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5 15:58: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風險管理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風險管理學

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式教學研究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高等學校專業課程需要重新構建課堂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素養,實現課程育人的目的。文章以專業基礎課程金融風險管理學為例,結合團隊的教學實踐和專業基礎課程的特點,從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堂和在線技術應用、考核評估方法、課程實施和學生準備六個方面探討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課程育人;教學設計

2019年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動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展開良性互動、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有機銜接。國內學術界經過研究得出一致的觀點,認為線上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既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又可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2020年疫情期間,教育部、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組織廣大師生開展了一場全球最大規模的在線教學。全國高校教學大數據監測顯示,2020年開展的大規模在線教學,全國高校課程在線開課率達91%,教師在線教學認可度達80%,學生在線教學滿意率達85%,實現了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線上教學模式的運用幫助全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帶來的停教、停學危機,推動了高校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當前,線上線下相融合已成為高校教學的新常態,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成為高校培養大學生學習能力、專業能力、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結合以往在商業銀行的從業經歷,發現以教材為主線,純粹向學生教授理論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會導致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際業務需求相脫節。基于對混合式教學的理解,結合多輪教學經驗,文章以“金融風險管理學”為例,探討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的構建途徑。旨在借助教學改革機會,探索轉變教學模式,力求做到課程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1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優勢分析

1.1教學的豐富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注重教師的“教”,課程內容以教師在課堂上的教授為主,方式較單一。混合式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形式,使得大學生的學習從教師導向的范式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范式。

查看全文

透析風險管理基礎理論

摘要: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風險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受到風險的困擾,風險管理的必要性越來越突出,本文就風險管理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風險管理;理論;認識

1風險管理的概念

根據COSO委員會提供的定義,所謂的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由一個主體的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實施,應用于戰略制定并貫穿于企業之中,旨在識別可能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以使其在該主體的風險容量之內,并為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由COSO的定義可以看出,風險管理概念包含了風險管理主體、風險管理客體、風險管理目標、風險管理程序等。據此,筆者認為風險管理是研究風險發生規律和風險控制技術的一門科學,是風險管理主體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衡量、風險評估、風險決策管理等方式,對風險實施有效控制和處理的過程。對于風險管理的概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1風險管理的主體

根據COSO的定義,風險管理的主體應是公司和其他組織,筆者認為,風險管理的主體應更廣泛,不但包括企業,還包括個人、家庭、非營利組織、政府及國際組織。不論風險管理主體的組織結構、性質如何,風險管理所依據的管理理念、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都是相同的,都是尋求以最小的成本來獲得最佳的處理風險事故的方案。但是,風險管理的主體不同,風險管理的側重點也不同,個人、家庭的風險管理是對人身風險、家庭財產風險和責任風險的管理;企業的風險管理是對企業生產風險、銷售風險、財務風險、技術風險、信用風險和從事風險的管理,企業的風險管理不同于企業的經營管理;政府的風險管理是以維護政府機構業務活動和人民生活安定為出發點,是對整個社會生命、財產和責任風險的管理。

查看全文

探究風險管理基礎理論

摘要: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風險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受到風險的困擾,風險管理的必要性越來越突出,本文就風險管理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風險管理;理論;認識

1風險管理的概念

根據COSO委員會提供的定義,所謂的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由一個主體的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實施,應用于戰略制定并貫穿于企業之中,旨在識別可能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以使其在該主體的風險容量之內,并為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由COSO的定義可以看出,風險管理概念包含了風險管理主體、風險管理客體、風險管理目標、風險管理程序等。據此,筆者認為風險管理是研究風險發生規律和風險控制技術的一門科學,是風險管理主體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衡量、風險評估、風險決策管理等方式,對風險實施有效控制和處理的過程。對于風險管理的概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1風險管理的主體

根據COSO的定義,風險管理的主體應是公司和其他組織,筆者認為,風險管理的主體應更廣泛,不但包括企業,還包括個人、家庭、非營利組織、政府及國際組織。不論風險管理主體的組織結構、性質如何,風險管理所依據的管理理念、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都是相同的,都是尋求以最小的成本來獲得最佳的處理風險事故的方案。但是,風險管理的主體不同,風險管理的側重點也不同,個人、家庭的風險管理是對人身風險、家庭財產風險和責任風險的管理;企業的風險管理是對企業生產風險、銷售風險、財務風險、技術風險、信用風險和從事風險的管理,企業的風險管理不同于企業的經營管理;政府的風險管理是以維護政府機構業務活動和人民生活安定為出發點,是對整個社會生命、財產和責任風險的管理。

查看全文

探索財務風險管制意見

摘要:當今社會,財務風險管理已經備受企業和各國政府重視,隨著我國融入世界經濟的步伐越來越快,不僅要重視財務風險管理方法和程序的研究,而且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財務風險管理理論研究的重要性,借鑒國際研究經驗和成果,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積極拓展財務風險理論研究的領域,是我國財務風險理論研究的當務之急,更是帶動我國財務風險管理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

關鍵詞:財務風險管理對策

由于財務風險在市場經濟中廣泛性和復雜性與我國財務風險管理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后,我們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財務風險管理理論研究中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理論研究。

一、財務風險管理基礎理論和理論結構

近年來,我國在財務風險基礎理論方面,如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職能等基本理論問題上進行了一定的研究。由于我國現代意義上的財務風險管理理論研究起步比較晚,加上無法擺脫我國傳統財務觀念以及研究方法的影響,對國外研究幾十年的成果重視程度、消化程度不同,使得在財務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的見解,如在財務風險概念的研究上,就出現了廣義和狹義之爭,財務風險基本特征和財務風險管理基本職能的認識上出現了分歧,而對整個財務風險管理意義重大的財務風險目標這一最基本的問題缺乏認識和概括。同時,由于財務風險及管理內容的研究沒有與實證研究直接相聯系,所以,概念上的含糊對定性的理論推導也沒有產生明顯的影響。由此,增生出財務風險理論諸多“研究成果”,深刻與膚淺共存,正確和錯誤并生,應該說不利于我國財務風險理論向縱深發展,影響了我國財務理論研究的進程。所以,今后我國在財務風險與管理研究上,必須注重基礎理論研究,只有對財務風險的概念、本質、特征認識界定清楚,才能為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提供基礎。這就要求,一是必須注重中外財務風險理論基礎和基礎理論的比較研究;二是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研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選擇。

首先,必須下大力氣借鑒國外實證的研究方法開展財務風險研究。國外風險理論研究較多采用實證方法,而我國使用較多的則是定性和規范研究方法,造成概念可以模糊地給出,較輕易地建立和概括概念和特征,無法支撐財務風險管理理論,不能保證理論的邏輯性和一致性,難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會誤導人們對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方向。這就要求我們在研究財務風險理論中將定性與定量、規范與實證研究方法結合起來,以增強研究結果的可驗證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基礎理論的研究中應注重學習和應用西方理財學研究中應用極廣的相關性或結構性研究方法,即開展財務風險管理理論結構的研究。理論結構是該領域各基本理論要素及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所組成的有機理論體系。財務風險管理理論結構是財務風險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間組成的有機體系。理論研究的真正價值在于明確存在的各種現象、各種要素以及這些現象及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即所謂相關性。能否將財務風險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間的關系認識清楚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財務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程序研究的科學性、明晰性和有效性。如財務風險管理目標、財務風險管理本質、職能、財務風險管理要素與財務風險管理程序與方法之間的關系等。如美國,現代財務理論圍繞著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一理財活動的目標函數,把各種財務決策如投資決策、融資決策等與企業價值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構建了前后一貫、邏輯嚴密、渾然一體的財務管理理論結構。以目標為出發點進行相關性研究已經成為國際學術界重要的、運用極廣的理財學及經濟學研究方法。美國理財學界自20世紀50年代以后,相關研究層出不窮,如多篇論文研究與公司價值的相關性,從而根本上改變了理財學的面貌,使理財學成為現代經濟學體系中的主流成分之一。充分吸收國外財務理論研究成果,在財務風險基本理論上注重實用,講究科學方法,少走彎路,取得共識,達成統一,以推動我國財務理論研究的深入。

查看全文

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熱點可視化分析

摘要:文章對我國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的研究現狀進行綜述,分析當前的研究熱點,探索未來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的研究方向。在中國知網(CNKI)上檢索與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相關(2007~2018年)的期刊論文和碩博論文,總共得到677篇文獻(樣本數據),然后利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這些樣本數據進行作者合作分析、發文機構分析、關鍵詞分析和關鍵詞聚類分析。研究熱點集中在生鮮農產品供應鏈、質量安全、金融、網絡環境、新形式方面的風險,同時研究了對這些風險的控制。

關鍵詞: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Citespace;研究熱點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政府更加關注供應鏈發展,希望通過供應鏈發展推進社會經濟發展。2019年財政部關于推動農商互聯完善農產品供應鏈的通知(財辦建【2019】69號),加強農產品和商業的聯系,加快農產品的流通速度,提高農民的收入。農產品供應鏈就像一個滾動的網狀鏈條,將農產品從起點的農戶傳輸到終點的消費者,途中經過加工企業、批發商、零售商、配送中心等節點[1],使供應鏈風險增加。因此很多學者對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進行了研究,將風險管理的理論應用到農產品供應鏈中。但對于國內學者關于“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或“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為主題的研究,現在還沒有一個量化的總結。本文選擇677篇中文文獻,運用Citespace軟件對這些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出研究知識圖譜,從而得出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的研究現狀。

1數據分析

1.1樣本來源。登陸中國知網(CNKI),選擇高級檢索中的期刊檢索,主題詞輸入“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或含“農產品供應鏈風險”,時間選擇2007~2018年,期刊來源選擇SCI、EI、核心期刊、CSSCI、CSCD等期刊,最終檢索結果得到217篇文獻。對這些數據進行篩選,去除綜述類、會議類等文獻,最后得到210篇文獻。選擇中國知網(CNKI)高級檢索中的博碩論文檢索,主題詞輸入“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或含“農產品供應鏈風險”,時間選擇2007~2018年,最終檢索結果得到467篇文獻。將兩部分的文章合在一起,總共得到677篇文獻(以下稱為樣本數據)。將這些樣本數據按照Refworks的格式導出,在Citespace軟件中對這些樣本數據進行轉化,得出需要的數據類型。1.2樣本的分布。本文對導出的677個樣本數據進行分析,繪制圖1,從折線的走勢上可以看出,國內學者對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的研究趨勢2007~2017年逐步上升,一直到2018年有所下降。可以看出,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這一話題一直被國內學者所關注,并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查閱中國學術會議網發現與農業技術相關的學術會議情況,本文推測2018年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的文章數量下降的原因可能與這一年國內研究農業關注點放在農業科技的方面有關。在這一年,召開了第二屆國際糧食和農業技術會議(ICFAT2018)、第四屆可持續農業科技國際會議(ICSAT2018)等關于農業科技方面的會議。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農業科技發展改變農產品的品種、產量等,也是和農產品供應鏈的源頭有相關性的。文獻數量和發表年份呈指數函數關系,關系式為y=4E-116e0.134x(其中x表示文獻發表年份,y表示文獻發表數量,E表示10的冪)趨勢線和實際數據的擬合度R2為0.7203,這說明實際數據的指數函數關系可靠,文獻數量呈指數函數趨勢上升。總的樣本數據中有210個樣本數據是來源于期刊,所以本文對期刊發文量進行統計,繪制表1。根據統計結果可以看出發文量前6位的期刊:《商業經濟研究》(22篇,約為10.5%)、《農業經濟》(12篇,約為5.7%)、《江蘇農業科學》(11篇,約為5.2%)、《物流技術》(10篇,約為4.8%)、《農村經濟》(7篇,約為3.3%)、《軟科學》(5篇,約為2.4%),其中《商業經濟研究》的發文量最多,期刊類型包括:商業經濟、農業、物流、科學和技術方面,與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話題相關的文章受到期刊的廣泛關注。1.3作者分析。使用Citespace軟件對收集到的677個樣本數據進行作者合作分析,時間切片(TimeSlicing)選擇12,NodeTypes選擇Author,SelectionCriteria選項下的TopN設置50,然后運行程序,得出圖2。從知識圖譜中可以發現,作者節點比較分散,說明各作者之間聯系不夠緊密,研究者分布廣泛。但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小團體之間的合作;以伏紅勇和但斌為主的合作,以曹武軍為中心的小團體合作,章得賓、黃慧和徐娟之間的合作,顏波、石平和王鳳玲的團體合作,顏廷武、張俊飚和張童朝之間的合作,等等。在這些作者中,發文量處于前5位的作者是伏紅勇(7篇)、但斌(7篇)、曹武軍(7篇)、隋博文(5篇)、張蓓(5篇)。伏紅勇和但斌發表的文章主題是與天氣期權、風險外化、保證訂單契約相關的文章。曹武軍研究采用購買保險的方式將風險分散,并且提出保費分擔機制,以此提高農產品供應鏈的協調運作效率。隋博文研究的方向與跨境農產品供應鏈聯盟相關,多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進行研究。張蓓注重農產品供應鏈的質量安全風險,并建立相關的控制模型,控制質量安全風險的產生。這5位作者研究的風險和解決措施都不同,但是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追求農產品供應鏈利潤的最大化。1.4機構分析。運用軟件進行發文機構分析,NodeTypes選擇Institution,其他設置不變,運行軟件,得出圖3。根據圖3,本文發現發文機構分布較為分散,但是有些發文機構之間存在著合作關系: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欽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四川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和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重慶大學現代物流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西南政法大學管理學院和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等一共8個合作關系。從合作的發文機構來看,相隔距離較近的高校之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從發文機構本身來看,農產品供應鏈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農業學校、物流學校這一類高校。這些發文機構中,發文量前3的機構分別是: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1篇)、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0篇)、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7篇)。發文量前3的機構分布在我國的中南方,發文的學院是經濟或者管理學院,說明經濟或者管理學院對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這一話題比較感興趣。

2研究現狀

查看全文

投資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研究

應用型高校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課程體系設置、課程結構安排及實踐教學優化。百色學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加大實踐教學在課程體系中的比重,構建系列化、多層次、階梯狀的實踐教學體系。百色學院財務管理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是百色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應用型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出發點。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較多,實踐教學體系需要優化滿足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需要。經管類財務管理專業開設投資管理學課程的并不多,投資管理學作為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課程實踐性很強。百色學院財務管理專業投資管理學課程教材選自楊勝雄主編,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精品系列教材。課程設置有六大模塊,導論(投資管理的產生與發展、現資管理的主要理論與方法)、投資戰略管理(投資戰略分析方法、投資戰略管理、投資戰略決策、投資戰略的實施)、證券投資管理(證券投資、證券投資風險管理)、項目投資管理(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項目投資管理、項目投資過程管理、項目投資風險管理)、投資權益管理(投資權益的持有管理、投資權益變動管理、投資權益管理與投資績效評估)、行為投資管理(行為投資管理模型及其投資策略、公司行為投資管理的發展)。

1百色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對投資管理學

課程實踐教學的要求及實踐教學現狀百色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注重理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具備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為了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投資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的目標是:培養面向企業生產、管理、服務一線需要,掌握投資目標的管理技能、投資計劃的管理技能、投資策略分類技能、投資策略的制定技能、投資組織的管理技能、投資方法的應用技能、投資風險的管理技能、投資績效的衡量技能、投資績效評價的量化指標技能、投資績效評價的質化指標技能,具有吃苦耐勞精神、堅韌自信品質和踏實勤快作風,能從事投資融資、風險管理等工作,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發展的,心有謀劃能力、眼有洞察技能和手有成事本領的較高層次的應用型、復合型投資管理創新創業人才。第一,課時安排不足,實踐課時較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課程體系由這幾部分構成:學校規定的公共基礎課、本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科特色課、實踐課程。實踐課程又包括學校規定的創新創業課程、畢業論文、課程實習、學生社會實踐、畢業前專業見習。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環節由基礎理論課時和實踐課時組成。根據學校模塊和教育部需求,一些課程不能變動,由于學分緊張,受學分及總課時的限制,投資管理學課程總課時45個課時,其中理論課時70%,實踐課時30%。課程六個章節理論知識32個課時,實踐課時13個課時顯得不足,實踐課程的開展受學時的限制,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第二,投資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的雙師型師資力量薄弱。百色學院目前教師團隊以年輕教師為主,大多數都是研究生或博士畢業直接進入學院工作,實踐經驗欠缺。教師理論知識豐富,技能缺乏,雙師型教師很少。百色學院目前發展前景壯觀,但是地理環境條件不是很好,學校在招聘教師時很難引進具有實踐經驗的投資管理專業人才。第三,實踐基地的數量少。目前學院的實踐基地有田陽古鼎香集團基地、廣西長江天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踐教學基地、廣西聯潤實業集團見習基地、百色聞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見習基地。學生去基地實踐都是以班級為單位見習,老師帶隊要考慮學生安全問題等很多因素,一般外出實踐見習三個小時很難接觸到投資管理方面的專業實踐,實踐質量不高。

2構建投資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保障

第一,建立校企合作,提升教師隊伍建設。百色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近年來積極與校外企業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如與廣西西紅鑫國際云服務科技有限公司、廣西聯潤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有利于學院的發展以及教師和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學院扶持教師隊伍發展,分批派老師去企業實踐一個月,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引進校外企業高級人才擔任相關實踐課程的講授,豐富學生的實踐課程知識。第二,打造龐大的雙師型團隊。為提高百色學院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提高師資隊伍整體質量,推動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步伐,學校加大了提高教師實踐能力方面的政策力度,學校成立了百色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積極開展青年教師業務素質和能力提升工程系列專題講座培訓、舉辦青年教師優質課比賽、開展雙師型教師技能培訓等。第三,創造學生校內校外實踐機會。每學期末工商管理學院都會組織老師帶隊帶領學生去企業實踐見習,每學期舉辦財務管理十佳能手技能大賽、炒股大賽、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等,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把投資管理專業知識融入校內和校外實踐。

3百色學院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投資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優化

查看全文

金融體系工程同風險監管的新進展

金融系統工程就是指以系統工程的理論方法研究應用予金融相關的微觀和宏觀經濟問題,從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的理論視角,研究金融系統的動態特征和風險規律、預測與防范金融風險、應用金融工程技術進行金融創新等問題.金融系統工程把金融市場看作一復雜系統,可從系統內部的結構及系統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來考察這一系統的特性,以便揭示金融市場演化的規律與金融風險形成的機理,是對系統工程的延展概念,豐富和拓展了系統工程的研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2007年3月13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因瀕臨破產被紐約證券交易所停牌,標志著次貸危機的正式爆發.從這一次由次貸危機到信用危機,到金融危機,再到經濟危機的演化過程看,全球經濟、金融活動成為~個普遍聯系的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何從系統科學的角度去評估經濟、金融系統的運行機制,從而更好地預見周期性波動的路徑,防范、處理危機,是全球學者共同面臨的問題.自次貸危機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學者對金融風險傳導機理、金融風險的度量、金融市場的監管、行為金融、金融創新、公司金融與資本市場以及政府政策展開了全面,集中的研究.

為了加強國際學術界在金融系統工程與風險管理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在2003年由中國系統工程學會金融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發起組織了“金融系統工程國際學會術研討會’’和“風險管理國際研討會’’系列會議.

2008年10月18日-20日,第五屆風險管理國際研討會暨第六屆金融系統工程國際研討會在重慶成功舉行.在金融海嘯全面蔓延全球的時刻,召開風險管理和金融系統工程的國際研討會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會議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和重慶大學主辦,天津財經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協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汪壽陽教授和重慶大學副校長張宗益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天津財經大學副校長張維教授、重慶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劉星教授擔任大會執行主席.

來自美國、日本、香港特區、臺灣省及中國大陸的50余所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以及10余家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150余名專家、學者和博士研究生齊聚一堂,從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的視角,對金融系統的動態特征和風險規律以及金融風險管理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特別地,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汪壽陽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吳沖鋒教授,以及美國畢馬威財務審計公司。

SpectrunPrimeSolutions,SarclaysCapital,ZAISSolutions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有關專家都針對這次全球金融海嘯從不同視角作了大會主題報告.本次會議在重慶召開,成為海內外金融系統工程與風險管理研究人員深入觸及中國金融創新實踐脈搏、交流學術研究成果、發現前沿研究課題的重要平臺.

查看全文

財務困境分析管理論文

【摘要】西方財務管理學并非像多數人所想象的那樣完美,貧困化依然是當今財務管理學所面臨的最大困境。財務管理學的貧困化,既體現在其內容的嚴重偏離實際上,也體現在其與相關學科的嚴重斷裂和對環境性挑戰的滯后反應上。走出貧困化的重要途徑,就是要擴展財務管理學的內容,轉換財務管理學研究的視角,并開拓財務管理學研究的新領域。

【關鍵詞】財務管理困境出

財務管理學①作為一門學科究竟產生于何時,理論界的看法不一,但多數的解釋是20世紀50年代前后。經過50多年的努力,財務管理學無疑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富有活力的內在有機的方法體系,并成為商科學生必需的主修課程。如同WilliamL.Megginson所指出的,財務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經歷了時間的檢驗,而且將來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化和實踐的進一步反饋,肯定還要被修正和更新,但它們絕對不會被完全否定或過時。財務管理人員正是運用這些基本理論來分析并規劃出具體方法,從而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中譯本,2002)。但是,整體來看,這個學科真的就已經成熟了嗎?這個被公認合理有效的財務管理學體系真的能夠解釋和解決現實問題嗎?

當人們熱衷于去討論具體的財務管理熱點問題時,卻忽視了一個對推進公司財務管理理論發展至關重要的問題,這就是從總體上把握財務管理學的特征并用整體主義的思路來思考和審視財務管理學科的發展時,也許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現象并重新審視和評估這個學科迄今為止的發展狀況。而一旦我們沿著整體主義而不是局部很有意義的現象,那就會發現,這個學科目前仍處于貧困化的狀態之中。

一、財務管理學的框架結構及總體特征之把握

查看全文

財務管理論文:財務管理學的困境與出路

【摘要】西方財務管理學并非像多數人所想象的那樣完美,貧困化依然是當今財務管理學所面臨的最大困境。財務管理學的貧困化,既體現在其內容的嚴重偏離實際上,也體現在其與相關學科的嚴重斷裂和對環境性挑戰的滯后反應上。走出貧困化的重要途徑,就是要擴展財務管理學的內容,轉換財務管理學研究的視角,并開拓財務管理學研究的新領域。

【關鍵詞】財務管理困境出

財務管理學①作為一門學科究竟產生于何時,理論界的看法不一,但多數的解釋是20世紀50年代前后。經過50多年的努力,財務管理學無疑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富有活力的內在有機的方法體系,并成為商科學生必需的主修課程。如同WilliamL.Megginson所指出的,財務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經歷了時間的檢驗,而且將來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化和實踐的進一步反饋,肯定還要被修正和更新,但它們絕對不會被完全否定或過時。財務管理人員正是運用這些基本理論來分析并規劃出具體方法,從而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中譯本,2002)。但是,整體來看,這個學科真的就已經成熟了嗎?這個被公認合理有效的財務管理學體系真的能夠解釋和解決現實問題嗎?

當人們熱衷于去討論具體的財務管理熱點問題時,卻忽視了一個對推進公司財務管理理論發展至關重要的問題,這就是從總體上把握財務管理學的特征并用整體主義的思路來思考和審視財務管理學科的發展時,也許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現象并重新審視和評估這個學科迄今為止的發展狀況。而一旦我們沿著整體主義而不是局部很有意義的現象,那就會發現,這個學科目前仍處于貧困化的狀態之中。

一、財務管理學的框架結構及總體特征之把握

查看全文

財務管理學研究論文

一、財務管理學的框架結構及總體特征之把握

財務管理學究竟是研究什么問題的?此問題的表述各異。1994年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美商學院12個頂級教授之一的AswathDamodaran(2001)在其《公司財務:理論與實務》一書中前后一貫的表述是:公司財務的研究對象是公司所制定的具有財務意義的所有決策。這些決策可分為三大部分:與資源分配有關的決策(投資決策)、與項目籌資有關的決策(資本結構決策);與制定再投資或退出經營現金額度有關的決策(股利決策)。Brigham和Ehrhardt(2005)在《財務管理:理論與實踐》一書提出,大部分財務管理知識圍繞三個問題展開:(1)一個特定公司的股票價值通過什么因素產生;(2)管理者如何選擇增加公司價值的決策;(3)管理者如何保證公司在執行這些計劃的時候不出現資金匱乏?Ross(2002)等人在《公司理財基礎》一書中認為,財務經理必須關注三類基本問題:第一個問題著眼于企業的長期投資(資本預算);第二個問題著眼于企業對支持其長期投資需要的長期籌資的獲取和管理方式(資本結構);第三個問題著眼于對客戶收款和向供應商付款等日常財務活動的管理(營運資本管理)。若進一步考察這三本及其他財務管理類教科書的內容安排,就會發現西方學者對財務管理學框架的認識還是大同小異的,即:一個目標函數、四個模塊的內容和一個財務管理工具箱組成。其中,一個目標是公司價值最大化;四個模塊的內容包括投資決策、融資決策(或資本結構)、股利決策和營運資本管理;財務管理工具箱里有四把工具,即會計報表與比率、現值、風險收益模型和期權定價模型②。

任何學科都是建構在一系列假設基礎之上的。Damodaran教授曾將建構財務管理學的基礎性假設歸納為四組,即經理與股東目標函數一致性假設、債權人利益得到完全保護假設、市場有效性假設和社會成本為零假設。盡管Damodaran教授認為這些基本假設還遠離“現實世界”并已受到來自很多方面的嚴厲批評,也盡管他試圖想尋找一種新的目標函數和理論體系來解決“現實世界”中所存在的活生生的這樣或那樣的財務沖突,諸如經理與股東的沖突、股東與債權人的沖突、公司與社會的沖突等,但迄今為止仍沒有找到完全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假設仍是構建現代西方財務管理學理論和方法體系的基本前提。

進一步地考察發現,以這些基本假設為前提建構的西方財務管理學體系,其所具有和顯示的一系列總體特征,也正如它賴以建構的基本假設一樣的遠離現實世界。這些總體特征包括:

1.以資本市場為背景展開。財務學所解決的三個基本問題,幾乎都以資本市場為背景展開,著眼于解決公司在資本市場中的投融資及其所派生出來的股利分派問題。因此,現代財務管理學實際上是以上市公司為對象的“資本市場的財務學”。斷言以資本市場為背景的財務管理學缺乏指導和應用價值顯然并不合適,而斷言這種財務管理學對所有企業具有普遍的使用性也是值得懷疑的。事實上,以上市公司為對象的財務管理學對非上市公司而言其適用性是很差的,而這些缺乏適用性的非上市公司通常要占到一國公司總數的90%以上。財務管理學的建構顯然是關注了重點的少數。其次,以資本市場為背景展開,必然使財務管理學所關注的重點集中于資本市場中的投融資問題,而被企業所實際關注的內部財務運作和控制問題,尤其是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的流程問題,就很難融入財務管理學體系,或者占有它應該占有的位置。

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學了財務管理學而仍然不會設計企業內部財務運作和控制體系的重要原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