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傳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4 23:21: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與傳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翻譯過程不僅涉及兩種語言,還涉及到兩種社會文化,這就要求譯者翻譯時不能只在語言上推敲,還應考慮不同的文化背景,采用合適的翻譯策略,以在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的同時,使譯作可以被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所接受,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好翻譯的文化傳播作用。
一、文化的概念及翻譯的任務
(一)文化的概念
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種表現方式,又是一種社會現象。兩個不同民族的語言交流,實質上是兩個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在語言交際過程中,不同國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溝通,不僅決于他們對語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決于他們對語言所負載的文化意蘊的理解,因此,文化翻譯應“突破以往‘語言的囚籠’(the prison一house of language)的束縛”,在文化研究的大語境下來進行。筆者認為,當今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文化傳播空前活躍,翻譯又是文化傳播中信息轉換的橋梁,人們對翻譯與文化的關系也愈來愈關注,因此如何翻譯以實現更好地進行文化傳播,我們就有必要進一步探究了。
有關文化的定義很多,筆者贊同王克非的定義:“所謂文化指的是歷史上創造的所有的生活樣式,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談不上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切,它們在某一時期作為人們行為的潛在指南而存在。”他的定義指出了文化具有相對性和文化是人們行為的指南這兩個重要概念。
(二)翻譯的任務
翻譯過程不僅涉及兩種語言,還涉及到兩種社會文化。正如張今先生所言:“翻譯是兩個語言社會之間的交際過程和交際工具,它的目的就是要促進本語言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進步,它的任務是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現實世界的邏輯映像或藝術映像,完好無損地從一種語言譯注到另一種語言中去。”近代學者越來越注重翻譯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奈達曾指出:“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p>
二、文化傳播與翻譯的關系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反映文化并受著文化的制約。任何語言文學都是某種文化的反映,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社會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語言使用者的思維方式和表達能力。
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注定了翻譯與文化的密切關系。翻譯的過程就是把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而兩種語言轉換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到兩種文化。我們常常見到由于缺乏對源語文化的了解而錯譯、誤譯的情況。例如:將to blow one’s own hom譯為“各吹各的號”,而這個習語的真正意思是“自吹自擂”。因此,不了解語言當中的社會文化,就無法真正掌握語言。我國著名學者王佐良教授在談到文化與翻譯的關系時曾指出:“翻譯者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他處理的是個別詞,他面對的則是兩大片文化?!狈g已不再僅僅被看作是語言符號的轉換,而是文化的交流。所以翻譯越來越被看作是一種跨文化交際的行為。
三、中西方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由于社會歷史、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原因,中西方存在著較大差異,彼此對事物的好惡不同,因此在遣詞造句上就各具特色。例如,英語中綠色常用來表示“嫉妒、眼紅”等意,如詞組green with envy“十分嫉妒”。若把“眼紅”譯為“red-eyed".將會使以英語本族語的人不能理解其內涵。又如,同一動物在不同語言中的含義是互不相同的。英語民族有愛狗的傳統,中國人卻崇敬龍。在封建時代,龍是皇帝的象征。中華民族稱自己是“龍的傳人”。
“龍”(dragon)在西方世界的神話傳說中卻是一只巨大的蜘蝎,長著翅膀,身上有鱗,拖著一條長長的蛇尾,嘴中噴出火焰,是罪惡的象征。因此,中文的成語“望子成龍”若譯為“to hope that the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西方讀者一定會大惑不解甚至產生誤解;若譯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或“to hope that the so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則能恰如其分地傳達源語的文化內涵,易被西方人所接受。中英人民對于某些動物的心理反應是不完全相同的,這就要求翻譯時必須進行適當的轉換。
中國遵循直覺的感悟式的思維方式,追求形象思維。而西方開放性的商業社會造就了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外向型思辨。這種外向性的“思物”又形成了西方注重邏輯關系的分析性思維方式。兩種思維模式決定了對語言的兩種審美標準:語言的形象美和語言的邏輯美。例如: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對照上面馬致遠的“秋思”與譯文可以看出,原詩通過九個形象性名詞的連續使用,譯文則是通過形式完整的邏輯語句來抒發作者當時的心境,這正符合東西不同思維模式的特點。所以,在翻譯時若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打破原文形式上的束縛,運用不同的思維模式構建譯文,以符合譯入語文化的審美標準。
因為中西方人的思維模式、社會習俗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人們的行為方式又受社會文化的潛在指引,所以翻譯中最大的困難往往不是來自語言本身,而是語言所承載的文化意蘊。這就要求譯者翻譯時不能只在語言上推敲,還應考慮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這樣才能將翻譯做好。
四、文化翻譯的策略及原則
(一)翻譯策略的選用
翻譯的目的是促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溝通,因此,翻譯是文化傳播的中介,而譯者就是文化傳播的使者。譯者的翻譯策略與翻譯目的、譯者的意識形態、文化背景、社會氛圍、讀者的趣味要求等可變因素息息相關,又直接影響到翻譯效果。因而,異化與歸化等翻譯策略在中外翻譯史上都留下了濃彩重墨的一筆?!皻w化翻譯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和“異化翻譯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是美國翻譯理論家韋努蒂(LVenuti, 1995)創造的術語,用于描述兩種不同的翻譯策略。歸化翻譯法追求譯文文體自然流暢,一目了然,其目的是盡量減少原文給目的語讀者帶來的陌生感;而異化翻譯法則故意沖破目的語常規,把原文本的異國情調帶到目的語文化之中。隨著翻譯研究越來越重視文化因素的作用,異化與歸化也被置于文化研究的大視野中進行關照。葉子南將西化界為在兩個語言體系中已固定的表達方式間有差異時(英譯中)所采取的原語的表達方式;并認為緩慢適度的西化有益無害,西化的總趨勢是合理的。郭建中認為歸化與異化各有其長,這兩種互補的方法將同時并存。孫致禮則持適度原則,即在“純語言層面”用歸化法翻譯,在“文化層面”力求最大限度的異化。但他們又都推斷異化法將最終會占上風。
(二)“文化傳真”:翻譯的基本原則
魯迅說:“如果還是翻譯,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覽外國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時,有這等事,和旅行外國,是很相像的,它必須有異國情調?!彼^“異國情調”,魯迅指的不是語言上一味仿效西洋,而是盡量保存原文所蘊含的異域文化特色。韋努蒂積極倡導翻譯過程中對源語文本的異化處理,從而揭示兩種語言在表達形式和文化上的差異。這就是說,翻譯不僅要考慮語言的差異,還要密切注視文化的差異,文化差異處理得好壞,往往是翻譯成敗的關鍵。語言可以轉換,但文化特色卻不宜改變,一定要真實地傳達出來。因此,“文化傳真”應是翻譯的基本原則。
為了能夠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來源于典故或宗教的習語常采用異化的譯法。當然,為了照顧譯語讀者的需要可采用直譯加注腳的方法,如漢語諺語“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由于基督教國家對“和尚”這一概念比較陌生,而有關和尚的典故更是鮮為人知,所以可以采用直譯加解釋:One monk,two buckets; two monks, one bucket; three monks,no bucket, no water一more hands, less work.這樣既傳達了語言的意義,又傳播了文化背景知識。
篇2
[論文關鍵詞]上海世博會;跨文化傳播;價值;策略
一、引言
1851年英國政府耗用了4500噸鋼材和30萬塊玻璃,在海德公園附近建成了一座夢幻般的水晶宮殿,里面陳列了當時令人矚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等。之后160天,這座宮殿共吸引了630萬人次前來參觀這個盛大的展覽。這就是被后人公認為標志著工業時代到來的第一屆“倫敦世界博覽會”。158年后的今天,上海正積極地為舉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而緊張籌備著。
經過一百多年的變遷,如今的世博會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展現人類在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覽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成為一個世界超級溝通盛會,預計將會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參展并吸引7000萬參觀者”。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是一個探討人類城市生活的盛會,是人類文明的一次精彩對話。
從1851年到今天的40多屆世博會上,人們帶著各自先進的展品和美好的愿望從世界各地匯聚到同一個地方進行交流,支撐著這個盛大聚會的原動力就是人類對于溝通的渴望。在持續將近半年的時間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價值觀念的人們在交流中互相認知,在溝通中取得理解,在理解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實現共存。世界各國獨特的文化匯聚于此,進行交流、溝通與協作,極大促進了全人類的跨文化交流,彰顯了世博會的真正價值。對于中國而言,由于歷史背景、社會文化以及價值觀念等諸多因素的迥然差異,中華民族文化與世界其他文化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溝壑。中國駐英國大使傅瑩曾經這樣感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這堵墻太厚了?!边@就直接反映了當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艱巨性。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樣做才能更好地推動人們互相溝通理解、實現和平共處呢?2010年上海世博會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跨文化交流與傳播的新平臺。
二、世博會跨文化傳播的價值
(一)世博會是世界公認的最大的跨文化傳播平臺
世界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尤其是跨文化的傳播,也就是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交流借鑒、學習補充。在人類歷史上,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對外交流就有: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后來的絲綢之路的開通;鑒真東渡日本把中國古老的文明傳播到了周邊國家;中國的四大發明傳播到了西方,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誕生和發展。隨著全球化浪潮的襲來,尤其是通訊和交通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不可避免地要與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溝通和協作,跨文化傳播在廣度、深度和密度上都達到了空前的地步,人們對于跨文化傳播的關注與研究也隨之日益加深。各類專著、論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等都標志著我們對于跨文化傳播的內涵、規律、意義及其影響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會是一次盛大的全球展覽會,它用一個主題將幾千萬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人類面臨的問題,已經無可爭辯地成為迄今為止全世界最大的跨文化傳播平臺。
(二)世博會具有促進跨文化溝通與理解的價值
在當今高科技時代里,傳統世博會面臨著諸多的挑戰,但是,越是全球化就越發凸顯不同文化之間互相溝通與理解的重要性。世博會具有促進跨文化溝通與理解的價值,這也是世博會作為一個傳統會展能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存在和發展的核心價值所在。不難想象,來自全球150多個國家的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社會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展示各自豐富多彩的文化,這樣的獨特體驗是無法用網絡和屏幕來替代的。和奧運會一樣,世博會也是一種國際通用語言,它跨越了文化之間的鴻溝,用共同的理念和主題以引起世界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共鳴,對跨文化交流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其獨特的跨文化傳播的巨大優勢。世博會給了普通人一個獨特的機會去親身體驗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更好的溝通與合作。鑒于此,我們要利用全球聚焦中國這個歷史機遇向世界準確地介紹中國,尤其是要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熱愛和平、追求和諧的核心價值觀念,把這個傳統告知世界,在互相尊重、交流和溝通中實現國際社會的理解與認同。
(三)世博會具有塑造國家形象和展現民族文化的價值
和奧運會一樣,世博會也是打造和展示國家形象的一個難得的機遇。相關數據表明:“凡是舉辦過這兩大活動的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都大大受益于此?!彼粌H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更是改善國家形象、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良好平臺。眾所周知,日本正是憑借多次舉辦世博會和奧運會使得國家經濟和文化得到了復蘇,大批日本企業也借此走向了世界舞臺。同時,世博會推動了日本重新確立其民族文化,也成為其確立大國地位的巨大動力。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設想未來城市生活的平臺。我們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塑造并傳達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的形象和文化,塑造以人為本的國家形象,充分展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勇氣、自強不息的志氣、厚德載物的大氣”,展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世博會促進跨文化傳播的規律
現代世博會蘊涵了豐富的展覽、表演和互動等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型活動的鮮明特征:
1.文化性。一百多年來,世博會已經由最初展示先進工業產品演變為展示各國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成果的綜合舞臺,而世博會的核心價值直未變,這就是“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這才是真正支撐起世博會的核心要素”l6j。歷屆世博會都有大量的文化活動,而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的文化活動預計總量更是達到2萬場左右。舉辦期間,世博會將是全球文化活動的中心,各種不同文化在這里匯聚,經過交流、摩擦、溝通與滲透,最終達到理解、交融和共存。歸根結底,世博會傳播的核心內容還是文化。
2.長效性。世博會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大型綜合盛會。奧運會雖能吸引全世界人民目光的集中關注,但舉辦的時間只有半個月左右,時間較短。世博會的舉辦時間則長達半年之久,目標是“吸引7000萬人次的中外觀眾,平均每天參觀者的人數高達40萬左右,其影響力和輻射面是空前巨大的”。與此同時,還會有大量來自全世界的記者參與新聞報道,我們更應該利用這個媒體集中且長期關注的時刻,圍繞2010年上海世博會,從世博背景、世博理念、世博人物等不同角度挖掘上海和中國的文化,用靈活生動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歷史傳承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國家形象。
3.參與性。世博會與奧運會的最大區別莫過于奧運會是以觀眾被動觀看比賽為核心,而世博會是以主動參與為核心的。參觀者身臨其境,切身體驗,親身感受。傳播學的理論表明,人際傳播的效果要遠遠好于其他媒體形式,而世博會正是通過人們口耳相傳、親身體驗的人際傳播形式來發揮其巨大影響力的?,F代世博會重在參與、互動和交流,它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來讓參觀者主動參與進來,從而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增強了人們互相學習和交流的意識和積極性。
四、利用上海世博會有效推進跨文化傳播的策略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理念是:“傳承世界文明,弘揚民族文化”,這一理念與我國提倡的“請進來、走出去”的對外交往戰略一脈相承。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世博會這個平臺積極弘揚中華文化、推進跨文化交流與傳播呢?
(一)增加對文化重要性的理解
世博會的交流實際上是文化及思想的交流,而文化則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核心要素。文化交流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政治、經濟、外交等各個領域,這其中有共通、理解和包容,也有差異、誤解和沖突。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構成其他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礎,相反,文化上的誤解則會造成一切交往的障礙。相對于硬實力而言,軟實力更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被外來文化征服的人不會認為自己是那種文化的俘虜,反而會認為自己擁有了那種文化,這就是文化強大的滲透力。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她的《治國方略——應對變化中的世界》一書中說:“中國不會構成冷戰時期蘇聯的那種挑戰,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可以用來推進自己權利而削弱別國的具有國際傳染性的學說?!?/p>
這個學說就是思想觀念,就是文化??梢?,思想與文化對于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與發展都具有根本性的凝聚和推進作用,而世博會就提供了一個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契機。我們應該充分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會,通過一系列的展覽、論壇、文藝表演活動準確展示中華文化的豐富而深刻的內涵,闡釋中華民族追求和平的思想觀念及價值觀念,擴大中華民族文化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把傳統文化轉變為國家競爭力。
(二)增強文化差異意識,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協助各國做好參展工作
由于各國的歷史背景、社會制度、人口、地理等各不相同,導致了每個國家都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比如說風俗習慣、語言表達、思維模式、宗教法律以及其核心的價值取向。但是,文化具有獨特的多樣性,不同的文化是可以相互溝通、相互滲透、相互借鑒的;文化沒有好壞、優劣之分。不同的文化應該互相尊重、相互補充。如果每個民族都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評判標準等去進行對外交往,那么對異質文化就會產生不自覺的排斥。
因此,我們應該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克服文化的民族中心主義,既要消除對西方強勢文化的恐懼感,也要消除對異質文化的抗拒性,認同其他文化存在的價值。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舞臺上,我們要面對有史以來最為多元的文化和觀眾,我們對于他們應該給予高度信任,同時也要增強自信,消除文化距離和文化震驚,正確理解參展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念,高效、準確地協助他們做好參展工作,這對于辦好一屆世博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對于傳播中華文化卻是一個極大的機遇。
(三)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表現力、吸引力和影響力
在我國的對外交往中,由于文化差異等原因,中國對外文化交往中存在著巨大的“逆差”。正如趙啟正在2006年跨文化傳播論壇上所言:2004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圖書版權多達4068種,而輸出的只有14種;從英國進口的有2030種,輸出的只有l6種。電影方面,從2000年到2004年中國進口的影片多達4332部,其中,美國幾乎占到了一半,而我國出口的影片可以說屈指可數。在服裝、動漫、電視劇等等各方面都存在嚴重“赤字”問題?!妒ソ洝分悬S金法則“treatothe~thewayyouwanttobefeated.”不僅基督徒熟悉,而且幾乎是傳遍了全世界。而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理念,比西方人的這個黃金法則要早幾百年,卻未能在世界上廣泛流傳。
這些事實和數據很清晰地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是不夠的,與文化的內涵是不成正比的,我們還沒有能夠真正激活中華文化,沒有詮釋好我們的優秀文化。因此,我們要采取切實措施來增強中華文化的表現力、吸引力和影響力。可以通過定期在國外舉辦各種類型的中華文化展、論壇、文化節、文化年等系列活動;要增加媒體對文化活動的關注,給予更廣泛的宣傳和報道,推動一些優秀的文化藝術能廣泛傳播。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的精彩絕倫的文藝表演,就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也同樣是這樣一個舞臺,屆時會有更多的文化活動,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來展示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巨大魅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中華文化的演繹力、創新力和表現力。
(四)跨越文化差異。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共贏
舉辦一屆成功的世博會要涉及到與其他國家和組織的配合和協調,譬如世博會場館設計方案的全球征集、志愿者的全球招募與培訓等,這些都需要與不同文化的人們進行良好的溝通和密切的配合。世博會是一場國際盛會,我們只有與國際社會進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加強與國外文化機構的合作,了解海外觀眾的文化需求,敢于開放、勇于合作,才能吸引到優質的國際資源,才能跨越文化差異的鴻溝舉辦一次成功的世博會。
篇3
全媒體語境下的吳文化傳承策略
先生曾說,好的文化應該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只有具備這樣的博襟,積極吸納的東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將吳文化的優秀內涵不斷傳承,才能使吳文化的價值得到進一步的彰顯,也才能發揮其潛在價值。全媒體時代通過媒體形式的不斷交融,媒體內容、渠道、功能層面的融合,使得吳文化以多元化、立體化、全方位的形式傳達,更快速、更有效的走進人們的視野,成為創造“文化價值”和“創意價值”的有效載體。全媒體語境下恰當的傳承策略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能夠促進吳文化在全媒體時代的審美需求和審美期待中實現文化的傳承與現代化融合的進程。(1)文化資源傳承:傳統建筑具有古典的審美意蘊和文化特色,是吳文化的最直觀的形象代表。因而對有保護價值的傳統建筑,修葺與補救中盡量保持材質、形式美感與歷史的韻味。手工藝文化可通過現代化技術與手工藝術相結合,提升產品的生產速度和質量,使得產品更迅速的走向國內外市場。而昆曲,錫劇、評彈等傳承性較強的精神文化產品,除保持其基本的曲調樣式外,對于內容與形式,都可進行改革,以適應時代脈博與大眾的審美口味,并進一步引導大眾的鑒賞能力。同時,也可采取文化藝術節的展演使昆曲,錫劇、評彈等以新的形式走進人們的生活。對于吳地優秀的傳統精神意識,可通過專家講座、藝術展覽加強文化的宣傳,營造文化氛圍,使優秀的文化傳統“潤物細無聲”地走進人們的生活。(2)創建品牌,形成特色。逐步推進文化品牌傳人、特色文化品牌、品牌旅游項目的建設,開發互動性、文化性強的旅游項目。要在“文化品牌創建”上著力打造,形成特色文化品牌產業鏈。從而開發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吳文化項目。(3)商業運作。任何文化都曾經從流行走向經典,而傳承和弘揚則須通過商業化包裝策略將經典之作以新的形式推出為流行趨勢。如將經典的昆曲、錫劇、評彈納入到互動旅游項目中,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弘揚傳統文化。既展示文化價值,亦考慮文化的附加經濟效益,讓文化的傳承成為切實有效的行動。吳文化作為長江三角洲共同的歷史淵源,不僅是各地打造自身文化形象的豐富寶藏,也是形成整合發展優勢的天然紐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通過“全媒體”形式全方位的繼承、弘揚吳地文化,以開放的心態兼收并蓄世界先進文化的精髓,融會貫通、自強不息,再創新的文化輝煌。
全媒體時代吳文化微傳播策略
篇4
話語權是民主政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媒介、受眾都普遍追求的東西,沒有話語權的民主政治就像無本之木、無花之果。學術界有關話語權的研究早已不局限于語言學領域,向多學科發展。媒介作為話語表達的主要載體,對它的研究顯得異常重要。??抡f:“話語意味著一個社會團體依據某些成規將其意義傳遞與社會之中,以此確立社會地位,并為其他團體所認識的過程。”話語權掌握在誰的手里,輿論流向就掌握在誰的手里。誰掌握了話語權,就可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一、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
索緒爾作為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他打破了傳統語言研究的方法,為現代語言學奠定了基礎。他的語言學被稱為結構主義語言學。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研究:一是言語活動、語言、言語的區分。他認為言語是個人的東西,屬于個人領域;而語言是社會集團約定成俗的規則,屬于社會領域。語言相對于某個特定的時期和集團來說,是固定不變的;而言語是變化的。語言和言語相互依賴、相互依存本文由收集整理,語言是言語的產物和工具。二是語言的內在成分和外在成分的區分。他用象棋做比喻,形象生動的解釋了兩者的區別。他認為象棋比較容易區別什么是外在的,什么是內在的:這種游戲從波斯傳到歐洲,這是外在的;而涉及到游戲的體系和規則,則是內在的。其三是共時和歷時的區分。他認為和靜態相聯系的是共時性的,和動態、演變相關的是歷時性的。他把言語放在一種共時性的、靜態環境中進行研究,而對那些演變的、動態的因素(比如:歷史的、社會、交往因素)則不予考慮。其四是語言的靜態是一個符號體系學說,這是索緒爾語言學研究的核心部分。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是里程碑式的,對人類進行語言方面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巴赫金的話語理論
巴赫金思想的睿智、見識的深邃、涉獵的廣博無人不知。作為話語理論首屈一指的先驅,巴赫金的對話學說、“超語言學”理論、意識形態話語觀等一套話語理論,為解析各種傳播活動提供了樸實而新穎的視角,對學界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他從文學入手來建構自己的話語理論,交往與對話是巴赫金思想的精華。所謂對話,“是同意或反對關系,肯定和補充關系,問和答的關系。”他認為對話不單局限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還可以是思想、文化內部的交流。“一個聲音什么也解決不了,兩個聲音才是生活的基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存在于對話之中。“存在就意味著進行對話的交往。對話結束之時,也是一切終止之日。”“生活的本質是對話的。生活意味著參與對話:提問、聆聽、應答、贊同等等。”新聞是一種多重多角關系的對話,他們之間繪聲繪色的生動對話,形成了多彩的新聞,構成了一種話語權力。
意識形態符號論作為巴赫金話語理論中又一個重要的建樹,對學術界和當今新聞傳播領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意識形態符號論”突出語言社會性、意識形態性的首要支配作用。他認為,對話存在于某個具體語境中,也就是存在于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之中。每個字、每個詞都包含了不同的意義。巴赫金認為意識形態的制約大于符號的制約。我國新聞傳媒作為,匯集了不同階級、政黨、派別、政權等聲音,成為了一個實質性的輿論陣地。在這里,你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所有的意見和想法匯集成為“意識形態充盈物”。
巴赫金的對話理論和“意識形態符號論”構成了“超語言學”的基礎。話語問題是超語言學的核心。他說:“我們的分析,可以歸之為超語言學;這
里的超語言學研究是活的語言中超出語言學范圍的那些方面。”“活的語言”是針對索緒爾“死語言”而提出來的,它突破了結構主義的局限,具有進步意義。
三、福柯與權力話語
篇5
注重教材建設,提供有效的母文化輸入。經過幾十年的外語教學探討和研究,目前我國出版的外語教材種類繁多,它們由于受眾、目的不同,所編內容和側重點亦有差異。但是大多數教材都會介紹相關的西方文化,很少有教材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導致英語教學中母文化輸入嚴重缺位,給跨文化交流帶來了困難。學生可以流利地背誦雪萊、莎士比亞的詩行,但卻不能把作為中國文化璀璨明珠的唐詩翻譯成漢語;對于西方的宗教文化、節日津津樂道,卻不知中國傳統節日用英語如何表達,更不用說向外國人介紹我們的傳統習俗了。作為一個外語學習者,熟悉我們的母文化并對其進行有效的跨文化傳播,是當今世界經濟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而我們培養的學生恰恰在此方面能力缺失,這不得不引起外語教學人員的重視。如我校英語專業使用的教材《綜合英語教程》,在每單元后面都有一個西方文化介紹,若能加上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對比,效果就會好很多。恩格斯曾經指出,“只有將母語同其他語言對比時,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學的語言?!贝送?,各類外語測試的導向性作用也不容忽視,如英語專業四級考試的作文,2012年一改過去考議論文的做法,考到了對于中國端午節的介紹和描述,使學生意識到這方面的知識必須要補上,對外語課堂上中國文化的講授起到了積極作用。
跨文化傳播中端正外語教學指導思想。外語教師應認識到外語教學不是僅僅把對方的文化和語言介紹給學生,還要引導學生在學會外語的基礎上傳播自己的母文化。在教育部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的精神座談會上,教育部長袁貴仁強調,“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外語課堂也要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多向學生宣傳帶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傳統文化,教會學生批判的接受世界其他文化的內容,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從而增強自己的綜合素質。學生應學會在各種文化碰撞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既不盲目拒絕“他文化”的精髓,也不一味否定母文化的恒久魅力,在跨文化交流中游刃有余。
跨文化傳播活動涉及到很多方面。語言是其中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如何語用外語為我國的母文化傳播作出貢獻,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外語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外語溝通能力的主要方法,應順勢而為,在教學活動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宣傳我們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使其永葆青春。
作者:張莉單位:河北工程大學
篇6
論文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綜合分析法,從文化學、傳播學、民俗學視角對2010年廣州亞運與嶺南休閑體育文化融合傳播作出相應探討與分析,了解歷屆亞運會主題口號時舉辦城市文化傳播的影響,思考201。年廣州亞運理念:“激情盛會,和諧亞洲”,它將充分體現競技體育與休閑體育文化完美結合,創建以休閑體育為核心的東方體育文化理念,打造廣州亞運休閑體育盛會,將東道主嶺南休閑體育文化傳播亞洲,走向世界。
1.2010年廣州亞運理念與休閑體育文化的聯袂
1. 1廣州亞運理念充分把握時代主題—“和諧時代”、“休閑時代”
廣州亞運理念:“激情盛會,和諧亞洲”把握了時代主題,又體現了亞運會的宗旨和舉辦城市的熱情,同時表達了亞洲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如1951年的印度新德里舉辦的第一屆亞運會,用的是“紅色太陽”的口號,是當時亞洲追求初升之日的發展愿望。廣州亞運必然受到嶺南文化的熏陶,而且廣州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城市,熱情洋溢地迎接來自亞洲各地的朋友來參加2010年亞運會,讓參加亞運會的亞洲同胞感受到廣州亞運會的激情,讓亞洲人民從激情亞運中融合休閑體育思想,創造和諧亞洲。對剛結束不久的北京奧運,我國贏得金牌第一的東道主榮譽,對于亞運這應該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應該突出激情亞運、和諧亞運、休閑亞運,打造我們亞洲休閑體育文化理念,傳播休閑體育文化。
1. 2廣州亞運新增項目富有休閑文化特征
廣州亞運會是亞運歷史上設項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屆亞洲盛會。在42個大項中,既有28個奧運會比賽項目,也有14個非奧項目,新增項目為體育舞蹈、龍舟、輪滑、圍棋、象棋、板球等6個項目,其中3個項目屬于中國的,都是屬于休閑體育項目類,龍舟進入亞運會,展示了“粵人喜水善舟”的嶺南休閑體育文化特色,而且在廣州亞運會官方網站主頁面版頭設計起伏的線條及龍舟圖案,融人了龍舟這一本土元素,充分體現了本屆亞運會朝休閑盛會方向發展。廣州亞運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嶺南文化的陪襯下盡顯東方特色,追求“天人合一”,淡化競技,實現“人與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將廣州亞運會打造成為休閑體育盛會,樹立亞運以休閑體育文化為核心的理念。
1. 3廣州亞運與東方體育文化之說
先從亞運會的淵源說起,在20世紀初葉,受西方體育文化輸人的影響,部分東方國家開始發展起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開始有了區域性的體育國際交流,進而開始醞釀東方體育文化的整合,之后便出現了亞運會,從此我們的東方體育文化被競技體育文化代替。1913年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一屆東方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亞運會的雛形,菲律賓、泰國、臺灣、日本、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這次運動會。最初,每兩年舉辦一屆,到1934年為止,共舉辦了十屆,后被稱為遠東運動會。1840年,爆發,西方體育文化曾搭乘在殖民化的軋道機上,把東方各國的原體育文化推擠到邊緣,幾于湮沒。然而,在當今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西方體育文化又如同割草機一樣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修剪得整整齊齊,各種民族體育文化作為弱勢文化,在“弱肉強食”的規律面前,變得如此蒼白,各種民族體育文化與奧林匹克之間形成了一種絕對不對稱的文化關系。因此,我們應該發起東方體育文化,確立東方體育文化哲學思想,以中國儒家思想中的仁愛、和諧等觀念為主導思想,廣泛結合亞洲各國的民族體育文化精髓,打破亞運會過去的精英型的選拔式,應該是聯歡盛會,是健康、健身的休閑體育盛會,打造東方休閑體育文化理念的亞洲運會。所以,借廣州亞運是傳播東方體育文化的最佳機遇。
2 2010年廣州亞運與嶺南休閑體育文化融合傳播分析
2. 1傳播嶺南休閑體育文化,塑造廣東體育文化形象
嶺南休閑體育文化是在嶺南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而獨秀一枝,成為東方體育文化的代表之一,經歷了中西體育文化的沖突與融合,經過了歷史的驗證。嶺南休閑體育文化不是一個單體,而是一個集合體,嶺南休閑體育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傳播。嶺南休閑體育文化傳播是指嶺南休閑體育文化特質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社會群體和個體之間的傳遞。嶺南休閑體育文化傳播歷史悠久,而且有一段發展變遷過程,其傳播與發展,互為表里,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嶺南休閑體育文化傳播既是一種通過嶺南休閑體育文化塑造廣東各地區體育文化形象的過程,也是一種通過多種傳播渠道認知嶺南休閑體育文化的過程,還是一種通過對嶺南休閑體育文化的解讀了解廣東兼容博大精神的過程。
2. 2嶺南休閑體育文化傳播的核心內容—“武”、“獅”
武術和南獅是嶺南休閑體育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在海內海傳播最為廣泛的嶺南文化特色。嶺南自古有獅武合一的傳統理念,其中南獅是一門集南拳、跳躍、鑼鼓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打造了嶺南休閑體育特色,成為嶺南傳統休閑體育文化的精髓。隨著嶺南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與娛樂意識加強,每逢佳節,舞獅與武術成為慶典的主要亮點節目。此外,在公園常見踢毽球、打太極拳、羽毛球等,成為全民健身休閑體育項目的主體部分。
2. 3嶺南休閑體育文化傳播體現亞運主題思想
體育大國進軍體育強國,必須擁有我們自己的體育思想,那就是休閑體育文化思想,符合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核心—“中和”、“不爭”,建立我們東方體育思想,與強烈的西方體育形成沖突,讓我們中國為亞洲體育作出重要貢獻,感動亞洲;將“休閑”思想灌人亞洲人民的腦海中,將我們中國休閑體育文化傳播亞洲,風行世界。
3融合傳播對策
3. 1成立亞洲休閑體育文化傳播中心,建立研究機構
借助廣州亞運契機和廣州獨特的經濟和文化優勢,加強與亞洲地區的休閑體育文化交流,這是打造東方體育文化的完美時刻,應該抓住機遇成立亞洲休閑體育文化傳播中心,建立研究機構,加快亞洲體育文化發展,實現亞洲體育文化大融合,打造亞洲的體育文化理念。充分發揮廣州亞運的機遇,迎合周邊國家的體育文化思想,如印度的瑜伽,中國的傳統體育養生,太極拳等休閑文化,舉辦每年的亞洲休閑體育大會。
3. 2充分利用大眾媒體,提高媒體對嶺南休閑體育文化的傳播意識
大眾傳媒是“專業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對象而進行的大規模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活動?!蹦敲?,對大眾傳媒進行引導,提高他們對嶺南休閑體育文化的認識和了解,這樣更有利于發揮他們的才智,打造更好的傳播理念和手段,使傳播效果更明顯。如鳳凰衛視成為本屆亞運會的媒體合作伙伴,它將把廣州亞運會“激情”、“和諧”理念傳遞給全球華人,傳遞到全世界。
3. 3加強志愿者對嶺南休閑體育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對“2010年廣州運會”的嶺南休閑體育文化傳播,具有很大挑戰性,也具有特殊性,是在國內進行的嶺南休閑體育文化國際傳播的一次非常好的機遇。正是這個特殊性,使嶺南休閑體育具備了良好的傳播環境。為此,加強亞運會志愿者培訓,訓練一批精通嶺南體育休閑體育文化和了解嶺南休閑體育文化的高素質人才充當志愿者,為傳播嶺南休閑體育文化服務,使亞運期間的嶺南休閑體育文化傳播做到面面俱到,把每一個海外受眾作為傳播對象,只有這樣才能根據受眾的群體進行分層,按不同國家或不同語言進行分群傳播,讓志愿者熟悉每一個國家的傳播狀況。尤其部分海外人士對以嶺南武術為代表的南拳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根據其了解程度進行傳播。
3. 4亞運期間舉辦亞洲休閑體育文化節,傳播嶺南休閑體育文化
亞運會是我們東方的大盛會,是傳播東方體育文化的大好時機,所以籌劃亞洲體育文化節,以聯歡形式灌輸東方體育文化精髓,打造我們東方體育運動會的品牌,建立我們自己的亞運會理念—“健康體育,綠色體育,和諧體育”,貫穿休閑體育文化為中心,傳播亞洲休閑體育文化,打造嶺南休閑體育文化特色。
3. 5讓廣州亞運與旅游相結合,使國外友人零距離接觸嶺南體育文化
亞運服務部聯合嶺南地區旅游公司,組織運動員暢游嶺南武術之鄉,走進黃飛鴻的故鄉,欣賞嶺南武術與南獅表演,親身體驗武林傳奇故事,此外還有佛山順德的李小龍樂園,梅州的足球之鄉,開辟一條亞運休閑體育文化旅游專線,打造亞運旅游品牌,吸引國外友人,使其零距離接觸嶺南體育文化,讓其感受嶺南休閑體育帶來的樂趣。
篇7
【關鍵詞】 藝術作品;文化傳播;意義;途徑
藝術作品是從歷史長河中遺留下的文化精粹,它凝聚著藝術家的思想和靈魂,鐫刻著時代的印記,彰顯著歷史的脈絡。將藝術作品呈現在大眾視野之下,本身就是一種對作者創作精神的展現,更是一種藝術文化的傳播。
一、作為符號的藝術作品
在社會傳播中,任何信息都攜帶著意義,而任何信息也都必須通過符號才能得到表達和傳遞。作為非語言符號的藝術作品,也必然擔負著符號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傳達功能、思考功能。德國著名的哲學家、美學家卡西爾認為:藝術是一種承擔了特殊“表現”意義的符號,是一種在激發美感形式媒介中的表現,是大不相同于一種言語或概念的表現[1]。藝術家將其所要表達的思想賦予藝術作品,那么藝術作品就成為了承載著藝術家藝術思想的符號。而作為精神內容的意義或藝術家的藝術思想如果不轉換為具有一定物質形式符號——藝術作品,是不可能在時間和空間中得到保存的。
二、藝術與文化
美國文化學家克魯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判性回顧》中提出:文化包括各種外顯或內隱的行為模式,通過符號的運用使人們習得并傳授,并構成了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歷史上經過選擇的價值體系;文化既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又是限制人類進一步活動的因素[2]。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或文化現象,在人類文化乃至人類文化發展的過程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蘇聯美學家卡崗認為:藝術是它所屬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從這種意義上講,藝術起到了“文化自我意識”的作用,因為藝術仿佛是一面鏡子,文化從中照見自己,從中認識自己,并且只有在認識自己的同時,才能認識它所反映的世界[3]。
三、藝術作品與傳播
傳播活動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符號化和符號解讀的過程,即傳播者將其所要傳遞的訊息或意義轉化為符號,傳播對象對接收到的符號加以闡釋、理解其意義的過程。那么藝術家從創作作品到藝術作品被呈現在大眾視野并被大眾所解讀的這個過程就可以視為一種傳播行為。有些事物由于過于熟稔,大眾已經對其失去了應有的感覺。而藝術能夠捕捉到這些司空見慣的美好,海的聲音、聲調的韻律、人臉的輪廓、風景中光線的舞動,并將這些融入到藝術作品中,同時注入作者的思想。藝術作品常以這種鮮活的呈現去傳播意義。
四、藝術作品與文化傳播
從19世紀傳播一詞進入公共話語,美國文化一直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傳播概念:傳播的傳遞觀和傳播的儀式觀。傳遞觀很容易理解,即一個訊息在空間傳遞和的過程。儀式觀是指在時間上對一個社會的維系,不是分享信息的行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4]。在這里,我們將不去探討和追問這兩種觀點的對立與偏頗。因為本身這兩種對立的傳播觀并不需要彼此否定。大眾對藝術作品的解讀就是訊息—藝術文化在空間傳遞和的過程。藝術作品除了能體現出作者本身的思想之外,在某種程度上,它呈現著一個社會文化發展的態勢。從儀式觀的角度來看,傳播的起源與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傳遞,而是建構并維系一個有秩序、有意義、能夠用來支配和容納人類行為的文化世界[5]。藝術作品通過自身被附著的意義所建構出來的藝術文化世界,來吸引大眾參與,并不是單純的傳遞與獲取信息,而是一種對現實的呈現。藝術作品的這種對文化的呈現以及大眾對其的解讀過程,就是一種藝術文化的傳播。
五、藝術文化傳播的框架
所謂框架指的是人們用來闡釋外在客觀世界的心理基模,所有我們對于現實生活經驗的歸納、結構與闡釋都依賴于一定的框架,框架能使我們確定、理解、歸納、指稱事件和信息[6]?!秱鞑リP鍵詞》這樣來定義框架:框架就是選擇的原則——刻意強調的、闡釋的和呈現的符碼。藝術作品的傳播過程必然會涉及到框架的選擇。只是藝術作品的框架是隱晦的,不易察覺的,這種藝術文化的傳播是通過看似不經意的框架來建構意義的。簡單說來,藝術家在創作作品的時候對主題、作品的表現形式(包括造型、線條、色彩等)、作品元素等的選擇就是一個框架選擇的過程。不同的主題所表達出來的內涵與意義必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主題,選擇不同的表現方式,顏色、造型的不同,或是元素的不同都會表達出截然不同的意義。藝術創作的過程就是一個框架選擇的過程,不同的框架折射出不同的思想內涵,通過框架來凸顯作者想要表達的藝術思想。這種藝術文化的內容是藝術家刻意強調和闡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藝術作品的文化傳播是一種帶有選擇性的傳播。
六、結語
無論是藝術作品的創作者,亦或是生活大眾,我們都應該深刻的認識到藝術作品對藝術文化傳播的意義。藝術作品,以鮮活的形式為我們建構了一個藝術的殿堂。這個虛構的世界,卻折射著社會現實與文化歷史,更通過藝術作品的物質表現形式,將藝術文化世代傳承。
【注 釋】
[1][德] 恩斯特·卡西爾.人論.甘陽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198.
[2]彭吉象.藝術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55.
[3]文藝理論研究編輯部編選.美學文藝學方法論(下).文化藝術出版社,1985.368.
[4][5][美] 詹姆斯·W·凱瑞.作為文化的傳播.丁未譯.華夏出版社,2005.P5,P7.
[6]Owen Goffman Frame Analysis[M]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4.10-11.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篇8
[關鍵詞] 流行音樂;歌手;傳播
【中圖分類號】 J6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2-227-2
對文藝戰線來說,以新的思路推動文藝的繁榮,以貼近群眾的方式進一步服務好群眾,這是體現科學發展要求的重要方面,也是包括流行音樂創作在內的所有的文藝工作者的重要職責。對于從事文化傳播工作來說,應用廣泛的視角和各種傳播方法對我國流行音樂創作、歌手品牌的創立進行宣傳。
一、流行音樂的現場表現形式
現場音樂發展到現在為止有三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所謂的俱樂部文化,Club Culture,在酒吧,現場的這種小型的表演場所,非常典型的北京有一個星光現場。第二種表現音樂的形式就是歌手的巡回演唱會。所謂的巡回演唱會就是這個歌手到處去表演,我們叫做鐵打的歌手,流水的地盤。最后一種表現形式就是音樂節,我們叫做鐵打的地方,流水的藝人。現在有雪山音樂節,北京有朝陽公園音樂節,有摩登天空音樂節等等很多的音樂節,這些都是現場音樂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二、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
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及流行文化的建立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質疑與爭議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認可與探究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是深化與超越的階段。
(一)質疑與爭議
從1979年到80年代中期,大陸的流行歌曲應該是還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但是音樂批評與理論研究界沒有趁機積極介入,他們與人民音樂研究、北京音樂周報以及中央音樂學報等這樣的全國核心的音樂刊物、報紙為平臺,就當時的音樂文化的思想意識和音樂實踐的新動態展開了一系列的爭論,他們質疑與政論的焦點話題之一,就是對新興流行音樂所持有的觀念、態度以及流行音樂性質問題。
(二)認可與探究
第二個階段是認可與探究的階段。認可與探究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研討會的舉辦,1986-1997年這十年當中,全國各地和各文化部門舉辦了很多有關流行音樂的研討會,我在這地舉了幾個代表性的,比如說1986年的通俗音樂理論研討會、1987年11月河南鄭州全國通俗音樂研討會等等,這些音樂會的舉辦反映出理論批評與研究從第一個階段,民間自發性的研討上升到一個有組織的研討,他們廣泛地就過去的流行音樂的發展成敗、得失、流行音樂所面臨的局勢問題進行討論,對流行音樂的發展是起到的積極的推動作用的。
(三)深化與超越
第三個階段是深化與超越的階段。深化與超越體現在專注專題性的研究非常的豐富,他們主要有史料的梳理。比如剛才付林老師的中國流行音樂20年,還有金兆鈞老師的光天化日之下的流行,這些書籍都給我們研究者們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史料資源。還有實踐理論的研究,主要是歌詞、歌曲的創作,還有演唱的方法等研究。這個階段的特點可以說它比前面兩個階段來說,它的音樂批評與理論探討不再只是現象的附屬或者回應,而是更多的獨立性,而且更加理性,廣度和深度都在拓展,并且與其他學科廣泛地接觸。研究人員也相對的豐富起來,體系性的研究在開始逐步形成。
三、流行音樂的傳播和發展
(一)我國流行音樂的傳播形式變遷
傳播的本質,就是一種復制。復制的本質就是一種藝術形態,經過技術手段,產生出一種新的、和原來藝術形態相同的形態。
過去,流行音樂的傳播靠電視、廣播、圖書、唱片或者是盜版唱片等。但是,今天的音樂作品經過了數字化的技術處理,已經充滿于全國的英特網管道之中,音樂網民的音樂復制已經形成了傳統的音樂復制不可能具備的一些特質。這就是復制的海量性、自主性、多重性、和廉價性。相對于廣播、報紙之外的新的媒體形態,對于新媒體的定義,學者們眾說紛紜,目前對流行的定義是新媒體是一種較為寬泛的概念,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新媒體條件下,對于流行音樂及其文化傳播有三方面的改變:
第一,傳播載體的改變。音樂需要載體進行傳播,而新媒體給流行音樂帶來最初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改變了過去傳播音樂的載體,在口口相傳的年代,空氣是音樂進行傳播的介質。后來的唱片、盒帶、音樂錄音帶等都是音樂傳播發展過程中陸續出現的重要的媒介。而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和以手機為代表的互聯網終端成為最具代表的載體。
第二,傳播主體的改變?,F在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創作的歌曲上傳到互聯網上供人下載,或用手機通過無線通訊系統發給別人,每個人都可以創作自己的歌曲,每個人都是音樂家。近年來迅速走紅的一批《那一夜》、《單車戀人》、《香水有毒》、《老鼠愛大米》等。
第三、傳播效果的改變。中國流行音樂的主要傳播形式是一點對多點,廣播對聽眾,電視對觀眾,音樂生產商對音樂購買者,使得音樂產品的生產缺乏針對性。而在新媒體時代,沒有豐厚的宣傳資源的獨立音樂像獲得了新生一樣,在新媒體的點擊下迅速地蔓延開來。同時,音樂用戶對音樂的各種意見也可以反饋到網絡上,促進歌手改進自己的作品。我們知道流行音樂是一種大眾文化,新媒體給了流行音樂一個機會,讓音樂更加貼近大眾,讓潮流更加符合用戶的需求和情感需要。同時,對于音樂生產者來說,可以無拘無束。歌手只需讓聽眾挑選檢驗,對音樂發行者來說,用戶互動能夠記錄下所有用戶的全部行為軌跡,可以分析歌手總紅的規律,降低音樂投資的成本,使投資收益最大化。
最后,傳統的廣電媒體面臨新媒體的嚴峻挑戰。新媒體的傳播手段的便捷性、快速性形成了音樂消費群體的廣泛性。新媒體的收費模式增加了音樂生產者的經濟收入,新媒體信息的海量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的菜單。受眾接觸的音樂不再單一化,新媒體的出現雖然帶來了沖擊,但并不能徹底取代傳統的媒體。所以總體而言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的流行音樂市場上仍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
由此,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傳播學家叫做馬謝爾說會出現任何一種全國都逃脫不過的電子傳播形式。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通過了光纖傳輸信息的全球性的英特爾網就產生了,英特網覆蓋了全球。我們流行音樂的傳播也搭上了這條網絡信息的高速公路。
(二)流行音樂的傳播對大眾生活的影響
我國流行音樂在爭議中崛起,在探索中前進,涌現了一批膾炙人口的佳作,至今還發揮著很大的影響。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中國流行音樂以獨特的方式記錄了中國社會所有宏大和細微的變化。改革開放30年,每一個重大的歷史階段,每一次重大的社會事件,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進入到我們的流行音樂的詞曲當中。比如2008年,也就是今年,無論是年初的抗擊冰凍災害,還是5?12之后的抗震救災,以及剛剛結束的北京奧運會。中國流行音樂都迅速地在我們耳邊唱響,并因其具有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巨大力量因其反映社會現實的公民心態而廣為傳播。
(三)流行音樂傳播對文化生活的影響
我國流行音樂的傳播對文化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國流行音樂的創作很多歌曲都和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感恩;我國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回報社會;幸福生活在這個美好國家以及對家人對朋友的美好生活相聯系。我國的流行音樂自身的傳播同時,也建立了流行音樂的交流平臺,更緊密地將社會生活、大眾文化緊緊的聯系在一起。30年來,在每一個重大的歷史階段和社會生活的重大事件中,中國的流行音樂以其獨特的魅力奉獻于社會。特別是今年,無論是年初的抗擊冰雪災害,還是四川的抗震救災以及剛剛結束的奧運盛典,我們都真切地感到、看到、聽到了流行音樂界的積極行動和有力聲音。因此,展望中國流行音樂的創新發展,我們音樂人是充滿信心的。我們將以飽滿的熱情、創新的理念投入到音樂創作中,譜寫出更多更有特色、更有深度、更有藝術感染力的優秀作品。
四、結論
流行音樂以及文化的傳播在新媒體時代對大眾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媒體融合的趨勢里,傳統媒體獲得了建設新媒體平臺的空間,從而使得為用戶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成為可能。所以,我們要在遵循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同時,利用新媒體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文化觀念的價值體系。在音樂作品當中,融鑄于人民,與大眾共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真摯情感,弘揚共同的理想,培育和諧的精神,暢想時代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付林著.歌星成功之路[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 .
[2]金兆均.光天化日之下的流行:親歷中國流行音樂[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2002.
[3]余明陽,梁錦瑞.名牌:在傳播中誕生[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4]翟群,應妮,任姍姍.演出、推廣、交流一個也不能少[J].中國演出,2010,(10).
篇9
【關鍵詞】廣播新聞故事 傳播優勢 選題策劃 傳播技巧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在談到提高宣傳引導水平時明確指出,講好故事,事半功倍。這既是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為新聞媒體指出了行之有效的報道方法,體現了宣傳規律、傳播規律和新聞規律的高度統一。作為主流媒體的廣播是新聞傳播的重要陣地,它以聲音的形式及時便捷地向受眾傳遞各種信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廣播曾有過輝煌,擁有數以億計的忠實受眾。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電視的大眾化和網絡的普及化,廣播原有的強勢媒體地位不斷受到沖擊。各種新興媒體不斷涌現,受眾群體越來越細分化,廣播如何發展與創新,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已成為廣播工作者、研究者需要思考和必須解決的重要命題。
近年來,廣播人不斷探索,廣播節目不斷創新,頻率專業化、類型化使廣播節目的傳播更加精準,而新聞故事節目的出現,則進一步提升了廣播節目的吸引力。本文以筆者編輯播講的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故事匯》節目為例,對廣播新聞故事節目的選題策劃與傳播技巧進行解析和思考。
一、講故事是廣播節目的傳播優勢
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不斷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形態。現代受眾既要快速及時地掌握信息,又要方便愜意地獲取新聞,這就要求廣播新聞信息的內容要豐富多彩,形式要生動可聽。因此,廣播新聞故事節目應運而生,并因其具有獨特優勢而得到了快速發展。
廣播新聞故事節目是廣播媒體選擇具有新聞性、故事性等特性的內容,以主持人個性化播講方式播出的節目形式。這類節目由于多是以普通百姓為故事的主角,具有貼近生活的特點,因而符合相當一部分受眾的收聽需求。相對而言,廣播新聞故事節目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講述者通過抑揚頓挫的有聲語言、恰到好處的停頓、簡短的點評、音樂的襯托、貼切的音效和音響等,展現聲音的表現力,牢牢抓住受眾的耳朵,滿足其好奇心。
其實,講故事是廣播媒體的傳統,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小喇叭》節目孫敬修爺爺講故事,到廣播小說、評書的熱播,廣播故事節目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受眾。在本世紀初,廣播故事節目更是有了長足和跨越式發展,北京故事廣播、河北故事廣播、青島故事廣播、濟南故事廣播、合肥故事廣播等專業故事頻率的陸續開播,是廣播故事節目向專業化類型化發展的標志。對媒體而言,內容為王、內容創新是節目發展的源動力,廣播新聞故事節目就是將新聞資訊與故事有機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節目形態,它能夠全面深入地講述新聞的背景、發展過程、意義及影響,在深度上和廣度上與其他新聞節目相比具有獨特優勢,所以這類節目一誕生就顯示出了獨特的魅力,受到受眾的歡迎。
河南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故事匯》創辦于2009年,是一檔55分鐘的日播節目,每天晚上7:35在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頻率播出。該節目每期一個故事,情節曲折、引人入勝,播出伊始即引發廣泛關注,并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近年來,全國各地幾乎都有廣播故事節目,并且各家廣播電臺此類節目的收聽率也在不斷攀升。同時,電視媒體的很多故事欄目也有較快發展和較好的收視率,如江西衛視的《傳奇故事》開播以來不斷刷新收視記錄,收視率在全國35個城市排名穩居前三位。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財富故事會》、遼寧衛視《王剛講故事》等也都有很好的口碑和收視率。
二、廣播新聞故事節目的選題策劃
廣播新聞故事節目以故事的形式傳播新聞、以新聞的態度講述故事,力求用講故事的方式解讀生活,用懸念的魅力吸引受眾,充分體現受眾本位、內容為王的意識,并憑借鮮明的節目定位和生動、有趣、豐富的內容吸引受眾。廣播新聞故事節目在選題策劃時,需要把握好以下原則:
(一)以正面輿論引導為核心
目前,社會思想多元、多樣、多變趨勢更加明顯,各種社會思潮日趨活躍,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的難度越來越大。特別是隨著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各種利益關系更趨復雜,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協調各方面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壓力不斷加大。因此,新聞傳播者擔負的責任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和更為艱巨。新聞故事節目選題應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不選擇離奇、血腥、低級、庸俗的內容。在選擇好內容的同時,進行理性思考、正面引導,這樣就保證了不僅有一個好故事,還有一個好的主題。節目應主要以新近發生、備受矚目、情節曲折、引人入勝的事件為素材,著眼基層、關注草根、發現亮點,多選擇勵志、向上、感人的故事。
(二)以貼近百姓生活為主題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新聞傳播發揮喉舌作用、橋梁作用和紐帶作用的關鍵,是新聞傳播的方針和指向。廣播新聞故事節目的選題必須貼近基層百姓的所思所想,反映百姓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和他們所關心、關注的問題。節目選題應主要來源于生活,選題種類包括法制故事、愛情故事、勵志故事、文娛故事、名人故事等。重點選擇那些有生活、有震撼力、有時效、真實發生、情節曲折的故事作為素材,然后進行編排加工。例如,城市中的很多駕車者看到有行人橫穿馬路跨越隔離護欄時,常常會埋怨他們不遵守交通規則。為此,《新聞故事匯》節目播出了一位駕車者體驗走人行道的故事,這位駕車者只走了一次人行道就發現,由于隔離護欄設置時只考慮了機動車的安全,沒有為行人在恰當位置留出通道,行人要想到馬路對面需要繞行很遠的距離,這才導致一些人不惜鋌而走險、跨越護欄。節目指出了隔離柵欄設置的不合理性,并提請有關部門合理設置過街通道以方便百姓出行。節目播出后受到了受眾的好評。
(三)以精致節目編排為助力
新聞故事節目是否具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編排和加工。在進行編排時,要根據稿件的思想內容和社會意義、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做出相應的、恰當的安排。內容提要是新聞故事的高度集中和概括,起著介紹節目、引導收聽的作用,在新聞故事的編排中,內容提要能起到“點睛”的作用。節目編排還要講究策劃,在節目內容的組合上,選擇一些什么樣的內容,稿件怎樣刪改,這些都需要進行策劃,編排策劃工作做得如何,直接關系著一期節目的優劣,關系著講故事的效果。
三、廣播新聞故事節目的傳播技巧
廣播新聞故事節目對主持人的要求比較高,要求主持人既能做理性洞察,又能進行感性表達。主持人在節目中往往是編播合一,集播出者與組織者于一身,既要負責節目的整個實施過程,又要控制節目的播出節奏。主持人的播講是對內容的二次加工和創作,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就要求主持人用播講、談話、評論等多種方式進行主持,主持人的語言要優美、精確、生動、形象,節奏流暢,富有個性,需要在節目中不斷設置懸念,吸引受眾持續保持收聽興趣。廣播新聞故事節目的傳播技巧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把握好傳播的基本原則
為把一則新聞故事播講好,主持人要把握好三點:一是把握好人物。抓住人物特點,讓人物推進故事,事件本身有自己的發展邏輯,新聞人物有自己的敘事能力,故事要圍繞主人公展開。這樣可以向人們傳達一種或溫暖或悲憤的情感,充滿人文關懷。二是把握好情節。提煉好矛盾沖突,多設置懸念,步步設局,營造敘事氣氛。主持人要像講故事一樣,掌握好敘事技巧,多講細節,讓故得生動有趣、通俗易懂。三是把握好敘事結構。不同的故事,要有不同的敘事結構。不論是倒敘還是插敘,要最有利于故事的講述。事實是不能改變的,但結構可以改變,把握好基調,設置好結構,故事可聽性就強了。
(二)采用親切自然的播講風格
一個文風清新、內容鮮活、貼近群眾的新聞故事,常常會給聽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相反,那種板著面孔、盛氣凌人、脫離實際的播講,常常讓人反感。好的播講風格決定新聞故事傳播的成效,新聞故事節目主持人要及時捕獲生動的事例和人民群眾鮮活的語言,學會用群眾的語言說話,受眾才會感到像是鄰家的朋友在給自己講故事、說新聞一樣,聽起來親切自然。
(三)充分運用音效與背景音樂
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故事匯》節目以主持人播講為主,播講方式介于節目主持和小說演播之間,根據故事進程適時使用現場音響,根據故事情節的起承轉合適時穿插恰當的音樂、歌曲、音效,結尾處做適當點評,讓受眾在聽到一個好故事的同時,有所收獲。如《高考移民恐懼15年》,說的是15年前一名山東籍考生周弘萍使用一名山西籍同齡者的身份成功考取了大學,讀了研究生,畢業后在北京一家著名研究所工作,目前正在讀博士。這是一個很有社會意義的故事,由于教育資源的不公平等原因,讓一部分急功近利者投機取巧,這肯定是不對的,周弘萍也一直在自責、煎熬中度過。節目播出后在受眾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也給那些想投機的人敲響了警鐘。在制作這期節目時,從推進節目進程的片花的選擇上,特別使用了能夠表現主人公內心煎熬的小提琴音樂;片花的制作也根據故事發展的起承轉合時而憂郁、時而豁然開朗,很好地渲染了主人公內心的掙扎。
篇10
摘要:漢語熱漸漸地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這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漢語教師不僅給外國學生教語言,而且還給外國學生傳播中國的文化。傳播中國文化是對外國人進行漢語教學的關健,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語言學習的心理差異,應該注重跨文化傳播背景下的微觀人際交流。
當英語走向世界各地時,
二、語言學習的心理差異是漢語教學中的重要問題
中華民族與西方民族在文化發展上的時空差異較大,民族心理也有相當的差異。這必然造成對 漢語教學的影響。首先,從兩者的認知心理看,漢民族偏好形象思維,多從整體上認識事物,表現在語 言上,就是漢語形象性強,注重相關性和整體性,具有非形態特點。西方民族偏好抽象思維,注重邏輯性,重個體輕整體,重理性輕感性,體現在語言上,如西方的典型語言—英語,是一種顯性的形態語言,抽象詞語較多。因此,以西方的思維方式理解具有整體性、意合性的漢語,往往會覺得缺乏邏輯,難 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