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學困生解困之道

時間:2023-02-16 08:28:00

導語:初中數學學困生解困之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數學學困生解困之道

摘要:學困生是初中數學教學中需要重點幫扶的對象,教師提高對數學學困生的重視程度,加強對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可以彌補學情差異,促進全體學生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共同進步。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形勢下初中數學學困生解困的必要性,從創設教學情境、開展分層教學、深化小組合作以及實施鼓勵式評價四個方面,論述數學學困生的解困策略,旨在為轉化數學學困生提供有力的參考和借鑒,全面開發學困生的學習潛能。

關鍵詞:新形勢;初中數學;學困生;解困;必要性;策略

數學學困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通常對數學課程缺乏濃厚的探索興趣,數學基礎也比較薄弱,在數學課堂上不善于互動交流,逐漸被邊緣化,從而影響數學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新形勢下初中數學教學應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教師必須認識到幫助學困生解困的必要性,關注學困生的實際需求,對數學教學手段和內容進行科學的調整,調動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意識,促進其個性品質和學習潛力的發揮,從而實現對數學學困生的高效轉化。

一、新形勢下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解“困”必要性分析

初中數學教學領域的“學困生”,主要是指數學探究主動性偏低、缺乏良好學習習慣,以及存在厭學心理,導致數學核心素養、綜合能力發展不力的學生。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多種多樣,如數學底子差,進入初中后因課程知識加深,自身的消化理解起來較為吃力,于是逐漸喪失數學學習動力;再如教師忽視學困生的需求,沿用的數學教學手段單一,在課堂上優先讓數學績優生、發展生發言,也會造成學困生放任自我、破罐子破摔。經過數學學情分析和理論實踐研究,可將新形勢下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解困必要性總結如下。

(一)有助于增強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重視幫助學困生解困,有助于減輕學困生對數學課程學習的畏難情緒,使學生充滿興味地投入數學探究。大部分學困生都對數學知識存有枯燥乏味的不良印象,加之以往的數學知識體系并不牢靠,學困生理解數學知識的效率低于其他學生,教師在引領學困生解困時,可以引入更多富有趣味的教學手段和資源,具象化地為學困生呈現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這樣學困生的記憶理解壓力明顯減輕,也能體會到數學世界的精彩和樂趣,從根本上增強數學學困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有助于改善數學學困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加強轉化學困生,是矯正學困生不良學習習慣的主要途徑。數學學困生智力在正常范圍內,但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如面對數學問題探究態度不端正,沒有經過嚴謹的推理、計算、檢驗就草草寫下答案;思維注意力容易渙散,經常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等等。教師在助力數學學困生解困時,可以重點培養學困生的學習態度和探究品質,比如引導學困生深入、全面地思考問題,使學困生形成一絲不茍、務實求真的習慣和精神,這樣學困生的數學素養勢必會顯著提高。

(三)有助于提高數學學困生課堂參與意識

學困生在數學課堂上普遍存在畏縮、自卑等表現,教師對全體學生提出同等難度的問題,學困生無法正確解答,久而久之數學課程就成為數學績優生和發展生的舞臺,學困生參與課堂的意愿逐漸消減。教師幫助數學學困生解困,有助于提高學困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如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組織同伴群組合作等方式,給學困生創造展現特長和潛力的機會,深化學困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困生感知到自己也是數學課堂重要的一分子,從未被教師和伙伴忽略,這樣學困生融入數學探究活動的動力和信心倍增,從而凸顯帶領數學學困生解困的必要性。

二、新形勢下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解“困”策略

(一)創設多樣化情境,激發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新形勢下初中數學教學以激趣為首要任務,鑒于數學學困生興趣低迷的問題,教師更應該在數學課程中滲透趣味元素,使學困生發現數學世界的奇妙。情境創設是促進數學學困生解困的有力舉措,教師可以根據數學課程知識點以及學困生的認知經驗、愛好等,開發應用相關的生活材料和信息多媒體材料,創設直觀生動、淺顯易懂的數學教學情境,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動投身于數學課堂學習。1.聯系生活創設數學情境。數學學困生的生活經驗是比較豐富的,教師立足生活創設情境,能夠使學困生體會到數學和生活的貼近性。如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數學知識點,列舉數學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場景,學生觀看和了解后,教師著重向學困生提問:能否列舉出更多類似的生活實例?這個問題難度不高,大部分學困生都能流暢舉例,使得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有效調動起來。再如,在一些圖形類數學課程中,教師也可以直接拿出相關的生活物品創設演示情境,近距離地為學生展示生活物品的外觀和圖形特征,然后點幾名學困生上臺,引導學困生一邊演示生活物品,一邊觀察、復述其外觀特點,達到對數學學困生的導趣和導學目標[1]。2.引入多媒體資源創設數學情境。信息多媒體資源生動直觀,適用于作為激發學困生興趣的數學情境創設材料。如在抽象性較強的數學知識講解中,教師可以在互聯網平臺搜集下載相關的圖片、視頻、模擬動畫等材料,編制成PPT、Flash、Authorware等格式的多媒體課件,在電子白板上播放給學生,然后組織數學學困生、績優生和發展生結對子觀察探討。先描述多媒體課件呈現的事物、內容,再抽象概括課件中蘊含的數學概念知識,最后指導全體學生參照教材概念,找出自主歸納概念的不完整處加以補足,并指定學困生反饋概念學習結果,從而加深學困生對數學概念的印象,提高其學習主動性[2]。3.利用懸念創設數學情境。數學學困生和一般學生一樣,好奇心比較強,教師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時,應該加強設置懸念。如教師在揭示數學課程主題時,可以預先搜集整理和課程主題有關的趣味謎語,在導入環節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將趣味謎語展示給學生,鼓勵學生開展合作猜謎活動。在此期間,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學困生的猜謎情況,若學生猜不出,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分析謎面,并提示謎目,直到學困生順利猜出謎底,教師再順勢引出課程主題和要點知識。在謎語懸念情境的帶動下,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學困生對數學新知也產生了強烈的探索動機。

(二)開展分層式教學,鞏固數學學困生的知識基礎

數學學困生的知識基礎普遍不牢固,學習理解能力相較于一般學生存在弱勢,教師對全體學生采取同一套教學模式,容易造成學困生吃不消,績優生、發展生吃不飽的局面,也會加重學困生的思想負擔。分層式教學具有科學性,教師在助力數學學困生解困過程中,應該加強開展分層式教學,給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設置難度相宜的學習內容,側重于彌補學困生在知識體系和能力上的缺失,循序漸進地鞏固學困生的數學基礎,促進數學績優生和發展生實現超越。1.數學學習目標分層。教師在基于分層教學幫助數學學困生解困時,應該合理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學習目標。對于數學學困生,教師設立的學習目標應該是充分理解教材概念、定理和公式;對于數學績優生和發展生,教師設立的目標可以從對教材基礎知識的理解,適度向應用方面拓展。如在有理數加減法的相關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各層學生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針對學困生,設立復習有理數分類,結合具體算式學習有理數加減法則等目標,學困生在實現目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困生闡述有理數的絕對值定義,在數軸上比較幾組有理數的大小,最后出示幾個簡單的有理數加減算式,讓學困生根據教材提供的運算法則,計算結果、掌握有理數加減的算理;針對數學績優生和發展生,教師可以省略有理數分類復習步驟,直接采用應用題引出有理數加減運算,引導學生結合數軸自主列出算式、計算結果,使其在習得運算法則的同時,也能體會到有理數加減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這樣就通過分層目標的設立,滿足全體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3]。2.數學訓練題難度分層。教師在轉化數學學困生過程中,還應該根據學生層次,科學設置數學訓練題的難度。為數學學困生安排的訓練題難度不宜過高,教師可以將基礎教學中的例題稍加變式,比如改變某項數量條件,或者把已知條件調整為所求條件,生成新的題目供學困生練習,學生解題時,教師需要指導學困生將例題和訓練題放在一起做比較,找到二者間的異同,明確題意和要求的結果,然后再代入相關公式和定理列式計算,強化學困生對基礎知識的遷移應用技能。對數學績優生和發展生,教師應該在例題基礎上適度增加難度,提供和例題知識點相同,但有隱含條件的題目,或者是出示有多種解法的訓練題。在此類學生解題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探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解法。數學學困生完成簡單的變式題練習后,教師再鼓勵學困生嘗試解答績優生的拓展題,若學困生解不出,教師可以給出參考答案,指導學困生結合參考答案研習解題思路。在分層式教學的支持下,數學學困生的轉化速率會大幅提高,其他學生也能獲得有力的加強訓練。

(三)深化小組式合作,開發數學學困生的探究潛力

數學學困生雖然在數學知識技能方面不拔尖,但在其他方面分別具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長,在數學課堂上,學困生也渴望融入集體交流活動,展現自己的閃光點和創意靈感。小組式合作能夠給學困生提供發光發熱的機會,提升學困生在課堂上的地位。教師在引領數學學困生解困過程中,應當進一步深化小組式合作,將數學學困生、績優生及發展生,混編為同伴學習群組,設計發布相應的數學探究任務,引導各群組合理分工,協作完成數學探究任務和項目,從而開發數學學困生的探究潛力。教師在組建同伴學習群組時,應該為每組安排1名數學績優生、1名學困生,2—3名發展生。在基于小組式合作設計數學探究任務時,教師應該豐富任務的形式和內容,融入一些手動操作和資料搜集活動,確保每名學生在任務探究中都擁有施展能力的空間。如在某幾何課程中,教師設計的探究任務是制作幾何圖形模型,發布任務后,教師提供各種模型制作材料、工具,開放互聯網搜索引擎,讓學生以同伴群組為單位,由數學績優生做小組長,為組員分配制作幾何圖形模型的具體工作。教師應該指導小組長把細化后的探究任務列出來,詢問組內學困生擅長哪項任務、想要負責哪些工作,如裁剪模型材料、查找模型三維圖像,等等。學困生優先選擇后,剩余任務由績優生和發展生負責完成。各組學生正式制作幾何圖形模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倡導績優生和發展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一邊制作,一邊向學困生講解原理和圖形特點,讓學困生親手嘗試材料拼接等操作。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困生不恥下問,有理解不透徹的內容,積極向組內“小老師”請教,最終在群組成員通力合作下完成數學探究任務,既達到開發學困生潛力的目的,也能實現對學困生的精準幫扶[4]。

(四)實施鼓勵式評價,增強數學學困生的學習信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助力學困生解困,關鍵點在于引領學困生重拾數學學習的信心。評價在數學課堂上占據重要的地位,以往教師忽略評價學困生的學習表現,或者對學困生過度使用批評式評語,這些都會損害學困生的自尊心,使其產生自棄、自卑心理。為此,教師應該優化評價方法,組織學生互動評價,針對學困生加強實施鼓勵式評價,使學困生感受到認同和賞識,從而增強學困生學習信心。學生在以同伴群組模式完成數學探究任務后,教師應該立即組織各群組開展互動評價,引導各組的績優生、發展生,重點評價學困生在探究活動中的積極表現。比如學困生是負責搜集資料的,組員就應該多肯定資料搜集整理的準確、全面,使學困生獲得成就感;學生互評時,教師還應該啟發學困生闡述在同組伙伴身上學到的探究經驗和技巧,讓學困生反思自身的不足,下一次探究如何改進等,這樣更容易被學困生接受,培植其謙遜、樂學的品質。再者,教師在對數學學困生實施鼓勵式評價時,應該抓住課堂上每一次鼓勵機會,如學困生正確回答一個問題,教師馬上評價:回答得非常到位,這個問題都難不倒你,數學進步真是神速啊!再如學困生參與課堂活動十分積極,教師也應跟進評價:某某同學的鉆研勁頭很強,大家都應該向他學習!在教師不斷的鼓勵和賞識中,數學學困生會朝著轉化目標更進一步[5]。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引領學困生解困,不僅有助于增強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能改善其不良的學習習慣,還能顯著地提高學困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在新形勢下的初中數學教改中,教師應該立足于學困生解困的目標,創設多樣化情境、開展分層式教學、深化小組式合作、實施鼓勵式評價,激發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自主性,鞏固其數學基礎、開發探究潛力、強化學習信心,從而幫扶數學學困生順利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駱春芬.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的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22(8):17.

[2]梁應龍.淺論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22(7):130.

[3]林訓弟.新形勢下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解“困”之道[J].名師在線,2021(3):60.

[4]宋于芝.淺析新形勢下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7(12):142.

[5]楊玉娟.淺析新形勢下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9):114.

作者:張金果 單位:甘肅省通渭縣馬營鎮黑燕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