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調查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8 07:16: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并購調查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并購調查報告

如何做好財務審慎調查

財務審慎調查(DueDiligence),與審計一樣、是“五大”國際會計公司一個重要的業務領域。而在大陸,開展這項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還不是很多。對財務審慎調查的忽視,往往是并購失敗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本文就對財務審慎調查的概念作簡單的介紹并以企業并購中的財務審慎調查為例來說明委托方及會計師事務所如何做好財務審慎調查。

—、財務審慎調查的概念及其與審計的區別

(一)什么是財務審慎調查。財務審博調查,是委托方委托獨立的中介機構或者由其自身的專業部門,對某一擬進行并購或其它交易事項的對象的財務、經營活動所進行的調查、分析。

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常見的財務審慎調查有以下幾種:

1、為融資目的而進行的財務審慎調查,企業舉債往往采取擔保、抵押或信用等方式,在信用方式下,金融機構一般要對企業的財務現狀、財務前景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論證,以確保款項的收回。在擔保方式下,擔保方則要求被擔保方提供諸多背景資料,以對其投資前景作出理性的判斷。

2、收購、兼并中的財務審慎調查。在并購正式實施之前,往往要求對被并購方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這種調查往往分為三個方面進行:(1)商業調查。即對收購對象的市場現狀、市場前景的調查。商業諜查經常涉及到收購價的確定方式,一般由專業的咨詢公司來做。(2)法律事務調查。法津事務調查涉及到被并購對象一切可能涉及到法律糾紛的方面,如并購對象的組織結構、正在進行的訴訟事項、潛在的法律隱患等,該項工作一般由律師事務所來進行,(3)財務方面的調查即財務審慎調查。財務審慎調查往往不會涉及到收購價的確定,但是,只要是并購方委托的事項,如了解被并購方的內部控制、或有負債、或有損失、關聯交易、財務前景等,都可以成為財務審慎調查的范圍。這些調查結果會對并購的進行與否有直接的影響。

查看全文

財務審慎調查論文

財務審慎調查(DueDiligence),與審計一樣、是“五大”國際會計公司一個重要的業務領域。而在大陸,開展這項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還不是很多。對財務審慎調查的忽視,往往是并購失敗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本文就對財務審慎調查的概念作簡單的介紹并以企業并購中的財務審慎調查為例來說明委托方及會計師事務所如何做好財務審慎調查。

—、財務審慎調查的概念及其與審計的區別

(一)什么是財務審慎調查。財務審博調查,是委托方委托獨立的中介機構或者由其自身的專業部門,對某一擬進行并購或其它交易事項的對象的財務、經營活動所進行的調查、分析。

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常見的財務審慎調查有以下幾種:

1、為融資目的而進行的財務審慎調查,企業舉債往往采取擔保、抵押或信用等方式,在信用方式下,金融機構一般要對企業的財務現狀、財務前景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論證,以確保款項的收回。在擔保方式下,擔保方則要求被擔保方提供諸多背景資料,以對其投資前景作出理性的判斷。

2、收購、兼并中的財務審慎調查。在并購正式實施之前,往往要求對被并購方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這種調查往往分為三個方面進行:(1)商業調查。即對收購對象的市場現狀、市場前景的調查。商業諜查經常涉及到收購價的確定方式,一般由專業的咨詢公司來做。(2)法律事務調查。法津事務調查涉及到被并購對象一切可能涉及到法律糾紛的方面,如并購對象的組織結構、正在進行的訴訟事項、潛在的法律隱患等,該項工作一般由律師事務所來進行,(3)財務方面的調查即財務審慎調查。財務審慎調查往往不會涉及到收購價的確定,但是,只要是并購方委托的事項,如了解被并購方的內部控制、或有負債、或有損失、關聯交易、財務前景等,都可以成為財務審慎調查的范圍。這些調查結果會對并購的進行與否有直接的影響。

查看全文

律師盡職考察報告格式

一、律師盡職調查報有什么用

律師盡職調查報告這種文件形式是最近十年逐漸傳入中國,現在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公司并購、股權或項目轉讓、資產或債務重組、證券上市、不良資產買賣以及其他的重大經濟活動當中。據報告,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在決定進入中國投資之前,所花費的盡職調查費用高達1億美元。

什么是律師盡職調查報告?通俗一點來講,就是在雙方達成交易之前,一方委托律師對交易雙方背景、交易標的合法性以及交易模式和程序進行調查和了解情況,并形成書面報告供交易一方參考。盡職調查是努力將交易信息從不對稱到對稱的過程(當然,也存在制造新的信息不對稱的可能),從而有效減少或最大限度消除由于信息不對稱對交易雙方所造成的風險。因此,盡職調查的結果對雙方是否最終達成交易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盡職調查是交易雙方博弈的重要環節。買方聘請律師進行盡職調查,就是要通過律師的專業眼光,發現交易當中的瑕疵、風險和不完美之處,因此買方更愿意盡可能多了解賣方的情況尤其是負面信息。對于賣方而言,配合律師進行盡職調查是促使交易成功的前提條件,但是,賣方必須在盡量提供足夠多的信息和盡量少提供負面信息之間進行權衡,若信息提供過于全面,則可能導致買方將來的法律索賠訴訟,賣方會有心理顧慮;若過份夸大負面信息,則買賣雙方都可能臨陣退卻。所以,律師在進行盡職調查時應當充分考慮到買賣雙方的心理不同、期望差異和顧慮,對于賣方關鍵材料提供不足之處,應當窮追猛打,鍥而不舍,如此才真正顯示出律師的作用;對于次要問題,則應當在提醒買方存在風險的前提下靈活處理,避免成為交易殺手。

二、律師盡職調查報怎么寫

1、封面

查看全文

淺析企業財務盡職調查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的資本運作行為已越來越普遍,而財務盡職調查是資本運作順利進行的前提。本文對財務盡職調查的基本概念、如何進行財務盡職調查、財務盡職調查報告的寫作等內容進行了分析,以期加快財務盡職調查在我國的發展。關鍵詞:財務盡職調查資本運作報告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企業之間的投資、融資、并購等資本運作行為已越來越普遍,而資本運作順利進行的基礎是對商業市場、資本市場和企業經營的全方位周密考察,如果缺乏這一基礎的投資、融資、并購活動,無疑會有高度的投機性和風險。從目前國內資本運作的案例來看,運作的成功率卻不高。這背后的原因當然有很多,但在資本運作時,缺乏有效的盡職調查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美國學者布瑞德福特•康納爾就曾在《公司價值評估》中指出,如果對公司未來價值的變動并不清楚就實施并購,就是一種瀆職。財務盡職調查概述盡職調查(DUEDILIGENCEINVESTIGATION)又稱謹慎性調查,一般是指投資人在與目標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經協商一致,投資人對目標企業一切與本次投資有關的事項進行現場調查、資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動。其主要是在收購(投資)等資本運作活動時進行,但企業上市發行時,也會需要事先進行盡職調查,以初步了解是否具備上市的條件。盡職調查的內容一般包括:目標企業所在行業研究、企業所有者、歷史沿革、人力資源、營銷與銷售、研究與開發、生產與服務、采購、法律與監管、財務與會計、稅收、管理信息系統等,也正因此,調查小組的構成包括了各方面的專家,有目標企業相關行業的行業專家、特定業務的業務專家、營銷與銷售專家、財務專家、法律專家等。透過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獨立第三者對“目標企業”的財務、法律、業務等問題做出評析,在投資者對“目標企業”做出投資決策之前,盡職調查可以幫助投資者了解“目標企業”的情況,對投資項目的取舍做出判斷,確定交易的方式,及早發現影響交易完成的因素。在整個盡職調查體系中,財務盡職調查主要是指由財務專業人員針對目標企業中與投資有關財務狀況的審閱、分析等調查內容。在調查過程中,財務專業人員一般會用到以下一些基本方法:審閱,通過財務報表及其他財務資料審閱,發現關鍵及重大財務因素;分析性程序,如趨勢分析、結構分析等,對各種渠道取得資料的分析,發現異常及重大問題;訪談,與企業內部各層級、各職能人員,以及中介機構的充分溝通;小組內部溝通,調查小組成員來自不同背景及專業,其相互溝通也是達成調查目的的方法。由于財務盡職調查與一般審計的目的不同,因此財務盡職調查一般不采用函證、實物盤點、數據復算等財務審計方法,而更多使用趨勢分析、結構分析等分析工具。在企業的投資并購等資本運作流程中,財務盡職調查是投資及整合方案設計、交易談判、投資決策不可或缺的前提,是判斷投資是否符合戰略目標及投資原則的基礎。對了解目標企業資產負債、內部控制、經營管理的真實情況,充分揭示其財務風險或危機,分析盈利能力、現金流,預測目標企業未來前景起到了重大作用。財務盡職調查內容(一)對目標企業總體財務信息的調查在進行財務盡職調查時,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目標企業的一些基本財務情況。通過取得目標企業的營業執照、驗資報告、章程、組織架構圖,財務調查人員可以了解目標企業全稱、成立時間、歷史沿革、注冊資本、股東、投入資本的形式、性質、主營業務等。對目標企業的詳細了解還應包括目標企業本部以及所有具有控制權的公司,并對關聯方做適當了解。另外,目前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以及財務部財務人員結構、目標企業的會計電算化程度、企業管理系統的應用情況也是需要了解的背景資料。在獲得上述信息之后,還應對目標企業的會計政策和稅費政策進行全面了解:目標企業現行會計政策、近3年會計政策的重大變化、現行會計報表的合并原則及范圍;及近3年會計師事務所名單和近3年審計報告的披露情況。目標企業的稅費政策包括:現行稅費種類、稅費率、計算基數、收繳部門;稅收優惠政策;稅收減免/負擔;關聯交易的稅收政策;集團公司中管理費、資金占用費的稅收政策;稅收匯算清繳情況。(二)對目標企業具體財務狀況的調查目標企業財務報表的可靠性會影響到財務盡職調查結果的可靠性。而財務報表的可靠性與企業本身內控程序是否完善有關,因此,一般情況下,進行盡職調查時亦應考慮內控程序的情況。例如可以通過訪談、畫流程圖等方法對目標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總體把握。在了解目標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之后,就可以對其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現金流進行詳細調查。在對目標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調查時,對貨幣資金除了核實它的真實性之外,還應該關注是否有凍結資金的存在。對應收賬款要進行賬齡分析、逾期賬款及壞賬分析、近年變化趨勢及原因分析,要關注其是否被高估,另外對大額應收賬款還應調閱銷售合同。一般國內企業會將投資、開辦費、前期虧損或待攤費用支出暫列其他應收款,因此在對其他應收款進行調查時,應具體查詢有關內容,評析會計處理是否合適,并做出合適的建議會計調整。對存貨的調查,應查閱最近一次盤點記錄,關注發出商品、分期付款發出商品,找出積壓、毀損、滯銷、過時以及有變現問題的存貨,確定提取的準備是否足夠,查詢存貨的計算方法,確定計算方法是否合適。進行長期投資調查時,對控股企業要驗證其投資比例及應占有的權益,對參股企業了解其投資資料。對在建工程則要了解工程項目預算、完工程度、工程項目的用途,是否存在停工工程等。固定資產的調查,土地房屋則通過包括審閱房屋、土地的產權證明文件,如土地證、房產證等來調查,對機器、設備則要查詢有否應報廢或需要提取減值準備的機器設備,另外調查人員還應關注折舊提取的方法是否合理,折舊率是否反映固定資產的消耗情況和使用年限,折舊是否按照設定的折舊提取方法和折舊率計算已入賬。對無形資產的調查,則要分析無形資產的種類及取得途徑、無形資產的壽命、計價依據。而對于銀行貸款的調查,調查人員應取得和查閱明細表,明細表應注明利率、還款期、抵押、承諾等情況,還應查閱貸款合同,了解有否資產抵押和擔保等情況,還應測算貸款利息是否已足額提取,并已入賬,并查閱是否違反貸款合同條款的情況。對應付賬款,調查人員應取得明細表,并應分析應付賬款周期、供應商分布情況。為了防止目標企業存在有未入賬的負債,調查人員還應查閱期后付款憑證,查閱董事會、股東會會議記錄,與有關律師盡職調查工作配合,分析對應付稅金的調查,應取得各項應付稅金變動明細表,并詢問各項稅種是否均已如期申報、完稅,詢問是否漏報、虛報、少報的情況,查閱與稅務機關的往來書信文件,分析所交稅金是否合理。對反映目標企業盈利能力的銷售收入及成本進行調查時,調查人員應計算近幾年銷售收入、銷售量、單位售價、單位成本、毛利率的變化趨勢,近幾年產品結構變化趨勢,目標企業大客戶的變化及銷售收入集中度,關聯交易與非關聯交易的區別及對利潤的影響,成本結構、發現關鍵成本因素,并就其對成本變化的影響做分析,對以上各因素的重大變化尋找合理的解釋。對目標企業的銷售收入分析,可按主要地區、主要產品、主要客戶進行分類。結合上述的各項分析,可以對目標企業的過去和將來的盈利前景有所啟示。對目標企業的三項費用分析,應按照費用明細表分析三項費用處理的合理性和未來走勢與變化。對其他業務利潤,調查人員應該了解是否存在穩定的其他業務收入來源,以及近幾年數據。對投資收益的調查,調查人員應關注近年對外投資情況,及各項投資的報酬率。對營業外收支的調查應關注是否有異常情況的存在。對目標企業的現金流的調查,調查人員應特別關注經營凈現金流,并通過一些比率的計算來檢驗經營凈現金流是否能滿足融資活動的利息支出凈額,并應結合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尋找除銷售收入以外是否還存在主要的經營資金來源,對經營凈現金流的貢獻如何。財務盡職調查報告的寫作財務盡職調查報告是盡職調查工作的產成品,要真正發揮出財務盡職調查的作用,這就離不開一份好的財務盡職調查報告。而一份好的財務盡職調查報告應達到財務盡職調查目的,適當表達意見和建議。為了達到這些要求,調查人員在寫作過程中,應使用適當的標題;運用圖表,如曲線圖、比較表、圖案等;用圖框、下劃線、斜體字、加粗以示重點;詞句盡量短小、簡單,段落也應短小。從實踐經驗來看,財務盡職調查報告內容應主要包括報告的前提以及盡職調查范圍的陳述、ExecutiveSummary-重大事項匯總、資產負債表的評析內容、損益表的評析內容、需要買方(投資者)與賣方談判的事項匯總,此外還有其他相關資料,譬如市場統計資料、行業資料或其他。

查看全文

國企海外投資風險控制論文

一、抓住整合初期的黃金時期,提前做好“一百天運營改善計劃”

“一百天運營改善計劃”一般情況下應由收購方在交割前準備好,其制定應依據項目法律、財務、技術各方面的盡職調查報告來制定,然后交易各方在交割后的100天之內按照計劃認真執行,完善并購目標公司的運營,從而達到各方的并購目的。實施100天運營改善計劃的道理其實十分簡單,并購好比兩個人相愛,歷經千辛萬苦終于結合,但畢竟之前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存在太多的差異,初期肯定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與其在未來各方心生嫌隙,不如就利用好這100天的磨合期盡快相互適應。筆者曾經提供服務的一個海外投資項目就從實際上印證了這一點。項目的股東協議對于合資公司的產品銷售做了原則性約定:股東有權按照各自股份比例分配合資公司的權益礦產品。合資公司成立后,運營整合未能及時跟上,關于銷售的詳細流程遲遲未能制定,在市場尚好的時候,各股東還能彼此協商,分銷合資公司的產品,但是遇到市場不景氣時,外方個人股東單純追逐利潤的本性充分暴露,不肯再接受合資公司的產品,甚至出現認為:按照股份比例享有權益礦產品是權力,但是卻無義務支付上述產品貨款的“荒謬”論調,導致合資公司一度資金短缺,頻頻告急。合資公司已經成立3年有余,各方股東利益幾經較量,股東間的信任基礎一再動搖,在此情況下,不夠具體的銷售模式難以為繼,成了公司存續的一塊“絆腳石”。而此時中方想按照章程通過董事會決議的形式變更銷售模式,卻遭遇外方股東無理拒絕。試想,如果在3年前,大家合作伊始,制度先行,丑話當先,我們是不是有可能比現在的處境輕松些?通常情況,“一百天運營改善計劃”的內容主要應包括以下方面:公司治理結構、管理層的變更計劃,在作出調整時應盡可能的考慮到“激勵機制”與“價值提升可能”相連;業務連續性的風險避免計劃,要盡力確保目標公司交割后供貨商、客戶、人員的穩定性;明確交割后公司戰略的計劃;價值捕捉計劃,即如何做,如何實現公司的戰略?協調和動員計劃等。

二、做好人員隊伍的建設和配置,盡快完成投資團隊向運營團隊的轉變

項目交割后,合資公司設立,就需要一支專門的運營團隊全面接管,該運營團隊應由運營董事、專家、咨詢顧問等專業人員組成。尤其是海外投資,運營團隊最好應是跨職能、跨條線、跨國界的執行團隊,同時最好在項目的交割前就可以充分的了解項目背景和進展情況,將投資團隊和運營團隊的銜接期盡可能縮至最短。另外還應注意,海外投資在當地的運營應當充分借助并購國當地專業中介的力量,尤其是當地的法律顧問和財務顧問。作為公司的法律顧問,我們一直以來極力主張海外公司設立后應該及時聘請當地的法律服務機構作為合資公司的法律顧問。

三、正確認識家族企業作為合作目標的風險

基于海外資源類項目的特點,合作目標公司往往是家族企業控制的公司。這種情形下,私營家族企業在戰略決策、公司治理及長遠發展等方面與國有企業存在較大差異,在項目談判和后期運營整合過程中對太鋼這樣的國企充滿挑戰,很難控制其失信的風險。家族企業通常內部控制相對較弱,多存在以下問題:缺乏有效地財務核算系統,有關財務信息的編制主要為了滿足稅務需要,為達到避稅的目的在收入、成本及人力方面存在嚴重的操控行為。通常和關聯企業進行資產和人員共享、或者發生代墊費用時不按照合理比例在各方間分攤或者確認合適的承擔方。缺乏內部審計制度;公司治理結構相對松散,某些家族成員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個人隨意性大。國企的經營目標不僅僅是簡單利潤和效益目標,還有許多不易公開的非經濟目標,比如社會目標、政治目標、就業目標、規模目標等。這種機制上的缺陷和國企盲目擴張規模、通過國際擴張在政治上增加業績的沖動,勢必與以利潤為最重要并購目標的外國合作伙伴發生沖突。這種沖突表面反映為文化沖突,但實質是經營目標和戰略決策的沖突、經營手段的沖突、短期和長期經營理念的沖突。兩家合作伙伴在目標上往往“同床異夢”。

查看全文

我國企業和經濟發展論文

【摘要】文章通過研究近年來外資并購中國企業的市場現狀,并結合外資并購給我國企業帶來的影響,最終提出要正視外資并購,通過適當并購來利用外資,進而發展自主品牌企業,促進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外資;并購;影響;企業;經濟發展

自2005年以來,我國的并購市場突然活力爆發,各種收購兼并活動風起云涌,外資并購更是獨領風騷。在看到外資的進入給中國企業帶來巨大發展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過多地外資并購給中國企業帶來的巨大壓力。

一、外資并購中國企業的現狀

據權威部門介紹,近年來,外商對華直接投資出現了一些變化,外資大量以并購國內企業的形式進入我國。2004年以前外資以并購形式對我國的投資只占直接投資的5%,2004年,這一比例快速上升為11%,2005年接近20%。特別引人注意的是,一些跨國公司和國外投資基金對中國一些行業的重點企業實施并購。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孫鵬此前曾指出,2006年我國批準外資并購項目約1300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4億美元,在華開展跨國并購的國家和地區共有44個。

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巨大的市場容量、市場自由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完備的配套生產體系、廉價的勞動力、國家政策提倡吸引外資搞活企業等多方面的有利條件,都促進了跨國公司在華并購活動明顯增多。例如:美國凱雷集團控股江蘇徐工機械,全球鋼鐵巨頭米塔爾入股湖南華菱管線;比利時英博集團將福建雪津啤酒收入囊中;中國前五大水泥企業中,已有四家打上外資的烙印等等。

查看全文

外資并購中反壟斷審查論文

[內容提要]

隨著《反壟斷法》的頒布實施以及相關配套法規及措施的不斷完善,我國外資并購反壟斷立法、執法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本文試對我國外資并購中的反壟斷審查(即經營者集中審查)體系作一個簡單的總結和梳理,包括外資并購反壟斷審查的法律依據、經營者集中定義、反壟斷審查執法部門、經營者集中的申報、經營者集中的審查、經營者違法集中的處罰以及經營者提起行政復議及/或行政訴訟。

主題詞:外資并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

2007年8月30日,被譽為“市場經濟憲法”的《反壟斷法》獲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高票通過,并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008年8月3日,《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宣告生效;2008年8月23日,經營者集中的執法部門--商務部反壟斷局(以下簡稱“反壟斷局”)掛牌成立。至此,我國外資并購反壟斷立法、執法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雖然相關配套法規尚需不斷完善),同時也宣告了在我國施行逾五年的包括《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及《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在內的相關反壟斷審查條款退出歷史舞臺。

自《反壟斷法》實施以來至2009年3月20日,商務部共收到40起經營者集中申報,反壟斷局依法立案審查了29起,目前已審結25起:其中無條件批準23起,附限制性條件批準1起(英博集團公司收購AB公司),禁止了1起(可口可樂公司與中國匯源果汁集團的經營者集中)。可以說,當前中國的反壟斷審查(尤其是經營者集中審查)得到了全球各界人士前所未有的關注。筆者結合自身長期從事外資并購的經驗,試對我國外資并購中的反壟斷審查(即經營者集中審查)作一個簡單的總結和梳理。

1.外資并購反壟斷審查的法律依據

查看全文

農業銀行金融服務調研報告

隨著金融改革深入和發展,銀行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而我行如何克服自身所面臨的各項困境,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國加入WTO的過渡期已結束,金融業面臨全面開放的客觀現實,外資銀行入主我國金融市場,面對這種形勢,找出農村商業銀行經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努力加以解決,這我銀行面臨的重要內容。本次調查從我行業務經營入手,查找出業務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該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以達到使我行業務得到進一步發展的目標。

一、我行客戶現狀

(一)高端客戶數量占比低。高端客戶具有較高的關系價值,能夠給銀行帶來較高的利潤貢獻。麥肯錫公司的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大約有3000萬戶中國城市家庭可以被稱作中高收入家庭這些家庭的年人均收入在4300美元以上,其中4%即120萬戶家庭擁有10萬美元以上的存款,這一富裕客戶群實際上占中國商業銀行個人存款總額50%以上,且貢獻了整個中國銀行業贏利的一半以上。但是,我行貢獻度高和富有發展潛力的客戶數量偏少,占比僅僅只有%,缺乏優質客戶。

(二)客戶滿意度低。銀行客戶對目前金融機構的滿意度較低,低于亞洲75%的總體水平,這一比例在亞洲受訪國家和地區中排在倒數第三位。這表明,客戶的滿意率大大低于總體滿意率,越是層次高的客戶對大型商業銀行的滿意度就越低。

(三)客戶忠誠度低。客戶忠誠度偏低,很多優質客戶已經將其最主要的銀行關系轉移至其他銀行。優質客戶的轉移或流失顯示了他們對銀行現有服務的不滿,許多富裕客戶已經放棄了我行,投向了那些新興的、更有客戶意識的競爭對手。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內金融市場的逐漸發育,競爭主體不斷增多,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使客戶滿意度對忠誠度的影響力度不斷增強,不滿意于我行的優質客戶在與其它商業銀行的激烈爭奪中大量流失,造成了我行優質客戶忠誠度的急劇下降。

二、影響我行業務營銷發展的主要原因

查看全文

企業擴張的原因與方式詮釋

關鍵詞:企業擴張擴張原因內部擴張外部擴張資本運營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挖掘經濟學經典理論和對資本性態的剖析,歸納出企業普遍追求擴張的內在原因,在此基礎上根據資本在擴張行為中的參與復雜程度,進一步得出目前企業擴張的主要行為模式,并探析了各種模式的資本運作方式和主要作用,以期為進一步研究企業擴張中的財務問題奠定基礎。

企業擴張是企業發展中永恒主題,沒有不希望擴張的企業。雖然金融風暴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使目前尋求擴張的企業數量有所減少,但根據2008年底仲量聯行亞洲商業地產需求狀況調查結果顯示,仍有接近70%的受訪者希望在亞洲地區擴大其經營活動的規模。而根據香港均富會計師行近日公布《國際商業問卷調查報告2009》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預計在未來三年將會進行收購活動的內地企業有41%。這說明企業擴張行為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常態行為。

企業和資本是天然地聯系在一起的,企業是資本增值的機器,資本是企業運動的動力。企業從創立到運營、利潤實現的運動過程實現了資本增值,和資本運動的過程是相一致的。所以,企業的擴張離不開資本的擴張,從根本上探析企業擴張的原因和方式應該從資本角度入手。

基于資本的企業擴張原因探析

(一)經濟學理論解釋

查看全文

企業擴張的原因與方式綜述

關鍵詞:企業擴張擴張原因內部擴張外部擴張資本運營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挖掘經濟學經典理論和對資本性態的剖析,歸納出企業普遍追求擴張的內在原因,在此基礎上根據資本在擴張行為中的參與復雜程度,進一步得出目前企業擴張的主要行為模式,并探析了各種模式的資本運作方式和主要作用,以期為進一步研究企業擴張中的財務問題奠定基礎。

企業擴張是企業發展中永恒主題,沒有不希望擴張的企業。雖然金融風暴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使目前尋求擴張的企業數量有所減少,但根據2008年底仲量聯行亞洲商業地產需求狀況調查結果顯示,仍有接近70%的受訪者希望在亞洲地區擴大其經營活動的規模。而根據香港均富會計師行近日公布《國際商業問卷調查報告2009》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預計在未來三年將會進行收購活動的內地企業有41%。這說明企業擴張行為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常態行為。

企業和資本是天然地聯系在一起的,企業是資本增值的機器,資本是企業運動的動力。企業從創立到運營、利潤實現的運動過程實現了資本增值,和資本運動的過程是相一致的。所以,企業的擴張離不開資本的擴張,從根本上探析企業擴張的原因和方式應該從資本角度入手。

基于資本的企業擴張原因探析

(一)經濟學理論解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