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值周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1 12:33: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大學值周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大學值周總結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研究

[摘要]基于PDCA理論,對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進行研究,以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的企業職業體驗為例,從策劃、實施、檢查、措施四個方面全面分析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過程管理。從重視團隊作用、重視導師的指導、實施過程的實時監測、評價體系的建立四個方面提出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PDCA理論;社會實踐;過程管理

社會實踐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環節,也是貫徹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形式和途徑。自1996年國家在高校實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以來,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及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大學生社會實踐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參與主體態度不端正。大學生利用假期開展社會實踐,是為了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奉獻社會,在改造現實社會的過程中提升改造自己。而實際情況則不然,不少學生只是為獲取學分,將社會實踐當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務來對待。整個實踐過程從未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去參與。實踐結束后,部分學生東拼西湊實踐報告甚至造假等現象時有發生。學校、家長及社會等方面輕視社會實踐教育,沒有理解實踐育人的本質內涵,對于大學生社會實踐缺乏認同感。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社會實踐出現亂象也就不足為怪。二是內容及形式表面化。大部分高校社會實踐多以參觀文化景點、紅色革命勝地及支教、開展調研等傳統的形式為主。出征儀式基本熱熱鬧鬧,學生實踐過程則應付走完。實踐僅停留于參觀、調研,少則幾天,多則半個月,淺嘗輒止,甚至將暑期社會實踐當成紅色之旅。三是缺乏組織管理保障。首先,高校缺乏保障機制。很多高校雖然有專門劃撥的資金,但這對于社會實踐的長期開展仍顯不足,經常出現學生自籌經費的情況。專業導師指導方面,由于適逢假期,擔任實踐指導的專業教師人員不夠。加上部分導師的指導經驗不足,也限制了社會實踐的廣泛開展,造成大學生實踐效果覆蓋面窄、效果不佳。其次,缺乏社會實踐基地保障。很多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地點都是臨時去聯系,缺乏長期合作、基礎扎實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從而出現學生實踐基地良莠不齊、校方監管不佳、無法達到社會實踐預期效果的局面。再次,評價重結果不重過程。出現社會實踐流于形式、變相旅游的現象,重要的原因就是評價體系出現了問題。大部分高校對于社會實踐只管立項、結題,卻沒有過程跟蹤,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評價只看結果而忽視了過程。

二、PDCA理論分析

查看全文

學生會部門打算

本學期開學初由于甲流原因,招新工作推遲,招新結束后工作時間較緊,部門具體工作在第七周到第十八周之間開展。期間,我們要進行本部門傳統的工作(干事值班、計劃表的審核蓋章、讀書感悟錄的征集、讀書筆記的檢查等)和活動(知識魅力講座等)。

具體計劃如下:

1、第六周工作計劃

第六周進行校團委學生會統一干事的招新工作,通過一輪初試及兩輪復試,選出新一屆的校團委素質拓展部干事并具體分配值班工作,召開第一次部門對口會議。

2、第七周工作計劃

第七周開始在全校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的“36182”大學生素質拓展工程的宣傳工作,動員各學院做一個“36182”的推廣會并擇時開展“36182”大學生素質拓展工程的啟動儀式。期間的工作重點是讓09級新生對學校該工程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并積極參與,將讀書筆記在09級新生中作出明確的規范要求。

查看全文

假期社會實踐七個一活動實施方案

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一個很重要的鍛煉環節,也是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具體體現,為了加強學生的綜合實力,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引導同學們理論與實際結合,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讓同學們度過一個開心而又有意義的假期。我部決定舉辦2011年寒假社會實踐“七個一”活動,活動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寒假假期2011年1月14日至2月17日。

二、活動內容:“七個一”

1、閱讀一本好書

按照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主選擇書籍。通過閱讀反省自我、提升自我,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從而養成內省和深思的習慣,對于我們的成長至關重要。要寫好讀后感。

2、參加一周的個人社會實踐活動

查看全文

大學生寒假見習策劃方案

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一個很重要的鍛煉環節,也是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具體體現,為了加強學生的綜合實力,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引導同學們理論與實際結合,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讓同學們度過一個開心而又有意義的假期。我部決定舉辦2011年寒假社會實踐“七個一”活動,活動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寒假假期2011年1月14日至2月17日。

二、活動內容:“七個一”

1、閱讀一本好書

按照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主選擇書籍。通過閱讀反省自我、提升自我,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從而養成內省和深思的習慣,對于我們的成長至關重要。要寫好讀后感。

2、參加一周的個人社會實踐活動

查看全文

科學發展觀假期實習調查匯報

2010年“實踐磨礪真知、青春報效祖國”赴紹興縣大西莊村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

為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央宣傳部關于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深入開展群眾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2010年開展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相關文件精神,并扎實推進開展“我愛我的祖國”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促使大學生在了解國情中堅定理想信念,在艱苦環境中磨練意志品質,在服務社會中彰顯人生價值,在向實踐和群眾學習中增長才干,用實際行動向祖國六十華誕獻禮,故決定在2010年假期赴紹興縣大西莊村開展“實踐磨礪真知、青春報效祖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具體安排事項如下:

活動主題

實踐磨礪真知、青春報效祖國

活動時間

查看全文

理論力學翻轉課堂教學探究

摘要:山東科技大學面向非雙一流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建設的理論力學在線開放課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思想,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并將在線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改革。以動力學普遍定理綜合應用教學設計實例說明翻轉課堂具體的應用過程及效果。實踐證明,新的線上線下結合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達到傳統課堂無法實現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在線課程;翻轉課堂;理論力學;教學設計;線上線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在線課程的推廣,傳統的滿堂灌式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大學生對于學習過程的要求。較80后、90后的學生,00后的學生們更加喜歡相對自由的、自主的、開放的學習環境。這樣的教學環境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傳統教學方式達不到的教學效果。同時,由于學時的壓縮,線下課堂授課時間減少,而教學內容的體系結構必須完整,不能刪減,這就形成了授課學時和授課內容之間的矛盾。將線上課程與網絡課程相結合可以在很好解決課時問題的同時滿足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需求,使理論力學課程線下學習從低階的被動接受進升到高階的討論、思考和應用。理論力學課程的特點是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邏輯推理的嚴密性。其理論性強、學習難度大,需要學習者具有良好的科學抽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數學計算能力才能學好課程。同時課程知識體系前后呼應,環環相扣,需要學習者進行大量練習才能較好地掌握和理解。這導致學生往往學習過程中力不從心,覺得課程學習難度大,容易出現畏難心理。根據理論力學課程的上述特點,山東科技大學理論與應用力學教研室面向非雙一流本科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錄制了理論力學在線開放課程,并在全國大型的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智慧樹運行了5個周期。

一、在線課程內容和設計特點

(一)課程注重基礎理論講解同時強化工程應用課程主要面向非雙一流重點院校和高職、高專的學生在線學習。這些院校的學生共同特點是數學和物理基礎較弱,接受能力沒有那么強,所以課程團隊在課程設計上以所面向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出發,來“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例如:所有授課視頻中的矢量都采用手寫體的形式,時刻提醒學生矢量運算與標量運算的區別;在靜力學部分列平衡方程時,每一個力的投影都單獨添加動畫,使學生了解計算過程中投影正負號的確定方法,明確計算的過程。通過引入“弦線球”“推土機推土刀受力分析”“電影打斗場景”等內容,將力學知識融入具體問題。比如在講解質心運動定理和普遍定理綜合應用時,將“隔空抓物”“左腳踩右腳上天”等電影橋段放映給同學們觀看,并請他們用力學原理進行分析。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很高,他們在興致盎然中強化工程應用,提升課程理論聯系實際的高階性。

(二)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知識體系的架構在線授課過程中,設有章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每章的知識點。智慧樹平臺在線授課中安排了見面課環節。所謂見面課就是通過在智慧教室現場直播的方式,由課程團隊教師與學生在線實時互動、進行課程知識點的學習、討論、交流。在6次見面課上,老師對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和全篇進行歸納、總結、重構。通過章總結、篇總結和全篇總結的方式,環環相扣,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查看全文

大學生學習興趣調查與教育改革探討

摘要:學習興趣是指一個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于情緒狀態。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探究影響學習興趣的因素,通過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對西南某高校的在校學生進行了關于大學生學習興趣的問卷調查,從個人因素、學校因素以及外部環境因素進行探究。結果表明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學生學習時周圍存在的影響、學校對課程設置的時間安排以及課程的難度等因素對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均具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學習興趣;影響因素

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成為改革教育的主要任務。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衡量大學生學習狀況的重要的指標[1-2]。從資料的檢索來看,目前關于大學生學習的研究多集中于現狀及大學生適應度等其他方面的研究。與此不同,本研究則集中于探討大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因素。大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外界的影響。但與此同時,學生個人的內在因素也會對該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甚至學生的這種內在因素會對學習興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些環境并不是太好以及師資力量并未足夠強大的學校依舊會有學習興趣很高的學生,而在具有良好學習環境以及優秀師資力量的學校中也不排除存在學習興趣缺乏的學生。基于這些認識,我們編制了《關于大學生學習興趣的調查問卷》并實施了大樣本調查,以探究大學生學習興趣與相關因素的關系。

1實證調查過程

1.1問卷設計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總結學者們提出的量表[3-6],本課題組最終確定了“關于大學生學習興趣”的測量指標,主要借助上課認真度、自習時間、逃課情況及學習態1度等維度對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測量,并從自身、學校及社會等角度設置了分類變量,以便對不同群體的學習興趣差異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影響大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

查看全文

大學社團聯合會工作總結及工作展望

大學社團聯合會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校團委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緊跟時代步伐,堅持“服務于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服務于廣大學生的全面成才”的工作宗旨,積極響應團中央“校園文化社團化”的號召以及校團委“社團活動精品化、規范化、陣地化”的要求,立足引導廣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方針,轉變工作思路,銳意改革,在內部建設、制度完善、機構調整、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集思廣益、創新工作思路,相繼開展了社團文化周末廣場、社團會徽設計大賽、社團精品活動展評大賽、社團板報大賽等一系列社團文化活動,開創了新學年我校社團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年度工作回顧

一、以“三自教育”方針為宗旨,精簡機構、加強干部梯隊建設,增強社團聯合會的生命力、組織力和戰斗力。

1、整合資源、拓展職能,機構設置更加科學。

新學期社團聯合會在校團委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本著“精簡機構、務實高效”的工作原則,經過網絡調研、集中討論,最終制定了《社團聯合會組織機構改革方案》,正式確立了五部室、四中心的組織機構設置,將原宣傳部、文訊部合并組建文宣部,全面負責社聯、社團的宣傳和網絡信息平臺的維護工作;改組成立了審核考評部和培訓調研部,完善了社聯對社團的監督、服務和培訓體制;取消原有的五中心設置,將新校區78個學生社團按照理論科技、藝術愛好、實踐服務和運動休閑四大門類重新歸類,進一步明確了社團性質,為社團活動的開展和資源的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由副秘書長直接兼任重要部門的第一負責人的制度也有利于準確掌握和反饋社團工作信息,及時提供決策依據。

2、理論學習、培訓激勵,干部隊伍更加成熟。

查看全文

《循證護理學》與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

摘要:[目的]比較基于線上教學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混合模式教學與課堂教學在護理研究生中開展《循證護理學》的教學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復旦大學參加《循證護理學》課堂教學的全日制研究生和研究生課堂班80名學生作為對照組,以同期參加混合模式教學且來自CMB資助的8所高校的全日制護理研究生24名作為觀察組。教材、授課內容、教學團隊及考核方式均一致。[結果]在課程后對照組和觀察組學生對循證護理知識的掌握評分均顯著增加;對照組學生對循證護理價值的態度更為積極,但對學習循證護理的期望評分顯著下降;觀察組學生的態度得分和期望得分無顯著變化。協方差分析表明,在排除基線不均衡的影響下,混合模式教學比課堂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循證護理的知識、態度、期望達成及能力自評評分。[結論]混合模式教學能夠有效促進教育資源的共享,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循證護理學;混合模式教育;線上教學;翻轉課堂;課堂教學;教學

效果展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美國醫學會的報告中強調[2],應將循證護理納入到本科、碩士及博士的課程設置中,以加強循證實踐能力的訓練。復旦大學護理學院從2001年致力于循證護理的發展,成立了大陸首個循證護理專門機構,以此為平臺,進行了系列循證護理研究、教育和培訓。2008年將《循證護理學》納入到護理研究生專業必修課中,2009年又聯合上海兩所高校構建了研究生課程資源共享體系,將《循證護理學》輻射到上海市[3]。但如何依托復旦大學循證護理的資源優勢和平臺,將循證護理的教育向全國推廣,卻遇到了瓶頸。2014年在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的資助下,8所高校共同參與的CCNN(CMB中國護理網)混合模式的護理博士核心課程建設項目正式啟動,旨在探索一種全新的、輻射全國的、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教學模式,即“線上教學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混合模式”。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較混合模式教學與課堂教學對開展《循證護理學》的教學效果,為該模式的推廣提供支持和建議。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復旦大學參加《循證護理學》課堂教學的全日制護理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學員80名作為對照組,以同期參加線上教學與翻轉課堂相結合混合模式教學且來自CMB資助的8所高校的全日制護理研究生24名作為觀察組。

查看全文

國培計劃教師培訓個人報告

月11日至30日,我有幸與來自全省各地的130多名學員一同參加了由國家教育部、財政部主辦,省教育廳承辦,省師范大學具體實施的國培計劃(2010)—省農村中小學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短期集中培訓項目省師范大學小學信息技術培訓。能夠參加此次培訓,首先要感謝縣教育局政工股的領導給了我這次很難得的機會,在名額如此有限的情況下,我接受了如此重要的任務和委托,心里不免有些壓力;還要感謝省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負責本次的所有工作人員,為我們精心安排了此次培訓。

本次培訓通過專家講座、現場教學觀摩討論、小組合作、頭腦風暴、分組答辯等多種模式從培訓準備、學科教學問題研究初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研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模塊、優秀教學案例觀摩及研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實施、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價、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研與教師專業成長、培訓總結與提高等9個方面14個模塊進行。

在開班典禮上,教師培訓學院李志全院長組織全體學員學習溫總理《辦好農村中小學教育》的重要講話,讓我真切感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各級教育部門對農村教育、農村教師的支持和關心,進一步堅定了我長期從事中小學教育的職業夢想和信念。

在為期20天的短期集中培訓期間,我聆聽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信息技術課標專家組組長、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李藝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莊秀麗博士的學術報告,省教育科學研究所郭斌教研員、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艾奉平教研員、成都市青羊區信息技術王梅教研員的專題講座,省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顧老師、周老師、李老師、黃老師、張老師、高老師、湯老師、劉老師、沈老師等多名教師的培訓講座;觀摩了市區實驗學校王老師,成都市實驗小學張老師、游老師,省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楊老師、周老師、何老師等6名信息技術一線教師的示范課、隨堂課以及培訓班部分學員的說課。

通過培訓,我感受到了國家對信息技術的重視,認識到了信息技術并不是一門邊緣學科,進一步明確了信息技術教學方法。

一是注重過程與方法,培養信息素養。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學科要特別突出過程與方法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