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研究報告范文

時間:2023-07-07 17:33: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現代農業研究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現代農業研究報告

篇1

一、**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現狀

(一)自然地理和農業發展基本情況

**地處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總土地面積43578平方公里,耕地總資源1646.3萬畝,農業人均5.6畝,常用耕地956萬畝。以古長城為界,北部為風沙草灘區,占總面積的42%,土地廣闊,地勢平坦,地下水位高,灌溉農業較為發達;南部為丘陵溝壑區,占總面積的58%,土層深厚、土質優良,主要為早作農業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候干燥,雨熱同季,四季分明,適宜谷類、豆類、薯類等多種作物生長。**年,全市農業總產值110億元,其中種植業產值6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02元,糧食總產量132萬噸,農民人均占有糧452公斤。

(二)現代特色農業的基本內涵

特色農業是指具有獨特的資源條件、明顯的區域特征、特殊的產品品質和特定的消費市場的農業產業。現代特色農業是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的,它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就是以資本、物質和技術等先進要素為基礎,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以工業化的生產手段裝備農業,以先進的科學技術提升農業,以社會化的服務體系支持農業,以科學的經營理念管理農業,最終實現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從過程看,是依靠科技,培育名牌,實現農業的集約化生產、區域化布局和產業化經營;從結果看,是不斷提高特色農業的生產水平和產品檔次,實現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現實條件

一是**的工業化已進入中期階段。**年人均gdp達到4360美元,在經濟規模上已具備反哺農業的條件和能力。二是**的自然資源和經濟優勢明顯。具備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土地優勢、生產優勢、品質優勢、規模優勢、市場優勢、生態優勢,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三是**現代特色農業建設已初見成效。

(四)現代特色農業建設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市經濟發展一直保持著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市委、市政府站在宏觀、全局、長遠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了“礦業開發強市,特色農業富民”的發展思路和建設“兩基地一中心”的發展戰略,現代特色農業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1、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全市“三田”面積達到410.8萬畝,其中水地111.3萬畝,壩地37.2萬畝,梯田262.3萬畝;建成各類水庫73座,總庫容量達到10.52億立方米;農業機械及配套農機具擁有量達到10萬多臺,農機總動力達到219.79萬千瓦;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達到2.3萬口,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明顯。“十五”以來,糧食產量基本穩定在100萬噸以上。主要農產品供給由長期短缺轉變為總量平衡,部分產品出現區域性、結構性過剩。

2、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種植業內部結構逐步由糧經二元結構向糧、經、飼三元結構轉變。優勢明顯、特色突出的農產品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的勢頭明顯加快,“北種、南豆、東棗、西薯”的特色優勢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3、農業科技研究推廣成效漸顯。近年來,全市各級農業部門先后承擔中、省、市重大科技項目100多項(次);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各類作物新品種800多個,良種覆蓋率達到85%以上;建立各類試驗示范基地(點)160多個,累計面積達200多萬畝。**年馬鈴薯、玉米、蔬菜刷新7項全國高產記錄,小雜糧首次創立7項全國高產記錄。

4、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市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5000多個,鄉級以上農產品購銷企業已有1000多家,擁有各類農產品營銷市場300余個。圍繞區域特色產業,各類加工、營銷企業逐步發展,“訂單農業”、“科研單位+企業+基地”等多種模式的產業化經營機制在探索中得到有序發展。

5、土地流轉機制得到不斷創新。較為典型的有“孟岔模式”和“東坑模式”,米脂縣銀州鎮孟岔村成功地把全村182戶承包的2142畝山地流轉到8戶農民手中,靖邊縣東坑鎮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設施農業,都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全市簽訂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5萬多份。

6、農民生活水平得到穩步提高。“十一五”以來,**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增長,**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10.24億元,實現增加值66.11億元,分別是1999年的6倍和7倍。**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比1999年增加了2442元,增長幅度達254%。

二、制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對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重視和支持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政策層面上,優先發展工業的指導思想不僅要農業為工業發展提供糧食、原料、資金、勞動力和市場,還通過價格機制為工業發展提供資本積累及后續投資。長期以來形成的二元經濟結構,使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配置上形成了明顯的城市偏向。

在現實發展中,以能源工業為動力的跨越式發展,凸顯出“三大失衡”問題:一是產業結構失衡。**年我市三次產業的增加值之比為6.5:78.7:14.8,呈現出明顯的一產弱、二產強、三產滯后的特點。二是區域南北經濟失衡。**年南六縣gdp總和72億元,僅占全市的7.1%;農民人均純收入2909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93元。三是城鄉發展失衡。**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為3.58:1,差距為8795元。農村在教育、就業、醫療、文化、衛生、社保、社會管理等方面的人均投入遠低于城市,社會事業發展與城市相比滯后明顯。

在工作措施上,盡管已將現代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列入“兩基地一中心”三大任務之一,并制定出馬鈴薯、玉米、小雜糧、蔬菜等六大特色產業的發展規劃、任務目標等,但縣區及鄉鎮仍停留于只建點不擴面、只引進不創新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沒有有效地整合現代農業科技和管理資源,行政推動力不強。

(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機制尚未形成

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推動了整個經濟跨越發展,但由于資源開發體制以及財稅體制的不盡合理,導致地方政府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三農”。同時,“三農”工作與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沒有得到同等重視、同等加強、同等組織、同等支撐,缺乏政府的統籌運作。在能源化工建設浪潮中,廣大農民不僅沒能參與進來,分享工業利潤,一些農民還因此要成為“生態災民”。生態環境治理法律、法規和政策缺失,“誰破壞,誰治理”的責任難以落實,治理經費“懸空”,治理基金機制尚未建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還停留在行政手段、政治號召的層面上,沒有形成制度機制,至**年,全市仍有貧困人口38.7萬。

(三)農業投入、資金整合和金融支持不足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較好解決

近年來,中央在增加農業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加上市縣逐年增加的投資,農業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緩解。但從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需要看,農業投入仍然嚴重不足。這既表現在國家公共財政資金投入不足,并且過于分散,也表現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夠。

資金投入不足。由于資源開發體制以及財稅體制的不盡合理,導致地方政府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三農”,直接用于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少、涉及面小。一些增產效果明顯、經濟效益好的新品種、新技術基本上局限在示范區內。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用于農業科研推廣的經費占農業總產值的2%—4%,發展中國家平均約占1%,而我國只占0.5%,**市則更低,不足0.3%。全市各級農業部門裝備簡陋,監測、分析化驗等設備嚴重短缺,多數鄉鎮農技部門名存實亡,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工作條件差,農業科技人員有技術、無設備,缺乏展示技能的平臺,服務手段落后,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約。

財政支農資金投入過于分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調查統計表明,政府對農業的投入渠道多而且亂,分散在10多個部門,約28個項目渠道,既增加了管理運行成本,又降低了農業資金投入使用效率。究其原由,一是由于資金來源分散,各級事權劃分不明確,資金使用范圍模糊。部門各自為政,缺乏有機協調,導致農業投入混亂,資金使用效益不高。二是資金分塊管理,難以形成整體合力。由于農業基礎設施、科研、生產、流通等方面的財政資金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造成了“撒胡椒面”的現象,財政資金難以合理配置。三是政出多門,監督不力,農業資金流失嚴重。盡管近幾年加強了農業財政資金的制度建設,但截留、挪用支農資金的現象仍屢見不鮮。

農村經濟缺乏金融支持。一方面,金融資本集中于能源開發地區,廣大農村的資金來源渠道很窄。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在農村的撤并精簡也導致了農村資金投入不足。農民除在信用社獲得小額貸款外,在其他機構很難獲得金融支持。再則,一些涉農企業由于無資產抵押,很難獲得銀行貸款。**市生財農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是陜西省“民營科技優秀企業”,先后開展了30多項農機新技術,獲國家專利6項,省、市科學技術進步獎7項,產品輻射周邊幾個省區,實用價廉供不應求。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因沒有銀行貸款所需的固定資產抵押,在微利經營的艱難生存發展過程中,全是靠高利息與私人貸款擴大生產規模的。

(四)農副產品加工能力和農業產業化程度仍然較弱

全市從事農產品加工的企業數量雖多,但布局不合理,發展不平衡,整體水平較低。相當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戶只是一種松散的買賣關系,沒有形成長期、穩定的一體化經營。同時在加工中存在著加工初級產品、傳統產品、低檔次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高科技產品、名牌產品少等問題,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農村主導產業不突出,產業化程度較低。全市至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小,只占總產量的30%。農業產業鏈短,產銷環節關聯度不高,還沒有一項產業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化經營格局。

(五)農業科研與推廣體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

目前,市級農業科研與推廣單位有技術人員462人,縣均109人,鄉鎮均2.5人,30歲以下的僅占4%,呈“倒金字塔”式的不合理結構,不能充分發揮其職能。科技管理、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等涉農部門仍然沿用計劃經濟下的管理模式,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創新體系尚未建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速度慢、效率低,一些成果的推廣仍然存在著點上增產增收明顯,面上不顯著的現象。

(六)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據統計資料,我市農民勞動力中,文盲、半文盲31萬人,占21.6%;小學文化程度54.6萬人,占38.1%;初中文化程度49.5萬人,占34.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5.7%。許多農民不會應用科學技術種田,不會配方施肥,不懂科學養殖,不會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及各種添加劑。在農民素質還未達到現代化特色農業要求的情況下,一方面,農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市場所需要的優特農產品又很難生產出來,農業結構調整在低水平上重復,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七)自然生態環境脆弱,農業基礎設施滯后

北部風沙侵蝕還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南部85%以上是丘陵溝壑區的山坡地,自然災害頻繁。基本農田面積小,全市水地僅占農耕總面積的17.2%,人均只有0.4畝。水資源較為貧乏且時空分布不均勻,區域性和季節性缺水問題普遍存在,全市水資源總量37.41億m³,綜合水量9萬m³/k㎡,是全省綜合水量21.35萬m³/k㎡的42.4%,全國綜合水量26.8萬m³/k㎡的33.6%。用水比例也不協調,農業、工業、城鄉居民生活用水比例為78:13:9。農業用水效率低,灌溉水利用系數約為0.40,低于全國0.45的平均水平。水利設施老化,水利工程建設滯后。機電排灌面積比重小,農田灌溉無法保證。土壤肥力不高,中低產田面積大。

三、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為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提供行動先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現代特色農業與能源化工兩個基地同等建設、地下資源與地上資源同步開發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地下資源日漸枯竭后地上資源對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意義。當前,全市能源工業的快速發展和財政的快速增長,已具備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因此,應把現代特色農業建設作為扭轉**“三大失衡”、解決“三農”問題的切入點,與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統籌思考,把工業經濟中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能夠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經營理念,移植和導入農業領域。用抓工業的理念謀劃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同等規劃定位、同等設立機構、同等資金扶持,嚴格準入門檻,建立退出機制,確定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通過工業化的生產組織方式,支持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抓好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本運營,發揮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使能源化工基地、現代特色農業基地統籌協調發展,走出一條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城鄉統籌發展道路。

(二)進一步加大投入整合資源,為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提供資金支持

首先,要加大財政投入。把市本級財政每年新增財力的30%用于現代特色農業和新農村建設落到實處,各縣區也要逐年增加財政投入,逐步建立起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政策機制。其次,要探索整合財政支農資金方式。一是以縣為主統籌安排使用支農資金。二是圍繞發展主導產業進行整合。三是打造項目平臺進行整合。此外,還可以進行分類歸并、切塊“打包”等方式整合。通過資金整合,既有利于集中財力辦大事,也有利于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第三,充分發揮金融支持“三農”的作用。鼓勵各類資本到農村投資創業,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積極探索通過金融支持“三農”的有效途徑。此外,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整頓規范民間信貸融資市場,扶持涉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三)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開發機制,為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增強活力

我市農業抗災能力弱,不斷改善農業的設施裝備條件,是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迫切需要。北部地區在堅持搞好農田水利設施的新建、續建和配套工程建設的同時,應因地制宜積極推行旱作農業。神木縣的解家堡鄉趙家溝村旱作農業示范基地,計劃投資400萬元,今年縣財政投入80萬元,通過配方施肥、覆膜密植、優選良種等旱作農業新技術,已初見成效,莊稼長勢喜人,這對能源開發縣區發展農業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在南部地區繼續重點發展旱作設施農業;進一步搞好農業綜合開發,支持土地平整、土壤肥力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開展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確保基本農田數量穩中有增,質量不斷提高;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擴大節水灌溉面積;搞好林權制度改革,加大封山禁牧力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積極發展戶用沼氣和太陽能、風能等農村新能源,鼓勵發展循環農業;積極推進以馬鈴薯、玉米為主的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提高農作物秸桿綜合利用水平。同時,鼓勵農民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和新型農產品加工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反季)”。

創新開發機制,在堅持農村土地承包基本政策不變的情況下,建立土地流轉機制。結合我市實際,按照“依法、自愿、有償、有序”的原則,加強對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引導和管理,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米脂縣孟岔村的創新土地流轉機制、整合資源發展紅棗產業的模式,改變了土地分散、難以形成規模優勢的局面,為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發展創造了條件,值得推廣和借鑒。

(四)進一步提升產業化和品牌化,為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提供強力支持

以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重點,把全市主導產業做強,把區域性優勢產業做大,把地方性特色產業做優。一是選擇一批發展潛力較大的龍頭企業,實行重點扶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反哺農業、帶動農戶的作用。二是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引導和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三是加快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提高市場占有份額。四是提高農副產品加工能力,特別是精深加工能力,在加工中延伸產業鏈,提高農副產品增加值。五是加快批發市場建設,完善信息服務網絡,逐步形成以大型批發市場為中心、各地專業市場為骨干、遍及城鄉集貿市場為基礎的農產品市場體系。

發展現代特色農業,還應堅持品牌化生產。特色農產品原產地獨特的資源條件和地理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壟斷性,是保證特色農產品質量的前提。為此,我市一是應盡快編制農產品生產標準體系,通過標準制定來規范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二是要加強農產品商標、證明商標、產品標識,以及農產品加工企業和有關機構的互聯網域名的注冊登記,同時,要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定和特色農產品的地理標志保護登記工作;三是要健全市縣兩級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不斷提高特色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有效地促進我市現代特色農業的健康發展。

(五)進一步建設現代農業服務體系,為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提供特質保障

現代特色農業是以資本高投入為基礎,以工業化生產手段和先進科學技術支撐,有社會化服務體系相配套,用科學的經營理念來管理的農業形態,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農業公共服務體系,為農業、農民提供必要的公共產品。一是以科技興農為中心,加強科技創新和服務體系建設。建立科研開發、技術推廣、教育培訓三大服務組織網絡,形成多元化、綜合性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二是以制定和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為重點,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從我市實際出發,制定和實

施主要農產品質量標準、衛生標準,完善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加大對農產品質量特別是有毒有害物質的監測,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用標準化的手段來培育名牌產品。三是以優化發展環境為目標,加強農業執法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業法制工作機構,突出抓好種子、農藥、肥料、飼料等農用生產資料的質量監督、檢驗和登記以及耕地保護、動植物檢疫等農業行政執法工作,切實保護好農民的合法權益和農業經濟秩序。四是組建完善農民各類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根據我市確定的主導優勢產業,落實配套措施,安排扶持資金。積極支持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避免千家萬戶闖市場的高風險低效益,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同時要加強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規范和明確其興辦條件、組織機構、運行機制、利益分配等基本要求。不斷完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行業協會的服務功能,進一步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提高農業的市場化、組織化程度。

(六)進一步注重科技創新,為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提供人才技術保障

在工作思路上,首先要本著“穩定公益性,放活經營性”的思路,穩步推進農業科技推廣體制改革,繼續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重視以政策吸引人才,用項目聚集人才,靠環境留住人才,建機制激勵人才,造就一支具有現代科技知識和經營創新才能的科技人才隊伍,為全市農業發展做貢獻。其次要轉變農業科技工作思路,重點開發和推廣優質高產高效技術、加工貯運保鮮技術和降耗增效技術,加快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加強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設施技術與傳統技術的結合。第三要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引進推廣步伐,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使農業科技貢獻率不斷提高。為推動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保障。

在工作措施上,一是要健全農技推廣網絡。在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的基礎上,加快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健全市、縣、鄉、村四級農技推廣網絡;二是要增設研發機構。以農科教、產學研、科工貿相結合等各種方式,組建農產品深加工研究中心、旱作節水農業研究中心、農業生物繁育中心等研究機構,改變研發體系不健全,農業科研成果儲備不足的狀況;三是要組織培訓農民。加大對農民科技培訓力度,重點培訓種養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組織領辦人。加強成套生產技術推廣,著力解決好特色農業生產中的各項關鍵技術,引導農業科技新成果進村入戶。

篇2

“智能農場”展示物聯網在農業中帶來的效益

記者就這一話題從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獲悉了一份行業最新研究報告,報告詳細闡述了澳大利亞發展農業物聯網的背景與原因、應用范圍、試點成效和發展阻力。

報告指出,發展“智能農場”旨在為農民和相關農業公司提供一個實例,展示物聯網在農業應用中帶來的效益。另一目標則是讓全澳學生能夠在線關注“智能農場”的發展情況,全面了解現代農業正在發生的變革。

澳大利亞稱得上是一個農業大國,其大部分農場能夠實現自產自銷和出口。根據2012年的數據顯示,該國農業部門對全澳經濟增長(GDP)貢獻約12%。

盡管工具創新和技術創新一直是澳大利亞農業的發展傳統,其農業生產力水平在過去幾十年卻一直呈現靜態,低于美國、加拿大等競爭對手。隨著全球對糧食需求的不斷增長,澳大利亞農業現今面臨著諸多挑戰。

鑒于現狀,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對農業部門設定了一項全國目標――到2030年,農業增產50%。研究發現,澳大利亞物聯網的發展(即使用新一代寬帶網絡、智能數字化服務)最有可能幫助農業部門實現增產、應對可持續性挑戰。

網絡計算和傳感技術在過去20年已經開始應用于澳大利亞農場。根據報告,20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有部分農業部門就開始發展所謂的“精細農業”,其中之一的推動力就是衛星定位技術在農業種植設備上的應用;其二,衛星圖像技術為在大面積觀察土壤和植被生長情況提供了全面的認知;其三,地面傳感系統為了解土壤、植被、水質提供了更詳細的信息。

物聯網目前在澳大利亞主要應用于播種和灌溉業,其智能系統把握著施肥、播種、灌溉的最佳時機。已有案例顯示,棉花種植者根據物聯網技術,對水分缺失區域進行針對性灌溉,要比以前全面灌溉的棉花產量高出一倍,同時達到節水環保的效果。

政府投巨資推動農業物聯網發展

然而,鑒于物聯網在全澳農場應用不均、互聯網技術還未普及到一些小型農企、物聯網系統費用高昂、市場對智能農業投資匱乏等阻力,現代農業的潛力并未在澳大利亞完全挖掘。

聯邦政府為了改善這一情況,于2011年實施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根據計劃,政府將斥資360億澳元(約合2500億元人民幣)建設國家寬帶網,全面提升網速近5倍、提高偏遠地區的上網條件等,這一舉措從根本上推動了農業物聯網在澳的發展。

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在全澳開展了一系列智能農業計劃,以探索和評估農業物聯網對現代農業的發展影響。位于新南威爾士州南部阿米德爾市的Kirby智能農場正是其中一個重要試點。

Kirby智能農場是一個2800公頃的商業農場,主營美利奴羊毛和菜牛生意,同時也生產牲畜飼料所用的各種谷物。

研究人員在Kirby智能農場部署了大量傳感裝置來監測土壤水分、土壤溫度和電導性(其中土壤中傳感器達到100個)、空氣溫度、牲畜移動,以及農場安全,這些數據綜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信息流傳送至“智能農場信息平臺”。在該平臺,每5分鐘會形成一個實時的、類似于航拍的數字地圖,為農場經營提供決策幫助和支持。

具體來講,無線局域網絡允許固定和移動傳感器將收集來的數據流連續發送至一個基于網絡計算和分析服務的云端,農場工作人員即可依據數字地圖上數據的變化進行遠程操作,實現資源的合理調配,同時還能針對各類問題進行咨詢,小到拖拉機“罷工”,大到商品價格的波動,工作人員都能及時和專家在線交流與溝通。

除了各類傳感器,Kirby智能農場還配有感應攝像頭,方便觀察機械故障、監視農場安全等。

篇3

近年來,中國的城鄉關系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征是,中國已經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進入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從鄉村主導社會向城市主導社會的快速轉型進程,以城鄉統籌為標志,改變了以往以城市為中心,以農村為保障基地的城鄉二元模式。中國社會科學院2010年12月15日的《我國當前的農村社會形勢和農民階層》認為,隨著城鄉互動加強,城鄉間社會流動的增加,中國農民階層在悄悄分化,農民分化超越了鄉村的局限,與城市社會和農業現代化結合起來。

報告認為,進入城鄉統籌階段的農民階層分化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部分農民流向非農產業,且就業結構和收入相對穩定,納入城市社會管理。二是農民階層變化不僅表現為農業生產者減少,而且表現為務農農民內部的持續分化。農業生產的組織經營形式由傳統的農戶經營農業為主轉變為規模經營農業和農戶經營農業并存,農業生產者由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轉變。三是農民分層受城鄉統籌、農村資源配置、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影響,表現為一種被動的職業變動。

城市化一方面大量吸收農民勞動力進城務工,另一方面也改變著鄉村社會結構和階層關系。農業生產的經營主體由家庭承包經營為主正在演變為農戶經營與規模經營并存。同時,務農農民素質顯著提高,農業生產的專業化、職業化特征開始顯現。

現階段中國農民階層的分化狀況:一是農業生產經營戶規模擴大。二是經過鄉鎮企業改制,原來的村辦企業管理者和村集體企業職工階層解體,并入私營企業主和農民工階層。隨著市場規模擴大,私營企業主的企業經營突破了本村地域的局限,私營企業往往不雇用本村村民,而是使用外來勞動力。同時,市場經濟也改變著傳統鄉村的習俗和社會交往方式,以前村落社會內部熟人幫工換工的習俗,正在為雇用結算關系所替代。三是農業生產者隊伍內部發生變化,正在經歷從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的轉變。在東部、中部地區,農業經營大戶和農業公司進入鄉村規模經營農業,體現了農業生產現代化的趨勢。四是農村的文化衛生工作者群體有所減少。市場化服務對鄉村民間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費的滲透壓縮了村莊知識分子的作用空間,也改變了村民的文化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農村文化工作者逐漸并入鄉村個體勞動者和個體工商戶階層。五是鄉村個體勞動者和個體工商戶階層規模有較快增長。主要包括農機經營專業戶,農村經紀人和農業種植大戶。六是鄉村管理者面臨的基層矛盾愈加尖銳。村民對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和收益非常關注,以土地資源和村級集體資產為焦點形成的階層矛盾、干群矛盾、村民和基層政府的矛盾,其緊張程度和社會動員深度都達到前所未有水平。

總而言之,當前中國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趨勢:第一,農業生產者的就業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伴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加速,農業職業趨高級化進展迅速且形成規模,傳統農民正在向現代農民轉變。第二,推進農業經營體制創新,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正在成為發達地區農村建設農業生產的創新實踐。第三,以往農村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業轉移,現在是農村勞動力在農工業領域也開始了就業競爭。能不能適應學習和采用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技術,能不能適應市場需求進行農業生產,成為農民務農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第四,隨著現代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經營,農用地流轉成為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的重大突破口。以土地權益流轉和土地用途轉換為核心形成的土地收益分配成為農村社會問題的重大事件。第五,在城鄉統籌進程中,農村發展的資源配置和鄉村建設內容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從以經濟發展為中心進入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階段。農村的公共管理和村民自治需要適應這一變化,農村的公共服務和社會建設要服務于這一目標,加強對鄉村干部的新知識新技能輪訓、崗位資格培訓和政務公開培訓,提高農村干部的素質成為農村建設發展的重點。

報告預測指出,隨著農用地流轉制度建立和耕地相對集中,農業勞動者將逐步成為真正獨立的現代農業的經營者,不再是傳統的小農,有可能與非農領域中的中小業主以及其他自營業者一起成為社會中間層的組成部分。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民對惠農政策整體參與度逾八成

由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2010年10月12日的“中國農村調查”顯示,農民對糧食補貼、農業保險、新農村建設、低保、新農合、小額信貸等14項惠農政策整體參與率達81.8%。其中,農戶對稅費改革的評價參與率最高,為97.1%,最為期待生產激勵類的政策。較之而言,惠農政策參與率較低的政策分別是:林權改革、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建材下鄉,但也在65%~70%之間。調查表明,小額信貸嚴格的貸款資格審查和貸款申請程序讓農民望而卻步,農民貸款成功率很低,同時,面對定損難、理賠難的風險,農民對農保參與熱情較低。因此,農民期盼惠農政策能夠立足于農村實際和農民需求,程序更簡便,措施更實際,配套政策更完善。

篇4

在零售、物流和金融這“三駕馬車”的拉動下,蘇寧云商O2O價值全面凸顯,進入銷售快速增長、規模效應提高、運營效益改善的良性發展軌道。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蘇寧云商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總規模同比增長80.31%,社會化物流收入同比增長153.98%,金融業務總體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30%。

據了解,上半年商貿零售板塊受社會零售總額景氣度下滑影響,業績持續承壓,板塊整體營收下降10.63%。

線上業務高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月份至6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全國網上零售額22367億元,同比增長28.2%,電子商務依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此外,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累計下降3.1%,增速同比回落了4.2個百分點,并且所有品類零售額均表現為同比下降。對比下跌的是兩個增長,一個是社零總量仍在增長,二是網絡購物和移動購物市場增幅突出。然而,這兩點也正是蘇寧云商的高增長點。

半年報數據顯示,蘇寧云商上半年的零售業務收入為678.01億元,同比上升8.79%,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總規模為327.57億元,同比增長80.31%。其中,自營商品銷售收入256.31億元,開放平臺實現商品交易規模為71.26億元,分品類來看,通訊、小家電、數碼及IT、空調器營業收入同比增加30.17%、8.79%、27.14%、9.5%。線上業務收入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由同期的19.8%提升至31.88%。蘇寧云商表示,在線上業務大幅增長的同時,蘇寧云商O2O模式的價值不斷凸顯,線下業務已重回規模盈利軌道。

另外,蘇寧云商通過有效把握用戶遷移趨勢,重點推動移動端的迭代升級以及新技術應用,以加大會員拓展,提升會員精準營銷執行能力。截至2016年6月,公司移動端訂單數量占線上整體比例提升至72%。

據悉,在此前的“K.O 618年中大促”當天,蘇寧云商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同比大增216%。尤其是空調品類線上同比增長284%,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銷量環比暴漲1538.7%。

在線上大幅增長的同時,線下業務經過近幾年的調整,重回規模盈利的軌道。通過對線下門店的深耕細作,蘇寧云商持續推進門店的互聯網化升級改造,新開云店22家門店經營質量穩步提升,連鎖門店坪效同比提升6.11%。與此同時,蘇寧云商還進一步加快三四級市場拓展,搶占農村市場。財報顯示,2015年開設的蘇寧易購服務站單店年化銷售額同比提升了17%、62%的蘇寧易購服務站在2016年6月已實現單月盈利。

近日在蘇州舉辦的“‘互聯網+’現代農業暨新農民創業創新論壇”上,“蘇寧‘三化五當’助力農業電商發展”案例入選農業部“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案例。與此同時,蘇寧與農業部也在當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助推“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

A股互聯網稀缺零售標的

隨著金融和物流業務運營進一步深化,蘇寧云商新的盈利能力也逐步凸顯。

在物流方面,蘇寧云商致力于構建最低成本的物流樞紐,上半年已擁有倉儲面積478萬平方米,實現社會化物流收入同比增長153.98%。

具體來看,截至2016年6月,蘇寧云商物流配送網絡覆蓋全國351個地級城市、2852個區縣城市,擁有6267家快遞點(兼具自提功能),在超過90%的覆蓋區域實現次日達,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7個城市實現“一日三送”服務。此外,蘇寧云商還進一步增加“送裝一體”特色服務的覆蓋區域,充分發揮蘇寧O2O差異化競爭優勢。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1000多家企業接入了蘇寧的物流云系統,支撐物流社會化收入同比153.98%的增長。

在金融方面,今年4月蘇寧云商對旗下第三方支付、供應鏈金融、理財等金融業務進行整合并搭建了蘇寧金服平臺,金融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上半年蘇寧云商的金融業務總體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30%,規模的快速增長帶動了金融資產的貨幣化能力。

據了解,蘇寧金融通過豐富支付場景,探索O2O模式,完善風控,推出足球加息理財、眾籌消費寶、蘇寧樂業貸、任性學、任性游等創新產品,打造了一站式創新型金融服務平臺。截至2016年6月,蘇寧金服易付寶注冊用戶數達1.4億人,企業客戶突破5萬戶。

篇5

國外。在西方發達國家中,英國是農場平均規模較大的國家之一。主要依靠廣泛采用現代科技和現代管理。以畜牧業為主導部門和種植業、畜牧業有機結合。

美國農業就特別重視農業組織管理現代化,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組成為一個統一的農業綜合體,實現了產業化經營。

韓國農業大力開發和推廣大棚與溫室栽培技術、穩定水果生產的新技術、含糖量高的高品質產品、自動識別產品規格的技術、收獲后的管理等技術,全力以赴提高產品檔次。

日本建有由國立和公立科研機構、大學、民間組織等三大系統組成的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體系。舉全國之力,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收入水平。

以色列農業以研發與推廣并舉,不僅重視農業高新科技的研發,更注重科技的轉化,追求高效益。該國高科技含量產品已經銷售到全世界。

國內。我國農技推廣以政府為主導,科研與生產脫節,重科研、輕推廣,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目前我國農業耕種收進入農業機械化中級階段。而機械種植水平在多數省市中目前還是有很多的空白。根據《2013-2017年農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來看,我國在農業勞動生產率還是相對國外較低,開發農產品新產品的競爭力遠遠不夠,利益連接機制不完善,這也是農業產業化面臨一大難題。

萬屯鎮的農業發展概況

萬屯鎮是農業大鎮。國土面積179.19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巒起伏、河流縱橫。交通便利,區位、資源優勢明顯。有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萬屯牲畜交易市場,是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牲畜交易聚散地。

同時,依托萬屯牛馬交易市場和豐富的土地資源、草資源,雪峰1000畝天然草場建設,拉動全鎮養殖業發展,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萬屯鎮萬畝楊梅基地的建成,形成了農業產業化、特色化;年產30萬噸富猛渣的興義市鑫揚實業公司投產,為萬屯鎮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700余人,為農民增加收入500余萬元。

雖然萬屯鎮在全面減免農業稅的情況下,農業稅每年以45~50%的速度逐年遞增,但是萬屯發展上,在科技投入和推廣、農業機械化水平、農產品市場建設及農業勞動力素質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

農業產業化發展策略

萬屯鎮的農業發展,要結合區位優勢,夯實農業發展基礎,調整產業結構,重視農業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增強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活力,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才能達到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的差距。

結合區位優勢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煙水配套、土地綜合治理等項目;發展優質農業和特色項目,增強亮點幅射;對市場需要大、資源條件允許、經濟效益明顯的項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做大做強蔬菜、烤煙、茶葉、畜禽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提高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萬屯鎮烤煙種植面積已達到10000余畝,農民增加烤煙收入1000余萬元。積極培育和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建立基地+企業+農戶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鏈,發揮品牌效益,形成規模化效應。

開展農技培訓推進產業化經營。根據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要求,優化農業科技資源的配置合理布局,強抓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區和科技示范戶,開展技術比賽,對技術狀元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開展農業保險,對應用新技術過程中農民無法抵御的社會、自然因素造成的損失給予適當補償,保護需求積極性;建立農業新技術推廣之前的強制實驗制度,任何農業新技術在傳播之前都必須通過實驗示范,減少農民使用新技術時可能帶來的損失。

調整國民經濟分配格局,讓經營農業有利可圖,給農民以追求技術的動力;完善農村土地制度;穩定承包地,便于農民長期投資。同時,順應農村勞動力向外轉移的大環境,鼓勵土地流轉,推進規模經營,為采用技術創造條件。

加大機械投入農業生產。在農業生產中大幅度投入機械,這樣可以提高其產出率。讓農業生產資料得到節約和充分利用,這樣在整個農業生產投入(包括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減少。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目前很多農民大量外出打工,勞動力相對減少,如果不采取先進農業機械投入勞動中,這樣很大程度上將增加勞動生產成本。同時也使有效的農機裝備無法廣泛推廣使用。

推動休閑觀光農業的健康發展。在資源的綜合利用和適應市場需求方面也有其特殊的優勢,著力推出休閑度假、民族文化體驗、山地運動、地質科普以及自駕觀光等旅游產品。

通過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將農業從單純的生產向附加值較高的二、三產業進行拓展與滲透,使農業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與自然生態保護、農業景觀欣賞和知識普及有機地結合起來,生產、生活和生態等功能在農業中得到同步體現。

這種農業與旅游結合發展模式,是新形勢下農業和旅游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發展的需要,是我們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農業結構、提升農業產業層次、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必然選擇。

篇6

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鎮后渠河村是京郊的一個普通村落,130多戶人家,基本以務農為主業。盡管離順義城區只有十幾公里,但這個村落依舊保持著農村最古樸的樣子。在這個小村子里,有一戶特殊的人家,2010年,他們從北京二環里的崇文門舉家遷到這里,曾經叱咤IT圈的女強人江宇虹開始了歸園田居的愜意生活。

江宇虹的家在后渠河村的中間,從外面看來與其他農民的宅院沒什么區別,然而走進去卻是別有洞天。門口有看家的土狗,還有成群的雞鴨,通向房子的小道旁種著各種果樹。房前是一大片田,“小麥收割之后我們種了一茬黃豆”,在江宇虹身上看不到IT金領的盛氣凌人,更多的是農人的熱情與真誠。

農業生產訂單化

“2010年,我懷孕了,作為一位準媽媽,對食品安全格外重視。于是我和先生開始在順義的家里種菜、種小麥、栽果樹、養雞、養牛,蔬菜水果肉蛋奶全部自給自足。”江宇虹回憶道。周末,她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每個人都格外享受采摘蔬果、收割小麥的快樂,這也讓她萌生了新的創業念頭。2011年底,她在昌平區百善鎮租下了10個大棚,開始有機蔬菜的種植,阿卡農業的起點也從這里開始了。

與傳統的農業思維先種植再銷售不同,江宇虹將IT定制化的模式應用到的農業生產銷售之中,她說 “農場就是一個IDC機房,溫室大棚是機柜,農民是IT維護人員,地里的一垅垅菜是服務器上跑著的應用,租戶把錢打過來我就給你服務,你就等著收菜就行了”。

先有客戶訂單再進行生產,通過預付費模式,按需生產,按量定價,保證了良好的現金流,減少了中間環節,也保證了銷路,還免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阿卡農莊就是用消費者的錢來為消費者服務,消費者即投資者。這種反向思維,使得阿卡第一年就實現了收支平衡。

通過會員制的形式,阿卡聚集了一批高端客戶,這其中既有世界五百強的企業會員,也有月均消費額超過2000元的個人會員,他們愿意為高品質、安全的農產品買單。單純的有機蔬菜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阿卡開始擴大產品范疇,將越來越多高品質農產品引入到阿卡的平臺上來:來自草木蔥郁的終南山散養草雞產下的阿卡寶貝蛋,吃著澳洲進口苜蓿草的荷斯坦奶牛產下的阿卡寶寶奶,在山林里隨處撒歡沒吃過催肥飼料的阿卡散養豬肉,富春江畔自然耕種一年一季的阿卡甜稻米…… 通過阿卡的平臺,優質農產品與高端客戶之間實現了供需對接,原本冗長的農業產業鏈條被直銷模式所取代。

北京阿卡農業在開業第一年就為100多家CBD和金融街500強跨國公司提供企業會員制服務,目前發展到了300余家,隨后又建立了兩個眾籌農場,吸引了一批家庭會員的加入。在優質農產品和服務之下,阿卡的會員流失率只有5%。阿卡將北京模式復制到了上海、杭州、蘇州和濟南,五年時間,阿卡利用互聯網+模式成功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跨品類、跨行業、跨地域和跨產業式發展。

新農人的信仰

在江宇虹一生中有兩次“任性”之舉,2008年她辭去跨國IT公司高管職位,創辦了自己的云服務公司,當時云計算還處于一個概念階段,2011年云計算概念開始落地的時候,她又將重心轉移到了農業上。在她看來,種地是讓她真正感覺到快樂的事情。

“有朋友問怎么有勇氣去當農民,創業已經是我不入地獄誰不入地獄的決絕了,還要去種地?其實每個人的心里都藏著一個農民的夢,這可能是農耕文明留下的遺傳烙印,我只不過想了,就去做了,”江宇虹說,“幸福的滋味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還有什么比做自己更快樂的呢?”

但是,做農業,特別是有機農業,遠比想象中要苦要難。作為一個生長在上海高知家庭的女孩子,阿卡是她與農業的第一次接觸。如何做到零化肥、零農藥,實現真正的有機,這是江宇虹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通過與農科院等專業機構的合作,阿卡找到了破解辦法――采用環保和生態的可持續種植方式――地里剩下的菜葉子經過發酵做堆肥,采取蟲吃蟲的生物原理來應對蟲害,利用中藥提取物預防病害。土壤的肥力靠多種微生物參與土壤改良,為作物提供天然更富營養的微量元素和糖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生產成本的居高不下,阿卡的辦法就是減少中間環節,將有機蔬菜的價格控制在銷售者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相比較這些技術上的困難,更難的是能夠不忘初心。江宇虹說,“農業正在成為繼房地產、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投資藍海。但是做農產品有時候就在一念之差,這一念之差決定了你能不能有好的收益,也決定了你能不能信守對消費者的承諾。”

江宇虹給阿卡設定的企業文化標語是“食物,是一種信仰”,只有堅守這種信仰才能執著地將農業這件事做下去。

互聯網+生態農業

阿里研究院2015年的《中國新農人研究報告(2014)》表明,新農人具有四大基因,分別是互聯網思維、創新意識、自組織性和文化理念,同時還兼具生態理念。《中國新農人研究報告(2014)》還認為,中國新農人規模已經超過百萬,這種龐大的新生群體以及不斷增長的趨勢或將成為推動農村現代化發展的主流力量。

江宇虹將互聯網的技術創新、理念創新、模式創新充分應用到農業產業鏈的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實現了互聯網與農業的跨界與融合。她無疑是中國新農人的典型代表之一,許多像她一樣有夢想有信仰的年輕人也開始追逐自己的互聯網+農業的夢想。

湖南的80后女孩商輝在“下鄉”之前從事的是幼教行業,出于對孩子的關愛和自己的童年夢想,她回到家鄉常德市桃源縣楊家莊村創辦了瑞臻農業,她信奉的理念,是一切尊崇自然,將生產的權利還給土地,將奔跑的權力還給雞鴨,將健美的權力還給黑豬。借鑒最古老的耕種養殖方法,通過生態有機循環,收貨最天然本真的農產品。在山坡上肆意奔跑的散養土雞,天然的茶樹油,不施任何農藥、化肥,除草劑、殺蟲劑,依天時而耕的有機大米。

在銷售模式上,商輝同樣選擇了O2O會員直銷制,讓農產品從楊家莊直接到用戶餐桌。瑞臻將目標市場鎖定在長沙地區,一期生產規模能夠滿足長沙1000戶三口之家每日米、蔬菜、雞鴨豬肉、茶油等基本需求。

江宇虹、商輝這樣的新農人們踐行的生態農業,被認為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對傳統規模經營短板的有效補充。生態農業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提供異質化農產品,實現溢價收入,突破雙重擠壓,需求的針對性更強,供給的有效性更高。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農業規模經營通過綠色品質革命,走生態農業之路,提質增效,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篇7

近兩年來,我國科技界在研究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中,對國外這一技術體系的發展趨勢,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新聞媒體陸續有了一些報導,有的單位已開展了有關研究和試驗示范工程準備工作,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聯系開始活躍,國外有關產業界開始向我國推薦其技術產品,密切關注中國走向21世紀實現農業現代化、信息化中這一巨大的潛在技術市場。可以預言:“精細農業”技術體系的試驗示范及其相關技術產品的開發研究,將在世紀之交成為推進我國新的農業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研究課題。信息技術革命為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在開拓新的前沿科技應用研究領域中,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起跑線拉近了距離,時間上的差距在縮小。在某些重要領域實現技術發展上的跨越,將是機遇性的挑戰。

主席1998.9在安徽考察工作時的講話中指出:“現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把基因育種工程、電子信息互聯網絡、衛星地面定位系統等高新技術應用于農業。我們必需有緊迫感,盡快迎頭趕上”。“精細農業”技術體系是農學、農業工程、電子與信息科技,管理科學等多種學科知識的組裝集成,其應用研究發展必將帶動一批直接面向農業生產者服務的電子信息高新技術與工程裝備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對推動我國基于知識和信息的傳統農業現代化,具有深遠的戰略性意義。“精細農業”,即國際上已趨于共識的“PrecisionAgriculture”或“PrecisionFarming”學術名詞的中譯。國內科技界及媒體報導中目前尚有各種不同的譯法和對其內涵的理解。如譯為“精準農業”、“精確農業”、“精細農業”等。實際上,目前國外關于PrecisionAgriculture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利用3S空間信息技術和作物生產管理決策支持技術(DSS)為基礎的面向大田作物生產的精細農作技術,即基于信息和先進技術為基礎的現代農田“精耕細作”技術。因此,作者認為采用“精細農業”或“精細農作”譯名來表達當前實踐的這一技術思想的內涵可能更為確切。誠然,當今實踐的“精細農作”技術思想,應該擴展到設施園藝、集約養殖、產品加工及農業系統的精細經營管理方面,而形成為完整的“精細農業”技術體系。

“精細農業”技術是直接面向農業生產者服務的技術,這一技術體系的早期研究與實踐,在發達國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從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蟲草害管理的農學家在進行作物生長模擬模型、栽培管理、測土配方施肥與植保專家系統應用研究與實踐中進一步揭示的農田內小區作物產量和生長環境條件的明顯時空差異性,從而提出對作物栽培管理實施定位、按需變量投入,或稱“處方農作”而發展起來的;在農業工程領域,自七十年代中期微電子技術迅速實用化而推動的農業機械裝備的機電一體化、智能化監控技術,農田信息智能化采集與處理技術研究的發展,加上八十年代各發達國家對農業經營中必需兼顧農業生產力、資源、環境問題的廣泛關切和有效利用農業投入、節約成本、提高農業利潤、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減少環境后果的迫切需求,為“精細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準備了條件。海灣戰爭后GPS技術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許多國民經濟領域的應用研究獲得迅速發展,也推動了“精細農業”技術體系的廣泛實踐。使得近20年來,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作物科學、農藝學、土壤學、植保科學、資源環境科學和智能化農業裝備與田間信息采集技術、系統優化決策支持技術等,在GPS、GIS空間信息科技支持下組裝集成起來,形成和完善了一個新的精細農作技術體系和開展了試驗實踐。迄今支持“精細農業”示范應用的基本技術手段已逐步研究開發出來,在示范應用中預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近五、六年來,已有數千計的研究成果,實驗報告見諸于國際學術會議或學術刊物;每年都舉辦專題“國際精細農業學術研討會”和有關裝備技術產品展示會;在萬維網上設置有多個專題網址,可以及時查詢到有關研究發展信息;美、英、澳、加等國一些著名大學設立了“精細農業”研究中心,開設了有關博士、碩士研究方向及培訓課程;日、韓等國近年來已加快開展研究工作,并得到了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國際上對這一技術體系的發展潛力及應用前景有了廣泛的共識,將成為世紀之交發展農業高新技術應用研究的重要課題。“精細農作”技術思想的核心,是獲取農田小區作物產量和影響作物生長的環境因素(如土壤結構、地形、植物營養、含水量、病蟲草害等)實際存在的空間和時間差異性信息,分析影響小區產量差異的原因,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有效的調控措施,區別對待,按需實施定位調控的“處方農作”。正是信息技術革命為這一技術思想的實踐,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手段。

千百年來的作物生產,都是以地區或田塊為基礎,在區域或田塊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勻生長條件的對象進行管理,如利用統一的耕作、播種、灌溉、施肥、噴藥等農藝措施,滿足于獲得區域、農場或田塊的平均產量的認識水平,很少顧及對農田的盲目投入及過量施肥施藥造成的生產成本增加和環境污染后果。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也是在區域尺度上進行品種選擇、土肥監測,通過地區試驗積累的適于當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農戶推薦使用。實際上,即使在同一農田內,地表上、下影響作物生長條件和產量的明顯時空分布差異性,包括農田內作物病、蟲、草害總是先以斑塊形式在小區發生,再逐步按時空變化蔓延的特性,早已為人們所認識。幾世紀前,農民把土地劃分為小田塊來耕作經營,正是受到對作物生長環境和產量空間變異的感性知識的影響。我國農民幾千年來在小塊土地上經過勞動密集的投入和積累的豐富生產管理經驗而形成的“傳統精耕細作”技術,也可以在小塊農田內達到很好的經濟產量,只是沒有現代科學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現代工程手段的支持來形成大規模的生產力。本世紀初期,科學家就研究報告過作物產量和田間土壤特性,如N、P、K、pH、SOM含量等在田間分布具有明顯的差異性。1929年,Illinois大學C.M.Linsley和F.C.Bauer發表文章勸告農戶應繪制自己田區內的土壤酸度分布圖和按小區需求使用石灰的建議。

之后,一直都有關于農田土壤和收獲量空間變異性研究的報導。八十年代以來,關于在農田中實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產定位管理(SiteSpecificCropManagement)的技術研究受到廣泛的重視。世界著名廠商先后向市場提供了裝有空間定位和產量傳感器的現代谷物聯合收獲機,已可以在收獲過程中自動采集以12-15m2為單元的小區產量與對應地理坐標位置的數據,并進一步通過模糊聚類分析軟件自動生成農田內作物產量分布圖。多年的試驗實踐表明,田區內小區平均產量的最大差異可以超過100%。由于作物生產還受到氣候變異的影響,經連續多年對同一田區積累的數據表明,同一小區年際間的產量差異性也可能是十分明顯的。田區內產量上述明顯的時空分布差異性,顯示了農田資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潛力。現代農學技術與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定量獲取這些影響作物生長因素及最終收成的空間差異性信息,實施基于知識和現代科技的分布式調控,達到田區內資源潛力的均衡利用和獲取盡可能高的經濟產量成為可能。圖1是精細農作技術思想的示意圖。其實施過程可描述為:帶定位系統和產量傳感器的聯合收獲機每秒自動采集田間定位及對應小區平均產量數據通過計算機處理,生成作物產量分布圖根據田間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墑情等參數的空間數據分布圖,作物生長發育模擬模型,投入、產出模擬模型,作物管理專家知識庫等建立作物管理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并在決策者的參與下生成作物管理處方圖根據處方圖采用不同方法與手段或相應的處方農業機械按小區實施目標投入和精細農作管理。由圖1可以看出,這一技術思想是通過多次循環的實踐,來不斷改善農田資源環境,積累知識,逐步達到作物生產管理精細化的過程。由于大田作物生產受到眾多時空變化因素的影響,利用生產潛力的處方措施,還需要兼顧生產力、經濟性、環境后果的優化目標,因此,其技術思想并不是單純追求技術措施的“準確”。事實上,目前應用于獲取小區產量數據的空間尺度為12-15m2,獲取農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還只可能精細到60m左右。在實際操作上,對獲取的空間信息還需要通過模糊聚類處理,生成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處方圖來指導處方農作,因而還談不到“精準”的操作。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農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蟲草害信息實時快速采集技術的突破,農業處方操作也將愈益精細化。上述精細農作技術體系在許多發達國家的試驗和應用表明,可以顯著提高耕地的生產潛力,節約良種、化肥農藥和能源投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受到農戶的歡迎。

“精細農作”是基于田間小區作物生長條件的空間差異性,為實現優化作物生產系統的目標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術的開發研究,對實現這一技術思想起著重要的作用。如:農田信息采集與處方農作的空間定位,需依靠全球衛星差分定位系統(DGPS);地理空間信息管理和數據處理,需要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未來大量地理空間數據的更新,需要遙感技術(RS)的支持;作物產量計量與小區產量圖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記錄收獲機累計產量和對應地理坐標位置的智能型收獲機械,以及計算機數據處理和產量圖自動生成軟件技術;田區空間變量信息的快速實時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傳感技術與信號處理技術;按小區實施自動處方農作、調控目標投入需要變量處方農業機械;制定科學的農作處方需要農學知識和計算機作物管理輔助決策支持系統的支持;作為一個能協調運作的智能化系統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關信息傳輸、標準化技術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細農業”在發達國家也不過五、六年的應用試驗歷史,部分支持技術手段還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斷研究完善,相關的應用基礎研究還比較薄弱。“精細農業”應用實踐可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社會、經濟條件,圍繞提高生產、節本增效、保護環境的目標,采用不同的技術組裝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產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水平。其中,獲取農田小區產量空間分布的差異性信息是實踐“精細農作”的基礎。有了小區產量分布圖,農戶既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分析小區產量差異的原因,選擇經濟適用的對策,在現實可行條件下采取適當措施實施調控;也可以根據技術經濟發展的條件,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變量處方農業機械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調控。

“精細農業”研究的革命性的意義是提出了一種經營現代農業的新技術思想并付諸于實踐,發展前景已在國際上具有廣泛的共識。1998.1美國副總統戈爾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辯率的“數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它為認識世界科技進步對未來人類生存方式的影響提出了全新的觀念。“精細農業”的實踐將在下一世紀開發“數字地球”的實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農業仍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歷史過程中,全面實踐這一新技術體系的路程還很遙遠。但啟動這一新技術的示范與實踐研究,將有利與推動實現我國農業生產知識化與信息化進程,改變傳統技術思想,追蹤科技進步,有利于推動基于信息和知識的農用先進支持技術產品制造業、服務業的發展。在“精細農業”技術體系的實踐中,也將可開發出一系列適用新技術產品。

篇8

1.1農村金融產品與服務的供給缺失

從農村金融組織機構來看,機構形式單一,數量不足,正規金融和非正規金融錯位。由于國家的金融機構定位安排,使得正規金融形式單一且機構的覆蓋率較低,業務服務不到位。農業發展銀行業務品種匾乏,主要集中在糧棉油的購銷儲活動范圍,支農力度不足;中國農業銀行實行商業化改革,業務定位轉向城市及經濟發達區域;農村信用社“一枝獨秀”,勢單力薄,難以支撐整個“三農”的金融需求;郵政儲蓄又不斷從農村吸儲資金但又不能用于農村經濟發展。正規金融的缺位,使得內生于農村經濟的非正規金融如民間借貸擠入農村金融市場,盡管有其非合法性,但在有的地區成為農村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動力。據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的研究報告,中國農民來自非正規金融市場的貸款大約是正規信貸機構的四倍。

2.2制度供給缺失以及農村金融機構功能弱化

從金融制度供給角度來看,我國農村金融確實存在金融供給的總量不足、有效需求的地區性差異大等特點,但仍屬于制度供給缺失所致。由于農村金融市場發育遲緩,存在著經濟學家羅納德•麥金農和愛德華•肖所說的金融抑制,農村金融與經濟發展陷入“雙抑制”怪圈。中國農村金融體系及體制的變革都是沿襲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導的制度變遷的結果,存在嚴重的制度缺欠和制度供給不足的表現,這與我國“以農養工,以農養城”的整體經濟發展戰略導向是分不開的。從表象上看,我國農村金融抑制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供給型金融抑制,即農村金融機構少、資金量小,供給總量不足。二是需求型金融抑制,主要是由于商品化、貨幣化程度低,貸款難以及民間金融“擠出效應”等。三是供需結構型金融抑制,主要表現為農村金融機構以存貸款業務為主,保險、證券、信托、、結算等業務極少。

2金融機構產品與服務創新的功能界定

2.1農戶的金融需求

是指以一家一戶為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農民的金融需求。研究發現,中國農戶的金融需求現階段表現為:道義小農和理性小農并存,生產性資金需求與生活性資金需求并存,“舒爾茨一波普金命題”在我國成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戶傾向于單一型金融需求,低收入水平的農戶其貸款用于生活支出的比例較高。由于非生產性支出往往占更大比重,故非農業生產性需求凸顯出來,生活性借款比重加大。非農業生產性借貸需求和農業生產性借貸需求結合在一起,中國農村的生產性借貸需求呈上升趨勢。而經濟發達地區,農戶的資金需求是收入等級越高的農戶,其遠離農業生產的程度越高,經營性資金需求加大,綜合的金融需求、與城市趨同化的金融需求凸現。

2.2農業金融需求

農業金融需求,是指現代農業在生產、經營、加工和流通等各環節中,其生產和經營主體(包括農戶和各種農業組織)所產生的金融需求。從廣義上說,現代農業的價值鏈不斷延長,正逐步呈現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管理、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基本根據。農業產業鏈向產前、產后和流通領域不斷延伸,種養加工一條龍、產供銷一體化各環節不斷整合,新農業正在衍生出多元化的商業金融關聯市場。農業金融需求可以按照農業生產過程劃分的生產性農業金融需求和經營性農業需求;按照需求主體劃分,分為農戶的生產性金融需求和農業組織的生產經營性金融需求;按照農業組織形式的類型,可以劃分為農產品初級產品——種植、養殖業的金融需求、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流通企業以及多種經濟形式聯合體的金融需求。3.3農村金融需求

農村金融需求泛指農村地區及縣域經濟區域性的各種個體和組織的金融需求,他們包括一般農民和種養專業戶、鄉鎮企業務工人員、農村經濟組織、鄉鎮工業及建筑企業、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承擔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需求的社會管理機構等。隨著新農村建設戰略的實施,我國農村金融需求呈現這樣的特點:縣域經濟發展使商業金融客戶群體不斷擴大,金融需求層次不斷提高。目前縣域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以上,縣域創造的GDP也占全國的50%。民營經濟、特色經濟、板塊經濟、勞務經濟等多元化經濟發展形式出現,鄉鎮企業、中小企業出現集群化特點,農業和非農業分離的格局開始打破,城鄉交融的格局開始形成,這一過程中的金融需求呈現了多元化、差異化的特點。同時,在相關領域又形成一個與“三農”密切關聯又相對獨立的龐大產業市場,商業性金融資源潛力非常大,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與產品創新要求也很高。

3以實現金融功能為目標加快金融創新

3.1必須解決創新的動力問題

在現有農村金融的制度框架下,應引入競爭機制,在市場定位中解決好商業化運營的高盈利模式和“支農”的低盈利模式的社會功能矛盾問題。況且孟加拉國的“鄉村銀行”及在亞洲獲得成功的小額信貸的成功經驗,證明了農村金融市場不是沒有潛在市場前景。同時,要完善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以及中外農村新型村鎮銀行、貸款機構及社區銀行的經營管理機制,完善法人治理機構,為金融創新提供保證。

3.2構建多層次的農村投融資體制

農村金融需求主體對投融資商品的需求表現出較強的地域性和層次性特征,不同階段、不同人口群體、不同產業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較大差異,由此導致的金融需求也不一致。所以應該建立起“政策性—合作性—商業性”農村金融體系,農戶就可以通過政策扶植維持簡單再生產,在合作金融支持下實現初級層次的擴大再生產,在商業性金融的競爭條件下,真正具備經營能力的農戶可以實現高級層次的擴大再生產。

3.3解決好農戶信貨抵押的問題

可以在土地金融、保險、衍生金融產品等方面探索創新,如農業保險、租賃、期貨、銀行卡、理財以及代收代付等業務,滿足農村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在新一輪的我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中,要完善金融政策、法律、法規的規范與指引,完善金融監管職能,保持農村金融體系的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張麗.完善三農金融服務體系的政策建議[J].濟南金融,2005,(9).

[2]黃坤.農村金融體系改革:金融功能觀視角下的反思[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3).

[3]董玉華.“三農金融”:組織異質化農村金融研究,2007,(10).

[4]王赟.優化我國農村金融體系探析[J].經濟問題,2007,(2).

篇9

生態區域建設規劃的實踐分析

規劃是生態區域建設的指南,規劃內容既不能是研究報告,也不能過于原則。結合編制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生態經濟區建設總體的實踐,提出思考和分析。(1)建設內容的確定。生態經濟與生態產業體系建設、可持續利用的自然資源保障體系建設、生態環境體系建設、生態人居體系建設、能力保障體系建設和生態文化體系構建,生態區域建設規劃應當以此為主線,確定不同領域的建設重點。參照《省級生態縣建設指標》和《全國生態縣建設考核驗收指標》的要求。(2)措施、重點項目與工程支撐。若生態經濟區評價指標并未達到《省級生態縣建設指標》和《全國生態縣建設考核驗收指標》的要求,則需要重點項目和工程是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支撐。針對寶雞市金臺生態經濟區規劃的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和單位GDP能耗進行分析。(1)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生態經濟區規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省級標準為≥5500元,國家級標準為≥6000元。而金臺區2011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為6079元,已達創建生態經濟區規劃省級及國家級要求。但為繼續提高此指標對生態經濟區規劃建設的影響,工程措施應繼續支撐。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大“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鞏固農民人均純收入,加大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力度。(2)單位GDP能耗生態經濟區規劃單位GDP能耗省級標準為≤1.1噸/萬元,國家級標準為≤0.9噸/萬元。而金臺區2011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為2.61噸/萬元,未達創建生態經濟區規劃省級及國家級要求。因此必須通過重點項目和工程的支撐,使此指標達到創建生態經濟區規劃省級及國家級要求。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廢棄物排放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將生態經濟區的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實現“資源消耗減量化、產品利用循環化、生產建設清潔化”,構建法律規范、政策激勵、技術創新、體制機構四大支撐體系。使此指標達到創建生態經濟區規劃省級及國家級要求。

編制生態經濟區建設規劃重點問題

篇10

關鍵詞:氣象;為農服務;研究

中圖分類號:S16 文獻標識碼:A

基層氣象部門要做好氣象為農服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充分發揮氣象部門科技及現代監測設備的優勢,爭取政府來主導,抓住需求與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的結合點,創新理念及方式,結合地方及部門需求及特色,也能做好為農氣象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1 農業氣象服務的內容

1.1 提供天氣預報以及預防災害性天氣的措施

為農業部門以及農民提供每天的天氣狀況,并對旱、澇、低溫、霜凍等災害性天氣進行短、中、長期的報道,從而使農民做好提前的防范。同時,根據所研究的成果,給農民提供一些預防災害性天氣的措施和技術,幫助農民度過災害。

1.2 對農業進行氣象監測,提供農業生產管理意見

農業氣象監測主要是通過使用衛星遙感,依據地面農業氣象網數據,從而對農作物、災情、土壤水分、氣候條件等進行檢測,總結預測信息并對氣象條件的利弊進行分析,從而為農民提出農業生產管理意見。

1.3 實行人工降雨及防雹措施

農業生產中,會時常遇見干旱或降雹天氣,為了減少干旱和雹子等災害性天氣對農業造成的影響,農業氣象部門會進行人工增雨飛行作業以及人工防雹作業,從而將災害降低。

1.4 開展森林火險檢測

通過利用氣象衛星對森林、草原火情進行檢測,從而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對森林、草原等火災進行預防。

1.5 改善生態環境

天氣氣候條件對生態環境有著直接的影響,農業氣象部門一邊提供氣候環境變化資料,一邊對生態環境進行檢測,為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前提,從而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

2 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2.1 現有的服務已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需要更高質量、更便捷的農業氣象服務來滿足它們發展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國的農業氣象部門所提供的還是常規的農業氣象服務,而且農業氣象情報服務的形式是單一的。這不但不能適應經濟的發展,而且對農業生產的多樣化起到了阻礙的作用。因此,要對農業氣象服務部門的觀測內容進行及時的調整,并根據當地種植的特色和需要,開展氣象服務內容,擴大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時效。

2.2 基礎設施差,專業技術人員短缺

農業氣象服務部門之所以不能滿足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礎設施差、專業技術人員短缺。基礎設施差主要表現在檢測儀器陳舊,現代化程度低,而且觀測手段和方法有待提高,在資料處理上效率低,還主要靠手工操作,技術更新慢。對于氣象服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卻呈現出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的現象,且人員知識老化。由此可見,氣象服務部門的基礎設施以及工作人員方面急需調整。

2.3 拓展服務領域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就現階段看,我國農業氣象服務部門中的農業氣象和遙感業務服務領域擴展的空間較廣闊,但是在擴展服務領域時卻遇到了很多問題:設計的總體方案與將要實施的方案出現差異,低水平重復較多;綜合性項目沒有得到統一的部署和安排;氣象服務信息化工作滯后。

3 促進農業氣象服務發展的措施與趨勢

3.1 擴寬農業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

為了加強農業氣象服務,提高服務質量,保證服務的時效性、準確性和覆蓋面,并充分發揮氣象服務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加強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高附加值的“名、優、特、新”農產品的服務措施。而且還要加大對縣、鄉、鎮等基層對象的服務,為其提供精細的氣象信息產品。同時,利用現代通信技術,充分發揮通信技術的快速便捷的特點,提高氣象服務的質量。

3.2 開發應用“3S”技術

所謂的“3S”技術系統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統軟件(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EOS/M0DDIS 資料處理系統(RS)3種技術系統組成。逐漸開發應用此項技術,將會使我國農業氣象部門獲得更好地服務效益。

3.3 建立農業氣候資源示范基地,提高氣象服務能力

逐漸建立農業氣候資源示范基地,并對特色農業、設施農業、精準農業等農業的氣象進行科學研究,為農業的發展提供及時的、可靠的決策依據,從而提高氣象服務的能力。

4 結語

農業氣象部門是一個面向社會和公眾的服務部門,氣象服務的首要任務就是為農業服務。目前,我國的現代農業氣象部門服務體系已經形成并逐漸得到發展。農業氣象部門服務的機構分為國家、省、地、縣四級;服務對象以農業為主,但也為各級黨政領導機關服務;服務的目的是預防災害、農業穩產增收、改善生態環境,因此加強農業氣象服務,提高農業氣象服務質量,不但可以增強農業防災抗災的能力,促進農業結構調整,還可以為發展生態農業以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中國科技發展研究報告》研究組.科技全球化及中國面臨的挑戰[Z].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