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記敘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0 09:22: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初中生記敘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初中生記敘文

初中生記敘文創作指導要領論文

【摘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中學生寫作文,也不能脫離生活。觀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聽。對觀察的要求是: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第二,觀察要細致。要求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我的具體做法是:第一,寫人物說了什么,做了什么;第二,寫人物怎樣說的,怎樣做的;第三,讓人物自我表演。敘事要具體真切:第一,要交代清楚記敘的要素;第二,寫好矛盾沖突和結局。

【關鍵詞】觀察生活要求外貌語言動作心理

中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有畏懼心理,總覺得無話可說。這是為什么呢?歸根結底是平時不留心觀察。寫作時冥思苦想,也寫不出好文章來,只有去胡編亂造了。而虛構的作文是不真實的,自然沒有感人的力量。可見,觀察生活是寫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細致、認真地觀察生活,才能直接從生活中獲取鮮活的寫作素材,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營養。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生活熱情,寫好作文,而且對學生將來從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以及從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是創作的源泉

怎樣觀察生活,對初一學生來講,是個難題。作家艾蕪在指導初學寫作的同志時說:“要練習我們的眼睛,善于觀察人的動作、態度和表情。練習我們的耳朵,善于聽取別人講話的語句、聲調和他的特殊用語。”這就是說,觀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聽。

初一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富于激情,樂于參加活動。尤其是他們剛進入中學的時候,想了解中學的校史、設施,特別是很想了解老師和同學。抓住他們這一心理特點,開學不久,我就讓他們自選一位任課教師作為觀察對象。觀察的內容是:年齡、性別、身高、體型、臉型、膚色、發型、衣著打扮(顏色、款式、質地)、表情,特別是眼神,以及老師上課的語言和動作等。要求是: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觀察對象的與眾不同之處,才能寫出人物的個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第二,觀察要細致。所謂細致,不是說在觀察人物時不分主次,而是要發現觀察對象與別人不同的細微之處。不同性格的人,說話、做事時的表現是不同的。人物的一個動作,一絲微笑,往往帶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觀察必須細致入微。觀察得越細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體、更生動形象.第三,比較觀察。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的目的是求異。在觀察時,要抓住老師在各種情形下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征,即生氣時、高興時、嚴肅時……言談舉止和精神狀態的不同點。這樣,才能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四個星期后,每個學生都按要求寫了觀察筆記。寫作之前,我再次強調,描寫必須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導下,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對老師的描寫都很生動逼真。

查看全文

記敘文寫作教學管理論文

根據初中語文大綱的教學要求,記敘文寫作是初中寫作教學訓練的主要文體。初中生記敘文寫作的實際水平,是衡量初中寫作教學效率的主要依據之一。為了切實了解初中生記敘文寫作的發展水平,客觀評價初中寫作教學現狀,筆者隨機抽取城鄉小學六年級和初中三年級學生各一百名,以《最難忘的一件事》為題,進行了記敘文測試和有關問卷調查,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同的答卷,對兩類被試用同一標準評定,結果統計列表如下:

表一:中小學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寫作興趣項目很感興趣較感興趣一般怕寫討厭百分比年級及其他小學六年級8%20%60%10%2%n=100初三年級5%21%65%9%/n=100比例差異檢驗P>0.05差異不顯著

題材來源項目親身經歷想象虛構的事在作品作文上兼而

真情實感看到的事有之百分比年級及其他小學六年級51%42%5%2%n=100初三年級49%35%11%5%n=100比例差異檢驗p>0.05差異不顯著

作文修改項目全文寫好邊寫邊改很少修改從不修改

查看全文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題型及問題

摘要:新課改要求“教育要面向每一個學生”,不斷提高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語文作文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半邊天”,越來越受到學生、教師和家長的重視,很多學生經常因為在語文考試中作文寫得不理想而導致整體語文成績不高。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比較敏感,其內心世界也比較豐富,教師要很好地引導學生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融合到作文寫作中去,幫助學生更好地享受語文寫作的過程。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語文作文的常見形式和教學方法進行了簡要的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寫作;教學探究

作文是一種內容豐富、內涵程度極高的復雜精神活動,也是一種綜合性、實踐性極強的技能訓練課程。初中生學習作文寫作能夠很好地展示一名學生的語文素養、思想品德以及基本詞匯及情感的表達,是教師衡量學生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的重要評價指標。但就目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來說,還存在很多問題,很多學生畏懼寫作文,甚至對語文作文練習有很深的抵觸情緒。基于此,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創新,研究出更加適合于當代學生的語文作文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享受語文寫作的快樂,最終實現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促進中學生全方面綜合發展的目標。

一、初中寫作常見的題型及出現的問題

很多學生從小開始寫日記,小學開始接觸字數較少的小作文,因此在教學初中作文寫作時已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初中寫作的字數要求比小學階段要多一些,但初中階段的作文題目一般都比較單一,最常見的就是記敘類作文,要求學生圍繞一件事情,講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及引發的影響。偶爾會出現議論文和說明文這兩類比較難的題型。每種題型的寫作方法與技巧各不相同,學生在面對不同類型的作文題目時,有可能會出現相同的問題。(一)記敘文。記敘文是初中階段出現次數最多的寫作類型,顧名思義就是要求學生去講述一件事情。那么,教師又是根據何種標準進行評析以及判定學生的寫作成績的呢?1.寫作內容要嚴謹具體作文中需要讓學生講述一件事情,就必須要求學生交代清楚某人在某個時刻、某個地方做了什么事?他為什么做這件事?做這件事造成怎樣的結果?即記敘文的六個基本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和結果。只有將這些內容都寫清楚明白了,才算是一篇完整的記敘文。寫作時,應做到形式豐富化、內容多樣化、語言精美化,不能太呆板,要使文章“活”起來。學生可以靈活變通,在文章中加入適當的修辭語句,修飾文章中的句子,使讀者讀起來體驗到一定的美感。一件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最為重要的,學生應該學會詳略得當,知道哪些內容應該詳細地寫,哪些內容可以略寫。比如,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并非要直接點明,有時候可以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他的變化,將其間接地表現出來。例如,可以將文章中“天將要亮了”轉換成為“大公雞喔喔喔地叫了起來”等等。2.作文條理清晰有層次記敘文的記敘順序有順序法、倒序法、插敘法等等。當學生在確定記敘文的順序之后,在動筆寫作前,必須深思熟慮,在腦海中對文章的結構進行簡要的構建,明確地知道要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讓文章有條不紊地展現到讀者面前。使讀者讀起來津津有味,意猶未盡。文章還要有一定的層次感,做到層次分明,避免出現一些段落內容復雜且篇幅過長,而一些段落篇幅又過短的現象,導致文章看起來參差不一、缺乏美感,令讀者沒有繼續閱讀的興趣。必須要做到條理清晰、有層次,讓讀者真正地領略到文章的內涵及魅力。3.文章要流露真情實感教師判定學生的作文能否得高分,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感染力。如果學生的作文單調、枯燥,沒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影響性,那么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會很空洞、僵硬。當教師在批改這類文章時,便會感到枯燥無趣,分數自然偏低。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寫記敘文時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效地引發讀者的共鳴,使讀者為文章所觸動,分數也會更上一個等級。(二)議論文。初中生的世界觀還不夠完善,對一些事物的認知還不夠全面。而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者事件進行分析、討論和評價后,在文章中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看法、主張、立場的一種邏輯性較嚴密的文體。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要對所論述的問題有正確的看法和立場;在說明和評析問題時要使用充分且具有說服力的論據;語言內容必須要求言之有理,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在層層的障礙與關卡的設置下,絕大多數初中生都懼怕議論文。教師要不斷地減少和消除學生學習寫議論文的恐懼心理,擊敗“攔路虎”,才能讓學生在生機勃勃的寫作課堂中快樂學習。(三)說明文。說明文不同于記敘文,通過記敘一件事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說明文主要通過說明的表達方式來分析和解說一個事物、闡述一定的道理,傳達更多更好的知識。在很多方面都出現和涉及說明文的應用。例如報刊雜志的解說、詩詞字典里面的注釋、旅游景點的介紹、影視劇和電影的介紹等等。學生首先要明確寫說明文的目的,讓讀者知道在寫什么。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必須要正確把握所要說明對象的基本特性,將其解說清楚、解說透徹,讓讀者更好地了解其豐富的內涵。例如,學生要說明某種生物時,就必須先了解這種生物的特點,找到了事物的本質特征和本質屬性,從事物出現的現象及它的本質進行分層次介紹,更好地對事物進行介紹和說明。

二、改進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與技巧

查看全文

語文核心素養及寫作評價機制研究

內容摘要:寫作能力評價是寫作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不僅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有直接影響,而且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有著長遠意義。傳統的寫作能力評價側重于對學生寫作結果的評判和考量,這種評價機制大大挫傷了學生的寫作內驅力。語文核心素養涵蓋了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大方面,是語文課程目標的集中體現。構建以語文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生寫作能力評價機制,首先,分析初中生寫作能力的構成要素;其次,探究現階段寫作能力評價的困境;最后,基于語文核心素養構建寫作能力評價機制。如此,便可以真正發揮寫作評價的激勵功能,提高寫作教學效率。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初中生寫作能力;評價機制

20世紀60年代,以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為代表的掌握學習理論流派指出:評價是獲得學生學習水平和檢驗教學有效性的一種手段,具有激勵功能。[1]寫作能力評價作為寫作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不僅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有直接影響,而且對學生的個人發展也有著長遠意義。但遺憾的是,反觀我國悠久的寫作教學之路,寫作能力評價一直側重于對學生寫作結果的評判和考量,這種“重結果”而“輕過程”的評價機制大大挫傷了學生的寫作內驅力,寫作評價的激勵功能也幾乎喪失。因此,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寫作能力評價機制已然成為大勢所趨。2014年教育部發文提出“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并指出“核心素養”應與具體學科相結合,用于規范各學科教學,[2]“語文核心素養”的概念便應運而生。語文核心素養涵蓋了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大方面,是語文課程目標的集中體現。構建以語文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生寫作能力評價機制,首先,要分析初中生寫作能力的構成要素;其次,找出核心素養與學生寫作能力的對應關系;最后,確定評價指標、細化評價標準。這樣做可以有效地破除傳統寫作評價中主觀隨意的弊端,真正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提高寫作教學效率。

一.初中生寫作能力的構成要素

我國寫作教學耗時多,寫作評價收效低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教師將目光聚焦在“怎么教”“怎么評”上,而忽視了對構成學生寫作能力的要素分析。殊不知,弄不清學生寫作能力的構成要素,其他的努力都只能淪為難以實現的“空中樓閣”。那么,到底什么是寫作能力?它是由哪些要素構成?對此,張志公先生給出了詳細地解釋,他認為“寫作能力是綜合性能力。首先,要求對于所寫內容有正確的理解和看法;接著,要有清楚的思路……;要有足夠的語言能力……”。[3]此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指出,7-9年級的學生在寫作中應“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根據表達需要,圍繞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4]我們將以上觀點和要求加以概括,不難發現,構成初中生寫作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寫作知識、構思策略和表達技能。

(一)寫作知識

查看全文

造句模仿與記敘文寫作論文

記敘文是寫作中最常見的一種文體,它是寫作的基礎,因此語文教科書把記敘文訓練安排在初一進行。如果記敘文的寫作訓練沒有抓好,說明文和議論文的寫作能力就無從談起。因此,在初一時應想方設法打好記敘文的基礎。

初一學生來自不同學校,學生作文水平相差很大,其中相當一部學生根本不會寫文章,所以作文訓練應從零開始。同時方法的選擇也很重要,我嘗試運用由模仿到創造的方式進行訓練,效果尚好。

孩子學話,始于模仿;學習寫作,是一種書面形式的“學話”,起始階段同樣離不開模仿,一句話應該怎樣說,怎樣聯句成段、構段成篇,怎樣寫清楚一件事,都可以從模仿中找到門徑。作文的模仿可以分幾步進行:

一、模仿生活,獲取素材

作文的內容知識需要作者的生活經驗。生活經驗哪里來?靠的生活。因此,寫作成敗的最關鍵一步是作者是否有足夠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初中生的閱歷雖然有限,但畢竟見過不少世面,如果作文中能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的真實的東西,那篇文章即使寫作技巧一般,也可能成為一篇較好文章。如何寫得真實?就是按照生活的原型去寫,也可以說是“模仿生活”。一開始要求不要要求過高,諸如詳略、選材等方面暫不予理睬,只要是按照生活的真實去寫就值得鼓勵。這樣時間一久,學生就會覺得寫文章就像說話一樣容易,既不會產生懼怕心理,也能積累一點經驗和素材。

二、模仿課文,歸納方法

查看全文

中學生敘述類文章寫作力的提高研究

寫作是一種表情達意和思想溝通的手段。作文能力是學生不可或缺的一種實際應用能力,是學生語言運用水平的綜合體現,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記敘文寫作能力,無論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語文能力或是教師的教學能力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現根據本人近年來的教學經驗,簡單談談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記敘文寫作能力。

一、活用“示范”

(一)模仿《看戲》的“戲”

作為一所農村中學的學生,幾乎每個學生在春節期間都可以看到戲,但真正叫他們把看到的寫下來,卻都顯得很困難。去年春節,剛好我們學生所在的村子里做戲,我布置學生每個人看兩出戲,其中一出是《穆桂英掛帥》。事后我叫學生把自己所看到的寫下來。我并沒有告訴學生真正用意,在教到《看戲》一文時,我要學生回想春節期間看到的戲,結合自己當時的日記,敘述當時的情景,然后和學生一起學習《看戲》,特別引導學生揣摩作者對演員精彩表演的繪聲繪色表現,如對演員臺步、唱腔、表情、動作、身段的描寫,特別體會滾、滴、濺、落這幾個動詞,體會其用詞的精確性,從而進一步顯示出表演者的精湛技藝。然后再結合課文模仿課文中對演員表演的描寫,寫一段自己看到的戲或其他諸如歌舞晚會等演出,學生寫得基本上較成功。

(二)《桃花園記》和游記

游記是記敘文的一種,初中生初寫游記,有的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則把游記寫成一種羅列景物的流水記。有一位學生寫游炎亭沙灘,她把前晚的忙碌準備、第二天的起早到校、一路上看到的各種風景及學生們的歡歌笑語、到了沙灘后大家的一起玩樂全寫進去,整篇文間看似洋洋灑灑,其實并沒有抓住重點,寫出新意,而只是一篇流水記而已。這種寫法是一種通病,如何克服這種毛病,空頭的說教往往不起很明顯的作用。思考再三,我覺得以課文為“示范”,也許能收到較好效果。于是在學到課文《桃花源記》時我引導學生寫游記。首先,引導學生如何處理順序問題,在掃除好文字障礙后,我要求學生寫出漁人的行蹤:發現桃林——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出桃花源。回顧已學的《大明湖》,出示游覽圖,讓學生進一步明白寫游記首先要安排好寫作順序。后來在上到《劉姥姥游賞大觀園》時,我又讓學生畫線路圖,進一步鞏固學生寫游記時游蹤的把握。

查看全文

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摘要】在我國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備受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的重視。圖式理論認為人類的閱讀實質上是將頭腦中已有的圖式和所讀的內容信息相結合從而構建起新圖式的過程,它為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促使初中一線英語教師探索新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法。

【關鍵詞】圖式理論;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形式圖式

一、相關圖式的準備和激活

通俗地講,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準備和激活相關圖式就是要求教師在閱讀前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與閱讀材料有關的背景知識。教師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幫助學生準備和激活相關圖式。1.充分運用多媒體相對于文字來說,聲音和圖像由于其直觀性的特點更易于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圖式。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可以充分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圖片、視頻和音頻資料為學生介紹閱讀材料的相關背景信息,從而激活學生的相關圖式。例如在講授“MySchoolLife”時,在進行閱讀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有關西方國家學校的一些基本情況,如上課情況、課外活動等,這樣既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通過展示國外學校生活激發學生頭腦中關于學校生活的相關圖式,并將國外學校生活和自己所在學校生活進行對比,形成自己對校園生活的見解,使其在心理和認知上對將要看到的這篇文章做足了心理準備。2.促使學生交流討論討論是激活學生相關圖式的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這主要得益于討論的本質就是思想和信息的交換。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材料內容設計出與其相關的討論話題,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表達自己的看法,而且還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從別人的意見中獲取相關信息并入到自己的圖式中去,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激活學生已有的先關圖式,而且還能活躍課堂氣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中來。例如在講授“HealthyFoodAndDrink”這篇文章時,學生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一個話題“Whatfooddoyoueateveryday?Whichofthemishealthyfood?”。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列舉出自己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健康食物如tomato、orange、meat、rice等,學生在進行討論時無形中就激活了頭腦中原有的關于食物的英語詞匯,并且在交流討論過程中會從別的同學那里聽到自己頭腦中沒有的關于食物的英語詞匯,并有意識的將其納入到自己已有的圖式中去。這樣,學生通過討論了解了健康飲食,從而為閱讀這篇文章做了充分的準備。

二、建立豐富學生的圖式

在英語閱讀教學之前,激活學生的相關圖式之后便是建立和豐富學生的圖式。農村初中英語教師要采用多種策略來幫助學生建立和豐富這三種圖式,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1.建立豐富學生的語言圖式。語言圖式指的是語言基本知識,它主要包括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其中詞匯的掌握一直是困擾教師和學生的一大難題。詞匯方面主要是教師要幫助學生記憶單詞。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村初中生背單詞的方法效率過低且效果不好,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來記憶單詞。(1)比較法。教師可以將一些意思或用法相同或相近的單詞放在一塊,對其進行比較和區分,這樣能使學生更好的記憶單詞。例如把pay、spend、take這三個詞,雖然都有花費的意思,但主語不一樣,動詞的賓語也不一樣。(2)構詞法。理解構詞法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教授學生前綴、后綴、詞根的作用以及它們的含義,讓學生通過構詞法來建立和豐富自己的英語詞匯圖式。此外教師還可以教授學生詞匯衍生法來豐富學生的詞匯圖式。2.建立豐富學生的內容圖式。農村初中學生由于其自身客觀條件的限制,信息獲取量少,信息獲取不及時,使得農村學生對國外了解不多,頭腦中缺乏相關的內容圖式。所以農村初中英語教師要建立和豐富學生的內容圖式。在農村初中英語閱讀課上,在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要對文章中的背景知識進行介紹,可以口頭講述,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展示。由于文化上的差異,背景知識中的跨文化交際部分是其重點,這就需要教師對不同國家的文化進行對比,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3.建立豐富學生的形式圖式。形式圖式實際上是文章結構方面的知識,形式圖式可以幫助學生明確閱讀材料的篇章結構,對每種體裁、每種類型的文章在形式上都能做到理解,就能夠從整體的角度去看待這篇文章并且能夠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材料絕大部分以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為主,每一種文體在結構的體裁上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和豐富這三種文體的內容圖式。以記敘文為例,初中英語教材中相當一部分的課文為記敘文,而這種記敘文通常是由四個部分組成:開頭、發展、高潮和結局。教師就可以按照這種結構將文章分為四個方面,幫助學生整理文章的基本框架,使文章層次更為分明。這樣學生理解了文章的結構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

查看全文

作文教學多樣化研究

一、作文教學單一性的表現

中學作文教學中的簡單化、單一性體現在:①文體練習,幾乎只寫記敘文,不練說明文與議論文;②寫作只在命題和內容上變化:全命題、半命題、話題作文;③記人、記事、記物,或贊頌喜愛、或自省明理等。按新課程標準,初中生要“會寫記敘性文章”,所以中考通常考的都是記敘文,這也理所當然。但作為語文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與能力。而單一的記敘文的作文教學顯然有違新課程標準。同時命題形式的呆板,易使學生頭痛和厭煩,也易導致學生在選材和內容上照搬以往的習作,難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難以達到較佳的寫作效果。

二、作文教學多樣化的內容

作文教學的多樣化是針對各個環節而言的,主要包括多內容的寫作理念指導課。例如,筆者開設了《打造精彩的開頭》《書寫雋美的結尾》《作文中的抒情與議論》《如何自擬題目》《審題與立意》《如何才能真切感人》《常見應用文要求與格式》《簡單的議論文和說明文寫作要點》等多媒體課件的寫作指導課;多命題、多形式的作文訓練課:有命題和半命題的,有提供話題自擬題目的;有聽寫作文,有供材寫作,有片斷作文,有續寫作文,有對語文教材中長文章的復述性改寫和縮寫的,有對簡單事件擴寫的,有單純的選材構思訓練而不需成文的,有學生審題構思后教師提供優秀作文,讓學生閱讀體會的。采用上述多種形式的作文,不但能夠減弱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還能激發和培養寫作興趣,收到了較好的作文教學效果。

三、作文教學多樣化的具體策略

(一)行文表達訓練多樣化

查看全文

基本課文認識管理論文

《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本)》規定了初中語文課本中的100篇基本課文,《九年制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規定了108篇(首)基本課文。從近幾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來看,規定基本課文確實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這是不可否認的。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特別是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規定初中語文基本課文已產生一些消極影響。

一、基本課文的組合存在一些弱點。

作為整個初中語文的基本課文,應形成一個較為完美的組合,教師才好教,學生才好學。不管是前100篇還是后108篇基本課文,在文言與白話、文章與文學、漢語作品與翻譯作品等組合方面,是較為理想的。但在以下兩個組合方面,卻顯出一些弱點。

(一)在反映古代、現代和當代生活方面,組合不當。

基本課文既要反映古代生活,也要反映現代和當代生活。《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中指出:“要重視選取反映建國以來的社會生活和時代精神的現代文。”在前100篇基本課文中,除反映國外生活的11篇文章外,另89篇中,反映辛亥革命前生活的為23篇,辛亥革命至建國時的為38篇,反映建國以后生活的只有28篇。在后108篇基本課文中,除去反映國外生活的9篇外,另99篇中,寫辛亥革命前生活的為37篇,寫辛亥革命至建國時生活的是42篇,寫建國后生活的是20篇,約占20%。從統計中可以看出,基本課文中反映建國以來生活的課文所占比例過小。

(二)在訓練功能方面,組合時的層次性、系統性不強。

查看全文

初中學生習作訓練三部曲

循序漸進是教學的一項重要原則,初中習作訓練的“序”究竟是什么?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千個語文教師,就有一千個習作訓練的“序”。在教學中,采用“三部曲”對學生進行習作訓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理念,也體現了新課標、新教材的精神和要求。

一、起步訓練仿寫“三部曲“

剛進入初中的學生,最難過渡的就是習作。如何幫助他們突破這個難點,方法很重要,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只是個例子。”因此,教師要緊緊抓住教材這個例子,對學生進行“三步走”的仿寫訓練。

第一步,憑借課文仿寫。即讓學生仿照課文進行寫作。在講授了朱自清的《背影》后,我出了這樣一道作文題:《_____的背影》。要求從“媽媽、爸爸、爺爺、奶奶……”中選一個填在橫線上,然后再寫。由于在學習課文時,學生們已經明確了文章的特點。形式上的倒敘,內容上的詳寫父親爬月臺時的“背影”,情感上表達對父親的深情。學生們有課文這個“例子”仿照,又有生活經歷,運用倒敘手法寫出了晚輩對長輩的感念之情的好文章。有個同學在她的《媽媽的背影》中這樣寫道:“火紅的太陽烤著大地,媽媽仍在田里挑水澆煙苗。她挑著一擔水行走在田埂上,我家的田比下邊的田高,就在媽媽左腳跨上我家的田埂,用力掙上的一剎那,我看見了她的背影,她右手扶著前半截扁擔,左手拉著后面的桶繩,媽媽她……”

第二步,憑借同學的優秀作文仿寫。教師以學生寫出的好文章作為例子,讓學生們摹仿著寫。或把學生的優秀文章抄在黑板報或學習專欄上,讓同學們欣賞品味。接著,用優秀文章類似的題目,讓學生進行習作訓練。此次習作分層要求:上次得了“優”的同學,另換一個稱呼,并要求他們在遣詞造句上下功夫;其余的仍在倒敘形式,在“背影”描摹上下功夫。經過第二步的訓練,多數同學基本上掌握了倒敘的方法,提高了細節描寫能力。

第三步,拓展訓練。學生在寫了兩次之后,有了一定的基礎,可以進行拓展訓練了。要求學生用自己第二次的題目,只是要把“背影”換掉,表現形式、描寫方法、情感態度仍然不變。結果學生們擬出了一些好題目:《媽媽的手》《老師的眼睛》《父親的臉》《爺爺的筆》等等。值得慶幸的是學生們的習作都采用了倒敘形式,連接過渡也緊密自然,都寫出了真情實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