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論文評語范文

時間:2023-04-05 05:06: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論文評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化論文評語

篇1

偶讀一寓言故事。話說牛耕田回來,躺在欄里,疲憊不堪地喘著粗氣,狗來看它。“哞,老朋友,我實在太累了?!迸TV苦說:“明兒個我真想歇一天?!惫犯鎰e牛,在墻角遇到了貓,“伙計,我剛才去看了牛,這位大哥實在太累了,它說它想歇一天。也難怪,主人給它的活太多太重了?!必堔D身對羊說:“牛不想再給主人干活了?!毖驅﹄u說:“牛不想再給主人干活了,它抱怨它的活太多太重。唉,也不知道別的主人對自家的牛是不是好一點?”雞對豬說:“聽羊說牛不準備再給主人干活了,它想去別的人家看看。也真是,主人對牛一點都不心疼,讓它干那么多又重又臟的活,還用鞭子粗暴地抽打它?!蓖盹埱埃鲖D給豬喂食,豬向前一步,說:“主婦,我向你反映一件事情,牛的思想最近很有問題,你得好好教育教育它。它不愿再給主人干活了,它嫌主人給它的活太臟太累太重太多。它還說它要離開主人到別的人家去?!蓖盹堊郎希鲖D對主人說:“我得到豬的報告,牛想背叛你,它想換一個主人。背叛是不可饒恕的!你準備怎樣處置它?”“對待背叛者,殺無赦!”主人咬牙切齒地說道??蓱z,一頭勤勞而實在的牛就這樣被傳言評論“殺”死了。

現實生活中,存在像牛一樣的實干者,也存在諸如狗、貓、雞、豬似的“評論員”,他們經常點評別人做的事,并做出不客觀的評價到處傳播,甚至以訛傳訛,輕則打擊實干者的工作積極性,重則毀損實干者的聲譽,這實際上是一種病態的評論文化。

不少單位內部多多少少也存在一些“評論員”,他們喜好評論,并四處傳播,歪風敗俗也隨之產生。個別人投機鉆營,一朝得志,持寵生驕,其行為不但影響其他人,而且敗壞了整個單位的風氣;更有甚者,結成利益共同體,用“團伙精神”取代“團隊精神”,猜疑、欺騙和誣陷充斥其間,實干者的勞動價值難被承認,甚至受到傷害,不愿干也不敢干事。久而久之,單位內部經營環境被污染,良好的企業文化被侵蝕,談何可持續發展長盛不衰?為此,筆者呼吁單位內部應培育健康的評論文化。

培育健康的評論文化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在單位內部形成公正、客觀、實事求是的和諧的評論環境,同時需要每個人都保持一種健康的評論心態。一是對人評價要客觀,不要對自己喜歡的人就贊賞有加,對不喜歡的人就吹毛求疵。二是要看主流,不要因為別人一次工作失誤,就抹殺其所有成績。三是要避免以點帶面,如認為別人某一項技能一般,就得出該人所有方面都一般的結論。四是同事間要坦誠交流,認可別人做出的成績,承認別人的價值,有問題當面指出,幫助同事改進工作。(作者單位:四川省岳池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篇2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平面設計應用和結合

一、設計方面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形式、符號在世代傳承中不斷演化、再生。而文化的精髓也源遠流長,不斷得到繼承和升華。

(一)傳統吉祥符號

中國傳統吉祥符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傳承與發揚它,把其精神元素融人現代企業形象設計之中,必定會使企業形象設計更具文化性與社會性。中國幾千年傳統吉祥圖案及紋樣經逐步挖掘、變化和改造成為中國企業形象標志,有方勝、云紋、如意紋、回紋、水紋、太極八卦、中國結等。這些紋樣內涵豐富、意義深遠。中國聯通的標志,就是由一種回環貫通的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盤長”(即中國結)演變而來的。取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之意。迂回往復的線條象征著現代通信網絡,寓意信息社會中聯通公司的通信事業井然有序,信達暢通。將這種吉祥寓意與現代信息時代的理念巧妙結合,使傳統文化有了延續性,巧妙而不牽強,使我們的現代設計少了一些商業氣,更多了一些文化氣息和親和力,在傳達中達成了傳統與現代的對話,設計作品與大眾心理的對話。

(二)神韻的傳承

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深層次的是在于神韻、內涵的傳承。中國有5000年的文化,具有獨特的審美哲學和審美情趣,這些文化隨著具體事物通過視覺表現出來,如:國畫、書法、易經、禪學、五行八卦等等。民間有剪紙、泥塑、木版年畫等。在神韻傳承中,設計師不直接引用符號而是將傳統文化的表達形式、意蘊、審美方式等綜合之后,再形成獨特的設計方法,達到與傳統“神似”的目的。香港著名設計師靳球強之所以走向成功,源于他有一流的設計意識和頭腦,以及在對中國文化精髓如古錢幣、水墨文化、書法、儒家文化、民間文化等的深刻理解,加之早年受到的現代設計的影響,使他的設計作品傳達出厚重的文化底蘊。他的設計將傳統和現代融會貫通,神形俱佳。

(三)中國傳統審美

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方式中強調精神的追求和意境的表現。意境包含生活形象的客觀反

映和藝術家情感理想的主觀創造兩個方面。藝術家通過有形物質世界的表現來追求大千世界

的神韻。“境由心造”,在繪畫、雕塑、建筑等各個方面都能夠體現出藝術家創作過程中所強調的意境美和心理上的和諧美。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意境的美表現在人的創作和審美體驗當中。唐代的王昌齡在《詩格》中就提出:詩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意境作為美學和心理學的范疇與思維關系密切。人們崇尚意境之美,李澤厚在《“意境”雜談》中說:“意境”是“意”“情”“理”與“境”“形”“神”的統一,是客觀景物與主觀情趣的統一。形與神是創造意境的前提。形指可視的形象,意境的產生依賴于形象,對于形象之外的聯想也要依據可視的形象來刺激。神指藝術精神的更高境界,藝術品的傳神之寫照能夠更好地表現出意境之美。形與神的統一始終是藝術家追求的目標。中國繪畫藝術尤其重視意境美的表現,這是由中國傳統思維形式決定的。中國自古以來注重表現自然美,表現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

二、傳統文化在現代平面設計藝術中的應用

(一)構圖方式

中國人向來追求中、全、和。所謂“中”,即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儒學表現的正是這種中正平和的大家氣度,它深深植根于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儒家思想為古代設計提供了設計的宗旨,陰陽五行思想為設計定下了具體的模式,如在建筑設計上強調等級體現,布局上富有層次感和對稱性,在色彩上以黃色為至高無上等。這種注重系統規劃的觀念深入人心,在構圖方式上多有體現。中線是一個表現,中線指以一條中心線自上而下貫穿整張畫面的構圖方式。在中國現代圖形設計中,運用中線進行排版的作品大量可見,這與德國多運用上升的斜線進行排版的構圖方式形成別有意味的對照。這種構圖折射出“萬事求中”觀念對設計師潛移默化的影響。對稱也是一個表現,在西方古典美學中,“對稱”被公認為美的一種因素。在中國民間美術的圖案構成中以偶為美、兩兩相生的對稱之美也是由來已久的,如年畫、剪紙、風箏、臉譜等。

(二)表現方式

中規中矩的儒學與自由隨意的道家導致了兩種不同的中國古代工藝設計思想,兩者對立補充,使得中國的設計思想有了完整的發展空間。正如等級森嚴、秩序井然的紫禁城與小橋流水、詩意盎然的江南園林能夠和諧共生一樣,道家清靜無為的道德準則和封閉含蓄的文化特征形成了中國傳統藝術總體上重意境、自然含蓄的特點,其朦朦朧朧、藏而不露、隱含寓意的藝術表現方式,為本土化圖形設計注入了獨特的精髓。

1.傳統水墨方面

當代平面設計從中國傳統繪畫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如工筆畫的線條、版畫的色調等,然而水墨畫的隨意筆觸和虛實關系更為現代設計所普遍借鑒,它的不規則性和滲透性與商業設計的嚴謹性巧妙而又奇特地結合在一起,顯示出一種非凡的視覺力量。毛筆是有生命力的,水與墨是有靈性的,中國水墨畫的表現形式和工具材料特質,如墨、絹、宣紙等決定了水墨畫創作有一種不可逆性,筆蘸著墨與紙接觸,一筆下去,不容修改,只有在充分放松的自由狀態下才能真正進行創作。

2.傳統文字方面

在現代圖形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字進行圖形創意的平面設計十分常見,可以說是最具本土化特征的一種表現形式。漢字的獨特魅力在于它象形的字型和巧妙的結構,漢字中蘊涵著視覺表現的無限可能。如清代吉祥文字“黃金萬兩”利用字體結構的相似重復,把四個字連成一個圖形,是現代字體標志的成功范例。

(三)色彩表現

中國傳統色彩一方面受統治階級制約,如皇宮寺院用黃、紅色調,王府官宦用紅、青、藍等色,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色;另一方面則不受限制地在民間蓬勃發展,呈現出五彩繽紛的面貌。在當代平面設計作品中依舊能感受到色彩表現上的樸素與濃艷、大俗與大雅的獨特個性。樸素指的是現代設計中隨處可見的黑白對比和素調子。簡化色彩既可舒緩視覺疲勞,更能體現設計作品的典雅情調。濃艷主要指色彩搭配的對比關系。我國傳統藝術用色的基本準則為五色,即黑、白、赤、青、黃。這五種色彩并置,效果十分強烈,在我國傳統藝術中,無論是民間美術中的年畫,還是宮廷的建筑構件等,都常用五色對比。這種養目的色彩在傳統食品的包裝設計中最為常見。

放眼世界,現在已是網絡時代,地球也已變成一個村,我們的設計作品通過各種現代化的手段廣泛而迅速地傳播,我們的文化交流也就顯得非常的頻繁和有效。只有立足當代,深挖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的設計之路才會越走越寬,才會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張曼娟.《平面設計與傳統文化的導入》[J].《內蒙古藝術》,2006.

篇3

關鍵詞:多元文化教育;教育評價;文化偏見

中圖分類號:G40-05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06-0067-02

文化,一種以價值觀念為核心建立起來的各種觀念、制度和行為方式的整體,在其形成過程中,要受到地域、歷史、社會等因素的限制,從而使文化具有了地域性、歷史性和社會性,這些特性又決定了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性,即多元性。文化多元性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構成人類的各群體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比如說教育領域中教師文化與學生文化就是本質上兩種不同的文化。教師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規范性文化”,而學生文化在本質上則是一種“需求性文化”。另外,學生內部也存在明顯的文化差異,從性別上看,男性文化與女性文化不同;從家庭背景來看,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與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具有的文化特性又不一樣;從地域來看,來自城市與來自農村的學生、來自漢族與來自少數民族的學生文化又存在很大的差異。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全球信息化、一體化進程的飛速發展,各國之間、各民族之間、各地域之間的相互往來越來越頻繁,如何順利進行文化的交流問題越來越突出。在實踐中,人們逐漸意識到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進行文化協商、追求文化公正在文化交流過程中的重要性。

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教育應該是一種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社會,作為教育生存、發展的生態環境,必然要求教育反映并積極適應這種多元文化的環境特性,要求教育作為一個文化交流的集中地,在承認內部文化和外部文化都具有多樣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尊重不同群體次級文化的價值,滿足不同群體的多方面文化需要。正如美國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所言:“變化賦予學校一種責任,即保持我國真正的民主精神,互相尊重、寬容、善良,這些優秀品質,從前曾經是環境無意識產物,現在必須成為有意識的教育的基礎,是優秀品質最深厚的基礎?!狈催^來,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社會中和諧地生存和發展。

有學者指出,多元文化教育旨在使“所有學生不論其文化差異(包括性別、種族、語言、社會經濟地位、學習技能、信仰、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學生自身概念和文化水平等),都能獲得在國家主流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認識、技能和態度,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在本民族亞文化和其他少數民族亞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筆者認為多元文化教育并非僅限于提高學生的多元文化適應性,它體現的是一種教育公正的理念,以平等、公正、共存為價值取向,所有學生的文化都應該受到尊重,而不是只尊重、接納一部分學生的文化,排斥、壓制其他學生的文化價值。

在西方國家,多元文化教育逐漸成為教育發展的一種理念,重視學生文化的異質性和多樣性正成為一種趨勢。我國是一個人口數量大、層次多且結構復雜的多民族國家。結合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發展趨勢和我國具體國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應成為我國教育的一大走向。但從我國教育教學實踐來看,多元文化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這表現在:第一,學校教育在課程設置、教材選編上主要表現的是主體民族或優勢性別等非弱勢群體的文化。比如說,我國學者曾天山對1979-199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教材的分析中也證實,在故事性課文和插圖中,明顯表現出男性多于女性,男主角多于女主角,而且故事性課文較插圖更為明顯,越到高年級越明顯。第二,學校教育傳統上把學生都當作是“同質的學習工具”,不管性別、民族、地域、家庭背景和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在同一教室內學習的學生接受的學習內容、學習任務以及學習評價差異不大,個性化教育體現不足,學生內部多元文化存在的事實以及價值受到關注的程度不高;第三,學校教育中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薄弱,多元文化運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比較差。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目前的教師教育還沒有將多元文化培訓提上日程,“教師教育長期以來培養的是熟悉主流文化傳統、傳播科學真理的教師,而不是具有多元文化的眼光,認識不同文化群體、尊重異域文化的教師。” 在多元文化教育中,教師應該是多元文化環境的創造者、多元文化的關懷者、理解者、接納者。第四,教育評價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偏見。評價雖然很難顧及所有學生的文化,但我國教育評價不管是評價的方式還是評價的內容,整個評價程序尊重學生文化多樣和差異、追求評價的相對公正的理念還體現不夠。具有上述特點的教育實踐不利于學生多元文化意識的建立和多元文化概念的形成,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對異質文化的敏感性,提高學生對異質文化的認識能力、欣賞能力以及批判能力,學生在多元文化社會中交流能力、適應能力也自然達不到社會提出的要求。這樣的教育實踐若不加以改進,教育與多元文化的社會就會脫節。

在上述諸多問題中,課程、教材固然是推進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教師素質的提高以及學生觀的改變也很關鍵,但筆者認為認識到教育評價中存在一定的文化偏見并努力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克服也是推進多元文化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教育評價既是教育活動的一個環節,又反過來對教育活動具有導向功能,它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標準來評價教育過程、教育行為和教育結果,引導教師和學生朝著教育目標的方向努力。多元文化教育要追求教育公正,承認學生文化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各種文化事實以及價值,教育評價,作為對教育活動的具有導向功能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體現多元的評價理念,這是由教育評價的特性和功能決定的。

我國傳統教育評價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評價程序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偏見。測驗是評價的一種方式,我國教育評價采用的許多測驗都存在文化偏見現象。比如說,某數學測驗中包括了一定比例的運動方面知識,女孩的得分可能比男孩要低,這不是因為女孩的數學能力要比男孩差,而是因為她掌握的運動方面的知識太少,限制了她對題目的理解。這里存在的是一種性別文化偏見。又比如說,現在盛行的全國性大學四、六級英語考試,對于那些第二語言是俄語或其他語言種類的學生來說,他們要通過四、六級英語等級考試,相較于第二語言就是英語的學生,難度系數就要大一些,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要多一些。這也是一種文化偏見,一種不顧地域文化差異的文化偏見。部分學生由于性別、民族、家庭背景、社會經濟地位、地域等特征,在評價中受到不公平的評價,甚至可能會受到冒犯。特別是在一些教師自編的測驗中,由于一部分教師自身多元文化意識薄弱,在編制測驗時,沒有考慮到測驗內容是否會對一部分學生造成不公平,這部分學生的文化被排斥、壓制在了測驗之外,未受到關注。這種不公平的評價或冒犯一方面會挫傷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基于學生所得成績推導出的結論其有效性也比較差。因為這種帶有文化偏見的測驗并不能反映學生真正的水平,部分學生成績不理想不是因為自身能力不夠或學習不用功,而是因為他們所具有的文化不適應該測驗,相對于測驗所關注的文化來說,這部分學生具有的文化是一種異質文化。

當然,測驗中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是很難做到的,只能盡可能體現公平,體現多元文化評價的理念,盡可能尊重學生的多樣文化。那么,評價如何才能在各文化間都有效,或者說在評價過程中如何克服文化偏見呢?

從評價主體來說,首先,要有一種意識,即多元文化意識。教師作為一種常見的評價主體,其多元文化意識的建立和提高有待于我國整個教師教育體系在培養目標和具體課程設置上的改革。教師教育要幫助未來教師以及在職教師意識到多元文化教育對他們教育教學活動的意義,培養他們多元文化運作能力和尊重多樣文化的態度。南京師范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劉晶波老師他向我們介紹了美國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中的教師培訓,可以給我國的教師教育提供一定啟示。美國的教師培訓從“培養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指導教師選擇適當的材料”、“避免性別角色定位和性別歧視”等三個主要方面給教師提供最基礎的和最具體的指導,提高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和運作能力。

其次,審查評價內容。審查的主體可以是評價主體本人,也可以是其他人,不過這些審查主體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需要有多元文化意識、廣博的知識視野以及一定的評價經驗。在這方面,國外設立了專門的“偏見審查小組”,通常由15~25名評論專家組成,而且每個專家都必須非常熟悉測驗的內容。審查的對象是測驗試題,判斷試題是否有可能會對部分學生的文化造成冒犯或者不公平的評價,防止學生因為受到冒犯或不公平的評價而影響學習情緒和學習動力。在判斷過程中要注意整體判斷和局部判斷相結合。

最后,可以運用一些策略,比如說,運用多種形式支持試題材料,幫助學生理解試題或者給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形式等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

從評價對象角度,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就要注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使學生除了熟悉社會主流文化,還對社會各種亞文化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學生的多元文化適應性提高了,自然會減輕評價主體克服文化偏見的難度。

從評價方式來看,地方性的測驗更易于體現多元文化的評價理念。美國學者M?阿普爾曾經就全國性測驗的弊端指出:“在這樣一個時代,人們將學校看作和工廠一樣,以美國小部分人口――工商業的需要來衡量它們的投入和產出”,“我們正在施行的一套全國性成就測驗和全國性課程,…… 這樣的測驗將導致簡化的紙筆測驗的使用(這是最容易實施的),并對教師應該教什么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那些為重要的經濟和文化服務的東西才會被講授和考查,而那些不太容易測量的任務,如重要的讀寫能力、少數民族的知識文化、發散性思維等等,將簡單地從學校中去除。”我國也存在類似的問題。一般而言,全國性測驗很難反映和考察全國各類學生群體的文化特點。測驗要盡可能反映各類學生群體的文化,可以縮減評價對象的范圍。2004年,我國教育的一大亮點就是高考從全國性統考轉型為地方性的考試,由地方出題、閱卷。這一改革措施從考慮學生文化差異的角度講,無疑是一大進步。

本文嘗試圍繞多元文化教育就教育評價過程中出現的文化偏見現象和如何克服文化偏見展開了論述。文化偏見的趨減只是實現多元文化評價的一個方面。實際上,文化偏見現象在意識和實踐上都存在,教育實踐中,除了教育評價中存在文化偏見,在其他教育實踐中也存在。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場包括教育評價改革在內的全面而又深刻的變革。

參考文獻

[1]石中英. 文化多樣性與學校文化建設[J]. 教育科學研究,2003,(10).

[2]王輝.多元文化教育與多元文化教師[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4,(6).

[3]章光潔.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教師角色及其對教師教育的啟示[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6).

[4]劉晶波.這樣做,你才能勝任――美國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中的教師培訓[J]. 早期教育,2003,(5).

篇4

(一)賬號系統

作為考試系統的移動端延伸,真實性與安全性是首要考慮的,通過系統接口,將參考人員的身份證號碼作為唯一登錄憑證,利用綁定手機下發登錄碼以保證應用使用者為參考人員本人。

(二)報名審核進度查詢

登錄系統后,參考人員可以查看到自己的報名、審核進度,如有不通過則給出詳細的不通過理由,同時參考人員也可以通過移動應用補充相關報名材料,免去不必要的重復登陸。

(三)模擬考試功能

非注冊登錄用戶可以通過應用查看部分模擬題,完整查看以及答題則需要注冊登錄。模擬試題系統可以選擇在線答題或者下載離線題庫,每答完一套題目,點擊提交按鈕進行批改,并給出錯題詳解。如果是聯網提交,后臺系統亦記錄錯題分布,通過數據分析對參考人員進行易錯知識點提醒。

(四)成績查詢

參考人員可以通過應用軟件查看到自己的考試成績,如有不通過的可以通過應用進行在線補考報名。提供上一次考試的錯題以及詳解,幫助參考人員進行查缺補漏,提高補考通過率。移動應用也可以加入事件提醒功能,比如報名審核進度、考試成績等重要事項的提醒。

二、安全培訓網上教育平臺

安全教育培訓信息平臺是根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十二五”規劃》和《安全生產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2020)》等相關要求搭建的安全生產在線培訓平臺,旨在為廣大培訓人員提供最新、操作最便捷的安全教育培訓服務。安全教育培訓信息平臺構建基于安全培訓在線教學的大趨勢:一是使安全培訓教育不再受場地、環境、時間的限制,給予學員充分自由的空間,在保證課時的情況下,更加人性化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二是通過在線視頻教育,集中優勢師資力量,填補了偏遠地區教育資源缺乏、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有效提高了安全培訓教學的質量。三是通過統一更新教學課件、新一代課件制作工具、視頻點播直播系統、雙向視頻教學系統、構建教師研修平臺,可以及時更新學習行業內的新知識、新技能。四是在線教育培訓費用低廉,由于利用了網絡這個便捷的平臺。省去了面授教室場地、招生宣傳等費用。安全教育培訓信息平臺應分設機構端和客戶端。機構端分報名管理、課程管理、考試管理。信息統計子系統。客戶端分我的課程、我的試卷、我的記錄子系統。培訓機構通過信息平臺集中申報學習,一次性錄入學員信息,選擇編制適合該次內容的教學課件。學員憑身份證號、密碼登陸信息平臺,以遠程訪問的方式學習課件。

三、信息平臺未來發展方向

在網絡信息化的今天,遠程教育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沿,這對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在現有的網絡信息化平臺上,教學課件內容覆蓋面比較局限,教學內容不夠豐富,這都在以后的發展中有待完善。為了打造全方位、多層面、立體化的培訓教學信息化平臺,需要在以下方向進行探索:

(一)簡化培訓流程

擺脫原有培訓先申報,再培訓,后整理資料的模式。需要培訓的學員,通過登陸信息平臺,提交培訓申請,填報相關數據,選擇培訓項目,自動生成課程安排表,培訓學費自動結算,即時開展培訓。培訓機構可根據時間段內遠程培訓情況,靈活選擇面授及考試時間,做到資源利用最優化。

(二)高度集成各項培訓

篇5

一、新聞平民化的優勢

(一)做普通百姓的知心人

電視新聞平民化往往被親切地稱作“老百姓自己的新聞”,這其中蘊涵著新聞平民化貼近民眾、服務民眾的價值理念。電視新聞平民化就是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下,對于普通民眾的社會生活投以熱切的目光,它關注著老百姓的生活際遇與生存狀態。在意他們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帶著人性化的思路貼近民眾生活,用平等的眼光報道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

(二)聚焦日常生活

平民化新聞的內容優勢在于它對準了一個以往在媒體呈現中屢被忽略的領域――日常生活領域。平民化新聞由一向專注于記錄國家大事和國家行為開始轉向深入挖掘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領域。平民化新聞記錄著百姓的生活狀態、生活矛盾、情感困惑,在新聞報道中勾勒百姓生活全景圖。毫無疑問,正是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為平民化新聞提供了豐厚的內容資源。民眾在生活中種種遭遇都可以成為新聞。

(三)區域文化資源的發掘利用

新聞的關注點應該建立在民眾最感興趣的話題上,最能讓受眾感興趣的莫過于他們的身邊之事也就是本地新聞。對于觀眾來說,電視新聞平民化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可以說,平民化新聞對于地域性的強調已成為一種競爭性的策略與價值訴求。

電視新聞平民化不僅注重選擇能展示當地風土人情的新聞場景,還對當地的文化資源進行歷史性開掘,新聞的制作者深知“城市電視新聞要抓住觀眾,必須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示,其中既包括當地的地理環境、經濟狀況,也包括當地的民俗風情、審美情趣。

(四)說新聞帶來親切感

新聞平民化就是以其獨特的“說新聞”的方式深入觀眾靈魂深處?!罢f新聞”是“親呢體裁”,能觸及觀眾靈魂深處;方言播報是“自我認同的表現”。與紙質媒體相比,電視能有效地消除媒體與受眾之間的心理距離,產生“溝通”。主持人是節目的核心,在媒體與受眾的溝通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電視界一直在強調電視新聞要“口語化”,為的就是盡可能的拉近電視與受眾之間的距離,這種口語要求必須“得讓九十歲的老奶奶也聽得懂”。這一點,在一些新聞欄目中得以實踐。電視新聞讓老百姓聽起來不再像聽“天書”。凡是主持人無不是“說”的比“播”的好。這種“說”不再是八股文式的書面語言。而是活生生的原汁原味的百姓話語,這種話語讓老百姓聽起來省事又感親切。

二、新聞平民化的缺憾

(一)節目內容煩瑣,沒有深入挖掘、理性評判

日常瑣事是百姓生活的組成部分,但瑣碎、庸常的事物并不是“平民化”的全部內涵。觀眾看重的不僅僅是一件件的新聞事實,還有從這些新聞事實中體現出來的理性思考。從某種程度上講,新聞理念比具體的新聞內容更加重要。平民化新聞重在講述“老百姓的故事”。這在其新聞理念方面是一個可喜的進步。但現在的問題是:許多平民化新聞節目滿足于對新聞事實的簡單堆砌。老百姓的瑣事越講越多,以至泛濫成災,卻“缺乏對新聞主題深度的闡釋和挖掘,缺乏理性思辨和批判的力度,缺乏對類型現象規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剖析”,其結果是使平民化新聞陷入了重重瑣事無法自拔。久而久之,便會造成觀眾審美疲勞。

從表面上看,這些事件反映了“平民化”,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恰恰是對其它新聞資源的一種排斥和浪費。新聞工作者必須清楚的界定“新聞平民化”的范疇。如果新聞工作者能及時捕捉那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時政新聞,挖掘其深層關系,必然能引起百姓關注。新聞平民化并不簡單的等同于日常瑣事的展示,也不是一味求新、求奇,以嚴肅的新聞理念對時政新聞、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報道、分析和評論,始終是中國新聞的主流。平民化新聞要注意吸收和借鑒它們的新聞理念,做到小中見大、由淺及深、見微知著。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動參照和價值坐標,這樣才能真正貼近民生、關注民情。

(二)節目品質和格調降低

當前平民化新聞過度娛樂化的傾向十分嚴重。電視新聞不僅僅是向受眾傳達某些有效信息,同時也擔負著主導大眾意識形態、擔當著“黨和人民喉舌”的重任,平民化新聞同樣不能例外。因此其必須重塑和加強其政治意識、大局觀念、道德立場和社會責任感。平民化新聞應在照顧受眾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強化媒體的主導意識,積極引導社會大眾的思想,倡導一種健康和諧的社會理念、社會道德和良好的社會風尚。在報道內容上以正面報道為主。積極展示社會美好光明的一面,傳承真正的平民文化精神,真正關心百姓疾苦,大力弘揚人文情懷,幫助受眾樹立對社會和未來的堅定信念。在揭示社會黑暗面的時候,應注意深入挖掘和剖析新聞背景,對事件的成因、結果和影響進行理性分析和評判,引導受眾冷靜、理性的看待和處理問題,打造媒體真正的“平民特色”。樹立媒體在公眾中的良好信用和形象。

(三)節目喪失個性和吸引力

當前節目普遍存在“跟風”和“模仿”現象,雷同現象十分突出,這就使得平民化新聞喪失了原有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導致收視率下降。因此,新聞平民化要實現健康發展,還必須避免形式和內容的雷同和單一,在“以質取勝”的同時,突出個性和創新性。各個平民化新聞節目必須探索適合自己的風格,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新聞平民化發展方向

(一)新聞平民化應該積極吸取公共新聞理論的合理元素

隨著中國社會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電視新聞的服務性、公共性特征漸漸顯露,并且從平民新聞轉向公共新聞。筆者認為,新聞平民化應該積極吸取公共新聞中的一些合理的元素,并把這些元素加以升華、改造和利用。這是因為當前公共新聞與新聞平民化相比,它與政府和公眾的關系要和諧的多。

(二)新聞平民化應盡快加強品牌化建設

未來媒體之間的競爭,將是品牌的競爭。平民化新聞欄目要想發展壯大,必須加快品牌建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現在有一個現象值得警惕。很多欄目過于重視欄目宣傳、炒作,而缺乏對欄目的長遠規劃和品牌化建設。

目前,我們關注的是怎樣能使這樣的欄目更有生命力,能“火”的更長久?同時,怎樣能使這樣的欄目形成品牌優勢?現在的發展現狀是:如果誰能意識到了這一點,并隨時加強欄目品牌化的建設,誰就能獲得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誰就會在平民化新聞發展壯大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篇6

一、平等是一種尊重

構建和諧有效的師生對話,重要的是師生雙方互相尊重。然而,長期以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灌輸與被灌輸的主客體關系,教師是“傳授者”,負責傳授知識與技能,學生是“接受者”,接受教師對文本的解讀,這樣的師生關系不利于閱讀中的師生對話,更不利于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我們要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尊重學生,并因此獲得學生內心的尊重,在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層閱讀。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把學生作為“對話者”, 把自身定位為“合作者”: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習的同伴,尊重學生的探究和見解,鼓勵學生批評和質疑。其次,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在閱讀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努力成為“內在于情境的領導者,而非外在的專制者”。在語文閱讀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幫助把學生的主體性引向正確的討論交流,正如名師崔巒所說:“要在與學生共同學習、平等對話中因勢利導(包括啟發、點撥甚至講解),在教學相長中實現教學目標。”

二、平等是一種接納

對話理論認為,對話是由獨立的、具有內在自由性的多種觀念組成的“大合唱”,而信息論則告訴我們,學生的知識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同伴,因而生生對話在語文課堂中顯得彌足珍貴。無論師生對話還是生生對話,沒有相互接納就不可能有教學中的平等。

生生對話是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學生通過交流,思維進行碰撞,能夠產生對文本的多元化解讀。不僅如此,當學生互動時,他們在群體中所體現的團隊合作精神、競爭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而言也都是終生受益的。

生生對話在全班性的課堂討論、小組合作探究等環節中常見。在《林黛玉進賈府》全班課堂討論中,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后,可以各自說一說自己眼中的林黛玉。這樣,有的學生說她體弱多病,有的說她美貌多情,有的說她多愁善感,有的說她聰明細心,有的說她善良純潔……通過接納同伴的意見,學生心目中就有個栩栩如生的立體的“林黛玉”形象了。

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我們可以把學生按照知識能力水平的高低組合,分成4~6人一組,并且要求每組輪流由一名同學充當小組發言人,負責將小組討論結果在班級大群體前交流。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傾聽他人的理解,表述自己的見解。通過學生個體之間、學生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對話,學生們共享知識經驗,共享情感意趣。

三、平等是一種平視

生本對話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閱讀教學中對話的重點,其他的對話關系如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都是為“生本對話”提供支持和幫助的。

和學生參與對話的文本,已經不再是充當知識載體的客體,而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包含著無限可能的獨特話語世界,是一個能平等地與學生進行交流的特殊的“人”,正如左拉所說:“在讀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著黑字的白紙,而是一個人,一個讀者可以聽到他的頭腦和心靈在字里行間跳動著的人?!倍趯υ捊虒W中,學生和文本這兩個主體也應當保持平等的對話關系,羅蘭就在《讀書是談心》里講到書對于他來說是朋友,而不是嚴師;讀書對于他來說是談心,而不是受教。

因此,雖然入選中等職業學校教材的文章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名家名篇,但我們不能因此把閱讀的文本看成需仰視才可見“圣書”, 只有當學生平視文本,才有可能產生平等自由的生本對話,學生才能和文本通過互相提問和作答來相互影響、提高對方。比如閱讀文本《荷塘月色》的時候,一方面,我們景仰朱自清先生的文采和人格,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因此把他看作圣人,也要認識到,作為一名渴望過安寧生活的普通人,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他也有他的矛盾和彷徨。這樣,學生才能理解文本中的“頗不寧靜”,才能因此對文本的感情思路進行討論和表述。

篇7

論文摘要:當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的保護工作中,評價標準問題存在著嚴重偏差,這種偏差在原生態民歌比賽中有著突出的體現。原生態唱法存在的評價誤區,折射出了長期以來居于主流地位的音樂評價標準存在著嚴重問題,這在“非遺”保護工作中具有普遍性。只有對評價標準問題及時地予以糾正,打破一元制的評價體系,建立多元的藝術評價機制,才能真正促進民間藝術的保護。與多元的藝術評價機制相伴隨的,應是多元的生存方式。只有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非遺”保護才是多元的評價標準、多元的生存方式能夠切實實現的基礎。

當前國內的“非遺”保護在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時出現了諸多問題,而其中很多問題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便是緣于評價標準存在的理論偏差。由于這些理論偏差在原生態理論與原生態民歌保護實踐中表現得較為突出,因此本文擬以原生態唱法比賽為個案,圍繞原生態民歌的理論與保護實踐活動,對當前“非遺”保護中的評價標準問題做出一定的反思,以期為進一步的理論建設與保護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

原生態理論是一種中國式的“非遺”理論形態,在當前中國的語境中,主要的討論范圍是民族民間音樂領域,與民族音樂學理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一理論對于原生態民歌是這樣定位的:原生態民歌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區域內傳唱的、較少受外來音樂文化影響的、風格純正且沒有經過加工和提煉的、在勞動人民的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并通過民間口耳相傳的方式延續下來的民間歌唱音樂形式?!霸鷳B”一詞借用了自然科學上的“生態”概念,原本指的是生物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生存發展狀態,把該概念借用到民歌上,應是指附著在各民族、各地區特定的生活環境里的各種民歌形式,與它們的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種交互影響的共生關系。各地相異的習俗、方言、自然地理環境和生存方式等因素,必然導致各民族、各地區的民歌具有相異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所以在評價它們時,絕對不能簡單化對待,以一種標準統一不同的音樂文化產物,或用一種音樂文化的標準評價另一種……這實際上已成為評判“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評價原則,也早已是文化研究中的常識之談。但我們在原生態民歌保護工作中卻不斷出現違背以上評價原則的情況,尤以原生態民歌的各種賽事表現最為明顯,這暴露出了我們在“非遺”評價標準問題上存在的重大問題。

在現在舉辦的多種所謂的原生態唱法比賽中,在進行評價時,較為突出的現象是用單一標準評價不同的民歌唱法。這種評價誤區最主要的表現形態是,以學院派的“科學”唱法的觀念來審視、評價各地區、各民族的民歌唱法。國內目前被定位為“科學”的唱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西洋歌劇唱法,即美聲唱法,另一種是現代民族唱法,這兩種唱法的共同之處,都是以西洋美聲的發聲技法作為衡量尺度,而對原生態唱法的評價,主要以現代民族唱法作為標尺。

首先,撇開對“科學”唱法概念的爭議,單就原生態唱法比賽評價過程而言,它完全采用一種刻板、整齊劃一的評價標準,這與藝術的特征是明顯相悖的,因為藝術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的特殊性,抹殺個性而去追求規范化、標準化,這將無法真實地反映民間藝術的本來面貌。況且學院派的現代民族唱法,從發聲技法角度來講,已不是純粹的原生態唱法了,它是美聲唱法與民歌唱法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現代民歌唱法,因此以它作為評判原生態唱法的標準,恰與音樂史研究中用古典主義標準去衡量現實主義或浪漫主義作品的情況類似,是一種使批評標準與批評對象完全脫節的、牛頭不對馬嘴式的批評。而對于原生態民歌而言,其獨特的價值與特點,不僅體現在音樂風格、伴奏形式、表演形式上,而且還體現在音樂演唱風格的獨特性上,即它是基于不同語言系統、審美觀念、思維方式、心理結構等而形成的各自獨特的演唱方法。這些在實踐中形成的特有演唱方法絕不能簡單以“不科學”的評價輕易抹殺,也不能依據“科學”的墨線隨意指責。

其次,演唱方法不能以是不是“科學唱法”作為考核的唯一標準。論者認為,一種演唱方法的合理與否,其真正的衡量標尺,首要的是看它能否長期健康地生存、廣泛地流傳,能否經歷長期實踐的檢驗,并能世代傳承,以及是否能確切地傳達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并體現自身特有的審美觀念等。原生態唱法明顯合乎這一標準,因為原生態民歌是與各自的文化生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音樂樣式,是民族生活的特殊審美觀念、審美經驗的集中體現;對它的藝術處理與演唱方法的選擇,也完全決定于生活在此文化環境中的審美主體的審美觀念,這些藝術處理與演唱方法逐漸固定下來,被世世代代的口頭傳承。它們對于本民族地區的民眾而言,是最美妙的、最合宜的,但對于其他民族、地區的觀眾可能是無法接受的超乎“常規”的聲音。堅持科學唱法的人們也正是這樣判斷的,這在“青歌賽”中表現得極其明顯。一些專家與歌唱家普遍表現出對一些原生態歌手唱法的質疑,較為集中地對歌手聲音控制的“度”的問題進行討論。

而就歌曲演唱“度”的問題而言,一方面,對“度”是否合適的感受,這是音樂審美經驗的直接體現,不同民族由于具有不同的審美標準,對此問題的認識必然會大相徑庭。具體而言,每種類型的原生態民歌都是與特定的生活場景、生產樣式、生活觀念等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歌手對歌曲樂句的長短處理、氣息強弱等的把握,以及采用的一些獨有的音樂表現語匯,完全是由這一文化環境中生成的審美觀念來確定的,并無固定的普適性原則。由此,我們說凡是發自歌手心靈的、能傳遞本民族文化內涵、抒發本民族情感的歌聲,對于與之有著相同文化背景、相同審美趣味的欣賞群體而言,就是最美、最好的歌聲,至于一些專家所說的“審美疲勞”的情況對于這一群體是并不存在的。而且部分原生態歌手能在“陌生”的舞臺上放聲高歌,自由地抒感,進入到忘我的境界,這種基于藝術的表現需要而自然運用的發聲技法,無半點斧鑿的痕跡,又怎么能認為是非科學的演唱呢?實際上,正是因為相異的文化群體對聲音評價標準的不同,原生態歌手那看似“粗糙”、未經打磨的歌聲,與學院派的“精致、規范”的聲音才相去甚遠,也因此在很多專家看來,原生態歌手缺乏對發聲技法科學而藝術的把握。但是,我們如對諸如蒙古長調的類似馬頭琴聲音的托腔的發聲方法、藏族歌手喉頭擺動的發聲方法等進行實際的考察,就會發現這類獨特的聲音竟是由一個沒有掌握任何發聲技法的人發出的。這只能說明不同的審美觀念必然造就不同的發聲技法,藝術的表現需要才是發聲技法形成的依據。

另一方面,相異的音樂功能,必然對“度”有著不同的理解。原生態民歌在很多民族中是用來滿足人們之間交流的需要的,或者是被當做生存活動的工具,是否實用成為它們的首要功能,在演唱實踐中,它們往往是“被當做有明確用途的東西”。如有些民族節慶活動中演唱情歌,是為了覓偶;一些生活在偏遠地區的山民拖著長腔高聲喊唱,是為了使對方聽見所要傳達的信息……凡此種種,音樂的審美、娛樂功能并不占有重要的位置,實用才是首要的目的,因此對于生活在這些原生環境中的人們而言,歌者能發出既實用又“合適”的聲音才是最高的表現境界。在此特殊要求下,原生態歌手對聲音的審美標準就完全不同于舞臺表演的標準了。而我們大眾通常所習慣的是舞臺、電視媒體上的演出——審美與娛樂功能居于首位的演唱,這類演唱有麥克風等現代科技手段的輔助,自然要求歌者的音量要適中,氣息控制等要適度,由此舞臺限定培養的觀眾同樣習慣于舞臺式的適度音量與“標準化、規范化”的“科學”唱法,他們對于原生態歌手們發出的超常規的、帶有野味的聲音,必然會感到嘈雜、刺耳,對于他們運用的特殊演唱技法與表現手法,也必然會感到難以理解與接受,甚至認為是落后的、不科學的。當然在比賽過程中,也確實出現了某些原生態歌手受電視節目、晚會這類演出要求的影響,為片面追求高音而“干吼”的現象,而這一現象恰恰從反面證明了原生態民歌本來就不是舞臺的生存物,剝離開它賴以生存的土壤,生命力便不再鮮活了,正如本次大賽的評委李松所言:原生態歌手就像是帶泥的蘿卜被聚光燈烤煳了。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看到,我們在試圖對原生態唱法做出評價時,要十分謹慎。必須綜合考慮它產生的文化生態,包括其產生背景、功能、民族的審美心理、特殊的音樂形態與音樂體系等。用它自己的標準去評價它。倘用“科學”一類的詞去概括、否定,過于簡單,也過于輕率。如果我們仍然局限于單一體系的標準,不但我們不能理解原生態民歌,而且它的真正價值也將被遮蔽,更可怕的是,它們可能將在強勢話語的擠壓下,改變、塑造自己,去適應強勢話語的要求,而自動消亡。

綜觀原生態唱法評價標準存在的問題,不能不令我們對長期以來居于主流地位的音樂評價標準進行反思。應該說,這種評價標準存在著嚴重問題??梢哉f原生態民歌評價標準出現的問題在當前的“非遺”保護中是具有普遍性的,因此必須進行及時的糾正。關于如何糾正這一問題,論者認為,首先必須顛覆一元制的評價體系,建立起多元的藝術評價機制。

仍以音樂為例,長期以來居于主流地位的音樂評價標準,顯現出西方中心主義觀念對我國音樂發展的深刻影響。現在國內聲樂界在對演唱方法進行評價時,唱法是否“科學”成為主要的評價界限。而與“科學”唱法相對的非科學唱法,從歌唱技法的角度來認識。應是指演唱者在演唱時發出不協和的破音、啞音等,以及出現氣息不連貫、身體僵硬等不自然的發聲狀態等。應該說在很多原生態歌手的演唱中這些問題是很少存在的,他們的演唱通常是和諧而自然的,能夠持續而不疲倦地演唱,這顯然是合乎人的生理條件的發聲技法。即使以現在通行的評價標準看,這些演唱方法也不能以非科學來界定。那么為何會將之定位于不科學的唱法,并給予苛刻對待呢?關鍵的癥結在于受進化論觀念的影響,人們不自覺地認為西洋美聲唱法與借鑒西洋美聲唱法而建立起來的學院派的現代民族唱法,這二者才是符合人體發聲規律的最合理、最規范的唱法,而少數民族由于是落后、原始的民族,所以他們的藝術也是不科學的,發聲更是落后于學院里經過專業訓練的發聲方法,它們只能作為音樂發展史中的活化石。姑且不論這種認識對當代文化人類學原則的嚴重背離,首先,這種認識是非歷史的。即使被當前標榜為“科學”的西方美聲唱法而言,它的產生,也并不是靠科學實驗、科學設計來完成的,而是靠廣大民間藝術家在自身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而且即便是今天,在這兩種唱法中也并未出現一種可供套用的發聲技法的公式,現在演唱者們所談論的演唱技法,仍然是各不相同的個人經驗、體驗性的東西。實際上,同美聲唱法一樣,凡是從實踐中長期摸索總結出的,可以很暢達地進行藝術表現、藝術傳達的演唱方法都是合理的,其他的一切都在其次。從藝術發生的角度看,各民族、地區的演唱方法,與美聲唱法的產生大體無異。它們之所以產生區別。是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符碼系統的反映,其本身并無高下之分。正如貢布里希所言:“與我們不同之處不是他們的技藝水平。而是他們的思想觀念,從一開始就理解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整個藝術發展史不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變化史。”因此,對于歸屬于不同的文化體系、音樂體系的各種獨立音樂形態,人們完全不能以一種形態的標準去衡量另一種。

其次,進化觀念至少對于藝術發展的歷史是不適用的,這在馬克思等思想家、藝術史家的論著中早已被多次闡釋,并非越是新出現的,就總是越科學的,也并非現在的總是優于過去的。此外,這種社會進化論中所隱含的話語霸權對于藝術的保護發展是極為有害的,歷史上的前車之鑒已足以令我們警醒,對此洛秦也做出了確切的描述:“社會進化論不以空間上的文化差異為概念,而是以時間上的先進或落后為標準……結果是以‘幫助’、‘扶貧’的慈善面孔來剝奪他人的生存權利,毀壞他人的社會運作,中斷他人的文化延伸?!?/p>

總之,從學理的層面而言,傳統的一元制的評價體系缺乏存在的合理性。多元的藝術存在需要多元的評價機制。只有建立起來多元的評價機制,才可能搭建起一種平等的多元對話的平臺,使原生態唱法與美聲唱法、現代民族唱法等能同處一個平臺上,平等對話、相互促進。只有這樣,才能對各種音樂樣式做出較公允的評價,促進它們的保護與發展,類似民間音樂等的民間藝術的發展才能獲得真正寬松、合理的環境,使其不至于遠離生機勃勃、紛紜復雜的原生的發生發展狀態。應該說,這并不單純是一種機制上的變更,更為本質的是一種認識上改變的體現,如此才是保護與發展包含原生態民歌在內的“非遺”的最為首要的觀念保障。

與多元的評價標準相伴隨的,應是多元的生存方式。就原生態民歌而言,它的生存方式就是原生態,即在其生活環境中的自然發生、發展、傳承。但類似于比賽一類的活動,已經逐漸在試圖使原生態的民間音樂扎根于新的不同的生存環境,非民間化的傾向不斷加強,這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遵循的“以人為本原則、整體保護原則、活態保護原則”嚴重背離,同時也與保護發展原生態民間音樂的宗旨南轅北轍。具體到比賽,把原生態民歌拿到舞臺上進行比賽,這已使它發生了“變異”。因為原生態民歌本來就是在獨特的生活土壤中所孕發出的精神產物,與其賴以生存的自然、文化環境及社會生活血脈相連,成為維系某一地區民眾或民族物質和精神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與他們的生存、發展須臾不可分離,一旦搬到舞臺上進行比賽,盡管它的音符、旋律、曲目、樂器配置、人員組合沒有變,但是演出的場所、演唱者的身份發生了改變,那么此時的音樂功能。演唱的文化含義也發生改變,就其本身的意義與功能而言。這種活動就完全成了一種受到“異化”的活動。真正的原生態民歌,正如喬建中先生所言:“除風格、唱法要求原生態外……歌唱環境也須保持原本的狀態?!闭嬲乇Wo發展原生態民間藝術,就應該使它的文化形態完全回到原生態的生成環境當中去,避免組織類似于原生態民間藝術比賽形式的活動,況且展示、弘揚一個民族的傳統藝術、民族精神完全有各種更為適宜的方式。這一問題,已引起了廣大學者的思考。

篇8

關鍵詞:高職;文化素質;在線教育平臺

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重視學生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生自信心,滿足學生成長需要,促進學生人人成才?!备呗毼幕刭|在線教育平臺正是利用目前較為流行的網絡課程模式,將文化素質教育與在線學習平臺相結合,使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需要通過網絡就能進行學習活動。

一、構建高職文化素質在線教育平臺的必要性

1.內在需求。隨著高職教育在國內如火如荼的發展,高職院校的文化素質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文化素質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得到提高,但從教學方式來看,基本以傳統的授課為主,學生以被動的方式接受教學內容,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高職文化素質在線教育平臺正提供了一個隨時隨地都能學習文化素質知識的環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彌補了傳統授課形式的缺陷。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登錄在線教學平臺開展文化素質知識學習,線下參與由教師主持的文化素質實踐活動,虛實結合,理論聯系實際,更能使所學知識鞏固并內化為自身的文化素質修養。

2.外部需要。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圍繞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個方面,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高職文化素質在線教育平臺,可以實現社會需求和學生文化素質培養的整合,讓行業協會和企業直接參與學生文化素質的教育,通過與學生的選擇性互動,讓學生提早融入進來,了解行業和企業的文化、制度、規則和理念,為行業協會和企業培養適應崗位需要和可持續性發展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奠定基礎。

高職文化素質在線教育平臺的設計

1.整合文化教育資源,搭建虛實結合教學平臺。在線教學平臺在實施過程中通過虛實結合、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式,將線上的抽象化、概念化、離散化的文化素質知識轉變為具體化、形象化、集聚化的活動形式,使得高職學生能夠在參與活動中將這些知識內化為本身的行為及能力。平臺由以下三大模塊組成:

(1)文化素質認知學習。將文化素質方面的知識通過生動活潑的視頻及文字形式在規定時間內讓學生學完并撰寫總結、體會。內容方面主要是與學生思政素質、國防素質、科學素質、文學素質、藝術素質、歷史素質、哲學素質、法律素質及職業素養相關的知識。本模塊知識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在必修部分除了基本素質外,再依據專業不同設置不同的職場要求、行業文化等知識;在選修部分,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除必修部分外的其余文化素質知識。

(2)文化素質主題實踐。經過一段時間的在線平臺學習后,學生一定程度上熟悉了這些知識或常識,但是知識需要內化為學生個人的行為或能力,這樣文化素質才能通過行為或能力體現出來。因此,平臺還設置了對應單項文化素質的知識實踐活動,分班級實施。

(3)文化素質考核。文化素質教學必然有課程選修、課程實施及課程考核三個階段。文化素質考核不能按照一般的課程來考核,考核方式主要以過程考核為主、知識考核為輔。每個項目考核分線上和線下考核,線上考核分為學結報告、在線文化素質知識考試系統,線下考核主要是主題實踐活動考核。

2.行業、企業、家庭與學校互動,建成立體式教學平臺。本平臺將文化素質教育打造成立體式全員參與的學習交流平臺。

文化素質在線教育平臺離不開校內教師的參與。由于本系統是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實施的,因此參與該系統教學的主要是輔導員、班主任及部分專業教師。這部分教師的主要工作是在線咨詢交流、在線作業、在線閱讀并考評學生的作業以及和開展線下的主題活動。學生經過學習、考核最終取得相應等級后,本平臺依據已設立的校內高職文化素質考評小組,就學生所取得最終成績等級,進行對應等級的高職文化素質證書認證及發放工作。高職畢業生畢業時除了有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外,還有一個文化素質認證證書,是對高職學生在校期間其文化素質能力的一種肯定。

依托行業,校企合作?!昂献鬓k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是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對高職教育的要求,亦是高職教育改革的方向。高職文化素質教育,要重視在社會實踐中融入素質教育,開展各種人文教育一體化活動。我們通過與行業協會合作制定相關職業文化素質教學內容;并積極拉攏企業參與高職文化素質實踐活動,與企業合作組織實踐教學活動;積極與家長溝通,使家長能夠看到自己孩子在文化素質培養過程中的進步,并建議家長關注學生的成長,積極配合學校的文化素質教育,在假期期間能夠督促和鼓勵學生不斷地學習文化素質教育內容及參與各類融入文化素質的社會實踐活動。

篇9

新教材在體現新課標的基礎上,首先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知識的重要性、理論性,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興趣,淡化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創造性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標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不再是教學的主宰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角色,尊重學生,和學生一起去感受、認識、探索、分析、概括,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發自內心的愛學生,學生只有真正感受到了教師的尊重和愛護,才會快樂的學,健康地成長。教師愛學生,就是要相信學生,既要看到他們的優點,也要看清他們的缺點,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超越學科本位的理念,而以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為教育目標,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觀察自身熟悉的現象,探究其內在的本質的化學規律,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也應該作一定的調整。

一、中學化學教與學評價改革的重點和方向

對教師教學工作進行評價的基本原則應為:有利于發揮教師教學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教師實現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有利于教師角色的積極轉變;有利于良好的校園文化的建設;有利于教師反思意識和專業能力的發展。

二、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化學學業成就發展的評價策略和方法

化學新課程渴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多元化的課程目標和新的評價理念呼喚新的評價策略和多樣化的評價方法。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些對學生化學學業成就發展進行評價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1. 立足課堂,用好教材中多樣化的學習評價素材

教材十分注重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評價,在每章中除有意設置“你知道嗎”、“你對……有什么認識”、“有什么事實能證明……”、“你能舉出……的一些應用實例嗎”、“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等問題,啟發學生關注過程,引導學生反思;每章結束之前還特別設立“整理與歸納”欄目,提示學生可參照所給的問題或線索整理知識、技能和方法,并兼顧對觀念性問題的思考(如“防治污染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我們能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火能造福人類,也能給人類帶來災難。你能體會到科學利用和控制燃燒的重要性嗎”),從而增強自我反思和發展性評價的力度,對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和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 課堂教學評價方案的構建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評價有利于化學教學中“文化價值”——以社會為本位與“學術價值”——以知識為本位雙向價值融合的教育價值觀的形成。

(2)評價有利于化學教學中多元化教學目標的形成?!叭S目標”提出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重于知識與技能的獲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寓于雙基學習之中。

(3)評價有利于建立良好互動型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師角色轉變以實現學生與教師共同發展的原則?;瘜W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生生互動、動態生成及共同發展的過程,那么評價要能促進學生的科學素養發展和教師的專業發展。

(4)評價內容的科學性與全面性原則。即甄別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外,還要評價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確定、理解和運用,評價課程資源的開發生成運用等方面,及時反饋教學信息,調控教學行為,促使學生不斷完善與優化課堂獲得或感悟的教學目標。

(5)突出“以學論教”的原則?!耙詫W論教,教是為了促進學”,就是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真正落實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活動應緊緊圍繞如何引導學生學、激發學生學、利于學生學、促進學生學來設計與實施。

(6)高度關注化學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尤其是新課程下實驗教學的主體、形式、功能、作用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利于進一步推廣我區兩年課改中,實踐并總結體現我區課改特色的“實驗——體驗——感悟——構建——運用、綜合”這一多元互動生成式高效率的學習模式的原則。

三、通過活動表現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在評價過程中應該注意既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又評價學生的活動成果。

活動表現評價是一種不同于以往傳統評價方法的新型的評價方法。它是用來評估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結果和產品質量的體系。它將學習與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綜合能力和科學素養,同時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研究認為,傳統評價方法至少有以下三點不足:

(1)測驗的內容關注于低水平的知識、孤立的內容與技能。

(2)測驗僅測出結果,沒有考慮學習者的思維與問題解決技能。

(3)客觀的形式,如多重選擇題并不能測量出學習者在真實世界中應用理解的能力。

與傳統的紙筆測驗相比,活動表現評價至少有以下三個優點:

(1)涉及較高水平的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

(2)可促使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在真實世界中的應用。

篇10

無線網絡五維規劃分析與研究

為有效解決網絡規??焖僭鲩L下的投資準確性問題,推動移動網發展模式由數量規劃模型向效益規劃模型轉變,提出了五維優選方案。數量規劃模型是以規劃網絡的覆蓋為基礎,對存在弱區進行總體分析,對整網進行全面的規劃,提出弱區補盲方案;以工期建設為依據,進行全網站點建設,拉動整體逐步提升。從形象上講類似于漫山的植樹造林,此方式適合在網絡建設的初期,網絡覆蓋整體薄弱的階段。效益規劃模型是以多網摸查為基礎,對網絡競爭力、市場潛力等進行綜合分析,提出網絡提升方案。

其特點是以項目制推進的方式,集中資源,打造局部趕超競爭對手區域,提高區域市場競爭力。類似于在一片區域精心打造一個小花園,此方式適合在網絡已實現基本覆蓋,投資效益高原法則逐步顯現的中期階段。

數量與效益規劃模型對比如表1所示實施流程:步驟一:在投資方向優選之前,必須先將整體規劃區域分解若干微網格,并建立投資備選數據庫,稱之為“規劃池”;步驟二:采用加權算法,得到每個微網格的投資優先值;投資優先值=∑(Ki×Ci)C為各維度統計值,K為各維度權值,i=1,2,3……步驟三:根據每個網格的五維分析情況,制定不同的策略;步驟四:針對微網格投資優先值較高的網絡,從“規劃池”內撈取此網格內的規劃站點優先考慮,形成本期投資計劃;步驟五:根據實施后的效果觀察,對各加權系數進行本地化修正,實現分析方法的校正完善。

規劃池的建立

根據地形地貌特征,將整體規劃區域分解若干微網格,對每個微網格進行多網摸查,并統計分析其內部的人口數量、話務量等信息。對網絡競爭力不足的區域進行新站規劃查勘,并將以上信息匯總成表,形成規劃庫。微網格的劃分不宜過大,一般以10個站點左右為宜,尤其要注意環境的獨立性,應以完整的一個(或者幾個相關)住宅區、城中村、工業區等定義為一個微網格。規劃池建立流程如圖2所示。

五維規劃分析與研究

(1)維度一:前期投資效益比

前期投資效益比是指上一期工程后,各微網格新增效益與成本的比值,從歷史數據角度評估投資效益的有效性。微網格該項指標越高越需優先投資,如業務下滑,該指標可能出現負值。其中,新增效益值為微網格整體語音、數據等業務提升產生的收入增量;新增成本為建設成本、物業租賃、運維等成本的總和。前期投資效益比數據采集于網建、運維以及市場部門。

(2)維度二:區分單站經營任務比

區分單站經營任務比是指當年各區分的經營任務和現網物理站點數量的比值,對經營任務重點區域優先資源保障。微網格該項指標越高越需優先投資。區分單站經營任務比數據采集于市場、銷售以及運維部門。

(3)維度三:網絡競爭力情況

網絡競爭力情況是指規劃網絡和其他運營商網絡覆蓋、質量的差異,通過新增投資彌補網絡差距或者拉大網絡優勢,保有存量用戶,發展增量用戶。微網格該項指標越低越需優先投資。網絡競爭力情況數據采集于網優部門。評估網絡之間的差異有多種方法,比較簡便可行的是測試做差法,如圖3所示。

(4)維度四:微網格業務拓展計劃

微網格業務拓展計劃是指各區分對所轄區域內,微網格業務增長比例的預估計劃,對區分重點發展區域優先資源保障。微網格該項指標越高越需優先投資。微網格業務拓展計劃數據采集于市場、銷售、區分公司等業務部門。

(5)維度五:市場潛力分析

市場潛力分析是指各微網格內業務發展潛力與現網業務量的比例,對具有潛力的區域優先資源保障,爭奪其他運營商存量用戶。微網格該項指標越高越需優先投資。業務發展潛力評估可以采用區域內人口數量或者其他運營商業務量來模擬,數據采集于市場或網優規劃部門。

投資經營策略細分

網格規劃首要解決問題便是提升資源有效投放,將功能型網絡轉變為效益網絡。網格式規劃的核心思路為:以市場潛力與網絡競爭力兩個緯度,將網格分為四個象限,如圖4所示。然后針對這四個象限屬性,對每一類網格分別制定有針對性的規劃方案。五維法中“前期投資效益比”、“區分單站經營任務比”為統計維度,“網絡競爭力情況”、“微網格業務拓展計劃”、“市場潛力分析”為特征維度,依據特征維度的不同情況,對于不同微網格應采取不同的網絡提升或者市場拓展策略,以保證效益效率最佳化。典型微網格處理策略如表2所示:

形成投資優選計劃表

以五維分析結果為基礎,確定網絡優先提升的微網格后,從“規劃池”中篩選相關站點,形成投資計劃表并加以建設實施。以此循環,網絡部門不斷向業務部門輸出優質網格,反哺市場,拉動業務發展。

后評估和加權校正

工程完成后,在經過3~6個月的市場培養期之后,對優化微網格的整體業務變化情況進行后評估,計算當期投資效益比,作為下期工程重要的考量維度之一。同時,結合業務發展目標的達成情況,對各維度的權值進行修正完成,使得在下期投資中,目標達成情況好、業務發展迅速的區域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