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縣脫貧攻堅開展情況報告
時間:2022-03-15 10:18:18
導語:貧困縣脫貧攻堅開展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地處旅游圈腹心地帶,幅員面積5016平方公里,轄3鎮7鄉,57個行政村,總人口3.3萬人。是國定貧困縣之一。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全縣精準識別貧困村42個、貧困戶1270戶、貧困人口6834人,貧困發生率26.6%。近年來,我縣以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將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全縣力量盡銳投入脫貧攻堅。通過幾年的努力,全縣產業基礎全面夯實、基礎設施極大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貧困人口大幅減少。2018年底,已全部完成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退出任務,縣“一低三有”、村“一低五有”、戶“一超六有”全面達標,貧困發生率降為“零”,2019年4月,順利通過省級驗收評估,實現脫貧摘帽。
一、緊扣脫貧奔康這條主線,著力抓實脫貧攻堅各項保障
一是深化認識,扛實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決策部署,遵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念茲在茲、唯此唯大、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和州委“高標準摘帽、示范性交賬”要求,堅決有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通過努力,全縣4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270戶6834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
全縣上下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作為檢驗“四個意識”的重要標尺,采取超常規舉措加以推進,千方百計改善貧困群眾生活,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二是健全機制,靠實責任。制定了縣深度貧困地區2018-2020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等重要剛性約束文件,深入實施住房安全攻堅、產業扶貧攻堅、就業扶貧攻堅、教育扶貧攻堅、健康扶貧攻堅、基礎設施扶貧攻堅、生態扶貧攻堅、社會保障扶貧攻堅“八大扶貧攻堅專項”。積極用好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涉農整合資金、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中央定點單位幫扶資金、其他社會幫扶資金等資源,構建了大扶貧格局。按月開展例會、通報、排位,綜合開展大督查,以督查追責倒逼工作落實。
三是強化保障,壓實責任。成立“深度貧困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以黨政主要領導任雙組長,建立1個攻堅指揮部、8個職能小組、10個鄉鎮、22個專項部門齊發力的“1+8+10+22”攻堅指揮體系。簽訂“軍令狀”,扣緊壓實各級責任。用好“指揮棒”每月定期召開例會,安排深度貧困地區項目,確保項目按計劃推進、資金按年度撥付、項目按效益發揮。
二、落實“最大民生工程”,夯實脫貧攻堅基礎
(一)牢牢把握“精準”要求,確保扶真貧真扶貧。
按照省州要求,結合縣實際,精準制定了縣深度貧困地區2018-2020年實施方案。方案按照分步實施,同步達標、聚焦難題,重點傾斜、統籌整合,集中攻堅、精準施策,分類指導的原則,到2020年穩定實現全縣農牧區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實現縣摘帽、4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270戶6834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努力實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全縣2018-2020年規劃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項目個,投資資金萬元;其中住房安全攻堅專項項目個,投資資金萬元、產業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投資資金萬元、就業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投資資金萬元、教育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投資資金萬元、健康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投資資金萬元、基礎設施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投資資金萬元、生態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投資資金萬元、社會保障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投資資金萬元。截止目前已開工項目個,已竣工項目個,完成投資萬元。
(二)緊緊突出目標導向,全力補短板強弱項。住房安全攻堅專項。實施住房安全攻堅項目個,落實資金萬元。通過項目建設,解決了人住房安全問題。產業扶貧攻堅專項。實施產業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落實資金萬元。就業扶貧攻堅專項。實施就業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落實資金萬元。通過就業扶貧攻堅專項實施,全縣1270戶貧困戶家庭中有1274名貧困群眾實現轉移就業。教育扶貧攻堅專項。實施教育扶貧攻堅項目個,落實資金萬元。通過教育扶貧攻堅專項項目的實施,基礎教育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均超國家標準,率先在全州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評估驗收,鄉鎮幼兒園全覆蓋,“教育扶貧基金”資助545人。健康扶貧攻堅專項。實施健康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落實資金萬元,通過健康扶貧攻堅專項的實施落實貧困人口城鄉醫保、大病保險“兩個100%”參保,完成42個貧困村衛生室建設提檔升級,探索財政支持貧困戶購買重大疾病醫療保險辦法,設立貧困對象醫療救助基金,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落實“十免一補”,確保貧困患者在縣域內住院治療個人負擔在5%以內。基礎設施扶貧攻堅專項。實施基礎設施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落實資金萬元。生態扶貧攻堅專項。實施生態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落實資金萬元。社會保障扶貧攻堅專項。落實社會保障扶貧攻堅專項資金萬元。通過社會保障扶貧攻堅專項的實施,落實低保“兩線合一”,對1998名低保“兜底”對象實施兜底保障,發放臨時救助924人,確保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
三、牢牢把握“最大機遇”,著力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
住房安全攻堅專項。通過住房安全攻堅專項實施,解決了人住房安全問題。產業扶貧攻堅專項。通過實施產業扶貧攻堅專項,探索建立“公司+大戶+農戶”,實施“集中養殖+分散養殖”的模式,引進白依藏豬保種繁育養殖園區,沙貢章吉、青德木郎宮藏豬養殖基地、正斗通麥藏雞養殖園區項目,讓企業成為上聯市場、下帶農戶的紐帶,帶動群眾脫貧增收。以“公司+基地+租金收益”“公司+農戶+定價收購”,引進企業建成釀酒葡萄、藏梨、中藏藥業等加工企業并實現投產;引進蘋果、松茸、元根、樹椒加工企業,目前正在加速推進建設。實施特色林業產業、水果示范等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基地3.38萬畝;利用農牧民房前屋后空地,種植小水果等經濟作物,發展小庭院經濟1253戶;發展仁堆、杠色等村牦牛養殖,仲古、木信等村藏系綿羊養殖專合組織和正斗金孔雀勞務合作社等農村專合組織66個,實現了含42個貧困村在內的89個行政村“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一鄉多品、多鄉一品”產業的產業發展布局基本形成。突出“田園白藏房·凈土香巴拉”旅游品牌,打造國際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高端民宿18家、普通民宿5家(其中19家為貧困戶),1家精品餐飲。克麥村3a景區創建成功,藏鄉田園4a景區創建積極推進,菩提、唐卡、瘋裝、泥塑、土陶、木雕六大類旅游商品正大力培育。
就業扶貧攻堅專項。通過就業扶貧攻堅專項實施,全縣1270戶貧困戶家庭中有1274名貧困群眾實現轉移就業。教育扶貧攻堅專項。通過教育扶貧攻堅專項項目的實施,基礎教育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均超國家標準,率先在全州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評估驗收,鄉鎮幼兒園全覆蓋,“教育扶貧基金”資助545人。健康扶貧攻堅專項。通過健康扶貧攻堅專項的實施落實貧困人口城鄉醫保、大病保險“兩個100%”參保,完成42個貧困村衛生室建設提檔升級,探索財政支持貧困戶購買重大疾病醫療保險辦法,設立貧困對象醫療救助基金,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落實“十免一補”,確保貧困患者在縣域內住院治療個人負擔在5%以內。基礎設施扶貧攻堅專項。通過實施基礎設施扶貧攻堅專項,堅持將提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打牢鄉村振興基礎的手段,以“六大戰略”統籌發力突破,全面改善提升縣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提供基礎支撐。提升和打通進出縣通道建設,改善進出縣交通通行水平,打通東洞路、亞赤路進出縣通道建設,有序推進國道g549桑然路、鄉得路提升改造建設,s217然烏鄉至大小雪山路納入第四輪甘推項目,省道s460線正斗鄉經定波鄉至巴塘縣波密鄉段正在積極爭取;縣內通行、通暢能力顯著提升,在全州率先實現通鄉、通村、通戶三個100%。提升縣城建設水平,配套完善城市功能,縣城“兩橫五縱”路面白改黑全面完成,城市風貌改造穩步推進,城鄉“兩違”整治、環境綜合治理成效明顯,縣城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統籌推進全縣89個“四好村”建設,創建省級“四好村”9個、州級“四好村”61個,青德鎮仲德村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和省十大幸福美麗新村稱號,村級生產生活基礎設施條件極大改善。分年度整村集中開展小庭院建設,提升農牧民生活條件和環境,完成小庭院建設1253戶,修建衛生間1163個、豬圈2032個、安裝太陽能、電視接收設備1270戶,籌集750萬元,實施農戶電網線路改造“綠盾行動”3566戶,實現農戶全覆蓋。以“四好”為標準,在抓硬件建設的同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同步實施精神扶貧工程,培育形成農牧民群眾的好習慣、農村社會好風氣,深入開展“感黨恩、愛祖國、守法治、奔小康”主題教育和“新時代、新生活、新風尚”活動等各類主題教育培訓宣傳432場次、2.4萬人次,制定完善村規民約89個;以“七五”普法為載體,“5.29”案件為案例,深入開展以案釋法等“法律七進”宣傳470余場次;依托干部宣講團,“五個一、四個一”駐村幫扶等力量每月定期走村入戶開展走訪慰問、幫扶指導,宣傳脫貧政策、法律知識等,讓群眾知曉“惠從何來、恩向誰報”;定期組織幫扶力量參加農村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農戶院落整潔、屋內清潔等活動188次、8676人次,幫助群眾養成好習慣,較好引領了社會風氣,不斷激發脫貧奔康內生動力。生態扶貧攻堅專項。實施生態扶貧攻堅專項項目個,落實資金萬元。社會保障扶貧攻堅專項。落實社會保障扶貧攻堅專項資金萬元。通過社會保障扶貧攻堅專項的實施,落實低保“兩線合一”,對1998名低保“兜底”對象實施兜底保障,發放臨時救助924人,確保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非貧困村基礎設施補短事項多。脫貧攻堅期間,我縣42個貧困村脫貧攻堅項目資金的傾斜安排下,路、水、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顯著提升,但非貧困村投入相對較少,貧困村和非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現象凸現,制約了脫貧奔小康的進程。
二是增收產業支撐不足。在脫貧摘帽期間,我縣大多發展的是以到村到戶為主的種、養殖等短線產業,有的行政村甚至沒有集體產業覆蓋,覆蓋的村組產業結構單一、周期長、見效慢、市場前景也缺乏研究,對深度貧困村高寒地區輻射帶動力不強,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缺乏可持續產業支撐。
三是部分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弱,有效激發措施落實不夠。部分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等靠要的思想嚴重。部分群眾認為脫貧不脫貧是干部的事,與自己沒有多大的關系,積極性、主動性不夠;有的雖然參加了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但不愿積極主動尋找致富路子;有的認為自己脫了貧就沒有人管了,不愿意脫貧,采集信息時不說實話,隱瞞虛報,等等。
四是脫貧攻堅項目后續管護不力。部分鄉鎮、村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建成后,無有效的后續管護制度、人員和經費,造成項目成效持續性不強。
五、經驗做法
一是堅持標準公開評定,確保扶持對象精準。按照政策宣講到位、業務培訓到位、群眾發動到位的要求,層層召開業務培訓會和群眾大會,廣泛宣講政策、逐村逐戶動員。通過農戶申請、入戶核實、村兩委和村民代表初審、全體村民大會復審一榜公示、鄉鎮審核二榜公示、縣級相關部門聯審公告的“六步四審兩公示一公告”識別程序,全程公開透明評選。初步對象確定后,通過縣領導帶隊督查、縣紀委暗訪巡察,實現了貧困戶100%見面、臨界困難戶100%排查、疑點問題戶100%復核,對確定的42個貧困村、1270戶貧困戶實行“一村一檔”“一戶一卡”精準管理。同時,反復多輪次開展精準識別“回頭看”活動,嚴格程序標準識別,及時動態調整更新,全力確保“不錯評一戶、不漏評一人”。
二是聚焦短板缺啥補啥,確保項目安排精準。分年度制定《行業扶貧專項方案》,安排項目477個(2014年26個、2015年27個、2016年125個、2017年205個、2018年94個)。圍繞貧困縣摘帽“三有”,實現有標準化中心校12個(其中按照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和要求,青德中心校和尼斯中心校為片區寄宿制學校),標準化鄉鎮衛生院12個,達標便民服務中心12個,達標率達100%。圍繞貧困村退出“五有”。在2014—2017年18個已脫貧村“五有”指標100%達標鞏固的基礎上,2018年計劃退出的42個貧困村集體經濟、通村硬化路、衛生室、文化室、通信網絡均100%達標。圍繞貧困戶脫貧“六有”,安排到戶項目3810個,形成人有一技之長、戶有增收產業。
三是多元投入嚴格監管,確保資金使用精準。2014――2018年9月,共投入上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10189.62萬元,實行資金圍繞項目轉,精準投放、嚴格監管。投入整合涉農資金金21244.89萬元,實行大專項資金投放,切實解決資金“小、散、弱”的問題。針對經濟總量小、財力弱,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鄉鎮貧困程度深,本級財政秉承“50%以上用于脫貧攻堅、援藏資金80%以上用于脫貧攻堅”的理念,從群眾最期盼的事做起,重點將資金投放在產業、教育、社會保障、小型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領域,并捆綁援藏資金2.95億元用于脫貧攻堅。與此同時,有效撬動四大基金,建產業扶持基金2100萬元,用活2100萬元;設扶貧小額信貸風險基金1074萬元,已放貸5941.5萬元,惠及貧困人口1254戶;設教育扶貧救助資金500萬元,已發放50.11萬元,惠及貧困人口545人;設衛生扶貧救助資金500萬元,已發放115.17萬元,惠及貧困人口1262人,切實發揮好了“四兩拔千金”作用。
四是因戶施策五個一批,確保措施到戶精準。一是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4595人、占67.2%。探索建立了“公司+合作社+保底收購”“公司+基地+租金收益”“公司+農戶+定價收購”等利益共享聯結機制,使企業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環節。通過企業帶動,2017年全縣僅釀酒葡萄、菩提種植戶戶均增收1.06萬元和5376元,農戶還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務工等多種形式獲得穩定收益。依托康南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等基地,按照“南種北養”思路,因戶施策發展小庭院1270戶、小養殖1079戶,達到了“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要求。同時,從農民夜校、扶貧、農牧、人社、教育、對口幫扶單位等多個渠道加大了人員技能培訓,對有勞動能力且當年脫貧的,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或公益類崗位共1274個。二是移民搬遷安置一批78戶、占6.1%。受三谷四山六面坡地貌所限,八七扶貧攻堅以來,直面高半山貧困問題,率先打響高半山脫貧攻堅戰,采取群眾自愿、整村搬遷與分散安置相結合的辦法,累計搬遷224戶,特別是精準扶貧開展以來,將“搬得出、住得下、穩得住、能致富”作為核心目標,通過太陽能提灌站等方式解決集中安置區耕地用水,布局產業用地,發展釀酒葡萄、干果、大棚蔬菜和牲畜養殖等產業,實現能致富的最終目的。同時,加強危房改造125戶,通過教育嚴防負債建大房子,通過執法嚴查違法建筑和違法占地。目前所有貧困群眾都住上了安全房。三是低保政策兜底一批2018人,占30.8%。開展城鄉低保普查和精準識別,核定2016年低保兜底對象490戶、2219人,2017年415戶、2010人,2018年417戶、2018人。落實低保“兩線合一”發放特殊生活補助78.8萬元;為576名貧困殘疾人落實了生活補貼、護理補貼。四是醫療救助扶持一批1270戶、6834人,占100%。實施以“大健康”理念推動醫療衛生能力提升,全面推動衛生工作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率先在全州實現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創新探索了“鄉招村用”“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零費用”等模式,落實貧困人口城鄉醫保、大病保險“兩個100%”參保,落實貧困人口“十免四補助”,實現貧困患者縣域內外個人支付控制在5%以內,對重大疾病患者,加大了二次補償力度。完成42個貧困村衛生室建設提檔升級,縣藏醫院于2014年被評為民族地區“二甲”醫院、縣人民醫院于2017年通過“二甲”評審,縣婦計中心、縣疾控中心于2018年9月接受了“二乙”評審。與此同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依法落實教育“三個增長”和分級辦學機制,落實好了“三免一補”、營養改善計劃、15年免費教育、“9+3”免費中職教育招生等惠民政策。義務教育均衡率先在全州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基礎教育入學率、鞏固率均超國家標準,并扎實抓好了控輟保學工作。我縣不涉及災后重建幫扶一批。
五是優選力量全面覆蓋,確保因村派人精準。認真落實貧困村“五個一”非貧困村“四個一”幫扶力量全覆蓋要求,實行“四大家”主要領導負責聯系1個最偏遠的鄉和1個最困難的村,35名縣級干部每人掛聯1個鄉鎮和對應的貧困村,將指揮部建在鄉上,進村入戶抓推進落實。82個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定點幫扶42個貧困村,與鄉鎮黨委、政府實行同獎同懲。組建42個駐村工作隊、選派89村“第一書記”,到脫貧最前線。組織1270名干部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對一”結對,組織2000余名干部開展非貧困戶結對認親。省直機關和對口援藏瀘州市選派40名駐村干部協力摘帽。每周實行無會日,部門負責人星期一二當局長、三四五當村長,干部職工集中精力進村入戶開展脫貧攻堅。全面壓實“群眾不奔康、干部不脫鉤”的幫扶責任。
六是嚴格程序驗靶推進,確保脫貧成效精準。從嚴加強脫貧過程和脫貧成效管理,堅決防止假脫貧、被脫貧和數字脫貧。各級干部蹲點到脫貧攻堅一線,做到了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部署、任務在一線落實。分類建立清單、精準辨證施治。每戶一張《愛心幫扶卡》,為啥致貧、怎么幫、誰來幫、幫什么,寫得清清楚楚;每戶一張《政策明白卡》,該享受什么政策、得到什么補助,填得明明白白;每戶一張《收入明白卡》,每月產出多少、務工收入多少,記得詳詳細細,幫扶干部、村干部、貧困戶三方簽字確認。每季度一次現場驗靶交賬,好的幫扶單位、鄉鎮、村授予“流動紅旗”,差的給予“黃牌警告”,連續2次被黃牌警告的對主要負責人約談問責,3次被黃牌警告的主要負責人引咎辭職。抽調12名紀檢干部組建3個巡回督查組,常態開展明查暗訪,發現問題,當天交辦、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層層剖析軌跡、從嚴追責。按照村自查、鄉復查、縣驗收程序,對標戶脫貧“一超六有”、村退出“一低五有”指標,實行戶戶評估、村村檢驗、鄉鄉考核,層層簽字確認。同時,在嚴格評估2018年脫貧戶人均收入的同時,對2014、2015、2016、2017年脫貧戶,開展“回頭看、回頭幫”,嚴防返貧。
- 上一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總結
- 下一篇:電商助農增收工程工作總結
精品范文
10貧困生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