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發展交流

時間:2022-11-25 04:47:00

導語:文化產業發展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產業發展交流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強調要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如何提高文化競爭力已成為當前理論界熱議的話題。促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增強文化的總體實力和競爭力已經成為國家的文化發展戰略之一,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而充分發揮文化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則是當前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徑。

文化市場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地。從經營方式來講的,文化產業市場化就是產業主體進入市場領域,遵循市場規律運營。因此,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要求要有文化市場體系作支撐。要構建文化市場體系,一是發展文化產品市場、完善文化要素市場;二是發展市場中介服務機構、健全文化行業組織;三是鼓勵和引導文化消費;四是要因地制宜,綜合運用市場準入、價格調節、財稅優惠等政策,開發和培育文化消費市場。

廣州東方賓館開設的全國首家音樂茶座被視為中國文化產業的萌芽。隨即出現的營業性舞廳等經營性文化活動場所在各大城市爭相開業,中國第一次開始存在文化市場。1991年,文化部《關于文化事業若干經濟政策意見的報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經濟”的概念。1992年,在“十四大”報告中明確提到要“完善文化事業的有關經濟政策”。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在“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重點”中提及“文化衛生事業”。

經過了20多年的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機制逐步從計劃向市場轉移。從過去、現在到可以預見的未來,有支付能力的文化消費需求在驅動著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國文化產業走的是一條先合法化后合理化的道路。因此,政府的引導作用、理論的指導作用、國外的借鑒作用、戰略規劃作用關乎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質量。

中國特色文化市場體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過程中依然很不成熟,不甚健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制約了我國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部門壟斷和地區封鎖現象依然存在,存量領域的能量在文化體制改革進程中還未得到完全的釋放、增量領域的資本準入依然受到諸多限制,市場主體依然在整頓和監管的夾縫中求生存,區域間文化市場發展不夠協調,流通組織形式落后,布局結構不合理,文化產業融資困難,散濫小差現象比較普遍,而侵權盜版等知識產權問題依然困擾著業界,特別是互聯網的興起使這一問題更為棘手,管理體制上職責不清、多頭管理依然嚴重,難以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市場機制對于文化資源的基礎性配置作用難以得到充分、有效發揮。

目前我國文化消費水平低、產銷脫節是有多種原因導致的。

第一,市場化的資源配置機制還不成熟。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由于經濟收入增長和恩格爾系數下降,社會文化需求就會上升,進而刺激市場化的資源配置機制生成,以商業化和產業化的合理方式達成文化供求平衡。中國文化產業興起就是這個原因。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中期,經濟發展和收入增長速度快,文化需求也在覺醒之中,但是市場化的資源配置機制卻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就使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缺乏與供給方有效的互動與鏈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潛在需求不能實現,另一方面是大量無效的產品供給庫存,更加巨大的文化資源不能產業化。因此需要加快改革,通過市場體制和機制的持續合理化構建,養育文化市場。

第二,文化產品的供應與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脫節。調查表明,中國文化產業不成熟的產品供應和質量不高的產品使得居民文化消費能力被大大壓抑了。例如,中國影視業存在大量的經營不善和虧損,許多作品出版后無人問津,庫存積壓嚴重;而一些作品卻不明原因地驟然獲利。這些現象說明,中國文化產業部門所提供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著的文化消費需要。

第三,社會總體生產與大眾消費關系影響文化消費。近年來經濟增長、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是,由此就推斷出文化總體消費的具體數字未免過于簡單武斷。因為還有三種情況不需考慮其中。一是,恩格系數平均下降不等于統統下降,貧富兩極分化將嚴重影響平均計算得來的恩格系數社會意義和居民文化消費的總體狀況。二是,除溫飽消費之外的其他社會消費的狀況是影響文化消費的不可忽視的因素。例如,近年來房價暴漲,住房消費越來越妨礙文化消費。三是,大眾消費心理是影響文化消費的重要因素。在剛擺脫溫飽問題的民眾來說,文化消費顯然不屬于必要消費,文化消費也會因此低迷。

鑒于上述狀況和原因,有一些直接措施改變現狀,開發國內文化消費市場。一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市場機制;二是總體增加大眾經濟收入,刺激文化消費;三是遏制兩極分化,保障大多數人享有文化消費的能力;三是宏觀調控社會總體消費,例如遏制房價上漲等,有效引導文化消費;四是大力發展和健全文化事業,提高大眾的文化消費意識和水平。五是增強文化消費的可得性建設,減少文化消費附帶成本。

開拓國際市場的直接措施有:一是對份額最大的文化產品(傳統文化資源產品)進行價值當代性改造,使其所載文化價值適合國外大眾的審美和娛樂心理需求。二是發展新型文化產業,提升文化產品層級,增強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三是建設具有民族品牌的文化產業骨干企業,使其具有參與和爭奪國際市場的全方位能力。四是完善市場機制和法制建設,實現與國際市場的對接與融洽,營造國際文化貿易軟環境。

實際上,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必須擁有國內外兩個市場,這兩個市場又要以國內市場為根基。在現實生活中,即使對于美國這樣的文化產業大國也是如此。這是由于文化消費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審美心理消費,浸沒于民族文化中的本國市場無疑更容易接受本國的文化產品,如果在本國都無法讓觀眾接受,那么就無法走出國門。從國際上看,凡是在國外有影響的文化產品都不是其國內市場的失敗之作,進入中國的國外演出如果要取得成功,在本國首先要有好的市場和口碑,這是演出界公認的規律。

所以,要有從根本上治理開發國內外消費市場緊迫感和根本舉措。

第一,按照文化產業創意規律的要求,實施文化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堅固中國文化產業的根本。

第二,按照市場經濟機制和價值規律的要求,提升文化產品的價值含量。這就是要凸顯其作為文化產品載體承載、表達價值、意義的特殊性,善于捕捉現實生活中最具表現力量和具有時代典型意義的形象、細節和情境加以藝術表達,使文化商品獲得美的素質和屬性,使文化產業符合“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參見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第三,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香港特區的治理經驗值得分析參考。在市場體制下,文化商品及其生產要素同樣由市場主導。以此為前提,特區政府的角色體現在戰略層面的領導,主要為產業發展提供服務,包括必不可少的政策支持、法治基礎與公平透明的商業競爭環境,并資助公共文化服務。在管理方面,香港采取事后機制,即市場的文化商品只在違法或受到市民正式投訴之后,政府才依法處理。在自由市場之下,政府的政策范圍有限,既非產業發展的主體,亦非產業發展的最終決定者,政府只需承擔有限度的責任,在私人企業能力不達的范圍,在符合公共利益和資源許可的情況下,政府才行使協助職能。

第四,運用科學實證方法進行市場規律預測,使文化產業生產與消費符合內在規律。健全文化市場體系既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外在要求,也是推動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消費需求的內在要求。只有文化市場體系健全了,文化產業才會有大發展已經毋庸置疑了。