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調研范文

時間:2023-06-06 17:59: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糧食生產調研,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糧食生產調研

篇1

據介紹,1*9-20*年間我國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曾連續下降,國家在嚴峻形勢下采取緊急措施,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和政策扶持。自20*年開始全國糧食生產形勢好轉,糧食總產量達到4.69億噸,20*年達到4.84億噸,20*年達到4.90億噸,基本實現了恢復性增長。盡管如此,我國糧食的供需缺口仍呈逐步擴大趨勢,20*年起我國已經成為凈進口國,當年全國糧食消費總量為4.9億噸,產需缺口達2000萬噸,20*年產需缺口上升到2500萬噸以上。據《中國糧食問題白皮書》預計,到2010年全國糧食需求量將達到5.5億噸,按國內糧食自給量要達到5.4億噸計,與20*年相比需要新增糧食近5000萬噸,平均每年增長1000萬噸,年均增長率要達到2%,糧食生產任務十分艱巨。

從長遠來看,糧食生產還存在著許多不可忽視的隱憂,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在近年來的糧食增產因素中,除了國家惠農政策的激勵作用以外,國家及省實施的重大項目的帶動起了很大作用,而保障糧食生產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并沒有真正形成。一旦有關項目實施結束,很難保證糧食生產能夠保持持續發展的勢頭;二是由于經濟建設發展和城鎮化進程推進必然會繼續占用一部分耕地,耕地總面積減少的趨勢難以逆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也會對糧食生產構成強大競爭;三是糧食生產資料價格一直高位運行,而今年以來糧食價格提高的收益主要在中間流通環節,給農民帶來的收益提高有限。相對于棉花生產,種植糧食的比較效益仍然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四是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仍不夠健全,農業科技推廣網絡中鄉及鄉以下的環節十分薄弱。現有的縣級農技推廣隊伍中的老技術人員相繼離開農技推廣崗位,而有的縣(市)年輕技術人員又后繼乏人,有的縣(市)農技推廣部門多年未新聘用農業院校畢業生。

為鞏固近三年中糧食生產恢復性增長的成果,應繼續下大力氣抓好糧食生產。為此,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雁鳴等人建議從以下四方面入手鞏固糧食生產:

一、采取多種有力措施,保證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切實保護耕地。各級政府應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宏觀調控作用,堅持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項目不予上報或審批。基本建設要盡量減少占用耕地。重點解決農村城鎮化進程和農民建房中對耕地的占用,下大力量解決“空心村”問題。采取切實措施,消除土地撂荒現象。加強宣傳,采取更為優惠的激勵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保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

二、加大糧食增產技術的推廣力度,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近年來,農業科技人員已經研究成功了一批促進糧食作物增產的技術成果。要組織農業教育、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部門,繼續加強糧食生產關鍵使用技術的集成創新,形成具有不同地區區域特色的技術體系,為糧食生產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同時要加大對糧食增產技術推廣的經費投入,使糧食增產技術成果發揮重要作用,提高糧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通過提高單產來保證總產量不斷增長。

篇2

一、積極正視矛盾,是解決問題的基本理念

求發展必須正視發展中遇到的矛盾。現實中,一些同志只談發展不談問題,只報喜不報憂,只愿聽表揚不愿受批評,只喜歡順水推舟不敢仗義執言;一些部門和單位只顧局部利益不求發展全局,只圖舒服度日不求解決難題。導致貿促事業發展過程已經存在的各類歷史遺留問題和潛在現實矛盾越積越深,新舊矛盾交織,結果引發并發,嚴重制約和影響著貿促事業的科學發展。

不回避矛盾,不避重就輕,盡快建立起立足長遠發展的思想理念,把解決問題作為推動貿促事業發展的動力和著力點,抓緊消除急功近利和只顧眼前不及長遠的利益觀念,才能保證我們的決策更科學,我們的作為更順乎民意,才能把握發展的正確方向。

二、勇于破除習慣,是解決問題的核心關健

求發展必須走出舊的傳統和習慣。現實中的矛盾往往出現在發展過程中的新與舊、習慣與改變的矛盾之間。現實中,貿促事業發展的腳步與政府的期望之間存在差距,發展的方向與企業的利益訴求之間存在差距,原有的工作理念與飛速發展的現實之間存在差距,政府和企業最關心最迫切需要提供幫助的問題解決得不夠好,表面上個個項目得到落實,實則面臨著凝聚力越來越弱、影響力越來越小、業務工作范圍越來越萎縮的尷尬境地,全系統上下守著金飯碗,到處發愁找米的現狀值得我們深思。日積月累,習慣成為自然。

走出習慣,打破舊的思維定勢,從行動上掌握了解政府和企業需要什么,從思想上明確我們的服務對象是誰,從機制上形成協調的運行架構,從分工上明確部門的應該履行的職能,才能保證構建科學的發展思路,匯聚成強大的發展合力,就能實現貿促事業發展與和諧的雙贏。

三、大膽觸及難點,是解決問題的動力之源

求發展必須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多年以來,我們的貿促工作形成了一些傳統的發展理念、工作模式和純粹的利益訴求,形成了已被認同和接受的關系鏈、經濟效益鏈,一些能夠立竿見影迅速形成收益的展覽、組團等事項成為各個部門和單位爭相承辦的熱門工作,而那些事關全局長遠發展的對外聯絡、情報信息、會員隊伍建設等難于一時見到成效但卻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被冷落缺少過問和研究。究其原因,依舊是不正確的政績觀和經濟利益觀做祟。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倡導積極有為的全局觀,敢于觸及一些部門一些單位的局部利益,勇于正視現實、正視矛盾,千萬百計去解決影響貿促事業發展的、系統上下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我們就能自覺轉變工作思路,爭取全系統干部職工的理解和支持,克服各種困難,實現新的突破。

四、實現積極有為,是解決問題的最終目標

求發展必須有主動作為的積極意識。現實中,我們對老經驗老套路依賴的多,對新形勢下貿促事業如何發展創新開拓研究的少;對政府和企業不理解不支持埋怨的多,貼近政府和企業開展積極服務的主動意識和行動少;滿足于已有的活動形式和渠道多,積極開拓尋找新的發展模式和空間的努力手段少。導致我們在政府和企業中的影響位次逐漸靠后,不是無位,而是積極探索通過履行貿促系統職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新途徑、新方法、新措施,努力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的積極意識不足。

篇3

1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究數據來源于2013年在安徽省糧食主產區18個糧食生產示范縣的糧食種植戶的問卷調查。每個示范縣采用隨機抽樣調查方式選擇15至20戶農戶,共獲得有效調研問卷238份。調查內容主要涉及種植戶糧食生產情況、糧食生產技術采用的情況、及農業新技術的需求情況和農戶獲取農業新技術的來源等。

2農戶農業技術采用現狀

2.1良種采用率較高品種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作物產量和品質,近而影響到農業生產效益。調研結果顯示,超過50%以上的(占54.08%)的農戶選擇了高產、優質、抗倒的品種,其次有23.98%的農戶選擇高產的品種。表明,在實際的糧食生產過程中表現出高產、穩產等綜合性能好的品種,較易獲得農戶的認可。

2.2農戶農業機械化比重明顯提高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可以解放勞動力,推動農業技術推廣,加快農業集約經營等重要作用,進而可以解決誰來種地難題。近年來我省糧食生產裝備水平和機械化水平都有了一定提高。農機化作業普及程度的提高對提高糧食單產、減少自然風險、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發揮了關鍵作用。由調研結果顯示可知,所有農戶在糧食生產過程中均采用了農業機械化服務,其中,小麥、水稻的耕作機械化率分別為97.7%和99.6%;播種、插秧的機械化率分別為89.0%和31.9%;收獲機械化率分別為97.7%和93.7%。

2.3農業技術信息來源多元化趨勢為農戶提供農業技術信息及相關技術服務的主體呈多元化趨勢,主要包括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組織、農業企業、村委會、農資銷售部門、農民協會、農民合作社、親戚朋友鄰居及網絡等。隨著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農業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戶對農業新技術的需要也越來越多。調研結果表明,仍是傳統的方式跟周圍農民看樣學習和自己摸索農業技術的的農戶分別占被調查農戶的14.99%和6.31%,來自縣鄉農技人員田間指導的農戶所占比重為38.07%,看電視、書刊、報紙獲取農業技術信息的農戶比重為22.68%,手機獲取農業技術信息的農戶占7.50%。可以看出,農戶獲取農業技術信息的渠道日漸的多元化,其中外部渠道起了主導作用。

2.4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程度逐步提高農作物秸稈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直接露天焚燒、全量還田、出售、生產沼氣、用作青飼料、用作燃料等,目前各地大多以秸稈直接燃燒為主,利用效率低,且環境污染嚴重。今年安徽省農委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方案》,包括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利用、飼料化利用、基料化利用等渠道,制定了詳細的技術實施意見。省財政廳向我省生物質電廠下達農作物秸稈發電財政獎補資金加快推進秸稈能源化利用,促進了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改善了大氣環境質量。目前,安徽省農作物秸稈利用具有明顯的環境友好型特點,主要是將作物秸稈還田、燃料用、飼料用等。

3農戶技術需求分析

3.1農戶對未來糧食生產中最希望使用的先進農業技術分析農戶按照自己的需求對未來糧食生產中最希望使用的先進農業技術進行排序,排序情況如圖1所示。排序在第一位的農業技術是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技術需求的農戶比例達78.2%,其次是新品種和簡化栽培技術,技術需求的農戶比例分別為54.62%和50.84%,再次是播種技術和施肥技術,技術需求的農戶比例分別為46.64%和45.38%,對灌溉技術、新農機農具新肥料和新農藥的需求也有較大比例。由此可見,在糧食生產過程中涉及到多種栽培技術,其中農戶對產中病蟲害防治技術、新品種、簡化栽培技術、播種技術和施肥技術需求較為迫切,對灌溉技術、新農機農具新肥料和新農藥技術也有比較大的需求。通過對糧食生產過程中最希望采用的農業技術類型分析看,高產技術需求比例最大,占32.18%,其次是省工技術占技術需求比例的26.47%,優質技術和節水技術分別占技術需求比重的19.20%和13.49%,環保技術也有一定需求,占需求比重的8.13%。圖1農戶對糧食生產先進技術需求總體狀況

3.2農戶對糧食生產具體技術措施的需求分析農戶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調查結果顯示了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是農戶技術需求比例最高的農業技術。說明在糧食生產中,病、蟲、草害造成的損失較重。對安徽省糧食主產區水稻、小麥和玉米的調查結果顯示,水稻的病、蟲、草害造成的損失中,由病害、蟲害和草害引起損失的比例分別約為53.79%、40.69%和5.52%;小麥的病、蟲、草害造成的損失中,由病害、蟲害和草害引起損失的比例分別約為79.78%、11.80%和8.43;玉米的小麥的病、蟲、草害造成的損失中,由病害、蟲害和草害引起損失的比例分別約為35.62%、60.27%和4.11%。可見,在糧食生產中由病害和蟲害造成糧食損失較為嚴重。采用農作物新品種可以節省化肥、農藥等生產要素投入,也可以提高產量和品質。農戶調查顯示,新品種是農戶需求僅次于病蟲草害防治技術的農業技術。農作物的品種性狀包括產量、品質和抗性。農戶選擇高產、優質、高抗的品種比例達到54.08%,說明農戶綜合性狀較好的品種作為首選。其次是產量高的品種占比23.98%,高產、優質的品種占17.35%,優質的品種僅占4.59%,可見目前僅品質好的品種仍然不能獲得農戶的認可。農戶把高產、穩產的品種作為首先的因素。伴隨著安徽省城鎮化、工業化的加速推進,農業勞動力的快速轉移,種糧兼業化現象普遍發生,在目前農業勞動力短缺的形式下,農戶對簡化栽培技術需求較為迫切,農戶的技術需求比例達到50.84%,提高機械化裝備水平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小麥和玉米的播種機械化率分別達到89.0%和84.5%,播種機械化水平較高,水稻的插秧機械化率達到31.9%,機械化水皮較低,主要是以人工插秧為主,當前迫切需要提高插秧的機械水平。肥料在糧食增產中發揮重要作用,調查顯示當前氮肥使用過量,化肥農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對生態環境和土壤已造成嚴重污染,目前農戶迫切需求改進測土配方施肥和施肥方法。

4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安徽省糧食主產區農戶的調研,結果顯示有75.88%的農戶認為近幾年的糧食產量比以前略有增產,而增產的原因主要是用了新品種、新農藥防治病蟲害、掌握了新的施肥方法及氣候好,風調雨順。調研農戶對糧食生產先進技術的需求顯示農戶對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新品種、簡化栽培技術、播種技術和施肥技術需求較大,其中有78.15%的農戶把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排在了技術需求的首位。表明在糧食生產過程中,病、蟲、草害造成的損失較為嚴重。調查顯示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超過1/2以上的農戶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不知道何時打藥及打多少藥。建議農技部門提供病蟲草害的精準預報技術、加強合作社的植保服務工作和建立完善植保社會化服務。新品種是僅次于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求的一項需求較強的技術。在農戶對新品種的性狀調查中,高產、高抗的品種是農戶選擇作物品種的首要考慮因素。在目前生產條件下氣象因素仍然是限制糧食穩產的重要因素,農戶選擇受高溫、旱災影響的農戶比例分別達50.98%和24.18%,農戶選土壤肥力差和土壤質地差的比例分別為59.46和29.13%。可見,在糧食生產過程中,氣候條件和土壤質量仍然是糧食增產的重要影響因素。建議農業氣象部門做好農業氣象服務、研究提高中低產田改造技術及選育高產、穩產等綜合性狀好的品種,以滿足糧食生產的迫切需求,以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

篇4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把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按照國務院、省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堅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不動搖,穩定面積,主攻單產,優化結構,增加總產,以大縣、大片、大戶為重點,以科技進步為先導,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大力實施糧食生產“4412提升行動,認真落實糧食生產各項政策,確保全年糧食總產達到108億斤,為農民增收和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二、突出抓好玉米生產

高度重視秋糧生產,抓好夏糧豐收的基礎上。扎實推進玉米振興計劃,抓住玉米價格上揚、需求旺盛的有利時機,加強宣傳,搞好引導,擴大種植面積。大力開展玉米高產創建,突出抓好140萬畝玉米高產核心示范區和7個萬畝高產創建片建設,提早做好良種供應、機械準備、示范引導等各項工作,大力推廣玉米機播、機收、田管等實用增產技術,挖掘玉米增產潛力。力爭全市玉米面積增加20萬畝,單產提高20公斤。

三、提升稻谷生產水平

強化政策落實和信息引導,深入開展水稻提升行動。努力擴大水稻面積。加快發展優質水稻,擴大適銷對路的稻米生產。重點抓好25萬畝水稻高產核心示范區和2個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建設,集成推廣優質良種、旱育壯秧、機插秧等高產栽培技術。適度發展旱稻生產,加強旱稻栽培技術示范應用,提高水稻科技含量和生產水平。

四、大力推進農田基本建設

大興農田水利建設。加強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認真落實今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力度,充分調動農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建設抗旱水源工程,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各縣市區都要制定高標準農田規劃,分區域分步啟動實施。圍繞溝、渠、田、林、路、井綜合治理,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五、落實糧食生產關鍵技術

強化良種良法配合。推廣科學播種,大力推廣優質高產糧食品種。著力解決水稻、玉米種植密度偏低問題,提高機栽機播機收水平。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提升土壤有機質。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和統防統治水平。建立健全干旱、洪澇、病蟲害等災害預警機制,搞好防災救災。搞好農業保險,提高氣象服務水平。

六、搞好技術指導和服務

為糧食生產開展指導和服務,各涉農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職能。繼續落實“三情”監測制度,加強糧食作物苗情、墑情、病蟲情監測服務,及時監測信息和技術對策。實行糧食生產技術負責制度,市向每個縣市區各派出一名農業專家,縣鄉農業技術人員分包到鄉鎮和村,每個萬畝高產創建片明確一名技術負責人。實行農業技術人員聯系種糧大戶制度,確定市、縣、鄉三級農技人員300人,結對指導300個種糧大戶。財政、金融部門要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農業部門要搞好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的技術指導和服務;水務、農機、供銷等部門都要為糧食生產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七、落實好各項支農惠農政策

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把糧食直補與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和交售商品量掛鉤。落實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認真落實良種補貼政策,認真落實糧食補貼政策。精心組織小麥良種補貼統一招標供種工作。落實好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

八、加強對糧食生產的支持

創建玉米畝產千斤縣活動,重點支持太和、界首創建小麥畝產千斤縣活動。其它縣市區大力開展創建小麥、玉米畝產千斤鄉鎮活動。開展水稻整建制畝產700公斤鄉鎮活動,市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對糧食生產先進縣、高產創建示范片等先進單位進行表彰獎勵,促進糧食生產穩步發展。

篇5

關鍵詞:糧食生產;政策措施;問題;建議

前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逐漸從傳統的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如何適應社會轉型,確保糧食安全,針對糧食生產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1、糧食生產情況

以某縣糧食生產為例,它是傳統的農業大縣和糧食生產大縣,連續多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糧食常年種植面積在6.6萬hm2以上,以小麥堯玉米為大宗,種植面積均在3.3萬hm2以上,總產量50萬t以上,年貢獻商品糧40萬t,在全省位于上等水平。2014年糧食播種面積7.05萬hm2,總產量達到55.59萬t,實現連續10年增產增收。

2、促進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

2.1全面落實惠農政策

2.1.1政策性補貼。按照計稅面積,以每年1 500元/hm2以上的標準落實糧食及農資綜合直補,年落實補助資金逾6 000萬元,自2009年以來,實施農作物良種補貼小麥堯玉米全覆蓋,年落實補貼資金逾1 000萬元。2009年以來,共落實農機具補貼資金2 055萬元,深松耕補貼250萬元。

2.1.2專項補貼。2010年開始實施小麥“一噴三防”物化補助,截至2012年底,共發放“一噴三防”農藥129.3 t,落實追肥堯灌溉補貼資金278萬元。

2.2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2.2.1推進農田基本建設。重點進行地、路、渠建設,通過平整土地、整修機耕路、田間路和鋪設地下管道建設,達到“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路相通、滲漏少”的高標準農田要求。2008年實施標準糧田建設規模2 000 hm2,總投資900萬元;2011年、2012年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田間工程建設項目2 667 hm2,總投資2 000萬元;2010要2012年實施土地治理項目2 867 hm2,總投資5 700萬元,2010要2011年實施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1 933 hm2,總投資1 055萬元。

2.2.2開展測土配方施肥。自2006年開始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以來共落實中央資金180萬元和省級資金140萬元,累計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面積16萬hm2,制定小麥堯玉米配方2個。

2.2.3實施糧食高產創建。重點抓農業部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建設,通過示范片建設提高示范帶動能力,推進糧食生產。2009年以來,年建設小麥高產示范片2~3個、玉米高產示范片2~3個,起到了有效的示范帶動作用。

2.3提升技術推廣服務水平

2.3.1加強機構建設。健全和完善了縣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加強對縣級技術中心及區域站硬件建設,提高了服務能力。同時,健全了日常管理、技術下鄉等制度袁為做好技術服務提供了保障。

2.3.2推廣關鍵技術。認真落實領導包鄉,技術人員包村、包地塊制度,采取示范展示、召開現場會等展示觀摩形式,著力做好小麥、玉米等作物優新品種和先進技術的展示和推廣工作,抓好關鍵技術落實,提高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力度。

2.3.3抓好示范田建設。自2010年起實行縣、鄉領導示范田建設,縣級每年抓示范田4個(縣委書記、縣長、農工委書記,副縣長各1個),面積不少于200 hm2,鄉級領導干部示范田全縣共32個(每鄉2個袁書記、鄉鎮長各1個冤袁面積不少于67 hm2。在示范田建設上實行領導分包責任制,確保了各項管理、服務到位。

3、糧食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3.1成本高,效益低

近年來,由于糧食價格增幅低于農資產品價格的增幅,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糧食效益低下。以2014年為例進行糧食種植效益分析,2014年商品小麥價格在2.3元/kg左右,效益4 500元/hm2左右(不含人工),玉米價格2.2元/kg左右,效益為15 000元/hm2左右(不含人工)。一年2季糧食種植效益約為19 500元/hm2(不含人工),按外出務工每天人均收入100~200元計算,每667 m2糧食年收入僅相當于每人7 d的務工收入,外出務工收入遠高于種糧收入。

3.2種糧風險大

農業的自然風險,如暴風雨、冰雹、干旱、洪澇、低溫凍害、地震、病蟲鼠害等都給農業生產造成損害。市場的供求失衡和價格波動,導致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收益受到影響。

3.3規模化水平低

當前農村生產多為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人均耕地面積0.1 hm2左右,戶均0.4 hm2左右,規模生產較少。上述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給糧食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一是農民不重視,管理粗放,生產效益低。二是農民對種糧的投入偏低,特別是對基本農田建設投入偏低,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不強。

4、促進糧食生產的建議

4.1促進適度規模生產,增加效益

制定優惠政策,促進土地適度流轉,培植種糧大戶,發展集約化生產,增加規模效益。

4.2健全農技推廣體系,提高水平

雖然某縣已基本完成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健全了機構,配備了人員和設備,但實現技術入戶面臨經費不足等問題,需要上級部門給予大力支持,調動農技推廣隊伍積極性,發揮更大作用。

4.3整合農業項目建設,強化基礎

整合農業資源,加大農業生產條件建設力度,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的能力。

4.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壓縮成本

一是加大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支農、惠農、強農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范圍,降低種植成本。二是完善政策性補貼方法。探索和完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各項補貼工作。完善其補貼方法,讓補貼與糧食生產掛鉤,切實發揮好補貼在推進糧食生產上的作用。三是加大對縣級財政支持,增加對種糧大縣轉移支付,緩解財力不足問題,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力保面積不少,總產不減,質量不降。

4.5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完善種糧直補政策

鄉鎮農技推廣中心業務工作應以縣農業局為主導,搞好業務協調和聯系,加強對鄉鎮技術人員的培訓,下達業務工作任務,嚴格考核和檢查,使他們真正專業起來,獨立實施農業科技推廣工作。調整種糧補貼政策實施辦法,將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糧食綜合直補三項補貼合并為糧食直補一項;同時提高糧食補貼標準;另外,要把落實補貼的登記、核實、張榜公示、撥付作為鄉鎮工作的重要內容,真正讓種糧的人得到補貼,而不要以土地承包人為補貼對象。

4.6完善支持保護政策監管評

價機制。近年來,糧食生產扶持政策逐年增多,如何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政策扶持出效果,必須要建立一套完備的監管和評價機制。政策監管上,要制定一套政策陽光操作程序,實行政策扶持全程透明化,便于接受社會各方監督,規范政策實施過程,減少人為因素干擾,最大限度發揮項目實施效果。在政策執行過程中,要加大工作和資金使用督查力度,及時發現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不規范、不到位的情況予以糾正。政策評價上,要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根據不同的政策類型、項目種類,選擇科學合理、可操作的評價指標,通過委托第三方開展評價等形式開展政策實施評價。對形成的評價結果,建立應用機制,為進一步調整完善政策、安排產業項目等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促進糧食生產支持保護的良性循環。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健全農技推廣體系,提高水平,整合農業項目建設,強化基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壓縮成本等方面的發展建議,以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增加農民收入。

參考文獻

[1]張敬輝.糧食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2):309,315

[2]朱其斌,童健飛,王興等.糧食生產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3(1):22-25

篇6

一、糧食生產環節損失概述

糧食從生產到消費,各環各節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損失和浪費。其中在生產環節造成的損失,可分為兩類:一是因生產能力不足所導致的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浪費。即支持糧食生產的土地、水、農用生產資料,糧食生產主體的勞動力消耗與糧食的產出效能存在偏差,導致投入浪費。二是生產成果的損失,即在播種、生長、收割過程中,因自然災害、氣候、病蟲害、種植技術、收割方式等的影響,糧食應產量與實際產量之間存在偏差,造成的糧食減產損失。

二、我國糧食生產損失現狀分析

1.生產投入較大,資源利用效益偏低

當前,我國糧食生產領域存在著消耗大、資源利用效益偏低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耕地糧食生產能力開發程度尚不足。耕地是糧食生產的自然載體。耕地的糧食生產能力是指糧食作物所能達到的最高產量,而糧食產量可理解為耕地的現實糧食生產力。據統計,2004年,全國耕地的糧食總生產能力為9.20億噸,而近三年的實際平均總產為4.52億噸;全國耕地糧食平均單產能力為11349.21千克/公頃,而近3年糧食的實際平均單產為5581.50千克/公頃,單位面積耕地的糧食生產能力開發率為0.49,開發程度不足50%。二是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較低。當前,當前我國農業灌溉仍以大水漫灌方式為主,高效灌溉設施和技術尚未在農村普及,農業用水利用效率整體較低,遠不及以色列、南非、埃及等先進國家。據統計,2010年全國有效灌溉面積上的節灌率僅為41%;單方水糧食生產率不足1.2千克,大大低于發達國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單方水糧食生產率2千克以上的水平。大量的水資源在農業生產中被白白浪費。三是糧食勞動生產率低。2001年,我國農業勞動力人均生產谷物783千克,僅為美國的7%、英國的20%、日本的18%,不僅遠低于先進國家,就本國來說,也僅為工業勞動生產率的16%。每斤糧食內含的必要勞動投入量居于世界最高國家之列。此外,還存在種子發芽率不高、盲目使用農藥和亂用農藥、化肥過量施用等問題,農用生產資料消耗偏大。因此,在農業生產中,加強可利用水土資源的合理開發,減少人力、物資消耗,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更多的生產,對實現糧食增產具有重要意義。

2.受各種因素影響,糧食實際產量減少

一是受自然條件影響。除播種面積減少導致的絕對減產外,自然災害和病蟲害是造成糧食減產的重要原因。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農業氣象災害呈明顯上升趨勢。據分析,過去30年我國糧食增產中各因素的貢獻,氣候變化一項為-2%。農作物病蟲害呈多發重發態勢,因防控能力不足每年造成糧食損失近500億斤、經濟作物損失350多億斤。全年因災(包括水旱災、風雹災、霜凍、病蟲害)減產的比例占全國糧食比例的15%左右。二是受生產水平影響。糧食產量形成因素的60%源自栽培技術。在糧食生產過程中,不同的播期、播量、播種方式、播種深度、施肥水平等都會影響最終產量。在糧食生產上很多常規性的栽培技術至今仍未被廣大農民廣泛應用。引種不當、播種方法欠妥、田間管理滯后,管理粗放等問題導致了種植效益不高,糧食實際產量比應產量低等情況。

三、減少糧食生產環節損失的對策建議

要有效減少糧食生產環節損失,必須加大投入,從改進生產技術、加強生產管理、提供生產支持、提升生產者素質等方面著手,逐年降低糧食生產減損率。

1.努力提升水土資源利用效益

保證糧食產量可持續增長,資源節約是核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關鍵。只有發揮有限資源的最大生產潛力,才能獲取農業生產的最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一是進一步提高土地生產率。實行分區增產減損,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合理調整糧食作物種植結構,逐步壓縮耗水量大、經濟效益低的作物種植面積。改良耕作制度,增加復種指數,合理施肥。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抓好中低產田改造,提高土地產出效益。加強生態治理與建設,保護土地利用環境,發展生物技術,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二是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加強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田間節水、噴微灌和薄露灌溉等節水灌溉技術,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和節水技術貢獻率,實現適時適量的“精細灌溉”。

2.積極提高農業科技水平

目前,中國農業依靠自然資源高投入的潛力已經很小,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只有依靠提高單位資源的產出效率,而提高生產效率的根本在于提高科技水平。一是增加農業科研投資。把農業科研確定為國家財政預算優先傾斜部門,將農業科研經費相當于農業總產值的比例從不足0.1%提高到發展中國家現有的平均水平0.26%甚至更高。二是構建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大種子研發和培育投入,大力推廣種子精選包衣和精量半精量播種栽培技術。推廣良種工程,特別是耐密和適合套種、機收的品種,完善良種培育、引進、推廣體系,提高品質育種和良種覆蓋水平;推廣科學配方施肥技術,實行平衡施肥,提高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加大高質高效農機、農具的研發力度,提高農業規模化生產水平,推廣適時機械收獲和產地烘干等先進實用技術,減少生產浪費與損失。

3.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系

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系,減少因災造成的糧食生產損失:一是加強防洪抗旱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和管理,提高江河防洪能力。加快澇區的排澇建設,提高農田防洪除澇標準。加強旱情監測網絡、干旱預警和抗旱水源調度系統建設。二是加強重大病蟲害防控。繼續實施植物保護工程,建設四級植保公共服務體系。加強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站建設,完善應急防控物資儲備,構建有效的監測和防控體系。加強實時調度,推進聯防聯控、統防統治,提高突發性、暴發性、流行性和遷飛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和撲滅能力。加強農藥生產監管,大力推廣無害化治理技術、低量高效施藥技術,提高農藥利用率,切實減少病蟲害造成的糧食生產損失。三是加強農業氣象監測。以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為重點,完善農業氣象監測站網,提升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能力。加強農業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與評估、農作物病蟲害氣象條件預報等工作,開展農業氣象跟蹤和技術咨詢服務,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御能力。加強人工增雨和防雹能力建設,提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及保障能力。

4.加大扶持、調研力度

一是強化糧食生產減損政策保障。現在我們國家已認識到糧食產后損耗的嚴重性,將產后減損提到重要地位。從2007年起,國家糧食局、發改委開始實施農村糧食產后減損安全保障工程,通過提供財政補貼,改善糧食儲存設施,降低糧食產后損失。而糧食生產領域的減損工作,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指導政策出臺。我們應盡早出臺的相關政策和實施意見,指導實施糧食生產減損工程,明確生產過程中對浪費的控制方式或手段,明確減損責任。二是加大糧食生產減損財政投入。完善補貼辦法,設立糧食生產減損專項基金,促進減損增供。三是建立健全糧食生產減損統計制度。加強對糧食生產領域的動態信息監測,開展糧食生產減損抽樣調查,不斷改進統計調查方法和手段,實行糧食生產綜合信息制度,切實摸清糧食生產損耗底細。

5.提高糧食生產主體素質

篇7

一、我市糧食產銷形勢現狀分析

我市曾是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我市已由傳統的糧食主產區演變為糧食主銷區,糧食的供需缺口日益擴大,糧食產銷形勢呈現出“兩減一增”局面。

一是糧食生產能力下降。20*年,我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181萬畝,與上世紀80年代的220萬畝的歷史高峰相比,減少了39萬畝,減幅達19%。雖然,近幾年,市委市政府采取強農惠農政策支持農業生產,復耕了部分播種面積,但從長期看,我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下降和糧食總產量下降的趨勢不可逆轉。

二是糧食自給率下降。我市城鄉居民歷來以大米為主食,約占全市主食消費量的90%左右,按照稻谷出米率70%計算,全市每年水稻需求量為120萬噸(按全市實際口糧消費測算)。20*年,我市糧食總產量為77.8萬噸,自給率為48.1%;20*年,我市糧食總產量為80.1萬噸,自給率為45.5%;20*年,我市糧食總產量為79.9萬噸,自給率為43.4%。

三是糧食需求逐年遞增。隨著我市人口的逐年遞增,按人均口糧消費136公斤/年的標準計算,20*年,全市年口糧需求總量為137.1萬噸;20*年,全市年口糧需求總量為140.4萬噸;20*年,全市年口糧需求總量為143.8萬噸,糧食消費需求呈剛性遞增。

二、糧食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

針對我市糧食產銷形勢的現狀,局黨委通過走出去向兄弟單位學習,走下去聽取基層的意見,坐下來確定工作思路等三種形式廣泛開展了確保無錫糧食安全專題調研活動,認真查找了制約我市糧食安全主要問題。

一是糧食批發市場急需整合。目前,我市糧食市場小而散、雜而亂,物流成本較高,輻射能力較弱,這與大市場、大流通的現代物流要求不相吻合,而且也無法發揮糧油市場的集散調節和動態儲備的作用。因此,急需建設一個集糧食加工、現貨交易、中轉、儲備、檢測、研發、期貨交易為一體的綜合性的現代化的糧食科技物流中心。

二是糧食調控能力仍需加強。目前,我市共有各級儲備糧20.39萬噸。雖然儲備充足,能較好地發揮地儲糧穩定市場的“蓄水池”作用。但隨著我市人口增長,耕地面積減少,自給率下降,加上我市糧食域外基地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政策扶持、資金配套、運作模式等框架構建沒有完全成熟,因此,要確保我市糧食安全,仍需繼續拓寬宏觀調控渠道,進一步增強糧食宏觀調控能力,以應對當前國際糧食市場的沖擊。

三是糧食監管能力有待提高。糧食作為大宗食品,其質量安全事關民生、事關基礎、事關穩定大局。受當前國內食品藥品領域影響,廣大群眾對糧油產品放心消費的數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加上我市糧食應急保供體系和執法監管體系剛剛成立,還未經受大的考驗。因此,糧食流通的監管還有很大的空間有待開發,監督檢查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確保我市糧食安全主要措施

在全面分析了當前糧食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基礎上,對照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我局黨委確定了“精心打造糧安工程,重振無錫米市雄風”的工作思路。糧安工程的主要內容是建立健全“四體系(糧食市場體系、地方糧食儲備體系、應急保供體系、市場監管體系),一基地(糧食生產基地)”,其中建設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是整個糧安工程的核心。

1、建立健全糧食市場體系。(1)加快有形市場建設。利用對現有的“南北聯動”市場框架,做強做大南市場,形成與無錫朝陽糧油批發市場(北市場)相呼應的新格局。(2)發揮無形市場作用。要加快建設“網上糧店”,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大力推進放心消費,將其打造成為民辦實事的典范。(3)加快推進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建設。2009年,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項目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我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重點抓好工程質量、工程進度、施工安全、工程監管、招商引資等環節,強化時間觀念,強化效率意識,全力以赴,確保2009年基本建成該中心。

2、建立健全地方糧食儲備體系。(1)管理的法制化。按照《江蘇省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等上位法要求,抓緊制定《無錫市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使其成為政府規章頒布實施,將我市地方儲備糧管理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2)運作的市場化。在確保地儲糧安全的前提下,結合深化糧食倉儲企業改革,積極探索地儲糧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提高地儲糧的運作效率。(3)操作的一體化。依托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運用現代物流經營理念,將糧食交易、倉儲、加工、運銷綜合在一起,實現規模化經營,從而減少糧食保供成本、提高運作效率、降低財政風險。

3、建立健全應急保供體系。(1)嚴格執行《無錫市糧食應急預案》。要加大演練力度,增強涉糧部門在突況下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使糧食應急保障工作走上科學化、法制化的軌道。(2)提高安全預警能力。利用無錫市糧油信息預警系統,調動各信息測報點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分析判斷的準確性,為政府做好應急保供工作發揮應有的作用。(3)完善應急供應網絡。將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打造成應急保供的基地。并結合市區商業、零售業網點規劃與布局的調整,全力打造加工、運輸、零售“一條龍”式的應急服務體系。

篇8

據2012年山東省農業廳公布的符合條件的種糧大戶,即墨市有24家,糧食種植面積為24942畝,占即墨市糧食種植面積的1.92%,占全省補貼面積的2.95%。也就是說,即墨糧食生產仍然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生產為主體的。本次調查也是面向糧食種植家庭而開展的,2014年對即墨市9個鄉鎮97戶農戶進行糧食生產專項調查,涉及玉米和小麥兩個品種,重點考察農戶家庭糧食生產基本狀況、糧食投入產出及收益情況。

(一)糧食生產基本情況

97戶農戶總的耕地面積為662.43畝,糧食種植面積1011.5畝,復種指數177.7%,其中小麥514.55畝,玉米505.95畝,戶均5.3畝和5.2畝,糧食生產以分散的小農生產為主。2013年小麥平均單產466.3kg/畝,總產23.99萬kg;玉米平均單產500.4kg,總產25.317萬kg,小麥玉米均按2.1元/kg計算,糧食產值為103.53萬元,合1023.67元/畝。小麥銷售數量17.135萬kg,玉米銷售總量23.42萬kg,分別占總產量的71.42%和92.51%,銷售總收入為86.63萬元,占糧食總產值的83.68%;97戶家庭總收入為346.77萬元,糧食生產收入約占家庭總收入的24.98%。

(二)糧食生產單產增速減緩

這97戶家庭所處地域生產條件較好,2013年玉米、小麥單產水平不僅高于山東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即墨市平均水平,但與2000年相比,玉米提高24kg/畝,小麥提高36kg/畝。從即墨全市的數據看,2011-2013年主要糧食作物平均單產同1999-2001年比較,小麥單產由359.3kg/畝提高到380kg/畝,增加5.76%;玉米由446.67kg/畝提高到464.67kg/畝,增加4%,玉米小麥單產平均增加4.8%。即墨糧食總產量2000年為48萬噸,近三年穩定在53-55萬噸。在糧食單產增速減緩的情況下,糧食種植面積的穩定是糧食產出和供給穩定的核心要素。

(三)糧食生產投入加大

97戶糧食生產總投入47.25萬元,總產值103.53萬元,糧食生產投入產出比為1:2.19。小麥和玉米的投入產出情況。當玉米價格與小麥價格相同時,玉米2013年的投入產出比為2.23,高于小麥的2.15。當玉米價格持續高于小麥價格時,種植玉米更加有利可圖。其中,化肥投入占比最高,這與化肥補貼有關,投入強度大。也就是說,隨著勞動力機會成本的上升,農戶選擇更多投入化肥、農業機械替換傳統的以農家肥和勞動力投入為主的生產模式。。

(四)種糧收益偏低農資價格與糧食價格的剪刀差制約了種糧積極性

同上個世紀末比較,糧食價格增幅不足20%,而化肥、農藥價格增幅在100%以上,農膜增幅為200%。同2000年相比,2013年小麥平均單產提高36kg,價格提高0.35元/kg,兩項合計提高202.65元/畝,而種子、肥料、農藥、機械等生產投入提高220-250元/畝。其中,化肥、機械投入均占到了總投入的77%以上。農業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機種、機耕比例從2000年的不足40%提高至96%以上,機收比例達88.2%。根據97戶的調查,小麥畝均收益523.71元,玉米畝均收益580.14元。如果小麥玉米連作,收益為1103.85元/畝年。以一個家庭平均務農人員2.1人計,人均種糧的毛收益僅有525.6元/年畝。如果農戶需要使用雇工,在毛收益中扣掉雇工的人力成本,再減去自我雇傭成本,則種糧純收益幾近于零,也就是說糧食生產一直在維持簡單再生產。比較收益低迷導致糧食生產舉步維艱。目前要實現糧食生產的高效益,就必須發展在適度規模經營。假設其他情況不變,如果要達到2013年即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水平需要耕作30畝耕地,要達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則需要耕種59.6畝耕地。也就是說,一個有效運轉的家庭農場耕種規模應在63-126畝,從業人員可憑借糧食生產獲得同等收益。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涌現也說明了這條路徑是可行的。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計算并未包括農戶個人的人力成本(即勞動力機會成本),這是我國玉米生產中的非現金成本的主要部分,是由人地資源稟賦決定的。

二、即墨農戶糧食生產存在的問題

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即墨市的外來人口逐年增多,人均糧食及糧食安全狀況并不樂觀。1999-2013年人均糧食平均占有量為419.65kg,其中,2002-2003年連續干旱,人均糧食占有量僅為302.89kg和269.18kg,遠低于糧食安全線。2004年后在支農惠農政策的支持下糧食生產逐步恢復,最近三年人均糧食占有量為521.8kg,均高于山東省平均水平(2012年465kg)和全國平均水平(2012年435kg),但離青島市人均600kg的目標還有差距。小麥人均占有量,同上世紀末三年比較,減少近20kg。糧食供給的變化,有生產結構調整的原因,有農業政策的影響,關鍵還是農業生產基礎薄弱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一)糧食種植面積減少,糧食結構變化顯著

2000年,即墨市擁有耕地8.70萬公頃,到2012年下降到7.28萬公頃,減少1.42萬公頃,下降16.3%。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現代工商業以及非糧產業的迅速發展,耕地面積和糧食生產面積減少的趨勢還在延續,糧食安全供給的前景堪憂。玉米小麥的種植面積自2000年以來穩定在8.60萬公頃以上,占種植面積的比重由2000年的60.6%提高到2012年的74.8%,其中:玉米種植面積占比從2000年的28.58%提高到50.15%,產量占比從32.76%提高至55.48%;小麥種植面積占比55.98%下降到45.18%,產量占比從54.84%下降為40.6%。需要注意的是,即墨糧食生產的穩定是與近幾年的花生價格的低迷有關,花生種植面積減少16萬畝,甘薯減少近5萬畝。隨著價格反彈和需求擴張,玉米已經成為首要的糧食作物。

(二)糧食生產受氣候影響大

即墨糧食生產仍然以雨養農業為主,受氣候影響大。首先是干旱災害屢屢出現,2002-2004年受大范圍、連續性干旱的影響,加上糧價下降,2003年小麥收獲面積僅為40.81萬畝,平均單產326kg,總產13.3萬噸;玉米收獲39.96萬畝,平均單產391kg,總產15.64萬噸,糧食總產34.72萬噸,不足最高年份的60%。其后如2009年秋種期間干旱,2010年冬前干旱,2012年5月至6月上旬干旱。其次是低溫,近年來小麥生長季節凍害頻繁出現,比如冬春低溫、倒春寒、霜凍等,如2009至2010年度冬、春低溫時間長,4月份兩次發生倒春寒,小麥大幅減產;即墨小麥成穗和灌槳期較長,沿海濕度大,病害也較重;春季風大,經常造成小麥倒伏。即墨糧食生產以雨養為主、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根本改善,氣候仍是制約糧食生產的基本因素。

(三)糧食生產條件不足

一方面,即墨糧田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平均為1.1%-1.2%之間,部分中低產田有機質含量低于1%,保肥性能差。據統計,小麥畝產350kg以下的中低產田面積占比達44%左右,畝產400kg左右的面積占比約為25%,畝產450kg以上占比約31%。連續的較高的復種指數,土地肥力無法自然恢復,而化肥的大量持續使用,也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另一方面,農田基礎設施依然薄弱。總體而言,近幾年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大,但在廣大農村農業基礎設施不足的局面并沒有改觀,部分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年久失修,有些設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農田排灌體系不暢,易旱易澇,抵御洪、澇、旱等自然災害能力較弱。從調查結果看,農戶對農田基礎設施的主動性投入幾近為零,具備一定規模的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開始加大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水、土壤改良仍舊是穩定糧食生產的基本命題。

(四)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偏低

從調查結果看,97戶家庭共347人,戶均3.577人,務農人員204人,占家庭人口數的58.79%,戶均務農人員2.1人。從務農人員的年齡結構看,50歲以上112人,占54.9%(55歲以上75人,占36.76%);40-50歲52人,占25.49%;30-40歲24人,占11.76%;30歲以下12人,占5.88%。從務農人員的文化層次看,大專以上4人,占1.96%;高中及中專44人,占21.57%;初中118人,占57.84%;初中以下34人,占16.67%。文化素質較高的年青一代基本脫離土地,務農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他們多固守傳統生產方式,對新技術、新成果的接受和應用能力不足。糧食生產乃至農業發展由何人擔當是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五)糧食生產收益低

農戶種糧積極性不高是糧食生產的核心問題。調查顯示,農戶的性別、年齡、戶主職業、務農時間、農資價格、預期收益及政策因素等對農戶的種糧意愿均有顯著影響,但收益偏低無疑是癥結所在。一方面,糧食生產絕對收益低。近年來,雖然國家大幅提高糧油收購價格,但是糧價提高的幅度落后于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幅度,糧食價格偏低的局面并沒有改觀,盡管糧食產量提高,但收益卻在下降;但仍然不夠,種糧補貼與新增成本幾乎相互抵消,種糧補貼在一定程度上是減緩了剪刀差的擴張,種糧收益依然低迷。并且,國家出臺的多種糧食生產補貼政策,管理部門之間協調難度大,運行成本高,也影響了政策效果。另一方面,種糧的比較收益低,這對糧食總產及單產均有顯著的負向影響。據調查,小麥-玉米-花生兩年三作年均純收入約為1060元/畝,大大低于蔬菜3000元/畝的水平。糧農或棄糧,或改種經濟作物,或發展養殖,或外出務工經商,或者只從事少量生產以自保口糧,糧食生產投入不足、粗放經營的局面依舊,種糧積極性大大降低。糧食生產收益低迷成為影響糧食總產和單產穩定的關鍵誘導因素和制約因子。

三、青島市郊區糧食生產對策

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生產方式雖然有種種弊端,但目前依然是青島市郊區糧食生產的主體。考慮糧食生產對策,也必須從這個基本事實出發。

(一)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要保證糧食有效供給和安全,首要的是要有地種糧。作為青島市郊區,即墨市的第二、三產業與第一產業存在著激烈的用地競爭,果、蔬、茶、花卉、苗木等高效產業與傳統種植業爭地現象日益突出。要穩定保持糧食生產面積,必須落實好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建立永久農田保護區,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創建糧食高產示范方。其中,能否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耕地保護積極性是影響糧食生產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當前強調各級政府都要為糧食安全承擔相應責任的原因所在。青島市各郊區縣要明確轄區糧食產能目標,建立和完善糧食生產任務考核機制,嚴格落實耕地征占補償制度,堅決杜絕“只占不補”、“多占少補”、“占優補劣”等情況,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升,穩定糧食播種面積。農村土地流轉的趨向不可逆轉,耕地利用應逐步走向規模化和集約化,充分利用大城市郊區農民非農就業機會多的優勢,構建有利于大規模轉包、租賃、甚至退出農村土地承包權的制度平臺,提高糧食生產的規模效益和附加值。推動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規范發展,因地制宜發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經營型、統一服務型等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和引導糧食種植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集中,逐步推進糧食生產方式的轉變,穩定種植面積。鼓勵和支持各類農業服務組織通過代耕、代種、代管等方式,幫助缺乏勞動力的農戶搞好糧食生產。

(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1.提升糧田耕地質量

歷年來在糧食生產過程中在耕作、施肥、基礎投入存在一些問題,農業環境污染加重,地下水、地表水富營養化,加上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且有酸化傾向,糧田質量有所下降。保證糧食生產,須結合高標準糧田建設,優先安排基本糧田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農業綜合開發等資金,不斷提升糧食保護區、功能區的綜合生產能力,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相結合,以糧食單產提升促進總量穩定。分期分批改善即墨中西部的農田基礎條件,因地制宜采取耕作、農藝、水利工程等措施,加大測土配方施肥的推廣,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扶持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在缺水區域興建小型實用的井、塘、蓄水閘工程,擴大灌溉面積。

2.推廣良種良法及配套技術

良種已經成為提高糧食單產的關鍵之一,需要落實良種補貼政策,推廣耐旱、高產、優質、多抗新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100%。關鍵技術推廣,小麥重點是“四高一改”高產栽培、冬春控旺防凍、氮肥后移和“一噴三防”等技術措施,玉米重點推廣“一增四改”和適期晚收等技術措施,搞好病蟲草害預警和綜合防治。促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大型動力機械、聯合作業機械等先進農機,推廣小麥、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和深耕深松技術。在糧食高產創建示范方率先實現農機農藝融合,在水澆地重點推廣秸稈快速粉碎還田腐熟技術,在旱地重點推廣秸稈薄膜覆蓋堆肥、生物快速腐熟堆肥技術。建立和完善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農業科技培訓及扶持向糧食主產區、高產創建田傾斜,覆蓋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科技示范戶。

3.科學防災減災

科學制定和完善糧食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做好氣候條件的跟蹤分析,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及時預警信息。以糧食主產區為重點,完善農業氣象監測站網建設,加強農業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與評估,完善人工增雨防雹作業體系,做好農業氣象跟蹤和技術咨詢服務。加強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站建設,完善應急防控物資儲備和設施建設,推進聯防聯控、統防統治,提高突發性、暴發性、流行性和遷飛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和撲滅能力。建設以農田林網為骨架的防護林體系,提高對干旱、早霜、晚霜等的抗拒能力。實施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工程,逐步建立起覆蓋全市農業的苗情、墑情、蟲情、災情的監測預警網絡。

(三)加強職業培訓

從調研情況看,由于糧食生產比較效益偏低,有文化的年青一代已脫離土地。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的規范、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涌現、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現有農業從業人員的衰老,以各種農業生產機械操作人員和新型經營主體經營人員身份出現的技術型農業從業人員將逐步成為糧食生產的中堅力量。這些新型職業農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具有市場意識,是現代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的重要力量。面向糧農的職業培訓不僅要關注現有從業人員,還要關注新型職業農民,適時導入具有針對性、實用性、有效性的職業農民培訓方案,建立職業農民制度,積極培養本地農業勞動力。加強對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糧食合作社負責人、糧食企業代表的培訓。近年來農民培訓機構軟硬件條件有所改善,但農民培訓供給的主體結構與培訓內容相對單一,規模下降,有效供給不足。農民的職業教育培訓,在國家層面需要加快農民教育立法,在青島市層面加強農民教育規劃與組織,統籌各類教育資源,建立以耕地保護補償基金為主的資金投入機制和管辦分離的運行機制。政府不能壟斷農民培訓供給,改變政府、培訓機構和受眾之間單向度的統治關系,逐步建立相互依賴的多主體互動關系,形成競爭有序的培訓體系。

(四)繼續加大政策扶持

糧食補貼政策制定應充分考慮農戶收入,將增加農戶收入作為實現糧食安全的基本導向。財政支農支出、農業基本建設支出、農業科技三項費用對糧食生產具有顯著的正向效應,但是目前的種糧財政補貼少,在農戶收入中的比例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糧食補貼的政策效應,更多地只是向農民傳遞了國家鼓勵種糧的政策信號。當前糧食安全得到空前重視,各級地方政府都應擔當起相應責任。需要中央、省、市共同努力,在現有基礎上較大幅度地增加補貼數額,提高補貼標準,繼續適當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在省、市級層面統籌建立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使種糧收益不僅能填補農戶機會成本大于其糧食生產收益的那部分缺口,也能讓糧食生產者能夠達到種植經濟作物的平均利潤率,激發生產、投入的積極性和持續性。在補貼方式上,將糧食補貼與生產直接掛鉤,并結合實踐不斷創新:一是推行差異化補貼,比如可細分為種植面積等級補貼、糧食產量等級補貼、糧食質量等級補貼,給予糧食種植面積大、產量高、質量高的農戶更多的資金支持和物質獎勵;二是建立糧食生產用土地流轉補貼,既補貼轉出土地的農戶,又補貼轉入土地并用于種植糧食的農戶,加快土地流轉,穩定、增加糧食種植面積,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產業化進程,扶持部分糧農、家庭農場種糧職業化;三是實行區域性重點補貼,對潛力大且適宜發展糧食生產的重點產糧區域,加大補貼力度,特別是要加大科技推廣補貼和設施投入補貼。四是配套建立市一級糧食生產項目專項資金。青島市按照1:1的比例配套國家糧食高產創建示范方等糧食生產項目的扶持資金,支持農業部門開展糧食生產技術集成與推廣,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的原則,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糧食生產技術體系。

四、結論與討論

篇9

1 糧食生產現狀

1.1 面積、單產和總產呈現3增 2013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23.53萬hm2,單產340.1kg,總產120.1萬t,分別比上年增加0.1萬hm2、1.6kg和1.07萬t;比2005年增加1.33萬hm2、70kg和30萬t。2014年全市小麥種植面積15.31萬hm2,經省專家組測產,平均單產達510kg,總產突破100萬t,單產、總產再創歷史新高。

1.2 生產結構不斷優化 2014年全市小麥和玉米播種面積達到23.73萬hm2,占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8%,較2010年提高13個百分點,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其中,玉米由2010年的4.53萬hm2提高到2014年的8.4萬hm2,增長85%。糧食優質品種從無到有,品質不斷改善,1990年優質小麥開始示范。到2014年,全市小麥優質率達到85%,高蛋白大豆比重達到77%,玉米優質專用率達到98%,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

1.3 經營方式不斷轉變 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前提下,糧食規模經營迅速發展,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全市3.33hm2以上種糧大戶發展到1 686戶,經營土地規模1.27萬hm2,占全市耕地面積9.3%,其中,66.67hm2以上種糧大戶達到52戶。全市擁有各種類型的植保專業化防治隊260個,農機作業服務組織90多個,有效地提高了糧食生產的社會化服務水平。

1.4 產業化經營加快推進 全市糧食產業化經營不斷發展,糧食加工企業不斷壯大,加工能力不斷提高。目前,全市面粉和飼料加工能力分別達300萬t和200萬t,糧油類省級龍頭企業達到22個,占省級龍頭企業總數的68.75%;糧油類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95家,占全市總數的65%。香港思朗餅干、新加坡幸運方便面、魯王、正虹等名牌糧食產品暢銷省內外,糧食優勢產區由生產基地向產業基地發展,糧食產加銷銜接更加緊密。

1.5 種糧收益穩步提高 隨著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加上國家加大政策性補貼力度,大幅度提高糧食主要品種的最低收購價,促進了種糧收益的增加。據測算,2014年我市小麥平均每667m2純收益可達700元(小麥價格在2.4元/kg以上,667m2均收入1 200元以上,生產成本約500元左右),與2010年相比,667m2均增效280元左右。2010-2014年5a間,全市小麥累計增產35萬t,累計增收5億元以上,僅此一項帶動全市農民人均增收450元。

2 制約當前糧食生產的原因

2.1 有些地方抓糧食生產的工作力度有所下降,思想有所放松 當前有些干部認為農村工作多、任務重,工作壓力大,難以抽身抓糧食生產。還有些地方領導干部,看到近幾年糧食生產連續豐收,形勢較好,思想上有些放松。這些因素的存在必將影響糧食生產的思想根基。

2.2 耕地占用現象嚴重,守住耕地紅線任務艱巨 調查發現,現在占用耕地主要是在3個方面,一是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占地,很多耕地變成了工廠和城鎮建設用地。二是農民建房占地,農民富裕起來后要求改善住房,農民建房占地是一個突出問題。三是占優補劣的現象普遍存在,雖然各地也強調占補平衡,但占多補少、占優補劣、占近補遠的現象時有發生。干部群眾憂慮保護耕地的紅線任務特別繁重。

2.3 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靠天收”狀況沒有徹底改變 調查發現,現有涵閘、機井等農田水利工程大都興建于20世紀60~70年代,很多年久失修不能使用,有效灌溉面積僅占耕地面積的50%左右。2014年,省里部署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納入民生工程,資金渠道有3塊,即“項目資金”、“專項資金”和“農民自籌”,分別來自省和縣財政、各有關部門和當地農民。但是,專項資金由于渠道不一,整合困難,很難及時到位,甚至拿不到。向農民籌資困難很多。現實狀況是,當地只能將能夠拿到手的資金投入建設,能搞多少算多少,限期提高灌溉面積任務難以完成。

2.4 土地流轉困難,糧食種植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仍然較低 目前農村土地流轉期限都普遍偏短,部分農民還抱著“寧可拋荒不可失地”的思想,不愿把土地流轉給他人耕種。從大戶來看,農村空戶多、成片流轉難、法制意識淡薄等因素也制約著土地流轉。糧食生產規模化、集約化單位,數量不多,尚未形成大氣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民合作社、農業種植大戶、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總體仍處于傳統階段,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任務十分繁重。

2.5 資金補貼量少、環節多,需要研究改進 一是補貼資金量少。目前的補貼有良種補貼、良種良法配套補貼、種糧大戶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表面上補貼名目不少,但按667m2計算并不多,對促進農民增糧增收效果不顯著。二是行政成本高。從農民申報、村級匯總、公示、鄉鎮核實、縣級抽查,到打卡發放,環節多,人員投入多,行政成本高,占用了縣鄉農業和財政部門大量的精力。

2.6 糧食生產成本高,比較效益低,影響糧農積極性 調研發現,雖然近幾年糧食生產連續豐收,但“種糧大縣、財政窮縣”的狀況未有根本改變;從農民來看,農機投入多、勞力成本上漲等,種糧不如外出打工,也不如種其他經濟作物收益多。因此縣里和農民種糧積極性都不高,尤其是不少農民不愿種糧,對耕地投入不足,復種指數下降,甚至出現耕地拋荒現象。

3 促進糧食持續增產增效的對策建議

3.1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確保基本農田不減少 一是要科學制定農村中長期發展規劃,并以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嚴格執行。二是城鎮建設、農民建房等,要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杜絕違法違規用地行為。三是建議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納入涉農補貼范圍,提高農民參與土地整治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農民保護耕地的意識和責任心。

3.2 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推進糧食規模化經營 一是抓緊抓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切實做到落實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二是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機制,規范土地流轉程序。三是及時幫助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解決糧食曬場、烘干、收儲等實 際困難。四是落實好涉農補貼政策,發揮補貼政策對糧食生產的激勵作用。

3.3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糧食生產保障能力 一是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拓寬資金來源渠道。二是增加對糧食主產區的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三是高度重視基本農田建設“最后一公里”問題,加強中低產田治理。四是擴大紫云英等綠肥種植面積,減少化肥用量,提升耕地質量。

3.4 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一是要加大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的力度。二是加強對種糧農民的技術培訓和指導,有計劃的建立職業農民隊伍,解決“誰來種地”及種好地的問題。三是把推廣先進農業技術與采用傳統技術結合起來,促進更好發展糧食生產;把發展糧食生產與糧食加工經營結合起來,提高農產品的效益;把糧食單一生產與發展多功能大循環農業結合起來,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

篇10

一、惠農工作開展情況

(一)執行省、2015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格情況。根據《發改等五部門轉發提高2015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格文件的通知》精神。為較好的貫徹落實最低收購價格政策,縣糧食部門認真抓好我最低收購價格的宣傳和落實,通過門戶網公開信息,向群眾發放宣傳單200份,最大限度的讓公眾知曉。結合我縣糧食生產情況,縣糧食儲備有限公司2015年秋糧收購嚴格執行國家、省、稻谷最低收購價格執行,秋糧收購以粳稻為主,中晚秈稻在我縣沒有形成規模種植,沒有開展收購。由于各項惠民政策的實施,今年我縣秋糧再獲豐收,為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縣糧食儲備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國有糧食企業收購主渠道作用,以最低保護價3.10元/公斤掛牌敞開收購粳稻。自11月7日開始收購以來,糧食企業干部職工堅守秋糧收購一線,堅持早開門、晚收工,隨到隨收、現金結算。最低收購價格的執行,促進了糧食生產的穩定,確保國家政策實惠落到農民手中。目前,農民售糧踴躍,秋糧收購開局良好。

(二)科學儲糧“小糧倉”建設情況。2015年,我縣爭取到科學儲糧“小糧倉”項目的實施,項目總投資126萬元,其中:國家、省、、縣各級財政補助79.8萬元,群眾自籌46.2萬元,項目惠及永定、蓮池、維的、宜就4個鄉鎮20個村委會2800戶農戶,2015年11月8日順利完成下達我縣的任務數。項目實施后,有效改善農戶儲糧條件,減少糧食產后損失,在保障我縣糧食安全,逐步構建和完善農戶安全儲糧技術體系,推廣科學儲糧技術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自2013年項目實施以來,我縣共有4560戶群眾受益,“小糧倉”得到了我縣群眾的歡迎。

二、部門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一)、縣級儲備糧完成輪換。在縣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按時限完成了、縣級儲備糧輪換工作任務。縣儲備糧及時輪換和安全管理,為政府調控糧食市場提供了保障。

(二)開展糧食行政執法。開展夏、秋糧收購期間糧食流通市場監督檢查活動,對糧食收購政策落實情況、糧食流通統計制度執行情況和糧食質量安全及供應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維護糧食流通秩序,確保糧食流通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維持了全縣糧食價格的基本穩定,維護了群眾利益。

(三)加強糧食供應管理。對供應的民政糧、學校用糧實行“一批一檢”,從嚴監管糧食質量,從源頭上確保糧油供應品質,確保群眾吃上放心糧,受到部隊、學校等單位充分肯定。

三、存在問題

我縣糧食倉容偏緊,隨著百億斤糧食增產計劃的實施,我縣的糧食種植面積及產量將進一步增加。若增加商品糧收購和臨時儲備,糧食收儲壓力較大。

四、2015年工作思路

1、抓好倉儲建設。按照國家提出的建庫工作要與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護生產積極性結合,要和增加地方儲備規模結合,和促進糧食加工企業健康發展結合的基本思路。持續上報縣糧食儲備有限公司“危倉老庫”維修改造項目,爭取列入2015-2015年糧食倉儲設施第一批項目建設。建設倉容300萬公斤,總投資344.5萬元,我縣將及時足額按省規定的資金配比進行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