予以滿足,而單位面積的產量提高就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投入,基于物聯網的農業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4、農業生產信息支持服務;
采用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的過程進行信息支持服務,典型的應用包括:①農業專家系統,如當前我國己經建設完成并逐步推廣試用的的砂疆黑土小麥施肥專家系統、水稻病蟲害診治專家系統,小麥、玉米、桑蠶品種選育專家系統,農業氣象預報專家系統等;②農業信息遠程支援技術,是以專家在線、知識庫和類似案例分析等形式為農民或涉農單位等提供網絡化的、遠程技術支持服務;重點是解決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如擇種、病蟲害防治、農藥使用農田管理等;③農業裝備數字化建模技術,根據農業裝備數字化設計中虛擬裝配、虛擬樣機及人機工程學設計與評價等技術要求,以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大型噴灌機等典型農業裝備為主,建立結構、參數和功能模型庫,研究共性零部件和整機虛擬建模技術;研究數字化三維模型設計方法、共性關鍵零部件有限元分析的規范化力學模型設計方法、動態工程模型設計方法、人機界面幾何建模和動態建模方法,為農業裝備產品虛擬設計、虛擬試驗和虛擬人機工程學設計與評價
提供支撐條件。
5、無論是從農業發展的理論層面還是從實踐層面來看,基于物聯網的農業信息化最終的發展目標都是使農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第二個層面是增加農民收入,第三個層面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在基于物聯網的農業信息化發展模式構建中,無論是戰略模式構建,還是服務模式和技術模式的構建都要時刻以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注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四、結語
本文分析了多媒體技術的在現代農業水利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了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應用對現代農業發展帶來的技術進步、經濟利益和社會影響的效益。努力為我國農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段輝娜. 信息技術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應用的對策研究[D]. 河北農業大學,2004.
篇10
關鍵詞 生態農業科技農業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農業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日益轉向多樣化、優質化。但隨著形勢的變化,人口增長與生態環境惡化的矛盾日益尖銳,突發性生態環境問題接踵而至。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農產品面臨著國際市場的嚴峻挑戰。這樣,就要求我們致力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留發展后勁,以促進我們這樣一個農業大國的不斷完善、進步。
一、發展生態農業的意義
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找到一條根本途徑生態農業吸取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和國外農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從我國國情出發遵照生態學的原理和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進行農業生產,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發展戰略的轉移和加速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有利于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發展生態農業,可以避免對自然資源掠奪式經營和濫用,對農業的可更新資源注意增殖,對不更新資源注意保護和利用,使自然資源能得到持續的利用,促進生態良性循環,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促進農業長期穩定地發展生態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從而大大提高經濟效益。生態農業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它又能為社會創造數量多、質量好的多種多樣的農產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因此生態農業的發展,必將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二、生態農業在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生態農業是遏制生態環境惡化和資源退化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立以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的可持續農業生產體系。生態農業建設是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態農業適應市場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合理組織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調整農業產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并結合地區優勢和產業特點,確定農業發展主導產業,培育龍頭企業,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措施。同時,通過生物鏈加環和產業鏈延長,形成了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的良性轉化增值的“農戶+公司”的模式和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為主的龍頭企業,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工業為龍頭,產加銷貿一體化的格局。可見生態農業不僅保護生態環境,而且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持續高效發展,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有效途徑之一。
生態農業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是當前和今后生態農業建設長期追求的目標。發展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不以破壞農業可再生資源、降低環境質量為代價換取農業的發展,把保護環境和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與滿足人類需要相結合,達到生態合理和持續發展之目的。把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和現代農業技術按照生態優化的規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態合理、經濟高效的現代化持續農業發展模式,使農業經濟的增長與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結合起來,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這是生態農業長期追求的目標。
生態農業建設的總體思路、區域布局和關鍵措施針對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生態農業建設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從我國國情出發,寓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現資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達到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建立適合新時期生態農業發展的創新機制。發展生態農業,必須增加資金投入、強化技術支持,必須完善有關的法規制度和有效發展機制,使資金和技術投入真正發揮作用。建立生態農業技術保障體系。為進一步適應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必須要加強生態農業技術標準和關鍵技術的攻關研究,包括生態農業評價指標、管理認證方法、環境友好技術、不同要素的時空優化組合技術、適宜物種的挑選與改良技術等各個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態農業的生產資料、生產基地標準、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和產品標準體系,為生態農業建設和科學管理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總之,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無論是農業生態學家的觀點,還是農業經濟學家、農業地理學家的觀點,其從不同視角所提出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概括起來看主要試圖集中研究解決困擾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最基本問題,即食物安全、農業現代化及農村發展問題,它們構成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仍主要側重于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還未真正將其轉向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從而也反映出當前中國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仍然是“重經濟,輕生態”“、重視農村經濟發展,忽視農民生活質量提高等社會發展”,這應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張克俊.可持續農業探討[J].經濟問題,1995,(11):18-19
[2]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國農學會編,常平生.農牧結合是發展有中國特色可持續農業的戰略需要[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現代科技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