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生態振興案例范文

時間:2023-06-21 09:44: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鄉村生態振興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鄉村生態振興案例

篇1

7、8月份開始,隨著對業務的熟悉,工作內容主要轉變以配合為主,參與了北碚靜觀、酉陽小壩、易華錄數據湖及江北區五寶鎮等項目。其中,在靜觀和小壩項目中主要完成了對項目地區位的分析;在五寶鎮項目中負責鄉村振興過程中可以申報的各項政策補貼的梳理;在數據湖項目中收集了項目地的對標案例及項目建議書的部分編寫工作。

期間,還參與了鄉村振興全過程顧問咨詢服務模式的設計工作,完成服務清單的整理分類及編制工作。

課題方面,逐步加入中冶農特產品型特色小鎮和鄉村振興戰略政策研究兩個課題組,協助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和部分文字工作。

同時,自7月初加入文創IP小組后,完成了小龍蝦項目的市場分析部分并提供策劃思路和理念;另外,負責美麗鄉村院IP的策劃、設計與打造工作。

在院宣傳方面,負責撰寫了中冶扶貧征文和美好中冶公眾號推文。

以9月底的金刀峽鎮鄉村振興規劃項目為轉折點,開始正式作為設計及執筆人員參與到項目中,負責該項目的產業部分和生態農業發展區策劃。提出在金刀峽鎮生態農業發展區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社區農業的思路,打造金刀峽鎮區域有機品牌,并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出品牌打造路徑和模式。

除此之外,長壽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項目工作也在10月底展開,主要負責項目的文化振興部分。根據長壽區文化的稟賦特點,基于現存的“自然長壽”區域農產品品牌,提出打造“健康長壽”和“百年長壽”的長壽形象,推動旅游產業和康養產業的發展,并提出在長壽區宣揚儒家文化以完善鄉村思想道德建設,宣揚工匠精神以促進民族民俗手工藝品向產業化發展方向的積極轉化。

另外,課題方面除完成重慶市農委鄉村振興課題的申報工作之外,還配合完成了2019年度研究課題《文旅驅動下的鄉村振興實施路徑研究》的申報工作;文創IP小組方面完成農特產品IP打造路徑研究和酉陽小壩項目的命名工作。

2018年度全部工作內容詳見附表。

回頭入職近一年的時光,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進步和轉變:

一、 業務能力的提升。在過去幾個月的時光里,從剛入職時的懵懂迷茫,被分配到任務時的毫無頭緒,到現在基本可以獨立完成一個板塊的內容,從心里還是為自己感到高興的。這段時間里,在工作時間和閑暇時間都努力提升了自己,積極閱讀相關材料,補充背景知識,虛心請教弄清楚院里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向。目前不僅可以保證被分配任務的質量,還有精力一點點嘗試著把自己之前的專業知識提煉出來融入到項目中來,做出創新和提升,以期為項目打造更好的效果。

二、身份意識的轉變。剛剛入職時,還是典型的學生思維,學院氣比較重。工作上缺乏積極性,時而還會有惰性。項目上不太善于和別人配合交流,經常出現完成的作品達不到要求和預期的情況,無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成本。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練和自己有意識的調整,提高了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任務量不繁重的情況下,可以有意識地進行學習充電,偶爾還會主動詢問同事,是否有需要配合的工作,并逐步增加了同團隊和項目負責人的交流,返工的問題漸漸轉化為零,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對院的歸屬感逐步增強。在剛進單位的時候,恰恰趕上受到私人原因的影響,情緒波動比較大,心態也不是很穩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同事們逐漸熟絡起來,深刻地體會到美麗鄉村院作為一個大家庭的存在。對單位越來越有感情,自己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也一點一點增強。現在已經時刻做到意識自己是美麗鄉村人,自己的優秀就是為美麗鄉村院爭光。

但同時,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身上現有的不足:

一、自己專業方面的知識對于院項目提供的幫助太少。因為之前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多以理論為主,缺乏實際操作;再加上性格方面原因,在各類項目討論會上發言較少,羞于陳述自己的觀點,導致沒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方面給予項目足夠的支持;

二、距離多專業復合人才的要求尚有差距。除了必備的產業基礎知識能力之外,對于規劃設計、文旅策劃方面知識的不足,景觀建筑方面意識的欠缺都可能成為自己今后發展的短板所在,不利于日后項目的開展和團隊之間的配合。

三、 還沒有完全脫離學生思維進入工作思維。雖然前文中提到這一年中的轉變,但是照比優秀的同事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還不能根據項目具體內容和時間節點完美地找到“有”和“優”之間的平衡,有時難免給項目負責人和團隊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四、對院級層面的宏觀發展方向缺乏長遠視野。對于項目和院發展方向缺乏深刻的認識,對于政策和市場前景缺乏前瞻性的見解,或是目光短淺,過于關注眼下,或是忘記了作為央企的性質和責任,過多追求擁抱市場。

篇2

一、主要目標實現情況

“十三五”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全縣堅持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主題主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經濟運行質量顯著提高,各項目標任務總體平穩。

(一)地區生產總值。2016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5.81億元,增長7%;2017年實現216.47億元,增長7%;2018年實現213.93億元,下降1.4%,根據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省市對2018年GDP數據進行修訂,2018年我縣GDP修訂為179.52億元,比原數據核減34.4億元。2019年GDP實現190.09億元,增速4.5%。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9%、44.2%、51.9%,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2.8:30.2:47.0,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0465元,增長4.4%。2020年一季度實現40.23億元,增長0.4%。

(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實現29614元、13141元,增長7.33%、8.6%;2017年,實現32102元、14232元,增長8.4%、8.3%;2018年,實現34181元、15340元,增長6.5%、7.8%;2019年,實現36441元、16712元,增長6.6%、8.9%;2020年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城鎮居民實現9541元、4423元,下降0.7%、0.1%。

(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39%、6.25%和-12.99%。2019年預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左右。“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為年均增長10%,近年來,受煤炭消費壓減、電解鋁清理整頓、采暖季錯峰生產等因素影響,全縣經濟發展受到很大沖擊,部分企業停止生產導致工業總產值大幅減少。2020年,1-5月份累計增幅13.1%。環比提高0.2個百分點,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2.9個百分點。

(四)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全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12%、13.5%和-20.7%,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7.5%,列全市第六位,降幅較上半年收窄24.5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收窄。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下降2.0%;第二產業完成投資下降60.2%,其中工業技術改造完成投資同比下降7.4%,占工業投資比重為74.9%;第三產業完成投資下降27.7%。高新技術產業投資下降85.6%。民間投資下降29.7%,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為87.9%。

(五)其他指標增長情況詳見:附件“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表。

二、三大攻堅戰推進落實情況

(一)脫貧攻堅成效明顯。牢固樹立“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理念,2017年爭取各級產業扶貧資金5512萬元,落實金融扶貧貸款2.7億元,73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順利摘帽,5897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實現全覆蓋;新建改造危房1155戶,姜樓鎮、縣供銷社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18年創新“5333”扶貧模式,新識別扶貧人口808戶、1892人,享受政策11951戶、22489人。扶貧產業項目收益覆蓋率達100%,貧困人口動態管理“1234”工作法全省推廣。1334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達到脫貧標準。2019年建成扶貧智慧管理平臺,實現貧困人口信息零差錯管理,10721戶21653人享受扶貧政策,建立“5+4+12”產業扶貧模式,發放扶貧收益1431.05萬元。“兩不愁三保障”各項措施有效落實。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程在全市率先交房入住。

(二)污染防治深入推進。圓滿完成中央環保督察、省環保督察和“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巡查和“回頭看”等各項任務,統籌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計劃,環境監管體系不斷健全。出臺實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1+1+10”工作方案,落實重污染天氣應對和工業企業錯峰生產等制度,完成清潔取暖改造5.6萬戶。大力開展“清河行動”,河長巡河常態化,主要河流實現“一河一策一檔”;完成畜禽養殖“三區”劃定,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達100%。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工作得到全面加強,2019年PM10、PM2.5、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分別同比改善3.6%、8.2%和15%。。

(三)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取得積極成果。建立健全債權人聯席會議制度,深入開展“增信貸、降不良、打逃廢、樹誠信”活動,不良貸款率大幅降低,金融環境企穩向好。處置不良貸款23.46億元。數字化普惠金融項目上線運行。2019年全縣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達252.55億元、189.03億元,增長9.6%和6.4%。2020年5月底,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70.79億元,較年初增加18.24億元,增幅7.22%;各項貸款余額195.92億元,較年初增加6.89億元,增幅3.65%。2020年1-5月份房地產業銷售面積10.25萬平方米,同比增漲1.9%。全縣金融、地方債、房地產等重大風險防范化解成效顯著。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重大改革任務推進情況

(一)供需動態推進更加平衡。清理取締“小散亂污”企業290家,關閉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589臺,拆除磚瓦窯廠27家,治理揮發性有機物企業8家;關停電解鋁違規產能54萬噸,停運煤電機組容量66萬千瓦,實施超低排放改造企業4家。完成提標改造企業36家,整治造粒企業56家。2019年加強工業用地供應制度改革,完成“標準地”供應8宗262.6畝,彈性出讓3宗87畝。建成標準廠房15.39萬平方米。報批建設用地2913畝,挖潛增減掛鉤節余指標1507畝、耕地占補平衡指標3870畝,盤活閑置低效用地1163畝。完成110千伏香翟變電站及配出工程,500千伏站送電運行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200公里,建成供電臺區120個。氣化工程實現鎮鎮通,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煤改氣”任務。

(二)經濟質量優勢凸顯。2019年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00億元,增長19%。化纖繩網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69億元,增長12%。裝備制造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0億元,增長1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52%。中國繩網國際創新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中國繩網文化體驗中心、產業大數據平臺建成投用,金冠網具獲批繩網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李莊鎮獲批創建省優質繩網基地,縣繩網數字經濟園區獲批省級成長型數字經濟園區,中國繩網產業大數據平臺入選省第二批“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試點項目;水溶性紅曲生產新技術榮獲全縣首個中國專利優秀獎。黃河三角洲花木小鎮入選省級服務業特色小鎮。李莊、姜樓獲評2019年中國淘寶鎮,中國淘寶村增加到20個,獲批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工程示范縣;李莊鎮獲批首批省綠色能源示范村鎮;淄角鎮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村莊規劃編制,獲評全國村莊規劃優秀案例;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現場觀摩中,鑫誠現代農業產業園代表向全省展示了培育發展農業“新六產”的創新實踐成果。

(二)重大改革任務順利完成。一是聯合辦稅服務大廳投入使用,國地稅實現深度合作。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商事制度改革。二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順利完成,農村集體產權交易中心投入使用。三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精簡行政審批事項80個,不動產統一登記全面落實;四是財政體制改革持續深化,被評為全省縣級現代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先進縣。五是深化“一次辦好”改革,順利實現“3540”攻堅目標,96項政務服務事項已全部下沉社區,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審批服務局;六是扎實開展“魯擔惠農貸”全省改革試點,發放惠農貸款2317萬元。七是全面推進縣管校聘、校長職級制、教師交流輪崗、績效工作考核四項改革,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推動學校教育聯盟向縱深發展。八是推進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改革,縣醫院與8家衛生院組建了醫共體。九是公車改革政府機構改革和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成。十是警務協作區機制改革經驗得到省委領導批示肯定,被確定為全省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案例在全省推廣。

四、重大發展戰略任務推進情況。

(一)新舊動能轉換提檔加速。編制完成新舊動能轉換實施規劃和意見,建立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列入省市重點項目40個;列入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庫項目8個;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38家,實施工業技術改造項目136個,國家批復2020年地方專項債券資金支持項目11個,下達債券資金11.12億元。爭取中央和省市預算內資金項目172個,到位資金12.84億元。各類市場主體總量達4.09萬戶。引進培養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0人;引進碩博士93人、大學生879人。獲批院士工作站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家,入選市級新興產業“白名單”企業3家、隱形冠軍企業2家、瞪羚企業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獲評市優秀企業家“銀獅獎”2名、“銅獅獎”3名。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室45家,省級工程實驗室3家,市級工程實驗室達到12家,省企業技術中心7家,市企業技術中心17家,省級眾創空間2處、市科技進步獎4項、授權專利459件。

(二)鄉村振興步伐更加堅實。編制鄉村振興實施規劃和意見,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是現代農業實力壯大。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達到14家、農業龍頭企業達到27家、農民專業示范合作社達到943家、家庭農場達到64家。土地流轉面積93.91萬畝,土地流轉率達到70.62%;建設高標準農田39.7萬畝,深松土地28.45萬畝;成片造林14.41萬畝,新增省級森林鄉鎮3家;“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達到39個。編制完成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體規劃,獲批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智饗田園綜合體躋身全市首家省級試點。編制完成沿黃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示范區總體規劃。注冊資金1億元,成立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推出全省首家縣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原耕”,入圍2019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名單。香菇被評為“中國好香菇”,“聯五西瓜”成功申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惠人面粉”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淄角”成為全市首件注冊地理標志集體商標;“蜜桃”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2個糧食產品入選“中國好糧油”第一批名錄,成功舉辦2018優質小麥規模種植現場觀摩暨全國產業化交流大會;榮獲省級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4個,創建為全國良種棉繁育基地縣、省級三資管理先進縣和全市首家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二是鄉村治理更加有效。合村并居工程全面啟動,10個鎮辦增減掛鉤項目立項,拆遷復墾村莊16個,9個安置區啟動建設。改造農村危房1662戶、土坯房1763戶。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51個、創建村223個,完成人居環境整治村莊達756個。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11.1萬戶,順利通過省政府全覆蓋認定;城鄉環衛一體化、美麗鄉村建設扎實推進,鎮辦全部被認定為市級“十佳”,麻店鎮獲批創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李莊鎮榮獲省級綠色生態示范城鎮、美麗宜居小鎮;魏集鎮成功入選省十大美麗小鎮;皂戶李鎮火把李村獲評省級美麗宜居村莊;入選省級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鎮2個、示范村19個,被確定為全省農村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三是人才振興助力發展。3人榮獲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稱號,13人入選省市“鄉村之星”。四是文化成效明顯。胡集書會被列入國家《曲藝傳承發展計劃》,曲藝保護傳承工作經驗全省推廣,成功創建“中國曲藝之鄉”。

(三)對外開放持續深入深化。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著力提升“引進來”質量和效益,創造便利化、法制化、國際化的開放環境,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成功舉辦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屆海峽兩岸()孫子文化論壇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孫子文化旅游節;成功舉辦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黃河三角洲(·)綠化苗木博覽會;成功舉辦第七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落實“6+4+6”招商工作機制,2019年全縣實現進出口總額152661萬元,增長13.22%,其中,出口額143422萬元,增長13.31%。2020年1-5月份全縣認定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5.22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84.07%;全縣實現外貿進出口50191萬元,同比增長22.66%。

(四)區域協調發展成效明顯。緊緊圍繞打造“黃三角新的經濟增長極、省會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連接京津冀樞紐城市”的發展定位,落實“兩區一圈”戰略推進,積極承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促進區域交流與合作。樹立全方位融入理念,主動超前做好城市規劃建設和功能完善配套。加快基礎設施對接,積極推進交通設施、信息網絡、能源保障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區域間要素流通。促進產業對接,搶抓發達市區產業轉移機遇,充分利用其信息、人才、資本、市場等要素資源優勢,共建優勢互補、協作配套的產業轉移發展平臺,提升區域整體產業水平。加強區域間旅游、金融、人才、現代物流、生態環境建設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積極開展教育、科技、文化、醫療等社會事業的合作,共建品質生活圈,努力把打造成為承接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轉移的前沿陣地,生態養老休閑旅游的后方基地。

(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一是網絡化立體交通格局正在形成。堅持交通先行,加快構建以國省道、高速公路、鐵路運輸、城際軌道為骨架,縣鄉道為輔助的立體化交通網,完成了外環路和“六縱六橫”公路網規劃,完成了濱惠大道綠化、亮化工程。樂安黃河公路大橋及接線工程截至2020年5月底已完成年度計劃30%。陽信至胡集里則鐵路專線、濟濱高鐵線型確定。高青至商河高速前期工作、G233克黃線段改建工程有序推進。建設“四好農村路”87公里,養護大中修181公里,改造危橋34座,建設客運站點150個,設置鄉鎮客運站牌280個,農村客運班線停靠點587個,城鄉公交一體化實現全覆蓋。二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編制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古韻慢城、古城墻保護等專項規劃,23個城中村改造順利完成,縣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啟用。2018-2020年棚改舊改工程計劃完成改造14782套,已簽訂協議9558套,開工建設7214套,騰空土地面積3468畝。啟動了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省級森林城市、省級食品安全先進縣“四城同創”,濱惠大道綠化提升、北城門修復、北關街和孫武三路東延、仿古立面改造等工程完工,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省級衛生鎮實現全覆蓋。

三是民生投資持續加大,水利等各類設施更趨完善。2016年民生支出完成26.5億元,2017、2018、2019年民生支出分別實現24.6億元、28.4億元、29.22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2%、81.3%、82.9%。實施了3萬畝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樊橋閘、幸福閘新建和灌區干溝清淤等水利工程竣工投用。完成全面改薄、解決大班額、足球進校園工程和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建成了第三中學、縣實驗中學、職業中專,新建、改擴建學校13處、幼兒園148處。

五、重大工程項目進展情況

1.2016年,匯宏新材料新建項目、創源集團鋁鎂合金、龍馬重科風電裝備制造等大項目相繼投產達產,國內500強企業明陽集團來惠投資合作。鑫誠農業、冠銘菌業、春生食用菌等改擴建項目全面完成。黃河三角洲苗木產業物流園、中國北方花木博覽園投入使用。圣豪麗景溫泉度假區、古源恒昌鄉村旅游度假區、信譽樓百貨建成運營。

2.2017年,省網具檢驗檢測分中心投入使用。康和藥包完成股份制改造,進入主板上市輔導期。龍馬重科等10家企業獲準電力直接交易資格,交易用電量達7億千瓦時。新上沐澤藥業、斯蒙特新型建材、創源金屬二期、中惠生物科技二期等項目。黃河三角洲花木物流園、紅星美凱龍開業運營。

3.2018年,以匯宏新材料、創源金屬為龍頭的鋁精深加工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80億元,帶動正信新材料年產60萬噸鋁用碳素項目、萬順新材料年產60萬噸高品質冷軋薄板項目加快建設。借力“互聯網+”,加快化纖繩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工業總產值120億元,成為我縣首家市級創新型產業集群。繩網產業園區入選省綠色制造項目庫。以國創風能、辰星耐磨材料為龍頭的現代裝備制造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0億元,成長為我縣新興主導產業。縣電商產業園開工建設,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建成投用,李莊鎮成功創建全省第一批電商小鎮,實現電商交易額72億元,增長30%。國創風能提檔升級,年產50套百噸級核乏燃料貯運一體容器技術實現突破,蔚藍生物二期植物用微生物發酵工程順利達產,智慧工廠示范項目主體建成,實現無人操作生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中惠生物科技建立國際紅曲研究中心。獲批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并開工建設一期食用菌扶貧產業園,建成投產溫室大棚146個。智饗田園綜合體躋身全市首家省級試點。建成潤生現代果品種植基地、弘邦苗木二期、濱惠大道綠色廊道等項目。

4.2019年,匯宏新材料12萬噸置換電解鋁產能達產運營,元旺電工科技高檔電工圓鋁桿項目建成投產,漢獅高檔砂紙、萬順高品質冷軋薄板等項目加快建設。中國繩網國際創新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中國繩網文化體驗中心、產業大數據平臺建成投用,縣繩網數字經濟園區獲批省級成長型數字經濟園區。高端風電裝備制造基地項目、鑄友機床高端數控機床部件項目開工建設,國創風能與金風科技實現深度合作。繩網生產力促進中心、黃河繩網先進技術研究院相繼成立,省繩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落戶。日產3萬只菌包車間等項目建成投用,花木示范區等項目加快建設,魏集古村落二期主體完工,圣哥帝灣水上樂園投入運營。

5.2020年,成立全縣重大項目推進指揮部,集中辦公,實體化運作,落實6項推進機制,建立“1+7+7+N”、“指揮部+專班”經濟運行和重大項目推進指揮體系,盯緊188個列統項目,推動180個“四個一批”項目、98個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30個省市縣重大項目,8個集中開工項目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持續做好38個專項債券項目、75個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和50個省擴內需項目后續跟蹤對接,制定出臺《縣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獎勵辦法》,發揮7個巡回督導組和30名駐企業服務員的作用,每周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運用“工作提醒”、“蝸牛項目”倒逼機制,爭取更多資金支持,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六、規劃實施中的典型經驗和有益探索。

(一)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數字引擎試點縣。成功舉辦第七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確定的全國4個數字鄉村試點縣之一。李莊、姜樓獲評2019年中國淘寶鎮,中國淘寶村增加到20個,獲批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工程示范縣。疫情期間,與阿里巴巴集團創新合作方式,搭建數智平臺,推出“同戰疫情·平安、點亮、振興、智慧”四部曲,開展了全民直播暨萬人直播挑戰賽活動,以全國第二的成績成功入選阿里巴巴“2019年度淘寶直播村播計劃示范縣”,“電子商務+鄉村快遞共配”服務品牌成為國家交通部25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之一。全力構建“6+1+N”數字體系,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數字引擎試點縣。舉辦第三屆淘寶五金行業繩網名城大會,打造一批電商示范園區,爭創一批中國淘寶鎮和淘寶村,構建普惠共享、線上線下融合、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暢通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

(二)建設中國繩網國際創新產業園。做優化纖繩網產業。發揮黃河繩網先進技術研究院創新引領作用,加快中國繩網國際創新產業園建設,打造繩網產業集群+人工智造基地,促進繩網產品向農業、海洋、生活、環保、軍事等應用領域拓展,推動化纖繩網產業從“規模最大”向“價值最優”轉型。

(三)打造全產業鏈風電現代裝備制造基地。積極做大裝備制造產業,發揮國創風能產能優勢和高端風電裝備制造項目帶動作用,圍繞數控智能裝備、海上風電裝備及汽車精密零部件等高端裝備核心領域,攻堅研制一批首臺(套)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打造全產業鏈風電現代裝備制造基地。

(四)研發編制中國()繩網價格指數打造全國繩網產業話語權。在省發改委的介紹下,南開大學價格指數編制團隊兩次到李莊進行調研,繩網價格指數編制工作已經初見成效。一是數據建模工作。此項工作已由學院承接,目前已簽訂協議,6月底完成建模任務。二是數據建模后的平臺建設工作。此項工作李莊鎮政府已經與相關軟件企業積極聯系,達成初步協議。三是專家評審驗收工作。在指數投入試用完成后,將組織數量統計學、經濟學專家、價格指數所在行業專家、省價格主管部門指數業務骨干和指數所在地價格主管部門指數業務骨干組成專家團隊進行評審驗收。四是后期宣傳工作。此項工作省發改委、中國經濟導報等媒體將為我縣繩網價格指數提供媒體平臺。

(五)建設省級農高區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高標準溫室20萬平方米,創新采用混合所有制運行模式,打造現代農業孵化器,建設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區和成果轉化區。運營打造“原耕”區域公用品牌,開拓高檔商超、航空食品等中高端市場,增強品牌影響力,帶動提升全縣農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加強與首農集團合作,把農產品全面推進京津冀。

七、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工作建議

(一)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主要經濟指標完成不理想。對照“十三五”規劃目標,經濟增速有所放緩。面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壓力疊加,工業產業園區實力不強,園區核心區集聚效應不高。工業上,傳統制造業、初級加工業項目存在產業鏈條短、技術含量低、附加值小、經濟效益差和名牌產品少;農業上,農產品加工鏈條短、檔次低,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資源優勢還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市場優勢。

二是新舊動能轉換矛盾依然突出。當前,面臨著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我縣新興產業培育壓力較大,傳統產業改造仍需加快,在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上任務艱巨,集聚技術、資金、人才等高端要素的能力不足,投融資渠道窄,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輻射效果不明顯。優勢特色產業總體上仍處于培育和起步階段,產業集聚、規模集群形成仍有阻力,以“四新”促“四化”步伐仍需提檔升級。

三是發展要素保障能力依然不足。縣是全省貧困縣,在經濟、社會、民生建設等方面歷史欠賬多,經濟發展及民生項目建設正處于高峰期,年均用地需求量較多,未利用地資源稀缺,政策紅線壓縮了縣域建設用地空間,“畝均論英雄”倒逼機制尚未真正形成。金融機構對縣域貸款的總量仍是杯水車薪,高層次人才嚴重不足,經濟建設急需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和學科帶頭人、優秀企業家緊缺。環保、交通等條件,嚴重制約了我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四是機制體制體系創新力不足。政府職能轉變不夠到位,越位、缺位、錯位現象不同程度存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相對較弱,部門職能交叉、權責脫節的問題依然存在,事業單位活力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政務公開缺乏突破性進展,行政效率還需進一步提高。思想解放的深度和廣度跟不上發展需求,市場經濟意識不夠強,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改革開放的意識不夠濃厚,創新體制機制任重道遠。

五是鄉村振興戰略投入不夠。鄉村振興仍處于起步階段,距離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距離廣大群眾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建立鄉村振興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仍有困難,鄉村振興過度依賴財政專項資金,投入渠道有待拓寬,由于缺乏有效激勵約束機制,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農業農村的意愿不強。鄉村產業振興基礎仍不牢固,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有待進一步提升,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任重道遠。

(二)工作建議

一是在規劃編制上給予支持。建議在研究上報國家重大事項、編制撰寫“十四五”總體規劃、統籌協調專項規劃時爭取省市支持,將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汽配風電產業園、鋁精深加工產業園(一區三園)、“健康”、“慢生活”旅游和“原耕”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和上報的重大決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列入市“十四五”規劃內容,爭取列入省“十四五”發展規劃。

二是在優惠政策上給予支持。作為渤海區根據地,有18萬人參軍參戰,80萬民工隨軍支前,5.5萬人英勇捐軀,孕育出了不屈不撓、艱苦奮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老渤海”精神。建議爭取省市在“十四五”規劃中充分重視渤海老區發展,在資金、項目、政策等方面與沂蒙等革命老區享受同等待遇,執行中部地區政策。

篇3

一、天津市寶坻區發展鄉村旅游面臨的制約因素分析

當前,制約天津市寶坻區發展鄉村旅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與鄉村旅游相關的機構設置、制度體系尚不健全

與大眾旅游產業相同,鄉村旅游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其與眾多的行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服務業、建筑業、農業等,另外還設計到特色農業生產、生態資源管理以及歷史文化遺產的運用等。所以,鄉村旅游的發展需要一個全面、綜合的管理體系來支撐。雖然,天津市寶坻區的農村旅游發展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尚沒有得到地方政府的全面關注,沒有成立綜合化、針對性的機構或者部門來管理以及協調整個農村的旅游工作,存在管理粗放、機構設置不健全、協調性不強等問題。另外,寶坻區尚還沒有出臺具體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和約束地區的鄉村旅游事業。上述為與農民、鄉村以及農業經濟發展相關的基礎性工作,其體系的不健全會直接影響到鄉村旅游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間的權衡沒有受到充分重視

對農村旅游可以簡要理解為依托生態環境等客觀條件來實現開發地區經濟效益的提升。可見,農村旅游經濟效益的獲得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對于天津市寶坻區而言,也是這種情況。但是,縱觀當前寶坻區的發展現狀,普遍存在著鄉村旅游項目缺乏總體規劃,重經濟效益忽視生態保護的問題,經常會發生諸多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如景點的亂搭亂建、生態資源沒有給予硬性的保護措施等,這些都會導致隨意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出現。這些行為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夠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對于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以及前景非常不利。

(三)基層缺乏與鄉村旅游相關的專業建設人才

鄉村旅游的起源地為廣大的農村,其絕大多數的從業人員為農民和基層政府的工作人員。這些人員因為受到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在素質水平、文化程度以及專業能力方面遠遠不能滿足當前鄉村旅游經營管理的需要。另外,相關部門對于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教育以及培訓體系也處于缺失的狀態。上述現象都導致了鄉村旅游專業人才的匱乏,這必然會導致在鄉村旅游的推進過程中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最終會制約其戰略性發展。

(四)農村對于鄉村旅游的認同存在差別

鄉村旅游在寶坻區的發展時間尚短,在其經濟效益、經營目的以及發展前景方面,農村地區的很多居民都處于一知半解的階段,沒有深入的有深入地認識與理解鄉村旅游的意義和價值。這些人員由于認識上的不足,難免對鄉村旅游項目存在一定的偏見,可能會認為其會打破鄉村原有的生活格局,影響其一貫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另外,大量旅游人員的進入也會使一部分人感到恐慌,認為其侵犯了其生活領域,進而對鄉村旅游存在一定的偏見。這種消極情緒的存在勢必會影響鄉村旅游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準。

二、天津市寶坻區發展鄉村旅游、提振農村經濟的措施分析

針對上述提及的制約因素,筆者結合多年的基層經濟工作經驗以及當前的鄉村旅游發展現狀,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發展鄉村旅游、振興地方經濟。

(一)建立健全與鄉村旅游發展相關的機構以及制度建設,為鄉村旅游提供基礎支持

天津市寶坻區經過一段時期的農村旅游的發展,在基層農村已經初具規模,如當前寶坻區的每個鎮都有農家院等旅游、休閑景點。但是,目前還是個人化的行為,每個鎮的政府沒有相關的部門以及制度對其進行專門負責管理和規范。這一問題在前文已經提到。為了改善這一狀況,為鄉村旅游提供必要的基礎支持,地方政府必須要針對各自的鄉村旅游發展特色、現狀成立綜合事務辦公室,用來管理、協調、推進各自地區的農家院建設,使之形成特色化、規模化,提升品質,創造出自有的獨特品牌。另外,要在對鄉村旅游進行充分考察的基礎上,綜合各方面的專業、社會人士以及基層農民的意見制定出相應的制度,用來規范和約束鄉村旅游。總之,通過機構以及制度體系的建設,能夠對寶坻區的鄉村旅游起到導向作用,使之協調、健康前進。

(二)全方位平衡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間的關系,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的雙贏,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一定要對將要進行的各個鄉村旅游子項目進行嚴格、全面的科學調查、研究和論證,對所涉及的生態環境影響力做出正確評估。在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下,充分地、秩序化地發展鄉村旅游,通過科學的措施來提高生態資源的利用率。例如,當前寶坻區一些地區開始嘗試生態村項目建設,即將農村的鄉村旅游項目和文明生態村(美麗村莊)項目結合起來,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建設美麗的家園,給與生態環境充分的保護,而不是一味盲目的發展經濟。其中文明生態村建設包括村內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邊綠化、能源清潔化、垃圾污水處理無害化、生活健康化、等主要項目。隨著鄉村旅游地區對于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這些地區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搞好生態文明的同時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進而獲得了更高的經濟效益。

(三)多途徑構建鄉村旅游建設人才隊伍,夯實人力資源

面對當前寶坻區鄉村旅游人才隊伍匱乏的現狀,當地政府以及相關的從業人員要積極構建多個途徑來完善鄉村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夯實人力資源,為鄉村旅游項目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主力軍和后備軍。首先,要對現有的鄉村旅游從業進行全方面的培訓工作。即基層政府要針對各自地區的發展現狀,通過外聘教師培訓、視頻教程、組織觀摩會等形式對本地區的主要從業人員進行培訓,然后再通過這些人員的推介,以點帶面,從而推動整體從業人員的素質水平。其次,要積極引進優秀的專業旅游人才來充實和壯大基層鄉村旅游管理部門人才隊伍,要給與人才充分的重視,在物質和精神雙方面給與其支持。這樣能夠通過人才的引進來創新管理理念、方法和途徑。同時還能夠帶動現有工作人員對專業知識的渴求,激勵其不斷地追求自身的成長。

篇4

2019年"萬企幫萬村"扶貧工作思路是:按照"三個一批""四個精準",引導農業龍頭民營企業發展特色產業,解決一批貧困戶勞動力就業,落實一批公益捐贈項目。同時,充分發揮企業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多做一些幫助和帶動貧困戶增收的工作。另外,注重激發貧困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不僅要幫他們富口袋,更要幫他們富腦袋,幫助他們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培訓他們提升能力、能干會干。確保2019年“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工作目標,在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公益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一、工作重點

1. 利用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和供應鏈渠道的配套,打造扶貧產業鏈閉環,構建貧困群眾脫貧長效機制。

2. 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商(協)會和非公經濟人士,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公益扶貧等形式參與社會扶貧工作,把精準扶貧與企業發展有效結合,為全市鄉村振興增添力量。

二、工作計劃

1.鼓勵扶貧農業企業與貧困村貧困戶結成緊密合作關系,生產出了大量的綠色、生態、有特色的優特農產品。幫助貧困村搭建產銷對接渠道,幫助解決貧困村農業生產技術落后、產銷信息不暢、直采直銷少、商品轉化率低等問題。

2.工商聯配合人社局等部門共同組織開展“2019年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為貧困戶實現脫貧提供就業機會。

篇5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核心是“防”,強化宣傳是“防”的關鍵。一是多次組織召開鎮村干部大會、村級黨員大會或村民大會,集中學習關于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工作的重要論述及相關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州、縣各級領導重要講話精神;通報森林草原火災、野外違規用火典型案例和查處情況,宣傳森林草原火災預防、撲救和安全避險等基本常識,特別是群眾參加滅火的注意事項和安全常識。通過組織學習宣傳教育,進一步提升干群思想認識,強化群眾敬畏心和警惕心。二是結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掃黑除惡、人口普查等當前重點工作,走村入戶宣講森林草原防火相關法律法規及火災撲救知識,宣傳森林草原火災報警電話12119,做到人人皆知。三是各村組自查宣傳橫幅、防火標語是否完整,并及時補充完善,在重點林區地段、人群聚集地、墳園墓地、交通要道等醒目處張貼書寫森林草原防火標語。四是各村建立護林防火工作專卷,聯系村領導及包村組干部結合當前開展的防汛減災、鎮代表選舉、人口普查等工作,入戶宣傳森林草原防火相關知識,檢查并及時完善護林防火保證書張貼情況。四是在傳統祭祀期間,積極倡導綠色文明祭祀,在引導群眾破除迷信的基礎上,用植樹、送花、網絡等有益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文明方式進行祭奠。

二、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明確相關責任

對照縣級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健全了我鎮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完善了《鎮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處置辦法》、《鎮護林(草)員考核管理辦法》、《鎮村組干部考核管理辦法》等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相關制度規則,指導各村完善《村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及《各村村規民約》,明確細化了轄區各學校、林區各企業、各村各單位職能職責,將“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宣傳、禁止野外用火,造成火災的追究其責任,取消該戶本年集體公益林生態補償資金”等內容納入各村村規民約。

三、進一步加大責任落實及隊伍建設物資儲備到位

一是各村按照我鎮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會的要求,切實嚴格落實森林草原防火行政領導負責制,嚴格落實包片責任制度。二是各村組建了不少于30人的群眾義務撲火隊伍,結合防汛減災開展應急防滅火演練。三是清理各村的撲火物資儲備情況,并登記造冊。

四、進一步強化值班值守及巡山工作力度

一是嚴格落實村級主要負責人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建好值班工作臺賬,做好值班記錄。二是村兩委、生態護林員、護草員按照各自的網格劃分區域進行巡護檢查,重點對墳園墓地、輸變電線路、項目施工區,要實行全天侯巡查,禁止焚香燒紙、燃放鞭炮,宣傳引導群眾文明祭祀,做到不間斷、無空檔、全覆蓋,真正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生態護林員和護草員正確使用巡護定位app,認真填寫巡查日志并按要求每月上報。三是組織各村組火險隱患再排查,對林區邊緣雜草進行清除作業,建立防火隔離帶。重點要針對墳源集中地、林區輸變電線路、建設施工區,對梳理出來的火險隱患多,火源難控制的地區,巡查人員要每日必巡,一旦有出現新的問題要及時上報鎮防火辦,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篇6

【關鍵詞】 金融危機;旅游業;災后重建;擴大內需

一、金融危機造成的我國旅游業外部經濟環境:深化抑或觸底

從次貸危機轉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以來,美國2009年10月失業率更跳升至10.2%,達到26年多來最高水平。英國2009年8月份3.25萬人失業,總計失業人數達172萬人,比例高達5.5%。2009年1月,中國對外貿易下降29%,一季度下降25%,預計到2009年年底,中國對外貿易出口下降幅度將縮小到16.5%。上半年,中國共有6.7萬家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倒閉,中國東南沿海制造業企業大批倒閉,2000萬制造業工人面臨失業。世界各國進行拯救本國經濟的同時,2008年10月8日,中國央行決定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10月21日,財政部和商務部聯合下發《家電下鄉推廣工作方案》,刺激農村消費;11月5日,中國政府包括4萬億巨大投資計劃在內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出臺,不僅把財政赤字從0.8%一舉提高到3%,而且首次使用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

隨后,美國2009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增長了3.5%,歐元區及歐盟經濟形勢有所好轉,日本內閣府2009年9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日本經濟環比增長0.6%。中國2009年GDP增幅將超過8%,在世界范圍內絕無僅有。金融危機在基本面上的表現是劇烈沖擊暫時緩和,世界經濟透露出逐漸回暖的跡象,因而,金融危機對于我國旅游業的負面作用也將有所弱化。

二、金融危機作用于我國旅游業的一般機制:直接抑或間接

1.金融危機對我國旅游消費的影響。經濟的不景氣使旅游消費支出削減,消費者信心的喪失,根據萬事達卡亞太區消費者信心指數,2008年第2季度的亞太區消費者信心指數為56.0,而去年同期為69.3。

2.金融危機對我國入境游的影響。2008年,中國入境旅游人數為13003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4%,國際旅游外匯收入408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6%。東南亞國家貨幣大幅度貶值,使我國旅游產品價格競爭力減弱,使我國入境旅游市場雪上加霜。

3.金融危機對我國國內游的影響。按照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說”,收入預期下降,持久收入減少,個體更傾向于儲蓄。目前,從國內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數比較來看,相對比較穩定,也要考慮經濟危機波及我國旅游市場的滯后效應。

4.金融危機對我國旅游主要行業的影響。酒店業、旅行社和國際航空業是旅游業的三大支柱,國航、南航、東航等幾大航空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虧損了50.5億元;2008年前3季度,三亞各酒店接待境外游客量為34.7萬人次,同比減少了7.39%,僅完成了全年計劃的55.43%;目前不少中小型旅行社處于歇業狀態,員工或被終止合同,或被遣散回家待崗。

三、金融危機形勢與我國旅游業的相關性:正向抑或反向

一般認為,旅游產品不是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旅游產品需求與消費者收入之間存在著同方向變化的規律。如果消費者收入增加,旅游產品需求就會相應增加;相反,如果消費者收入減少,旅游產品需求必然會降低。對此筆者認為,往往文化產業與經濟增長走向相反的情況時常發生,我國旅游業與金融危機的基本走勢不一定必然成正向或反向關系,金融危機對經濟基本面有巨大的消極作用,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對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對旅游的需求必然相應增加,這都將極大的促進文化休閑產業、旅游業的發展。

四、金融危機中我國旅游業的現實發展:萎縮抑或成長

2008年1~9月份累計,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為3439.18萬人次,同比增長14.80%。這就說明我國旅游市場并不是一味的萎縮。2009年國慶節中秋節假日經國家旅游局、國家統計局匯總,全國共接待旅游者2.28億人次,比2008年增長28.5%;實現旅游收入1007億元,比2008年增長26.4%。納入全國假日旅游統計預報體系的119個旅游景區(點)共接待2100萬人次,門票收入9.19億元。2009年1~11月,四川全省累計實現旅游收入1308.9億元,同比增長42.7%。2010年1月4日,記者從四川省旅游局獲悉,元旦小長假3天,四川省共接待游客440.75萬人次,同比增長22%,實現旅游總收入12.53億元,同比增長21.6%。由此可見,我國旅游市場前景及其潛力依然非常巨大。

五、我國旅游業面臨的嚴峻課題:困境抑或機遇

我國旅游業目前面臨整體經濟環境不佳,消費者信心不足,三大支柱業受到打壓,投資融資困難等等問題。鑒于旅游業在擴大內需方面的重要作用,六部委共同提出了《關于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政府將會加大投資和扶持力度,給旅游產業的提升和加快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政府出巨資帶動鐵路、公路、支線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業相關產業的發展對旅游業都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中國旅游業同樣迎來了海外擴展的契機,金融危機導致大批發達國家貨幣出現大幅貶值,這些國家的旅游企業也是經營慘淡,這將是中國旅游企業進行國際化拓展的良機。

六、重振我國旅游業的政策措施

1.樹立信心,重整旅游業戰略規劃。在“5?12”四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國務院在《國家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中明確“把旅游業作為恢復重建的先導產業,優先安排恢復重建基金和鼓勵各類投資基金等用于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企業的恢復重建,盡快全面恢復旅游業的發展”。四川省為旅游業先后推出了27項工作政策措施,確定了“一個工程、五大行動”的發展戰略,并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統計:今年1~9月,四川省已經實現旅游收入1137.72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7.1%,四川省旅游市場已恢復并超過震前水平。這些就是正確的旅游戰略指導下取得的積極成果。

2.內外并舉,立足擴大內需并放眼海外。中國旅游業歷來不乏對國際投資的吸引力,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核準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一期占地達150公頃,建設投入資金約244.8億元,預計游客達1000萬級規模。另外,中、日、韓三國已經成為彼此之間最重要的客源市場和目的地國,大家應當加強互利合作,實現共贏。中國應當主動提出“以市場換市場”的合作方案,鼓勵中國人到日本和韓國旅游。同時,海峽兩岸以及香港、澳門也應當舉辦類似的青年交流活動,增強了解,聯絡感情,實現旅游發展的雙贏。對于四川地震災后旅游業重建來說,要充分利用地震全球對四川的關注度,加大海內外旅游宣傳促銷力度,盡量保持其對四川關注和關心,大力推出愛心之旅,感恩之旅等活動。還要抓住全球對災區援助和支持的動力,爭取在我省舉辦國際性會議和節慶活動,進一步提高四川知名度,為災后重建全面恢復四川旅游奠定基礎。

3.因地制宜,構建多層次立體旅游產業。我國幅員遼闊,自然風光豐富多樣,歷史文化光輝燦爛。對于四川來說,相關景點市區內擁有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遺址等,近郊有三星堆遺址、熊貓基地、都江堰、青城山等,再往外走就是峨眉山、四姑娘山、九寨溝等,旅游品牌豐富而響亮,再加上周邊的“農家樂”旅游休閑項目,就基本上構筑了比較好的多層次立體旅游產業。對于災后重建來說四川省旅游局加大了對“富民安康”項目的支持力度,落實了估算投資額高達80820萬元的災后重建項目35個,完成了《甘孜州康南片區旅游線路產品規劃》,不斷完善甘孜藏族自治州環貢嘎山兩小時經濟圈、稻城亞丁香格里拉景區、瀘定海螺溝景區、康定木格措景區等精品旅游線路,并以更大的力度實現“以旅助農”、“以旅促農”、“以旅富農”。截至2009三季度末,四川省共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28家,鄉村旅游經營戶1.68萬家,農業旅游經營點接待游客2.08億人次,初步統計,實現鄉村旅游總收入312.87億元,吸納就業人數達到24.84萬人。這些措施已經收到實效,值得繼續堅持、發揚和進一步推進。

4.與時俱進,積極開拓綠色生態旅游市場。2009年四川省以九寨、黃龍、臥龍、峨眉山、蜀南竹海為代表的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好基礎設施的精品森林旅游景區,舉辦了森林觀光、紅葉彩林觀賞、野生動物和野生花卉觀賞等森林生態旅游文化節。北川是全國惟一的羌族自治縣,貓兒石村依照自身環境優勢,精心打造生態概念和羌文化品牌,努力建設北川南大門的第一羌寨――吉娜羌寨。北川縣只是四川省旅游業災后重建的一個縮影,阿壩、甘孜、涼山等地也都在恢復重建別強調民族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再一次彰顯綠色生態旅游市場的勃勃生機。

5.資源整合,搭建全方位旅游合作對話平臺。現在是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時代,合作共贏是主旋律。2009年9月舉行的“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上,國家旅游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災后恢復重建旅游產業緊密合作協議》,從產業培育、線路統籌、人才培訓等多方面加強協調合作。12月26日舉辦的“中國?成都首屆森林文化旅游節――森林文化與生態旅游發展論壇”上,國內生態旅游知名學者、全國各省市林業系統專家代表云集一堂,就“森林文化與生態旅游發展”展開專題研討。以上的案例和相關措施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對于我國旅游業恢復增長,重振四川地震災后旅游業重建意義重大。

6.政府主導,進一步完善振興旅游業配套措施。要振興旅游業,國家政府必須在基礎設施、資金支持、政策傾斜等方面加大力度,旅游業本身相關的配套措施也要進一步完善。無論是我國的汶川地震,還是在旅游目的地出現的車禍等事故,旅游保險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醞釀3年之久的旅行社責任保險全國統保計劃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實施。游客跟團旅游,如果發生食物中毒、交通事故、飛機航班延誤等事故,都將通過最新的旅行社責任險獲得合理賠償,其中,個人最高賠付額度高達80萬元。這都將有力調動我國旅游者的熱情,促進我國旅游業的恢復并蓬勃發展,配套措施進一步落實,相關法律法規也更加全面完善,對我國旅游業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玨,何君陸.人民幣升值與中國旅游業的發展[J].旅游管理.2008(7)

[2]于成國.歐美金融危機對中國旅游經濟的影響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08(10)

[3]杜富榮.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旅游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南方經濟.2009(5)

篇7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團結一心攻堅克難

過去五年全縣經濟社會在砥礪前行中實現穩步發展

縣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是全縣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們承受巨大壓力和嚴峻考驗,經濟社會保持平穩發展、重點領域取得較好成效的五年。五年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緊緊依靠全縣人民,團結一心,攻堅克難,推動經濟社會實現了穩步發展。

一、過去的五年,我們堅持發展為要、實干為先,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五年來,我們面對經濟下行巨大壓力、支柱產業陷入困境、財政收入異常艱難等諸多因素,積極應對,迎難而上,全縣經濟社會保持平穩運行。2017年本年度,預計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9.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7.8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050元。

二、過去的五年,我們堅持外向牽動、務實招商,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五個一工程”取得積極進展。將新市鎮和農產品加工園區調整到新城區,“五個一工程”與城市的有效融合,使城市規劃面積由原來的40平方公里擴大到90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產業集聚效應愈加明顯,經濟開發區、服務業集聚區雙雙晉升為省級園區。

——項目建設取得良好成效。深入實施“項目立縣”戰略,強化“五個一工程”項目集聚功能,發揮朱碌科雜糧工業園區、黑水現代生態科技園區、三家商貿物流園區、沙海膨潤土園區的平臺吸納作用,推動實施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入駐建平,項目建設數量、質量均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招商引資取得較好成果。依托縣域資源優勢,重點著眼京津冀產業轉移,堅持領導招商、專業招商、小分隊招商多措并舉,招商引資重視程度提升,工作力度逐步加大,推動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42個,實際到位資金132億元,利用外資1.1億美元,外貿出口1.2億美元。

三、過去的五年,我們堅持結構優化、轉型升級,產業布局愈加清晰

——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全縣雜糧面積發展到110萬畝,其中有機認證32萬畝。發展節水灌溉85萬畝。建平小米、紅小豆、蕎麥、苦參晉升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名錄。溫氏、牧原、正邦三大生豬養殖企業落戶建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42家。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97個,帶動農戶6000戶,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得到提升。

——工業經濟平穩向好。積極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以盛德日新、隆新礦業為代表的鐵選企業,以唯科東明、慧營化工為代表的膨潤土加工企業,以金正、聯合利華為代表的陶瓷企業,以華潤雪花、智慧沙棘為代表的輕工企業穩步發展,新引進的家居、新型建材企業高標準建設、快速度推進。全縣工業企業達到313家,其中規模以上43家。

——服務產業加快成長。會通物流、雜糧批發等物流產業健康發展。大槐樹農村電商、“建平千佳購”等平臺有序運轉。牛河梁、燕長城、天秀山等景區提升工程加速推進。朝陽智慧沙棘、建平正信新材料實現掛牌上市。農商行改制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盛京銀行、錦州銀行進駐建平,建設銀行恢復設立。服務業增加值累計完成260億元。

四、過去的五年,我們堅持整體聯動、功能提升,城鄉面貌逐年改觀

——城鄉基礎建設力度加大。按照產城融合、多規合一要求,聘請上海同濟規劃設計院編制了建平縣城市總體規劃。加快推進城市路網建設,啟動實施“一河三園”建設工程。完成城區房屋開發311萬平方米,小城鎮開發144萬平方米。改造老舊小區36個、48萬平方米。實施村級道路硬化318公里,維修改造農村公路453公里,新建垃圾池1500個、垃圾箱6000個,修建村級文化廣場191個。積極爭取赤峰至京沈高鐵連接線在我縣建站,推動我縣有序融入高鐵經濟。

——城鄉綜合管理不斷加強。開展城鄉衛生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公益廣告、占道經營、露天燒烤等專項治理,城鄉衛生環境和公共秩序得到有效改善。建設美麗鄉村43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成效顯著,即將跨入省級文明城市行列。

——生態環境質量逐步改善。完成礦山治理1870畝,造林綠化64萬畝,草原沙化治理33萬畝,水土保持治理50萬畝,生態環境開始逐步改善。強化大氣污染治理,大力整治秸稈露天焚燒,取締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122臺,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2564輛。提標改造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面落實河長制,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

五、過去的五年,我們堅持深化改革、推進創新,發展動力得到增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序推進。積極調減玉米種植面積,雜糧、蔬菜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加快資源整合,骨干企業發展優勢更加明顯。規范房地產開發,商品房去庫存超過100萬平方米。取消和停征48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消減機關公務用車272輛。

——“放管服”改革穩步展開。成立行政審批局,依法取消83項行政職權,將24個部門、188項行政職權集中劃轉。啟動行政監管體制改革,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收回事業編661個。農村土地確權及不動產登記工作有序開展。國有林場改革全部完成。認真開展專項整治,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財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組建建平城市發展集團,7家子公司完成注冊登記。深化政府采購改革,累計完成采購項目455個,節約資金4420萬元。惠民補助資金全部實行“一卡通”。健全國庫管理制度,部門預算管理覆蓋城鄉。

六、過去的五年,我們堅持執政為民、共建共享,人民生活有效改善

——脫貧攻堅扎實推進。創新實施雜糧種植、生豬養殖、肉羊養殖、就業安置和低保兜底、扶貧產業園“五個全覆蓋”,積極推進金融、健康、教育等行業扶貧,加大駐村扶貧工作力度。累計投入資金5.9億元,實施移民搬遷542戶,全縣70個貧困村、20116人實現穩定脫貧。

——社會事業穩步發展。累計投資1.1億元,改造、新建校舍4.7萬平方米。職教中心整體搬遷至富山新市鎮,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同時移址擴建第五小學和第二中學,城區大班額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醫療聯合體建設分級診療制度全面實施。投資2.2億元,加強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實施縣醫院新建病房樓和一體化健康體檢中心建設。實施體育場升級改造工程,啟動了全民健身中心建設項目。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45處,修建“一事一議”村內戶外道路723公里。發放各類就業補助1.6億元,城鎮新增就業2.9萬人。投資9760萬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348戶,建設保障性住房564套。

——社會管理全面加強。積極推進平安建設,全面加強公共安全管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社會治安持續改善。積極回應群眾合理訴求,工作扎實開展。普法工作成效明顯。落實安全生產措施有力,形勢持續好轉。

七、過去的五年,我們堅持科學施政、擔當有為,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依法行政更加規范。始終堅持縣委的堅強領導,自覺接受縣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履行職責。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20件、政協委員提案535件,辦結率均達100%,滿意率均在98%以上。

——廉政建設不斷加強。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切實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促進政府部門廉潔施政。深入整治行業不正之風,嚴厲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規范公務接待活動,“三公”經費支出大幅下降。

——工作作風持續轉變。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堅持忠誠、干凈、擔當,在困境中謀發展,在實干中求突破,在服務中轉作風,推動政府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此外,科技、物價、史志、人防、殘聯、兵役、民族宗教、婦女兒童、應急保障、僑務外事等工作持續加強,取得了新成效,實現了新發展!

勵志圖強加壓奮起

強力推動2017年重點領域工作取得新突破

各位代表,2017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年初以來,面對去年我縣“五個一工程”等重點領域工作在全市排名整體靠后的不利局面,政府一班人堅決貫徹縣委的決策部署,積極爭得縣人大、縣政協的有力支持,知恥后勇、迎難而上,精誠團結、加壓奮起,橫下一條心、誓打翻身仗。一年來,與廣大干部群眾一起,埋頭苦干,合力攻堅,推動“五個一工程”及重點領域工作實現了新的突破。

一、致力于推動發展,政府系統干事創業氛圍愈加濃厚

圍繞縣域經濟振興發展,政府系統廣大干部心無旁騖、主動作為,面對困難不退縮,破解瓶頸敢擔當,抓落實的能力明顯提升,干事創業氛圍愈加濃厚,推動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特別是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各部門之間精誠團結、密切配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有份內事、沒有局外人,形成了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為“五個一工程”順利實施、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和全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二、致力于整體晉位,“五個一工程”建設成效明顯

以京津冀產業轉移為主攻方向,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推動項目建設加速集聚。經濟開發區6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年底交工,新型建材產業園7條保溫材料生產線項目快速啟動,服務業集聚區紅山物流商貿城項目開工建設,牛河梁紅山文化研究中心項目主體完工,富山新市鎮職教中心實訓基地一期工程進展順利。一批重大項目的相繼入駐,推動“五個一工程”邁出了新步伐、開創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績。

三、致力于補齊短板,城市基礎建設全面提升

投資12.8億元,啟動建設城市道路22條、41公里,縣城區“一環五橫八縱”路網骨架基本形成。投資4.3億元,強力推進“一河三園”建設,??:映喬?渦釧?こ炭燜僂平??仙健⒈鄙繳?止?俺醪較蚴忻窨?牛??厴???罷?詡詠羰┕ぁH鸚舜笄漚ǔ賞ǔ擔?行舜笄偶唇?度朧褂茫?∑椒看笄耪?誶瀾?仁┕ぃ?鬯??沓?岜旮腦煊行蟯平??逵?√嶸?こ袒?就瓿傘3鞘謝?〗ㄉ枇Χ鵲牟歡霞喲螅?貧?鞘姓?逍蝸蟮玫餃?嫣嶸??钅咳胱さ某性嗇芰Φ玫餃?婕憂俊?/p> 四、致力于破解瓶頸,要素保障支持更加有力

全年爭取上級各類專項建設資金17億元,用于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積極破解資金瓶頸,采取PPP運作模式,籌措資金14.9億元,實施了經濟開發區標準化廠房、城區路網和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努力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完成土地調規240公頃,批準新增建設用地111公頃,完成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完善工作。征收房屋1510戶、25.6萬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筑47戶、1.1萬平方米,為棚戶區改造和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致力于大局穩定,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化解

積極回應群眾合理訴求,穩妥解決維穩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籌措資金3億元,使新市鎮東西安置區1148戶居民多年未能回遷的訴求得到解決。堅持分期分批、先易后難原則,有序推動困擾住宅小區業戶多年的不動產登記證辦理發放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提高鄉鎮事業單位改革分流人員工資待遇,對符合條件的鄉企定向委培生及統招統分畢業生實施就業援助。圓滿完成黨的期間維穩工作任務,切實維護了全縣大局的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收獲伴隨艱辛,發展凝結智慧。回首過去的奮斗歷程,我們用改革的氣魄、創業的激情、務實的工作,譜寫了建平發展的新篇章。五年的發展實踐,使我們對縣域經濟發展思路的認識更加清晰,從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啟示值得我們認真總結。這些經驗和啟示是:

——必須對黨忠誠、依法履職。只有始終堅持縣委的堅強領導,堅決落實縣委決策,才能保證政府工作不偏離正確的前進方向;只有自覺接受縣人大、縣政協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才能保證政府工作有序高效,形成忠誠履職、共謀發展的新局面。

——必須搶抓機遇、推動發展。只有始終堅持發展、搶抓機遇,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主動;只有始終堅持用發展的眼光和改革的思維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才能不斷戰勝各種風險考驗,實現縣域經濟的新跨越。

——必須大膽實踐、開拓創新。只有始終堅持大膽實踐、銳意進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只有始終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充分激發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才能不斷增創建平跨越發展的新優勢。

——必須擔當盡責、奮發有為。只有始終堅持在困難面前勇挑重擔、敢于擔當,才能在全縣營造積極向上、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只有始終堅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作風,才能不斷取得各項重點工作的新突破。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成績的取得,得益于縣委的堅強領導,得益于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縣各級干部的辛勤付出,更與全縣60萬人民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和所有關心、支持建平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穩增長壓力較大。雖然我們全力推進發展,但是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規模以上企業開工率不足,支撐經濟回升的基礎還很薄弱,經濟增長不快、財政增幅較小的問題依然突出,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壓力仍然很大。

——調結構步伐緩慢。針對“一鐵獨大、低端主導”的產業結構不優問題,雖然我們引進了一批家居制造、保溫材料和資源深加工企業,但是尚未形成有效支撐,轉型升級步伐不快,強一產、優二產、興三產的任務依然艱巨。

——惠民生任重道遠。雖然我們全力以赴推進民生改善,實施了一批群眾關注的惠民工程,但是部分惠民實事尚未達到預期目標,特別是在加強城鄉管理、促進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還沒有達到理想效果,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堅定不移地加以推進。

——強作風仍需加強。雖然我們注重提高執政能力,不斷加強作風建設,但是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還有一些差距和不足,特別是在新的形勢任務面前,部分干部的擔當精神不足,破解難題的能力和本領仍需進一步提升。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切實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堅定信心務實進取

全面推進今后五年縣域經濟社會實現振興發展

黨的為今后五年確定了新目標,開啟了新征程。今后五年,是建平立足新起點、謀求新發展、實現新跨越的五年;是做優發展空間、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功能的五年;是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社會事業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五年。黨的對今后五年的戰略部署,為建平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突破遼西北、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三年攻堅計劃和市委、市政府持續推進的“五個一工程”發展戰略,為建平縣域經濟發展明確了奮斗目標;剛剛閉幕的縣十五屆二次黨代會,對全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為建平振興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我們必須切實肩負起歷史責任和發展重任,以飽滿的工作激情、務實的工作作風、嶄新的工作姿態,全面推進縣域經濟社會實現振興發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以突破遼西北和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三年攻堅計劃為契機,以決勝脫貧攻堅為根本,以“五個一工程”為重點,深入實施“項目立縣、產業牽動、城鄉統籌、綠色發展”四大戰略,加快壯大“礦業加工、家居建材、現代農業、特色旅游”四大產業,扎實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切實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全力推動建平縣域經濟社會實現振興發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奮斗目標是:統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排在遼西北各縣市前列。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實現縣域經濟三年攻堅計劃目標。到2022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

實現上述奮斗目標,要求我們必須緊密結合建平實際,立足當前,謀劃長遠,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實現縣域經濟振興發展的新突破。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實力建平。堅持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提高經濟競爭力的關鍵舉措,緊緊抓住突破遼西北和縣域經濟三年攻堅計劃兩大戰略機遇,以“五個一工程”為引領,推進三次產業相互支撐、融合發展。突出抓好雜糧和畜牧產業,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實現農業持續增效、農民穩定增收。重點抓好礦產品精深加工,大力培育家居和新型建材產業,盡快形成集聚效應,拉動經濟穩步增長。積極推進電商物流和特色旅游產業,支持特色小城鎮建設,不斷提升城鄉總體發展水平,著力建設實力建平。

——推動改革創新,建設活力建平。穩步推進行政審批、市場監管、財稅金融等領域改革,以改革增活力、促發展。強化對外開放,積極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增強經濟發展動力。注重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向上爭取支持,推動建平加快發展。搭建政策平臺,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注重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有效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推動干部作風持續轉變,發展環境更加優良、氛圍更加濃厚,著力建設活力建平。

——塑造文化品牌,建設文化建平。深入挖掘獨特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資源,堅持保護與開發并舉,推動形成具有建平特色的文化名片。以牛河梁紅山文化為根脈,以景區功能提升為重點,全力打造建平歷史文化品牌,彰顯建平對外影響力。加大對建平剪紙、絨繡等文化產業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強化對外宣傳推介,不斷提高建平文化軟實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提倡全民閱讀,著力建設文化建平。

——打造宜居城市,建設美麗建平。堅持城鄉統籌,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扎實開展森林城市、衛生城市等創建活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逐步建立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切實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實施以綠化、亮化、美化、凈化、文化、智能化為主要內容的城市建設“六化”工程,以城帶鄉,城鄉互動,使全縣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著力建設美麗建平。

——強化規范行政,建設法治建平。自覺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使政府行為始終在法治框架下規范運行。堅持不懈地推進平安建設,強化社會管理創新,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進一步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下大力氣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積極營造平安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切實加強法治宣傳教育,認真落實普法規劃,在全社會推動形成遵守法律、弘揚法治的濃厚氛圍,著力建設法治建平。

——突出共建共享,建設幸福建平。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不斷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社會充分就業。優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健全完善城鄉醫療衛生體系。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到2020年與全省一道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真正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著力建設幸福建平。

明確目標真抓實干

奮力開創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2018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圓滿完成明年的各項工作任務,對于實現建平經濟社會振興發展至關重要。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深入實施縣域經濟發展三年攻堅計劃,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個一工程”項目建設年要求,堅定信心,滿懷激情,真抓實干,努力實現本屆政府工作的良好開局。2018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達到11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達到34.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達到7.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達到71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達到13014元。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七項工作:

一、統籌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堅定不移地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大膽創新破瓶頸,全力抓好“五個一工程”這個經濟發展“主陣地”。繼續強化“五個一工程”平臺支撐產業、牽動項目的重要作用,加快推進路網工程及綠化亮化等配套設施建設,提升“五個一工程”整體形象和對外吸引力。經濟開發區要加快推進家居產業園、新型建材產業園建設,推動企業入駐達產,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牛河梁紅山文化產業開發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更多地植入人性化旅游元素,實現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的有機結合,使景區整體提升,盡快打造國家4A級景區。紅山中心商貿集聚區要突出產城融合,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發展電商物流和商貿休閑等服務產業。農產品加工園區要圍繞全縣種植、養殖等豐富的農業資源,以系列農產品精深加工為重點,加快項目的謀劃和引進,實現整體工作的突破性進展。富山新市鎮要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盤活閑置資產,利用高鐵即將開通的有利契機,全力打造高鐵經濟商業圈和宜居宜業居住區。“五個一工程”各園景區要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注重融合發展、形成合力,引領帶動縣域經濟整體提升。

——盯住重點尋突破,切實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經濟發展“強引擎”。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要倒排工期,強化服務,確保項目建設在層層推進中取得突破性進展。要圍繞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把家居產業、新型建材、新能源產業、現代服務業、礦產資源和農副產品深加工作為項目建設的主攻方向,著力引進和建設一批接長產業鏈條、促進轉型升級、帶動致富增收的大項目、好項目,為縣域經濟振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主動出擊求實效,突出抓好招商引資這條經濟發展“生命線”。要把招商引資作為重點工作強力推進,緊緊盯住京津冀產業轉移,拿出主要精力,抽調骨干力量,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要充分發揮“五個一工程”園景區和招商部門的主體作用,縣直相關部門和鄉鎮場街要自我加壓、主動上手,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創新招商方式,拓寬招商渠道,努力實現招商引資有成果、項目建設有成效。

二、統籌抓好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堅定不移地提高工業運行質量

——立足提質增效,在盤活存量上狠下功夫。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加快鐵精粉、膨潤土等傳統產業戰略重組,支持重點企業做大做強。加大陶瓷產業改造升級力度,打造建平陶瓷品牌。強化對現有存量企業的保障服務,幫助企業融資金、解難題、破瓶頸,減負擔、降成本、增效益。

——圍繞增強后勁,在做優增量上持續加力。依托家居產業園,著力引進大型家居制造和配套企業,建設功能完備的家居產業制造基地。依托新型建材產業園,全力推進新型保溫材料項目建設,打造東北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新型保溫材料產銷基地。積極扶持多彩耐壓地磚等廢渣綜合利用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已經開工的風電項目要按期投產,光伏發電項目要快速推進,促進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依托優勢產業,在轉型升級上做好文章。鼓勵企業加快技術創新,開發優質高端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突出抓好產業集群建設,發展壯大礦產品精深加工、家居及新型建材等重點產業集群,推動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支持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加快“小升規”步伐,壯大規模以上企業群體。

三、統籌抓好特色農業和精深加工,堅定不移地加快現代農業步伐

——放大品牌效應,積極發展高效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雜糧產業,擴大建平小米、紅小豆、蕎麥、苦參等地理標志產品的影響力,堅決叫響“中國雜糧之鄉”品牌。逐步引導培育壯大新型特色產業,著力打造具有建平特色的生態農業板塊。繼續加大節水滴灌推廣力度。扎實推進農業共營制改革。

——注重規模擴張,實現畜牧業發展新突破。積極推進牧原、溫氏、正邦等生豬養殖及深加工項目,加快建設東北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全產業鏈生豬養殖基地。加強養殖小區、大場大戶和經紀人隊伍建設,在抓好生豬養殖的同時,穩步壯大肉羊、肉驢養殖規模,帶動農戶持續增收。

——接長產業鏈條,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依托全縣豐富的農業資源,積極引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落戶農產品加工園區。充分利用三家、黑水、朱碌科等園區的發展平臺,鼓勵引導農業合作社及小型農事企業進入園區、投資興業,實現企業和農戶雙贏,推動園區發展。

四、統籌抓好服務產業和旅游開發,堅定不移地發展壯大第三產業

——加快改造提升,做強傳統服務業。積極推進紅山物流商貿城、南外環倉儲物流園區建設進程,壯大物流市場,構建方便快捷的物流配送格局。加快朱碌科雜糧批發市場建設,確保明年投入使用。有序推進糧食協會和服務業商會建設,帶動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

——強化市場培育,做優新興服務業。依托電子商務產業園,加快與國內知名電商的合作,搭建支撐力強、輻射面廣、體現建平特色的電商平臺,推動建平雜糧等優勢品牌走向市場。加快推進大槐樹農村電商網點建設,推動形成覆蓋全縣的農副產品網上購銷體系。

——突出區域優勢,做精特色旅游業。堅持以城帶鄉,啟動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加快推進牛河梁景區封閉、展陳提升和景觀打造,努力爭創國家4A級景區。積極推進天秀山、燕長城等景區規劃設計和提升改造工作。深度挖掘建平剪紙、絨繡、民俗等文化旅游產品資源,精心包裝并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提升輻射面和影響力,讓建平特色旅游在拉動三產上發揮重要作用。

五、統籌抓好基礎建設和產城融合,堅定不移地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堅持建管并舉,提升縣城城市品位。扎實推進城區路網建設,實施北外環、南濱河路、東濱河路等建設工程,形成“一環五橫八縱”的城市路網體系。繼續推進??:映喬?沃衛聿⒂諉髂瓿曬π釧??晟鋪嶸?仙健⒈鄙繳?止?埃?涌焓?厴???敖ㄉ璨⑹適畢蚴忻窨?牛?帕Υ蛟?ldquo;一河三帶九園”生態景觀體系。加快中興大橋、小平房大橋建設工程,確保早日建成通車。在去庫存的基礎上,科學有序推進和規范房地產業發展。積極探索城市管理體制創新,建立部門、街道、社區聯動機制,實施城市網格化管理。鞏固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推進省級森林城市、衛生城市等創建工作。

——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小城鎮建設水平。按照黨的要求,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盤活閑置資源,加快推進富山新市鎮建設。按照省級創建標準,扎實推進黑水黑毛驢文化特色鄉鎮建設。在此基礎上,以宜居宜業為目標,繼續謀劃包裝各具特色的小城鎮。加大小城鎮開發力度,提升整體發展形象。繼續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完善農村公路體系,強化衛生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改善村容村貌。

——強化綜合治理,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大力推進礦山植被恢復及生態治理,重點抓好城市周邊綜合環境整治。積極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有序整合城區熱源,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持續加大源頭治理和保護力度,深入落實河長制及“一河一策”治理方案,不斷提升水環境質量。

六、統籌抓好深化改革和鼓勵創新,堅定不移地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聚焦降本增效,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城區商品房去庫存力度,盤活土地資源,促進城市開發。持續推進“營改增”工作。著力在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補短板”,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于民。

——聚焦職能轉變,繼續推進“放管服”改革。適時開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工作,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和涉企檢查備案制度。積極推行網上審批,推進“多規合一”“多證合一”“一照通”改革,不斷提高審批效率。深化財政預算制度改革,強化預算管理監督。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繼續加大專項整治力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聚焦產業發展,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延伸礦產品和農副產品加工鏈條,培育壯大風電、光伏發電、家居及新型建材等戰略新興產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著力培育創新型企業群體。

七、統籌抓好民生改善和社會管理,堅定不移地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加快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繼續推行“五個全覆蓋”扶貧模式,嚴格對照貧困村、貧困戶退出標準,及時做好動態調整工作,實現有進有出、長效幫扶、動態管理。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嚴格扶貧資金監管,堅決完成69個貧困村銷號、11501人脫貧及貧困縣“摘帽”的任務目標。

——全面抓好民生保障,推動社會事業健康發展。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民生政策全部落實。強化社保基金征繳,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和受益面。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力度,完成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推進鄉鎮衛生院規范化建設。實施農村文化惠民工程。啟動并推進全國第三次土地大調查工作。扎實推進平安建設,切實抓好穩定和安全生產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全力實施惠民工程,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指數。1.繼續推進??:映喬?渦釧?こ蹋?繁C髂瓿曬π釧??.繼續完善提升南山、北山森林公園,加快濕地生態公園建設,適時向市民開放。3.繼續加大老舊小區、城市路網等提升改造力度,推進城市管理創新,不斷提升城市品位;4.積極爭取并適時啟動燕山湖引水工程,解決城區供水不足問題;5.在打通南外環路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并適時啟動總長度17公里的北外環道路建設工程;6.積極爭取并適時啟動總長度81公里的“大三線”道路建設工程,進一步提升東北部5個鄉鎮公路標準;7.積極爭取并適時啟動我縣應急指揮中心及城市規劃展示館建設;8.啟動高鐵站公路連接線及站房和站前廣場建設;9.修建“一事一議”村內戶外道路100公里;10.完成500戶城市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

勤勉從政勇于擔當

著力塑造新一屆政府銳意進取廉潔高效的新形象

發展需要勇擔當,打鐵必須自身硬。面對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推進縣域經濟三年攻堅計劃的重大使命,我們必須忠誠履職、勇挑重擔,務實進取、廉潔從政,全面提升執政能力和服務水平。

一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做到依法行政。認真學習貫徹黨的新思想、新理念、新部署,切實強化“四個意識”,堅持黨的領導,維護縣委權威,確保政府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扎實推進。切實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至上理念,自覺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定方式履行職責、推動工作,讓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在法治的約束下規范運行。

二要忠誠履職惠民生,堅決做到為民理政。堅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注重多下基層、廣接地氣、善聽民意,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要認真謀劃、敢于決策,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少求面上光、多務民生事,少說不能辦、多想怎么干,團結和帶領全縣60萬人民,?哿ν?模?袷到?。??毆餐?輝5哪勘攴苡孿蚯啊?/p> 三要轉變作風求實效,堅決做到務實從政。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作風,對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工作要真抓實干、務求實效,不能只開會、不推動,不能只行文、不落實,更不能推三阻四、回避矛盾、半途而廢。嚴格執行政府工作規則,特別是對重點工作、重要任務,要擰緊螺絲、盯住不放,明晰工作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干到底,真正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確保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四要攻堅克難敢擔當,堅決做到高效執政。面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敢于直面問題,敢于動真碰硬,敢于擔當負責,一步一個腳印地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堅持以上率下、領導帶頭,盯人、盯事、盯結果,干練、快速、求實效,凡事定了就辦、承諾了就干,做就做實、干就干好,進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執行力和戰斗力,使政府工作一直釋放活力、時刻充滿激情。

五要以身作則嚴要求,堅決做到清廉為政。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進一步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自覺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大力加強政府系統廉政建設,強化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廉政風險防控,以正面典型為激勵,以反面案例為警醒,教育引導政府系統干部從嚴要求、清廉為政,少做任性事、多懷律己心,切實在推動發展上真付出、真努力、真投入,全力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務環境,進一步樹立新一屆政府銳意進取、廉潔高效的新形象。

篇8

關鍵詞:吉林省;林業資源;問題;對策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民眾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升,國家與社會越來越關注環境地保護、生態建設,也更加重視林業資源管理。吉林省位于中國東北地區的中部,是我國林業資源大省,森林覆蓋率達43.4%,部分地區甚至達70%以上,也是我國重點國有林區林木產品的生產基地,但其林業資源管理及林業經濟效益卻存在較多問題。

1 吉林省林業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超額采伐 目前,全國大多林區經營森林主要以盈利為目的,只追求眼前利益,缺乏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意思,缺少規劃性的采伐,引起水土大面積流失,降低了地方對洪澇災害的抵抗力。

1.2 林業資源質量逐年下降 由于逐年采伐,相關部門或盈利企業在補充樹苗育種方面未能因地制宜,按照需求給予補充,導致林地資源質量下降,而相關依據林地而生長的野生植物和動物資源的也在不斷減少,造成大多數林業資源質量急劇

下降。

1.3 林業資源管理不健全 林業資源管理集調查、統計、規劃、設計、管理、監測、采伐一體,由于大多數林業資源管理技術體系不健全,導致相關森林產權不清晰,易引起紛爭,同時科學管理手段落后,導致管理者對林業資源的了解半知

不解。

1.4 缺乏管理的執法人員 林業資源的管理離不開執法人員,只有加強建立執法隊伍,才能加強林業資源的監督體系建設。僅依靠資源管理技術,不能對違法人員執行相應懲罰,故建立執法隊伍,可與管理技術體系結合,更好的管理林業

資源。

2 林業資源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欠缺對采伐限額的規劃管理,大規模的濫伐樹傷林;缺少對林業資源的科學管理體系,造成林業資源管理不到位,使得相關林業資源的監督體系落后,不能及時監督,及時上報惡意事件,導致林業資源的丟失和浪費;執法隊伍建設不健全,尤其是基層執法隊伍不足,需要及時給以補充,完善執法體系建設;林業經營者對資源保護的意識薄弱,并且相關林業資源的政策法規不完善,導致大多企業專研政策漏洞,違法違紀;林業人才培養不足,林業科研能力落后,相關技術引進不足,并且基層科研技術推廣存在較大困難;林業資源項目建設由于地方經濟財政支持不足,導致項目無法進行,對林業產業的發展具有阻礙。

3 加強林業資源管理的措施

3.1 長期造林與短期采伐相結合 限制采伐,避免林業資源過度采伐,建立長遠發展規劃,并在采伐后,適時補充樹種,維護生態平衡。同時因地制宜,根據環境氣候,栽培相應的具有一定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樹種,減少林業資源流失。

3.2 完善管理監督機制,建立健全執法隊伍 完善森林資源監測體系,保證林業資源的開采更加有序。根據現有的科學技術,可引進相關林業資源管理技術,建立相關資源數據庫,如代碼庫、地理空間數據庫、專業模塊數據庫等,收集相關林業資源信息,實現調查、統計、規劃、設計、管理、監測、采伐一體化,提高林業資源管理的效益。同時加強林業資源監督體系建設,并完善森林資源監測體系,依法治林,加強基層執法隊伍的建設,對毀林開荒和亂戰林地的行為進行嚴懲,減少林業資源的損失。

3.3 創新對林業企業的管理 健全林業資源管理體系后,落實對森林資源產權管理,創新林業資源管理股份,要求林業經營單位編制可行的森林經營方案,確定森林采伐限額。同時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技術,科學編制林業經營方案,實行分類經營,并積極探索適合地方的林業資源管理方法和開展可持續發展經營理念。

3.4 重視林業資源相關知識宣傳 一是加強宣傳,并要求相關宣傳部門,定期定點到基層宣傳林業資源管理及保護等知識,提高民眾意識。二是抓好集體林產權制度改革的宣傳報道工作,廣泛宣傳林權改革的試點經驗、林權制度改革的先進典型,對破壞林改和森林資源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度報道。三是建立相關專項資金,用于林業資源的宣傳,并在要求基層鄉村干部配合宣傳林業資源保護。四是抓好林業重點工程的宣傳報道工作,如森林防火信息系統建設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土地沙化治理情況等。五是抓好濕地自然保護區建設及保護野生動物宣傳報道工作,宣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3.5 加強林業人才隊伍的培養 加強林業人才培養,重視林業科技推廣人員的業務素質培養,加大業務培訓的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對其進行技術培訓、理論培訓,并引進相關高層次人才到基層工作,建設及管理林業。同時依托產學研、林科教,通過鼓勵合作、入股、聯營等多種方式,建立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校為依托、政策法規為保障的科技創新體系。

3.6 加強林業先進技術推廣 建立健全鄉鎮林業推廣體系,大力建立林業科技推廣站,健全科學管理方式,落實縣鎮推廣機構的事業經費和專項科技推廣經費,逐步提高推廣服務機構和工作條件。引起林業先進技術,落實到各基層林業管理相關部門和科研院所,同時重視林業科學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推廣,加大科技經費的投入,鼓勵研究開發林業實用技術,倡導鄉鎮地區使用現代化技術和科技成果,強化基層林業推廣站的實用技術推廣智能。加快林業信息中心建設,創新服務方法,建立專項咨詢服務人才庫和科技信息數據庫。

3.7 落實林業資源項目 認證研究林業政策,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加強項目監督管理水平,建立相關項目管理制度,確保林業項目管理落實到位。林業資源管理中主要項目有農防造林改造工程;提高生態草產業化水平,推進速生豐產林建設工程;擴大采育林建設規模,開展中幼林撫育工程;啟動生物能源開發利用工程;發展生態旅游產業等。根據這些項目,建設林業資源,發展林業產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并實現生態綠色森林產業。

3.8 加強防火管理 首先要大力宣傳森林防火知識,通過電視、廣播與新聞廣告等方式宣傳,加強其防火意識,減少火災的發生。其次,在林區必須設置各類宣傳口號、防火警示牌等,不斷向林區群眾灌輸森林防火安全意識。第三,完善森林防火機制,建立應急預案,啟動零報告制度,建立統一指揮的森林防火運行機制;第四,加強森林巡查,護林人員必須每天定時定期進行巡查,及時發現火情,減少火災事故。

參考文獻

[1] 孫建. 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現狀、趨勢和政策取向[J]. 林業經濟. 2008(01)

[2] 楊長峰. 東北國有林區林產工業產業重構及其投融資問題[J]. 綠色財會. 2007(07)

篇9

南接霸州市,北隔永定河,與北京市大興區相望的河北固安,十幾年前還是一片荒蕪,如今,一座產業新城拔地而起。

這個曾經的傳統農業縣,通過產業新城建設,發展水平已經從2002年廊坊市的后兩名,躍至2015年河北省各縣市的第二名,其發展模式也被一些媒體冠以“固安模式”,吸引了不少外地的城鎮管理者前來探訪。

距離固安約110公里路程的河北大廠縣,最新的發展思路與固安的產業新城模式異曲同工。它通過搭建影視產業生態圈,規劃了一座包含項目孵化、前期拍攝、后期制作、宣發交易等全鏈條的專業化影視小鎮。

雖然形態有所區別,但無論是固安的產業新城,還是大廠的影視小鎮,所承載的、服務的以及培育的核心,都是創新型產業集群。

這些新模式、新集群、新局面,應當是國家決策層近年來著力籌劃、部署以及所希望看到的。在經濟新常態下,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目前,我國不少產業處于國際產業分工鏈中低端,加快實體企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發展,不斷搶占產業制高點,是當前提升實體經濟的迫切任務。 固安通過產業新城建設,發展水平已經從2002年廊坊市的后兩名,躍至2015年河北省各縣市的第二名。

而無論是“造城”還是“建鎮”,其出發點之一正是聚合產業優勢,加速產業升級,釋放發展動能,從底子上提振實體經濟。

新載體新引擎

大廠影視小鎮并非孤例,像是在一夜之間,特色小鎮已火遍大江南北。

位于河北省香河經濟開發區的香河機器人小鎮,規劃總面積3.7平方公里,是一個以機器人產業為主導,集智能制造、孵化加速、創意展示、工業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型特色小鎮。截至目前,已聚集德國尼瑪克、伊貝格、宏遠皓軒等各類機器人企業30余家,建立了集資本驅動、人才驅動、孵化加速、供應鏈服務、政務服務、市場推廣、第三方服務、生活配套于一體的全方位產業服務體系。

地處浙江嘉興市嘉善縣南部區域的嘉善上海人才創業小鎮,則把目光放在了創新創業服務領域,旨在打造優質的城市配套環境和完善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全面構建人才創業創新生態鏈,推動嘉善縣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此外,足球小鎮、健康小鎮、葡萄小鎮等一系列特色主題小鎮,也正積極謀劃推進中。

據相關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近20個省市出臺了關于推動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并制定了各自的“小目標”。

支撐各地興建特色小鎮的一個直接動力,來自于決策層的政策引導。2016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而更深層次的動力,則來自國家實體經濟振興和地方經濟創新發展的“剛需”。這亦是國家出臺特色小鎮政策的初衷之一。

“不同于過去大型開發園區建設和房地產圈地思維,特色小鎮集群融合了城市功能和鄉村形態,不僅能夠吸引高端技術人才,也留得住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勞動力。”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副主任喬潤令表示。

在不少專家看來,特色小鎮是實體經濟提振的區域“新引擎”。發展特色小鎮產業,能夠充分高效率集中利用地域資源優勢,形成無數個穩健的可持續微觀強實經濟體,讓實體企業落地生根,拉動地方性投資供給和消費需求,同時帶動全新且旺盛的創業創新局面,有利于化解當前存在的多種經濟轉型難點。

“特色小鎮還可以視為一個點,激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包括發展新經濟。”喬潤令認為。

圍繞產業做文章

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不僅是支撐產業新城和特色小鎮這類新型產業聚集模式的根基,也是這些產業新引擎的核心推動內容。

作為固安、大廠、香河、嘉善、溧水等多個產業新城和特色小鎮的運營商,華夏幸福基業對此深有體會。華夏幸福相關負責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每一個產業新城和特色小鎮,都是圍繞一個主導產業構建產業生態圈,力求產業縱深發展,不貪多求全,圍繞科技、財智、健康三大主題,聚焦一個主導產業,從產業鏈、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形成產業生態系統,力求1-3年快速見效。

以安徽舒城縣產業新城為例,2016年11月,安徽舒城縣政府與華夏幸福展開合作,聯手打造舒城產業新城,重點發展汽車芯片、精密電子等產業。

汽車芯片被譽為電子信息產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個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石。然而,這一市場為國外龍頭企業把控,中國雖然有龐大的市場,但產品主要靠進口。

隨著舒城產業新城的推進,目前,已經引入凱世通半導體和AT半導體等行業龍頭。這些項目落地后,會形成顯著的產業集群帶動效應,推動汽車芯片產業創新升級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些專家認為,作為產業新載體,產業新城和特色小鎮模式在其中承載了產業聚合和升級的功能:發揮資源優勢,依托骨干企業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生態系統相關環節的縱向、橫向協同合作,延伸產業鏈條,實現集群發展,形成規模效應。

這類新載體的集群效應和規模效應,不僅僅限于國內,華夏幸福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它還可以對接全球發達國家創新資源,將國內產業鏈與全球價值鏈高效對接,以全球布局、全球互動、全球整合打通“基因-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創新鏈條,集成創新要素,進行集群式孵化,構筑完整的a業鏈條。

這也是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的一條重要途徑。

相當多的產業處于國際產業分工鏈低端,是中國實體經濟“大而不強”的癥結所在。面對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歸”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低成本優勢的“雙向擠壓”,中國實體經濟要實現有效提升,需要通過新的全球產業資源和價值聚合載體,加速搶占產業制高點。

成敗關鍵點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建設和運營模式創新上,提出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區建設,探索多元化的開發區運營模式”。

如果說建設特色小鎮是要打造區域發展新引擎,那么,推進開發區改革則是為將這一開展了30多年的產業平臺獲得更多新活力。

《意見》鼓勵以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開展開發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類項目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在現有開發區中投資建設、運營特色產業園,積極探索合作辦園區的發展模式。

在激發民間投資、開拓融資渠道、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提升經濟增長動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等方面,PPP模式被寄予厚望。

近年來,在政府推動下,全國各地陸續推出合計數萬億元的PPP示范項目,涵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這些PPP項目有力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而PPP模式,也正是此前固安、大廠、香河、嘉善、溧水等案例得以成功的另一大關鍵點。

這其中,固安模式尤為典型。

固安的產業新城模式,又被一些人稱為“固安PPP模式”,原因就在于按照此前華夏幸福與固安縣政府簽訂的合作協議,固安工業園區由雙方共同投資、開發、建設、運營。這是PPP模式的核心理念――“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

與以往單由政府砸錢搞基礎配套招商大包大攬的模式不同,在PPP這個市場化的管理模式中,政企雙方用“契約精神”取代了“身份觀念”,清晰界定了政府與合作企業各自的責任和利益邊界:政府主導重大決策、組織制定規劃、確定標準規范、提供政策支持;企業作為投資及開發主體,全權負責固安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業務,如籌措資金投入、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城市運營管理、產業招商、專業咨詢服務及打造^域品牌等。

在這一過程中,政府負責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價格和質量的監管,以保證公共利益最大化;華夏幸福則承擔產業新城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工作,并通過“使用者付費”及必要的“政府付費”回收投資成本。

通過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再加上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保證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率最大化和最優化。

PPP模式的成功運用效果明顯,可以說是多方共贏。引入PPP模式后,固安工業園區建設幾乎從未遇到過資金困境,不僅如此,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這里還形成了如火如荼的招商局面。

篇10

【關鍵詞】村鎮;發展;規劃

0.引言

在對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探索中,我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社會主義新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不僅是為了繁榮農村的經濟,還關系著我國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順利建成。因此,為了統籌城鎮經濟發展與村鎮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以及快速穩定的發展村鎮經濟建設,國家提出了以拉動內需為主要內容的振興經濟的政策措施。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機遇與挑戰共存,資源、能源和環境的約束,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以及巨大的城鄉差異和低下的城鎮市政公用設施支撐能力都將是阻礙村鎮經濟發展的因素。所以怎樣規劃經濟發展成為了現階段最迫切的問題。

1.依照法規,合理規劃

1982年國家建委及農委頒布了《村鎮規劃原則》,我國開始了“從只抓農房建設發展到對村鎮進行綜合規劃建設”的新階段。1993年國務院《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同年建設部《村鎮規劃標準》GB50188-93,1995年《建制鎮規劃管理辦法》。各個地方政府也制定并完善了相應的地方法規及標準,至1996年底,全國78%的鎮, 59%的集鎮,18%的村莊對規劃進行了修編或調整完善。在1996年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 98%的縣(市)和67%的鎮(鄉)設立了村鎮建設管理機構。2007年《村鎮規劃標準》GB50188-2007,2008年實施了《城鄉規劃法》,使城鄉規劃進入了完整規劃體系的新時期。

2008年新實施的城鄉規劃法已明確,城鄉規劃中的村鎮規劃也要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和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現階段規劃中,市(含縣政府所在鎮)的規劃相對來說按城市規劃的要求編制實施進展較好,村鎮規劃包含的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發展相對滯后。在制定城市規劃時,要確定區域內的鄉、村莊布局。鎮(鄉)制定規劃時,也要規劃區域內的村莊發展布局,指導村莊制定規劃。鎮(鄉)規劃的具體要求可按鎮規劃標準GB50188-2007的規定執行,村莊規劃在新的村莊規劃標準實施之前應參照村鎮規劃編制辦法和新農村規劃建設的要求編制。

2.根據實際,理性規劃

根據我國村鎮規劃編制要求的發展來看,村鎮規劃已從原來最基本的要求,即滿足村鎮體系現狀圖,村鎮體系規劃圖,規劃區用地現狀圖,規劃區用地規劃圖,規劃區工程管網規劃圖和規劃說明書的“五圖一書”,調整為現狀資料分析,村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道路交通規劃、各市政工程規劃、防災減災、環境規劃、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等一整套內容,所采用的標準也基本與城市規劃的要求接軌。而且,規劃法要求在制定調整規劃時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城鄉經濟的發展,政策的推進,審美觀的變化,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使得村鎮規劃的制定與修編將是一個動態漸進的過程,也將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逐步完善。因此,有必要對現階段村鎮規劃提出幾點建議。

2.1產業分析,準確定位

產業是城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村鎮規劃的依據。因而我們要注重產業定位研究,做好產業分析,找到產業發展的規律、特點及重點。村鎮在產業定位研究時,應優先發展現代農業,形成產業發展新格局,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非農產業也應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空間,也包含在“生產發展”的要求之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拉長產業鏈,可以使農民在加工增值的過程中增加收入。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產業定位研究的過程。產業定位研究通常由產業規劃師進行專題的產業研究,根據產業的內外部環境分析,相關典型的成功案例的研究借鑒,產業的SWOT分析,確定產業定位,確定總體發展思路的規劃產業、指導產業的發展。

其次,在產業定位研究中必需進行產業的詳細分析,應從產業發展機遇與區位優勢,發展現狀,及與其他區產業的對比,當地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與機遇總結中理清產業發展的脈絡。通過產業掃描,產業篩選,提出產業定位建議,確定村鎮的先導產業、支柱產業。也就是對產業及產業鏈進行全方位的梳理與整合,搭建村鎮的發展平臺,培育村鎮的綜合競爭力和核心競爭力。

確定產業定位之后,就可以為村鎮規劃中確定村鎮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提供依據,如確定村鎮的類型,是區域條件分類的城郊型和鄉村型,還是主導產業及資源分類的產業型、養殖型、旅游型、保護型、交通型等。村鎮類型確定后也就容易確定村鎮的發展方向,產業發展之路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村鎮發展之路。

2.2城鄉結合,共同發展

這就要求村鎮規劃時,要充分發揮規劃對城鎮化和城鎮建設的引導和調控作用,需要繼續發揮市場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各級政府對城鄉空間的規劃管理,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放在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戰略地位,突出節地、節能、節水、節材,促進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在區域層面劃定禁止建設區、限制建設區、適宜建設區,將基本農田、重要自然人文資源和生態保護區、環境脆弱區作為禁止和限制開發的地區,嚴格控制這些地區的建設活動,切實加強對重要水源涵養地、自然生態資源保護區、歷史文化保護區、基本農田的保護;劃定城鎮增長邊界,提高城鎮建設用地使用效率,促進城鎮緊湊布局,集約發展;在城市層面劃定藍線(水系控制線)、綠線(綠地控制線)、紫線(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黃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和紅線(道路、用地控制線),作為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城鄉統籌政策的落實與推進,也就使村鎮納入城鄉一體化的規劃,使城鄉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