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新中國成立60周年征文

時間:2022-09-22 08:31:00

導語:教育工作者新中國成立60周年征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工作者新中國成立60周年征文

母親,一位普通的小學老師,和共和國同齡;我,一個生活在幸福中的青年,也是一個普通的小學老師,同是老師,在風風雨雨中的六十年時光里,演繹出了祖國鄉(xiāng)村教育的發(fā)展與變化。

六十歲的母親,一生的故事都離不開教育。年幼的母親好學上進,盡管當年的日子困苦的幾乎連飯都吃不上,可母親依然以優(yōu)異的成績,于1964年畢業(yè)于單縣一中,并成了被保送上學的對象,可是陰差陽錯,母親沒能上成,從此母親成了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由于母親是當時村里學問最高的年青人,所以,她做了村里的第一個民辦教師。

當民辦教師的日子里,母親的生活是艱辛的,更是艱難的。學校條件極差,三間土坯房本是生產(chǎn)隊的牛圈,收拾收拾就成了村里的第一所學校,沒有粉筆,沒有黑板,母親就自己動手做,她還抽空納鞋底掙錢為窮苦的學生買學習用品。母親常在日記中告誡自己,要牢記的教導,要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要不記個人得失的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事實上,母親也是這么做的。整個學校,母親既是校長又是任課老師。全校所有的學生,都在這間土坯房里一起上課。母親馬不停蹄,白天里,她教完了一年級再教二年級,教完了二年級再教三年級……晚上,她還要給大人們上夜校,夜校回來她還要在昏暗的劣質油燈下批改全校學生的作業(yè),母親的眼睛被熬成了高度近視。即使這樣,母親仍說自己是在享受黨和人民給她的福。

母親年年都是縣里的優(yōu)秀教師。我記事時,也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母親每月也只有三元五元的收入。兒時的我,更多的是對母親的不滿,我們兄妹四人常說她不是我們的媽媽,而是她那四十多個學生的媽媽。的確,下雨天,母親會冒雨給路遠不能回家的學生送去熱騰騰的飯菜……母親嗓子好,會唱歌,學校沒有專門的音樂老師,她會在學生學習疲勞時教給他們。母親的課堂,永遠都能吸引學生們的眼睛。她的學生不僅成績優(yōu)秀,而且多才多藝。

由于種種原因,母親沒能轉正。但她始終深愛著教育,為了這份愛,母親甘心情愿做了代課老師,這一教又是十幾年。我不能忘記年過五旬的母親,風里雨里騎著一輛破舊的解放牌自行車來回奔波三十里的身影,為了下一代,為了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她依然恪盡職守,從不讓一節(jié)課馬虎過去。

幾年前,因為母親身體有病,她不得已離開了陪伴她半生的講臺,盡管她離開了講臺,可她與教育的情結仍是那么的深。現(xiàn)在的母親,身體日漸衰退,雖然她早已離開了講臺,但她的心卻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教育,我每次去看望她,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好好教學,千萬不能誤了人家的孩子的前途。”她最關心的,也是我的學生我的教學成績。在工作上,她不容許我有絲毫的馬虎,她常常告誡我要認真工作。每周回家,母親都會給我上一課,她會不厭其煩的把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講給我聽,大到如何講解一類課文,小到如何分析一個漢字,母親甚至把課堂上的一些突發(fā)事件都給我預料到了……

三十五歲的我,對共和國經(jīng)歷的苦難沒有任何的體會,從小到大,我的生活都是一帆風順的,雖然也有煤油燈相伴的短暫時光,但卻沒有母親那時的饑餓難耐,從我記事時起,我的生活就是幸福的。沒上學時,我就跟著母親在學校玩,大學畢業(yè)后,我就走進了鄉(xiāng)村小學,做了一名普通的小學老師,雖然剛開始工作時工資不多,但比起母親當年的三塊兩塊,我可以算得上是萬元戶了;學校的教室也都是十幾年的破舊瓦房,但比起母親,我幸運多了,至少我不用點那種劣質的油燈,更不用自己想辦法做粉筆做黑板甚至自己納鞋底為學生購買學習用品,我可以不用一天到晚的連軸轉,我還可以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屬于我自己,我可以畫張畫,寫篇文章,看些報刊,做自己喜歡的事;教室里有明亮的日光燈,我再不會像母親那樣承受被油煙的煎熬了……而今,鄉(xiāng)村小學變成了排排漂亮的教學樓,整潔而明亮,學校里有了閱覽室、圖書室、實驗室……更加吸引鄉(xiāng)村娃娃眼睛的,還是那一臺臺嶄新的電腦……電腦上了網(wǎng),鄉(xiāng)村小學一下子和世界聯(lián)系了起來,鄉(xiāng)村孩子們的習作、繪畫、手工制作,都通過電腦發(fā)表到全國多家報刊上,校園生活幸福而多彩。但最令孩子們感到幸福的是,國家減免了小學生們所有的學費,不僅如此,就連學生們用的新課本、新作業(yè)本,都是國家送給他們的。這多好啊!這再不用讓老師納鞋底為孩子們掙書錢學費了。當然,我教學也更省勁了,再不用像母親那樣,一個人同時教幾個年級,課堂上,我有了很多現(xiàn)代化的幫手:投影儀、電腦、錄音機……也得益于母親的指點,我很快在教師中成了佼佼者。

每當我載譽回來,母親的臉上總會掛滿幸福的微笑,仿佛她才是成績的獲得者。為了母親臉上的微笑,為了替母親圓她一生的教師夢,更為了自己一生的無憾無悔,我努力工作著,業(yè)余時間努力把教學中的點點滴滴都變成鉛字。

六十年的發(fā)展變化,讓鄉(xiāng)村學校改變了模樣;六十年的全心全意,兩代人的教育情結越來越深。女承母業(yè),實現(xiàn)著鄉(xiāng)村教育人的生命價值。我堅信,祖國明天的鄉(xiāng)村教育,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