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畢業個人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3 14:30: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護理專業畢業個人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護理專業;職業前景;調查
隨著人們對健康標準、衛生服務質量要求的提高,護理專業的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高職護理;專科護理;一本、二本、三本護理;碩士護理等多層次學歷相繼出現,致使就業競爭日趨激烈。表面看護理人才出現供過于求,但據資料顯示,醫療衛生改革尤其鄉村基層醫療體系仍亟需大量護理人才,這一市場并沒有達到飽和。一方面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另一方面用人單位招聘困難。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現就獨立學院護理專業畢業生的擇業意向展開調查,了解現階段獨立學院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意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從而提高獨立學院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質量,促進護理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更好地實現各自目標。
1.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采用抽樣方法選取浙大城市學院、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浙醫高專應屆畢業生,共發放調查問卷155份,收回有效問卷150份,其中女147人,男3人;最大年齡者24歲,最小年齡者21歲,平均年齡為23歲;地域分布均為浙江省。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在就業形勢的評估、就業途徑選擇、就業意向單位及薪酬、就業時的自我心理狀態、就業影響因素5個方面進行調查,共計25項,全部為選擇題。共發出問卷155份,收回150份,有效回收率為96.8%。
2.結果
2.1 獨立學院護理專業畢業生對就業形勢的評估
(1)對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的看法(見表1)
(2)對于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情況(見表2)
2.2 對就業途徑的選擇
對就業途徑的選擇(多選題)見表4。
2.3 就業意向單位和薪酬
(1)目前形勢下希望就業的單位(多選題)(見表5)
(2)希望得到的薪酬(見表6)
2.4 就業時的自我心理狀態
(1)一直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單位,會不會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見表7)
(2)自己對現在的就業形勢的了解程度(見表8)
2.5 就業的影響因素
(1)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見表9)
(2)求職時遇到的最大困難(見表10)
(3)應加強的職業指導(見表11)
3.分析及討論
3.1 目前的就業形勢加大心理壓力
從表1看69.8%畢業生認為形勢嚴峻,比較困難。而表2顯示74.8%畢業生認為護理人才緊缺。可見畢業生對就業的供需認知存在矛盾。一方面,從護理專業的總需求來看,護理專業2004年被六部委確定為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專業之一,預測到2015年我國護理人才將需232萬人。另一方面,護理專業的擴招使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多,超過了目前的需求量,造成了護理人才供需失衡,導致縣級以上公立醫院招聘時學歷要求越來越高;而基層鄉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衛生保健崗位卻招不到護理人才。表3顯示這種就業現狀造成多數畢業生對就業前景感到一般;感到樂觀的人僅占19.7%,加重了畢業生的心理負擔。
究其原因,一是擴招造成畢業生數量增多,競爭日趨激烈。二是畢業生對工作單位的地點、規模較關注,不愿意下基層,目光只盯在省市級大醫院或城市。三是各級醫療機構對護理人才需求小,不平衡,目前我國省、地市級、縣級大醫院護士已日趨飽和,緊缺的是鄉鎮衛生院及家庭、老年護理等方向所需要的護理人才。四是政府對衛生事業投入不足,致使醫院在用人方面出現護士配備嚴重不足。五是需求方面目的人才“高消費”觀,許多醫藥衛生單位用人上相互攀比,形成重學歷輕技能的不合理用人觀,導致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上處于弱勢。六是學校培養目標滯后于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造成“產品”與“市場”脫節。
3.2 就業途徑趨向自主自立
表4顯示,自己應聘者占36.2%,親朋介紹者占35.2%,反映出畢業生的自主自立能力較強,對就業的公平、公正性有一定的認同,但對社會關系在就業中的作用認同度還是比較高的,這也是符合社會現狀的。
3.3 就業意向單位定位不準,薪酬期望相對理性
從表5看選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者僅占17.5%、6.7%,顯示出大部分畢業生就業時以醫院地點、規模為主導因素,不愿意去農村基層工作,與實際的市場需求相違背,造成就業困難。
表6顯示選擇最多的月薪是1000-1499元占39.7%,1500-1999元者占25.7%,2000元者以上者占24.2%,說明畢業生對薪酬的期待還是比較理性,只有小部分畢業生期望值過高。
3.4 就業時的自我心理狀態比較務實
表7顯示56.6%的人選擇在長時間找不到滿意工作后會降低標準,29.4%的人選擇不會,這反映出多數畢業生找工作較務實。
表8在就業形勢的了解程度上,83.8%的人選擇了解一些,5.5%的人選擇非常了解,其他選擇不了解。說明在畢業生了解就業形勢方面學校還做得不夠。
3.5 外界影響因素較為復雜
表9顯示,在“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這一問題上,選擇工作較穩定的畢業生最多,占49.6%,其次21.9%的人選擇了父母的選擇,而選擇喜歡護理工作的人僅占6.2%。可見絕大部分畢業生是受外在因素影響而選擇護理專業的,真正喜歡護理工作的比較少,缺少學好護理專業的內驅力,這對就業的內在需求和將來工作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表10顯示,在求職時遇到的最大困難,53.9%選擇個人能力不足,31.2%認為是對單位的用人標準了解太少,7.2%認為學校指導不夠。說明畢業生自信心缺乏同時學校指導也有所欠缺。
表11顯示55.1%的人希望得到盡可能多的就業信息、就業政策,24.2%的人渴望求職面試技巧、簡歷制作和寫求職信培訓,19.7%的人要求開設職業指導課,8.5%喜歡各類講座。說明大多數畢業生是在就業需要時才想到急需信息和技巧,忽略了對就業政策和就業技巧的平時積累,也暗指學校就業指導還不夠到位。
4.建議及對策
4.1 調整學校課程設置,以就業為導向培養護理人才
學校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要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形式、實踐技能、價值取向、道德素養等方面與用人單位的需求相銜接,多做調研,搞清楚用人單位最急需的是什么,按需培養出實用型護理人才。
4.2 科學統籌護理崗位編制,維護護士合法權益
當今護士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但因經費緊張,醫療機構對護理人員的配備都不足。許多醫院除正式在編護士外,還有合同制護士、臨時工護士,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些都挫傷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長期下去勢必對醫療衛生事業造成損害,不利于醫療衛生改革與發展。
4.3 培養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擇業觀
高校在校學生,年齡一般處在19-23歲,是價值觀、人生觀、擇業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學校、社會、家庭應共同承擔起教育任務,從各方面正面引導,提倡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社會最需要的地方去實現自我價值,應擺正位置、腳踏實地,努力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完美結合。
4.4 加強就業指導工作,增強就業競爭能力
調查顯示,許多畢業生對就業形勢及用人單位錄用標準缺乏了解。學校應針對畢業生的需求深入開展工作,及時就業信息,邀請護理部主任開展醫院錄用標準等就業知識講座。就業指導還要動員班主任、任課教師、輔導員及各職能科室等全員參與,從而不斷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4.5 增強內驅力,提高綜合素質
部分學生被動選擇護理專業,缺少學習內驅力,應注重逐步培養對護理職業的興趣,讓學生用心去體會護理事業的真、善、美,并為護理事業付出自己的智慧和真情。
4.6 克服自卑心理,加強自信心的培養
護理學專業是個相對女性化專業,學生性格較內斂,獨立學院的文憑在就業競爭中更易滋生自卑心理。因此,要重視對獨立學院護生心理壓力的正確疏導,多表揚鼓勵,多給機會,幫助樹立信心。
參考文獻
[1]王成.需要層次理論及其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01,5:35-36.
[2]郭保明,高艷琴,等.我校大學生就業觀及態度的調查分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4,6(6):668.
[3]付偉,劉婷婕.應屆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8,23(8):56.
篇2
2012年6月—7月,以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統計表為依據,獲得非對口就業學生名單,并由學工老師提供其學業成就相關資料。對上述研究對象采用無框架開放式深度訪談,訪談現場安靜,環境適宜,現場錄音和筆錄。訪談結束后即播放錄音,將現場記錄制作成書面文字資料,進行分類編碼、推理,回憶訪談時的情形,反復聽取錄音,深入到資料中,通過對資料的細致分析、推理,探索各位學生選擇非對口就業的原因。共訪談9位學生,訪談時長分布于22min~40min。1.3資料分析運用Claizzi分析程序分析:仔細閱讀所有資料;析取有重要意義的陳述;對反復出現的觀點進行編碼;將編碼后的觀點匯集;寫出詳細、無遺漏的描述;辨別出相似的觀點;返回參與者處求證。通過對資料的細致分析、推理,探索護理本科畢業生非對口就業的原因,將其共性部分以研究者的語言歸納成本研究的主題和要素。
二、結果
應屆護理專業本科生放棄護理,選擇非對口就業的原因大致包括如下3個主題。
1.主題一:自我價值觀
應屆本科畢業生作為一個成年人,個人世界觀與價值觀趨于成熟,在就業這樣一個重大問題上,他們都經過了理性的思考,他們的選擇基于自我價值觀做出。如13號女生本已被南京某三級甲等醫院錄用,但最終放棄體檢,選擇到某醫藥公司任培訓專員,她回憶自己當時的矛盾心情說:“難以取舍時,我決定要順從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聲音,過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從而放棄了從事護理工作。3號男生說:“我無法忍受我的一生在瑣碎的護理工作中度過,作為一個男人,我想要更廣闊的空間。”9號女生訪談時帶著明顯的防衛情緒,一開始就說了這樣的話:“我只是選擇了不同的路而已,我尊重那些做護士的同學的選擇,他們很偉大,但我的選擇也應該得到尊重。”訪談過程中,她一直強調“從事什么行業只是一種選擇,每種選擇都無可厚非”。
2.主題二:專業認知
護理專業學生在取舍之間進行理性思考時,他們必然形成了個人獨特的護理專業認知,從而在這一認知的基礎上,選擇了其他行業。他們是如何看待護理專業的呢?研究總結出如下4個方面。
2.1護理工作內容認知
自護理專業創立以來,護理工作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與拓展,但“照顧”一直都是護理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作為實習學生,他們能夠承擔的工作內容“生活護理”居多。20世紀80年代后出生的他們多為獨生子女,自理能力本就欠缺,自身的生活照顧較多依賴父母,一旦要照顧別人,這讓他們難以適應與認可。在他們看來,護理工作內容臟、累、缺乏技術含量、缺乏挑戰感。1號女生說出了這樣的話“實習下臨床1個星期,我就死了那份做護士的心,工作太臟太累了,我受不了。”
2.2護理工作模式認知
護理工作模式需要“三班倒”且多無正常假期,他們對此也頗有看法。9號女生說“我本來就是生活規律的人,適應不了‘三班倒’的生活,剛下臨床實習的前3個月,我一次月經都沒來,后來吃藥才調理好。”而3號男生則認為無周末的生活影響了他與女朋友的交往。
2.3護理管理氛圍認知
對于護理管理氛圍,基本上每個訪談對象都有涉及,且言辭激烈,甚至用上了“不把我們實習生當人,”“無人性”這樣的字眼。其中8號男生說:“我奶奶病了,作為家里唯一的孫子,我要趕回去,可護士長不給假,我沒理她照樣回家了。”還有學生說:“有的帶教老師,既不帶也不教,只是指派我們干活,語氣還極其惡劣,呼來喝去的。”盡管他們憤憤不平的事情在我們看來很多不值得一提,但他們確實為此無限苦惱,甚至擔憂未來,有學生說“如果做了護士,就要天天和他們混在一起,久而久之,我怕也被他們同化”
2.4多重心理沖擊
臨床護理工作的性質要求護士直面醫患矛盾、生老病死、人情冷暖等,而這些因素都使護理專業學生實習期間遭受著多重的心理沖擊。有學生說:“第一次面對病人死亡,我哭的比他家屬還傷心呢,帶教老師說,見多了就好了,可我一直無法適應,去世一個我哭一次,并且情緒也會跟著低落好多天。”另有學生說“看著她躺在病床上,再也無人來探視,這樣的人情冷暖,讓我對情感與人性喪失信心。”
3.主題三:社會影響
社會方面多種因素在護理專業學生非對口就業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分析包括如下4個方面。
3.1非自愿學習護理專業
國內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就讀護理專業學生中,半數以上均非個人意愿,15位非對口就業學生均不是自愿學習護理專業的,如5號女生說“我當初就讀只是為了拿本科文憑,從未想過自己要做護士。”
3.2護士社會地位偏低
社會對護理專業的不理解與偏見造成了護理專業社會地位偏低,這給護理專業學生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壓力,從而影響到了他們對護理專業的認可。如3號男生說“我就讀危重癥護理專業,放假回家,親戚們問,你讀什么專業?我就回答說讀危重癥專業而把護理2字忽略。”
3.3帶教老師職業倦怠感
護士的職業倦怠感是護理管理的重要研究領域,是造成護士離職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本研究結果表明,職業倦怠感不僅造成了在職護士的流失,還傳染給了護理專業新生力量,在護理專業學生非對口就業中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1號女生說:“實習時不止一個帶教老師說過,畢業了干啥都不要干護理。一入了行,再想離開就難了。”
3.4行業間人才競爭
目前國內行業間人才流動性相對增強,這就造成了行業間的人才競爭,而護理專業在行業競爭中往往處于劣勢,從而流失了優秀人才。如13號女生是學生會主席,非常優秀的女孩子,選擇醫藥公司就業,她說:“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白領的形象顯然比護士白衣天使的形象更吸引我。”3號男生也很棒,是男生中少有的能拿獎學金的人,他選擇做醫藥營銷專員,也就是“醫藥代表”,是因為收入問題:“以醫藥營銷專員的工作收入,我3年內可在南京買房,要是做護士,10年都不要想。”1號女生參加了公務員考試,她說“我表姐在政府部門工作,他們平時很輕松,普通感冒都能請3d假,而護士只要你人不倒下就得來上班。”
三、討論
1.護理專業學生基于自我價值觀選擇非對口就業,應當得到理解與尊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席卷世界的人本主義思潮強調尊重人的個性,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與權利。這一觀點已成為共識深植于“80后”出生的學生心中,護理專業學生也不例外,他們不再崇尚整齊劃一,而是追求張揚個性。時代的進步賦予了他們這樣的自由,而護理教育擁有強調專業思想教育的傳統,學生將這樣的思想教育看成約束他們選擇的自由,反會激起他們對護理行業的反感。因此研究建議,專業思想教育必須在尊重學生自我價值觀的基礎上開展。當然,護理專業學生的自我價值觀仍有需改進之處。一方面,過低的自我評價使學業平平的學生缺乏從事護理專業的信心,如12號女生說,她在校期間成績不好,多門課程補考或重修,從而認定自己無法做一個好護士。而同時呢,過高的自我期許使學業優秀者不滿足于護理專業現狀,從而選擇非對口就業。因此基于這一研究結果,我們建議,專業思想教育應以促使護生形成客觀的自我評價與合理的自我期許為切入點。
2.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知失于偏頗,需要糾正
雖然學生對護理的專業認知反映了一定的客觀現狀,但其中也不乏偏見與局限。首先,應屆護理畢業生他們的專業認知主要形成于1年的實習期內,是以實習護生的身份做出的,他們對于護理工作內容的評價偏于膚淺,缺乏對護理專業內涵的深刻理解,從而將護理工作簡單歸結為“臟累差”。而其過往“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理念使其難以適應臨床上嚴格的護理管理制度,他們往往將護士長、帶教老師看成自己的對立面,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使他們對護理管理氛圍的評價過于極端。而作為備受呵護長大的一代,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從而在臨床護理工作帶來的多重心理沖擊面前選擇了逃避。這一研究結果提示:首先,實習期應加強護理本科生的專業指導,以加深他們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其次,要建立起通暢的學生-帶教老師的溝通途徑,以利于減少他們與護理管理制度的沖突。最后,要強化實習期護理專業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及時處理各種心理問題,使其成功應對心理沖擊。
3.社會多因素影響下,護理專業學生非對口就業存在一定盲從性
首先,社會對護理專業的偏見使得護理專業學生就讀時并非自愿,就業時選擇離開,說明護理專業學生非對口就業存在一定盲從性。其次,任何一個行業都有獨特的優勢,也必然有其局限,非對口就業護生對其選擇從事的專業存在放大優點,忽視不足的現象,這有可能造成其未來的職業挫折。因此擇業期的學生工作應加強護生擇業效能感的培養。再次,在職護士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感,這一職業倦怠感通過帶教過程傳染給了實習期護理專業學生,這種言傳身教的影響使護理專業學生喪失了從事護理工作的勇氣與信心。最后,研究結果展現了行業間人才競爭對護理人力資源的沖擊,從薪酬、待遇、工作氛圍等角度分析,護理專業在行業間人才競爭中不占優勢。有理由相信,行業間人才競爭不僅是護理專業學生非對口就業的原因,也是在職護士離職的原因之一,而這一點現在還少為人們所認識到。因此護理管理者在研究護士離職現象時,不能僅局限于行業內分析,應充分考慮到行業間人才競爭的影響,并提出一定的干預手段。
四、不足與展望
篇3
【關鍵詞】實踐教學;改革;綜合能力
護理實踐教學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環節,是整個護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主要途徑。護理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知識和技能、良好的專業行為和職業態度。如何深化護理實踐教學改革,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規范操作能力,培養出適應社會、適應臨床護理工作需要的高質量護理人才,始終是我們護理專業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我校護理系對臨床護理實踐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一、轉變護理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革是高職學校教育改革的先導,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則是高職教育的主旋律,也是實踐教學改革的關鍵。
1.強化實踐教育的重要性。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實用型護理人才,作為教學活動中占主導地位的教師創新素質的高低,將對教育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我們首先強化護理實踐教學人員對護理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把這種思想和意識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從而積極做好護理實踐教學的改革工作。
2.加強對專業教師的培養。派送專業骨干教師到國內外高等院校、醫院參觀、學習、進修,了解國內外護理實踐教育的新理念、新進展和新方法;安排專業教師不定期下臨床,每人每兩年不少于2個月,以提高專業教師對當前用人單位及廣大患者對本專業畢業生素質要求的認識,臨床專業雙師型教師達100%,從而使實踐教學更貼近臨床。
二、優化實踐教學內容
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就是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將學生即將從事的職業知識和技能,分解到理論知識項目模塊和綜合技術應用項目模塊進行系統地培訓。護理實踐教育屬綜合技術應用項目模塊,學校根據培養“ 具有綜合素質的實用型的護理人才”目標要求和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要求,集中備課、組織編寫了高職護理專業創新系列實訓指導教材,編制護理學基礎、內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及兒科護理的實驗實訓操作課件、實驗實訓操作流程等,以供學生自主學習。與此同時,結合臨床實踐需要,與臨床護理專家合作開發了綜合性的實訓項目,把操作項目與具體病例相結合,將各個單項技能訓練與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訓練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和應急能力,強化學生的整體護理觀念和服務意識。
三、改進實踐教學方法
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應用學科,實訓課程內容多、學習時間長,需要培養護生的臨床綜合能力,我校推行“‘做中教、做中學’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在實踐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步獲得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1.案例教學法。病案教學是指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運用典型病例,將學生帶入特定病情的現場,深入角色,分析病例,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如在學習新課顱內壓增高病人的護理時,教師首先給學生一個病例:某患者,男,35歲,未戴頭盔騎摩托車走反道上班時被汽車撞倒,頭部著地,當即昏迷,約10分鐘后清醒,自訴頭痛、惡心。住院觀察,頻繁嘔吐5次,2小時后發現昏迷,右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左側肢體癱瘓。由此引出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及原因,激發學生學習、探究顱內壓增高病人會引起的并發癥及對該病人該采取哪些護理措施的興趣。
2.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是指運用具體活動的場景或提供學習資源,如實訓中心、多媒體課件、錄像、網絡資源等以激起學習者主動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教師以病例為導入,將學生引入如同在病房身臨病人床前的情景中,對實踐操作進行情景教學。教師首先示范整個操作程序,然后將學生分組,將自己置身于病例中,分別扮演“護士”與“病人”或“護士”與“病人家屬”的角色。在護理過程中,“病人”或“家屬”提出各種問題,而“護士”則需迅速做出反應并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學生掌握技能的熟練程度,提出一些與病例相關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PBL小組學習法。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基礎,采用小組學習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習必要的知識。在一個系統理論課結束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 3-4 人∕組),由老師帶領學生深入臨床,將本系統中學過的常見病例展示給學生,讓護生通過與病人或病人家屬交談、閱讀病歷,了解病人所患疾病發生發展的變化過程和伴隨的身體不適進行病史采集,小組對所獲取的資料進行討論、整理、評估,提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措施,并做好記錄。然后組織學生班級交流: ①隨機決定每個小組的教學匯報內容;②每組推出一位學生進行匯報,組內成員可適當補充; ③各組間學生互相提問質疑,由學生代表解答。最后教師答疑和總結。該方法摒棄了學生簡單接受老師觀點和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通過臨床的真實病例所呈現出的病情變化,引導、鼓勵學生從復雜的病情表現中,運用所學的醫學知識及收集的患者資料,發現、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的能力和溝通技能,能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
4.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化媒體介入課堂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交互性、知識的大容量性;實物投影的真實性;錄像的靈活性、不受時空限制等等都為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及學生課后練習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方便。我們在實訓室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可播放錄像及網絡教材,學生在課余練習無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如對操作流程已模糊、動作是否規范有疑問,可通過電教設備得以糾正。與此同時我們還在實訓中心配備了10余臺開放式護理輔助教學系統,該系統內有《基礎護理學》等在內的所有臨床護理課程的實踐操作的錄像資料,還能進行模擬考核。此系統為學生課后學習、練習和檢測自己的練習效果提供了更科學合理的教學途徑。
四、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1.創建省級示范實訓基地。目前我校護理實訓中心是江蘇省省級示范基地,中心歸屬系部管理,設負責人1人,專職實訓指導教師8人,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實驗室使用面積及設備基本能滿足本專業實驗要求。隨著我校護理專業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我校護理實訓室的建設得到了不斷加強和完善,如今,實訓中心建筑面積8400余m2,教學實驗設備總值2000多萬元。設有護理模擬病房、模擬搶救室、模擬重癥監護病房、兒科、婦產科專科護理病室及理實一體化教室10余間,共有床位85張。先進的實驗教學條件,從硬件方面為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2.實施實訓室課后開放。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生必須通過必要的技能學習與實訓,構建護理工作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才能為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基礎。這就要求學生需要大量的練習才會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從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培養全方位組織能力出發,學校將護理實訓室全天開放,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安排學習和實訓內容,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針對性強,形式靈活,為學生自覺主動的操作訓練創造了條件,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五、改進護理實訓考評方式
操作技能綜合評價是培養學生心智技能和動作技能的重要方法,教學評價具有導向功能,加強實踐教學,需要變革教學效果的評價方法。
1.完善評價體系。按照職業教育的定位,從單項技能和綜合技能進行評價,以了解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依據教學大綱,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將每個臨床護理實驗操作按護理程序分為幾個部分,并將各部分分解為許多步驟,對每一步驟都給出評價標準,從而制定了細化具體的臨床護理技術操作程序及客觀的評分標準,學生人手一本,既方便學生練習時使用,也便于老師記錄成績。
2.強化實訓考核。為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內在的發展動力,實踐教學評價采用實時評價和隨機抽測。實時評價包括學生個人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在小組學習中要重視學習小組的管理,調動學習小組成員的學習興趣,避免小組內部分學生忙,部分學生袖手旁觀的現象,指導小組長合理分配工作任務,人人有表現和展示的機會,并重視小組內成員間過程評價。教師評價通過課堂提問觀察、實訓操作、課后教學資源應用、小組討論、學習成果展示、書面作業等形式,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和學習表現進行綜合評價。而隨機抽測則調動了護生在全天開放的模擬病房內進行練習的主動性。兩種評價的結合使技能操作的考核更加系統化、規范化,提高了實踐教學的質量。
五年制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技能專門人才,教學方法首先強調和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與訓練,同時圍繞“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方針,緊扣強化學生職業技能、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質、滿足就業需要的主題,根據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不斷創新護理實踐教學,從而使高職學校培養的學生能早日適應社會,滿足臨床對“實用型”護理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高慶嶺,王克芳.護理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護理學雜志,2002,17(10):739-740.
[2]蘇樺.優化護理實驗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護理研究,2003,20(8):41-42.
[3]丁亞萍,崔焱,顧平,等.深化教學改革,實施本科護理專業畢業實習課程化管理.現代護理,2005,11( 1):74-75.
篇4
[關鍵詞]工作過程 理論實踐一體化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2C-0083-02
一、中職學校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現狀
目前,許多中職學校根據臨床護理工作的流程,專業領域和護士資格認證標準,改革臨床護理專業課程體系,開展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設計模塊化的教學情境,突破了學科體系的框架,把工作過程知識作為職業教育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務作為工作過程知識的載體,并按照職業能力發展規律構建教學內容。這就使專業課程的教學成了從一個個具體的“工作領域”轉化而來用于學習的“學習領域”,即來源于工作實際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綜合性學習任務。并按實際工作任務過程設計“學習情境”,使教學內容與臨床護理過程保持一致,實現了與臨床工作的零對接。
專業課程的工學結合一體教學環節基本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
首先,新生人學后,分組分批到醫院參觀,帶教教師引導學生去了解護士工作的流程和內容,讓學生感受實際的工作環境,幫助他們對護理知識形成初步的認識,其后再分階進行相應見習,同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充分利用周末或假期接觸臨床。
其次,根據典型案例創設情境,利用模擬病房和現代教學技術創設與臨床工作一樣的情景,引導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將學習直觀化和形象化;課前將臨床案例下發,提出問題,分組學習和討論,制定工作流程,教師精講點撥,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分析并提出患者可能出現的各種健康問題。
最后,以醫囑確定護理任務,讓學生面臨一個個需要去解決的病人的問題,突出專業訓練的可操作性、真實性、實用性和靈活性。通過在仿真的情景中演練,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同時在操作中看重操作步驟和程序的統一,強調學生臨床決策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形成,充分體現整體護理的思想內涵和實踐特征,培養學生護理科學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的專業素質。
學做一體化,既使學生及時地復習了理論知識,加深了理論的理解,也使學生實訓過程中能做到“心中有理、手下不亂”,并且很大程度上提高實訓操作的探求能力、歸納能力和對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在體會到實現目標成就感的驅動下,充分調動學習、實訓的積極性,鍛煉團隊協作精神,培養綜合職業能力,大大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中職學校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面臨的問題
(一)教師知識結構不合理、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臨床知識的更新需與時俱進。護理是一門實踐性、發展性很強的學科,專職教師理論基礎扎實,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大多的任課教師都是由醫療專業畢業,護理技能薄弱,加上因教學工作任務重且長期脫離臨床工作,外出進修學習機會少,無法把握專業發展的新技術、新成果、新動向,知識老舊,動手能力差,與臨床知識脫節,不能適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理論實踐一體化下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學生實習期間理論實踐相結合沒有得到充分的強化
學生實習的單位主要是縣級醫院,通過對中職學校實習生參加臨床實踐的調查發現,學生抱怨配藥打針換液體就是一整天,幾乎沒得停下休息過。有些教師只做不講,學生一問,一句“回去翻書”打消了學生的求知欲。臨床一線護理人員的T作任務繁重,動手能力強卻理論知識欠深入,講授內容銜接欠緊密等缺點,沒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典型病例的病情介紹,也沒有將病情觀察的要點指導給學生,學生與病人之間的溝通機會不多。
(三)實訓指導教師和實驗室資源匱乏
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需要有充足的實驗室資源和實訓指導教師,實訓課的質量保證是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動手,一旦有問題學生之間無法解決時能得到教師的及時輔導。因指導教師少,學生多,一名教師至少負責40-50個學生,只能來回跑,無法仔細檢查學生訓練效果,同時因訓練用物少,一節課下來,只有少數學生能真正動手,從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帶教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帶教過程沒有嚴格要求,教學組織能力差。
(四)學生理論知識薄弱
在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時,實踐課時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占用理論學習時間,學生理論知識的廣度、深度將有所減弱。用人單位的“實用性原則”及護理專業從業資格的特殊性,即護士執業必須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后,方可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從事護理工作,不管是中職學校的護生還是普通高校畢業的本科護生都要求參加全國統一考試。這與只要求必要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技能的中職教育相沖突,從歷年全國護考通過率的統計數據中,中專學歷的通過率僅為30%-40%,中職學校的通過率也基本如此,這極大影響學生的就業能力,也打擊學生實訓的動力,不利于學校的良性發展。
(五)評價體制不完善,無法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在開展課程改革過程中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個人休息時間,卻得不到應有的精神激勵和物質補償,沒有良好的評價機制衡量教師的工作量及優劣,仍沿用單一、學生對任課教師評教的評價體系,從而使有些教師不愿堅持而用回多年習慣的傳統教學方法,導致無法讓課改落實到位。中職學校的生源幾乎實行登記入學,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基礎比較差,一旦理解上出現困難,不是主動請教而是完全放任,以致教師布置的任務往往是組長或某個同學代勞而不是獨立或小組共同協助完成,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得不到充分落實。學生成績評價側重于結果,學習過程沒得到恰如其分的認可。
三、對策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加強專職教師臨床實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通過參加護理查房、病案討論等臨床工作,對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特殊病例護理現狀加深認識,收集大量第一手臨床護理資料。加強專職教師與臨床資深護理人員的溝通。中職學校擁有一所附屬醫院,為臨床醫務人員和專職教師之間創設良好的溝通環境。通過密切聯系,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制定合理的、典型的護理方案提供理論指導與幫助,有效實現理論實踐一體、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應重視教師的培養,優化臨床教師隊伍,建設一支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施教能力強的護理師資隊伍。
(二)加強帶教教師的管理,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聘請有豐富臨床經驗的教師進行帶教,將臨床上的新知識、新技術引入護理學教學中,講解各種不同的病例的護理觀察、護理措施要點及區別,學生成績與帶教教師的年終考評成績掛鉤。對實習生提出具體要求,要求學生進入科室后,一定要了解病房中每位病人的醫療診斷,主要的癥狀及陽性體征、護理的要點。制定出科考核內容是每名學生負責1個典型病例的個案護理,能對病人的一般資料、現在的和既往健康狀況、心理狀態、社會方面、護理措施等要做到全面的熟知,這就需要學生深入病房,連續地對病人進行評估、診斷、計劃、實施,進而提高學生敬業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醫院護理知識競賽、專題講座、護理技能操作競賽等活動。開展學習小組,匯報實習內容,專業教師定期到各實習點進行病例的討論或利用網絡給學生答疑解惑。
(三)合理調整課程安排
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最大的困難是實驗室資源分配和專業教師的缺乏,解決這一類問題,需要多個部門的統籌安排。在合理使用實驗室及實訓室方面,需要由教務科、護理教研室、實驗室統籌,根據課程需要錯開實訓場地和用物,避免資源浪費。應編寫與護士崗位需求的特色的專科護理技術實訓指導,統一操作,避免各自為政,引起學生學習上的混亂。實訓指導由臨床一線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帶教,同時加強年輕教師的培訓,這樣既解決臨床一線工作太忙不能正常帶教,又解決專業教師缺乏及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的問題。
(四)改善實訓資源
應加大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確保開展教學的質量;同時應加強與校外行業企業聯系,盡可能地拓展校外實訓基地。完善護理實訓室設備與條件,構建模擬實訓醫院,與校外企業共建實訓教學基地,供護理專業學生進行校內實訓、臨崗學習、實習等環節的教學與實踐。
(五)完善評價體系,合理使用激勵機制
應使用更合理化的評價體系,學生的學習側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應加大對教政工作重視程度,借鑒相關院校的有關教學和課程評價標準,并結合中職學校實際,系統地建立“課程建設與評價體系及方法”。每年按照此標準評選優秀課程,并給予獎勵。對參與課改且成績優秀者在選聘優秀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時予以優先考慮,在學習、進修和晉升等方面給予特殊優惠政策。
(六)進行系統化的培訓,提高護士從業資格考試通過率
篇5
醫院護士崗前培訓總結1
轉眼又到了一年的年底,回望這一年來我在護士崗位上所做的工作以及參加的各項培訓,心中有很多感慨;現將今年以來各項工作總結如下:
一、嚴格管理,有效協調。
一年來,在護理部和科主任的領導下,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在科室工作尤其是護理工作中身先士卒,大膽管理,認真落實醫院和科室的各項工作制度,保證了科室工作穩步進行。積極配合主任做好醫護協調工作,引導大家做好醫護溝通;及時發現并解決一些摩擦和矛盾,增強了科室凝聚力,使中醫科成為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讓醫生護士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工作,也為病人營造了溫馨、和諧的病區住院環境。
二、狠抓護理業務培訓。
作為一個中西醫結合內科綜合科室,我們科面臨病種雜,疑難雜癥多,護理專科性不強的難題。而與之對應的是:中醫科的12名護士,僅有一名是中西醫結合護理大專畢業,其余都是西醫護理專業畢業,在學校僅了解到簡單的中醫基礎知識;在西醫“專科護士”培訓不斷深入發展,專科護士特點和優勢越來越明顯的今天,中醫科護士沒有特定的專業知識和發展方向,這在一程度上影響了這個群體的工作積極性和隊伍的穩定性,也給病區護理工作質量帶來了負面影響。
針對這一現實,我果斷決定:從我做起,全員培訓。采取業務講課和業務查房相結合的方式,發動科主任和醫生參與,對包括呼吸、循環、消化、神經系統的常見內科疾病知識進行培訓,對中醫基礎知識和常用技能系統培訓,甚至對一些普外科和骨科疾病的保守治療、護理知識,也進行了培訓。
一年的系統培訓下來,考核結果表明,護士對上述各系統常見疾病都有了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這不僅提高了她們的業務技術水平,也極大的增強了護士對自身、對科室發展的信心。此后,我又采取日常強化的方式,不斷結合病房現有病例強化培訓過的知識,終于打造出了一支技術過硬、有中醫特色的護理隊伍。
三、嘗試文化管理,力求做出特色。
多年的護士經歷,使我深切的體會到:對于一個團隊而言,規范其行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其思想,升華其內心世界,要讓“護士管理”這個外因,通過護士“個人素質”的內因起作用。為此,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護士排班表上,每周送她們一句人生、職場感悟;舉辦“天使心語”小板報;利用早會給她們講一些勵志、哲理等小故事,引發她們對人生、對事業的思索。潛移默化之中,我們中醫科的護士,人文素質有了很大提高。
近幾年,不僅中醫科的護理文化建設搞得風生水起,而且圓滿的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在省市歷次檢查中,我們中醫科以收費規范著稱,每次都迎接收費檢查,沒有給醫院丟過一分。在行風評議檢查中,中醫科的健康教育和護理服務,更是贏得了參檢專家的肯定和贊揚。
四、注重服務細節,提高病人滿意度。
在對病人的健康教育方面,多數科室的做法是,單純依靠護士口頭宣教,但我通過長期以來的觀察,發現了一個弊端:護士說得少了,內容涵蓋不全,說得多了,因為時間有限,就會說得快而沒有重點,這樣,病人根本記不住。
我把入院宣教的內容列了一個提綱,作為護士口頭宣教的內容,而把詳細內容輸入電腦,護士在做提綱挈領的宣教后,把詳細的資料發于病人,這都起到很好的效果。類似的還有“鼻飼知識宣教”、“痰培養標本留取方法”、“尿培養標本留取注意事項”等。這種口頭和書面相結合的宣教方法,不僅有助于病人掌握,也節省了護士大量時間,因此深受大家歡迎。
五、不足之處和努力方向。
盡管,回首往事,我可以毫無愧色的說:我沒有虛度任何一寸光陰;面對我的病人,我的科室,我也能夠坦然的說,為了你們,我一直在努力!但是,面對自己,我深知工作中還有很多的缺憾,科研是護理工作前進和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我們中醫科的護理科研項目至今還是空白;再比如,有時候,過于嚴厲的要求,我甚至看到過護士的眼淚和無奈。因此,展望未來,對新的一年的護士工作我充滿了信心。
醫院護士崗前培訓總結2
七月的天空,有一種渴望的涌動,當我離開校園,告別大學生活時,我知道我即將開啟另一種生活——醫院實習。
南丁格爾說過:能夠成為一名護士是因為上帝的召喚,因為人是寶貴的,能夠使他人康復,是一件神圣的工作,所以作為一名護理專業的學生,我熱愛我的專業,我喜歡我所做的工作。邁入醫院的大門,有種崇敬感油然而生,這就是我以后工作的地方,是自我鍛煉提升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地方。
進入醫院后,老師為了我們做了三天的崗前培訓,有關醫院的概念,護士的人文關懷素養,醫院感染,手衛生的預防及注意事項以及護理實習制度要求等一一為我們講解。講到人文關懷,自然是以人為核心,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了解護士服務理念,進一步更好的為患者服務,通過聽課也領悟到護患溝通的技巧,關心病人的心理護理。對病人要有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每天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病人,對病人保持嘴角上揚。要換位思考,體諒病人,有效的增進護患感情。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所以我認為護理工作是一個平凡但不可或缺的崗位。我們不只會打針換藥。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始終以病人為中心,有團隊協作精神,是用微笑,禮貌,熱情的態度努力工作,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更好的服務于患者,更有責任的做好護理工作。
培訓中了解到護理的制度與注意事項,我們每天都以嚴謹的工作態度,良好的服務態度甚至于無私奉獻的精神奔走于崗位上。用嚴格的制度要求自己,工作中遵守制度,聽從帶教老師的管理,做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我們必須有同情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我相信通過十個月的實習生涯我會有寶貴的經歷,也會更加熱愛護理工作,用愛心和雙手為病人服務,充實的度過每一天,十個月的時間我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在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每一天都彌足珍貴。實習的機會只有一次,我會好好學習,在臨床上學到更多的實踐與理論知識,及時的勉勵自己,結束了三天的崗前培訓,迎接我的是不同科室的學習,我會帶著老師所教的知識,帶著對護理工作的熱愛,走向臨床,走向實踐。
醫院護士崗前培訓總結3
轉眼間,新員工崗前培訓已經結束了,在這x天的時間里醫院各領導,老師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給我們新員工做精彩的講解,讓我們認真學習了有關規章制度及相關政策,接受了醫院醫德醫風教育等多方面知識的培訓學習,雖然我們這批新員工的專業不同,但目標一致,都想全心全意為市人民醫院服務,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們這些員工在今后的工作中盡可能少走彎路。
這次培訓一切都體現院領導對我們的關懷和重視,回顧培訓的日子,每個老師講臺上的身影,課堂上的風采還是那么的熟悉。
培訓中,告誡我們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踏實工作,加強學習,善于思考總結,培養興趣愛好,多參加有益的集體活動,也讓我懂得了“舒坦使人松懈,安逸另人忘憂”這句話。讓我懂得了作為一位醫技人員要時刻關注病人,加強醫患溝通,盡自己的能力解決病人和家屬提出的一切問題,病人需要時盡快出現在病人旁邊動手幫助行動不便的病人作好準備,讓老年病人在這里能感受到家一般的關懷,這也體現我們醫院的特色—老年關懷。
培訓中,加強自我防范意識,灌輸我們消防知識。在一次次災難面前,我能感受到受災人員悲痛與無力,這一次次案例警醒我們如遇火災不能自亂陣腳,保持鎮定,同時在舉例子中教會我們如何在消防人員未來之前自救。
面對將來我們不能停滯不前,醫療科研促使我們進步,醫學應該是最應該與時俱進的職業,培訓中積極鼓勵我們做科研研究,讓我意識到科研重要性。
篇6
年級:2009級學號:
實踐者姓名:報告撰寫人:
課題題目:濱州市未就業畢業生 3、關于高校未就業畢業生基層團支部的成立,40%同學希望它能提供考研信息咨詢,35%的同學希望它能提供推薦考研學校的幫助,20%的人希望它能提供住宿等生活幫助和心理壓力疏導。此外,同學們建議基層團支部應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附近,并加強對未就業畢業生的信息管理,隨時了解未就業畢業生存在的困難,能夠及時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機會。
4、大部分未就業畢業生面對未來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通過找朋友傾訴和記日記、網絡日志的方式緩解未就業帶來的壓力,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自己傾心的工作。
5、經調查統計,自己的性格和興趣、薪酬與福利、個人發展機會是畢業生擇業時考慮的前三位因素。對于自主創業,被采訪者普遍認為最大的困難是財力不夠和缺乏經驗。關于造成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擴招造成的應屆畢業生供給過多的客觀因素,另一方面是畢業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如50%的同學認為是自身專業專業知識不足,另外各有35%同學認為工作經驗欠缺和無社會背景造成自身就業困難。
6、大部分未就業畢業生的生活水平處于中等,月消費在500元左右,由家里供給,主要作為基本生活費。
(二)面對面采訪部分:
下面將逐個分析了解到的濱州醫學院、濱州職業學院、濱州學院和濱州技師學院的就業情況及未就業畢業生的思想現狀。
通過與這些大五的學生進行交談,我們了解到,醫學類院校中普遍存在著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原因已經在前文中分析過了),大部分人選擇考研。如該校一個70人的臨床醫學專業的班級會有50-60人選擇考研,最終大約能考上20-30人,除此之外,還會有4-5人選擇從事醫藥代表的行業,2-3人選擇與公立醫院簽訂五年工作合同的合同工(每月工資800-1000元),4-5人在個人診所等地臨時就業以及3-5人其它選擇,也就是說未就業畢業生大約占45%的比率。這些未就業畢業生還會有一半選擇繼續考研,另外一半的同學通過降低對工作環境、薪水的要求(如選擇在鄉鎮醫院就業等)臨時就業。據了解,私立醫院對醫學類畢業的同學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但考慮到其不穩定性且沒有“五險一費”的勞動保障,因此,幾乎沒有同學選擇去私立醫院工作。擇業時大部分人選擇回家鄉就業。就該校來說,影像專業和護理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高,能達到50%-60%。總的來說,與其他幾所學校相比,濱州醫學院的同學承受的就業壓力最大。
談到未就業畢業生,歷史與社會學系的一名輔導員老師這樣說:“就業目標偏高是造成畢業生不能及時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如通過與濱州交運集團的積極溝通,起初社會學專業的九名同學與此單位簽訂了有養老保險等就業保障的正式的就業合同,后來一名同學專升本成功,還有一名同學覺得在大廳工作比較底層也比較累就放棄了。還有幾名在魯濱金店工作的同學也是因為覺得工作不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而離開。另外,畢業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進入工作單位后不能盡快適應工作環境、進入工作角色慢也是制約畢業生就業的一大因素。”還有一名英語系的輔導員老師說:“專科學生的就業要求低,反而比本科的同學更好就業。”該系中分為商務英語(專科)和英語師范類(本科)兩部分,據該老師說,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大都在本地普通的外貿出口企業工作,就業率能達到95%,而英語師范類畢業生未就業率超過50%,這些同學大都因為本科學歷對自己定位偏高,對一些普通的外貿公司看不上眼,中小學教師編制又基本處于飽和,少數同學因此選擇在一些不知名的私立學校任教。
3、濱州職業學院和濱州技師學院:很遺憾沒能聯系到這兩所學校的輔導員老師和未就業畢業生,我們僅通過該校就業處的老師了解到一些畢業生就業情況。作為技術類和高職類院校,這兩所學校的就業率在這四所高校中位于前列,特別是濱州技師學院,未就業率最低,僅為4%-5%。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學校進行定向培養、訂單培養,專門面向有招工需求的企業工廠培養所需數量的技術人才且專門培訓相關技術,基本做到畢業即就業;另一方面,畢業生實踐能力強,上崗后很快能適應環境完成相關工作,且這些畢業生就業目標要求較低,基本符合社會的實際需要。如濱職的家紡專業、濱州技師學院的電氣專業等。
二、反映出的問題及提出的建議
2、未就業畢業生普遍反映自身工作經驗不足,動手實踐能力不強。因此建議學校或者基層團支部與各地區人才服務中心或大型企業單位聯合成立就業見習基地。如濱州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就與北京神州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就業實踐基地,讓畢業生就業前有機會根據需要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工作素養,以達到“上手快”的目的。
3、若要減少未就業畢業生的數量特別是解決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學校的教育機制也有待于進一步改善。第一是學校開設的課程、專業與社會需求差別大,許多交叉學科師資不夠,如據濱州學院計算機系的一名輔導員介紹說,工科類專業大都只是按照傳統的培養模式畢業生數量夠質量不夠。去年中卡通公司來我校招聘同時具有卡通繪畫基礎和計算機軟件操作能力的畢業生,結果沒能招到。這也是需要學校思考和改進的地方。二是不同學校間重復設置相同的專業,比如說山大和濱州學院都設有計算機科學系,那相比較來說當然是山大的同學更容易就業。因此學校要根據自身特點面向社會需求多設置一些特色專業提高就業率,如濱州學院設置的航空專業,該專業的學生未畢業就被一搶而光,就業率高達100%。三是學校只是單純的講述理論知識,同學們缺少實踐機會,到工作單位后“上手慢”,因此學校應該爭取讓教學實踐相結合。
4、對于未就業畢業生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各地的就業招聘信息,因此基層團支部不僅要對本區域內的未就業團員進行檔案化管理,跟蹤了解他們的就業情況,還要在網上及時提供各類有價值的招聘信息,還可以多舉辦幾場可操作性強的招聘會。
5、未就業畢業生中幾乎沒有人選擇自主創業,除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外,資金不夠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基層團支部可以加強對未就業團員的政策扶持,如提供小額貸款擔保等,鼓勵同學們通過自主創業的方式解決就業問題。
6、基層團支部要加大對“三支一扶”計劃、一村一名大學生、入伍預征、招考士官、支援西部等工作的號召力度,引導未就業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
篇7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會計專業
教育部規劃綱要明確將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作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基礎。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研究是在會計行業不同層次人才需求情況調研、湖北省部分中高職學校教學現狀調研和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跟蹤調研的基礎上,從當前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的背景以及銜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出發,在會計專業中高職招生制度的銜接,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的銜接,專業課程體系的銜接和教材體系的建設,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體系的銜接五個方面進行的有意義探索。
一、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研究的背景
(一)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背景
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時代。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正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綱要指出未來十年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促進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二)我國會計行業改革和發展背景
2010年9月21日,財政部頒布《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綱要指出未來十幾年,是我國基本建成創新型國家、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的重要時期,是我國會計行業發展的重大機遇期。會計人才資源總量要增長40%,即在現有基礎上增加400萬人,平均每年增加40萬。要保證會計人才素質大幅提高,結構進一步優化。使會計人員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80%;繼續增加各類別初、中級會計人才在會計從業人員中所占比重,力爭使各類別高、中、初級會計人才比例達到10:40:50,會計人才的分布、層次和類別等結構趨于合理。
(三)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職業教育第14條明確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第17條要求:“要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鼓勵畢業生在職繼續學習,完善職業學校畢業生直接升學制度,拓寬畢業生繼續學習渠道。改革招生和教學模式,推進職業學校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相銜接等。”綱要第八章繼續教育第25條明確指出:“搭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提供多次選擇機會,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建立繼續教育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實現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中職畢業生繼續升入高職院校深造,為我國職業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教育部又了《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1]9號),進一步明確將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作為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任務。
根據國家和湖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2011年12月5日,湖北省教育廳下發了《關于開展高等學校招收中職畢業生招生考試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鄂教職成[2011]1號),2011年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在機械類專業開展了全省統一的以技能操作考試為主、文化考試為輔的招生考試改革試點(簡稱“技能高考”)。2012年技能高考的專業(類別)擴大為機械類、電子類、計算機類,建筑技術類、會計和護理專業。今后將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增加其他專業(類別)。2015年湖北省高等學校招收中職畢業生全部實行技能高考和高職院校單獨招生,不再組織現行的“高等學校招收中職畢業生統一考試(高職統考)”。以技能操作考試為主、文化考試為輔的單招技能考試,是省教育廳貫徹規劃綱要精神,率先在全國推進的高考招生考試制度重大改革舉措。它搭建了人才成長的“立交橋”,為中職與高職有效銜接提供了通道。2011年、2012、2013年湖北省通過技能高考分別錄取1360人、2630人和2750人。
二、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研究的現狀
目前,有關中高職銜接問題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二類:
一類是有關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的研究。其代表有:湖南省教科院副院長唐國慶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的研究與實踐》。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劉育鋒主持的課題《中高職課程銜接研究現狀綜述》。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張獻梅等人完成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3+2”中高職課程銜接研究》等。《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的研究與實踐》課題,從中高職課程銜接的現狀分析入手,通過對中高職課程目標的研究,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確定的研究,課程評價方案的研究以及中高職課程銜接框架的構建四個方面的理論研究,和中高職貫通的文化課課程教學大綱的研制,中高職部分典型專業教學指導方案的研制和部分專業課教學大綱的研制及教材開發三個方面的實踐研究進行了探討。課題對指導中高等職業學校科學地進行課程開發,構建出合理的課程體系,減少兩類學校銜接中的教學消耗,確保教學效益和培養目標的落實具有積極作用。《中高職課程銜接研究現狀綜述》課題,從中高職課程銜接的方式研究,構建中高職課程銜接的體系研究和中高職課程銜接實踐探索案例的研究三個方面,對目前中高職課程銜接的研究狀況進行了歸納和梳理,闡述了課程銜接是中高職銜接的實質與核心問題,是實現中高職持續發展和協調發展關鍵的主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3+2”中高職課程銜接研究》,結合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央財政支持中高職銜接專業建設任務,分析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3+2”中高職課程銜接中出現的問題,在培養目標、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材編寫上對中高職課程銜接進行了研究。
一類是以某專業為例進行的中高職教育銜接研究。其代表有: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陸潔瑜主持的廣東省2009年高職研究會重點項目《以商務英語專業群為例的中高職教育銜接研究》。福州職業技術學院陳翠瓊所做的《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中高職教育銜接探討》研究等。《以商務英語專業群為例的中高職教育銜接研究》課題,從中高職課程銜接的現狀分析、國外中高職課程銜接的先進模式分析和以商務英語群為例的中高職銜接模式構建三個方面,論述了目前國內中高職銜接工作在課程內容上存在的不足,通過企業調研、借鑒國外先進做法并結合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觀點和方法,為我國職業教育的內涵發展提供參考。《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中高職教育銜接探討》研究,以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為例,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技能考核和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的中高職銜接問題進行了探討。
但是,作為傳統專業常青樹的會計專業有關中高職銜接問題的系統研究,目前還是空白。會計專業在中高職銜接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對口升學招考政策不夠完善,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專業理論課設置重復,文化基礎課脫節,課程標準雷同,課程層次沒有拉開距離,教學與評價等方面存在脫節、斷層或重復等問題。我們必須在認真總結和反思會計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開展對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研究的系統梳理,以促進會計專業中等、高等職業教育的科學發展。
三、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研究的意義
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研究是在認真領會國家和湖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的基礎上進行的一項有意義的探索。它對推動中高職會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切實提高中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研究,能使中高職會計專業對會計行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和會計人才的市場需求情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為會計專業有針對性的根據招生對象制定會計專業中職和高職專業教學標準提供了依據。通過研究,能明確會計專業中職生和高職生在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課程體系設置、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模式、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差異,為會計專業單招生有針對性的單獨編班組織教學,因材施教,提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面對高職生源日益萎縮的情況,通過研究,可以在探索高校招生多元錄取新途徑方面取得突破,為把會計專業做好、做大、做強,具有重要意義。
四、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研究的理論依據
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應遵循以下原則:(1)人的認知發展規律和職業技能的形成規律。人的學習可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方面內容的學習。認知發展一般是指與大腦生長和知識、技能有關方面的發展,體現在人的知覺、記憶、思維、語言、智力等方面各種功能的變化。現代認知學習心理學已經揭示出認知學習呈等級性或累積性的規律,即已經掌握的低級知識和智力、技能是學習高級知識和智力、技能的先決條件,或者說,過去學過的簡單知識和技能是學習新的復雜知識和技能的先決條件。(2)職業成長規律要求。應根據會計專業中職生和高職生所對應的就業崗位不同來進行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職業技能等方面的銜接研究。(3)“因材施教”原則。“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標,是教育基本規律的內在要求,是教育的永恒主題。因材施教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在教育中的反映。中、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必須圍繞學生的特性和知識的特點,實施因材施教方略,確立以職業技能為主體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方案,保障教育教學的質量,培養出中、高端技能型會計人才。(4)以對接產業為切入點,體現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促進會計專業與會計行業的對接,課堂教學內容與會計職業標準的對接,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的對接,學歷證書與會計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職業教育與會計行業繼續教育終身學習對接。(5)在教學模式方面,遵循兼顧“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并重培養”,體現 “教學做評合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理實一體,校內校外相結合”等高職教育新理念。
五、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主要研究內容
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1)當前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的背景以及銜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2)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中招生制度的銜接;(3)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中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和畢業標準的銜接;(4)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中專業課程體系的銜接和教材體系的建設,包括專業核心課程設置、課程學習目標、課程內容的選取與排序、實踐性教學項目設計等;(5)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體系中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體系的銜接。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1]9號.
[3]魯昕.《在全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4]唐國慶,等.《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的研究與實踐》.
[5]劉育鋒,等.《中高職課程銜接研究現狀綜述》.
- 上一篇:大專學前教育畢業總結
- 下一篇:工商企業管理畢業總結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護理論文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